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一节课

2017-09-19 19页 doc 44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一节课第一节课 思考题 1、什么叫做“佛子行”?你打算如何学习这部 论典? 2、请解释顶礼句和立誓句的意义。 3、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暇满人身具有实义?正确 的闻思修行是什么样的?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4、为什么修行人要抛弃故乡、前往寂静处?如 果没有这种条件,那该怎么办?你是怎么样做 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开始讲《佛子行三十七颂》。 本论是藏传修心法门中非常殊...
第一节课
第一节课 思考题 1、什么叫做“佛子行”?你打算如何学习这部 论典? 2、请解释顶礼句和立誓句的意义。 3、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暇满人身具有实义?正确 的闻思修行是什么样的?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4、为什么修行人要抛弃故乡、前往寂静处?如 果没有这种条件,那该怎么办?你是怎么样做 的?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开始讲《佛子行三十七颂》。 本论是藏传修心法门中非常殊胜的窍诀, 以前我也讲过很多次,有些道友应该非常熟悉。 上师如意宝在世时着重强调这部法,他老人家 - 1 - 自己也在一些上师面前先后听过一百五十多 次。有些道友觉得自己以前听过、背过,就不 那么重视了,其实它的词句虽然简单,里面的 却相当殊胜,也很深奥,希望你们不要轻 视,应该反反复复思维。 这部法是藏传佛教大乘法门的修行精要,懂得它之后,内心的改变会相当大,菩提心也 会自然增长。即使对内容不太明白,仅仅是耳 边听到这种教言,大悲菩提心也会逐渐增长。 因此,大家在学习《入行论》的同时,还是要 修习这部法,尤其是今年要求一定要背诵,三 十七颂都背不来的话,那没必要读佛学院了, 你一个月吃多少顿哪?肯定不止三十七顿吧。 所以除了极个别的老年人以外,希望你们一定 要背诵,不仅是在座各位,包括以菩提学会为 主的十方信众也一定要背《佛子行》。以前上师 如意宝建立学院时就说过,最低也要背诵《佛 子行》、《三主要道论》、《修心八颂》等简单的 窍诀,所以大家应当在诸佛菩萨面前进行法供 养。 其实背诵的利益和功德相当大,因为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法义的理解跟平时看书 完全不相同,在一生中印象也很深刻,乃至生 生世世在阿赖耶上都种下了极为坚固的菩提种 子。所以背诵非常重要,大家务必要重视。 上师如意宝经常讲,无著菩萨造《佛子行》时有个殊胜的缘起 (传记中也有):尊者造完《佛 - 2 - 子行》以后,把稿子拿到房顶上校对,就在此 刻,一阵狂风平地刮起,瞬间就把法本席卷而 去,飞扬十方,一张纸都没有留下来。(但尊者并 不灰心,又重新依照心中所忆,将其整理了出来。)如今,《佛 子行》已传遍诸方,藏传佛教中不管是宁玛派、 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都在大力弘扬学习; 汉传佛教的各大城市和寺院,也对《佛子行》 赞不绝口;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地的信徒, 将其译成不同的文字,纷纷效仿行持……本论 影响力如此深广,其缘起还应追溯至那场大风 吧。 可见,遇到狂风也不是不好的现象。早期 上师讲《释量论》时,我们每天辅导没有房子, 就是坐在院子里面。当时是冬天,起狂风,好 多道友的书到处乱飞,在后面追半天,拿回来 后看一会儿,又起一阵狂风……其实当时没有 想到这是弘扬十方的象征,开玩笑。有次无著 菩萨生了重病,弟子们请他留下遗嘱,他则毫 不迟疑地回答说:“我的遗嘱就是《佛子行》!” 这部论典,上师如意宝一生中听过很多次, 像上师那么具有智慧的人,为什么还要再再听 受呢?应该说是有殊胜的密意。因此,在座的 道友一方面要经常闻思,另一方面也要再三辅 导,好好地听,希望法师也辅导这部论典,修 学时尽量将里面的法义融入于内心。 我个人而言,对这部论典不敢说修得好, 但是信心很大,从开始一直到现在,光是在上 - 3 - 师如意宝面前,包括听传承,肯定也有一百次 以上了。因为上师每到国内外任何一处,有时 间的话,就详细传一遍,没有时间就念一遍传 承,这样全部加起来,肯定有一百多次了。学 院的很多老道友也知道,上师在讲法的过程中 经常传《佛子行》。 其实,《佛子行》对我也是个特殊的缘起, 二十年前,也就是在1987年,法王如意宝偕同一万多藏族信徒朝拜五台山。当时我们对汉传 佛教一点也不了解,汉传佛教对藏传佛教更是 一无所知。朝山期间,我受上师之命,初次将 《佛子行》翻译成汉语,在五台山菩萨顶为广 大汉族僧俗传讲。在此过程中,捉襟见肘的汉 语水平使我费尽周折,特别是前所未见的汉地 佛教专用词汇,我更是一窍不通。但为了不破 坏缘起,我只好硬着头皮坚持,那时候没有佛 教辞典,晚上就使劲翻阅各种资料,花费了不 少心血才算勉强完成任务。不想以此因缘,从 此一发不可收拾,才有了今天与汉地众生结下 不解之缘。对我来说,给汉地传授的第一部法, 就是这个《佛子行》。以此缘起,近二十年来, 在放生、了解佛法、行持佛法等方面,大家还 是共同做了一点事情。我们一方面应该感恩上 师,一方面也要以欢喜心来接受这部法。 下面对本论内容作个简单介绍: 释题:佛子行三十七颂 - 4 - 什么叫做“佛子”呢?严格来讲,就像《入中论》所言,佛子就是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而 一般意义上讲,在座诸位都可以称为佛子,如 《入行论》云:“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 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轮 回中任何一个苦恼众生,在生起菩提心的刹那, 就变成了佛子,值得一切人天众生礼敬。 那么,大乘佛子要做什么事情呢?就是下面所讲的三十七条,无著菩萨在每一颂结尾都 加上“佛子行”三字,指大乘菩萨所应行持的 律仪,发了心后要怎么做、如何以大乘理念来 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佛子行。 作者:无著菩萨 他也是《入行论释〃善说海》、《修心七要耳传略释》的作者,但并不是印度龙猛、无著 中的无著菩萨。现在有些人搞错了,我看见一 本《佛子行》的讲义,封面竟是印度无著菩萨 的画像,说明他不知道这是藏传佛教的无著论 师。 无著菩萨的传记,我以前已经翻译过,前段时间讲《入行论》时,附在第二册讲记后面 了,希望你们再三看一下作者的大悲心。作者 教言的殊胜性与众不同,上师如意宝也讲过: “多听多读《佛子行》,菩提心会自然而然增长, 究其原因,来源于无著菩萨的殊胜加持和殊胜 发心。”世间上类似的论典肯定非常多,但为什 - 5 - 么《佛子行》在佛教界中如是兴盛呢?就是因 为作者的不共发心。现在国内外的很多大德在 传授佛法时,经常听说“这位大德在印度传《佛 子行》”、“那位大德在美国传《佛子行》”…… 所以,对今天学习的这部论典,大家应该有一 种欢喜心,没有欢喜心、没有兴趣的话,学习 是不会成功的。 全论分三: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初义)分二:一、顶礼;二、立誓。 乙一(顶礼)分二:一、总顶礼;二、分别顶礼。 丙一、总顶礼: 那莫罗给夏雅! 这是梵语,“那莫”是顶礼,“罗给夏雅”是世间自在王,合在一起就是顶礼世间自在王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无著菩萨的本尊,有些史料 中说,无著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在他 所造的论典前面,处处可见顶礼观世音菩萨, 让后学者依靠观世音菩萨的加持,生起不共的 悲心,逐渐成熟菩提心。 丙二、分别顶礼(与观世音菩萨无别的上师): 这里是赞叹作者的上师。从实相角度讲, - 6 - 他上师照见了万事万物的真相,什么真相呢? 如龙猛菩萨在《中论》的开头偈中所说:“不生 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 去。”虽然他证悟了诸法本体,远离了八边戏论, 却不像阿罗汉那样自己融入法界、趋入涅槃, 而是现相上仍无条件地唯一利益众生,大悲心 非常强烈。如《涅槃经》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现观庄严论》也有一类似教证说: “智不住三有,悲不滞涅槃。”因为智慧非常殊胜,故不会沉溺于三界轮回;因为悲心极为强 烈,故不像小乘阿罗汉一样住于寂灭。 在作者的一生中,有恩重如山的十位上师、 广闻博学的十位上师、无与伦比的两位上 师……然而,使他相续中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上 师是索南扎巴和仁钦西日,这两位上师与观世 音菩萨无二无别,因而作者在此以身口意三门, 毕恭毕敬地进行顶礼。这样的顶礼,对生起菩 提心有非常大的利益和加持。 观世音菩萨显现为菩萨身份,但佛经中早 就说过他是古佛再来,如云:“过去正法明如来, 现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大家应 该非常清楚,《普门品》云:“三十二应周尘刹, 随类化现救诸难。”在汉传佛教中,观世音菩萨 有三十二应化身,而在我们藏传佛教,只有二 臂观音、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这几类。藏 地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心相当大,有一种说法是: “藏族人从小会叫妈妈时,就会念观音心咒 - 7 - 了。”确实,很多小孩不用特意教“嗡玛呢巴美 吽”,也没有一个不会念的。不过现在城市里长 大的藏族人,恐怕有点危险,我用百分之百来 保证的话,可能会遭到因明的妨难。在汉地, 尤其是南方一带,“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 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拜蔚然成风,反正是观世音 就信得不得了,有些人连他是神、是天仙还是 菩萨都分不清楚。我遇到一个人,他就说:“我 不信佛教,只信观音菩萨。”(众笑) 从前印度有一位八十老翁,念诵观音心咒一亿遍,成就长寿持明的果位,住世三百年后, 肉身直接飞往极乐刹土。尼泊尔境内有一妓女, 舍恶业后,持观音心咒一亿余遍,身体显相为 至尊度母,余人皆可亲见。再者,藏地有一猎 人,为净除大恶业,至心诵观音心咒一亿多遍, 后来七次亲见观音,命终之后有许多成就相。 这类事例不计其数。尤其在我们藏地,很多人 老了以后,都发愿念一亿遍观音心咒或阿弥陀 佛圣号。但在别的城市里,有些人念佛没有计 数,其实计数还是有必要的,知道念了多少, 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当然,要念一亿遍的话, 某些人可能吓坏了,有个人曾得意地说:“我已 经念了一万遍阿弥陀佛心咒了!”这可能不算什 么,但若一直这样下功夫,一心一意地持诵心 咒或名号,自相续中必定会生起大悲心。 这里说智慧和悲心是他上师的特点,也讲了观世音菩萨的殊胜境界,所以大家应该求什 - 8 - 么呢?一是智慧,二是悲心。有了智慧和悲心, 就不会愚昧,也不会不度众生。否则,没有悲 心、只有智慧,就像一些大学生或高材生,人 虽然很聪明,但不愿意帮助众生;很有悲心、 没有智慧的话,想帮助众生也是力不从心。因 此,大家一定要尽力具足智悲,尤其对小孩子, 从小就要好好培养。 乙二、立誓: 这个偈颂,我看到很多法师都讲错了,所 以讲经的时候应该注意,但是没有传承的话, 确实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呢?作为一切快乐利益的源泉佛果,不是平白 无故就出现的,是修持正法而成就的。或者“利” 解释为增上生,“乐”解释为决定胜,龙猛菩萨 云:“增上生许乐,定胜许解脱,彼因若略摄, 信心与智慧。”人天福报的增上生,叫做乐;获 得圆满正等觉果位的决定胜,称为解脱,这两 者的来源非常多,但龙猛菩萨归纳起来就是信 心和智慧。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或者没有取舍 智慧的话,做什么都会一事无成。 佛果是一切利乐的源泉,那么它是由什么 因中产生的呢?不是通过发动战争侵略他国, 也不是依靠狡诈的手段巧取豪夺,唯一就是通 过修持正法而来的。因此,在座的各位要想获 - 9 - 得圣果,一定要修持佛法,这是利乐有情最好 的。 我经常在想:“佛法的加持和利益真是不可思议,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也能通过佛法来帮 助众生。”有时候能帮助一些众生的话,不管自 己生病还是劳累,都觉得很快乐,这是发自内 心的快乐,不是面上的快乐。去寻找这个快 乐的来源,它就是佛法,如果没有佛法,哪怕 我一个人拥有全世界的财富,也不一定快乐, 哪怕我当了国家总统,也不一定快乐。但我现 在的快乐,的确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当然,这 种快乐也不是无漏的快乐,只不过是一种执著 的快乐。 我们附近有一位闭关的法师,他天天都说:“我好快乐,我好快乐……”前段时间他去汉 地,也是张口闭口说很快乐,我就跟他开玩笑: “你不要总说自己很快乐,你是不是着喜乐魔 了?”当然,有了一定修行境界的话,不管什 么样都很快乐。在座很多道友也是这样,没有 遇到佛法之前,有钱也不行,有条件也不行, 反正心里有种说不清楚的痛苦,但通过佛法调 伏自心后,随时随地都觉得快乐。当然如果获 得了佛果,有漏的痛苦全部会消于法界,而这 一切的来源就是佛法,也即《佛子行》中所阐 述的道理。 一般而言,造论者应具备三种条件:登地菩萨、现见本尊、精通五明。有些论师说无著 - 10 - 菩萨完全圆具这三者,而且他的悲心极为强烈。 希望大家看一看作者的传记,通过传记中的有 些道理,才知道这部法的殊胜性,跟其他法是 不相同的。现在很多凡夫人随便造论,不要说 三十七颂,五十七颂也一下子就造出来了。那 天有个道友也造了一个《佛子行三十七颂》,但 是他写得乱七八糟的,不要说佛子行,连凡夫 行都不行。现在的世间人,什么事情都搞得出 来。(师笑) 总而言之,一切利乐的源泉就是佛果,而 佛果的来源就是了解、修持正法,为令自他懂 得佛法,无著菩萨以大悲心造了三十七个带有 “佛子行”的颂词。 甲二(论义)分二:一、入前行法之方式;二、正 行宣说三士道。 乙一(入前行法之方式)分七:一、当使难得之暇 满人身具义;二、抛弃三毒根源之故乡;三、依止功德 源泉之静处;四、忆念无常而放下今世;五、远离违缘 之恶友;六、依止顺缘之善知识;七、佛教入门之皈依。 丙一、当使难得之暇满人身具义: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未转生到八无暇处而获得了八闲暇,同时 又有修行正法的顺缘,从自己角度已具足五种 自圆满,从他缘方面具足五种他圆满,具全十 - 11 - 八种暇满、犹如越过大海的航船般的此人身, 非常来之不易。依靠它,能让自他一切芸芸众 生,从无边无际、被烦恼所缠的轮回苦海中得 到解脱。因此,已获得这般殊胜微妙的人身大 船时,万万不要懈怠懒惰,务必要夜以继日地 精进,精进什么呢?不是天天上班,到办公室 去抽一杆烟,看一张报纸,然后混时间,而是 要尽心尽力地闻思修行,诚如仲敦巴尊者所言: “修法需要闻、思、修结合起来,这是修持佛 法的窍诀。” 寂天菩萨云:“是故世尊说,人身极难得, 既得此闲暇,若未行此善,自欺莫胜此,亦无 过此愚。”佛陀三番五次地告诫我们,人身难得 易失,一旦幸运获得了,却没有好好行持善法, 充分利用起来,再没有比这更愚痴的事情了。 放眼整个世界,无数人天天都在奔波忙碌,行 持善法、闻思修行的又有多少呢?所以仲敦巴 尊者说:“人身非常难得,遇到佛法更为难得, 因此千万不要空耗。”但是现在的世间上,无义 虚度时光的人特别多,整天打麻将、喝酒、抽 烟,做各种非法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价 值。 大家既然获得了人身,发了这么殊胜的菩 提心,一定要把这个机会利用起来闻思修行。 当然,闻思修行并不是今天闻、明天思、后天 修,而是要像《扎嘎山法》所说的那样:“闻思 修行三者必须结合起来而身体力行,就像骏马 - 12 - 吃草、嚼草、咽草同时进行一样。”这是很殊胜 的窍诀。一边听佛法,一边思维它,思维的同 时尽力去行持,这就是闻思修行不脱离,《扎嘎 山法》专门有一章节宣讲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得了人身以后干什 么,有些甚至出家以后还不知道,“我已经剃了 头发,现在要干什么呀?”那你跳河吧!还干 什么呀?当然是闻思修行了,除此以外,没什 么可干的。出家以后不用问了,就是闻思修行, 皈依、受居士戒以后要干什么?也是闻思修行, 此外没有其他的了。 现在很多人学了一点课本知识,就自以为 是、骄傲自满,实际上从国际上看,现在的课 本知识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有些人读了 博士生之后,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如果没 有学习佛法,光学那些知识非常狭隘,解决不 了任何问题,因此,没有必要傲慢。现在有些 有知识的人,根本不愿闻思修行,读过几年书, 就认为自己是遍知了,“我是博士生,你看我的 名片”……没有什么可看的,这只是某个专业 中你学了一点东西而已,跟过去广闻博学、精 通五明的大德们比起来,现在所谓有智慧的人 真是非常可怜。 丙二、抛弃三毒根源之故乡: 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 遗忘取舍愚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 - 13 - 真正要闻思修行的话,最好是远离故乡, 到一个寂静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故乡是一 切贪、嗔、痴的来源。 具体而言,修行正法之时,如果住在自己 的家乡, 1、贪心:对父母、亲友、家属等,时时生 起强烈的贪染之心,犹如滚滚沸水般翻腾不息。 这种现象,在城市里感受得尤为明显,今天对 这个人贪执,明天对那个人贪执,始终被烦恼 缠缚着,想修行也没办法解脱出来。我认识一 个居士,她经常给我打电话,也没什么可说的, “我今天跟妹妹过生日”、“明天跟哥哥过生 日”、“后天跟姐夫过生日”……每天过生日要 花很长时间,世间人彼此贪著特别可怕,根本 没有修行的机会。 2、嗔心:对嗔恨自己的人、抢夺自己财产 的人、毁谤自己的人、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 生起熊熊烈火般炽盛的嗔恨,刹那间焚毁了自 己的善根。 3、痴心:丧失如理取舍所行善法、所断恶 业的正知正念,取舍因果的智慧逐渐消失,无 明愚痴在心的虚空中密布起来。 不说别人,作为我的话,本来在寂静地方 受了二十多年的佛法教育,应该有一种定力, 但惭愧得很,我不敢在很多人的城市中呆太久, 不然的话,除了做些无聊的事以外,每天没有 - 14 - 什么修行,悲心慈心都发不起来。所以除非是 放生或看病,我平时尽量躲避城市,本来自己 的悲心和智慧就很微薄,再这样呆下去的话, 一天减一斤,一天减一斤……最后十斤都没了, 所以特别害怕,真的有这种感觉。 故乡是贪心、嗔心、痴心的来源,贪嗔痴在烦恼中是最可怕的三大魔军,这些烦恼没有 降伏之前,我们一定要抛弃故乡。当然,大城 市的有些人要完全抛弃故乡,放弃家庭工作、 孩子老婆,背着一个包前往寂静地方,恐怕是 不现实的。但有些想离开的人,往往把这句话 记得很清楚。去年还是前年,我在杭州讲《佛 子行》,一堂课全部讲下来,可能用了两个多小 时。当时有个居士特别想出家,我讲完以后在 吃饭时,开玩笑地问他:“我今天讲了什么法?” “哦,您今天讲了远离故乡。”他旁边的妻子有 点不高兴:“堪布讲了三十七个佛子行,你怎么 只记得一个远离故乡?”听说他后来没有出家, 也许家人不同意吧。但他当时的感受很深,确 实觉得家庭是贪嗔痴的来源,没有意义。有些 道友回去后也有同感,前段时间,有个道友非 要下去度化家人,结果在家里呆了几天后,贪 嗔痴全部感受到了,然后赶快回来了。 修行人住在山里真的很好,但对城市里的多数人来讲,恐怕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给你 们一种教言:不一定要远离故乡,应该尽量把 时间调整好,断绝一些琐事,有条件的话弄一 - 15 - 个佛堂,每天以比较寂静的方式来修持一段时 间,或者自己看书,这也是一种远离喧闹。 我看到很多居士,以前特别特别散乱,现在虽然摆脱不了工作和家庭,但是能掌握自己 的时间,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能调整自己的工 作,每天可以创造出学习佛法的机会和条件, 这也是非常殊胜的方便方法。上师如意宝在美 国时讲过:“你们所有的人都到山上去,可能很 多条件不允许,但自己可以创造一个修行的条 件,这也是远离故乡的窍诀,也是依止寂静的 教言。” 因此,远离故乡非常重要,《扎嘎山法》里面讲了,住在寂静地方的修行人,不管怎么样 都不能回到世俗的家里去,即便听到别人说“你 的父母现在危在旦夕,按情理你应当回去”,自 己也要暗自思忖:“我不能回去,即使回去也无 济于事,我又没有能使他们不死的办法,为他 们念经回向在这里也可以做,一定要安心住下 来。” 所以,有些道友听别人说“你妈妈死了、爸爸死了,赶快回来啊”,应该这样想:“我现 在连头发都没有了,回去也不是特别自在,父 母怎么样生病我也没办法,毕竟我又不是医生, 干脆在这里给他念一个《普贤行愿品》,不回去 了!”按照《扎嘎山法》的教言,就应该这样。 但是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恐怕有些人也无法面 对。其实远离故乡对修行来说是最好的方便法, - 16 - 前辈高僧大德经常这样讲。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 17 -
/
本文档为【第一节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