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兰州新区

2012-09-20 10页 pdf 430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70788

暂无简介

举报
兰州新区 附件: 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 意见》(国办发〔2010〕29 号)精神,为积极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发 展,特制订本意见。 一、 设立兰州新区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规划布局。 由于“两山夹一河”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兰州市主城区发展 空间矛盾突出,空气污染十分严重。2010 年市区人口密度接近 1.6 万人/平方公里,城市容量已经饱和。同时,兰州市南北两山地势 陡峭、土质松软,地质环境极为脆弱,治理地质灾害亟需分流部分 城市人口。...
兰州新区
附件: 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 意见》(国办发〔2010〕29 号)精神,为积极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发 展,特制订本意见。 一、 设立兰州新区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和规划布局。 由于“两山夹一河”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兰州市主城区发展 空间矛盾突出,空气污染十分严重。2010 年市区人口密度接近 1.6 万人/平方公里,城市容量已经饱和。同时,兰州市南北两山地势 陡峭、土质松软,地质环境极为脆弱,治理地质灾害亟需分流部分 城市人口。设立兰州新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是完善兰州城市功 能和规划布局的迫切需要。 (二)有利于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 移。 兰州市是西北地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依托兰州新区建设,引 导老城区企业“出城入园”,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有利于优 化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探索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增强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 1 动作用。 近年来受发展空间不足等因素制约,兰州市经济总量占西北五 省(区)省会城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下降。设立兰州新区,提升 中心城市功能,有利于切实增强兰(州)白(银)经济区的核心竞 争力和辐射作用,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成为甘肃 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有利于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和扩大向西开放。 甘肃自古以来是我国中原地区联系新疆、青海、宁夏和内蒙古 西部地区的重要纽带,是沟通内地、联通西部边疆和中亚地区的战 略通道。设立兰州新区,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区 域经济合作,形成兰州—西宁地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呼(和浩 特)包(头)银(川)榆(林)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拓展我 国向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中亚西亚及中东国家的经贸合 作、科技文化交流。 二、建设兰州新区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兰州新区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产业特色和节 能环保,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示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对内对 外开放,培育内陆开放型经济;突出改革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 新机制推动兰州新区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建设成为科学发 2 展新区、生态示范新区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区。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 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政府在空间开发布局等方面的引导作 用,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要素资源向新区集聚。 ——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充分考虑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需要, 科学确定新区规模,优化空间布局,把握建设节奏,强化水资源节 约和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提升。 ——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 转移,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高起点、高、集群式发 展现代产业,形成新老城区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统筹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统筹城区和乡村发展,着力提高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大胆改 革创新,加强在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不断为跨越发展注 入生机和活力。 (三)战略定位。 ——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以新区建设为契机,调整城 市空间结构,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区与老城区联动发展、整 体提升,实现新区建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协同推进,把兰 州市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3 ——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依托兰州加工制造产业基础雄厚和 人才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发挥大项目龙头带动作用,集聚发展关 联配套产业,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生物医药 产业发展基地。 ——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发挥兰州市作为西北内陆地区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与现代物流中心的作用,积极拓展经贸、文化交 流,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建设成为面向中亚、西亚的区域性国际 交流战略平台。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承接重点,着力 引进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着力推进产业升 级和科技创新,优先发展先进制造、资源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 (四)发展目标。 到 2015 年,新区城市框架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交 通及市政设施相对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具备较强的集聚效应 和要素资源吸纳能力,产业集聚发展,初步探索形成以城带乡和欠 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 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 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产业新区。 三、兰州新区的发展布局 (一)新区范围。 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市北部,处于兰州市和白银市结合部的秦王 川盆地,涉及永登县中川、秦川、上川、树屏和皋兰县西岔、水阜 4 6 个乡镇,距兰州市主城区 38.5 公里,距白银市区 79 公里。该地 区区位优势明显,综合交通优势突出,未来发展所需的后备土地资 源和生态建设用地较为充足,以引大入秦工程为主的供水体系可基 本满足发展需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渐成 规模,新区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合理确定兰州新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新区控制范围和近期 建设面积要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做好衔接。 (二)发展布局。 根据自然地理特点、产业发展基础及未来发展定位,兰州新区 在空间上分为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生态林业建设示范区和核心发 展区。 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 业。 生态保护与林业建设示范区,主要利用荒山丘陵、依托现有湿 地和引大入秦工程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构筑新区北部生态屏障,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核心发展区,主要集聚产业和人口,重点布局发展石化化工、 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产业,建设集行政、商住、教育、 文化和其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 四、兰州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兰州新区资源和生产要素禀赋、区位条件以及新区在甘肃 省乃至西北地区发展中所承担的功能,新区重点发展方向是: 5 (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利用甘肃省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的重大机遇,紧紧抓 住国内外产业分工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坚持高标 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 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示范,促进资源节约集 约利用,推进形成新区和老城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发展新 格局,大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融合发展的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各类技能型人 才。 (二)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积极实施新区绿化工程,合理布局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城市绿 化廊道和绿地系统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力度,构建防风 固沙生态防护安全屏障,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保障黄河流域生 态安全。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建立健全水土保持补偿费制 度,合理开发荒山荒沟等未利用地。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鼓励企业 清洁生产,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加强危险废 弃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同步建设治污减排设施,优先启动污水、 垃圾处理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 工程建设。 (三)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强化基础、提升功能,促 6 进公共服务水平与产业规模、就业规模、人口规模相协调,为产业 发展和群众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与培 训,促进有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通过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适度带动老城区人口转移,妥善安置舟 曲地震灾区异地搬迁居民。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支持符合 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通过新区建设,促进辖区现有农 民逐步融入城市,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规范 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加大与中亚西亚及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 的经贸合作交流,努力在扩大开放中赢得更多发展机遇。支持兰州 新区内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 管区域,为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搭建平台。 五、关于兰州新区的扶持政策 (一)支持体制机制创新。 允许和支持兰州新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涉外经济体制、社会管 理体制、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 为推动兰州新区建设提供体制动力和保障。 (二)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 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兰州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新区范围内的耕地占补平衡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解决。在严格 7 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鼓励新区开发利用未利用土 地,允许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力度。 对兰州新区调蓄水库、供水、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优 先安排和重点支持。对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适当降低资本金 比例要求。探索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黄河上游生态保 护和修复。将兰州新区北部防护林网和南部林业带纳入国家三北防 护林建设体系,支持兰州新区建设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四)优先布局重大项目。 国家在重大项目布局上给予兰州新区重点支持,对兰州老城区 搬迁改造进入新区的企业按照有关予以政策扶持,对承接产业 转移项目和社会资本在兰州新区建设的重大项目优先核准,支持兰 州新区产业发展。甘肃省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相关经 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兰州新区。 (五)加大金融支持。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兰州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引 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新区的 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在符合相 关监管要求和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鼓励兰州新区以市场化运作方 式建立健全各类投融资主体。 六、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兰州新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创新 8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职能服务,加大对兰州新区建设的 支持力度,推动产业、技术、资金和人才向新区集聚。兰州市要进 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有关规划的衔 接,统筹推进新区建设。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兰州新区建设发展的指导,在有关规 划编制、政策支持、项目布局、资金安排、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大 力支持,帮助解决兰州新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推动 兰州新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9 附图: 兰州新区区域位置示意图 10
/
本文档为【兰州新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