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西思维方式_悟性与理性_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

中西思维方式_悟性与理性_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

2011-03-21 4页 pdf 107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8071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西思维方式_悟性与理性_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 中西思维方式 :悟性与理性 ———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 连淑能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5 )   摘  要 :本文解释中国的悟性和西方的理性 ,追溯其渊源 ,分析其特征 ,并从汉英语言中分析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 :悟性 ; 理性 ; 汉语 ; 英语 Abstract: This paperex plainstheconce ptsofChineseWuxin g (powerofunderstandin g/com prehension/intuition ) andWester...
中西思维方式_悟性与理性_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
中西思维方式 :悟性与理性 ———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 连淑能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5 )   摘  要 :本文解释中国的悟性和西方的理性 ,追溯其渊源 ,分析其特征 ,并从汉英语言中分析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 :悟性 ; 理性 ; 汉语 ; 英语 Abstract: This paperex plainstheconce ptsofChineseWuxin g (powerofunderstandin g/com prehension/intuition ) andWesternRationalit y,trac 2 ingtheirsourcesandanal yzingtheirdifferentcharacteristics.The paperalso givessomema jormanifestationsofthesetwothou ght patternsintheChinese andEn glishlan guages. KeyWords: wuxing;rationalit y;Chinese;En glish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038 (2006) 07-0035-04   哲学有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悟性思维 借助形象 ,运用直觉、灵感、联想、想象等思维形式 ,把感性材料组织 起来 ,使之构成有条有理的知识 ,具有直觉性、形象性、主观性、整体 性、模糊性等特征 ;理性思维借助逻辑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 形式 ,探索、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客观 性、分析性、确定性等特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虽含有理性主义因 素 ,但较注重直觉、体验、领悟 ,因此本质上是悟性主义的 ,但不归为 非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 ;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是理性主义的 ,德 国古典哲学堪称其范本。 1. 中国的悟性 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像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那样的理性模式 ,而 是形成了中国式的悟性 :思维主体对客体对象或主体自身的本性与 内蕴的直觉洞察和领悟 ,即儒家的“外悟说”和道家、佛教禅宗的“内 悟说”。(冯凭 ,1986; 侯才 ,2003) 儒家的“外悟说”,即“格物致知”的“格致之学”,强调从外界的经 验中 ,尤其是前人已有的经验中 ,去领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如 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格致”或“格物”之法 ,是孔子哲学观的 代表作《大学》之旨。所谓“格物”,就是用既有的思维尺度和框架去 衡量、测度对象 ,即用康德所说的“先验范畴”对思维对象加工、整理 和把握 ,达到“豁然贯通”,但非理性。北宋的程颢、程颐提出了格物 致知的外悟新说 ,主张把外界作为格物致知的对象 :“或读讲明义 理 ,或论古今人物 ,别其是非 ,或应是接物而处其当 ,皆言理也”,“须 是今日格一物 ,明日格一物 ,积习既多 ,然后豁然有贯通之处”。(《遗 书》卷十八) 朱熹把二程的格物致知说系统化并加以发挥 :“所谓致 知在格物者 ,言欲致吾之知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以大学始教 ,以 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盖人心有灵 ,莫不有知 ,而天下之物 ,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 ,而一 旦豁然贯通焉 ,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矣。”(《大学章句》) 所谓“格物穷理”,即穷事物之理 ,积久便可豁然 贯通 ,使心中之理彰明。朱熹认为人心有领悟事物本质的内在能力 , “置心物中”便可“究见其理”(《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对本体的直觉 把握就是悟。孔子的儒学以宋明理学的形式达到了发展的高峰 ,“外 悟说”也因此声名大振。 道家的“内悟说”主张“玄览”,即“心居玄冥之处 ,览知万物”,“塞 其说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老子》五十六章) , 反对向外界观察体悟 ,排除一切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杂念 ,保 持内心的清静和安宁 ,达到“常无欲 ,以观其妙”(《老子》一章) ,主张 内心省悟 ,向内心世界寻求外界事物的真谛。魏晋时期的玄学 ,就是 这一论的发挥。老子最先背离了感性模式 ,提出了抽象的、不能 直观的“道”作为万物之本 :“听之不见名曰夷 ,视之不见名曰希 ,博之 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道德经》) 道与八 卦、五行等可感事物不同 ,是无法通过感官认识的 ,但道又是可感万 物的本源 ,只好求助于非感性的内悟了。老子的内心省悟模式主张 “不出户 ,知天下 ;不窥牖 ,见天道”,“致虚极 ,守静笃”,“静观”,“玄 览”,反对向外界观察、探究。陆九渊和王阳明提出“心学”,主张向内 心世界去寻求外界事物的真谛。陆九渊发挥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的观点 ,提出“心即理也”,认为理存于心中 ,不必外求 ,“宇宙便是吾 心 ,吾心即是宇宙”(《杂说》) ,只有反躬自悟才能达到“一是即皆是 , 一明即皆明”,极力反对来自外界的知识。王阳明也反对朱熹的“格 物致知”,而主张“致知格物”:“所谓致知格物者 ,致吾心之良知于事 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 物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 得其理者格物也。”(《传习录》) 由于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努力 ,内悟说 一时大振。 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内悟说”,吸收了儒家特别是道家和玄 学之要素 ,凝聚了中国乃至东方悟性思维的精华 ,体现了佛教思维方 式的“了悟”:“生起真智 ,反转迷梦 ,觉悟真理实相。”禅宗的内悟说以 作者简介 :连淑能 (1942-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汉英语言与中西文化 ,翻译理论与技巧 ,跨文化交际学 收稿日期 :2006-05-14 (修改稿)  2006 年第 7 期总 第 208 期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ForeignLan guagesandTheirTeachin g 2006, №7 Serial №208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自我为悟之主体和客体 ,道我不分 ,佛我不分 ,“识自本心”,“自悟自 修”(《坛经》) ,自格自致 ,“心净自悟 ,顿悟成佛”,“忘象息言”,“彻悟 言外”(《高僧传》) ,“以心传心”,“智慧关照 ,不假文字”(《坛经》) ,依 靠个人自我体验 ,实现对整体“中道”的领悟。佛教在长期的历史发 展过程中 ,创造和积累了一整套系统而完备的了悟方法 ,如依所悟之 程度 ,将悟分为“小悟”和“大悟”(“悟一分为小悟 ,悟十分为大悟”) ; 依所悟之迟速 ,将悟分为“渐悟”和“顿悟”;依所悟之途径 ,将悟分为 “解悟”和“证悟”(由理解真理而知者为解悟 ,由实践修行而体得真理 者为证悟) ;依所悟之主体 ,将悟分为“悟自”和“悟他”(自己了悟为悟 自 ,令他人了悟为悟他) ;还有日常经历的“体悟”,互相交流的“领 悟”,参与活动的“参悟”,领略体验的“感悟”,经验启迪的“妙悟”,如 此 ,等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 ,与儒、道、玄相互融合 ,大大促进了中国 人的悟性思维。到了宋代 ,儒、道、佛和而为一 ,成为理学 ,这是典型 的悟性哲学。佛教传入中国时 ,也带来了体现逻辑理性的古印度“因 明学”,但“因明学”在中国儒、道、玄的悟性文化土壤中并未盛行 ,反 而被儒、道兼并。悟性与语言也有关联。亚里士多德逻辑来自希腊 语 ,希腊语适合严谨的理性思维 ,而中国佛教的禅宗却认为悟真如的 首要障碍就是语言 ,以及语言中的文化偏见。《坛经》认为 ,人的本性 清净 ,具有先天的智慧 ,只是因为一向被妄念的浮云所覆盖 ,所以未 能自悟。这里所说的覆盖先天智慧的浮云并使本性不再清净的障 碍 ,就是语言 ,因此禅宗认为“迷人向文字中求 ,悟人向心而觉”(《大 珠禅师语录》) ,主张弃绝语言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或超越语 言 ,不要停留于语言表面的联想和想象 ,而要凭直觉去体验和领悟真 谛。然而 ,完全弃绝语言的悟是不可能的 ,但适合于悟性发展的语言 是存在的 ,汉语就是这样的语言。禅宗在汉语中找到了灵感 ,激发了 悟性的发展。 外悟说是“经验的领悟”,内悟说是“内省的了悟”,两者都不仅是 感官的印象 ,更不是逻辑的推论 ,而是内心对思维主体和客体的领 悟。中国人很早就扬弃了感性模式 ,但始终没有形成理性模式 ,悟性 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的理性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范畴 ,没有从主体理性意 义加以研究 ,也没有引起中国哲学家们的注目。中国哲学所讲的理 , 是世界本体及其运行法则 ,而不是主体理性及其本质、功能、作用。 中国哲学的理性追逐 ,也讲真 ,很早就提“格物致知”,但是 ,最终目的 不是认识对象 ,达于真 ,而是认识道德理性 ,止于善。道德是理性追 逐的中心。理性的功能和作用只是探求“天地神明之心与人事成败 之真”。人的理性仍然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只能与“天理”直 接相符。“天理”又是以维护封建秩序为内容的。理性不仅被神化 , 而且被道德化、伦理化、政治化、情操化了。以道制欲 ,以义抑利 ,以 理化情 ,这是中国的理性传统。(刘世铨 ,1990) 2. 西方的理性 西方“理性”( reason/rationalit y) 一词 ,源于希腊文 logos (逻各 斯)和 nous(努斯) 。逻各斯的本义为“思想”、“理性”、“规律”、“语 词”、“道理”、“概念”,兼有理性与语言两层含义 ,努斯的本义是心、思 想 ,都是主体精神性的 ,又是客体事物的规律和精微。理性属于观 念 ,存在于主体之中 ,并被认为是真理 ,既然是真理 ,必定也存在于客 体事物之中。西方理性模式的奠基人柏拉图把理念看作是客体事物 的范型、型式、形相 ,又是居于“灵魂”中的观念 ,属观念中的最高层 , 它只追求真理 ,是永恒不灭的。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 ,殊相之源的共 相理念 ,实际上是人类从殊相中概括出来的共相概念。概念是推理 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借助概括形成抽象概念 ,制定了抽象思维的基 本规则 ,即逻辑学。逻辑 (logic)一词也源于 logos, 原指思想、概念、言 辞、理性。逻辑学的核心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而不是通过感觉来 认识客观事物和主体思维的规律 ,这也是理性模式的核心。亚氏 (转 自北京大学哲学系 ,1957:293 )认为 ,“我们确是借助论证来获得知识 的。所谓论证 ,是指一种能产生科学知识的三段论式”,“知识在于认 识事物的普遍性 ,必须依靠证明和定义”。定义和推理论证是获取知 识的基础。运用概念做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思维过程 ,离不开运用 语词、语句等语言形式 ,没有语词和语句也就没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 ,形式逻辑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得到研究、补 充、发展和完善。智者们热心于逻辑推论 ,经院哲学也借助论证来证 明上帝的存在 ,以形式逻辑尤其是三段论为核心、以抽象思维为主要 内容的理性认识模式逐渐取得了压倒感性认识模式的地位。 然而 ,至此的理性模式仍然是不完善的。三段论固然可以得出 不少正确的结论 ,但也可以导致许多错误的判断。培根 (转自北京大 学哲学系 ,1958:10 ) 首先对亚氏的演绎法发起挑战 ,认为“寻求和发 现真理的道路只有两条 ,也只能有两条。一条是从感觉和特殊事物 区别最普遍的公理 ,把这些原理看成固定和不变的真理 ,然后从这些 原理出发 ,判断和发现中间的公理 ,这条道路现在是流行的 ;另一条 道路是从感觉和特殊事物把公理引出来 ,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 ,最后 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这是真正的道路 ,但还没有试过”。这里所说 的第一条道路 ,是从大前提推出结论的途径 ,也就是亚氏的演绎法 , 而后一条路 ,则是培根的归纳法。培根正是试图以归纳法来解决大 前提的正确性的。英国经验派大师洛克、贝克莱和休谟认为感官经 验虽是推论的起点 ,但感觉无法证实的 ,都不能作为大前提。莱布尼 茨用充足理由律为亚氏逻辑作了补充 ,以保证大前提的正确性 ,这也 是培根、霍布斯、笛卡儿、斯宾洛莎、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人所追求的。 康德也怀疑理性模式的完善性 ,并于 18 世纪首次提出了感性、 悟性 (知性)和理性三大思维模式。康德 (转自宋原放 ,1984:646 ) 认 为 ,“我们的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 ,从感官而悟性 ,最后以理性结束”。 感性是接受印象的能力 ,悟性是制订规则的能力 ,理性是制定原理的 能力。悟性依据一定的规则 ,把各种感觉表象进行综合统一 ,由于受 感性的限制 ,不可能是绝对完整的统一 ,而是有条件的、经验现象的 统一 ;理性利用概念来统一悟性杂多的认识 ,是超越感性的、无条件 性的、无限制性的。“理性概念使人思考 ;悟性概念使人领悟。”康德 把悟性的概念叫做范畴 ,把理性的概念叫做理念。理念有三个基本 特点 :一、总体性。理念是概括悟性的一切有条件的东西而形成的总 体概念 ;二、必然性。理念不是任意制造的 ,而是理性自身本性所设 置的 ;三、超验性。理念超出一切经验的界限。 西方近代经验论心目中的理性 ,反对中世纪以来把知识局限于 书本、权威、传统 ,即思想中固有的观念 ,主张把理性引向事实、经验、 自然。近代理性的鼻祖笛卡儿认为 ,运用理性 ,首先意味着反对传 统 ,反对习俗 ,反对先入之见 ;对过去的、当代的、人们普遍接受的、自 己也信以为真的一切事物和思想 ,都要用理性的“自然之光”加以重 新审视 ;反对以情感、意愿、爱好作为判断是非、辨别真假的 ,对 真理的认识 ,不能掺进丝毫情感和意愿的成分 ,不能夹杂任何个人需  第 7 期 连淑能  中西思维方式 :悟性与理性 ·36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求、信仰和意向的内容 ,不能以感性材料为对象 ,必须超越感性。 西方理性说独尊 1000 多年 ,而悟性说的出现只不过 200 多年 , 因而可以说理性模式是西方思维方式的主要倾向。早在古希腊 ,哲 学家们就崇尚理性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多自发地相信理性的权 威 ,认为凭借理性就可以把握绝对。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 ,以培根、 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认为理性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 ,任何 事物都必须接受理性的审判 ,顺理性者存 ,逆理性者亡。到了 18 世 纪末和 19 世纪初 ,以康德、黑格尔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实质上 是绝对理性主义哲学 ,主张理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 ,理性是 人的本质 ,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科学和理性可以解决人类的所有问 。近代欧洲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都以理性为对象 ,研究主体的理性 本身和理性能力。虽然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绝对 理性主义提出挑战 ,但现代科学主义思潮则以另一种形态沿袭了理 性主义。 西方的悟性不同于中国的悟性 (黄盛华 ,1992:36 ) 。西方的悟性 强调悟性主体与被悟对象的分离和悟性与理性的并存 ;悟性包蕴理 性 ,是在理性充分发展之后的自觉思维 ;肯定语言符号在悟性认识中 的作用 ,承认语言是本体的表征 ,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在认知 活动中具有认识中介和意义生成作用 ,呈现为自觉的理性之悟。中 国式的悟性力求将悟性主体与被悟对象融合为一 ,使主客合一、天人 合一 ;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是在主客体交融中实现的 ,而非把主体从客 体中分离出来 ,使主体客观、冷静地认识客体 ;悟性超越感性和理性 , 是未经理性化的自发思维 ;认为借助语言符号难以领悟被悟对象的 本意 ,强调悟性主体对被悟对象的直接领悟 ,或主张以意象代替语言 文字 ,或干脆“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呈现为自发的非理性之悟。 中国的悟性思维和西方的理性思维必然表现在中西文化的各个 方面 ,如哲学、语言、美学、文学、艺术、医学、建筑、译学等。 3. 悟性与理性 :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 3.1 汉语常用的表达方式 汉语的哲学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 ,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 是采用意合法 (parataxis ) ,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 ,让读者和听者 领悟其中的意义和关系 :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用词注重功 能、意义 ;句子不受严谨的主谓结构的约束 ,少用或不用关联词语 ,摆 脱形式的束缚 ,“抛弃一切不必要的附属成分 ,只留下纯粹的思想” (O.Jes persen,1954:57 ) ,直接表达现实和思维过程 ,体现悟性的象似 性 (iconicity) ,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 ,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 常隐含在字里行间 ;造句富于弹性 ,灵活多变 ,着重意念 ,颇多隐含 ; 讲究语意、文气和语感的通畅 ,言不尽意 ,得意忘言 ,富于领悟空间 , 对语境依赖较多 ( high-context ) ;流水句很常见 ,话如行云流水 ,随意 自然流动 ,完全句与不完全句混合交错 ,松句、散句、紧缩句、无主句、 省略句、并列式复句交替并用 ,句子之间可断可连 ,流泻铺排 ,主谓难 分 ,主从难辨 ,形散神聚 ,言简意赅 ,“意尽为界”,多取意合法。悟性 和“约定俗成”的语用规则决定句义 ,要正确理解句义和语意 ,必须从 词语的意义、功能甚至语段、篇章和语境中去分析、领悟、体味。“中 国语法是软的 ,富于弹性”(王力 ,1984:141 ) ,这个“弹性”,体现了人 的悟性。 汉语语篇①注重话题 ,注重“意识流”,注重事理和先后顺序 ,常 常采用非演绎式的、往往是领悟式的归纳型 ( because-thereforestruc 2 ture) 、经验式的临摹型 (isomorphism ) 或螺旋式 (circular/s piral/indi 2 rect) 、漫谈式 ( rambling) 的思维模式 ;注重隐性连贯 (implicitcoher 2 ence) ,较常只把事情或意思排列起来 ,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其间的关 系 (reader-responsible) ,呈现曲折起伏、断续离合、若即若离的风格 ;喜 欢“摆事实 ,讲道理”,信息安排常常按照“自然”语序 (naturalorder ) : 由远及近 ,“层层剥笋”,逐层深入 ,先叙述一些背景、历史、条件、环 境、事实、情况、情节、理由、原因、分析、例证等 ,再点出主要的或重要 的判断、结论、观点、态度、要旨、结果、行为等 ( specific-to-generalse 2 quence) ,或按照“开篇说明→历史回顾→现状解释→观点态度→今后 任务”这类模式 ,语篇开头注重的是“wherethear gument/talkiscom 2 ingfrom ”,一般反映了现实的时间顺序 ,犹如对现实生活经历的临 摹。大多语篇缺乏主题句 ,类似“点评式”议论或“体会式”言论。章 句以意役形 ,以神统形 ,传神写意 ,画龙点睛 ,言简意赅 ,重意会而轻 法则。“中国语言是人治的”(王力 ,1984:53 ) ,受人的悟性和表达需 要的管治。 悟性有直觉性和形象性的特征 ,因而汉语表达形象、意象、象征、 联想、想象的词语 (如比喻、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相当丰富 ,用词倾 向于具体 ,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 ,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 内容 ,喜欢用“实”、“明”、“直”、“显”、“形”、“象”的表达方法 ,常常借 助生动具体的形象性词语表达抽象笼统的意义 (如 :土崩瓦解、水乳 交融、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汉语是意象性语言 ,文字符号具有象 形、会意和形声的特点 ,许多汉字摹拟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 (如 :山、 凹、凸) ,许多事物通过“观物取象”、“立意于象”而得以命名 (如 :X 光 透视、电脑) ,不少外来词通过形象性的意译或摹拟加形象而得 以译名 (如 : laser 激光、Coca- Cola 可口可乐、World Wide Web 万维 网、mini -skirt 迷你裙) ,大量词语通过直觉领悟便可获知其意。语篇 常常采用取象类比、设象喻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表达方式 ,让读 者领悟深奥的道理。汉语喜欢用动词化表达法 (verbalst yle) ,常用、 多用、连用、重复、重叠动词 ,采用“连动式”、“兼语式”及其套叠 (如 : 我去叫他们派一个女生到这儿来帮助你化装吧) ,词语的意义生动活 泼 ,丰富多彩 ,有利于表达动态的情感和形象性、直觉性的行为。 悟性有主观性的特征 ,因而汉语民族比较注重主体思维 ,往往从 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 ,常用主动 式、意念被动句和人称主语表达法 ,当人称不言自喻时 ,又常常隐含 人称或省略人称。悟性注重自我体验反思 ,汉语的表达习惯常常把 知、情、意融合在一起 ,把情感体验与客体描述合而为一 ,激扬文字 , 抒发感情 ,引经据典。堆砌华丽辞藻 ,重复同义近义 ,滥用主观性修 饰语 (如 :热烈祝贺大会胜利召开 ,这里的“大会胜利召开”,让洋人以 为大会是经过斗争而获得胜利才得以召开的 ,类似“伟大”、“重大”、 “积极”、“突出”、“优秀”、“重要”、“正确”、“显著”等等主观性修饰语 在报刊里比比皆是) ,几乎成了一种文风。主观情感语气使表达的客 观事物带有主体意向。 悟性有整体性的特征 ,因而汉语表达方式注重整体意念 ,注重语 流的整体感 ;句子主要成分尽量靠拢 ,忌讳句中插入、阻断 ;喜欢整体 匀称 ,词语和句式往往成双成对 ,富于均衡美与节奏美 ,如对偶、对 照、排比、反复、重叠 ;多用平行结构、同义反复、反义合成、四字短语 , 追求音节对称整齐、词语对仗工整、声韵和谐悦耳 ,词语呈现双音节 化和四音节化。表达方式注重整体性 ,有助于整体领悟。 悟性有模糊性的特征 ,因而汉语模糊性较大 ,歧义现象较多 :一 ·37    ·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2006 年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个深层结构 (语义结构)可表现为多个表层结构 (句法结构) ,多个深 层结构可表现为一个表层结构 (如 :这锅饭能吃 10 个人/10 个人能 吃这锅饭、神秘的少女的心、我差一点没跟他结婚) 。许多表达方式 在英美人看来是非逻辑的 (illogical,如 :救火、晒太阳、在家养病、一匹 马骑两个人、哎 ,你想死我了、昨晚我盖了两条被子) ,但中国人通过 “约定俗成”的悟性 ,并没有产生任何误解。 3.2 英语常用的表达方式 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严密的形式逻辑 ,以及 16 至 18 世纪风行欧洲的理性主义。英语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是 采用形合法 (hypotaxis) ,重形式结构协调 ,让读者和听者分析其中的 意义和关系 :词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用词强调“人称”、“数”、“格” 等的一致 ;句子受严谨的主谓结构协调一致 (S-Vconcord ) 和“逻辑主 语”与“逻辑谓语”协调一致的制约 (这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判断结构的 逻辑“主词”和逻辑“宾词”) ,多用或常用关联词语 ,注重形式接应 , “前呼后应”,显性衔接 (explicitcohesion ) ,以形显义、以形统意、以法 摄神 ,以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结构 ,注重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 ;大量句 子虽枝叶横生、盘根错节、环扣镶嵌、句中有句、繁复多变 ,犹如“参天 大树”,但结构完整、形态外露、主从分明、严谨规范 ,语法和意义协调 一致 ( grammaticalandnotionalconcord ) ,对语境依赖较少 (low-con2 text) ;语法和逻辑决定句义 ,要正确理解句义和语意 ,必须分析词的 形式、句子的结构和前后的逻辑关系。“西洋语法是硬的 ,没有弹性” (王力 ,1984:141 ) ,这个“硬性”,体现了人的理性。 英语语篇较常受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逻辑思维模式的影响 ( WritinginEn glishhasoftenbeencharacterizedasbasedalmostentirel y onadeductivethou ght patternsuchasthatcharacteristicofAristotelian logic,inwhichone properlybe ginswitha generalto picsentenceandthen systematicallyrestrictsitsmeanin gb y presentin gmores pecificdetailsat severallevelsof generality-proceedingfromthemost generaltotheleast general.Norton,1987 ) ,突出主语和主题句 ,注重分析推理 ,直线性 (linearity) 、有秩序、有层次地围绕主题展开 ,信息安排往往采用“突 显”语序 (salientorder ) :由近及远 ,开门见山 ,一语破的 ,头短尾长 ,先 点出主要的或重要的判断、结论、观点、态度、要旨、结果、行为等 ,再 追叙一些与此有关的背景、历史、条件、环境、事实、情况、情节、理由、 原因、分析、例证等 (general-to-specificse quence) ,语篇开头注重的是 “wherethear gument/talkis going”,也有受培根的归纳法逻辑思维模 式的影响 (Baconianinductivethou ght pattern ) ,采用相反的语序 ,或按 照时间先后的自然语序。“西洋语言是法治的”(王力 ,1984:53 ) ,受 人的理性、语法和逻辑的管治。 理性有抽象性的特征 ,因而英语用词倾向于抽象 ,常常以虚的形 式表达实的内容 ,以抽象的词语表达具体的意义 ,喜欢用“虚”、“暗”、 “曲”、“隐”、“泛”、“玄”的表达方法 ,常常借助抽象、笼统、概括的词语 表达复杂、微妙、模糊的意义 ,意义的词化 (复杂、多层的意义用单词 表示 ,如 : literac y , institutionalization ) 和抽象化程度较高 ,注重冷 静、抽象的逻辑论证。英语常用名词化表达法 (nominalization/nomi 2 nalst yle) ,词的意义避免主观语气 ,有利于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 哲理 (wellservethe purposesof philosophy) 。英语对事物的许多命名 是抽象的、概括的 ,来自拉丁语、法语和希腊语的大量外来词是抽象 的、科技的、哲学的、学术的、缺乏形象的。由具体名称派生为抽象概 念 (如 : dog 派生为 doggery , doggishness ; father 派生为 fatherhood , fatherliness , fathershi p)是英语的一种发展倾向。英语是拼音语言 , 文字符号不是对自然现象的摹拟 ,而是人为规定的信号 ,信号以理性 的规则建立象征符号 ,以声音组合决定意义 ,取决于人的主观分析、 概括和抽象的能力 ,因而导致语言的信号化和逻辑化 ,比较容易上升 到逻辑思维。逻辑论证必须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和各 种思维方法 ,在理性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联系 ,对思维对象进行 间接的、概括的加工 ,因而呈现抽象性特征。(连淑能 ,2002:45 ) 理性有客观性的特征 ,因而英语民族比较注重客体思维 ,往往以 客观、冷静的表达方式叙述客观事物 (calmfact-teller ) ,如常用被动式 和非人称表达法 ,不用人称而用抽象名词或 it 作主语 ,让事物以客观 的口气呈现出来 ;语篇倾向于描述事物的客观情况 (impartialsearch fortruth ) ,注重运用事实例证、调查案例、统计数据、专家论点让事实 说话 (relymoreheavil yonfactsandfi gures) ,少用或不用主观性修饰 语 ,注重客观的分析推理。 英语受亚里士多德演绎推理三段论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和论 证三要素 (概念、判断、推理) 的影响 ,不像汉语那样喜欢词语和结构 的整体匀称、成双成对、对偶排比和同义反复 ,而是比较喜欢词语和 结构的主从分明 ( subordination) 、长短交错和替代变换 ( substitution andvariation ) ,尤其是三段式 (triplest yle)的表达方式 (A-B-and-C pat2 tern, 如 : Tom , Dick and Harr y 类似汉语的“张三李四”,“阿猫阿狗”, first , midst , and last 类似汉语的“彻头彻尾”, wine , woman , and song 类似汉语的“吃喝玩乐”, of the people , by the people , and for the people 民有 ,民治 ,民享) 。 理性有确定性的特征 ,因而英语表达方式比较严谨、精确 ,模糊 性较小 ,歧义现象较少 ,定义、概念明确 ,用词造句遵守严格的词法和 句法 ,造句成章也服从某种逻辑规则 ,适合于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 , 也便于“以理服人”。 悟性和理性还可以从汉语和英语的语音、文字、词法、句法、章 法、修辞、文体、文风等各个层次再找到种种表现并列出种种例证。 限于篇幅 ,这些留待专文探讨。 注释 : ①汉英语篇的特点因文体、时代、作者而异 ,不宜一概而论。本文所 概括的是说明文、记叙文等常见的某些一般特征 ,不同文体、不同时 代、不同作者所表现的语篇特征及其程度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 [1] Jespersen,O. Lan gua ge , Its Nature , Development and Ori gin [M].London:Geor geAllen&Unwin,1954. [2]Norton,R. AFS Occasional Papers[J].No.12,1987. [3]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 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Z].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58. [4]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古希腊罗马哲学 [M]. 北 京 :商务印书馆 ,1957. [5] 冯凭. 理性与悟性[J]. 社会科学研究 ,1986 (2) . [6] 侯才. 论悟性[J]. 哲学研究 ,2003 (1) . [7] 黄盛华. 中西悟性认识的差异[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1992 (2) . [8]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9] 刘世铨. 理性论旨[J]. 百科知识 ,1990 (7) . [10] 宋原放主编.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 [Z].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4. [11]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M]. 王力文集第一卷[C]. 济南 :山东教育 出版社 ,1984.  第 7 期 连淑能  中西思维方式 :悟性与理性 ·38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本文档为【中西思维方式_悟性与理性_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