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Fenton试剂处理含乌洛托品废水的研究

Fenton试剂处理含乌洛托品废水的研究

2012-06-03 3页 pdf 125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0258

暂无简介

举报
Fenton试剂处理含乌洛托品废水的研究诗画山水瓷都 诗画山水瓷都,千载江南雄镇 千年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民俗文化研究) 姓名:程来燕 班级:旅游管理082班 学号:7041808060 指导老师:黄德锋 - 0 - 目录 1.景德镇概况…………………………………………………………………………………...3 1.1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3 1.2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3 1.3景德镇经济变革………………………………………………...
Fenton试剂处理含乌洛托品废水的研究
诗画山水瓷都 诗画山水瓷都,千载江南雄镇 千年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民俗文化研究) 姓名:程来燕 班级:旅游管理082班 学号:7041808060 指导老师:黄德锋 - 0 - 目录 1.景德镇概况…………………………………………………………………………………...3 1.1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3 1.2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3 1.3景德镇经济变革……………………………………………………………………..3 2.景德镇瓷器民俗………………………………………………………………………………4 2.1瓷器典故………………………………………………………………………………4 2.1.1瓷器民俗与文化意义…………………………………………………………….4 2.1.2“太平窑”典故…………………………………………………………………..5 2.1.3风火神童宾……………………………………………………………………….5 2.1.4“知四”肉………………………………………………………………………..6 2.2各类窑变传说…...…………………………………………………………………….6 2.2.1窑变观音…………………………………………………………………………6 2.2.2窑变龙船…………………………………………………………………………7 2.2.3窑变异畜…………………………………………………………………………7 2.3陶瓷民俗及典故………………………………………………………………………7 2.3.1陶瓷民俗与文化意义…………………………………………………………….7 2.3.2“暖窑神”………………………………………………………………………..8 2.3.3 开禁迎神…………………………………………………………………………8 2.3.4行业崇拜………………………………………………………………………….8 2.3.5陶瓷民俗的其他方面…………………………………………………………….9 2.4千年陶瓷传说美丽故事………………………………………………………………..10 2.4.1瓷传说故事---风火仙师………………………………………………………..10 2.4.2瓷传说故事---神雕……………………………………………………………...11 2.4.3瓷传说故事---美人祭……………………………………………………………12 2.4.4瓷传说故事---釉里红……………………………………………………………14 3.景德镇历史发展………………………………………………………………………………..16 3.1景德镇历史传说…………………………………………………………………………16 3.1.1景德镇简要历史………………………………………………………………….16 3.1.2宋代时期的发展………………………………………………………………….16 3.1.3元代时期的发展………………………………………………………………….17 3.1.4明代时期的发展………………………………………………………………….17 3.1.5现代的发展………………………………………………………………………..18 3.2景德镇彩瓷特色………………………………………………………………………….18 3.2.1成化閗彩…………………………………………………………………………..18 3.2.2单色釉……………………………………………………………………………..19 3.2.3官窑民窑并存共荣………………………………………………………………..19 3.2.4臧窑、郎窑………………………………………………………………………..19 3.2.5粉彩………………………………………………………………………………. 20 3.3景德镇陶瓷名人………..…...............................................................................................20 3.3.1赵概………………………………………………………………………………..20 3.3.2何稠………………………………………………………………………………..20 3.3.3陶玉………………………………………………………………………………..20 - 1 - 3.3.4霍仲初…………………………………………………………………………….21 3.3.5周丹泉…………………………………………………………………………….21 3.3.6崔国……………………………………………………………………………….21 3.3.7昊十九…………………………………………………………………………….21 3.3.8藏应选…………………………………………………………………………….21 3.3.9朗廷极…………………………………………………………………………….21 3.3.10唐莹……………………………………………………………………………...22 3.3.11年希尧……………………………………………………………………………22 3.3.12朱琰………………………………………………………………………………22 3.3.13寂园叟……………………………………………………………………………23 4.景德镇旅游...................................................................................................................................23 4.1景德镇旅游简介…………………………………………………………………………..23 4.2景德镇主要旅游景点…………………………………………………………………….23 4.2.1明清园……………………………………………………………………………..23 4.2.2浮梁县瑶里风景区..................................................................................................24 4.2.3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馆…………………………………………………………...24 4.2.4景德镇陶瓷馆……………………………………………………………………...25 4.2.5龙珠阁……………………………………………………………………………...26 4.2.6莲花塘……………………………………………………………………………...27 4.3景德镇主要宾馆酒店……………………………………………………………………..27 4.4景德镇餐饮介绍…………………………………………………………………………..28 4.4.1景德镇饮食习惯…………………………………………………………………...28 4.4.2景德镇地区特产………………………………………………………………….. 28 4.4.3景德镇特色小吃…………………………………………………………………...30 4.4.4景德镇茶文化及历史……………………………………………………………...32 - 2 - 1.景德镇概况 1.1景德镇地理位置 享誉世界的“瓷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江西东北部浙、赣、皖三省交界处。位于东经116?57'至 117?42'、北纬28?44'至29?56'之间。东接婺源,南邻万年,西连波阳,北交祁门。下辖一市一县两区(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 土地总面积524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14,。其中山地69.55,,水面4.75,。座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全境大小峰峦密布,地势旁高中低,略为盆状。境内河流属饶河水系,主要两条:北部源于安徽祁门大洪山的昌江,南部源于德兴的乐安河。 1.2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景德镇历史悠久,千年窑火不断。“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汉唐以来以盛产陶瓷而著称于世,宋以后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中外闻名的瓷都。千百年的陶瓷文化,记载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在1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景德镇“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包容兼蓄,精益求精,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创造出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之誉的景德镇陶瓷。现已发展成为门类较齐全的中等工业城市和江西省的重要出口商品基地之一,并于1986年被列为甲类开放城市。郭沫若曾赞曰:“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 3 - 1.3景德镇经济变革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景德镇市各项社会事业尤其是经济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 4.39 亿元发展到2000年的 95.27 亿元,年均增长率近11%;其中第一产业 10.89亿元,第二产业48.18亿元,第三产业36.20亿元。1994年胜利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在 1980 年基础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国民经济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发展重心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尤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年均递增率为18%左右,由改革初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39%上升至38%左右。 全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兼备,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北通芜湖、南京,与津浦、沪宁线相连,南抵贵溪、鹰潭,与浙赣、鹰厦线相接。公路206国道纵贯南北,九景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客货运输量迅速扩大,初步形成东至上海、宁波,西至长沙、武汉,南至广州、珠海,北至北京等运输线路网络。罗家机场可起降麦道 82型、波音 737型等大中型客机,现已开通景德镇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武汉、郑州等地六条航线。水运客货轮300吨级船舶可常年经鄱阳湖直抵长江。市区形成了以公交12条线营运为主、出租车为辅的城区公共交通格局。邮电通讯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营业微机化、邮路自办化和通讯手段多样化。计算机因特网用户正逐年上升。 对外开放成绩显著。作为甲类开放城市,在对外招商引资方面迈开了新的步伐。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前来投资合作,对外经济贸易活动迅猛发展。“八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9501万美元,是利用外资最多的历史时期。且进资的大中型项目日益增多,项目的科技含量也日益提高。景德镇市将以更为完善的条件开展对外经贸合作。 到2010年,景德镇市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是:以呼应浦东、策应京九,加快市“昌九景”重点区域建设为契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以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为基础,着力培植景九、景昌沿线景德镇地区产业带,促进环鄱阳湖经济带的建设;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上规模、上效益为目的,以资产重组为纽带,发展一批企业集团,建设陶瓷、汽车、机械、电子、医药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优化农业、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同时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搞好环境保护,把景德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与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相适应的、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瓷都。 - 4 - 2.景德镇瓷器民俗 2.1瓷器典故 2.1.1瓷器民俗与文化意义 中国是个陶瓷大国, 其所承载的陶瓷历史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而景德镇是一个独具个性的古城, 制瓷业的生产决定着其城市发展的道路。现代的民俗学研究多把目光关注在对民族风俗的研究, 而对地方特色工艺文化缺乏必要的认识, 在大力提倡发展瓷都经济的 鉴于制瓷业的发展对景德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了解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把握今天, 传统陶瓷民俗文化对当今瓷都的特殊价值,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民俗文化 (民间文化) 出发,用历史学和文学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与民间传说及两者关系。 陶瓷民俗,民间传说,民族文化中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发明,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一大贡献。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瓷都,它是陶瓷艺术之城,也是陶瓷文化之城。千年的窑火,烧出了精美无比的瓷器,也烧出了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文献记载,景德镇的制瓷始于汉代,从发掘的五代、宋、兀、明、清等封建王朝的胜衰、兴亡,经历了若干历史 前中期)时期,不仅成为全国的制 瓷中心,也成为举世闻名上的重大变化。发展到明、清( 的瓷都,其当时的瓷业生产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正因为此,伴随景德镇而生的陶瓷文化也应是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景德镇经济中的特色产业。而陶瓷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作为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的陶瓷民俗和民间传说在推进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的同时,两者之间也在互相作用:民间传说对民俗文化进行渗入,民俗文化也传播和推广着民间传说。 2.1.2“太平窑”典故 近二百年多年来,景德镇都过着有特殊意义的中秋节。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皎洁的月亮挂在天上,空旷的河岸到处闪烁着火花,这就是镇上的传统风俗烧“太平窑”。 “太平窑”是一种类似圆筒的象征窑。它用一只只烧瓷器时用作垫底的圆瓷渣饼搭成,这种窑大的一丈多高,小的也有三尺左右。 相传太平天国期间,太平军曾几次到过景德镇。清兵的头目为了死守住景德镇,堵住江西通往安徽的通道,下令将镇上所有的烟囱和瓷窑拆掉,以便用它的砖头筑起 一座座工事,抵抗太平军的攻打。当辅王杨辅清率领的太平军已逼近景德镇。清军知大势已去,只好撤退 - 5 - 逃命。逃走前,将瓷窑烟囱,予以破坏,炸毁。而当太平军 开进景德镇时,却是下令打开官府的粮仓和金库,并要富户拿出钱粮,然后将米和钱分发给穷苦百姓。 中秋节到了,大家准备与太平军一起欢庆,但此时的景德镇已是一片萧条景象。一位老窑工说:到处都是渣饼,何不用这些渣饼垒成窑的样子,内用松柴燃烧,用窑火来庆祝。于是当晚,只见各处火光闪闪,火焰冲天,大家欢乐到深夜。 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一盛况,也寄托自己的向往,就语义双关地把它叫做“太平窑”,每到中秋节烧“太平窑”。成了景德镇的传统风俗习惯。 2.1.3风火神童宾 在督窑官唐英专门撰写《火神传》中:“神姓童名宾,字定新,饶之浮梁县人。性刚直,业儒,父母早丧,遂就艺浮地利陶。万历间,内监潘相奉御董造„„时造大 器,累不完工,或受鞭棰,或苦饥荒,神恻然伤之,愿以骨作薪乞器之成。”后人为纪念童宾舍身就瓷工,便将其作为风火神供奉,童宾烧造的就是著名的青龙缸。 2.1.4“知四”肉 景德镇的陶瓷民间传说中除了节日、祭神方面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与地方饮食风俗相关的民间传说,这也是极富景德镇地方特色的。 早先,镇上有个姓郑的窑户老板,为人尖钻,吝啬,把坯房佬折磨得个个像皮猴子。一次,瓷工中领头的蒋知四师傅,劳累了一天,肚子里没进一粒米。到断黑时 分,好容易才端上碗。一扒饭,满嘴是沙,再看菜,是五里外都闻到臭味的毒豆腐。一气之下,他把碗砸了。蒋知四是条好汉,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于是冲到老 板面前质问他。蒋知四见老板爱理不理的样子,气愤地说:“我再哇一遍,伙计们三个月不知肉味了,再不给,我们就歇工。”“敢!”郑老板恶狠狠地说。说停工 就停工,当晚果然停了工。不久,郑老板勾通了官府,把蒋知四抓进衙门。在里面经过几番折磨,蒋知肉给弄得死去活来。而蒋知四的顽强不屈使得最终被剁了头, 可坯房佬还是不复工。“要肉”的风潮越闹越大,窑户老板见杀鸡给猴看不顶用,只好答应瓷工每月十二两肉。瓷工斗 的佳肴。先将肉洗清切细,配上大菜,豆豉,争赢得了胜利,高兴地将这种肉做成味道鲜美 便放到锅里爆炒,然后放进豆腐清煮。肉煮好了,先还要行一套规矩:在坯架上,摆上三块坯板,搭成一个烧香的台 子。接着放爆竹,供肉祭奠,行完这套简朴的仪式,才能享用一个月唯一的一餐肉食。镇上的瓷工们为纪念这位英雄,把这餐肉食叫“知四肉’,而“知四”肉现在 也已经成为景德镇的一道名菜。 2.2各类窑变传说 - 6 - 2.2.1窑变观音 朱彝尊《日下旧闻》戴:“明神宗时,李太后欲得一瓷像奉之。举念间、景德镇瓷窑中器化一庄严法像,绿衣披体,晏坐支颐,两膝低昂,左偃右植,手轮梵字,篆 法宛然。献之阙下、懿旨命供于报国寺内、俾都人咸知敬礼、今京师所谓窑变观音是也。”清乾隆曾题诗以记。相传此观音为清宗室庆宽据为已有,辗转归于张翼, 也有的说已经流落到国外。 2.2.2窑变龙船 梁同书《古窑器考》:“万历十六年诏烧方筋屏风不成,变而为床,又变为船,其中什物,无一不具。” 2.2.3窑变异畜 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正德中,内使监造御器。时宣红失传不成,身家俱丧。一人跃人自焚,托梦他人造出,竟传窑变。好异者,遂妄传烧出鹿、象诸异物也”。 2.3陶瓷民俗及典故 2.3.1陶瓷民俗与文化意义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它的文化也是个复合整体。其中有为文人学者所阐释的历史文化大传统,也有诸多为各地各民族民众传承和践行的文化小传 统。中国历史文化大传统和民俗文化小传统在几千年里密切互动和互补,形成一个多元一体、内容丰富的动态平衡体系, 民俗就是这一体系中的一部分。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 民俗文化作为在民间形成的风俗习惯,也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极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是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反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 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数量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的艺术奇葩。究其原因就是民俗自身所赋有的广泛群众性,大多数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推崇的习惯与 风尚,它生长在人民大众之间,落脚于前家万户之内。 景德镇自古以来是瓷业生产城市,是开放的工商业码头。正因为此,商贾往来的很多,镇上的居民也比较混杂,各地的人都集中在此地,所以有“窑户与铺户当十之 七八,土著十之二三”之说。而来自各地的人们都有其本地的风俗习惯,经过长期的交流、熏陶、渗透,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民俗。尤其是景德 镇制瓷历史悠久,“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历经各个朝代,瓷业生产技艺不断发展与完善,享有瓷都声誉。在一千多年的 - 7 - 生产实践中,因袭成风的瓷业习俗,是景 德镇民俗中最重要、最典型的内容。 因此,陶瓷民俗文化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 2.3.2“暖窑神” 年初冬一过,各窑都在某次窑后,举行一次“暖窑神”活动,祭祀窑帮信奉的“风火仙师”又名“广利窑神”。这种祭祀活动,首先由拖坯向各搭坯户收取“暖窑 神”的费用,一般是一夫坯2块银元。大约每座窑可收到50—80块银元。款收齐后,拖坯与把庄商量( 好费用的安排,确定日期,交各窑工分头进行,向酒楼订好酒席,请三脚班,借桌凳、香炉烛台,布置场面等。“暖窑神”的这一天,窑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窑门上 贴着用黄裱纸写的“风火仙师”四个大字,两旁贴上一幅“风助火力”、“火借风威”的对联,窑墙两侧,挂两面大的“飞虎旗”。窑门前面有一供桌,桌上放有供 品和香炉、烛台。供桌稍后,两旁摆着几张桌子,中间空出一块踩地戏的场子。黄昏,窑工们齐集窑上。把庄点燃红烛、长香、虔诚默 着,酒楼送来四盘十碗加热炒或十碗加热炒席面上桌,(钱多时祷叩拜,并燃放长鞭炮。接 还办过八大八小席面),大家一边饮酒,一边看三脚班的踩地戏,一直到深夜收场。 2.3.3 开禁迎神 窑帮“童庆社’,每隔20年在装小器的“开禁’之后,都要举办一次盛大的迎奉本行师祖“广利窑神”的“迎神”活动。迎神时,要到师祖老家童街风火神童宾的出生地,去请画师绘制两面飞虎大旗,并大摆筵席款待师祖的后代。 上面两则祭神的仪式都是由风火神的传说演变而来,风火神在景德镇窑工的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至成为行业崇拜的对象。 2.3.4行业崇拜 行业崇拜并非景德镇专属的民间现象,不同的地方有属于本地的民间神话,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那些代表行业精神和行业文化的人物成为行业崇拜的对象,并对其进行祭拜。而各地的行业崇拜的不统一,则表明崇拜对象的地域所属性。 2.3.5陶瓷民俗的其他方面 清嘉庆二十年(1 816年),《景德镇陶录》载景德图中所示,已知那时有7个会馆书院,这就是徽州会馆、南昌会馆、苏湖会馆、都昌会馆、临江会馆、景仰书院。嗣后,由于商 寓客旅增多,依地域乡族关系组成的会馆公所以及各地所办书院也逐渐增加。而由于各地风俗不一,各会馆祀奉的神象也各不相同。南昌会馆祀“许真君”。临江会 馆供“肖公菩萨”。 - 8 - 婺源会馆供“朱熹神位”,山西会馆供“关帝大圣”。照此推及,景德镇的陶瓷业奉“师主”及“风火神”。清代唐英专著《火神童工传》,介 绍风火神童宾的历史传说。解放前,在每座窑房里都供有一个风火神的神龛,神龛安放在窑岭上,用窑砖砌成,内放木质灵牌,上写“风火神童宾神位”,常年由烧 窑业之中的小伙手(烧窑业中的一个工种)侍奉香灯。每逢在烧大件瓷器或烧窑发生事故时常常要更衣焚香,拜风火神,瓷器烧成后要杀猪摆酒席表示庆祝。 景德镇陶瓷民俗还包括行会行帮与帮规、行业用语等丰富内容,上面所举例子只因其与陶瓷民间传说的关系密切,如行业崇拜中陶 瓷业供奉的“师主”和“风火神”,就是由风火神童宾的历史传说而来。童宾的故事也依靠后代人们的纪念和崇拜逐步延续到今天。而烧太平窑的习俗也由“太平 窑”的传说,在瓷都的今天得到继承和发展。另外景德镇陶瓷在画面上也能看到民间风俗的影响,以“三羊开泰”为例:“三羊开泰”的图案本身就蕴涵着一种吉祥、生机勃勃之意。作为中国民间传统中的一种,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在古时就已经把它纳入到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作内容中,并成为景德镇陶瓷创作的一大特色。 从景德镇陶瓷民俗中可以看出,陶瓷民俗独具特色,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从景德镇陶瓷民俗中可以看出:它反映出历代景德镇瓷业工人运用朴素 唯物主义观点,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与自然作斗争,为自己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反映了历代景德镇瓷业工人在生产中焕发出来的智慧和力量以及所形成的思 维、信仰与风格,它反映了历代瓷业工人对各种邪恶势力的搏斗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反映了历代景德镇瓷业工人在生产实践中所产生、锤炼出来的文字记载与生 动语言。这些是景德镇瓷业工人的创造,是形成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基因,也是我们了解景德镇瓷业的环节。 陶瓷民俗文化让人们了解景德镇瓷业生产发展过程,也是进一步认识景德镇的生产发展历史和景德镇社会现状的一扇窗户。从陶瓷习俗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瓷业生产这 个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从片面到全面、从不科学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这是景德镇瓷业工人在创造陶瓷文化成果时的反映,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如何从蒙昧走向文明、 从原始走向现代化的规律。我们可以从积存的大量各个时代的瓷片中窥见端倪。种种而言,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所具有的价值是极为独特的。不一定所有的陶瓷民间 传说都能形成陶瓷习俗,但几乎所有的陶瓷民俗都来源于陶瓷民间传说,并在当代得到充分地发展。可以说陶瓷民俗并不是单一的个体,它是融经济、社会,信仰、 游艺等在内的丰富实体,其中游艺类民俗就包括民间口头传说故事、 民间谣谚、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游戏、民间竞技、民间杂技等六大部分,可见陶瓷民间传说一方面作为陶瓷文化的重要表现者,构成并丰富着陶瓷文化,一方面也是 陶瓷民 - 9 - 俗的成员,表现出陶瓷民俗传奇性的一面。 2.4千年陶瓷传说美丽故事 2.4.1瓷传说故事---风火仙师 景德镇古窑瓷厂内有座庙,叫“风火仙师”庙。庙里供奉的是一位烧窑瓷工的塑象。庙内常年烟火缭绕,供品满案,祭祀的人络绎不绝。一个烧窑瓷工的塑象,为何被镇上的人立庙供奉,祭祀朝拜呢,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原来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被奉为“风火仙师”的窑里佬,名叫童宾,又名广利,本镇里村童街人,生前是技术高超的烧窑瓷工,他家 世代以制瓷为业。童宾自幼聪明好学,从十二、三岁起,就能独自烧窑看火。父亲去世早,童宾过早地支撑起门户,继承父业烧窑。由于他技术熟练,为人正直,肯 帮助人,即使自己勒紧裤带,也要尽力帮助穷苦的瓷工们。故他深得镇里做瓷器人的爱戴。明朝万历年间,皇帝派太监潘相到景德镇 括民脂民膏,巧取豪夺民间的古瓷珍品,强逼陶工们为他来征税。他一到镇上,就四处搜 制作大批稀奇古怪精巧的瓷器,想发一笔横财回京。陶工们日夜不停地赶制。由于这些造型奇特的瓷坯,一 反传统的制作方法,烧窑的火候极难掌握,每次开窑出来的瓷器,不是扁的,就是开裂的,要不就是烧老了或者没烧熟,始终烧不成一件正品瓷。专横的潘相眼看一 窑窑的瓷器烧不成器,自己发财梦实现不了,气得暴跳如雷,手拿皮鞭,在窑场亲自监工。在这残暴凶狠的淫威下,瓷工们拖着疲沓不堪的身子,支撑在炕人的窑门 口,有的实在支持不了,就倒在地下,再也爬不起来了。潘相乃不管窑工们的死活,工期限制得更紧。童宾眼看到同伴一个一个的倒下,心里十分气愤和难过,决心 以身祭窑,来拯救大家。他对潘相说:“我用生命担保把瓷器烧好,你必须立即改善对窑工的待遇,不准虐待大家,每人每个月还要发给半斤猪肉。”潘相听童宾说 能把瓷器烧成,便答应了他提出的要求。随后,童宾便跳进了烧得通红的窑里,在场的窑工们看到这悲壮的情景,都流下了悲愤的热泪。数日后开窑,瓷器果然都烧 成了,件件洁白如玉,个个端端正正。为了纪念这位献身的烧窑师傅,陶工们把他的骨灰安葬在镇里的凤凰山上,为他建了一个庙,塑了雕像,奉为“风火仙师”。 2.4.2瓷传说故事---神雕 民国年间,在景德镇只要一提曾生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瓷雕能手。一坨泥巴他放在袖同里,一会儿功夫,就可以拿出来一件雕塑作品。要他雕一只蟋 蟀,雕出的蟋蟀就象真的:透过翅膀可以看见脊背上的纹路;要他雕一个天女散花,不谈他雕的天女何等美丽动人,光是这天女散出的花就有一千多朵,这一千多朵 花,姿态各异,找不到两朵相同的, - 10 - 而且花朵就象真的一样,仿佛还能闻到香味呢。大家都十会尊敬地把曾生称为当代神雕。曾生有这么高的手艺,按理日子应该过 得很好吧~然而,却偏偏相反。曾生所雕塑的作品,被人们称为珍品,能卖很高的价钱。可是在旧社会里,反动官吏和资本家恶霸,象刮地皮一样,层层压榨,这个 捐,那个税,最后剩下的就寥寥无几了。加上曾生为人慷慨,经常接济四周的穷苦窑工,因此,他家中经常揭不开锅,拣烂菜叶当餐,成了家常便饭。有一年冬天, 天气格外冷,鹅毛大雪一连下了三天三夜,把个古老的瓷城遮盖得白茫茫的一片。曾生的老毛病气管炎又发作了,他躺卧在床上,从夜里一直咳到天亮 ,把全身的气力都咳光了。这天傍晚,曾生正昏昏迷迷的睡着,突然听见有人喊他。曾生睁眼一看,原来是县长带着两个马弁站在床前。县长姓屠,是个出名凶残的 贪官。不等曾生开口,屠县长就皮笑肉不笑地说:“省长大人今天驾临本县,他早听说你是雕塑能手,特地要我请你上府,雕个雪 听,连忙摆手,用咳哑了的嗓门,回答说:自己病了很久,罗汉,让他欣赏欣赏。”曾生一 无气力起床雕东西。 屠县长听了,胡子翅得老高,连声大骂曾生不识抬举,命令马弁,连拖带拉把曾生带走了。雪光把屠县长公馆的后厅映得通亮,厅中央已摆起一桌酒席, 曾生被推推搡搡地拖到后院当中,他怀着满腔的仇恨,用手堆起了雪罗汉。曾生伫立在冰天雪地里,屠县长一伙喝酒作乐的狂笑声不时传到耳边,怒火在他心头燃 烧„„。冬去春来,随着天气转暖,曾生的气管炎病也渐渐好了。为了生活,他又开始上坯房,捧起泥巴,一件件地精雕细刻起来。这时候,屠县长又找到曾生的头 上来了。他要曾生给自己雕一尊座像,准备放在厅堂中央,摆摆自己的威风。同坯房的工人们一听,都为曾生焦虑,因为大家都知道曾生最痛恨屠县长了,这尊座 像,他无论如何也不肯雕的,可是如果曾生不雕,屠县长怎么肯放过他呢,出乎意料的是,曾生竟然一口答应了。只是他跟屠县长讲明:在雕像期间,任何人都不准 进入他的坯房。曾生的这一举动大家都感到奇怪,猜不出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时间象流水。按照屠县长规定的期限,三六一十八天,曾生把像雕好了。这 一天,屠县长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得意的想着:凭着曾生一手神奇的手艺,他的这尊瓷像肯定是不同凡人了。于是,他头戴大礼帽,身穿长衫马褂,手拄文明 棍,神气十足地率领一帮人,来到曾生的坯房,要把雕像取走。镇上的窑工们一听说,都纷纷赶来,想看看究竟。雕像捧出来,屠县长一看就气昏了~这尊座像,脑 袋象个猪头,脸上尽是横肉,龀牙咧嘴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和屠县长完完全全是一个模样。“哈„„”工人们一看轰然大笑起来。屠县长气急败坏,羞恼万分,连 忙命令马弁将这座雕像打碎。几个马弁围住瓷像,棍如雨下。说也奇怪,这座瓷像竟铁铸一般结实,任凭棍敲棒打,就是不碎。屠县长急了,气呼呼地自己上前, - 11 - 抡 起文明棍,劈头劈脑地打去。这一打不要紧,只见雕像纹丝不动,屠县长却“啊 呀”抱头痛叫,倒在地下直滚。一个马弁从地上拾起文明棍,朝着瓷雕像连连打去,屠县长又在地 打在雕像头上,却痛在屠上连连打滚。只见他连哭带喊:“别打呀~别打呀~”原来文明棍 县长的身上。啊~这真是奇事了~难道这雕像和屠县长的灵气相通,屠县长疼过一阵,再也不敢停留,他一面挟起文明棍仓惶逃跑,一边哭 丧着脸大喊:“神雕~神雕~”、“神雕~”工人们一下明白了,神雕嘛~当然是雕得入骨三分。曾生把对屠县长的恨,全部倾注进这尊雕像里去了。这时,曾生的 脸上,露出了微笑。 2.4.3瓷传说故事---美人祭 从前,有一个皇帝,一天,不小心把一只玉石酒杯摔碎了。这只酒杯可是一件稀世珍品啊~它小巧玲珑、鲜红透亮,在太阳或灯光的映照下,它放射出耀 眼的红光,就象一团火焰在燃烧。皇帝把这只酒杯看成最心爱的宝物,每天用来斟酒,第一杯敬天,第二杯敬地,第三杯敬祖宗。这样的酒杯打碎了,皇帝还能不心 疼吗,他心急火燎,立时召来文武大臣,下令要他们再搞到一只。大臣们听了,你看我,我看你,不敢作声。因为他们知道,这只酒杯,是一位石匠在十万大山中偶 尔发现了一块红宝石,采出来做成的珍品,要再搞到一只,真比登天还难哩~皇帝见大臣们不回话,气得跺脚又挥拳。大臣们见皇帝发了火,吓得浑身打颤,一齐趴 在地上,连气也不敢透啦~这时,有一位姓潘的大臣,自告奋勇地向皇帝提出,他可以搞到一只同样的酒杯。潘臣为什么敢在皇帝面前打保票,说他可以搞到同样的 酒杯呢,原来,两年前他南下巡视,来到江西景德镇,看到这里的瓷工用泥巴烧做出来的瓷器,洁白晶莹,跟玉器一样的精美,心想:既然景德镇的瓷工能烧出白莹 莹的瓷器,就不能烧出红艳艳的瓷器吗,他当即领了圣旨,耀武扬威地来到镇上要瓷工为皇帝烧造这种颜色的酒杯。景德镇的瓷工听到这个消息可慌了神,因为他们 还从来没有烧过这种红颜色的瓷器哩~然而,皇帝的圣旨是不能违抗的。 瓷工们百般无奈,开始点火试烧起来。大伙儿烧了一窑又一窑,可一件红颜色的瓷器也没有烧出来。潘臣心里也急了,他想,要真是烧不出来,自己丢了 官事小,犯上个欺君之罪,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他越想越害怕,就对瓷工下了最狠毒的命令:假若在限期内烧不出,就将瓷工们处死。瓷工中有个姓梅的看火老 师傅,他有一个女儿,名叫梅英。梅英看到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爹爹整日在窑里操劳,熬红了眼,累弯了腰,而红颜色的瓷器依然烧不出,就找了个机会,对父亲说: “爹爹,我们还是趁早逃跑吧~”、“逃跑,”梅师傅一听,摇了摇头,说:“我们逃跑容易,可镇上还有许多瓷工呢~”、“这——”梅英把话咽下去,不 - 12 - 作声 了。梅师傅接着说:“我们瓷工应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只有设法烧出红瓷器来,才能保住大家的性命,使景德镇的窑火一代代旺下去。”梅英听了爹爹的 一席话,羞愧得脸红了,双颊上象搽了层胭脂。是呀~自己都已经十六岁了,怎么一点也不懂事,竟想到逃跑~可怎么才能烧出红颜色的瓷器呢,梅英急得吃不香, 睡不安。这天晚上,梅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老想着爹爹和瓷工们在窑前苦苦烧瓷的情景。不知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她只见一位白了苍苍的老 爷爷来到她的床前,对她说:“姑娘,你不是想烧出红颜色的瓷器来吗,景德镇郊外的东南乡有一座高岭山,山顶上有一种红釉石,找到到 怕困难,”、“不怕~不怕~”梅英大声地喊着。这一喊,把自己喊它,就有办法了,你怕不 醒了。梅英很惊奇。她连忙爬起床,跑到窑上,把梦里的事说给爹爹听。梅师傅根本不相信, 说:“梦里的事不能当真,高岭山我去过多次,从没见到有那种红釉石。”可梅英想到潘臣规定的限期已近,与其看着爹爹与瓷工惨遭杀害,不如去找找看,万一找 到了,岂不是救了大伙的命吗,于是,她一个人悄悄地奔向高岭山,高岭山,高万丈,光秃秃的,寸草不长,到处是狼牙怪石。望着悬崖陡壁,梅英倒吸了一口冷 气,有些胆怯。可是一想到瓷工们正在窑前受熬煎,一想到景德镇的窑火应该一代一代旺下去,梅英就有了勇气。她一步步地在悬崖陡壁上攀登,爬呀爬呀,当她用 出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攀上一个悬崖时,不料,穿在脚上的那双鞋子却掉下了万丈深渊。没有鞋子怎么行呢~梅英只好脱下身上的罩裙,撕开来包在脚上,一步一 步地向山顶爬。一会儿工夫,脚上的布又被锋利的岩石撕破了,皮肉也磨破了,鲜血一滴滴地流了出来,伤口痛极了,梅英简直不敢再走了。这时梦中那位老爷爷的 话在她耳边响起:要想找到红釉石,就不能怕困难。梅英顾不上双脚在流血,倏地站起来,继续向山顶爬去。梅英爬起又跌倒,跌倒又爬起,每爬一步,脚下便印出 一朵血花,一朵又一朵,弯弯曲曲地伸向山顶。当梅英爬到山顶,由于流血过多,便一头栽倒在岩石上,昏迷过去。再说梅师傅回到家里,不见了女儿,估计她一定 到高岭山去了,就顾不得疲劳,连忙奔向高岭山。当他顺着血迹,找到了女儿,女儿已经双目紧闭,离开了人间。梅师傅抱着女儿哭得死去活来,那悲切的呼唤,一 声声撼天动地。当他把女儿埋葬后,发现女儿躺过的地方,被鲜血浸透了,变成红艳艳的石头。梅师傅知道这就是要找的红釉石,就挖了出来,带回窑上,研磨成釉 浆,涂在瓷坯上,经窑火一烧,果然,那釉面殷红光彩夺目的瓷器烧出来了。望着用女儿鲜血凝成的红色瓷器,梅师傅的眼泪就象泉水一般涌了出来。潘臣拿到比原 先还要艳丽的红颜色酒杯,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赶回京城,呈献给皇上。皇帝见了,连声赞叹,更加格外珍爱,还为潘臣加封,连升三级。谁能想到潘臣的高官厚 禄,却是用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的生命换来的~瓷工们为了纪念梅英,就把这种红颜色的瓷器, - 13 - 取名为“美人祭”。今天,在高岭山的山岩上,还可以寻见斑斑点点 红的石头,据说,那是当年梅英的一腔热血浇灌出来的血花~ 2.4.4瓷传说故事---釉里红 瓷器中的釉里红,是釉下的珍贵颜色。这种颜色亮堂润泽,看上去就象宝石镶嵌在瓷器里一样。这样珍贵的釉里红颜色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传说是这样 的:元朝,景德镇有个叫赵子聪的陶瓷工人,三十五、六岁的年纪,对烧瓷有一手独到的本事,加上肯用心思搞发明创造,全坯房的窑工都称他叫“赵全能”。那时 候瓷器上的花纹都是用手工刻上去的,又慢又费功夫。赵全能立志要在瓷器上象绘画一样,用毛笔描花纹。可是,他费尽心血,也 能对此并不灰心,他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没找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赵全 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这个愿望的。可是,象赵全能这样一个穷苦的窑工,要想搞一件发明创造谈何容易。 开始时,赵全能帮工的那家窑户老板,以为赵全能会很快搞成,所以还愿意出钱资助。因为搞成了,他就可以一本万利,大发横财。后来,窑户老板见赵全能一次一 次的试验失败了,便立即拒绝提供给赵全能试验的条件。这一来,就给赵全能作难了。平日,赵全能连吃饭的钱也难挣上,有时还得让女儿小梅到河滩边上拣破烂帮 助度日。尽管困难重重,可赵全能搞试验的决心却丝毫也没有动摇。于是,他就向窑户老板借钱试验画瓷的颜料。老板的手段真辣,每借他的窑位烧一次瓷器,就要 收一贯铜钱。这样,天复一天,月复一月,转眼一年了。赵全能欠下窑户老板三百贯铜钱。这一天,正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准备着过年,赵全能却蹲在屋里,摆 弄他从山里找来的石料,他的独生女儿小梅在旁边帮着研磨料石。父女俩干得正专心,突然,一阵“砰砰”的打门声,赵全能开门一看,门外正站着窑户老板和他的 管帐先生。还未等赵全能开口,窑户老板就板起脸来发话了:“年三十啦~欠帐该还了吧~” 赵全能忙央求说:“老板,如今我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拿不出钱来还,请老板宽容,等我做成了颜料,一定如数还清。” 窑户老板听了,嘿嘿一声冷笑:“不行,今天一定得把帐还清。”说着,他眼珠骨碌一转,定睛瞧着小梅,又开口说:“我已替你想好了,王大户要买个童养媳,出 价三百贯,你女儿小梅去,不就可以把债还清了吗,” 赵全能一听老板逼他卖女儿还债,心中火冒三丈。这小梅,从小死了娘,硬是赵全能一口粥,一口水地好不容易才把她喂养大。这是他身边唯一的亲骨肉,要他卖小 梅,不就是挖他的命根子吗,赵全能强忍住怒火,连连摇头:“老板,女儿我是决不卖的。” 老板立即拉下阴沉的脸说:“哼~不卖,那就马上把帐还清。另外,从此不准你再我窑里烧什么鬼东西了。” 赵全能这时真是心如刀割。他想:不卖吧,眼前老板逼债催命,还不准他再 - 14 - 搞试验了。卖吧,又怎舍得让相依为命的女儿去受苦,受人欺侮„„。最后,他还是摇着 头,连声说“不„„不行呀„„。” “嗨~这是老板给你的一条活路,卖了小梅还清了债,减少你的负担。再说,等你有了钱,还可以将小梅赎回来嘛。”管帐先生在一旁替窑户老板帮腔。在老板连声 威逼下,赵全能感到实在走投无路,一横心,把小梅拉在怀里,哽咽地说:“小梅,不是爹爹心狠要卖你,实在是没路走了„„”说着,赵全能大滴大滴的眼泪落了 下来。小梅紧紧攥住爹爹的衣袖,千呼万唤,苦苦地央告着不要卖她„„。 “唉~苦命的孩子呀~爹爹怎么忍心卖你呢。可实在没法子,你不去,大家都活不成,你去了,等爹试成了颜料,再把你赎回来。” 听爹这么一说,小梅立即松开了手,用袖子擦着眼泪,向赵全能跪拜说:“爹爹保重„„”便起身要走。这一下,赵全能又舍不得了,一把拉住小梅,父女俩抱头痛 哭起来。窑户老板不耐烦了,一把抓住小梅,恶狠狠地喝道:“别噜嗦了,快跟我走吧。” 眼看着小梅给拉走了,赵全能悲愤欲狂。突然,又见小梅奔了回来,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钢板,往赵全能手板心一放,说:“给~这是你平日给我零用的,我没花掉, 留着你做事用吧~” 这一夜,外面爆竹响声连天,家家都在辞旧岁迎新春,赵全能却手捏着两枚铜钱,呆呆地一直坐到天亮。 过了年,赵全能又在窑里忙碌着。这时,窑户老板派人来说,这是最后一次让赵全能在他窑里试烧了。赵全能听着,仿佛跌进了万丈深渊。他知道,这次 试验,难保成功,若再不成,那以后怎么办呢„„赵全能想到这里,泪珠禁不住夺眶而也,他奔到窑炉前,对着刚刚摆放进去的瓷坯,口里默默地念着:“老天保佑 吧~老天保佑~”说着,他弯腰把手伸进匣钵,把瓷坯放好。但听得“叮当”一声,赵全能上衣口袋里那两枚铜钱掉进了匣钵,正巧落在瓷坯上。赵全能本想将铜钱 拾起,但又怕碰坏了瓷坯,误了这一窑的的试验,所以,也只好让铜钱落在里头了。烧窑时,赵全能提心吊担地在窑边守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头上一开窑,窑工们首 先将赵全能烧试的那叠匣钵捧出来,打开匣钵盖,一件瓷器拿出来„„又拿一件。上面都是精光光的,一点儿图案颜色都没有。赵全能知道又是一次失败„„。突 然,一个窑工惊叫了一声:“看~这瓷碗上有两个圆圆的红颜色呢~” 赵全能急忙夺过瓷碗,啊~那是两枚铜钱留下的印子。赵全能下心里明白了:铜可以做画瓷的颜料„„ 真是喜从天降,赵全能二话没说,转身就往害里奔。回到家中,他到处翻寻,把尽剩的一把铜锁磨成了粉末,又掺入一些药料,调成浆糊糊,用毛笔沾着,一笔一笔 在瓷坯上细心地绘画起来。赵全能拿着已经画好的瓷坯,找到了窑户老板,苦苦要求再借用一次窑位做试验。可是 心肠毒辣的老板要赵全能先拿钱来,没有钱,说什么也不答应。赵全能心中又急又气,他放胆说:“老板,再给我试烧一次,如若不成,我宁愿终身帮你做工,不要 工钱。”。“真的,”窑户老板 - 15 - 贪婪地望着赵全能。 “真的~”赵全能肯定地回答道。 “哈哈~”窑户老板顿时眉开眼笑起来,“好吧,再给你一次机会,可别忘了,不成功,你就得给我做一辈子的工罗~” “要是成功了呢,”赵全能反问。 “我就输给你三百贯,让你将女儿赎回来。”在窑户老板的心眼里,赵全能是永远试不成的,这只是一句信口开河的话。 “好~一言为定。”赵全能心中充满了希望。窑户老板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赵全能这次试烧居然成功了。只见那透明的釉下,那红光闪闪的图案花纹,竟是那样绚丽 迷人~釉里红的成功,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瓷城。赵全能创造的釉里红,从此结束了靠刻花来装饰瓷器的历史,它与这时期发明的青花釉料,相互衬托,相互比美,难 怪当时人们称赞说:“青花瓷能入瓷骨,釉里红更入釉骨。” 小梅终于回到了赵全能的身边,父女团聚,快活之中,不免又流下滴滴辛酸泪。 3.景德镇历史发展 3.1景德镇历史传说 3.1.1景德镇简要历史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固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之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时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发展到历史颠峰。2000多年的制瓷文化和技艺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尤其是熔工艺,书法,绘画,雕塑,诗词于一炉,真是"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绚丽的色釉,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乾隆时期,景德镇的瓷窑很多,而且分布很广,除官窑外,还有民窑两三百处,工匠数以万计.这个时期生产的青花瓷画面清晰干净,色彩翠蓝光艳,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较之明代又有发展.创作的粉彩瓷器色调柔和,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在瓷胚上用西洋油画激发作画,再入窑烧制成的珐琅彩瓷器,融汇中西,异常精美,是皇宫的专用品。在这些绚丽多彩的名贵瓷器,通过各种渠道,沿着路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16 - 3.1.2宋代时期的发展 宋代,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着称于世。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莹润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三者互相结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风姿,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宋代的景德镇不仅烧造出了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种颜色釉瓷器。 3.1.3元代时期的发展 元代景德镇成功地烧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这是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类。青花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且风格幽靓典雅,素净秀丽。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衬托,颇具中国水墨画之特色,并且标志着由素瓷转为彩瓷的新时代的到来;元青花以其多层次,满画面,主次分明的装饰特征和以彩绘为主兼刻、划、印花的装饰技法,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釉里红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瓷器,烧成难度大,色彩艳丽,以至于到今天它还是一个极其珍贵的瓷器品类。釉里红可以单独装饰瓷器,亦可以与青花结合,称作青花釉里红,两者相映生辉,极其名贵。 在高温颜色釉的烧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设立于1278年的浮梁瓷局掌烧的“枢府”瓷,胎体厚重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又称“卵白釉”)。这种洁白润泽的枢府卵白釉,是青花和釉里红等彩瓷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为以后釉上彩瓷器和明初“洁白”瓷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它色釉如红釉、蓝釉、金釉等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各种呈色剂的发色规律已有熟练的掌握,使景德镇瓷器装饰异彩纷呈,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 银的局面,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3.1.4明代时期的发展 明时的景德镇官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景德镇真正 - 17 - 成了“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除了在继承前代技术并发扬光大的种类烧造方面外,明代景德镇还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没落的著名窑场的优秀技艺,并广采博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创造了许多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装饰,真正是“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而所有这些创新,不仅造就了明代景德镇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而且光照千秋,辉映千古。 永乐时,景德镇成功地烧出了玲珑瓷,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又造出精细的青花玲珑瓷,玲珑瓷碧绿透亮,青花青翠幽雅,融为一体,引人入胜。大龙缸和薄胎瓷的烧造成功,是明时景德镇瓷业高度技术成就和制瓷技师惊人智能的体现。大龙缸,直径高度均达70厘米以上,通身饰以五爪龙须,形制巨大,气势宏伟,荘重肃穆,为帝王专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进而更现它的神秘。薄胎瓷的制作,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制瓷技师的艺术匠心和智能,最薄最细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纸”。 3.1.5现代的发展 宝瓷林生产的粉彩轧道瓷 时间推移到了新世纪,景德镇陶瓷也经历了从国有十大瓷厂到民营企业的转变。目前景德镇地区的陶瓷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新的阶段,陶瓷企业越来越多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形成了“术业有专攻”的态势,一些在烧成难度很大工艺如高温颜色釉、粉彩轧道工艺等也有企业把它们又重新的发扬光大。比如景德镇的景德缘陶瓷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尽心尽力去发扬中国陶瓷传统文化的企业。他们经过努力终于实现了对高温色釉、粉彩轧道等工艺的继承和发扬。 3.2景德镇彩瓷特色 3.2.1成化閗彩 以成化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空前的绝作。创于成化时期的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閗彩工艺,开创了我国彩瓷的新时代。成化时期的閗彩,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种,多者达六种以上,而所施色彩的特征又极其鲜明,比单纯的釉下彩或釉上彩更加绚丽,给人以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之感。至嘉靖(公元1522,1566年)、万历(公元1573,1619年)年间在成化閗彩的基础上创出了青花五彩,改变以閗彩中仅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的主色地位,而使青花只是构成整个图案的一种颜色,青花和红、黄、绿等色处于一样的地位而没有主从之分,这就大大丰富了青花五彩的表现力,呈现出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以及釉下蓝色为主突出红色的局面,嘉靖、万历彩瓷也就以图案花纹满窑, - 18 - 色彩浓艳深翠而行于世。明代彩瓷还有白地绿彩、青花红绿彩和釉上五彩以及填彩、金彩等等,素三彩也较为出名。 3.2.2单色釉 明代景德镇的高温单色釉(烧出温度在1200?以上)和低温单色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瓷器都有很大发展。白瓷的制作,明代各朝都有烧造,各臻其妙。永乐的洁白甜净;宣德(公元1426,1435)的汁水莹厚如堆脂,光莹如美玉;嘉靖的纯净无杂;万历的透亮明快;无不使人叹服称奇,爽心悦目。明代单色釉最具突出成就的还有永乐、宣德的红釉和蓝釉,以及成化孔雀绿和弘治(公元1488,1505年)黄釉。明永乐时的鲜红器亦称“祭红”,釉厚如脂,光莹鲜艳,有“永乐之宝”之誉,赢得“永器鲜红最贵”的评价。宣德年间的宝石红釉又比永乐鲜红釉更胜一筹,釉汁晶莹似红宝石,胎质细腻坚致,极其名贵。明代的蓝釉瓷器,在宣德时烧造较多,后人把它和白釉、红釉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 3.2.3官窑民窑并存共荣 清代前期的景德镇制瓷业,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极度繁荣境界,制瓷技术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此时的景德镇“延袤十余里,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万,借此食者甚众,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垛”(唐英《陶人心语》),“利通数十省,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与明代一样,清代也是官窑民窑并存共荣,并且均有名窑精品。 3.2.4臧窑、郎窑 清代前期的御窑厂,名窑辈出,创新层出不穷。康熙年间著名的官窑有“臧窑”、“郎窑”。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陶官臧应选所造。臧窑的主要成就是单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红均极为精巧。康熙青花色彩艳丽纯净,莹澈明亮,层次分明,有“青花五彩”之誉,别具风格而“独步本朝”,尤其是民窑青花更为清代青花的典型代表;康熙五彩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而成了彩瓷的又一个转折点,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而且,随着色彩的增多,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嘉靖在樊红、霁红等地上描金的单一手法,而使康熙五彩鲜艳富丽,光泽透澈明亮。郎窑,为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御窑时生产的瓷器。郎窑以仿明宣德和成化窑器而着称。郎窑的杰出成就,是仿制明宣德祭红釉而创制的以郎窑红为代表的颜色釉,郎窑红,“华而不俗,色正朱”,其深艳的色泽,犹如凝结的牛血一般鲜红(故也称其为牛血红),釉 - 19 - 面透亮重流,器物里外开片,既象玻璃般光泽鲜艳夺目,又象红宝石一样瑰丽,极为名贵,为历代珍品。康熙时还曾烧制出与郎窑红齐名的色调淡雅的缸豆红,也称美人醉;用诗“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形容它极为贴切。 3.2.5粉彩 在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于康熙朝始创的粉彩,到雍正年间获得空前的发展,并且有“清一代,以此为甚”,彩料中砷元素的掺入,加上国画没骨法渲染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书画的阴阳、浓淡、深浅的立体感,同时粉彩烧成温度较古彩低,色彩对比比较和谐;因而显得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烂雅丽,形象逼真,构图文雅隽秀,所谓“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而又以瓷器艺术为第一的督陶官唐英主持下唐窑,成就辉煌,既是乾隆一朝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制瓷史成就的代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以47岁之身协理窑务,他以陶人之心主持陶政。胎质、釉面、器型、品种、工艺手法、装饰形式、釉上和釉下彩绘,无论仿古,无论创新,无不登峰造极。正如《景德镇陶录》所述:“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金。又仿效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种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窑至此,集大成矣~”。 乾隆一朝盛极一时 从乾隆中期开始,景德镇的瓷业已露衰落之端倪,到晚清而日趋衰落,道光以后,一直到公元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景德镇瓷业一直处于萧条状态,“故乾隆一朝,为清极盛时代,亦为一代盛衰之枢纽”《饮流斋说瓷》。 3.3景德镇陶瓷名人 3.3.1赵概 字叔朋,生于西晋。东晋时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当过官。赵概为人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后为奸臣所害,降职贬官,遂隐居于景德镇。来镇后,他运用在浙江了解和掌握的越窑制瓷技艺对景德镇陶瓷的胎釉配制、制坯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陶瓷生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人们敬爱他,爱戴他,称他为“制瓷师主”。赵概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于明洪熙时,在镇内建起了一座“师主庙”,世代奉祀。 3.3.2何稠 隋代著名建筑家、工艺家。何稠为研制琉璃瓦,曾专程前来景德镇进行试烧。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使烧成温度大为提高,成功的造出了琉璃瓦。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使景德镇陶 - 20 - 瓷生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3.3陶玉 景德镇钟秀里人,唐代制瓷名匠。唐时,陶玉在镇郊设窑造瓷,所造瓷器“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唐武德中(公元618,626),陶玉将所产瓷器载入关中,进贡于朝,被称为假玉器。陶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陶窑”。 3.3.4霍仲初 景德镇东山人,唐代制瓷名匠。唐时,霍仲初自办一窑,所造瓷器“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瓷进御”,使新平瓷器一举名天下。霍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霍窑”。 3.3.5周丹泉 字时到,苏州人,明隆庆、万历间的制瓷名匠,氏善仿古器,所制定鼎、文王鼎等器,足以乱真;所制陶印、文式、辟邪、龟象、瓦钮、连环,其成色概如白定。周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周窑”。 3.3.6崔国 明隆庆、万历间的制瓷名匠。他所制的瓷器,多仿宣德、成化之路,制作精细。崔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崔公窑”。 3.3.7昊十九 又名昊为,景德镇人。生于明嘉靖前期,卒于明万历后期,明代制瓷名家。昊聪明过人,工诗善画,所制瓷器,精美绝伦。他制作的流露盏,明如朱砂,色如晚霞;制作的卵幕杯,薄如蝉翼,晶莹透亮;制作的瓷壶,造型优美,风格典雅。明万历间,御史樊玉衡曾赠给昊十九一首诗,诗云“宣窑薄甚永窑厚,天下驰名昊十九;更有山诗清动人,匡庐山下重回首。” 这首诗好度赞扬了昊十九超人的制瓷才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仍藏有昊十九所制的凸雕九龙方盂,口有铭文,文曰:“钧尔陶兮文尔质,龙函润珠旭东壁 ,万历昊为制。” 3.3.8藏应选 清朝廷派驻景德镇的督陶官。清康熙十九年(1650年),朝廷派遣藏应选等人驻景德镇御窑厂督造御器。在他督陶的,年中,御窑厂所造瓷器各色俱全,其中尤以鲜红、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为最佳。藏氏督造时,其窑称为“藏窑”。 - 21 - 3.3.9朗廷极 字柴,清康熙间的江西巡抚兼景德镇督陶官(自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兼职督陶,年)。朗氏督陶时,其窑称为“朗窑”。清人刘廷称朗窑乃“柴中丞公开府江西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又称朗窑所造的描金五爪双龙酒杯、脱胎碗等器“诚可谓巧夺天工矣”。 当年朗窑所创的一种红釉瓷器,极为名贵,被称为“朗窑红”。此外,朗窑还创烧出一种颇为珍贵的素三彩。 3.3.10唐莹 字俊公,别号俊公氏、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君士人、陶人、陶使者等。关东沈阳人,生于1682年,卒于1756年,清代朝廷派驻景德镇的督陶官。雍正六年(1728年),奉命驻景德镇协理陶务,至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十一月,结束陶务离镇。他在景德镇协理陶务的,,年中,为发展陶瓷生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记载,雍正六年秋季,唐英一到景德镇,便来到瓷工当中,与工人们吃住在一起。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基本上掌握了制瓷的要领。在此基础上,于雍正八年(1730年)绘制《陶成图》。雍正十三年(1735年),著成《陶成纪事》。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撰成《陶冶图说》,并制陶20幅,对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进行了科学。唐英的这些著作,对指导、促进景德镇的瓷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镇督陶期间,唐英还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传世作品甚多,他的力作“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行书笔筒”、“冬青釉隶书瓷板”、“粉彩三果盘”等,现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处。为纪念这位曾为发展景德镇瓷业生产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督陶官,1987年有关部门在市郊盘龙山兴建了一座庄严、古朴的“唐英纪念室”,室内陈列了唐英的画像、塑像及著作。 3.3.11年希尧 清雍正间的淮安板罐督理兼景德镇御窑厂窑务。在他兼管窑务的,,年中,其窑称为“年窑”。当年,“年窑”所造瓷器“极其精细”,“琢器多卵色,圆器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堆暗花,玲珑诸巧详,仿古创新”。这段时间,发明了不少新的色釉,其中尤以胭脂釉瓷为最佳,其胎骨极薄,在器外胭脂釉色的映照下,器内的白釉也隐隐透出粉红色,极是好看。清人查俭堂在《年窑墨注歌》中称道:“国朝陶器美无匹,迩来年窑称第一。” 3.3.12朱琰 字桐川,别号笠宁,海盐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中进士,曾任江西巡抚幕僚。 - 22 - 朱氏在江西任职时,对制瓷历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陶瓷史――《陶说》。全书分说今、说古、说器上、说器中、说器下六卷。该书对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朱琰除著有《陶说》外,还著有《金华诗录》、《明人诗钞》、《词林合壁》等等。 3.3.13寂园叟 清代人。著有《陶雅》一书,该书对陶瓷的起源,古代瓷器的胎质、釉色、装饰以及陶瓷销售情况均作了记述,特别是对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所产器物的记述更为详细。这部书对研究中国制瓷历史,特别是研究清代制瓷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景德镇旅游 4.1景德镇旅游简介 景德镇位于赣(江西省)、浙(浙江省)、皖(安徽省)三省交界处,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旅游热线--庐山、黄山、龙虎山、九华山、三清山、鄱阳湖、千岛湖的中心区位(均在150-200公里左右)。景德镇市本身的旅游资源也非常独特,内涵丰富,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旅游资源对外界的影响力占优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历史积淀是景德 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据。读过中国史书的人,一般对景德镇这个镇官方对外宣传景德镇作为 地方都会有所了解。历史上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4.2景德镇主要旅游景点 4.2.1明清园 明清园在景德镇东郊的雕塑瓷厂旁边,建筑物仿明清建筑风格,非常独特,是景德镇国际陶艺中心所在地。园内的瓷器街是景德镇古代瓷器商业街的再现,景德镇的许多陶瓷工艺美术艺人在此设工作室,展示景德镇陶瓷雕塑技艺。 - 23 - 4.2.2浮梁县瑶里风景区 浮梁县瑶里风景区 风景区位于距景德镇市区50公里外的浮梁县北部山区瑶里镇,是今日景德镇市一个较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建筑:瑶里镇的建筑很有特色,许多建筑物呈徽派建筑风格,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自然风景:瑶里位于景德镇的山区地带,有些地方人迹罕见,自然生态保存得比较好,风景非常秀丽。瑶里北部与安徽省交界处的汪湖原始森林是瑶里镇、浮梁县乃至景德镇市官方对外宣传的一张旅游王牌。 瑶里与景德镇瓷器:据瑶里镇的年长者介绍,瑶里曾是景德镇的制瓷中心之一,所产瓷器通过瑶河运达景德镇销往全国各地。现在瑶里镇还可以见到当年大规模生产瓷器的遗迹。 瑶里与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国时期,由于地处偏僻山区,瑶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军队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现今仍保留有当年中共新四军活动遗迹和瑶里中共军队的整编旧址,是瑶里对外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旅游的依据。 瑶里古镇 - 24 - 4.2.3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馆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是中国陶瓷专业博物馆。在江西省景德镇市瓷都大道盘龙岗。1979年筹建,1984年10月 1日正式开放。 景德镇的瓷器制作最早可上溯到1700 多年前,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景德镇制瓷技艺史上的鼎盛时期。除历代名瓷得到发扬光大,还独创了古彩、粉彩、素彩、硬玉彩、珐琅彩以及被外国人赞美为“嵌玻璃的瓷器”的青花玲珑瓷,以及“郎窑红”、“美人醉”、“三阳开泰”等名贵颜色釉,在世界瓷业史上放出了奇光异彩. 该馆馆区范围达83万平方米。馆区内有古窑建筑群和清代民居建筑群。古窑作坊内,有瓷工进行手工制瓷技艺表演,烧制仿古瓷;清代民居建筑内,有景德镇陶瓷发展史和书画展览。民俗建筑内,有景德镇瓷业民俗展览。 该馆现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 100余件,尤以永、宣官窑及元瓷器和元青花工艺技术标本为多。宋影青龙虎枕,采用镂雕与挖雕结合;元青花梅瓶属元青花中的精品;明宣德青花海兽大盘,直径72厘米,为当年御窑专制品。 该馆还设有湖田古窑址陈列馆。馆属品陶斋,专门从事古瓷研究。 该馆与江西省博物馆合办有《古瓷》刊物。 - 25 - 4.2.4景德镇陶瓷馆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览馆于1979年开始筹建,该馆以异地保护明清古建筑为依托来立馆,业务活动以研究展示瓷业习俗、传统、工艺,开发旅游为主。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布有“明闾”、“清园”等明清古建筑群12栋,4600平方米,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2.5龙珠阁 龙珠阁 龙珠阁是古代景德镇为皇帝烧制瓷器的工厂遗址,位于景德镇市区的东门头,现今建筑为1990年仿古重建。 龙珠阁自唐代兴建以来,几经兴毁。现在重修的龙珠阁红墙黄瓦,重檐飞翘,秀丽端庄,气势恢宏。明、清王朝曾在此设立御窑厂,并派督陶官距此坐镇,监造皇宫用瓷。该阁遂成为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后逐渐衍化成景德镇的标志性建筑。阁内陈列了明清官窑复原模型和被评为中国十大文物精品系列展的明朝极盛时期出土的官窑瓷器展。 - 26 - 4.2.6莲花塘 莲花塘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区内,是景德镇一个非常有名、风景优美的休闲场所,曾经因满塘盛开莲花而得名,塘的北面是莲花塘公园。 莲花塘南北向水面最长约340米,东西向最宽约130米,塘的中心位置有一小桥,将池塘划为南北两部分,近似“吕”字型。南北两块水面中各有一座亭阁,古色古香,在周围蓊郁树木的相映下,构成一幅非常美丽的景致。莲花塘北岸树木参天,夏季非常凉爽,并建有景德镇合资宾馆,该宾馆曾经是景德镇最高级的宾馆;塘的南岸连社路上坐落着景德镇陶瓷馆、陶瓷大世界和中共景德镇市委。 莲花塘相传古时叫做沉玉塘,史料中记载:“沉玉塘在薛家坞,为薛尚书女尽节处„„”在宋代,因苏东坡好友佛印曾在此居住过的缘故,莲花塘又得名佛印湖,今天在莲花塘风景区路口树立的一块大太湖石上,还镌有佛印湖三个大字。中华民国时这里又辟为公园,称新邑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扩建为莲花塘公园。 4.3景德镇主要宾馆酒店 同时随着景德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已有的酒店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都在以3到5家的旅游酒店模式建设,主要集中在昌南大道CBD,以及大量的私营宾馆。(五星级)紫晶宾馆、西山湖宾馆;(四星级)景德镇伊龙大酒店、景德镇开门子大酒店、景德镇大酒 - 27 - 店、景德镇圣山酒店;(三星级)景德镇锦江之星店(准四星级装修标准)、景德镇岛外岛大酒店、景德镇合资宾馆、景德镇金叶大酒店、景德镇昌南半岛酒店、景德镇新昌江大酒店、景德镇良友宾馆、景德镇财政宾馆、景德镇昌河宾馆;(二星级)景德镇瓷都宾馆。 4.4景德镇餐饮介绍 4.4.1景德镇饮食习惯 景德镇大多数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一般喜辣,正餐中的许多菜式基本都放入辣椒调味。景德镇比较出名的小吃有碱水粑、冷拌粗条米粉、清汤(即北方称之为的馄饨)、饺子粑等,景德镇小吃以街头巷尾或路边的小吃店最具特色。 景德镇著名菜肴:鲶鱼煮豆冲、景德板鸡 4.4.2景德镇地区特产 (1)鹅湖大米 鹅湖镇大米,产自世界闻名瓷之源的高岭峰下。这里空气清新、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湿度适宜,属酸性结晶类风化麻砂泥土壤,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速效氯、磷及全钾;无任何污染的山溪水灌溉生产出来的大米,米粒完整,光滑透明,饭爽适口,清香细润,未经化学药剂熏蒸,不含任何添加剂,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造就了鹅湖大米特有的内在品质,是省卫生安全食品。 (2)丽阳红芽芋 丽阳红芽芋属丽阳乡传统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因芽芋表皮呈粉红色而得名。该品种含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肉质细软、食味香浓、口感独特、品质极优。芋子大小均匀、耐贮藏、易煮熟,可长年供应市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丽阳红芽芋目前已热销上海、南京、浙江、安徽等省市,全乡种植面积在2000亩以上,年可产芋2800吨左右。 (3)绍洪老酒 绍洪酒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酿造史,属低度营养补酒,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化验,内含18种氨基酸。1988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宴酒。 (4)海泡石 海泡石是世界稀有矿产,用途很广,故又是一种重要矿产。乐平海泡石矿纯度达40%以上,属于富矿,远景储量达200万吨。 (5)鸣山煤 鸣山煤属古生代二迭纪--乐平煤系中的特种煤。含油率达15-32%,发热量高达7840千卡, - 28 - 可以用火柴点燃,是生产焦炉煤气的优质原料。煤田分布于景德镇市域西南4乡镇,总储量达1.3亿吨。 (6)青黛 青黛:苜蓝和蓼蓝是乐平自古栽培的染料植物,旧时产量占全国的80%。青黛是以苜蓝和蓼蓝加染料蓝靛的副产(蓝靛表层泡沫结晶),是重要的喉科中药。现在国内中药行业的青黛仍由乐平供应。 (7)虎山鳊鱼 米之深。该河段深水处盛产景德镇境内乐安河虎山段有深潭,潭水很深,枯水季都有22 鳊鱼,本地称之为“虎山鳊鱼”,是难得的深水鱼类。鱼肉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8)德宇活茶 “德宇活茶”是德宇集团总经理刘浩元等同志研制开发出景德板鸡专利产品之后,又一项专利产品,原料选自古时贡茶之乡浮梁高山优质茶,利用现代高科技加工工艺和微生物保鲜技术抑制茶叶的氧化过程使茶叶多年四季如“新”,“色、香、味”均保持与新茶一样。 (9)景德镇瓷器 青花瓷 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静、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被誉位“瓷国明珠”的青花瓷烧造历史最久,一直居四大名瓷之首。 玲珑瓷 在明宣德年间镂空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细薄的坯胎上,雕成米粒状的通花洞,然后施釉多次,填平通花洞,再人窑烧制而成。在清代,瓷工把青花和玲球巧妙地结合一体,形成了人人喜爱的青花玲珑瓷。碧绿透明的玲珑和色呈翠兰的青花互为衬托,相映生辉,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景德镇光明瓷厂生产的,“玩玉”牌青花玲珑瓷获国家金质奖,并于一九八六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 粉彩瓷 粉彩亦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白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止、乾隆年代,益臻完善。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烘烧而成,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有四画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为主的人物,有秀丽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的花鸟翎毛,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案等。景德镇艺术瓷厂生产的“福寿”牌粉彩瓷获闰家金质奖。 颜色釉瓷 在釉料里加上下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影响色釉呈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粒度大小,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景德镇瓷厂工人正是利用这些因素, - 29 - 烧制出各种颜色和风格的颜色釉瓷。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您如果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不假。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景德锁建国瓷厂生产的“珠光”牌高温颜色釉陈设瓷获国家银质奖。 薄胎瓷 薄如蝉翼,轻如绸纱,是一种轻巧秀丽,薄如蛋壳的细白瓷。古人吟诵薄胎瓷曰:“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薄胎瓷的制作要求极高,特别是修坯,最艰难也最要紧,全靠工人师傅纯熟的技巧,经过百余次的反复,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那么薄,在关键时亥、少一刀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功败,稍不留神,一个喘息棍会导致前功尽弃。这样的泥坯还须经受摄氏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温焙烧的考验,不裂碎,不变形,其珍责和难得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人们称薄胎瓷为神奇珍品。 雕塑瓷 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兽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产品多样,有佛像尊神、花草鱼虫、亭台楼阁、动物玩具等;造型优美、形神兼备、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釉、釉下五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鲜艳夺目。 粉彩竹林七贤笔筒 文房用具。景德镇窑产品。直壁,口底相若,玉璧形足。外壁描绘竹林七贤图,七位文人在竹林中弈棋、观棋、吟诗,人物姿态各异,形肖神现。山林景色幽雅,翠竹似在随风飘动。画面构图疏朗、清晰,细致地刻画了七位文人的闲情逸致及恬静的自然环境。图案以粉彩为装饰,施红、黄、绿、蓝、黑等色,在不同部位进行点染,由于釉料中掺入了玻璃白,使得颜色淡雅柔和,具有工笔画的艺术风格。 (10)景德板鸡 “景德板鸡”系列产品选用江西优质地方鸡——景黄鸡为原料。根据动物氨基酸酵化酶化机理和采用天然香料精制而成,不添加任何化学保鲜剂,并经高温高压杀菌处理,质量上乘。产品低脂肪、高蛋白,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4.4.3景德镇特色小吃 冷粉:这是景德镇的一绝——冷粉。看到没有,有没有觉得这个粉丝有点不一样,对了就是不一样。冷粉虽然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景德镇用的冷粉很不一样。粉条比较粗,大概直径有0.5厘米左右。 冷粉是以辣和拌料一分高下,属景德镇第六小学附近的最辣了,那家小店已经开了好多年啦,生意好的客人都排队打包回家吃。每次都被它辣的不得了,但是还想吃。 拌料可丰富啦~有湿盐菜,桔子皮,豆鼓、香葱、辣椒酱、酱油、蒜、姜。老板会帮你先 - 30 - 把备好的粉条放进沸腾的开水里面泡一下(可以达到再次消毒和温热一下)捞出来放在一个铝锅里放上拌料,帮你搅拌均匀好了。怎么样服务周到吧。 饺子耙:这就是景德镇的饺子粑,一般景德镇人都把当早餐和夜宵吃。薄薄的皮包上各种各样的馅再放到蒸笼里面一蒸,香,透过皮里面的馅都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了。当然也有蒸完了以后再用油小炸一下,风味而又不同啦。这个有辣的和不辣的。辣的一般是用萝卜丝做馅的,韭菜鸡蛋做馅的是不辣的,还有豆干,豆芽馅的好多种啦。如果你不太会吃辣第一次去吃的话就一定要记清楚,问清楚啦。 碱水粑:这也是景德镇的经典小吃,除了景德镇就没见过了。碱水粑,这个原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的吃的。碱水粑炒鸡蛋是最经典的,要是再加上一点农家做的湿盐菜(也就是雪里红,但是绝对比雪里红更好吃)那就更经典啦。 - 31 - 槠豆腐:苦槠豆腐是瑶里高山上苦槠子为原料制作的,属无任何污染天然生态食品。在景德镇各大菜馆酒店都能吃到,吃起来柔韧、细、滑、软、香,有减肥、排毒、止泻、延缓衰老等功效。 另外有苦槠粉丝、苦槠粉皮。 油炸馄饨 这个是景德镇的油炸馄饨,馄饨炸着吃没见过吧~ 在东门头的夜宵摊子上有得吃的。 4.4.4景德镇茶文化及历史 景德镇的一瓷二茶在历史长河中久负盛名。公元1716年欧洲荷兰商人奥古斯是历史上第一位到景德镇浮梁买了茶叶运到欧洲的外国商人。他从浮梁高岭起运,经由山路上的徽州古道(一条青石小路),请乡人肩挑着从安徽走出大山,到浙江出海,经大西洋转过好望角到达欧洲。从此,每年不断有欧洲商人到浮梁从事茶叶商贸活动。18世纪的交通运输十分原始,加上海运时茶叶受热受潮发酵变质,因此在江西浮梁买的茶叶经过了3个多月的海上运输到达欧洲时,原来生青碧绿的茶叶已经变成了红茶。为此,欧洲人只知道红茶而不知有绿茶,外国人认为红茶就是中国的茶叶。 外国人喝惯了又甜又苦的咖啡,因此吃到爽口醇香的茶叶时感到十分惬意。欧洲人日常以牛肉、牛奶、奶油为主食,而茶叶能够解腥、解腻,在苦涩味中又觉得香醇甘甜,因此欧洲人将茶叶视若珍品,皇家贵族更是唏嘘不已,纷纷作为高级礼品相赠。那时以英国皇家为代表的帝王,在宫殿人际交流的场合渐渐地用茶来代替咖啡,客人视作雅味品尝,这茶叶成了恩宠特赐的物品。因而欧洲的贵族对茶叶大感兴趣,从此,中国的茶叶在欧洲身价不菲。英皇室每日下午,由皇太后牵头带着大臣们边喝茶边聊国事,百年来朝臣相聚喝午时茶遂成 - 32 - 皇室风气。闻名遐迩的英国立顿品牌午时茶至今仍然是欧洲独一无二的茶叶品牌,就是出于宫殿茶文化和皇室的宠爱所至。 从历史上看,铸就欧洲茶文化的源头就是江西景德镇的浮梁茶。由于当年浮茶盛名天下,因此景德镇的茶业如日中天;外国商人买瓷必买茶。在18世纪中叶的巴拿马国贸会上,浮梁的茶叶拿了金牌(茶)。 综观中国历史,浮梁茶在唐代就很出名。唐德宗14年,因对李冶(茶女)宠爱,引起唐朝宫廷造反,为的就是对茶女李冶之争。这对茶文化来说是很浓重的一笔。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中,就写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佳句,可见浮梁茶于历史的真实记载。当时景德镇的一瓷二茶名声很大,一瓷二茶也成了盛极—时的浮梁经济的支柱产业。瓷器和茶叶与浙江、江苏的丝绸在我国古代出口贸易上的地位也并驾齐驱,为此,朝廷 政绩),特授于中国第一位浮梁县官为五品之尊,历史上从来没有特别嘉奖浮梁的茶事功绩( 县官有如此高的级别。兴旺的景德镇千年窑火和千年采茶炒茶成了当时重要的税赋来源。 诗人白居易每年春天约定天下的文人墨客,到江西的婺源、浮梁举行一年一度的品茗笔会,他们吟诗作画欢聚一堂。如今在婺源的县档案馆里仍收藏着大批国宝级的历代名人诗画,其中有唐寅、祝枝山、周文滨、郑板桥等名人的作品。随着岁月的流逝,靠近海岸的福建、浙江看到了茶叶产业的优势,因此纷纷大面积地种茶制茶。由于福建、浙江有近海的优势,外国商贾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就此选择这两个省份的茶叶出口海外。囿于这个原因,使如日中天的江西茶叶产业因无法竞争而日见凋零。江西茶在兴旺了700年后便慢慢地湮没在历史的黄沙古道之中。茶农无奈,只得渐将茶树冷落深山,导致大片茶园荒芜。早先认真管理的茶树在大山里自生自灭,浮梁茶的盛名也慢慢淡去。今天,得雨活茶公司在浮梁深山发现的大批野山茶(几万亩)就是历史留下来自生自灭的古茶树,它们依然横在荒草丛生的当年古道上,倔强的茶树后代从石缝里、大树下、竹林中绵延着生命;似在期待东风再起,还浮茶千年之尊。没有了市场的浮茶与没有了茶叶收入的山农,几百年来冬去春来,期间有多少大山与茶农的悲歌。为求生计,农民无奈,只得改为伐木烧炭做瓷器,红红火火的茶叶产业处在无可奈何的萧条之中。在长达400多年的岁月里,浮梁茶从此一“蹶”不振。 数百年来,江西的—代代茶农每见抛在荒山的茶树时,总在怀念着当年的繁荣,痛心的还是失去了的天下市场。然而,他们舍不得真正丢了茶叶,因此—代又一代照样地在春季里采茶做茶,肩挑背扛满街叫卖“新茶”,悲伤过处尘埃落定,但青山依旧。到了20世纪80年代,江西仅以庐山云雾、狗牯脑这两个品牌在勉强维持,与浙江的龙井、江苏的碧螺 - 33 - 春这两个中外驰名的茶叶品牌相比,江西的茶叶成了省内的“小家碧玉”,与国内外市场而言,一直未成大器。 1990年起,江西景德镇的德宇集团利用生物技术一举解决了茶叶的保鲜问题,从而突飞猛进地再现浮茶辉煌。得雨活茶获得了江西省专利金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中华文化名茶、江西省名牌产品、中国1981至2001年20大食品工业科技成果奖、江西省新产品奖、景德镇市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发明奖等,形成了极富文化品位的“得雨活茶”品牌。它以独特的技术,无可争议地获得了在中国名声显赫、泱泱大国中惟此一家的国宴用茶,使沉睡了几百年的江西茶叶忽然又登上了大雅之堂。科技唤醒了冷落深山、沉眠了几百年的千万亩茶园,从此以得雨活茶为品牌的浮茶再次崭露头角,使几十万茶农的后代又添希望。同时得 的模式走向市场,得雨活雨活茶也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带了几十万茶农以“公司,农户” 茶公司也成了中国首批全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无数大山里的茶农欣喜不已地如百鸟朝凤般地涌入得雨活茶公司院内,放鞭炮、送花灯。千年未兴的浮茶产业依靠了党的富农政策,让科技人员与几十万茶农同心同德再唱山魂之歌。从此,满山唐茶的“后代”以野茶遗风和特殊的清品香味再次跃出群山,得雨甘露,构建“得雨活茶”的神韵,带着幽幽的高山兰香走进千家万户,与茶友同醉这春秋岁月的源远流长。有了这样的底气,得雨活茶依仗天地精华,成了广大消费者怡情钟爱的文化之茶。大家在品茗得雨活茶后,一致赞语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以茶为友中重塑着茶文化的情感凝结。在片片得雨活茶唤醒了沉睡千年浮茶的同时,又撩起了回味无穷的茶思茶话;悠悠情怀,一杯得雨活茶如同在杯子里克隆了春天,让春姑娘时时与茶友为伴,让中国的茶文化再添时代新章时,我们应当感受好山出好茶的由来。 综观历史,《新唐书?食货志》载“以浮梁出茶最多”;元时浮梁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得雨活茶”的茶资源就是采自景德镇浮梁及周边山区名优春茶精制而成。这里的名优茶生态环境为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峻岭,山泉飞溅,云腾雾绕,林郁香溢。茶树生长在这种环境里,真可谓集天地之精华于一体,既无喷洒农药的忧虑,又无在地表施以化肥的担心,它依靠的是阳光雨露的自然“乳汁喂养”和草灰腐叶为肥料而生长,是地地道道的有机茶中的珍品,也是“得雨活茶”上乘佳料。我们可以看到,高山茶农倍爱传统种茶、制茶工艺,从不使用化肥农药,因此得雨公司在出口美国时经FDA,从未失过城池。江西德宇集团研制的“得雨活茶”叶厚茶壮的品位,见得到叶芽绿嫩、亭亭楚楚,像少女般不胜娇羞。高山茶树身旁终年云雾缭绕,在高山流水、钟灵毓秀、郁林溢香的生态环境里,奇花异草与茶叶同融清香。对此,笔者情不自禁,挥毫写下“叶羞雾含轻抖出,香借风送得雨还”的诗句, - 34 - 其动列相宜,妙不可言,给人一种向往自然、追求和谐美的享受,道出了杯中方寸、春颜留驻的国色天香。 得雨活茶生长在山林茂密的群峰之中,山间终年云雾不散,瀑布飞泻的壮观情态,犹如珠溅玉落,难分是云是雾,在紫阳斜照下形成霏霏细雨,松涛竹动间,九节兰香迎面送芳,在石壁天尽处漫漫中去闻听,居高临下,花香鸟语,顿悟大自然之伟大、苍茫。如此优美之生态环境,产出如此之品位的得雨活茶,还仰仗于山间农家苦辛。当春来发新枝时,农家登岩采摘,小锅香柴精心烘焙制作。500克特级精制得雨活茶,需要7万多个嫩芽头,这个数字,便可知晓高山茶农为了专制得雨活茶,其中几多辛苦。那种传统而又非常认真的香柴小釜炒制更是织成另一幅耕耘图。时今,现代化带来的工业生产的饮品时尚、潮流,但总觉得有些少许的缺憾,然而,在你杯中的得雨活茶那片片青叶,尽显自然,可谓集天地之精华。为此,我们把天地的恩赐、农家的苦辛、得雨活茶保鲜的科技创新,浓缩于“香借风送得雨还”这一句之中。 古今新茶好喝保鲜难。为了解决绿茶的保鲜,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潜心研究:有的利用活性碳,有的运用冰冻冷藏。然而,即使保住了茶叶的绿色,但以茉醇、花椒醇等为主的茶香分子却因冷藏裂解而飘移。因此,很难保持新茶内在的新鲜品质。相继创一项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和两项国家专利技术的江西德宇集团采用EM形成生物菌膜阻止氧交换,使品质优秀的得雨活茶春绿永驻,久存常活。故此,“一年四季品新茶”是得雨活茶的独特魅力所在,而生物保鲜则又是“得雨活茶”运用高新技术,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人称这是茶叶保鲜历史上的一次革命。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栏目也及时报道了“得雨活茶”的生物保鲜技术。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以色列等国家的茶叶专家纷纷到德宇集团访问、交流,谋求合作。如今,得雨活茶的茶香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飘扬国内外,得雨活茶正以其应用的EM生化技术,发展和弘扬着中华民族不朽的食品工业 - 35 -
/
本文档为【Fenton试剂处理含乌洛托品废水的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