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

2022-03-14 7页 doc 919KB 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busy

我是中学教学,担任英语教学工作

举报
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Goodisgood,butbettercarries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PAGEPAGE3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PAGE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56000000"第一部分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PAGEREF_Toc256000000\h1HYPERLINK\l"_Toc256000001"1、编制依据...
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
Goodisgood,butbettercarries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PAGEPAGE3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PAGE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56000000"第一部分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PAGEREF_Toc256000000\h1HYPERLINK\l"_Toc256000001"1、编制依据PAGEREF_Toc256000001\h1HYPERLINK\l"_Toc256000002"1.1主要依据文件PAGEREF_Toc256000002\h1HYPERLINK\l"_Toc256000003"1.2施工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PAGEREF_Toc256000003\h1HYPERLINK\l"_Toc256000004"1.3法律法规PAGEREF_Toc256000004\h1HYPERLINK\l"_Toc256000005"2、工程概况PAGEREF_Toc256000005\h2HYPERLINK\l"_Toc256000006"2.1工程简介PAGEREF_Toc256000006\h2HYPERLINK\l"_Toc256000007"2.2自然条件PAGEREF_Toc256000007\h3HYPERLINK\l"_Toc256000008"2.3工程主要工程量清单PAGEREF_Toc256000008\h14HYPERLINK\l"_Toc256000009"3、施工总体部署PAGEREF_Toc256000009\h15HYPERLINK\l"_Toc256000010"3.1施工组织结构PAGEREF_Toc256000010\h15HYPERLINK\l"_Toc256000011"3.2总施工工艺流程PAGEREF_Toc256000011\h19HYPERLINK\l"_Toc256000012"4、主要分项工程施工PAGEREF_Toc256000012\h21HYPERLINK\l"_Toc256000013"4.1施工准备PAGEREF_Toc256000013\h21HYPERLINK\l"_Toc256000014"4.2施工测量PAGEREF_Toc256000014\h21HYPERLINK\l"_Toc256000015"4.3堤心石抛填PAGEREF_Toc256000015\h22HYPERLINK\l"_Toc256000016"4.4护底块石抛填PAGEREF_Toc256000016\h28HYPERLINK\l"_Toc256000017"4.5护面块石抛理(60~100kg块石)PAGEREF_Toc256000017\h29HYPERLINK\l"_Toc256000018"4.6浆砌护面块石PAGEREF_Toc256000018\h30HYPERLINK\l"_Toc256000019"4.7二片石垫层PAGEREF_Toc256000019\h31HYPERLINK\l"_Toc256000020"4.8混合倒滤层PAGEREF_Toc256000020\h31HYPERLINK\l"_Toc256000021"4.9混凝土挡浪墙PAGEREF_Toc256000021\h32HYPERLINK\l"_Toc256000022"4.10土工布倒滤层PAGEREF_Toc256000022\h33HYPERLINK\l"_Toc256000023"4.11扭王字块PAGEREF_Toc256000023\h34HYPERLINK\l"_Toc256000024"5、施工进度计划PAGEREF_Toc256000024\h35HYPERLINK\l"_Toc256000025"5.1施工进度计划说明PAGEREF_Toc256000025\h36HYPERLINK\l"_Toc256000026"5.2施工天数确定PAGEREF_Toc256000026\h36HYPERLINK\l"_Toc256000027"5.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PAGEREF_Toc256000027\h37HYPERLINK\l"_Toc256000028"5.4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PAGEREF_Toc256000028\h38HYPERLINK\l"_Toc256000029"5.5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PAGEREF_Toc256000029\h38HYPERLINK\l"_Toc256000030"6、工程资源计划PAGEREF_Toc256000030\h38HYPERLINK\l"_Toc256000031"6.1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船机设备PAGEREF_Toc256000031\h38HYPERLINK\l"_Toc256000032"6.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测量、质检仪器设备PAGEREF_Toc256000032\h39HYPERLINK\l"_Toc256000033"6.3拟投入本工程的管理人员及劳动力情况表PAGEREF_Toc256000033\h39HYPERLINK\l"_Toc256000034"7、施工总平面布置PAGEREF_Toc256000034\h40HYPERLINK\l"_Toc256000035"7.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PAGEREF_Toc256000035\h41HYPERLINK\l"_Toc256000036"7.2临时设施布置PAGEREF_Toc256000036\h41HYPERLINK\l"_Toc256000037"7.3砂石料供应PAGEREF_Toc256000037\h41HYPERLINK\l"_Toc256000038"7.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PAGEREF_Toc256000038\h42HYPERLINK\l"_Toc256000039"8、质量、安全管理和保证措施PAGEREF_Toc256000039\h42HYPERLINK\l"_Toc256000040"8.1质量保证体系PAGEREF_Toc256000040\h42HYPERLINK\l"_Toc256000041"8.2质量控制措施PAGEREF_Toc256000041\h43HYPERLINK\l"_Toc256000042"8.3安全保证体系PAGEREF_Toc256000042\h45HYPERLINK\l"_Toc256000043"8.4安全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PAGEREF_Toc256000043\h47HYPERLINK\l"_Toc256000044"9、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PAGEREF_Toc256000044\h49HYPERLINK\l"_Toc256000045"9.1文明施工PAGEREF_Toc256000045\h49HYPERLINK\l"_Toc256000046"9.2环境保护PAGEREF_Toc256000046\h50HYPERLINK\l"_Toc256000047"第二部分概预算文件PAGEREF_Toc256000047\h52HYPERLINK\l"_Toc256000048"1、编制说明PAGEREF_Toc256000048\h52HYPERLINK\l"_Toc256000049"1.1编制依据PAGEREF_Toc256000049\h52HYPERLINK\l"_Toc256000050"1.2工程概况PAGEREF_Toc256000050\h53HYPERLINK\l"_Toc256000051"1.3主要施工工艺PAGEREF_Toc256000051\h53HYPERLINK\l"_Toc256000052"1.4使用的主要船机设备、人工及主要材料单价PAGEREF_Toc256000052\h53HYPERLINK\l"_Toc256000053"1.5水工工程概、预算费用组成示意图PAGEREF_Toc256000053\h55HYPERLINK\l"_Toc256000054"1.6必要说明及存在的主要问题PAGEREF_Toc256000054\h55HYPERLINK\l"_Toc256000055"2、单位工程概算表PAGEREF_Toc256000055\h55HYPERLINK\l"_Toc256000056"2.1斜坡堤水工工程概算表PAGEREF_Toc256000056\h55HYPERLINK\l"_Toc256000057"2.2单位估价表PAGEREF_Toc256000057\h58HYPERLINK\l"_Toc256000058"参考文献PAGEREF_Toc256000058\h70HYPERLINK\l"_Toc256000059"致谢PAGEREF_Toc256000059\h71附图0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图0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图03施工进度计划网路图附图04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附图0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附件1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附件2译文及原文影印件第PAGE\*MERGEFORMAT71页共71页第一部分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1.1主要依据文件(1)国投钦州煤炭码头工程5万吨级水工结构初步设计(2)国投钦州煤炭码头工程南护岸结构断面图(3)毕业设计任务书1.2施工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TS271-2008)《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1.3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1.1工程建设地点钦州燃煤电厂位于钦州港西港区鹰岭作业区,厂址东邻金鼓江口,南邻钦州湾,西邻中石油10万吨级原油码头。本工程新建5万吨级煤炭接卸煤炭位于钦州燃煤电厂以东、金鼓江口西岸、电厂一期循环水排水口以南,对岸隔金鼓江为中港区的大榄坪作业区;新建陆域堆场位于钦州燃煤电厂以西,临海大道和果鹰大道之间。2.1.2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建设规模和内容为:依托钦州燃煤电厂码头和电厂发展需求,新建5万吨级煤炭接卸泊位1个及其配套陆域,改造电厂7万吨级煤炭接卸码头1个及其配套设施。设计煤炭接卸量为1350万吨/年,煤炭输运方式和疏运量分别为:铁路290万吨/年,公路400万吨/年,皮带机660万吨/年。工程建设围绕钦州燃煤电厂生产和发展需求,按照新建码头与电厂码头一体化营运的原则,结合水、陆域现状布置码头和堆场。港区平面和工艺布置一方面满足电厂生产需求,通过改造电厂接口设施,将新建的工艺系统接入电厂堆场;另一方面考虑为社会供煤。总体设计目标是通过升级电厂业主码头为社会公共码头,使电厂码头和堆场与新建码头和堆场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进而优化钦州港煤炭岸线资源,共同为电厂和社会提供煤炭储运服务。2.1.3水工建筑物南面永久护岸:浆砌块石护面+抛石挤淤方案表层淤泥采用抛石挤淤方案,铺双层高强土工格栅,堤心抛填10~100kg块石,内坡1:1,外坡1:1.5。外侧采用浆砌块石护面550mm厚,护面下是60~100kg块石垫层,厚600mm。坡脚采用300~500kg块石护底。与码头相交的堤头处,采用1t扭王字块护面,坡度1:1.5。胸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反弧型,胸墙顶高程6.6m,顶宽0.8m,上面做300mm高护轮槛。内侧做二片石垫层和混合倒滤层,铺设土工布滤层。后方回填砂与码头共同形成陆域。2.2自然条件2.2.1地理位置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北接广西首府南宁,南临北部湾,西南与防城港市、东与玉林、东南与广东湛江地区接壤,是沿江、沿海优势集于一体的沿海经济开发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通往北海市、防城港市的必经之地。钦州市是广西沿海交通枢纽,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钦州港区位于钦州市的南部,内外有高级公路、铁路相通,是我国大西南和中南西部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钦州湾纳潮量非常大,潮汐作用很强。钦州港规划各港区位于钦州湾内中、东、西部海岸以及大风江近口段,水域宽阔、风浪小、来沙量小、岸滩稳定,具备建港的诸多有利条件。钦州燃煤电厂位于鹰岭作业区内。厂址位于钦州湾湾底,东邻金鼓江入海口,西侧为中石油10万吨级原油码头。本工程陆域位于钦州燃煤电厂西侧,位于已建果鹰大道、临海大道和电厂之间;码头岸线位于金鼓江入海口西岸、电厂循环水排水口以南,对岸隔金鼓江为规划中港区的大榄坪作业区。2.2.2港区现状金鼓江规划宽度为650m,为钦州港填海造陆形成的纳潮沟,西岸为金鼓江作业区、鹰岭作业区,东岸为大榄坪作业区。金鼓江江口西岸现建有钦州燃煤电厂及其卸煤码头,码头总长306m,顶高程为9.0m(果子山理论最低潮面起算),由一座277m×28m的工作平台、一座17m×17m的系缆墩及一座联系桥组成。引桥长435.94m、宽12m。水工建筑物整体呈“L”型布置。码头水工建筑物采用重力墩基础+上部纵梁、板透空式整体结构。陆域范围大部分为原电厂二期、远期发展预留用地,现为水塘,泥面标高大部分在0.5~1.0m,其北侧为已建临海大道和中石油1根埋地Φ800mm输油管;南侧为已建果鹰大道、中石油1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陆域、天昌码头、东油码头、国星码头、广明码头等;已建地面高架输油管廊紧邻本工程陆域南侧边线,并预留了一定数量的“门”字口;果鹰大道和临海大道在陆域西侧相交,与东侧电厂一起将本工程陆域包围。钦州港进港铁路已通至天盛一期,自天盛一期至中石油10万吨级码头的铁路支线也已建成投入运行。果鹰大道为钦州港西港区主干道,与滨海公路相接,与钦州市区相通。根据工可阶段水深测量资料和初步设计阶段地质勘察报告,金鼓江内拟建码头前沿泥面标高在0~-8.0m左右,本工程建设时,码头前沿和港池的疏浚工程量较大。2.2.3气象本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季风盛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高温多雨,干湿分明。据龙门气象站(108°32.6′E、21°44.8′N)1960~1985年实测资料统计,本区主要气象要素如下:2.2.3.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1.9℃;月平均最高气温:28.3℃;月平均最低气温:13.5℃;极端最高气温:37.5℃(1985年5月);极端最低气温:1.1℃(1971年1月)。2.2.3.2降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四个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6.7%,而11月至翌年3月,五个月的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1.3%,以8月的降水量为最多,为449.5mm,占年降水量的20.1%,多年平均雨日167.8天。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227.3mm;年最大降水量:2961.5mm(1976年);年最少降水量:1426.0mm(1977年);日最大降水量:359.9mm;日降水量25mm:年均26天。2.2.3.3风本地区季风分布特征比较明显,每年5~8月多偏南风,10月至翌年3月多偏北风,4月及其它月份为偏北风气候和偏南气旋交替时期。常风向为N向,出现频率为26%;次常风NNE向、出现频率9.2%;强风向为N向,极大风速为31m/s。各向最大风速、平均风速,出现频率见表2-1,龙门站风玫瑰图见图2-1。本地区台风影响始于5月,终于11月,8~9月占56%;影响本地区的台风年均2.4次、最多5次。表2-1钦州龙门气象站风速、风频表(1966~1985)方向最大风速(m/s)平均风速(m/s)频率(%)N315.026.0NNE223.19.2NE122.52.5ENE192.52.1E153.03.0ESE213.94.5SE154.37.0SSE163.87.0S212.67.0SSW162.75.4SW152.44.1WSW112.42.6W82.11.3WNW92.10.8NW162.41.8NNW273.87.2图2-1龙门站风玫瑰图2.2.3.4湿度本地区相对湿度以春季3月和雨季6~8月为最大,10月至翌年1月为相对湿度低值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最大相对湿度为:100%;多年最小相对湿度为:22%。2.2.3.5雾本地区雾多发生于冬季11月至次年4月之春冬季节,夏季出现雾的机率为最小。能见度小于1km的雾日数,多年平均为13天,年最多日数达到28天。2.2.3.6雷暴多年平均雷暴日数90.4天。2.2.4水文2.2.4.1潮汐(1)潮汐性质根据钦州湾龙门港潮汐资料分析,钦州湾潮汐性质属非正规全日潮,系由太平洋潮传入南海后进入北部湾,受北部湾反射波的干涉及地理条件影响而形成。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大潮汛时潮汐一天一涨落,小潮汛时一天两次涨落。每月约有2/3时间在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一次涨潮和一次落潮过程,约有1/3时间在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二次高潮和二次低潮。(2)基面关系本报告除特别说明外,潮位、高程均以果子山理论最低潮面起算,该基准面与其它基准面换算关系如图2-2所示:图2-2基面换算关系(3)潮汐特征值平均潮位:2.40m平均高潮位:3.66m平均低潮位:1.15m平均潮差:2.51m历年最大潮差:5.52m历年最高潮位:5.83m历年最低潮位:-0.69m(4)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4.68m设计低水位:0.40m极端高水位:5.77m极端低水位:-0.89m(5)乘潮水位不同保证率乘潮水位见下表:表2-2潮水位表(单位:m)乘潮历时(h)保证率(%)1234803.873.823.723.59903.553.513.433.302.2.4.2波浪(1)波浪概况北部湾海域北面为大陆,东南受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掩护,西面为中南半岛,海域掩护条件较好,波能动力相对较弱,钦州湾处于其中部。钦州湾外海水域目前尚无长期波浪观测站,国家海洋局在白龙半岛南端海域的白龙尾海洋站有较长期的波浪观测,该站距离钦州湾海域约50公里。根据白龙尾海洋站实测资料:本海域波浪以风浪为主,强浪向S~SW向;常浪向为NE~NNE,频率为23%~52%。据实地调查资料反映,风力达11级时(S~SW),青菜头附近波高可达1.5~2m左右。波浪玫瑰图见图2-3。图2-3浪玫瑰图(2)外海深水波要素钦州湾水域走向为NW~SE向,湾口朝南,北为宽、浅茅尾海。根据白龙尾海洋站及三娘湾波浪资料,交通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所应用缓坡方程计算大范围的波浪场,通过调整边界的波要素,验证三娘湾海洋站的波浪,再以此为外边界,计算得-20m等深线处得波要素,结果如下表:表2-3海-20m的等深线不同重现期设计波要素波要素重现期H4%(m)(s)50年一遇2.826.325年一遇2.576.012年一遇1.664.8(4)工程位置设计波浪要素工程海域主要受SSW~SE向波浪作用,钦州燃煤电厂7万吨级卸煤码头的设计波浪要素,见表2-4表2-5。表2-4计波浪要素表(极端高水位)波要素重现期H1%(m)H4%(m)H5%(m)H13%(m)(s)L(m)50年2.021.681.631.356.052.425年1.961.641.581.315.545.02年1.381.161.120.934.835.0表2-5计波浪要素表(设计高水位)波要素重现期H1%(m)H4%(m)H5%(m)H13%(m)(s)L(m)50年1.731.451.401.165.542.025年1.701.421.371.135.038.02年1.281.081.040.874.835.82.2.4.3潮流(1)潮流概况钦州湾岸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潮流较为复杂,湾内潮流以往复流为主,内湾涨潮方向指北,涨潮流由西南进入湾内后,受东岸边界影响,在东侧呈NNW流向青菜头,并沿潮汐通道进入茅尾海,落潮方向相反。钦州湾潮流性质的比值在2.33~3.59之间,表明该湾的潮流属不规则全日潮流。其比值由湾口向湾顶递减,湾口处的比值为3.54,而湾顶处(茅尾海内)仅2.8。比值的垂向变化,一般是表层大于底层。从各分潮流间的关系来看,湾口处的全日分潮流远远大于半日分潮流,而半日分潮流又大于浅海分潮流;进入内湾(茅尾海)后,半日分潮流逐渐增大,同时,浅海分潮流也有所加强。根据2009年1月现场水文测验结果,统计全潮测验的最大流速见表2-6,测验点位及流速椭圆图见图2-4。从潮流椭圆图可以看出,海域的潮流运动往复流特征明显,湾口及以外区域旋转性强于湾内。较大的涨、落潮流速一般均出现在主水道内,青菜头至亚公山水域潮流明显强于其他区域。表2-62009年1月全潮水文测验最大流速统计表(单位:m/s)水域站名落潮涨潮大潮中潮小潮最大大潮中潮小潮最大钦州港区L1#1.261.000.811.261.230.770.501.23L2#0.620.630.390.630.850.600.360.85L3#1.010.670.611.010.620.420.310.62L4#0.450.520.310.520.600.330.270.60钦州湾北部L5#0.670.560.420.670.610.670.310.67L6#0.960.760.500.960.660.410.340.66L7#0.880.690.440.880.650.540.310.65L8#0.810.630.570.810.550.640.350.64钦州湾中部L9#0.800.670.550.800.760.670.310.76L10#0.730.630.420.730.600.560.370.60L11#0.570.540.400.570.570.460.250.57钦州湾南部L12#0.300.150.150.300.280.320.170.32L13#0.840.670.450.840.510.430.340.51L14#0.520.540.220.540.420.440.240.44L15#0.390.180.230.390.320.380.140.38图2-42009年1月现场水文测验大潮时潮流椭圆图2.2.5地形、地貌与工程泥沙2.2.5.1地形、地貌钦州湾位于北部湾湾顶,湾口朝南,东、北、西三面丘陵环抱,呈典型的台地弱谷地貌,由低山,微斜平原及海漫地组成,为一典型的溺谷型海湾,由内湾和外湾组成,内、外湾以青菜头为分界面。湾北为100km2的宽浅的茅尾海,湾南临海,湾口一带深槽浅滩呈指状向外湾延伸,形成“水下潮流三角洲”,各支深槽外端有拦门沙发育。钦州湾岛屿星罗棋布,港汊发育,植被良好。本区依山临海,地形总体上为北高南低。钦州湾自北向南依次为低山丘陵、海岸阶地、海漫滩地貌。丘陵地形起伏和缓,山岭与沟谷相间发育,高程29.86m~148.86m之间,相对高差20m~60m;海岸阶地地形主要表现为缓丘,地形垄状起伏,高程在5.86m~29.86m之间;海漫滩地形平缓,向海微缓倾斜,高程一般在5.86m以下。拟建港区附近为海成地地貌,地势起伏不平,地面标高-16.62~-2.03m,均为海水淹没,为浅海带。场地地表均为第四系海相沉积物覆盖。钦州湾内潮流槽主要有东、中、西三个水道。东水道走向大致与湾内涨潮流方向一致,其自然水深达5~24m(现东航道10万吨级扩建工程已完成,2009年1月12日投入试运行,乘潮水位下航道最小水深16.65m),在靠近青菜头附近槽沟水深相对较大,最深达24m。其中水深10m槽长约3km;5m深槽延伸至三墩附近、槽宽300~1000m;东水道拦门沙段水深在4m左右,其宽度为2~3km。在东水道与陆岸之间浅海滩地发育,0m以上浅海滩地宽度达4~5km,其间还有金鼓江、鹿耳环两条规模相对较大的纳潮沟深入内陆,金鼓江伸入内陆达10km。中水道潮沟宽浅,且涨落潮流分散,潮沟难以发育壮大;中水道自然水深为5~8m,5m槽长约10km、槽宽300~600m,拦门沙段水深在3m左右、宽度约2.5km。西水道基本呈南北走向,拦门沙段呈西南走向,西水道是以落潮流为主所塑造的潮沟,因此槽宽水深。西水道自然水深为5~15m,其中在青菜头至大红排航段以及散顶沙东侧均存在10m以上深槽,10m深槽总长达6.6km;西航道开通以前(1994年前)西水道拦门沙段水深在4m左右,其长度约在1.0~1.5km,随着西航道开挖至理论基面下6.6m,西水道5m深槽得以全线贯通。西水道主槽离陆岸距离在青菜头附近为1.2km、至散顶沙附近达8km。本工程船舶进出港主要利用东水道进出,现有航道可满足本工程船舶进出要求。2.2.6工程地质根据本工程2011年7~8月初步设计阶段地质勘察成果,揭示勘探区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纪海相沉积层(①粉细砂、②1淤泥-淤泥混贝壳、②2淤泥)和陆相冲洪积层(③1粉质粘土、③2粗砾砂),表层局部钻孔分布填土层,下伏基岩为风化程度不同的泥岩和砂岩,多为泥岩,局部为砂岩。中风化泥岩亚层依据岩芯完整性、裂隙发育及采取率等特点将中风化泥岩划分为⑥1中风化泥岩(破碎)和⑥2中风化泥岩两个亚层。对比本工程工可研阶段水下地形测量成果,本次勘探前码头前港池已经进行了疏浚,导致海底地形起伏较大,钻孔揭露孔口高程为-8.78~+1.12m,相对高差为9.90m,整体呈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域堆场区钻孔主要位于电厂西北侧鱼塘内,部分孔位于塘埂之上,钻孔揭露孔口高程为-1.27~+3.94m,相对高差为5.20m,大部分钻孔揭露原泥面高程为+0.50~+1.00m,原泥面起伏较平缓。2.2.6.1不良地质现象场区地形地貌及岩土层相对稳定,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未发现断层角砾岩、断层泥等代表断层特征的迹象,也未发现有采空、滑坡、空洞、冲刷、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是稳定的。拟建场地内分布有软弱土:①1层淤泥、①层粉细砂、②1层淤泥—淤泥混贝壳和②2层淤泥(含砂),具有含水量较大、抗剪强度低等不良特性,属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强度土,容许承载力低,在7度地震时可能产生震陷。拟建场区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部分区域分布有砂岩,如码头区M27孔,港池区G12、G21、G34、G35、G36孔,护岸区A03孔和陆域堆场区接近一半钻孔揭露。陆域堆场区部分钻孔分布有炭质泥岩,如L05、L13、L19、L43和L53孔,导致陆域堆场区层位相对较错乱。基岩各风化层层顶起伏较大,部分相邻钻孔同一风化层层顶标高相差较大,对设计及施工不利。陆域堆场区L15孔和L27孔区域分布有深厚软土层,且L27孔②1层淤泥之下分布厚层粉细砂,该粉细砂夹层饱和,松散,粉粒含量高,局部呈粉土状,混少量粘粒,局部夹粘性土团。该区域不利于地基处理。2.2.6.2工程地质评价场地内各土层分布较有规侓,勘察深度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的地质构造和其它不良地质作用,拟建场地稳定,适宜建筑。中风化岩层强度较高,分布稳定,厚度较大,地基承载力高,工程地质性质好,可作为码头基础持力层使用。若采用重力式基础,可选⑥1层中风化泥岩(破碎)及以下各层作为基础持力层;若采用桩基础,可选⑥2层中风化泥岩和⑥3层中风化砂岩做为桩尖持力层。码头及港池下基岩面较高,岩石疏浚工程量大。根据地质勘察揭示的岩石强度以及钦州当地惯常做法,全风化基岩和部分强风化泥岩饱水抗压强度小于25MPa尚可开挖疏浚,硬度较大的强风化砂岩和中风化基岩需采用爆破方式疏浚。码头及港池疏浚土和疏浚基岩作为陆域回填料后,地基处理难度稍大。2.2.7地震根据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所属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2.2.8自然条件综合评价钦州市是广西沿海交通枢纽,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钦州湾纳潮量非常大,潮汐作用很强,南面向大海,港池开阔,风平浪静,具有港口建设良好的自然条件。港区水域水深较浅且基岩面较高,码头、港池疏浚量相对较大。港区陆域被电厂、已建果鹰大道和临海大道围在其中,并且与码头相距较远,需通过合理、周密的组织管理实现营运效果。陆域形成采用港池和航道疏浚砂吹填形成,其下基本为岩面较高的强、中风化岩石,地质条件较好。拟建工程紧邻钦州燃煤电厂,建设和生产营运依托条件良好,对实现与钦州燃煤电厂码头一体化营运目标十分便利。工程建设可依托现有电厂和附近已建码头,就近与市政水、电、通信、道路、燃气等接口顺接。2.3工程主要工程量清单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码头斜坡堤水工结构部分的工程量计算结果详见表2-7。表2-7工程量清单序号项目单位工程量1水上抛300~500kg块石m317202水上抛10~100kg块石m3104853水上铺设双层高强土工格栅m237524陆上铺设60~100kg块石m33735陆上浆砌块石m33076陆上现浇混凝土胸墙m36937陆上抛二片石垫层m311748陆上抛混合倒滤层m321709陆上铺设土工布倒滤层m2210010预制扭王字块m315211吊运安装1t扭王字块块3153、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组织结构3.1.1组织结构图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序实施,同时结合以往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特点,对工程做出了如下安排: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为优质高效地完成该工程,按项目法组建项目经理部,抽调有同类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工种人员,组成一支精干的施工队伍来完成本项目施工。详见组织结构图3-1。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合约部财务部工程部综合部人事部安全保卫部技术部质检部监控管理部试验站陆上施工组水上施工组预制结构组起重安装组图3-1施工组织结构图3.1.2主要负责人的岗位职责3.1.2.1项目经理企业法人在项目施工中的委托代理人,是建设方,企业及参加施工全体职工三方利益的综合代表。项目经理必须为他所代表的利益负责,必须确保实现项目既定的效益目标。(1)项目经理对公司总经理负责,主持本项目全面工作。(2)核准工程项目部的机构设置、职能分配和资源配置。(3)贯彻实施总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4)搞好项目内外的协调,执行并检查计划落实工作,保证工期的顺利实现。(5)做好项目的基础管理工作,保证各文件、资料、数据等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和反馈,及时进行工程结算、清算。3.1.2.2项目副经理(1)项目副经理是经理的助手,为项目经理负责,受项目经理委托,组织实施生产计划。(2)统筹项目质量计划编织及落实,开展质量安全教育,保证各项制度的正常进行,协调和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3)负责组织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检查,进行分项、分部工程检查和评定。(4)深入现场解决问题,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其它难题。(5)组织有关人员参加项目承担工程的交验工作。负责安全标准化工地的建设,搞好安全生产,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负主要责任。(6)负责项目宣传教育工作,搞好后勤人保障工作,定期组织检查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搞好评比奖罚工作。(7)主持、安排好生产任务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3.1.2.3项目总工程师(1)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部经理报告工作。(2)负责解决施工生产技术问题,并组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3)组织编制中标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开工前的分部分项开工报告。(4)负责施工技术交底工作。(5)组织图纸会审,负责设计变更控制工作。(6)组织对一般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7)负责在项目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工作的接口和相关协调。3.1.2.4工程部(1)分管测量组、施工组和安全组。(2)负责项目部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3)负责实施总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编制物资需用计划。(4)负责组织典型施工。(5)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组织文明施工检查。(6)严格按有关的规范标准、法规、条例和公司和管理实施办法组织施工。(7)组织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8)负责产品标识控制。(9)负责受理施工过程中顾客的投诉,参与工程回访工作。(10)负责工程服务等方面的内外接口及相关协调。3.1.2.5质检部(1)负责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及产品的检验工作。(2)负责各种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3)组织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4)负责项目内检验方面内外接口与相关协调。(5)负责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控制。(6)负责工程竣工文件的收集、整理、保管。3.1.2.6综合部(1)负责向公司提出劳动力的使用计划。(2)确保从事特殊工作人员有上岗证、资格证书。(3)配合公司有关部门做好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员工素质,建立并保存档案记录。3.1.2.7安全保卫部(1)负责安全工作方面的内外接口及相关协调。(2)负责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3)严格按有关安全的规范标准、法规、条例和公司安全监督和管理实施办法组织施工。3.1.2.8试验员岗位职责(1)热爱试验岗位,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2)严格按照有关试验规程和试验做好各项试验,及时填写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试验记录不得随意涂改,试验报告必须经试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送相关部门。(3)对于试验出具的各种数据负责,所出的各项试验数据要为监理工程师所认可,并经常与监理工程师保持联系。(4)试验人员应详细观察和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发现有异常现象和试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向试验负责人报告。(5)爱护试验仪器设备,做到定期维修保养并妥善保管,确保试验仪器正常完好、量值准确。(6)试验人员接到现场试验任务后应积极行动,优质、高效完成,不得拖拉延误。(7)试验结束后,清扫场地,整理安放好试验仪器及试验资料,保持整洁文明的工作环境,做到干净卫生、安全可靠。(8)严守企业秘密,不得将试验技术资料随意外传。3.1.2.9财务出纳员岗位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依据审核后的合法收支凭证办理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2)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严格审核各种原始凭证,对不认真、不合法、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3)及时处理各种原始核算单据资料,传递会计凭证,不得积压。(4)负责办理上下级往来及各种物项清算业务,审核、办理报销业务,编制记帐凭证,登记台帐、明细帐。(5)负责本项目各科目的明细核算,编制本项目的各项会计报表资料,及时清理债权债务。(6)及时向公司财务主管提供帐面奖金及资金使用情况,使公司财务主管准确掌握流动资金情况,合理调配奖金。(7)妥善保管现金、支票和部分印鉴,确保资金的安全性。(8)建立备用金及往来款项的备查帐,及时收回职工欠款和分包队借款,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3.1.2.10物资管理人员(1)负责落实物资采购、顾客提供物资产品的控制。(2)负责落实进货检验和试验的控制。(3)负责落实物资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4)负责落实物资产品中不合格品的控制,参加不合格品处置,参与研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5)负责落实对物资产品的搬运、贮存、防护的控制3.2总施工工艺流程3.2.1斜坡堤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堤心石抛填护底块石抛填陆上铺设60~100kg块石浆砌护面块石现浇混凝土挡浪墙陆上抛二片石垫层陆上抛混合倒滤层陆上铺设土工布倒滤层预制扭王字块吊运安装扭王字块 交工验收 模板制造 根据斜坡堤的结构型式和现场条件,结合项目其他工程建设要求,拟定斜坡堤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2所示:图3-2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3.2.2斜坡堤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本着边筹建边施工的原则。施工准备阶段进行筹建现场临时办公、测量控制点的复测及验收、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机械的调遣和开工部署。(2)堤心石设立抛石导标,采用装石料驳船进行基床抛石挤淤施工,上部堤心石采用水上推填的施工方式进行填筑,挖掘机进行理坡。(3)护底块石(300~500kg块石)设立抛石导标,采用装石料驳船靠斜坡堤进行抛填工艺,挖掘机进行理坡。(4)60~100kg块石采用陆上自卸车配合挖掘机的抛填工艺。(5)浆砌块石采用人工浆砌(6)二片石垫层、混合倒滤层采用陆上自卸车配合挖掘机的抛填工艺。(7)高强土工格栅设立导标,采用铺排船铺排的施工方法。(8)土工布倒滤层混合倒滤层理坡完成之后,人工进行土工布倒滤层的铺设。(9)挡浪墙采用钢模板支模,砼采用搅拌站制砼,现场起重机起吊并支护模板并浇筑的工艺。(10)扭王字块安装采用预制场运至出运码头装船,带吊机驳船安装。4、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4.1施工准备4.1.1人员准备应该迅速组织人员进场,成立现场项目经理部,配备充分的资源条件,负责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对经理部各级人员严格按组织机构图进行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层层把关,人人有责,并形成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每项工作实施顺利。4.1.2技术准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开工报告及各项技术文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熟悉图纸及施工方法、管理办法。按公司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进行各工序的技术分解及交底,收集并熟记各相关技术文件内容及施工规范。4.1.3物资准备(1)联系并了解施工用材料的质量、品种、规格、价格及供应情况。(2)做好办公设备的计划与购置工作,以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3)严密组织各种主要施工机械、船机设备的置备进场工作。4.1.4现场准备复核各测量点,布设临时测量标志。认真规划现场临时设施用地,为正式生产作充分的准备工作。组建工地试验室,配备试验人员和设备,并申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4.1.5劳动力准备及安排按进场计划的时间安排,对各专业工种班组分批进行上岗前的技术、质量等培训,并通过考核来做好劳动力的管理工作。4.2施工测量4.2.1测量工作程序(1)由测量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测量所需的资料图纸。(2)测量员负责现场测量及内业计算。(3)测量工程师负责审核现场测量成果及内业计算成果。(4)对重要项目,工程项目主管测量的工程师应复核测量内业计算结果。(5)对须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的测量工作,应按合同及规范要求将有关资料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4.2.2测量仪器DS3水准仪2台精度0.7mmTC2002全站仪1台精度0.5”,1mm+1ppm测深仪1台GPS定位系统1套4.2.3控制点布设在施工现场,根据总平面设计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立施工控制点,分别施放出施工基准点。所有控制点施放完成后,均须进行认真的复测,以使其精度满足施工控制及规范的要求。同时,随着工程的进展,应保证各控制点始终通视。4.2.4测量及放样本工程施工以陆上作业为主,基础、主体施工过程中采用GPS测量控制较为简单准确;上部结构施工过程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测量控制。施工前,对工程范围内的水深地形进行实测,以便进一步掌握地形水深并据此计算、复核工程量。水深测量采用测量船配备测深仪测量,实时水位由设置的水尺提供。水深测量要及时出图,并报监理验收。4.2.5沉降、位移观测按设计、规范的定点和方式设置沉降、位移观测点,定期用水准仪和全站仪观测沉降和位移,并将观测结果整理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4.2.6施工测量精度施工测量精度符合如下规定:(1)施工基线方向的允许角度误差值为±12";(2)施工基线长度的允许偏差为±1/10000;(3)施工基线点的误差为±12R1/2(mm)范围内(R为相邻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km)。4.3堤心石抛填堤心石的抛填包括基床抛石挤淤、铺设高强土工格栅和抛填10~100kg块石几个工序。4.3.1基床抛石挤淤4.3.1.1工程概况本工程所处地方水下淤泥深度约为2-3米,拟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抛石挤淤是在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的块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地基的强度。4.3.1.2施工流程根据现场条件,拟定基床抛石挤於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施工准备合格不合格船舶装料船舶就位船舶抛石、理坡点水验收船舶移位下一循环图4-1基床抛石挤於施工工艺流程图4.3.1.3施工方法(1)进场后及时组织抛石作业,抛石前复核原海底的回淤及地质情况,若与设计不符,则报告建设单位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设计要求。(2)抛石拟采用带挖掘机的方驳,其堆料场地选择在临时出运码头的后方,采用装载机装船,定位方驳横跨基槽高精度GPS定位,GPS定位抛石断面。(3)正式施工前应选择典型部位进行试抛作业(典型施工),确定水流对石块作用产生的偏移量数据,根据实际抛填位置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用于正式施工参考。(4)水位尺立于有良好视角的岸边,供基床抛石、夯实和测量用。抛石施工时采用中高水位进行施工。(5)用方驳装石时,由装载机在临时驳石码头直接将石料装船,然后由驳船上的挖掘机对其进行堆放,然后开到指定地点进行抛石作业。(6)在抛石过程中抛石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潜水人员勤点水,勤对标,对好标,并经常对导标和水尺进行检查,确保水尺和导标的准确度,以免漏抛或抛高。(7)定位方驳:因为本施工区域风浪较大,为提高抛石效率,拟采用千吨方驳定位。因海况的因素靠泊时,先用浮标和GPSS定好位,确定定位船原先的站位,以便定位方驳重新站位时,能够确保基床抛石的连续性和准确性,避免漏抛或抛高。(8)抛石验收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参加,验收时采用5~10米设一个断面,1~2米设一个测点,用点水筐点水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审查认可后,可进行下一个工序的施工。4.3.1.4施工质量控制点(1)抛石采用的块石,石质保证未风化,不成片状,无裂纹且级配良好,其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其尺寸不应小于30cm。(2)为了保证抛石位置的准确,减少补抛量,抛石过程中必须确保抛石船的定位准确性及可靠性。(3)抛石时,抛石人员等水上作业人员要时刻注意安全,防止石头碰伤。为防止人员落水,水上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救生衣,上下工作船或交通船严禁抢上抢下,不得超员,防止偏载,并服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船、艇应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4)机械操作人员要经常检修维护机械,保证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性能良好。(5)搬运石料时,作业人员要集中精力防止块石塌落伤人。抛石时禁止在石堆上走动,石堆上下位置均不准站人,以免溜石伤人。(6)各类抛石船舶均不得超载偏载,在运料、就位、抛石和返航中,船与船要相互照顾,保证通讯畅通,做到及时相互避让。进入潜水作业区抛石时,应停船抛锚,先与潜水员取的联系,确保潜水员安全的情况下课进行抛石作业。4.3.2铺设高强土工格栅4.3.2.1施工流程高强土工格栅铺设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2所示:施工准备船舶装料船舶就位铺设高强土工格栅铺设碎石垫层验收下一工序图4-2铺设高强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流程图4.3.2.2施工方法(1)采用人、机械、船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铺排作业,铺排船平行于堤轴线方向抛锚。通过测量船确定土工布格栅的中轴线位置,在通过预设的暗桩校核,水上尺量距离,确定临海侧的土工格栅的铺设外边线,并在外边线上每5米左右用绳索系浮标吊3~4个碎石袋,铺排船的滑板前沿线到达绳索浮标位置,拎起浮标绳垂直,通过收放前后锚绳定位,从而确定土工布格栅的铺设位置。(2)土工格栅由运输船运至铺排船,由人工将土工布格栅搬运到铺排船甲板上,在甲板上展开,用40m长的双股丙纶绳将土工布格栅末端连接起来。然后人工将土工布格栅卷成筒状。(3)由起浮标人员目测位置,配合工长指挥锚车操作人员将定位船准确定位于排头位置。初始土工布格栅压载采用人工挂砂袋的方式,端头压载挂砂袋应加密。开始时释放1.5m左右的土工格栅,人工使其刹住,下放滑板,使滑板上土工格栅下滑,滑板下的最大倾角控制在30度左右。(4)根据滑板外边缘处到水底泥面的距离及滑下的土工布格栅长度,计算出已沉放到泥面上的土工布格栅,根据此长度确定第一次移船的距离,避免土工格栅的重叠或排头定位失误。(5)保持滑板的倾角不变,释放土工格栅,在甲板上对土工格栅压载,通过移船使土工格栅铺设到位,当甲板上的土工格栅为滑到甲板边缘时,停止移船。(6)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铺完土工布格栅。(7)采用挖掘机上1000T平板驳抛填碎石工艺。碎石运输船进入施工区域后,根据定位方驳的位置和当时的流水方向,在合适位置下锚后,通过GPS定位在待抛地点,在抛填前,现场施工人员用水砣测量后方进行抛填,抛填时运输船的挖掘机根据抛填间距进行均匀的抛填,抛填时现场工程随时通过水砣进行抛石垫层高程测量以指挥挖掘机作业。碎石垫层根据一次装船量确定抛石面积,分区进行抛填。抛填完成后经现场工程师自检合格后,停止抛填,运输船移到下一区域继续抛填。在抛填时若水流流速较大时停止抛填作业。抛填过程中,潜水员局部进行探摸和平整。4.3.2.3施工质量控制点(1)土工格栅材料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的使用。(2)土工格栅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避免阳光暴晒,保持完好。在制作、运输、堆放和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不得出现破损和老化现象,否则及时采取补救措施。(3)铺设前,检查铺设位置与土工布格栅所沉放的位置是否一致,铺设时应进行平整,不得留有褶皱,保证堤身变形过程中充分发挥抗拉强度。(4)相邻两块土工布格栅搭接宽度为1米,后一块定位时,其土工布格栅错开覆盖在前一块土工格栅1米以上,确保水下土工格栅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米,。因此施工中铺排船以移动不宜急,派专人监控并调整铺排船的位置。(5)施工过程中派潜水员探摸,了解搭接情况和铺设范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发现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及时分析情况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6)土工格栅铺设时,力求平整,不得有折叠现象。土工格栅铺设到位后,要求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防止被水流、风浪的作用而导致掀开移位。4.3.3抛填10~100kg块石4.3.3.1工程概况斜坡堤长
/
本文档为【钦州煤码头抛石挤淤斜坡堤施工组织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