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2020-09-12 3页 doc 2MB 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雪域1987

一线教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教育,兼学校办公,具有丰富的教学、办公经验。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材料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1课。教材从“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熟悉的场景引入,引领学生了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引出本课要研究的材料这一主题;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根据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并在分...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材料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1课。教材从“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熟悉的场景引入,引领学生了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引出本课要研究的材料这一主题;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根据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并在分类过程中对材料作初步的观察与辨别;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观察与分类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关于“按材料对物品分类”的观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作为《材料》单元的起始课,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两种世界”的概念,让学生从材料的视角看世界。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对材料的“初始认识”,从而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分析】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材料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出许多材料的名称,也知道许多材料的特点。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无意识的观察与了解,比较模糊和零散。他们往往分不清“物品”和“材料”,有时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学生对材料的这种模糊概念或错误认识都将成为本课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2.体会物品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组成物体的材料。科学探究目标:1.结合学生实际用自己的,给我们周围的物品分类。2.结合学生实际用自己的标准,列举出各分类的代表性物品。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2.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重点】探索物品分类的标准,把周围物品分类。【教学难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感受世界的多样性。【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衣服、橡皮筋、烧杯、瓷杯、瓷碗、塑料杯、可乐瓶、玻璃瓶、气球、金属勺、小木块、木筷、回形针、毛巾、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分别出示自然景观图、城市风光图和家居生活照片)聚焦: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既有天然形成的自然世界,如山川、湖海、森林、草原等,也有人类设计、制造的人工世界,如房屋、桥梁、汽车、电器、服装、文具等。(引出课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认识到两种世界的不同,引出“材料”这一研究主题,启发学生对材料做出思考。二、探索(一)认识材料1.(出示椅子图片)这是一把很普通的椅子,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当自然世界里的树木被砍伐下来做椅子、桌子时,木头就成为了一种材料。木头是我们生活世界里很常见的一种材料。2.小组讨论: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哪些物品,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提供科学词汇帮助学生描述材料名称(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陶瓷、木头等)。(二)给物品分类1.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很多的物品(一一出示14种物品),你能够给这些物品按它们的材料分类吗?2.说明:这些物品都已经标上了序号。3.出示要求:(1)把这14种物品按顺序在桌面摆好,然后把相同材料做成的分为一堆。(2)把由同种材料做成的物品序号记在活动手册的表格中(或由教师单独发放活页表格)。(3)把无法确定的物品序号写在“其他”那一格。提示:音乐响起时,整理好材料,准备发言。4.分发材料,小组分类、记录,教师巡视。设计意图:通过给常见的14种物品进行分类的活动,让学生在比较、分类中体会同种材料不同物品的共同点,感受材料的普遍性与多样性。三、研讨1.我们把物品分成了哪几类?说说你分类的理由。适时指导:衣服、毛巾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可乐瓶、橡皮筋是由什么材料做的?(教师简单介绍纤维)。2.每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呢?预设:塑料——轻、颜色多、光滑金属——有光泽、打不碎、会生锈木头——黄色、有条纹、能浮在水上橡胶——有弹性玻璃——透明、光滑、会反光、容易碎纤维——柔软、能做衣服陶瓷——重、易碎、光滑各小组讨论后开展全班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对物品的分类结果及材料特点的描述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3.小结:有些物品是由塑料、金属、木头、陶瓷、玻璃、纤维、橡胶等单一材料做成的,也有些物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做成的。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设计意图:学生先参与分类的活动,后对各种材料的特点进行讨论,从中体会每种材料的特性,进而意识到人们就是根据材料的不同特点制作成不同物品的。四、拓展通过课件展示自然材料被加工成人工材料的例子,并向学生讲述人们常常要将自然材料加工成人工材料,目的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材料的来源,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材料的欲望。【板书设计】我们生活的世界自然世界人工世界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木头陶瓷其他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不同材料的餐具》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教材中,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借助由四种不同材料分别制成的常见餐具,提出问题:各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知道呢?第二部分探索:(一)运用眼、耳、手、鼻等多种感官观察这四种典型材料的特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材料特点;(二)结合观察所得结果,进行“神秘盒子猜一猜”的游戏;第三部分研讨:四种材料各有什么特点?这四种材料所做的餐具各有什么优缺点?第四部分拓展:探讨学生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学情分析】有了前一课的学习,以及平常的一些生活经验,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知道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名称,应该能正确指认出金属、陶瓷、塑料、木头四种常见材料,但在本课中学生会有可能把“材料”的特点与“物品”的混为一谈;能运用多种感官对材料进行较全面的观察,但在用科学词汇对材料的特点进行描述上或许存在表达困难;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推理出该材料制成的物品,但用较少的次数猜出盒子中的餐具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同种物品可以由不同的材料组成。2.根据材料的特点可以判断常见材料的种类。科学探究目标1.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观察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2.引导学生依据材料的特点对材料种类进行简单推理。科学态度目标1.积极投入观察材料特点的活动,及时记录自己观察和发现的结果并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2.能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点,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材料制造物品的原因。【教学重点】运用感官观察金属、塑料、陶瓷、木头四种材料的特性【教学难点】将观察到的特点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能根据材料的特性推断物品名称。【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金属碗和金属勺、陶瓷碗和陶瓷勺、塑料碗和塑料勺、木碗和木勺、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4种材料的碗和勺各一套、黑色带盖盒子、班级记录表、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猜一猜”游戏教师出示黑色盒子(前面摆着金属碗和金属勺、陶瓷碗和陶瓷勺、塑料碗和塑料勺、木碗和木勺),提问:老师这个黑盒子内放着其中一种餐具,你们猜一猜,是哪一种?学生猜测(教师只回答“是”或“不是”)。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描述餐具材料的特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便顺势展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聚焦1.这几种碗你们在哪里见过?2.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做的?3.这些材料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预设:学生通过观察,能说出在厨房、餐桌、超市等地方见过这些碗,能说出碗的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部分特征,能把外观、手感等作为判断是哪种材料的依据。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引领学生认识到碗作为我们周围常见的餐具可由多种材料做成,同时,通过追问引领学生关注并思考平时没有在意的不同材料的碗各具有什么特点,最终实现了聚焦的目的。三、探索(一)观察各种餐具1.引领观察。(1)教师提问:如何观察这4种材料的特征?预设:通过眼、手、耳、鼻等感觉器官观察。(2)教师追问:用这些方法分别可以观察材料哪些方面的特征?预设:眼睛——颜色、条纹、花纹等手——粗糙程度、软硬、轻重等鼻子——气味(教师介入指导:由于不同人对气味感受不同,因此只需要说有气味或无气味即可)耳朵——声音(教师介入指导:为了减少互相干扰,我们不能将两种不同材料的餐具互相撞击。我们可以将餐具轻轻敲击桌面,或者将耳朵靠近餐具旁边再用手指轻弹。)(3)教师示范:为了能有更多发现,我们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设计意图:经过之前一年科学课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不同感官观察物体的方法,教师通过追问引领学生思考观察细节以及注意事项,为接下来有效的观察活动奠定基础。2.引领记录发现。通过仔细观察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发现,我们要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发现,可以用教科书提供的科学词汇帮助记录。(1)介绍记录方法。逐一选择同一种材料的餐具先后用眼、手、鼻、耳以及放大镜进行多个角度的观察,再将信息用文字或拼音记录在表格内。其中,用放大镜观察发现的记录在“用眼”一行。(2)明确注意事项。在观察中请注意:仔细观察,将真实观察、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在此过程中可以轻声与组内同学交流。设计意图:记录发现是科学学习重要的方法之一。由于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有限,因此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同时,为提升学生活动参与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通过轻声交流进行小组内的信息共享,为有效的观察奠定基础。3.以评价引领学生开展观察活动。(1)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餐具。(2)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评价点:能根据教师所介绍的方法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与组内同学轻声交流。能用文字或拼音记录自己的发现。能帮助组内同学进行观察。遇到困难,能向别人求助。设计意图:教师的表扬、鼓励等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评价引领学生观察、记录、互助等,提升活动的参与度。(二)做“神秘的盒子”游戏1.介绍游戏:通过观察,同学们对于不同材料的特点有了更多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做“神秘的盒子”游戏。这个盒子里又放了一种餐具。请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来描述这个餐具或这种材料的特点,而老师只回答“是”或“不是”,最后你们说一说盒子内到底是什么材料的餐具。2.学生猜测。3.交流研讨:(1)对于餐具及其材料的特点的描述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2)我们如何能快速接近答案?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活动过程中发现的特点是碎片化且片面性的,而此环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可以深化学生对材料特点的认识以及对物品和材料两个概念的区别,同时也可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四、研讨1.全班合作一起在班级记录表上填写各种材料的特点。2.4种材料做的碗和勺各有什么优缺点?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对不同材料特点的梳理以及不同材料制作餐具优缺点的分析,形成了对材料及对应物品的客观认识。通过追问,引领学生继续关注材料与物品的区别,为课后继续深入观察、研究做铺垫。五、拓展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用不同材料做成?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后拓展性科学实践任务,将科学探究引向课外。在巩固学生观察材料、分析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同时,又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材料与物品的认识。【板书设计】不同材料的餐具眼:颜色条纹花纹手:摸——是否粗糙抠——软硬掂——轻重鼻:气味耳:声音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书的历史》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过程与方法:从《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变化,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历史趋势,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他们是光荣的民族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教学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纸张、竹简、泥板、铅笔、毛笔、墨水、木棒、课件、记录表。2.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观察自己的书本,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你了解的古代的书是什么样的?3.教师讲解书的历史,将相关做书材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4.聚焦话题:大家来总结一下,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5.体验活动——观察竹简。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的书本、其他同学的书本及教室图书角的书本等,初步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常用的材料。通过反问古代做书的材料,引入《书的历史》这个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书材料变化的思考。二、活动过程。(一)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活动一:“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体验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任务要求:用毛笔在竹简上写自己的姓名,和同学说一说在竹简上写字的感受。活动提示:音乐声响起,将毛笔收好,体验结束。活动二:“穿越”到陶泥时期,体验用木棒在泥板上写字。任务要求:除了在泥板上写姓名,还要比一比在泥板、竹简、纸三种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完成活动记录表。活动提示同上。活动三:1.想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2.请部分学生演示,边演示边描述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时期的“穿越”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材料上写字,感受不同材料书写的优缺点。通过装订成书的活动,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二)研讨:三种材料做成书的优缺点。1.比较三种材料的书,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2.从做书材料的变化,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3.做书的材料还会有怎样的发展?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书写、装订的体验活动后,初步能对三种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体会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通过提出问题“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得出结论: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更好的材料用来做书,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会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三、课堂总结。书的历史(演变过程)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2.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教学重点】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观察和描述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建立材料特点与其功能用途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思维。【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刷子、食用油、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防腐木、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1.基于观察,交流纸的特点。纸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具有多种。这是一张非常常见的白纸,说一说,这张纸具有什么特点?预设:白色、很薄、轻等。2.基于纸的特点,交流纸的用途。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预设:写字、画画、折纸、手工……3.基于现有特点,引发对纸的畅想。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呢?二、探索(一)明确改造纸的方法1.交流改造纸的方法。请同学们大胆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改造一张白纸?预设:折叠、染色、刷油……2.明确改造纸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改造白纸,看看改造后的白纸会有哪些新的功能(二)探究改变形状后纸的新功能1.折纸。(1)教师示范折叠方法(或播放微视频),明确注意事项。(2)学生折纸。2.观察中发现纸的新特点。(1)(教师拿着折好的纸)请仔细看一看(教师示范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预设:学生回答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或纸的宽度发生了变化。(2)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3.实践中发现纸的新功能。瓦楞状纸都具有哪些全新的功能和神奇的本领呢?让我们通过动手做实验去寻找它的新功能。(1)任务介绍。按一按: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纸,认真体验手心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内。放一放:取两本字典(或厚一些的书或其他等高的物品)以间隔一定的距离平放在桌面上,先将一张白纸放在两本字典上,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可以选择身边轻重不同的物体,如回形针、橡皮)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体。测完白纸后,再去测瓦楞状纸能承受多少重量。摸一摸:领取一杯热水,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并对比有什么区别。(此处提醒学生留意不要打翻水杯,小心热水烫手)(2)明确要求。边做边完成记录表,同时将自己其他方面的发现及时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注意事项:●实验要一步一步做,不要急于求成。●仔细观察、感受,有什么发现就记录什么。●与同学交流要轻声。●在“摸一摸”环节,小心别烫伤自己,别烫伤同学。(3)学生活动。教师适时介入指导、评价,引领学生有序开展实验活动。三、研讨(一)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1.出示班级记录表。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相信同学们对于纸经过折叠变成瓦楞状纸后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接下来一起分享我们的发现。2.学生,教师记录。学生先汇报记录表上已有的选项,接着再补充其他的发现。(二)瓦楞状纸的应用1.观察纸箱中的瓦楞状纸。白纸通过折叠变成瓦楞状纸后与折叠前有了很多新的功能。在生活中,老师发现瓦楞状纸有很多的应用之处。(下发小纸箱)请仔细看这个纸箱,你能找到里面的瓦楞状纸吗?2.学生观察并上台展示自己的发现。3.引领学生思考:用瓦楞状纸做纸箱有什么优点?预设:瓦楞状纸能承受更重的重量,能使纸箱变得更加坚固。4.引领拓展。在生活中,人们还将瓦楞状纸的特点应用在杯垫、杯套制作中四、拓展今天,我们将纸改变了形状,发现纸产生了这么多新的功能。试想一下,若我们在纸的表面刷上一层油做成油纸,然后分别在普通纸、油纸上不断滴水,又会有哪些新的情况(图文介绍)?请同学们课后做一做,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板书设计】神奇的纸油纸复写纸……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椅子不简单》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椅子不简单》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第五课时,是工程技术领域课型在小学科学里第一次出现,第一次设计。学生通过前4课的学习,已经对身边常见材料进行初步的研究,知道常见材料的名称,对材料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基本观察方法。本节课借助椅子为学生提供真实探究的机会,学生要观察椅子不同的部分,是由不同材料的组成,认识椅子“样本”,辨识材料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状态。辨识每部分的材料,将椅子的材料特征与其功能联系起来。对比使用一种材料与多种材料做椅子的不同。回归到学生生活,认识制作椅子的材料选择取决于椅子的功能及使用场景。【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会无意识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不同的材料,但是指向材料性能的问题不一定想过。如材料指什么,材料有何特点,材料与物体的不同。对材料的特点,多是根据生活经验来描述,既有特点,也有用途,理解模糊,描述随意。对材料的用途,对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学生的选择会比较随意,较少同学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所以教师要提供适当的脚手架,帮助孩子学习,如让学生对比着去观察椅子,不是凭空想象椅子有什么功能,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汇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材料的特点决定材料的用途。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用多种感官观察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其特性。2.在教师指导下用观察与描述、比较等方法辨识材料的特点与功能。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改进物品功能的兴趣和愿望。2.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人们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往往会用多种材料来制作物品。2.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来选择材料。【教学重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教学难点】材料的功能与材料的特性有关。【教学准备】1.教师:钢折椅、黑板贴、课件ppt、电脑及投影机;2.学生:每小组一张椅子,一套记录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在开始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同学们有没有打算去看望长辈并且送给他们礼物呢?(一)故事引入。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我们的彤彤。彤彤是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这不,中秋节快要到了,她想买一张新椅子送给爷爷。可是,彤彤不知道该买一张怎样的椅子呢,所以啊,彤彤就给爷爷打了一个电话,询问爷爷有什么要求。爷爷听了彤彤的想法,很高兴,他告诉彤彤自己需要一张有椅脚、坐垫、扶手、靠背这些组成部分的椅子。彤彤听了爷爷的要求以后,就来到了椅子商店,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到爷爷需要的椅子吗?二、活动过程。(一)椅子的组成部分。1.小朋友们真棒,你们知道爷爷说的椅子的这些组成部分分别在椅子的哪个位置吗?请同学们认一认椅子的组成部分,完成活动手册上的内容。2.我请一位同学拿着记录手册上来指一指。(二)材料、特点。1.小朋友们真能干呀,那么快就能找到椅子的这些组成部分呢。但是现在有两张椅子呢,该选哪一张给爷爷呢?于是,我们的彤彤又打电话询问爷爷,爷爷告诉彤彤,除了第一个要求以外,爷爷还想要一张坐着舒服,并且坚固耐用的椅子,小朋友,你知道彤彤应该选择哪张椅子呢?为什么?(预设)这张椅子的椅脚使用了金属材料,所以它会比较坚固。2.那么这张椅子的其它部分使用了什么材料,它们又有怎样的特点呢?3.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小朋友们需要一边拿着活动手册,一边来观察椅子,小朋友们可以像老师这样看一看、摸一摸、按一按、坐一坐来观察椅子,当我们有发现时,就需要把它记录在活动手册上。聪明的小朋友们一定会发现很多的,让我们开始吧。(三)汇报、研讨。1.老师请几个同学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发现。2.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你帮我解答一下。你说靠背是用网布做的,比较透气,你是怎么判断它有透气的特点的呢?你能给大家来做一做吗?3.同学们,这张椅子的靠背使用了具有透气特点的网布材料来制作,会有什么好处呢?4.这张椅子的其它部分是用怎样特点的材料来做的呢?会有什么好处呢?5.这张椅子使用了那么多特点的材料来制作,让它既舒服又坚固耐用,那这张只用塑料一种材料制作的椅子,相比之下有什么不足呢?6.只有一种材料制作的椅子,功能比较单一,而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椅子,就会具有更多的功能。(四)延伸补充(机动)。1.老师这里还有一把功能很强大的椅子,它是老师小时候写作业时用的一张钢折椅,陪伴了老师无数个春夏秋冬,虽然现在它已经很破旧了,但是老师还是不舍得把它丢弃,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2.这把钢折椅很强大吧,其实,小朋友现在坐着的椅子,功能也很强大呢。你知道吗?(五)考一考。1.星期天,彤彤想和爸爸一起去河边钓鱼,彤彤想带一张椅子,你建议她应该带怎样的椅子?说说理由。2.公园里的椅子大多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六)开眼界。1.出示图片:宇航员“移送椅”(简介)。2.出示图片:霍金轮椅(简介)。【板书设计】椅子不简单椅子的组成:靠背坐垫扶手支架椅脚用到的材料:塑料金属纤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做一顶帽子》是二年级《材料》单元的第6课,也是单元总结课。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的活动,深化了学生对材料特点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价学生在这一单元科学概念形成的状况及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描述物品能力的发展。教科书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问题“你能用不同材料做出不同功能的帽子吗”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功能的帽子。第二部分——探索,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帽子,开一个帽子展示会”。探索活动分为三部分:(1)设计、选材料和画草图;(2)制作帽子;(3)开一个帽子展示会。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或其他同学)做的帽子是不是根据功能与用途选择的材料,还有哪些需改进和完善之处。【学生分析】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对身边常见的材料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对材料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并从对物体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对材料特点的注意,学会运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的特点并给物品进行分类。学生还认识到物品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不断演变,材料性能也可以改变或优化,了解了人类根据功能和用途选择不同材料,运用技术加工材料、制造物品。帽子这个物品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生活中对各种帽子都会有所接触,比如游泳时用到的泳帽、骑摩托车戴的安全帽、生日派对的装饰帽、保暖用的棉帽以及外出旅游用的遮阳帽……这些丰富的生活经验都是本课学习的资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种物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是不一样的。2.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材料可以用来制造新的物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与合作。2.有反思自己设计制作的物品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材料性能对产品功能的重要性。2.意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使用。3.认识科学技术对创造物品的作用。【教学重点】知道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帽子,它们的功能是不一样的。(2)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顶帽子。【教学难点】与同伴合作动手做出一顶符合需求的帽子。【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1)帽子主体材料:布料、旧纸袋、一次性塑料碗、一次性塑料盘、厚塑料袋;(2)辅助工具:剪刀、胶水、胶带、橡皮筋、回形针、软尺、扭扭棒、长尾夹、硬卡纸、塑料圈(头围般大小)等。2.教师准备:各种帽子的图片、制作帽子的提示卡(或者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帽子。(出示图片,戴着各种帽子的人,如游泳的、工地上工作的、外出旅游的等)提问: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1.帽子有不同的功能。提问:这些帽子都有什么作用?学生联系图片中展示的各种情境下的帽子,很容易说出各自的用途,如保暖、遮阳、防水、保护、装饰……2.帽子使用了不同的材料。提问:谁知道这些帽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用处?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帽子的主体材料,因为它们用的材料不一样,所以它们有不同的用处。追问:你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特性,比如塑料可以防水,纤维可以保暖等。为了让学生关注到每种材料的特殊性质,教师可以反过来问学生,如能用布料做防水的帽子吗?3.组织学生交流各种帽子的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板书,将“帽子”“用途”“材料”依次呈现,目的是将“物体”“功能”进行联系,为后续的活动开展做准备。4.聚焦学习主题。提问: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不同功能的帽子吗?变废为宝——呈现课前准备的废旧物品。教师简单做介绍,它们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丢弃后它们就变成了垃圾,但今天经过我们的双手,它们就能成为有用的帽子了。二、活动过程。(一)设计、选材料和画草图。1.小组选择一种功能的帽子。教师组织:为了做出即有用又漂亮的帽子,我们每个小组只选择做一种,完成后我们开一个“帽子展示会”。小组自由选择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不同小组列在不同的“帽子工程师团队”里。比如:防水帽工程师团队——1、3、4保暖帽工程师团队——2、5……2.根据需要,选材料。提问1: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选择的这种帽子,需要什么材料?(图片展示已编好号的材料)追问:这些材料能满足你们的需求吗?学生一般只会选择一种材料做帽子。提问2:要做一顶好的帽子,除了主体材料——我们刚才已经选择的,你们觉得还需考虑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帽子要漂亮、戴起来要舒服、大小适合等。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做补充,并提示学生可以选择多种材料做辅助使我们的帽子更完善,满足更多需求。最后,提醒学生将所选材料记录到活动手册上。(二)确定帽子的大小。提问:我们知道,帽子的大小是否合适很重要,那么我们怎么确定帽子的大小呢?学生可能想到用软尺量。为了更加方便和快捷,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使用扭扭棒测量小组内某位小伙伴的头围,制作时也可以将扭扭棒扣在帽子里面。(三)画草图。提问:每位同学都是设计师,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那么如何把你的设计让小伙伴看懂呢?学生可能会说画图,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补充和整理,提示学生可以图文结合,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设计草图记录到活动手册上。设计意图:以“开一个帽子展示会”为目的,学生像工程师一样要根据实际需求对产品进行设计、选材、制作。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对帽子功能上的需求,比如美观、舒适,指向对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四)测量、制作。1.学生完成设计后选取需要的材料。2.教师提示学生,制作有困难时可以向老师或其他小组求助。3.教师巡视指导,并根据情况分发技巧提示卡。(教师可课前准备好提示卡,也可根据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教师现场临时制作)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水平,提供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如技巧提示卡,降低操作难度,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五)“帽子超市”。角色扮演:小组成员上台扮演“售货员”,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小组帽子的设计与用途,其他同学扮演“顾客”表达想购买哪顶帽子。设计意图:以“帽子超市”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交流展示变得更具生活味,有效提高交流研讨的参与度。三、课堂小结。帽子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款式、尺寸和材质,还有颜色。【板书设计】做一顶帽子(预设)主板书副板书帽子用途材料游泳帽防水软塑料(橡胶)防水帽团队:134安全帽保护硬塑料安全帽团队:25生日派对帽装饰彩色卡纸装饰帽团队:67遮阳帽防晒硬布料防晒帽团队:89棉帽保暖棉质保暖帽团队:1011普通纸瓦楞状纸2/2
/
本文档为【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