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GBT 17889.2-2012 梯子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GBT 17889.2-2012 梯子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2013-11-06 35页 pdf 572KB 5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1675

暂无简介

举报
GBT 17889.2-2012 梯子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ICS13.110 J09 蝠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889.2—2012 代替GB/T17889.2—1999 梯子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2012-05-11发布 Ladders--Part2:Requirements,test,marking 2012—12—01实施 宰瞀鹊鬻瓣警糌赞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 GS/T17889.2—2012 目 次 前言⋯⋯⋯⋯⋯⋯⋯⋯⋯⋯⋯⋯⋯⋯⋯⋯⋯⋯⋯⋯⋯⋯⋯⋯· 引言⋯⋯⋯⋯⋯⋯⋯⋯⋯⋯⋯⋯⋯⋯⋯⋯⋯⋯⋯⋯⋯⋯⋯⋯...
GBT 17889.2-2012 梯子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ICS13.110 J09 蝠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889.2—2012 代替GB/T17889.2—1999 梯子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2012-05-11发布 Ladders--Part2:Requirements,test,marking 2012—12—01实施 宰瞀鹊鬻瓣警糌赞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 GS/T17889.2—2012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4.1一般要求⋯⋯⋯⋯⋯⋯⋯⋯⋯⋯⋯⋯⋯⋯⋯⋯⋯⋯-- 4.2材料⋯⋯⋯⋯⋯⋯⋯⋯⋯⋯⋯⋯⋯⋯⋯⋯⋯⋯⋯⋯“ 4.3设计⋯--·⋯⋯----⋯⋯--⋯⋯--·⋯⋯⋯-⋯⋯··⋯⋯⋯“ 4.4表面抛光⋯⋯⋯⋯⋯⋯⋯⋯⋯⋯⋯⋯⋯⋯⋯⋯⋯⋯” 4.5铰链(旋转点)⋯⋯⋯⋯⋯⋯⋯⋯⋯⋯⋯⋯⋯⋯⋯⋯“ 4.6张开限制⋯⋯⋯⋯⋯⋯⋯⋯⋯⋯⋯⋯⋯⋯⋯⋯⋯⋯” 4.7踏棍/踏板/平台⋯⋯⋯⋯⋯⋯⋯⋯⋯⋯⋯⋯⋯⋯⋯一 4.8平台-·⋯·⋯⋯⋯⋯⋯⋯⋯⋯⋯⋯⋯⋯⋯⋯⋯⋯---⋯一 4.9防滑装置⋯⋯⋯⋯⋯⋯⋯⋯⋯⋯⋯⋯⋯⋯⋯⋯⋯⋯一 4.10延伸式梯子与分段式梯子⋯⋯⋯⋯⋯⋯⋯⋯⋯⋯⋯-· 5试验⋯⋯⋯⋯⋯⋯⋯⋯⋯⋯⋯⋯⋯⋯⋯⋯⋯⋯⋯⋯⋯⋯⋯- 5.1一般要求⋯⋯⋯⋯⋯⋯⋯⋯⋯⋯⋯⋯⋯⋯⋯⋯⋯⋯⋯一 5.2梯框强度试验⋯⋯⋯⋯⋯⋯⋯⋯⋯⋯⋯⋯⋯⋯⋯⋯⋯· 5.3梯框弯越试验⋯⋯⋯⋯⋯⋯⋯⋯⋯⋯⋯⋯⋯⋯⋯⋯⋯· 5.4梯子的侧向挠度试验⋯⋯⋯⋯⋯⋯⋯⋯⋯⋯⋯⋯⋯⋯· 5.5梯框底端试验⋯⋯⋯⋯⋯⋯⋯⋯⋯⋯⋯⋯⋯⋯⋯⋯⋯· 5.6踏棍、踏板和平台的垂直载荷试验⋯⋯⋯⋯⋯⋯⋯⋯· 5.7踏棍和踏板的扭转试验⋯⋯⋯⋯⋯⋯⋯⋯⋯⋯⋯⋯⋯· 5.8 自立式梯子的张开限制和铰链试验⋯⋯⋯⋯⋯⋯⋯⋯· 5.9延伸式梯子和组合式梯子的踏棍/踏板挂钩试验⋯⋯· 5.10自立式梯子的平台翘起试验⋯⋯⋯⋯⋯⋯⋯⋯⋯⋯一 5.11梯脚拉拔试验⋯⋯⋯⋯⋯⋯⋯⋯⋯⋯⋯⋯⋯⋯⋯⋯一 5.12扶手/横杆试验⋯⋯⋯⋯⋯⋯⋯⋯⋯⋯⋯⋯⋯⋯⋯⋯· 5.13梯子的最大延伸量⋯⋯⋯⋯⋯⋯⋯⋯⋯⋯⋯⋯⋯⋯· 5.14A状态三件组合式梯子的试验⋯⋯⋯⋯⋯⋯⋯⋯⋯· 5.15梯子长度方向上的扭转试验⋯⋯⋯⋯⋯⋯⋯⋯⋯⋯· 5.16塑料梯子的试验方法⋯⋯⋯⋯⋯⋯⋯⋯⋯⋯⋯⋯⋯· 6标志与使用说明书⋯⋯⋯⋯⋯⋯⋯⋯⋯⋯⋯⋯⋯⋯⋯⋯⋯· 7认证⋯⋯⋯⋯⋯⋯⋯⋯⋯⋯⋯⋯⋯⋯⋯⋯⋯⋯⋯⋯⋯⋯⋯·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顺序⋯⋯⋯⋯⋯⋯⋯⋯⋯⋯⋯⋯- 参考文献⋯⋯⋯⋯⋯⋯⋯⋯⋯⋯⋯⋯⋯⋯⋯⋯⋯⋯⋯⋯⋯⋯· ⋯⋯⋯⋯⋯⋯·I ⋯⋯·⋯⋯⋯⋯Ⅲ ⋯⋯⋯⋯⋯⋯一1 ⋯⋯-·⋯⋯⋯⋯1 ⋯⋯⋯⋯⋯··⋯2 ⋯⋯⋯⋯⋯⋯”2 ⋯⋯⋯-⋯·⋯⋯2 --⋯⋯⋯⋯⋯⋯3 --⋯⋯⋯⋯⋯⋯7 ⋯⋯⋯⋯-··⋯一7 ⋯⋯⋯-⋯·⋯⋯7 ⋯⋯⋯⋯⋯⋯”7 ⋯⋯⋯⋯⋯⋯一8 ⋯⋯⋯⋯⋯⋯~9 ·-·⋯⋯-⋯⋯-⋯9 ·-----·-------·--···9 ·⋯⋯⋯⋯⋯⋯10 ⋯⋯·⋯⋯⋯⋯10 ·⋯⋯⋯·⋯⋯“10 ⋯⋯⋯·⋯⋯⋯11 ·-⋯⋯⋯⋯⋯“1l ⋯⋯⋯⋯⋯⋯·12 ·⋯⋯⋯⋯⋯⋯13 ⋯⋯⋯⋯⋯⋯·15 ⋯⋯⋯⋯⋯⋯·16 ⋯⋯⋯⋯⋯⋯-17 ⋯⋯·⋯⋯⋯⋯17 ·⋯⋯⋯⋯⋯⋯18 ⋯⋯⋯⋯⋯⋯·20 ⋯⋯⋯⋯⋯⋯·22 ·⋯⋯⋯⋯⋯⋯22 ⋯⋯⋯⋯⋯⋯·23 ⋯⋯⋯⋯⋯⋯·24 ⋯⋯⋯⋯⋯⋯·27 ⋯⋯⋯·⋯⋯⋯27 ⋯⋯⋯⋯⋯⋯·28 -⋯⋯⋯⋯⋯⋯29 前 言 GB/T17889.2—2012 GB/T17889《梯子)由以下4部分组成: ——第l部分:术语、型式和功能尺寸}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第3部分:使用说明书; ——第4部分:带有单个或多个铰链的梯子。 本部分是GB/T1788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7889.2—1999《梯子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本部分对GB/T17889.2—1999做了如下技术修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4.2.3中对塑料的要求(见4.2.3,1999年版的3.1.3); ——修改了4.2.4中对木材的要求(见4.2.4,1999年版的3.1.4); ——修改了第5章中的试验方法(见第5章,1999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见附录A)。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欧洲标准EN131—2:2010《梯子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ISO6892-1:2009, MOD) ——GB/T1040.1—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ISO527—1:1993,IDT) ——GB/T1040.2—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ISO527-2:1993,IDT) ——GB/T1043.1—2008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ISO179—1:2000,IDT) ——GB/T12467.1—2009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1部分:质量要求相应等级的选择准则 (ISO3834—1:2005,IDT) ——GB/T12467.2—2009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2部分:完整质量要求(ISO3834—2: 2005,IDT) ——GB/T12467.3—2009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3部分:一般质量要求(IsO3834—3: 2005,IDT) ——GB/T12467.4—2009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4部分:基本质量要求(ISO3834—4: 2005,IDT) ——GB/T17620--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硬梯(IEC61478:2003,MOD) ——GB/T19419--2003焊接管理任务与职责(IsO14731:1997,IDT)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按照GB/T1.1—2009的要求修改了范围中条款的表述; ——为便于实施,4.2.4.1中增加了国内对应的树材名称; ——删除了资料性附录B。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8)提出并归口。 I GB/T17889.2—2012 本部分起草单位: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金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华测 检测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光机电仪工程研究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政德、李杰、王在彬、居荣华、富锐、刘霞、李士森、朱平、倪超、宁燕、李春平、 潘一凡、李勤、张晓飞、刘治永。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889.2—1999。 Ⅱ 引 言 由于木材的不均匀性,本部分规定了相应的特殊要求。 Ga/T17889.2—2012 m 1范围 梯子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 CB/T17889.2—2012 GB/T17889的本部分规定了便携式梯子的一般设计特征、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便携式梯子. 本部分不适用于梯凳或专用梯子,例如:消防梯、屋顶梯子和移动式梯子。 本部分不适用于在带电系统或设备之上或靠近带电系统或设备工作的梯子,GB/T17620适用于 这类梯子。 注1:本部分与GB/T17889.1配套使用. 注2:对于带有单个或多个饺链的梯子,见GB/T17889.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889.1—2012梯子第1部分:术语、型式和功能尺寸 GB/T17889.3梯子第3部分:使用说明书 ISO179—1塑料 筒支粱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l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Plastics— DeterminationofCharpyimpactproperties--Part1:Non-instrumentedimpacttest) ISO527—1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Plastics--Determinationoftensileproper— ties—Part1:Generalprinciples) ISO527—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Plastics--Determi— nationoftensileproperties--Part2:Testconditionsformouldingandextrusionplastics) ISO3834—1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1部分:质量要求相应等级的选择准则(Qualityrequire— mentsforfusionweldingofmetallicmaterials--Part1:Criteriafortheselectionoftheappropriate levelofqualityrequirements) ISO3834—2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2部分l完整质量要求(Qualityrequirementsforfusion weldingofmetallicmaterials--Part2:Comprehensivequalityrequirements) ISO3834—3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3部分:一般质量要求(Qualityrequirementsforfusion weldingofmetallicmaterials--Part3:Standardqualityrequirements) ISO3834—4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4部分:基本质量要求(Qualityrequirementsforfusion weldingofmetallicmaterials--Part4:Elementaryqualityrequirements) ISO4892—2:2006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氤弧灯(Plastics--Methodsof exposuretolaboratorylightsources--Part2:Xenon-arclamps) ISO6892—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Metallicmaterials--Tensile testing--Part1:Methodoftestatroomtemperature) ISO14125纤维强化塑料合成物弯曲性能的确定(Fibre-reinforcedplasticcomposites--Deter— minationofflexuralproperties) ISO14731焊接管理 任务与职责(Weldingcoordination--Tasksandresponsibilities) 】 GB/T17889.2—2012 IEC61478带电作业用绝缘硬梯(Liveworking--Laddersofinsulatingmaterial) EN59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巴氏硬度仪测量硬度(Glassreinforcedplastlcs--Measurementof hardnessbymeansofaBarcolimpressor) EN204非承重构件牯接热塑木胶粘剂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thermoplasticwoodadhesivesfor non-structuralapplications) EN301承重木结构用的粘合剂、酚醛树脂和氨基塑料分类和性能要求(Adhesives,phenolic andaminoplastic,forload-bearingtimberstructures--Classificationandperformancerequirements) EN385指形结合结构木料 性能要求和最低生产要求(Fingerjointedstructuraltimber-- Performancerequirementsandminimumproductionrequirements) EN386:2001胶合板 性能要求和最低生产要求(Gluedlaminatedtimber--Performance requirementsandminimumproductionrequirements) EN391:2001胶合板胶粘层的剥离试验(Gluedlaminatedtimber--Delaminationtestofglue lines) EN392胶合板腔粘层的剪切试验(G1.uedlaminateddmber--Sb.eartestofgluelines) EN408木质结构木料和胶合板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测定(Timberstructures--Structural timberandgluedlaminatedtimber--Determinationofsomephysicalandmechanicalproperties) EN844—9;1997圆术和锯木 术语 第9部分:与锯术性能有关的术语(Roundandsawn timber---Terminology'--Part9:Termsrelatingtofeaturesofsawntimber) EN1310圆木和锯木特性测定方法(Roundandsawntimber--Methodofmeasurementof features) 3术语和定义 3.1 3.2 3.3 8.4 GB/T17889.1--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热固化塑料thermosetplastic 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如辐射、催化等,已固化成基本不溶、不熔状态的塑料。 l-GB/T2035--2008] 复合材料compositematerial 以可交联树脂为基体,连续增强纤维(如玻璃纤维)为填充物的材料。 热塑性材料thermoplzBticmaterial 热固化塑料或复合材料之外的塑料,无论其是否有填充物、是否增强。 最大总载荷mxim虹totalload 梯子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架起时设计能支撑的最大设计重力。 4要求 4.1一般要求 以下要求是基于最大总载荷为150kg提出的. 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人使用梯子,但用踩住梯子(稳定梯子)的人员除外。 2 GB/T17889.2—2012 4.2材料 4.2.1铝合金 所有铝合金承重部件按照GB/T228.1测量得到的断裂延伸率A。最小应为5%。 所有铝合金承重部件的厚度应至少为1.2mm。 4.2.2钢 如果使用冷轧钢或特种合金钢,则0.2%屈服应力和极限强度(R。。。/R。)之间的比率应低于0.92。 所有钢制部件的厚度应至少为1.0mm。 4.2.3塑料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应采取保护措施,使其不被水和污物的浸透。表面应光滑。纤维不应暴露出来。 根据EN59测得的巴氏硬度至少应为35。 试验方法与确定增强热塑性材料和复合材料特性的验收准则在5.16中给出。它们适用于梯子在 使用时其结构中的承重元件(梯框、攀爬支撑、平台)。承重元件不应采用未增强的热塑性材料。 由热固化塑料和复合材料制成的承重元件的最小厚度为2mm。 当使用塑料时,应考虑抗老化和耐温。 4.2.4木材 4.2.4.1木材的不同种类 对于用作梯框、支柱、支撑、踏棍和踏板的木材种类,软木材的体积密度应大于或等于450kg/m。, 硬木材的体积密度应大于或等于690kg/m3。测量体积密度时的含水量为15%。 合适的木材种类的示例为: 针叶树材: ——冷杉(欧洲冷杉,国内为臭冷杉); ——落叶松(欧洲落叶松,国内为兴安落叶松); ——云杉(欧洲云杉,国内为鱼鳞云杉); ——松木(欧洲赤松,国内为黑松、马尾松); ——花旗松(北美黄杉,国内为江南黄杉); ——铁杉(西部铁杉,国内为铁杉)。 阔叶树材: ——山毛榉(欧洲山毛榉,国内为水青冈、栎木); ——白蜡木(欧洲白蜡木,国内为水曲柳); ——橡木(夏橡,国内为麻栎、板栗); ——槐树(刺槐,国内为刺槐、国槐). 也允许使用其他至少具有上述同等质量的木材种类。 不允许使用以下种类的木材生产梯子: ——巴西杉(巴西南洋杉,国内为杉木)} ——北美铁杉(加州冷杉,国内为臭冷杉以外的密度较低的冷杉); ——科西嘉松(欧洲黑松)。 3 GB/T17889.2—2012 4.2.4.2通用要求 通用要求在表1中给出。 表1通用要求 硬木材 软木材 准则 要 求 × × 1.缺棱 只允许在梯框的一边出现量大深度为lOmm,最大长 度为500mm的缺棱.踏棍上不允许出现(见圈1) × × 2.年轮的宽度 小于4mml × 北美脂松:体积密度为550kg/m4时小于6mm. 不允许使用年轮小于Imm的多孔渗水硬木材,例如: 橡木(栎木)、白蝽木(欧洲白蜡木)、槐树(刺槐) X × 3.斜纹理 每l000mm长度在纵边上允许木材年轮的斜纹理偏 差最大为100mm(见图2).忽略局部偏差,例如:节疤 × × 4.开裂 ——劈裂‘ 不允许 ——裂纹‘ 长度小于100mm ——雷击裂/冻裂、环裂 不允许 5.颜色 × 蓝变 允许 × 红斑 允许至表面的25% × 红腐、褐腐 不允许 × 山毛榉红心伪心材、白蜡木褐心 允许 伪心材 × 腐朽材 不允许 × × 6.应力木 允许至横截面或表面的1/5 × × 7.髓 不允许 × 8.虫害 不允许 X X 9.槲寄生木材 不允许 × 10.树脂囊 不贯遥 允许宽度不大于4mm,长度不大于梯框宽度的1.5 倍(见圈3) 贯通 不允许 × × 11.螺旋纹理 允许利用收缩裂缝工艺或刮痕法测得的纹理每 1 000mm偏离术材纵边不大于50mm(见图4).在相 互垂直的两个面上进行测量.以最大的偏差为准.对 于踏棍和踏板,除节疤外,纹理的束靖应位于蹿棍或踏 板的末靖 ‘定义见EN844—9:1997. 4 圈1允许的缺棱 茎重薹耄蓊i 1000 图2斜纹理相对纵边的容许偏差 圈3窖许的树脂囊 GB/T17889.2—2012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 f 田4纹理方向相对于纵边的窖许偏差(螺旋纹理) 5 GB/T17889.2—2012 4.2.4.3节疤 4.2.4.3.1梯框和支撑件上的节疤 不允许有横向倾斜节疤”贯穿梯框或支撑件的横截面(见图5)。 图5不允许的节疤 允许有直径小于或等于5film的针节2’(包括黑色针节)。 梯框或支撑件的上下三分之一内,每米允许有一个坚硬连生的节疤”,该节疤的直径d应小于或等 于0.2×6(梯框的宽度)。节疤的直径根据EN1310测量。节疤距梯框或支撑件的边沿的最小距离应 为i0mm,距踏棍孔、踏板榫头和铣槽的最小距离为50ram(见图6)。 图6允许的节疤 对于由胶合板制成的梯子,梯子的全部长度上允许有上述数量、尺寸和位置的节疤. 4.2.4.3.2踏棍、踏板、支撑的节疤 连生针节的最大允许直径为3mm。 4.2.4.4制造时的含水量(相对于烘干重量) 单位为毫米 含水量应采用湿度计进行测定,在有疑问或争议的情况下采用烘干方法.木材的含水量根据露天 干燥的平衡含水量来选择,通常选择12%~20%。 生产时,踏棍和踏板的含水量应低于梯框的含水量。 1)定义见EN844-9:1997. 2)针节是具有近似圆形横截面的节疤. 4.2.4.5胶合板 CB/T17889.2—2012 a)指形接合木材 指形接合木材应满足EN385。 指形接合挠度试验的结果应满足EN385和EN408。该试验的结果应至少为35N/mm。 b)胶合板 如果满足以下要求,则可使用胶合板: ——所使用的木材符合4.2.4.1~4.2.4.4中的要求; ——胶合板的胶合层完整性和强度试验应符合EN391:2001中的A方法和B方法以及EN392。 试验结果应符合EN386:2001中的表1和表2。 4.2.4.6胶粘剂 胶粘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于梯框与踏棍的连接,符合EN204中D3级的要求; 对于胶合板,符合EN301中1类或EN204中D4级的要求。 4.3设计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时,梯子不应存在剪切点或挤压点。 注:如果可接近的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大于7rilrl2,小于18r12in,则在移动过程中任何位置都存在剪切或挤压点. 所有的连接都宜耐用,且有与应变相当的强度(也可见第5章)。连接的设计宜使得所产生的缺口 张力保持低水平。 螺钉和螺母应防松,例如:通过白锁或机械锁定安全装置防松。 只有钉子的功能与生产过程有关时才允许使用,例如:胶合剂烘干期间的固定。 如果有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人员,则允许采用焊接接头。这时应满足GB/T19419和 GB/T12467.1至GB/T12467.4中的相关要求。 4.4表面抛光 为了避免伤害,可触及的边、角和突出部分都应去毛刺,例如:倒角或倒圆角。 易受腐蚀影响的金属部件应通过涂漆或类似涂层加以保护。在正常条件下,铝合金不易受腐蚀 影响。 ’ 木制部件的所有面都应进行抛光和涂层处理。 涂层应透明且可渗透水蒸气。 4.5铰链(旋转点) 铰链应牢固的将自立踏棍式梯子和自立踏板式梯子的支撑腿连接起来。铰链的设计方式应使得在 使用梯子时其部件不会越过铰链形成邻接。 铰链销应紧固,以防意外松动。铰链销应至少具有与8.8级M6(5.3mm)钢制销相同的强度.如 果铰链销有几个剪切点(琴式铰链),则对铰链销的直径没有限制。 铰链应满足5.8中的试验。 4.6张开限制 自立式梯子的支撑腿应通过张开限制防止其张开超过正常使用的结构。如果使用链条,除了第一 个和最后一个链环之外,所有链环都应能自由运动。 张开限制应满足5.8中的试验。 GB/T17889.2—2012 4.7踏棍/踏板/平台 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踏棍、踏板和平台的工作面应为网纹表面,以防滑倒。覆盖层的接触表面应牢 固附着于踏棍或踏板。 踏棍和踏板与梯框的连接应牢固耐用. 木质踏棍应通过榫头和榫眼与梯框连接并以胶水粘合,当榫头贯穿榫眼时应楔紧(见图7、图8和 图9)。木质踏棍的最小尺寸见图7。 说明: 1——梯框; 2--踏棍. 说明: 1——梯框; 2——踏棍. i—j_。; . r ^、 缎 { 图7暗接头的示例 爱 ; 圈8明接头的示例 单位为毫米 蘑“上 hL尘 GB/T17889.2—2012 圆踏棍的直径应大于或等于25mm。平站立面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应小于或等于25。。 倚靠式梯子的踏棍与梯框的相对角度应为65。~90。,踏板与梯框的相对角度应为60。~706。 踏棍/踏板/平台应满足5.6和5.7中的试验。 4.8平台 如果自立式梯子的顶部步行表面设计成可折叠的平台,则当折叠梯子时该平台应通过一种装置被 抬起。 平台应满足5.10中的翘起试验。 4.9防滑装置 梯子的底端应防滑。 可认为木制梯框的末端是防滑的。 4.10延伸式梯子与分段式梯子 4.10.1踏棍/踏板的挂钩/锁定装置 在使用状态下,推拉延伸式梯子各部分应固定,防止意外关闭和分开。 所有分段式和延伸式梯子应安装锁定装置,以保持梯子挂钩在使用时钩在踏棍上.制造商可选择 手动或自动的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应能支撑梯子下部部件的重量。 拉绳延伸式梯子上的锁定装置应确保可靠的安全锁紧。 拉绳延伸式梯子的踏棍/踏板挂钩的设计应使绳子松开或断裂时,梯子上部每一梯段的下落量不超 过一个踏棍。此安全要求在梯子处于直立时和使用时都适用。 在使用梯子期间,相互重叠的踏棍应位于与梯框垂直的同一平面中,或者在一个水平面中,或在其 他位于这两个平面之间的平面中。 4.10.2拉绳 延伸式梯子所用的拉绳应至少能承受4000N。手动拉绳的最小直径应为8mm。合成纤维拉绳 应进行稳定化处理,以防紫外线。 例示的头接暗图 榧棍梯踏|||』一 GB/T17889.2—2012 5试验 5.1一般要求 对于所有的试验,除非在特殊试验中另有规定,否则允许采用下面的公差 长度测量:±1mm; 悬伸长度与支撑之间距离的测量:士5mm; 角度测量:士10; 静力和扭矩测量:士1%。 5.2梯框强度试验 试验应在完整的梯子上进行。如果是延伸式梯子和组合式梯子,则试验应在完全展开的梯子上进 行。分段式梯子应在所有可用部件的全部长度上进行试验。如果支撑腿没有永久固定在梯子上,则试 验应在无支撑腿的条件下进行。 当攀爬边不能由产品的结构确定,或梯子是多部分组合式梯子时,应对梯子进行两次试验.进行第 二次试验时,梯子应沿着纵轴旋转180。。 梯子应水平放置在两个支撑点上,两个支撑点分别位于距离梯子两端200mm处。 两个支撑点应为直径在25n21Tl~100mm之间的圆柱,并且其中一个能自由转动,另一个是固 定的。 试验载荷应缓慢均等的施加到梯子中部的两个梯框上,受力处的宽度为100ITim。同时,施加载荷 时应注意避免产生冲击力。 预加载500N并持续lrain。去除预加载荷后,梯子的位置为初始测量位置。 施加1100N的试验载荷F(见图10)并持续1min。应在去除试验载荷1min之后进行测量。梯 子的永久变形f不应超过两个支撑点间距z的0.1%。 对于自立式梯子,试验载荷F应由式(1)确定: F==2600N×cosa ⋯⋯⋯⋯⋯⋯⋯⋯⋯⋯(1) 式中: a——制造商设计的使用角度(容许角度:最小为60。;最大为70。)。 10 .200 t/2 。I 200 L F苏 一 r、~ / /一 —一1 么≥、、~。——一一荔篙 圈10强度试验 单位为毫米 5.3梯框弯曲试验 GB/T17889.2—2012 试验应在完整的梯子上进行。如果是延伸式梯子和组合式梯子,则试验应在完全展开的梯子上进 行。分段式梯子应在所有可用部件的全部长度上进行试验.如果支撑腿没有永久固定在梯子上,则试 验应在无支撑腿的条件下进行。 当攀爬边不能由产品的结构确定,或梯子是多部分组合式梯子时,应对梯子进行两次试验。进行第 二次试验时,梯子应沿着纵轴旋转180。。 梯子应水平放置在两个支撑点上,两个支撑点分别位于距离梯子两端200mm处。 两个支撑点应为直径在25miTi至100mm之间的圆柱,并且其中一个能自由转动,另一个是固 定的。 试验载荷应缓慢均等地施加到梯子中部的两个梯框上,受力处的宽度为100mm。同时,施加载荷 时应注意避免产生冲击力, 在梯子的中心垂直施加750N的试验载荷(见图1D并至少持续1rain。 由此,最大允许挠度,m。是两个支撑点间距z的函数: ——梯子长度小于或等于5In时,,m。一5X产×10一mm; ——梯子长度大于5m且小于或等于12m时,,毗;=0.043×l--90mm; ——梯子长度大于12m时,,一一0.06Xl--294mrll。 .200 l/2 。I 200} F?力 一 I/ /一 —,1 么≥~一一一荔≥ 图11弯曲试验 单位为毫米 5.4梯子的侧向挠度试验 所有单件式梯子、多件式梯子(自立式梯子、分段式梯子、组合式梯子、延伸式梯子)的每个可攀爬部 分以及自立式踏棍或踏板梯子的支撑腿都应进行本试验。 梯子应水平放置在两个支撑点上,两个支撑点分别位于距离梯子两端200mm处。 两个支撑点应为直径在25mm至100mm之间的圆柱,并且其中一个能自由转动,另一个是固 定的. 梯子应侧向放置。 顶加载100N并持续施加1min。去除预加载荷后梯子的位置为初始测量位置。 在下梯框与两个支撑点等距离的位置施加250N的试验载荷F(见图12)。 加载1min后,测量与两个支撑点等距离的位置的挠度,. 由此,作为两个支撑间距离z的函数的最大允许挠度,~应为,一一o.0051mm。 1】 GB/T17889.2—2012 .200 z7t 200 ⋯忆 么 I N 差≥疠 5.5梯框底端试验 图12侧向变形试验 单位为毫米 梯子侧向放置,梯子的纵轴处于水平位置。下面的梯框固定在支撑面上,以使梯框束端悬在支撑面 之外(见图13)。如果踏棍/踏板采用螺栓连接、铆接或以类似方法固定在梯框上,则支撑面的边缘应与 底部螺栓或铆钉孔的下边成一条直线。如果踏棍/踏板采用未贯穿梯框的方式固定在梯框上,则支撑面 的边缘应与踏棍/踏板的下边成一条直线。 如果梯子永久性的安装平衡腿,则不需要进行本试验。 放置一个50iTlITl宽的刚性加载块,并使其末端与梯框末端对齐。加载块应静止在梯框上并作用于 整个梯框宽度。梯框末端的侧向挠度,应沿纵轴方向在加载块的外棱上测量。 注;为了能在梯框上得到好的静止效果,如果有防滑材料,则允许部分切除。 将1100N的垂直作用力F施加于加载块的中间并保持1min(见图13和图14)。需记录去除试 验载荷之后的永久挠度及任何损伤。 在不转动梯子的情况下在下部梯框上重复本试验。 要求:每次试验的永久挠度,不应超过2mm. 不允许出现破裂或可见的裂纹。 本试验还应在支撑腿上进行。 图13梯框底端试验方法 GB/T17889.2—2012 单位为毫米 图14梯框底端试验方法(变形) 单位为毫米 5.6踏棍、踏板和平台的垂直载荷试验 5.6.1一般要求 施加200N的预加载荷F并持续1rain。去除预加载荷后踏棍/踏板/平台的位置为初始测量 位置。 13 GB/T17889.2—2012 5.6.2踏棍和踏板 在梯子的使用位置,将2600N的试验载荷F垂直施加到设计中最不结实的踏棍或踏板的中点,并 均匀分布在宽度为100mm、深度等于踏棍/踏板深度的范围内,持续1min(见图15)。 去除试验载荷之后的最大永久变形应小于或等于在被测踏棍下方测得的内侧宽度b-(见 GB/T17889.1)的0.5%。 5.6.3平台 应在平台中心和前沿的圆角处这两个位置进行试验(见图16)。 梯子按使用状态放置,将2600N的试验载荷F均匀施加在100mmX100mm范围内并持续 1min。 去除每一试验载荷之后,在载荷施加点的平台上方,测得的平行于踏棍或踏板的最大永久变形应小 于或等于内侧宽度b。(见GB/T17889.1)的0.5%。第二次试验后应满足的要求是在平台与梯框连接 处下部测时,不存在大于b。的0.5%的永久变形。 14 圈15踏棍/踏板/平台上的垂直载荷试验 单位为毫米 说明: 1——载荷1的位置; 2——载荷2的位置. 围16载荷位置 GB/T17889.2—2012 5.7踏棍和踏板的扭转试验 通过100mm宽的夹紧装置将50Nm的扭矩M(见图17)施加于踏棍或踏板的中点。应交替施加 该扭矩,即顺时针10次,逆时针10次,每次的持续时间为10s。 在试验过程中,梯框与踏棍/踏板之间的连接处不应有相对运动。 试验后的最大永久变形应为士r,公差为士o.2。。 厂、兰厂、 U——\/ 图17踏棍和踏板的扭转试验 GB/T17889.2—2012 5.8 自立式梯子的张开限制和铰链试验 5.8.1一般要求 本试验针对自立式梯子或用作自立式梯子的组合式梯子。对于本试验,这些梯子的工作姿态是两 个部件在顶部相连并能防止相互滑开。当梯子安装有自动和手动两种限制装置时,应只使用自动装置。 只有在没有安装自动装置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手动限制装置。 注l:一般不允许只使用手动限制装置. 洼2:闭铤饺链可认为是自动限制装置. 处于工作姿态的梯子,每个腿都放在装有多向滚轮的平台上(见图18)。应忽略滚轮与地面摩擦力 的影响.试验应在干净、表面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上进行。 去除5.8.2~5.8.4中的试验载荷后,在饺接处、开口限制装置及其附件上不应出现可见的永久变 形。梯子不应出现任何可见的损伤,如:破裂、凹陷等。只有在不削弱梯子的使用性能时,才可以接受永 久变形。 圈18自立式梯子的开口限制装置和铰链试验 5.8.2两侧攀爬的梯子 GS/T17889.2—2012 将2600N的试验载荷F分为两个1300N的载荷(见图18),各自分布在长度为i00mm,宽度至 少等于所施加的踏棍或踏板表面宽度的平面内,尽可能靠近梯框地施加于最上面的踏棍或踏板,并持续 1rain。然后在另外一条腿上重复进行本试验。 5.8.3带平台的自立式梯子 将2600N的试验载荷F分为两个1300N的载荷,各自分布在100mnlXl00mm的平面内,尽可 能靠近梯框地施加于平台的前边缘,并持续1rain。然后在平台的后边缘重复进行本试验。 5.8.4单侧攀爬的梯子 将2600N的试验载荷F分为两个1300N的载荷(见图18),各自分布在长度为i00mm,宽度至 少等于所施加的踏棍或踏板的表面宽度的平面内,尽可能靠近梯框地施加于攀爬腿最上面的踏棍或踏 板,并持续1rain。 5.9延伸式梯子和组合式梯子的踏棍/踏板挂钩试验 梯子至少延长一档踏棍/踏板的距离并竖直放置。试件的长度由试验者选择。 将均匀分布的3500N的试验载荷F(见图19)垂直施加于梯子的上部。并持续1rain。 去除试验载荷后,不应存在削弱梯子使用性的永久变形。 青 l i I 图19锁紧装置试验 5.10自立式梯子的平台囊起试验 在水平面上将自立式梯子架设成工作姿态,并沿着垂直方向将100N的作用力F施加到平台的转 动边上且在踏板垂直中心线100mrll宽度内(见图20)。平台从其使用位置翘起的角度不应超过66。 17 GB/T17889.2—2012 说明: F—t00N: 1--载荷衬垫. 5.11梯脚拉拔试验 5.”.1 由一个部件制成的梯脚 Z 圈20自立式梯子的平台翘起试验 单位为毫米 将梯子固定并在梯脚的中心处装上一个固定装置。沿着最有可能将梯脚与梯框分离的方向上施加 作用力。 应施加150N的载荷并持续lrain(示倒见图21)。 试验后,梯脚应功能完好并且与梯框的分离距离小于或等于4rlln'l。 18 图21安装在梯子上的梯脚试验 k 5.11.2安装在梯子制造商提供的平衡腿上且由一个部件制成的梯脚 GB/T17889.2—2012 在一对梯脚周围放置障碍物,防止梯子移动。在最有可能将梯脚与平衡腿分离的位置和方向将作 用力施加到自由梯脚上。 应施加150N的载荷并持续1rain(见图22)。 试验后,梯脚应功能完好并且从初始位置移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iTlnl。 图22安装在平衡腿上的梯脚试验 5.11.3多部件组成的梯脚和平衡腿梯脚 应完成5.11.1或5.11.2中的相关试验。此外,梯脚相对于产生地面移动阻力的部分,应按照实验 人员确定的最危险的位置和方向施加150N的载荷并持续1min(见图23)。试验后,梯脚的不同部件 之间不应有分开的痕迹。 如果产生地面与梯子之间摩擦力的梯脚部分已松开或脱落,则当梯子处于使用姿态时,应清晰可 见。当这部分磨损时,则在梯子使用前的检查过程中也应清晰可见. 设计用于产生梯子与地面摩擦力的梯脚部分,应只是梯子使用或试验时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当梯 子处于使用姿态时,梯脚的这一部件即使发生磨损,也不能被推人梯脚的外部部件中。 GB/T17889.2—2012 说明: 1——上面部件I 2--下面部件. 图23多部件组成的梯脚试验 5.12扶手/横杆试验 5.12.1自立式梯子的顶部扶手/横杆 自立式梯子应水平固定。将300N的垂直载荷施加到扶手/横杆的顶部中心(见图24)。载荷应施 加到长度为100mm,宽度至少等于扶手/横杆宽度的范围内1rain。 试验后,扶手不应出现任何可见的、削弱梯子使用性的永久变形。 说明: 1——踏板梯子 2——固定, 3——饺链点. 5.12.2侧面扶手 圈24顶部扶手/横杆试验 梯子架设至最大长度(完全延伸),并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调整梯子,使其与顶部铰链的枢轴垂 直.在装有待测扶手的梯框一侧,放置一个止动装置以防梯脚移动。将400N的静载荷F通过一块 100inri"i的衬垫施加到踏棍中心或者最靠近已延伸的梯子中心的绳上(见图25)。整个试验过程中都应 保持此载荷。每次施加表2中的试验力时应足够缓慢,从而消除任何动力效应.每个力施加10次并且 每次保持5S。向外的力A,B和c沿两个方向(垂直和平行于梯子的平面)施加,向下的力D平行于梯 子的平面施加。将表2中给出的力施加到图25给出的位置,并将向外的力A、B和c也施加到由于设 20 GB/T17889.2—2012 计可能导致失效的扶手上的其他点。单独施加每个力。 完成试验后,扶手固定装置不应失效。施加载荷的位置,永久变形不应超过151,1.11,tl。梯框与扶手 之间的距离在试验期间不应小于15mm。 裹2扶手试验载荷 方 向 力/N 向外的力A 100 向外的力B 100 向外的力c 100 向外的力D 500 静载荷F 400 < 图25侧面扶手试验 CB/T17889.2—2012 5.13梯子的最大延伸量 将梯子延伸至最大可能的长度。上面部分的底部梯框末端不允许超过下面部分顶部的第二级踏棍 (见图26)。 说明: 1——上面梯子的梯框底端。 图26梯子的最大延伸 5.14A状态三件组合式梯子的试验 对于处于“A”状态且顶部部分完全延伸到工作姿态的三件组合式梯子(见图27),顶部部分的自由 运动应小于或等于5。。 图27A状态三件组合式梯子的试验 GB/T17889.2—2012 5.15梯子长度方向上的扭转试验 试件应由能承受2000mm试验跨度的任意长度梯子的基本部分组成。如果梯子基本部分(梯子 的攀爬部分)长度小于2000mm,则应尽量采用最大试验跨度。如图28所示,将梯子放在平坦的水平 位置,并在每个末端给予支撑,底部踏棍直接位于枢轴支撑之上。 旋转点中心与踏棍或踏板中心线平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mm。逐渐施加65Nm的预加载扭 矩然后移开。枢轴支撑的残余角度应作为基准位置,以便建立角度偏转的基准.沿预加载荷相同的方 向,使用扭矩扳手或在悬臂末端施加试验载荷来施加130Nm的试验扭矩。测量相对于基准位置的扭 转角度。在相反的方向上施加与预加载扭矩相等的第二载荷,然后移开。枢轴支撑的残余角度应作为 基准位置。在第一试验载荷相反的方向上施加第二试验载荷。测量相对于第二基准位置的扭转角度。 扭转角度不应超过式(2)确定的值: .V, , 最大允许扭转角度(。)一i—蒜一—1L11⋯⋯⋯⋯⋯⋯⋯⋯⋯⋯(2) 式中: f——允许的扭转角度(18。); f——试验跨度,单位为毫米(mm)。 说明: I--枢轴安装支架} 2——固定安装支架(夹紧); 3——试验载荷; 4——枢轴支撑; 5——施加扭矩扳手的位置(如果使用). 圈28扭转试验的布置 单位为毫米 GB/T17889.2—2012 5.16塑料梯子的试验方法 5.16.1热固化塑料和复合材料 5.16.1.1原则 为了确定梯子结构中承重元件(如梯框、踏棍、踏板、平台)复合材料的使用特征,应优先按以下两个 试验系列进行试验: a)第一个试验系列为两批(每批lo个样品)冲击试验(GB/T1043.1),第一批不进行老化试验, 第二批在老化试验(IsO4892—2)后进行I b)第二个试验系列为两批(每批5个样品)挠度试验(ISO14125),第一批样品不进行老化试验, 第二批在老化试验(ISO4892—2)后进行。 5.16.1.2样品的准备 老化试验的样品应从厚度最薄处取样。样品应由实验室根据成品承重元件的主纤维方向采样。 5.16.1.3老化试验 每个系列中的一批样品应在以下试验条件下,根据GB/T16422.2中的方法进行老化试验: ——试验持续时间为500h; ——样品应按照方法A暴露在氙弧光下并符合ISO4892—2:2006中表1的要求; ——黑标准温度的基准温度为(65土3)℃; ——相对湿度为(65士3)%} ——连续照明(102士0.5)rain,洒水时间(18士0.5)min,无暗期的完成循环; ——试验后不应造成暴露后特性改变,其确定方法按ISO4892—2。 5.16.1.4冲击试验 根据GB/T1043.1,应在以下条件下对第一试验系列(见5.16.1.1)的两批10个样品进行冲击 试验: ——冲击应在垂直于纤维轴向的方向上施加; ——冲击应是贯层冲击f和垂直冲击r1. 5.16.1.5弯曲试验 根据ISO14125,应在以下条件下对第二试验系列(见5.16.1.1)的两批5个样品进行弯曲试验 弯曲特性确定试验应根据三点加载法(方法A一等级1V)进行。 5.16.1.6验收准则 表3规定了老化试验前和老化试验后的验收准则: 裹3复合材料的验收准则 l 试验类型 标 准 验收准则 l 冲击 GB/T1043.1 ≤20% 弯曲 ISO14125 ≤20% 5.16.2增强热塑性塑料 5.16.2.1原则 (;B/T17889.2—2012 为了确定梯子的承重元件中塑料的使用特征,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试验: a)对第一试验系列的两批5个样品进行拉伸试验(GB/T1040.1和GB/T1040.2),但第一批在 老化试验前进行,第=批在老化试验后(ISO4892—2)进行, b)冷(--20℃)和热(60℃)条件下,在试验舱内对三件成品进行第二试验系列。 5.16.2.2样品试验 a)样品的准备 老化和拉伸试验的样品应在梯子结构中不同元件上取样。 b)老化试验 第一试验系列的一批样品应根据ISO4892-2中的方法在以下试验条件下进行老化试验; 1)试验持续时间为500h; 2)样品应按照方法A暴露在氙弧光下并符合表3的要求; 3)黑标准温度的基准温度为(65士3)℃} 4)相对湿度为(65士3)%; 5)连续照明(102士0.5)min,洒水时间(t8土0.5)rain,无暗期的完成循环; 6)试验后不得造成暴露后特性改变,其确定方法按ISO4892-2。 c)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应根据GB/T1040.1和GB/T1040.2对第一系列(见5.16.2.1)中的两批(每批5个样 品)进行拉伸试验。 5.16.2.3验收准则 老化试验前和试验后的验收准则应小于或等于拉伸试验所得结果的20%。如果样品的试验结果 为合格,则宜在冷(--20℃)和热(60℃)条件下连续对三件成品进行试验。 a)冷试验 将三件成品放在(一20+1)℃的试验仓内24h。温度稳定在--20℃后,对成品进行试验: 对于梯子,进行5.2梯子强度试验、5.3梯子弯曲试验和5.6踏棍/踏板/平台的强度试验。 如果试验满足给定的验收准则,则再对这些成品进行热试验。 b)热试验 已进行冷试验的三件成品放在室温下24h,然后放人(60士1)℃的试验舱内24h。 温度稳定在(60士1)℃后,成品应进行与冷试验中描述相同的试验。 5.16.3绝缘试验 5.16.3.1一般要求 绝缘试验用于测试梯子是否适合在电压小于1000V(a.c.)和1500V(d.c.)的条件下使用. 对于声明绝缘的所有梯子,应强制进行绝缘试验。 当梯子在电压大于1oooV的条件下使用时,则应符合GB/T17620。 5.16.3.2试验件的准备 取自梯子的试验件应至少包括两个邻近的踏棍。 25 GB/T17889.2—2012 对于叠接梯子,试验件应包括有连接装置的部件(梯子最敏感的部件)。 绝缘试验应在已进行5.16.1.3所述的机械老化试验的绝缘材料部分上进行。 5.16.3.3程序 将试验件浸人电阻系数为(100+15)1"I·m的水中24h。然后从水中取出梯子,并将梯子竖直挂立 4h。施加试验电压之前,仔细擦干梯子。 将宽度至少为50ITlm的合适电极接到两个连续的踏棍上。电极的位置应确保试验电压施加到梯 框上(见图29). 说明: 1——电极. ¨ / 1/ ·)试验布局 .c奄 乍麓 蓁‘; 心 说明: l——锕或铝合金. 单位为毫米 b)试验可麓使用的电极示倒 圈29机械老化的踏棍电气试验 GB/T17889.2—2012 相邻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是频率在40Hz--62Hz之间的交流电压,该电压以1kV/s的速度从 0逐渐增至u。。 试验电压u。根据两个踏棍之间的间距d通过以下公式得出 U。一1000×a/300 式中: u。的单位为伏(V); d是两个相邻踏棍或踏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由在u。时短路电流不小于0.5A的变压器提供电压,电压u。施加1rain. 试验在相邻的踏棍上进行,并与梯框(扶手)接触}如果梯框上没有出现闪络、击穿和温度升高 (A5℃),则可认为通过试验。 6标志与使用说明书 只有符合GB/T17889.1和GB/T17889.2或者GB/T17889.4的梯子才能标记为 “GB/T17889”。 标志应符合GB/T17889.3。 标签应耐久。标签的耐久力应通过检查和轻轻摩擦标签的方法进行检验,即首先用蘸水的布擦 15s,然后用蘸汽油的布擦15s。试验后标签清晰度不应减弱。如果有胶粘的标签,则不应出现松动或 卷边。 应提供符合GB/T17889.3的使用说明书。 7认证 本部分可作为认证的基础。 GB/T17889.2—2012 咐最A (规范性附录) 试验顺序 裹A.1试验顺序 倚靠式 组合式 齄棍 两孛}式 三件式顺序 试验 自立式 绾号 单侔 分段 延伸 踏板 倾斜 自立 倾斜 自立 式 式 式 位置 位置 位置 位置 5.10自立式梯子平 1 X 台的翘起试验 5.14处于A位置的 2 × × 三件式组合梯子 3 5.12扶手/横杆试验 × × × 4 5.13最大延伸量 × 5 5,11梯脚拉拔试验 × × × × × × × 6 5.2梯框强度试验 × × × × × × × 7 5.3梯框弯曲试验 × × × × × × × 5.4梯子的弱向挠度 8 × X × × × × × 试验 9 5,5
/
本文档为【GBT 17889.2-2012 梯子 第2部分:要求、试验和标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