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研究

2017-09-18 28页 doc 64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研究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研究 中 文 摘 要 1901??1911 年清政府推行了“新政”,其内容涉及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教育改革是新政各项改革措施中成就 较为显著的一项内容。清末新政时期是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时 期。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历史终于从经学中 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外国历史课程地位第 一次得到国家教育法令的承认。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第一部分为 “近代历史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介绍影响历史教育的时代背景、 教育改革、 “中体西用...
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研究
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研究 中 文 摘 要 1901??1911 年清政府推行了“新政”,其内容涉及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教育改革是新政各项改革措施中成就 较为显著的一项内容。清末新政时期是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时 期。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历史终于从经学中 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外国历史课程地位第 一次得到国家教育法令的承认。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第一部分为 “近代历史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介绍影响历史教育的时代背景、 教育改革、 “中体西用”的思想和新史学思潮等因素。第二部分为“清 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状况” ,从历史教育目的、历史课课程设置、 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教法、社会历史教育等方面来阐述分析当时 的历史教育状况。第三部分是“对清末新政时期历史教育的历史评 价” ,强调了当时历史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之,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也开 始了自身的近代化转变。 关键词:清末新政 历史教育 5 English Abstract 1901??1911, the 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has carried out " new policy", this reform covers politics, military, education and so on, of which educational reform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The later of Qing Dynasty when carried out "new policy" is the important perio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education. Departing from Confusian classics when the 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mandated "school constitution for prensenting to Qing Emperor" in 1904, historiography became a independent subject finally, and the same time, the position of foreign historical course was admitted by government educational decree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thesis contains three respect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first part 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historical education, which is consisted of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 of times, educational reform, thought of combin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ountries' advanced technique and trend of thought in new historiographyThe historical education's situation in the later of Qing Dynasty when carried out "new policy" is introduced at the second part. Historical education's aim,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curriculm, textbook, teaching method, social education and so on are includedThe third part involves the historical evaluation to historical6education in the later of Qing Dynasty, and emphasizes tis characters and social influence at that timeIn a word, historical education in the later of Qing Dynasty began mordenization at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formations' transition Key words: The new policy of later Qing Dynasty ; historical education 7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近代历史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环境„„„„„„„„„„„„3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4 一、新学制的建立和颁布„„„„„„„„„„„„„„„„„„„„4 二、逐 步废除科举制度„„„„„„„„„„„„„„„„„„„„„4 第三节 张之洞的《劝学篇》及其“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6 第四节 梁启超和“新史学”的兴起„„„„„„„„„„„„„„„„7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状况 第一节 历史教育目的„„„„„„„„„„„„„„„„„„„„„„ 10 一、《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历史教育目的的阐述„„„„„„„„„ 10 二、学部制定的教育宗旨„„„„„„„„„„„„„„„„„„„„11 三、“史教救国”思想„„„„„„„„„„„„„„„„„„„„„ 12 第二节 学校历史教育„„„„„„„„„„„„„„„„„„„„„„13 一、历史课课程设置„„„„„„„„„„„„„„„„„„„„„„13(一)中小学历史课程设置„„„„„„„„„„„„„„„„„„„ 13(二)大学堂历史课程设置„„„„„„„„„„„„„„„„„„„ 17(三) 进士馆历史课程设置„„„„„„„„„„„„„„„„„„„19 二、历史教科书分析„„„„„„„„„„„„„„„„„„„„„„19(一)清末新政时期教科书的审定制度 „„„„„„„„„„„„„„20(二)历史教科书个案分析„„„„„„„„„„„„„„„„„„„ 22 三、历史教学教法„„„„„„„„„„„„„„„„„„„„„„„27(一)“癸卯学制” 所体现的历史教学教法及对教师的要求„„„„„ 27(二)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五段教授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9(三)国人关于历史教学的论著„„„„„„„„„„„„„„„„„ 33 第三节 社会历史教育„„„„„„„„„„„„„„„„„„„„„„33 第三章 对清末新政时期历史教育的历史评价„„„„„„„„„„„„37 附录„„„„„„„„„„„„„„„„„„„„„„„„„„„„„„41 参考文献„„„„„„„„„„„„„„„„„„„„„„„„„„„„ 46 致谢„„„„„„„„„„„„„„„„„„„„„„„„„„„„„„49 8前 言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本题选择清末是因为这段时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转型时期,它涉及到教育 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等各个方面的变革。进而选 择 1900??1911 新政这个时间段是因为中国近代历史教育是从 1904 年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后开始的,历史第一次以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姿态出现在世人 面前。 1、 “清末新政”的界定:20世纪的昀初十年(1901??1911)是清王朝的 昀后十年,内忧外患交加,危机生机并存。为维护其统治, 清政府在其统治 的昀后十年进行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改 革。这些改革中昀有成效的当属“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 1 是历史学家对清末十年改革的指称 。 2、历史教育的界定:从历史教育的实践来看,历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狭义的历史教育,则指学校教育中,以历史学为依托,以学生为主要培养 对象,师生共同探究、成长的教育活动。广义的历史教育,指人类社会各界所 进行的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历史教育、社会历史教育等在内 的各种教育活动。本文所探讨的历史教育为广义上的历史教育。 二、此题的研究意义历史学科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而教育本身即是时代的产物,是要满 足时代的需要的,同时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时代。历史教育与时代、政 治的联系就尤为密切。因此,初生的历史教育在清末新政时期打下了深深的历 史烙印。社会的动荡、变革冲击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及教育。而接受这种新的历史教育成长的人们同时深深影响甚至是改变了那个 时代。历史教育是在当时学习日本教育的热潮中产生的。当时的历史学家和历史 教育工作者从照搬照抄到“中西合一”,走过了一段调整和进步的路程。今天,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会发现时至今日, 中国的教育仍然处于中外思想的激烈碰撞之中。回顾这段历史,如何向先进文 化学习,如何吸收外来文化中有益的部分,对于改革开放的现在进行历史教育 仍有很大的意义。 同时由于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清末的学者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思想就 1张海鹏、李细珠:《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中国近代通史》,第 1 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是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以达到“史教救国”的目的。如 1903 年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陈庆年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就是以“养其爱国保种之精神”作为指导 思想。且不谈历史教育能否达到“救国”的目的, 历史教育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重视历史也使得当时的历史学科相当繁 荣,人才辈出。这对历史学科日益受到冷落甚至被边缘化的今天,如何对待历 史教育、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历史教育的情况,这里的“研究现状” 主要就“历史教育”的研究而言。在众多中国近代史著述中,清末新政时期是 被严重忽略的。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这部分内容的关注有加强,但是教育部 分的研究还是薄弱的,更不需讲历史教育了。可以说,我们今天对于作为中国 近代历史教育开端的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的研究还是相当不够的。 在研究范围方面,基本上是以教育史、文化史为主。如毛利锐、沈灌群主 编的《中国教育史》第五卷,田正平的《中国教育史研究》 (近代分卷) ,陈景 磐的《中国近代教育史》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等等。 但是这些著作很多都是侧重于民国的教育历史,且大都以一种宏观的态度来看 待中国教育的发展,对于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则缺乏基本的介绍和关注。 涉及这段时期的历史教育的论著目前仅有余伟民主编的《历史教育展望》 对此作了简要的介绍。就连这方面的论文也是屈指可数,如纪奚的《应研究“历 史教科书史”》,李孝迁的《清季汉译西洋史教科书初探》和《清季支那史、东 洋史教科书介译初探》等等。基本上只涉及到历史教科书的问题 。目前尚未 有对清末新政时期历史教育全貌进行系统论述的研究。 2第一章近代历史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晚清的历史。一方面,从鸦片战争开始,经第二 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每次都以中国 的屈辱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宣告结束。另一方面,中国民间掀起太平天国运 动及义和团运动等,底层在苦难中苦苦挣扎;同时,清廷一些开明人士为求自 强而变革,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均宣告失败。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的同时,也给近代 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尤其是甲午战争失败 后,我国朝野掀起向日本学习的热潮,维新运动兴起,西方特别是日本的教育 理论和教育制度进一步传入我国,中国的传统教育受到“西学”的强烈冲击, 并且随着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轨,传统教育也开始向近代化教 育转轨。 公元 1901 年,也就是农历辛丑年。这是中国进入二十世纪的第一年。新 世纪中国的开端,迎来的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奇耻大辱?? 《辛丑条约》的签订。清王朝摇摇欲坠,入侵强敌虎视眈眈,种种内忧外患如 排山倒海般向古老的中国袭来。 此时,连慈禧太后都意识到“变亦变,不变亦变” ,庚子年十二月初十(公 2 元1901年1月29日),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新政上谕》 ,清末新政由 此拉开序幕。 自1901年到1905年间,清政府连续颁发谕旨,推行30余项“新政” ,着 眼于兵制、官制、法制、学制、工商等各项体制的变革,主要内容包括废除科 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禁止鸦片、兴建铁路、发展实业和社会福 利事业、扩展新式军队、改革司法和巡警制度等等。 2详见附录一3第二节 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3 “晚清新政中昀富积极意义而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当推教育改革” 。 这 次“新政”在教育方面的改革主要有四项内容,即: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学 制,厘订教育宗旨,改革教育行政机构。其中新学制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对中国社会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新学制的建立和颁布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令其切实办理京 师大学堂,拟定学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颁布了张百熙、荣庆拟定的《钦 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章程规定了完备的学校体系,从蒙学堂到大 学堂,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发的学校系统文件。但 因为种种原因,《钦定学堂章程》未能施行就夭折了。 1904年1月13日,张之洞、张百熙、荣庆联合上《奏定学堂章程》 ,史称 “癸卯学制”,对整个国家的教育行政、学校管理以及课程设置等均作了详细 的规定。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它的诞生, 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这个学制自 1904 年公布以后,进行了几次修 订,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太大的变化,一直沿用到 1911年。 《奏定学堂章程》的 颁布,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束、教育近代化的开始,确立了中国近代学制 的基本模式,辛亥革命后的《壬子癸丑学制》的制定就是在该学制的基础之上 制定的。 二、逐步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建立,在唐、宋时趋于完备,到清末已有一千三百余 年了。作为传统中国的一项核心制度,科举制度是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也是个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它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教育、经济、 文化、伦理等诸方面均有重大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就是为 科举取士服务,完全成为了科举制度的附庸。 鸦片战争失败后,为了救亡图存,一批有识之士纷纷起来揭露科举的弊端, 呼吁改革科举制度。严复在 1895 年的《救亡决论》中猛烈抨击八股文,认为 “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即害在“一锢智慧,二坏心术,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 24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44 三滋游手。”三者“有一于此,则其国鲜不弱而亡,况夫兼之者耶!” 梁启超 更是直接了当的说: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 5 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随着新学制的建立,新兴学校的开办,科 举对新教育的阻碍作用就愈加明显了。于是,清政府采取了袁世凯、张之洞、 刘坤一等人的建议,从改革科举、递减科举很快发展到了停止科举。 1901年,清政府下令“自明年为始,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时事论 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生童岁科两考,仍先试经古一场,专 试中国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以上一切考试,凡四书五经义均不准 6 用八股文程式,策论应切实敷陈,不得仍前空行剽窃”。并同时下旨废除武举。 1903年张之洞会同袁世凯上《奏请递减科举折》,1904年1月,张之洞、 张百熙、荣庆又呈《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建议“从下届丙午科起,每 7 科递减中额三分之一,暂行试办。”清政府批准了这个奏议, “著自丙午科为始, 将乡会试中额及各省学额按照所陈逐科递减,俟各省学堂一律办齐,确有成效, 8 再将科举学额分别停止,以后归学堂考取。” 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赵尔 、端方等人联名奏请立停科举,以广学堂。 折中说:“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要求停止科举。9 月 2 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 9 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也就宣告了实行了1300年,对 中国政治、教育、文化、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举制度永远退出了中国的历史 舞台。这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一场教育革命,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 个重要的转折点。1906年,严复就在其《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的演说中指出: “不佞尝谓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 10 开阡陌。” 可见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科举的停废,使得教育制度真正的变革成 为了可能。 4严复:《救亡决论》,转引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 475--477页,人民 教育出版社,1986年 5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源之害》,《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第10 页,中华书局,1936年 6沈桐生辑:《光绪政要》第 27卷,总第 1683页,江苏广陵古迹刻印社,1991年 7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转引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教学参考资 料》上册,第 57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8沈桐生辑:《光绪正要》第 29卷,总第 1902页,江苏广陵古迹刻印社,1991 年 9袁世凯、赵尔 、张之洞等:《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清帝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转引自陈学恂 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第 577?579 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10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卢云昆编选:《严复文集 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第 145页,上海远 东出版社,1996年5第三节张之洞的《劝学篇》及其“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人(今河北省南皮县),字孝达,号香涛, 晚年称抱冰老人,去世后被追谥“文襄”,故又称 “张文襄公”。张之洞在其 40多年的仕宦生涯中, 几乎从未中断过教育活动,他的一生,以其举办教 育事业数量之多、类型之广、范围之大、以及在废 科举、建学制等方面的作用而言,在中国近代教育 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因此,他被清廷管学大臣张百 11 熙(1847-1907)誉为“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 , 同时也成为了清末教育改革的主要决策者。“张之 洞在近代教育的学科分类、课程设置、组织管理、 行政体制方面,毕竟提供了前辈所无的新东西,在 相当程度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本格局,从 12 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留给后人宝贵的遗产。” 1898 年 4 月,张之洞发《劝学篇》,全书 4 万余字,分为内篇和外篇, 共计 24 篇。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其中也系统地 表达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1904年 1 月(光绪二十九 年)颁布了由张之洞实际主持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因光绪二十九年为旧 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推 行的新学制。因为在“癸卯学制”的制订中,张之洞起了主要的作用,所以可 以看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成为了“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张之洞在他数十年的仕宦生涯中,教育思想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忠君爱国 的教育目的从来不曾有所改变。他在《劝学篇》提到“今日时局,惟以激发忠爱、 13 讲求富强、尊朝廷、卫社稷为第一义” ,要“强中国,存中学”。他强调兴学 育才,变革教育体制,大量吸收外来文化,根本目的或者说其教育方针还是在于 挽救没落的清王朝的统治及为之培养“忠臣孝子”型的人才。 此外,在《劝学篇》中,张之洞提出了“新旧兼学”和“中体西用”的思想 14 。他指出: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中学务正, 11 (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 第 5036页, 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2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 ,第 385 页 ,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3张之洞:《劝学篇》, 第 5 页,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年14易惠莉认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创用者是沈毓桂。经由张之洞《劝学篇》而说出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已经具备远比沈毓桂作为新式教育的培养人才的原则更为宽泛的内容和意义,足以成为那一时 代社会思想的代表和概括。(易惠莉:《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本质及其演变》,《河北学刊》, 1993 年第 1 期)6以正人心,为求仁之事;西学务通,以开风气,以求智求勇之事。”因此,应当 “新旧兼学”。其中,“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 15 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这是一个新的提法。可见,张 实际上是一个对西学大力提倡的人,他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概括了西学的内容,将 西史、西政纳入西学的范畴,这对于中国的历史教育来说是一个大的突破。 此外, 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西学并不包括西方的政治制度。 可以说,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主要以癸卯学制为载体影响着中国教育早期近 代化的进程。 第四节梁启超和“新史学”的兴起20 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兴起了一股新史学思潮。它的出现,不仅对整个 20世纪初的中国史学而且也对当时的历史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另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学 术大师,文、史、哲、经、政治、法律、宗教等学问 都有所涉略,而其昀注重的,则为史学,是中国近代 “新史学”的倡导者。 1901年和1902年,梁启超先后在《清议报》和 《新民丛报》上发表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 两篇文章,标志着新史学思潮的真正崛起。在这两篇 文章中,梁启超运用西方史学的观点,猛烈批评中国 传统史学,呼吁进行“史界革命”。 《新史学》一文的核心思想就是批判传统史学, 梁启超指出中国旧史学“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国 民者,何也?推其病端,有四端焉”: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二曰知 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四曰知有事实 而不知 有理想”。 “以上四者,实数千年史家学识之程度也。缘此四弊,复生二病”: “其 一能铺叙而不能有别裁”, “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合此六弊,其所贻读者 16 之恶果,厥有三端”: “一曰难读”, “二曰难别择”, “三曰无感触”。 这种批判, 已经触及到了封建史学的核心??帝王中心主义和封建正统史观的实质,因而 15张之洞:《劝学篇》,第 41 页,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年16梁启超:《新史学》, 《清代学术概论》, 第 231?237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17 具有相当的深刻性。 也可见,梁启超批判旧史学的目的是唤起民众的爱国热 情,救亡图存。 在批判旧史学的同时,梁启超提出了一系列“新史学”的主张,主要有: 1、提倡“民史” 。 1896 年,梁启超就提出,读史八当知:“„„三当知历代制度,皆为保王 者一家而设,非为保天下而设,与孔孟之义大悖;四当知三代以后,君权日益 18 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原”。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一再强调“群体”的重要性:“夫所贵乎史者,贵 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 之 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矣”; “历史所昀当致意者,惟人 群之事。苟其事不关系人群者,虽奇言异行,而必不足以入历史之范围也。” 并指出:“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 之者也。”明确提出反对“君史”、提倡“民史”的主张。 2、用进化论和因果律研究历史。 将进化论与中国史学结合,应从梁启超开始。在《新史学》中,梁启超提出 了: “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现象也,” “历史者, 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并且认为: “进化者,往而不返者也, 进而无极者也。凡学问之属于此类者,谓之历史学。”可见,他是将进化论作为 历史学的指导思想,以“求公例”作为历史学的任务的。 梁启超认为应该通过历史研究,揭示历史发展的因果规律:“前者史家,不 19 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 。这是历史之所 以能为今人提供“活动之资鉴”的原因。 此外,梁启超曾欲以新史学著一《中国通史》,并拟出较为详细的“中国 通史目录” ,他的《中国史叙论》 ,就是其通史的“叙论”部分,阐述了自己编 写通史的设想。他对历史的分期(在《史以前之时代》、 《时代之区分》中, 梁 启超根据其历史进化观把中国历史分成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对地理环 境的重视等都对之后的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小结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略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于是,晚清政府被迫开始 了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新政”,政治上的变革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这 17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第 176 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8陈书良编:《梁启超文集》,第 493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19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 6,第一页,中华书局,1989年8一时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新学制的建立和科举制的废除,使得中国 的教育真正开始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这个时候的中国,中西文化交锋异常激烈,有识之士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思 考、总结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中体西用”说可谓当时的一种流行语。 张之洞作《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挟朝廷之力而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 (梁启超语),使这个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其“西学”是为“中学”服务的, 目的是为了“忠君爱国”,张之洞对当时的“民权说”是绝不认同的。因为张 之洞是癸卯学制的灵魂人物的关系,整个清末新政时期的官方历史教育完全就 是以“中体西用”作为其指导思想,并为君主(清廷)的利益服务。 此时民间的新史学思潮也对传统的历史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继梁启超而 起的有章太炎、夏曾佑、刘师培等人。他们旗帜鲜明地提倡“民史” ,反对“君 史”,强调从历史中归纳历史事实演变规则,反映历史进化的规律。同时进行 新体裁中国历史的编写实践,将中国史学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中体西用”的思想和新史学思潮都从各个方面 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改革后新生的近代中国历史教育。 第二章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状况《奏定学堂章程》明确规定从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 堂及分科大学堂都设立历史课程。它也从制度上明确了历史学科各学年的课程 设置、教授时数、教学方法等要求,规范了学校历史教育,历史正式成为了一 9门独立的学科。第一节 历史教育目的 一、《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历史教育目的的阐述 清末学制的改革制订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近代 20 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之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甲 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使得包括张百熙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国势之强弱 21 在人才,人才之消长在学校”, 考察周边国家后将目光投向日本,试图探询日 本崛起的原因并加以学习来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1902年 5月,管学大臣张 百熙推荐吴汝纶东渡扶桑考察学务。吴汝纶将其考察心得写成了《东游从录》, 该书的问世直接影响了“壬寅学制”的制定,更重要的是为张之洞制定“癸卯 学制”提供了现实参考。因此,无论是“壬寅学制”还是“癸卯学制”都是积 极引进日本教育的产物,它们是以日本明治时期学制为蓝本的。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由于日本教育所提倡的“万世一系之皇统” 的宗旨与清政府的“以圣道人伦为国家之本”的教育宗旨相一致。《钦定学堂 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对历史教育目的的阐述也都表明了这样的教育宗旨。 《奏定学堂章程》在“立学宗旨”一栏中便开宗明义地规定:“无论何种学 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一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 论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抑制国家造就通才、慎防 22 流弊之意。” 可见,晚清政府强调兴学育才,变革教育体制,大量吸收外来文 化,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挽救没落的清王朝的统治及为之培养人才,并且此 宗旨 也反映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 同时,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历史课程要“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 俾知中国文化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奏定初等小学堂 23 章程) 。 “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 24 之性情”(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 “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 政德泽,„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 20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 ,第 346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21张之洞:《张之洞全集》(卷五十七),第 1488页,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22 《重订学堂章程折》,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 197 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61 年 2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 420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61年 2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 436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61年1025 气”(奏定中学堂章程)(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 。在总的教育宗旨下所构建 的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忠君爱国的思想,虽然当时的历史教育在民族 危亡的时刻必然被寄予培育民族情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责任, 但是新生的历史教育从此被蒙上了厚重的政治和功利色彩,这种历史教育的意识 形态的教育功能可谓影响深远。 二、学部制定的教育宗旨 1905 年 12 月,清政府设立学部??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正式、独 26 立和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1906 年,学部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 说:“今中国振兴国务,固宜注重普通之学,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尤以明定 宗旨宣示天下为握要之图”。奏折指出: “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拒 异说者有二:曰忠君,曰尊孔。中国民质之所昀缺,而亟宜箴贬以图振起者有 27 三:曰尚公,尚武,尚实。 紧接着,清政府颁布上谕: “朝廷锐意兴学,特设专 部 以董理之,自应明示宗旨,俾定趋向,期于一道同风。兹据该部所陈忠君、尊 28 孔、与尚公、尚无、尚实五端,尚为扼要。” 明确点出了“忠君、尊孔、尚公、 尚武、尚实”五点教育宗旨。这可算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政府以法令形式规定 的教育宗旨。 其中, “忠君”是学部提出的教育宗旨的核心。 《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 阐明了所谓“忠君”,就是要求“务使全国学生每饭不忘忠义,仰先烈而思天 地高厚之恩,睹时局而深风雨飘摇之惧,则一切犯名干义之邪说皆无自而萌”。 其中“宜取开国以来列祖列宗缔造之艰难,创垂之宏远,以及近年之事变,圣 主之忧劳,外患之所由乘,内政之所当亟,捐除忌讳,择要编辑,列入教科” 29 则可以说是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提出的要求。 至于“尚公、尚武、尚实”的品德教育,学部奏折认为历史课也应负起重 要作用,如中小学教材“宜评述海陆战争之事迹”、“叙列戌使域之勋业”、使 30 儿童“熟见而习闻”,以养成尚武精神。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以中央名义明令颁布的教育宗旨。在学部的这个 教育宗旨下历史教育就是为清政府歌功颂德,培养“忠臣孝子”型的顺民为目 2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 509、679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61年 26在此之前的中国历代王朝中,没有一个统管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专门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清代国家一 级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分属国子监和礼部。 27 《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 22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年 2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 22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61年 29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 ,第 22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61年 30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 第 40页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的的。这样的教育目标较之《奏定学堂章程》所体现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方针反而有所倒退,体现了清政府在中西文化选择中的犹豫、保守。 三、 “史教救国”思想 因为历史教育的效果可以在受教育者中间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近代的中 国从学校到社会,都在利用历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激发人们的爱国热 情, 振奋民族精神,以达到史教救国的目的。 在史教救国思想的感召下,梁启超提出: “ 近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 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 女无智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渴饮饥食一刻不容缓者也”; “今日欧洲 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于是乎“史界 31 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章太炎也说:“因为他 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 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抑制的。” 32 他们强调史学的社会功能是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 期许历史能够成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的源泉”。但是他们希望的历史教 育的功用在“国”而非在“君”。这种以史教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历 史条件下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第二节 学校历史教育一、历史课课程设置 “壬寅学制”将整个学制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又分为蒙 31梁启超:《新史学》, 《清代学术概论》, 第 231?237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集》 ,第 276页, 上海:中华书局, 1977年12学堂、寻常小学堂及高等小学堂三级;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只中学堂一级; 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合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大学堂(分政、文、商、农、 格致、工艺、医七科)、大学院三级。历史课程在壬寅学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 门课程,课时安排比重非常大。如在蒙学堂中,每十二日六节课,占总课时数 的 10%,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每个年级皆开历史课。在壬寅学制中, 教学大纲、课程实施和课时安排初见端倪,但关于历史课程的目标、评价等仍 不健全。“癸卯学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课程、组织、校舍、 图书、仪器、入学条件与学生的管理诸方面均作了详尽的规定。整个学制同样 33 分为三等七级 (1909 年,即宣统元年 5 月 19 日,清政府批准《学部奏变通 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对《奏定学堂章程》进行调整,将普通中学堂 课程改为文科和实科)。期间各段每个年级均设有历史课程。新学制规定,学 堂设置的历史课程名为“历史”,教学人员定为“历史教习”,编写专门的历史 教科书。 “壬寅学制”对于教学的规定相当简单,且未正式施行,因此本文对其就不 展开分析了。下面主要以“癸卯学制”为讨论对象。 (一) 中小学历史课程设置“癸卯学制”对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如下表:表 2.1:“癸卯学制”的中小学各学年历史课程每周教授时数表 文件名称 学堂名称 第 一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年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初等小学堂 1 1 1 1 1 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 高等小学堂 2 2 2 234 35 奏定中学堂章程 中学堂 3 2 2 2 2 33详见附录 2 34与初小并列的有艺徒学堂,与高小并列的有实习补习普通学堂、初等实业学堂等,历史科均不在其普 通科目之内。 35与中学并列的有初级师范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初等师范学堂的历史课程设置和中学堂基本相同,只 是在课时数上有些许差别,另外,初等师范学堂在第 4?5学年还要兼讲教授历史之次序方法;中等实业学 堂分为豫科和本科,豫科中设置历史课程。13学部奏变通中学堂课 中学堂(文 3 3 3 3 3 程分为文科实科折 科) 中学堂(实 1 1 1 1 1 科)表2.2 :“癸卯学制”的中小学各学年历史教授课程表 文件名称 学堂名称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奏定初等小 初等小学 讲乡土之大 讲乡土之大 讲历朝年 讲历朝年代、 讲 本朝开国 学堂章程 堂 端故事及本 端故事及本 代、国号及 国号及圣主 大略及列圣 地古先名人 地古先名人 圣主贤君之 贤君之大事 仁政 之事实 之事实 大事 奏定高等小 高等小学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学堂章程 堂 奏定中学堂 中学堂 中国史 中国史及亚 中国本朝史 东西洋各国 东西洋 各国 章程 洲各国史 及亚洲各国 史 史 史 学部奏变通 中学堂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及亚 外国历史 中学堂课程 (文科) 洲各国史 分为文科实 中学堂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外国历史 外国历史 36 科折 (实科) 《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各地的官立中学、公立中学和私立中学都参照 其框架设置历史课程。如1908年的温州府官立中学堂就规定了1??3学年开 设 “中史”,4??5 学年开设“外史”,正如《温州府中学堂章程》末尾附注所说 它的课程是“遵照奏定原章,按年酌定”的;1906年的上海私立浦东中学规定1 ??2学年开设“本国历史”,3??4学年开设“外国历史”,第五学年开设“通 37 论”。 361909年(宣统元年),仿德国学制,实行中学文、实分科制,将中学堂主要传授的十二门课“就文科实 科之主要权其轻重缓急各分主课通习二科”,文科以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为主课而以 其他课为通习。从此,历史一直都作为文科的主要课程。1911年,清政府下令修正,对文科和实科的课程 授课时数进行调整,拉近了文科和实科的差距。调整后,文科的历史课程授课时数不变,只是具体内容有 所调整,第三学年只学中国史,不学亚洲各国史,第四、五学年的外国史细分为东洋史和西洋史;实科的 历史课仍为通习课,但周课时数从 1课时增为 2课时。这显然是清政府不满意文实分科后对“中学”的不 够重视。 37江山野主编:《世界中学课程设置博览》,第 116?118页,吉林教育出版 社,1989年14古代的中国是没有世界历史的概念的,历史的学习基本局限在本国朝代的 更替和政治史上。虽然之前也有些学堂开设外国历史课,但是,壬寅-癸卯学制 使外国历史课程地位第一次得到国家教育法令的承认。那么中国史和外国史之间 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孰重孰轻?癸卯学制的主要制定者张之洞曾对此作了 38 精辟的总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今日 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国先贤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 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39 西学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 从张之洞的思想及上表的学制 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就癸卯学制的历史教育来说,是以“中国史(中史) 为体”而以“世界史(西史)为用”作为指导思想的。 在这种“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整个历史课程还是受到重视的。在“癸 卯学制”中还是在从初等小学堂到中学堂阶段每一学年都设有历史课程,每 一星 期有1??3个钟点的授课量。同时, “癸卯学制”相当重视本国史的教育,规定 从蒙养院到高等学堂都设置乡土史或本国史的教学内容,而世界史(分为亚洲史 和欧美史)只有在中等学堂或高等学堂的师范或人文专业开设,便是这样的历史 教育指导思想的体现。 但是历史课的分量与“读经讲经”课的分量还是无法相比拟的。“当以‘四 书’ ‘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务使心术纯正, 文行交修,博通时务,讲求实学,庶几植基立本,成德达材,用副朕治作让人之 40 至意。” 明确指出了同为中学的“经”和“史”的主次地位。读经在各级各类学校里都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以初等小学堂的周课程数为 例: 修身 2 学时、读经讲经 12 学时、中国文字 4 学时、算术 6 学时、历史 1 学 时、地理1学时、格致1学时、体操3学时。 以教学时间来说,读经讲经占了周学时的2/5,历史为1/30;而高等小学 堂每周读经讲经 12 学时,占周学时的 1/3,历史占 1/12;中学堂和初级师范 学堂每周读经讲经9学时,占周学时的1/4,;中学毕业要读过十经。高等学堂 和优级师范学堂都设有经学大义和群经源流等课程。在大学堂还专设经学科。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重视经学一方面也是源于当权者们认为中学本身对 于西学有广泛的包容性、导向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浓重的保守的专制意味和 文化保护色彩,竭力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在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提交的《学 38张之洞:《劝学篇》, 第 71 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39张之洞:《劝学篇》, 第 22 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40璩鑫圭、唐良炎主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第 6页,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 谕于各省、府、直隶州及各州、县分别将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年15务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 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 41 矣”。 42 另外,张之洞又提及:“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但“先 43 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祖也。” ,且讲西学要“先以中学固其 根 44 柢,端其识趣”。 所以,“癸卯学制”的历史课程安排为:小学堂讲乡土历史及 中国历史,中学堂的设置程序为:第一年,中国史; 第二年,中国史及亚洲各 国史;第三年,中国本朝史及亚洲各国史;第四年,东、西洋各国史;第五年, 东、西洋各国史。 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相应地就 会比较注重历史课程的政治、道德性的社会教化功能。而历史教育的本质应该是 人文素质教育,过多的强调历史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将会淡化或异化历史知识本 身的人文精神。并且这种对传统史学的全盘肯定,灌输“君史”的历史观和历史 45 教育目的论在当时就遭到了梁启超等有识之士的批判 。(二)大学堂历史课程设置 《奏定大学堂章程》将大学堂分为8科: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医科、 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
/
本文档为【清末新政时期的历史教育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