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2018-10-01 30页 ppt 520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举报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七章 心身相关问题 本章提示: 本章的中心点在于: * 心身是相关的; * 心身疾病、心身医学、心身障碍、心身反应 概念; * 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中的心身相关性; 第一节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狭义: 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 广义: 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包括了狭义的心...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第七章 心身相关问题 本章提示: 本章的中心点在于: * 心身是相关的; * 心身疾病、心身医学、心身障碍、心身反应 概念; * 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中的心身相关性; 第一节 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狭义: 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 广义: 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包括了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 图7-1 心身疾病示意图 二、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 1、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经典心身疾病:溃疡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 2、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 DSM-Ⅰ(1952)设有“心身疾病”类; 3、DSM-Ⅱ(1968)更名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 4、DSM-Ⅲ(1980)及DSM-ⅢR(1987)均用“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分类。 三、躯体疾病的心理问题 在以往的心身疾病研究中,比较注重“心-身”的联系。而实际上,躯体疾病也可以成为心理应激原而导致心理反应,即存在着“身-心”的联系。“身心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又可以成为继发的躯体障碍的原因。 四、心身疾病发病机理 1.心理动力理论: 2.心理生物学理论: 3.学习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种心身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早期,Alexander 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动力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 后来的一些心理动力学学者修正了这种理论。 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生物学关注:有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 其中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被认为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三项形态学意义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 心理生物学研究也重视不同种类的心理社会因素可能产生的不同心身反应过程。 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 五、心身疾病诊断要点 1.确定躯体症状。这种症状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或器质性病变基础。 2.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联系。可能发现某些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症状发作在时间上或逻辑上有密切联系。 3.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六、心身疾病诊断程序 1.病史采集: 2.体格检查: 3.心理学检查: 4.综合分析: 病史采集 除与临床各科病史采集相同外,还应注意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的有关材料,例如心理发展史、个性或行为特点、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程度等,从中初步寻找与心身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的一些因素。 心理学检查 对于初步疑为心身疾病者,应结合病史材料,采用交谈、座谈、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直至使用必要的心理生物学检查方法,对其进行较系统的医学心理学检查。 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程序中收集的材料,结合心身疾病的基本理论,对是否心身疾病、何种心身疾病、由哪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作出恰当的估计。 七、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1.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消除心理学病因: 消除生物学症状 : 2.心、身同治原则 八、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并兼及心、身两方面。 1.内科中,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共同影响 着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长期的疾病折磨,会产生严重的身心反应。 3.心理干预或行为矫正能帮助临床治疗、减少 药物用量、提高病人遵医率、改善生活质量。 第二节 内科心身相关问题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 1.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 2.病前人格: 3.情绪: 4.心理应激: 5.生活方式与不良行为: 1.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 发达国家、城市居民、脑力劳动者: 战争、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 都市化和工业化: 2、病前人格 A型行为(Type A Behavior Pattern,TABP): 时间紧迫感(time-urgency)和竞争敌意倾向(competition and hostility)。 B型行为(Type B Behavior Pattern,TBBP) 3、情 绪 抑郁情绪与溃疡病的发生。 长期焦虑、抑郁、紧张和恐惧等消极情绪与紧张性头痛的发生有关。 脑血管病发作前一段时间常有持续或间断情绪障碍。 4、心理应激 负性生活事件 低水平的社会支持 5、生活方式与不良行为 吸烟 饮食或不运动 酗酒 暴露于有毒物质、暴力或枪支 性行为 开车超速 滥用药物 二、内科疾病常见的临床心理问题 1.情绪障碍 焦虑 抑郁 习得性失助,丧失生活乐趣 2.人格改变 3.认知功能损害 4.住院产生的心理问题:如 LCU 5.心理防御机制 6.生活质量下降 三、内科疾病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的目标是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遵从性和生活质量,帮助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以及指导改变不良行为。 第三节 肿瘤科心身相关问题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生活事件与癌症的发生; 应对、情绪反应与癌症的发生; 个性特征与癌症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展; 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癌症的生物学机制。 二、癌症的临床心理问题 休克-恐惧期 否认-怀疑期 愤怒-沮丧期 接受-适应期 三、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1、告诉癌症病人真实信息: 大多数学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均主张在恰当的时机给癌症病人提供诊断和治疗真实的信息。 2、处理病人的情绪问题: 情感压抑(suppression)或情感压制:可帮助病人渲泄以减轻紧张和痛苦情绪。 3、抑郁与疼痛:多种心理治疗方法和使用抗抑郁剂。
/
本文档为【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