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2018-01-06 50页 doc 79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 ******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也要求大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 岗位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延续应试型学习以及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社 会认知和自我认知方面也存在片面性和幼稚性,无法自觉完成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乃至 多重社会角色的转换;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以及专业素养与技能训练满足 不了职业需求,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出现障碍,大学生越来越不自信的现状。本文针对以上 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的因素,总结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特点,结合...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 ******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也要求大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 岗位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延续应试型学习以及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社 会认知和自我认知方面也存在片面性和幼稚性,无法自觉完成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乃至 多重社会角色的转换;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以及专业素养与技能训练满足 不了职业需求,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出现障碍,大学生越来越不自信的现状。本文针对以上 问题,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的因素,总结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特点,结合就 业实际分析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的关系,并从加强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开展拓展 性训练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并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业 [论文类型]: 应用研究 Title:Studies of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 Electronic commerce Name: gwhwehhhee Signature: Supervisor: sgerhhrjjeehe Signature: ABSTRACT Rapidly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alent, but also require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workplace quickly. At present, there is the continuation of our students learning and knowledge-based test structure irrational; also, there is problem of the existence of one-sided and naive in social cognition and self-awareness, can not consciously be completed by th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professional role of the conversion of multiple social roles; part of Studen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can not meet demand, leading to barriers to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niversity students less and less of the status quo of self-confidence. In this paper about the above problem,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social factors, summing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of social adaptability,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analysis of employment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and employment, and given with a view in strengthen social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conduct of training to expand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o improve the social status of students in employment.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Social adaptabilityEmployment Thesis typeApplied Research 1 目录 .................................................................................................................. 2 1 绪论 ............................................................................................................. 3 1.1 研究背景 ...........................................................................................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1.3 研究内容 ........................................................................................... 4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 2.大学生适应能力的相关理论 ...................................................................... 5 2.1 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内涵 .................................................................... 5 2.2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 6 2.3加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必要性 ............................................................ 6 3大学生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 ......................................................................... 8 3.1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 8 3.2我国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表现 ................................................ 9 4大学生适应能力与就业的关系分析 ............................................................ 10 4.1大学生就业现状 ................................................................................. 10 4.2 5 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 ............................................................................ 14 5.1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改善 .......................................... 14 5.1.1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改善在于能够促进其自我认知 的建构。 ................................................................................................... 14 5.1.2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改善在于能够促进其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建构。 ................................................................................ 15 5.1.3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改善在于能够促进其健康心理 和自我价值的建构 .................................................................................... 15 5.1.4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改善在于有助于其社会责任感 的建构。 ................................................................................................... 15 5.1.5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改善在于能够推进其职业生涯 的建构。 ................................................................................................... 16 5.2综合素质教育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改善 .......................................... 16 5.2.1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 17 5.2.2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 17 5.3拓展训练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 .................................................. 19 2 5.4 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 20 6 结论 ............................................................................................................. 21 1 1.1 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发挥着核心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教育市场化、人才 市场化的趋势显著增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不断壮大的大学生群体优势不再。在急 流涌动的商品大潮中,大学生不过是被裹挟其中的一部分。不再有宁静清高的象牙塔,不 再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国家政策照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面对急 剧变迁的社会生活,面对人际纠葛与就业压力,面对自我角色的迅速转换,面对严格的职业要求与用人选择,他们无所适从。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后茫然四顾,却难找到立足 之地;即使就业,也有很长一段时间适应不了工作,不能顺利担当新的社会角色;不少人 在认知、心理、职业胜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严重问题。 现如今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发展也要求大学生能不断适应企业 的发展,而每年毕业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大学生面临严 峻就业形势的同时,企业却为招不到合适企业的人才发愁。就业难,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给我 们带来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社会问题。2009年大学 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左右,今年底到明年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所 以培养可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更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素质人才成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1.2 关于这个问题,中外学者都做过一些研究。 斯宾塞最早将“适应”这一概念运用于社会领域的研究,并在他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中 进行了阐述。他强调,要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适应性,使之能“随外部生存环境来调节自 己”,以“达到最适”。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帕森斯则在他的AGIL分析模式中 鲜明地指出,任何一个行动体系都必须具备包括适应在内的四种功能。毫无疑问,适应性 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学问题。所谓适应性,这里特指社会适应性,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主 体与他人、与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接纳、共同作用的一种和谐状态与过程对于每 个社会个体而言,它是主体对社会环境进行识别和反应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完整体现。严 3 格说来,社会适应性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每个社会个体都需要与其所处的社会 环境,包括他人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这种适应既是一种现存的关系状态,又是一种 能动的、变化的动态过程。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剧烈变迁使得任何一种教育都是不完善 的,都不可能解决人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人的主动学习和积极 适应都将是一生的。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他强调,教育的 根本目的在于社会生活,教育就是要使被教育者能够适应现有的社会生活,并能积极地创 造生活、改变生活。对于向大众化发展的高等教育而言,为社会生活服务应是教育的重要 宗旨之一,其首要的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符合社会需求,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尤其 是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基本完成就任职业角色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而且要完成成熟的社会 新角色的培养与训练,要切实做好适应社会生活的全方面准备。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曾专门研究了社会精英群体的循环与一个社会正常发展之间的 相互关系。他认为, 如果社会精英群体出现问题和危机, 并且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涉 及范围比较广, 具有了普遍意义。 即构成了“精英循环不畅”, 它将导致社会的灾难。 国内学者谢志远在《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由 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 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正确的就业动机、应聘能力、 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 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 品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说,基础能力是前提,只有具有一定的基础 能力,就业才有可能性,专业能力是关键,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就业才有可行性, 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只有具有差异性能力,大学生才能充分就业。 李永嫚《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中指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存在以下问 题: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不仅影响其学习,还会对其以后步入社会 造成影响;在生活适应性方面,体现在与异性不能良好相处;在人际交往适应性方面,遇 到事情时不能冷静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大学生个体的自身因素、家庭生活中亲子之 间的沟通、生活和学习的学校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从多种途径 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1.3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以及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背景,基于中外学者 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相关理论,给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以及影响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等相关概念。从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 质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 4 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出 发,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为了证实本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列举了目 前我国大学生适应能力的特点及现状,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然后进一步论证了大学生社 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最后,从社会实践活动、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给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议,并 提供期望提出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处于快速的变化之中,大学生正 处于由学生向社会人的成长过渡期不仅面临着独立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应对挫折能力 和实践能力等到各方面的考验,更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据调查,大多数学生都存在或多或 少的问题,有些学生可以通过朋友、老师的帮助很好的调节好自已,些学生却做的很不好。 更有甚者,会因社会适应能力不好而选择轻生。大多数同学会因社会适应能力差影响到学 习生活,或者对个人成长与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专门人才,作为 社会未来的劳动者或管理者,只有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社会的大潮中站稳自 己的脚跟,才有可能去进一步改造社会、发挥自身的价值。 所以为了让每个大学生能够认清自身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完善自我,最终学有所用, 自我展示、自我实现,为社会的建设,为国家的人力资源和谐做出贡献,和社会、国家、 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求良好接轨,更好的适应社会,本人认为,作此研究非常必要。 2 2.1 心理学有关理论认为,社会适应性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水平,其中 包括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习与工作方式的适应、对压力与挫折的 适应等。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的前 提,对个体的健康成长与事业的确立,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要求和自己职业适应性的全面了 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职业理想,对相应职业所要求的社会角色在意识与行为两方面接纳 与掌握的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正确的自我期待等。 大学生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为社会是人的组织化实存状态的总和,是人们以 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总体。人生活的社会错综复杂,社会现象丰富多彩,社 会关系盘根错节,社会问题形形色色。大学生要适应这样复杂的社会,必须涉及对社会的 适应,必然需要适应社会的能力。因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际上就是这些适应社会能 力的综合体。 5 2.2 1)亲子沟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1)父母亲与孩子沟通时间的长短对孩子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父母亲如果有充足 的时间与孩子进行各种话题的沟通,将能改善其同伴关系,如果父母亲能够很感兴趣地、 耐心地与孩子进行交流,这种沟通模式会迁移到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在调查中有84%的学 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属于民主型,父母能够与子女沟通,并给子女一定的自由空 间,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较好。 (2)父母亲与孩子沟通时间越长,孩子越少有行为问题。就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家庭 成员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有可能是造成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孩子没有时间把自己的烦恼、困惑和苦闷说出来,日积月累就会出现一些违纪行为(或反 社会行为),如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 偷东西;或者出现神经症行为,如经常烦恼、肚子疼和呕吐、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睡眠 障碍等。 2)个体的自身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大学阶段是青年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大学生无论时间上还是心理上 都有余暇思考“自我”这个问题,思考在不远的将来进入社会后的处境;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因素影响力的显著提高,加之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复杂多变,对尚未适应社会复杂现象 的大学生提出严峻挑战。两方面因素迫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将经历一段调整的 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发展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调控自我,在社会生活中为自己 准确定位,适应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3)学校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随着青少年学生进入学校,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另一主要因素。但 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专家认为在学校学习负担过重和竞争压力增大,对所选专业 缺乏兴趣,人际关系不协调都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适应。 4)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他的社会联系如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支持和帮 助,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精神和物质 力量。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高,其自身的学校适应性就表现良好,大 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低,其自身的学校适应性就表现差。 2.3 在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或行为总是要深深地被打 上其所生活的特定社会环境的烙印;同时,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对社会环境又有着反作用, 6 即反过来对社会环境进行认识、适应以至改造。所以,人的社会适应性,实际上是人的主 体能动性的反映,是人作为主体对社会环境的应对。进而言之,一个人的社会适应性如何, 实际上表达了他在理性方面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程度,这种认知,是构成其基本素质的重要 方面。大学生应具有的社会适应性也是如此。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专门人才,作为社会 未来的劳动者或管理者,必须先对社会有所适应,在社会的大潮中站稳自己的脚跟,才有 可能去进一步改造社会、发挥自身的价值。具体而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建立有着如 下的重要意义。 1) 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 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未来世界多极化发展和新格局中的定位,将主要取决于各国综合 国力的强弱,新的世纪是一个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而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就 是科学技术中的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其关键又是国民素质及现代化人才的竞争。现代化人 才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文化进步过程中能积极地适应并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变革与发展,具有创造思维和高素质的人。这种高素质的人才实际上就是具有很高综 合能力素质的人。由此可见,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 重要内容。 2)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掌握着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 及发展的栋梁之材,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种使命和责任与当代世界 的状况,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大学生科学文 化知识和技能发挥的程度,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从 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3)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任何一个希望自己能够巩固和发展的社会,都要努力使它的成员社会化,使其成员心 甘情愿地接受它的价值、传统、规范,承担起它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是青年中最优 秀的一部分,担负着继承上一代的事业、知识和优良传统,开创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重 任。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 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都包含于其中。显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所包含道德品质适 应能力、学习适应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都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几个 重要结果内容。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4)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发展的。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他的需要层次和水平 7 就越高。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高于其他阶层的青年,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发展目 标也就相对较高。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事业目标与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 务于社会,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自我才能得以发展。因而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 要是以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大学生要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当然就不可缺少对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3 3.1 如果说学生走向社会历来都会遇到一些社会适应的问题,那么如今时代,由于社会剧 变和教育转型带来的震荡,这种适应性问题便有了新的特点。 第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加剧了当代大 学生社会适应性危机的表现。诚然,应试教育造就的应试人才在以往也曾出现过“眼高手 低”、“书生气”、“高分低能”等问题, 但在原有的统招统分的社会政策体制下,大学生依然是“天之骄子”,其社会不适应性在具有高度保障的社会条件下常常会在一定程度 上被缓解和掩盖。较之于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大学生, 后者的社会不适应性更为严重, 也 更为普遍。究其原因,除应试教育体制的痼疾之外,社会转型过速、体制变革的不彻底性 以及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和就业制度,是导致大学生群体适应性危机的重要社会因素。 社会转型带来了巨大反差,社会转型中未能避免的体制漏洞和机会丧失,极大地激化了大 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凸现了其过高的社会期待与较低的社会能力无法匹配的现 实。 第二,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已经带有一种普遍性、结构性特征。如今大学生的社会不适 应性不是简单的、少数人的、短时性的,它带有一定的全局性特点。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被 盲目地、被动地抛向社会,缺乏应有的专业训练和社会适应准备。这确实已经不是个别学 生的个人问题了。知识储备不够,实践技能缺乏,认知片面,行为幼稚,成了当代大学生 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又包含了重要的制度性因素,构成了普遍性、结构性特 征。 第三,大学生适应性问题还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和伴生性。教育的特性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育要让学生具备生存技能,掌握谋生手段,提升其社会地位,具有功利性;另 一方面,教育又应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的信念与人格,具有非功利性。与此相应,应 试教育使得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也带有一种双重性:在功利层面表现为大学生学无所 长,就业不适应;在非功利层面又表现为大学生在认知、心理等方面出现偏差,人际关系 不适。同时,这种大学生群体的不适应性问题又是伴随着社会的巨变、教育的转型而发生 的,这一特点也预示着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靠单一方法来完成,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 8 而就,它所伴生的制度因素和社会条件是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 3.2 目前我国社会中大学生群体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迷茫和不适应的特征。 1)大学生仍延续着应试型学习,学习主动性差、创造欲低,知识结构不合理,无法适 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据在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几所高校所作的问卷 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自主地学习,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处 于应付课业、通过考试的状况;近80%的学生对所学课程及教师讲授的内容表示不同程度 的不满,出现过逃课现象。调查数据还显示,大多数学生知道自身知识积累有欠缺,但不 清楚如何去弥补。我国大学生存在尽管“学富五车”却难以在社会生活中施展的现实状况。 2)大学生在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片面性和幼稚性,对自身角色的责任意识和 规范意识尤为欠缺,无法自觉完成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乃至多重社会角色的转换。在认 知问题上,长期极为简单的应试学习生活,使得大学生生活面狭窄,思维单一,习惯于机械 地记忆知识,缺乏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和独立应对能力,要么将社会过分理想化,不能接受现 实中出现的问题,要么将社会“妖魔化”,夸大社会的复杂性和阴暗面,思想上易走极端; 在对待自我的问题上,一种是自我否定、心理自卑、行为胆怯;另一种则表现为盲目自大、 洋洋自得,很难摆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容易为现实所左右,容易为一时一刻的顺逆而 苦恼。这些认知上的不足,使得学生们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缺乏自觉地调节、规范 自身行为的意识,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标准,很难做到客观、实际,极易陷入人 际困扰;在职业选择中又会出现自我定位不准确,高不成、低不就,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 且与自身能力不符等通病。 3)部分大学生精神、心理调适能力低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我国大学生 心理疾患检出率明显升高。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 单位近年进行的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已超过16%,心理不健康或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更高,并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攀升。其表现就是心理不稳定,缺乏 安全感和认同感,精神萎靡,对什么似乎都失去了兴趣。曾有媒体就高校流行语进行过调 查,“郁闷”一词以55%的得票率高居榜首。“考试焦虑、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业焦虑、社 交恐惧、梦境解析、网络成瘾、个人情感和强迫症”等八大问题,被认为是困扰当代大学 生的普遍问题。应该指出的是,当代大学生心理适应危机的表现并不是单一的,它的另一 种表现形式就是轻信和逃避。据调查,在大学生中,对星座、属相和算命持模棱两可态度已 经高达48%。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感到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无法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并 把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寄托于虚幻的星象学。这一惊人的数据还在警示我们,大学生的精 神信仰和心理需求不能处于真空状态,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将会有另外一些东西来填补。 4)专业素养与技能训练满足不了职业需求,导致大学生就业出现障碍,难以找到合适 9 的工作岗位,或在职业胜任方面出现问题。“学非所用”一直是应试教育最为人所诟病之处。 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虽然经过较大幅度的调整,但与适应社会要求、满足学生就业需 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除了个别紧俏专业外,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在不断降低。研究 表明,多数大学生对毕业后能否就业心中无数,36.6%的大学生无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21.4%的大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更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深刻的理解和钻研 欲望。既然所学专业无助于就业,大学生厌学就成为一个常见现象;而无心学习又使得大 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捉襟见肘,形成了恶性循环。 2001~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下降,就业满意度降低,已经成为 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职业胜任问题也凸现出来。有研究发现,当代大 学生在一个单位能干满五年并有较快发展的不足10%,大多数人对第一个职业岗位适应不好,不得不选择跳槽,另谋他就。 5)大学生自我成就感下降,群体认同感弱化,社会评价偏低。如今的大学生似乎越来 越不自信。从走进大学校门第一天起,不少学生就开始为就业忧心忡忡,急急忙忙考证、考 级,仍然摆脱不了对失业的恐慌。与此相适应,人们也不再把大学生当作金字招牌,社会 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也有所降低。“知识滞后,能力低,功利思想重,团队合作精神差”被 认为是当代大学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近年来,社会上对大学生群体的批评更集中指向了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据统计,高校助学贷款的违约率竟高达20%以上。还有些毕业生为了找工作,热衷于办假证,并在简历中造假。更有甚者,据2005年6月11日《重庆晚报》 报道,500名在校大学生两年内手机欠费竟高达70余万元。行为与认知层面差异如此之巨大,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堪忧。 4 4.1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各大高校和千家万户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造成这 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利因素的影响、某些社会的歧视现象 的影响、高等教育体系中某些弊端的影响、信息市场发展不完善的影响,还有部分大学生 自身因素的影响。 1)2001-2009我国大学生就业统计及分析 (此表来源于云南大学网) 10 年份 毕业人就业人数 未就业人就业率 截止日 数 (万人) 数 期 (万(万人) 人) 2001 114 102.6 11.4 90% 12月31 日 2002 145 116 29 80% 12月31 日 2003 212.2 148.5 63.7 70% 9月1日 2004 280 204.4 75.6 73% 9月1日 2005 338 245.4 92.6 72.6% 9月1日 2006 413 289左右 124左右 70%左6月31日 右 2007 495 2008 559 <70% 12月11 日 2009 611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使越来越多的学子接受了高等教育,也满足了社会 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是,大学招生规模扩大,改变了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使许 多尚未做好心理准备的大学毕业生显得猝不及防。 据劳动部门介绍,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所能增加的岗位每年只有800万个左右。与此 同时,我国城镇登记失业者在攀升,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004年达280万人, 比上年增加了32%。2006年达413万人,增幅为22%。 2)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供需不能接轨 眼下的就业市场有两种现象引人关注,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二 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 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从一定意义上讲,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的结果。以上 海为例,近10年来,共淘汰了40多个职业,又新生了近100个职业,于是形成了人 才供需与配置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导致了供求之间的差异,使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困难。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高校一些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了大学生供给与需求的突出矛盾。 一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改造步伐缓慢。二是教学教育体制和方法老套,存在 11 “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就业指导体 系不健全,对人才市场的研究不够,指导就业缺乏针对性,力度不够。 3)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8年北京 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大学生对工 资的期望如图4-1所示: 53%60% 50%1000以下 40%1000-1500 1500-200030%21% 14%2000-250020%10%3000以上10%2% 0%1 图 4-1 4)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 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 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 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如图4-2所示: 12 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地区发展 图4-2 4.2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有着直接的关系,通常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就业的机会也 相对要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基础教育和社会的原因, 也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在求职就业 中突出反映在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急功近利、依赖心理重、经验缺乏等,导致完成从学 生到职员的社会角色转变期较长。因而,要不断深化高校育人体制改革,科学地进行大学 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 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发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的因素如下图4-1所示: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 60%55%力 B沟通协调能力50% 40%C 承受压力克服困 难能力30%D相关工作实习经验18%20%15% E专业知识和技能6%10%4%2% 0%F其他1 图4-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 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 13 力的能力,对大学生适应能力提高会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的主要方面改善,大学生就业问 题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 业能力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是最核心的力量。所以我国高校应认真借鉴其他国家培养大 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经验,在教学改革、转变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 质,激发大学生竞争意识,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转变 错误的就业观念,树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就业观念。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家庭和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发 展以及实现社会价值和大学生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 效利用高层次人力资源或人才资源的战略问题。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 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而且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人才成长的需 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有利于 我国高级人才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 5 5.1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尽快成长的必由之路。离开了社会实践,就谈不上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更谈不上发明创造。那么面对新时期社会的转型,国家的教育方针也 发生了变化。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需要,我国高校进行了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 是使毕业生的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把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培养,即社会实践课 程化建设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 大众化下学生全体成才的要求。 5.1.1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广大学生进一步构建真实的自我认识,有利于缩短“理想中 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的差距。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人生普遍处于一种非理性 的理想状态,与现实中的自我产生差距,不能准确地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他们都存在 普遍的困惑:我是怎样的人,我适合做什么。而“现实中的个人”及其活动是社会的现实 前提,“社会结构和国家结构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那么,这两个自我 的脱节必然会对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而实践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具有 双重功能,即人们在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同时也改变、优化着自己。大 学生只有走出狭小的圈子,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否能 达到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文化智能结构能否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开拓竞争 意识我解剖、自我反思,最后帮助自己调节自身的学习方向和知识结构,把握住方向,不 断地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课题,活动筹备、调查 14 研究、组织管理以及总结评估等系列社会实践项目,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 社会实践中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的教育四大 支柱。 5.1.2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经济时代是以 人力资源为本的时代。作为智力资源的人才,其灵魂是创新精神。而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 实践开拓精神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的重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称《决 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主体自身的实 践活动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 础,同时又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具体的体验和检验,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大 学生在克服具体实践难题中必然形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能带动专业教育的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培养,两者辩证统一,互促互进。 51.3 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心理健康是每个人成 长的基本要求。但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出 来,并呈上升趋势。如学习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理想与现实的问题等等。如何对大 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大学生的社会 实践活动。十六大报告曾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出要求,强调“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 道德建设”,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通过社会实践活 动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5.1.4 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的转型期,由于各种西方思潮 的冲击和影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否定传统价值观和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倾向,表现为 追求物质享受,忽略对人生崇高意义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作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 一代,他们普遍没经历过磨难,却在父辈的纵容溺爱中单一偏重个人本位和个人价值,扭 曲了心态,呈现出对传统道德淡漠,社会责任淡漠的特征。近年来,媒体上有关社会责任 感缺失造成的社会悲剧更是层出不穷。在新形势下,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方式帮助 15 大学生端正价值观,理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其在自我建构过程中去体会觉悟,在行动 中去反省、反思,重树社会责任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而优秀的社会实践团体所提倡的 各种价值精神也会感召每一个组织成员。在优秀的大学生实践群体组织中,他们可以更加 理性地面对社会,深刻反省自身,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要把 科学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环节之中,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形 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让大学生在价值实践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真正有 用的人。从中他们还可以检验自身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中与社会文化部相协调的部分,从 而纠正自身的偏差,及时内化社会认同的文化规范和价值准则,逐渐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 合点。 5.1.5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必须深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当前相当 多的大学生只是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生涯发展意识、生涯决策能力、自我价值认知、 职业定位等却一无所知,导致了不少“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出现。这与高校培养“合 格”人才的初衷更是相去甚远。要培养合格的人才,这就有必要以社会实践为方法入手, 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以“规划”促“合格”。首先,通过行进中的社会实践,大学生 个体可以逐步建立与发展一个整合而适当的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自我),并将其转化为实际 的选择与生活方式,实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至此,大学教育便成为实时调整以满足社 会市场需要的一种“液态”教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社会需求与高校在在教 学理论、专业和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常与现实脱节的局面,促进高校办学进一步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人生规划中的关键是合理职业定位。定位准确,才能使规划 实用有效,否则,规划制订得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将在以活生生的 职业情境中,进行正确决策,科学规划人生;认知自身的能力、能力倾向、兴趣、兴趣、 个性等,以及明晰个人的职业价值,利于未来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行合理定 位。再次,大学生可以在尝试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工作中,发现个体潜能,从而自如提拉 自身职业规划的开口度。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实践已不自觉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导 入课程。 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建构主义诠释让我们看到其深层的建构学内涵和长足性行进意义,我们有理由看到其在高校教育中将呈现出深远的行动意义和越来越蓬勃的发展新趋势。 5.2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需要一大批的高级知识分子来建设国家。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 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使得大学生能够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 16 综合素质。然而在现实社会中,部分大学生只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追求知识的单一 性或专一性,认为只要有门儿特长,就可以走遍天下。比如,有的重业务,轻政治;有的 重科技,轻人文;有的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造成自身素质的畸形发展状态。 殊不知,这种畸形发展状态是违背事物的整体性的,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的。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培养出大量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5.2.1 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大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们 学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具备在新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现 在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大学 生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品 质,包括真诚、勤奋、有责任感等;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底蕴、 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专业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学 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心理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有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积极乐 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等。 身体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5.2.2 高等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必然要求我们努力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面 向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 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这些主要措施有: (1)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更好的教育方法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需要,学校应不断的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 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美化校园,增加各类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 的图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 和活动舞台。 (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学育人和环境育人,环境育人就体现在校园 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主义为主导,以校园精神文明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 17 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能塑造 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另外,校园文化是充实学生头脑,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的途径。 同时,校园文化还能构筑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所以我们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 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使同学们在丰富 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使大学生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博大的 胸怀,增强团队意识,使学生个性和社会相协调,更好的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社会发展的节奏在不断加快,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具有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够不被这个竞争激烈社会所淘汰,时 代呼唤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只有培养出更多更 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3)引导大学生强化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创业能力是一种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与 创业的成败直接相关。大学生创业应着重培养和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创业能力。一是提高 开拓创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是成功创业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开拓创新是创业的灵魂和 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必须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二是提高组织管理能 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充满了竞争和风险,创业者要使自己的创业实践活动获得成 功,必须重视经营管理。经营管理能力是创业者在管理上的体现。管理活动贯穿于组织运 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不仅是组织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三 是提高人际协调能力。要想创业成功,大学生还需要培养自己的人际协调能力。因为包括 创业在内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培养与 他人的协作能力是获得他人和社会支持的重要前提条件,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成功具有重 要的作用。 (4)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人们在心理活动方面的能力,即应付、承受及调节各种心理压力的 能力。创业是艰苦的,不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且还有失败的可能,所以在创业过 程中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物质 条件比较优越,经历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单一过程,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缺,对风浪 和挫折体验少,尤其是独生子女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因此,学 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更要自觉加强对 创业素质的训练与培养,从而正确了解自己,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到创业的艰难,形成谦 虚、豁达、坚韧不拔的创业心理素质。 18 5.3 拓展训练是一项集求生、惊险、刺激、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极限运动,起源于一战期间的英国。1950年劳伦斯在英国的威尔士岛成立了一所求生训练学校(拓展训练学校),专门对 人进行求生信念的训练,这就是拓展训练的雏形。至今在全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共成立了48所以Outward Bound统一命名的拓展训练学校。上世纪90年代中期,拓展训练传入我国,因各种原因,其发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 式,它以体能活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完善人格为目的。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适应能力提升的影响。 (1)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感受人生的高峰体验。拓展训练的活动内容丰富,形 式多样,刺激且冒险性强,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陌生的活动充满了神秘与吸引力,而这 正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新鲜事物好奇,富于挑战性。虽然提到神秘与冒险,但 拓展训练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惊险刺激,而是要求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克服困难, 体验成功,而这种成功的体验正是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事物和困难的基础。因此,通过 训练能够有效地拓展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此 外,拓展训练将各种体验式的拓展游戏带入训练中,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提 高学习积极性,使其变被动接受为积极自觉的渴望。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潜能得到最 大的发挥,体验到一种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感受到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2)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在全新的挑战中实现自我超越。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所具 备的潜能的认识。拓展训练强调学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性,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习 动机,又有助于挖掘学习潜能。此外,拓展训练的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如“高 空断桥”。这就要求,在拓展训练中,大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提高情绪调节 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保持平和的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忍 不拔的优秀品质。知识和技能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才是无形的力量。在拓展训练 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不断地体验到战胜困难的喜悦和提高能力的自豪,产生前所未有的 成就感,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重新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3)启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文中指出拓展训 练具有主动性的特点,如“电网”、“雷阵”、“扎筏”等活动都可以激发学员的主观能 动性,而主观能动性的启发对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在教室、图 书馆呆的太久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了在现有的知识储备中去解决问题,而走进现实社会后才 发现知识储备太有限了,很多时候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拓展 训练中,那些可以反映我们现实生活的虚拟场景为大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个性发挥提供了一 个宽松健康的练兵场。拓展训练一方面精心设计各种情境为大学生提供实现自我的舞台; 19 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定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 能动性,挖掘潜能,有效地促进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社会意识。拓展训练是一套塑 造团队活力、推动组织不断成长的训练课程,内容丰富生动,寓意深刻。以“孤岛求生” 为例,大家被分为自由岛居民、哑巴岛居民、盲人岛居民、人造渡船等角色,学员根据训 练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活动中,既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又需要团队内部的精细 分工。正如我们所说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同样,在拓展训练中,每一 个学员都是团队中的一分子,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参与其中,大学 生在获得成功与失败、群体与个体、竞争与合作等多种体验后,自觉调整心理对客观环境 的适应能力,进一步认识自己,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同时,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 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培养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启发社会意识, 升华共同的责任感和诚信品质的目的。当团队更富凝聚力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 更加和谐。 5.4 1)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体验活动,搭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对接的育人平台。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不断地随社会经济发展深化,创新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全 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在经历了扩招的规模后,眼下的首要重任 应该是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为用人单位普遍认可和使用的大学生。高校在立足 学科建设基础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以专业学习奠定职业基础的现实需要,把提高大 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消除大学生成才与市场需求间的时间差, 将大学毕业生普遍需经过的“见习期”、适应期尽可能地在学习期完成,实现从毕业到就 业的平稳搭接、从校园到社会的和谐交融。 2)提升服务意识,分层次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首先要做好总体规划,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学校要设专门机构,负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其次,要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是一项要求既具备人文科 学知识,又具有一定战略策划思想和相应技术手段的边缘性极强的专业工作。要培养和建 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师资队伍。再次,要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消除学生对 职业生涯设计的短浅认识和被动接受的心理恐惧,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意识和 主动性的增强。最后,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贯穿整个 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完成学业同步进行。通过对大学生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基础,发现优势,找到不足,从而清 20 楚地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目的地进行适合自身职业生涯需要的学习和锻炼,增强 职业信心,积累谋职技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有的放矢,广泛开展其他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要使大学生真正地具备就业能力,就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二课堂 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在高校广泛开展的包括“挑战杯”创 业计划大赛、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了大学生参与社会 实践活动。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组织能 力,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 拟的,学生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综合能力得以加强。大学生社会 实践活动,应该成为大学生完成学业之外的主导活动。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 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 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 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 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 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6 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仍发挥核心主导作用。但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活,复杂的 人际纠纷,严峻的就业压力,严格的职业要求与用人选择,很多大学生变得无所适从,很 难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为了让每个大学生能够认清自身与社会要求的差距,更好的适应 社会,本文以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搜集中外学者关于大学生社会适 应能力研究的相关理论,概括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以及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 力的因素等相关概念,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性 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文章列举了目 前我国大学生适应能力的特点及现状,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等,进一步论证了大学生社会 适应能力与就业的关系,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文章分析,我国目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欠缺情况普遍存在,并且找到影响大学 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有亲子沟通、个体的自身因素、学校影响、社会支持等几方面的因 素,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有着直接的关系,通常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就业的机会也 相对要小。所以要改变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滑的现状,就必须提升大学生社会适 应能力。 21 首先,父母要多子女沟通,给孩子自由空间,把心中的烦恼、困惑和苦闷说出来,以 免孩子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和解决,日积月累出现逆反行为,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大学阶段是青年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 加之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复杂多变,对尚未适应社会复杂现象的大学生提出严峻挑战,所以大学生应加请自身文化素养,多接 触有意的人和事,学习积极向上的文化,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调控自我,在社会生活中为 自己准确定位;再次,我国高校应认真借鉴其他国家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有效经验,在教学改革、转变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竞争意识,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社会 的需要和对大学教育的期待,学校在组织就业体验活动时,也能广泛与各界人士交流,改 革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以便于大学生步入社会,迅速转变 自身角色,适应社会需求;最后,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开展大学生拓展训练来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使大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正确择业就业, 为国家为社会人力资源和谐做出贡献。 22
/
本文档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