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日语版生僻字

日语版生僻字

2019-01-31 1页 doc 17KB 82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峰行天下

暂无简介

举报
日语版生僻字HUAsystemofficeroom【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岳麓版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1、产生:原是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2、特征:(1)区域差别: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有地域差别。(2)作物结构:北方(黄河流域)以生产粟麦为主,南方(长江流域)以生产水稻为主。中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农业的发展1、生产工具:用途时代主要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生...
日语版生僻字
HUAsystemofficeroom【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高一历史必修二归纳总结岳麓版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1、产生:原是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2、特征:(1)区域差别: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有地域差别。(2)作物结构:北方(黄河流域)以生产粟麦为主,南方(长江流域)以生产水稻为主。中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农业的发展1、生产工具:用途时代主要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生产模式农耕工具商周以前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刀耕火种原始粗放商周时期以耒、耜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工具石器锄耕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汉代犁壁、牛耕推广唐代曲辕犁灌溉工具东汉翻车(人力)隋唐筒车(水力)*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2、生产关系的发展:奴隶制集体劳作(与井田制相适应)→个体农耕、男耕女织(与封建私有制相结合)。3、水利工程的完善:(1)春秋时期:楚国的芍陂;(2)战国时期: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3)西汉:漕渠;(4)西汉王景治理黄河、新疆地区的坎儿井三、全面理解小农经济1、出现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主要是指铁犁牛耕)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2、产生时间:春秋时期3、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5、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2)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极少交换;(3)落后性。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心理状态容易满足。(4)脆弱性。生产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6、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A生产力因素:铁犁牛耕的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技术的进步;B生产关系因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自主权,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C自身的动力: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和产量,促使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D政府政策因素:政府重农抑商,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自己自足的自然形态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统治的腐朽、剥削沉重和社会动荡。7、评价:(1)优点: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弊端: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逐渐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3)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1、演变: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2、性质:国家公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周王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的“公田”为贵族占有,由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私田”为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3、瓦解:①原因:A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B直接原因: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②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公田”和“私田”界限被打破,一律按土地好坏纳税。4、瓦解的标志: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私田私田私田私田公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井田制=公田+私田二、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式:(1)君主私有土地:指宫廷有关部门掌握的土地,其收入用于君主私人开支。(2)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规模小,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3)地主私有土地: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地主土地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兼并。2、发展:(1)汉代:土地兼并严重。(2)北魏:颁布均田制限制土地兼并。(3)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加剧。(4)明清: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土地兼并普遍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3、危害:国家赋税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均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1)时间:北魏、隋朝、唐朝前期;(2)目的: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3)内容:按性别和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大部分土地不准许买卖,授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4)均田制为什么没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三、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1、含义:地主把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2、原因:A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直接原因,土地兼并严重。3、发展历程:(1)产生:战国时代,租佃关系出现。(2)发展:汉代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比较普遍。(3)普及: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4)深化: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4、影响:(1)积极: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2)消极: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1)明清以前: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2)明清以来:依附关系减弱。A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契约纳租方式确定,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身份更加自由。C影响: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全面认识土地兼并问题:(1)原因:A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B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不抑兼并”;C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大量商人购买土地。(2)解决:A实行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B规定官、民占有田地的最高限额,即限田;C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3)影响:A使两种矛盾突出,一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B措施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统治。(4)认识:封建国家在不触动地主利益的条件下去延缓土地兼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依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形成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2、分布与特点:经济区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山东黄河流域—鲁冀豫(崤函分界)传统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山西黄河流域—关中河西、巴蜀江南长江以南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以北(塞内、塞外)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气候寒冷,土地贫瘠。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1)区域的多样性——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上的特点。(2)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3)发展是先北后南,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二、中原人口大量南迁1、三次人口南迁高潮:高潮时期原因影响1两晋之际八王之乱永嘉之乱①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经济发展。②促进南北文化、民族的融合,推动经济重心南移。2中唐以后永嘉之乱3两宋之际安史之乱2、历史上,中原人口几次大迁徙的共同原因: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攻伐导致了北方频遭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战争导致中原人口三次南迁。3、人口南迁的影响:(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南迁的人民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5)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过程:时期开发南移程度表现三国两晋南北朝初步开发稻麦兼种,耕地面积和产量增加,手工业和商业进步中唐以后全面开发南方经济加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两宋时期南移完成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3、表现:(1)南方在人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超过北方。如谚语“苏湖熟,天下足”。(2)南方在国家财政中占重要地位。如“国家根本,仰给东南”。4、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南北经济联系加强,共同促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2)推动了中古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3)促进了民族的融合。(4)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1、青铜冶炼技术:(1)时代:夏朝至春秋时期(2)辉煌:商朝和西周(3)特点:技术成熟、种类多、工艺精、造型生动。2、钢铁冶炼技术:(1)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2)南北朝:发明灌钢法。(3)作用:推动了生成了的发展。3、冶炼燃料:(1)春秋:木炭;(2)汉朝:开始用煤(最早用煤);(3)北宋:煤普遍使用;(4)南宋:最早使用焦煤;(5)明朝:焦煤流行。二、纺织业的成就:1、丝织业:(1)上古: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方法;(2)西周:工艺突飞猛进(3)汉朝:远销欧洲,号称“丝国”。(4)唐朝:出现“缂丝”技术。2、棉纺织业:(1)宋元明初:棉花由边疆向内地传播。(2)元朝:黄道婆革新技术和工具————三锭纺车(3)明朝: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棉布取代丝织品成为主要衣料的原因:(1)丝织品太贵难在民间推广;(2)棉布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3)棉花种植在内地推广;(4)棉纺织技术的进步。三、陶瓷成就1、陶器: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2、瓷器制造业:(1)东汉:青瓷;(2)南北朝:白瓷;(3)隋唐:工艺技术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用品;(4)宋朝: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如“瓷都”景德镇,五大瓷窑:汝、官、哥、钧、定;(5)元朝:彩瓷时代,出现青花瓷和釉里红;(5)明清:大量对外出口。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1、家庭手工业:(1)特点: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2)评价;A积极:家庭手工业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B消极: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2、官营手工业:(1)发展历程:A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B唐宋时期:官营手工业由征役制变为雇募制;C至明朝前期以前,一直占主导地位。(2)管理方式: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中,生产指定产品,职业世袭。(3)特点:A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与协作细密;B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给官府和贵族使用,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4)评价:A积极: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明朝前期以前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局限性:缺乏竞争,强制劳动,引起工匠不满。3、私营手工业:(1)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明朝中期以后占主导地位。(2)经营方式的变化:A唐宋以来,产品大量进入市场。B明朝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2、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3、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4、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商业都会,金银成为货币。5、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1)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2)表现:南北经济往来密切;外国商人往来经商频繁;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6、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集镇、夜市兴起。7、元朝:纸币广泛流通。8、明清:商业发展出现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副业产品商品化;(4)白银广泛使用;(5)形成区域性商帮。二、城市的繁荣1、城市的地位: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2、阶段性特征:朝代周秦至唐代宋代及以后时间限制商业贸易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打破时间限制(夜市、晓市)地点县治以上城市才设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打破坊市界限,形成街市、草市等管理设市令等官员管理,受官府严格控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商业城市兴起:(1)唐宋时期,海上贸易兴盛促使沿海城市繁荣,如:广州、泉州、明州、扬州等。(2)明清时期,兴起一大批商业市镇。三、重农抑商1、产生:(1)时间:战国时期。(2)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与商人的流动性大的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发生矛盾。(3)明确以农为本,重征商税。2、发展:(1)时间:西汉。(2)原因:商人囤积牟利,阻碍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3)汉高祖严格限制商人,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4)影响:有效的遏制了商人非法牟利,有利于商社会经济的恢复。3、松动:中唐以来,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提高。4、强化:(1)时间:明清时期。(2)表现:以各种方式对商业进行盘剥。(3)危害: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5、重农抑商的目的:巩固封建统治。6、重农抑商评价:(1)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型地主阶级政权;(2)消极:在明清时期,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与西方。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1、农业:(1)《天工开物》中涉及的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2)粮食产量提高(如:双季稻等农作物大范围扩种);(3)赋税制度成熟(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2、手工业:明朝中期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副业产品商品化;(4)白银广泛使用;(5)形成区域性商帮。4、国力强盛:(1)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加;(2)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3)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之一。二、资本主义萌芽1、基本特征:自由雇佣(本质)、商品生产、手工工场。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时间:明朝中后期。(2)地区:江南地区(苏州、景德镇等)。(3)部门:丝织业、制瓷业。(4)特征:出现雇佣关系(如:“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计工受值”等)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根本原因)(2)政治上,君主专制;(3)文化上,文化专制,重义轻利。(4)科学技术:传统科技;(5)外交上,闭关锁国。三、近代前夜的危机:1、闭关政策:(1)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海外贸易。(2)原因:A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B客观原因:西方殖民势力和东部沿海抗清势力较强。C统治者愚昧无知。(3)影响:A积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势力的扩张。C消极:沉重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阻碍了中西方的交流;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2、近代前夕中西方的比较:中国西方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资产阶级革命经济自己制作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完成了近代工业国的转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文化文化专制重视科技、思想解放对外关系闭关政策海外殖民*结论: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飞跃相比,在处于农耕经济顶峰的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便以大体定局。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一、东方的诱惑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的商品经济的发展。(2)社会根源:A欧洲人渴望得到更多的来自东方的财富;B《马可*波罗游记》把东方描绘的非常富有。(3)政治根源:欧洲各国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4)宗教因素:基督教为了传教。(5)直接原因:东西方的贸易通道受阻。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政治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2)技术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3)“地圆学说”的传播。二、开辟新航路航海家支持国时间方向主要贡献迪亚士葡萄牙1487年向东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达*伽马葡萄牙1497——1498年向东绕过非洲最南端到达印度哥伦布西班牙1492年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西班牙1519——1522年向西完成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2、对欧洲,西欧开始崛起;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3、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了灭顶之灾。4、非洲成为烈火黑人奴隶的场所。5、白银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5、对世界,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一、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活动殖民国家活动区域侵略方式葡萄牙巴西;非洲西岸、东岸;东南亚和南亚,中国的澳门建立军事据点,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掠夺大量财富。西班牙中、南美洲;菲律宾占领全境,直接掠夺财富;屠杀土着居民;利用奴隶开采金银矿藏;建立大种植园。*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的相同点:(1)都是在王室的支持下,以贵族为主体;(2)都是高举着传播基督教的旗帜;(3)都采用暴力征服手段掠夺财富;(4)都以国家名义进行扩张;(5)都属于中央集权国家。二、“海上马车夫”——荷兰1、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原因:(1)地理优势:荷兰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位置;(2)政治优势:荷兰最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3)技术优势: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4)经济优势:荷兰掠夺的金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本国商业的发展。2、条件:16世纪至17世纪,荷兰是欧洲已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3、贸易范围:包括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4、扩张方式: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5、影响: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1、原因:(1)地理优势: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2)经济优势: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完善;(4)军事优势:重视海军建设。2、方式:(1)政府鼓励海盗式劫掠;(2)进行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3)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4)进行黑奴贸易。3、地位:到18世纪下半页,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4、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影响:(1)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2)世界市场的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A欧洲与美洲、亚洲进行着大规模的三角贸易;B到18世纪,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背景:(1)前提: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条件:A海外殖民和扩张提供了资金;B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了;C殖民扩张提供了市场;D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提供了技术2、工业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3、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成就及意义时间国家发明者发明意义生产领域18世纪60年代英国哈格里夫斯手摇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的功效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英国——水力织布机棉纺织业实现了机械化在冶金业和采矿业,也出现了重大技术发明提高了炼铁和采矿技术动力突破瓦特改进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领域在海上,出现了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加强了洲际联系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以蒸汽为动力的火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4、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诞生。5、工业革命意义:(1)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加快了城市化进程;(3)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4)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3)2、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3、特点:(1)在英、德、美、法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2)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动力。4、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是其标志性成就,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内然机的发明与应用;(3)新兴化学工业取得显着发展;(4)技术革新推动钢铁工业的发展。5、影响:(1)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2)促使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兴起,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工业成为主导;(3)垄断组织出现;(4)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1、工厂制度:(1)出现时间:工业革命后;(2)经济思想:自由思想;(3)主要特点:A集中生产资料和工人进行机器大生产,B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C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即是资本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2、垄断组织(大企业):(1)出现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2)出现原因: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高度集中。(3)代表性企业:美国的摩根等。(4)特点:A大企业控制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和经营B由高级专业人士进行管理C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5)影响: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国际联合经济组组。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形成过程:(1)开始形成: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2)初步形成: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3、特点: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4、评价:(1)积极:A促进了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有利于殖民地的进步。(2)消极:造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贫穷落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经济结构的变化1、传统经济:(1)地位: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2、传统经济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冲击。(2)表现:A农民、手工业者破产;B丝、茶大量出口;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3)影响:A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买办阶层兴起。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背景: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有志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2、目的:(1)根本: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直接:自强、求富。3、内容:(1)第一阶段,19世纪60至70年代,创办军事企业:A成就: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0年,第一台蒸汽机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性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C弊端:生产消耗高而效益低;生产技术操纵在洋人手中。(2)第二阶段,19世纪70至90年代,创办民用企业:A口号:“寓强于富”;B目的:解决军工企业的资金、原料、燃料、运输等问题;C代表:1881年,开平煤矿;D意义:与洋分利,促进其他工业的发展。4、特点:(1)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2)内容上:只学技术而不变封建制度;(3)结局上: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5、评价:(1)进步性: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局限性:由清王朝创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技术上被洋人控制;经营管理腐败。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1、民族工业的出现:(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2)原因: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3)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等。2、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原因:A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C中国兴起了收回利权运动。(3)表现:棉纺织业发展迅速。3、处境艰难:(1)原因:列强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侵略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2)影响: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寻求本国官府保护。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民国初期(1912年至1927年):(1)原因:A民国的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B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提倡使用国货;C欧洲各国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2)表现: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得到一定发展。2、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年至1937年):(1)原因:1928年全国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推出扶植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2)表现:轻工业发展较大。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1、原因:为适应战争需要,日本把占领区变为军事和工业基地。2、表现:(1)1940年10月,日本内阁通过了《国土设定纲要》,提出所谓的“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中。(2)经济掠夺是日本侵华的主要目的。对沦陷区工矿业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进行掠夺。(3)控制和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质实行严格控制。(4)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3、影响:极大的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野蛮的掠夺中国的资源,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三、民族资本的困境1、时间:一战后至解放前2、原因:(1)外国资本的排挤。一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凭借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式给民族工业造成很大的压力;(2)官僚资本的掠夺。抗战时期,官僚资本家实行“经济统治”政策,通过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摄取大量财富,官僚资本还以资金入股方式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不利因素:(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是最大的阻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2)先天不足。中国民族工业缺乏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受重农抑商政策束缚。(3)后天畸形。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始终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5)不平等条约的直接打击。2、有利因素:(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兴起。(4)实业家的自强不息。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断发易服1、易服:(1)原因:西方文化的冲击,西式服饰传入中国;政府政策的推动,清政府改革服饰。(2)特点:长袍马褂和西装革履并行不悖。(3)影响: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服饰;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3、断发和不缠足运动的原因:中国政府法令的推动;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维新人士的倡导。4、断发的表现: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5、不缠足运动的表现:清政府多次下令禁止缠住;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维新派倡导发起以不缠足为内容的女权运动。二、报刊与电影1、报刊:(1)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3)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4)1884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6)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2、电影:(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2)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的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3)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4)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5)20世纪30年代,电影得到普及。3、影响: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三、移风易俗:1、礼仪的简化:(1)变化:鞠躬、握手取代了跪拜、作揖等礼节。(2)意义: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2、婚姻的变革:(1)原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推动。(2)变化: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从六礼旧俗到新式相礼。(3)特点: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3、丧葬礼仪:(1)表现: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国人注目。(2)特点:变化迟缓。4、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1)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是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民主思潮影响下发生的。(2)这些变化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3)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极为不平衡。*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1)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具体原因:是西方先进的科技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合力影响的结果。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铁路出现的原因:西方列强入侵的需要;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铁路运输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2、发展历程:(1)1876年英商修筑的松湖铁路是我国境内最早的铁路;(2)1881年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3)1888年,总长2000米的宫廷专用铁路落成;(4)甲午战争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清朝官员认识到修铁路的急迫,修筑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愿望;(5)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航运公司在列强挤压下,处境艰难。2、航空:(1)1909年,冯如自行设计了中国第一架飞机。(2)1918年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水上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3)1918年,北洋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先后拟定了以北京为中心的5条民航路线。三、从驿传到邮政1、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1)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2)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邮传正式脱离海关。(3)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2、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1)1877年,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民国时期战乱频繁,电报电信事业发展缓慢。3、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变化的影响:(1)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增强了中外联系,促进了社会发展。*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特点:(1)开端艰难,起步晚;(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发达。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2、目的:(1)前期:“一切为了前线”。(2)后期:幻想以此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3、内容;领域政策农业实行余量征集制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中小企业实行监督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须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4、评价:(1)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战争结束后,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二、新经济政策1、实施背景: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国家无力直接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益不满。2、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3、实施: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4、内容领域政策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量征集制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有,允许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流通允许自由贸易5意义:(1)理论:使落后的俄国找到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2)实践: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斯大林模式)1、确立(1)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2)途径: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2、表现:(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评价:(1)积极作用: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影响: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并影响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爆发原因:(1)根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2)主要:生产相对过剩;(3)政策:美国长期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4)直接:股票投机过度。2、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3、胡佛政府的措施:延续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救济。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破产、企业倒闭、工人失业。5、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长;(3)破坏性大;(4)影响深远。6、影响:(1)经济:世界贸易额和生产锐减;(2)政治: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出现危机;(3)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国际关系恶化。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途径:英、法、美:改革;德、意、日:战争。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胡佛政府无法摆脱危机。2、内容:措施效果整顿财政金融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对储户存款提供保证。恢复银行的正常信贷活动;重建民众对银行的信心。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制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减少了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缓和了劳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调节农业生产减耕减产,政府收购过剩农产品。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障了农民利益。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救济失业和生活无助者,兴办公共工程。增加了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3、核心:调整供求关系。4、特点:政府全面干预经济。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6、影响:(1)直接: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2)间接: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3)深远: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三、凯恩斯主义1、背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摆脱经济危机。2、基本思想: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3、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4、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原因: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普遍放弃自由主义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形成“混合经济”。(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生产。3、特点:不同的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4、影响:(1)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家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2)消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人民资本主义”:(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2)表现: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3)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吸收了大量资金。(4)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任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2、“经营者革命”:(1)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2)含义:企业的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的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三、福利国家的出现1、福利制度的建立:(1)前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资金来源: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3)特点:A法制保障: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权利;B种类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C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4)实质: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应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5)作用:A积极作用: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B消极影响:是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原因: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2)表现: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消减社会福利开支;凯恩斯主义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2、内容:(1)农业方面:A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B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种植;C开展大规模玉米种植运动;D将农机卖给集体农庄。(2)工业方面:A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B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C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评价:(1)意义: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2)局限:A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B提出“20年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实际;C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D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4、结果: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失败。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状态。2、内容:(1)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受到一定效果。(2)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的副业的限制等政策。3、结果:(1)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其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全面滑坡。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背景:(1)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2)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才能挽救危机。2、内容:(1)前期进行经济改革:A措施:从根本上改革经济体制,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B存在问题: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缺乏可行的配套设施,给予企业自主权等政策没有真正实行。C结果:改革德效果不佳,没有使经济好转。(2)后期的改革:A背景:经济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B措施: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C结果:政治改革导致国内局势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二战后苏联改革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启示:(1)建设社会主义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自身国情出发。(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要大胆突破传统,要有创新精神。(4)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5)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背景:A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经济凋敝;B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好转;C借鉴苏联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2、过渡时期总路线:(1)提出时间:1953年,(2)目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3)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一五”计划:(1)时间:1953——1957年。(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3)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如: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等。)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过程:农业(1)1953年,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2)1955年,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掀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手工业1953年,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逐步按兴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后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资本主义工商业(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2)1953年,实行对个别的公私合营;(3)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4、实质:通过和平手段完成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5、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2)内容:A基本形势:中国已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C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意义:在八大路线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2、“左”倾错误的初步发展:(1)原因: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2)表现:A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C人民公社会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3)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4)后果:A“大跃进”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B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1959——1961年,我国经历严重经济困难时期。3、国民经济的调整:(1)方针: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2)作用: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式开始好转。4、“左”倾错误的恶性膨胀:(1)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2)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失误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失误原因:A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急于求成;B党和国家领导人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并使错误从政治上延伸到经济领域;C中共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D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2)经验教训:A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原则;B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2)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强调大幅度提高生产力。(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含义:指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各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B主要特征:包产到户。C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A概念: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B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二、国有企业改革1、原因: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过程:(1)试办时期:1978—1984年;(2)开始的标志: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5)进一步深化:1992年,中共十大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3、影响:(1)积极: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2)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岗职工增加等。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市场经济第一次写入宪法;(3)发展创新: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2、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2、对外开放的过程:(1)建立经济特区:A概况: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B经济特区的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C选址原因: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海运港口,是着名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2)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沿海经济开发区:把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4)开发浦东: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5)开发天津滨海新区:有效地提升了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3、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的本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统一市场。2、过程:(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2)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3)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4)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3、意义: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放,符合我国根本利益;有力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2、表现:(1)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2)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3)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3、意义:缩小了与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4、新的目标:(1)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中共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城市化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2、进程:(1)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2)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3)21世纪以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3、趋势: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1)代表: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以京津为中心的北京城市群。(2)作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4、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条件: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2、概况:1995年,中国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此后互联网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影响:(1)打破了常规的时空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共享;(2)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3)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
本文档为【日语版生僻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