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2017-11-15 9页 doc 25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doc】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中国厂矿医学2005年8月第l8卷第4期ChineseMedicineofFactoryandMine,August2005,Vo1.18,Nn4325 参考文献 1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 731. 版社,1998:728— 2邢树忠.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探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2,8(2):94—96. 3宋萌,潘劲松,吕臻.等.96例腮腺混合瘤部分腮腺切除的临床 回顾分析[...
【doc】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doc】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中国厂矿医学2005年8月第l8卷第4期ChineseMedicineofFactoryandMine,August2005,Vo1.18,Nn4325 参考文献 1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 731. 版社,1998:728— 2邢树忠.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探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2,8(2):94—96. 3宋萌,潘劲松,吕臻.等.96例腮腺混合瘤部分腮腺切除的临床 回顾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8,8(2):134. 4肖烂,李卫东,刘健.腮腺良性肿瘤的术后面瘫(J].实用口腔医 学杂志,2002,18(2):174. 5邱蔚元.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295. 6武淳秋,韩妲丽,邓岗,等.功能性腮腺浅叶切除术[J】.实用口 腔医学杂志,2002,l8(1):35. 收稿日期:2004一ll—o5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 冉向群赵伟(西安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65) 【摘要】目的探讨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应用改制的扁桃体穿刺针,经扁桃 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33例,与前期经传统切开方法治疗同类患者3O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上隐窝穿刺 组无1例并发症,2组疗效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该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组织损伤少,患者 痛苦小的优点,值得进一探探讨. 【关键词】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隐窝;穿刺;药物 中图分类号:R766.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956(2005)04—0325—02 多年来,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仍以全身应用抗生素 加脓肿切开引流为治疗手段.笔者自1997年8月至 2004年6月采用经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33 例,并与切开引流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30例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1997年8月至2004年6月门诊和 住院病人中接受经上隐窝穿刺清洗脓腔治疗的扁桃体周围 脓肿患者33例,设为穿刺组.收集1993年至1997年住院 病例中经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的扁桃体周围脓肿30例, 设为切开组,全部病例均符合扁桃体周围脓肿诊断标 准….2组患者临床资料见表1.2组病人在性别构成,年 龄分布,脓肿形成时间,临床表现无显着性差异(P> 0.05). 表1扁桃体周围脓肿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方法穿刺组:1%地卡因咽腔黏膜表面麻醉.用自 制扁桃体抽吸针连接电动吸引器,将抽吸针伸入患侧上隐 窝前后扩大隐窝口,开启吸引器吸净上隐窝脓液.随后将 针尖逐渐向前上方轻轻探入,可有落空感;同时,可见多量 脓液吸出.轻轻转动针头方向,将脓腔内脓液吸净.更换 相同针头用1%-3%双氧水冲洗脓腔,注入抗生素.每日 1次至无脓液为止.同时静脉滴注抗生素,青霉素,氨苄青 霉素,头胞唑啉钠等任选1种,并加甲硝唑静脉滴注7, 9d.切开组…:1%地卡因咽腔黏膜表面麻醉,部分患者局 部浸润麻醉.选择脓肿最隆起和最软处穿刺抽出脓液,即 于穿刺部位切开黏膜及浅层组织,血管钳扩大切口见脓液 溢出.每日扩大切口冲洗脓腔至无脓为止.全身应用抗生 素同穿刺组.分析穿刺组与切开组于穿刺或切开后第1 天,第2,天,第3天脓腔无脓的例数,参考文献报道J,自 拟为咽部症状消失,咽部体征全部恢复正常为治愈.比较 ?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2组9d内治愈率. 2结果 经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33例.穿刺后至 脓腔无脓例数:第1天5例(15.2%),第2天27例(81. 8%),第3天30例(90.9%);9d内治愈32例(97.0%). 脓肿切开引流组30例,切开后至脓腔无脓例数:第1天5 例(16.7%),第2天25例(83.3%),第3天27例 (90.0%);9d内治愈29例(96.7%).采用卡方检验,P> 0.05,2组无显着性差异. 3讨论 正常腭扁桃体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淋巴滤泡为腺 体组织,分皮层和生发层中心两部分.扁桃体表面有8, 20个隐窝,是扁桃体上皮向内隐入形成的盲管形状,不规 则.其中位置最高最宽大的1个隐窝位于半月襞之下,称 为扁桃体上隐窝.扁桃体深面,借其被膜与咽腱膜相连. 被膜为疏松结缔组织,与咽壁附着不紧密,尤其是上部即扁 桃体上隐窝,仅有少许疏松组织充填其间.此处是扁桃体 周围脓肿好发部位.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上隐窝引流不 畅,深部滤泡化脓,以及咽部感染时上隐窝上方的Weber’s 腺化脓,均可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在脓肿最 隆起处,穿刺后切开引流,因引流点在脓腔的中上位,引流 效果不甚理想.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引流有以下几个特 点:(1)用穿刺针扩大上隐窝后,经多被感染穿透的上隐窝 扁桃体被膜探入脓腔,同时连通电动吸引器较易吸净脓液, 再行脓腔冲洗,相当于在上隐窝开放了1个低位脓腔引流 口,引流效果显着;(2)该通道多已因感染自然形成,穿刺 时几乎无阻力,痛感较传统穿刺切开盟显减轻;(3)经改制 的穿制针,针尖圆钝呈匙状,类似于小号吸引器头,对组织 损伤小.连通吸引器后,可随时观察吸出脓液情况,估计针 尖所到之处,避免损伤咽部大血管;(4)该法操作简便,快 捷,器械简单,易于应用.本文应用该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 肿病人与传统切开法对照,3d内脓腔无脓率:穿刺组 326中国厂矿医学2005年8月第18卷第4期ChineseMedicineofFactoryandMine,August2005,Vol?18,Na4 90.9%,切开引流组90.0%;9d内治愈率,穿刺组97.O%, 切开组96.7%,2组疗效无显着性差异.因本文总结病例 数量太少,失访率高,尚未发现复发病例.与文献报道 穿刺与切开复发率的差异无法比较. 参考文献 1樊忠,王天峰.实用耳鼻喉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 1998:438—440.449—450. 2徐心田.扁桃体周围炎和扁桃体周围脓肿43例[J].临床 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12(1O):475. 3陈泽字,周传理.扁桃体周围脓肿感染途径探讨【j).中华耳鼻 咽喉科杂志,1997,32(4):245—246. 4奎熙晓,张爱珍.扁桃体周围脓肿反复穿刺抽吸与切开排脓的 对比研究[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5,19(5):288. 收稿日期:2004—12—24 心律平致心律失常16例分析 刘宝刚齐大平(济南市委机关门诊部山东省济南市250001) 【摘要】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致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口服心律平每日300-6O0mg,分3次服用.结果 16例病人出现了新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1度AVB,RBBB.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在服用心律平 时,如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应及时停药,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1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956(200510L4—0326一O2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能引起原有的 心律失常加重或者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即可称为致心律失 常作用.致心律失常作用可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不 同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作用和发生率不同,文 献报道平均10%,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发生率可高达 33%【1).本组观察了服用心律平152例中有16例病人出 现了新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5%,现将16例病人进行 临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13,72岁,平均59 岁.原发疾患:心肌炎3例,冠心病9例,风心病l例,高心 病2例.用药前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多发性 房早,偶发室早8例,多发室早伴偶发房早5例,多发房早 伴短阵性房速3例. 1.2方法口服心律平每Et300—600mg,分3次服用,一 般为心律平150mg,每日3次,早搏减少后改100mg每日2 , 3次,年龄最小者用100mg,每日2—3次,服药时问长短 视早搏消失情况而定. 1.3结果判定标准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诊断 标准尚未定论,一般常用如下各项之一为致心律失常: (1)在48h动态心电图中比治疗前室性早搏数量增加4 倍或以上;(2)二联室早搏数量在治疗后增加10倍或以 上;(3)在治疗后成对室早,或短暂性室速数量增加1O倍 或以上;(4)在治疗后首次出现持续性室速或室颤;(5) 治疗阵发性室速,而室速的速率增快者;(6)治疗异位节 律时,又出现其他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者;(7)应用抗心 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出现其他新的心律失常而无其他原因 解释者. 2结果 16例病人口服心律平常规治疗量后在5—14d内出现 了新的心律失常而无其他原因可寻.5例病人出现了 I度AVB(其中1例伴有窦性动心过缓),4例出现了右束 支传导阻滞(其中1例伴窦缓),1例为I度AVB+RBBB,6 例出现了单纯性窦性心动过缓.停药3—7d后新的心律 失常消失. 3讨论 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既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也可致心律 失常.过去重视其前1种作用,而对后1种作用认识不足. 近年来,心律失常药物的广泛应用,因而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率也显着增加,有时非常严重,甚至死亡.Ic类药物致心律 失常发生率很高且危险性大.1989年美国CAST心律失常 抑制试验,应用英卡胺及氟卡胺治疗组的死亡率较安慰组 约高3倍.心律平是唯一国产的Ic类药物,它具有膜抑制 剂作用,并具有轻微的B受体阻滞剂和微弱的钙通道阻滞 作用.其电生理作用是阻断心肌细胞钙离子的内流,减轻 动作电位O位相最大上升速率,减慢传导速度,并可延长 有效不应期,降低兴奋性,延长心肌除极时间使QrtS增宽. 电生理效应显示心律平对心脏整个传导系统(包括旁路) 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希一浦系作用更明显;对房室结为 代表的慢性纤维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房室结的抑制机 制是钙抗效应所致.故心律平能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 影响心房,心室冲动的形成与传导,它是1种广谱抗心律失 常药物,对室上性,室性早搏及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预激 综合征疗效较佳,但也发现此药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本 组16例病人出现了新的心律失常如I度AVB,RBBB,窦性 心动过缓,停药3—7d恢复正常,发生率为10.5%.宋氏 还观察了110例口服心律平患者,其中心血管反应占 18.1%,以I度AVB最多见.另可见窦性停搏,严重窦缓, 束支传导阻滞并使心衰加重等.也有人报道静脉注射心律 平后出现了心脏骤停等】. 我们应用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的体会是:此药致心律 失常的副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剂量越大,致心律失常发 生率也高.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及时复查心电图, 一 旦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就要考虑心律平致心 律失常的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停药后可逐渐恢复.对老 年人窦房结功能低下者及心衰严重者勿用.因心律平有 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负性肌力作用,可降低心排血量使心衰 加重.避免与其他负性肌力药物合用,并慎与异搏定,硫 氮荸酮,洋地黄类减慢心率的药物合用,以免增加其副作 用. 参考文献 1都本洁,刘桂蕊,李彬之,等.主编.实用心脏病学基础[M].北 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3:403.
/
本文档为【【doc】 经扁桃体上隐窝穿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