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定边采油厂张天渠联合站安全评价研究毕业论文

2019-01-22 20页 doc 1MB 4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举报
定边采油厂张天渠联合站安全评价研究毕业论文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石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种生命线,它对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极大。而石油工业是一个大的产业体系,与其他产业体系相比,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有些是共同的,也有些是不同的。对于与其他产业体系相同的安全要求,应借鉴引用;对于特殊的要求,则必须针对石油工业的特点,认真加以研究,从而实施行之有效的安全对策;借以防止和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石油是一种多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的可燃性液体,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而石油工业是生产、储存此类易燃易爆物质...
定边采油厂张天渠联合站安全评价研究毕业论文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石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种生命线,它对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极大。而石油工业是一个大的产业体系,与其他产业体系相比,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有些是共同的,也有些是不同的。对于与其他产业体系相同的安全要求,应借鉴引用;对于特殊的要求,则必须针对石油工业的特点,认真加以研究,从而实施行之有效的安全对策;借以防止和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石油是一种多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的可燃性液体,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而石油工业是生产、储存此类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过程,各种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也随着生产的进行而不断发生。 石油工业是由石油和天然气的地质勘探、钻井、试油、采油(气)、井下作业、油(气)集输与初加工、油气储运和油(气)田建设等生产过程组成的。因此,担负原油脱水和外输,天然气增压外输,含油污水处理和外输(或回注)三大任务的联合站自然成为采油集输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安全防火甲级要害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为加大对油田的开发力度,确保生产安全进行,决定对拟建的张天渠联合站进行安全预评价,在合理组织生产,做到优质低耗的基础上,抓好联合站安全生产,确保联合站投产运行后不出现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的事故,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有力地保障职工的健康、安全。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该联合站的安全预评价进行应用研究[1]。 1.2 安全评价的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安全评价现状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在6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 (1) 1964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发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评价,该法已修订七次。由于该评价方法日趋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在世界工业界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引起各国的广泛研究、探讨,推动了评价方法的发展。 (2) 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提出了“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 (3) 1976年日本劳动省颁布了“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由于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安全评价已在现代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中占有优先地位。 近年来,为了适应安全评价的需要,世界各国开发了包括危险辨识、事故后果模型、事故频率分析、综合危险定量分析等内容的商用化安全评价计算机软件包;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事故预防技术的进步,新的实用安全评价软件不断进入市场。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的安全评价方法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并拓展了方法和应用范围,如模糊故障树分析、模糊概率法等。计算机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也应用于生产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的安全评价。 1.2.2 国内安全评价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通过吸收、消化国外安全检查表和安全分析方法,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开始应用安全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SCA)、事故树分析(FT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FA)、事件树分析(ETA)、预先危险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一些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价。 (1) 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将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由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技术研究”将重大危险源评价分为固有危险性评价和现实危险性评价。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考虑各种控制因素,反映了人对控制事故发生和事故后果扩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固有危险性评价主要反映物质的固有特性、危险物质生产过程的特点和危险单元内、外部环境状况,分为事故易发性评价和事故严重度评价。事故易发性取决于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与工艺过程危险性的耦合。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填补了我国跨行业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空白,在事故严重度评价中建立了伤害模型库,采用了定量的计算方法,使我国工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初步从定性评价进入定量评价阶段。 (2) 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科技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全科学体系建设取得进展,已初步解决安全科学的学科理论及其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问题。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核成立的安全评价机构已超过400家,作为安全生产整治重要内容的安全评价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3)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0号主席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同时还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重申要继续做好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及专项安全评价工作。 1.2.3 石油工业安全评价现状 国外石油公司的安全科技达到较高水平,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国外主要依靠自动化的预警技术、严格的预警机制以及规范的管理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先进的危险辨识技术、评估技术和软件已广泛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 ----在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方面,国外石油公司普遍开发了先进的危险辨识、评估技术和相关软件,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之中。利用风险分析软件,建立电脑数据分析模型,纳入预警系统,确定公司设施的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严重环境缺陷,并进行校正。 ----在危险源监测、预警方面,国外石油公司已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对大型承压设备、储罐进行在线检测,对埋地燃气管道腐蚀和泄漏实施不开挖在线检测监测,红外成像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已应用于天然气管道的泄漏检测之中。 ----在安全管理方面,国外石油公司普遍重视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逐步加以完善和提高,日益重视员工安全理念的提升,重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和人机安全学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石油工业的安全评价工作由于起步较晚,各种技术也不健全。迄今为止国内石油工业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安全工作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研究、“西气东输”大口径高压输气管线的安全可靠性研究、在役油气管道安全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A、D段)不良地貌单元水工保护的改进研究”、“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H2S动态分布与防治研究”和“自备电厂及电网安全性、可靠性分析研究”等研发工作。 ——国内为加强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设施安全 “三同时”及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陆上油气开采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陆上油气开采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陆上油气开采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003年8月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印发了《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 1.2.4 联合站安全预评价现状 在我国对于联合站的安全预评价也因各个站点的位置、所处环境、技术手段、科技水平和人员的安全意识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针对性的评价研究也在日趋完善。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检索,我们发现国内很少有对联合站进行独立安全评价的报道,而一般只是将联合站作为输油管道的一部分进行评价。但联合站的功能和站内的设备相对于输油管道而言复杂了许多,如果用评价输油管道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联合站的风险,就会发生极大的偏差甚至是错误。而针对联合站的安全评价技术主要集中在联合站的现状评价方面。 随着安全预评价工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等原空白生产领域,安全预评价方法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和研究。相信随着其应用和研究的深入,联合站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必定会得到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从而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自己特点的联合站安全预评价方法,并以此推动我国石油安全生产工作的现代化与科学化[2-3]。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本课题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拟建项目张天渠联合站为背景,通过张天渠联合站的工艺流程的分析,结合工艺流程和工艺特点,找出了张天渠联合站的危险危害因素,并加以归类;重点讨论了课题所采用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对张天渠联合站的工艺进行了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完成了定性定量的评价,提出了张天渠联合站的安全预评价技术改进措施。 课题采用的主要评价方法有定性的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和定量的故障树法,道氏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1.4 论文的结构 本课题“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应用研究”是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对新建项目张天渠联合站进行的项目建设前的评价工作的应用研究。论文的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然后介绍安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了联合站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现状,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张天渠联合站工艺分析。介绍了目前国内油田联合站集输系统生产工艺流程,重点阐述了张天渠联合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特点。 第三章张天渠联合站危险危害因素分析。详细分析和讨论了张天渠联合站工艺流程中的设备、物料、人员管理的危险危害因素,并将它们进行了简单的归类。 第四章安全评价方法介绍。简述了安全评价及预评价的概念、方法、分类,详细介绍了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的依据。 第五章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单元划分和方法选择。介绍了评价单元的概念、评价单元的划分作用及原则,并对张天渠联合站进行了单元划分;介绍了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及选择过程,并介绍了论文中使用的评价方法。 第六章定性定量评价。本章通过对各个评价单元利用所选择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找出单元中存在的可能的危险危害因素,为评价改进措施的提出提供依据。 第七章张天渠联合站安全改进措施。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价,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人员的身心健康。 第八章结论。最后对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 2 张天渠联合站工艺分析 2.1 油田联合站的工艺流程 联合站,亦称油气集输站,是从油井开始经计量站到转油站、再到油库,不同尺寸的管网和各种专用设备组成。油井产出的油、气、水混合物经出油管线进入计量站,经初级的油、气、水三相分离后,分别计量出油井的油、气、水日产量;然后再经集油管线合并混输进入集油站(联合站),经过终级的油、气、水三相分离和原油脱水净化后,再经加热和加压输向油库。油井产出的油气产物经过上述过程集输处理后,原油即成为商品油外销或出口,天然气则加压输往气体处理厂进行加工处理,成为商品气外供。原油净化脱出的含油污水又送往含油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加压回注到油田地下。这个过程就是油气集输的全过程,即油气集输流程。 油气集输流程从总体布局上一般可分为两级布站、三级布站和单井拉油流程。两级布站流程是指油井产出物先进入计量站进行油、气、水计量后,直接进入集油站(联合站),再进入油库的流程;三级布站流程是指油井产出物先进入计量站进行油、气、水计量后,又进入接转站加热加压,再进入集油站(联合站)处理,最后进入油库的流程;单井拉油流程是指处于边远地区分散的油井,不具备进入油气集输系统的条件,而在井口出油、分离、计量、进罐储存,用油罐汽车定期拉运的流程。三种流程的示意图如图2-1、图2-2、图2-3所示。 图2-1 两级布站流程示意图 图2-2 三级布站流程示意图 图2-3 单井控油流程示意图 油气集输站主要担负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负责将油井采出的石油气、液混合物经过管道输入油气处理站进行气、液分离和脱水,使处理后的原油能够符合国家的标准;二是由油气处理站,把合格的原油输送到油田原油库进行储备,将分离出的天然气输送到天然气处理厂(天然气压气站)进行再次脱水,脱氢和脱酸处理或深加工;三是由油田原油库、天然气压气站以不同的方式将处理合格的原油、天然气外输给用户[4]。 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如图2-4所示。 ` 图2-4 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图 联合站系统工艺流程如图2-5所示。 加药 井组来油 总机关 电感应加热收球筒 套管换热器 缓冲罐 增压点来油 双容积单量 计量站来油 东仁沟输油首站 流量计 外输泵 净化油罐 沉降罐 装车外运 装车泵 乳化油 图2-5 联合站工艺流程图 2.2 张天渠联合站工艺流程及分析 张天渠联合站设计处理规模20万吨/年,目前进站油井121口、注水井24口,主要负责接收张天渠1#、2#、3#、4#、5#计量站延安组、延长组约1200吨油液输入。进站经加热后,延安组进入含水油罐,后经外输泵加压计量输至韩渠联合站;延长组进入溢流沉降脱水,净化经外输泵加压计量输至东仁沟首站。具体集输过程,一是将长2层从式井,增压点或计量站以及韩渠联合站来的油气混合物经过单量换热器、双容积单量、来液换热器、分离缓冲罐、气液分离器、沉降罐、净化罐、外输泵、外输流量计等输送到东仁沟首站;二是将延9层来的石油气、液混合物经过双容积单量、套管换热器、沉降罐、外输泵、外输流量计等输送到韩渠联合站。所以,张天渠联合站的工艺组成主要分成两部分,即长2-东仁沟首站工艺和延9-韩渠联合站工艺。 2.2.1 张天渠联合站长2工艺集输流程及分析 张天渠联合站长2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图2-6 张天渠联合站长2工艺流程图 以下将对该工艺流程中的换热器、双容积单量、沉降罐、外输泵、外输流量计、分离器即分离缓冲罐和气液分离器等工艺进行简单分析。 (1) 换热器工艺分析 单量换热器运输带有一定压力的高温水蒸气,并为其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目的是将井场来的低温原油通过温度交换加热至高温原油,从而提高原油在管线内的流动性。 作为输送具有一定压力的容器,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正确使用。首先是使用的压力不能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否则会使容器超压爆炸,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容器上都设置安装了安全泄压装置或超压报警装置,以便在容器超压时处理或报警;输送介质的温度变化与选择必须要在容器原设计温度允许范围内;而且,换热器出厂时都带有产品合格证,容器上所有焊接缺陷一般都已经过处理,但在投产一段时间后,焊缝中往往会产生延迟性、裂纹或其他缺陷,所以换热器必须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换热器的工艺流程如下如图2-7所示。 图2-7 换热器工艺流程图 (2) 双容积量油分离器工艺分析 双容积单量是一种容积式流量计,是直接测量体积流量的流量计,用来测量不含固体杂质的液体、油、冷凝液等的体积流量,尤其是高粘度液体的体积流量。 双容积量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双容积量油分离器内的液体从上室靠自重往下室流动时,阀的下部出口被凡尔堵死。液面到达上液位时,上液位继电器动作发出讯号启动三通阀,使上液室和下液室连通,上室液体继续往下室流动。同时,三通阀中部出口关闭;当双容积下室液体达到某一个液位时,下液位继电器动作发出讯号启动三通阀,同时关闭上液室到下液室的通路,打开下液室到三通阀中部的通路,使液体排出双容积量油分离器,完成1次计量。重复上述过程,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计量次数由控制仪器记录,达到计量油井产量的目的。 (3) 沉降罐工艺分析 沉降罐是依靠重力作用完成油水分离的目的,是原油集输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脱水方法主要有热化学脱水,电化学脱水和破乳沉降脱水等。该联合站主要采用的是破乳沉降脱水法。 原油破乳沉降脱水是利用破乳剂具有高效能的表面活性的特性,使其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形成“油包水”(W/O)型的乳化液。该乳化液的性质很不稳定,它的界面膜在外力作用下极易破裂,从而使乳化液微粒内相的水突破界面膜进入外相,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4) 外输泵工艺分析 在油田输油生产中,将原油从首站输送到末站,或由一套生产装置输送到另一套生产置,是经常进行的一项单元操作。一般而言,要想让液体从能量低的地方流向能量高的地方需要借助于机械设备的动能来完成,即把机械设备产生的动能传递给液体。泵就是用来抽吸、输送液体,并向其提供能量的一种通用机械,是油田原油集输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设备之一。 张天渠联合站的外输区采用离心泵将原油外输,当离心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作高速旋转运动,迫使预先充灌在叶片间石油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石油自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石油在流经叶轮的运动过程获得了能量,静压能增高,流速增大。当石油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由于壳内流道逐渐扩大而减速,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最后沿切向流入排出管路。所以蜗形泵壳不仅是汇集由叶轮流出石油的部件,而且又是一个转能装置。当石油自叶轮中心甩向外周的同时,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在贮槽液面与叶轮中心总势能差的作用下,致使石油被吸进叶轮中心。依靠叶轮的不断运转,石油便连续地被吸入和排出。石油在离心泵中获得的机械能量最终表现为静压能的提高。 由于输油泵一般设计在厂房内,输送的原油属可燃性液体,而且输油泵长时间运行,其端面密封装置及其他部件可能会被磨损而导致泄漏。如果厂房通风效果不良,厂房内便会存在部分油品蒸汽,这会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 外输泵工艺流程如图2-8所示。 图2-8 外输泵工艺流程图 (5) 外输流量计工艺分析 外输流量计是指测量一定时间内流过管道的原油量所采用的计量方式,油田最常用的是腰轮流量计。 腰轮流量计是目前油田和管道原油输送中使用较广且使用时间较长的一种流量计量器具,其设计和制造工艺已相对成熟,为之配套的检定、安装、维护服务也已达到一定水准,其精度可达±0.2%(甚至±0.1%),符合国家标准对外输计量器具的精度要求,可以实现各种油品的公正、准确计量,是买卖双方普遍接受的一种计量器具。 腰轮流量计主要由壳体、腰轮、机械传动和数据显示(信号远传)等部分组成。其原理是流量计在流体压差作用下推动一对表面光滑的腰轮转动,由于两腰轮通过一对导向齿轮啮合保持相对位置,并与壳体形成计量腔,腰轮转动时流经的原油经计量腔连续不断地排出,并通过传动机构将体积量显示在屏幕上,也可通过并联的脉冲发讯器进行信号远传。其特点如下。 eq \o\ac(○,1)计量精度高,重复性好;    eq \o\ac(○,2)腰轮无接触旋转震动且噪音小,工作不受流体流动状态的影响,前后不需很长的直管段,压差小于0.05MPa,适应介质粘度的范围广;    eq \o\ac(○,3)积木式结构,维修简便。   其缺点主要有两点:    eq \o\ac(○,1)体积大,笨重;    eq \o\ac(○,2)对计量介质纯净度要求较高,计量含砂粒介质要配过滤装置。   随着各种电磁、电子式计量仪表不断的开发、生产,腰轮流量计的应用领域相对缩小。但由于其生产、制造技术已相对成熟,使用检定标准、规程已成体系,以及合理的性价比,在今后仍将是各种油品尤其是原油外输比较理想的计量器具之一。   为了保持腰轮流量计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日常使用中要严格按要求操作和维护,定期加注润滑油,严禁超限使用,定期检查更换滤网,防止杂质卡死腰轮,加强流量计的比对和检定工作,防止出现计量差错。 (6) 分离器工艺分析 “分离”是油田原油生产的主要生产工艺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将油井生产的油气水混合物(井矿物),利用离心力、重力等方法将其分离成气液两相,在含沙的混合物中,还要除去固体混合物的一种生产技术。 在油、气、水的分离过程中,由于开发的方法不同,分离的方式也不同。油、气、水分离,一般分为一级分离和多级分离两种,多级分离又分为二级分离到四级分离三种。目前油田采用较多的是三级和四级分离。 在油、气、水分离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压力容器压力和液面。控制压力的目的,一是为了保证分离质量;二是为了克服液体和管道的摩擦力;三是为了设备本身的安全。控制液面主要是防止原油进入气相管道或天然气进入液相管道,以提高油、气分离的质量。同时,分离器集液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液体沉降空间,以保证游离水能充分沉降容器的底部形成水屋,以利排除。 2.2.2 张天渠联合站延9工艺集输流程及分析 张天渠联合站延9工艺流程如图2-9所示。 图2-9 张天渠联合站延9工艺流程图 由于该工艺流程中的换热器、双容积单量、沉降罐、外输泵、外输流量计、分离器即分离缓冲罐和气液分离器等工艺与长2的工艺相同,又由于套管换热器是加热系统中的一部分,所以以下将只对该工艺过程中的加热炉工艺进行简单分析。 加热炉是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被加热介质而使其温度升高的一种热动力设备,它被广泛用于油田联合站生产中原油、天然气的加热,以达到利于输送、沉降、分离、脱水和初加工的目的,是油田生产的主要热力设备。 原油主要通过热交换和热传导的方式从加热炉中获得热量,实现了加热原油的工艺要求。 油田加热炉与其他行业的加热炉在应用上相比有很多特点,要保证加热炉的正常运行,一是要确保燃烧室内最佳的过剩空气率;二是要调节加热炉膛压力;三是注意火焰和温度的调节[5]。 2.3 张天渠联合站的工艺特点 张天渠联合站工艺是由延9-韩渠联合站工艺和长2-东仁沟首站工艺两部分组成,工艺过程采用自动监控的方式进行管理。其具体的工艺特点如下所述。 (1) 集输中的原油加热。在联合站中,为了提高油温,降低粘度,需将原油加热,该联合站采用间接加热方法,即用两台锅炉对水进行加热作为传热媒介,通过蒸汽管线间接地将热量传给原油,完成对原油加热任务的锅炉是承受高温的密闭设备,由于长期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具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2) 油气分离。油气分离采用多级分离,车拉油到卸油台加破乳剂沉降,然后经管线和井上来油一起进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分离,运行的关键是控制分离器的压力和液面。控制分离器压力的目的,一是为了分离质量;二是为了克服液体压力和管道摩擦阻力;三是为了安全。控制液面主要是为了防止原油进入天然气管道或进入油管道。在油气分离中最易发生的事故就是分离器跑油。 (3) 原油储存。原油经三相分离器分离后进大罐储存并二次沉降,由于工艺和管理的原因,目前采用开式流程,这样由此产生的蒸发损耗,既增加了环境污染,又加大了原油中溶解气的挥发,而且由于操作不当易引起冒顶和憋压。 (4) 原油外输。原油外输涉及的主要设施是输油泵、容器、加热炉和工艺管线等。输油泵设置在泵房内,所输送的原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由于设备的原因,输油泵端面密封装置不能保证完全密封,加上泵房内的构造特点,使得泵房内有一定浓度的可燃蒸汽,有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事故的隐患。加之属于连续运行的压力系统,操作不当易引起憋压、跑油、抽空等安全事故。 2.4 本章小结 本章分析了一般油田联合站的工艺,重点介绍了张天渠联合站的工艺组成,并对其中的主要工艺(即换热器、双容积量油分离器、沉降罐、外输泵、外输流量计、分离器、加热炉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联合站的工艺特点,即集输中的原油加热、油气分离、原油储存、原油外输四个方面。 3 张天渠联合站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3.1 张天渠联合站设备危险危害因素 3.1.1 换热器的危险危害因素 换热器是利用压力输送高温水蒸汽,从而将井场来的低温原油通过热交换加热到高温原油,提高原油在管线内的流动性。 所以,换热器主要危险危害因素首先是管道腐蚀之后,高温水蒸汽在压力作用下泄漏,对人体造成灼伤;其次,换热器管道内的高压产生压力外泄,如控制不当可能造成设备的爆炸事故发生。 3.1.2 双容积量油分离器的危险危害因素 由于双容积单量工艺及辅助设备(三通阀)都是采用人工操作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在自动控制的过程中大多采用泵、电磁阀、自动液位检测技术;同时容器顶部分离排放出天然气。所以双容积单量分离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是:在人工操作时,人员的辨识功能缺陷或操作错误;在自动控制时信号缺陷或电火花以及排放的天然气等引起火灾或爆炸。 3.1.3 气液分离器的危险危害因素 气液分离器主要是根据离心泵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原理把把混合物分成气液两相。所以,气液分离器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有离心泵所产生的电火花,可燃气体泄漏,分离器内的压力、温度及液位。 3.1.4 罐区的危险危害因素 储油罐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液体储存设施,由于罐内储存着大量易燃易爆且易流散的石油,一旦发生火灾或油品泄漏跑油事故,都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罐区静电的产生和雷电的影响。所以罐区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有罐间距应符合国家标准罐区防堤应满足要求,罐体上、下限液体应时刻观测,同时罐区的静电和雷电的危害也是至关重要的。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雷电可烧毁和损坏各种电气设备和设施,造成大规模停电;可击毁建构筑物;可引起易燃、易爆物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等。其危害表现在雷电放电时所存在的各种物理效应和作用。 (1) 电性质的破坏作用,电性质的破坏作用也称为雷电的电效应。当雷击时,雷电所产生的高达数万到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线路和设备,引起绝缘击穿而发生短路,并导致可燃物、易燃物和易爆物发生着火或爆炸。 (2) 热效应的破坏作用。热效应是指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电能转变成大量热能的现象。此时如在雷击点处产生的热能可达500-2000J,此能量足可以熔化50-200mm3的钢。这种能量可使金属导线熔化并形成钢花飞溅,并使易燃、易爆物发生火灾或爆炸。 (3) 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表现在被击物遭受破坏,甚至被爆裂成碎片。这时由于巨大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在电流的作用下,使被击物内部缝隙中的水分急剧被蒸发为大量的气体,其中气体剧烈的膨胀,导致被击物破坏或爆裂;此外,同方向的电流或电流在拐弯处的电磁推力,也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发生雷击时的气流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4) 静电效应和电磁效应的破坏作用。 (5) 防雷装置上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当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上都具有很高的电位。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外的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或其他金属管道相距很近,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放电,这种现象称为反击。反击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金属管道被烧穿,甚至会造成易燃、易爆物的火灾或爆炸。 静电之所以能导致危险场所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是因为静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会与接地体之间产生火花放电。如果此时火花间隙中存在着的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比达到爆炸极限浓度,且电火花能量达到并超过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时,该电火花就会成为爆炸性混合物的引燃源,从而形成火灾或爆炸事故。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的储存、输送、加工以及易燃可燃固体的粉碎、混合、搅拌等加工生产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静电荷,形成高电位,如果不能及时导除,静电荷会越积越多,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燃烧爆炸。 3.1.5 外输泵及外输流量计的危险危害因素 外输泵及外输流量计一般设计在房内,输送的原油属可燃、易挥发性液体。输油泵由于长时间运行,其端面密封装置及其他部件可能被磨损而引起泄漏。如果厂房通风效果不良,厂房内便会存在部分油品蒸汽,这样会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隐患。 外输泵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有: (1) 泵不出油; (2) 泵流量不足; (3) 功率过大; (4) 杂音振动; (5) 电机发热; (6) 油泵漏油等。 这些都可能导致生产的暂时或永久停止。 外输流量计的电火花也极易点燃输送介质,腰轮流量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止推轴承、石墨轴承、驱动齿轮的磨损,腰轮间隙发生变化(标准为0.05mm),精度将降低[6]。 3.2 物料的危险危害因素 联合站的工作介质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易燃性、易产生静电,油蒸汽密度较大,不易扩散,若聚集在低洼处不但对职工的身体健康有损害,还容易和空气混合遇火发生爆炸或引起火灾;易受热膨胀、沸溢,若储油温度不稳定,蒸汽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凸鼓,降低产生负压会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天然气不但易燃易爆,还有较大的毒性,因其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等有机硫化物,长时间工作在含有天然气的作业场所,容易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3.2.1 石油的危险性 (1) 化学组成 原油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S、O和 N等五种,其中C约占83~87%,H约占11~14%,S、O、N合计约占1~4%。原油中还含有Ni、V、Fe、K、Na、Ca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但含量极其微少,这些元素或以游离态或组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重的组分中。 (2) 物理性质 颜色:墨绿色。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粘度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 气味:微臭。臭味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含有硫化物较高的原油则散发着强烈刺鼻的臭味。 密度:0.8437g/㎝³ 粘度:原油动力粘度在4.72~14.4 MPa·s,平均粘度7.66 MPa·s 含腊量:原油含腊量在12.48%~18.86%,平均含腊量15.92% 凝固点:21℃~26℃之间,平均23.4 ℃ 初馏点:62.8℃~103.3℃,平均81.3 ℃ (3)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 : -28℃~30℃ 建筑规范火灾危险等级:乙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等。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氧化剂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4) 包装与运输 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密闭运输、防止曝晒、勿与氧化剂混装混运。 (5)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具有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原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头痛。 3.2.2 天然气的危险性 (1) 化学组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 ,油田天然气中除CH 外还含有较多的烷族重碳氢化合物。在天然气中各种碳氢化合物的含量高达90%以上。 (2) 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3)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建筑规范火灾危险等级:二级 爆炸上限(V%):16.0 爆炸下限(V%):4.0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等。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氧化剂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4) 包装与运输 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密闭运输、防止曝晒、勿与氧化剂混装混运。 (5)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 毒性:具有刺激作用 3.3 人员与管理因素 3.3.1 人员失误 人员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人员失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是引发危险、有害因素的重要因素。人员失误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它具有随机和偶然性,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意外行为。而且拟建的张天渠联合站大多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人员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比以前同类联合站的要求要高;况且所招收的人员的素质要求等都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成为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危害因素。 3.3.2 管理因素 系统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及时、有效实现系统安全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故障、人员失误发生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不健全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管理因素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在国内石油公司的管理措施已基本成熟,为了张天渠联合站的安全运行,作为刚刚重组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必须重视管理因素对联合站的影响。 3.4 张天渠联合站危险危害因素归类 通过以上对张天渠联合站进行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联合站的工艺布局将张天渠联合站的危险危害国素归为以下几类: (1) 进站区:在该区快中有进站时的换热器、双容积单量、收球筒、泵等工艺设备的危险性以及输送的原油的危险性; (2) 分离区:该区块中有分离缓冲罐,气液分离器,泵等工艺设备的危险行以及原油和分离出的天然气的危险性; (3) 储罐区:该区块中主要的是储存站内石油的储罐以及储存的原油的危险性; (4) 外输区:该区块中有外输泵、外输流量计等工艺设备的危险性以及外输的原油的危险性。 3.5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张天渠联合站所选的设备(即换热器、双容积单量、气液分离器、储罐区、外输泵区等)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以及在联合站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进行了相应的陈述;将所得出的危险危害因素依据张天渠联合站的工艺布局归为四类,即进站区、分离区、储罐区和外输区。从而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方法选择奠定了基础。 4 安全评价方法介绍 4.1 安全评价简介 4.1.1 安全评价 (1) 安全评价的概念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 (2) 安全评价的分类 通常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将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类。 4.1.2 安全预评价 (1) 安全预评价概念 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是指该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对该项目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危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低职业危害、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卫生投资效益。 1 定性分析是根据评价人员的经验及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依靠人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进行评价的方法。若系统、子系统、工艺过程、装置不特别重要,不会产生安全卫生方面的严重后果,则可根据定性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定性分析是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以可靠的数字资料为依据进行客观的科学计量。 凭借价值判断,使用过去或同类事物发生的事实作为样本,对建设项目的系统、子系统、工艺过程、装置的危险性、危害性及其程度进行预测,推断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或趋向。 结合经验和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凭借价值判断综合权衡来判别分析提出的各种方案的优劣,选择最优化方案。 2 根据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得出建设项目的系统、子系统、工艺过程、装置发生危险、危害的可能性及程度。 3 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低的职业危害、达到标准所能容忍的最低损失,实现最优的安全卫生投资效益。 4 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安全卫生技术、教育、管理对策措施,控制和消除危险、危害因素。 (2) 安全预评价的基本原理 所谓安全预评价是以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虽然安全预评价的领域、种类、方法、手段繁多,而且预评价系统的属性、特征及事件的随机性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究其思维方式却是一致的。对此可归纳出以下五个基本原理。 eq \o\ac(○,1) 相关性原理 一个系统,其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相关性,这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基础。 eq \o\ac(○,2) 类推原理 已知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规律,则可利用先导事件的发展规律来分析迟发事件的发展趋势,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实现安全生产。 eq \o\ac(○,3) 概率推断原理 在一个系统中,由于危险、危害因素以及其他各种变量是呈随机形式变化的,而随机变化的不确定性就给预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此,需要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随机事件出现各种状态的概率,然后再根据概率判断准则去推测评价对象的未来状态。在预评价时,一般要对可能发生的几种结果分别给出概率。 eq \o\ac(○,4) 惯性原理 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其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利用惯性可以研究事物或一个评价项目或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从一个单位过去的安全生产状况、事故统计资料找出安全生产及事故发展变化趋势,可以推测其未来的安全状态。 eq \o\ac(○,5) 量变到质变原理 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同样,在一个系统中,许多有关的因素也都一一存在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预评价一个系统的安全时,也都离不开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4.2 安全评价方法 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可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2.1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分类,常用的有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按评价推理过程分类、按评价系统性质分类、按评价的目的分类。 (1) 量化程度分类 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借助于对事物的经验知识及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根据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的状况科学地进行定性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的状况按有关标准应用科学的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化评价的一类方法。 (2) 安全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 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3) 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 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设备故障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4) 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 按照安全要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事故致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方法 。 4.2.2 常见的安全评价方法 (1) 安全检查表方法(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 ,SCA) 安全检查表是指在评价过程中,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危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编制成表,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在评价过程中,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方法称为安全检查表法。 (2)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区域等进行分析,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预先危险性分析通常用于对潜在危险了解较少和无法凭经验觉察的工艺项目的初期阶段,用于初步设计或工艺装置的R&D(研究和开发),当分析一个庞大现有装置或当环境无法使用更为系统的方法时,常优先考虑PHA法。 (3)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What…If ,WI)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的人员应对工艺熟悉,通过提问(故障假设)的方式来发现可能的潜在事故隐患。 故障假设方法一般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作为开头,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任何与工艺安全有关的问题,即使它与之不太相关,也可提出加以讨论。 (4)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法(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 , HAZOP)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法是一种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基本过程以引导词为引导,找出工艺过程状态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技术是基于这样一种原理:即背景各异的专家们若一起工作,就能够在创造性、系统性和风格上互相影响和启发,能够发现和鉴别更多的问题,要比他们独立工作并分别提供工作结果更为有效。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的本质,就是通过系列会议对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规程进行分析,由各种专业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偏离设计的工艺条件进行过程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所以,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技术与其他安全评价方法的明显不同之处是其他方法可由某人单独去做,而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则必须由一个多方面的、专业的、熟练的人员组成的小组来完成。 (5) 故障树分析方法(Fault Tree Analysis , FTA) 故障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故障树作为安全分析评价和事故预测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公认和广泛使用。 (6) 事件树分析方法(Event Tree Analysis , ETA) 事件树分析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件树分析适合用来分析那些产生不同后果的初始事件。事件树强调的是事故可能发生的初始原因以及初始事件对事件后果的影响,事件树的每一个分支都表示了一个独立的事故序列,对一个初始事件而言,每一个独立事故序列都清楚地界定了安全功能之间的功能关系。 (7) 日本六阶段安全评价法 日本劳动省提出的“化工装置安全评价法”,又称为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是主要应用于化工产品的制造和储存、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综合应用安全检查表、定量危险性评价、事故信息评价、故障树分析以及事件树分析等方法,是一种考虑较为周到的评价方法。 (8)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美国道化学公司提出了物质系数作为系统安全工程的评价方法。1996年,进一步提出了火灾爆炸指数的概念,表示火灾爆炸的危险程度。1972年,提出了以物质的闪点(或沸点)为基础,代表物质潜在能量的物质系数,结合物质的特定危险值、工艺过程就特殊工艺的危险值,计算出系统的火灾爆炸指数,以评价该系统火灾爆炸危险程度的方法(即第三版)。以第三版为蓝本,陆续推出了最新的第七版。 (9) 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在对现有装置和设计建设中装置的危险性研究中,既肯定了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又在其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对道三版作了重要的改进和扩充,增加了毒性的概念和计算,并发展了一些补偿系数[7]。 4.3 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依据 4.3.1 联合站安全技术要点 联合站主要担负原油脱水和外输,天然气增压外输,含油污水处理和外输(或回注)三大任务。联合站是采油集输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安全防火甲级要害单位。在合理组织生产,做到优质低耗的基础上,必须抓好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财产和工人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其安全技术要点: (1) 做好原油脱水的操作控制,确保外输原油含水率≤0.5%,对原油脱除器、压力沉降罐、电脱水器平稳放水,保持各段操作压力平稳,根据工艺要求保持容器内油水界面相对稳定,合理投加原油破乳剂,在操作上做到“五平稳”(水位、压力、温度、流量、加药量平稳)。 (2) 维护增压站的设备,保证压缩机组正常运行,压缩机的各种自动保护系统灵活好用,具有自我保护功能。 (3) 处理全部含油污水,外输净化水含油率≤20mg/L,定时反冲洗滤罐,定时回收除油罐内原油,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功能健全。 (4) 对站内设备合理使用、科学操作,加强维护保养,使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5) 做好计量工作,对站内油、气、水、电进行准确计量,建立各种计量数据台帐。 (6) 落实好站内油水化验工作,保证不出不合格的净化油水。 (7) 抓好安全工作,联合站是油气最集中的地方,应建立严格的安全消防制度,组织健全,消防设备、设施完好,配有专职安全员。 (8) 仪表管理,加强对自控仪表的维护和保养。使站内的仪表四率(装表率、完好率、使用率、检测率)达到98%以上。 4.3.2 有关标准、法规 联合站是将油田开采出来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收集、储存、输送和初步加工、处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都必须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严格执行。 本文所采用的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主要有: (1)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 《建筑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原劳动部(1996)3号令); 《安全预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 (2) 有关标准、规范,包括: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石油化工企业涉及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局部修订版));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规范》(GB50183-93);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19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建设站厂(场)总图设计规范》(SY/T0048-2000); 《输油管道设计规范》(GB 50253-94);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与工程技术标准及集输安全规范实用手册》(GB50350-2005); 4.4 本章小结 本章简要概述了安全评价的基础知识,叙述了安全评价的方法和张天渠联合站的安全预评价的依据。主要叙述了安全评价的概念、分类和安全预评价的概念、基本原理(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概率推断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在评价方法中主要介绍了评价方法的分类和常见的安全评价方法,方法分类中分别从量化程度、推理过程、要达到的目的、系统性质等方面对安全评价进行了分类,常见的评价方法主要介绍了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假设分析法、危险和可操作研究法、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日本六阶段安全评价法、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等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最后通过介绍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的依据,从而为安全分析、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5 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单元划分和方法选择 5.1 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单元划分 5.1.1 评价单元的概念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若干有限、确定的范围和需要评价的单元。石油石化装置一般是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子系统单元)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含有的物质、存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危险性以及安全卫生指标环境影响因素均不同,以整个系统为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时,一般按一定原则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有限确定范围单元分别进行评价,再综合为整个的评价。 5.1.2 划分评价单元的作用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不仅可简化评价工作、降低评价工作易避免遗漏,而且由于能够得出评价单元危险(危害性)影响因素的比较概念,避免了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性(危害性)影响因素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影响因素,夸大了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影响因素,从而提高了评价准确性,降低了采取对策措施的安全与环境投资费用。 5.1.3 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 划分评价单元是为了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由于评价目标的不同,各评价方法均有自身特点,只要达到评价目的,评价单元划分并不要求绝对一致。通常确定评价单元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单元”是一个独立部分,在理论上能够容易的说明它的特点; (2) 对于特定“单元”的边界,其判别标准可以设备与相邻设备之间的隔离屏障(如一定的距离、防火墙、防护堤等)进行划分; (3) 在不增加危险性前提的情况下,可把危险性潜能影响因素类似的单元归并为一个较大的单元。 5.1.4 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张天渠联合站危险危害因素归类,以及评价单元划分的作用和划分的原则,我们可将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单元分出以下几个评价单元。 张天渠联合站评价单元划分图如图5-1所示。 图5-1 评价单元划分图 每个评价单元中的被评价设备情况如下。 (1) 进站区的两具双容积量油分离器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2) 外输区的两个工艺流程的外输泵和外输流量计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3) 储罐区的两具净化油罐和三具溢流沉降罐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4) 分离区的分离缓冲罐和气液分离器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5.2 评价方法的选择 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安全评价中如果使用了不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不仅浪费工作时间,影响评价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可以导致评价结果严重失真,使安全评价失败。 5.2.1 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在认真分析并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评价方法。选择时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1) 充分性原则 在选择评价方法前,应充分分析评价系统,掌握足够的评价方法,并充分了解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应条件和范围,同时为安全评价工作准备充分的资料。 (2) 适应性原则 选择的评价方法应适应被评价系统。被评价系统可能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的重点各个子系统可能有所不同,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应根据系统和子系统,工艺的性质和状态,选择适应的评价方法。 (3) 系统性原则 安全评价方法与被评价系统所能提供安全评价初值和边值条件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就是说,安全评价方法获得可信的安全评价结果,是必须建立在真实、合理和系统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被评价的系统应能够提供所需的系统化数据和资料。 (4) 针对性原则 所选的评价方法应能提供所需的结果。评价的目的不同,需要安全评价提供的结果可能是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后果、系统的危险性等,安全评价方法能给出所要求的结果才能被选用。 (5) 合理性原则 应选择计算过程最简单,所需基础数据最少和最容易获取的安全评价方法,使安全评价工作量和获得的评价结果最是合理的[8]。 5.2.2 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过程有所不同,一般可按图5-2的步骤选择评价方法。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首先详细分析被评价系统,明确通过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安全评价需给出哪些,什么样的评价结果,然后应收集尽量多的评价方法,将评价方法分类整理,明确被评价系统能提供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根据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及所需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具体的评价方法选择过程如图5-2所示。 图5-2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5.2.3 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方法选择 根据对安全评价方法和被评价系统的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张天渠联合站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在对张天渠联合站进行安全预评价时选择定性的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以及定量的故障树法和道氏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张天渠联合站评价单元划分如5-3所示。 图5-3 张天渠联合站评价单元划分图 在进站区选择使用的评价方法是安全检查表法,该法具有简单、经济、有效的特点,主要是凭经验进行分析和评定。外输区选择的评价方法是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该法具有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特点,能够识别可能的危险,用较少的费用或时间就能进行改正。分离区选择使用的评价方法是故障树法,该法应用比较广泛,适合于重复性大的系统,并且能够识别导致事故的基本事件与人员失误的组合。储罐区选择使用的评价方法是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该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储存、处理、生产易燃、可燃、易爆等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以及潜在危险物质库存量较少的工艺过程。 5.3 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方法讨论 安全评价方法种类很多,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树法和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5.3.1 安全检查表法 根据经验或系统分析的结果,把评价项目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潜在危险集中起来,列成检查项目清单,评价时依据清单逐项检查和评定。由于该法主要是凭经验进行分析和评定的定性方法,所以经常同评分法结合使用,根据评定的总分来确定安全的程度。文中应用安全检查表法的主要单元是进站区。安全检查表具有如下的功用。 (1) 安全检查人员能够根据检查表预定的目的、要求和检查要点进行检查,做到突出重点,避免疏漏和盲目性,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 (2) 针对不同的对象和要求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可以实现安全检查的标准化,同时也可以为设计新系统、新工艺、新装备提供安全设计的有用资料。 (3) 依据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是督促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和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有效方式。它能克服因人而异的检查结果,提高检查水平,同时也是进行安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4) 它可以作为安全检查人员或现场作业人员履行职责的凭据,有利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流程如图5-4所示。 图5-4 安全检查表编制程序 在编制安全评价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检查表的整体性和目的性。编制出的检查表应反映检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及被检查对象的全貌,只有检查表的结构体现出整体性和目的性的要求,才能为全面真实评价打下良好基础。 (2) 检查表内容条款,可从人的因素、管理因素、机器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来确定,力求内容充买。 (3) 安全检查表的内容条款不宜过多或过少,更不可漏项。多了会繁琐,不利于评价;少了,则评价不真实;漏项,易酿成事故。一般在15-20条为宜。 (4) 突出重点。针对检查评价的目的和要求,处理好一般和重点的关系,在把握整体性的同时,做到重点突出。 5.3.2 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是一种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内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的方法。它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做出概略分析。危险性预先分析的目的是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生产废弃物,防止使用危险性工艺、装置、工具和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如果必须使用时,也应从设备上和工艺上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这些危险因素不致发展成为事故,即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损失。文中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主要单元是外输区。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程序如图5-5所示: 图5-5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程序 5.3.3 故障树法 故障树分析法采用逻辑方法,将事故的因果关系形象地描述为一种有方向的“树”:把系统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称为顶事件)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事故的原因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形图表示出来,构成一个逻辑模型,然后定性或定量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途径及发生概率,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安全对策。 顶事件通常是由故障假设、HAZOP等危险分析方法识别出来的。故障树模型是原因事件(即故障)的组合(称为故障模式或失效模式),这种组合导致顶事件。这些故障模式称为割集,最小割集是原因事件的最小组合。要使顶事件发生,最小割集中的所有事件必须全部发生。文中应用故障树法的主要单元是分离区。 故障树分析程序如图5-6所示: 图5-6 故障树分析程序 5.3.4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由美国道化学公司(Dow's Chemical Co.)提出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简称道氏法)是一种最早的评分法。该评价法以能代表重要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放出能量的危险潜在能量的“物质系数”为基础,分别计算特殊物质的危险值、一般工艺危险值和特殊工艺危险值,再通过一定的运算得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并根据指数的大小对化工装置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分级,同时根据不同的等级提出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和建议。文中应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主要单元是储罐区。 道氏评价法的第一版发表于1964年。1994年发布了第七版,即道化学(七版)评价法。该版是在三十多年使用经验的基础上,修改了一些条款,以便与法规和损失预防原则相一致。同时给出了美国消防协会(NFPA)的最新的物质系数。通过修订,评价程序将更加简明方便,评价结果直观明了,提出的措施更具实用价值。 (1) 该评价方法的目的是: ① 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② 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 ③ 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④ 使工程师了解各工艺部分可能造成的损失,并且帮助其确定减少潜在事故危险性和总损失的有效而又经济的途径。 (2)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评价程序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具体评价程序如下: eq \o\ac(○,1) 选择工艺(评价)单元      一套生产装置包括许多工艺单元,但计算火灾、爆炸指数时,只评价那些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影响比较大的工艺单元,这些单元可称评价单元。工艺单元的划分要根据设备间的逻辑关系,如在氯乙烯单体或二氯乙烷工厂的加热炉或急冷区中可以划分为二氯乙烷预热器、二氯乙烷蒸发器、加热炉、冷却塔、二氯乙烷吸热器和脱焦槽。仓库的整个储存区不设防火墙,可作为一个单元。      选择评价单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a) 潜在化学能(物质系数);(b) 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c) 资金密度(每平方米美元数);(d) 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e) 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f) 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单元,如热氧化器。一般情况下,这些方面的数值越大,该工艺单元越需要评价。      eq \o\ac(○,2) 确定物质系数(MF)      在火灾、爆炸指数的计算和其他危险性评价时,物质系数(MF)是最基础的数值,它是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      物质系数根据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物质可燃性和化学活性(或不稳定性)Nr,从表 5-1中求取。评价方法附录中提供了许多物质的物质系数,可直接查得。 Nr=1,加温加压条件下稳定性较差的物质;Nr=2,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变化的物质;Nr=3,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需强引发源或引发前必须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Nr=4,在常温常压下自身易于引发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的物质。 表5-1 物质系数确定 气体及液体的可燃性包括挥发性固体 NEPA325M 及 49 Nr=0 Nr=1 Nr=2 Nr=3 Nr=4 不燃物(暴露在816℃热空气中5分钟不燃烧) Nf=0 1 14 24 29 40 F.P.>93℃ Nf=1 4 14 24 29 40 93℃≥F.P≥38℃ Nf=2 10 14 24 29 40 F.P<38℃ B.P≥38℃ Nf=3 16 16 24 29 40 F.P<23℃ B.P<38℃ Nf=4 21 21 24 29 40 可燃性粉尘(Kst是指在16L或稍大的密封容器中,用强点火源作的试验值) St-1(Kst<200bar·m/s) St-2(Kst=201-300bar·m/s) St-3(Kst>300bar·m/s) 16 21 24 16 21 24 24 24 24 29 29 29 40 40 40   可燃性固体 厚度>40mm(木板、镁锭、纸卷) 厚度<40mm(粒状非粉尘物质) 多孔物、纤维、粉状物 4 10 16 14 14 16 24 24 24 29 29 29 40 40 40   eq \o\ac(○,3) 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      特殊工艺危险性是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共包括十二项内容,即毒性物质、负压物质、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粉尘爆炸、释放压力、低温、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腐蚀、泄漏、明火设备、热油交换系统、转动设备。      每一个评价单元不一定每项都要取值,有关各项按规定求取危险系数。如"易燃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分三种情况确定危险系数:      (a) 工艺过程中的液体和气体,求出评价单元中可燃或不稳定物质总量后乘以燃烧热Hc(J/kg),得到总热量,然后依据标准规范查得危险系数。 (b) 储存中的液体和气体,求得总燃烧热,依据标准规范查出危险系数。 (c) 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和工艺过程中的粉尘,则用储存固体总量(kg)或工艺单元中粉尘总量(kg),依据标准规范查得危险系数。最后将各危险系数相加后即为单元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eq \o\ac(○,4) 确定单元危险系数(F3)      单元危险系数(F3)等于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的乘积。 eq \o\ac(○,5) 计算火灾、爆炸指数(F&EI)      火灾、爆炸指数用来估算生产过程中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情况,它等于物质系数(MF)和单元危险系数(F3)的乘积。      道七版还将火灾、爆炸指数划分成五个危险等级见表5-2,以便了解单元火灾、爆炸的严重度。 表5-2 危险等级表 F&EI值 危险等级 1-60 最轻 61-96 较轻 97-127 中等 128-158 很大 〉159 非常大 eq \o\ac(○,6)确定暴露面积      用火灾、爆炸指数乘以0.84,即可求出暴露半径R(英尺)。根据暴露半径计算出暴露区域面积(S= πR2)。      eq \o\ac(○,7) 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   更换价值 = 原来成本×0.82×价格增长系数 (5-1) 式中系数 0.82 是考虑事故时有些成本不会被破坏或无需更换,如场地平整、道路、地下管线和地基、工程费等。如果更换价值有更精确的计算,这个系数可以改变。      eq \o\ac(○,8) 危害系数的确定      危害系数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依据标准规范来确定。如果F3数值超过8.0,以8.0来确定危害系数。      eq \o\ac(○,9) 计算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基本 MPPD)      确定了暴露区域面积(实际为体积)和危害系数后,就可以计算事故造成的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基本 MPPD= 暴露区域的更换价值×危害系数 (5-2)      eq \o\ac(○,10)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的计算      道七版考虑的安全措施分成三类:工艺控制(C1)、物质隔离(C2)、防火措施 (C3)。每一类的具体内容及相应补偿系数见表4-1,其总的补偿系数是该类中所有选取系数的乘积。单元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等于 C1 、C2 、 C3 的乘积。      eq \o\ac(○,11) 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实际MPPD)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与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乘积就是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它表示采取适当的( 但不完全理想) 防护措施后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      eq \o\ac(○,12) 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 (MPDO)      估算最大可能工作日的损失是为了评价停产损失(BI)。MPDO 可由依据标准规范根据实际MPPD查出。 eq \o\ac(○,13) 停产损失(BI)估算 BI=(MPDO/30)×VPM×0.7 (5-3) 式中 VPM——月产值 0.7———固定成本和利润      最后根据造成损失的大小确定其安全程度[9-10]。 5.4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评价单元的概念、划分评价单元的作用及原则,对张天渠联合站划分出四个评价单元,即进站区、分离区、储罐区和外输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及过程,得出与评价单元相同数目的四种评价方法完成有关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的定性定量分析评价。同时,对所选择的四种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6 定性定量评价 通过对张天渠联合站的工艺流程分析,联合站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辨识,张天渠联合站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介绍等工作,本章我们将对张天渠联合站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 6.1 双容积量油分离器(进站区)的定性评价 由于在联合站的进站区主要集中的设备有双容积量油分离器、换热器,物料主要有原油和少量的天然气,所以针对该评价单元编制的安全检查表见表6-1所示。 表6-1 安全检查表 序号 主要检查条目与内容 检查周期 检查结果 是(√) (正常、做到) 否(×) (不正常、未做到) 1 换热器的压力指示是否正常 1次/班 × 2 进站区管道是否腐蚀 1次/班 √ 3 三通阀工作是否正常 1次/班 √ 4 泵信号是否接受完好 每次使用 √ 5 泵是否存在电火花 每次使用 × 6 是否存在物料泄露 每次使用 √ 7 是否配备禁止标语 每周1次 √ 8 操作工是否正确操作 班中检查 √ 注:运用安全检查表时,主要检查条目与内容符合安全要求,处于正常状态,做到条目中的相应内容,在检查结果栏打“√”,反之打“×”。 检查人: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时间: 年 月 日 通过上述危险危害因素的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可以看出在进站区需加以防范的事故主要是由设备的压力及产生的电火花所造成。因此,在该区域应加强对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 6.2 输油泵(外输区)的定性评价 输油泵和电机及输油流量计是联合站内特殊类型的装置设备,一般设计在厂房内,所以本文将它们作为同一类型的设备进行评价,针对物料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进行定性评价。 在该评价单元中,针对物料的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危险因素见表6-2。 表6-2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危险危害因素表 危险 原因 主要后果 危险等级 可燃、易挥发性液体 输送的是可燃易挥发油品 燃烧、爆炸 IV 外输泵泄漏 端面密封装置或其他部件磨损 油品泄漏 II 厂房内油品蒸汽 通风效果不良 中毒或窒息 III 电火花 流量计漏电 点燃输送介质 III 综合以上安全检查表法得到的关于离心泵故障的分析,可知外输泵的故障对联合站的安全生产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得出的外输泵区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是可燃、易挥发油气的泄漏造成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所以在该区块中应该加强对此类事故的警惕,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6.3 分离缓冲罐和气液分离器(分离区)的定量评价 气液分离器主要是根据离心泵所产生的离心力原理把混合物分成气、液两相。所以联合站中该评价单元的故障树基本事件见表6-3,基本故障树如图6-1所示。 表 6-3 联合站气液分离器故障树基本事件表 符号 事件 F1 离心泵选择不当 F2 泵腐蚀 F3 无日常维护 F4 电火花 F5 可燃气体泄漏 F6 分离器内压力 F7 分离器内温度 F8 分离器内混合物液位 F9 泵损坏 F10 火灾、爆炸 F11 可燃气体检测 图6-1 基本故障树示意图 气液分离器故障树分析,将故障树转化为等效的布尔代数式: F10=F4·F5=F9·[F1·(F6+F7+F8)] =(F1·F2·F3)[F11·(F6+F7+F8)] =F1·F2·F3·F11·(F6+F7+F8) (6-1)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该评价单元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是气液分离器压力、温度和混合物液位,离心泵失效以及可燃气体的泄漏检测三个方面,所以该区块应加强对气液分离器压力、温度和混合物液位的检测与控制,防止离心泵失效,加大对可燃气体的检测力度。 6.4 储罐(储罐区)的定量评价 在联合站中罐区储存着大量的危险危害并且可燃易挥发的液体,是石油生产中心须予以重点的防范和治理的区块。更是消防安全的生要隐患区块之一,因此本文将对张天渠联合站罐区采用道氏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对其罐区进行定易风险评价。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程序步骤如下: (1) 确定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MF) 根据石油混合物的NF(烯烧性)和NR(化学活性),及道氏火灾、爆炸指数法物质系数(MF)确定方法和评价指南可得出石油的物质系数为 MF=29 (6-2) (2) 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依据道氏火灾、爆炸指数法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确定方法可知: F3=F1×F2=0.85×0.5=0.68 (6-3) 其中F1——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2——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3) 确定火灾、爆炸指数F&EI 火灾、爆炸指数用来估算生产过程中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情况,它等于物质系数(MF)和单元危险系数(F3)的乘积。 F &EI=MF×F3=29×0.68=19.72 (6-4) (4) 确定易露半径及暴露区域面积 用火灾、爆炸指数乘以 0.84, 即可求出暴露半径R( 英尺)。根据暴露半径计算出暴露区域面积 (S= πR2)。 R=19.72×0.84=16.56(m) (6-5) 所以暴露区域面积=πR2=861.6m2 (5) 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 更换价值 = 原来成本× 0.82 ×价格增长系数 (6-6) 式中系数 0.82 是考虑事故时有些成本不会被破坏或无需更换,如场地平整、道路、地下管线和地基、工程费等共4700多万。如果更换价值有更精确的计算,这个系数可以改变。所以张天渠联合站的更换价值为: 更换价值=4700万×0.82×2=7708万 (6-7) (6) 确定危害系数 危害系数由单元危险系数 (F3) 和物质系数 (MF) 按评价指南中的标准图来确定。如果F3数值超过 8.0, 以8.0来确定危害系数。根据危害系数确定方法可知该评价单元的危害系数为: Y=0.75 (6-8) (7) 确定基本MPPD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与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乘积就是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它表示采取适当的( 但不完全理想) 防护措施后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 基本MPPD=7708万×0.75=5781万 (6-9) (8) 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道七版考虑的安全措施分成三类: 工艺控制 (C1) 、物质隔离 (C2) 、防火措施 (C3) 。每一类的具体内容及相应补偿系数通过查表获得,其总的补偿系数是该类中所有补偿系数的乘积。单元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C 等于 C1 、 C2 、 C3 的乘积。所以张天渠联合站的安全补偿系数为: C=C1×C2×C3=0.93×0.98×0.98=0.89 (6-10) (9) 确定实际MPPD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与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乘积就是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它表示采取适当的( 但不完全理想) 防护措施后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张天渠联合站的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为: 实际MPPD=5781万×0.89=5145.09万 (6-11) (10) 确定MPDO 估算最大可能工作日的损失是为了评价停产损失(BI)。MPDO 可由评价指南的标准图根据实际 MPPD 查出。由图可得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为: MPDO=400 天 (6-12) 即10个月 (11) 确定BI BI=(MPDO/30)×VPM×0.7=140万 (6-13) 通过上述对罐区进行的定量评价,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在罐区中单元的危险性和物质的危险性比较大,由此导致的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高达5千多万元,而且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也高达10个月之久,造成的停产损失大约为140多万。在如此惨重的工作日和经济损失的前提下,更应该加强对罐区的单元和物质的维护和控制,加强管理,防止单元的意外损坏和物质的意外泄漏。 6.5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分别对张天渠联合站的各个评价单元进行安全预评价,得出各个单元的评价结论。其中在进站区对双容积量油分离器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外输区对外输泵和该区的物料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分离区对分离缓冲罐和气液分离器采用故障树法、储存区对储罐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分别对所划分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设备的缺陷和人员管理方面,从而为下章的对策措施的提出奠定基础。 7 张天渠联合站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对策措施是要求设计单位、生产单位、经营单位在建设项目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中采取的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是预防事故和保障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的对策措施。 7.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 7.1.1 安全对策措施基本要求 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有如下基本要求: (1)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 处理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4) 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7.1.2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原则 在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并应按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eq \o\ac(○,1)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应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任何事故和危害。 eq \o\ac(○,2)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eq \o\ac(○,3)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或实施时,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 eq \o\ac(○,4) 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2) 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要求所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eq \o\ac(○,1)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化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 eq \o\ac(○,2) 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确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放装置等。 eq \o\ac(○,3) 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采用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eq \o\ac(○,4) 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屏、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护服、各类防毒面具)等。 eq \o\ac(○,5) 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eq \o\ac(○,6) 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3) 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eq \o\ac(○,1) 针对性是指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评价中提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提出对策措施。 eq \o\ac(○,2) 提出的对策措施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设计、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因而对策措施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和实施的。此外,要尽可能具体指出对策措施所依据的法规、标准,说明应采取的具体的对策措施,以便于应用和操作。 eq \o\ac(○,3) 经济合理性是指不应超越国家及建设项目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技术水平。即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到这一进步发展的需要,以安全法规、标准和指标为依据,结合评价对象的经济、技术状况,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与工艺装备水平相适应,经济、技术、安全的合理统一。 (4) 安全对策措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 安全对策措施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安全设计规定的要求,在进行安全评价中,应严格按有关设计规定的要求提出安全对策措施[11]。 7.2 张天渠联合站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上章的定性定量评价以及本章关于安全对策措施的要求和原则针对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工作,分别从设备、物料以及人员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几条安全对策措施。 7.2.1 设备的安全对策措施 (1) 联合站,即集输站的基本安全要求如下: ① 集输站、集输管道的工程建设设计及竣工验收按GB50183、GBJ16规定。电气设备应按GB50058规定执行; ② 输油站的生产区与办公区、生活区应有明显的分界标志,并设有“严禁烟火”等醒目的防火标志。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其排气管应装有阻火器; ③ 在生产区从事生产、检修、施工和抢修的职工,应穿戴防静电防护服、安全鞋和使用防爆工具,禁止使用手机等非防爆通信工具; ④ 生产区内不应使用汽油、轻质油、苯类溶剂等擦地板、设备和衣物; ⑤ 生产区域内应做到无油污、无杂草、无其它易燃易爆物。站内的设备、管网做到完好无渗漏; ⑥ 集输泵房、阀组间、计量间、集输罐区应装有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并符合GB50183和GB50350的要求[12]。 (2) 集输站、集输管道投油前安全措施 ①输油站、输油管道投油前的扫线应编制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②在整体联合试运前,应编制试压方案并进行分段试压、站间试压; ③管道输送投油前,应根据原油的物理性质及输油工艺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 加热炉除按本标准要求执行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加热炉投产前应对阀门、炉管、换热系统或整体进行密封性能、强度试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②开炉前烟道挡板、防爆门、人孔、看火孔、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测量仪表和报警联锁装置等安全附件应齐全、灵活好用,紧急放空管线应畅通; ③运行中,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检查。 (4) 防雷防静电措施 1)防雷措施 eq \o\ac(○,1) 预防直接雷击的措施 预防直接雷击的措施主要采用设置防雷装置,主动引发雷云放电,消除雷云中的电荷,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等免遭雷击。常见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和避雷器等。 eq \o\ac(○,2) 感应雷的防护措施 预防感应雷的主要措施是将金属物体接地。管道的法兰、阀门、弯头等接触不可靠的附件,应用金属跨接,储油罐的各附件,包括浮顶罐的浮顶都应与罐体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eq \o\ac(○,3) 雷电侵入波的防护措施 预防雷电侵入波的措施主要是安装各种形式的避雷器。避雷器与被保护电气设备一同安装在线路上,当雷电波侵入时,避雷器先行导通放电,把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可避免电气设备承受过载电压。 eq \o\ac(○,4) 金属油罐的防雷措施 金属油罐本身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遭雷击时,只要罐顶板有足够的厚度,不致被击穿,利用自身的保护可满足防雷要求,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规定,油罐顶板厚度大于4mm且装有阻火器时,可不设防雷装置,但油罐体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其沿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宜大于10Ω;当油罐顶钢板厚度小于4mm时应在罐顶装设避雷针。 2)防静电措施 从消除静电危害的角度考虑,原则上只要破坏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达到目的。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的基本措施比较广泛,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eq \o\ac(○,1)导除静电最重要的措施是为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创造良好的接地条件。 对于能够产生静电的物体如管道、容器、油罐、油槽、阀门、漏斗等设备,应采用金属或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并且要有良好的接地,以便摩擦产生的静电导入地下。但应注意接地装置与冒出液体蒸汽的地点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要采取其他补充措施,才能防止静电的危害。例如液面很大的易燃液体储罐,虽然有良好的接地,可以将储罐本身的静电导除,但是易燃液体液面上静电荷仍可能有很高的电位。因此,在灌装完储罐以后应经过一段时间待静电的电位降低以后,才能取样,以免发生危险。 eq \o\ac(○,2)采取等电位措施,以减少电位差,防止发生静电放电火花。 为防止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管道、管道与容器等相互之间产生电位差,在这些设备之间及其与管道、容器连接处,特别是在放电火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部位,应用金属导体将它们跨接,这样就可以消除它们之间的电位差,而达到安全的目的。如注送易燃油品时,将鹤管和槽车用导体跨接,然后再灌装,就可消除鹤管和槽车之间的电位差;又如法兰之间、铁路钢轨之间,用跨接导线连接起来,使电气通路更加良好,既可以将静电经接地线导入地中,又可以防止在接触不良的地方发生静电放电火花。 对非导体管道,应在其连接处的内部或外部的表面缠绕金属导线,使其构成整体,以消除部件之间的电位差。 eq \o\ac(○,3)在不导电或低导电性的物质中,掺入导电性能较好的物质,以增加其导电性能,降低其起电能力。 有的则以导电性能较好或不燃的物质代替导电性能低的易燃物质。如某些生产过程中,原来使用汽油作溶剂 ,经过工艺改革,改用酒精或水作溶剂,因为用酒精作溶剂,可以降低起电能力,酒精不容易产生静电,如改用水作溶剂 ,不但可以不产生静电,还可以消除火灾危险性。有的橡胶厂采用从橡胶树割取下来的胶浆,加氨防腐,由产地运至橡胶厂,来代替汽油为溶剂配制的胶浆作胶粘剂,从而消除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和使用汽油的火灾危险性。 在某些生产中采用金属材料、导电橡胶(如石墨橡胶)等其它导电材料作为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管材或容器,而尽量少用塑料、玻璃等不导电材料作管材或容器,可减少产生静电的危险性。 eq \o\ac(○,4)在具有火灾危险的生产场所,电动机对设备的传动,不应采用容易产生静电的平皮带传动,而应采用三角皮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如果直接用轴传动,就可避免静电。 eq \o\ac(○,5)降低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是防静电的重要措施。如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一般以每秒4-5m为限;可燃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不宜大量高速放空;凡储存和输送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设备、容器和管道,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放空管应通向屋外安全处所。 eq \o\ac(○,6)在可能产生易燃 易爆蒸汽和气体的场所或容器内,应注意防止喷放高压水蒸汽或水雾引起火灾爆炸。这些设备也应有良好的接地。 eq \o\ac(○,7)倾倒或灌注易燃液体时,应防止飞溅冲击,最好用导管,使液体在液面下接近容器底部的地方流出,以减少冲击。 eq \o\ac(○,8)在易燃易爆生产车间内,要严格防止设备、容器、管道漏油、漏气;要经常清扫积落的粉尘,并应加强通风,以降低生产车间内可燃蒸汽、可燃气体和粉尘的浓度。在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应防止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这些场所。 eq \o\ac(○,9)在条件允许时,采取提高设备内部和设备周围空气相对湿度的办法,可以增加空气的导电性能,消除静电的积聚。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可以采用喷水的方法。 eq \o\ac(○,10)为了导除工作人员身上所带静电,应避免穿尼龙、毛料、的确良的工作服,最好穿布底鞋或导电的胶底鞋,并且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水泥地面,必须采用橡胶地板时,应采用导电橡胶。 eq \o\ac(○,11)用电离中和的方法导除静电。电离中和的方法是在形成静电荷最强烈的地方安装放电针,以引起不断的无声放电,使放电地区的空气被游离,电荷得到中和,而不致积聚起来造成危险。但是,由于这种装置的电压较高,使用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13-16]。 7.2.2 物料的安全对策措施 对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从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及泄漏、防中毒与腐蚀几个方面着手,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防为主,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1) 防火防爆 防火是首要的安全措施,主要是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产生;灭火措施则是设法消除已产生或形成的燃烧必要条件。而防爆主要是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和火源的产生。 根据以上原则,在联合站生产中制定以下基本的防火防爆措施: 站内禁止吸烟,进站人员关手机,进站车辆带防火罩,站内施工动火必须有动火报告且做好防火准备,站内配用防爆工具,严防各种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等。 在危险场所设置消防管线、消防栓和防火墙等防火安全设施,并在罐区、泵房、分离器区等油气易挥发的地方安装自动报警仪及排风扇等设施,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熟练掌握事故应急预案,一旦爆炸发生先切断传播途径,然后及时泄压,使之转换为单纯的燃烧,减弱爆炸威力及冲击波对附近人员、设备及建筑物的损伤。 生产设备在投入生产前和定期检修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机泵、管道、阀门、法兰、管件及接头等易漏部件,应经常检查,严防生产设备的“跑、冒、滴、漏”。同时干部帮助班组检查整改,每月组织一次岗检,查找安全隐患。 根据联合站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明确分工,每季度进行一次消防演练,使大家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班组配备的消防器材,承包到人头定期检验,确保消防器材的灵活和使用效果。 加强对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措施,强化大意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 防静电 根据静电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是: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一旦积聚及时导走或消散;严防静电尤其火花放电。 为控制和防止静电灾害,定期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控制阻值在安全范围内;继续加强组织管理工作:一是要求操作人员劳保穿戴齐全并掌握一定的石油静电基本知识;二是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防蒸发和泄漏 为了防止油品蒸发和泄漏,我们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人员管理,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勤检查勤维修、增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及实现生产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人为因素造成的油品泄漏事故;二是加强设备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密闭化程度来防止油品的蒸发。 (4) 防中毒与腐蚀 原油蒸汽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排放后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为了大家的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生产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站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中毒措施: 严格控制排放量,产生的天然气送锅炉房和富十四加热炉燃烧,对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进行密封,控制污水含油量,并将含油污水送往污水站进行处理回注。 及时排除积聚于工作场所的油气,主要是采取通风措施。如操作间、泵房等透气性差的场所,安装排风扇。 对工作人员加强防毒知识教育,健全劳保制度,进入危险场所强调使用防毒用具等。 定期对上岗人员进行体检,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为了防腐,在污水管线中加防腐剂等药剂,并定期对压力管道进行检测,保证系统压力运行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导致设备管线爆破,酿成中毒、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17]。 7.2.3 人员管理的安全对策措施 依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多年的安全生产经验,并针对张天渠联合站的人员管理的现状,特制定以下安全对策措施: (1) 制定并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 (2) 明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原因,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若干措施和办法。 (3)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防止超压、溢料等情况的发生。 (4) 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按要求对各类设备、装置、附件等以及有关制度的落实进行检查,保证生产安全进行。 (5) 制定严格的安全消防制度,加强消防宣传教育,进行必要的针对预想事故的消防演习;确保有效的消防器具设施的配备和进行有效的保护。 (6) 制定严格的维护、巡检制度。按要求对各类装置、设备、仪器等进行维护、巡检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7)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8) 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根据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对有关设备办理相应的许可证件。 (9) 鉴于国外在设备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应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设备故障诊断队伍,大力推广普及简易诊断仪器,在提高覆盖率和确诊率的同时,发展精度诊断技术和精密诊断技术,培养故障诊断检测分析技术人员,健全设备故障诊断档案,从定期维修变到检测维修上来,为生产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10) 应研究应用在线设备故障监控系统,生产控制中心能实现对所有设备的在线监测。 (11) 应定期对管道进行内部检测,检测其强度和完整性数据,并建立档案,有计划地进行维修,减少穿孔泄露事故。 (12) 必须编制各种生产事故案例[18-20]。 7.3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介绍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分别从设备、物料和人员管理方面对张天渠联合站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对设备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从集输站的基本安全要求、集输站、集输管道投油前安全措施、加热炉和防雷防静电等方面加以考虑提出对策措施;对物料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从物料的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和泄漏和防中毒与腐蚀等方面加以考虑提出对策措施;对人员管理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要求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章程,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保障生产更好地进行,人员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8 结论 本课题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定边钻采公司下属的拟建项目张天渠联合站为背景,介绍了课题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安全评价的国内外现状;详细分析了张天渠联合站的工艺流程,并对其工艺特点进行了总结;结合工艺流程和工艺特点,找出了张天渠联合站的危险危害因素,并加以归类;然后重点介绍了本课题所采用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张天渠联合站进行了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并完成了定性定量的评价工作;以评价结论为基础,提出了张天渠联合站的安全改进措施。 通过对张天渠联合站安全预评价的应用研究,综合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该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但仍存在装置固有的危险性,特提出以下结论: 安全检查表法结果表明,在进站区应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结果表明,在外输区应加强对可燃、易挥发性气、液的检测,防止外输泵跑油事故,提高输油泵房的通风效果,减少电磁流量计产生电火花;故障树法结果表明,在分离区应严格控制好气液分离器压力、温度及液位,防止离心泵失效,加大对可燃气体的检测力度;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结果表明,在储罐区应采取良好的防雷防静电措施,加大对可燃易挥发性气液的泄露检测,采取良好的防火防爆措施,减少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所以,较高的设备本质安全程度、操作管理人员素质、机构组织管理能力是联合站今后安全运行的保证。集输工艺、设备和材料、自动控制、监测报警、防腐、防火防爆措施等方面,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联合站运行过程应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系统。 由于笔者是首次针对联合站进行的安全预评价工作,加之国内针对油田联合站评价工作的欠缺,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对联合站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等方面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有关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陈鸿璠.石油工业通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7:207-210.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指导委员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风险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2.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科技管理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环保节能安全分册)[Z].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科技管理部,2005.11. [4] 王登文,周长江,等.油田生产安全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265-306. [5] 吴九辅,汤楠,等.现代工程监测及仪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8:123-128. [6] 蒋杨贵. 输油技术读本[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2:87-387. [7] 张乃禄,刘灿.安全评价技术[Z].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06.8. [8] 郭振龙等.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8:4-95. [9] 龙凤乐.油田生产安全评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5. [10] 许满贵.煤矿动态综合安全评价模式及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6.9. [1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与环保监督局.石油化工安全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12-121. [12] GB50350-2005,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与工程技术标准及集输安全规范实用手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13] 王丰,郭继坤.油库安全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306-355. [14] 中国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消防基础知识[DB/OL]. http://www.cngspw.com/ vbooks/ShowSubject.asp?SubjectID=3306,2007.6. [15] GB 50253-94,输油管道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16] GB50183-93, 原油和天然气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17] 英国劳氏船级社.石油天然气开采规程[DB/OL]. http://www.cnbeb.com/readgui. asp?ID=14173,2007.6. [18] 郭海梅,李宁益.HSE管理在联合站管理中的应用[R].江苏:江苏油田试采一厂输油二队,2005.5. [19] 龚中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DB/OL].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 periodocal.Articles/yqcy/yqcu99/yqcy9906/990613.htm, Vol.18 No.6 1999. [20] 顾祥柏.石油化工安全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41-140. 致谢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乃禄教授,正是他从选题、理论研究、实际分析直至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的精心指导和帮助,才使本论文得以完成,论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指导老师的心血。老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工作作风等优良品德都将成为我毕生的楷模。同时,他对事业永不倦怠的追求和敬业精神激励我不断地查阅、熟悉安全评价工作方面的知识,从而为论文的完成打下了基础。 感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张天渠联合站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张建华、张源、石瑞等研究生对作者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张翠、周鹏、闫晓飞、王雨、王涛、杨磊、韩强、吕云龙、周国华、姜凤凤等同学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在我人生的每一个环节无私地教育与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们,作者的每一点进步都包含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 感谢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所引用参考文献的各位作者。 感谢论文评审和赐教的各位老师、专家。 附录A 安全预评价导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导则依据《安全评价通则》制订,规定了安全预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适用于建设项目(矿山建设项目除外)安全预评价。 2 安全预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 安全预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 安全预评价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预评价。 3 定义 3.1 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3.2 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是指找出危险、有害因素,并分析其性质和状态的过程。 3.4 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评价是指评价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确定承受水平,并按照承受水平采取措施,使危险度降低到可承受水平的过程。 3.5 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是为了安全评价需要,按照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或场所的特点,将生产工艺或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 4 安全预评价内容 安全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5 安全预评价程序 安全预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确定安全预评价单元;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5.1 准备阶段 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建设项目资料。 5.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生产工艺流程或场所的特点,识别和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5.3 确定安全预评价单元 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基础上,根据评价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 划分评价单元的一般性原则: 按生产工艺功能、生产设施设备相对空间位置、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及事故范围划分评价单元,使评价单元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5.4 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 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5.5 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选择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的等级及相关结果,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6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安全对策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安全措施; [2] 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安全措施; [3] 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对策措施; [4] 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 [5] 应采取的其它综合措施。 5.7 安全预评价结论 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给出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结论。 5.8 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重点内容: 5.8.1 概述 [1] 安全预评价依据 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项目相关文件;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2] 建设单位简介 [3] 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5.8.2 生产工艺简介 5.8.3 安全预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 [1] 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 [2] 评价单元确定 5.8.4 定性、定量评价 [1] 定性、定量评价 [2] 评价结果分析 5.8.5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2] 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5.8.6 安全预评价结论 6 安全预评价报告审查与管理 建设单位按有关要求将安全预评价报告交由具备能力的行业组织或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并由专家评审组提出评审意见。 预评价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预评价报告后,由建设单位按规定报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7 安全预评价报告书格式 7.1 封面 7.2 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7.3 著录项 7.4 目录 7.5 编制说明 7.6 前言 7.7 正文 7.8附件 7.9 附录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基本要求: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撰写意义: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论文种类: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写作步骤: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 总结 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 理论 问题进行 科学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是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中的主要部分。为了提高我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使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在内容和格式上更加统一规范,特编写此规范。 一、论文内容要求 1.毕业论文字数根据专业及课题不同要求在8000字以上,论文内容应完整、准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分析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毕业设计说明书字数不低于8000字。 2. 论文撰写前应翻译完整的外文文献1~2篇(中文字数不低于3000字),要求翻译的内容与课题相关;撰写与课题内容相关的文献综述2000字以上。 3.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制图标准。 4.论文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要求。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 5.文稿中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微缩。 二、论文各部分要求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关键字,(5)目录,(6)前言,(7)论文正文,(8)参考文献,(9)附录,(10)致谢。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及完成日期。 论文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中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论文摘要在写法上一般不分段落,常采用无人称句。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反应式、数学表达式等,不能出现非通用性的外文缩略语或代号,不得引用参考文献。写作论文摘要时应注意能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内容、结果和结论。论文摘要一般200~400字。 设计说明书的摘要一般为1000~2000字,摘要应该包含论文中的基本信息,应说明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注意突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 3.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关键词。 5.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大纲,反映论文的梗概。目录页每行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中英文摘要;前言;主要内容的章、条、款序号和标题;小结;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索引等。 6.前言 前言是论文的第一章,是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了解论文研究背景和概况的主要篇章。主要目的是向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阐述论文中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与其有关的背景或对一些事项的说明。前言通常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论文所研究的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论文参考的文献资料、使用的符号、计算公式等需要说明的问题。前言在写法上不分章节,提倡无人称句。 7.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五个部分构成。写作形式可因课题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计算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个人的论点以及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要求实事求是、理论正确、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真实、公式推导计算无误。文中若有与导师或他人共同研究的成果,必须明确指出;如果引用他人的结论,必须明确注明出处,并与参考文献一致。 8.参考文献 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每条文献的项目必须完整,诸项缺一不可。各类文献的书写格式均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在引出处的右上方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的序号,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在正文的末尾。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文科论文可选用页脚注。 9.附录 一般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重复性数据表格;由于过分冗长而不宜放置在正文中的计算机程序清单;论文使用的缩写说明;调查、实验材料等。 10.致谢 对于提供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对论文写作各种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真诚客观。 三、编排格式 1.论文封面中题目为小一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作者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及完成日期等为仿宋—GB2312三号(详见附1)。 2.中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详见附2) (1)中文题目以黑体小一号字居中分成1或2行打印。 (2)中文题目下空二行居中打印“摘 要”,采用四号黑体字,摘要内容另起行前空两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3)“关键词”为小四号黑体字,与摘要内容隔开一行,另起一行左对齐,空两字符后跟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关键词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3.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中的英文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详见附3)。 (1)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二号字加粗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五个字符空格。 (2)英文题目下空二行居中四号加粗打印“ABSTRACT”,再下空一行小四号字打印英文摘要内容,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居左,以小四号加粗打印“KEY WORDS”, 留两字符空格,其后是关键词,采用小四号打印。 4.目录 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编排清楚,目录中的章、条一般编排到二级,也可编排到三级(章、条、款),标题应该简明扼要。标题层次一般不应超过四级。“目录”两字用小二号粗黑体,下空两行为章、条、款及其开始页码,以小四宋体、1.3倍行距打印。章、条、款层次代号如下:(详见附4) 1 (章的标题) XXXX…………………………………………………… 1 1.1 (条的标题) XXXX ……………………………………………… 2 1.1.1 (款的标题) XXXX…………………………………………… 3 5.正文 每章的标题以小三号黑体字左起打印;“章”下空一行为“条”的标题,条的标题以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条”下一行为“款”的标题,款的标题以小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换行后打印正文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1.25左右,正文中标题同目录相对应(详见附5)。正文中的标题层次一般不应超过四级,四级以后可单独编号,如编写作(1) (2) (3) …或① ② ③…或a. b. c.…等。正文中用的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能两种混用。正文中用的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6.图 图应有编号和图题。图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图号后空一格为图题,如“图2-1 ××××”等,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五号黑体字打印。版式为四周环绕型;靠右侧置放(详见附5)。论文中的插图应具有鲜明性,切忌与列表及文字表述重复。插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正文表述所用保持一致。插图要清楚,坐标比例不要过分放大,同一幅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图内文字采用小五号宋体字。 7.表 表应有编号和表题。表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表号后空一格为表题,如“表2-1 ××××”等,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采用黑体五号字;表内文字符号采用小五号宋体打印,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制表一律采用三线制。列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详见附5)。 8.公式 公式一律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2-13)”、“(4-5)”等,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左空四个字符横排,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等)转行(详见附5)。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以小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另起行以五号宋体字列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与在正文中的引用顺序一致,著录格式及示例详见附6。 10.正文中的说明性注解 采用随文脚注,用上标形式“①”等数字表示。 11.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1,附录2……编号。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四、打印及装订要求 1.论文文稿一律采用白色A4纸标准大小打印,文稿四周应留中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页面设置为上方和左侧分别留边2.5 cm,下方和右侧分别留2.0cm,页眉、页脚:各为1.5、2.0 cm。 2.由统一封面装订成册。顺序为①封面;②中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③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④目录;⑤前言;⑥正文(包括结论和参考文献);⑦附录;⑧致谢。 五、其他 1.外文翻译及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可参照执行。 2.工程设计制图国家标准目录见附7。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内容选编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 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 1.教务处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学校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文件和批示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明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整体目标。 (2)负责协调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宏观指导。 (3)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组织评选“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对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 2.二级学院(系)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本项工作的落实,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定,制定学院和实施细则。 (2)审查、汇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安排指导教师。 (3)统一安排、布置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 (4)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协调处理院内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考核检查教师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情况。 (5)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复查,总结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并向学校推荐“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二、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应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在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工作作风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1.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助教、研究生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只能协助指导教师工作。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比例应高于90%。 对于来自外单位,且部分或全部工作需在外单位进行的课题,亦可聘请该单位工程师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工作。教研室应派专人联系,了解情况,掌握进度。 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职责 (1)拟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下达任务书,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并严格执行。 (2)根据任务书,与学生共同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明确“阶段工作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原则上每周必须仔细检查一次,并在每一阶段结束时给本阶段工作评定成绩,成绩填入“毕业设计(论文)分阶段评分表”。 (3)指导学生写出开题报告、翻译外文并给予评阅。 (4)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在答辩前认真审查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结果(包括论文正文、实验报告、计算书、或设计说明书、工艺卡、图纸等),并写出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评语。 (5)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三、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必须做到: 1.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2.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 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其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严格遵守纪律,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超过四分之一以上者,不准参加答辩,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或不按时参加答辩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四、答辩及成绩评定 答辩工作由各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持,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由系领导及专家5~7人组成,答辩委员会主任可由分管教学的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成员名单在答辩前二周报院答辩工作委员会审核。 1.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并领导答辩小组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 (2)审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成绩及评语; (3)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总结报告。 2.答辩小组的主要职责 (1)答辩前阅读有关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指导教师评语; (2)需事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问题,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认真听取学生在答辩中的陈述和对问题的回答; (4)依据评分标准初步给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3.答辩日期和地点由答辩委员会在一周前向学生正式公布,同时报送教务处,以便组织院有关人员参加、检查答辩工作。 4.答辩程序 (1)学生陈述(约10分钟) (2)答辩小组提出问题 (3)学生回答 (4)答辩小组总评分。每位学生答辩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5.答辩评分标准应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1)设计(论文)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情况;(2)设计(论文)的质量、价值及有无创造性;(3)答辩中自述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4)工作态度。评分具体标准各系可根据学生整体水平和课题特点分别拟定。 6.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必须从严掌握。严格按照分阶段评分进行,无前一阶段成绩,不得进入下一阶段评分。答辩不通过,总成绩不能评为合格。最后以五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分登记入册,优秀率一般不高于20%。系级优秀设计(论文)再经院答辩工作委员会审定,评出10%为院级优秀设计(论文)。学院对院级优秀设计(论文)予以表彰,并日后编订成册。 7.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免修、缓修、只能重做。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要求: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撰写意义: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论文种类: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写作步骤: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 总结 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 理论 问题进行 科学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油 井 原油计量站 原油联合站 原油库 原油中转站 用户 油 井 天然气集气站 压气站 用户 轻炷站 用户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 EMBED Visio.Drawing.11 ��� 70 _1148574753.vsd � 单量换热器(换3) 快开过滤器(虑5) 快开过滤器(虑6) 双容积单量(容2) 污油箱 韩渠联合站 外输流量计 外输泵(泵3) 延9单井或丛式井 虑3 沉降罐 套管换热器 泵5 收球箱 泵4 _1242987348.vsd 子系统(分装置) 系统(装置) 构成要素, 功能附加现象 人、机、环境 管理 部件、组件 安全检查表 设想危险、推论的事故 发生频率、处理方法 标准、规范、流程 事故情报等资料 _1244631662.vsd _1243022045.vsd � � � _1179661910.vsd � F1 F8 F7 F6 F1 F3 F2 F9 F4 F5 F10 _1217596365.vsd _1217595808.vsd _1148575118.vsd � 分析安全评价方法�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明确被评价系统能提供 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分析被评价系统� 收集安全评价方法� _1148575851.vsd � 分析识别系统危险性� 措施实施� 制定措施� 调查危险等级� 系统功能分解� 调查收集资料� 确定系统� _1148574214.vsd � � 计量站 集油站 (联合站) 油库 油井 出油管线 集油管线 输油管线 _1148574492.vsd � 油井 油气分离器 油罐 _1148574624.vsd � 单量换热器(换3) 长2丛式井 净化罐 沉降罐 污油箱(箱1) 气液分离器(分2) 分离缓冲罐(分1) 来液换热器(换1) 三通阀(阀1) 双容积单量(容1) 韩渠联合站来含油 收球筒(容2) 长2增压点或计量站 东仁沟首站 外输泵 外输流量计 _1148574307.vsd � � 计量站 集油站 (联合站) 油库 油井 接转站 出油管线 集油管线 输油管线 _1071352532.unknown _1147937722.vsd � � � � �
/
本文档为【定边采油厂张天渠联合站安全评价研究毕业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