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2017-06-06 9页 pdf 71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6, 896 –90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0896 896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 陈 娟 郑 涌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 重庆 400715) 摘 要 时间人格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 , 其主要功能是适应时间情境并影响身心健 康。已有的研究从时间洞察力、时间定向、时间管理、时间紧迫感、拖延性等方面对时间人格进行了探讨 , 最...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6, 896 –90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0896 896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 陈 娟 郑 涌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 重庆 400715) 摘 要 时间人格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 , 其主要功能是适应时间情境并影响身心健 康。已有的研究从时间洞察力、时间定向、时间管理、时间紧迫感、拖延性等方面对时间人格进行了探讨 , 最 近的研究则转向构建综合的时间人格结构模型。本文针对时间概念、时间人格概念和研究范式的争论 , 提出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完善时间人格结构模型 , 加强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 补充过程研究、质性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 并在进化论、文化学和脑科学方面获取支持。 关键词 时间人格 ; 因素结构 ; 强情境 ; 弱情境 ; 适应功能 分类号 B848 1 整合中的时间人格研究 生活中很容易发现有的人爱迟到 , 有的人善 , 有的人是急性子 , 有的人很拖拉 ⋯⋯ 时间 人格 (time-personality) 关注的正是时 间语境 下的 人格特征和个体差异 , 它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 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时间人格研究是探索人 性的基本途径之一 , 也为管理、营销、教育、心 理咨询与治疗等生产、生活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早在 20 世纪初 , 国外便开始了关于时间与 个体差异的研究。大规模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 在心理学、管理学、组织学、市场学、 社会学和消费行为学等各领域展开 , 内容涉及了 时间人格的诸多方面 , 包括个体对时间的态度、 体验以及与此相关的行为 , 如准时性、时间定向、 拖延性、时间管理等。其中 , 较多的研究集中于 同一时间内人格的 “多重任务趋向 ”(polychronicity) 和 “单 一 任 务 趋 向 ”(monochronicity) 。 1991 年 , Kaufman 等首次提出使用 “时间人格 ”的概念来描 述个体的时间使用风格。研究者认为个体具有一 收稿日期 : 2010-10-11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心 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 ”(05JZD00031); 西 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重大课题 “时间人格的 健康心理学研究 ”(NSKD06011) 。 通讯作者 : 郑涌 , E-mail: zhengy@swu.edu.cn 些稳定的时间使用风格 , 这些风格汇聚成个体的 时间人格 , 其功能是控制个体对不同的与时间相 关的情景做出响应。早期的这种风格研究将时间 人格聚焦在 “行为 ”上 , 认为时间人格是一系列时 间使用风格行为的总和 , 因而其研究也是纯行为 的 (Bluedorn, Kaufman, & Lane, 1992; Kaufman, Lane, & Lindquist, 1991) 。后来的研究引入了认知 和情感的要素 (Francis-Smythe, 1999), 从特质论 的角度将时间人格定义为是包含了五个主要特质 的多维结构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最近的 研究 , 则直接引入了 “时间动机 ”的概念 (Usunier & Valette-Florence, 2007), 不但描述时间人格的外貌 , 更试图解释其动力机制。国内 , 黄希庭最早提出时 间人格的思想 , 并领衔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 , 结 集出版在《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一中 (黄希 庭 , 2006)。研究发现 , 确实存在着建立在时间体验 和自我概念基础上的心理结构 (黄希庭 , 郑涌 , 2000; 郑涌 , 黄希庭 , 2000), 时间上的人格特质至少发现 了时间洞察力和时间管理倾向两个方面 (黄希庭 , 张志杰 , 2001; 吕厚超 , 黄希庭 , 2005) 。 对时间人格的研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 其中 , 自陈量是目前时间人格研究的主要手段 , 几乎 每一种理论都衍生出一套测量工具 , 如 GP、PAI、 TSS、TPI 等。同时 , 基于时间人格对情境的适应 性特点 , 场景测验也是该领域的常用方法之一。 经典的 “棉花糖实验 ”考察了儿童对延迟满足的忍 第 6 期 陈 娟等 :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897 耐力 (Mischel, Ebbesen, & Zeiss, 1972), 著名的 “好撒马利亚人实验 ”着眼于时间压力如何阻止助 人行为 (Darleya & Batson, 1973), Curry 等 (2007) 采 用群体利益博弈游戏 (public-good game) 考察了个 体耐性和合作性的关系。此外还有大量在消费行 为学领域中进行的场景测验 (Kaufman & Lindquist, 2003; Usunier & Valette-Florence, 2007), 其高仿 真性为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大量的行为实验也 为时间人格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Zhang, Goonetilleke, Plocher, & Liang, 2004, 2005) 。在对时间洞察力心 理结构的研究中还使用了投射法 (黄希庭 , 郑涌 , 2000)。但总的说来 , 很少用到个案法和脑科学的 方法。虽然刻板与常规与脑损伤的相关已然清晰 , 有研究也表明多巴胺能系统以及特殊的神经核可 能 是 拖 延 的 生 理 原 因 (Cardinal, Pennicott, Sugathapala, Robbins, & Everitt, 2001), 但大脑皮 质的哪些区域、怎样的脑活动构成了时间人格的 神经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综合现有文献 , 关于时间人格的研究内容主 要从个体时间体验与时间行为倾向两个角度出发 , 大致可归纳为 11 个主题 (详见表 1)。其中时间洞 察力和时间定向均以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延 伸为基础。有研究者认为两者是包含关系 , 即时 间定向是狭义的时间洞察力 , 也是时间洞察力的 一个方面 (吕超厚 , 黄希庭 , 2005) 。但也有研究认 为时间定向更具可操作性 , 它是个体在时间线上 的投射 , 与注意力的指向有关 (Usunier & Valette- Florence, 2007) 。时间定向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 从 个体层面来说 , 它反应了个体的认知系统 , 与个 体 的 时 间 计 划 活 动 相 关 (Cotte & Ratneshwar, 2003) 。最近的研究还显示 , 时间定向与性取向有 关 , 同 性 恋 者 具 有 更 多 的 现 在 定 向 (Brodowsky, Granitz, & Anderson, 2008) 。拖延与人格的关系也 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传统上将拖延视为以 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 行为倾向 , 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 (Steel, 2007), 它与更多的无组织性和更少的认知及元认 知策略有关 (Howell & Watson, 2007) 。 表 1 关于时间人格的主要研究主题 相关主题 含义 主要研究 时间洞察力 time perspective 个体对于过去、现在和将 来的时间所持的认知、体 验和行动 (或行动倾向 ) 陈永进 , 黄希庭 , 2005; 黄希庭 , 2004; 黄希庭 , 郑涌 , 2000; 刘霞 , 黄希庭 , 普彬 , 毕翠华 , 2010; 吕超厚 , 黄希庭 , 2005; 郑涌 , 黄希庭 , 2000; Drake, Duncan, Sutherland, Abernethy, & Henry, 2008 时间定向 time orientation 个体更偏向于过去、现 在或未来的倾向 Brodowsky, Granitz, & Anderson, 2008; Horstmanshof & Zimitat, 2007; Usunier & Valette-Florence, 2007 时间管理 time management 个体对时间的计划和控 制等活动 毕重增 , 2005; 黄岗 , 秦启文 , 张永红 , 2009; 黄希庭 , 张志杰 , 2001; Macan, Gibsonb, & Cunninghama, 2010; Macan, Shahani, Dipboye, & Phillips, 1990 准时性 punctuality 个 体 的 准 时 , 以 及 能 够 容忍他人不准时的程度 Back, Schmukle, & Egloff, 2006; Basu & Weibull, 2003; Kanekar & Vaz, 1993; Richard & Slane, 1990 拖延性 procrastination 推迟或回避某任务或目 标的趋向 Ferrari, Francisco, & Morales, 2007; Howell & Watson, 2007; Stead, Shanahan, & Neufeld, 2010; Steel, 2007; Wohl, Pychyl, & Bennett, 2010 多重性 polychronicity 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并仍 能依次完成的能力 Goonetilleke & Yan, 2010; Kaufman et al., 1991; Bluedorn, et al., 1992; Lindquist & Kaufman, 2007; Zhang et al., 2004, 2005 时间紧迫感 time urgency 个体强加给自己的内部 节奏 Conte, Landy, & Mathieu, 1995; Curry, Price, & Price, 2007; Landy, Rastegary, Thayer, & Colvin, 1991; Lucas & Heady, 2002; McLeish & Oxoby, 2007; Rosenman & Friedman, 1977 时间意识 time awareness 钟 表 时 间 意 识 , 内 在 体 验时间使用知觉 凤四海 , 黄希庭 , 2004; Landy et al., 1991; Livesey, Wall, & Smith, 2007 节奏感 pace 以任务需求为准的外部节 奏 Macan et al., 1990; Landy et al., 1991; Conte, Landy, & Mathieu, 1995 时间遵从 time submissiveness 个体遵守行程安排及最 后期限的程度 Landy et al., 1991; Conte, Landy, & Mathieu, 1995; Usunier & Valette-Florence, 2007 时间动机 temporal motivation 对即刻满足的渴求和对 延迟满足的忍耐 凤四海 , 张甜 , 黄希庭 , 李丹 , 苏丹 , 2008; 何嘉梅 , 黄希庭 , 2009; Mischel, Shoda, & Rodriguez, 1989; Usunier & Valette-Florence, 2007 898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19 卷 2 时间人格的结构 在对时间人格相关主题的研究基础上 , 研究 者们试图建构综合的时间人格模型 , 目前主要有 二因素、四因素和五因素模型。由于时间概念的 文化特性以及时间人格概念的复杂性等因素 , 时 间人格的结构研究尚存在重要遗漏 , 因此从属于 时间人格大概念的相关研究是其重要补充 , 综合 模型还有待改善。 2.1 二因素模型 二因素模型是目前讨论得最为充分的一种 模型。它从行为的角度考察单位时间内个体对任 务数量的偏好 , 分为 “多重任务趋向 ”和“单一任务 趋向 ”, 简称为 “多重性 ”和“单一性 ”。最早的测量 工具是多重任务趋向态度量表 (Polychronic Attitude Index, PAI; Kaufman, Lane, & Lindquist, 1991) 。在 PAI 中高分者具有多重任务趋向 , 即在同一时间 内进行多项任务。相反的 , 低分者则更趋向于单 一任务。后期的研究发展出一系列的量表 , 如多 重任务趋向态度量表 3 (Polychronic Attitude Index 3, PAI3; Kaufman & Lindquist, 1999) 、多重任务趋 向态度量表 3 修订版 (Modified Polychronic Attitude Index 3, MPAI3; Lindquist, Knieling, & Kaufman, 2001) 以 及 多 重 任 务 价 值 观 量 表 (Inventory of Polychronic Values, IPV; Bluedorn, Kalliah, Strube, & Martin, 1999) 等。最近的研究综合了以上的研究成果 , 开 发 了 多 重 / 单 一 倾 向 量 表 (Polychronic- Monochronic Tendency Scale, PMTS; Lindquist & Kaufman, 2007), 比较具有代表性。 该量表将多重 单一任务倾向进一步细分为行为表现、 行为倾向、 舒适度等 5 个因素 , 研究显示这些特质具有跨情 境的一致性。 有研究根据量表得分将被试分为多重型、单 一型和中立型。 结果显示 , 在双重任务条件下 , 多 重型的人趋向于同时控制两项任务进程 , 单一型 趋 向 于连 续 依 次 操 作 任 务 , 中 立 性 则 介 于 其 间 (Zhang et al., 2004, 2005) 。然而 Konig 等 (2005) 的 研究结果却显示多重任务趋向不能预测完成多重 任务的成绩 , 提供了反面的证据。这引出了时间 人格到底是能力还是倾向的争论 , 虽然目前尚无 定论 , 但总的来说 , 多重型与单一型在处理多重 任务方面差异显著 (Goonetilleke & Yan, 2010), 证 实了之前的分类假设。 早期的研究倾向于将多重型描述为一事无 成的负面形象 , 而最近的研究则显示多重性更能 处理任务转换、忍受工作不确定性和职业压力 (Kaufman & Lindquist, 1999), 并且也更能胜任需 要多重响应的工作 (Francis-Smythe, 1999; Lindquist & Kaufman, 2007) 。 二因素模型是单维研究的典型代表 , 其优点 是可操作性强、变量易观测 , 但维度太简单且将 重心放在行为上 , 难以刻画时间人格的全貌。 2.2 四因素模型 沿用了时间人格 “风格 ”的概念 , 四因素模型 由 Usunier 和 Valette-Florence (1991, 1994) 最先提 出。最新的研究 (Usunier & Valette-Florence, 2007) 对近 15 年来的时间使用风格量表文献进行了整 理 提 炼 , 综 合 了 时 间 结 构 问 卷 (Time Structure Questionaire, TSQ) 、Alreck 的 FAST 量表、以及 开放式访谈和前人的研究 , 整合为时间风格量表 (The Time Style Scale, TSS), 包括线性经济时间 (linearity and economicity of time) 、 时 间 定 向 (temporal orientations) 、 时 间 遵 从 (obedience to time) 和时间持续性 (temporal persistence) 。在法国、 中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进行的大量研究显示 , 四因素模型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该模型考察了时间人格对个体行为和态度 上的影响。 例如在消费决策领域内 , 消费者对同 一产品所带来的好处依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和时 间人格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敏感性。 以对手机使 用 的 态 度 为 例 , 线 性 经 济 时 间 下 经 济 时 间 (economic time) 和 时 间 持 续 性 下 时 间 坚 韧 (tenacity) 两 个指 标 反应 了 法国 人 对手 机 使用 的 总 体 态度 , 即法 国 消费 者 更看 重 手机 通 话节 约 时间的经济方面。 而时间持续性下快速回报偏好 (preference for quick return) 和线性经济时间下非组 织时间 (non- organized time) 两个指标 , 则反映着德 国人对手机使用的态度 , 即他们更看重手机通话所 带来的即刻满足和为非组织时间创造空间的功能 (Usunier & Valette-Florence, 2007) 。 四因素模型对个体的时间偏好特别重视 , 其 中对线性经济时间和时间遵从的维度处理 , 以及 对时间人格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关注 , 都对时间人格的深入研究很有启发。 2.3 五因素模型 1999 年 , Francis-Smythe 采用因素分析的方 第 6 期 陈 娟等 :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899 法从特质论的角度提出了时间人格的五因素理论 , 认为时间人格是一种包括了行为、认知及情感的 可修改的多维结构。并由此形成时间人格量表 (Time personality Indicator, TPI), 包括时间意识 (time awareness) 、 准 时 性 (punctuality) 、 计 划 性 (planning) 、多重任务趋向 (polychronicity) 和急躁 性 (impatience) 。 TPI 将个体区分为高分特征类型和低分特征 类型。综合而言 , 高分者具有下列特征:对时间 的流逝具有高度知觉 , 需要设置最后期限并满足 要求 , 需要事前计划 , 需要有数件事同时忙个不 停 , 总 是 试 图通 过 冲 向 他 人 或 自 己 以 便 用更短 的时间做更多的事。研究显示 , TPI 得分在职业 类 型 上差 异 显 著 , 在 年 龄 和性 别 上 则 差 异 不显 著 , 如 经 理 和教 师 的 得 分 就 普 遍 高 于 学 生和体 力劳动者。 单项上 , 不同年龄在多重任务趋向上差异显 著 , 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具有多重任务趋向 , 但不 排除由于年龄增加而活动性 (生理和心理 )减少的 可能。有意思的是 , Francis-Smythe 的研究显示不 同性别在多重任务趋向上没有显著差异 , 而此前 的许多研究则显示三重角色 (职员、主妇和保姆 ) 往往要求女性发展更多的多重任务趋向的能力 (Reeves & Szafran, 1996) 。 此外 , 该模型还考察了不同特质间的交互作 用 , 并认为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是后续研究的重要 领域 , 如时间意识和急躁性与其他三项特质的交 互作用 (Francis-Smythe, 1999) 。有研究显示拖延性 与时间管理有高负相关 , 动机因素可能是二者相 关强度的调节因素 (毕重增 , 2005) 。而大五人格特 质 则 对 准 时 性 有 预 测 作 用 (Back, Schmukle, & Egloff, 2006) 。 五因素模型较为全面地描述了时间人格的 全貌 , 其对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关注让这个模型 成为 多 维 模 型 的 典 型 代 表 , 具 有 很 好 的 参 考 价 值。但该模型过分强调强情境 , 且遗漏了诸如拖 延和时间定向等可能很具中国文化色彩的因素 , 是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地方。 3 时间人格的功能 时间人格的核心功能是适应 , 这个概念从一 开始就被用于描述其与时间情境的适应关系 , 同 时也是时间人格研究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之一。 这种适应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不同时间 情境的应对 , 二是对个体身心健康状态的影响。 迄今时间人格的功能研究更多的还只是从时间人 格的某个特质入手 , 但已显示了其在管理、教育、 临床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3.1 应对时间情境 Mischel (1977) 提出强情境 (strong situation) 和弱情境 (weak situation) 的时间情境分类假设。 强 情境通常提供大量的信息以刺激个体重构其时间 观念 , 如工作情境 (Beaty, Cleveland, & Murphy, 2001) 。弱情境则常常指没有特定行为要求的情境 , 如休闲情境 , 因此也被称为普通情境 (generalized situation) 。 3.1.1 强情境适应 时间人格的五因素模型特别注重强情境适 应的研究。 Francis-Smythe (1999) 从“职业 -个体匹 配”的个体层面将时间人格与不同的职业结合起 来分析 , 认为不同的时间人格能适应不同的职业 需求。如教师以课堂时间和教学计划为限 , 需要 发展出高度的计划性和时间意识 , 而护理人员需 要处理不同的突发事件 , 任务机动灵活 , 要求发 展更多的多重任务趋向。二因素模型对这种情境 匹 配 也 有 相 似 的 论 述 (Lindquist & Kaufman, 2007) 。 在群体层面 , 时间人格又与不同的组织类型 相匹配。如在时间意识、准时性和计划性上得分 高 , 而在多重任务趋向和急躁性上得分低的人更 能适应倾向于设定日程和期限的机械型组织 ; 相 反在时间意识、准时性和计划性上得分低 , 而在 多重任务趋向和急躁性上得分高的人则更能适应 倾向于任务和弹性的有机型组织 (Francis-Smythe, 1999) 。有研究显示 , 这种与不同组织类型的协调 也体现在与不同项目类型的匹配上。例如 , 高竞 争环境中需要迅速发展的项目适合匹配低急躁性 的成员 , 而那种需要长期进行的项目则更宜匹配 低 急 躁 性 与 低 准 时 性 的 成 员 (Halbeslebena, Novicevicb, Harveyc, & Buckleya, 2003) 。 此外 , 从团体动力的角度而言 , 成员间不同 的时间人格互动对组织的整体效率有显著影响 (Francis-Smythe, 1999) 。以工作情景为例 , 群体内 互补的时间人格可以增进组织成员的协调程度 , 从而带来更高的生产力 , 反之相冲突的时间人格 群体则带来冲突。例如在组织中 , 急躁性和准时 900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19 卷 性的高分者遇到低分者 , 就可能因为受到后者带 来 的 挫 败 感 而 引 起 冲 突 (Halbeslebena et al., 2003)。 3.1.2 弱情境适应 时间人格在强情境和弱情境中存在差异 , 如 个体可能会在强情境下表现出高计划性 , 而在弱 情境下则相反。一般而言 , 人格结构是建立在个 体不同特质的跨情境和历时间的相对不变性假设 基础之上的。至于不同情境中个体社会行为之变 化的研究 , 一直以来就被看作是反对人格结构有 效性的证据。然而 , Mischel 和 Shoda (1995) 发表 了不同的观点 , 认为这种变异性与人格结构并不 矛盾 , 只是由于个体的知情中介单元 (cognitive- affective mediating unit)( 诸如编码、预期与信念、 情感和目标 )的易接近性的差异 , 进而提出了人格 的 知 情 系 统 理 论 (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进一步的研究也许可以从这种理论中寻 找支持。是否时间人格也存在某个知情中介单元 以调整个体在各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相对而言 , 目前弱情境的研究集中在 “等待 ” 的研究上。在四因素研究中 , Moreau 和 Usunier (1999) 发现时间人格直接影响个体在等待中的主 观感受 , 强线性经济时间和时间定向的个体对等 待有更多的负面感受 , 他们体验到更高程度的时 间压力因而更加急躁。此外 , 虽然偶见着眼于家 务 、 聚 会 或 假 期 等 情 境 的 研 究 (Francis-Smythe, 1999; Usunier & Valette-Florence, 2007), 但总体 上强情境中时间人格的研究多 , 弱情境中的研究 相对欠缺。然而 , 正是弱情境中人的行为特征与 人格的关系更为密切 (van Emmerik, 2008) 。为凸显 时间人格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 弱情境中时间人格 的研究尚需补充。 3.2 影响身心健康 时间紧迫感与心脏健康的关系众所周知。 A 型人格者具有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 , 他们争强好 胜 , 匆忙 , 性急 , 行动节奏快 , 常有时间紧迫感 , 易紧张 , 爱生气 , 有敌意倾向 , 与此相反则称之 为 B 型人格。 A 型人格者易患冠状动脉性疾病和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机率也 比 B 型人格高出 2~3 倍 (Rosenman & Friedman, 1977), 同 时 还 易 遭 受 心 理 痛 苦 的 折 磨 (S?gaard, Dalgard, Holme, R?ysamb, & H?heim, 2008) 。研究 发现 , 在工作情景中 A 型人格与工作投入和职业 倦怠相关 , 虽然工作投入看似 “无害 ”, 但急躁性 却会通过负面情绪的影响引起职业倦怠 , 而非实 际 的 工 作 压 力 所 致 (Hallberg, Johansson, & Schauffli, 2007) 。 不同形式的时间洞察力对身心健康也有不 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积极过去与高自尊相关 , 而 消极过去则与抑郁、焦虑及低自尊相关 , 有研究 显示消极过去者有更少的朋友 , 更可能陷入赌博 或物质滥用的问题中 (Keough, Zimbardo, & Boyd, 1999) 。 拖延与压力、焦虑及抑郁的关系也同样受到 研究者的关注。虽然有研究对拖延做出积极的解 释 , 认为拖延是管理消极情绪或酝酿寻求解决的 策略 (van Eerde, 2003), 但更多的研究仍认为拖延 与 健 康 呈 负 相 关 (Stead, Shanahan, & Neufeld, 2010; Steel, 2007) 。拖延与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以及 更 少 的保健 行 为 相 关 , 例 如 更 少 的 家 庭保 险行 为、不定期检查牙齿及做体检等。压力在拖延和 健康的关系则起中介作用。除了阻碍健康行为之 外 , 拖延本身还会增加额外的压力风险 , 从而导 致更多的健康问题 (Sirois, 2007) 。 五 因 素 模 型 的 研 究 中 发 现 (Francis-Smythe, 1999), 在时间意识和急躁性上的高分者在过多任 务条件下更趋向于压力紧张反应。而在准时性、 计划性和多重任务趋向上的高分者可能运用这些 特质以帮助控制局面 , 例如详细地计划何时以及 多久进行每项工作 , 遵守日程并同时进行多项工 作。这样虽然对过多工作的知觉仍然存在 , 但也 同时发展出一种控制感 , 消除或减少了负面影响 (压力、紧张 )同时加强了正面的影响 (成就感、满 足感 )。Curry 等 (2007) 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低急躁性 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合作性。 有研究显示时间管理和睡眠质量存在显著 的负相关 , 即时间管理得越好 , 睡眠质量也越高 , 反之则越差 (黄岗 , 秦启文 , 张永红 , 2009) 。时间 管理中的日常计划行为、对长期计划的信心和时 间控制感等还与创造性呈正相关 , 而无组织偏好 则与创造性呈负相关 (Zampetakisa, Bourantab, & Moustakisa, 2010) 。 关于时间人格与幸福感 , 有的研究主张时间 洞察平衡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 (Boniwell & Zimbardo, 2004), 有的则倾向于时间人格与情境 的匹配 (Hecht & Allen, 2005) 。如二因素模型的研 第 6 期 陈 娟等 :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901 究认为多重型个体若处于机械性组织环境中 , 则 可 能 会 因 为 不 匹 配 而 感 受 到 更 多 的 职 业 压 力 (Lindquist & Kaufman, 2007) 。Hecht 等 (2005) 则认 为 , 不足或过量的多重性会削弱符合个体价值观 的幸福感 , 而适度的多重性却能使个体获益。虽 然最近的研究普遍认为幸福感是时间人格适应良 好 的 后 继 产 物 (Doyle & Francis-Smythe, 2008; Drake et al., 2008; Wohl, Pychyl, & Bennett, 2010), 但二者的关系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需要注 意的是 , 上述研究大多为相关研究 , 虽然揭示了 时间人格影响身心健康的多种可能性 , 但要获得 确切的因果关系 , 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 4 争论的由来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综观现有的时间人格研究 , 争论主要源于以 下三点: (1)时间概念之争。时间是具有强烈文化 背景色彩的概念 ,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有不同 的时间模式。如东方文化主要是一种环形时间模 式 , 而西方文化则是线性模式 (Usunier & Valette- Florence, 2007) 。这直接影响了研究者和被研究者 的时间概念 , 从而间接的影响了研究结果 , 致使 现有的时间人格模型可能存在 “盲点 ”。时间的线 性延伸和个体的认知体验及行为能否协调统一? 是否有超越具体社会群体的更抽象的时间框架? 这需要更多跨文化的研究。 (2) 时间人格的概念之 争。由于概念本身的复杂性 , 虽然不少研究者对 时间人格做了界定 , 但尚未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 概念。概念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测量工具 受污染 ( 测量中的变量在概念中并不存在 )和不完 善 (概念中的变量在测量中没有被测到 )的可能性 , 同时也使得时间人格的研究可能在不经意间得出 不一样的结论。 (3) 时间人格的研究范式之争。虽 然动力学和学习论范式对时间人格有不同的理解 , 但目前特质论范式仍是时间人格研究的主流。然 而 , 特质论着眼于去情境化的特质单元 , 从这个 角度研究时间人格至少会有两大弊端:一是静态 描述 , 二是孤立研究。除了在基本的概念界定上 尚未取得一致结论外 , 特质论也没有对这些特质 的形成做出解释。这些特质之间有没有重叠?几 种特质是否反映了一种更基本的特质?它们和业 已普遍认可的人格特质如大五之间又是什么关 系?这些问题都还悬而未决。 因此 , 今后的时间人格研究需要更多的过程 研究和纵向研究 , 也急需进化论、文化学和脑科 学方面的支持。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上 , 首先应 继续完善时间人格模型 , 吸纳众家之长以形成研 究的框架和基础。其次 , 注重结构内部各因素间 的相互作用及其整体的形成发展 , 补充质性研究 和跨文化研究 , 以突破时间概念的局限。 第三 , 外 部的影响因素研究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 应当 对情境类型进一步细分 , 同时加强弱情境中时间 人格的研究。 第四 , 积极响应现实需求 , 拓展时间 人格的应用研究范围 , 尤其是在人力资源领域中 人才的选拔和配置等方面。最后 , 还不可避免地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时间人格到底是进化使然? 还是文化的塑造?抑或是个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毕重增 . (2005). 拖延 :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 . 西 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31(6), 10 –13. 陈永进 , 黄希庭 . (2005).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目标作用 . 心 理科学 , 28, 1096–1099. 凤四海 , 黄希庭 . (2004). 时间知觉理论和实验范型 . 心理 科学 , 27, 1157–1160. 凤四海 , 张甜 , 黄希庭 , 李丹 , 苏丹 . (2008). 解释水平和 事件性质对活动设定时间距离的影响 . 心理科学 , 31, 848–851. 何嘉梅 , 黄希庭 . (2009). 时间贴现的性质与脑机制 . 心理 科学进展 , 17, 98–105. 黄岗 , 秦启文 , 张永红 . (2009).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 力和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 心理科学 , 32, 170–172. 黄希庭 , 张志杰 . (2001a).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 . 心理 科学 , 24, 516–636. 黄希庭 , 张志杰 . (2001b).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 制 . 心理学报 , 33, 338–343. 黄希庭 , 郑涌 . (2000). 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 : . Ⅰ 心理结 构方式的投射测验 . 心理学报 , 32, 30–35. 黄希庭 . (2004). 论时间洞察力 . 心理科学 , 27, 5–7. 黄希庭 . (2006). 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 . 北京 : 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 . 刘霞 , 黄希庭 , 普彬 , 毕翠华 . (2010). 未来取向研究概述 . 心理科学进展 , 3, 385–393. 吕厚超 , 黄希庭 . (2005). 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心理科学 , 28, 166–169. 郑涌 , 黄希庭 . (2000). 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 : . Ⅱ 心理功 能机制的实验研究 . 心理学报 , 32, 36–39. Back, M. D., Schmukle, S. C., & Egloff, B. (2006). Who is late and who is early?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punctuality in attending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0, 841–848. Basu, K., & Weibull, J. (2003). Punctuality: A cultural trait 902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19 卷 as equilibrium. In R. Arnott, R. Kanbur, B. Greenwald, & B. Nalebuff (Eds), Economics for an imperfect world: Essays in honor of Joseph Stiglitz (pp. 163 –182).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eaty, J. C., Cleveland, J. N., & Murphy, K. R. (2001).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 in "strong" versus "weak" situations. Human Performance, 14, 125–148. Bluedorn, A. C., Kalliah, T. J., Strube, M. J., & Martin, G. D. (1999). Polychronicity and the Inventory of Polyhronic Values (IPV):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a fundamental dimens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13, 205–30. Bluedorn, A. C., Kaufman, C. F., & Lane, P. M. (1992). How many things do you like to do at once? An introduction to monochronic and polychronic tim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6 (4) , 17–26. Boniwell, I., & Zimbardo, P. G. (2004). Balancing one ’s time perspective in pursuit of optimal functioning. In P. A. Linley, & S. Joseph (Eds),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 (pp. 165 –178). Hoboken, NJ: Wiley. Brodowsky, G., Granitz, N., & Anderson, B. (2008). The best of times is now: A study of the gay subculture ’s attitudes toward time. Time & Society, 17, 233–260. Cardinal, R. N., Pennicott, D. R., Sugathapala, C. L., Robbins, T. W., & Everitt, B. J. (2001). Impulsive choice induced in rats by lesions of the nucleus accumbens core. Science, 292, 2499–2501. Conte, J. M., Landy, F. J., & Mathieu, J. E. (1995). Time urgency: Conceptual and construc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0, 178 –185. Cotte, J., & Ratneshwar, S. (2003). Choosing leisure services: The effects of consumer timestyle.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17, 558–572. Curry, O. S., Price, M. E., & Price, J. G. (2007). Patience is a virtue: Cooperative people have lower discount rat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 780 –785. Darleya, J. M., & Batson, C. D. (1973). "From Jerusalem to Jericho": A study of situational and dispositional variables in help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 100 –108. Doyle, A., & Francis-Smythe, J. A. (2008). Temporal Implications on Well-Being. Retrieved June 26, 2010, from http://eprints.worc.ac.uk/283/ Doyle, A., & Francis-Smythe, J. A. (2008). Development of the Temporal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 Retrieved June 26, 2010, from http://eprints.worc.ac.uk/562/ Drake, L., Duncan, E., Sutherland, F., Abernethy, C., & Henry, C. (2008). Time perspective and correlates of wellbeing. Time & Society, 17, 47 –61. Ferrari, J. R., Diaz-Morales, J. F., Callaghan, J. O., Diaz, K., & Argumedo, D. (2007). Frequent behavioral delay tendencies by adults: International prevalence rates of chronic procrastina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8, 458–464. Ferrari, J. R., Francisco, J., & Morales, D. (2007). Procrastination: Different time orientations reflect different motiv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 707–714. Francis-Smythe, J. A. (1999). Time-relat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ime & Society, 8, 273 –292. Francis-Smythe, J. A., & Robertson, I. T. (2003). The importance of time congruity in the organis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52, 298 – 321. Goonetilleke, R. S., & Yan, L.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ochronicity, polychronicity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9, 187–198. Halbeslebena, J. R. B., Novicevicb, M. M., Harveyc, M. G., & Buckleya, M. R. (2003) Awareness of temporal complexity in leadership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 competency-based model.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14, 433–454. Hallberg, U. E., Johansson, G., & Schauffli, W. B. (2007). Type A behavior and work situation: Associations with 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8, 135–142. Hecht, T. D., & Allen, N. J. (2005). Exploring links between polychronicity and well-be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job fit: Does it matter if you prefer to do only one thing at a tim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98, 155–178. Horstmanshof, L., & Zimitat, C. (2007). Future time orientation predicts academic engagement among first year university student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 703–718. Howell, A. J., & Watson, D. C. (2007). Procrastination: Associations with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 167–178. Kanekar, S., & Vaz, L. (1993). Effects of gender and status upon punctuality norm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3, 377–384. Kaufman, C. S., & Lindquist, J. D. (1999). Time management and polychronicity: Comparisons, contrasts, and insights for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14, 288–312. Kaufman, C. S., & Lindquist, J. D. (2003). 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 of time scarcity: Linking consumer time-personality and marketplace behavior. Time & 第 6 期 陈 娟等 : 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 903 Society, 12, 349–370. Kaufman, C. S., Lane, P. M., & Lindquist, J. D. (1991). Time congruity in the organisation: A proposed quality-of-life framework.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6, 79–106. Keough, K. A., Zimbardo, P. G., & Boyd, J. N. (1999). Who ’s smoking, drinking and using drugs? Time perspectives as a predictor of substance abus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1, 149–164. Konig, C. J., Buhner, M., & Murling, G. (2005). Working memory, fluid intelligence, and attention are predictors of multitasking performance, but polychronicity and extraversion are not. Human Performance, 18, 243 –266. Landy, F. J., Rastegary, H., Thayer, J., & Colvin, C. (1991). Time urgency: The construct and its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6, 644–657. Levine, R. V., & Bartlett, K. (1984). Pace of life, punctual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six countri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5, 233 –255. Lindquist, J. D., & Kaufman, C. S. (2007). The polychronic-monochronic tendency model: PMTS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Time & Society, 16, 269–301. Lindquist, J. D., Knieling, J., & Kaufman, C. S. (2001). Polychonicity and consumer behavior outcomes among Japanese and US students: A study of response to culture in a US university setting. Retrieved June 26, 2010, from http://www.crab.rutgers.edu/~ckaufman/polyJapanese.html Livesey, A. C., Wall, M. B., & Smith, A. T. (2007). Time perception: Manipulation of task difficulty dissociates clock functions from other cognitive demands. Neuropsychologia, 45, 321–331. Lucas, J. L., & Heady, R. B. (2002). Flextime commuters and their driver stress, feelings of time urgency, and commut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6, 565–571. Macan, H. T., Shahani, C., Dipboye, R. L., & Phillips, A. P. (1990). College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Correlations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tres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 760 –768. Macan, T., Gibsonb, J. M., & Cunninghama, J. (2010). Will you remember to read this article later when you hav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pective memory and time managemen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8, 725–730. McLeish, K. N., & Oxoby, R. J. (2007). Measuring impatience: Elicited discount rates and the 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 553 –565. Mischel, W. (1977). The interaction of person and situation. In D. Magnusson & N. S. Endler (Eds), Personality at the crossroads: Current issues in interactzbnal psychology (pp. 333–352), Hillsdale, NJ: Erlbaum. Mischel, W., & Shoda, Y. (1995). A cognitive –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 Reconceptualizing situations, dispositions, dynamics, and invariance in personality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 246 –268. Mischel, W., Shoda, Y., & Rodriguez, M. L. (1989).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children. Science, 244, 933–933. Mischela, W., Ebbesen, E. B., & Zeiss, A. R. (1972). Cognitive and attentional mechanisms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 204–218. Moreau, A. D., & Usunier, J. C. (1999). Time styles and the waiting experi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 173–186. Reeves, J. B., & Szafran, R. F. (1996). For what and for whom do you need more time? Time & Society, 5, 237–253. Richard, D., & Slane, S. (1990). Punctuality as a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Issues of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4, 397–402. Rosenman, R. H., & Friedman, M. (1977). Modifying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1, 323–331. Sirois, F. M. (2007). ‘‘ I ’ ll look after my health, later ’’ :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procrastination-health model with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 15–26. S?gaard, A. J., Dalgard, O. S., Holme, I., R?ysamb, E., & H?heim, L. L. (2008). Associations between type A behaviour patter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28 years of follow-up of the Oslo Study 1972/1973.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3, 216–223. Stead, R., Shanahan, M. J., & Neufeld, R. W. J. (2010). ‘‘ I ’ ll go to therapy, eventually ” : Procrastination,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9, 175–180. 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 –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 65–94. Usunier, J. C., & Valette-Florence, P. (2007). The Time Styles Scale: A review of developments and replications over 15 years. Time & Society, 16, 333–366. van Eerde, W. (2003). Procrastination at work and time management training.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7, 421–434. van Emmerik, I. H. (2008).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time-related strains. Psychological Reports, 102, 484 –494. Wohl, M. J. A., Pychyl, T. A., & Bennett, S. H. (2010). I 904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19 卷 forgive myself, now I can study: How self-forgiveness for procrastinating can reduce future procrastin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8, 803–808. Zampetakisa, L. A., Bourantab, N., & Moustakisa, V . S. (2010).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creativity and time management.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5, 23 –32. Zhang, Y., Goonetilleke, R. S., Plocher, T., & Liang, S. F. M. (2004). Time orienta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 Retrieved June 26, 2010, from http://iesu5.ust.hk/dfaculty/ ravi/papers/wwcs2004_2.pdf Zhang, Y., Goonetilleke, R. S., Plocher, T., & Liang, S. F. M. (2005). Time-related behaviour in multitasking situ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2, 425–455.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ime-Personality CHEN Juan; ZHENG Yong (School of Psychology , Southwest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5, China ) Abstract: Time-personality is a steady tendency and character of capabilities in time-related situations, which functions in the adaptation to time-related situations, and it also affects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Existing studies devoted a extensive discussion o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ime perspective, time orientation, time management, time urgency and procrastination. Thus, integrated model of time-personality is under construction recently. In view of current argument on time pattern, conception of time personality and research paradigm, future research should concentrate on improving the model. Besides, more researches are suggested on external factors, process study,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ross-cultural study. Supports from evolution theory, culturology and brain science are needed as well. Key words: time-personality; factor structure; strong situation; weak situation; adaptive function
/
本文档为【时间人格的结构与功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