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2018-12-15 50页 doc 158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姓名:张海燕申请学 位级别:硕士专业:专门史指导教师:王三北2008-06 中 文 摘 要 天祝 县境内民族众多,除藏族外,影响最大的是土族。本文以史料为基础,选取朱岔土 族村为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所得的资料为佐证,分三部分探讨了天祝土族的民俗 特点及成因,并对其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第一部分以史料为基础,从历 史发展和民族演变的角度探讨了天祝土族的族源及变迁,分析了天祝土族在藏族包 围下得以保留、发展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天祝土...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姓名:张海燕申请学 位级别:硕士专业:专门史指导教师:王三北2008-06 中 文 摘 要 天祝 县境内民族众多,除藏族外,影响最大的是土族。本文以史料为基础,选取朱岔土 族村为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所得的资料为佐证,分三部分探讨了天祝土族的民俗 特点及成因,并对其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第一部分以史料为基础,从历 史发展和民族演变的角度探讨了天祝土族的族源及变迁,分析了天祝土族在藏族包 围下得以保留、发展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天祝土族的民俗文化。通过对其 民俗文化的阐述来分析、研究天祝土族与青海土族的不同之处,天祝土族所表 现出的特征是具有更多的融合性与多元化。第三部分作者在对天祝县现有旅游资源 进行调查、分析及梳理的基础上,将现有旅游资源与朱岔土族村的民俗资源相结合, 提出了对其旅游开发的设想,确定其主题形象应该是开放型原生态民俗文化村,并 提出了实行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作者认为旅游活动能使当地群众重新 发现和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自觉保护本民族文化。 【关键词】:天祝 县土族 民俗文化 独特性 旅游资源开发 II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nationalities in Tianzhu County, in addition to Tibetan, Tu nationality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to this area. This paper is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 selected Zhucha village as its cardinal points, and it is secondary meterial to collect the words, pictures, sound recordings and other information from field research .The paper is divided three parts in order to study folk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ianzhu Tu nationality and causes of the problem, then developed and designed its tourism resources. The first part discuss Tianzhu Tu nationality?s ethnic origin and its chang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national perspective. The author analysed reasons of the Tu nationality survived and developing under the Tibetan surrounding.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Tianzhu Tu nationality folk culture. The author expounded its folk culture to analysis , research different between Tianzhu Tu nationality and Qinghai Tu nationanlity and further prove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anzhu Tu nationality is more integrated and diversified. In the third part carries on the foundation which to the Tianzhu County existing tourist resources the investigation, analyzes and sorts out, will have the tourist resources and Zhucha the Tu nationality village folk custom resources to unify, proposed to its traveling development's tentative plan, determined its subject image should be open-type original ecology folk custom village, and proposed implements th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 The author hold the viewpoint that the tourism can make local crowd rediscover and understand the impotance of their own culture, blaze them protect their own folk culture conscientiously. Key words: Tianzhu County; Tu nationality; Folk Culture; Uniqu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 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 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I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绪 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在三年的读书、学习过程中土族作为西北特有的少数民族因其独特的民俗风情逐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特殊的语言、别致的服饰、精美的刺绣、别具一格的婚礼和葬礼等等文化现象都深深的吸引着我,引起了我浓厚的研究兴趣。甘肃省天祝县的土族作为土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对土族文化的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选取了天祝县的朱岔土族聚居村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对天祝土族社区的调查和研究,对该地区的土族历史文化有进一步的发掘和探索。 土族,宋代已有“土人”之称。如《嘉靖宁夏新志》宋佛表称:西夏境内汉、蕃、土人杂居。史书上对天祝县的土族也早有记载,如《秦边纪略》、《武威县志》、《平番县志》都记载到“庄浪卫,土、汉之所杂居,黑番之所出入”“庄浪土司驻牧连城,土民繁衍分布大通河内外。”对土族族源问题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虽然意见不统一,但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是:土族是由甘、青交界地区的吐谷浑人与这些地区的蒙古人、藏人、汉人、羌人融合而成的。 天祝是一个藏族自治县,土族只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5%左右。天祝县的土族长期与藏、汉人民杂居,因此它的文化特征表现出较多的融合性和多元化,藏化、汉化现象明显。作者选取的朱岔村土族人口占到全村人口的90%以上,土族民俗保存的较为完整。同时,由于长期受到藏族文化的熏染,天祝土族在文化民俗方面呈现出藏化的显明特点。而且朱岔村距离天祝县三峡旅游风景区之一的朱岔峡景区仅一公里之遥,这对开发土族民俗旅游十分有益。因此我认为,对朱岔村进行民俗文化的研究并对其进行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而且天祝的土族民俗文化本来已十分脆弱,如果现在还不及时进行抢救、保护,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其它强势文化所同化。所以,对他们的关注和研究也是相当重要和紧迫的一项工作。 同时该选题可以作为一个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首先,这个土族村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特征,但目前关注这里的研究者还非常少,以我本人目前的水平和一些客观条件限制,这篇论文只能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对 1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这一地区土族的研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其次,其邻近的朱岔峡旅游景区的开发,势必会对这个土族村造成一定冲击,可以以三年或者五年为一个周期,对其进行长期的考察,以观察一个民族社区在外部环境的冲击下逐渐变迁的过程。 (二)研究范畴和目的 天祝县位于甘肃省中部,青藏高原东北、祁连山东段南麓的甘青边界一带;也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为古丝绸之路通道,河西走廊门户,国土面积7000余平方公里。天祝县东距省会兰州144公里,西距武威市132公里,境内有兰新铁路、312国道高速公路穿过,交通十分便利。本论文以天祝县朱岔乡的朱岔土族村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民族、文化、民俗等的历史变迁过程,揭示并分析了天祝土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特点,同时提出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设想。 2(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从历史和民族演变的角度探讨天祝土族的源流、变迁及在天祝地区的生活现状。探讨天祝县土族与汉族、藏族的关系,以及保持民族传统与民族进步之间的矛盾问题。经过调查、收集天祝土族民俗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资料之后,与当地汉族、藏族及青海互助土族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设想。 (三)研究现状 1(关于土族民俗 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极富民族特色,因 此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对土族文化形态的研究并且成果丰硕。但是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青海省的大通、互助和仁和三县的土族,对甘肃的土族关注较少。有关甘肃土族的专著很少,我仅见到《甘肃土人的婚姻》(许让,比利时)和《甘肃土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李占忠)两本。这两本专著都是作者与甘肃土族人民长期生活之后所著的,为我撰写论文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信息。许让神父,本名Le P.L. Schram,比利时人,1911年-1922年在甘肃天祝至青海西宁一带传教,因为对土族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对大通河流域的土族作了长期调查,对西宁、互助及天祝一代土族的婚姻观念和习俗进行了深入研究,《甘肃土人的婚姻》就是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李占忠先生本身就是生活在甘肃省天祝县的土族人,十分熟悉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写过许多与甘肃土族有关的论文,对天祝土族有着深入的研究,因此对我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2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有关土族风俗习惯的论文非常多,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婚姻家庭研究。土族人民的婚礼非常有特色,所以对土族婚礼习俗的研究比较深入,相关的论文也很多。吕霞的《土族婚礼的艺术意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7月,第3期)不仅详细地介绍了土族婚礼繁琐、的礼仪仪程,而且分析论述了这种载歌载舞的礼仪所具有的的深厚艺术内涵。在另一篇论文《土族婚礼的文化涵蕴》(《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4月,第2期)中她对土族婚礼中的传统汉文化特征、地方差异性及文化价值取向等内容作了深刻分析。表现土族婚礼文化内涵的类似文章还有祁桂芳撰写的《大通土族婚嫁习俗文化意蕴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1月,第1期),园林的《青海土族婚俗文化》(《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以及张成志撰写的《浅谈土族独特的婚姻习俗及其社会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3月,第1期)和贺喜焱的《土族婚礼歌的民俗文化解读》(《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等。李美玲所撰写的文章《从“Kurgeen”一词看土族古代婚姻制度》(《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2月,第1期)可谓另辟蹊径,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古代土族的婚姻制度,论证了土族婚礼文化中“舅舅”的地位十分重要的原由。关于探讨土族婚姻制度的文章还有何吉芳《民和土族婚姻制度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对解放前民和土族的婚姻制度做了初步的探究,并对存在于土族家庭中的一夫多妻、一夫一妻、转房婚这三种婚姻形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坚赞道杰、贡保草的《天祝县土族婚俗试探》(《甘肃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从“出嫁”和“迎娶”两阶段对天祝土族婚俗进行了详细的表述。 (2)民间文化。土族受藏传佛教和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都很深,因此其民间文化具有较明显的汉化、藏化特点。文忠祥的《藏传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区的传播与文化整合》(《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唐景福的《藏传佛教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两篇文章就论述了藏传佛教在土族地区的传播历史、发展情况及对土族人民巨大的影响等问题。马海寿的论文《从辛家“法会”看土族萨满遗风》(《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则反映了土族人民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说明藏传佛教虽然在土族地区有较强的影响,但是萨满教在土民心中仍占有一席之地。而张宏莉的《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就汉藏两种文化对土族文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然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土族融合了汉藏文化并且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以下的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点。谢得纯、马光星写的 3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来宝”:三川土族 的民间傩舞》(《中国土族》2003年秋季号)认为傩祭活动不论他们的表征如何,但都能追溯到古羌人的生活、习俗和信仰这一源头。对民族的渊源关系、民族文化的传承关系、 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远古历史的记忆等等问题提供了具有活性态度的宝贵资料。马光星的《古朴的热贡土族“於菟”舞》(《中国土族》2004年春季号)保留原始的古风异俗,它对于我们考察古代的祭祀习俗提供了鲜为人知的例证。张成志写的《土族轮子秋民俗价值刍议》(《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宗雪飞的《土族传统体育及其对土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初探》(《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中都提到了土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轮子秋,并且就这一传统项目的起源、变迁及和群众的文化关系进行了探究,从而探讨其民俗价值。 (3)服饰文化。土族服饰体现了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刺绣也因为其独特的技艺而名闻天下,它们都具象的表达了土族民族文化的含蕴,所以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董思源的《盘绣》(《中国土族》2003年秋季号)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土族妇女特有的技艺:盘绣的刺绣方法、所用布料以及各种图案所代表的含义。这篇文章对我了解土族传统刺绣方面的知识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使我见到盘绣真品时就没有一点的陌生感。土族的盘绣主要运用在服饰上,所以人们通常都会在研究服饰民俗时提及刺绣,乔兰写的《土族刺绣服饰的美术表象及其民族特色》(《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一文中就写到:“土族刺绣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色彩、线条、图案、明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美术表象,从而突显了土族刺绣服饰独特的民族特色。”而李琪美的《浅述土族服饰文化》(《中国土族》2001年秋季号)从土族传统头饰、刺绣服装、衣服的小配件到鞋和靴子都一一作了详细的介绍,全面的阐述了土族的着装习俗和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李琪美认为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及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土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存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形态,其中服饰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以上所提及的专著和论文只是土族民俗研究成果中的一部分,但是却为我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而且作者的考察还不能全面的展现天祝地区土族的文化面貌,只是侧重对文化现象的描述,理论分析比较少。当地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也为我的论文撰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2(关于民俗旅游 近几年民俗旅游业持续升温,成为旅游业的生力军。由此关于旅游开发对被 4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如何在旅游活动中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此相关的文章如:李江玲的《从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云南电大学报》2004年第3期)中就提到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给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同时作者从营造全社会保护氛围、加强教育工作、保护群众利益、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保护的方法和措施。而刁统菊等共同撰写的《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中作者则认为民俗文化在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迁背景下出现了程度不同、内容复杂的变迁。虽然民俗文化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可是受到的破坏远远大于保护,不过作者也提到,目前民俗文化受到的关注还是表现出充满希望的前景,不过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保护的口号远多于实际的措施。此类文章还有,吴英鹰的《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年第4期),王祥玉的《试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杨丽娟的《试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 开发》(《昆明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周尚意、范丽娜《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探》(《国土经济》2001年第2期)等。甘肃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民俗旅游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旅游大省,所以对于民俗旅游的研究也相对滞后。但是还是有不少学者在关注着甘肃省民俗旅游的发展,比如樊胜利在《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保障体系探微》(《甘肃科技》2004年第12期)一文中就提到由于甘肃省一些民族地区生态和文化资源较脆弱,所以在开发时必须慎而又慎。梁博在《甘肃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路线构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甘肃省民风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具有不可限量的开发潜力,因此作者在分析了甘肃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及其意义后,还提出了开发的路线构想,也是值得参考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研究民俗旅游的初期,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旅游活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但最近很多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这一问题,得出了一些更科学和客观的结论。不过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还建立在对一些个案考察的基础上,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普遍试用的方法论的总结,因此常常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同时选取个案进行调查研究也需要一个长期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片面地从某一阶段呈现的现象做出结论。 5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一 天祝县土族概述 (一)土族族源 土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有着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关于土族的历史来源学术界一直都有争论,众说纷纭,根据史学界有代表性的看法,归纳为三种:吐谷浑说;蒙古人与霍尔人融合说;沙陀突厥说。 1(吐谷浑说 ?“吐谷浑,本辽东鲜卑徙河涉归子也”。 徙河就在今辽宁省锦县西北及义县境内,吐谷浑是鲜卑族慕容氏的一支。公元四世纪初(西晋永嘉末年),在其首领吐谷浑带领下,“遂徒上陇,止于枹罕暨甘松,南界昂城,龙涸,从洮水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逐水草,庐帐而居,以肉酪为粮。西北诸种谓之阿柴虏。”在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受北魏册封为西平王、吐谷浑王。及南朝与宋、梁通贡使,接受封号,其首领阿豺“遣使通刘义符,献其方物,义符封为浇河公”,“…慕璝?又奉表通义隆,义隆又授陇西王”。其统治中心先在浇河(今青海贵德县),后移至青海湖西十五里之伏俟城(今青海共和铁卜加古城即其遗址)。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隋派裴矩经略西域。裴矩策动铁勒人(原游牧于新疆南部)进攻吐谷浑,吐谷浑首领伏允退至西平(今西宁)。隋派大将宇文述率重兵至西平“纳降”,伏允遂向西退避,进入柴达木。隋亡后,伏允帅众重回青海东部和北部地区。唐贞观八年(634年),吐蕃松赞干布“率羊同共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抗,?走青海之阴”。《册府元龟》卷九八七也说得很清楚:“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北。”这正是今日土族居住的地区。此时吐蕃势力强大驱使吐谷浑东迁,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吐蕃以精锐兵力突袭吐谷浑,吐谷浑不支,“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引残落走凉州”。唐派左武侯大将军苏定方率兵往凉州,以安吐谷浑。当时吐谷浑向唐请求内徙,未准。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唐派薛仁贵为“逻 ?【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十六,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178页。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34页。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35页。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6074页。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第12册卷九八七,《外臣部?征讨罚 谢榫钟坝”荆?960年,第11591页。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6075页。 6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娑道行军大总管”,领兵十万征吐蕃,并“护吐谷浑还国”。但兵至大非川(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切吉草原)“王师败绩”,吐蕃“遂灭吐谷浑而尽有其地”。吐蕃控制了吐谷浑原驻牧地区。咸亨三年(672年) ,唐安置诺葛钵夫妇等在鄯州(今西宁)居住,徙其部众数千帐于浩门水南(今门源、大通、互助一带)。后因鄯州地狭,难抗吐蕃,又徙诺葛钵部众至灵州(今宁夏灵武),改置安乐州以居之。一部分吐谷浑人仍留住在浩门水南一带和鄯州境内。 从以上史料可知,公元663年吐谷浑为吐蕃所并后,分为三部分:大部分降服于吐蕃,部分东迁,还有一部分留在青海东部故土。 降服吐蕃的吐谷浑,其部落和人民受吐蕃的统治,编入吐蕃军旅,并与吐蕃联姻,逐渐融于吐蕃。 徙居灵州的吐谷浑,至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由于灵州被吐蕃占领,又东迁朔方、河东,到了今晋陕境内。代宗广德年间(763年-764年),唐将居住在宁朔州(今陕西榆林县境)的吐谷浑迁移到夏州以西,使其得以返回河西一带。五代时,吐谷浑的史实在新旧《五代史》中均有记载。从此时到公元1125年辽亡的一百八十年间,《辽史》上尚有对吐谷浑征讨和吐谷浑朝贡的记载,其间西夏也曾到吐谷浑所在地买马。北宋在大中祥符年间,收复了灵州,一部分吐谷浑人又返回了凉州地区。十三世纪元灭西夏,《元史》记载:“西夏羌、浑杂?居”,这说明吐谷浑人仍住在西夏境内。 除了降服吐蕃及东迁的吐谷浑人以外,剩下的人留住在凉州之南山、鄯州境内和浩门河以南。而这一部分人也就是今天土族的先祖。 《宋史》记载了五代时凉州吐谷浑的情况。如“天成中,权知西凉府留后孙超遣大将拓跋承海来贡,明宗召见。承海云:„凉州东距灵武千里,西北至甘州五百里,旧有郓人二千五百为戍兵。及黄巢之乱,遂为阻绝。?”“城中汉户百余?人,皆戍兵之子孙也。”唐末史书上称吐谷浑为“吐浑”、“退浑”、“浑”,也称“浑末”、“郓末”。这二千五百“郓人”无疑是凉州的吐谷浑人。《宋会要辑稿?方域》记载凉州折逋游龙钵来宋朝,自述云“河西即古凉州,东至故原州千五百里,?南至雪山吐谷浑肃兰州三百五十里。”此处的“雪山”当指祁连山。这两段记载,证明宋代祁连山附近仍有吐谷浑人居住。 凉州地区,鄯州境内、浩门河以南地区,与今日土族居住地区相合。从唐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6076页。 ?【明】宋濂等:《元史》卷一六九,《袁裕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3999页。 ?【元】脱脱、阿鲁图:《宋史》卷四九二,《外国八?吐蕃》,中华书局,1977年,第14152页。 ?【明】徐松:《宋会要辑稿?方域》第199册卷4,《吐蕃》,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至元,留在青海东北部的吐谷浑活动在这一带,其中一部分从凉州迁移到今互助地区,所以民间有吐谷浑的一部,由甘州(甘肃张掖)、凉州到了威远堡(今互助县城)居住的说法。 元朝兴起,先后灭西夏与南宋,统一中国。此后,在史书上“吐谷浑”一名消失了,而在吐谷浑故地,出现了“西宁州土人”。对此今人亦有论述。陈寄生在《青海土人为吐谷浑后裔考》中说:“晚唐之时,吐谷浑大部为吐蕃臣属,?而居于祁连山南北两边的,就成为土族的先民。”张其昀在《青海之山川人物》一文中说:“吐谷浑在南北朝时,立国于青海,历史上占重要地位,后为吐蕃所灭,其族迁至甘、凉、肃一带。吐谷浑本鲜卑族,即东湖族之一支,由塞外度陇山 而居河湟,有三百余年之久,其种族岂能一扫而空,其遗留于青海者,当为土?人成分之一。” 除了以上史料说明土族主要源于吐谷浑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 第一,地名。今互助和大通的土族地区有十几个村庄,土语叫“吐浑”,汉语称“土观”、或“托红”,均为“吐浑”的音转。这可能是因为历史上居住过吐谷浑人而得名。互助佑宁寺名僧、一世土观罗藏拉卜旦生于互助“吐浑”村,以后各世土观不管出生在什么地方,都要认“吐浑”村为根子地方,都以“土观”为号。可见,从地名上仍保留了吐谷浑与土族的历史渊源关系。 第二,族称。土族的“土”字,并非土著之意,而是民族称呼。长期以来,汉、回等族称土族为“土人”、“土民”,史书上也称为“土人”,其来源于“吐谷浑”的“吐”字。吐谷浑在唐朝中期以后被称为“退浑”、“吐浑”、“浑”,蒙古语是“人”的意思,因而到元朝时吐浑演变成“土人”了。 第三,语言。土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族的先民是室韦,吐谷浑是鲜卑的一支。室韦、鲜卑都是东胡系统的民族,在语言上有同源关系,都属于东胡系统的民族语言。因此,吐谷浑语与蒙古语属同一祖源。语言学家们研究的成果证明吐谷浑与蒙古语有同源关系,而前者具有更为古老的特点。《敦煌古藏文本<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记>文书》中说到,当时回鹘王想要知道北方究竟有多少国君,派了五位使臣前往调查,五位使臣回来后向国王报告,在说到乌 ?《青海土人为吐谷浑后裔考》,载于《新中国杂志》第三期,《土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 页。? 张其昀:《青海之山川人物》,载《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上》,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第233页。 8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护部落时说:“其北境为契丹部落,契丹王者称„可汗?,其食物衣着与吐谷浑同。”又说:“其语言与吐谷浑大体相同。” 上述材料说明,吐谷浑语与蒙古语都属于东胡系统的民族语言,它们有相通部分。今土族语言中的蒙古语词汇,应是其历史上相通部分的遗留,事实是,土族语言中,互助和民和有一定的差异,而民和土族中同样保留着与蒙古语相同的一部分语汇,这就更加证明土族所使用的语言就是本民族原有语言。 第四,从习俗、服饰看,吐谷浑“婚礼富家厚纳聘,贫者窃女去”,“父死?妻庶母,兄死妻嫂”。关于土族的婚姻,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位在土族地区调查过的人说,服役婚在土人社会也属常见。目前土族中“父死妻庶母”的现象不存在了,但是承继婚尤其夫兄弟婚还是较为平常,而掠夺婚姻也常应用于娶再婚妇女的场合。吐谷浑的抢婚制在后来的土族中还有遗风,土族男方在无力迎娶时,仍可以窃女以去。据说当日食和月食时,男方抢娶与自己有婚约的姑娘,并不需要聘礼,而能得到女家承认。 ? 在丧俗方面,吐谷浑“死者亦皆埋殡,其服制藏讫则除之”。现在土族地区有许多地方仍行土葬,仅部分土族用火葬,与吐谷浑旧俗不同,这是受了喇嘛教影响的缘故。但“服制藏讫则除之”与吐谷浑完全相同。土族已嫁女子对娘家父母、外甥对舅父、侄儿对姑母、女婿对岳父母,都在出葬当日轻服,即使对同居的近亲属的服制,也是自死亡之日起到葬礼完成后止。 吐谷浑善养马,号称“龙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土族也有善养马的长技饪赡苡写秤跋臁,ネ磷搴芏嗳思已呗恚锸蹙伞,诮峄椤?砘峄蚱渌崾保傩腥呗砘疃:喝搜恚睬胪寥私痰肌,飞贤磷逋了镜钠锉故怯忻摹,磷迦褐谥辛鞔摹镀罴已游鳌返墓适拢退档氖瞧钔了颈徽鞯鳎柿炱锉蛄耸ふ痰氖隆?土族有信仰“护法神箭”的习俗。过去,土族在庙中或家中供奉约四尺长的神箭,把它当作神物信奉。乐都达拉公社水磨沟的土 族就信仰“阿里宏桑”(山神),把折成一半的神箭当作神物供奉,不让人看见。历史上吐谷浑名王阿豺临?死时折箭:“汝曹知不,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土族保持这个习俗,以示不忘祖训。 吐谷浑妇女“辫发于后,首戴金花冠”,“妇人皆贯珠贝束发,以多为贵”。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一上,《西域上?吐谷浑》,中华书局,1975年,第6224页。 ?【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十六,《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186页。 ?【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十六,《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180页。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男子“多以罗幂为冠,亦以缯为帽”。土族妇女多以金花为首饰,辫发绕后,缀以贝壳、珊瑚、松石等,以多为美。民和土族妇女头戴缀以珠翠的凤冠,身穿绸缎制作的大袍,腰系海水潮的彩色罗裙,脚穿高跟底的绣花鞋,保存了吐谷浑妇女的服饰特点。土语称妇女头饰为“扭达”。土族妇女头饰有七、八种,其中有一种头饰叫“吐浑扭达”。这种头饰被看作是最古老、最尊贵的头饰。说明在妇女首饰名称上也保留着与吐谷浑的历史渊源。土族男子所戴的“鹰嘴啄食”等式样的毡帽,则可能是“罗幂”、“缯”的演变。至于男子多穿长袍、背心、束带,则仍与古代鲜卑人的习俗相同。解放后,互助土族地区的农民曾挖出明洪武年间的古墓一处,尸体穿绸缎长袍,头部为“髡发”,这也是古代鲜卑人的习俗。证明了明初居住在互助的土族仍保留着鲜卑人“髡发”的习俗。 第五,从姓氏上看,吐谷浑人姓常常带“钵”音,如菩萨钵、诺曷钵等,今土族中带有钵音的名字较多。如前所述,土族中的祁、李、吉、甘、喇、朱等姓,其中有的是原土司辖区,因此,这里大部分土族姓吉。甘、朱、喇、辛四土司后代是民和三川土族中的几家大姓。 2(蒙古族源说 除了吐谷浑族源说以外,蒙古族源说在土族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土族自称“蒙古尔”(意为蒙古人)、“察汗蒙古尔”(意为白蒙古),这种自称就反映了土族族源与蒙古族的密切关系。在互助、民和、大通以及天祝土族中,广泛流传着他们的祖先是来自一部分蒙古人以及蒙古人与霍尔人通婚的传说。这种传说在清代藏文文献《佑宁寺志》中有明确记载: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之部将格日立特(Ke rel tu)率领其部属到此,现今的霍尔人(hor,按指土族)约为这些人的后裔。”“格日立特死后,化作大力精灵,居住在郭隆(佑宁寺所在地)之山岩上,他对嘉赛活佛(佑宁寺之创建者)显示了自身着„索呼?(按即蒙古)装束之法相,(嘉赛)因之命(格日立特之幽灵)为那里的土神。” 以此相类似的传说是,成吉思汗的部将格日立特带兵来到今互助县一带,因故在索卜滩(今互助县境内,意为蒙古滩)停留。不久,格日立特病死,其部属便留驻下来,和当地霍尔人通婚,繁衍而成土族。1604年,佑宁寺落成时,格日立特被追封为“尼达”(地方把护神),并将其铜像供奉在佑宁寺中。 关于成吉思汗时蒙古军队来到今西宁一带(今互助县当时属西宁州治)的问题,《元史》有记载:“(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丁亥春,帝留兵攻夏(西夏) ?【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十六,《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186页。 10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王城,自率师渡河(黄河)攻击石州,二月破临洮府,三月破洮河、西宁二州。”?证明成吉思汗的军队确曾到过西宁一带,与《佑宁寺志》所载,可以互相印证。 在汉文史籍中,虽然没有记载成吉思汗军队留驻土族地区的事例,但从元世祖以迄明初,史籍均有关于蒙古部众留驻或迁移到西宁一带的记载。如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在驸马章吉 率所部蒙古军进军土蕃之后,封速来蛮为西?宁王。这是元代蒙古贵族及其部属留驻西宁一带的可靠记载。 土族来源于一部分蒙古人,除了民间传说、史籍记载外,还可以从语言方面得到证明。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词汇约有一半以上和蒙古语喀喇沁方言相近。不但如此,在《蒙古秘史》、《华夷译语》等著作中记载的许多十三、十四世纪的蒙古语词汇,现在还有一部分保留在土语中,如称风为“克”,称雨为“忽刺”等。 关于“霍尔”人,《土族简史简志合编》的作者认为,根据现有材料可以初步推断,霍尔人可能就是吐谷浑人。“吐谷浑为吐蕃所并”后,“一部分人仍居留青海故地”,“居留青海的那一部分吐谷浑人,除有些同化于吐蕃之外,其余仍然繁衍下来,可能成为土族祖先的一支”。 根据上述事实,有的史学家认为土族是一部分蒙古人与当地霍尔人(可能是吐谷浑)长期相处逐渐发展而成的。 3(沙陀突厥说 关于土族族源的说法,除了吐谷浑和蒙古人这两种之外,互助和民和土族中也存在土族是沙陀部李晋王的后裔的说法。《甘肃新通志》、《西宁府新志》等书也都有土族李土司一支是沙陀后裔的记载。这些传说和记载大都依据李土司一支的来源传说立论。《李土司族谱序》云:“李克用为诸姓之鼻祖,至宋以继捧为节度使。元以武功显白者甚众,其居西宁者为赏哥公。”《李氏世系谱序》说:“李氏初姓朱邪,沙陀人,先世事唐,赐姓李。……及传至元,世长西夏,以武功显白者甚众。其居西宁者曰赏哥,为西宁州同知都护使。明太祖平定天下,一世祖?讳南哥,率部众于洪武初内附,授西宁卫世袭指挥使”。《李氏世系图》说:“自?沙陀初祖朱邪执宜传至赏哥太祖,历十四世,太祖宋封鄯善王。”此外,还有这样的传说:互助县的沙塘川就是沙陀国的音转。可能因居住过 ?【明】宋濂等,《元史》卷一,《太祖本纪》,中华书局,1976年,第24页。 ?【清】杨应琚纂:《西宁府新志》卷三十一,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总55册,辑055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第421页。 ? 卫聚贤:《李克用后裔族谱考》,载《西北文化》三卷十期,1941年11月。 ? 同上。 11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沙陀突厥人而得名。沙陀国的都城,就是今互助县多士代北的新城遗址。 土族源于沙陀突厥说,在《土族简史简志合编》中亦有介绍,但认为此说可靠性不大。 此外,也有人认为霍尔即胡儿一词的同音同语的另一写法,包括匈奴、土浑、契丹、蒙古等,其中尤以匈奴部落中的邀濮,即辽金时期的阻卜和蒙古是主要成?分。这就把土族的族源推溯到更早的时期了。 由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关于土族历史来源的种种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不过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我认为土族是由甘、青交界地区的吐谷浑人与入住地区的蒙古人、汉人、藏人、羌人融合而成的。 (二)天祝土族概述 我国土族的分布地,除青海以外,主要分布在甘肃。至2000年,甘肃全省有土族21379人,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11.1%。其中天祝藏族自治县又是甘肃土族的主要分布地,共有土族12633人,占全省土族人口的59.1%。此外土族较多的依次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卓尼县、永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古浪县等。 天祝县是土族的故乡之一。全县22个乡中都有土族分布。土族是仅次于藏族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6%,占全县少数民族的16.8%。居住比较集中的有地处大通河流域的天堂乡、朱岔乡、炭山岭镇、赛什斯镇、东坪乡和金强河流域的石门镇等。 朱岔乡位于天祝县西南部大通河流域,东北靠炭山岭镇,西邻天堂乡,南抵大通河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相望。面积118.5平方公里,距县城81公里。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属高山峡谷 地带,海拔在2246—3436米之间,最高峰为森盖岭。年均气温3?,年均降水470毫米,相对无霜期130天。大科什旦河和小科什旦河在峡口汇合称朱岔河,经朱岔川注入大通河。朱岔川是朱岔河冲积而成的滩坝地,地势较为开阔平坦,河两岸为水浇地,是这个乡主要的产粮地区。 全乡耕地面积0.49万亩。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蚕豆、油菜籽、洋芋等。草原面积10.02万亩,主要是高山草场和灌丛草场,饲养的畜种有天祝白牦牛、绒山羊等。绒山羊是该乡的特优畜种,已培养发展优质绒山羊6000只。森林面积5.22万亩,乔木主要有云杉、松、柏杨、桦等树种,灌木有山柳、黄柳、青海杜鹃、烈香杜鹃、沙棘、野樱桃、耙地柏树等数十种品种。野生动物有马鹿、 ? 陈玉书:《关于土族的来源问题》,《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 12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麝、蓝马鸡、雪鸡、雉、鹿、猞猁、狼、狐等。野生中药材有羌活、秦艽、赤芍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煤、沙金等。 朱岔乡大部原属青海互助县。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青海军阀马步芳担任青海省主席后,强行越界至甘肃天祝县境内开采黄金、霸占煤矿、垦种荒地,引起双方争讼不断。后经甘、青两省派员会勘、反复协商谈判,于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国民政府派员在天堂寺召开划界会议,确定甘青两省以大通河为界。这样,就将大通河西岸原为天祝的浪什当沟和加塘滩划入青海互助县,北岸原属青海互助县朵仓措哇的朱岔、麻科划给甘肃永登县天祝乡第六保(亦称天堂保)。至2000年底,朱岔乡辖保干、朱岔、大科什旦、大湾、麻科5个村民委员会、23个村民小组、911户、4233人。其中土族1757人,占总人口41%;藏族881人,占总人口的20%;其余为汉族和极少数回族。乡设学校5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小学3所;村学1所,有乡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5个,并有财政所,文化站,兽医站等县直部门下属单位。 朱岔乡土族人口多于其他民族,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根据乡内土族人民的意愿,天祝藏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成立朱岔乡的决议,报请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批准。1988年3月12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天祝藏族自治县朱岔土族乡。 朱岔土族都通晓本民族的语言,兼通汉语,部分人通晓土、汉、藏三种语言。朱岔土语属互助方言区。其中服饰有一部份与藏族服饰相近,如男子戴礼帽、穿长袍,惟不将右胳膊从长袍袖中退出。女子梳双辫或小辫,戴礼帽,戴辫套,系一至三根腰带,只在礼帽上插花以示区别。一部份为传统的土族服饰。他们信奉藏传佛教,同时也进行多神崇拜。主要供奉寺院为天堂寺和青海扎隆寺。 要了解天祝县土族民俗文化的特征,探究天祝土族的独特性,首先要从这一地区土族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过程中寻找根源。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我们可以看到天祝地区的土族在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保持其独特风俗的缘由。 ?(三)天祝县概况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东经102?07′-103?46′,北纬36?31′-37?55′之间,位于甘肃省中部,青藏高原东北、祁连山东端南北麓的甘青边界一带。南接永登县,东靠景泰县,北邻武威市和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接壤,西与青海省的门源、互助、乐都县毗邻。东西宽142.6公里,南北长158.4公里,总面积 ? 甘肃省测绘局:《甘肃省地图册》,1983年。 13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藏、汉、土、蒙古、回、东乡等多个民族。行政区划隶属甘肃省武威市,全县辖5镇、17乡、221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地华藏寺镇,东南距省会兰州144公里,西北距武威市 132公里。古丝绸之路、西北茶马古道、拉萨通往北京的松山古道(俗称金光之路、北路)均纵横穿过天祝腹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境内有兰新铁路、312国道、高速公路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全县河流广布,以代乾山及乌鞘岭、毛毛山为界,岭南的大通河、金强河、石门河等为黄河水系;岭北的毛藏河、哈溪河、南岔河、响水河、西大滩河等为石羊河水系,年径流量10.24亿立方米,为天祝县和邻县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县境内气候复杂,属寒冷高原性气候。日照时数年均2500-2700小时之间,年均气温-8?-4?之间,相对无霜期90-145天,年均降雨量265-632毫米之间。小区域气候复杂多变,常有冰雹、干旱、霜冻和春季风雪等灾害发生。 天祝县自然资源丰富,地势西部高峻,东南逐渐变低,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海拔2040-4874米之间。境内4000米以上的大山有马牙雪山、雷公山、牛头山、歪巴郎山、代乾山、干沙峨博、磨脐山、响水顶、卡洼掌等。这里峰峦叠嶂,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涧置埽魉吧憷觯蟛胤岣唬晃《氲奈谇柿肴缫坏捞烊黄琳希瓶睾游鳎怨啪褪峭ㄍ饔虻难屎硪溃赜?quot;河西走廊门户"之称;金强川、哈溪滩、抓喜秀龙滩、松山滩等地方有大面积肥沃的农田和优质草原;大通河沿岸有风景优美的朱岔峡、金沙峡、先明峡和著名的天堂寺,是已经开发的旅游景区。全县有耕地36.98万亩,其中水浇地5.05万亩;草原面积587.11万亩,其中人工草地0.68万亩;现有林地面积277.88万亩,活立木总蓄量371.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6.5%;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膏、石灰石、石英石、沙金、铜铁、锰、重晶石、磷、萤石等30多种。其中,沙金、煤炭、石膏、石灰石、石英石藏量大,分布广;野生动物比较珍贵的有雪豹、雪鸡、马鹿、猞猁等;药材有羌活、秦艽、大黄等130多种。 天祝县历史悠久、境内生活有藏、土、回、蒙古等十六个少数民族,所以除了自然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根据东坪等地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四千年前,天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天祝地区战国以前为西戎驻牧之地,秦为羌戎、月氏地,秦末汉初为匈奴所据。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尽收河西地。此后,今天祝境地多以洪地岭(今乌峭岭) 14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为行政区划的分界线,岭南岭北分属不同的郡县。中华民国后属甘凉道,民国25年(1936年),取藏传佛教著名寺院天堂寺祝贡寺首字“天祝”为乡名,成立天祝乡。这是“天祝”之名首次出现。民国27年(1938年),永登县改天祝乡为第四区,民国39年(1940年),又恢复天祝乡称谓。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0月成立永登县天祝区。1950年5月6日成立天祝自治区(县级),属武威专区。1953年10月22日改称天祝藏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7月19日改为天祝藏族自治县。 “天祝”一名为藏语,由天堂寺和祝贡寺首字组成,天堂寺为天祝藏区最大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经丹玛佛和部落邀请,青海湟源丹噶寺第四世东科尔呼图克图多居嘉措大规模扩建天堂寺并成为寺主,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路过平番(今永登),赐名“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意为吉祥兴旺州),兴盛时僧人达1500多人。俗有“自古天堂八百僧”之称。祝贡寺最早于明代建在青海互助,后于清世宗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由桑布任钦建于东大滩旧寺沟,管辖五个部落。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尚有属寺,在蒙古地区影响较大。 15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二 天祝县土族村落的民俗资源考察 从前面的阐述可以看出天祝地区的土族处在汉 族和藏族的包围之中,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因此汉族和藏族的文化对它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天祝土族不仅很好的保留了土族传统民俗文化,并且在汉、藏两族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有别于青海土族的民俗文化。 作者选取了天祝县最具代表性的土族村落——朱岔村作为调查对象,于2006年8月在天祝县进行了为期5天的田野调查,内容涉及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收集了文字、照片、录音等资料。通过对这三方面资料的整理,理清了天祝县土族文化独特性的成因。 朱岔峡全长二十多公里,作为祁连山东端林海中一条有名的深峡幽谷,气候是天祝境内最好的地方之一,也是天祝三峡中最长、风景最秀丽的一个峡。而朱岔村就位于朱岔峡旅游景区内,距离峡口仅一公里,距离天祝县县政府所在地华藏寺镇85公里,区位条件良好,可进入性很强。朱岔村是天祝仅有的两个土族村之一,全村共有679人,其中土族人口630人,藏族人口49人,土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2%。土族风俗保持良好,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 (一)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是一个民族在物质生产、消费和流通中所形成的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民俗的多层次结构中的基础层面。它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手工业民俗、农耕民俗、畜牧民俗等。 1(服饰民俗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显性表征,是判定一个民族的最形象标志;它具有识别和标志一个民族不同支系、宗教信仰、年龄及婚姻等情况的功能;服饰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事象,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模式、个性特征、文化崇尚、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都能在其服饰及其演变上有所体现。 关于土族服饰史书记载不多,据《魏书》记吐谷浑:“丈夫衣服略同与华夏,?多以罗幕为冠,亦以缯为帽,妇人皆贯珠贝,束发,以多为贵”。《新唐书》载 ?【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0页。 16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吐谷浑“妇女辫发萦后,缀珠宝”。另据民国时期马鹤天的《甘青藏边区考察记》中记载:“卓尼土司所辖之土民妇女,皆缠足凤鞋,新娘头戴银凤,寡妇必着黑裙。李土司所辖土妇履尖翻如舟。”又云:“土民妇女两鬓有二大银环,环下有长皮带下垂,上缀小银扣或铜扣,以数百计,带将及足,复折而上縏诸腰间。腰有?带,上亦缀物。耳环上为圆形,下垂锥状物,长二三寸。长袍不裸臂。”此外民国庄学本很详细的描述了互助土人的衣饰:“四五岁以上的小孩,多没有裤穿。男人富的和汉人一样穿布匹,普通就用褐子做衣料,式样和汉人的长衫一样。但女子,普通工作的时候:布裤、长褐衣、束腰、赤足、戴翻边毡帽,夏季戴伞式的小圆笠帽。新年节日,穿红袖衣,束花腰带,两耳戴银耳环下垂如链,项中套一个大项圈,上面钉满如铜元般磨光的白蚌壳。发饰,戴一耸起尺许如簸箕形的红帽,因它象簸箕,所以通称为„簸箕?,后面用绣花如银碗式的饰物,覆在她们的发髻上,另外再用一尺长的一只银簪或铜簪横插在脑后。他们额前的红须头作三角形,如旧式的前留海一般。成年女子,未嫁的裤管上裰一块很阔的大红边,?已嫁的裰黑色边。”到现代,土族服饰比民国时期的更加精美。比如妇女是内穿花汗禢,衣领两到三层,下一层的比上一层大,每层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边,领边镶有水獭皮,外穿小领斜襟开衩的长袍,袖子用青、红、白、黑、黄、绿几种颜色的布拼接成。据当地妇女讲,她们衣袖上的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涵义:青色(或蓝色)代表蓝天;红色是太阳;白色是云彩或乳汁;黑色表示土地;黄色(或橙色)是麦浪滚滚;绿色则代表了辽阔的草原。“花袖袖”是土族已 婚妇女特有的服饰,未婚姑娘和老年妇女的衣袖不是花的。腰系长达四米的“达博”带(腰带),颜色多种多样,有的人还会在腰带两端绣花草鸟蝶和云彩的图案。长袍外套一件黑色或紫红色的斜大襟坎肩,其小襟上缀着绣花兜。下着黑、蓝色的宽腰裤、膝下套着类似裤腿的“贴弯”(未婚者着红色“贴弯”,已婚者着黑色“贴弯”),在“贴弯”靠膝盖的一头沿二指宽的一条白边,靠脚踝处沿一条蓝边。有的在长袍下穿一条绯红色的褶裙,裙褶要为双数,足穿筒长一尺三寸的花鞋,鞋后缀一块称为“叶弯”的红布。老年男女穿蓝、黑色大襟长袍,外套黑色平绒坎肩,腰系蓝色或黑色的布腰带,男子也系用毛线编织的腰带。穿蓝色或黑色的宽腰大裆裤,足穿白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一上,《西域上?吐谷浑》,中华书局,1975年,第6224页。 ?【民国】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民俗文献》总136册,辑20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第133页。 ?【民国】庄学本:《互助县塘巴堡土人》,载《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青海分册上》,甘肃省图书馆,1986年,第607页。 17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袜,老年男子穿浅口布鞋,老年妇女穿长筒布鞋。青壮年男子内穿小领斜襟白汗禢,汗禢领上绣花,袖口镶边,用白线沿边跳三针。胸前用彩色丝线绣四寸见方的“神仙子”图案,外穿小领大襟坎肩,腰系绣花“达博”带或者绿绸带子。下穿蓝色或黑色宽腰裤,足穿白布袜子、云子浅鞋。 土族民族服饰式样古朴独特,色泽鲜艳,但是笔者发现朱岔村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穿,一般情况下村民都是着汉装,只有在婚嫁或过年这样的日子里才会穿上民族服装以示庆祝。当地土族群众穿着汉装的原因主要是:一是1938年以后青海军阀马步芳强迫土族妇女改变发式和头饰,致使土族传统发式“扭达”失传;二是方便省事。土族服饰长袍大袖需要手工缝制,不仅耗时而且不方便在日常生产劳作中穿着,而汉服随处可以买到,在生产生活中也比较轻便。三是汉服式样多,美观时尚,迎合青年人的心态,所以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全部穿汉服了。 2(饮食民俗 饮食被人们赋予审美艺术礼仪等文化内涵。土族的饮食风味独特,大致可分为三类:即面食类,肉食类和饮料类。 面食类主要有油果子(薄适藏);“罕溜”,即在锅中放少量水,上覆青稞面粉,焖熟,炝以清油,拌匀食之,形似拌好的炒面;“笑梅”,即蒸馍类,包括各种包子、花卷、馒头等,土族人尤其喜欢吃被称为“他勒关笑梅”的油包子;酥油炒面(托斯滩哈);“哈力海”是土族最有特色的食品,做法是将晒干的嫩荨麻揉碎成粉末(也有的将新采的嫩荨麻用开水烫一烫后切碎),下到锅里煮一煮,拌上青稞面,做成较稠的拌汤,调好各种调料,浇在摊开的薄油饼上,卷起来既可食用。“哈力海”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而且可以防治痢疾肠炎。 土族吃牛、羊、猪肉,各种肠是土族肉食的一大特色。肠子可以做成面肠、血肠、油肠和“羊肉筏子”等,肥瘦相间,美味可口,是各种节庆活动和招待客人时不可缺少的食品。说到肉食就不能不提到茶和酒。土族人没有喝白开水的习惯,用砖茶熬成的茯茶是每日不离的饮料,调上牛奶酥油乃为上乘。招待客人所用的砖茶,再加生姜等物熬制而成,饮用时还要加少许盐,这可能与当地气候偏寒有关。酩镏子酒则是土乡人民最受欢迎的饮料,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酿造。此酒的主要原料是青稞,还有羌活等药材,经过密封发酵半个月后启封蒸馏淋酒。酩镏子酒口味稍甜,后力较猛,醉后不易速醒,但不伤人。在一斤酩镏子酒中放入狐胆一枚,埋入羊粪堆中,一年后取出,每天清晨喝一杯,可治老年慢性支气 18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 研究 管炎。从以上可以看出土族在饮食上保持了其先民畜牧业时代的痕迹。 3(手工业民俗 天祝土族几乎全部是农业人口,少许兼营畜牧业,手工业不是很发达。不过土族刺绣别具特色,近年来备受游客青睐。土族刺绣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常用的绣法有平绣、盘绣、锁绣、网绣、剁绣等。其中盘绣是土族独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朴素耐久,美观大方已成为土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至今尚未发现我国其他民族和海外有用此针法的例子。盘绣是绣女刺绣时用一根针穿颜色相同的两根线,一根线盘一根线绣,即上针盘下针绣,不用绷架,直接用双手操作。土族刺绣的图案构思十分奇特,讲究丰富的吉祥寓意和绣面的丰富充实,要求七色俱全,严密平正,缝线端正结实,对图案纹样也有严格的要求,作品完成后色彩缤纷,层次丰富,能够表现出艺术构思的连贯性,整体性,粗犷之中见细腻。而且因其经久耐用,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褪色,不松线,所以始终保持着独有的魅力和神韵。 刺绣在土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可以说无所不在,几乎包罗了衣服、帽子、靴鞋、腰带、钱包、烟袋、针线包、绣球等等生活用品。土族社会和家庭十分重视对女子刺绣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土族姑娘一般在七、八岁就开始跟着年长的妇女学习绣花,从简单的针扎、荷包、衣领、围兜、腰带到大型人物、山水、佛像等,要通过几年的努力,才能掌握民间刺绣的基本功。刺绣技艺的高低是土族人评价妇德的标志之一,看一个土族女子是否能干要“一看针线,二看茶饭”,“针线” 技术要比“茶饭” 功夫重要。不会针线活的姑娘往往被人叫做“笨女”“女木匠”等。相亲时男方家看姑娘也要以刺绣为标准。未婚姑娘将自己的刺绣精品视为自己纯洁、真诚的心灵象征,只有遇上心上人,才肯主动赠送作为信物。女子结婚时,新娘要给婆家人和至亲每人送上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刺绣作品(主要是绣花枕头、绣花鞋袜等)作为见面礼,表示友好,联络感情。在土族传统中,由于刺绣作品是制作人辛勤劳作和智慧的结晶,所以刺绣作品也常常是制作人心灵美的象征。 土族刺绣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华美瑰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土族的民族象征。土族刺绣独特的制作技艺,艳丽和谐的色彩搭配,抽象与具体完美结合的构图形式无一不是民族文化内涵的体现。一件件刺绣制品不仅是土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装饰物,更是凝聚了土族妇女勤劳、智慧的艺术珍品。外界对土族的认识也只有通过对这样的文化现象的深入考察和研究,才能探视到 19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他们物质和精神方面鲜为人知的领域,才能真实地感知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神实质,从而对他们的历史与现实、文化和心理从整体上获得全新的认识。 4(农、牧民俗 据《北史》记载“(吐谷浑)好射猎,以肉酪为粮。亦知种田,有大麦,粟,?豆,然北界气候多寒,唯得芜菁、大麦”。所以土族居住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可耕可牧”、“五谷俱产”的地方,这种自然条件决定了土族人民的经济形态,大体上经历了以畜牧业为主和以农业为主两个阶段。 土族在早期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放牧的牲畜主要是牛、马、羊、骡 等。其特产是马和白牦牛。据《秦边纪略》记载,明朝初年,河州卫“出马特多,有?土人、熟番、回回、生番,俱以畜牧为业”,“其地水草大善……三川盖畜牧地”。?《明实录》记载,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19年)西祁土司祁德曾纳马625匹,说明到明万历年间,土族人民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畜牧业。到清初以至清朝中期,天祝天堂乡、石门镇、赛什斯镇、西大滩乡一带及卓尼的勺哇乡仍属牧业地区,土族、藏族都从事畜牧业,只有朱岔川一带有耕地。土族地区的畜牧业,基本上是在就近草山、草场定居放牧,分冬春草场和 夏秋草场。冬春在定居点周围草山放牧,夏秋出圈,到较远的山地放牧。 漫长的游牧生活,一直在土族的民族文化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仍在影响着现代土族文化,并且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特征。比如土族人在饲养牲畜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天祝土族和藏、汉等兄弟民族一道,在寒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培育了天祝白牦牛这一珍贵畜种;享有盛誉的岔口驿走马是以天祝为中心的甘青周边地区培育出来的一种挽乘兼用的优良马种,天祝各乡镇每年都有举行赛马会的习俗,以赛“走马”为主要内容;绵羊、山羊、黄牛的牧养,犏牛、骡子的繁育,都是土族人所擅长的。时至今日,土族人家除务耕农田以外,还要或多或少养一些牛羊,一个有牛羊的人家才让人觉的殷实。 从服饰文化看,毡帽是土族男女老幼的日常着装,对男性和中老年妇女而言还是节日的装束,甚至于可以说是土族服饰的标志,长短羊皮袄,牛皮鞋等无一不带着游牧时期的遗风。饮食中的反映也是鲜明的,酥油炒面、牛奶茶一直是传统的上等食品,晚辈孝敬长辈最好的礼品是茶叶和酥油。土族人吃肉都喜欢大块 ?【唐】李延寿:《北史》卷九十六,《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186页。 ?【清】梁份:《秦边纪略》卷一,《丛书集成续编?史地类?防务》,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92年,第93页。 ?【清】梁份:《秦边纪略》卷二,《丛书集成续编?史地类?防务》,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92年,第105页。 20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手抓,用刀削肉吃。进入现代,在日常饮食中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了,但招待同族尊贵的客人或在隆重的仪式中,仍要以传统的方式待客才会觉得真诚。 即使在生活水平已相当高的一些土族人家,要盛情款待一位尊贵的客人,还是当着客人的面杀只羊才显得郑重,更能体味出主人竭诚待客的情意。茶壶、酒壶上绾一缕羊毛,把整块的后五岔骨插上刀子奉献给坐在上位的贵客等等,这些民俗风情无一不折射出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婚俗中新郎和新娘及客人都骑马,娶亲时要给新娘母亲牵一只白母羊,娶亲的“纳什锦”要穿白褐衫,戴着白毡帽,喜客“红仁切”回去时要带上肉方子等,这一切都是从游牧时代流传下来的。现代社会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娶亲的交通工具已由马到胶轮马车——手扶拖拉机——农用汽车——小轿车,但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只是变通,“正规”的婚礼仍应该骑马,这样才显得隆重。 土族较之于与它关系密切的藏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进入农耕时代要早得多,土族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具有长久的历史。元代,土族从事畜牧业的同时,还从事农耕。当时包括土族地区的青海东部和甘肃西南部就“屯田,教部落杂耕期?间” 。这里所说的杂耕,是指既从事农业,又从事牧业。另据《西宁府新志》记载,明洪武时,“边远旱地,赐各土司,各领所部耕牧”;明成祖时,土司李英?“招逋逃七百余户,置庄垦田”。土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也反映在《黄牛犁地的传说》、《年智儿》等民间故事中。故事讲述的是:土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犁要人拉,耧要人拉,男人累弯了腰,女人累断了腿。后来出了一个英雄少年斯汉布勒,他想为人们解除繁重的劳动之苦,找个力气大的动物来为人代劳。他曾上天捉来青龙,进山捉来野牛,都无法驯服,后来在滩上捉来黄牛,才成为帮助人类劳作的伙伴。土族妇女五彩的花袖袖,黑色象征土地,黄色象征丰收的粮食。土族民歌中唱道:“进去大门了什么圆,进去大门转槽圆。嘛呢旗当中旋,骡马犏牛扎一圈。”土族人院中的转槽上拴的都是耕畜,而与之相对的牧畜是不上转槽的。同时,犏牛和骡子也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它们省草料, 耐力强,是耕种役使的极好畜种。 土族很早就过上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村落,这是农耕生产的需要。 ?【清】梁份:《秦边纪略》卷二,《丛书集成续编?史地类?防务》,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92年,第104页。 ?【清】杨应琚纂:《西宁府新志》卷十九,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总55册,辑055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第315页。 21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因为土地的相对固定,农民不像牧民一样逐水草而迁居。他们或自己有土地,或租种邻近地主的土地,或受雇于附近的人家俑耕。他们在打桩盖房时,往栽过墙杆的坑内放粮食,上梁时撒粮食,婚姻中女方允婚后将男方家酒瓶中的酒换装粮食,新娘要坐在盛满粮食的斗上等等风俗,说明农耕文化对土族文化的影响。 比之于其他也曾是游牧民族的少数民族,土族的饮食中,面食的品种更为丰富,制作更加精致。肉食中除传统的牛羊肉外,猪肉很早就成为土族肉食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猪的饲养是人类转向农耕时代后才出现的。土族婚礼中“纳什锦”到达的当天晚饭就是棋子面。婚礼的尾声,“红仁切”的最后一餐,也是很重要的,名为“启发面”,即臊子面。一场土族婚礼,反映了土族的整个历史文化,包括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有数百年历史的酩馏子酒的酿造,是以农业的发展作为基础的。酒文化也是农耕文化的一种反映。 土族人民勤劳俭朴,善于务农。尤其是甘肃土族都是在山大沟深,气候寒冷干旱,自然条件很严酷的地方居住。但他们总是以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与大自然斗争,在贫瘠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地耕作,创作和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他们善于利用农时,根据二十四节气适时地进行相应的生产。农谚说“二月清明种在后,三月清明种在前”,说明了播种的季节当在农历二月底、三月初。又说“立了夏,偷偷摸摸七八驾”,说立夏时播种虽嫌晚了,但也并不是不能种。秋天是龙口夺食的时候,俗话说:八月里的绣姑娘都要下楼。家中无一闲人,全部下地收田。由于冻、霜、雹、久雨生芽等灾害频繁,一年的庄稼让农民们时时提心吊胆,因此有“装不到柜里的粮食不算粮食”的俗语。 土族很早就懂得以歇地(即停种一年的耕地)方法调整恢复地力,以调茬的方法充分利用马铃薯和豌豆的根瘤菌。称种过小麦、青稞、大麦的地方为“瘦茬”,要多施肥,最好种洋芋、豌豆或蚕豆;种过洋芋、豌豆、蚕豆的土地则为“肥茬”,可少施肥而种小麦、青稞、大麦等。一般避免种“重茬”(无法避时也种“重茬”,但要多施肥料)。 土族地区多为二阴地,原来多雨阴湿,土壤为酸性,他们肥田的主要方法是烧山灰,把有植物根须和大量腐殖质的土层表面挖成土块风干垒起来,生火烧过作基肥,可以中和改良土壤,并有丰富的钾含量,对作物的成熟起促进作用。后因气候变暖,森林退化,加之反复焚烧,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山灰不但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反而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损害,故此农家肥成为土族地区的当家肥料,农谚有“谁家的粪堆大,谁家的麦垛高”之说。山灰退出肥料的行列,而 22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农家肥和化肥担任肥田的重要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土族人民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也不断提高。他们开始兴修水利、科学施肥、改良品种、改进耕作方法,这些都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土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农民不再被土地死死地拴住,而能在农业生产之余外出打工,季节性经商,把外面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带进了土乡,土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产、生活水品有了很大的提高。土族人民勤俭朴实、聪明智慧、 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二)社会民俗 社会由人组成,人与人之间通过生产、生活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群体的结合和交往便产生了社会民俗。社会民俗一旦约定俗成,人们的言行就受到它的制约。社会民俗包括:岁时节令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 1(节日民俗 土族的节庆活动几乎月月都有,汉族的所有传统佳节也是土族的传统佳节,但从内容和形式上,土族的节日活动表现出浓重的本民族文化特色。每逢节日,土族人民身着盛装,争先恐后地奔向集会场地,在会场上载歌载舞、饮酒祝贺,还有赛马,摔跤和花儿会等等,传统体育活动已成为重头戏。特定的节日开展特定的传统体育项目,构成土族民俗文化的一个亮点。 天祝土族重大的传统节日主要是:每年农历五、六、七月举行的花儿会;腊月里和春节期间举行“邦邦会”,“邦邦会”其实就是庙会。 “花儿”也称 “少年”,起源于男女青年的情歌,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少数民族中,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气息,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是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被誉为“西北的百科全书”。天祝是“花儿”流行的主要地区之一,每年农历四、五、六月,朱岔、天堂、石门等地的“花儿”相继举办,成千上万的人汇集到林边或草滩上,放开歌喉纵情歌唱,连续几天几夜。土族花儿充满着本民族生活的气息,无论是土族的民族风情还是宗教信仰、情感方式,无不通过花儿这种艺术形式得以表现。“花儿会”的形式比较自由,涉及的场地也比较多,远远近近各自组合的有好几十处,而其中因年龄又很自然的分好多处。青壮年大多会唱比较露骨的情歌。年纪大一点的人也唱情歌,但唱词比较隐讳,或者唱一些反映生活变化和生产情况的歌。迈进“花儿”会场,你就会从不同的唱腔中领略到西部少数民族 23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独有的高亢,激越与委婉旖旎的民歌风采。因为“花儿”是情歌,所以不能在家里或老人面前唱起。除了“花儿会”以外,在农闲时,土族青年男女会在山里唱“花儿”,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近几年,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天祝县政府每年农历六月都会组织举办为期5天的“花儿会”,参赛的群众不仅可以在会场一展歌喉,而且会得到适当奖励。这也是当地政府保护民俗的一项举措。 土族的节日很多,每逢过节土族群众必然身着盛装奔赴会场,在会场上载歌载舞、饮酒庆贺,传统的体育活动也是节庆活动中的重头戏。轮子秋是土族人民所特有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项活动源远流长,使土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丰富和发展。轮子秋是在传统秋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发展演变中,经历了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外表由简陋到华丽的过程。农闲时节娱乐时,土族群众会把卸掉车棚的木板车车轴连同轱辘竖立起来,在下轮压上碌碡或大石头等重物固定重心;在朝上的车轮上平绑一架木梯或横杆,在梯子两端牢固地系拴等长的皮绳绾的圈,即做成了轮子秋,土语叫“卜日热”。不过节日活动中用于表演的轮子秋就要精致很多,而且动作的花样多、技巧高、表演难度大。轮子秋带有广泛自娱的群众性,不影响生产,方便群众参与,对活动场地的要求也不太严格,体育器材又可以就地取材,经费花销不大。这对培养群众高尚、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习惯,促进土族地区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起着积极作用。 除了轮子秋安昭舞算是另一项土族群众最喜欢的集体活动了。“安昭”是土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在胜利、丰收、婚礼等庆典上,他们围着夜幕下猩红的篝火,乘醉起舞,向大地膜拜,向上天敬仰,表现对朋友的坦诚、对生活的挚爱。 土族民间歌舞与土族传统体育一脉相承。从总 体上看,体育项目和歌舞艺术同属大众化项目,在民间可谓影响深远。从某种意义上说,歌舞艺术、音乐艺术和民间文学已经融入了土族传统体育,土族传统体育对前者的传承作用是十分深远的。 2(婚礼习俗 土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任何一个节庆都在歌舞中开始,歌舞中结束。尤其是最隆重喜庆的婚礼,整个过程都是在载歌载舞中进行。婚礼分为迎接“纳什锦”、改变发式、上马起程、拜天地神佛及谢媒、招待“红仁切”、说后彩礼等几个部分组成。 24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在土族婚礼中“纳什锦”是关键人物,懂得婚礼的全部礼仪,能歌善舞,并且善于辞令。一般土族婚礼举行三天,娶亲的人(即媒人、新郎和娶亲人“纳什锦”)要在结婚吉日的前一天到女方家。“纳什锦”身穿白褐衫,戴白毡帽,带着送给女方家的礼物(如肉食、烟、酒、新娘的婚服、首饰等)和一只白色母羊(土语叫“其汉羊礼”),到女方家门口,和女方家的阿姑们对“花儿”,答对了女方家的人才允许娶亲的人进门。次日鸡叫时,新娘要开始改妆:穿嫁衣,戴首饰,梳已婚妇女的发式等。整个过程“纳什锦”要在门外边舞边唱曲调为“阿依姐”歌直到改妆完毕。太阳照满山川时,是新娘启程的吉时,要举行隆重的送行仪式。一位老人拿八样东西,即:一部佛经、一把柏香、一盏酥油灯、一把筷子、一碗奶子、一块砖茶、一撮羊毛、一升粮食,在新娘的头上绕一遍,而“纳什锦”在堂屋门前看见拿起什么就要唱什么,并且边唱边跳。改妆完毕新娘的父亲手持“央达日”(一种吉祥物)在新娘头上挥一挥,叫一声新娘的名字,然后立即退回到堂屋,新娘跟着返回堂屋前,并答应一声,如此三次,称为“留阿样”,意思是家中的财气,福气别让姑娘都带走了。新娘正式离开家后,“纳什锦”退到巷口跳起“安昭”舞(一种歌舞结合,无伴奏的古老集体舞),唱一支告别歌。 去新郎家的路上引吭高歌的是“红仁切”,即由新娘父亲、舅舅等组成的“喜客”、送亲团。他们或唱传统的内容,或即兴编词,曲调一般为“阿郎劳”,有问有答,十分热闹。通常在离新郎家一二里的路上要煨一堆火以迎接“红仁切”,并向他们敬酒。到了新郎家,正式的婚礼仪式开始,新人向天、地、神磕头,向祖先长辈磕头,新娘还要进厨房拜灶神,然后入洞房。土族没有闹新房的习俗。“红仁切”稍事休息后双方长辈开始谢媒,就是给媒人一定数量的钱和茶、酒、肉作为酬谢。接下来的仪式是摆针线和冠戴女婿(岳父亲自给女婿穿戴长袍、鞋、袜等)。之后,新郎家开始给“红仁切”敬酒, 此时双方互唱赞歌赞颂对方,也可以唱问答歌刁难对方,或者跳起“安昭”舞。到了深夜,庄上本家或亲戚把“红仁切”分散到自己家继续招待,唱歌跳舞直到天明。次日清晨新郎把“红仁切”请回家中,敬酒、唱祝酒歌。早饭过后,男方家给“红仁切”们赠送礼物(包括一部分钱),谓之“后彩礼”。娘家人向公婆交代新娘,最后吃“启发面”(臊子面),吃过面后便起身返回。到这时整个婚礼也就结束了。从以上可以看出土族婚礼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充满了民族风情。 (三)意识民俗 意识民俗是一种深层次的民俗事象的总和,体现的是人们以信仰为核心的心25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理活动和操作行为。意识民俗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有原始信仰方面的、有宗教?信仰方面的也有禁忌方面的。1(宗教信仰 土族属于多神崇拜的民族,天祝土族大多数信仰藏传佛教,也有一部分群众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这种宗教相信宇宙万物皆有神灵存在。土族民间的“斯古日典”(sgurden)似是由萨满发展而来。土族民间活动着的“斯古日典”是头戴圈环,身穿长袍,腰系铃铛,胸悬铜镜,手持宝剑,闭目诵咒。诵咒渐至迷冥,就认为神灵会附体,届时全身抖动直 到发狂,舞剑蹈足,说长道短。人间万事,兴衰吉凶皆能出自此辈之口。 勃斡,这个名词在蒙古语中指萨满。土族的勃斡是指将萨满、佛教、道教融于一身的一种宗教人士,青海汉语叫法师。其特点是:头戴唐僧帽,身着道士服,口诵道教经,手击羊皮鼓,高悬彩纸幡,妄释羊角卦。在平时,他们是普通的农民,只是到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四月八日庙会时,才大显身手,活跃一时。若谁家有病人,也可请法师去治疗。其法术是高悬丈余长的麻鞭,抽打病人之四周,发出噼噼的声音,口诵咒语,紧击羊皮鼓,手持切菜刀。击木板炕沿。一阵疯狂之后,言是病魔已驱走。纵观土族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萨满教、笨教等多教多神和平共处,它们常常共聚于一个殿堂中,信徒们从不亲这疏那,而要一视同仁地为它们烧香跪拜。 藏传佛教是藏文化对土族文化影响最主要的途径。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深入,藏传佛教便成为土族绝大多数人的信仰,同时佛教也逐渐渗入土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各个领域。作为藏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藏传佛教文化,在土族地区的影响极为广泛和深刻。解放前,在甘青土族地区有大量的藏传佛教寺院,如天祝的天堂寺、石门寺,青海的佑宁寺、章嘉寺等。寺院既是土族地区的宗教中心,又是文化中心。许多僧人潜心攻读藏文和佛经,成为土族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如曾被清王朝封为国师的佑宁寺法台章嘉三世若贝多吉,自幼聪慧,博览群书,精通藏、汉、蒙、梵四种文字,翻译、著述、编纂了大量的著作;民国时期的民和土族僧人朱锁南嘉措精通藏、汉两文,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著书立说的同时进藏从政,还在家乡兴办学校、图书馆。许多土族僧人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步行到西藏修行研经,然后回乡传播佛教文化。 佛教活动和佛教文化过去和现在都是土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婚丧嫁娶 ? 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26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都离不开佛教。如孩子降生满月大都抱到寺院请活佛或高僧为孩子赐名,名字也同藏族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李桑吉、刁才什加等等。为去世的人到寺庙求神卜卦确定出殡时间,还要请僧人念经超度亡灵,并给寺院供“芒茶”(布施),同时还请庄里老人到家念“嘛呢”。结婚迎亲要到寺院择吉日,请僧人念“平安经”以图吉祥,也为寺院供“芒茶”。家事不顺或家人多病也要请僧人念经驱邪,以保平安顺畅。遇到旱灾、雹灾、涝灾要请僧人做法式祈雨或挡雨。逢吉日,有的土族人家还请僧人到家念经等等。节日更是如此,实际上许多佛教节日也是土族民众的节日。 2(禁忌 土族认为马曾随唐僧去西天取经,有驮经之功,而驴和骡则和马同类,故禁忌吃马、骡、驴肉。他们还认为狗和猫是家庭的卫士,无论主人在家或离家远走,它们都不分昼夜,忠实地站岗放哨,守护家庭财产的安全,有守家之功,因此禁忌食用狗肉和猫肉。 土族忌讳用有裂纹或破痕的碗给客人倒茶水,并忌讳在客人面前吵架或打骂孩子。在酒席上,当小辈的不能与长辈猜拳。 畜牧业是土族的主要经济成分之一,他们期望六畜兴旺,故每年到除夕之夜,在畜圈的门楣上总要贴一张“骡马成群,牛羊满圈”的横幅。在平时,土族人家特别注意畜圈内的清洁卫生,忌讳人在畜圈内大小便。若有人在畜圈内大小便,主人必认为只有对他怀有敌意或不友好的人,才会干出此类荒唐事情,并立即铲除污物,点燃柏树枝,用烟熏畜圈,以示净化。 土族有忌门的习惯。家里生了孩子,为给产婆和婴儿创造一种比较清静卫生的环境,要在大门旁边贴一小方块红纸,表示禁止外人入内。家里有传染病患者,则在大门插上柳条或挂一破筛子,以此告诉人 们家有传染病,请勿入内。凡参加过丧事的人,进门前必须从火堆上跳过。忌讳孝子(服丧的人)串门入室。从远道而来的人,旅途疲乏或出汗时,进门前先要在外歇息片刻。忌讳别人坐在自家的门槛上。土族的寺庙大殿和家庭佛堂内,不让去过暗房(产妇住的房子)的人以及孝子和妇女入内。 土族在清晨如果因事出门走远路或办婚事时,忌讳离家后最先遇到的东西,若有人挑着满桶的水,或满载物品的车辆迎面而来,则认为这是吉祥如意的征兆,反之,若碰到空桶、空背斗或其他空的物品时,则认为大不吉利。 (四)天祝土族民俗文化的特点及成因 27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笔者在朱岔村生活的五天里切身感受到土族村民的淳朴、热情,也对天祝土族的民俗有所了解,作者认为天祝土族的民俗文化保存的比较好,同时由于受到汉族、藏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土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只能口口相传才得以继承。朱岔村民对于传承本民族民俗文化非常自觉。平时如果没有外人到访,自家人说话都是用土语交流,长辈们也时刻不忘教授、纠正下一代的土族语言。遇到过节、婚丧等事宜的时候都由村里的老人主持,年轻人则要帮忙打下手,学习主持仪式的过程。女孩子从小要学习刺绣等技艺,而做土族传统食物是必须的功课。 其次,藏族文化对天祝土族的影响较多。藏文化对土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方面。土族属于多神崇拜的民族,萨满教、道教、苯教等都有人信奉,有些人家也供奉家神,但是他们最信奉的还是藏传佛教。天堂寺就是天祝境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朱岔村于2000年斥资20万元在半山一处平地修了一座小庙,还没进村从远处就可以看到转经筒在阳光下发出的金色光芒,写有经文的经幡在山风中猎猎飘扬。朱岔村的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竖立着嘛尼杆,也有煨桑炉,嘛尼杆上挂满写有经文的经幡。村里有几户人家是世代藏医,所以家中必然有位男丁在成年后要去西藏学医。 最后,汉文化对土族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比如村子里的人平时都穿汉装;他们和村外的人打交道都说汉语;在妇女的刺绣作品中可以见到许多明显带有汉文化特色的图案等等。 天祝土族之所以形成既有本民族特征又受汉、藏文化影响的这种特点,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天祝是藏族自治县,属于安多藏区的范围之内。天祝土族是民国开始从青海迁移来的,长期处在藏文化的包围之中,所以受藏文化影响较深。不过。天祝土族聚集的朱岔乡、天堂乡离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仅一河(大通河)之隔,河两岸的土族人民一衣带水,联系紧密,因此天祝土族不可能完全被外族同化。此外,随着近几年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山里人走出大山,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他们必然会受到汉族的影响。基于这些因素就形成了今天天祝土族的独特风貌。 28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三 天祝县土族社区的民俗旅游开发设计 旅游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兴起的新型“朝阳产业”。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关联性产业,不仅直接带动餐饮、住宿、旅行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景区和娱乐等多个行业水平的提升,还间接带动农业、工业、文化产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推动旅游景点及周边地区金融、保险、通讯等服务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因为如此,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先导性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并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发展旅游业不仅在经济性能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在调整社会关系、表现区域形象和城市发展水平等方面具 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各地都寄予厚望,原因在于它不仅是旅游系统的事情,而是整个城市的奋斗目标。从目前许多已评定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来看,它所带来的效益和持久的效力是多少硬件投入都无法相比的。随着不断发展,旅游业作为城市名片和宣传窗口的作用和意义将进一步凸现。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 民俗是民间相沿已久、长期传承的,具有稳定的模式,并表现在人们行为、心理、口头上的“固化”、“活化”的文化事物;它是一定地域人民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照。如今,以民俗为内容开展的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我国旅游界的热点。那么什么是民俗旅游呢, 陶思炎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俗,而且是以地方或民族性为标志?的民情风俗。常见形式包括民俗村、访问家庭、节庆活动等。吴忠军对民俗旅游的定义是:以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的文化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仇学琴则认为:民俗旅游是利用目的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及其文化吸引外来旅游者,是一种生动活泼、强调参与的新兴旅游产品,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 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 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1997年第12期,第38页。 ? 吴忠军:《民俗旅游学论纲》,《旅游学刊》,《旅游教育专刊》,1998年,第75页。 29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属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的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从以上各定义中我们可以形成一种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旅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而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民俗旅游是一种经济行为,但是又表现为一种文化行为,旅游者更多的是追求文化享受。所以无论民俗旅游的“形” ,还是“神”只有真正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才能持久的吸引旅游者,并与旅游者产生共鸣。 (二)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是一种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异地他乡做短期停留的活动。异地的风光,特别是异地的民俗风情会给旅游者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享受,没有一种旅游行为能够游离民俗文化而存在。旅游与民俗凶攀置芮械墓叵怠?1.旅游有助于民俗的传承、交融和发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文人学者的优良传统。他们借助到全国各地旅行的时候,写下了大量的游记,其中就有很多风俗资料。这不仅是我国旅游发展历史的见证,而且为我国保存了大量不同时期的民俗资料,为今天民俗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例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以其游历地区之广、对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民情民俗、民族关系记载之详细而著名于世,成为研究明代历史、地理、风俗史的必读书。 旅游是人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暂时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既带来游客所在地区的某些风俗习惯,同时也认识了目的地的一些民俗内容,游客无意之中就充当了民俗文化交流的使者。如果两地之间有数量较大的人员互访,必然要使两地之间的民俗发生接触、碰撞,进而或多或少地渗透融合。一个封闭起来的地区,其民俗的稳定性会很强,变化就很少很慢;但一个开放的地区,其民风民俗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冲击,变化相对会快些。 2.民俗充实了旅游内容,是旅游开发的依据 旅游是一种以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的获得为目的的、 较高层次的人类文化生 ? 仇学琴:《论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审美特性》,《旅游经济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7页。 ? 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30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活。从现今旅游发展的方向看,文化享受日益成为旅游者第一旅游需求。民俗中大量的民间风俗、风物传说和人物故事,可以帮助旅游者扩大历史、地理、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知、求异”的心理需求,民俗使旅游者得到精神享受。民俗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可以了解旅游地的历史,又可以考察旅游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可理解旅游地民众的思想意识。它可以扩大旅游者的视野,丰富文化生活,增加旅游的兴趣和愉悦感,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如果其民族特色越鲜明,原始气味越浓,历史氛围越重,地方差异越大,生活气息越足,那么民俗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就越强。 随着“文化旅游热”的到来,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消费时尚的不断变化,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民间古老文化、传统民俗的形象再现,更能迎合和满足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的求新、求异、求知、求同的心理需求。民俗可以进一步丰富、充实旅游资源,为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提供第一手资料。因此,民俗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主潮流之一。开发民俗旅游,能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增加新的旅游产品,丰富原有旅游产品的内涵,增强吸引力。 (三)土族社区发展民俗旅游条件分析 1(开发现状 甘肃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风情。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外交接待到全民参与旅游的发展过程,经过了被动发展阶段,快速盲目发展阶段和理性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步入追求质量、效益的良性发展阶段,资源开发按照A级景区评定要求进入了规范化、个性化、品牌化、国际化轨道。同时,政府对旅游业的定位进一步明确,编制并付诸实施了《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验收工作,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甘肃省的新兴产业。 位于甘肃中部的河西走廊起自兰州西北,止于疏勒河玉门关,长达一千二百多公里,与青海界山祁连山脉接壤,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更是现今丝绸之路旅行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河西走廊的门户,因为秀美的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成是河西走廊旅行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这里熠熠生辉。开发天祝县土族社区的民俗旅游,可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且能够把旅游开发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保护结合起来,挖掘文化内涵, 31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提高文化品味,做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促进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对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扩大开放,促进社会稳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丝路线上重要的一环,天祝县的旅游业在全省旅游业大发展环境的带动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已经有一批景点和旅游产品,如天祝三峡生态旅游、马牙雪山探险旅游及藏、土民族风情旅游在周边省市旅游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逐渐发展为比较成熟的产品。天祝三峡森林公园已列为3A级国家森林公园。“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64.5万元,农牧民仅旅游服务收入就达1000多万元,旅游收入在全县GDP的比重在逐年增加。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0.05万人次,实现 旅游综合收入1800万元。随着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的不断增加,天祝县旅游接待能力逐渐增强,旅游宾馆中达到星级评定标准的有2座,设计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4大系列40多个品种,其中白牦牛系列、野菜系列和铜牦牛文物复制等旅游纪念品开发已初具规模。 2(具有的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 天祝“三峡”森林公园是国家3A级景区,是天祝县主要的旅游观光景点,土族聚集地朱岔村、天堂乡和石门乡都在“三峡”景区境内。“三峡”地处天祝县西南部,深处祁连山腹地,东西横向163公里。景区内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既有巍峨挺拔、陡峻如削的山峰、又有千回百转、流淌不竭的河溪;有终年积雪、洁白如莹的雪山冰川,也有神奇独特的药水神泉;既有广阔无垠的草原,又有曲径通幽、遮天蔽日的峡谷;既有绵延不绝、四季常青的乔灌林木,又有色彩纷呈,芳香四溢的奇花异草。原始生态环境屏蔽了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而冰川和森林又隔绝了盛夏的酷暑和烦闷。 三峡公园历史沉积底蕴深厚,园内分布着闻名遐尔的天堂寺、石门寺、华藏寺等。有铜毛牛等一大批珍贵的出土文物,更有许多扑朔迷离,流传不衰的神话传说。 天祝县是藏族自治县,“三峡”森林公园境内又是天祝土族的主要聚集区。景区内藏、土、汉民长期杂居,各族人民融洽相处,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各族人民融洽相处。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各民族不仅承袭了本民族风俗 32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习惯而且在相互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同化现象,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民族风情。比如天祝土族受汉藏两族的影响在某些习惯、民俗方面就与青海土族有较大差异,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一面。它的赛马会、花儿会、奉教会、朝拜会和土族的游牧生活构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民族风景线。这也正是天祝土族能吸引游客的魅力之所在。 (2)区位条件好,可进入性强 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天祝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入口,是青藏、黄土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县政府所在地华藏寺镇距离省会兰州140公里,与武威有132公里之距,是兰州的后花园,武威的前门庭,也是兰州至敦煌这条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312国道和兰新铁路横贯县境,因此天祝的区位条件良好,这对其旅游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此外,从1996年至今,天祝县先后修建了小石门沟药水神泉、“小三峡”景区等重要景区道路8条81公里,车辆通行畅通无阻。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也使旅游业的发展畅通无阻。尽管朱岔村所处位置山高林深,却并不会因此与外界阻隔,游客可以顺利、安全的进入峡内,体验当地的土族风情。另外,作为丝路线上的一环,天祝县可与周边其他景区形成有效的旅游网络体系,开辟出以下主要旅游路线: ? 兰州——华藏寺——武威(雷台汉墓)——嘉峪关——敦煌——新疆天池 ? 兰州——华藏寺——天堂寺——青海互助县——西宁——兰州 (3)县政府积极扶持 天祝县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县政府为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也有所倾斜。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天祝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朱岔乡所在的三峡风景区已晋升为3A级景区,无论是旅游综合收入还是旅游接待人数都在逐年增加,并且有固定的旅客群。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从1996年至今,通过天祝三峡旅游基地设施建设国债项目一期工程、县财政投入、项目建设、社会个体投资和招商引资等形式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先后修建重要景区道路8条81公里,对景区沿线乡镇进行了城镇化建设,开通了所有景区程控电话和石门沟、天堂寺景区移动电话,县城移动通讯也全 面扩容。 3.存在的问题 33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尽管天祝土族民俗风情独特,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土族村所在的景区已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可是当地的土族民俗旅游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浅层次的开发,存在种种制约民俗旅游发展的因素。 (1)开发层次较浅,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土族民族风情虽然有了一些开发和利用,但存在一些表面化现象,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比如石门沟附近的土族民俗风情园,里面设施极为简单,设计上也没有突出土族特色。一进大门有一个轮子秋,这本是土族特有的体育器械,可是因为没有对轮子秋进行任何说明,许多游客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用途,只当是个摆设,更不会有参与其中的想法;园内建筑的土族特征不明显,游人不能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这是“土族风情园”;广播里不停的播放藏族歌曲,看到的是充满藏族风情的舞蹈表演,当游客在园内用餐时喝的是青稞酒等等,这一切与毗邻的藏族风情园并无明显差异,致使很多本来对土族文化知之甚少的游客对土族民俗的了解更加混乱。还有一些民间手工艺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而失去了当地特有的传统艺术设计,质量和材料降级,变成大规模的机器制作,批量生产的简单工艺品,丧失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这些都是因为对土族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理解不透,开发利用的时候就丧失了自己特色的结果。 (2)特色不突出,商品性收入低 天祝县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的产品很多,近年来也开发了一些新的旅游产品,但大都还是换汤不换药,缺乏创新意识,开发体系也不完善。景区的开发还是套用其它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对天祝土族原汁原味的民俗、民族风情的综合开发还没能形成科学的体系,重点也不突出。 天祝的特色旅游商品,如铜牦牛复仿制品、白牦牛系列产品、无污染天然野生植物(野菜)产品,土族民族工艺品及当地的风味小吃都是深受游客欢迎的,但由于人们的商品意识不浓,使得很多商品鲜为人知,再加上现在的民俗旅游产品市场并不是百花争艳,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商品大多雷同,大体上都是几样工艺品的组合,缺乏新意、创新与个性吸引力,从而导致商品性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低,影响了旅游业收入的增长。 (3)旅游接待能力弱 尽管目前镇政府所在地华藏寺有星级宾馆两座,但是到了旅游旺季仍然容纳不了大批游客,游客无处住宿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三峡”景区内食宿的卫生条件较差致使许多原本愿意过夜的游客只能当日返回,这些都是造成当地旅游收入 34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不高的因素之一。天祝“三峡”共有大大小小景点十余个,可景点内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偏低,不能够深入细致的为游客答疑解惑,整个县城各旅游单位的专职导游只有5名,根本不能满足当地旅游旺季接待的工作量。交通工具方面,没有通往各景区的旅行车,即使是每日发车通往各村的班车车次也很少,间隔时间又长,这些因素就制约了散客到天祝的观光行动。其实,天祝距离省会兰州和武威市都较近,这两个城市市民是其最大的客源,散客自助游是当前前往天祝旅行的最常用方式,但是交通工具落后、食宿卫生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当地导服人员业务素质没有根本性的提升都会制约天祝旅游业的发展。 (四)天祝土族社区的民俗旅游规划 当今的旅游是一种跨区域,跨国界的大众旅游。跨地旅游最根本的是要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这种“新、异、乐、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民俗旅游中获取。因为开发民俗旅游项目尤其是原汁原味的项目,不仅能使游客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而且能提高游客的返游率。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有本原式、主题公园式、资源凝聚式、节会式和物品 式这么几类。其中本原式即原生态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能激发游客兴致的模式之一。它以民俗文化的原样开发而成,强调民俗的原版性,原汁原味性,要求绝对完整地展示民俗的风貌,不能有任何形式的篡改,它具有原真性的特色。 天然民族村寨,属于一种原地保护型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在民俗的原生地开发供民俗旅游专用,又可以作为自然风光旅游、名胜古迹游的补充。这种开发对于天祝县这样一个自然风景美又民族多、民俗类型繁杂,且迅速发展,不断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县来说,既十分重要,又要相当审慎。 1(朱岔村开放型原生态民俗村建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天然民族村寨的开发,当然可以给这些地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遭受外来风习的冲击,使本地的古朴民俗气氛淡化。因此朱岔村的开发要注意适度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同时,在开发时还要注意: (1)村寨的民俗事象要典型、集中,有很强的外显特征,特别是在建筑、服饰上,因为民族特色、区域特色明显的建筑、服饰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只要游客一接触,便能为它们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进入村寨探幽访奇。朱岔村的传统民居“日玛”(庄廓)目前已很少见,传统服饰也因不方便日常劳作而鲜见,所以要想吸引游客将民俗旅游发展壮大,天祝县政府首先应该考虑有步骤地复原 35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朱岔村老式建筑格局,修复目前还残存的传统民居,拆迁新盖的砖瓦房;激发起当地群众穿传统服饰的热情。 (2)村寨的位置相对偏远,但又不能过于偏远。离交通线和县城、中心城镇应有一定的距离,以车程一天以内为宜。朱岔村的位置极为适合做旅游景区,它离县政府所在地华藏寺镇88公里,距离自然风景区朱岔峡一公里,有干天公路穿过,交通非常便利。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从华藏寺到朱岔峡景区或朱岔村的车次少,间隔时间长(早晚各发车一次),这样不利于游客出行。作为一个景点应该配备通往该景点的直达旅行车才对。 (3)村寨以村民的自然生成、生活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也就是说,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传统民居、服饰、饮食、礼仪、节令、生产、游艺等,展现民族村人民活生生的现实生产、生活与环境。并且村寨的旅游内容要丰富,同时须有一定的规模。它不能成一个孤立的旅游点,应与其它景点构成一条旅游线或旅游区。所以,在开发朱岔村的民俗旅游时,应注意将朱岔峡的自然风光和土族民俗紧密结合,共同开发。 (4)风俗的主要载体是人。为了让游客有真实感,村寨应给游客很大的自由活动度,让游客与村民打成一片,自由交流,甚至同吃、同住、同玩,参与劳作。朱岔村的村民朴实好客,对陌生访客很友好,但是他们旅游接待方面的意识薄弱,也不知道怎样展示本民族的民俗文化,甚至根本不知道土族民俗文化在旅行者眼中的价值。在开发的同时要对村民有的进行旅游接待培训,让他们有积极、热情、主动接待游客的意识,并且要对村里会歌舞的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克服在陌生人面前表演的羞怯感,从而自然地拉近与游客的距离。 (5)村寨管理既不能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目前可行的是,在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以村书记、村长为核心的旅游管理小组,负责管理、协调、聘请工作人员,处理利益分配等问题。建立旅游监督小组,建立并逐渐完善监督机制。 2(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 (1) 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在理论上是指旅游者出游一次所获得的整个经历。旅游经营者要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是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它具有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生产消费不可分割性、不可贮藏性、易于折损性等特性。旅 36 张海 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游产品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仅指旅游景观(吸引物),它有时可以粗略地等同于通俗意义上的旅游景区(景点),以及一部份非具象的人文景观。后者则是由景观(吸引物)、设施和服务三类要素所构成,其中景观(吸引物)是指自然实体和历史文化实体(包括文化氛围和传统习俗)所组成的中心吸引物;设施是指旅游者得以进入和满足基本生理需求、高层生理需求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及食宿等旅游设施,它们通常是一些现代建筑物;服务则是旅游者在体验景观和身处设施场所中接受到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奢侈享受,它们通常是非物质形态的,人为创造出来的。 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既涉及原产品的提升和维护,也涉及新产品的开发。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努力促使旅游区保持吸引力,延长其发展稳定期,防止衰弱期的到来,或者在衰弱期到来之前,就已经未雨绸缪进行旅游产品的再开发,实现更新换代,以使旅游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步入复兴期的良性循环。 (2)朱岔民俗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建议 朱岔村位于天祝主要景区朱岔峡之内,长期以来朱岔峡的自然风光是天祝县旅游业最大的卖点之一。当地政府在宣传本地旅游产品时也注意将自然风光与藏、土民俗风情相结合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目前,将朱岔村设计定位成一个开放型原生态民俗村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旅游产品的产生。这不仅使天祝县原旅游产品质量得以提升,也使天祝县旅游产业实现更新换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在产品的设计理念上要遵从局部创新、服从整体的原则。局部创新指的就是朱岔村的原生态开发。这对于天祝旅游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创意。朱岔村的民俗事象非常典型,作为一个传统的土族村落,朱岔村村民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语言、风俗习惯,这些都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朱岔村民过着农、牧结合的生活,游客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村民的热情好客也能使游客与村民打成一片,自由交流。这满足了游人“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地处朱岔峡口的朱岔村离县城只有两小时车程(80公里),离主要交通线(干天公路)一公里之距,区位优势明显。更为重要的是朱岔村作为民俗村,其旅游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朱岔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旅游点,它会成为“小三峡”旅游景区上的一个点,可以有机的融入三峡森林公园这个大景区中,这就使游客在体验民俗风情的同时也领略俊美的自然风光。从而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旅游吸引物的价值得以提升,大大增加游客的返游率。 37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其次,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村落文化的原生性。天然民族村落的开发对于天祝乃至河西地区来说是一种创新举措,它可以给这个村庄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游客的纷沓而至,当地文化也可能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本地古朴民俗气氛淡化。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对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做一些保护性措施,例如对村民进行培训。有目的有意识的训练一些村民,让他们充当导游的角色来接待游客,而不是让全村人一哄而上,为了经济利益而疏于生产,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要对村干部进行定期培养,让他们明白保护本土文化所产生的长远利益与为了短期内增加经济收益而牺牲当地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之间的差距。从开发伊始就能够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良性开发模式。 最后,旅游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创造一定的价值,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还是离不开宣传。适时、适量的对其进行宣传,不断提升知名度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对朱岔村进行宣传时要摒弃天祝县“雪山、藏舞、哈达、青稞酒”这样的老套路,突出 朱岔村土族风情的原真性,民风的质朴,日常生活的恬静,以及周边自然风光的俊美雄奇。另外还要注意强调它的可进入性。因为旅游产品具有一个与普通产品不同的销售特点:物质产品可以送货上门,而除了旅游商品外,旅游产品不能做到这一点,它必须是旅游者自行前往目的地实现消费行为。旅游产品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开展旅游产品促销时,不但要宣传产品本身的特色,还需介绍产品所处地理位置及如何到达。以往的宣传促销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3)朱岔民俗村旅游商品的设计建议 购物是现代旅游中的重要环节,构成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据国际旅游统计资料分析,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地区,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均占旅游业总收入的40,以上。而在我国,旅游购物一直是旅游市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旅游商品收入总体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反映出我国旅游业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和弹性空间。这样的问题在天祝土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时同样存在。天祝土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商品极少。 目前,中国的旅游商品市场上存在旅游商品定价过高,严重的质价不符现象,使游客对旅游商品望而却步。因此,朱岔村在开发旅游商品时一定要注意商品的质量,以质取胜,并且要合理制定价格,规范市场行为。在价格方面,要以质论价,采用优质高价、同质优惠价的价格策略。与此同时,也要端正景区农户对销 38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售旅游纪念品的态度。很多农民一开始对开发旅游商品漠不关心,可一旦发现有利可图时又对此期望过高。比如对一般的商品索价过高,致使商品质价不符,使游客望而却步,反而减少收益。因此,在商品定价方面既要遵循市场导向,政府也要加以正确引导。 在开发的同时注意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制造商会把原本精美、品位高雅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成品质低劣的旅游商品在各旅游景点兜售。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当地的旅游形象,更重要的是会严重阻碍传统手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将天祝地区土族传统手工艺品开发成旅游商品时,有关部门要注意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既要保持民俗文化的原有面貌,体现其原始特色,又要有所创新,符合时代特色,让民俗文化旅游事业有更长远的发展。 (4)朱岔民俗村的设计构想 要将朱岔村开发成为开放型原生态民俗文化村,就要对朱岔村进行整体改造,既要保证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还要作为景点适合接待游客。 首先是对基础设施的改造。朱岔村共有94户居民,出朱岔峡口一公里沿干天公路左右两侧分布,从山脚到山腰都有农户,居住比较散落,不过村中通向农户家的小路四通八达。这些小路多为土路少数为煤渣路,雨天泥泞难行,晴天尘土飞扬,所以,首先要对这些道路进行改造,可以利用天祝现有资源将这些路面改成石板路、碎石路。在村民聚居较密集的地方选一处空地修建轮子秋,不仅可以供村民闲时休闲娱乐,也可以供接待游客时的表演用。厕所的卫生问题一向是外出旅行时的老大难问题。朱岔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建的土厕,卫生状况良好,但是随着游人数量增加,这样的土厕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就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所以要请相关人士在村里合适的位置建一座水冲式厕所,以解决大量游客的基本需求,注意厕所的卫生状况保持良好。 其次,要对村民进行培训。土族人大多能歌善舞,只是他们在陌生人面前羞于表现,这既是因为受土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因为村民旅游接待意识的薄弱。所以,邀请专业人员对农户们讲解旅游的简单基础知识,对他们的接待方法、方式进行培训,定期考察,以确保旅游接待的质量。要对村民进行政策宣传,让他 们了夤摇??廖渫小?熳,卣穆糜握摺?ü妗?再者要建立集中管理分户经营的管理模式。成立旅游管理小组,对全村的诸 39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旅游事项进行统一管理,以避免农户间为了经济利益而形成的恶性竞争;对旅游商品要进行集中收购,专人经营,再按利分红的运作方式。还要建立群众的监督机制,以防村领导以权谋私。农户接待主要以“农家乐”的形式出现。村里要对各农户家情况的调查、核实,然后确定具体的接待户,在每个接待户门口悬挂统一标志,使游客一眼就能认出。对接待户进行统一管理,做出具体的规章制度,恒定饭菜、住宿的卫生标准,在此基础上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形成良性竞争。 3(客源市场的预测、分析及规划 当主流文化成为大众公共信息,人们每天置身其中,便会感到味同嚼蜡,自然会产生对异质文化和原生态文化的向往和需求,这正是目前原生态文化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对于旅游业来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民俗旅游才会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天祝县的旅游业起步较早,有固定的客源市场,所以当旅游产品增加后必然会引起游人观光的兴趣。对客源市场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预测,则更能提升旅游地收益的稳定性、促进当地旅游产品质量的不断更新。 就近几年的情况而言天祝的客源主要来源于周边城市,其次则是从丝路游客中衍生出来的,现就客源类型大致分类加以分析: (1)城市工薪层的观光型旅游 城市工薪层泛指靠工资生活的阶层,在此特指大众消费群体,旨在与白领族,即高消费和中消费群体相区别。虽然都市生活丰富多彩,诸如看电影、去游乐场、购物等等,但是城市工薪层平日里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每天面对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难免产生厌烦感,而且这样的环境也满足不了人类亲近大自然的本性。况且,旅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又不是经常能实现的,因为除了周末及其它法定节假日之外,人们还要工作、学习,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这样在城镇周边能当日或两三日返回的旅游目的地最受一般城市居民欢迎。天祝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就成为兰州、武威等城市工薪层旅行的首选。这一部分游客消费水平高,停留时间较短,来游玩的目的主要是返朴归真,把自己从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而天祝旅游业所推出的基本都是一日到三日游的短期旅游,非常适合这些游客。尤其天祝县的气候较寒凉是夏季的避暑胜地,所以夏季是其旅游旺季,更能吸引游客来避暑。 (2)银发族的休闲度假型游憩 在国内旅游市场上银发族专指城市离退休人员。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40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的结果,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5,,我国已经跨入老龄化社会的门槛。这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客源层,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空闲时间多、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目前在中国很多老年人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对乡村生活有着非同一般人的特殊情感。开放式的民俗文化村不仅有少数民族生活的习俗风貌,也有中国传统乡村式的生活方式,朴素的农家饭、质朴的农家院落足以使那些远离乡村许多年的老人们追忆往昔;乡村清新的空气、相对城市安静的多的环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对老年游客的身心健康有极大裨益。此外,老年游客不像工薪层那样赶时间,他们有着充裕的时间来享受生活。现在老年人的生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与子女共同生活,另一类即所谓的空巢家庭。前者一般不做长期旅行,因为他们有可能还要帮助工作繁忙的子女照料家庭。这部分老年游客的游历时间多则七八日,少则两三天,如果路程短有的也会当日返回。后者却有可能长时间逗遛,这是因为这些老年游客一般没有什么负担,他们更热衷于轻松、休闲、没有时间限 制地感受生活。在城市辛苦工作一辈子的他们,退休后觅一处环境清幽的地方过一过田园般的生活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3)学生的科普教育型游览 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常常被比喻为“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特别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现在正是上小学、初中的年纪,平常由于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他们每天都奔波在学校与家之间,休息日也多是耗在电视机前。可是他们也是喝着可乐、吃着洋快餐、看美国大片长大的一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充盈与精神生活的相对匮乏与单调,使他们对乡村生活充满了好奇。现在的孩子可以从书本上了解到许多的知识,不过百闻不如一见,能亲身感受更有助于掌握知识。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天祝这样充满异族风情的地方,亲近大自然、感受少数民族风情,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视野。 (4)自助游客的猎奇探险型旅游 自助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按交通方式可分为自驾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按旅游目的可分为休闲度假自助游和专业目的自助游两类,而专业目的自助游又包括修学求知自助游、极限探险自助游、特殊兴趣自助游(摄影、登山、滑雪、高尔夫等)等。自助旅游者追求在旅游中的自主性,或张扬个性、或放松身心;与整体旅游市场相比,他们的出游率较高,旅游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们大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受教育程度较高,并且专门挑选一些冷僻的旅游线路,自驾车或骑单车结伴甚至独自旅行。 41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专业型自助旅游者则追求新开发甚至尚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尤以西部地区更受青睐。他们在旅游目的地及出游时间的选择上都具有避热倾向,或是避开观光型的热点旅游目的地,或是避开其高峰旅游期、反季节游览热点景观,领略不一般的风景。在旅游过程中,自助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都更贴近当地人的生活,能更真实地接触当地居民,感受当地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及社会习俗,其参与度更高。同时他们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就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对目的地进行深度了解。自助游客并不是天祝县主要的客源,却有着巨大的潜力。丝路线倍受自助旅游者的垂青,作为丝路线上的一环,天祝县的华锐藏族民俗在丝路线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再加上近几年的宣传使松山古城、马牙雪山这些景点也让爱好探险、猎奇的旅行者有所耳闻,而天祝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民俗风情是最能吸引专业自助旅游者的。 对客源市场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才能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一味跟风,制造雷同的产品会使旅游吸引力逐年下降,减少收益。旅游市场的竞争本来就很激烈,只有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天祝的旅游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开发所要遵循的原则 (1)政府指导和市场导向结合的原则 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特色为灵魂,产品为核心,促销为杠杆,管理为保障,人才为依托,生态和资源保护为前提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同步推进、互相促进。 (2)保护性开发原则 旅游产业开发是一种市场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运作。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容易导致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因而,在产业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生态、环境、文化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着眼于旅游资源保护为先,生态环境保护为先的原则,持续、协调地发展旅游产业。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制定保护性措施,开发与保护并举。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在生态旅游区严格划定核心保护区、缓冲区、游览区和服务区四大旅游功能区,并制定不同的管理保护。 (3)可持续发展 原则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民 42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者要有经济头脑,尽量以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或在相同投资的情况下,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但是,也不能只顾争取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任何破坏民俗文化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开发行为,都必须坚决禁止。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开发问题,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协调统一起来。 43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结 语 土族是西北特有的少数民族,绝大部分生活在青海,甘肃境内的土族仅占土族总人口的5%左右。通过对天祝县土族历史线索的梳理和田野调查所得的资料,作者认为:天祝县土族承袭了土族的民族特征,与青海土族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在婚丧、服饰、禁忌、信仰等方面都显现出共同的民族特点。但是天祝土族也有不同于青海土族之处,它的文化特征表现出更多的融合性和多元化,汉化、藏化现象明显。 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作者认为主要基于历史和地理两大因素。土族是在元、明时期才形成的单一民族,它本来就是吐谷浑、藏、蒙、汉等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土族的先民为了免遭战乱,迁徙、流落在沿祁连山、大通河一带的山区,形成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天祝县的土族多生活在地形险峻、交通闭塞的地带,朱岔、天堂两乡面对天堑大通河,其余三面都被崇山峻岭所包围,信息闭塞,交通不畅;石门镇只有一道狭窄险峻的石门和外界相通,其四周都是高山峻岭和茂密的森林。此外,土族一般都习惯聚族而居。这里的“族”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同族,大多数地方的土族都集中在一个村庄或与村庄相邻,如天祝县朱岔乡的朱岔、大湾、保干、麻科,天堂乡的那威、雪龙,石门镇的大塘等;二是指宗族,许多土族都是同宗族的人或有血亲联系的人家聚居在一起,如天祝天堂乡的哈湾,积石山县石塬乡的宋家沟等都是这样。这也是土族这个弱小民族为防范外族欺凌而采取的一种措施。邻里之间,一家有事,全村相帮,一村有事,邻村相助,这也是这个民族弱而不败、小而不亡的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了解天祝县土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天祝县具有代表性的村落——朱岔村,进行了为期5天的田野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经济生活、民俗、宗教信仰三个方面,并收集了文字、照片、录音等资料,通过将天祝土族与青海土族进行比较,作者得出以下结论:一、天祝土族在生产、生活方面受汉族、藏族影响较大。传统服饰“花袖袖”与藏袍接近,大襟及领上的盘绣花纹减少,有的干脆就没有这样的装饰,有些妇女梳许多小辫,这显然是受藏族妇女打扮的影响,而男子很少存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全部改穿汉服。因为当地开放程度较高,汉 44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服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汉族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普及。二、土族民居“日玛”(庄廓)已不多见,趋于消失。据资料显示,“日玛”应为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有木质板壁和地板,院子中间要有小型的花园。由于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不利于防火,而且木料费用较高,很多家庭都不再装木质板壁和地板。且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青年一代更喜欢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所以天祝县土族的民居已经没有什么民族特色。三、天祝县土族在宗教信仰方面依然表现出多神崇拜。他们信仰藏传佛教,但是很多人家同时也供奉家神,信仰道教,各种信仰难以做十分清晰的区分。虽然当地土族村民的宗教信仰较为简单,但是宗教观念、鬼神观念在他们心中仍然有较深的影响。这些都体现了天祝土族的融合性和多元化。 最后,作者认为把朱岔村打造成开放型的民俗旅游村,不仅能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提 高生活水平,而且可以展示当地历史文化风貌,引导当地群众重新发现和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自觉保护本民族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弘扬和健康发展。在对朱岔村进行整体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突出土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同时不忘结合当地自然风光,开发集自然景观、民族民俗风情和乡村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另外,一定要注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目前,关于旅游业对被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问题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很多人认为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原生态文化,因而不主张,甚至强烈反对民族旅游开发。朱岔村已经包括在“小三峡”景区内,将其进一步开发成原生态民俗旅游村也会引发这样的讨论。作者认为对朱岔土族村进行旅游开发是有利于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健康发展的,也会对土族文化向下一代传承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因为:朱岔村在“小三峡”风景区内,已经受到现代化和商品化的冲击,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弱化和流失了。但是,由于当地民族民俗旅游业起步较早,通过旅游活动展现着土族文化风情,而且旅游业带来的巨大市场使当地群众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使很多本来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实现功能转型,从而得到重视、保护、发掘、强化和恢复。首先,朱岔村村民有较强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这些都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通过旅游活动还可以激发当地群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民族文化。再者,不能把文化的正常变迁一概斥之为“破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纵观各民族的发展历程,都是在不断抛弃不适于自身发展的传统中演进。在经济现代化所诱发的文化现代化过程中,某些传统被抛弃是正常 45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现象,产业替代、社会进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使之产生更新和变迁,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所看到的“原生态”、期望的“原汁原味”也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最后,作者认为在保持民族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生活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开发的前提,开发也是一种保护的手段,两者可以相互促进,我们应该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化,让文化为它的创造者造福。民族文化的保护不是冻结,不是封闭性的与世隔绝、与时代隔绝,采取封闭式、隔离式的保护,是忽视本民族人民渴望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的需求与愿望,本质上是禁止民族文化的进步,这与变动前进中达到社会发展的主流相违背,不符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不符合少数民族的利益,是不应该也是不可能的。 如何实现对民族文化资源既开发利用又充分保护的目标,如何实现民族旅游发展中趋利避害的目标,是我们要面临的艰巨问题。对朱岔村进行整体性的原生态旅游开发,要将以上措施落实到行动,达到预期效果,在执行过程中还要控制其发展走向,当地土族群众在面对旅游带来的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冲击时要正确应对,这些都是需要在开发之后进一步跟踪考察和研究的问题。作者也将对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发展及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关注和考察。 46 张海燕 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1 1. 朱岔村自然风光 2. 盘绣 3. 土族妇女和男子服饰 2 3 4. 土族银饰 5. 土族民居 4 5 47 参 考 文 献: 一、古代文献: 1.【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2(【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4.【明】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5.【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 6.【元】脱脱、阿鲁图:《宋史》,中华书局, 1977年 7.【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8.《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上海古籍社影印,1983年印 9.《明神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上海古籍社影印,1983年印 10.【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11.【清】佚名:《秦边记略》,《丛书集成续编》,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12.【清】邵陆:《庄浪县志》《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13.【清】张之浚:《武威县志》《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14.【清】张之浚:《古浪县志》《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15.【清】张之浚:《平番县志》《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16.【民国】马鹤天:《甘、青、藏边区考察记》,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民俗文献》总第20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 17.【清】佚名:《甘省便览》,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史地文献》总第23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 18.【民国】慕寿祺:《甘青宁史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史地文献》总第21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 19.【清】杨应琚纂:《西宁府新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总第55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 IV 20.【清】邓承伟撰:《西宁府续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总第55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 21.【清】安维峻纂:《甘肃新通志》,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总第11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影印 二、今人著述 1.《土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1982年版 2.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3.陈炳应,卢冬:《甘肃古代民族》,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郭厚安,李清凌:《西北通史(第三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刘夏蓓:《安多藏区族际关系与区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6.《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胡国兴主编:《甘肃民族源流》,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8.郭厚安,陈守忠,丁焕章:《甘肃通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马自祥,马兆熙编著:《甘肃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概览》,民族出版社,2005年 10.杨应忠主编:《甘肃少数民族地方》,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11.树枫主编:《西部民族风情千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13.郝苏民主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4.李占忠,闫万象,哈守德:《甘肃土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5.张小莹编著:《西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观览》,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华梅:《服饰民俗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 17.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18.马勇,李玺,李娟文著:《旅游规划与开发》,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旅游规划原理》,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马耀峰等编著:《旅游资源开发》,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 21.周三多、陈传眀、鲁明泓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吴必虎主编:《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23.张河清:《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导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 24.李肇荣,曹华盛主编:《旅游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V 25.巴兆祥主编:《中国民俗旅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6.徐泛著:《中国旅游市场概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潘盛之:《旅游民族学》,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8.李学伦:《旅游地理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牟本理:《民族学与西北民族社会》,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30.贾诗翠:《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3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32.罗树杰:《民族学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33.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增订本 34.李德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三、论文: 1. 吕霞:《土族婚礼的艺术意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7月,第3期 2. 吕霞:《土族婚礼的文化涵蕴》,《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4月,第2期 3. 祁桂芳:《大通土族婚嫁习俗文化意蕴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1月,第1期 4. 园林:《青海土族婚俗文化》,《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5. 张成志:《浅谈土族独特的婚姻习俗及其社会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3月第1期 6. 贺喜焱:《土族婚礼歌的民俗文化解读》,《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7. 李美玲:《从“Kurgeen”一词看土族古代婚姻制度》,《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2月,第1期 8. 何吉芳:《民和土族婚姻制度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9. 坚赞道杰、贡保草:《天祝县土族婚俗试探》《甘肃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10. 文忠祥:《藏传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区的传播与文化整合》,《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1.《藏传佛教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唐景福《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12.马海寿:《从辛家“法会”看土族萨满遗风》,《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13.张宏莉:《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3 IV 期 14.张成志:《土族轮子秋民俗价值刍议》,《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5.宗雪飞:《土族传统体育及其对土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初探》,《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6.马光星:《古朴的热贡土族“於菟”舞》,《中国土族》2004年春季号 17.吴英鹰:《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8.王祥玉:《试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19.杨丽娟:《试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昆明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0.周尚意、范丽娜《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探》,《国土经济》2001年第2期 21.樊胜利:《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保障体系探微》,《甘肃科技》2004年第12期 22.梁博:《甘肃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路线构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3.董思源:《盘绣》,《中国土族》2003年秋季号 24.乔兰:《土族刺绣服饰的美术表象及其民族特色》,《青海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25.李琪美:《浅述土族服饰文化》,《中国土族》2001年秋季号 26.李江玲:《从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云南电大学报》2004年第3期 27.王书会,邱扶东:《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1期 28.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29.胡新添等《民俗旅游开发的误区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06年六月(下旬刊) 30.金锋:《甘肃民俗旅游发展初探》,《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1.傅千吉:《甘青川藏区生态文化及其建设小康社会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32.管彦波:《中国少数民族头饰艺术美》,《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第6期 33.周伟洲:《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IVI 2003年第3期 34.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西北大学学报》 1990年第3期 35.李伟:《文化边缘地带旅游业的发展选择》,《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36.王三北:《甘宁青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37.陈兴中:《西部山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8.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39.何显明:《传统文化创造型转化的社会实践基础》,《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 40.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1.杨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文物世界》2003年第2期 42.吴正彪:《民族调查研究中的视角定位与实践》,《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43.陈子艾:《民俗文化调查中的理论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44.孔正一:《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探讨》,《中国博物馆通讯》2002年第10期 45.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46.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旅游学刊》2000年第5期 47.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48.吴晓萍:《浅析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某些限制性因素》,《旅游学刊》2000年第5期 49.董莉莉、杨文棋:《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50.刘峰:《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实质及其操作解释》,《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51张海燕:《论天祝土族刺绣的艺术价值及其商业开发》,《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2.张海燕:《农业科技园区的游憩价值及其开发——以甘肃省为例》,《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IVII 后 记 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这篇论文终于完成了,此刻我内心的感受十分复杂。眼看论文一点点成型、完善,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但是想到还要等待诸位老师的评判,我又感到惴惴不安。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水平有限,我的论文还有许多的不足和疏漏,距离导师期望的程度还有一段距离,望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为我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我会在今后继续修改和完善。 三年的读研经历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个人的成长和成熟上,都已与三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在各位师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学到了做人和做学问的诸多知识,在这里,我要向各位师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王三北先生。先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学风,开阔的视野,高尚的人格为我终生追求和敬仰。三年来,无论是在平时的研究还是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先生都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给予鼓励,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先生三年来的谆谆教诲。同时,我还要向三年来给予我教导的李怀顺老师、刘建丽老师、田澍老师和胡小鹏老师表达我深深的敬意和感谢~也要向旅游学院欧阳正宇老师和高亚芳老师表达我衷心的谢意~ 同时要感谢舍友马安君、王信芳和郑蓓媛。因为有你们,使我这三年原本枯燥的生活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另外感谢好友朱丽文,每当我情绪低落时都给予安慰和鼓励,始终如一的关心我~同门樊忠涛三年来在学习上对我的提点我也会牢记于心。 特别感谢养育我多年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多年来因为有他们的关爱、支持和鼓励,我的求学之路不再艰辛,充满了温暖。 结束了三年的硕士生活人生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将铭记“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师大校训,继续勤奋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挑战~ 张海 燕 2008年5月28日 IX
/
本文档为【天祝县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