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简介

2019-07-30 27页 doc 15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简介 方智远Fang Zhiyuan(1939.9.3-)蔬菜遗传育种专家。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五”“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组成员。 长期主持甘蓝遗传育种研究。1973年与课题组成员突破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技术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京丰一号”,1979年首次发现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并带领课题组于90年代突破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技术。主持育成不同类型甘蓝新品种20个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种植面积...
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简介
方智远Fang Zhiyuan(1939.9.3-)蔬菜遗传育种专家。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五”“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组成员。 长期主持甘蓝遗传育种研究。1973年与课题组成员突破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选育技术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京丰一号”,1979年首次发现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并带领课题组于90年代突破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技术。主持育成不同类型甘蓝新品种20个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甘蓝面积的50%,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发科技论文8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15本,培养硕士、博士生20余名。 邱式邦(1911年- ),浙江吴兴人。中国近现代农业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农业昆虫学家、植物保护学家,害虫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的开拓者、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首位“植物保护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曾任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技士。 1951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农业昆虫研究。70年代以来,积极倡导和研究害虫综合防治,开展害虫天敌的保护利用和国外天敌资源的引入工作,建立我国生物防治的专业研究机构,创办和主编《中国生物防治》刊物,对发展我国害虫综合治理和生物防治事业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劳动模范金质奖章,全国科学大会奖,法国农业部功勋骑士勋章,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等项奖励。发表论文106篇。培养博士生2名,博士后1名,硕士生3名 温馨推荐 您可前往百度文库小程序 享受更优阅读体验 不去了 立即体验 张子仪 Zhang Ziyi (1925.3.4 -),畜牧学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5年毕业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类预科。1952年回国。前后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一级技术员、饲料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研、研究员。 1980-2001先后兼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动物营养学分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现兼任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顾问、中国自动化学会农业专家系统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等职。197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环保学部院士。1998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杰出贡献奖。“六五”至“九五”期间主持或参加完成的研究成果,4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5项获得省级科学进步奖,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260余篇。 沈荣显 Shen Rongxian (1923.1.12 -) 动物病毒及免疫学专家。出生于辽宁省辽阳。1944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1967年于罗马尼亚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留学。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多年一直从事家畜病毒病的免疫学研究,做出了多项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造性科研成果,是慢病毒病疫苗的开拓者,获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在慢病毒的免疫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人类攻克艾滋病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庄巧生(1916—),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闽侯县人。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小麦育种中做出了系统和创新的业绩。历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技正、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现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以及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等职。 长期从事小麦育种与遗传研究,发掘利用新的锈病抗源,强调不同基因源的聚合以丰富遗传背景,注意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并最早提出西藏拉萨河谷可以发展冬小麦。主编(或第一副主编)《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中国小麦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等专著,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徐冠仁(1914.3.7—2004.2.18),著名核农学家。江苏省南通县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50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及植物遗传系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兼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农业物理气象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代主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顾问,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荣誉理事长,《原子能农业应用》、《核农学报》主编。 傅廷栋,(1938. 9—)广东郁南人。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现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全国农业专家咨询团成员,全国和湖北省农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科协常委,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RC)理事,菜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在国内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种;在国际上首先发现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并被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育成华杂2号、3号、4号等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在生产上推广,为中国油菜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华癸(1914.1.11-2002.11.19),祖籍江苏省昆山县。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土壤学系主任,武汉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对水旱两作稻田的微生物区系、营养物质的生物循环,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首次揭示了紫云英根瘤菌是一个独立的互接种族,对紫云英根瘤菌剂的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起了开创的作用。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曾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长期从事水稻土耕层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和水稻土的肥力研究。1964年与人合作,首先发现水稻土中嫌气性亚硝化作用,进行豆类根瘤菌共生固氮关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与樊庆笙主编有《微生物学》,著有《土壤微生物学》。 施履吉简介:(1917―2010),细胞生物学家,江苏仪征人。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浙江大学园艺系学士学位。1944年毕业于浙江省大学理产研究院,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理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历任和兼任中科院实验生物学研究所、一物物理所、动物所、微生物研究所、遗传所、北京生物学实验中心副研究员、研究员,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复旦大学教授等,后曾任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早期在国外从事化学胚胎学、细胞化学研究,论证两栖类早期胚胎发育存在头尾和背腹两个梯度。回国后在高等动物遗传转化和染色体人工合成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首次建立了我国的家兔个体表达系统,对进行家畜育种和哺乳动物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义。对创建中国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仪器研制和培养人才等也作出了贡献。1980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 刘更另 Liu Gengling (1929.1.29 -2010.6.30)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的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学家,1929年出生于湖南桃源县,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9年留学前苏联获农业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60年代首次解决了水稻"坐秋"问题,揭示了磷肥防治"坐秋"的机理。种植绿肥,发展双季稻,提高资源利用率。70年代首次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创造性地提出"晚稻超早稻"的战略措施和技术。从1975年起,先后在全国主要农业区布置一系列土壤肥料长期定位实验,获得大量科学资料。2002年获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奖。 刘大钧(1926.7-)江苏省常州市人,现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49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专业,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研究生院,获副博士学位。 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与科研五十年。在小麦新技术育种,外源抗病基因的发现、定位、转育与种质创新以及发展分子细胞遗传技术新体系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将DNA分子标记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抗白粉病育种,协作单位己用其育成大面积推广品种的更新材料。创造性地综合应用染色体分带、非整倍体、原位杂交与分子标记等技术,成功解决了精确识别导入小麦的外源染色体具体归属问题,建立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技术体系。他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拓性研究,为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长期参与各种学术团体与学术刊物的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本学科不断追赶国际前沿作出重大贡献 施教耐,(1920.11—),植物生理学家。福建晋江人。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光合碳代谢中关键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特性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在植物酶的调节机理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指出油料籽实中HMP 途径的增强,三羧酸循环和乙醛酸循环间的消长在脂肪酸合成中有着重要意义,并首次报道油菜籽实中有一内源抑制剂对HM途径起关调节作用;在C4植物PEP羧化酶结构与功能研究中,证明酶存在着多构象状态并对酶的二级结构特性、亚基的空间排布、亚基的解离聚合以及酶的多调节位点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成功地筛选出两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各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90余篇。已培养出博士生6名,硕士生5名。 陈秉聪,(1921.10.10—),山东省黄县人。农业工程学家、拖拉机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8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青岛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农业机械及汽车拖拉机科研与教学工作。根据我国有大面积松软地面需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开辟了"软地面行走机械"新领域,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在理论上,首次提出"畸变模型理论"、"半步行理论"、"仿生步行与仿生脱附理论"。主持研制的仿生脱附技术与材料已形成10余种中试产品,主持创建仿生技术与仿生材料中试基地,使仿生步行机械和仿生脱附技术进入工程化实用阶段。我国地面车辆学术领域和汽车、拖拉机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开创了我国“仿生软地面行走机械”新领域,并奠定了该领域的理论基础,为我国水田机械化和农业机械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文新,(1926—),湖南浏阳人,女,中科院院士,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家,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中国根瘤菌资源与分类研究已经20余年,分离、保藏根瘤菌5000多株,数量和所属寄主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80年代以来她描述并发表了两个根瘤菌新属和8个根瘤菌新种,占国际发表根瘤菌新属的1/2,新种的近1/3。她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细菌分子分类实验室,建立了根瘤菌资源数据库,提出了否定根瘤菌“寄主专一性”及与植物“互接种族”传统观念的新见解,她的论文有10多篇被最权威的国际科技文献检索系统SCI收录,被引用达200多次。1998年,她受邀撰写有“细菌学圣经”之称的《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的根瘤菌部分内容。 曾德超 Zeng Dechao (1919 -) 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专家,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1948年获美国双城市明尼苏达大学农业工程科学硕士学位。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他从事土地耕作机具领域的科学研究,将机具与土壤和植物之间基础关系,从单一的力能效应,扩展到水、热、盐、气定量效应的系统研究,并在植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对物质、能量及其信息在土壤、植株、大气中运移、转化实现工程调控及优化综合治理,发展了机械土壤动力学,开拓了现代耕作工程科学领域。开发了我国果树调控亏水度的节水高产技术。着手开发一种以集雨、蓄水、调墒耕作,量水种植栽培调控植株亏水度为要领的新型高产、稳产、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耕工程技术,为雨养和灌溉农业的抗灾改土及机具发展开辟新途径 余松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副团长兼小麦分团团长,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小麦首席专家。 1942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长期从事“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 李振歧(1922-2007),男,河北省遵化人, 1949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后留校执教至今。50年代和80年代先后赴苏联进修和赴美国进行合作研究,后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免疫学教学与小麦锈病研究,为我国植物免疫学教学与小麦锈病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主编了我国第一本《植物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先后主持完成了10项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省部重点课题。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第一名)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名),省部级奖四项。1991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先专家,1997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兵火农业科教奖;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导师。 马承伟,1952年9月出生,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系主任,农业部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设施农业协会副理事长。 199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设施园艺环境工程和动物养殖环境工程。获得国家专利4项,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2本专著。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14人。 王明庥,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林木遗传育种学家。 长期从事森林遗传学、林木遗传改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集中对黑杨派树种遗传资源的系统研究,在杨树引种理论、遗传改良和无性系测定以及杨树短周期工业用材树种改良等方面有所突破,为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建立大规模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作出了贡献。主编了《树木遗传育种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概论》等专著。在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期间,在发展林业高等教育事业中取得了重要成就。 钦俊德,浙江省安吉人,昆虫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50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理科博士学位,后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荣誉研究员,1951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字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副研、研究员、室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我国昆虫生理学主要奠基者,创立我国第一个昆虫生理研究室。早年对马铃薯甲虫的研究,揭示了昆虫与植物的生理关系,阐明了昆虫选择植物的理论:先用嗅觉味辨识植物,再通过营养和代谢以适应植物化学组分来建立种群,为培育抗虫性植物提供指导。揭示了东亚飞蝗卵期对环境适应的特点和不同发育阶段对浸水和干旱忍耐能力的变化,为预测蝗害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了近40种抗菌素对昆虫的毒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次奖励。发表科学论文70余篇,专著和译著10余种。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本文档为【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简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