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给学生的关于地震知识的讲座

2017-10-18 8页 doc 23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给学生的关于地震知识的讲座给学生的关于地震知识的讲座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媒体一直说汶川大地震,原因是从地理上讲,地震发生在汶川境内,但从物理角度来说,这次地震震中位置更靠近都江堰,在映秀镇,而不是汶川县城。地震造成伤亡惨重,到今天为止已有 六万多人遇难,一万七千多人失踪。地震除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外,还可以造成很多灾难,如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并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甚至瘟疫。那么地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人类现在能不能预告地震,在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把灾难...
给学生的关于地震知识的讲座
给学生的关于地震知识的讲座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媒体一直说汶川大地震,原因是从地理上讲,地震发生在汶川境内,但从物理角度来说,这次地震震中位置更靠近都江堰,在映秀镇,而不是汶川县城。地震造成伤亡惨重,到今天为止已有 六万多人遇难,一万七千多人失踪。地震除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外,还可以造成很多灾难,如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并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甚至瘟疫。那么地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人类现在能不能预告地震,在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把灾难减少到最小程度,我们中学生需要了解哪些地震知识呢,今天我们借这个班会的时间来给同学们谈谈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地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经常说我们脚踩着大地,而且我们经常把大地形容的非常坚固,是一个坚固的象征, 但是,从地球的整体结构来看,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壳的层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地球的结构就像一个鸡蛋,外面这一层呢,这个比方一点都不过分,叫做地壳,平均只有三十三千米,最厚的地方八十千米,地壳以下是地幔,地幔大约有两千九百千米左右,是流态的,是流态的东西,不是固体。黏着度就是它的粘性,打个比方就是比跟我们所用的胶水再稠一点,再往里就是地核了,这个地核呀,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外核,一个是内核,外核跟地幔差不太多,也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所以我们想,这个地球半径6000多千米,外面这层壳只有几十千米,那我们把他比作鸡蛋壳,一点都不过分,相对六千多千米来说,地壳只是一层薄薄的皮,而且这个皮它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皮,它是破裂成若干个碎块的一层皮,也就是说地壳被分裂成一些大大小小的块体,关键是这么支离破碎的一个地壳它还搭载在地幔这个液体上,就像一些碎木板浮在水上一样,如果地幔这个流体要是有运动,它就会带动着这些成块体的地壳相互摩擦,甚至碰撞,使他们之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正是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所以这个地幔就 会流动,这些个地块就会随着地幔产生分离或挤压的趋势,这就是咱们所说的板块运动,除了咱们所知道的六大板块,大板块内部还有小板块,大板块的交界一般就是大洋和大陆的交界,而小板块一般在大陆板块内部,而地震一般就都是发生在板块的交接处,因为咱们刚才说了,这一块儿板块间的作用强烈啊,所以从全球看,这个地震带主要就分布在环太平洋一线和地中海——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一线,咱们国家呀,东部挨着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挨着地中海地震带,所以说咱们国家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但是咱们国家东部虽然靠海,但是从板块构造来看,咱们国家西部具有更强的板块运动,因为在东部,真正的板块边界在日本,还不在咱们国家的沿海,所以隔着一个很大的距离,所以西部具有更强的板块运动,板块间的相互摩擦,碰撞,就会使地壳震动,产生地震,地震发生后就以波的形式传递播出来,从而对建筑物产生影响,带来破坏。对于咱们国家西部来说,宏观的讲,影响最大的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印度洋板块的最北端是印度次大陆,在3800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并没有和亚欧大陆挤在一起,这个时候它们中间还有一个海,叫古特提斯海。3800万年以后,这个板块碰到了欧亚板块,那么,大概在四百万年以来,它就一直在推起欧亚板块,所以我们青藏高原,最高8844.43米在四百万年以前却只有两千米的海拔,近四百万年以来,他被强烈的推起,而且这种推起作用一直持续到现在,它的运动速度是每年5公分,就在向我们国家这边推,这种力的传递,它是非常复杂的,咱们简单说一下,这个力传递过来以后啊,他会挤压亚欧大陆,同学们想一想,地壳物质被南北挤压,除了可以向上拱起之外,还会向东西两侧运动,就像挤面团,你南北挤,它肯定会向东西跑,并且通过最新监测技术资料可以看出,向东运动的这些物质就往咱们的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这个方向挤过来,这一挤的话呢,这些物质就会在四川盆地西部集中,而四川盆地的地质特性相当于一个刚性的地块儿,他顶住了这些向东运动的物质,大家来想一想啊,就咱们的这个四川盆地这个地块,要想和两大板块之间的力来抵抗,那是不可能一直抵抗得住的,所以说,在四川的西部,常常会有力的释放,怎么释放呢,就通过地震,因为这些地方有很多断层,地壳的断层我们可以想象成玻璃的裂纹,这是地壳的薄弱环节,所以一旦地壳承受很大的力,他怎么释放呢,它就沿这些裂纹错动,这一错动,就会释放能量,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地震波,这个地震波传出来,我们感觉就是地震。其实,在地球表面,每一天大大小小的地震可能会发生上万次。它是自然界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这就是这次地震它的产生的原因和基本过程。 现在同学们都还一直关心着灾区的同胞们,通过各种渠道在了解一些他们现在的情况,而且听说时不时有5、6级余震发生,其实这个咱们在地理课上学习过,虽然说5、6级的地震依然属于是破坏性地震,但是,比如6级地震要比8级地震强度上弱900倍,而5级地震比8级地震强度上弱27000倍。就是说隔一级差30倍。别看就差一两个震级,但强度上已经弱很多了。 那我说到这儿,同学们可能会问,现在我们对地震的产生过程了解得这么详细,那为什么地震局没有及时预报,是不是地震局的失职呢,答案是否定的,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咱们国家现在的预测技术并不比那个发达国家弱,咱们国家伤亡严重的原因是房屋的抗震性能比发达国家低一些,也就是说,世界上地震预测整体水平仍然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虽然咱们能通过各种监测手段,了解地震的产生过程,但是板块间的力什么时候达到地壳所能承受的极限,这个不好说,别说精确到几点、哪一天了,就是想确定地震会在哪一年发生,这个也不好办。所以,如果你哪天通过一些渠道听说某天几点将要发生地震,就现在的技术来看,它应该属于谣言。 但是也有能够预测的地震,因为有极少量的地震大震前有预震,大家知道,大震后有余震,但少数大震前,他有预震,预震频繁,就会被人发现并重视。我国也有成功预报过的先例,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这次的地震的预震就十分明显,因此伤亡很小。但这样的例子是国际上也少有的。 可能同学们对地动仪还有疑惑,说咱们国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是早就可以预报地震了,其实这是大家对地动仪作用理解的一个误区,地动仪它能够是否发生了地震,而不是会不会发生地震,也就是说,地震发生之后,他才能报告说地震在哪个方向发生了。 还有的同学可能听说了,地震前有很多动物有反常行为,比如大量蟾蜍出动,这就能说明地震早有预兆~这个需要注意,地震可能引起动物反常,但是动物反常不一定代表地震。科学家迄今并没有找到其中的必然联系和规律。其实平时这些所谓的动物的异常行为经常发生,只是没有被人记住。现在地震发生了,由于人的心理作用聚焦效应,这些行为给放大了,这和很多人抱怨“我怎么总是这么倒霉,”是一个道理。但是我们如果发现动物明显的异常行为, 或地下水的异常之类的现象,最好还是向有关部门或单位报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那么咱们现在没有非常有效的预测地震的方法,是不是就得听天由命呢,那肯定不行,咱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要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克服麻痹情绪和侥幸心理。通过1992年在龙岩连城发生的一次地震中伤亡情况调查显示,有一大部分的伤亡,是由于缺乏防震知识,避震不当造成的。如果平时咱们多一分防震的知识和经验,地震时就能减少伤亡和损失。所以我们学习一些地震自救和互救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俗说说:"小震不用跑,大震你也跑不了"。地震一旦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要镇静。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定地震的大小和远近。咱们物理上好像是正好讲到机械波这一部分知识,大家知道,地震波由震源发出,它包括纵波和横波,而且,纵波要比横波传得快一些。那么你想,如果震源在你脚下,传播较快的纵波使你应该首先感觉到的是垂直方向上的上下颠簸,而后传播速度较慢的横波才会使你感觉到水平方向上的前后晃,或左右晃。如果震源离你很远,那么传播较快的纵波使你应该首先感觉到的是水平方向上的前后晃,或左右晃,而后传播速度较慢的横波才会使你感觉到垂直方向上的上下颠簸。 也就是说,如果你首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才左右摇摆,这个时候说明你离震中不远,一般情况下,你将遭受较大的地震,如果在室内向外跑应该是来不及了,应该选择在室内躲避;如果先左右摇摆,或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震动小,这个时候你离震中很远,几秒钟之内建筑物一般不会坍塌,就可以选择向外跑。 假如咱们真的碰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一定不能慌,一慌脚就不听使唤了,那就什么也干不了了。如果这时在家里,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此时要迅速趴下,脸朝下,头靠近墙,两只胳膊在头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胳膊上,把嘴巴和眼睛闭上,用鼻子呼吸。这样即使房倒屋塌,由于有残墙和家俱的支撑,可避免被砸死又能留下呼吸的空间。另外如果可能的话,也可 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比较小的房间,比如厨房、卫生间,可以暂时躲一躲。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而刚度大,另外这里有些管道支撑,抗震性能比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千万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四面等。主震一过,应迅速撤出去。主震一般十几秒,加上建筑物的不稳定坍塌时间,大约一分钟后,就可以往外跑。撤离时注重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所以,相对来说,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地震时假如你正在楼房的教室上课或宿舍学习、休息等,当你感到地震时,要注重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挎包、被子、或枕头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排椅、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同样要把眼和嘴闭上,留出鼻子的呼吸空间。等待地震平息后,再在老师或其他负责人的指挥下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的房屋倒塌。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那太幸运了。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抖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据统计,在地震发生的那十几秒至一分钟时间内, 的几率最大。所以要等地震危险期过后,大约就是一分人们进入建筑物被砸伤 钟左右,再设法去抢救,这时即使家人、邻居、同学被压埋在废墟下,你还是可以抢救他们脱险的。当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户玻璃碎片和大楼上混凝上碎块等,会飞落下来。在商店密集的地方,落下的东西更是多种多样,如广告牌,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地震时,室外发生的事故相当多,桥梁可能垮塌,高层建筑都可能倒塌,公路地基可能下陷,油库可能着火,河水、海水还可能淹了房屋,每次地震都有很多次生灾难并发,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对策。 即使地震中不小心被埋上了,也不要慌,要学会自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注意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这样可以降低被烟尘呛着的危险,另外,看能不能想办法将手与脚摆脱开来,并用双手或者是其他可以活动的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砖块、木头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保持足够的空气呼吸。如果环境和体力允许的话,应尽量想法逃离险境,爬过去,或者蹭过去。最好朝着有光线和空气的地方爬。爬 的时候要注意,防止中途被阻碍物挂住衣服,皮带。当几个人被压在一起,而四面又很轻易倒塌时,应该由一人先出来,到了安全地带后,再一个接一个地脱险。假如四面比较稳定的话,最似乎排队似的一起出来,还有一种方法是,先脱险的人把一头打了结的绳索或者表面粗糙轻易抓住的皮带丢给待脱险者,等脱险者把它系在身上后,拉他迅速脱险。如果没有能力脱险自救时,应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因为你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情况下,被压在废墟里的人听外面的人声音比较清楚,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则不容易听见。因此,要保持体力,只有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或敲击管道、墙壁等一切能使外界听到的办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当被压埋在废墟下时,千万不要在精神上崩溃。生存需要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胜利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互救也是地震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大地震后,很多人被埋在倒塌的房屋内,少数幸免者也可能被突然的大地震吓得不知所措,而外部救援力量这个时候也很难及时赶到现场。因此,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每个人脱险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救人,进行有组织的互救活动,会大大提高抢救效率,使更多的人获救。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救人最好先从最近处救起,只要是在最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抢救他们。此种做法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另外还要注重先救有呼声的,先救容易救的人。救人时要先喊,确认人还活着再下力去救,这样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形成一支强大的救人队伍。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先让头部露出来,迅速清除嘴里,鼻子里的尘土,再使胸部,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部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再抬出来。 震后初期的抢救工作,大多采用手挖肩扛,若用工具,如铲、铁杆、齿耙、锤子、凿子斧子、木棍等,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挖到人体时更要小心,不可用利器刨挖,最好用手一点点地抠。从废墟中将人挖出来,假如是伤者、病者,他们还没有脱离危险,即使无病无伤,假如埋压过久,也有必要进行特别的。流血者要及时止血,骨折者要作简单地包扎。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 出来前要先蒙眼,以免强光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给太多食物。 抢救人员在营救作业过程中自身也要注意安全,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抢救他人脱险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只要有一丝希望,营救者就应以万分的努力去抢救。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非常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这些关于地震得知识并不希望大家有机会用上,还是那句话,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同舟共济”和“相濡以沫”是咱们国家广为流传的二句成语。它也时刻提示着人们,在困难或灾害面前,大家要同心协力,共度难关。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仅仅两个小时,温家宝总理就已赶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救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调动最强力量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当中。面对这一场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整个中华大地,自中央到地方政府到民间,反应的迅速,应变的敏捷,出乎一般的意料,让世界吃了一惊。十三亿中国人,上自中南海的中直机关、各部委,下至平民百姓、大街小巷,人们自发地募捐,海内外的华人和国际友人也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咱们同学和老师也积极主动的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所以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为我们的党感到骄傲,即使真的再有地震发生,我们也不会害怕。因为有这么优秀的祖国,优秀的党做我们的坚强后盾。
/
本文档为【给学生的关于地震知识的讲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