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RSA算法数学原理

2019-01-31 18页 doc 54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RSA算法数学原理RSA算法原理(一) 如果你问我,哪一种算法最重要?我可能会回答"公钥加密算法"。 因为它是计算机通信安全的基石,保证了加密数据不会被破解。你可以想象一下,信用卡交易被破解的后果。 进入正题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公钥加密算法"。 一、一点历史 1976年以前,所有的加密方法都是同一种模式: (1)甲方选择某一种加密规则,对信息进行加密; (2)乙方使用同一种规则,对信息进行解密。 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样规则(简称"密钥"),这被称为"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key algorithm)。 这种加密模式...
RSA算法数学原理
RSA算法原理(一) 如果你问我,哪一种算法最重要?我可能会回答"公钥加密算法"。 因为它是计算机通信安全的基石,保证了加密数据不会被破解。你可以想象一下,信用卡交易被破解的后果。 进入正题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公钥加密算法"。 一、一点历史 1976年以前,所有的加密方法都是同一种模式: (1)甲方选择某一种加密规则,对信息进行加密; (2)乙方使用同一种规则,对信息进行解密。 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样规则(简称"密钥"),这被称为"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key algorithm)。 这种加密模式有一个最大弱点:甲方必须把加密规则告诉乙方,否则无法解密。保存和传递密钥,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1976年,两位美国计算机学家Whitfield Diffie 和 Martin Hellman,提出了一种崭新构思,可以在不直接传递密钥的情况下,完成解密。这被称为"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这个算法启发了其他科学家。人们认识到,加密和解密可以使用不同的规则,只要这两种规则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可,这样就避免了直接传递密钥。 这种新的加密模式被称为"非对称加密算法"。 (1)乙方生成两把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私钥则是保密的。 (2)甲方获取乙方的公钥,然后用它对信息加密。 (3)乙方得到加密后的信息,用私钥解密。 如果公钥加密的信息只有私钥解得开,那么只要私钥不泄漏,通信就是安全的。 1977年,三位数学家Rivest、Shamir 和 Adleman 设计了一种算法,可以实现非对称加密。这种算法用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命名,叫做RSA算法。从那时直到现在,RSA算法一直是最广为使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就有RSA算法。 这种算法非常可靠,密钥越长,它就越难破解。根据已经披露的文献,目前被破解的最长RSA密钥是768个二进制位。也就是说,长度超过768位的密钥,还无法破解(至少没人公开宣布)。因此可以认为,1024位的RSA密钥基本安全,2048位的密钥极其安全。 下面,我就进入正题,解释RSA算法的原理。文章共分成两部分,今天是第一部分,介绍要用到的四个数学概念。你可以看到,RSA算法并不难,只需要一点数论知识就可以理解。 二、互质关系 如果两个正整数,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公因子,我们就称这两个数是互质关系(coprime)。比如,15和32没有公因子,所以它们是互质关系。这说明,不是质数也可以构成互质关系。 关于互质关系,不难得到以下结论: 1. 任意两个质数构成互质关系,比如13和61。 2. 一个数是质数,另一个数只要不是前者的倍数,两者就构成互质关系,比如3和10。 3. 如果两个数之中,较大的那个数是质数,则两者构成互质关系,比如97和57。 4. 1和任意一个自然数是都是互质关系,比如1和99。 5. p是大于1的整数,则p和p-1构成互质关系,比如57和56。 6. p是大于1的奇数,则p和p-2构成互质关系,比如17和15。 三、欧拉函数 请思考以下问题: 任意给定正整数n,请问在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之中,有多少个与n构成互质关系?(比如,在1到8之中,有多少个数与8构成互质关系?) 计算这个值的方法就叫做欧拉函数,以φ(n)表示。在1到8之中,与8形成互质关系的是1、3、5、7,所以 φ(n) = 4。 φ(n) 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但是为了得到最后那个公式,需要一步步讨论。 第一种情况 如果n=1,则 φ(1) = 1 。因为1与任何数(包括自身)都构成互质关系。 第二种情况 如果n是质数,则 φ(n)=n-1 。因为质数与小于它的每一个数,都构成互质关系。比如5与1、2、3、4都构成互质关系。 第三种情况 如果n是质数的某一个次方,即 n = p^k (p为质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则 比如 φ(8) = φ(2^3) =2^3 - 2^2 = 8 -4 = 4。 这是因为只有当一个数不包含质数p,才可能与n互质。而包含质数p的数一共有p^(k-1)个,即1×p、2×p、3×p、...、p^(k-1)×p,把它们去除,剩下的就是与n互质的数。 上面的式子还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可以看出,上面的第二种情况是 k=1 时的特例。 第四种情况 如果n可以分解成两个互质的整数之积, n = p1 × p2 则 φ(n) = φ(p1p2) = φ(p1)φ(p2) 即积的欧拉函数等于各个因子的欧拉函数之积。比如,φ(56)=φ(8×7)=φ(8)×φ(7)=4×6=24。 这一条的证明要用到"中国剩余定理",这里就不展开了,只简单说一下思路:如果a与p1互质(a格式
表达(实例)。 七、RSA算法的可靠性 回顾上面的密钥生成步骤,一共出现六个数字: p q n φ(n) e d 这六个数字之中,公钥用到了两个(n和e),其余四个数字都是不公开的。其中最关键的是d,因为n和d组成了私钥,一旦d泄漏,就等于私钥泄漏。 那么,有无可能在已知n和e的情况下,推导出d? (1)ed≡1 (mod φ(n))。只有知道e和φ(n),才能算出d。 (2)φ(n)=(p-1)(q-1)。只有知道p和q,才能算出φ(n)。 (3)n=pq。只有将n因数分解,才能算出p和q。 结论:如果n可以被因数分解,d就可以算出,也就意味着私钥被破解。 可是,大整数的因数分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除了暴力破解,还没有发现别的有效方法。维基百科这样写道: "对极大整数做因数分解的难度决定了RSA算法的可靠性。换言之,对一极大整数做因数分解愈困难,RSA算法愈可靠。 假如有人找到一种快速因数分解的算法,那么RSA的可靠性就会极度下降。但找到这样的算法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今天只有短的RSA密钥才可能被暴力破解。到2008年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可靠的攻击RSA算法的方式。 只要密钥长度足够长,用RSA加密的信息实际上是不能被解破的。" 举例来说,你可以对3233进行因数分解(61×53),但是你没法对下面这个整数进行因数分解。 51304949 69595334 40050726 64693899 25192557 50791702 92143116 94080665 143413 它等于这样两个质数的乘积: 86044169 98371376 37938780 43087737 814467999489 × 28244633 16434308 96665112 10270092 798736308917 事实上,这大概是人类已经分解的最大整数(232个十进制位,768个二进制位)。比它更大的因数分解,还没有被报道过,因此目前被破解的最长RSA密钥就是768位。 八、加密和解密 有了公钥和密钥,就能进行加密和解密了。 (1)加密要用公钥 (n,e) 假设鲍勃要向爱丽丝发送加密信息m,他就要用爱丽丝的公钥 (n,e) 对m进行加密。这里需要注意,m必须是整数(字符串可以取ascii值或unicode值),且m必须小于n。 所谓"加密",就是算出下式的c: me ≡ c (mod n) 爱丽丝的公钥是 (3233, 17),鲍勃的m假设是65,那么可以算出下面的等式: 6517 ≡ 2790 (mod 3233) 于是,c等于2790,鲍勃就把2790发给了爱丽丝。 (2)解密要用私钥(n,d) 爱丽丝拿到鲍勃发来的2790以后,就用自己的私钥(3233, 2753) 进行解密。可以证明,下面的等式一定成立: cd ≡ m (mod n) 也就是说,c的d次方除以n的余数为m。现在,c等于2790,私钥是(3233, 2753),那么,爱丽丝算出 27902753 ≡ 65 (mod 3233) 因此,爱丽丝知道了鲍勃加密前的原文就是65。 至此,"加密--解密"的整个过程全部完成。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知道d,就没有办法从c求出m。而前面已经说过,要知道d就必须分解n,这是极难做到的,所以RSA算法保证了通信安全。 你可能会问,公钥(n,e) 只能加密小于n的整数m,那么如果要加密大于n的整数,该怎么办?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把长信息分割成若干段短消息,每段分别加密;另一种是先选择一种"对称性加密算法"(比如DES),用这种算法的密钥加密信息,再用RSA公钥加密DES密钥。 九、私钥解密的证明 最后,我们来证明,为什么用私钥解密,一定可以正确地得到m。也就是证明下面这个式子: cd ≡ m (mod n) 因为,根据加密规则 me ≡ c (mod n) 于是,c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c = me - kn 将c代入要我们要证明的那个解密规则: (me - kn)d ≡ m (mod n) 它等同于求证 med ≡ m (mod n) 由于 ed ≡ 1 (mod φ(n)) 所以 ed = hφ(n)+1 将ed代入: mhφ(n)+1 ≡ m (mod n) 接下来,分成两种情况证明上面这个式子。 (1)m与n互质。 根据欧拉定理,此时 mφ(n) ≡ 1 (mod n) 得到 (mφ(n))h × m ≡ m (mod n) 原式得到证明。 (2)m与n不是互质关系。 此时,由于n等于质数p和q的乘积,所以m必然等于kp或kq。 以 m = kp为例,考虑到这时k与q必然互质,则根据欧拉定理,下面的式子成立: (kp)q-1 ≡ 1 (mod q) 进一步得到 [(kp)q-1]h(p-1) × kp ≡ kp (mod q) 即 (kp)ed ≡ kp (mod q) 将它改写成下面的等式 (kp)ed = tq + kp 这时t必然能被p整除,即 t=t'p (kp)ed = t'pq + kp 因为 m=kp,n=pq,所以 med ≡ m (mod n) 原式得到证明。 (完)
/
本文档为【RSA算法数学原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