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小学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11-29 10页 doc 37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小学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农村小学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一、 问题的提出: 鉴于我校学生生源复杂,来自全国24个省市(借读生约占1/3),故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与本地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我校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为素质教育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有的学生不堪重负,情绪不稳定,有的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如风俗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个性性格等出现偏差,这些个性心理方面的偏差,也直接影响到学...
农村小学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一、 问题的提出: 鉴于我校学生生源复杂,来自全国24个省市(借读生约占1/3),故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与本地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我校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为素质教育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有的学生不堪重负,情绪不稳定,有的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如风俗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个性性格等出现偏差,这些个性心理方面的偏差,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小学儿童的学习过程中,不只是认知活动参与其中,还有许多个性因素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学习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此外,由于客观原因,教师对待借读生的态度往往与本地生有些差异,长期的思维定势往往促使他们把外地生视为包袱,因为他们是借读生,所以在学习、品德等方面就要求不高,不抱太大的希望。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的口号下,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作为教师,作为学校,有必要有义务对我校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了解外省市借读生的心理以及他们身上的缺点,及时疏导他们的烦恼,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不仅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为社会培养一批心理品质更健康,发展更完善的跨世纪人才。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有利于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良好发展的教育策略。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以调查外省市借读生不良个性现状及成因,即采用调查法;教育对策的实施与效果采用经验筛选法;一个别学生的特殊性采用个案研究法。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编制调查问卷:(从学生、教师、家长座谈会中收集资料)故相应地编制出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 2、调查每位学生个性心理的现状,并根据专家个性量表进行分析成因。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第一轮实施: 1、了解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发展情况,从低、中、高三个层面找出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的特征性因素,来选择确立教育内容,探索教育策略。 2、初步分析研究状况,对实施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进行调整:如(1)做好个性心理辅导。(2)争取家长理解和配合。(3)以鼓励为主,善于发现积极因素和进步苗子。(4)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和思想压力。(5)小组活动。“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6)通过周记、谈心、座谈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各种思想,交换看法,做正确的引导。 第二轮实施:深入推进研究,形成科学系统的教育对策。 第三阶段 阶段 1、农村小学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的效果分析。 2、撰写研究。 三、研究成果: 1、 全校外省市借读学生的整体个性心理现状 以全校外省市学生392名为被测试者,旨在建立心理档案,能比较客观地作为提供必要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依据,并为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 抽样调查人数190人,心理问题问卷(自编问卷)累计数392人,即人均个性心理问题数3.04个/人,占总人数47.16%的学生具有1~2个心理问题,无心理问题者有23人,占5.83%。 表一 方面 学习 社会适应 学习动多动注学习习学习能学习 严重 人际 人际关表现 力不足 意障碍 惯不良 力低 焦虑 违纪 对抗 系紧张 外地 36.5 22.4 51.0 18.9 11.7 3.6 5.6 6.4 % 54.5 9.7 本校 21 21.6 26.8 7.9 10.5 0 4.7 9.8 % 49.9 19.7 表二 方面 人 格 自我 情绪不情感 自控能耐挫 自卑 忧郁 表现 中心 稳定 淡漠 力低 力低 外地 16.2 13.8 18.5 8.1 7.5 34.2 20.6 % 35.8 本校 6.1 2.5 6.5 9.1 8.8 15.9 20.8 % 30.4 上表显示,外地借读生个性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依次是:学习方面占54.5%,人格方面占35.8%,社会适应占9.7%。 通过问卷得出,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1)外地生动力不足明显高于本校学生15.5%;(2)学习习惯不良明显高于本校学生24.2%;(3)学习能力低于本地学生11%;(4)严重违纪占了3.6%;(5)自卑感高于10.1%;(6)自我中心高于11.3%;(7)情绪不稳定高出12%;(8)自控能力低高于18.3%。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也发现外地生中有许多优点,如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他们中的优秀学生显然为数不少,但是从问卷中我们还发现外地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倔强、内向、懒散、好胜、好动、粗鲁,缺乏自信、贪玩、随意性较大、易冲动(做任何事情不考虑后果)、行为习惯差,易逃避困难,这些缺点表现在外地学生身上很明显。 2、 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因: 通过座谈方式的了解,对外地生个性心理的成因简析如下: (1)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是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外地生来上海,主要是谋生存,求实惠,大部分外地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识几个字就可以了,认为学习成绩与就业的联系不大,学好学坏一个样,所以造成外地生学习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外地家长由于工作区域的不稳定性,造成工作区域的流动性,给外地生的就学也带来了问题。学习环境的不稳定性,造成了他们学习习惯的不良。故外地家长对子女关心不够,对孩子的教育有些忽视,有了困难,产生了问题时只想找老师,找学校领导,而不是自己设法解决,把问题全推给学校,由于他们对子女缺乏管教,也导致了外省市借读生学习动力、学习习惯方面产生了偏差。 (2)自卑感现象严重: 外省市借读生有着自强、好胜的愿望,有上进的自信心,当他们稍有进步,得到老师表扬时,就会产生喜形于色的兴奋之情,心理一时出现“我也能变好”的念头。但是这种自信心极其脆弱,而通常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得到的总是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当外地学生学习成绩比不上本地学生时,如“衣着打扮”、“卫生情况”、“不合群,单独行动”、“异乡情绪”, 同学间交往困难,遇事无人帮助又无倾诉对象的时候,往往产生自卑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自尊心强的人其实自卑心也强,有些外地生为了一件小事,他们可以长期耿耿于怀,放在心里,寻机报复。有些外地借读生在某些场合,某些对象面前直接表现了强烈的自尊,或在弱小者面前表现出骄横,或在班级内被同学瞧不起,处于孤立地位,却在班外、校外小团体中善于领头,当遇到不公正待遇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时,会以对抗的方式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故意与老师作对,当面顶撞;或者尽量回避那些经常会伤害其自尊心的人,以保护其自尊心,故他们常对教师存在“戒心”,不愿接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因此这种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在内心深处引起痛苦的体验。如:学生座谈会记录中的“看到老师躲起来”“说谎话骗老师”“喜欢恶作剧(常把吃剩的牛奶袋与面包袋放在别人抽屉中)等。”种种现象,常使本地学生觉得外地生难以接近,因此他们处于孤立地位,除了少数几位和他“同病相怜”的孩子外,几乎没有朋友。 (3)好胜心得不到满足: 每位学生都有好胜心,上进心和荣誉感,外地学生也不例外,而且大部分外地借读生胆子都比较大,他们还希望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喜欢表现自己被别人看重。只要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好胜心,如在体育、劳动等某些竞赛中他们常处于领先地位而看不起本地学生,然而在学习上由于基础差等种种原因经常落在同学们的后面,所以又感到时时抬不起头。实际上他们的好胜心、上进心得不到满足,作为外地学生来说,这是对他们好胜心的重大打击,因而内心也感到很苦恼,平时还经常违反纪律,于是,一些学生不愿和他们接近,老师也总是批评他们,而越是这样,他们越是喜欢搞“恶作 剧”,“寻衅闹事”,“比较虚荣,喜欢打人”,以此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造成了恶性循环。 (4)自控能力差 调查中我们发现,外地生自控能力较差,缺乏自制力,由于他们本身的流动性较大,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所以他们自己管不住自己,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安,坐不稳,听不进,于是就交头接耳,做小动作。这使得他们的上进心往往不能付之行动,常常是“几分钟热度”。平时也由于远离父母后,往往手足无措,胆怯,自信心不足。“喜欢打人”、“上课不专心”等。 (5)情绪不稳定 学业成绩影响主要对“两头学生”。一头是在原外地学校是优秀生,到我校后可能沦为落伍者,致使心理失衡,失去优越感,呈现无端发脾气等现象,甚至拒绝帮助。另一头是偏差生,学习基础差,习惯不好,不能适应我校学习,受到家长责备,同学轻视等。导致了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方面产生了偏差,也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自卑心理好胜心理;虚荣敏感;自尊心自由散漫,这几对矛盾造成了他们情绪不稳定。另外,外省市借读生“自我中心”突出,在集体中没能处理好交往和合作,同学间摩擦不断,常为找不到挚友而苦恼,具有孤独感,情绪不稳定。 3、培养外省市借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的教育策略: 做好外地学生的个性心理转化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细致的工作,必须采取科学而切合实际的教育对策。我校通过实施“五个结合”来培养外省市借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 家庭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学校更为持久,更为深远。父母的观念、态度、修养和行为无时不在默默地影响孩子。因此,应该把家庭的心理辅导作为整个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家长的心理辅导不仅要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更应注重教会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个性心理辅导,我校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开展:家长学校a开展心理辅导讲座,进行家庭心理辅导培训,让学校心理辅导与家庭心理辅导同步一致,发挥各自的长处,形成辅导合力;b开 展心理辅导咨询,设立“悄悄话”信箱,为外地学生分忧解难。成立家长委员会,其中规定外地学生家长必须占家委会总数的1/3以上,通过家委会学习和研究,外地家长们懂得了如何教育子女。家校联系:规定各班班主任对本班外地学生必须一学期普访一次,(特别侧重于外地学生的访问),通过家访,使外地家长与学校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2)、个性心理辅导与“成功教育”相结合 从教育学观点来说,成功教育是指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尽可能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者的心态去面对学习、活动、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趋自信、成熟,这样的教育过程就是成功教育。大多数外地生更需要教师热情鼓励,使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克服困难。鼓励能给外省市借读生以希望和力量,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他们转化的能力,一味的指责和批评,只能打击其积极性,挫伤其上进心,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顽固到底”,特别是在公共场合的批评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校要求教师做到保护外地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及时地指导其言行,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使其振作精神,树立起进步的信心,从而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善于及时发现,随时捕捉,透过众多的缺点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然后使闪光点发扬光大,转化为熊熊燃烧的火炬,去克服其存在的缺点,最终达到转化之目的。对外地生的缺点尽量做到不向其家长“告状”,要选择时机,个别指出,批评要注意适度,从关心爱护出发,切忌任何讽刺、挖苦,伤害其自尊心,对他们的优点要当众及时表扬,同时指出其努力方向。 3)、个性心理辅导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 ( 我校外地学生的行为问题无论在其发生的广度,还是发生的频率都远远高于本地学生,行为问题都可能追溯到个性。外地的学生,大部分是随着学生家长从山村里来的。这些学生往往是脾气倔强,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较欠,这些学生进入大都市的学校,往往一是与本地学生不合群,二是怕老师瞧不起,思想上往往是背着沉重的包袱进行学习,迫使学习上更加上不去。心理问题,是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反映。通过对学生个性心理辅导,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以严格的规范教育和训练活动相配量,让他们去认识自己的各种行为表现,体验活动中的各种情感,提醒、控制自己的各种心理反应,是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外地学生行为问题的重要途径,从而保证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平时要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和思想压力,还通过周记、谈心、家访等方式,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没有看轻外地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亲,心理调节平衡,外地生的行为就变得规范了。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发挥自己以身示教的作用,以引起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模仿。同时,教师应使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突出地表现出来,以强化其影响作用,促进外地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的养成。 (4)、个性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学校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学,对外地生个性心理教育主渠道是通过各科教学。我校任课老师都明确良好个性心理的重要性,故对外地学生首先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各科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对外地生的个性心理教育,消除外地生的焦虑自卑情绪,做到对外地生和本地生一视同仁,甚至偏向外地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其次为纠正外地生心理失衡,我们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即一、二、三年级为一层;四、五、六年级为一层,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心理辅导,“学生分层”是“分层递进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们把“学生分层”的过程作为一个有效个性心理辅导的载体。通过有针对性的个性心理辅导,使外地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5)、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 外地学生情绪不稳定,为了帮助外地生提高自我认识,使外地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对有个性心理问题的外地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班主任都重点关心,并建立个案,有计划地追踪他们的内心世界,矫正他们出现的心理偏差,引导外地生战胜自我,自我完善。我校还通过体育、棋类、手工劳动、节日庆祝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外地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使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此外,我们还开设各种渠道,除了每学期都专门开设外地生心理辅导讲座外,还利用少先队活动的各个阵地如雏鹰假日小队、主题中队会等,让外地生融入到集体中去,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4、教育效果: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外地生能正视困难和挫折,有自信心,逐步养成了健全的个性心理,同时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我校外地学生数虽然达到了全校人数三分之一以上,但我校获得了奉贤县文明单位;奉贤县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奉贤县科技特色学校;连续三年获镇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奉贤县工会先进集体。六年级学生在毕业会考中合格率达100%,平均成绩在县内名列前茅。外地学生在参加市、县各类竞赛中均获奖。特别是在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上海市OM擂台赛中,有2名外地学生分别获得金擂奖;有6名外地学生分别获银擂、铜擂奖,占获奖人数的二分之一。我们对外省市借读生的个性心理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下阶段进行深层的研究,以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深信外地学生个性心理能得到健康发展,我校的教育效果还会更出色,素质教育的进程还会更顺利~ 四、讨论 1、关于外省市学生个性心理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端正 通过个性心理辅导,把外地学生消极的心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通过调研、比较、总结发现,外地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相当突出。我们也认识到学校必须把外地生的个性心理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对外地生个性心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外地与本地学生之间的个性心理差异是一种教育资源 外地生与本地生有许多共同点,但是他们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差异,其中较明显的有倔强、好胜、粗鲁、自卑、缺乏自信、自控力差、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缺点表现在外地生身上很明显。当然,他们的优点不少,诸如胆子较大,敢想敢为见识广,爱劳动,动手能力强,纯朴,能吃苦耐劳,自理能力强,能尊敬老师有礼貌。 3、外地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文化差异将成为学校开展家教指导的一 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外地家长对自己孩子给予的关心太少,由于他们自己本身的能力及职业、文化水平所限,对孩子的教育确实有些忽视,有了困难,产生问 题时只想到找老师,找学校领导,而不是自己设法解决,把问题全推给学校。由于他们对子女缺乏管教,也导致了外地借读生的个性心理产生了偏差。同样,外地学生个性心理转化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学校应该经常保持跟外地生家长联系,依靠共同力量、共同转化外地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备注: 曾获上海市科研成果二等奖
/
本文档为【农村小学外省市借读生个性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