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西夏的建立和宋辽

2017-11-27 12页 doc 33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西夏的建立和宋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契丹国的建立;辽的“蕃汉分治”制度;宋辽和战与澶渊之盟;西夏国的建立,西夏的 政治制度,夏宋和战。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宋辽、宋夏战争的原因、过程、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2.通过分析、对比宋辽、宋夏议和的内容及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契丹、党项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 做出了重大贡献。 2.宋辽、宋夏的关系,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相处、...
西夏的建立和宋辽
西夏的建立和宋辽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契丹国的建立;辽的“蕃汉分治”;宋辽和战与澶渊之盟;西夏国的建立,西夏的 政治制度,夏宋和战。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宋辽、宋夏战争的原因、过程、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2.通过分析、对比宋辽、宋夏议和的及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历史问题的能力; 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契丹、党项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 做出了重大贡献。 2.宋辽、宋夏的关系,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推 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学要点 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1.契丹的兴起 2.契丹政权的建立 3.“蕃汉分治”制度 二、宋辽的和战 1.宋辽战争 2.澶渊之盟 三、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和战 1.西夏的建立 2.西夏的政治制度 3.宋夏的和战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民族政权及民族关系,所以契丹建国及制度和西夏建 立及制度是重点,民族关系中重点是“澶渊之盟”。 本课难点:本课民族关系中,和战交错,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是教学中的难点。 二、本课主要介绍了两大内容,一是契丹族的兴起、发展以及与北宋的关系;二是党项 族的兴起、发展以及与北宋的关系。教材首先交待了北宋建立时所面临的民族形势,使学生 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有一初步了解。然后教材按照先契丹、后党项,从两个民族的起源、 居住区、社会生活方式、对中原封建文化的吸收、政权的建立以及与宋的战、和,做了比较 全面的叙述。 三、新课开始前,先挂《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说明北宋并不是我国完全统一 的王朝。当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还存在着契丹族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在西北建立 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它们同北宋政权处于一种并立的状态。 四、“契丹的兴起和建国”一目,教材介绍了三个问题:1.契丹的兴起;2.契丹政权的建 立;3.“蕃汉分治”制度。 关于“契丹的兴起”,教师要讲清两点:契丹的起源;契丹的生活方式及其变化。特别 是在讲述契丹人生活方式的变化时,要指导学生对契丹人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分 析原因,指出定居生活和农耕生活的进步性。 关于“契丹政权的建立”,教材从三个方面作了介绍:第一,政权建立的条件。包括契 丹各部的统一;农业的推广;对汉族封建文化的逐步接受。其中,契丹各部的统一是最主要 条件。第二,政权的建立。对于这一点,应讲清契丹政权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第三, 政权建立的影响。它主要指契丹社会的进步。教师在讲述这一问题时,一方面要结合地图, 要求学生了解契丹国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分析契丹社会的进步,现在统治制 度上。政权建立后,进一步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加快了契丹的封建化进程。对于“契丹从后 晋皇帝手里得到幽云十六州”这一问题,教师可做适当的知识补充和分析:契丹为什么会得 到幽云十六州?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契丹政权的建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耶律阿保机进行讲述的,所以教师在讲 完这一部分内容后,要组织学生对耶律阿保机这一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可从统一各部、接受 汉族封建文化、建立政权、发展势力四方面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归纳,得出结论:耶律阿保 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不仅促进了契丹民族的发展,也促进了契丹封建化 进程,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关于“蕃汉分治”制度,初中教材没有涉及,而且理论性较强,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讲 解外,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学生对这一制度进行分析,以求对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建议教师 先让学生回答“蕃汉分治”制度的内容,然后提出如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辽统治 者为什么要采取“蕃汉分治”制度?2.这一制度有何特点?3.“蕃汉分治”制度的实质怎样?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在辽统治的广大地区,由于南北地区的汉族、契丹等 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为了适应这种不同情况,辽朝的 行政管理机构分设“北面”和“南面”两个系统。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因俗而治”,是一种 民族分治,其实质仍然是阶级统治。 五、“宋辽的和战”一目,教材分两个阶段进行介绍:第一阶段是宋对辽的战争。目的 是夺取幽云十六州,结果遭到失败;第二阶段是辽军南下,不断威胁北宋,但最终未能达到 目的,双方议和,形成对峙局面。 关于“宋对辽的用兵”,教材叙述了用兵的目的、过程、结果、影响。教师讲述的时候, 要结合地图。对于用兵的目的,教材上的表述是“为了夺取幽云等州”。这是因为,耶律阿 保机建立契丹国是在916年,947年其子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在这之前,契丹政权就 已从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而北宋建立于960年,时间要比辽国晚。因此说明,宋对辽的用兵是为了夺取幽云等州。至于用兵的过程、结果,不应占用过多时间。 关于“澶渊之盟”,这是本课的重点,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三方面进行了叙述。教 师讲述时,要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指出东京、澶州的位置,说明澶州对北 宋政权的重要性。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学生了解即可,但对“岁币”要进行解释:“岁 币”是北宋政府每年一次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一次性赔款。对澶渊之盟的评价,是本目的 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也可由教师展开评述,最后使学生认识到:澶渊之 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在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这个 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但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促 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六、“西夏的建立和宋夏和战”一目,包括三部分内容:1.西夏的建立;2.西夏的政治制 度;3.宋夏的和战。 “西夏的建立”包括两点:党项族的起源和社会生活;西夏政权的建立。教师讲述时, 要使用《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 关于“西夏的政治制度”,教材强调了西夏是多民族国家,以及它与唐宋制度的关系。 讲述时要注意两方面:一是既要说明夏制和唐宋制的联系,又要指出两者的区别;二是要分 析概括辽和西夏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 关于“宋夏的和战”,教材先叙述战争,再介绍议和。教材分析了战争的原因:元昊称 帝以后,我国实际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宋朝当然不能接受原来称臣的党项和自己“并 建大位”。当时宋仁宗下诏削夺元昊的官爵,准备讨伐。而元昊这时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力量 已大为增强,于是撕毁西夏与宋的和约,从1040年起连续对宋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进攻。战争的结果是宋朝连续失败。西夏虽然屡打胜仗,但人马死亡较多,财力不支。而且,因宋 朝封闭了沿边榷场,采取清野固守政策,西夏人民迫切需要的茶和布匹都无法得到,因此西 夏人民要求和平,开展互市贸易。同时,辽在辽、夏边境修筑城堡,调集军队。于是,元昊 请和。夏宋议和,我国西北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了。 七、教师在讲完本课内容后,要注意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要给学生一些有关我国古代 民族关系的历史观点。可通过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使学生得出认识:1.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2.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3.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怎样? 适应于在较大范围移动的“营”改为适应于较小范围移动的“部”,而各“部”又都划分一 定的土地作为自己“部”内的疆界。这时的“部”是与土地相结合的、占有一定地区的一个 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单位,同时也是按照氏族和部落组织起来的一个军事单位,既是一个村社, 又是一个军事基地。“部”内的氏族成员,一方面是自由的农牧民,同时又是战士。《辽史?兵 卫志》及《营卫志》上说,“凡民(男子)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有事则以攻战为务, 闲暇则畋渔为生。这种生产与军事二重体制的组织,在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都是常见 的。 辽王朝共有五个京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南大明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南京幽州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但政治中心不完全在京城,有时也在夏捺钵和冬捺钵。所谓捺钵,即“住 坐处”或“行在”的意思。夏捺钵和冬捺钵是指辽朝皇帝每年夏、冬两次出巡、游猎时,在 行在处所召开会议及处理政务。每次会议完毕,皇帝拔牙帐起行,至春水或秋山(行猎及避暑寒之处)地点,契丹族全体官员及一部分汉官扈从随行,大部分汉官则返回中京居守,处 理汉人事务。 幽云十六州对契丹发展的影响 幽云十六州是后唐的石敬瑭割给契丹的。后唐明宗死后,石敬瑭企图夺取帝位。为了乞 求契丹支持,石敬瑭竟向小自己十几岁的耶律德光上表,尊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臣, 还答应在灭唐之后,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936年,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打败后唐。 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则把幽(今北京)、顺(今北京顺义)、儒(今北京延庆)、檀(今北京密云)、蓟(今河北蓟县)、涿(今河北州)、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北)、新(今河北鹿)、妫(今河北怀来)、武(今河北宣化)、蔚(今河北蔚县)、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州东)、朔(今山西朔州)、云(今山西大同)各州,大致是今北京市和河北北部、山 西北部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契丹。当时的契丹,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自得到幽云十六州 以后,契丹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契丹占幽云后,紧接着攻灭“渤海”政权,吞并渤海地区 (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再次扩展疆域,使统治区内增加了具有封建传统的广大农耕土地和众 多农业人口。这对契丹社会的进一步封建化,不能不发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首先反映在 会同元年(938)的调整政府机构和改变统治的方针政策上。《辽史?百官制》说:太宗既得燕 云十六州,乃采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等官职,这 表明契丹“诚有志帝王之盛制”,并以此招徕中原汉族人去为它效力。 辽政府对燕云地区的农民所实行的剥削方法,是一种封建性的租税制度。租税收入激起 契丹统治者对农业的兴趣,故朝廷一再下令保护农业。其中,以圣宗统和十八年(1000)在燕 云地区实行两税法最为典型。《宣府镇志》载,是年诏:“北地节候颇晚,宜从后唐旧制:大 小麦、豌豆,六月十日起征,至九月纳足;正税、匹棉钱、榷钱等,六月二十日起征,十月 纳足。”这种两税法,是地道的封建租税制。通过皇帝和朝廷的种种,燕云地区的封建 体制逐渐推动辽王朝所辖各地区的全面封建化,由上而下地促进封建因素的增长。到10世 纪末11世纪前半叶,辽王朝已逐渐变成了一个封建王朝。在契丹社会,虽然奴隶制残余仍 严重地存在,但从它的基本面貌来说,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宋辽战争 第一次战争发生在979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宋的目的是夺取幽云十六州。在幽州的高梁河畔(今北京动物园、紫竹院一带)展开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太宗身中数箭,后化 装乘驴车南逃。 第二次战争发生在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认为辽“主幼国疑”,决定再次出 兵夺取幽云十六州,兵分三路。东路由曹彬率领;中路由田重进率领;西路由潘美、杨业率 领。三路大军虽取得一定胜利,但最终由于配合不力而再次失败。杨业被俘后,坚贞不屈, 绝食三日而死。 第三次战争是在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军大举南征,以图北宋,前锋直取澶州, 由于宋朝军民的顽强抵抗,辽军提出议和,最后签订“澶渊之盟”,双方罢兵。 夏宋战争 元昊称帝以后,不断向宋进攻。到1004年,宋夏达成和议。这期间夏宋主要战役有四 次: 1039年(宋仁宗宝元二年),西夏攻保安军,巡检指挥使狄青击败之。 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西夏攻延州,大败宋兵,宋将刘平、石元孙均被俘。宋派范 仲淹主持对西夏战事。西夏进攻三川寨,宋将杨保吉战死。宋军攻白豹城,小胜。 1041年(宋仁宗庆历元年),宋军攻夏,大败于好水川,大将任福等战死。夏军攻占宋丰 州。 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夏攻宋,与宋军在定川寨大战。宋军大败,宋将葛怀敏、 曹英等16人战死,损失军士9 000多人,马600匹。 《契丹人引马图》 这是内蒙古赤峰市白塔子的辽墓壁画。 【附】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C 二、特点:12同的统治制度。 原因:由于辽、西夏的统治地区北方民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 方式都是不同的。这是为了适应被统治地区的不同情况而定的。
/
本文档为【西夏的建立和宋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