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邢台学院教案

2017-12-11 50页 doc 152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邢台学院教案邢台学院教案 邢 台 学 院 20 06:2007 学年度第 2 学期 课 程 名 称 社会学概论 学 时 学 分 72学时, 4学分 专 业 班 级 06社工本 授 课 教 师 范 拥 军 系 部 社 科 部 本 课 程 教 学 总 体 安 排 课 程 名 称:社会学概论 课程性质与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课 68学时~实践课4学时~4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学会认识社会和自我的正确方法,系统地掌握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
邢台学院教案
邢台学院 邢 台 学 院 20 06:2007 学年度第 2 学期 课 程 名 称 社会学概论 学 时 学 分 72学时, 4学分 专 业 班 级 06社工本 授 课 教 师 范 拥 军 系 部 社 科 部 本 课 程 教 学 总 体 安 排 课 程 名 称:社会学概论 课程性质与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课 68学时~实践课4学时~4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学会认识社会和自我的正确方法,系统地掌握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本课程以社会和自我的相互关系为理论主线,从静态的社会要素和社会关系、动态的社会结构化方式和社会运行过程入手,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阐释,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范畴,获得认识、观察和理解社会的基本方法与视角。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刘豪兴主编:《社会学概论》,高教出版社1992年版。 3、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 4、 李明堃、黄绍伦主编:《社会学新论》,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2 年版。 5、 吴铎主编:《社会学》,高教出版社1992年版。 6、 《社会学概论》(试讲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9、 [美]杰佛里?亚历三大著《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0、[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1、袁亚愚、唐一之编:《社会学――历史、理论、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13、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6、[德]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7、[法]维克多?埃尔著、康新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8、[英]汤因比著 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9、Co-editors:George E. Arquitt and Dennis D. Waskul, Readings in Sociology, Simon and Schuster Custom Publishing,1997. 20、James W. Vander Zanden, Sociology The Core, Mcgraw-Hill,Inc.,1996. 21、Thomas J. Sulliv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Problems, Allyn And Bacon, 1997. 22、Rodney Stark, Sociology,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1.考核方式:统一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 2.成绩计算方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讨论、作业、实践)×30,,期末统一考试成绩)×70, 课 程 教 学 日 历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授课学期:2007-2008第2学期 周次 章节及教学内容 累计 学时 第一章:社会学研究对象 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 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1 4 第二节 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3 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 第二章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2 4 第一节 社会运行条件 第二节 社会运行机制 第三章 社会和社会运行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第二节 社会运行 3 4 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文化的区分 4 4 第三节 文化的结构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论 5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4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6 4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景和过程 7 4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 第四节 集合行为 第八章 社会群体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8 4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4 第九章 家庭、婚姻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婚姻家庭社会学 9 4 第三节 性社会学 第四节 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 第十章 社会组织 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社会组织目标 10 4 第三节社会组织结构 第四节社会组织管理 11 4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 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12 4 统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13 4 第五节 社会流动 第十二章 社会设置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设置 14 4 第二节 社会设置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社会改革与社会设置 第十三章 社 区 第一节 社区概述 第二节 社区自身的协调作用 15 4 第三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 第四节 虚拟社区 16 4 第十四章 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 演变和作用 第二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17 4 第三节城市文化 第四节城市问题与规划 5 复习总结 18 4 第一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章一章:社会学研究对象 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 性具体社会科学(1学时) 第二节 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1学时) 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1学时) 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1学时)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整本书的引论,目的是为学生者提供一个入门的途径,认识社会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位置,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学习,掌握社会学学科的意义、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以及社会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 具体社会科学 第二节 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认识社会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位置,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6 掌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其他内容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如何理解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难点是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分析其与哲学、历史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 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称为“社会运行论”。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正是这样一种“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 一、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世纪、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这两次大革命引起的变化和后果,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想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作为时代的实践要求的社会运行和发展问题,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二、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一般的说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所谓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内。所谓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所谓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三、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 7 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首先表现在它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其次,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还表现在它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再次,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还表现在它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 四、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 ?、150多年来国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其分类面对众多的定义主要分属于三大类: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对象为研究对象。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至于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三类。 ?、90多年来国内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按上述分类,有如下几种观点:?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有: “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问题说”、“未定说”。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第一,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第三,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调一致。 五、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 ?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呢,从理论上说: 第一,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 第二,第二,区别社会学的学派,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 第三,第三,确定社会学的属性,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 由此可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仅是贯穿社会学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中轴,而且也是社会实际发展的中轴。 ?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对象及其与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社会学学科的层次结构大体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即学科的“元问题” 8 层次,也即作为社会学与哲学联结点的社会哲学层次;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总问题层次,也即作为综合性具体科学的社会学层次;第三,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分问题层次,也即作为社会学历史地形成的概念内容的层次。 第二节 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 把社会学的对象规定为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似较符合社会学产生的历史,又较能在理论上自圆其说,就是说,它能较好地为社会学一根贯穿其全部内容的主线。社会学可分为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历史地形成的内容,可分为三类: 第一,有关着重从正向探讨社会良性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的内容; 第二,有关着重从反向探讨有效地消除妨碍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因素的内容; 第三,有关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恶性循环和畸形发展的方法和手段的内容。 一、 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 这方面的内容大体有: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基本群体,家庭、婚姻与性;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规范与社会设置,社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等。 二、 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 这方面的内容大体有:社会问题,社会越轨,社会控制,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三、 关于社会运行研究手段的内容 对社会运行,无论是微观分析、宏观分析还是对策分析,无论是正向研究还是反向研究,都需要有方法和手段。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指标及其体系,就是我们研究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恶性循环和畸形发展的主要途径。 四、关于分科社会学的内容 贯穿众多分科社会学的仍然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这根主线。 9 有了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这根主线,有利于缓解目前社会学定义众多、但每个定义又无法说服人那种莫衷一是的局面,有利于纠正一些模糊的、不确切的、片面的说法。有了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这根主线,我们也就有了什么是社会学研究的明确的鉴别标准。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把握, 2、社会学如何为社会服务, 3(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 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入门的途径,认识社会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位置,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掌握社会学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讲述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指出对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现在有多种分法,但不论哪种分法,社会学都占有重要地位。难点是分析说明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既有利于明确它跟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与联系,又有利于划清它与其他单壳儿性的和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的界限,与社会主义的界限。 2、重点说明社会学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着重说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10 (1)“总和说”。把社会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做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综合说”。认为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 (3)“普遍说”。认为社会学的原理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现象;各门社会科学的原理具有特殊性,仅适用于特殊的社会现象。 (4)“平等说”。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都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一个方面。 (5)“共通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此种社会生活的共通原理—社会行为原理—为社会 生活现象的一部分,而关于部分的社会现象,故社会学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科学。 二、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社会学与 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 系。 (三)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 (四) 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或政治科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第四节 社会学与社会 一、 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一) 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11 第一, 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 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 社会学不仅提供县城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觉、社会学的方法, 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第一, 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 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长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 , 增强自觉性,是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 社会学以自己的饿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度正确的饿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二、 转型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中的中国社 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外国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既要注意防止一切照搬,又注意避免一切拒斥。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 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2( 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第二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章二章: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第一节社会运行条件 第二节 社会运行机制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对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社会运行条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12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社会运行条件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学生掌握认识社会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位置,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掌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难点: “社会运行的条件”,重点考察了现有社会学文献中关于社会运行条件的三种角度,这就是社会要素的角度,功能主义角度和社会条件角度。难点是从社会学角度看,还有对我国社会运行产生特殊影响的内外两个条件,这就是我们社会受到社会会转型效应和迟发展效应的双重影响。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社会运行的条件 一、 社会运行条件概述 对社会运行条件的探讨并非从我们开始。我国自古以来对此有过不少朴素的认识。例如,我国古代讲的”治世”或”太平盛世”,总要具备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君明臣忠、民心安定、顺天应时等等条件。在社会学作为学科诞生以来,这个问题也受到不少社会学家的重视。从所见的社会学文献看,他们主要从社会要 素、功能主义和社会条件三种对此做了这样那样的探讨。 (一)会要素的研究 1931年孙本文教授首先将影响、支配人类社会生活要素做了如下分类: A(消极限制的要素。 a. 地理的要素:气候和地形。 b. 生物的要素:人口的数量和品质。 B(积极活动的影响。 13 c. 心理的要素:社会态度和它的机械。 d. 文化的要素:文化物质和模式。+ 孙本文在另一本大部头著作《社会学原理》中,则对上述四大要素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做了说明。 第一,孙教授认为,地理或地理要素对于社会运转关系重大。他说:”社会的存在,必须在地面上占据相当的空间。无地面则社会无以成立;古地面亦为社会成立的基础。” 第二,他阐述了生物要素的重要性。孙本文认为,这些问题有:(1)适度人口;(2)中国应否提倡对生育的限制;(3)优生学的效用;(4)遗传学问题;(5)种族特质问题。 第三,关于心理要素,孙本文认为:“社会成立的重要条件,是个人与个人间的行为。而个人与个人间的行为情况,须视个人的心理特质,及当时环境的状况而定。” 第四,在讲到文化要素是社会成立的重要基础时,孙本文认为:”文化为人类社会普遍的要素,无文化即无社会。人类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文化,故文化为人类特产,亦即为人类所不可或离的要素。 (二)功能主义关于社会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的研究功能主义主张社会使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美国社会学家D.F.阿伯尔、M.J.利维等人对此做了研究,阿伯尔等人在《社会功能之先决条件》的中提出,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应具备如下的十个条件: (1) 社会与物质环境相适应 (2) 适当的社会人口再产生 (3) 基本社会角色的适当安排(例如,在美国社会中医生、教授、工人、家庭主妇等角色的合理配置); (4) 社会成员之间信息的沟通(如一种共同的语言等); (5) 对社会基本事物之含义有一致的认识(如度、量、衡的标准,对于金钱和爱情等的理解等); (6) 在各种社会群体内部,成员们有大体相近的奋斗目标; (7) 建立了社会规范,以限制追求上述目标时所采取的手段; 14 (8) 对感情表达方式的限制(以不致造成冲突的方式表达感情); (9) 对社会新成员实现社会化; (10) 有效的控制了分裂性社会行为; (三)关于社会条件的研究 费孝通教授在《社会学概论》中将社会生活条件分为两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精神生活条件,该书又将社会物质生活分为自然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三种条件,而认为精神生活条件首先当是在于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过着人类特有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反作用与其物质生产生活。 二、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 (1) 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2) 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 (3) 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条件。 (4) 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5) 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6) 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 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做的研究的异同在哪里, 2、 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转性效应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二节 社会运行的机制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15 教学目的要求:要学生掌握认识社会运行的机制。“社会运行的机制”,首先说明了社会运行机制的骇异,非类,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意义。其次在说明了社会运行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对独立之后,找中说明竟了社会运行的五个主要机制:这就是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了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意义。难点说明了社会运行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对独立性,解释社会运行的五个主要机制:这就是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节 社会运行的机制 一、社会运行机制概述 (一)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 在社会科学中的引申意义则更为复杂。综合当前各学科使用“机制”一词时所表达的含义,我们认为“机制”一词的基本含义有三个:一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把这三者综合起来,更概括地说,机制就是“带规律的模式”。而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的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二)、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罗斯曾根据社会秩序的形成过程,将社会秩序分为自然秩序和人工秩序。类似地,我们可将社会运行机制分为自发机制和人为机制;第二,按社会运行机制的作用领域,可将其分为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心理机制。 第三,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将各种“可观察后果”区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类似地,我们也可按社会运行机制的表现形态,将其分为显机制和隐机制。第四,按社会运 16 行机制的层次,可将其分为一级社会运行机制、二级社会运行机制、三级社会运行机制、四级社会运行机制。 (三)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意义 研究社会运行机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 从理论方面的意义看,社会学研究的种类很多。按研究方法来分,有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按研究层次来分,有微观研究、中观研究、宏观研究;按研究性质来分,有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按研究角度来分,有结构研究、功能研究;按研究领域来分,种类更多,如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工业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法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管理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等。从而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沟通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实践方面的意义看,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运行机制,有利与社会学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改革服务。 二、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一)社会运行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独立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等五个二级机制,并非将这一有机系统机械地割裂开来,而是出于深入剖析社会运行机制的需要。 (二)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研究社会运行动力机制,就是要研究为社会运行提供适度动力的原理、方式、手段与过程。 1、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源 社会需要之所以能成为社会运行的动力,在于它自身的内在属性: (1)需要与满足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 (2)社会需要之所以能成为社会运行动力,还在于它有一种永不会满足的特性。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动力结构、运作过程、运作方式与手段三个部分组成。 2、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结构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外围结构与内核结构两个部分组成。外围结构又包括动力主体、动力受体以及动力传导媒介。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内核结构包括动力源、动力方向、动力贮存体和社会行动四个要素。 17 3、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与手段社会主义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是围绕提供适度社会动力展开的。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五个环节组成,即动力源的开发、动力转化、动力培育、动力分配、动力监控与反馈。 (三)社会运行整合机制 社会整合是指利益的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社会运行整合机制,则是指影响社会整合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功能,以及社会的作用原理。社会运行整合机制由三部分组成:整合对象、整合中心、整合过程。 (四)社会运行激励机制 社会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激励机制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 (五)社会运行控制机制 从结构上分析,社会运行控制机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既控制手段,控制对象和控制过程。 (六)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在现有的众多的“社会保障”定义中,有两点却是共同的:第一,保障的对象都是那些生活遇到困难,需要社会救助的社会成员;第二,保障的手段都是一些援助性的措施,如福利,保险,救济等等。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 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机制的主要含义和分类 2、 如何把社会运行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的内容 及其相互关系, 3、研究社会运行条件和机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18 第三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 章三章 社会和社会运行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1学时) 第二节社会运行(1学时) 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2学时)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教学目的是为初学者了社会的含义,社会运行的规律。掌握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儿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社会具有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社会运行条件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学生掌掌握什么是社会,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了解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流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社会具有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难点是运用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满足需要的原则,评价社会运行的良性、中性、恶性的三种状态。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概念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西方学者对社会的解释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派叫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另一派 19 叫社会唯名派,他们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二. 社会的特点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是有文化 、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社会系统具心里和精神的联系. ?社会系统是一具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三、社会的功能 ?整合;?交流;?导向;?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运行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 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包括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和旁系的。直系联系指具有父母、子女关系的亲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纵向运行即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社会系统在其前后相继的纵向运行中表现出如下一些基本关系: 第一,继承关系;第二,变异关系;第三,中断关系 横向运行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诸系统的交互作用.与纵向运行一样,横向运行也表现一些基本关系. 第一,交叉与参透;第二,制约;第三,促进;第四,转化 总之,无论纵向运行还是横向运行,社会诸要素与诸系统都表现出相互联系、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特点. 二、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 运用的基本途径: ?理论综合研究 ?利用数学统计学等模型的综合研究. ?协调性原则 20 所谓协调性即社会多种要素、社会各部分间的相互配合.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三方面: ?结构性协调 ?功能性协调 ?结构与功能间的协调 ?满足需要的原则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简析“社会”的概念。 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学生掌掌握什么是社会,社会。 教学重点、难点: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以及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等,难点考察社会现象的几种基本角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 宏观社会与围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等。 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如民族的或阶级的个别成员之间的互动,职业群体的人员(每一个个人)构成等等。 21 二、 个人关系、群体关系与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 群体关系,指在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的层次。 三、 血缘、地缘与业缘的角度 社会学通常从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上,将社会关系分为三个方面: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一)血缘关系 它是指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是人先天的联系,它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因而通常认为,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联系,不过社会的发展不断赋予它以新的内容。纵观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氏族、宗教、家族、家庭。种族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而做的区分,是指具有某种相同遗传身体特质的人种分支。 (二)地缘关系 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 (三)业缘关系 它是指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同,业缘关系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什么是社会运行, 2、怎样对于社会运行的状态作出评价, 3、 试析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关系。 第四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22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文化的区分 第三节 文化的结构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文化的概念及文化的主要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等,分析的结构、功能、作用。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文化的区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是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难点是掌握文化的主要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等。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二、文化的特性 ?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文化的符合性。 ?文化的象征性。 ?文化的传递性。 23 ?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第二节 文化的区分 一、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里,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区分是相对的,两者常是结为一体的。 二、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想抵触或对抗。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民族亚文化。 ?职业亚文化。 ?越轨亚文化。 三、主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文化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所谓非评比性文化,也可称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 什么是文化, 2( 文化可以区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 3( 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24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三节 文化的结构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学生掌掌握文化的结构、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三个层次的概念和关系;文化有重要的功能,它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它给一个社会提供了材料与蓝图,它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更进一步说,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文化的结构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均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而不是一盘散沙。文化所结成的这种系统、体系所表现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的结构。社会学主要从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三个层次上分析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 (一) 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合。文化特质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文化的形式。 文化特质的特点是,每种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它的特殊历史和特殊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当然,文化特质仅仅是社会研究中的一种特定单位,其界限是相对的,常视研究者的目标而设定界限。 (二) 文化丛 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互相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 (三) 文化模式 25 所谓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二、 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在文化模式的评价上存在者着“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两种倾向。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作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和怀疑为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三、化震惊与文化边际 (一) 文化震惊 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然而,文化的交流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常发生的一种现象就是“文化震惊”。所谓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二) 边际文化 边际文化,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文化在社会上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 二、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材料与蓝图。有了文化,人们便有了行为标准。文化也使人们相互间的行为功能协调和相互配合。文化使一个社会的规范、观念更为系统化,文化集合、解释着一个社会的全部价值观和规范体系。文化所包含的规范体系有: (1) 风俗。 (2) 道德。 (3) 法律。 (4) 价值观念。 三、使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26 这一点也常被称做文化的整合(integration)功能,即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仅有了社会要素还不等于是一个社会,社会要素之能形成社会是靠了文化的联系作用。 从文化整合的观点出发,社会上的各种文化机构都从不同侧面维持着社会的团结。政治机构实现着社会控制,协调着群体利益,教育机构驯化着社会成员、使之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军队保证着社会的安全,等等。 四、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在人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文化起的作用最大。关于人接受文化的过程问题,正是第五章“人的社会化”所要研究的内容。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 什么是文化震惊和文化边际, 2( 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论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的社会化的概念、条件、过程、机制和基本内容及作用。运用社会化分析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 社会化概论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化概论;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27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是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等五种类型。难点是理解在众多社会条件中,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最大、最为重要的集中社会化机制,各自履行着不同的社会化功能。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含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概念的内涵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亦即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 二、社会化的类型 (一) 初始社会化 初始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二) 预期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三) 发展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四) 逆向社会化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 (五) 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全面放弃原以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三、社会化与社会运行 28 第一,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可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社会化,就谈不上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一) 语言能力 (二) 思维能力 (三) 学习能力 (四) 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二,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一) 家庭 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的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社会化的结果将对个人的一生发生影响。 (二)学校 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条件之一,其特点主要有:首先,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再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 (三)同龄群体 所谓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四)工作单位 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其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29 (五) 大众传播媒介 所谓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 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化概论;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关于人的社会化有若干种重要理论,其中重要的有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难点是分析社会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冲突和矛盾,在当前比较引人注目的有早期社会化困境、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败、代差等三个方面。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将“人格”与“人品”等同使用,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素质。 1、库利的“镜中我” 理论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30 与库利同时代的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 1863-1931年)也曾研究过自我意识的形成。 “主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和“客我”是相互建构的。 “客我”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有了较大的扩展。到了博弈阶段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色的范围更加扩大,开始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化他人”的角色。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他强调的是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因素,特别是性的因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岁~1岁)。 (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岁~3岁)。 (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岁~5岁)。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岁~11岁)。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二)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时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创造了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使这样一种理念能够比较有效地落到实处,不至于停留在假设阶段。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社会化过程是连续的,但也呈现出相对的阶段性,可以划分为若干不同的阶段。我们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标准来描述人的社会化过程。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三)代差 31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 所谓政治社会化,简单地说,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对政治系统。进而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道德社会化 所谓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为“他律阶段”,时间大约在5岁~8岁。 第二阶段为“自律阶段”,开始于八九岁之后。 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将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划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1)前习惯层次。 (2)习惯层次。 (3)后习惯层次。 科尔伯格认为,并不是每个人的社会化道德过程都会经历全部三个层次六个阶段,特别是第六个阶段,是道德社会化的最高境界,只有少数修养极高的人才能达到。但是,道德社会化的上述顺序却是不可改变的。 课堂练习及作业: 1、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请简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内涵、过程和社会功能。 第六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六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32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的社会角色的概念、类型、扮演过程和基本内容及作用。运用社会化角色失调等社会问题。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角色的、类型,成功的扮演社会角色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先赋角色与自制角色、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等。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一、社会角色理论 社会角色理论至少有四个重要来源。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运用了这个概念,其中以乔治?米德德 研究最为著名。 二、社会角色概念 (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等,因而二年德社会地位也是多方面。 (二)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任何一种角色总是与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的。长期的社会生活是使各种角色形成了一整套各具特色的行为模式,这就要求担任特定角色的人学会特定的待人处事的方法。 (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位置上的人们行为期待 33 由于社会角色总是与一定的行为模式相联系,这样,当人们知道某人处在某种地位上时,便预先就期望他具备一套与此相一致的行为模式——角色。 (四)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社会组织 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网络就是有社会角色编织而成的。总之,角色是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举出单位。 三、角色集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的角色集。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所谓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二、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所谓自觉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自己挣担负着一定的 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所谓规定角色指有比较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明确的规定。所谓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要求、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的期望而从是活动。 四、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所谓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所谓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的,而是以表现社会的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度。 34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什么是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2. 试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角色的扮演,分析社会角色失调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扮演中会出现角色距离的现象,它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承担这个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社会角色的确定 在社会舞台上,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任何角色。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担任角色也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 二、社会角色的表现 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承担的角色后,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宣布某人为某一社会角色固然重要,但要让人们相信他是一个社会角色,就要通过一系列的环节使他表现出来。 〔一〕布景与道具 〔二〕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三〕前台、后台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35 三、角色的扮演过程 以上关于社会角色的表现是从静态上对角色扮演的考察。角色扮演不仅表现上述静态的几个方面,而且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角色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对角色的期望 〔二〕对角色的领悟 〔三〕对角色的实践 一、角色距离 一个人对于他所承担的角色,扮演得优与劣,水平高与低,很大程度上与角色距离有关。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 所谓表现出“角色距离”者,即包括那些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也包括那些素质远在角色范围之上的人。当一个人不承担某种角色时,其行为就谈不上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理论,对于加深对人际互动行为规律的理解,对于人们处理人事安排,处理人际关系,对于管理工作等均有启发意义。 总之,角色距离是影响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第四节 社会角色的失调 一、角色冲突 所谓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二、角色不清 所谓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在社会与文化的迅速变迁时期,很多社会角色都在发生变化。 三、角色中断 所谓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36 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多种角色。 四、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中断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课堂讨论: 1. 试分析社会角色的扮演。 2. 怎样运用角色距离理论。 3. 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 第七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 第七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景和过程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 第四节 集合行为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的社会互动的概念、目情景和过程;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运用社会互动理论分析集合行为。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景和过程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互动概述,社会互动的情景和过程。 37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介绍互动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研究社会是从微观层次上理解社会结构、建立理论体系的基础。 一、 社会互动的含义 一般而言,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 (1)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俩个或者俩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 动。 (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是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 俩个人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3)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二、 社会互动的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与互动内容相对应的互动形式,并对社交、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等具体互动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在美国,形成了以乔治?米德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符号互动论。后来,布鲁默、库恩等人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分别建立了现代符号互动论的两大学派,即以布鲁默外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 (一)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特别注意符号沟通问题。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例如鸽子代表和平的符号。符号沟通事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动物的行为事本能的,事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人类有思维能力,我们对社会环境的反应是按照事物对我们的意义而做出来的。 (二) 角色理论 与符号互动论一样,角色理论也不是一个单独的理论。它是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 (三) 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 (五) 社会交换论 38 社会交换形式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和埃默森。这一理论认为,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之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之中。 (六) 本土方法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又译做“俗民方法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一、 社会互动的情境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强调要“审时度势”、“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其意思都是说要明白自己所处的情境,并选择与具体情境协调的行为方式。了解情境及情境的要求,是社会互动的基础。 (一)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根据参与互动人数,我们可以划分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等不同的互动情境。 (二) 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 熟悉情境主要指我们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的场合。 (三)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 情感关系是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不同情境、不同类型的互动在过程上往往差别很大。 (一)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美国社会学会贝尔斯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提出了一种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 (二)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张把互动过程分为四阶段。 第一阶段:竞争。第二阶段:冲突。第三阶段:顺应。第四阶段:同化。 二、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社会变迁,尤其是根本性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2、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 39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 第四节 集合行为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互动维度和类型,社会互动中集合行为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用社会互动理论分析集合行为的特点,以及如何避免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要把握社会活动的特征,除了从情境和过程两方面入手外,还需对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即从维度和类型等方面进行考察。 一、 社会互动的维度 对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即要找到一些具体的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这就是互动的唯独分析。一般来说,互动具有下列四个维度: (一) 向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 (二) 深度 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我们可以从依赖互动双方利益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的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等几方面来分析互动的深度。 (三) 广度 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四) 频度 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上社会活动的多寡。同一班级里,我们与有的同学经常来往,与另外一些同学只是偶尔交往。 40 一、 社会互助的类型。根据互动的情景、互动维度、互动方式等标准,我们可以划分为出多种互动类型。 (一) 合作。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活动。 (二)竞争。在这里,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三) 冲突。冲突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的方式与过程。 (四) 强制。强制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在这种形式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 (五) 顺从与顺应。顺从与顺应虽然都是与强制相反的互动形式,但是,两者在意义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第四节 集合行为 一、 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它3)行为者相互依赖。 二、集合行为的理论 集合行为,尤其是那些显然是非理性的并且往往带有破坏性的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一)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1)环境条件。它是集合行为产生的背景,包括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2) 结构性压力。(3)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4)诱发因素。环境条件和结构性压力本身并不足以引发集合行为。集合行为的出现往往需要一个“导火线”。(5) 行动动员。(6) 社会控制能力。 (二) 模仿理论 41 模仿论认为,当人们面临他发时间时,他们往往处于丧失理智的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这时他们便会本能地批次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大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 (三) 感染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 (四) 紧急规范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 (五) 匿名理论 (六) 控制转让理论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的类型十分广泛,这里只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行为作简要介绍。 (一) 恐慌。恐慌是指人们面临着某种直接威胁,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危机出现时,人们往往极度恐惧,每个人都行想避开危机源,对正常的规范和必要的合作关系置之不顾,结果使局势更加险恶,行为的结果与希望达到的目标不相符合。 (二) 谣言。谣言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儿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对于某一关心的事件情况不明,没有明确的事实根据情况下,利用集体想象够造出来的。 (三) 流行。流行具有新奇性、消费性、选择性、的特点。流行也有负功能。 课堂讨论: 1、 请说明意义与互动的关系, 2、 二人关系中互动与三人关系的互动有什么异同, 3、请谈谈你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 第八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八章 社会群体 42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社会群体的概念、结果和作用过程;社会群体的类型及特征。运用社会群体理论分析一些社会行为。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群体概述,社会群体的结果及作用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社会群体即使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他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难点如何理解是社会群体内部因其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了一定的结构模式。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二、群体存在的基础 (1)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等等。 (2)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实际 43 上,正是物质生产资料以及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促成了群体关系的发生和群体的形成。 三、群体的类型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群体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一般而言,社会学界通常采用以下五组分类: (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主要依据群体成员间的亲密程度来划分。 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主要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三)内群体和外群体 主要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里归属来划分。 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以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里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主要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 所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日常活动。 (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包括成员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方面。 (1)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 44 (2)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来看,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状况。 (3)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着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的高低。 (4)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来看,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的是否具有合法性,这些都对群体的凝聚力有很大的影响。 (5)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有不存在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二、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 三、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 (1)从群体规模入手,我们发现群体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 (2)我们可以利用"社网图"来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 (3)我们可以通过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来分析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群体中存在着领导者和追随者,这是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群体领导是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不同的领导人还可能采用不同的领导作风。领导作风大致不外乎以下三种基本类型:(1)权威型(2)民主型(3)放任型。 所谓群体决策,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45 2、什么叫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概念、作用、类型,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正在发生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初级群体有着重要特点并发挥着特殊的社会功能,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很早就重视对初级群体的研究。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社会群体基础 自古以来,初级社会群体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群体。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很早就重视对初级群体的研究。 一、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 小群体研究已经取得了几项重要进展: 第一,个体、群体和社会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正在逐渐得到认识。 第二,小群体研究的重点从群体对其成员和环境地影响转到了对小群体自身的分析,从群体影响转到了群体过程,从群体输出转向群体内部动力机制。 第三,小群体研究成功地运用了试验方法。 第四,研究者通过创造自我分析群体,变外部观察为内部参与。 第五,一般系统论正在小群体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初级群体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成员有限。 (2) 成元件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46 (4) 成元件的交往富于感情。 (5) 成员难以代替。 三、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 初级群体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条件: (1)活动空间接近。 (2)接触时间长。 (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拘束。 (4)交往各方角色、低位见的社会差异小。 四、初级群体的功能 初级群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我们大致将其区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两种类型。 (一)正功能 正功能的表现: (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二)负功能 (1)从微观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 (2)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 五、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随着这一转型过程的推进,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都将发生变化,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从社会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出击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 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课堂讨论: 1、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意义 47 2、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3、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初级群体的变化, 章节题目:第九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婚姻家庭社会学 第三节 性社会学 第四节 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家庭,婚姻与性是人类“初级生活圈”,家庭作为连接个人生活与社会运行的中介,体现着和作用于双方的关系。了解它的五种相关物。运用社会群体理论分析家庭、婚姻。理解社会性别是国际上的新概念,是女性研究和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石和核心,社会学有必要引进和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家庭、婚姻、性与社会“初级生活圈”的关系及其相关物。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家庭作为连接个人生活与社会运行的中介,体现着和作用于双方的关系。难点是理解对姻与家庭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宏观,过程研究,影响因素等因素的理解。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第一,大多数关于家庭婚姻 性社会性别的法律和制度,都基于某个共同的法理,具有极强的共通性与互补性。 第二,大多数关于家庭婚姻 性社会性别的法律和制度,都是在某种既有的社会形态进入转型期后,首当其冲地被怀疑被批判。 48 家庭婚姻 性社会性别还有众多的相关物或支持系统。 最主要的相关物当然是爱情。 第二相关物是生活方式。 第三个主要相关物是经济活动,包括生产 消费和财产的处理等等。 第四个相关物是参与者的年龄构成。 二(研究的独特角度 从个人活动的角度来看,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都是个人选择与行为的结果,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生活实体。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看,它们有都是社会管理的产物,表现为一种强制的社会设置。 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之间,在目标排序 发展倾向 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方面,不可能时时处处保持一致,因此中介物就有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划分和认清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可以更好的选择和界定本领域中的基本概念 应用理论和方法论,有利于建立本领域中的社会学专有理论。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的现实存在形态,往往是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之间相互作用的妥协物。这就是社会学研究这一领域是所应具有的基本角度。 第二节 婚姻家庭社会学 一、定义 婚姻,作为个人活动结果的生活实体,起定义可概括为: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的生活。 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 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和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 主干家庭,指父母与一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 联合家庭,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 作为社会设置,家庭的定义强调的是:血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二、婚姻与家庭的宏观研究 49 ?家庭的规模与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日益从联合与主干家庭想核心家庭转化。 ?家庭关系 家内人际关系至少有几大因素形成:夫妻权利结构 个性异同 性的地位与作用 交流与交换的状况 代迹差异 相关的人与事 等等。 ?家庭功能 家庭的功能本质上是个人基本需求的表现。 三、婚姻家庭的过程研究 ?婚姻准备与结婚 婚姻准备就是当事人在性 爱情 婚姻方面持续的社会化的过程。 对于结婚主要考察下列方面: ?结婚行为的具体形式。 ?结婚投入。 ?结婚对双方的价值。 ?婚姻的维系 发展与破裂 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期,婚姻领域的悲喜剧也大多来源于转型期的不适应,大致有一下几种情况: ?婚内两性地位与角色在变化。 ?夫妻共同目标更难建立。 ?婚姻目标日益浪漫化。 ?婚姻质量。 ?离婚率。 复习思考题: 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 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由哪些异同, 3、 婚姻过程由哪些主要环节,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三节 性社会学 第四节 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50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性社会学的一般知识。 了解社会性别是国际上的新概念,是女性研究和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石和核心,社会学有必要引进和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性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性存在”。难点是如何理解女性研究和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石和核心。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性社会学 一 学科发展史与主要理论 从50年代初期开始到目前,是性社会学的发展时期。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关于性现象的社会#调查#不断的涌现,一般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第二个方面,关于性现象与社会关系的宏观研究和思辨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第三个方面,是比较公认的和规范的性社会学的理论创建。 二 性存在的概念 性是指达到高潮为中心环节和本质标识,以生殖器反应为最终表现形式的人类身心过程。 性存在是一个更为广泛和全面的概念。传统上所说的性,知识性存在概念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性的生物存在。另一个子系统是性的心里存在,指性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形式中的具体表现,或者说是人所感知到的性的生物存在。还有一个子系统是性的社会存在,即前两种存在的社会表现形态,或者说是由社会的人所标定的具有性的性质的哪些活动与过程。这三种存在相互作用,构成更大的性存在的概念。 性存在是人类“初级生活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性存在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形态之一,与社会的关系费城密切。 三 性的社会因素 (一) 性的生命周期 (二) 性的性别规定 (三) 性的阶层规定 (四) 性的语言系统与相关行为的训练 (五) 涉性的人际交往 (六) 性生活中的社会因素 四 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一) 性、爱情、婚姻三者的关系 (二) 色情品传播与嫖娼卖淫 (三) 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 (四) 性教育 中国历史上缺乏的并不是性教育本身,而是在教育中缺乏以现代科学成果为基础的全面知识,更缺乏对个人选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终生培养。 第四节 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 51 一 概念的来历 性别角色这个概念,来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它是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 女性主义一般都把“社会性别”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核心。专指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的,与两种生物性别相关,对于一整套规范的期望,以及落实了的行为。 二 概念的具体化 随着社会性别这个概念的创立和发展,学术界通常把“性别”从新划分为几个层次:染色体性别,第一性征(生殖系统和型系统的差异),第二性征(提醒,体貌),第三性征(性格,气质,举止),第四性征(性取向),第五性征(思维方式)等。 这种重构的基本理论趋向是:第一,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第二,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但应统一;第三,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 三 社会性别的定轨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这种定轨严重随还个体的权利和发展,对于女性尤其如此。它不仅是男女不平等和性别对立的产物,而且是维系这种局面的基本工具。 四 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 中国社会开始转型之后,性别问题的影响也在急剧增加。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基本上是引进的。 对于中国社会学来说,首先需要承认的和重视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对于本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尽快进多的吸收其研究成果,然后需要引进研究的“女性视觉”,再探讨是否应该从“研究女性”发展到“女性来研究”和“为女性而研究”。 课堂讨论题: 1、 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 2、 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异同? 第十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十章 社会组织 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社会组织目标 第三节社会组织结构 第四节社会组织管理 学时分配:8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的社会组织的概念、目标及组织结果;组织管理的理论。运用社会组织理论分析一些企业的组织模式、管理方式以及组织结构有多种 52 形式,如直线职能式结构、矩阵结构及事业部组织结构。运用社会组织结构理论分析一些企业的管理和运行。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组织含义、特征、变项,以及我关社会的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组织的整体活动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论 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殊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一 社会组织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一) 社会组织的含义:一种是广义的组织; 一种是狭义的组织 组织活动有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 组织的目标结构 第二 组织的心理结构 第三 组织的技术结构 第四 组织的整体活动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1)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2)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 (3)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三)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 规范 规范是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 2 地位 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 3 角色 角色是指按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 4 权威 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 二 组织的研究变项 组织运行是指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 53 三 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 常见的组织分类 1 按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 组织生产组织 政治目标组织 整和组织 模式维持组织 2 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 互惠组织 服务组织 经营性组织 大众福利组织 3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分类 疏远型组织 功利型组织 道德型组织 4一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 长链组织 媒介组织 集约组织 (二) 我国社会的分类 复习思考题: 1. 怎样理解组织懂得概念及其特点,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一节社会组织目标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组织目标的含义、特征、变项,以及组织实施, 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难点是如何科学评估组织目标 的 实施效果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 一 组织目标的含义及分类 54 (一) 组织目标的含义 第一 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第 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第三 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二) 组织目标的分类 (1) 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2)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3) 平衡目标与改进目标。 (4) 显目标与隐目标。 二 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一) 制定原则 (1) 互惠原则 (2) 评估原则 (3) 选择原则 (二) 组织目标的实施 三 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一) 文化环境对目标的影响 (二) 组织内部不同目标层次的相互影响 (三) 组织参与者大会目标的影响 四 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评估 (1) 有效性 (2) 效率 (3) 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 课 堂 教 学 方 案3 课题名称:第3节社会组织结构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组织结构的含义、特征、基本形式,以及正式结 构和非正式结构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组织结构的特征;难点是如何准确把握正式结构和非正 式结构的区别。分析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信灵活的结构形式更适应环境的需 要,也更有效率。剖析组织结构有多种形式,如直线职能式结构、矩阵结构及事业 部组织结构。 课堂讨论 1、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5 2、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社会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含义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传统的组织理论家比较注重组织的稳定、明确的相互关系形式、清楚的职权和严格的沟通渠道的正式结构。 二、组织结构的内容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其内容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结构和职务工作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为保证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目标任务原则。 ?有效管理跨度原则。 ?分工协作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 ?责权对等的原则。 ?精简与效率原则。 ?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原则。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直线职能式结构。 矩阵组织结构。 事业部组织结构。 (三)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亦称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各类正式组织结构当中,它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及组织效率有着很大影响。非正式结构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 非正式结构产生的原因。 首先,人都具有情感性。 第二,相同性和相似性。 第三,互动的经常性。 第四,非正式结构的灵活性。 非正式结构给个人带来的好处。个人参加组织都是为了追求其目标的实现,除了在正式结构中获得外,还需要在非正式结构中满足友谊等高层次需要。在非正式结构中个人获得需要满足的同时也对组织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一,认同和情感的支持。 第二,工作中的帮助与支持。 第三,安全感。 四、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 56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结构状况既受社会转型的影响,同时又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下,考察我国组织结构的发展变化特点,确定调整组织结构的任务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改革前后组织结构的变化 改革前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党政不分”和“党政合一”,它是建立在条块分割(不同部门之间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割)基础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 (二)转型时期组织结构变化的特点 我国社会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组织结构在原有结构体制下开始急剧分化、转型,其特点表现在:第一,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相联系,我国组织结构普遍受初级关系畸形发展的影响,非正式结构冲击和干扰正式结构。第二,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相联系,我国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大体上还属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单位制结构,在建构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结构分化程度过低。第三,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联系。 (三)转型期组织结构调整的任务 组织结构的变革在整体社会结构变革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基于组织结构发展现状,应在以下方面调整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第一,关注非正式结构及影响、控制其消极功能,尽快建立完备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务员制度及考核上岗制度,保证组织内部两种结构都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第二,以功能分化为导向促进组织结构的分化,形成多元开放式结构,并在分化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整合功能。第三,以功能互补为基础,以市场为中介,打破条块分割的行政控制结构,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建立横向联系网络,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努力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打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人为设置的壁垒,改善企业公平竞争的条件。 课后思考题 1、 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课 堂 教 学 方 案4 课题名称:第四节社会组织的管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组织管理的含义、特征、变项,以及组织实施,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组织组织管理与工业化的发展的关系。重点分析组织理论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57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社会组织的管理是人类普遍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的管理与社会工业化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一、组织管理的含义 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依赖于对组织的管理。 二、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组织管理理论与工业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组织理论的演变过程一般被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 (一)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古典理论是以等级规则和非人格因素为基础建立的,它是现代理论的基石。这些理论之所以被称之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因为作为组织成员必须遵守组织规则,而不带个人情感因素,并能因此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在组织形态上更重视民主的、非集权而少等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强调权力均等,反对那种非人格化的科层制 但是,他们在集中注意人际关系改善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工作本身和经济技术的研究,把人际关系的改善作为万能钥匙,这未免也失之于片面。 (三)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理论观点已不再只看重于某一个方面的作用,而是全面、系统地研究组织的各方面内容,主要有三种观点。 系统的观点。它将组织管理体系看做一个完整的开放系统,不但要看到此系统中各层次与外界环境间的交流和制约作用,而且要看到组成该系统的各层次之子系统及其相互联系的作用。 权变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组织系统是由各分系统组成,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并试图了解组织在变化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环境中运行的情况。权变观点的最终目的在 58 于提出最适宜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 发展的观点。它要求组织有自身的战略目标,以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局势。组织管理学者应以一种发展的观点看待组织结构的变化,组织结构的不稳定是由客观任务的变化、业务和计划种类上的变化决定的。它寻找的是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结构的完善。发展的观点认为人们参加组织工作既是为了目标的实现,也是对组织是否有效服务于人的一种考验。 三、组织管理方式 纵观整个管理的历史,可以划分出以下几种主要管理方式: (一)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它产生于农业社会,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特征是: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第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位。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第五,终身制。 家长制管理方式适合于组织规模不大、分工不发达的传统社会。管理的好坏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素质。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局限性很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精细,逐渐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是建立在分工细密,协作复杂、高效率的基础上。因而单凭个人经验已无法对其加以管理,家长制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它逐渐被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科层制所取代。 (二)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大量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第一,明确的分工。第二,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第三,稳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第五,量才用人。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科层制方式的优点在于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任人唯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因此,现代社会组织多采用科层制的管理方式。当然,科层制也存在某些不足,即忽视人的主动性,只强调照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容易导致官僚主义。 (三)官僚主义问题 59 凡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偏离目标的现象都可以称之为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不仅仅是管理者个人的思想作风问题,从根本上来看,这是一个问题。 从管理的主体角度看,无论家长制还是科层制都可能产生官僚主义问题。 由家长制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遇事推诿、相互扯皮、敷衍塞责、热衷于谋取私利,不关心群众痛痒、一言堂、命令主义等。 由科层制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第一,浮夸习气。第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第三,繁文缛节、文牍主义。第四,例行公事、文山会海。 官僚主义存在于任何社会之中。其根源在于体制,而非个人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组织的实际运行过程时,把重点放在改善现存的管理体 课后讨论题: 1、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十一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第二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第五节 社会流动 学时分配:8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考察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分析宏观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重要内容。2、对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有两大理论传统进行系统的把握。3、结合我国当前的两大社会转变过程——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轨,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结构的状况和变化。 4、理解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运行具有积极的协调作用。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60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阶层含义、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社会阶层的构成要素、我国阶层的划分标准分类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分层最初是个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 一 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社会学认为,造成差异的一个重要根源存在于社会结构中,即人们在各种社会地位上的分布状态及这些地位之间的关系模式中。 (一) 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社会成员间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两大类型: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上存在的各种差异。社会差别则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社会差别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 社会地位 社会差别是社会成员之间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网中的各个扭结。在现实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会地位既是人们相互识别,相互对待的重要标志,又是人们互动影响力的主要源泉和基础。 (三)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是指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场合地位的多重性。个人的场合地位取决于所属群体的数量以及活动领域的范围。第二,素质地位的多重性。 二 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一) 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是社会分化。社会分化指事物从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 (二) 社会分化的类型 两大类型: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 水平分化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但垂直分化存在高低差别。由垂直分化所造成的差别叫做社会不平等。 三 阶级,层次与社会不平等 (一) 阶级,阶层的一般含义 社会阶层和社会阶级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他们一般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层次上的人群。 (二) 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层次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就是人们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61 阶级,阶层存在的必要前提是特定社会价值物的相对稀缺。 (三) 分层研究的理论视角 社会阶级,阶层关系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同时又是具体的群体关系,涉及地位和人两个基本层面。 考察社会不平等性的第一对范畴是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 考察社会不平等的第二对范畴是稳定性不平等和暂时性不平等。 课后讨论: 1、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讨论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二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阶层研究的两大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马克思社会阶层的理论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一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1 阶级的含义。 2 阶级产生的条件 3阶级内部关系和发展 4 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 5 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 6 阶级分析是阶层分析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就是: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 (二) 在新形式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阶级理论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二 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一) 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二) 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尽管存在着严重缺陷,精英论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为我所用西方分层理论原因有三: 第一, 西方分层理论是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他所指导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确实对社会运行起到某种协调作用。 62 第二, 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 第三, 西方分层理论创造了一整套研究方法,用以把握社会各层次之间的差异,他们的动态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分层结构对社会运行的影响,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课 堂 教 学 方 案3 课题名称: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阶层的方法和标准。 教学重点、难点:社会学的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分层的方法和标准 (一) 分层的方法 社会学的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 (二) 分层标准 分层的标准有两类:第一,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例如,以人们所从事的正式职 (1) 收入。 (2) 职业。 (3) 教育程度。 (4) 权利。 二、 层内关系和层间关系的定性研究 (一) 社会分层对人们社会交往的影响 (二)社会层次之间关系的性质 三、 对多元分层结构进行量化分析 现代社会学运用统计方法对社会分层结构进行数量分析,从而有效地补充了单纯定性分析的不足,开拓了一个新颖的研究角度和研究领域。 (一) 社会多元分层结构的含义 (二) 结构弹性分析 1( 刚性结构 刚性社会分层结构具有下述特点: (1)如果各个分层地位高度相关,而且它们之间又具有某种时间顺序,则暗示着它们之间很可能存在着某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因果关系。 63 (2)刚性结构同时意味着多元标准高度重合,亦即用其中任何一个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其结果同运用其他标准大体上是一致的。 (3)刚性结构还意味着各分层地位之间具有相互加强相互转化的极大可能性。 (4)刚性结构在无形中极大地限制着人们的层间交往。 (5)刚性结构极有可能形成社会断裂带,并引发强烈的社会冲突。 2.弹性结构 弹性社会分层结构具有不同于刚性结构的下述特点: (1)各个分层地位之间的低度相关,意味着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即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因此弹性结构的社会通常不存在明显的分层中轴。 (2)在弹性结构中,由于各分层属性处于不相关状态,因此用不同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所得到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 (三)多元分层结构与个人多重分层地位 (1)个人多重分层地位间关系的类型。 (2)宏观结构对地位相饽引发冲突的制约。 (3)地位相饽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影响。 课 堂 教 学 方 案4 课题名称: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改革开放之后,分层机制的明显变化和社会流动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四节 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一、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 (一)分层结构的制度背景 2.城市社会的“单位”化 (二)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状况 1.分层结构 2.分层特点 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的结构,具有如下鲜明特点: (1)它属于一种政治性分层。 (2)原有的分层是一种权力化分层。 (3)原有社会分层是一种身份制分层。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一)现代化转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 (二)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分层结构的影响 64 (三)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若干问题 当前社会分层研究中,下述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1)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即谁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2)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即中间阶层能否成为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主体, (3)弱势群体问题。 (4)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 第五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含义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指的是人们在同一社 (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物基点把社会流动分为一生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基流动(异代流动)。 三、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 (一)个人条件 (二)社会条件 四、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 (一)合理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 要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必须同时实现普遍性原则和自获性原则。 普遍性的原则: 第一、任何社会地位所提供的流动机会应向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开放,这是社会地位开放范围的普遍性. 第二、构成社会地位界限的筛选标准应普遍适应于某一类别内所有的人,这是筛选标准的普遍性. 第三、这些标准应该是人人可望通过努力而达到的,这是实现标准的普遍性。 (二)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1) 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2) 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社会整合程度. (3) 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 课后思考题: 1、考察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分析宏观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重要内容。 2、.对邢台阶层状况的研究进行调查研究。 4、理解合理社会流动具有量的和质的规定性。 第十二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十二章 社会设置 65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设置 第二节 社会设置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社会改革与社会设置 学时分配: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社会设置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形式,它是使社会运行体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构件,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社会设置。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社会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设置的含义、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社会设置的构成要素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设置 一、社会设置的含义 孙本文认为,社会设置是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的而有系统的行为规范。我们认为,社会设置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二(社会设置的构成 (一) 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值得与不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 (二) 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设置石油一组规范构成的。规范为我们自己的行为提供了指导,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他人行为反应的一般模式。通常包括习俗.规范.道德与宗教.法律。 (三) 权威与地位结构 权威是社会设置存在的基石。 (四) 社会机构与设施 社会设置的运转必须凭借一定的条件与媒介,必须有一定的辅助物,这就是设施和机构。它们都是根据社会设置运作的需要而设立的。 三、社会设置的特征 (1) 可重复性 (2) 集体性约束 (3) 社会设置的自我维护特性 66 四、社会设置的类型 1、 从历史过程:本原的和派生的社会设置 2、 从活动领域:经济设置、政治设置、教育设置、文化设置、宗教设置、家庭设置等等。 3、 从确立过程:自然形成的社会设置和有计划建立的社会设置 4、 从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无形的社会设置和有形的社会设置 课堂讨论: 身边的社会规范的作用,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二节 社会设置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社会设置改革与社会设置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设置的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考察社会设置功能的角度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节 社会设置的功能分析 一. 社会设置的功能 1、 从社会层次上讲,社会设置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具有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益或绩效的可能性 2、 从个体水平层次上,社会设置为人类行为选择提供各种服务,具有消除不确定性、建立个人与群体、组织之间的联系、提供激励的可能性。 二. 考察社会设置功能的角度 1、 社会设置的功能耦合网的角度考察 2、 从设置潜功能的角度考察 3、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设置的功能性问题。 三、社会设置的功能变迁与设置创新 社会设置一方面受到设置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当社会生活中某种利益关系的格局发生变化时,设置功能变迁就发生了。 设置创新分为:1、预见到潜在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设置创新就能获得潜在利益的创新主体“第一行动集团”的形成 2、“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创新方案 3、根据最大利益,对各种创新方案进行选择 4、支持第二行动集团的形成 5、第一、二共同努力,促进设置创新的实现 。 第三节 社会改革与社会设置 一、经济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7 二、政治设置与社会转型 三、教育设置与社会转型 课后讨论: 1、我国经济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的关系 第十三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十三章 社 区 第一节 社区概述 第二节 社区自身的协调作用 第三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 第四节 虚拟社区 学时分配:8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 “地域社会”的含义,理解“社区”与“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理论对于我们当前的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宏观知道意义,而具体的城市化的道路则应根据各国国情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探索。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 社区概述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区的概念、理解社区的协调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考察社会的协调功能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社区概述 一、社区概念的含义 社区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尽管纷繁复杂,都并不强调“共同”,而社会则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会意识等等。 第二,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 第三,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亲密 第四,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二、社区的类型 第一,传统社区。主要指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社区的残余形态。 第二,发展中社区。 68 第三,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 三、社区研究的方法 (1)人类生态学的方法。它主要着眼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人类学的方法。它重在对文化和社会形态的考察。 (3)社会体系的方法。它首先把社区看做一个互动系统,而后分三方面进行研究。 此外,还有学者运用人口学、政治学(研究社区权利结构)以及人文地理等方法分析社区。近些年,社区活动体系的研究正在形成正在形成一种趋势,表明人们对社区认识的不断加深。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二节 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社会问题调查、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区的概念、理解社区的协调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考察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要素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节 社区自身的协调发展 社区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地域环境、人的因素、文化、社会活动和时间的分配。 一、地域环境与社区发展 社区地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环境、人工环境三部分。 二、社区发展中人的因素 社区中人的因素包括人口、社会群体和个人体系。 三、文化与社区发展 文化是人类对环境的调适。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方面。 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包括如下四方面的协调: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协调。这种协调并不以消灭传统文化为目标,而是注重自然的平衡选择。 (2)精神与物质文化协调。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相互关系十分密切,一种新的物质生活方式会带给人们新的价值观和规范。同时,一种新的精神文化也可以影响人的物质文化。 (3)城乡文化协调。城乡文化的特点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4)中西方文化的协调。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四、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 69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用“社区”来作为“coommunity”的对译语,怎样认识“社区”概念内涵的拓展与中国社会转型以及社会学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2.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有什么特点, 课 堂 教 学 方 案3 课题名称:第三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区互动与协调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社区互动与协调、城乡协调问题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 —、社区互动与协调 ?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 在此背景下实现城乡融合,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式。 ?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 ?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理论模式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 关于城乡协调发展,应当坚持如下原则: ?优势发展的原则。 ?整体发展的原则。就是要对城乡发展通盘规划,使城乡社区有机地匹配组合,发 挥出比他们各自简单地相加更高的社会效益。 ?互益发展的原则。一个城乡社区的发展一般应以增益其他社区为前提。如一个新 城市的建立,就要考虑它对于周围乡村发展的利弊。 ?地区平衡发展的原则。城乡发展应当在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与人口等方面力求平衡和协调。此问题是与城市布局理论密切相关的。 ?城市布局理论 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理论主要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及缩小地区差别的问题。布局的焦点是城市,而城市布局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又是经济与人口等方面的布局问题。 1.我国城市布局的一般特点 2.环境与城市布局 3.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 4.人口与城市布局 ?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课后思考和讨论: 如何推进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课 堂 教 学 方 案4 课题名称:第四节 虚拟社区 70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虚拟社区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理解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和重构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四节 虚拟社区 一.虚拟社区的含义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是与传统的实在社区(real community)相对应而言的。 二. 虚拟社区的特征 ?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 ?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虚拟社区是对实在社区的反映和重构。 ?虚拟社区会反作用于实在社区,为实在社区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 ?两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四.对虚拟社区研究的几点思考 ?中国的网民仅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所以虚拟社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仍有比较大的局限性,不能估计过高。 ?社会实践是推进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原动力,中国当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致使“网络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新分支而崛起。 ?词语的含义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去理解。 复习思考题: 1、如何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待中国当前城市和农村的社区建设, 2、“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相比有哪些特点, 第十四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十四章 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 演变和作用 第二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城市文化 第四节城市问题与规划 学时分配:4学时 71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我国一般称“城镇化”。理解伯吉斯提出的“同心环带”模型,后来又产生了“扇形”模型及“多核心”模型等。城市空间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社会学家往往用“城市性”的概念来概括现代社会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城市问题多种多样。 课 堂 教 学 方 案1 课题名称: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 演变和作用 第二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的起源和空间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古典模型 第一节 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二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及历史起点 城市化亦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必然性 (1)工业推动城市化发生与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或决定因素。 (2)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得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3)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二)世界城市化的历程 自18世纪60年代发端至今的世界城市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为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然这一阶段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2)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城市化由英国向各国推广,欧美各国城市化基本实现,发展中国家进入城市化的起步和初期推进阶段。 (3) 20世纪以后,为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基本实现阶段。 三 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 (一)中国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城市发展动力的变化 72 (2)城市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3)城市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 (二)中国城市化的起步和发展历程 我国城市化大致为30%。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历程大体可划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57)到195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15.4% (2)第二阶段(1958-1965)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大起大落,起伏很大。 (3)第三阶段(1966-1978)在这一阶段,我国城市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4)第四阶段(1979年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三)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索 (1)小城镇重点论。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应当依托小镇实现城市化。 (2)中等城市重点论。有的学者主张选择发展以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 (3)大城市重点论,根据我国国情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 (4)并举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观点出现。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动 一 城市空间结构的古典模型 城市人口及活动场所所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模式,以下是几种模式中最著名的: (一)欧内斯特,伯吉斯“同心环带”模型 城市可划分为五个区: (1)中心商业区 (2)过渡区 (3)工人住宅区 (4)中产阶级住宅区 (5)通勤者区 (二)霍默,霍伊特的“扇形”模型 该模型认为每个区都以V型扇状从中心向外扩展,通常延交通线延伸 (三)昌西哈里斯多核心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形成多个商业,产业和住宅区的次中心 二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一)市区 市区一般位于一个城市的中央部位,但也有不少例外。 对市区空间结构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政治或行政上的划分 二是按功能区划分 (二)郊区 郊区是围绕在市区的环状地带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 73 三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 (一)集中和分散 (二)生态隔离 (三)侵入和继承 二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 课 堂 教 学 方 案2 课题名称:第三节城市文化 第四节城市问题与规划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社会问题讨论、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互动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城市文化和城市规划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学家对城市问题的解释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一、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 (一)滕尼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二)齐美尔:大城市的精神生活 (三)沃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二、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概述 (1)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2)城市人口异质性强。 (3)城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 (4)城市社会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 (5)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 (6)城市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流动性高。 (7)城市文化世俗化。 (8)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9) 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 第四节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 (一)城市问题概述 (二)社会学家对城市问题的解释 1、城市决定论 这一学派以齐美尔及其学生、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学者沃思为代表。 2、人口构成论 路易斯和甘斯都认为,城市问题与组成城市的某些人口群体自身所具有的性质 有关。甘斯对此所做的解释更具代表性。 3、亚文化论 “亚文化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家费希尔创立的有关城市问题的理论。 74 第一、三种说法都有偏颇之处。城市决定论把人仅仅看做是城市环境或城市特性的被动物,实际上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人也能适应与改造环境。生活于同一城市的人,其人格、生理与生活方式就很不相同。人口构成论与亚文化论把某些群体作为城市问题的根源也值得商榷。 第二、这三种学说是对某些城市问题特别是对异常或反社会行为问题的成因作了说明,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城市问题。 三、城市规划 (一)城市规划概论 (二)对近现代城市规划产生重要影响的欧美城市规划思想的简介 1、霍华德的“花园城市” 2、芒福德的“有机秩序” 3、马塔的“带型城市” 4、勒?柯布西埃的“阳光城” 75
/
本文档为【邢台学院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