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

2019-01-25 8页 doc 23KB 2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必修1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2.本试卷的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3.试卷所有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否则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试卷请妥善保存,以便分析试卷之用。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与文化缺失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可以说,手机文学应当是一种“笑”的文学,应该在“笑”字上做文章...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
2017-2018学年度高第一学期 必修1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2.本试卷的答时间为150分钟。 3.试卷所有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否则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试卷请妥善保存,以便试卷之用。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与文化缺失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可以说,手机文学应当是一种“笑”的文学,应该在“笑”字上做文章,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张力是手机文学的存在之本,那么幽默、讽刺、灵动是手机文学的生命之根。 幽默可以解开心情凝滞的结扣,释放出生命快乐的种子。幽默风趣,足以让人开心一笑。 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绝妙的讽刺总是和幽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 灵动则是生命智慧的自然流露,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心有灵犀”。换句话说,也就是创作者说出了读者想说却没有说出,或者没有想到却极想想到的东西。其实,正如幽默与讽刺交互相融一样,灵动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审美意味。当然,在这种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之中,不时也透露出后现代的气脉,表现为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 手机文学的产生,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过份媚俗求利。 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过份媚俗求利双重缺失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手机也就不再是文学的一块阵地,相反,却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点心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变了质的点心毕竞是有害的,对于广大手机文学读者来说,“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 不可否认,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它的任何一种夸大或贬低都是不切实际的妄谈。正视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对于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选自《文汇报》)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手机文学无法承载丰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它的艺术感染力不大。 B.手机文学大多令人开心释怀,因而受到许多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 c.手机文学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常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好感觉。 D.手机文学就像点心一样,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 E.手机文学在某些状态下也会变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 F.要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阻止手机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 2.对手机文学“幽默”“讽刺”“灵动”三种特性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幽默”“讽刺”“灵动”相辅相成,是手机文学的根本特性。 B.手机文学惯用讽刺手法,正在演变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缺乏幽默和灵动。 C.灵动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它必须与幽默、讽刺融合在一起,形成手机文学独特的审美意味。 D.当前手机文学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是追求幽默、讽刺、灵动的结果。 3. 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4.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手机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点。(5分) 二、本大题共9小题,每题3分,共2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5——13题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其明年,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纵奇兵,佯败走                佯:假装          B. 为假相国                      假:假冒 C.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拔:攻下 D.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    阴:暗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赵以数困于秦兵                故燕王欲结于君 B.乃得解邯郸之围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C.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王翦因急击赵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固请,召有司案图 B. 顾吾念之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C. 廉颇卒死于寿春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D. 失势之时,故客尽去            以此知之,故欲往 8.下列对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③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        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⑤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⑦一僧欲之南海                  ⑧即患秦兵之来 ⑨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⑩廉颇居梁久之 A.①④⑦ / ②⑥⑧ / ③⑤ / ⑨ / ⑩ B.①③⑤⑦ / ②⑥⑧ / ④⑨ / ⑩ C.①⑦⑧ / ③⑤ / ④ / ⑥⑨ / ②⑩ D.①③⑤ / ②⑥⑧⑨ / ④ / ⑦⑩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A.宁许以负秦曲                  B.且庸人尚羞之 C.左右欲刃相如                  D.吾得兄事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不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 A.明年,秦兵遂围邯郸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B.行李之往来                    璧有瑕,请指示王 C.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于是相如前进缶                以勇气闻于诸侯 11.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A.以其无礼于晋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君何以知燕王              12.下列叙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廉颇到魏国没有得到任用,想回到赵国去;赵王也因国家屡受秦侵扰,希望召回廉 颇。但赵王没有能够召廉颇回国,主要的原因是赵王派去魏国的使者认为廉颇已老,顷之三遗矢,已不能再带兵打仗。 B.廉颇因攻打乐乘之事逃到魏国,但魏国对他并不完全信任,后来廉颇又到了楚国,虽做了楚国的将军,还是一心想回赵国指挥作战,但最终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C.廉颇失掉权势后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 廉颇认为这是很普通的道理。 D.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王听信谗言,杀了李牧和司马尚。反间计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赵王宠臣郭开起的作用。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C.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三十世家(记历代帝王政绩)、七十列传(记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D.我们学过的《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史记》是纪传体史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都是断代史。 三、阅读第三大题文言文,完成14--16题(共13分)
/
本文档为【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