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流行病学--交大二院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交大二院考试重点

2017-10-15 30页 doc 63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流行病学--交大二院考试重点流行病学--交大二院考试重点 Epiolemiology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 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研究范围: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任务分为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和提供措施。 用途: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用于卫生决策和 评价。疾病预防。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群体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多病因论、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
流行病学--交大二院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交大二院考试重点 Epiolemiology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 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研究范围: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任务分为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和提供措施。 用途: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用于卫生决策和 评价。疾病预防。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群体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多病因论、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描述性研究 (病案、横断面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试验性研究 (现场试验 、临床试验、社区试验 )、理论性研究。 :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 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为评价开展大规模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预先在一小范围内用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的一种 调查研究。 率(rate) 比 (ratio) 构成比 (proportion) 测量一个时间范围内某事比较两个独立事件大小说明某特定事件在总事件数中 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的指标(A/B) 所占的比重(A/A+B) 有时间单位 无时间单位 无时间单位 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横断面观察结果,一次观横断面观察结果,一次观察既可 不能从单次观察中获得 察既可获得 获得 构成比不能说明某件事件的频率,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构成比不能当率使用,构成比不能相互比较。 1)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年、季、月),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或强度。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2)罹患率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新发病例的频率。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几率。 3)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观察人口数*K。 4)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 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 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 的某病病例数*100%。 (cumulative incidence, CI)指某一固定人群在一时期内某病新发生例数 与观察开始时总人数之比。观察时间越长,则病例发生越多,所以CI表示发病率的累积影响。适用于样本 量大,人口稳定,比较整齐的资料。N年某病累积发病率=n年内的新发病例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k。 发病密度 (incidence density,ID):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时,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以及 各种原因造成失访,每个观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是不合理的。此时用人时为单 位计算发病率,称为发病密度。人时,是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时间单位可以用年、月、日等,最常 用的是年。发病密度=某人群观察期内的发病例数/观察期内的观察对象人时数*K. :病程延长、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 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病程缩短、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治 愈率提高。 患病率对于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而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 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合理的的规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研 究疾病流行因素及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等。 1)是指一定时期内(年、季、月),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或强度。发 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观察人口数*K。 2):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 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 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患病率反映人群对疾病的负担程度,一次调查既可获得,不 能反映出影响疾病因素的波动,多用于慢性病。发病率需要至少两次调查才能获得,描述影响疾病因素的 波动 3):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发病 率和病程三者之间存在下述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1)指在调查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率,通常用百分率来表示。主要用于传染病 中,特别是有较多隐性感染的疾病调查中。感染率=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调查时受检人数*k. 2) (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 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家庭中的第一例称为原发病例,不计算在续发率内。自原发病例后,在该病 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 续发率=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人数*100%. 续发率常用于家庭、集体单位或幼儿园等发生传染病时的流行病学调查,可分析比较不同传染病传染力的 大小、流行因素及评价防疫措施。 不能比较。比较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死亡率时因人口的构成不同,不可进行直接比较必须采用标化死亡率。 反映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性总的水平。指示居民健康状况和保健水平。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 依据。 =实际死亡数/期望死亡数。预期发病(死亡)数的计算,以全人口某病的发病(死亡)率乘以 某单位人口数。SMR:被研究人群发生(死于)某病的危险性是人群的多少倍。 SMR=1 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等于标准人群; SMR>1 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大于 标准人群,是标准人群的SMR倍; SMR<1 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小于标准人群。 标化死亡比在间接标化法时使用。标化死亡率=标准总死亡率*标化死亡比。直接标化法:标化死亡率=期望死亡数/标准人口总数*k. =某年因某病死亡人数/同年人群中全部死亡人数*K。表示某一死因的相 对重要性,为疾病的防治工作指明重点。 1):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 用的指标。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2):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 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病死率表示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它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多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 较少用于慢性病。 3)死亡率=病死率*发病率。 当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医疗水平的指标时,应注意不同医院入院病人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医院的医 疗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生存率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 察人数的比例,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的远期疗效。N年存活率=随访满N年某病的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该病的病例数*100%。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 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 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PYLL=E第i年龄组死亡者的减寿年数/第i年龄组死亡人数.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年,包括因早死 所致的寿命损失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两部分。 . 是指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认识疾病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依据。为疾病的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确定卫生服 务的重点,为合理地制定疾病的防制、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指在某地区某人群中一定时期内发病数量的多少,以及各病例之的联系程度。1) sporadic 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发病率未显著超过历年的一般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 星出现,病例之间也无明显联系。2)epidemic 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 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3)pandemic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水平,特点是疾病在短期内迅速蔓 延,跨越省界、国界、洲界而形成世界性大流行。4):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当它流行时显性 病例可能不多,而实际感染率却很高的情况。5)outbreak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 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人群、地区、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民 族分布、婚姻和家庭状况、社会阶层、行为)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 时间分布(流行、爆发、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birth cohort analysis 是以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为一个出生队列,对不同出生队列在 不同的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所进行的分析。能明确显示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有助于探明 年龄、所处的时代特点及暴露经历三者在疾病的频率变化中的作用。 主要用于研究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异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 migrant epidemiology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 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常用于肿瘤、慢性病及某些遗传病的研究。 :(1)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不同,而接近于移居 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2)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相同,而不同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是由遗传因素造成 的。 Disease burden主要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 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和间接疾病经济负担。 :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 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一个社区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状况进行简单的描述。属观察性研究,一般不设 对照组,且资料粗糙广泛,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系。 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描述疾病分布的基本特征,如疾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为疾病控制和健康保健提供信息;提供可能的病因线索。 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属于描述性研究。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周围 环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是临床上详细地介绍某种罕见病的单个个体或少数病例,借此,新出现的 疾病,能引起医学界的主意,从而形成某种假设。 是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的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 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从时间 上说,现况调查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即在某一时间点或短时间内完成,犹如时间维度的一个断面,故 又称横断面调查。由于现况调查主要使用患病率指标,所以又称为患病率研究或现患研究。 指为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在特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某一地区或具有 某种特征)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适用范围:足够的人力、物资和设备用于发现病例、及时 治疗。患病率较高检验方法简单,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 Sampling Survey为了查明现患情况或当前某病的流行强度,则可从某个人群总体中按一定原则 抽取部分由代表性的个体进行调查,用这部分样本的参数、特征,估计总体的特征。包括非随机抽样和随 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抽样调查具有节省人力,物力和时 间以及由于调查范围小而使调查精度较高的优点。: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被发现,不适用较大的资 料,不适用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面访、信访、电话访问、自填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 调查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从每一层内单纯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抽取n个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 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整群抽样的是实施方便、节省经费;整群抽样的是往往由于不同群之间的差异较大,由此而引起的抽样误差往往大于简单随机抽样。 cohort sduty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发病 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可以获得不同队列的发病或死亡资料;一次可以调查多种疾病或卫生行为; 暴露因素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发病率很低的疾病(低于5‰);观察时间长不易获得完整的资料;每次只能 研究一个或一组暴露因素。队列研究中的偏倚有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人群(病例)和另一组未患该病的人群(称为对照),调查他 们既往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危险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 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性研究?要设立对照组?观察方向由“果”到“因”?探索、检验病因假说 称配比,是指选择的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其目的是去除这些因素和特 征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提高研究的效率。这些因素和特征又称为匹配变量或匹配因素,常包括年龄、性别、 居住地等。 :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 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找出在匹配变量方面与每一个研究对象相似的个体进行比较,从而限制研究因素以外的某一种 或某些因素干扰研究结果的一种手段,使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外部因素方面具有可比性的方法。 11是指以个体为单位使病例和对照在某种因素或特征方面相同或相近。一个病例可以匹配一个 对照。这种情况叫1:1配对研究。 病例组暴露史 有 无 有 a b 对照组暴露史 无 c d 22X=(b-c)/(b+c) OR=c/b OR 95% 2,(11.96x)OR95%CI,OR 2 2X=(ad-bc)t/ m1 m2 n1 n2; OR(odds ratio): 比值比,优势比,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该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反映病 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例为对照组的若干倍。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强度。OR值=(a/c)/(b/d)= ad/bc。 疾病率小于5%时,OR是RR的极好近似值。 95%可信区间表示有95%的把握说明总体OR所在的范围,根据可信区间是否包括1可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间的关联强度的可靠性。如果OR95%CI不包括1,说明如果进行多次病例对照研究,有95%的可能OR不等于1;该研究OR不等于1并非抽样误差所致,有理由认为研究因素是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或 保护因素,若OR95%CI包括1,说明该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在5%水平上没有统计学意义。 / 病例对照研究优点:1) 特别适用于罕见病,样本需要量小2 )省时省力,易于组织实施3 )适于潜伏期长的慢性病,出结果快4 )可同时研究多个暴露和某疾病的关系,特别适合探索性病因研究。缺点1 )不适于暴露率低的因素2 )难以避免选择偏倚3) 难以避免回忆偏倚4 )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较弱 队列研究的优点: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可以获得不同队列的发病或死亡资料;一次可以调查多种疾病 或卫生行为;暴露因素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缺点:不适用于研究人群中发病率很低的疾病(低于5‰);观察时间长不易获得完整的资料;每次只能 研究一个或一组暴露因素。 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自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 被识别的可疑病人或有缺陷者。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个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和 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行确诊检查,确诊后的病人进行治疗。 (ROC)是用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作图得出的曲线,它可表示灵敏度和特异度 之间的关系 联合试验有系列实验和平行试验。系列(串联)试验: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该法可以 提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但降低了灵敏度,假阴性率升高,容易造成漏诊。平行试验:只要有任何一项 筛检试验结果为阳性就可定为阳性。该法可以提高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但同时降低了特异度,假阳性率 升高,容易造成误诊 试验 患者 非患者 合计 阳性 真阳性 A 假阳性 B m1 阴性 假阴性 C 真阴性 D m2 合计 n1 n2 N 1) 是指诊断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符合的程度。是反映客观事物的 正确程度,是诊断试验评价的最主要内容。其基本方法是将待评价的试验与公认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比较, 这种公认可靠的诊断方法称为金标准。 2) Sensitivity ,Se,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阳性的能力。Se=A/A+C. 3) False negative rate ,实际有病,但根据该金标准被定为阴性的概率。 FN=C/ A+C. 4) Specificity,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阴性的能力。SP=D/B+D. 5) False positive rate ,实际无病,但根据该金标准被定为阳性的概率。 FP=B/B+D. 6)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LR是真阳性率(灵敏度)与假阳性率(误诊率)之 比,说明正确判断阳性的可能性是错误判断阳性可能性的倍数。阳性似然比越大,诊断价值越高。 7)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LR:是假阴性率(漏诊率)与真阴性率之比,表示错 判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阴性的可能性的倍数。阴性似然比越小,诊断价值越高。 +PV指在诊断试验检测为阳性者中,用金标准诊断为有病者所占的比例,即诊断试验结果 为阳性者中真正有病的概率。+PV=A/(A+B) -PV指在诊断试验检测为阴性者中,用金标准诊断为无病者所占的比例,即诊断试验结果 为阴性者中真正无病的概率。-PV=D/(C+D) 诊断试验应用各种实验、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对疾病作出诊断的试验。 reliability。是指诊断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操作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故又称精 确度或可重复性。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有(个体间变异和个体内变异)、(观察者间变异和观察者自身变异)和 Kappa考虑了机遇因素对一致性的影响 。Kappa值=实际一致性/非机遇一致性 agreement rate :筛检试验判定的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的结果相同的人数占总受检人 数的比例。 Youden’s indexYI为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反映了诊断 试验发现病人与非病人的总的能力。其值于0-1之间波动。其值越大,诊断试验的真实性越好。 r =(灵敏度+特异度)-1=1-(假阳性率+假阴性率) 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如X线的照射、重金属)、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状态或特征 (如性别、遗传、行为习惯、职业、感染等),这些因素、特征、状态即为暴露因素。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 可以是有益的。 RRARAR% PAR PAR%P55 1)RR意义: relative risk , RR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常用指标, 其本质是率比。 RR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Ie/I.RR表示暴露组发病0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的多少倍。RR>1表示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高于非暴露组则暴露因素为危险因 素;RR=1表示两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没有差别,暴露因素对疾病不产生影响;RR<1 表示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低于非暴露组,则该暴露因素为保护因素。RR值离1越远,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 局关联的强度越大。 2)attributive risk , AR )RD,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危险特异的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使 暴露组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AR =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意义:去除暴露因素后,则可使发病率或死亡率减少的程度。 3)AR%EF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部分占全 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AR%=(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4) ( population attributive risk , PAR ) PAR = 全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 - 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说明暴露对一个具体人群的危害程度,以及消除这个因素后可能使发病率或死 亡率减少的程度。 5)PAR%FEF,是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 分占总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PAR=(全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 - 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全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 /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 率就会下降。可分为必要病因和充分病因。必要病因:指引起某种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子。充分病因: 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最低限度的条件,或是辅助必要病因致病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是确定所观察到的关联是否为因果关联的过程,它包括因素与疾病关联方式的判断及因果关联的 判断标准。(一):统计学关联、非因果关联(虚假关联、间接关联、因果关联)(二) 1)关联的一致性2)关联的时间顺序3)剂量反应关系4)实验证据5)关联的合理性 :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 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 致病因子、宿主、环境。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 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 关)。 1)关联的强度2)关联的时间顺序3)关联的特异性4)关联的可重复性5)剂量反应关系6)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7)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8)实验证据9)相似性 / 是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之后,随访并比 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的效果。 前瞻性研究、有干预措施,实验法而非观察法、设立对照组、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流 病实验研究的有(1)field trial在现场环境下,以个体为单位对某人群进行干预的试 验社区。(2)community trial:在现场环境下,以群体为单位对某人群进行干预的试验。 (3)clinical trial是以个体为对象来判定药物或疗法是否安全、有效的医学研究。 1)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2)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3)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4)选择能将试验坚持到底的人群5)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治疗试验的目的是用某治疗药物或方法解除疾病症状,使患者恢复健康或提高患者生 存率。干预试验是指在某病尚未发生之前,对其增加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预防试验旨在用试验对预 防制剂或方法的效果做出评价。 (quasi-trial)个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必须具备上述四个基本特征,如果一项实验研究缺少 一个或几个基本特征,这种实验研究叫类试验。不设对照组的类试验:自身的前后对照,即同一受试对象 在接受干预措施前后进行比较与已知的不给干预措施的结果进行比较。设对照组的类试验:有些试验虽然 设立了对照组,但研究对象的分组不是随机。的。 (1)/以常规或现行的最好疗法作对照。适用于已知有肯定疗效的治疗方法的疾 病。 (2)placebo:安慰剂通常用乳糖、淀粉、生理盐水等成分制成,不加任何有效成分,但外 型、颜色、大小、味道与实验药物或制剂极为相近。适用于所研究疾病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或使用安慰 剂后对研究对象的病情无影响时。 (3):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特殊情况下,如手术,或药物毒性较大时。 (4):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适用于非处理因素影响较小的少数疾病。 (5) (6)即实验前后同一人群作对比 (7) : 实验第一阶段,一组人群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第二阶段,两组对换试验。 前提是第一阶段的干预一定不能对第二阶段的干预效应有影响。 知情同意原则、有益无害的原则、公正的原则 指研究对象能服从实验设计安排,并能密切配合到底的程度。 指在资料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掩盖暴露或疾病的身份,或研究假说的内容。 盲法分为单盲法、双盲法和三盲法。指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的分组和所接受处理情况,观察者和资 料收集分析者知道。: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也不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措施,称 为双盲。指研究对象、观察者和资料整理分析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处理情况,只有研究委 托的人员或是药物制造者知道,直到试验结束时才公布分组和处理情况。 RCT RCT(随机对照试验)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 人群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断措施的结果。 对照原则:?组间要有可比性?处理要有均匀性?提高检验的精确性2)随机原则3)重复原则 某种疾病发生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痊愈、复发、恶化、伤残、并发症和死亡等)及其发 生概率,如治愈率、复发率、5年生存率等。预后研究就是关于疾病各种结局发生概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 究。 用于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通常是所研究疾病对健康主要影响的表现,包含整个疾病过程 中的重要表现。 / 1)被选入到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与没有被选入者特征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系统误差。主要产生于 研究的设计阶段,在各类流行病学研究中均可能发生,以在病例对照研究与现况研究中为常见。 有入院率偏倚、现患-新发病例偏倚、无应答偏倚和志愿者偏倚、检出征候偏倚、易感性偏倚、排除偏倚 :?研究者应充分了解该项研究工作中各种可能的选择偏倚来源,并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尽量 避免?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使研究对象能较好地代表其所出自的总体;?为了避免存活 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如果病例组选择新诊断的病人,则对照组不应由慢性病病人组成; ?如果对照所患的慢性病严重地影响暴露,则更不应作为对照;为了避免由于拒绝参加研究而引入选择偏 倚,应尽可能地降低拒绝参加人员的比例。有人主张对拒绝参加者做出各种假设分开分析?在队列研究中 随访全部研究对象,或获得尽可能高的应答率,可能预防或减小偏倚。 2)information bias observational bias指研究中有关研究对象的或来自研 究对象的信息是错误的,会产生系统误差。信息偏倚的表现是使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分类如暴露与 某因素者被错误地认为是非暴露者,某病的患者被认为是非患者。有回忆偏倚(recall bias)、报告偏倚(reporting bias)、诊断怀疑偏倚(diagnostic suspicion bias)、暴露怀疑偏倚(exposure suspicion bias)、检出偏倚(detection bias)、诱导偏倚(inducement bias) :?研究者对拟进行的研究要制定明细的资料收集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尽可能 采用“盲法”收集资料;?尽量采用客观指标的信息;?严格调查设计和研究人员的科学态度。 3confounding bias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各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 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混杂因素亦称外来因素,指与 研究因素和研究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中分布不均,可歪曲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因素。 :?:针对某一或某些可能的混杂因素,在设计时对研究对象的入选条件予以限制。控制 已知的混杂因素,不能控制未知的混杂因素?:在为研究对象选择对照时,使其针对一个或多个潜在 的混杂因素与研究对象相同或接近,从而消除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指以随机化原则使研究对象以等同的几率被分配在各处理组中,从而使潜在的混杂因素在各组间分布均衡。?: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统计处理方法予以控制。如分层分析、使用回归模型等。 bias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样本人群所测得的某变量系统地偏离了目标人群中该变量的真实 值,使得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偏差,这是由系统误差造成的。 admission rate bias Berkson’s bias,是指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作为 研究对象时,由于入院率的不同或就诊机会的不同而导致的偏倚。 non-respondent bias and volunteer bias应答者指调查对 象中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答调查研究工作所提出的问的人。一项研究工作的无应答者可能在某些重 要特征或暴露上与应答者有所区别。如果无应答者超过一定比例,就会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倚,即无应答偏 倚。 detection signal biasunmasking bias指某因素与某疾病在病因学上虽无关联,担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多种检 查,导致该人群较高的检出率,以致得出该因素与该病相关联的错误结论。 susceptibility bias有些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观察人群或对照人群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性, 导致某因素与某疾病间的虚假联系,由此产生的偏倚称为易感性偏倚。 是指职业病研究中观察到工人总死亡率较一般人群为低的现象。这是由于有严重疾病或缺陷 的人不能从事某些职业所致,如不考虑这一效应,而将工人死亡率与一般人群死亡率相比是不合适的。 exclusive bias在研究对象的确定过程中,没有按照对等的原则或标准,而自观察组或对照组 中排除某些研究对象,这样导致因素与疾病之间联系的错误估计,称为排除偏倚。 recall bias 指在回忆过去的暴露史或既往史时,因研究对象的记忆失真或回忆不完整,使其 准确性或完整性与真实情况间存在的系统误差。 reporting bias与回忆偏倚不同,报告偏倚是指研究对象因某种原因故意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 而导致的偏倚,因此也称说谎偏倚。如性乱史、青少年吸烟史、职业危害等。 diagnostic suspicion bias如果研究者事先了解研究对象对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怀疑其已 经患某病,或在主观上倾向于应该出现某种阳性结果,于是在作诊断或分析时,倾向于自己的判断。如对 暴露者或实验组进行非常细致的检查,而对非暴露者或对照组则不然,从而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 exposure suspicion bias 研究者若事先了解研究对象的患病情况或某种结局,主观上认为 某病与某因素有关联时,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使用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调查方法探索可疑 的致病因素,从而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由此引起的偏倚称为暴露怀疑偏倚。 detection bias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的仪器和试剂质量不好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误差造成的偏倚 称为检出偏倚。 inducement bias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询问技术不当,或者为取得阳性结论,诱导调查对象 做某一倾向性的回答,从而使调查到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由此产生的偏倚称诱导偏倚。 :选择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报告偏倚、回忆偏倚、测量偏倚。 :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 回忆偏倚、调查偏倚、混杂偏倚。; 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 偏倚。 neyman-Neyman bias,凡因现患病例与新病例的构成不同, 只调查典型病例或现患病例的暴露状况,致使调查结果出现的系统误差都属于本类偏倚 及对结果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某些选定的研究对象因为种种原因脱离了观察,研究者无法继续随访 他们,称为因此对研究结果造成的影响称为 1)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不找出或不避开,所得的研究结果可能不是研究因素造成的; 2)必须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3)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一个环节或中间 变量。 confounding bias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各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 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混杂因素亦称外来因素,指 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中分布不均,可歪曲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因素。 旨在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 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 程。 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传染源已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通过各种措 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体外环境的病原体?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为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 感染 随时消毒是指在有传染源的疫源地,对其排泄物、分泌物或被其污染的物品、场所及时进行消毒, 目的是及时将致病微生物杀灭。随时消毒要经常进行,一般可指导家庭完成。 terminal disinfection指传染源愈痊、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例如医院内的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 是指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 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也称流行病学监测。 primary prevention,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狭义的循征医学主要是指循证临床实践,强调医生在临床 工作中应依据最佳的研究依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医疗条件及病人的情况与选择,制定合理 的诊治。广义的循征医学遵循科学证据实施医学决策,包括:针对个体病人的循证临床实践, 针对群体的循证宏观决策。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整体质量和效率。 META META是一种对多个具有相同研究目的且相互独立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综合定量分析的研究方 法,是一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最佳利用的方法。 Meta:提高统计学检验效能;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或矛盾;发现单个研究的不足, 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路;具有处理大量文献的能力;Meta分析的原始数据时单个研究的结果。 ,, / 就是要了解爆发情况,查明爆发原因,以及提出和采取干预对策。调查开始时没有关于致病因素 或传播方式的明确假设;调查开始时首先要保护人群的健康;一旦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就应采取防治措施, 而不必等待问题完全阐明.10:?准备现场工作?证实爆发存在?核实诊断?定义、计 数、调查病例?确定三间分布特征?提出假设?通过分析研究验证假设?推敲、修正和检验假设?实施控 制措施?交流调查结果 :?一般项目?临床情况:疑似和鉴别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发病的准确时间(尽可 能细化)?化验检查结果登记: 采样时间,标本名称,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流行病学资料:可 能暴露时间内的接触史、暴露史及疾病史 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 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 等。 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 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职 工、就诊病人、探视者和陪护家属等。 primary prevention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所 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WHO提出的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一级预防的基本原则,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方面的内容。 secondary prevention“”,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疾病的潜 伏期(亚临床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如普查、筛查、自我检查、产前检 查等。tertiary prevention“”,在疾病的临床期(发病期)为了减少 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可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 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 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 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 分组。 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 匹配的目的是为了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 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 RR。 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 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 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 选择偏倚 、混杂偏倚 。 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 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 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时要尽可能的缩短调查期限, 一般不超过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SPSS STATA 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 . 在研究的设计阶段可用于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有分析阶段可用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 。升高的主要因素: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有MillMILL准则的方法: 描述疾病的季节性可从:____ 、___ 、____三个方面入手。 疾病爆发的类型可分为:三大类。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统计推断包括 传染病经水传播有和两种方式。 静脉吸毒是我国的主要途径。 表示筛检试验阳性者患某病可能性大小的指标称为_ 正态曲线在区间(μ,μ+1.96σ)范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7.5 HBV 98HBsAg11HBsAg49HBsAg60HBsAg (1)请按以上描述,列出资料整理表。 (2)计算相关指标,并对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 150150AMA 156035 X26.58 1990 1990 食用火鸡 调查人数 病例数 是 200 115 否 40 5 合计 240 120 ? 依据以上资料是否可以判断本次爆发与食用火鸡有关?为什么? ? 该研究的性质是什么? ? 判定本次爆发与食用火鸡有关的进一步证据是什么? DDST200DDST80 200DDST2DDST 发生肝癌数 未发生肝癌数 合计 50 950 1000 暴露于肝炎 5 995 1000 未暴露肝炎 55 1945 2000 合 计 1) 上述结果可计算哪些指标并进行计算? 2) 对计算的指标作出正确的评价?
/
本文档为【流行病学--交大二院考试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