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历代方志编研名人试写条目 - 浙江在线

2018-01-14 28页 doc 55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历代方志编研名人试写条目 - 浙江在线[精]历代方志编研名人试写条目 - 浙江在线 历代方志编研名人试写条目 省志办: Wɑnɡ Guowei 王国维(1877,1927) 初名国桢,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光绪十八年(1892)秀才。二十四年,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籍校对。后入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二十七年,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回国后协助罗振玉编《教育世界》杂志,并翻译《日本地理志》、《教育学》,撰《崇正讲舍碑记略》。后任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三十二年,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教育小言十二则》等...
[精]历代方志编研名人试写条目 - 浙江在线
[精]历代方志编研名人试写条目 - 浙江在线 历代方志编研名人试写条目 省志办: Wɑnɡ Guowei 王国维(1877,1927) 初名国桢,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光绪十八年(1892)秀才。二十四年,进上海《时务报》馆充籍校对。后入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二十七年,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回国后协助罗振玉编《教育世界》杂志,并翻译《日本地理志》、《教育学》,撰《崇正讲舍碑记略》。后任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三十二年,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教育小言十二则》等。辛亥革命后,逃往日本。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1916年任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教授,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同年,编《学术丛编》杂志。1919年参纂沈曾植总纂的《浙江续通志稿》,与张尔田负责寓贤、掌故、杂记、仙释、封爵5门的纂述。后考订《浙江通志》[乾隆],撰《乾隆浙江通志考异》。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次年,任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5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研究古史,兼整理考订西北史地、蒙古史料。同年6月,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溥仪赐谥号忠悫。王氏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律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殷周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工作。著有《观堂集林》、《两浙古刊本考》等。?《乾隆浙江通志考异》。4卷。对此书建置、山川、城池、人物等内容,皆有所补正。(待补)?《两浙古刊本考》。共2卷。1922年撰。辑录考订宋、元两代浙江杭州府、嘉兴府刊刻的各种版本书目,所刻书目记版刻纪录,分郡府排列。有些尚有传本,有些则仅见诸纪录。(待补) Zhɑnɡ Xuechenɡ 章学诚(1738,1801) 字实斋,号少岩,原名文敩。清浙江会稽(绍兴)人。曾入国子监读书,师从内阁学士朱筠,预修《国子监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协助其父编修《天门县志》,乾隆,,作《修志十议》,并为《艺文考》、《五行考》、《学校考》作序。三十八年,应和州知州刘长城之聘主修《和州志》,乾隆,,另作《和州文徽》。四十一年,任国子监典籍。次年,应永清知县周震荣之请主修《永清县志》,乾隆,,是其方志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另作《文徵》。四十三年,进士,未入仕途。先后执教于肥乡清漳、永平敬胜、保定莲池诸书院。五十二年,入河南巡抚毕沅幕府,编纂《续资治通鉴》、《史籍考》等。次年,为亳州知州裴 1 振编修《亳州志》,乾隆,,撰有《亳州志人物例议》及《亳州志掌故例议》。五十七年,预修《湖北通志》,乾隆,,为其方志理论成熟阶段的代表作;并作《湖北通志凡例》。章氏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所著《文史通义》与刘知幾《史通》并称;还编修了《荆州府志》,乾隆,、《常德府志》,乾隆,、《石首县志》,乾隆,、《广济县志》,乾隆,、《大名县志》、《麻城县志》,乾隆,等;作《答甄秀才论修志》、《方志立三书议》、《方志辨体》、《州县请立志科议》等文,收入《章氏遗书》中。?章学诚方志理论。他在《答甄秀才论修志》、《方志立三书议》、《方志辨体》等文中阐述了其方志编纂思想。他认为方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诸国国史,其性质属于史体,其作用“经世”,并为国家编修正史提供资料;提出“志属信使”,认为方志的价值和正史同等;关于方志体例,首创三书体(见体式);倡议立“丛谈”,以搜集修志多余材料作为附录;关于方志内容,认为应以记载历史文献为主,人物应详于史传,艺文应详载书目,不能只记山川地理,称谓地理专书;关于方志编修,第一次提出在地方州县设立志科,专门掌管搜集地方文献;另对诸志体裁的辨别、修志人员的素质、修志具体注意事项等均有论述。建立了完整的方志学理论体系,使方志学成为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章氏亦成为中国方志学史上形成系统理论的第一人。其中《方志立三书议》为章氏方志学精义所在。?《麻城县志》。共28卷。黄书绅纂修,章学诚裁定。乾隆五十六年修,六十年,刊本。全书包括序、图、皇朝大事记、古大事记、舆图、山川、古迹、建置、赋役、祀典、金石、艺文、职官、选举、政略、仕迹、儒林、文苑、忠烈、孝行、义行、隐逸、艺术、仙释、流寓、列女、丛谈、文征、掌故。该志体例篇目之安排,多体现章氏修志思想。?《湖北通志凡例》。共1卷。光绪八年(1882)活字本。该书对“三书”的性质与功用作了说明;(待补) 2 杭州: Mɑo Qilinɡ 毛奇龄(1623,1716) 原名甡,字大可,号秋晴、初晴等,世称西河先生。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等职,参修《明史》。二十四年,任会试同考官。二十六年,引疾归里,专事著述。毛氏学识渊博,能治经、史和音韵学,擅长骈文、散文、诗词,精通音律,著有《四河合集》、《大学知本图说》、《仲氏易》、《西河诗话》等;对方志也有研究,撰有《杭志三诘三误辨》、《萧山县志刊误》、《湘湖水利志》、《蛮司合志》等。《四库全书》收录其著作52种。?《杭志三诘三误辨》。共1卷。康熙三十二年毛氏考汉、魏、六朝诸史志和旧志,对《杭州府志》诘其故、摘其误,各3条,编成该书,以供阅《杭州府志》者参考。对于三诘三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简单概括,对研究杭州的历史地理和方志编修都有参考价值。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康熙年间刻本。?《萧山县志刊误》。共3卷。该书按沿革、名称、封属、坊里、古迹、人物6个方面列举出《萧山县志》,康熙,错误80条。其中沿革2条、名称1条、封属2条、坊里2条、古迹38条、人物35条。周中孚《郑堂读书籍补逸》对该书有所评论“志书由于官撰,时日有限,意见不同。在局之人,大抵即其处为多。„„以萧山而论,宜莫如西河若矣。”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康熙年间刻本。?《湘湖水利志》。水利专志。共3卷。毛氏广泛搜集湘湖水利的成规、前例和轶事,按年编撰,叙述了从南宋到康熙二十八年为止因私占、投献、水旱、盗漏而发生的历次重要事件的始末及其结果,为研究萧山湘湖水利形成及演变史最系统的资料汇编。前2卷详述湘湖沿革条约,第3卷则附录诸湖,而终以湘湖历代禁罚旧例。收入《四河合集》;《四库存目丛书》史部224册;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有康熙年间刻本。 Tiɑn Ruchenɡ 田汝成(1503,1557) 字叔禾。明浙江钱塘(杭州)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曾任南京刑部主事、礼部主事等职。后迁祠祭郎中、广东佥事,贬谪滁州知府。复擢贵州佥事,改广西右参军,分守右江。因平叛有功,迁福建提学副使。后罢官归里。田氏博学工古文,论著颇多,皆以博洽见称于时,著有《炎徼纪闻》、《龙凭记略》、《田叔禾集》、《武夷游咏》等;对方志编纂亦有研究,认为方志属史,山志、湖志皆为志书一种,主张编修志书应将征引文献、搜集见闻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纂有《西湖游览志》,嘉靖,、《西湖游览志余》,嘉靖,。?《西湖 3 游览志》。共24卷。嘉靖二十六年刻本,万历十二年(1584)重刻。该志分西湖总叙1卷,孤山三堤胜迹1卷,南山胜迹5卷,北山胜迹4卷,南山城内胜迹1卷,南山分脉城内胜迹6卷、城外1卷,北山分脉城内胜迹2卷、城外2卷,浙江胜迹1卷,冠以宋京城图、西湖图、浙江图和明郡城图、西湖图。该书虽以游览为名,多记湖山之胜,实则关于宋史者为多。?《西湖游览志余》。共26卷,13门。该书为田氏整理其编纂《西湖游览志》的剩余资料而成,嘉靖二十六年刻本,万历十二年重刻。内容多为杭州掌故、轶闻、风土民情,还选录了历代诗人歌咏西湖的名篇。(待补) Zhou Mi 周密(1232,1298) 字公谨,号草窗、苹洲,晚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南宋湖州吴兴(浙江吴兴)人。早年师从杨缵、张枢。初任临安府幕、两浙转运司等职。景定二年(1261)任浙西帅司幕官。宋亡后,隐居弁山,后移居杭州。周氏富藏书,曾在吴兴设“书种”、“志雅”两座藏书楼,藏书4.2万余卷,及祖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1500余种;工诗词、善书画,著述丰富,著有《草窗旧事》、《苹洲渔笛谱》、《浩然斋雅谈》、《癸辛杂识》等,编有《绝妙好词》;对保存宋代京师风情及文艺、社会等史料贡献很大,所著《武林旧事》、《湖山胜概》、《南宋肆市记》、《吴兴园林记》等,皆有关地方史志。《吴兴园林记》。原载《癸辛杂识》前集有“吴兴园圃”条,后人别出单行本,名《吴兴园林记》。记吴兴私家园林36所(一说32所),载有湖州园林位置、构筑、布局等。代表性的有南园,南、北沈尚书园,沧浪亭,梦溪园,沈园,网师园。所记园林,多重视天然的造景条件,多用湖石峰造景,开明清私家园林“以石叠山”先河。 4 宁波: Chen Xunzhenɡ 陈训正(1872,1943) 字屺怀,号无邪、天婴。浙江慈溪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上海参与创立“通社”,研究数学、诗文及翻译日本和西洋的科学名著。次年,中举。曾担任浙江高等学堂国文教习、宁波教育会首届副会长。宣统二年(1910)当选为浙江省咨议局议员,同年,任上海天铎报社社长。1912年参与创设平民共济会,主办《生活杂志》。后至宁波从事教育活动10余年,创办中、小学100余所。其间,著有《天婴室丛稿》2辑、《天婴诗辑》等多种。1923年被聘为《定海县志》总编。不久,应邀修纂《掖县志》。后历任浙江省政府委员、杭州市长、浙江省民政厅代理厅长、西湖博物馆馆长、国民政府参事等职。1932年应蒋介石之邀,修纂《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次年,应邀主编《鄞县通志》,民国,。1942年任浙江省临时参议会会长。次年,在任上病逝。著有《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天婴室丛稿》、《晚山人集》、《天婴诗辑》、《论语时训》、《甬谚名谓考》、《悲回风》、《伣言》等8种;未刊印的诗文杂著有《伣林》、《孟子学说》、《读书籀记》、《岁寒述学》等。陈氏在学术上最显著和有影响的是关于方志的编纂实践和方志学理论的探索。?陈训正方志理论。他在《鄞县通志》序中主张“可法古而绝不泥古”,知古而“适于时”方能“创新”的写作准则;编写方志,应以鉴古知今、古为今用为宗旨。认为地方志书应做到“凡关于人民资生事项之统计皆宜入之。要之,编纂大意,务求质实有用,取征后来,叛古之诮,所不辞也”。?《掖县志》。1927年修,未出版。该志仿《泰安新志》、《定海县志》制定体例,设方舆、政教、食货、人物、艺文5门。(待补) Jiɑnɡ Menɡlin 蒋梦麟(1886,1964) 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学习。次年,中秀才,并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新教育》(月刊)主编、北京大学校长等职。1927,1930年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写成《续修浙江省志提案》。1945年后任行政院秘书长、“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主任等。1964年在台北病逝。著有《西潮》、《孟邻文存》、《谈学问》、《文化的交流与思想的演进》、《新潮》等。《续修浙江省志提案》。载《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9年第7期81号。蒋梦麟以省志稿出于前清遗老之手,内容及精神均不符合现代要求,而提出此,对方志体例、内容、文辞 5 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解散方志旧体,以编辑年鉴、专门调查及省史三书取而代之。认为新修的省志要以“现代之立场,以切用为目的”,其材料应包括侧重现状、切于实用、注重物质等方面。提案中拟定年鉴门目为地理,地质、矿物及动植物概论,户口,民族,党部组织,行政组织,治安,教育,宗教,农业,工业,商业及金融,交通,财政,建设,民生等十六门。专门调查包括全省地图、地质、气象、民族、经济。拟定省史门目为建置沿革、大事记、度支志、工程志、民生志、教育志、人物志、民俗志、志余等九门。 Shɑo Jinhɑn 邵晋涵(1743,1796) 字与桐、二云,号南江。清浙江余姚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三十八年,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兼辑《续三通》。后入四库馆任纂修官,主持《四库全书》史部的选录和评论。后历任广西乡试正考官、左中允、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官等。邵氏于校书、辑佚、修史、经学等方面均有较大贡献,尤长于史,著有《尔雅正义》、《南江札记》等10余种;所辑《旧五代史》与欧阳修《五代史》同列于二十四史;修订《续资治通鉴》;还热心于纂修地方志书,纂有《杭州府志》,乾隆,、《余姚志》,乾隆,、《八旗通志》等。《余姚志》。共40卷。唐若瀛修,邵晋涵纂。乾隆四十三年修,四十六年,刻本刊行。该志所载内容为建置、疆里、山川、津梁、古迹、城池、衙署、湖陂、物产、田赋、灾祥、风俗、学校、祠祀、职官、名宦、选举表、列传、列女传、寓贤传、经籍、艺文、坟墓、庙观、丛谈等25门。该志强调志书不但要载地理、记人物,还要详经济。物产门记载甚详,载余姚出产的谷物、蔬菜、瓜果、花草、草药、茶、竹、木、禽、兽、鱼、土产、特产等上千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乾隆四十六年刻本。 Xu Shidonɡ 徐时栋(1814,1873) 字定宇、同叔,号柳泉。清浙江鄞县(宁波)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两次会试不第,以输饷授内阁中书。后闭门读书著述。咸丰四年(1854)考订宋元四明六志,作《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辑《四明旧志诗文钞》,后与董沛合纂《鄞县志》,同治,。同治七年(1868)受聘主持鄞县志局,主纂《鄞县志》,同治,,发凡起例,总持大纲。未成而逝,董沛续成。该志篇目“四明族望表”曾被全谢山引用,作《四明族望表》。徐氏一生酷爱藏书,聚书6万卷,筑“烟屿楼”藏之;精于经训、子史,著书数百卷,有《烟屿楼读书志》、《烟屿楼文集》等;致力于校勘地方文献,另纂有《重刻游杭合集》,著 6 述多为校勘及表彰乡邦文献之作。?《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浙江宁波流传最早的地方史料。共31卷。咸丰四年(1854)刻本9卷,同治年间补刻至31卷。该志分札记20卷,补遗2卷,校勘记、佚文4卷,杂录2卷,作者2卷,余考1卷。所载内容包括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续志、大德昌国州图志、延佑四明志、至正四明续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杂录、作者、余考,分郡志类(3种)、州县类(8种)、乡镇类(2种)、山川类(7种)、古迹类(2种)、杂记类(9种)。?《重刻游杭合集》。不分卷。徐元第、徐时栋纂。同治三年重刻本。该书所载内容包括序、词、徐远香诗、徐柳泉诗、高宗纯皇帝行宫。(待补) 7 温州: Cɑo Shuyuɑn 曹叔远(1159,1234) 字器远,小字叔遐。宋温州瑞安(属浙江)人。早年师从陈傅良,曾随朱熹游学。绍熙元年(1190)进士,任少卿国子学录。嘉定元 )任太常博士,辑成《止斋先生文集》。七年,赴湖北漕幕。十二年,年(1208 升四川潼州提刑。宝庆三年(1127)任袁州知州,在任期间重修并刻著《李渠志》。绍定元年(1228)任秘书少监,次年,任太常少卿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后权礼部侍读。端平元年(1234)去世,谥号文肃。曹氏重视史学研究,著有《周礼地官讲义》、《中庸注疏》、《诸经要解》、《春秋书法起例》等;在方志学领域颇有成绩,纂有《永嘉谱》、《李渠志》、《江阳谱》等。?《永嘉谱》。第一部以谱为名的志书。共24卷。绍熙三年成书。首创以年谱、地谱、人谱、名谱为总纲的总纲系目体例。年谱志建置、沿革,并编年纪之;地谱志山川、疆域、名胜、古迹;人谱志官师除罢、选举、人物;名谱志物产等。其“四谱”体使志书体例趋向完备定型,对方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宋史》称:“尝编《永嘉谱》,识者谓其有史才”。被辑入明《永乐大典》。原本已佚,有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著录。?《李渠志》。宝庆三年撰。详写沿渠所经山川地形、贮水沟渠离江之远近,以及宜疏、宜堵,减水、接水地段。记述水源、事始、继修、守卒姓氏和修复始末;西城渠至贡院入江处的减水沟、接水沟、斗总数、桥总数;役夫条目、破户、田户管理和附录等部分。该志部分保存于清代程国观《李渠志》中,是研究李渠历史的重要依据。?《江阳谱》。泸州官署最早编修的地方志书。共8卷。嘉定十四年撰。已佚,散见于《永乐大典》泸字韵中。有蒲圻张氏大典辑本。(待补) Qi Zhɑonɑn 齐召南(1703,1768) 字次风、琼台,晚号息园。清浙江天台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任《大清一统志》纂修官,负责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云南6省的编辑工作。四年,充武英殿校勘经史官,又任《明鉴纲目》纂修官。十二年,晋侍读学士,任《续文献通考》副总裁。十三年,升内阁学士,命上书房行走,迁礼部右侍郎。后以疾乞归,主讲蕺山、敷文诸书院。后因吕留良文字狱案牵连,被逮至京城,没收家产。放回不久即去世。齐氏精于天文、律历、山川、舆地,尤长于经史考证,撰有《祀记注疏考证》、《前汉书考证》等;于方志建树颇多,纂有《水道提纲》,有“清代水 8 经”之称;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见一统志)、《永嘉县志》,乾隆,、《温州府志》,乾隆,、《天台山方外志要》,乾隆,、《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天台齐袁两先生游记》,自纂《浙江诸水考》、《蒙古五十一旗考》、《山东诸水考》、《台荡纪游》、《天台游记》等;历史地理著述多收录于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温州府志》。共31卷。李琬修,齐召南、汪沆等纂。乾隆二十一年始修,二十五年,修成,二十七年,刻本。该志卷首为图;正文有星野、疆域、建置、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兵制、祠祀、田赋、盐法、水利、关梁、风俗、物产、封爵、职官、名官、选举、人物、寓贤、列女、古迹、冢墓、寺观、仙释、经籍、文艺、祥异、杂记30门,每门1卷。删除前志“帝王”1门,“经籍志”略嫌粗糙,也有舛误。?《天台山方外志要》。共10卷。释传灯、齐召南、齐世南撰。乾隆三十九年刻本。该志所载内容包括全图、十六景图、山、水、寺观、祠庙、古迹、高僧、神仙、高士、物产、艺文、杂文等门,下设若干目。?《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共12卷首1卷。释传灯、齐召南、陈韶、严杰纂。乾隆三十二年撰,嘉庆七年(1802)刻本。该书卷首为序、原序、凡例、目录、全图、二十景图;正文篇目为山、水、寺观、祠庙、古迹、高僧、仙宗、高士、物产、碑碣、撰述、游记和附录。?《天台齐袁两先生游记》。共2卷。齐召南、袁海帆撰。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该书上卷为叙、八景卧游图记、高明寺贝药经记;下卷为游环岛记、游瀛台记。(待补) Sun Yirɑnɡ 孙诒让(1848,1908) 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容,号籀庼。清浙江瑞安人。咸丰十年(1860)增订《广韵姓氏刊误》。同治六年(1867)举人。后屡试不第。十年,整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校注》。光绪元年(1875)捐刑部主事,任官数月引疾归,潜心著述。七年,与王棻合纂成《永嘉县志》,光绪,。二十二年后,在瑞安、温州等地创办普通学堂、化学学堂、蒙学堂等。三十二年,任学部谘议官、浙江学务议绅和浙江省教育总会会长。三十四年,病逝。孙氏好藏书,治学范围包括经学、史学、诸子学、古文字学、校勘学、目录学、金石学、文献学,生平著述甚丰,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等20余种;在编修地方志、整理乡邦文献方面也有很大贡献,著有《温州建置沿革表》、《温州古甓记》、《瑞安建置沿革考》、《温州经籍志》,辑录《永嘉郡记》,刊刻《永嘉丛书》,撰《瑞安县志总例》、《瑞安县志局采访人物条例》等。?《瑞安县志总例》。载《籀庼遗文》下卷。此文全面反映作者方志编纂理论。分纂辑、测绘、校雠、采访、检 9 查案牍、缮写6个方面。关于纂辑,认为郡县志“实兼正史志、表、传三者之体”,要“以体裁渊雅、援证详博为宗”;要仔细推敲义例、门目是否适当,搜集资料要“择其与各史及唐、宋、元、明古籍相关涉者,逐条考校,补阙定讹”,注意“多立图表,以理纠错之端;多附小注,以广异同之辨;考证必究其本原,以惩剽窃稗贩之弊;记录必详其出处,以杜凭虚撰造之嫌”。关于测绘,指出“凡考订方舆,以图学为最重”;强调重修县志时首先要弥补旧志对图学疏略不讲的弊病,用近代地图绘制方法绘图,并请测绘专家实测,保证志书的实用价值。关于校雠,指出应“义兼通俗,不必远征雅故”,强调“一字不略过,一字不轻改”。关于采访,主张分“分访”和“专访”二项,采访“务宜破除情面,秉公查核,不可徇私阿好,略涉夸饰,有乖公论”;对于古迹、冢墓,提出要“亲自按地游历,悉心查核”,强调实地调查的重要性;对人物事迹的采访,要求县志局先印调查表,然后延请乡绅持表采访,呈报填写后分送各地张贴,以风励颓俗;此外,特别强调档案文献的资料价值。?《温州经籍志》。目录学专著。共36卷。同治八年草创,光绪五年撰成,1921年浙江图书馆刊刻。此书分内篇、外篇、辨误3部分。内篇33卷,为本籍人著述;外篇2卷,录外籍人为本地所作者;辨误1卷。本书记载自唐迄清道光年间温州6县历代学者1300余人的著述,共1759部(其中佚1215部,未见279部,存227部,缺38部),为近代目录学名著。该志按4部分类,遵照《四库全书总目》分目,仿《文献通考?经籍考》和《经义考》例,每目之下,则按朝代排序,其下再按作者排序。每书录书名、卷数、前志著录情况、原书序跋以及前人的评议识语等,并注明书籍的存、佚、缺或未见等情况,以说明作者生平、著书旨意及流传端绪,间加按语以考证。被学界评为地方艺文志之冠,有“一郡文献之帜志”之誉。 嘉兴: 常棠(生卒年不详) 字召仲,自号竹窗。宋嘉兴府海盐(属浙江)人,曾寓居澉浦镇多年。绍定三年(1230)应罗叔韶(监澉浦镇税)聘请纂修镇志。嘉熙二年(1238)纂成,以该镇别称“澉水”冠名,宝祐五年(1257)刊行。共8 10 卷,1.1万余字,仅44页。内容分地理、山、水、廨舍、坊巷、坊场、军寨、亭堂、桥梁、学校、寺庙、古迹、物产、碑记、诗咏15门。书前有镇图。常棠在自序中认为志书编纂应广辑资料、详加订正,并与有识之士“讨论闻见”,方可“缀辑成编”。原书已佚。存嘉靖刻本、天启《盐邑志林》刻本。清苏州吴县光绪《光福志》中提及该志为第一部乡镇志。后世多认为该志开创了简志的先河。明代董谷《澉水续志》、清代方溶《澉水新志》、民国程煦元《澉志补录》,皆仿此志体例而作。(该人物并入《澉水志》条目) Shen Zenɡzhi 沈曾植(1850,1922) 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庵,晚号寐叟,自号逊斋居士等。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刑部主事,著有《汉律辑存》、《晋书刑法志补》等。后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主管俄国事务。十九年,翻译俄使臣《唐阙特勤碑》、《突厥苾伽可汗碑》、《九姓回纥受里登汩没密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影印本,作3碑跋。二十一年,与康有为等在京师筹办强学会。二十四年,应张之洞之邀,主讲两湖书院。二十七年,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监督(校长)。次年,回京至刑部。后历任江西广信府知府、安徽提学使、布政使、巡抚等职。曾校刊《白石道人歌曲》,嘉泰,;整理审订张百熙《退思轩诗集》并作序。宣统二年(1910)病归,寓居上海。1914年受聘任浙江省通志局总纂,亲订续志凡例,延请朱祖谋、王国维、刘承幹等参纂。后通志局撤销,仅成《浙江续通志稿》200余册。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授为学部尚书。失败后闲居上海,从事学术研究。1922年11月在上海病逝。沈氏治学严谨博大,综览百家,后撰辽、金、元三史,对边疆历史地理及中外交通史事有独到成就,著有《蒙古源流笺征》、《岛夷志略广证》、《元秘史笺注》等多种。 Tɑn Qiɑn 谈迁(1593,1657) 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浙江海宁人。家道清贫,以佣书、做幕僚为生,终生不仕。天启元年(1621)起,历时20余年,著成《国榷》,该书为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崇祯年间,纂成《海昌外志》。弘光元年(1644)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后得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坚辞不就,退隐家中。谈氏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著有《枣林集》、《枣林诗集》、《北游录》、《西游录》、《史论》等多种。《海昌外志》。不分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以篇页计之,当为8卷”,详载海宁一地史事。全书分8门43子目:舆地志,包括沿革、 11 行胜、山川、都鄙、风俗、物产;食货志,包括户口、田赋、课程、徭役、盐利;职官志,包括令佬、师儒、杂秩、武弁;建置志,包括城郭、公廨、泮宫、祠庙、邮梁、寺观;选举志,包括甲科、乡举、明经、封萌、荐辟;人物志,包括儒林、忠直、文苑、宦迹、高行、孝友、隐逸、寓贤、方技、烈女、玄释;丛谈志,包括祥异、古迹、丘墓、佚事;艺文志,包括典籍、遗文。谈氏在《海昌外志》序中认为方志源于《周官》外史所掌四方之志;方志资料收集要“穷搜僻采”,力求翔实;修志者应德才兼备,以免造成疏漏。该志为《千顷堂书目》、《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史稿?艺文志》等所著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较旧志多所考证”。有静得楼抄本,藏于上海图书馆。 Zhu Yizun 朱彝尊(1629,1709) 字锡鬯,号竹垞、沤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清浙江秀水(嘉兴)人。顺治十五年(1658)注欧阳修《五代史》。康熙四年(1665)辑《吉金贞石志》。十八年,授翰林院检讨,参修《明史》。次年,撰《明史文苑传》及《嘉靖诸臣传》。二十二年,入南书房供奉,赐禁中骑马。次年,始纂《瀛洲道古录》。同年,谪官。朱氏于史学、经学、文学及目录学无所不通,号称“通才”,与姜宸英、严绳孙合称“海内三布衣”;著有《曝书亭集》、编选《明诗综》、《词综》(汪森增补)等;在方志理论和方志编纂方面颇有成绩,主张志书编修应广征博引,“又间以己意,辩论其是非,援据精确,辞雅义畅”,著有《钦定日下旧闻考》、《石柱记》、《日下旧闻》、《经义考》等;曾为《元丰九域志》、《宋本舆地广记》、《寰宇通志》等作跋、序。?《日下旧闻》。北京都邑志。共42卷。康熙二十五年成书,二十七年刊行,藏书家徐乾学出资刊刻。全志分星土、世纪、形胜、宫室、城市、郊坰、京畿、侨治、边障、户牖、风欲、物产、杂缀共13门,而以石鼓考列后。皆征引前人著作,逐条排比。所引经、史、小说、文集、金石文字等共1649种。辑录了北京地区的山川地理、文物古迹、风情物产、京师地理沿革、历代有关典章制度、遗闻旧事等。姜宸英、徐元文等人作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因朱《日下旧闻》删繁补阙,援古澄今„„详为考覈。„„履勘遗迹,订妄以存真,千古舆图,当以此本为准绳矣。”?《经义考》。原名《经义存亡考》。经学文献专科目录。共300卷。康熙三十四至三十九年间撰成,四十年刊行。乾隆十八年(1753)卢见曾续纂,二十年成书,改名《经义考》。该书分26类,首录御注、敕撰,再录经学文献,其类目为: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通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群经, 12 四书,逸经,毖纬,拟经,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版,著录,通说,家学、自述。其中宣讲、立学、家学、自述4卷有录无书。所收经书均先录撰人姓名、书名、卷(篇)数,注明存、阙、佚、未见和伪书;后辑录原书序跋,介绍诸儒学说、经学派别及著者生平事迹。最后是按语,为朱彝尊的考订。《四库全书总目》评“上下二千年间,元元本本,使传经原委,一一可稽,亦可以云详赡矣。”后翁方纲撰《经义考补正》12卷,作补充订正。主要有《四库全书》和《四部备要》本。?《石柱记》。共5卷。颜真卿著,朱彝尊补,郑元庆笺校。康熙年间刻本。正文篇目包括乌程县,长城县、安吉县,山川,太湖周边四万八千顷,德清县、武康县。(待补) 湖州: Lu Xinyuɑn 陆心源(1834,1894) 字刚甫、刚父,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清浙江归安(湖州)人。早年师从万青藜、吴式芳、张锡庚。咸丰九年(1859)举人,随总 13 兵刘长佑赴直隶镇压太平军。同治四年(1865)任广东南韶兵备道。六年,调高廉道。官至福建盐运使,多次剿平土匪。以盐务损耗罪名参奏,终被削去官职。二十年,在湖州病逝。陆氏平生嗜藏书,筑“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3楼,藏书25万多卷,光绪三十二年(1906)被日本静嘉堂收购,其中有方志403种;精于金石学,著有《金石学录补》;编有《潜园总集》、撰《皕宋楼藏书志》等;热心于地方志研究,认为方志编修需广征博采地方文献;主张采用图、略、录、传诸体,每体之下又分子目,使各类内容有所统属;重视方志记载的可靠性,反对主观臆断,使方志记载能传世久远;主张方志应为国史要删。纂有《湖州府志》、《归安县志》,作《类编长安志跋》、《至正金陵志跋》等。?《湖州府志》。共96卷,约240余万字。宗源瀚等修,陆心源纂。同治九年修,十三年,爱山书院刻本。该志体例仿谢启昆《广西通志》,嘉庆,之例,分图、表、略、录、传5体。所载内容为图、天文表、建置表、疆域表、职官表、帝王表、后妃表、列爵表、选举表、封荫表、舆地略、经政略、前事略、金石略、艺文略、名宦录、人物传、方外传,下设若干目;附以府志缘起、杂缀、辩证。?《归安县志》。共52卷首1卷。李昱等修,陆心源等纂。光绪八年刻本。该志体例分为图、略、录、传4体。卷首有序、目录、县境图;正文篇目为舆地略、经政略、艺文略、金石略、前事略、名宦录、职官录、恩锡录、选举录、人物传,下设若干目;后附杂识。此志“略”载自然,“录”、“传”记人事。陆氏将正史、别史、稗官野乘、宋、元、明三朝诗文遗集均收入,保存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对湖州蚕桑丝织及特产叙述甚详;注意严境外域中之辨,凡归安地事,详加记载,于归安无涉之事,虽善不收。 Lu Yu 陆羽(733,804) 一名疾,字鸿渐、季疵,自称桑苎翁,号竟陵子、茶山御史等。唐复州竟陵(湖北天门)人。天宝五年(746)学于邹夫子。乾元元年(758)至升洲(南京)栖霞寺钻研茶事。上元元年(760)迁隐苕溪(浙江湖州),著述《茶经》,为中国第一部有关茶叶的专著;另撰成《顾渚山记》,参与修编颜真卿主持的《韵海镜源》。贞元二十年(804)在湖州去世。陆氏精于茶道,被誉为“茶圣”;著有《君臣契》、《僧怀素传》等;还撰述多部关于湖州、苏州、杭州的地方志书,被后世修志者尊为湖州修志的开山祖师,有《吴兴志》,唐,、《吴兴图经》、《吴兴历官记》、《慧山记》、《杼山记》、《虎丘山记》、《湖州刺史记》、《南北人物志》、《江表四姓谱》、《武林山记》、《顾渚山记》、《陆羽水品》、《灵隐天竺二 14 寺记》等,均已佚;其中《吴兴历官记》和《湖州刺史记》是湖州乃至浙江发现最早的职官志。?《吴兴图经》。约大历初年撰。该书存迹于颜真卿《梁吴兴太守刘恽西亭记》、《项王碑阴述》等,对湖州后世志书的编纂影响很大。陆心源在《湖州府志》凡例中有“湖郡有专志,肇始于唐陆羽《吴兴图经》”之说。?《灵隐天竺二寺记》。杭州城西地志。广德年间撰。该书并非专志灵隐、天竺二寺,另有对杭州城西各处山泉、名胜、古迹的详细考述。《咸淳临安志》引录30多处近700字。 Tɑnɡ Shu 唐枢(1497,1574) 字惟镇、惟中,号子一,人称一庵先生。明浙江归安(属浙江湖州)人。早年师从湛若水。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因故被削职,隆庆初年复官。后以年老加秩致仕,回湖州讲学。唐枢一生游历各地,留心经世之务,亲历九边及越、蜀、滇、黔险阻厄塞,著有《木钟台集》;对地方志编纂亦有研究,纂修有《孝丰县志》,嘉靖,、《乌程县志》,嘉靖,、《归安县志》,嘉靖,、《桐乡县志》,万历,、《湖州府志》,万历,。其中《孝丰县志》和《乌程县志》已失传。?《归安县志》。共2卷。刘塾主修,唐枢参修。嘉靖十二年修。(待补)?《桐乡县志》。共14卷。唐枢、冯孜纂。(待补)?《湖州府志》。共14卷。隆庆末年始修,因逝未成,由张应雷续修,万历四年(1576)成书。该志所载内容为郡建、疆域、山川、乡镇、区亩、形胜、津梁、物产、古迹、陵庙、户口、功贵、风俗、辟召、甲科、贡荫、逸遗、列女、流寓、方艺、郡守、县令、赋役、学校、修筑、印录、刑禁、兵屯、廨署、坛庙。体例取孟子“诸侯之宝有三,土地、人民、政事”之义,设土地、人民、政事三门,每门各缀子目,是明代“三宝体”志书的代表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然如沿革之中参述祥异,体例亦未能精当也。”董份序文中称:其体例为天下志书所未见,颇具新意。有万历六年刊本、1963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存世。 Wu Jun 吴均(469,520) 又作吴筠,字叔庠。南朝齐梁间吴兴故鄣(浙江安吉)人。天监二年(503)受吴兴太守柳恽重用,召为主簿,期间著《入东记》。四年,入临川王萧宏幕府。六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掌文翰。后补国侍郎兼府城局。十二年,任奉朝请。曾私撰《齐春秋》触犯武帝,遭焚书免职。后奉诏撰《通史》,未成即逝。吴氏善小品书札,其诗文受沈约称赞,自成一家,史称“吴均体”,著有《齐春秋》、《通史》、《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庙记》; 15 地方志书《十二州记》、《钱塘先贤传》、《续齐谐记》;注释范晔《后汉书》等,皆已佚;《隋书?经籍志》录有《吴均集》,已佚。?《入东记》。第一部长兴乡村志书。记录长兴等地的山川、古迹和传闻轶事。该书有注谓:“吴兴太守柳恽召补主簿,均始入东境,乃作《入东记》,以辨山川故实。”原书已佚,存有清代《范声山杂著》辑本,上海图书馆收藏。?《十二州记》。地理学著作。共16卷。该书对研究方志起源和体例演变有较大价值,历来为方志学家所重视。《玉海》有引。(待补)?《钱塘先贤传》。共5卷。(待补) Yu Yue 俞樾(1821,1906) 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清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翰林编修、国史馆协修。咸丰五年(1855)任河南学政。后因故罢官,侨寓苏州。先后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等书院,后主讲杭州诂经精舍30余年。同治年间,总办浙江书局,精刻子书22种。俞氏长于经史、诗词、小说、戏曲研究,撰著颇丰,著有《古书疑义举例》、《小浮梅闲话》等,均收入《春在堂全书》;对地方志亦有研究,纂有《上海县志》,同治,、《续天津县志》,同治,、《川沙厅志》,光绪,、《镇海县志》,光绪,等;并撰有《杭州坊巷志序》、《王同伯比部唐栖志序》、《张小云临平志补遗序》等多种。门生有章太炎、袁昶等。?俞樾方志理论。他在《上海县志》叙录中主张志书体例采用门目体;志书内容应因地制宜,各有侧重,详略得当,体现志书地区及时代特色;主张方志记载应确实可信,以求征实;废弃一般旧志皆有的“分野”,认为其“不足信”;修志前,组织采访,“由各乡董采访到局,详加复核,始行载入”;重视档册所载,对于传闻则“择善而从,不敢妄参稗史。”?《镇海县志》。共40卷。于万川修,俞樾总纂。同治九年始修,光绪五年完稿刊刻。该志卷首有凡例、图及目录;正文篇目为建置沿革表、星野、疆域、形胜、风俗、城池、公署、山川、水利、户赋、学校、兵制、海防、坛庙、职官表、选举表、名宦传、人物传、孝义传、列女传、列女姓氏录、寓贤传、仙释传、艺文、金石、古迹、冢墓、寺观、杂识、物产、方言;后附叙录。此志记载范围以当时镇海县境为准,余则不录;记载内容强调实用;修正所取,俱标明出处,“便于稽讨”;“人物传”遵《一统志》例,按代为传,惟“孝义”别立一门,“以励劝善”;该志“学校”门特别详细,对学舍历次兴废重建的过程都有详细记载,对各个书院、社学、义学建立原委、规模都作记述,还对学舍的祭器、乐器、舞器、斋戒、执事等,以及祭仪、行礼、奏乐、唱舞各个节奏动作都加以罗列。该志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16 17 绍兴: Li Ciminɡ 李慈铭(1829,1894) 本名模,字式侯,后更名慈铭,字爱伯,号莼客,晚号越缦老人。清浙江会稽(绍兴)人。多次乡试均不第。道光三十年(1850)补县学生员,入赀户部郎中。同治九年(1870)举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补户部江南司资郎。十六年,补山西道监察御史。二十年,闻甲午战争清朝大败,咯血而死。《清史稿》有其本传。李氏学识广博,经史子集,无不涉猎,著有《越缦堂文集》、《湖塘林馆骈体文》、《越缦堂日记》等;毕生致力于研究地方文献,纂辑校刊大量地方志书,自撰《会稽新志》,已佚;校勘有《临安志》、《会稽志》、《绍兴府志》,乾隆,、《山阴县志》,嘉庆,;撰写《越志略例》、《乾隆绍兴府志校记》、《山阴县志校记》、《越中先贤祠目》、《拟修郡县志略例八则》等;与史志有关的有《唐代管制杂钞》、《宋代管制杂钞》、《元代重儒考》、《国朝经儒经籍考》、《军兴以来忠节小传》等。?《拟修郡县志略例八则》。载《越缦堂文集》卷十二。共分8部分。文中阐述府县志的编纂原则和主张,认为方志修编应当注重疆域、山川,“地方以疆域为重,疆域之限、村镇域邑,古今易名,当以山川为识”;人物志的编纂,认为志书应详载人物事迹,不能太简略,但人物传的收录标准“勿遗勿滥”,并注意每个人贡献的大小,对于无事迹可记载者,虽显贵也不必收入;提出撰写应注意隐恶扬善,即“有善可纪者,略其疵,恩桑梓也”;艺文志的编纂,主张仿照《崇文总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单记载书名、作者,而且要记载每部书的卷数和内容要点;认为“海防,今日尤重,旧志附于武备,所载甚疏,宜为《越中海防志》,详列各海口、岛淑之纵横”,戊守之要害、墩台、城塞之则,牟兵、沙船之数。收录金石,认为唐以前之有关金石可全载其文,“五代以还,非关系文献者,惟载年月及书蒃姓名”;要求修志人员“宜博稽史乘,毋滋笑谈”,应切守“必征必信”之原则。?《乾隆绍兴府志校记》。不分卷。李氏称《绍兴府志》,乾隆,尚为佳志,但山川、人物、祠祀等卷,体例错杂,记载疏冗,多不胜驳。因此手校此志,于地理志、选举志、人物志、古迹志、陵墓志诸篇,逐一考订,补缺、正误、辩讹、删滥。对人物志的纠谬,尤为用力。认为乡贤传不宜分儒林、文苑、隐逸、孝行、忠义诸名目,区分过细,势必滥杂。该书辑入《越缦堂日记》;浙江图书馆藏有李氏手校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1929年铅印本。?《山阴县志校记》。不分卷。李慈铭纂,俞奇曾辑录。1930年铅印本。李慈铭认为《山阴县志》,嘉庆,尚为佳志,但认为该志体例以土地志、人 18 物志、政事志3目为纲,“非著书之体”。认为旧有体例无法将寺观、冢墓、书籍、碑刻、艺术等内容纳入土地、人物、政事范围,归属难以得当,否定了此体例在志书编纂中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该书辑入《越缦堂日记》。?《越中先贤祠目》。祠墓志。不分卷。光绪十一年刻本。该书无卷无目,包括:一祠的发展,由明会稽山会馆至康熙间的浙绍乡祠,迄光绪十年,作者受托主持乡祠、募集资金、重修殿堂,改曰“越中先贤祠”;二结合史传志乘,定入祠标准26则,自曰“五夜盟心,神鬼共鉴”;三224位入祠先贤序例,起于汉西域都护郑吉,止于清湖南按察使傅鼐。民国初,李慈铭本人增入该祠。有1921年寿鹏飞《越中先贤祠目序例》影印本存世。 Lu Xun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入江南路矿学堂。二十八年,赴日本仙台学医。后弃医从文。宣统元年(1909)回国,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因肺结核在上海病逝。作品涉及文学、目录学和方志等,文学作品主要有《呐喊》、《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华盖集》等,目录学著作有《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方志著作有《中国矿产志》和《会稽郡故书杂集》。鲁迅注重对方志旧志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曾收集《华阳国志》、《水经注》、《洛阳伽蓝记》等古代志书,并校刊善本;在《绍兴八县乡人著作》中收录《越绝书》、《嘉泰会稽志》、《剡录》等书;利用《会稽志》,嘉泰,整理大量地方文献;以教育部的名义向各省区征集最新志书。?《中国矿产志》。中国人编著的第一部矿产专志,也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地质矿产科学著作。全志1卷本,5万余字。光绪三十年编纂成书;三十二年,由上海普及书局出版。该志由序、例言、正文、图表组成。正文分导言、本言2部分,共22章42节。导言为该志首创,概括全志各章节内容,论述中国地志矿产的形成和发展。本言介绍中国18个省份的矿产资源及分布情况。图表附正文后,有《中国地相图》、《中国各省矿产一览表》、《地质时代一览表》、《中国矿产全图》4张图表及《中国矿产志》广告。其中《中国矿产全图》为日本农商务省地质矿山调查局秘本,他将该图放大12倍,图中并附世界各国地质构造图两张。在指导思想上,主张要“使我国民深悉国产之所自有,以为后日开采之计,致富之源,强国之本,不致家藏货宝为他人所攘夺。”在写作手法上,不囿于传统的“述而不作”的框框,要害之处重墨论述。该志缩微品藏国家图书馆。?《会稽郡故书杂集》。绍兴地方旧志辑佚。共8种,5万余字。1915年在绍兴刻本刊行。辑录 19 谢承《会稽先贤传》、虞预《会稽典录》、钟离岫《会稽后贤传记》、贺氏《会稽先贤像赞》、朱育《会稽土地记》、贺循《会稽记》、孔灵符《会稽记》和夏侯曾先《会稽地志》8种有关会稽郡史地佚书。前4种主要记述古代会稽人物事迹;后4种则载古代会稽的山川地理、名胜传说。所录佚文大都辑自《太平御览》、《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寰宇记》等唐、宋类书及其他古籍。鲁迅为该书作总序和8篇序文,大篇幅介绍名人轶事,对各书的作者生平、著述流传等情况进行简略介绍,对原书进行补订并存疑;在总序中提出方志的功能是“用遗”、“景行”、“思故”。该书被收入《鲁迅全集》(1973年)中。 20 衢州: Yu Shɑosonɡ 余绍宋(1883,1949) 号越园、樾园,晚号寒柯。浙江龙游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秀才。历任龙游新学堂堂长、江山中学讲学。后留学日本东京铁道大学,转入法政大学。宣统二年(1910)回国。1912年起,历任众议院秘书、司法次长等职。1921年任龙游县修志局总纂,主纂《龙游县志》。后被聘为浙江省史料征集委员会主任委员。1934年应聘主编《东南日报》副刊《金石书画》。1936年为东方文事业委员会撰写《续四库全书提要》子部艺术类提要。1939年任浙江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议员。1943年任浙江通志馆馆长,主持纂修《浙江通志稿》。1949年在浙江寓所病逝。余氏博涉法学、目录学、金石学、书画创作等领域,有藏书约1.6万册,古书碑帖及自作书画等数百件。在地方志编纂和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还纂有《万历<龙游县志>辑佚》、《康熙<龙游县志>订伪》,及《略评旧浙江通志兼述重修意见》、《答修志三问》等论文。《答修志三问》。载《浙江省通志馆馆刊》第1卷第3期。此文论述方志编纂体例、书法、文辞应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反映时代特点。认为修志应符合时代要求,要根据时代需要自出新裁;主张修志者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要实地考察,确保资料的准确性;认为志书要有实用价值,记载要详实,行文上要求精炼、简洁。 21 台州: Qi Zhɑonɑn 齐召南(1703,1768) 字次风、琼台,晚号息园。清浙江天台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任《大清一统志》纂修官,负责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云南6省的编辑工作。四年,充武英殿校勘经史官,又任《明鉴纲目》纂修官。十二年,晋侍读学士,任《续文献通考》副总裁。十三年,升内阁学士,命上书房行走,迁礼部右侍郎。后以疾乞归,主讲蕺山、敷文诸书院。后因吕留良文字狱案牵连,被逮至京城,没收家产。放回不久即去世。齐氏精于天文、律历、山川、舆地,尤长于经史考证,撰有《祀记注疏考证》、《前汉书考证》等;于方志建树颇多,纂有《水道提纲》,有“清代水经”之称;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见一统志)、《永嘉县志》,乾隆,、《温州府志》,乾隆,、《天台山方外志要》,乾隆,、《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天台齐袁两先生游记》,自纂《浙江诸水考》、《蒙古五十一旗考》、《山东诸水考》、《台荡纪游》、《天台游记》等;历史地理著述多收录于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温州府志》。共31卷。李琬修,齐召南、汪沆等纂。乾隆二十一年始修,二十五年,修成,二十七年,刻本。该志卷首为图;正文有星野、疆域、建置、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兵制、祠祀、田赋、盐法、水利、关梁、风俗、物产、封爵、职官、名官、选举、人物、寓贤、列女、古迹、冢墓、寺观、仙释、经籍、文艺、祥异、杂记30门,每门1卷。删除前志“帝王”1门,“经籍志”略嫌粗糙,也有舛误。?《天台山方外志要》。共10卷。释传灯、齐召南、齐世南撰。乾隆三十九年刻本。该志所载内容包括全图、十六景图、山、水、寺观、祠庙、古迹、高僧、神仙、高士、物产、艺文、杂文等门,下设若干目。?《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共12卷首1卷。释传灯、齐召南、陈韶、严杰纂。乾隆三十二年撰,嘉庆七年(1802)刻本。该书卷首为序、原序、凡例、目录、全图、二十景图;正文篇目为山、水、寺观、祠庙、古迹、高僧、仙宗、高士、物产、碑碣、撰述、游记和附录。?《天台齐袁两先生游记》。共2卷。齐召南、袁海帆撰。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该书上卷为叙、八景卧游图记、高明寺贝药经记;下卷为游环岛记、游瀛台记。(待补) Wɑnɡ Fen 王棻(1828,1899) 字子庄,号耘轩,别号柔桥居士。清浙江黄岩(属浙江台州)人。早年师从姜文衡、李飞英学习经史。期间,校勘《耕读堂诗钞》,编 22 《倪希子》、《典礼异义》、《九峰山志》等。同治六年(1867)举人。历任九峰、清献、东山、诸学院主讲,以教学、著述终其身。一生著述颇丰,有《经说偶存》、《六书古训》、《史记补正》等多种;重视地方志的编纂和方志理论的研究,纂有《黄岩县志》,光绪,、《青田县志》,光绪,、《杭州府志》,光绪,、《太平续志》,光绪,及《台学统》,与孙诒让合纂《永嘉县志》,光绪,,与李仲昭合纂《仙居志》,光绪,等;作《重修台州府志议》、《仙居县志自序》、《仙居旧志辨误》、《扬州府志辨误》等多篇论文,对方志的性质、作用、源流、体例等均有阐述;所著《玩芳草堂丛书》,凡经、史、子、集29部,计734卷,其中方志编纂居其半,梁启超称其所编志书为清代方志佳构。?王棻方志理论。他在《黄岩县志》叙录中认为地方志即地方史,多次指出“地志虽微,亦史之一体”,“志乃史之支流”,并考证史、志的异同;认为方志既导源于《禹贡》,又源《周官》,从历史书、地理书中吸取源泉,采用地志等形式,演化而成;认为方志的目的和作用在于征文考献,为国史取材,补史之缺;关于方志体例,赞同洪亮吉“贵因不贵创”观点,强调“修志之法,不必过于求异”,应“以前志为本”;主张修志人选由纂修人、采访人、总理人、缮写人、雠校人、校刻人组成,修志人员要有学、识、才;主张志书取材要全面,篇幅简繁适中;关于编纂方法,认为“修志之法,首在征文,„„次在校订,„„又其次在采访”;重视征文考献,认为“邑之所重在文献”。王氏自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为清代后期方志理论集大成者之一。?《台学统》。共100卷。光绪七年始纂,十七年,定稿。原稿本于1918年吴兴刘承幹嘉业堂刊印。该书汇集台州各县自晋代至清代252人的正传,并有附传85人,共337人。按不同性质、职业,分为气节12卷、性理33卷、经济8卷、词章36卷、训诂8卷、躬行3卷,共6门,各门类又按其功绩分为各目。各目中按其传记、遗书、诗文顺序编排,体例取史志之长,别有创新。该书集台州儒学之大成,了台州儒学发生和发展的历程,反映台州儒学“气节为本”和“汉宋兼融”的特点。被辑入《续修四库全书》。 Wɑnɡ Zonɡmu 王宗沐(1523,1591) 字新甫,号敬所。明浙江临海(属浙江)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迁广西按察佥事,督学政。三十三年,任广东参议,分守惠州,潮州。三十五年,任江西提学副使。期间修王阳明祠,建正学、怀玉书院,亲自答疑、讲学。三十八年,任江西参政。次年,任按察使,在任期间辑成《江西省大志》,嘉靖,。四十年,升山西右布政使。不久,父去世, 23 丁忧期间修成《宋元资治通鉴》、《十八史略》、《台州府志》,嘉靖,等书。隆庆元年(1567)起为山东左布政使,期间编纂《东省经制全书》。后升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抚凤阳,期间著有《海运详考》和《海运志》。万历三年(1575)任刑部左侍郎,上《三镇图说》。九年,罢官归里,闲居10余年。王氏勤于著述,有《敬所文集》、《南华经别编》等;对方志编纂亦有研究,认为“大志,志大者也”,方志应记一方之大事,使官知一方之故实、物力之拙盈;强调志书的资政功用。?《台州府志》。(待补)?《海运详考》。共1卷。收入《四库全书》。(待补)?《海运志》。共2卷。隆庆六年纂。于《详考》之外增入《海运图》,并《海运路程》、《奏疏事宜》。有浙江天一阁藏本。(待补) Xu Yikui 徐一夔(1318,1400) 字惟精、大章,号始丰。元末明初浙江天台人。早年学文,科场屡试不第。至正八年(1348)迁居杭州,研读经史。后在海昌县(浙江海宁)开馆授徒,曾任嘉兴郡学助教。洪武二年(1369)奉诏纂修《大明集礼》。后王祎荐其续修《元史》,辞不往。五年,任杭州儒学教授,期间协修《大名日历》。后回杭州任职,期间主纂《杭州府志》,万历,。建文二年(1400)在任上病逝。徐氏通经博古,著述颇丰,著有《始丰镐》,编有《艺圃搜奇》,辑汇“古今名人杂著之小者”共103种。其方志思想体现在《杭州府志》序言中,为明代最早的方志理论。认为方志与国史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论者以志辅史,盖谓史官纪述,有才于志,不可略也”;还认为志与史“其体稍异”,“史以纪事,或有缺文,则当缺之,不宜妄补,惧失实也”;而志则不然,方志既为国史所取裁,因其记述,当详于史,“不可略也”;从记述范围和形式上辨析了史志异同,还要求方志叙事必须在完备周详的基础上力求核实确切,否则,“志之所载,类皆山川、城郭、官署之迹,故老相传,不能无讹,然不辨而证之,则以讹传讹,愈远愈晦矣”。 24 丽水: Chen Renyu 陈仁玉(1212,,) 字德公、德翁,号碧栖。宋浙江仙居人。淳祐三年(1243)辑成《游志篇》和《永鉴稿》。五年,编写《菌谱》。九年,受临安知府赵与筹之托纂辑《临安志》,淳祐,。十一年,以“白衣”受诏为筵讲官。开庆元年(1259)赐同进士出身,后任军器监丞兼国史实录院校勘、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及崇政院说书;后历任礼部侍郎、直秘阁、浙东提刑兼知衢州、浙东安抚使、兵部侍郎等职。德祐二年(1276)退隐。?《游志篇》。中国第一部有关旅行的文献集。共88篇。淳佑三年始辑,同年刊刻。荟萃历史名流游览泰山、沂水、武夷、秦淮、象山等名山大川的游记。原书已佚,其目曾转载于元代陶宗仪《游志续编》卷首,颇具文史价值。?《菌谱》。世界上最早的区系菌类志。共1卷。淳祐五年成书。记载四明、温、台山谷所产11种食用菌(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竹蕈、麦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等)的产地、采时、形状、色味,品级。书后附有毒菌的解毒方法:“以苦茗、白矾匀新水咽之”。该书开创了中国菌类植物学的先河,明代潘之恒《广菌谱》和清代吴林《吴蕈谱》,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清代收入《四库全书》;有《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仙居丛书》等本。 注:以上试写条目材料均为中指组《方志百科全书》编辑室提供材料,仅供参考。 25 26 27
/
本文档为【[精]历代方志编研名人试写条目 - 浙江在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