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格的结构.doc

2017-12-29 45页 doc 114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格的结构.doc人格的结构.doc 第十一章 人格的结构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自拉丁语,其原意是古希腊戏剧中使用的“面具”,相当于中国 京剧中的“脸谱”。而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在社会、家庭等不同的场合也带着种种不同的面具, 而在面具之后,则是我们不愿展露给别人的真实的“自我”。将面具前与面具后的形象综合叠加, 则构成了我们真实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括了遗传因素;个人受环境、教育、职业等影响而形成的 性格特征;成为习惯的态度、行为、情绪等性格倾向;社会化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与之相应的,我们了解...
人格的结构.doc
人格的结构.doc 第十一章 人格的结构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自拉丁语,其原意是古希腊戏剧中使用的“面具”,相当于中国 京剧中的“脸谱”。而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在社会、家庭等不同的场合也带着种种不同的面具, 而在面具之后,则是我们不愿展露给别人的真实的“自我”。将面具前与面具后的形象综合叠加, 则构成了我们真实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括了遗传因素;个人受环境、教育、职业等影响而形成的 性格特征;成为习惯的态度、行为、情绪等性格倾向;社会化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与之相应的,我们了解研究人格结构的途径也不一而足。总的说来,以以下十四种途径为 主: 文化基础性研究: 1、人格的社会规范分析; 2、人性学的研究(例如记录格言、箴言、智慧语录等); 3、用文章构成法的类推形式来分析人格; 4、人格的心理词汇分析。 身体记录法: 5、遗传因素的分析; 6、生化学的研究; 7、内分泌学的研究; 8、体格类型研究法; 9、冥想技术的使用与分析。 社会性记录法: 10、文书的制作; 11、精神和技能作业的分析; 12、时间的使用方法(如生活日程的安排和记录等); 13、行为表现的频率观察法; 14、人际关系的测定; 15、局部生活场景解剖的心理学方法。 自我记录研究法: 16、日记研究; 17、自我研究的传记或体系性手册; 18、个人的信件往来; 19、作文研究。 运动表现法: 20、感觉的第一印象分析; 21、细密分析(如对照片、录音及录像作品的分析等); 22、事物类型的判断、价值取舍的分析; 23、个人笔迹学鉴定; 24、个人形象、姿态等的分析。 测定法: 25、序列性量表测定; 26、评价性量表测定; 27、心理日志。 心理测定法: 28、问卷法(例如MMPI多项人格调查表); 29、精神诊断法(例如CCMD-3精神病学分类诊断标准); 30、行为尺度诊断法(如语言联想测定、意志气质测定)等。 统计分析法: 31、差异心理学比较分析; 32、人格因子分析; 33、人格逆因子分析。 生活状况的原型研究: 34、生活单元时间标本法; 35、职业原型的研究; 36、游戏实验状况的分析。 实验室观察记录法: 37、单一技能的实验记录; 38、复杂技能的实验记录。 预测法: 39、对个人行为的精密反应预测; 40、对个人行为一般倾向的预测。 精神深层分析法: 41、精神分析法的心理咨询; 42、自由联想; 43、梦的分析、解释; 44、催眠术; 45、催眠自动记录术; 46、空想的心理测定分析(如心理投射测试)。 理想类型分析法: 47、理想人格模式类型分析; 48、文学艺术的性格论。 综合的方法: 49、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对比分析; 50、综合分析(各种人格资料的异同比较、综合概括); 51、全过程的心理咨询面接; 52、临床心理学的事例或案例研究。 目前对于划分人格结构模型的方法,主要是基于精神分析理论或是特质理论这两种主流学说,下面将重点介绍这两大类人格结构模型 第一节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模型 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创立,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之一。由于它强调对人的意识以外的无意识过程的研究,因此又被称为"深层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之后,经过了众多的心理学家的继承和发展,形成新的派别。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A?阿德勒、C?G?荣格和拉康等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以E?H?艾里克森、H?S?沙利文、E?佛洛姆和K?霍妮等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则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最新发展的精神分析理论还有以M?克莱恩、W?R?D Fairbairn,Edith Jacobson,D?W Winnicott,Margaret Mahler,Otto Kernberg等为代表的客体关系理论以及以Heinz Kohut为代表的自体心理学。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一、精神层次理论:指人的精神活动在不同的意识层次,即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二、人格结构理论:指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三层次结构;三、性本能理论:即性心理发展的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以及生存和死亡本能;四、释梦理论:指通过对梦的分 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属于自我的防卫技能,用于抵御自我与本我、本我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与人格的结构模型高度相关的是精神层次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这二者也构成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人格结构的心理地形学 地形学(Topography)最初是一个地理学概念,佛洛依德将其引入精神分析理论中,利用空间定位的概念将抽象的精神活动加以形象化。这一创造性的概念引入,使得纷繁芜杂的精神活动从此可以以图示的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心理学也相对较为直观,而不像之前那样晦涩难懂,优势劣势、主导从属的复杂心理关系从此一目了然。之后的艾森克、卡特尔等人创立的各种人格特质模型中仍是根据心理地形学的原理所创建。 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最初将人格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精神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佛洛依德的早期理论均围绕着这三个精神层次而构建。 意识(conscious) 意识是最显露在外的,顾名思义,包括了我们从外在活动中所能感知到的一切主观感受与客观经验。我们利用各种感官收集到的信息均属此列:眼睛看到的红花绿树,耳朵听见的虫鸣鸟叫,鼻子闻及的芬芳香气,舌头品尝的美味佳肴,双手触及的火炉冰雪,经过大脑的分析加工后,均被列入了意识的范畴。 尽管意识范围如此之广,但在佛洛依德看来,它在我们的思维、感受、情感、意志、记忆等高级精神活动中所占的份额实在是少得可怜,而这些高级精神活动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才是构成个人心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其在人格中所占的比重仍只是冰山一角,孤零零的现身于海平面之上。 潜意识(unconscious) 佛洛依德认为冰山下部更为广大和位置的部分是潜意识,是人类各种本能的摇篮,本能产生各种意愿和冲动,而这些意愿和冲动又直接引发了我们的各种行为。换句话说,我们的种种行为活动都是受到了潜意识的支配。这也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潜意识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地位如此之重,不仅在于其作为人类几乎全部活动的动机,更在于其隐藏于精神活动深处的不可知性。精神分析的主要目的便在于将潜意识冲突显露出来,加以宣泄和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潜意识的隐蔽性使得分析者和被分析者都需要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和耐心,不仅耗费巨大并且坚持甚难,这也是精神分析治疗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前意识(preconscious) 在意识和潜意识者之间的精神活动部分便是前意识。前意识是一些还未被意识所感知,但很容易被意识唤起的一些精神活动的“储藏间”。这一概念比较模糊,举例来说,上次参加的考试、给朋友打电话、刚吃过的甜点。前意识在精神活动中扮演了“内存”的角色。 二、人格的三层次结构 佛洛伊德后来将人格的三层次理论发展成为了人格三结构理论,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id) 本我与佛洛伊德人格三层次理论中的早期潜意识密切相关,本我是人类本能和力比多(与本能相关的精神能量,力比多可以被看作是本能的一种量化单位,力比多越大,本能的能量也越大)的贮藏室。本我为自我和超我提供能量,是人格结构中的供能部分。 正因为本我贮藏了本能能量,它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直接相关。当人们有需求,压力随之产生,这促使人们产生活动满足需求以减轻这种压力。佛洛伊德认为本我行事遵从的是唯乐原则,这个原则追求的是避免痛苦而将快乐最大化,从而令压力减轻。本我只是追求当下的欲望满足,而绝不会考虑其后果或是如何细水长流,当然更不会考虑他人的需求。很明显,本我是自私自利、追求享乐、毫无廉耻、原始本能和一时冲动的。 本我对现实毫不关心,它就像一个小婴儿一边哭一边挥动着拳头,但别人不知怎样做才能满足他,本我自身唯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方法就是通过反射性的行为或幻想满足,这种途径佛洛伊德称之为原始进程思维。 自我(ego) 大多数孩子都会被教育未经允许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管多急也不能随地大小便,更不能随随便便表达性和攻击的冲动。等孩子大一点则会被教着智慧且规矩的接触外界,并且要培养感知、认识、判断和记忆的能力,这也是一个成年人用于满足自身需要所用的力量。佛洛伊德将这种能力称之为继发进程思维。 我们可以把这些特质归纳为归因或是合理性,它们包含在佛洛伊德第二级人格结构——自我中,这是人格中的理性主宰。它的存在并不是为了阻挠本我的冲动,而是帮助本我获得释放压力的方法。因为自我关注现实,它决定了本我冲动何时并且如何获得最好的满足效果,换而言之,对于满足本我冲动而言,自我提供了最合适且为社会所接受的时间、地点以及对象。 自我并不会阻本我满足,它只是根据现实需求推迟或是调整满足的方向。它的行为遵循现实原则,即需要考虑和处理现实世界的规则,这与本我所遵循的唯乐原则格格不入。因而自我表露在外控制着本我冲动,佛洛伊德把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比喻成骑手和骏马。骏马狂野的力量必须要有优秀的骑手来引导、检验和驾驭,若任凭骏马自由驰骋,则会把骑手跌的鼻青脸肿。不同的是,骑手通过自己的力量驾驭骏马,而自我则需从本我处获得能量。 自我同时满足本我与现实的需求,经常是在这两种需要尖锐冲突时起到调停、缓冲的作用。当然自我也无法独立于本我而存在,它总是服务于本我的需求,从本我处获取存在所需的能量。只要是本我所需要的,即使你不愿意去做,自我基于现实情况也会促使你完成(例如做不喜欢的工作,见不想见的人,甚至结不愿意结的婚)。 自我的控制力量必须得是持续性的,否则的话盲目的本我冲动就会压倒甚至支配理性的自我。但佛洛伊德并不赞同我们必须小心保护自己不受邪恶的本我所控制,他试图找出一些潜意识中的机制以保卫自我,这就是防御机制理论。包括退行、压抑、反向、隔离、解除、投射、内射、转换和升华等等,这些防御方式可以保护自我被那些从本我、超我及外界事件产生的威胁所控制。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与自我一样,这些防御方式也是持续性的。 超我(superego) 本我和自我不能完全体现佛洛伊德人格结构的宏伟蓝图,第三部分呼之欲出:这是一种强有力的但是隐藏很深的指令或信念,它来自于我们的童年——是我们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通常我们把这种内在道德观念称为“良心”,而佛洛伊德则把它称之为“超我”。这一人格结构中的道德基础部分来自于我们五六岁接受的教育,它包括了父母在人之初时为我们制定的行为准则,通过奖励、惩罚和榜样示范作用,孩子们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什么行为是好,什么是坏。这些被惩罚的部分了孩子们的“良心”,是人们避免去行事的,这构成了超我的一部分。超我的另一部分是“自我理想”,是被父母所赞许的,也是我们被鼓励去做的。 孩子通过父母的接纳或拒绝态度上建立了行为准则,并且及时的协调这些“教学成果”,奖励和惩罚构成了“自我调节机制”,父母的控制逐渐转化成为了自我控制。我们的行为至少部分 的遵循了这些行为准则,而构成了潜在的广大道德规范。通过这种机制,当我们的所作所为(甚至是未遂的意图)违背了道德规范时,我们会产生深深的羞耻感和犯罪感。 作为道德仲裁,超我是冷酷无情的,它只是追求道德上的完美,要求绝对的、持久的甚至是不合理的遵守。它极度讨厌本我,与自我不同,它不仅仅满足于延缓本我追求快乐的需要,而示意图彻底的扼杀本我的需求,特别是与性和攻击有关的部分。超我既不像本我追求快乐也不像自我追寻现实目标的达成,它仅仅由道德完善促发。本我提出需求,自我试图推迟其满足,而超我自始至终强调道德。像本我一样,超我也绝不接受对自身需求的任何妥协。 自我被夹在中间,承受着两边相反的持续加力(本我和现实),为了解释佛洛依德的理论,可怜的自我受到了来自三方面的威胁,这种压力所导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当自我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时,焦虑便产生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幸的结论,在我们漫长的生命历程中,由于自我像一个压力锅一样充满爆炸性的压力,焦虑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生中的常态。 图1: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见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模型就像是一座冰山:浮于水面上的是意识,浅水的是前意识,深水的则是潜意识。而本我、自我和超我则是另一种划分方法:本我提供冰山前进的动力,自我指引方向,而超我则像是个牧师,提供道德准则,仅此而已。 第二节 基于人格特质理论的人格结构模型 有关人格结构研究的早期工作主要是试图确定和标明一些持久而稳定的特点,以用来描述个体行为。 常见的特点包括害羞、进取、顺从、懒惰、雄心、忠诚以及畏缩等。当一个人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这些特点时,我们称其为人格特质。这些特质越是稳定,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频率越高,那么在描述个体行为时就显得越重要。人格特质是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在现代人格心理学中,人格特质理论将特质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得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予一致的反应。但是特质理论最早却源于研究人格个别差异的类型理论。类型理论往往根据一个人的某一特征或者特质来描述人格。例如,如果某人迷恋权位则说他是权力型的人,如果某人看问总是能够考虑到好的一面则认为他是乐观的人。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就属于最早的类型理论。他根据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的“体液说”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即多血质(具有过多的血液,充满活力和动力)、胆汁质(具有过多的黄胆汁,容易激怒)、抑郁质(具有过多的黑胆汁,通常表现为忧郁和悲哀)、黏液质(具有过多的黏液,使人迟缓或者懒惰)。体型说也是类型理论的一种。体型说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克瑞奇默(E. Kretschmer)的三分法,他将人分为肥胖型、瘦长型和健壮型,并企图分别以几种典型的性格归属具有某一种体型的人(如肥胖型与情绪不稳定相联系等)。体型说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谢尔顿(W. H. Sheldon)则将体型分为内胚型、中胚型和外胚型,并分别以不同的性格进行归属(如快乐、喜好社交的属于内胚型;好动、侵犯属于中胚型;思维退缩属于外胚型等)。体型与气质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相关,但是,将人的气质类型归结于体型,是不科学的。 与体液说和体型说不同的是建立在心理特质基础上的理论,称为心理类型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 G. Jung)首创的。他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前者在性格上喜沉静,易羞怯;后者则好活动,喜社交。此理论曾一度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导致了许许多多的心理学研究。但是这种二分法不足以说明一般的人格问题,绝大多数人处于两极之间,因此不能采取以少数特质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有的心理学家进一步指出,类型理论是因为它将人分在各个类别中,然后用某个符号来标记他们。这种标记不仅过分强调了行为的内在起因,而且也可能导致他们倾向于成为他们被标记的那种人。一个被称为“内向”的人可能会被他的朋友所冷落,使他变得更加孤立;同样,一个“外向”的人也可能会变得更加喜欢社交,因为其他人认为他应该如此。所以心理类型理论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 第一个特质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 W. Allport)。他和同事对描述人格特征的17 953个形容词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减少到数目较小的一些特质名称上,并将特质定义为: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并发动等值形式的(意义恒定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神经心理结构。因此,对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而言,人的人格是包括各种特质的动力组织,这些特质决定了个体适应的独特性。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还将人格结构中的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个人特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枢纽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 B. Cattell)接受了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关于人格特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特质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还有许多心理学家对人格特质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均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发现各种人格特质,继而确定人格的维度。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1897 -1967)的人格特质论(trait theory),是鉴于对弗洛伊德主义过于强调人的潜意识的怀疑和不满,以及心理学中的实验化倾向而提出的人 格特质理论。系以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人格结构看法。他认为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 奥尔波特考证了人格的这个词的词源,开始把它与意指面具的希腊语perxona相联系。他对50种有关人格的定义进行考证,并针对当时认为人格不存在和人格就是个人所不知的心灵阴暗的隐蔽处这两种主要理论流派,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37)一书中,得出了获得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推崇的他自己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嗣后,在其《人格的模式与成长》(1961)一书中,又把上述定义中的“动力组织”指人格是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他认为人格往往具有组织性,同时又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没有已成的,一切者在变成中”的思想,认为要格从杰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变成的东西。虽然一个人从一种经验到另一种经验保持同一性的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相似性,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面对特殊的经验时绝非一模一样。“生理心理系统”,是指这个动力组织需要身心共同操作,它们被不可分割地融合为一种个人统一体。人格既非纯属于心理方面,又非纯属于神经方面,两者无法分开。“决定”,是指个人行为的产生全在于他的人格结构本身。人格不是抽象或一种随便的虚构,人也决非仅是环境的消极反应者。人格确实存在。适合的刺激激发了人格的倾向性,人的真实本性就在行动中显示出来。“行为思想的独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这些行为思想乃是人的全部行为和思想,不论它是否与顺应环境、满足生物性需要有关;二是指人的全部行为和思想的个体性。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的两种陈述都强调了人格的独立性。注重研究个体而不注重研究制约人类的规律是贯穿于奥尔波特研究活动始终的主题。他三番五次地重申,决有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了解某个特殊个体的唯一途径是研究这个特殊的人。 奥尔波特认为完备的人格理论必须具有能够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这种单元就是特质。他对特质进一步分析道:特质是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是真实存在的。它具有指挥个体行为的能力,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起严反应上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即不同刺激能导致相似的行为。例如,“谦虚”这一特质,使个体对不同种类的刺激作出相似的反应。一般说特质和习惯都有决定倾向的意义,但特质比习惯更富于一般性,概括水平更高,它往往是在适应过程中整合特殊习惯的结果。从广义上说,特质和态度也有同样的意义,如果对事物的特定态度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得到表现,也可称之为特质。但特质又有同于态度,它并不明显地指向于某种对象,也无评价意义,不用于表态。特质也不同于道德品质,相对说来,道德品质比特质更具社会性。 奥尔波特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从共同特质看,个体间的差异,只不过是指个人所具备这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己。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的14种共同特质,如:支配-顺从,外向-内向,自信-自卑,合群-孤独,理论兴趣高-理论兴趣低等等。 2.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才能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他指出:“严格地说,只有个人特质是真实的特质。因为第一,特质是个人的而不是地区社会的;第二,特质是以个人经验独特方式发展起来的动力倾向,所以共同特质不是真正的特质。”在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特质是完全相同的,即使两个人在共同特质上是相似的,但他们行为上所表现的,仍各具独特性。例如,有两个人的攻击性特质(共同特质)可能相似,但两人对人或对物作攻击表现时,仍有差异。所以个人特质不能在个人间彼此比较。奥尔波特主张心理学家应该集中力量研究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认为个人所具有的个人特质并不是对一个人的人格起相同的影响和作用的。他进而把个人特质按其对人格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区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重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11.首要特质,它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整个人格,往往只有一个。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具有极大的弥散性和渗透性,影响到个人行为的所有方面。不过,这种首要特质, 未必每个人都具有。有些人因具有单个首要特质而成为著名人物。例如,创造是爱迪生的首要特质,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 2.重要特质,它是人格的构件。每个人都有几个彼此相联系的重要特质构成其独特的人格。它虽然不如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明显的支配作用,但本身还相当概括,对人格有一般意义的倾向。例如,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时,所考虑到代表某个学生人格的那些特质(如:准时、整洁、勤奋、诚恳等等),即属于其个人的重要特质。奥尔波特认为每个人所具有的重要特质,一般在5~10种之间。由此可见,每个人的重要特征并不多。 3.次要特质。顾名思义,次要特质不是决定人格的主要特质。它最不明显,渗透性极小,对个体行为影响小。与首要特质和重要特质相比,次要特质是从更为狭窄的各种刺激来说的,它包括一个人独特的偏爱(如对某些食物、衣着的偏爱)、一些片面的看法和由情境所制约(如某人有恐高症)的特质等等。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说明人的特点,也说明人的待业的策动的。人格是策动的、增长的的系统。他认为一种人格理论有它分析动机性质的中心。他提出了理想的动机理论的四个要求: (1)必须承认动机的现实性。反对S?弗洛伊德主义认为儿童时期的动机决定人一生行为的观点,主张动机是现在的动机,过去的动机只有现在还存在才能解释行为; (2)必须承认几种动机的同时存在。反对把动机归纳为一种类型,如:“性”、“自我实现”“自卑”等等。他在其《人格的模式与成长》一书中指出:“动机的种类是如此的广泛,以致难于发现普遍的构同特性”; (3)必须承认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与前人不同,他强调动机与认知过程的密切联系。认为不了解一个人的、意愿、价值观等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的动机; (4)必须承认每一个人具有独特的动机模式。正如两相人不会具有相同的特质结构一样,两个人也不会具有相同的动机结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动机模式。 奥尔波特采用了一个他认为能满足以上四个要求的动机性质的要领这就是“机能自主”(全称为“动机的机能自主”)。所谓“机能自主”简要地说就是一个人现在进行这一行为的原因与原来进行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即过去的动机与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机能是自主的,它独立于过去。例如,一个大学生刚学习一门课程时,很可能是因为这门课程是必修的,或因为家庭需要,或由于时间宽绰而选学,但也许在最后,他会完全被它吸引,甚至终身迷恋这门学科。这里原发性动机也许丧失殆尽,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却变成了目的。他认为,当动机成为自我统一体的一部分时,对这些动机的追求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缘故,而再也不是为着外部的鼓励或奖赏。他区分了两类机能自主: (1)持续的机能自主。它是指个人盲目从事的重复性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曾一度为实现某个目的起过作用,但现在已不再发生作用了。这种活动的发生独立于奖赏和过境经验之外,是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低水准的活动。例如一个人在退休后仍然每天早晨七时起床就是一个例子。 (2)自我统一的机能自主。它包括个人的兴趣、价值观、目标、态度和情操等引起,但认为由机能自主的动机控制的行为,才是人类行为的特征。因此机能自主的动机应该是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中心问题。 奥尔波特还论述了统我的形成过程和健康的人格。他把人格定义为一种“动力组织”,并把这种人格组织在其《生成: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看法》(1955)一书中命名为“统我”(即“自我统一体”),有别于古代及后来人们称之谓“灵魂”和“自我”的晦涩用语。统我的人格统一的根源,是人格特质的统帅。他把统我定义为:“包括人格中有利于内心统一的所有面。”完善的统我机能只有从出生到成年经过躯体自我感觉(1岁)、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自我意象的感觉(4~6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八个阶段的发展才能达成。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体系是面向健康人的。他反对弗洛伊德主义所持的精神病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不同的观点,认为精神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根本没有机能上的类似性。精神病患者与健康人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动机存在于过去而后者的动机存在于未来。他 强烈主张健康成人的人格原则,不能由动物园、儿童、过去或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引申而来。他提出了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要求十分相似的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1)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 (2)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康成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密的,富有同情心,无占有感和嫉妒心,能宽容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偏偏上的差异。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还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 (4)体现知觉的现实性。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事物。他们在评价一种形势和决定顺应这种形势时扔为明白。 (5)体现自我客观化。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理解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6)体现定向一致的人生观。健康成人表现出定向一致,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这种定向一般来说是属于宗教的,但不一定就是宗教。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也遭到了不少批评。这常常被人指责为不科学。一切科学都有必须寻求普遍规律,用一般概括的方法,而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则强调具体的个体研究,探讨个别例子。它又不易于进行实证性研究。它还被批评为割裂了人类与动物、儿童与成人、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的联系。还被指责为以损失潜意识心理为代价而过分注重有意识的心理,以损失外部原因为代价而过分注重行为的内部原因。它受到抨击最激烈的要领是“机能性自主”。“机能性自主”否认早期经验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认为动机只与现实有关而与过去无关。这样的说法未免言过其实。还有人批评该人格理论总的来看,未能对人格的动态作出具体的说明,只对人格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二、十六因子模型(the 16 personality factor model): 在所有的人格特质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由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 Cattell)提出的十六种根源特质,即十六因子模型。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他接受了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关于人格特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特质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B.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C.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这16种人格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具体特征如下: 因素A-乐群性:低分特征:缄默,孤独,冷漠。高分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因素B-聪慧性:低分特征: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高分特征: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 因素C-稳定性:低分特征: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高分特征: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因素E-恃强性:低分特征: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高分特征: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因素F-兴奋性:低分特征:严肃,审慎,冷静,寡言。高分特征: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因素G-有恒性:低分特征: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高分特征: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因素H-敢为性:低分特征: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高分特征: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因素I-敏感性:低分特征: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高分特征:敏感,感情用事。 因素L-怀疑性:低分特征: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高分特征:怀疑,刚愎,固执己见。 因素M-幻想性:低分特征: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高分特征:幻想的,狂放不羁。 因素N-世故性:低分特征:坦白,直率,天真。高分特征:精明能干,世故。 因素O-忧虑性:低分特征: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高分特征:忧虑抑郁,烦恼自扰。 因素Q1-实验性:低分特征: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高分特征: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因素Q2-独立性:低分特征:依赖,随群附众。高分特征: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因素Q3-自律性:低分特征: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高分特征:知己知彼,自律谨严。 因素Q4-紧张性:低分特征:心平气和,闲散宁静。高分特征:紧张困扰,激动挣扎。 除此之外,卡特尔在16PF中还复合了8类次级人格因素: 因素X1-适应与焦虑型:低分特征: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也可能对困难的工作缺乏毅力,有事事知难而退,不肯奋斗努力的倾向。 高分特征: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不满意。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身体健康。 因素X2-内向与外向型:低分特征:内倾,趋于胆小,自足,在与别人接触中采取克制态度,有利于从事精细工作。高分特征:外倾,开朗,善于交际,不受拘束,有利于从事贸易工作。 因素X3-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低分特征:情感丰富而感到困扰不安,它可能是缺乏信心,颓丧的类型,对生活中的细节较为含蓄敏感,性格温和,讲究生活艺术,采取行动前再三思考,顾虑太多。高分特征:富有事业心,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行动迅速,但常忽视生活上的细节,只对明显的事物注意,有时会考虑不周,不计后果,贸然行事。 因素X4-怯懦与果断型:低分特征:怯懦,顺从,依赖别人,纯洁,个性被动,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为获取别人的欢心会事事迁就。高分特征:果断,独立,露锋芒,有气魄,有攻击性的倾向,通常会主动地寻找可以施展这种行为的环境或机会,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独创能力,并从中取得利益。 心理健康因素Y1:低分者情绪不稳定的程度颇为显著,高分者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平均分为55,67以上者应有其成就,低分者难以获得专业上的成功。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Y3:高分者属于创造力强者的范围,应有其成就。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Y4:低分者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极小;高分则有成功的希望。 十六项人格特质理论虽较为全面,但仍有人对其提出质疑:一是由于项目较多,其人格特质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可能,复杂的人格结构也不利于进一步人格研究的开展;而另一方面,卡特尔在确定16项人格特质时采用的是当时先进的主因素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技术,而经过多年发展,PCA技术早已非当日所比,基于30年前PCA技术产生的十六因子模型的准确性也不免令人生疑,国内外均有报道16PF测试与其他测试进行比较时一致性水平较低。尽管如此,基于十六因子模型理论而产生的16PF测试仍是应用最广泛的人格测试之一,十六因子模型也为其他人格模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及技术的基础。 三、大三因子模型(the big three model): 此模式是由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特质模型。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其子S.B.G.艾森克发展了艾森克的理论并将之发扬光大。 艾森克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在其《人格的维度》一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他认为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后来他又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 艾森克继承先前实验心理学家的工作,通过对由实验、问卷与观察所得到的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的因素分析,深入研究了人格维度。他认为研究人格特质有时可能会含混,只有研究人格维度才能清楚。他指出,维度乃是代表一个连续的尺度。每一个人都可以被测定在这个连续尺度上所占有的特定的位置,即测定每一个人具有该维度所代表的某一特质的多少。19世纪已有心理学家提出人格图解的雏形。他们认为人格可以从两个直角维度来进行描写。按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的假设,一个维度是从情绪性强过渡到情绪性弱,另一个维度是从可变性过渡到不变性。艾森克则提出外-内倾、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性-激进主义五个维度,但认为外-内倾、神经质和精神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最早对外-内倾概念做过研究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O.格罗斯。以后在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的著作中把外-内倾概念引入人格研究。后来又有不少学者对外-内体面型的人做了不少实际研究。艾森克的外-内倾概念,除了具有其本身的一般含义外,还与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联系。兴奋过程可以易化正在进行的感觉、认知和活动;抑制过程可以干扰或影响有机体正在进行的感觉、认知和活动。他发现高外倾性的人兴奋过程发生慢、强度弱、持续时间 短,而抑制过程发生快、强度强、维持时间长。这种人难以形成条件反射。高内倾性的人兴奋过程发生快、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而抑制过程发生慢、强度弱、维持时间短。这种人容易形成条件反射。1976年雷维尔等人作了一项有关工作效果的研究。他们推论内倾的人在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上已具有高度的兴奋水平,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那么就会降低被试的工作效果;外倾的人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兴奋水平相对较低,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就会提高被试的工作效果。他们的实际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推论,支持了艾森克的观点。 他对情绪性、自强度、焦虑(包括驱力)等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都有是统一的。他把这一维度称为神经质(neuroticism)。在他的用语中神经质与精神疾病并无必然的关系。他指出情绪性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性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他又进一步指出情绪性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他认为可以用外-内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来表示正常人格的神经症以及精神病态人格。 艾森克认为精神质(psychoticism)独立于神经质。它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并非暗指精神病。研究表明,精神质也可以用维度来表示,从正常范围过渡到极度不正常的一端。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得高分者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心肠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作用、对旁人有敌意、攻击性强等特点。低分者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导致行为异常。他认为精神质与神经质维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种神经症和各种精神病。 他认为有关外(extraversion)-内(Introversion)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的实验研究,几乎完全同意在人格测量描述系统中这两相因素处于醒目和稳定的地位。他又将外 - 内倾和神经质作为两个互相垂直的人格维度,且以外-内倾为纬,以神经质为经(表现为情绪稳定的一端和情绪不稳定的一端),绘制成人格结构图。艾森克在人格结构图的两维空间组织起他认为基本的 32 种人格特质,且与古代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这种人格结构的图解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艾森克还对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层次理论。该理论概括性的图解如图2。从图2可以看到艾森克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个水平。最底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由持续性、僵硬性、主观性、羞耻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般因素。 艾森克对人格的研究从人格的特质转向人格维度,提出了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这不仅为实验室内许多实验所证实,且得到数学统计和行为观察之佐证,受到各国心理学家的重视,且已广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和司法领域。 在大三因子模型基础上制定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用途较广的人格量表,它已被一些国家译出或修订。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修订。艾森克的人格研究不像许多美国心理学家从事或偏重特质水平,而是集中于类型。他认为特质是观察到的个体的行为倾向的集合体,类型是观察到的特质的集合体。他把人格类型看作某些特质的组织。他提出的人格理论主要是属于层次性质的一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结构的层次明确,因此人格就可分解为有据可查、有数可计的要素。这是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探讨而难以确定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特质和类型的关系上,艾森克解决得相当出色。在其类型结构的层次的论述中,表明了他的人格观点并没的排除环境的作用,但人格的生物倾向性仍是他的理论的主要方面。 各量表的具体含义如下: 内外向(E):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神经质(N):反映的是正常行为,与病症无关。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常郁郁不乐、 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精神质(P):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容易发展成行为异常。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掩饰性(L):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与其它量表的功能有联系,但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四、七因子模型(the big seven model): 此模式为克罗林格(Cloninger)设计,相应的量表为气质和性格量表(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inventory,TCI)。它用于测量四类气质和三类性格。测量气质的尺度有:新奇寻求(novelty seeking)、伤害躲避(harm avoidance)、回报依赖(reward dependence)和坚持性(persistence);测量性格的尺度有:自主性(self-directedness)、合作性(cooperativeness)和自我超越性(self-transcendence)。 在TCI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其修订版TCI-R,TCI-R的240项题目中有189项与TCI一致,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版本,TCI-R下七项又各分为数个分量表: 1、新奇寻求(NS):(NS1)寻求兴奋性;(NS2)冲动性;(NS3)放纵性;(NS4)无序性。 2、伤害躲避(HA):(HA1)预期的担忧;(HA2)对未知恐惧;(HA3)羞怯;(HA4)易疲劳。 3、回报依赖(RD):(RD1)多愁善感;(RD2)人际关系开放;(RD3)依恋性;(RD4)依赖性。 4、坚持性(PS):(PS1)渴求成就;(PS2)努力工作;(PS3)雄心勃勃;(PS4)追求完美。 5、自主性(SD):(SD1)责任感;(SD2)目标明确;(SD3)足智多谋;(SD4)自我接纳;(SD5)接受不同意见。 6、合作性(C):(C1)社会接纳;(C2)共情;(C3)乐于助人;(C4)同情心;(C5)善良正直。 7、自我超越性(ST):(ST1)自我遗忘;(ST2)超越识别;(ST3)心灵接纳。 气质和性格量表也被其他交叉学科用于研究人格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例如分子神经影像学、结构影像学和遗传学等等。Cloninger认为TCI中的三类气质——新奇寻求(NS)、伤害躲避(HA)和回报依赖(RD)分别与多巴胺基础活动低下、5-羟色胺活动亢进和去甲肾上腺基础活动低下相关。研究表明新奇寻求(NS)与多巴胺能通路相关,多巴胺载体DAT1和多巴胺受体DRD4均与新奇寻求有关。体内缺乏多巴胺的帕金森病患者,发现其新奇寻求得分也较低。另外许多研究也用气质和性格量表证实了个体基因改变与人格特点之间的关系,所研究的相关基因主要包括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LPR和基因XBP1的突变。 五、大五因子模型(the big five model): 如果将上述的十六、三或七因子等人格量表同时实施在一个样本中,PCA技术会筛选出最主要的特质变量。1949年,闻名的人格心理学家、社会学家Fiske从Cattell词单中抽出22个词用于描述128 名临床心理培训生。描述的办法有3种:(1)自我描述;(2)教师的评定;(3)相互描述。而后,分别对三种评定作因素分析,结果得出5个人格因素。1961年图普斯(Tupes)和克罗斯特尔(Christal)运用Cattell的35个成对词对8个不同的群体进行测评,有军人、大学生等,评定者包括同伴、指导者、教师及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所有因素分析的结果,均出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后来被Goldberg称为“大五”因素以强调它们的广泛性与Cattell的前5个因素基本相似。之后Norman根据Tupes和Christal的五因素结构。从Cattell的词表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20对双极形容词,根据大学生被试的评定结果,得到了同样的五个因素。Borgatta根据卡特尔的35个变量进行了研究,结果也重复得到了五个因素。据此认为卡特尔的35个变量可以用五个因素进行概括。经过近二十年来不断重复的量表调查实验,心理学家们发现了重复最多的五因子结构,即大五因子模式。这些大五因子模式的信度和效度也已经在多种语言文化中被证实。Goldberg(1992)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最常用的两种是卡斯塔 (Costa)和麦克科尔(McCrae)的NEO-PI-R和儒克曼(Zuckerman)和库曼(Kuhlman)的人格问卷(ZKPQ)。 1、卡斯塔(Costa)和麦克科尔(McCrae)的NEO-PI-R: 卡斯塔(Costa)和麦克科尔(McCrae)等人根据对16PF的因素分析和自己的理论构想编制了测验五因素的NEO—P1人格量表(NEO—PI Five-Factor Inventory)。该量表包括300个项目,被试在五点量表(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上指出每个句子表示他们自身特点的程度。这五个维度因素是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和认真性(C),也被称之为人格的海洋(OCEAN)。除了五个因素上的得分,被试还有为每个维度量表设置的六个测量特质水平的层面量表得分,这些层面量表提供了有关大五因素的每个因素内的行为的更大区分性。下面是有关人格大五特质因素和相关特点: 神经质(N):评估的是情感的调节和情绪的不稳定性。情绪性高分的个体倾向于有心理压力、不现实的想法、过多的要求和难以控制冲动以及不适应的应对反应。虽然这个方面的高分并不预示着存在临床上的障碍,但患有临床综合症的个体往往会在这个量表上得高分。正面表现为情绪理性化,冷静,脾气暖和,满足感,与别人相处舒畅。负面表现为自我防卫,担忧,担心个体是否适应,往往容易情绪波动并易产生负面情绪如气愤,自罪和厌恶感,还易于产生非理性的想法,在压力状况下比他人效果差。 外倾性(E):表示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这个维度将健谈的、主动的、活泼的、趋于好运和乐观的个体与沉默的、严厉的、腼腆的、安静的人作对比。这个方面可由两个品质加以衡量:人际的卷入水平和活力水平。前者评估个体喜欢他人陪伴的程度,后者反映了个体个人的节奏和活力水平。外倾性正面表现为健谈,面部表情丰富,并喜欢做出各种姿势。他们坚决,好交友,很活泼,富有幽默感,轻易激动,好刺激,趋向于好动、乐观,负面表现为沉默寡言,呆滞。 经验开放性(O):对经验本身的积极寻求和欣赏以及对不熟悉情境的容忍和探索。这个维度将那些好奇的、对新鲜物感兴趣的、新奇的、非传统的以及富有创造性的个体与那些循规蹈矩的、无分析能力的、不善于创造性思索的个体做比较。正面表现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尤其是对知识、各种艺术形式和非传统观念的赞赏。人们经常认为他们勤于思考,好幻想,知识丰富,富于创造性。负面表现为自我封闭,循规蹈矩,喜欢固定的生活和工作程式,不善于创造性的思考。 宜人性(A):考察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这些态度既包括善于为别人着想、富有同情心、信任他人、宽大、心软、直率,也包括布满敌对情绪、愤世嫉俗的、爱摆布人的、缺乏同情心。 认真性(C):责任意识评估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坚持和动机。这个子维度把可靠的、讲究的、有能力的个体和懒散的、行为不规范的个体作比较。同时反映个体自我控制的程度以及推迟需求满意的能力。正面表现为行为规范,可靠、有能力、有责任心。他们好像总是能把事情做好,处处让人感到满足。负面表现为行为不规范,粗心,做事效率低,不可靠。 2、儒克曼(Zuckerman)和库曼(Kuhlman)的人格问卷(ZKPQ): 共89条目,对应五项分量表:冲动感觉寻求(impulsive sensation seeking)、神经质-焦虑(neuroticism-anxiety)、攻击-敌意性(aggression-hostility)、社交性(sociability)和活泼性(activity)。在中国文化中,此量表的结构、信度和效度也可以重复地出现。 基于问卷研究得出的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的一个重要支持证据是来自跨文化的词汇研究。研究者们假定: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几乎是无穷的,然而多数的差异在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中是无关紧要的,但对于那些人类长期以来就已观察到的主要个体差异,由于人们为了表达方便都已发展出了专门的用词来描述了,也就是说,主要的人格特质都会编码到自然语言中去了。 因此,研究者们就对各个不同语言中描述人的词语进行筛选、比较和匹配,使之纳入不同的范畴,并据此建立词表,然后根据因素分析的统计手段,提取负荷量最高的几个因素,结果发现在各个不同语言体系中都显现出了表示人格特质的五个相对显著且稳定的因素,而且这五个因素还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即这五个因素不但出现在英语里,也出现在别的语言里。应该说,这种基于跨文化词汇研究是不同于基于问卷调查研究的另一种研究思路,但是结果却显示这两种不同研究途径的研究结论却是可以相互佐证的,这就成为了证明五因素模型合理性的最重要证据。 另一个证据是有关自我等级评定与他人评定之间的关系。有许多研究都表明自我等级评定与同伴和配偶评定在所有五个因素上都有很大的一致性,而且也表明自我等级评定与相当熟悉的个体所作的评定间的一致性远远高于与陌生个体所作评定的一致性。这些研究都说明了这样一种事实,个体在五因素上的自我等级评定反映了实际行为,而不是被评定者虚构的自我表征。 另外的证据有来自五因素模型以及相关的五因素调查表与其他诸如动机、情感、人际机能等人格特征的关系,以及来自进化论和遗传学的依据。在这里,就不具体展开论述。 虽然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仍未得到心理学家们一致性的认同,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更接近于人格的真实维度,这对于心理辅导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支持,也为发展性辅导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对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概述可知,在人格结构五个维度中,宜人性和认真性属人际维度,外倾性属气质维度,神经质属情绪维度,而开放则与认知有紧密相关,所以这就为人格发展和整合明确了具体内容。 发展性辅导强调辅导的发展性与教育性,但也不忽视矫治性工作。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为人格障碍的描述和诊断提供了独特应用。一些临床医师都习惯把人格障碍看成是精神病理学单独的特别的类型,与通常人格特质无关。而五因素模型认为人格障碍就是处于正常人格连续体的另一端。例如,强迫型人格可以视为在认真性因素上得分特别高的人,而反社会人格就是在宜人性因素上得分特别低的人。这种人格障碍的取向就提供了对不同人格障碍患者采取不同治疗的基础,充实了发展性辅导模式。 “大五”概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格心理学长期以来概念和构想过多所造成的混乱局面。一直以来,人格心理学家在寻找有效的人格解释单元,提出了许多人格理论,但是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在近十多年中,人格心理学界非常流行的“大五”人格模型为人格描述与解释提供了基础的、广泛的框架,被称为是人格领域中的一场静静静的革命。“大五”模型是当代人格心理学的新型特质理论。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与完善,其理论和研究模式已经由初具规模趋向成熟。 西方的“大五”模型是在“词汇学假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格结构的描述维度,已经日益在心理学界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出现了明显的“全球化”应用的趋势。1990年以来大量的跨文化研究都支持“大五”模型,“大五”已经在德国、荷兰、波斯、西班牙、匈牙利、菲律宾等国获得了验证。我国一些学者也参与了这方面的研究。 人格特质结构模型的研究在西方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表明以美国为首的一批人格心理学家多年来为寻求将各种人格结构概念纳入统一的、系统的框架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这一框架为人们描述个体差异以及交流各自的发现提供了共同的参照体系。反映了人格结构的研究从过去长期所处的一种歧见颇多的状态走向了某种程度的整合,同时也大大地推进了人格研究的进展。 “大五”模型提出以后像任何新生理论一样都遭到了毁誉参半的待遇。其中主要的异议有:FFM(Five Factor Model)这种外部观察不足以理解人格和构建人格模型;FFM支持者对于这个模型毕竟是个什么东西莫衷一是;FFM假设人们在填写词表时会激活自我概念,但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是不正确的;FFM 对于人格过程没有任何贡献,而只是对于这些过程的结果提供了一些标签;FFM所依赖的因素分析技术也是值得怀疑的。 “大五”虽然得到普遍的运用,但仍旧存在问题:第一,大五人格量表在实践中存在显著的内在相关,当神经质被重新命名为情绪稳定性时,五个基本因素全都存在正相关。第二,五个因素并没有包摄人格的全部,尽管几乎任何人格建构都可以由大五得到反映,但却不能从大五中分离出每一个人格构想,大五虽然充分体现了人格的静态性,但却未能涉及到人格最富魅 力的动态性。第三,最根本的缺陷是,大五人格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假设,五因素得自于因素分析,是在没有理论前提的情况下,从技术角度得出的,五因素模型到底是什么,仅仅依靠五因素并不能理解人格。 还有一些人格心理学家,尤其是中国专家认为,“大五”模型仅仅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其它文化中的应用取决于该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似性。特殊是从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进行的研究彻底推翻了“大五”人格模型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适用性,进一步凸显了对西方理论和概念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本土化或中国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格心理学家得出如下结论:西方的“大五”人格结构模型主要反映西方文化的特点,不具“跨文化的一致性”;人格结构模型的跨文化比较策略会影响到比较的结果和结论;“衍生的一致性”策略是跨文化比较的最佳策略,也是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明显不同于西方的“大五”结构,由七个维度构成。 受到“大七”的质疑:“大七”因素模型是在“大五”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研究“大五”因素模型的过程中,有不少心理学家对“大五”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对因素的心理含义等提出了批评意见。“大七”因素模型的倡导者在继续“大五”因素研究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侧重指出了“大五”因素模型在选词方面的两个缺陷:第一,“大五”的选词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中人格特质的所有方面。John 等人对特质词的分类研究做过一个历史回顾,他发现像“独立的”、“特异的”、“保守的”等重要的人格特质术语无法归入大五结构的任一维度。Tellegen 等指出“大五”没有象它所声称的那样完全抓住了“自然”语言的人格范围。这是因为“大五”研究大都使用奥尔波特(Allport)等的词表,而且在做因素分析之前就删除了评价性术语,有的还删除了描述暂时状态的(如心境等)术语。第二,做因素分析前的选词标准主观随意性大。正如Lellegen等指出的,“大五”研究者在制定特质词分类标准,按此标准去掉多余词或选词构成测量词表时,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决策误差,词表的内容有偏颇,依此构造的人格维度显然也不全面。事实上,严格的分类标准使得很多潜在的人格术语进入不了因素分析的筛选范围。针对于此,Tellegen等率先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和改进,提出了人格“大七”因素模型。 Tellegenhe和Wailer将评价维度引人人格结构,提出了“大七”人格模型。在“大七”中,正价(PVAE)和负价(NVAL)是两个新的人格维度,其余五个维度:正情绪性(PEM)、负情绪性(NEM)、可靠性(DEP)、适意(AGR)和因袭性(CONV),分别与“大五”的外倾性、情绪性、责任感、宜人性和开放性有大至的对应关系。 CAPS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挑战:特质与情境的争论持续了多年,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争论使更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在这些理论中,米歇尔创立的GAPS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对大五模式的挑战尤为尖锐(见下文:GAPS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它指出了特质理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只关注个人内在的作用。但CAPS理论与大五模式理论结合,更好地整合了各自为战的人格结构理论,让人们看到了大一统心理模式——大一模式形成的一抹曙光。 第三节 其他人格结构模型 目前在上述人格模型之外仍存在一些较有影响的人格结构模型,但大多仍是基于人格特质理论,或略有变化,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中国人的七因素模型和六因素模型,GAPS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以及麦氏人格模型。 一、中国人的七因素模型和六因素模型(Chinese seven factor and six factor model): 尽管大五因子模式在多种语言文化,包括中国文化中被证实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在一些国内研究中中大五因子模型也表现出了良好的一致性。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完全照搬该模式会带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国内的研究者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模型——中国人的七因素模型和六因素模型。 早期我国学者引进西方的人格测验工具来评鉴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及人格结构特点,结果发现用西方人格测验工具来评鉴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会有文化偏差等难以克服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心理学家积极投入探索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实证研究。有两支心理学家队伍经各自独立研究得出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杨国枢、王登峰,1999;王登峰、崔红,2004)和六因素模型(宋维真、张建新等,1993;张建新、周明洁,2006)。在七因素模型的基础上编制出了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在六因素模型的基础上编制出了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这两类人格结构模型均进行了与大五人格模型的比较,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 1、七因素模型: 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由82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 从“完 ()”到()”全不符合 1“完全符合 7的评定。该测试可以测量中国人人格的七个维度,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七个因维度的含义简述如下: WX-S(外向性)。反映的是人际情境中表现出的活跃、主动、积极和易沟通、轻松、温和的特点,以及个人的乐群、合群的倾向。高分者的特点是人际交往中表现活跃、积极,擅长与人交往,容易与人沟通和受人欢迎;低分者的特点是人际交往中的被动、拘束和不易接近。 )SL-S(善良。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中“好人”的总体特点,包括关心他人、对人真诚、宽容、正直和重感情等内在品质。高分者对人真诚、友好、顾及他人和有同情心;低分者对人虚假、欺骗、以及利益为先、不择手段。 XF-S(行事风格)。反映个体的行事方式和态度。高分者做事踏实认真、谨慎、思虑周密、行事目标明确、切合实际、以及守规矩、合作;低分者的特点是做事浮躁、别出心裁、不合常规、以及不切实际和难缠。 CG-S(才干)。反映个体的能力和对待工作任务的态度。高分者敢做敢为、坚持不懈和积极投入;低分者做事犹豫不决、容易松懈无主见和回避困难。 、 )QX-S(情绪性。反映个体的情绪稳定性特点。高分者急躁、冲动,对情绪不加掩饰和难以控制;低分者情绪稳定、平和,情绪表达委婉和可控。 -S(人际关系)。反映个体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态度。高分者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并乐RG 于沟通和交流;低分者把人际交往看作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自我中心、待人冷漠、计较和拖沓盲目。 CT-S(处世态)。反映个体对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度。高分者目标坚定、明确、理想远大,度态 对未来充满信心、追求卓越;低分者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甚至退缩平庸。 表1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模型及其子因素 因素名称 子因素 外向性 活跃、合群、乐观(如活跃、主动、积极、易沟通、轻松、温和、乐观和积极 心态等) 善良 利他、诚信、重感情(如对人真诚、宽容、关心他人、诚信、正直、重感情等 好人特点) 行事风格 严谨、自制、沉稳(如做事踏实认真、谨慎、思虑周密,或做事浮躁、不切实 际等) 才干 决断、坚忍、机敏(如有能力、敢作敢为、坚持不懈、肯动脑筋,或犹豫不决 和回避困难等) 情绪性 耐性、爽直(如急躁、冲动、对情绪不加掩饰和难以控制,或情绪稳定、平和 等) 人际关系 宽和、热情(如待人友好、与人为善、乐于沟通,或把人际交往看作是达到个 人目的的手段、计较和拖沓等) 处世态度 自信、淡泊(如目标明确、坚定、追求卓越,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 2、六因素模型: 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以中国人六因素人格模型为基础,CPAI有22个人格量表,11个临床量表和2个效度量表(分别如下表);除效度量表外,平均每个量表有15个测验项目;项目数总计为510个,它们分别涉及华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情感表达、价值观念、道德信仰、人际关系等等。 表2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六因素模型及其子因素 因素名称 子因素 领导性 领导性、理智—情感、内—外向、开拓性 可靠性 责任感、情绪性、自卑—自信、务实性、乐观—悲观、严谨性、面子、内— 外控制点、亲情 容纳性 阿Q精神、宽容—刻薄、自我—社会取向、老实—圆滑 人际关系性 传统—现代化、人情、纪律性、和谐、节俭—奢侈 开放性 新颖性、多样性、多元化思考、唯美感、容人度、人际触觉 个人性 自我—社会取向、理智—情感、阿Q精神 二、GAPS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GAPS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米歇尔(Michel.W)提出。米歇尔曾是认知心理学家凯利(Kelly)的学生,受到凯利的建构选择论和重视人类动因作用观点的影响,同时他还吸取了同是社会认知理论代表的班杜拉的相互作用论和罗德的价值期望理论,从而建立了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即CAPS,对个性倾向、情境、动因和个性结构的一致性进行重新的探讨,试图对人格的特质和情境进行整合。米歇尔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弥补了特质论将情境间的差异当作误差不予考虑的缺陷,认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表现的差异正是特质的表现。人格结构主要由编码(encoding)、期望和信念(expectation and beliefs)、情感(affects)、目标和价值观(goals and values)、能力和自我调节规划(Competencies self-regulating plans)等协调因子构成,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经验作用下以独特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不同情境下保持相对稳定,形成稳定的人格结构。这种理论将特质与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动态、整合的眼光来看待人格,反映了当今心理学发展的综合、统一趋势。个体的这些协调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经验的作用下以独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人格结构,在不同情境下保持相对稳定。当个体处于某个情境中时,情境便会激活某些相互联系的因子,它们之间又产生特定的交互作用,从而产生了情境特异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不同情境有不同的激活,这便是行为不一致的原因。行为也会对情境产生作用(CAPS对于情境的解释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即个体对客观情境赋予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这里Michel 明显受到了认知心理学中“激活扩散理论 ”的影响。因此,个体差异不仅体现在跨情景的差异,更体现在跨情境差异的规律性上面,即差异背后的稳定的人格组织。单纯分析某个情境的某个行为是得不到有价值的结论的,而需要分析情境变化下的不同人的不同行为表现,绘成剖面图,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格模式。这种图称为情境-行为剖面图(situation-behavior profile)。CAPS最为闻名的方面即是根据行为特征或情境-行为剖面图对人格倾向进行重新定义,以便说明人们如何应对碰到的情境,寻求人格特质的详细类化,这种建构可使特质概念变得更加明确。但至今为止,心理学对情境的分类才刚刚起步,CAPS若想科学预测人们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米歇尔等人提出的CAPS理论,同时关注了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外显行为、认知、情感,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对个体行为表现的影响,克服了传 统人格理论的局限。该理论对人格特质进行了重新界定,不仅调和了特质论与情境论之间的争论,也弥补了特质研究的局限,并为特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开辟了另一条途径。CAPS理论对人格本质的理解,脱离了本质论的人格观,体现了社会建构论的倾向。不仅考察了人格结构,也重视对动力过程的分析。既考虑了个体和情境两种因素,又解释了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同时还包括了影响人格的生物遗传、社会文化等因素,为西方人格心理学走出困境带来了一线曙光,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整合趋势。 CAPS理论重新界定了人格特质,调和了在以前的方法中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研究结果将它们整合在一个较大的理论框架之中。如调和了特质论与情境论之争,弥补了特质研究的局限,为特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开辟了另一条途径。CAPS是一个动态的、意识的整合性的大理论,它不仅考虑了人格结构,也着重于心理过程:既考虑了人,又考虑了情境,解释了人与情境互动;还可以解释先天特性、状态、动力组织、个体知觉、发展及自我调节等多种重要的人格概念,并且Michel也强调:“人格心理学的目标是尽可能深刻、完全和准确地理解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宽泛、逻辑的理论框架来统一概念、指导研究,使人们真正认识人格的内部动力状态及其外部表现,解释人际差异,使人格心理学成为厚积薄发的科学,而非一群工作者的集合。” 三、麦氏人格模型(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 MBTI源自于卡尔.荣格(Carl G. Jung)的心理类型理论,后经凯瑟琳.布利格斯与伊莎贝尔.布利格斯.迈尔斯两人加以演化,最后又形成了四个维度,八个偏好,十六种人格类型的人格类型量表,简称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目前,MBTI已经发展成应用心理学领域知名的专业鉴别工具,广泛地应用于职业发展、职业咨询、团队建议、婚姻教育等方面,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职业规划和个性测评理论。 MBTI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个性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用字母代表如下:驱动力的来源:外向E—内向I;接受信息的方式:感觉S—直觉N; 决策的方式:思维T—情感F;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判断J—知觉P;其中两两组合,可以组合成16种人格类型。 E指的是个体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个体外部世界的人或事物上;I指的是个体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个体内心世界中的经验和想法上。 S指的是个体对事物的感知主要集中在能被五官明确感知到的具体内容和细节上;N指的是个体对事物的感知主要集中在事物的整体轮廓和相互关系上。 T指的是个体对事物的判断主要建立在事物的客观属性上,以及多以旁观者的角度做出判断;F指的是个体对事物的判断主要建立在个人感受或价值观上,以及多以参与者的角度做出判断。 P指的是个体与外部事物相联系时更多采用前面提到的感知方式(着重点是过程的体验)即S或N中的一种方式;J指的是个体与外部事物相联系时更多采用前面提到的判断方式(着重点是结果的达成)即T或F中的一种方式。 两两组合的16种复合式人格类型,又可归于四个大类之中,具体总结如下: SJ型:忠诚的监护人。具有SJ偏爱的人他们的共性是有很强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他们忠诚、按时完成任务,推崇安全、礼仪、规则和服从,他们被一种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强烈动机所驱使。他们坚定、尊重权威、等级制度,持保守的价值观。他们充当着保护者、管理员、稳压器、监护人的角色。大约有50%左右SJ偏爱的人为政府部门及军事部门的职务所吸引,并且显现出卓越成就。 SP型:天才的艺术家。有SP偏好的人有冒险精神,反应灵敏,在任何要求技巧性强的领域中游刃有余,他们常常被认为是喜欢活在危险边缘寻找刺激的人。他们为行动、冲动和享受现在而活着:约有60% 左右SP偏好的人喜欢艺术、娱乐、体育和文学,他们被称赞为天才的艺术家。 NT型:科学家、思想家的摇篮。NT偏爱的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喜欢梦想,有独创性、创造力、洞察力,有兴趣获得新知识,有极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是独立的、理 性的、有能力的人。人们称NT是思想家、科学家的摇篮,大多数NT类型的人喜欢物理、研究、 管理、电脑、法律、金融、工程等理论性和技术性强的工作。 NF型:理想主义者,精神领袖。NF偏爱的人在精神上有极强的哲理性,他们善于言辩、充 满活力、有感染力、能影响他人的价值观并鼓舞其激情。他们帮助别人成长和进步,具有煽动 性,被称为传播者和催化剂。约有一半的人在教育界、文学界、宗教界、咨询界以及心理学、 文学、美术和音乐等行业显示着他们的非凡成就。 参考文献: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徐光兴. 临床心理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廖湘蓉,龙晓东. 卡特尔16PF与SCL-90量表在大学生心理测量中的对比研究. 健康心理 学杂志, 2001,9(5): 328-330 陈兰萍. 试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与和谐人格.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21(6): 116-118 王登峰, 崔红. 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西 方五因素人格量表(NEO PI-R)为例. 心理学报, 2008, 40(3): 327-338 崔红, 王登峰. 西方“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适用性分析. 心理科学, 2004, 27(3) 焦玲艳, 张华伟, 陈景武. 几种常用的人格测验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4: 17-18 尤瑾, 郭永玉. “大五”与五因素模型:两种不同的人格结构.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1): 122-128 刘凤娥, 黄希庭. 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 心理学动态, 2001,9(2) 彭红军, 孟宪璋, 龙英, 郭扬波. 客体关系量表在精神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 杂志, 2008, 24(14): 2410-2412 张建新, 周明洁. 中国人人格结构探索——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4): 574-585 王维, 张伟, 丘昌建, 肖融. 自我概念研究进展概述. 精神医学杂志, 2008, 21(1): 68-70 张萌, 张积家. 人格特质的六因素结构模型. 心理科学, 2006, 29(3) 杨慧芳, 郭永玉.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 心理学探新, 2006, 26(1) 徐世勇. Cloninger的人格生物社会模型及其生理机制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5(2): 344-349 Cattell RB, Saunders DR, Stice G. Handbook for the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Champaign, III, Inst for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testing, 1957 Eysenk HJ. Biological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In L. Pervin editor.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Guilford, 1990, 224-276 Marvin Zuckerman, C. Robert Cloninger."Relationships between Cloninger's, Zuckerman's, and Eysenck's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1(2): 283-285 CR Cloninger, DM Svrakic, TR Przybeck."A psychobiological model of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0(12): 975-970. Ichiro Kusumi, Takuya Masui, Chihiro Kakiuchi, Katsuji Suzuki, Tatsuyuki Akimoto, Ryota Hashimoto, Hiroshi Kunugi, Tadafumi Kato & Tsukasa Koyama."Relationship between XBP1 genotype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ssessed by TCI and NEO-FFI". Neuroscience letters, 391(1-2): 7-10 C. R. Cloninger (Autumn 1986). "A unified biosocial theory of personality and it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xiety states". Psychiatric Developments, 4(3): 167-168 Hidenori Yamasue, Osamu Abe, Motomu Suga, Haruyasu Yamada, Hideyuki Inoue, Mamoru Tochigi, Mark Rogers, Shigeki Aoki, Nobumasa Kato & Kiyoto Kasai (January 2008). "Gender-common and -specific neuroanatomical basis of human anxiety-related personality traits". Cerebral Cortex, 18(1): 46-42 Goldberg RJ, Novack DH. The psychosocial review of systems. Soc Sci Med, 1992 Aug 35(3): 261-9. Review Mutch C. Higher-order factors of the big five model of personality: a reanalysis of Digman (1997). Psychol Rep. 2005 Feb;96(1):167-77 Mihura JL, Meyer GJ, Bel-Bahar T, Gunderson J. Correspondence among observer ratings of Rorschach, Big Five Model, and DSM-IV personality disorder constructs. J Pers Assess. 2003 Aug;81(1):20-39 Church AT, Reyes JA, Katigbak MS, Grimm SD. Filipino 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the big five model: a lexical approach. J Pers. 1997 Sep;65(3):477-528 Cattell RB. Reprinted from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46), 36, 159-174: 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II: the determination and utility of trait modality. Br J Psychol. 2009 Apr;100(Pt 1A):233-48 Bedford A, Davies F, Tibbles J.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Questionnaire (PSQ): a cross-validation with a large clinical sample. Clin Psychol Psychother. 2009 Jan;16(1):77-81 Wu Y, Wang W, Du W, Li J, Jiang X, Wang Y. 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Zuckerman-Kuhlman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Reliabilities and gender/age effects. Soc Behav Pers, 28: 241-249 Mischel W, Shoda Y A. 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 reconceptualizing situations,dispositions,dynamics,and invariance in personality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102): 246-268 Shoda Y,Mischel W.Personality as a dynamical system:emergence of stability and constancy from intra-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2,6(4):316-325 Tobacyk JJ, Livingston MM, Robbins J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type and neo measure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in Polish University students: a preliminary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Psychol Rep. 2008 Oct;103(2):588-90
/
本文档为【人格的结构.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