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健康栏目策划方案

2022-06-30 1页 doc 12KB 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天涯明月

暂无简介

举报
健康栏目策划方案《浅析中英地理环境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文献综述专业:商务英语班级:06级1班作者:金莹指导老师:龚玲芬1.引言如今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紧跟世界的脚步,已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值我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世界各国对我国的关注度都提到另一个高度了,中西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近年来,两地交换留学生、经济交往、政治洽谈越来越多。对文化的了解可以促进两国更加密切的联系,地理环境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它形象地说明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对语言的良好掌握可...
健康栏目策划方案
《浅析中英地理环境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文献综述专业:商务英语班级:06级1班作者:金莹指导老师:龚玲芬1.引言如今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紧跟世界的脚步,已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值我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世界各国对我国的关注度都提到另一个高度了,中西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近年来,两地交换留学生、经济交往、政治洽谈越来越多。对文化的了解可以促进两国更加密切的联系,地理环境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它形象地说明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对语言的良好掌握可以使沟通更加融洽。进一步了解地理环境差异对语言的影响能够对中英两国有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两国进一步交流与发展。2.文化、地理环境和语言2.1文化霍夫斯坦特(GeertHofstede,1984)认为“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5),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广义上,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狭义上,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于秀华(2001)说:“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不同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2.2地理环境仝婷婷(2009)认为:“地理环境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地理环境文化是由所处地理、自然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地域文化。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文化又产生了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CharlesDickens,1997)中说“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这些都是一个小小的方面。《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叙述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金吉列留学网(www.jjl.cn)指出:英国全境由靠近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所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是一个岛国。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比我国的黑龙江省还要偏北,但气候却温和得多,可以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署。这温和的气候首先要归功于热带的墨西哥湾暖流。这股暖流,有好几百公里宽。它浩浩荡荡地流向欧洲西北岸,改称大西洋暖流,为英国带来了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以伦敦为例,冬天河湖极少结冰,一月份的平温气温在4度(摄氏)以上;而夏天又相当凉爽,七月份的平温气温只有17度,早晚常要加件线衣才行。年降雨量约600毫米,不算太多,但分布比较均匀。就全国来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至7度,七月份13至17度。年降雨量西北部山区超过1000毫米,而东南部在六七百毫米之间。英国的雾气较重,在夏季晴和的好天中,还有薄薄的烟霭;冬季则经常飞雾迷漫,似雨非雨,若烟非烟,这主要是岛国的潮气所致。受高纬度的影响,英国昼夜长短的变化特别明显。冬季日短夜长,下午未到3点,天色已灰暗一片,夏季则正好相反,日长夜短,晚上10点多才开始入黑。一般来说,夏天是旅游英国最好的日子。夏季日间长,活动时间多,而且温度适中,天气清爽,人的精神也倍感充沛。这个季节尽管也有雨,但一般不会连绵不断,影响行程。语言学家Lado(1957)说:“我们把生活变成经验并赋予语言以意义,是受了文化的约束影响,而各种语言则由于文化不同而相互区别,有的语意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而在另一语言中却不存在”。地理环境差异使得中英两国在语言上存在着许多的差异,马小梅(2005年)描述道:“正如英语俗语所说的:‘Wordsdonothavemeanings;peoplehavemeaningsfor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生。)但追根溯源,人们的语言和文化总是围绕特定的地理环境发展,而地理环境就如同土壤、水,创造、滋养并丰富着语言、文化、甚至人们的个性。2.3语言叶蜚声,徐通锵在《语言学概论》(1997)指出,人类有语言,会说话、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标志。说话的目的是表达,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韦氏的新世界字典(Webster'sNewWorldDictionary,1997)提供了“语言”的几种最常见的定义,即,[1](a)人类的言语;(b)通过言语来交流的能力;(c)用来表达或交流思想和感觉的一套声音及这些声音互相结合的系统;(d)系统的文字表达;[2](a)表达或交流的任何方式,如手势,标记,或动物的声音;(b)符号,字母,数字,规则等的特殊集合,用来传达信息,比如用在计算机中等;简单而言,尽管这个词有各种意义,但这里我们关注的焦点是语言的基本涵义,即,[1](a)(b)(c)(d).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2002)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3.中英地理环境对语言的影响3.1交际用语李杰(1997)指出: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赵玉璋指出: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略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以显示男女平等。例如,“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中文为“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父母同辈中的称谓“uncle、aunt”,中文则指“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表示下辈的是“nephew、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也不分堂表、性别。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表示亲热,对陌生人也以亲属关系称呼。如:“大爷、大娘、大婶、大叔、大哥、大姐等”。但西方人对没有血缘关系者男士一律称为“Mr”,未婚女性称为“Miss”,已婚女性称为“Mrs”。一个常见的英语与汉语之间内涵和词汇差别的词是爱的(dear)”,在英语中,dear可在许多场合下表示对某人的尊敬、仰慕、爱情或是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不表示任何的特殊感情,而中国人一般在夫妻、情人之间,表示亲密的关系才用“dear”这词。3.2比喻词郝瑞丽(2008)在《英汉比喻中的地域色彩》一文中指出:“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人们的生产及经济主要依附于土地。反映在语言上,自然是以陆地上的人和事物作比喻的多。相反,英国是个海岛国家,它的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的自然是与海上活动有关的事物。因此,许多汉英对应的比喻,在汉语中,其喻体来自陆地,而在英语中却来自海洋事物。例如:汉语的“未雨绸缪”的意思是说未下雨之前翻透桑地,修好门窗,比喻平时做好准备,而英语则说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又如,形容一个人能喝酒,汉语是“牛饮”,而英语则为drinklikeafish;而“进退维谷”与betweenthedevilandthedeepsea中一山一海的对比更是鲜明(这里devil即gunwale,指船舷上缘,是水手用语)。其他的对应比喻有“守口如瓶”与asclose/dumbasanoyster,“抓到篮子便是菜”与allisfishthatcomestoone’snet,“疾风知劲草”与agoodpilotisnotknownwhentheseaiscalmandthewaterfair等”。3.3色彩词方向标教育网指出:“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爱好倾向。”比如,同样的“棕色”,英语的brown与bear(熊)同源。因为熊(白熊除外)是棕色的。汉语与棕色相近的是“褐色”,则来自古时贫贱人所穿的兽毛和粗麻制成的短衣“褐”。同样是“黑色”英语的black(黑色)来源于古英语的black(墨水),而汉语的“黑”原来就是“被火熏黑”或“被阳光晒黑”的颜色(游淑萍,2000)。中国是个崇红、轻黑、忌白的国家(陈永烨,2005)。白色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廖莎莎,黄萍.2005)。3.4动物习语张复满(2005)在《实用英语大全》一书中指出:“在英国是处于欧洲大陆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因此,海对他们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航海业曾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英国人自古喜欢航海,并通过航海来满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正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海洋密不可分,其渔业十分发达,也是他们一项主要的生活资料,因此fish在英语中的比喻意义就十分丰富,例如,fishintroubledwaters,drinklikeafish,feellikeafishoutofwater,haveotherfishtofry等”。3.5成语陈文伯(1992)曾说到:“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theBritishIsles)上。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海岸线非常曲折,长达11,450公里。海上运输在英国占有特殊的地位。英国所处的这样一个岛国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英语习语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与航海及捕鱼有关的习语在习语中占有很大的比例。Overheadandears原是水手的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后来因为这个习语用的很多(因为英国水手多),表达力强,就表示人的其他活动:overheadandearsindebt(债台高筑);overheadandearsinlove(深坠情网);overheadandearsinwork(埋头工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虽然临海,但航海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与航海有关的习语虽有一些,但数量不多。如“风雨同舟、海阔天空、同舟共济、一帆风顺”等等。中国古代是农耕性社会,汉文化植根于农村,发祥于黄河流域广阔的农业大地。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使汉民族养成与其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例如:抱布贸丝,树大招风,布帛菽粟,谷贱伤农,青堂瓦舍,土阶茅屋,依葫芦画瓢,瓜田李下。4.深刻理解中英两国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使得我们对英汉语言和文化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促使两国人民能良好地交往,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以导致尴尬的场面,跨文化交际、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两国留学生、经济贸易交往,政治会晤无不体现出社会的大融合,早一点学习我们两国存在的差异就能早一点让我们更了解对方,使得交往更加密切。参考文献[1]CharlesDickens.DavidCopperfield[M].OverseaPublishingHouse,1997.[2]EdwardSapir,1884—1939.Language[M].ForeignLanguageResearchandEducationPress,2002.[3]GeertHofstede.Culture'sConsequences[M].1984.[4]LadoRobert.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M].Michigan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57.[5]Webster'sNewWorldDictionaryandThesaurus[M].America:MacmillanDigitalPublishingTechnical,1997.[6]www.jjl.cn金吉列留学.[7]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2.[8]陈永烨.英汉颜色词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07).[9]方向标教育网.有关颜色的中西文化差异.http://www.59edu.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86.[10]耿洪敏.实用英汉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郝瑞丽.英汉比喻中的地域色彩[M].内蒙古教育2008.[12]廖莎莎,黄萍.汉英颜色词象征意义的探析[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13]李杰.英美交际与英语会话[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14]马小梅.谈地理环境对语言文化的影响[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3).[1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16]仝婷婷.试论地理环境与英汉习语的差异[J].考试周刊,2009,(26).[17]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于秀华.Journalof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andongTeachers'university[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2001,(2).[19]张明爱.浅谈中英文化差异[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03).[20]赵玉璋.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http://school.ecp.com.cn\resource\Article-Print.asp?ArticleID=5217[21]张复满.实用英语习语大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本文档为【健康栏目策划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