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坎儿井

2017-12-23 50页 doc 200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坎儿井坎儿井 8分 三字地质学术语中国地质中国旅游 收藏分享到顶[6]编辑词条 , 人人网 , 开心001 , 新浪微博 , 1 简介 , 2 兴建原因 , 3 历史 , 4 近现代 , 5 考证起源 , 6 形成条件 , 展开全部 纠错编辑摘要 坎儿,意井穴,为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 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
坎儿井
坎儿井 8分 三字地质学术语中国地质中国旅游 收藏分享到顶[6]编辑词条 , 人人网 , 开心001 , 新浪微博 , 1 简介 , 2 兴建原因 , 3 历史 , 4 近现代 , 5 考证起源 , 6 形成条件 , 展开全部 纠错编辑摘要 坎儿,意井穴,为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 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 山的坡度,巧妙地 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 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 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 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 坎儿井的名称,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 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Kanatz)。苏联俄语称为“坎亚力孜”(k,lplItK)。 从语音上来看,彼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 中国新疆汉语称为“坎儿井”或简称“坎”。中国内地各省叫法不一;如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 下渠道。”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 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根 据1962年统计资料中国新疆共有坎儿井约1700多条,总流量约为26米3/秒,灌溉面积约50多万亩。其中大多数坎儿井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如吐 鲁番盆地共有坎儿井约1100多条,总流量达l8米3/秒,灌溉面积47万亩,占该盆地总耕地面积70万亩的67%,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 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大量兴建的原因,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吐鲁 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 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但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 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吐鲁番虽然酷热少雨, 但盆地北有博格达山, 西有喀拉乌成山,每当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 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峰高达 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 艾丁湖,却低于海平面154米,从天山脚下到艾丁湖畔, 水平距离仅60公里,高差竟有1400多米,地面坡度平均约四十分之一,地下水 的坡降与地面坡变相 差不大,这就为开挖坎儿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吐鲁 番土质为砂砾和粘土胶结,质地坚实,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这又为大量开挖坎 儿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 件。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积水潭)四部分组成。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 井, 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 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正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的地下水利 工程--坎儿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数十万亩良田,才孕育了吐鲁番 各族人民,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林则徐当年途经吐鲁番时,见到了坎儿井,并在他的日记中赞曰:“见沿途多土 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 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清代萧雄《西疆杂述诗》云:“道出行回火焰山,高昌城郭胜连环。疏泉穴地分 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它说出了“疏泉穴地”这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水利工程 最大特点。 坎儿井是干旱荒漠地区,利用开发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可以自流地将地下水引 导至地面,进行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无动力吸水设施。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历史 悠 久,分布很广。长期以来是吐鲁番各族人民进行农牧业生产和人畜饮水的主要水 源之一。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自流引用,不需动力,地下引水蒸发损失、风沙 危 害少,施工工具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管理费用低,便于个体农户分散经营, 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坎儿井是中华文明的产物。盛弘之《荆州记》中记述:“隋郡北界有厉乡村,村 南有重山、 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神龙所生林西有两重堑,内有周围一顷 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即以此 为神农社,年常祠 之。”九井自穿相通,一井牵动众井,这与地下暗渠相通的坎儿井结构相同。神农是我国农业和医药发明的传说人物,把穿井与他连在一起, 可见其历史悠久。 司马迁《史 记?五帝本纪》云:“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 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舜穿井时,就挖了一条从旁出的 “匿空”(地 道),这与坎儿井的挖掘极其相似。如果:“匿空”为水平地 道,就是坎儿井,这是公元前21世纪的史迹,比传说波斯于公元前8世纪有坎井,要早1000 多年。 《庄子?天地》篇 云:“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 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 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 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子贡向其介绍当时的 先进灌溉提水工具桔槔,而圃者答以“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他害怕使用机 巧工具而乱了思想,坚持遵古 法凿隧取水。可见在春秋时期凿隧取水已是一项 古老技术,而这种技术运用于坡度较大地段,就可挖成坎井。《庄子?秋水》篇 的“埳井”,即“坎井”。蛙“擅一 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这类井似同 于壑,应是流水深沟或地下暗渠。(苟子?正论)又云:“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 海之乐。”坎井之名,正式出现在先秦典 籍之中。人们相信波斯地下暗渠起于 公元前800年,却没有认真考究中国史籍中有关坎井的记述,不无偏废之嫌。虽 然这些记述没有指明坎井的具体形成时间,却 充分显示出产生坎井的文化背景 渊远流长。 吐鲁番坎儿井是由地下暗渠、竖井、出口涝坝、引水渠等工程组成的自流灌溉系 统。利用地形特点,通过地下暗渠,将埋深几十米乃至百米以下的地下潜流,引 至农区或居住区。首先对吐鲁番坎儿井起源作解释的人,是清代光绪年间的陶葆 廉。他在《辛卯侍行记》一书中记述鄯善连木齐(沁)西面的坎儿井时说:“又西 多小圆阜,弥望累累,皆坎尔也。坎儿者,缠回从山麓出泉处作阴沟引水,隔敷 步一井,下贯木槽,上掩沙石,惧为飞沙拥塞也,其法甚古,西域亦 久有之。今人动云林文忠所创,非也。”他在夹注中指出: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与《汉书.沟洫志》引洛水,井下相通行水之法相同,《沟洫志》载:“严熊言‘临 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恶地。诚即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卒万人 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 井, 井下相通行水。水陨以绝商颜,东至山领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 今陕西澄城县北头村附近有一段引洛水入渠的遗迹,南流十余里进入永丰境。其 第一段井渠 共发现竖井7个。这是将河水通过地下暗渠引至山岭,吐鲁番坎儿 井大都是把高远处潜流通过地下暗渠引至农田,也有少数引河水的坎儿井,其工 程原理一致。“井 渠之生自此始”,是指其广泛推广而言,并非说其工程原理 与技术经验形成于此时,否则,何以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汉武帝就发卒万 人立即动工。这说明早已 有成熟的穿井技术可资应用。《汉书?沟洫志》明确 记述井渠之法的推广情况;“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 《重修肃州新志》记述明代肃州 千户曹斌“凿石为洞,引水渐上”,就是井渠 之法的推广与继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儿宽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傍高卬之田。”汉武帝云:“名山 川原甚众,细民未知其利,故为通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儿宽所建以溉高卬之田的六渠,即是“通沟渎”、“畜陂 泽”。《风俗通义?山泽》释“波”云; “陂者,繁也,言因下钟水以繁利万物也。”今山东省桓台一带所称洞子井,海南岛所称“陂”,是与坎儿井类似的 水利工程。后汉永平十二年(69年)夏,明帝 “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河南荥阳)东至千乘(山东利津)海口干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溪涧,疏导雍积,十里立 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在这项大型水利工程中,凿山阜引水修渠、即是坎儿井式暗渠。两汉时期 暗渠开凿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应用。元朝骆天骧撰 《类编长安志》,记述宋朝大中祥符七年修复龙首渠的情况,勅书中有“矢引顷首之清渠,实唐就北之旧迹, 克修废隧,深副倚毗”之句,证明这一汉代的穿隧水渠 经唐宋,仍然发挥效益, 直到元朝成宗元贞二年(1296)骆天骧修志时才废弃。黄盛璋先生认为汉代井渠 法,在汉以后“没有发展下来”,“也没有传到关中盆 地以外”,与史实不符。 陶葆廉据 《汉书?西域传》:“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 使者案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及孟康注释: “大井六通渠 也,下泉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他认为这是井渠法在西 域的具体运用。三国时人孟康所言“大井六”,应是六道坎儿井,它们联在一起 汇成一股泉流,在白 龙堆东土山下涌出。一些西方学者对吐鲁番坎儿井起源另 作解释,法国伯希和以为与波斯的地下水道相似,疑此法自波斯传来。王国维特 作《西域井渠考》以辨之。 他根据《史记?河渠书》引洛水至商颜东山岭十余 里间的史实记于塞瓠子(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之前,其时张骞尚未通西域,并渠法在中国已相当普及,它只能是中国旧法,不会是波斯传入。王国维又 据《史记?大宛列传》:“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在军队包围该城时,又“闻 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汉代所言“穿井”,就是地下暗渠。其方法又是 “新得秦人”传授的,明白无误地记述井渠法是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李广利围攻大宛城时,由秦(中国)人传入中亚。大宛距波斯比吐鲁番要近得多,其井渠 法尚且来自秦地,吐鲁番的井渠(坎儿)更应是中国旧法。王国维认为辛武贤所开卑堤 侯井“名通渠,又有上下流,则确是井渠。”他再以《沙州图经》云“大井泽 在州北十五里”,推论“汉时井渠或自敦煌城北直抵龙堆矣。汉于鄯善、车师屯田 处,亦用此法。”汉代兵屯在车师(吐鲁番)这个适宜井渠灌溉的地方修建坎儿 井,完全在情理之中。汉唐中国史籍记述波斯引水灌溉而不言其引水之法,直至 刘郁《西使记》才 谈到列殇埽儿(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西北部)“地无水, 土人隔山岭凿井,相沿数十里,下流以溉田”。王国维认为“所言与汉井渠之法 无异,盖东来贾胡以此 土之法传之彼国者,非由彼土传来也。”暂且不论中亚 井渠法的起源,关于吐鲁番坎儿井技术是由汉代屯田兵卒传入的中国旧法的论 断,至今还没有人能提出具有充 足理由的反证。《西域井渠考》具有较强的说 服力,伯希和在其《评王国维遗书》一文中,也不得不承认公元前2世纪末西安一带就有坎儿一类渠井,但又说“谓为纯粹汉人发明,似乎言之太早。”伯希和 的疑虑是由于他不了解中国在春秋以前就有凿隧取水的古老传统所致。 在大宛新得秦人穿井之后,《水经注》记东汉永平十八年(75年)耿恭守疏勒时,所依涧水被切断,就穿井以济眉急。深一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 马粪汁饮之。“有顷,水泉奔出”。从郦道元的叙述看,不是竖井提水,而是自流奔 出,用了‘穿井’这一术语,应是坎儿井。这里所说疏勒,在车师后国。第二年 耿恭又遭围困,明帝遣兵相救,至柳中,攻交河,校尉关宠派军吏范羌率军二千 人迎还耿恭。柳中(今鄯善县鲁克沁)是当时屯戍中心,能够开凿耿恭井的士卒, 在 吐鲁番盆地也会兴建此类水利工程。唐朝罗让《耿恭拜井赋》云,“遂乃处 孤城而穿井,窥重泉而辟地。”“推赤心于神祗,扌寿素液于坎萏”。也不是指 竖井而 言。在吐鲁番渗透量和蒸发量都大,靠竖井提水“辟地”,真是杯水车 薪,无济于事。“坎萏”,的“萏”’读dàn(旦);是坎中小坎,又曰旁入为 “萏”, “坎萏”应是竖井与暗渠相通的结构,耿恭井是坎儿井。 王国维推论汉于鄯善、车师屯田处,亦用井渠法,可以在今吐鲁番找到根据。本 世纪50年代初,发现古代坎儿井遗址。当时在鄯善县鲁克沁西北修建洋海水 库,第一年储水后,经过几个月发现下游远处漏水,酿成决口。经查明是由水库下面 埋有三道废坎儿井,花了很多工经过回填后再次蓄水,又发生了决口,则深处还 有很多坎儿井,因修不胜修,水库遂废弃。类似情况在吐鲁番胜金口、火焰山等 处都曾发生过,这些地方是汉唐兵屯主要区域,废弃坎儿井上已经覆盖着深厚的 冲积 层,它应是汉唐遗物。 西方一些学者以维吾尔人称坎儿井为Kariz,与波斯词汇“卡赫莱兹”(Kahrea) 相近为主要理由,肯定新疆坎儿井是从波斯传来的。我国学者张 之毅在《新疆之经济》一书中亦持此说,“坎井之制,据吾人考证,系自波斯传入,分布于吐 鲁番、哈密、鄯善、托克逊等县。”当代黄盛璋仍力持这一观点,在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 长篇文章。钱伯泉已撰文批驳,他阐明波斯语“卡赫莱兹”(Kahrez)是指芦苇, 波斯语称坎儿井为“anat”,并非"Kahrez”,它与维吾尔语称坎儿井为"Kariz” 的发音绝不相同。 坎儿井一词,与《庄子?秋水》篇中的“坎井”十分相近。“坎井”一词屡见于 典籍。《初学记》把井分为天井、坎井等名目,可见“坎井”早就是井类家族 的正式成员。坎井在汉语中是一个开音节和闭音节组成的词语,容易儿化为坎儿井, 翻译成维吾尔语自然会嵌入一个“儿”音节。维吾尔语Kariz是直接从汉语 音译“坎井”而来。钱伯泉以坎儿井在《史记》、《汉书》等典籍中称“井渠”, 而山东桓台县民间多称其为“洞子井”为据,考证维吾尔语坎儿井(Kariz) 的语源是汉语“洞子井”的意译。维吾尔语称“洞”为?????〃olar〃,在它后面加上“子”的音译?(Z),则须在?(r)和?(Z)这两个辅音字母 之间增添一个元音字母?(i),于是“洞子井”译为维吾尔语(olariz),?“oI”这个后颚磨擦音与 “k”音相近,就读成“ka—riz”了。《重 修肃州新志》记述明洪武中,肃州 干户曹斌在“肃州城南二十五里修东洞子、西洞子两渠,凿石崖为洞,引水渐上 者也,甚为奇异”。接近新疆地方的肃州民众也把 坎儿井称为洞子渠,维吾尔 语Kariz或是汉语洞子井的意译,可备一说。不论坎儿井(Kariz)是汉语音译或意译,都表明它源于中国。 唐代诗歌有关于井渠的生动描述,如李群玉《引水行》云:“一条寒玉走秋泉, 引出深罗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它可以借来形容吐鲁番 坎儿井。 (一)胡麻井渠 1990年,笔者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找出“胡麻井渠”以当坎儿井,引起学术 界的关注,肯定或否定者都有。吐鲁番出土唐代文书有多处记载“胡麻 井”、“胡麻井渠”。《唐显庆四年(659年)白僧定赁契》有“将五年马塠口分部田壹 亩,更六年胡麻井部田壹亩”。以五年马塠口分部田更六年胡麻井部田, 必须 付出4斛麦,说明胡麻井部田优于马塠口分部田。《武周载初元年(690年)西州高昌县宁和才等户手实》有“一段一亩(部田三易)城西五里胡麻井渠,东 渠酉麴文泽南渠北曹粟塠”。同件还有一处“城西五里胡麻井渠东荒西荒南荒北张阿 桃。”“它展示胡麻井渠是在城西五里由东而南,此段地亩处于该耕作区南部边 缘,其东、西、南三面都是荒地。 大谷一二二一号文书有“屯头渠,东胡麻井西白海祐南胡麻井北至渠”。大谷二 三九二号文书“一段壹亩(部田)城西五里屯头渠东渠西赵仕义南渠北荒”, 这是处于同一方位的两处耕地,一二二一号文书中的“??”缺文,是二三九二号 文书“城西五里屯”字样,其“东胡麻井”、“南胡麻井”,应是二三九二号文 书 中的“东渠”、“南渠”的水源,它说明“胡麻井”附近有渠,即坎儿井入 农田的灌溉渠。但这不能成为胡麻井是地名的理由,而是表明井和渠是结合在一 起的。 又《唐西州高昌县授田簿有“西五里胡麻井渠东张花西左延海南荒北荒”。大谷 二六0四号文书有“一段贰亩(三易部田)城西五里胡麻井渠过永寺南”。大 谷二三九二号文书有“曹善八一段叁亩(部田)城西五里胡麻井西张龙(住)南张钦北田种欢”。大谷二八六六号文书有“一段贰亩(三易部田)城西五里胡麻井渠 东尚宽西渠南高规北张师”。这四块耕地,除第一块没有标明亩数,余三块共七 亩,加上上述已列靠胡麻井灌溉的田地,共计约十亩。从文书年代相近而这些地 块大 都不相邻接来看,由这口胡麻井来灌溉的面积,远不止此数。如果这口胡 麻井是竖井,即使水源充足,用人工和畜力提水,根本满足不了生产用水的需要。 吐鲁番出土文书有“井渠东渠西刘师南张 因 前有缺文,不知是什么名称,“井渠东渠”一语,证实吐鲁番井渠的存在。 假若把“井渠”当作胡麻井的渠,那紧接的“东渠”,就完全成了赘文了,于文 理不通。 胡麻井、胡麻井渠都是指坎儿井而言。在没有自动化提水机械的年代 里,在吐鲁番这样自然条件下,不可能靠一口竖井而形成渠系灌溉。 此外,大谷二八六七号文书有“四里胡麻井渠”,和“一段贰亩(部田)城?四里胡麻井渠”。大谷一二四三号文书有“亩(部田)城北五里胡麻”。除城 西五里 有胡麻井渠外,城北五里和城?四里均有胡麻井渠。这说明以“胡麻井”当地名 的观点不符情理,人们总不能把高昌城外方圆几里路的小圈子内的多处地方都 叫“胡麻井”。如果把上述文书中的“胡麻井渠”理解为在高昌城西北部的一道 坎儿井,就顺理成章了。 (二)泉井与暗道遗迹 唐代吐鲁番坎儿井的存在,还可以从其他文献和古遗迹找到线索。《唐忠武将军 行左领军卫部将裴沙墓志》云:“奏拔四镇,公仍按以戎律,导以泉井,百战 无死败。”吐鲁番在唐安西四镇区域之内,其“导以泉井”的“泉井”,应是指坎 儿井。这句话颇为准确地表述了坎儿井工程的基本原理,坎儿井就是疏导地下泉 流 而成。 交河古城内,有一段凿于地面以下3米左右深30多米长的地下暗道,至今保存 完好,尚可过人,虽然尚无法断定它修建原由,但此类暗道开凿技术与坎儿井 工程相近。据新疆水利厅原厅长维吾尔?米努甫《新疆坎儿井研究》一稿,“在今 吐鲁番胜金口水库西坝端有一古居民遗址,在水库附近曾挖出两个陶罐和一个陶 碗,经鉴定是魏晋时期文物。还有一条长l00米的坎儿井,出口处距古居民遗址 仅有30米,有7个竖井,每个竖井相隔约10米,现已干涸,出口处有一段已坍 塌成明渠。可以肯定自魏晋至隋唐时期,这一带必定有坎儿井。 (三)知水官与掏拓所 唐代吐鲁番经济有较大发展,与之有密切关连的坎儿井相应增加。管理水利官员, 县一级设有知水官。吐鲁番出土《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西州高昌县 申西州都督府牒为差人夫修堤堰事》文书,其知水官杨嘉恽负责堤堰修整。“同墓所出 另一件《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西州都督府致游弈首领骨逻拂斯关 文》,高昌县派知水官杨嘉运(即场嘉恽)前往与突厥首领商议,令其派出一定数量的人 员,长期从事灌溉劳动,交与多少粮食。《唐勋官某诉辞为水破渠路事》记 述有人“过乘开水,渠破墙倒”,“水破渠路”、“桃木满逸”,与之“论理不伏”, 为此向官府提出控诉,“今请迫过处(分)”。所言“合修理渠后始合取 水”,是维护井渠工程的一条原则。 水渠维护修理由受益人合力承担。出租土地水利责任,一般在租佃文书中有明确 规定。1964年阿斯塔那10号墓出土《傅阿欢租田契》云:“田中租殊佰 役,仰田主承了。[渠]?(中缺)讁,傅自承了。”中间缺文应是“渠破水讁”。从伴 出其他文书分析,应是贞观二十三年立契。这项唐初租佃双方义务规定,是 高昌王国时期租佃义务的沿袭。《高昌?污子从麴鼠儿边夏田,鼠儿从污子边举粟 合券》云:“赀租佰役,?不知:若渠破水讁,麴郎悉不知”。对“谴”字解释 不 一,影响对当时租佃和水利状况的正确领悟。 林公井与坎儿井 清 代施补华有诗一首的序云:“伊拉里克河水利林文忠公遣戍时所开,所谓四 十八坎儿也。”林则徐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十六日从乌鲁木齐赴吐鲁番, 十九日在根忒克台东20里(今吐鲁番市西20公里)看见坎儿井,他的《日记》中写道:“二十里许,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 南而 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此处田土膏腴,岁 产木棉无算,皆卡井水利为之也。”此处离雅尔湖仅5公里,正是吐鲁番坎儿井分布区域之 一。林则徐由乌鲁木齐到吐鲁番时,与当时督垦伊拉里克的官员黄 南坡同行,两人交情甚笃,林则徐必对开垦伊拉里克有所建议。他赴塔里木盆地 周边后返程时,又 同伊拉里克官员龙士赢、王嘉谟有来往。和林则徐同时负责 勘垦事宜的全庆在奏章中谈到引托克逊西阿拉沟水灌溉伊拉里克土地,设“人, 寿、年、丰”四处垦户, 承领耕种。全庆还提到“吐鲁番为南北枢纽,应安置 内地民户,户领地50亩。农田以水利为首务,并拟定经久修治。”其中林 则徐有其功劳。但在伊拉里克主 持水利工程,开凿坎儿井的人,应是督垦官黄 南坡和吐鲁番同知福致堂等人。据民国初期当地百姓传说,林则徐在伊拉湖西北 90公里处开办大渠一道因工程大,用 款甚巨而中止。道光二十五年刚接任伊犁 将军的萨迎阿十分重视吐鲁番水利建设,他说:“吐鲁番掘井取水,地中连环导 引,浇灌高田,以备渠水所不及,名曰闸 井,旧有三十余处,现因伊拉里克户 民无力,饬属捐钱筹办,可得六十余处,共成百处。”后来施补华记述伊拉里克 48道坎儿井,应是指萨迎阿所说捐钱筹建的 60余处官坎。所言旧有30余处, 亦是指官坎而言,民坎不在其列。 道光年 间民坎状况,从维吾尔四苏木吾守尔于光绪六年三月的禀帖可见一斑。 “道光二十六七年,段吉福或(合)缠民拉则胡儿半一同开渠,坎井水出,段吉福 为业,将地 亩和与缠民拉则胡儿半,二人和(伙)种地亩数年。有(又)段吉福与 田兴永,将坎井写与田兴永为业,有(又)和与拉则胡儿半二人和(伙)种四五年。”段吉福 在伊拉里克开掘坎井,即为自己的产业,当时执行谁开谁有的政策。 据《新疆水利会第二期报告书》称;承平时(指阿古柏侵占吐鲁番前),即清朝同治年间,吐鲁番(包括托克逊)就有坎儿井800余道,鄯善有坎儿井360道。 近代文献中明确提到新疆坎儿井的存在见于和瑛《三州辑略》卷3,记载了嘉庆十二年(1807年)吐鲁番地方有人“情愿认垦雅尔湖潮地一千三百四十 亩,请垦卡尔地二百五十—亩。潮地每亩缴纳租银四钱,卡尔地每亩缴纳租银六钱”。所 谓“卡尔地”即指坎儿井所浇灌之地,因其灌溉可靠,收益大,故租银高于 潮地50%。 另据雍正十二年(1734年)傅鼎及阿克敦使准噶尔时随行人员记载:“自哈密起 身,住苏门哈尔灰城,此站约七十里,路平易走,路傍俱依田亩、放水池 子”,苏门哈尔灰城,住喀托博克地方,此站约百里,路平,亦有田亩、放水池子”。 上文两次提到的“放水池子”,当即“涝坝”别称,是坎儿井出口的蓄水塘。 以此推断,坎儿井出现时间应更早。 新疆坎儿井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乌鲁木齐都统廉敬 建议:“在牙木什(即雅木什)迤南地方,勘有垦地八百余亩,因附近无水,必须 挖卡引水,以资浇溉”。但无进—步实施记载。 在近代提倡和推广坎儿井最有力和影响最大的人物则首推林则徐。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林则徐遣戍伊犁途中,在距吐鲁番约40公里处看到坎儿井, 当时十分惊讶,询问后知其利益便极为主张推广。这在他的日记中记录十分明确:“道 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十九日,„„二十里许,见沿途多土坑,询其 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此处田土膏腴,岁产才棉无算,皆卡井之利为之也”。 当时的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在筹划伊拉里克开垦事宜的《经久章程》中 写道:“查吐鲁番境内地亩多系掘井取泉以资浇灌,名曰“卡井”,„„其利甚至,其 法颇奇,询为关内外所仅见。此次垦地不无高卑之田,难令渠水逆流而上,应 听该户于盐卤空间之处自行出入挖井”。这段文字一是说明坎儿井的利益很大值得 推广,另外也说明坎儿井可以浇灌“高阜之田”的重要作用。 在林则徐到新疆办水利之前,坎儿井限于吐鲁番,为数30余处,推广到伊拉里克等地又增开60余处,共达百余处。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林则徐的努力是分不开 的。 另一次新疆兴建坎儿井的高潮便是光绪六年(1883年)左宗棠进兵新疆以后了。光绪九年(1886年)建新疆行省,号召军民大兴水利。在吐鲁番修建坎儿井近200处,在鄯善、库车、哈密等处都新建不少坎儿井,并进一步扩展到天山北的奇台、 阜康、巴里坤和昆仑山北麓皮山等地。 民国初年,新疆水利会勘查全疆水利,重点对吐鲁番、鄯善等地坎儿井工程进行 了规划提出开凿新井和改造旧井的,以吐鲁番县、鄯善县、库车和阜康县为重点。以吐鲁番为例,当时调查结果:“河水居其三,坎水居其七”。查吐鲁番 旧有坎儿井800余道,实有水600余道,鄯善约360道,库车100余道。这与1944年调查数字有较大差距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吐鲁番地区311.33公顷土地中,有50%是坎儿井灌区。到1957年前共有有水坎儿井1237条,流量为 17.86m3/s灌溉22667公顷。当时各公社(乡)均有挖坎专业队并制定了“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定 任务、定质量”的“五定”制度。常年对坎儿 井进行捞泥、维修、延伸,保证 坎儿井出水量逐年增加。 关于新疆坎儿井的起源问题,根据目前调查了解到的资料,基本上可分为“传入 说”和“自创说”两类学。在“传入说”中又可分为“国外传入说”和“国内传 入说”两种,现分述如下: 1.传人说 (1)国外传入说 这种学说主要认为坎儿井是在17世纪由波斯(现伊朗)传入新疆的,其根据为: ? 名称基本相同:维吾尔语称“坎儿孜”波斯语称“坎纳孜”,语言基本相同。 ? 人物有证:远在1780年(清朝、乾隆)波斯人苏里曼(Solimen)前来吐鲁番,修筑砖塔(现苏公塔)可以为证。 但这种学说存在下列问题: ? 名称虽然相同,但也可能是新疆传入波斯的。 ?人物虽然有证,但距今仅有180多年而我们在l962年访问当地五星公社老坎 儿匠阿休木(当时86岁),他认为早在300一400年前就有了坎儿井。 (2)国内传入说 这种学说主要认为坎儿井是由今陕西大荔经敦煌传入新疆白龙堆沙漠地区,然后 传入吐鲁番的,其根据为: ? 根据历史记载:史纪上有公元前109年西汉武帝(公元前141一前87年)时代,在今陕西大荔就有了井渠,和汉书西域传上有西汉屯军敦煌攻打乌孙时,在今白 龙堆沙漠东南土山脚下有取用泉水的卑鞮侯井(大井六通渠)。 此外,西汉攻打大宛(今苏联中亚细亚萨马尔旱地区)时,当地人尚不会凿井。元 朝以前历史均无坎儿井的记载文献,直到1 2 6 2年(距今7 oo多年)元朝刘郁所写的“西使记”才有了“井渠”的记载为证,说明国内早有井渠结构,中亚很 晚才有水井。 ?根据老坎儿井名称和挖坎儿井的工具名称以及发现古坎儿井中古物作证:如不 少坎儿井是汉人名称:钱生贵坎,西门坎,东门坎,大长水坎„„;工具名称如单辘、马辘和在鄯善二堡修水库中发现地下埋没很古的,坎儿井中有铜制水烟袋 等,说明坎儿井是汉人先来开挖的。 ?根据苏联专家调查评论,苏联水文地质专家B?H?库宁l957一l959年来新疆考查后认为吐鲁番的坎儿井与苏联中亚和伊朗一带的坎儿井的结构上和经营 方式上均有所不同。 因此,认为新疆坎儿井是两千多年前由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并经由新疆各 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发扬光大的。它的老家在陕西大荔,自西汉时代起便在 新疆安家落户了。 但这种说法有如下疑问: a.陕西井渠是输送地面水的工程,不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工程,尚有一定区别。 b.汉语名称的坎儿井工具,只能证明在挖坎儿井中是汉人参加了制造工具,不 一定能证明坎儿井的历史,汉人姓名或名称的坎儿井也不一定是最早的坎儿井。 c.埋没的坎儿井仅以铜制水烟袋证明历史较早且为汉人所开挖的,也不够充分。 因为吐鲁番风沙大,埋没的时间早,也不一定就是最早的坎儿井。 此外,与这一学说类似的,还有人认为是林则徐(1785一l850)发明坎儿井的, 同样存在着时间问题。因为林则徐距今仅有l00多年的历史,只能说明他对坎儿井倡导有功但与起源关系不大。 2.自创说 自创说主要认为坎儿井是当地各族劳动人民在发展农业生产与干旱作斗争中,经 过实践逐步创造而成的,其理由为: ? 劳动人民开始是利用泉水灌溉,在掏挖和延伸泉水的过程中,发现能增加水 量,愈长愈深形成明渠,明渠再深则土方过大,且冻结坍塌易为沙埋没,故又发 展为钻洞 延深取水,形成最早廊道,将廊道延伸后出土运土又感困难,继而又 产生出土的竖井,从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最初的坎儿井。 ? 当地自然条件极为干旱、地面水源又非常缺乏,客观条件迫使着人们必须重 视地下水源的开发利用,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要求。而在天 山南北其他地区则在这方面没有吐鲁番突出。同时也没有像吐鲁番地区地面坡度 这样峻陡,有利于用坎儿井的方式开采利用地下水。 ? 认为吐鲁番的坎儿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朝(公元前206—220年) 以前当地就有了坎儿井。 这种学说存在的问题是: a.两千多年的历史尚缺乏必要的证据(因比陕西井渠还早且无文献资料证明)。 b.为什么坎儿井的名称与中亚一带相似? 根据以上所述坎儿井的各种起源学说,各自均具有不同的观点。我们通过调查分 析对坎儿井的起源提出以下几点初步体会和认识: ? 从坎儿井的名称上看:新疆、苏联、伊朗都有近似语音。似乎是彼此相似, 互有联系的。 ? 从坎儿井的结构上看:新疆、苏联、陕西、都有些各自的特点,似乎是各自 独立的,互有区别的。 ? 从坎儿井的分布上看:新疆吐鲁番盆地确实是较为干旱的地区,如果坎儿井 是传入的,为什么在南疆或甘肃的其他传入路过的干旱地区,却没有很早采用坎 儿井呢? ? 从坎儿井的工具设备上来看:可以证明各族劳动人民都参加了这一工作,并 以汉人为主,进行了凿井工具的制作。 ? 从自然条件上来看:吐鲁番确属最为干旱缺水的地区,又是地下水非常丰富 的地区。,同时地面坡度又是最峻陡的地区。有利于坎儿井的开挖。 根据以上的初步认识和体会,我们认为: 自创说似乎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也不能否认传入说的一定作用。(如坎儿井的名称,使用的工具和凿井技术的传入等)。 根据历史条件来看,吐鲁番是古代欧亚交通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的交流地区,东西方文化技术的传入对坎儿井的形成是会起到一定重要作用的。故 我们认为坎儿井是在综合条件下形成的,但倾向于自创说为主,传入说为负,即: 内因为主、外因为副。 但由于这些材料仅为我们的初步调查,尚缺乏历史考证资料,故关于坎儿井的形 成和起源,当前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吐鲁番及哈密地区,有些乡村既无河水又无泉水,只有坎儿井及机电井,那 么古代人类是如何在这里生活呢?只能依靠坎儿井。例如鄯善县底坎乡即如此, 这个乡南不远有两座古遗址,人称“柳娑城”,这两座古城及为其服务的农业人 口,只能是依靠坎儿井才得以在那里生存。 2.调查上述地区或它们的某一部分地域,在古代鼎盛时期,城市人口及为其服 务的农业人口共有多少,需要多少农田这些人口才能生活,这些农田又需要多少 水量进行灌溉。然后再估算出灌溉季节地表水及泉水够不够用,如不能满足,则 可认为当时坎儿井已经存在。 3.可用科学方法考证坎儿井的起源年代,每条坎儿井都有一些在开挖时留下来 的土堆,每个土堆均有与地表的接合面.’一定能找到被压在土下的枯死草木、 植物和施工时挖井人丢弃的工具、棉麻布片、绳头、食物残渣等生活用品,对它 们进行科学检测从而可确定其开挖的年代。 4. 通过考察得知,“坎儿井”这一名词在不同国家有不同叫法,在我国2700年前的庄子“秋水篇”就已经有了“坎井”这一名词,从古到今,一切有关坎儿 井的技 术术语,如:施工、掏捞、清洗、用具、尺寸丈量等均是新疆当地各民 族语言的融汇,例如:称坎儿井第一口竖井为“龙头”,施工丈量尺寸称“膀 子”,开挖工具 称“刨锤”,提取土的用具称“辘轳”等,这些都是中国语言, 并非外来词汇。 5.鄯善县政协委员哈运昌曾说“我们哈家八代前从陕西汉中迁 来,至今已有25O年。第二代时,我们挖了“哈家坎”,算来也有230年了,我们是学了当地人的挖坎儿井经验才挖我们的坎儿井,怎么能说新疆的坎儿井只有 一二百年的历史呢?”哈老还带领我们看了至今仍在正常使用的鄯善县洋海乡八大队距今已 有374年的“札里甫坎儿井”距今422年的“卡萨克坎儿井”。 6.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县柯尔碱乡前不久发现了两处岩画,从岩画可看出那 时已出现掏泉形式,即坎儿井引水形式。我们的论点如下: (1)岩画上有一组小圆坑,已成有规则的排列,只有最后一个小圆坑有较粗、较 深的水渠向下流走,这和现在的坎儿井极为相似; (2)如果说这些小圆坑是泉眼,那么就应有水渠冒出的泉水引走,为什么却只有 最后一个小圆坑有水渠相连? (3)如果认为这些小圆坑是井,则更不能成立,因为泉水这么丰富的地方毫无打 井的必要。 (4)岩画上可看出,成规则排列的小圆坑之间有浅糟相连,古人不可能用虚线表 示坎儿井韵地下暗渠,浅糟即表示坎儿井的地下暗渠。 从这两处岩画及古代吐鲁番的繁荣发达,完全可以认为:早在二三千年前,这里 的劳动人民已经开凿和使用坎儿井了。 新疆坎儿井的形成条件,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约有下列三个方面: 1.自然条件的可能性 吐鲁番盆地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典型封闭式内陆盆地。由于距 离海洋较远,且周围高山环绕,加以盆地窄小低洼,潮湿气候难以浸入,降雨量 很少,蒸发量极大,故、气候极为酷热,自古即有“火州”之称。 根 据1952—1958年7年的资料统计,多年的平均降雨仅有19.5毫米,最大为42.4毫米,最小为5.2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608.2毫米。多 年平均气温为14C,最热的七月份平均为33.6C,最冷的一月份平均为一9.8 C。年内最高气温为4 7.6 C,1 953年7月曾达到48C,最高地面温度可达75'C。 该盆地常年多风,最大风力一般为7—8级。1961年产生了吐鲁番50年 来不曾有过的大风灾,全年仅8级以上的大风就有56次,其中5月31日的那场大风,风力曾达l2级以上,延续了17个小时之久,造成田园破坏、林木折损, 使得那片美丽的绿洲一时黯然失色,其惨状令人触目惊心。 该盆地的地形高差悬殊,地势峻陡,周围高山多系古生代末期海西运动形成的, 岩 层坚硬且多裂隙,有利于裂隙水的形成,北部的博格达山一般海拔高度在 3500一4000米之间,主峰高达5445米,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最高峰也在4 000米以上。均为万年极雪的冰川、南部的觉罗塔格山,海拔在600一1 500米,山麓低矮,没有积雪、降水亦少,为一极干旱的剥蚀秃山。东南部是库姆塔格沙山, 沙子堆积在高.300一500米的古生界及中、新生界的基岩之 上,极端干旱为一片不毛之地,盆地中部有火焰山(阿斯腾塔格)褶皱带,由一系列轴向为北西西 一南东东的背斜构造组成,出露的地层以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 的砂砾岩层和泥岩为主,背斜构造为许多先成河谷所切割,在地形上成为海拔5OO一6OO米,东西长90余公里,南北宽.6—9公里的丘陵地带。火焰山把 盆地分隔成了南北两部分,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地势反而极为低洼,湖底海拔为一1 54米,是世界上最低的陆地之一。由于盆地周围山系高度的互不对称和盆地中心的极其 低洼,加,之山前大多堆积着巨厚的第四纪沉积物。因此形成了自北而南的 倾斜平原。山麓冲、洪积扇地段多为颗粒较大的砂砾卵石地层,向平原内部逐渐转 化为颗粒较细的砂土或粘土地层。地面坡度自北向南,逐渐变缓。北部的冲积扇 地 面坡度一般为1/30一1/50,山前平原地区的地面坡度一般为1/lOO一1/200之间。 由于盆地的气候条件极为干旱,地面 径流比较缺乏。盆地北面由冰雪和降雨补 给的天山水系以数十条山谷河流形式流向盆地。其中主要的河流按自东向西排列 顺序有卡尔齐,柯柯亚、二唐沟、克郎沟、 煤窑沟、塔尔浪沟、大河沿、白杨 河的阿拉沟等。年总径流量仅有6.65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为21. 1米3/秒。其中最大的白杨河年平均流量只有7.29米3/秒。这些河流的特点除具有流量 不大,洪枯悬殊外,并在出山口后,因河床经过戈壁砾石地带,大多 渗入地下,补给了地下水的径流。但因盆地中部火焰山背斜构造多属泥质页岩、透水性极差, 起到了地下坝的作用,阻止了地下水向南流入盆地,从而使火焰山北 麓,出现了不少由回归潜水形成的高水位地带。并在火焰山所有缺口处形成了一系列的泉 水沟。其中主要有:苏北沟、连木沁沟、木头沟、葡萄沟、桃尔沟、牙尔奶 子沟、大草湖等。泉水流量非常丰富,共计年径流量为3.54亿立方米。这些泉水 流出火焰山后,又一次重复渗入地下,补给了火焰山南部盆地的地下径流。最后 排泄于盆地中心的艾丁湖。该湖面积约为1 OO平方公里,如按年蒸发量为3000毫米计算,一年内蒸发消耗水量即为3.O亿立方米。按吐鲁番水利局资料,目 前吐鲁番盆地的有水坎儿井共计有1177 条,年开采平均流量为l8.57米3/秒。即年径流量已达5.85亿立方米。 根据上述数字来看,已利用的泉水和坎儿井水的水量 加上湖面蒸发的水量远远超过了地面径流量。即使以泉水作为回归水论,可以不计,而坎儿井开采水量和 艾丁湖的蒸发量之和也是大于天山水系的地面径流量。由此 证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除了河床渗漏为主以外,尚有天山山区古生代岩层裂隙水的补给,所以 说吐鲁番盆地的地下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加上地面坡度特大等情 况,从而构成了开挖坎儿井在自然条件上的可能性。 2.生产发展的需要性 从生产发展条件来看,吐鲁番盆地远在古代汉唐时期就是欧亚交 通的孔道、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地,虽然该地区气候干旱且地面水源非常缺乏,但却蕴藏着丰富 的地下水源和充沛的天然泉水、致使冲积扇缘以下的土地尽是肥美的绿 洲。气候非常炎热,热能资源丰富,无霜期长达2 30天以上,实属农业发展的理想地 区。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天然的泉水进行着农业生产,不但种植着一般的粮 食、油料作物,而且发展着棉花、葡萄、瓜果、 蔬菜等经济作物。 这里的农业生产不仅具有着经济上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着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意 义。因此,农业生产上的进一步发展,必然 要求人们开发出更多的地下水源, 也就是说,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就是劳动人民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历史,通过千 百年生产劳动的实践和内外文化技术经验的交流, 人们终于逐步地找到了一种 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最好形式——坎儿井。 3.经济技术的合理性 吐鲁番盆地虽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能源, 但直到今天尚未大力开采利用。因此不仅对在古代开挖坎儿井的经济技术条件上有着很大的限制,就是 在今天,开挖坎儿井中的动力机械设备仍然是十分缺乏。电力 供应也很少,钢材水泥也是远地运输而来。这些条件给修建地面水的水利工程带来了很大困难。 但是坎儿井的取水形式,既可节省土方工程,又可长年供水不断,且 当地人民在炎热的地区久居生活,素有修窑筑洞的习惯和经验。另外人们在掏挖泉水的生 产实践中,逐步发现坎儿井形式的地下渠道,不但可以防止风沙侵袭,而且 可以减少蒸发损失,工程材料应用不多,操作技术亦颇简易,容易为当地群众所掌 握。这对克服当地经济技术上各种困难有很大方便,因此,远在古代经济技术条 件 较差的情况下,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采用坎儿井方式开采利用地下水,就更加 显得经济合理了。 综上所述,坎儿井在吐鲁番地区的形成具备了三个基本条件,即: ? 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上,由于干旱少雨,地面水源缺乏,人们要生产、生活就 不得不重视开发利用地下水。同时,当地的地下水因有高山补给,所以储量丰富。 地面坡度又陡,有利于修建坎儿井工程,开采出丰富的地下水源,自流灌溉农田 和解决人畜饮用。 ? 在当时的生产发展上,由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要求,以及当时东西方 文化的传播,逼使人们必须进一步设法增大地下水的开采量,扩大灌溉面积来满 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而对引泉结构必须进行改良,采取挖洞延伸以增大其 出水量。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雏形的坎儿井取水方式。 ? 在当时的经济技术上,尽管经济技术条件水平很低,但坎儿井工程的结构形 式可使工程的土方量大为减少,且施工设备极为简单,操作技术又易为当地群众 所掌握,故坎儿井的取水方式在当时经济技术条件水平上是比较理想的形式。 坎儿井定向灯葫芦有缘,在于1990年8月撰写《从考古学及出土文书中可见坎 儿井文化之一斑》出席中国乌鲁木齐市和吐鲁番市召开的“干旱地区坎儿并灌溉 国际学术研讨会”。又于1993年2月,与钟兴麒先生合作编撰出版了 《吐 鲁番坎儿井》一书矗上述文稿中均未谈到定向灯葫芦及坎儿井定向专题。 笔者与1995年5,6月又在吐鲁番旧货市场,从一位维吾尔族摊位处发现并购得 坎儿井 挖凿所需用的铜制专用工具一定向灯葫芦(残缺),为典型的新疆红铜质。(附图2)可谓笔者与定向灯葫芦有缘,约莫过了十几天后又在该处发现与上述形 制相 同,但较完整的黄铜的定向灯葫芦。为研究新疆坎儿井起源的悠久历史增 添又一佐证。 l995年7月28日适逢“新疆坎儿并新闻发布会”召 开,笔者向与会的国家领 导人铁木尔?达瓦买提、自治区水利厅领导及地、市领导,各新闻媒体记者、中 华江河体育游乐促进会领导及各地的水利科研和坎儿井研究 的专家学者展示了新发现的两只铜制坎儿井施工的专用工具一定向灯葫芦。 定向灯葫芦的形制与功能上述两只定向灯葫芦,为铸糊砂制成,其中一 只黄铜定向灯葫芦上制有专供定向用的箭头,另一只紫铜定向灯葫芦形状与黄铜定向灯 葫芦完全相同,只是设在定向箭头的位置灯壶上留下了残缺痕迹。在黄铜灯葫 芦箭头的背面发现刻有古察合台文铭文:汉译为:依玛目坎孜,即:依玛目坎儿井。 因察合台文字是维吾尔族800年前使用过的文字,故当即有人初步认定,该定 向灯葫芦的历史距今约800年的时间。并由吐鲁番报记者撰文在该报发表了该信 息。 1、可供深井、暗渠开凿时照明: 2、用于两竖井间凿通暗渠定向(取直): 3、可测定暗渠顶部、两侧和渠底的平直: 4、在深井坎儿并开凿、掏捞、延伸施工前,先将灯点燃,用绳子放下去或在施 工匠人进入深部暗渠时测定是否有瘴气存在,以防施工人员伤亡: 5、“更班”计时功能等。 定 向灯葫芦一坎儿井历史渊源的佐证。笔者自从有缘集得上述两只铜制定向灯 葫芦后,首先到自治区人大、送给德高望重的水利专家王鹤亭先生鉴定,王老总 认为该定 向灯葫芦应是新疆坎儿井悠久历史的佐证。此后,又到新疆水利厅科 教处和吐鲁番地、市水科研机关,请有关专家学者鉴定。其后笔者亦曾走访了吐、 鄯、托一市两 县的知名坎儿并匠,向他们请教后略知其一般的坎儿井开凿施工 程序,但尚无人会使用上述定向灯葫芦,连年过80的吐鲁番原种场的坎儿井“巨 匠”阿不都斯木老 人他也说“从未见过此种定向灯葫芦”。但经他细心观察后, 他认为可能会与近现代使用的灯葫芦功效相仿。 笔者为搞清楚坎儿井历史渊源,力图 从该挖凿坎儿井的专用工具一定向灯葫芦 的历史来探索坎儿井的起源,并带上它到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博物馆及自治区考 古所、博物馆请教过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得 到的答案是未知数。但在吐鲁番地 区文物局得到该局副局长马国玉的提示:可刮些灯垢去做碳一l4测试,方可知晓为此,本人曾向地区主管旅游文物工作刘伦策副 专员,申请做碳一14测定的经费,刘专员批转到地区文物局,可地区文物局说经费紧张困难等退拖了伍年未 能实施。后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博士生巫新华先 生带去了灯垢,又因经费没有落实等原因,两年未实施。直至20O1年,笔者自筹资金200O元交原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肖博士,连同灯垢在他来吐得知 此事后主动帮助带回北京,转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郭物先生,将“油垢”交请北京大学加速器质 谱(AMS)碳一14测试室、实验室(亦称:,北京大学考 古文博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与2002年2月27日测得黄铜定向。灯葫芦为:380?60年,红铜 定向灯葫芦为:现代的笔者认定其结果应为明末、 清初康熙年代之物。 吐鲁番坎儿并开凿、维修、延伸时使用的首选工具, 俗称:坎儿井匠的眼睛一灯葫芦。吐鲁番坎儿井施工过程中使用过的灯葫芦,可谓形态各异,多种多样, 别具一格。笔者曾2000年在《新疆画报》(第三期)刊 发过“古老的坎儿井灯葫芦"一文,其中:1,计时更班灯葫芦(青铜);2、双肚异型灯葫芦(陶瓷);3、定向灯葫芦(铜质);4、最古老的铜、铁制敞口灯 葫芦;5、古老(沿用至今)的大小各异的陶制灯葫芦。更可喜的是笔者在上文刊发不久又从吐鲁番的坎儿井故 乡,现在有水坎儿并最多的地方一亚尔乡的一位坎儿 并匠祖传世家的后裔,现任亚尔乡坎儿井.施工队队长尕依提匠人家,征集到一只吐鲁番坎儿并悠久历史 的又一佐证一一仿唐三彩台灯式坎儿井灯葫芦。亦可称:高 杆灯葫芦。所谓仿唐三彩台式灯葫芦即是由吐鲁番古.代陶艺工匠参照挖凿坎.儿井时用的灯葫芦 下面制一高杆和一托盘合-为一体,仿照唐三彩的生产工艺制作而 成的一种高贵、典雅而叉独具特色的照明工 具。该仿唐三彩台式灯的发现,目前尚未查到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故历史待考, 然而该灯上部的灯葫芦至今仍在吐鲁番盆地开挖,维修坎儿并的过程中使用。该 仿唐三彩台式灯葫芦应是吐鲁番坎儿井历史悠久的又一佐证。 综 上所述,小小坎儿并灯葫芦,真是妙不可言,除铸造工艺复杂多变,不仅功 能多样,而使用方便、灵活、简单易行,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 结晶。直 到今天,依然闪烁着不朽的科技之光。笔者遗憾的是太贫困了,如果 经济富裕,则应将收藏的六大系列的2O余只挖坎儿井用的灯葫芦都送到北京大 学考古文博院科 学考古与文物保护室去做碳-14测定,到那时可得出吐鲁番挖 坎儿井用的灯葫芦的一系列科学数据,至此,吐鲁番坎儿井的悠久历史,则是不 言喻了。 总 而言之,上述形状不同、功能各异的灯葫芦的发现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科 学考古与文物保护室实验给定向灯葫芦科学测定年代的确定数值,尚还不能肯定 该定向灯 葫芦-是吐鲁番开凿坎儿并的第一只灯,该灯是普通灯葫芦经过漫长历 史使用后由简单改造发展成较为科学的定向灯,它们的经历给当今研究坎儿并历 史渊源的科学 工作者提供了否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黄盛璋研究员对新疆坎 儿并研究中认为吐鲁番坎儿井历史不超过距今两百年论点的“铁证"。 坎儿井的起源和传播是科学家们,尤其是地理和历史学家探讨的最重要的议题之 一,其原因可能是坎儿井分布广泛并与干旱环境密切相关。自l956年以 来,作者从前人那里分享了有关坎儿井的兴趣,尽管我们的观点不尽一致,他主张首先 实地观察不同地区的坎儿井,并尽量加以综合,从l977~1990年,作 者主持了一项对古老大陆的干旱区的法加拉绿洲进行对比研究的课题。 有 人认为坎儿井是由阿拉伯人或西班牙征服者发明和传播的,这一说法证据不 足,例如,坎儿井是何时由波斯引入中国西部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种观 点认为是 l8世纪传入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公元前2世纪传入的。对这一问题,作者1981年及后来曾和当地的水利工程师交谈过,我们认为仍有需要从吐 鲁番的坎匠 那里收集口头传说。 另一个例子是南美的坎儿井,曾轻易地说成是西班牙征服者从伊比利亚半岛引入 的,而最近的前印加灌溉文化的考古学资料却驳斥了这种说法。 在不同的地区,坎儿井的挖凿技术基本一致。由于含水层和地层结构的差异,坎 儿井挖凿的位置也有所变更(如冲积平原、山麓、干河床)。这一方面,一张简单的坎儿井分布图只能告诉我们是在哪些地理区域找到它们的。 坎匠(伊朗叫穆坎尼,阿富汗、新疆叫坎儿兹汗)的知识和经验是很渊博的。他们 平直渠道的工具十分简陋,伊朗一些地方至今仍在使用Sassanian时代沿袭下来的三孔水平测量法以检查渠道的平直。 作 者曾试图从伊朗、西巴基斯坦、撒哈拉或是中国的坎匠们手中得到有关坎儿 井的水文研究或其他方面的记录资料,但这些努力都落空了,因为这些地区传说 仅仅是口 头的,他们找水的传统技巧也很特别。其居住区往往集中在一个特定 的绿洲,例如巴基斯坦的坎匠们住在信德省的海德拉巴德附近的自己的村庄里, 在撒哈拉,El 一G6lea和Tameatit是坎匠们居住的中心。从这里他们可出差到 撒哈拉各地去干活。伊朗也有几处类似的专职职业匠人中心,如Yazd便是其中最著 名的坎匠居住区之一。在新疆的吐鲁番,尽管找不到坎儿井的记录资料, 凿井技术也是凭口头流传,但仍然是传播的中心。 目前可获得的唯一较全 面的水文学资料是伊朗学者穆罕穆德?本?哈桑?阿 里?卡拉吉所箸的。本书,名叫《埋藏着的水的勘探》,是ll世纪时用阿拉伯 语写成的。本书表明作者在当时 已有较深的自然和实验科学的知识,卡拉吉在 书中描绘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以及地形、地理水文、地下水以及对它们的勘探 和水平测量方法。最后并述及水井和坎 儿井的影响带,他描述的一种踏寻和探 查地下水的方法如下:?观察上壤湿度;?勘探;?研究该地区的植被覆董情况; 4研究土壤和土地类型。 在 撒哈拉,有几部包含有坎儿井形成历史的年记,作者于l980一l981年在阿尔及利亚的Tidikelt地区考察期间,重新肯定-r当地历史文献记载以及 私人所珍藏的史料,作者还述及通过马尔汀所提供的资料,即由阿卡布里的塔勒勃、 西沸莱?哈桑所藏有的早期史料的确切存在,片谈到了这本古老的年 记,oulef—el—Avab依麻本?本?哈杜里向作者解释了(qanat(坎纳特)在词源上相近的另一个词Foggara(法加拉)。他也尢法证实确 否存在像阿里卡拉基所著 书一类的原文,但却给我们出示了Touat的手稿。 建筑材料的改进(如在摩洛哥伊朗和新疆,将上砖改为水泥)方便 了坎匠的工作.并使坎儿片得以长期留,我们发现伊朗及其邻近的地区和撒哈拉,各自的分 水器具有很大差异,在伊朗和邻近地区的分水是根据小时数而加以轮换, 而在撒哈拉则是用.一种叫其克发的铁制或铜制圆盘来测量水量,作为按小时轮换用 水的辅助量具,时钟引入用以汁量时间之前,坎儿井系统所广泛使用的计时器其 计时技术背景彼此都是很相像的。Chikfah的机制非常精敏,可以把即便是小量 的水也分配到极端干旱的地区。这种差异的历史背景与地域的干旱相一致。研 究坎儿井系统时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坎儿井在整个灌溉系统中的作用,仅坎儿井在 特殊地域的分布问题并不能反映„‘个特定地区的坎井系统的真正。例如, 在 Sulaima—nia(伊拉克)、Nicosia(塞浦路斯)和Palmyra(叙利亚)附近的坎儿井大都已经毁坏,而伊朗、阿富汗、撒哈拉和新疆的坎 儿井都仍在使用并与人 工机井相媲美。与投入财力相比,对坎儿井的经济评价也在改变,首先,开凿坎 儿井这种简单和繁重的地下工作是在上地占有制(伊朗)和奴 隶制(撒哈拉)时期进行的,但已显 得 变成过时。其次,坎儿井水长年不断,浪费了水资源;在没有农业生产活动 的季节破坏一厂计划用水。第三,坎儿井的开凿需要很长时间。维修和保养工作 要求使用 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尢偿劳动,而目前组织这种无偿劳动十分困难, 公共组织和土地所有者必须为此花费相当数量的经费。应此大多数分布有坎儿井 的地区,其数量 越来越少。 由于以下原因,综合研究坎儿井系统的困难是 ?坎儿井的分布区域辽阔,要想全面研究它们,对任何一位科学家都是不易的: ?对西方学者来说,中国的文献难于评估,与东方学者也难于评估阿拉伯和犹太 文献一样;?在分布有坎儿井的国家,居民对它们如此熟悉,以致很少关心其技 术来源和早期历史; ?除语言学和历史学研究外,实地考察也是很重要的。然而目前仅进行一些简单 技术和水理观察,而对绿洲和坎儿井关系的综合研究还尚未开展。尽管存在上述 的种种困难,作者仍希望提供坎儿井起源和传播研究中的以下关键问题。 (1)它们可能起源于亚洲中部地区,非常可能起源于亚美尼亚或波斯高原。 (2)有关此项技术发明的历吏记录模糊不清,所谓的Aihaemenid(阿舍门尼德)起源,可能是可接受的,然而需要进一步的史料证实。 (3)坎儿井传入除新疆以外其他地区可能是随历史上波斯帝国的扩张或波斯匠人 的移居传播开来,然而关于波斯人的影响与阿拉伯人(例如Shria)的罗马入侵(如对叙利亚)之间的年代关系尚不清楚。 (4)此项技术在特定地区的改进有赖于当地的环境条件,尤以水分配的技术因地 而异,如在撒哈拉,那里的坎儿井(叫作费嘎拉)表现出对于旱环境极强的适应能 力。 (5) 水权以Sharia(沙里阿)为基础.甚至在民法已实施的大陆国家,有关水权 的传统uranic(乌兰尼克)法仍在使用。(6)一般而言,坎儿井灌溉正趋 于衰落,但现代工程技术能够挽救这一传统技术,在一些国家,坎儿井仍是经济的(7)坎儿井作为一种典型干旱区.灌溉系统,应就其与其他传统的老灌溉技术关 系重新评估如serir.Shaduf和Saqija。这些技术的分布差异,尤以Saqiya(波斯轮),相似于坎儿井。 (8)坎儿井的水文地质学和地层学背景因地而异,当地的改进反映出人娄对且然 环境的探索改造。 自1977年以来,我们已在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和中国进行了实地研究。在叙利 亚,我们考察了由于引进了革新的技术(1984)造成的坎儿井灌溉系统的衰落,现 在他们已废弃了坎儿井。但仍在利用地下水资源。地下渠的时代已结束,人们已 失去了重建它们的兴趣。 与绿洲研究相比,我们尚未完成一些研究领域,如TAIBE(塔衣泊)和QOM(乔姆),周围的欧木雅德朝代地下渠研究。 在 阿尔及利亚地区,像Belbel(拜勒拜勒)这样的孤立绿洲,Foggara弗嘎拉即坎儿井)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这个村庄建立以来,Foggara是 唯一的绿洲农业水源,但在1984年干枯了,他们又挖掘新的gara灌溉很小的植物园,他们钻 凿了深井,但均不能与Fog—gara相比,近来政府建立太 阳能电力系统?包括Foggara在内的泵水综合体以维持这片绿洲,也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在中间,我们十分感谢中国科学家的合作,这里 仅是1987—19年间合作研究新疆坎儿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个简短摘要。对于中国坎儿井的起源和传播, 我们已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补充了新的资料,没 有确定的学说提供给本次学术 会议,但我感到有加强对那些已废弃租正使用的坎儿井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的必 要性。 对现存的坎儿井系统,我们已绘制了吐鲁番五道林和治沙站两地的比例尺的水分 布图,虽然这仅是初步的工作,然这些概况能够与中国以外的其他坎儿井系统进 行比较。有关吐鲁番坎儿井现状,中国科学家和当地政府、居民已进行了研究。 对 坎儿井系统的未来或生命力,吐鲁番盆地的情况为具有坎儿井的绿洲提供了 参考例子,在此,我们看到了坎儿井的兴衰,坎儿井、抽水井和明渠的共存以及 近来的社 会一—经济的变化。此外,当地政府十分关心坎儿井系统的保护和发 展。我们希望加强与中国科学家之间的国际合作及中国科学家与其他国家(如摩洛 哥,u.A.E埃及,Oman也门)交流在这方面独特的保护此项技术的经验。 近年来,吐鲁番的坎儿井呈衰减之势。全疆坎儿井50年代多达1700条,随着不断的干涸,80年代末已降至860余条。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最多时达1273条,目前仅存725条左右。 究其原因,首推吐鲁番地区绿洲外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据最新卫星遥感监测 数据表明,该地区强烈发展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6.87%,而非荒漠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8%。水资源日渐短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坎儿井水 流量也逐年减少。 随着吐鲁番地区经济发展,机井得以广泛使用。机井投资少效率高,开采极其随 意。全地区已有的几千口机井从地下大量抽水,而全区11亿立方米的可利用 水资源中,地下水仅占两个亿。比较而言,坎儿井造价高,维护难,导致使用率不 断下降;在地表水利用上,一些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大坝截流后,下游水源便捉 襟 见肘。已建的柯柯牙水库和坎儿其水库,就对其下游近百条坎儿井直接造成 生存危机。 此外,吐哈油田开 发力度不断加大,光一个吐哈油田,每年就用去吐鲁番500万立方米水。油田用水量非常之大,加之打井极深,地下深水被大量抽走,坎儿 井水源间接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坎儿井附近钻油井,使坎儿井面临着被污染的 危险。1997年,吐哈油田就曾发生坎儿井上游的油井与坎儿井交汇,导致油渗 水现象。由于缺乏深一步的 监测手段,目前油田对水质的深层影响尚难判断。 对于坎儿井的日渐式微,各方看法截然不一。一种观点认为,从纯经济角度看, 坎儿井已无生存必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坎儿井未免过于落后,夏季易 干涸,冬季水多时又易白白流走,无法蓄存。而水库可蓄水,随时进行生态调节。 应该任坎儿井自然消亡,优胜劣汰,由水库等水利设施取而代之。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贵人文遗 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尤其在强调生态开发的今天,坎儿井具有 不可比拟的旅游开发价值。如果因为今天的短视让这份人类遗产消失殆尽,我们 将愧对子孙后代。 是生存还是毁灭?坎儿井的命运悬而未决。在吐鲁番地区工作长达30年的行署副专员蔡炳华痛心疾首:“任其下去,不出30年,坎儿井将不复存在。” 当地人士的态度是:水库要建,机井要打,坎儿井要保护。据悉,目前吐鲁番地 区除将坎儿井列入农业水利的一部分进行维修保养外,还组织了“坎儿井研究 会”,并将成立“坎儿井监测站”,随时观测坎儿井水位水质等的变化。为将坎 儿井的保护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吐鲁番地区早在3年前就已起草了《吐鲁番坎儿井水资源条例》等有关法规,报请自治区人大批准实施,但至今未见批复。据了 解,该地区还准备报请国家及自治区建立坎儿井自然保护区,以避免在新的开发 建设中造成新的破坏。 高昌王国时期设水曹管理水利事宜。唐朝西州设掏拓所各县有知水官、堰头、渠 长,渠长还配有专人负责用水监督检查。 笔者1988年参于编修《吐鲁番市志》时发现1份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吐鲁番厅的历史文献记载了关于坎儿井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料,并收入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丛书《吐鲁番市》中,该书于2002年5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资料摘录于《吐鲁番市志》第138页、第三编“绿洲水利?第三章 水利管理”中记述: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吐鲁番厅资料记载:吐鲁番二、三堡乡 约、胜金木头沟庄头等,曾集股设立水利股份有限公司开挖泉井。这份文献 充 分证实清朝光绪年间吐鲁番地区对古老的水利工程——坎儿井管理体制的表白。 而这时期正好是吐鲁番坎儿井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 时至民国年间,到了坎儿井发展的第三个高潮期,她的管理体制如何呢?笔者又 于2005年从民间征得一份关于坎儿井管理体制珍贵文物——民国九年十一月十 七日,吐鲁番县署征收官坎租银的收据,现摘录如下: 今收到 木子牙甫伯克 雅尔湖官坎租户银叁拾两正 水租 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吐鲁番县署会计长徐 该贴上除吐鲁番县署会计长条印外尚有吐鲁番县署印和在今收到上盖有吐鲁番 县署印的齐封章子一枚。 通过该官坎水租收据的研究可知坎儿井在清朝和民国年间就有官坎和民坎之分, 民坎是谁修建谁所有,政府保护其所有权。另据普查记载,吐鲁番还有“皇家 坎”、“义学坎”、“官涝坝”等。 民国5年(1916)新疆省长杨增新令吐鲁番县修复旧坎,扩充水利是兴地利而厚 民生,县境已开之坎虽已不少,而坍塌湮没未经修复者比比皆是,如弃则不顾殊 为可惜,与其开挖新坎,不若修复旧坎较易着手。 县知事经管开东坎庄官坎两道,省财政厅饬发湘平银6000两,实支5435两。县知事卸任县时,要将所管官坎移交给新任,把官坎道数领用实际支付维修经费, 列单具报。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坎儿井的管理,吐鲁番县人委于1964年颁发《关于加强保护和维护坎儿井》的布告,至1989年全市有水坎儿井418道,由各 乡、场村或个人自行管理。各乡、场、村如亚尔乡亚尔村成立有坎儿井专业队等,负责坎 儿井工程维修、改造、用水管理。还有个体户新挖的坎儿井25道,由个人 管理。新挖坎儿井、改造坎儿井的规划布局由市(县)规划统管,并适当解决一些材料 (三材)投资补助资金。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坎儿井专业队已基本不存在,由各村派人对坎儿井 经常检查。需要维修掏捞时,由村组织各受益农户出工,如果修复工程量很 大,有些村实行受益户出钱集资雇人维修掏捞。市水利局在水利厅科教处和新疆坎儿 井研究会的协助下,成立对渗漏坎儿井进行铺设塑料薄膜和组织机械化挖凿维修 的专业施工队。 1990年8月,在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市召开了“干旱地区坎儿井灌溉国际学术研 讨会”。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坎儿井 匠”,对坎儿井的起源与传播,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为主题,进行广泛的学术交 流。 1991年笔者与钟兴麒合作,编撰古今中外第一部坎儿井专著—《吐鲁番坎儿井》, 是年内新疆大学出版并发行。该书也是第一部吐鲁番坎儿井“户籍本”。 1993年5月25日,吐鲁番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吐鲁番坎儿井 管理规定》,2004年吐鲁番地区颁布了《坎儿井管理条例》。 2005年吐鲁番地 区颁布严格控制对打机电井开垦荒地的条例。并提出将与坎儿井上游较近的与坎 儿井争地下水的机电井停止採抽地下水的规定。 是年春,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将吐鲁番的二道坎儿井上报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并在自治区批准上报给国家文物和国务院审批,据悉已有一道坎儿井获国家文物 局通过,即米玛目阿吉坎儿井新增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新政发[2005]79号文件《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后附),从此 标志着古老坎儿井焕发青春的号角已经吹响。 该文件决定从2006年开始在全疆转换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1、成立用水合作社组织;2、承包;3、租赁;4、股份合作;5、拍卖等形式。坎儿井的管理 体制当然顺从改革,古老的坎儿井工程将会得到更好地保护利用和有序发展。 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发(2005)79号文件的出台,不但是搞活农村小型水利工 程的大好时机,而且也是让古老的坎儿井焕发青春的号角吹响了前奏曲。更是古 老坎儿井为吐鲁番的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农民奔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立 新功的卷首语。 吐鲁番坎儿井如同其盛产的葡萄一样,闻名中外,坎儿井曾是吐鲁番盆地农田灌 溉和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时至今日,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有其重要作用。 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之一,它可与长城、大运河相媲美。吐鲁 番坎儿井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吐鲁番的各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结晶;坎儿井 水,是吐鲁番各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血汗换来的“甘露”。勤劳勇敢的吐鲁番 人民自古以来不但为开发大西北,巩固祖国边疆建立过“汗马功劳”,并为神奇 的 “火州”大地留下了一道道地下长河——坎儿井,给方兴未艾的“吐鲁番 学”留下了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坎儿井文化史”。 坎儿井是吐鲁番各族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开发大西北、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 一大功绩。坎儿井的开凿工艺是吐鲁番人民世世代代口授心传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张瑞苓、高强:《陕西蒲城永丰发现汉龙首渠遗迹。,载《文物》1981年第1期。 2、应劭:《风俗通义?山泽》篇,吴树平校释本第392页。 3、《后汉书?王景传》。 4、陶葆廉:《辛卯侍行记》。 5、《王国维遗书》第二册。 6、王鹤亭:《新疆坎儿井》、载《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7、钱伯泉:《新疆坎儿井的历史及其渊源》,载《西北史地》1990年第4期。 8、朱雷:《吐鲁番出土北凉赀簿考译》,载沙知、孔祥星编《敦煌吐鲁番文书 研究》一书。 9、《吐鲁番出土文书》第5、6、7册。 10、《大谷文书》第1、2、3册。 11、马雍:《麹斌造寺碑所反映的高是土地问题》,载《文物》1976年第12期。 12、吴震:《介绍八件高昌契约》,载《文物》1962年第7-8期。 13、《清史稿》第289、382卷。 14、新疆水利会第二期报告书,该件存中央水利部水利史编辑室。 15、《干旱地区坎儿井灌溉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香港文化教 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 16、《吐鲁番坎儿井》钟兴麒、储怀贞合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发行。
/
本文档为【坎儿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