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

2018-05-18 8页 doc 591KB 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专题一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征求意见稿)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课题组二○○八年四月目录11引言11.1工程类型区的含义21.2工程类型区划分的缘由31.3工程类型区划分的目的31.4工程类型区划分的依据41.5研究技术路线42自然因素分析42.1地理位置52.2行政区划52.3地形地貌与土壤62.3气象水文72.4河流与湖泊92.5水系流域92.6工程水文地质103工程类型区划分103.1相关区划163.2工程类型区划分原则173.3划分程序与方法183.4类型区命名规则183.5工程类型区分区30...
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
专题一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征求意见稿)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课题组二○○八年四月目录11引言11.1工程类型区的含义21.2工程类型区划分的缘由31.3工程类型区划分的目的31.4工程类型区划分的依据41.5研究技术路线42自然因素分析42.1地理位置52.2行政区划52.3地形地貌与土壤62.3气象水文72.4河流与湖泊92.5水系流域92.6工程水文地质103工程类型区划分103.1相关区划163.2工程类型区划分原则173.3划分程序与方法183.4类型区命名规则183.5工程类型区分区304工程模式分析304.1工程模式构建方法304.2工程模式附表附表1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及工程组合特征汇总表……37附表2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39附图:附图1山东省地貌图1:1500000附图2山东省地貌分区图1:1500000附图3山东省第四纪地质图1:1500000附图4水质评价图(饮用水评价分区图)1:3000000附图5浅层灌溉用水评价图1:3000000附图6深层灌溉用水评价图1:3000000附图7山东省水系流域图附图8山东省地势图附图9山东省1956—2000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线图附图10山东省1956—2000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附图11山东省多年地下水资源量模数分区图1引言1.1工程类型区的含义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其内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也必然受到社会经济、国家政策、自然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等等条件的影响。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定义与一般的行政区、地貌类型区或者是相关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分区均有本质的区别,它是集成了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与技术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的特殊区域。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课题研究组的指导意见,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进行如下定义:体现土地开发整理地域差异和工程组合特征的单元。即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目标、工程内容、工程组合地域特征一致性原则,划定的体现土地开发整理地域差异和工程组合特征的单元。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它不同于传统的区域划分和类型划分各成体系的做法,而是将两者结合到一个统一框架系统中,并在不同层次各有侧重的体现,而不是彼此割裂地体现各自的内涵,形成地域特征和类型要素的结合。传统区划(分区)的方法,是以地域特征的地理分布为基础,将单一要素或是具有共性的多项要素的组合为单元,划分出有固定分布范围,有清晰的地理边界,由特定的界线,如行政界线,其他的自然要素方面的温度,雨量、高程等值线,分水岭界线等,构成彼此互不交替、互不重叠,相互衔接的封闭区域。上述区划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等基础领域,以及宏观管理的规划布局、计划统计等方面。我们目前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和土地复项目,虽然其建设目标和内容,也明显地受地域条件的制约,但因为它是一个独立的工程建设项目,单纯宏观上区域定性的深度是不满足项目立项选择、项目评估、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必需在微观上提供区域性的类型要素如微地貌特征,区域地质条件,水源类型等为项目立项的前期工作,项目实施等环节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支撑,包括化的方法和标准,重要技术参数的筛选。不同层次的类型区其体现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般高层次的类型区划分着重体现区域差异。关键的地域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种植等,侧重于确定项目土地整理的方向和目标;低层次的类型区则侧重于与项目建设有关的类型要素,如末级地貌单元,第四纪地质与成土母质,土体构型与土壤理化性状,水源条件与灌排方式等。1.2工程类型区划分的缘由山东省作为东部沿海的人口、经济大省,人均土地面积不足全国的1/4,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近年来,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取得了重大进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做出了贡献。据初步统计,自2000年以来,山东省各级共投入资金约118亿元,开发整理复垦土地总面积49万hm2,增加农用地面积26万hm2,其中新增耕地面积20万hm2,连续七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实践证明,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能够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改造旧村庄,归并农村居民点,合理安排用地,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耕地退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不健全,有些制度落实不力。虽然国土资源部下发了相关,省国土资源厅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加强项目管理提供了依据,但各相关具体操作规定,如立项审查批复、项目计划与预算审查批复等还没有制订出实施细则,而各地技术力量参差不齐,管理水平有限,因此不易操作,造成了制度执行的不彻底。②项目实施管理规范化建设急需进一步加强。目前,项目实施管理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健全、科学、合理的程序,仍然缺少量化评价标准和处理机制,各项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过程中,个别项目规划设计变更频繁、工程建设进度缓慢,以及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说明实施管理需进一步加强。③技术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我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技术基础资料现实性差,有的脱离实际,致使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不能很好地衔接,虽然花了大力气,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④至今为止,山东省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土地开发整理的标准,不能够满足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总体要求,尽快制定完善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标准已势在必行。1.3工程类型区划分的目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不同于某些单一的工程,它是一个覆盖面广、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和建设标准存在着地域差异,在类似区域又存在着同一性,为体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这一特点,便于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分区、分类管理,特进行类型区的划分。工程类型区划分,是在综合了地形地貌分区、气候水文分区、土壤分区、植物分区、行政分区、水资源分区等特性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工程类型区划分。依据划分的工程类型区,可在以下几方面发挥功能作用。(1)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计算、经费预算编制等工作,提供分区、分类指导。(2)为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安排工程总体布局、分区布局提供基础。(3)为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工程模式,实施工程建设的配套措施,增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功能作用提供支持。(4)为调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农业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水土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区域农田水利设施、水土资源利用和问题、耕作制度、灌溉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现状和数据资料。(5)为制订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奠定基础。1.4工程类型区划分的依据(1)国土资源部《关于编制〈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37号)及其编制要求;(2)山东省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农业区划等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关资料;(3)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开发整理专项规划;(4)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的空间布局及工程设计要求;(5)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国家、省制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编制、实施管理、竣工验收管理等相关规定和办法。1.5研究技术路线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标准编制技术规范》要求,全面调查、收集山东省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土地利用结构及特点、耕地后备资源概况等基础资料,在保证类型区内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工程模式的一致性前提下,采用两级区划的模式进行工程类型区的划分。根据全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空间布局、农业区划和耕作制度特点以及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采用图层叠加法,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一级类型区;根据全省土壤、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特性,在全省范围内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二级类型区。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的结果基础上,通过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二级类型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特点,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的建设目标,总结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以及农田防护等工程的建设方式、建设特点以及对土地利用的改良方向和优化效果等因素,从田块形式、蓄引水方式、灌溉方式、渠道特征、排水方式、路面材质、防护林类型等几方面归纳总结全省范围内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2自然因素分析2.1地理位置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地理上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中,北靠渤海,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内陆部分北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与河北省为界,西与河南省相邻,南与江苏、安徽两省接壤。境内面积15.67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63%。2.2行政区划山东省行政区现辖17个地级市,分别是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下设31个县级市、47个市辖区、61个县、1978个乡镇。2.3地形地貌与土壤山东省东临海洋,西接华北平原,泰沂山脉横亘中央,地形地貌复杂。在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29%,平原占55%,洼地、湖沼占8%,其他占8%。根据地形特征,可以分为泰沂山区、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和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区三大部分。泰沂山区位于鲁中南地区,西起泰山,东至沂山,自西向东构成一断续的略成弧形的泰沂山脉,成为泰沂山脉南北山地、丘陵的脊背,地势最高,其中泰山岱顶海拔1545m,鲁山顶峰海拔1108m,沂山顶峰海拔1031m,蒙山平卧于泰沂山脉之南,主峰龟蒙顶海拔1150m。地势自山脊向南北两侧倾斜,中部多分布着海拔800m的中山,丘陵坡地一般高程在海拔200~500m,并逐渐过渡到海拔40m以下的山前平原和黄泛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势最低,仅海拔2~3m。各主要山脉之间分布着许多小型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山丘区土壤以粗屑质褐土和棕壤土复合镶嵌分布,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肥力差;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主要为普通棕壤、潮棕壤复区及潮褐土、淋溶褐土复区,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土层深厚,耕作性能良好,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高产基地。胶莱河谷以东为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多变,自西向东由大泽山、艾山、牙山、昆嵛山、伟德山等山脉构成一东西向的断续低山区。昆嵛山主峰海拔922m,南部崂山顶海拔1133m,其余各山高程在海拔500~800m之间;丘陵地势平坦,高程在海拔200~300m之间变化;平原区高程为海拔50m左右,较大的平原有大沽河、胶莱河等河谷平原以及滨海平原;还有莱阳、桃村等局部盆地。这一地带山丘区粗骨棕壤和普通棕壤呈复区分布,粗骨棕壤面积居多,土层较薄;河谷平原以普通沙浆黑土为主并有部分潮土,土壤肥沃;滨海平原,由于受海潮影响,出现部分盐碱土。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主要为黄泛平原,从湖西到胶莱河谷,呈一大弧形环绕在泰沂山区的西北两侧,地势平坦,微地貌多变,地面高程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菏泽、曹县一带地面高程降至50m以下,到黄河三角洲地面高程不到10m,靠近莱州湾一带的地面高程仅3~4m。内陆以壤土和粉砂壤土为主,滨海以粉砂土为主,还有部分盐碱地。山东省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陆台和胶辽地盾。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低山丘陵区主要是构造地貌,而且以断裂地貌为主。自中生代起,因受燕山运动的影响,特别是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产生大规模的抬升与凹陷,形成若干断块山和断块盆地等正负地形。鲁西北及鲁西南地区主要是黄河泛滥沉积形成的黄泛平原,微地貌复杂,主要由河滩高地、二坡地、浅平洼地等微地貌组成。根据地貌成因、形态特征及地面组成物质,全省大体可以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山前倾斜地、山前平原、湖沼平原、滨海低地、滩涂、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冲积平原、洼地、现代三角洲等十四种微地貌类型。2.3气象水文山东省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度特征,四季界限分明,温差变化大,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冬季,全省在蒙古高气压冷气团的控制下,多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雪;夏季,亚热带太平洋暖气团势力增强,全省盛行东南、西南季风,冷暖气团在全省交绥机会较多,天气炎热,雨量集中;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天高气爽,春秋两季均干旱少雨。胶东半岛,因受海洋气候影响,春寒延后,夏季气温较内陆气温低且湿润。全省平均气温为11~14℃,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月气温以一月份最低,一般在–1~–4℃;最高气温内陆地区出现在七月份,月平均气温25~27℃,东部沿海出现在八月份,月平均气温24~26℃。气温的日温差内陆大于沿海,内陆为10~12℃,沿海为6~8℃。无霜期200~220天,年日照时数2400~2800h,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5%~65%。由于受地理纬度、距海远近、天气形势、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水文现象在时空分布上变化较大。据1956~2000年降水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9.5mm。降水量在地区的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其分布趋势是由东南的850mm向西北递减到550mm,由日照、胶南一带的830mm递减到莱州湾地区的650mm。降水量在年内、年际之间变化较大,由于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的70%左右集中在6~9月,而7~8月就集中了50%左右。降水量的年际之间变化也比较明显,丰、枯交替出现。1964年为全省的丰水年,年降水量高达1169.3mm,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72.1%;而1981年是枯水年,年降水量仅445.5mm,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5.6%,丰、枯之比高达2.62。见附图4山东省1956~2000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全省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为450~600mm,湖西和鲁东南山前平原地区在600mm以上,胶莱河谷和鲁北平原区为550mm,鲁中山区和崂山山区为450~5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00~1400mm,自西北向东南递减,鲁北西部达1400mm,胶南、日照等沿海一带为1000mm左右。蒸发量的年内变化也比较大,3~6月份占全年蒸发量的50%左右,蒸发量最大发生在5月份。冬季蒸发量小,11~2月占年蒸发量的15%左右。据1956~2000年水文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6.5mm,天然径流量198.3亿m3。山东省河川径流量由降水补给,故其时空变化规律基本与降水一致,由于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在地区分布的变化上比降水量的变化要大。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5%~90%,年径流深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胶东半岛及东部沿海多年平均径流深250~260mm左右,鲁东南山丘区为270~280mm,而鲁北平原区仅有45mm。2.4河流与湖泊山东省河流均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独流入海水系。由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雨水集中,有利于河系的发育,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km/km2。境内主要河道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他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干流长度大于10km的河流,共计1552条,可分为山溪性河流和平原坡水河流两大类。山溪性河流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在鲁中南山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辐射状水系,向南流的有沂、沭河两大水系,经江苏省入海;向北流的主要有潍、弥、白浪河及小清河的主要支流绣江河、孝妇河、淄河等,均注入渤海莱州湾;向西流的主要河流为大汶河,经东平湖注入黄河,其他还有泗河、城漷河、白马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等均流入南四湖;向东流的主要河流有绣针河、巨峰河、付疃河、潮白河、吉利河、白马河等。在胶东半岛地区,由大泽山、艾山、昆嵛山、伟德山等构成一个西南东北向的天然分水岭,形成了一个南北分流的不对称水系,北流入渤、黄海的有界河、黄水河、大沽夹河、沁水河、辛安河等;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河、五龙河、母猪河、乳山河等。在泰沂山区和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之间的南、北胶莱河分别流入胶州湾和莱州湾。坡水性河流也分两部分,在鲁北平原区海河流域内,除漳卫新河穿过冀鲁边界外,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徒骇河、马颊河均发源于河南省,由西南向东北汇集鲁北平原大部分地表径流,平行流入渤海湾。在湖西平原,主要有洙赵新河、万福河和东鱼河等自西向东流入南四湖。山东省的湖泊主要有淮河流域内的南四湖、黄河流域内的东平湖和小清河流域内的白云湖、青沙湖、马踏湖等。南四湖是山东省境内的最大淡水湖泊,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湖面面积1266km2。南四湖南北长126km,东西宽5~25km,南部微山湖、北部独山湖比较开阔,中部昭阳湖狭窄,称为湖腰。1960年在南四湖湖腰处修建成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南四湖分为上、下两级,上级湖湖面面积602km2,下级湖湖面面积664km2。南四湖承接鲁、苏、豫、皖四省31700km2的来水。南四湖下级湖蓄水位32.5m(废黄河高程)时,相应库容7.78亿m3;上级湖蓄水位34.2m时,相应库容9.24亿m3。东平湖是山东省境内的第二大淡水湖泊,位于东平、梁山、汶上三县交界处,西靠梁济运河,北临黄河,东有大汶河流入,是接纳和处理黄河下游及大汶河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调蓄水库,库区总面积627km2,是1958年兴建的位山水利枢纽的一部分。水库由二级湖堤分隔为老湖区和新湖区两部分,老湖区现状主要接纳大汶河入流和调蓄黄河的中小洪水,常年有水,面积209km2,防洪最高蓄水位46.0m(大沽高程),相应库容11.94亿m3;新湖区面积418km2,防洪蓄水位44.0m,争取44.5m。2.5水系流域山东省国土总面积15.67万km2。全省流域分区包括3个一级区,4个二级区,13个三级区。3个一级区:淮河区、海河区和黄河区(面积分别为11.21、3.10、1.36万km2)。4个二级区:淮河区分为沂沭泗河区、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2个二级区;黄河区为花园口以下区;海河区为徒骇马颊河区。13个三级区:沂沭泗河区分为湖东区、湖西区、中运河区、沂沭河区、日赣区5个三级区,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分为小清河区、潍弥白浪区、胶莱大沽区、胶东半岛区、东南沿海区5个三级区;黄河花园口以下区分为大汶河区、花园口以下干流区2个三级区;海河区为徒骇马颊河区1个三级区。山东省水系流域分区图详见附图7,山东省流域分区情况详见下表2-1。 表2-1山东省流域分区情况表 一级区 二级区 三级区 名称 面积(万km2) 淮河流域 沂沭泗河区 湖东区 1.158 湖西区 1.55 中运河区 0.414 沂沭河区 1.719 日赣区 0.265 小计 5.105 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 小清河区 1.512 潍弥白浪区 1.28 胶莱大沽区 1.024 胶东半岛区 2.011 独流入海区 0.279 小计 6.105 合计 11.21 黄河流域 花园口以下区 大汶河区 1.142 花园口以下干流区 0.221 合计 1.363 海河流域 徒骇马颊河区 徒骇马颊河区 3.095 全省合计 15.672.6工程水文地质见 ①附图3:山东省第四纪地质图;②附图4水质评价图---饮用水评价分区图;③附图5浅层灌溉用水评价图;④附图6深层灌溉用水评价图;⑤附图11:山东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模数分区图。3工程类型区划分3.1相关区划3.1.1地貌区划根据山东省地貌类型的区域分异特征,在综合分析和充分运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山东省地貌划分为3个一级地貌区,即鲁西-北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丘陵区。在一级地貌区的基础上进而划分为8个二级地貌区(见图3-1)。3.1.1.1鲁西-北平原区鲁西-北平原区呈弧形半绕于鲁中南山地丘陵的西及北部。其内侧大致以小清河、黄河、鲁西湖带为界;外侧与江苏、安徽、河南及河北四省接壤。东北临渤海。该区在构造上属华北断坳及鲁西断隆中的相对缓降的部分。平原几乎全由黄河泛滥堆积物构成,仅在梁山、嘉祥一带有少量石灰岩剥蚀低丘分布。平原上地势坦荡,西南高,东北低,绝大部分地面高程在50m之下。以黄河为平原的地貌分界线,将鲁西-北平原分为鲁北平原与鲁西平原2个二级地貌区。(1)鲁北平原区鲁北平原区位于黄河与小清河以北,西及北侧与河南、河北省接壤,东临渤海,全区略呈北东走向的长方形。总体上,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由40m下降到0m,地面坡降为1/5000~1/10000。平原上历史时期黄河多次改道、泛淤,形成了岗、坡、洼交错分布的地形。除黄河三角洲以外,地表起伏表现为南、北两侧高,中间凹下呈槽状分布的特征。(2)鲁西平原区位于黄河以南、鲁西湖带以西,介于现今黄河与1855年前明清故道之间。区域轮廓似簸箕状,簸箕口指向鲁西湖带,南、北、西三面为高地。西部最高海拔73m(东明县于楼),向东宽展微倾,至湖带所在的微山县最低海拔仅30m。图3-1山东省地貌分区图3.1.1.2鲁中南山地丘陵区该区西侧被鲁西-北平原包围,东侧以潍河-沭河谷地与鲁东丘陵为界,北临莱州湾,南与江苏省接壤。该区北部地势高,以近东西向展布的泰鲁沂山地构成分水脊轴。水系以鲁山为中心,向南、北、西呈放射状分布。河谷平原宽大并深入山区内部,将鲁中南山地丘陵分隔为各不相连的地貌单元。区内地貌类型齐全,全省山地的3/4集于本区,此外还有丘陵、盆地、山间平原和山前平原等类型。据地貌组合,可将鲁中南山地丘陵划分为3个二级地貌区。(1)鲁中山地丘陵区该区位于本省中部,区域轮廓略成三角形。西北以黄河-东平湖为界,东以潍河-沭河谷地为界。北侧沿泰鲁沂山地北麓50m等高线与平原为界;南侧自东平经大汶口,接蒙山南麓。本区山地集中,是全省中低山的集中分布区。除崂山外,全省海拔千m以上的中山都集中本区内。地势对比强烈,如泰山与其南麓的汶河谷地,在很短水平距离内高差达1300m左右。中山一般相对高度为600~700m,低山一般相对高度300m左右,构成山地与河谷平原强烈对比的地貌景观。(2)鲁南丘陵平原区该区位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南部。北界自东平经大汶口接蒙山山地南麓,东侧以沭河谷地为界,西至东平湖-南四湖东缘,南与江苏接壤。其主要地貌特征为:地势起伏较和缓,山前平原地貌占较大比重。区内除枣庄北部部分低山丘陵外,海拔多介于30~300m之间。(3)泰鲁沂山北平原区该区位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北部。大致以泰鲁沂山地的北缘50m等高线为南界,以小清河和潍河谷地分别为其西界和东界,北临莱州湾。该区为鲁西断隆的北缘与华北断坳的过渡地带,是在山麓剥蚀面的基础上,由山地河流冲积形成的宽广的山前倾斜平原。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50m以下。地势向北倾斜,由南向北的地貌类型依次为:洪积冲积平原和冲积扇平原、扇缘湖沼低地、河海积平原与海积平原。3.1.1.3鲁东丘陵区该区位于潍河谷地与沭河谷地一线以东的鲁东地区。北、东、南三面临海,西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相接。区域构造基础为胶辽台隆的胶北隆起、胶莱坳陷和胶南隆起三部分。在地貌上总的表现为经长期剥蚀的低缓山地丘陵与平原相间的景观。除个别山地外,极大部分地面海拔在300m以下。北部与南部地势较高,中部地势低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多海湾、海岬和岛屿。依据地貌组合的区域差异,鲁东丘陵可分为3个二级地貌区。(1)胶北低山丘陵区该区位于鲁东丘陵区北部,其范围为由掖县沙河口,经平度、莱西夏格庄,至丁字湾顶一线以北的地区,为一近东西向的山地丘陵带。其地貌特征为:(1)地处鲁东丘陵北部分水位置,有“胶东屋脊”之称。区内自西向东,由大泽山、罗山、艾山、牙山、昆嵛山、伟德山构成向北略突的分水岭脊,并以此形成胶东地区南北分流的不对称水系。(2)山地和水系分布格局,明显受北北东、北东向平行断裂构造控制。(3)丘陵面积广大,剥蚀准平原景观显著。(4)三面临海,海岸地貌广为发育,沿岸岛屿众多。(2)胶南低山丘陵区该区位于鲁东丘陵的南部,统称胶南低山丘陵。除崂山山地外,该区位于胶莱平原和胶州湾之南、沭河谷地以东,故又称沭东丘陵。该区在构造上属胶南隆起。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山地丘陵的分布受北东向构造明显控制,山脊线作北东-南西走向,成为鲁东南河流的分水岭。(3)胶莱平原区胶莱平原位于鲁东的中部、胶莱河流域,北达莱州湾,南抵胶州湾。其南、北、东三侧大致以海拔50m等高线与山地丘陵区为界,西侧大致以潍河东岸狭长地带与泰鲁沂山前倾斜平原为界。行政区属昌邑、平度、高密、胶县、即墨及莱西各县市。胶莱平原由剥蚀准平原,冲积平原与河湖积平原组成。剥蚀准平原约占全区面积的1/3以上,分布在即墨北部,大沽河东侧,胶县、高密之间,昌邑东南部,以及平度西北部。河流冲积平原,分布于胶莱河北侧,主要由大沽河与大泽山西及南麓诸河冲积而成,组成胶莱平原北斜面。河湖积平原分布于胶莱河沿岸地势低洼处,为全新世古湖泊淤积而成。3.1.2水资源区划按全国统一的水资源分区,山东省分属海河流域、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3个一级区,并分属海河流域的徒骇、马颊河区,黄河流域的黄河下游区,淮河流域的沂沭泗区和山东沿海诸河区4个二级区(见图3-2)。在全国统一分区的基础上,山东省按水系和河流划分成鲁北平原区、黄汶区、湖西区、湖东区、中运河区、沂沭区、小清河区、潍弥白浪区、胶莱大沽区、胶东半岛区、东南沿海区等11个三级区。(1)海河流域黄河以北的鲁北平原诸河,属海河流域。在省内由卫运河、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等组成,均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流域面积为29713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9.4%。图2山东省水资源分区图(2)黄河流域黄河自西南而东北贯穿全省,黄河水系,除山东境内的干流段外,主要支流有金堤河、大汶河、浪溪河、玉带河、北沙河、南沙河及玉符河等,流域面积为18300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2%。(3)淮河流域黄河以南的河流除大汶河、玉符河等黄河支流外,均划属淮河流域片。包括南四湖水系、沂沭河水系、中运河水系、鲁东南滨海诸河、鲁中诸河及胶东半岛诸河。流域面积为109199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1.6%。在鲁中南地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形成辐射状水系。南流的主要有沂河、沭河,均流经江苏省入黄海,组成沂沭河水系;北流的有潍河、弥河、白浪河等汇入莱州湾,加上黄河与泰沂山脉之间自西向东流入渤海的小清河、支脉河等,组合成鲁中诸河;向西流的除大汶河经东平湖入黄河属黄河水系外,还有府河、泗河、白马河、十字河等,均入南四湖,与鲁西平原注入南四湖的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等组成南四湖水系;南四湖出口的韩庄运河、伊家河以及陶沟河、邳苍分洪道、西 河等属于中运河水系;鲁东南滨海地区主要有付疃河、两城河、绣针河、白马河、吉利河等流入黄海。在胶东半岛以大泽山、艾山、昆嵛山、伟德山构成一个西南一东北向的分水岭,形成南北分流及黄、渤海的诸河,主要有胶莱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等。3.1.3土地利用分区以全省区域综合开发布局为基础,结合综合自然区划、农业区划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等,通过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把条件相同的县市区划在同一区域内。全省共划分为五大土地利用区,各区域的特点和土地利用方向如下:(1)鲁东丘陵农林牧渔土地利用区本区包括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市的31个县市区,总面积为3421740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79%。该区域三面环海,以山地丘陵为主,受海洋气候影响明显,年均温度12℃左右,年降水量650~900mm,林木覆盖率达19%以上。土壤以棕壤为主,白浆化棕壤占一定比例,平原区有大面积无石灰性潮土,洼地有砂姜黑土,滨海地区有少量滨海盐土及风沙土。依据土地利用特点,该区又分为胶东和沭东两个亚区。本区地处山东半岛沿海,工农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基础较好,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为山东省粮油渔果重要基地。但能源、水资源较缺乏。土地利用方向是:稳定耕地,强化农业。在增加粮食、油料产量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创汇农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着力发展水产、果品、蔬菜、花卉等高效农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种植,建成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尤其是城镇扩展占用耕地,搞好山丘地区综合治理。(2)鲁中山地丘陵林农牧土地利用区该区包括泰安、济宁、枣庄、潍坊、淄博等市地的15个县市区,总面积2210030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07%。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地势高,为全省岭脊。该区域为沂、沭、泗、弥、胶河的发源地,气候为半湿润季风类型,年均温度为11.9℃,年降水量758mm,林木覆盖率为19.1%。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和褐土,自然景观垂直分界明显。适宜农、林、牧、副各业发展。本区土地利用的方向是:强化农业,稳定耕地,保证粮棉油稳定增长。依托丰富的山丘区资源,着力发展林木、名优特新果品、蔬菜和畜牧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连片开发为重点,规模经营为方向,搞好山丘区经济立体开发,多层增值,全面提高山丘区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搞好水土保持和山区绿化,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优质耕地,积极开发复垦采煤塌陷地。(3)山前环状平原农林牧土地利用区本区大致成环状,绕于鲁中南山地的外侧,包括我省黄河以南,运河以东、胶莱河以西泰沂山区和沂蒙山区的全部山前平原及河谷盆地,共辖44个县市区,总面积4221004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6.88%。地貌以山前沉积倾斜平原为主,近山带有部分低山残丘分布。水热条件差异较大,年均温度为12~14℃,年降水量650~900mm。土壤类型以褐土为主,棕壤土、潮土、潮褐土、砂姜黑土次之,水稻土、盐土亦有分布。依据土地利用特点,该区又分为环状平原北部和西南部两个亚区。本区经济发达,是全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交通方便,城市集中,土地开发利用水平较高,土地质量好。土地利用方向是:本区是全省粮、棉、油、菜及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提高土地生产力,充分利用各类土地,保护耕地。合理规划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适当增加林果用地,发展饲养型畜牧业。(4)鲁西平原农林牧土地利用区本区包括德州、聊城、菏泽、滨州4个市地及淄博、济南、济宁等市的39个县市区,总面积4193686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6.70%。该区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2~14℃,年降水量580~700mm。土壤类型以潮土类为主,还有部分碱土、碱化土、风沙土、湿潮土、水稻土等。依据土地利用特点,该区又分为鲁西南和鲁西北两个亚区。本区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率高,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土地利用方向是:充分发挥耕地多、农业开发潜力大的优势,建立各种类型的农场、牧场。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在稳定耕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林业用地,扩大农田林网与农林间作面积,在黄河故道沙区及少部分低产田建立用材林、经济林基地。逐步建成全省大型高效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畜牧基地。(5)鲁北滨海平原农牧渔土地利用区本区位于山东省北部,包括东营、滨州、潍坊等市地的10个县市区,总面积1658561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6%;黄泛平原是该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地下水埋藏浅,矿化度高,淡水资源缺乏。大陆性气候比较显著,年均温度12~12.5℃,年均降水量570~670mm。土壤类型主要有滨海潮土、盐化潮土及潮土等。土壤盐渍化为本区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本区土地资源丰富,未利用地比例较高,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因海水浸渍严重,淡水资源不足,土地开发难度较大。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牧渔、盐业发展较快。本区土地利用方向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粮、棉、畜产品、水产品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农牧渔业基地。3.2工程类型区划分原则工程类型区是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制订工程建设标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建立的全面性和制订标准的针对性、实用性。结合山东省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水土资源利用问题,在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自然条件一致性原则。自然条件是土地潜力发挥的基础条件,决定了土地的开发利用特点,影响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的实施条件及实施效益。因此,工程类型区内地形地貌、土壤、光温、降水、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要求基本一致,以确保工程措施在类型区内具有统一性和针对性。(2)经济社会条件一致性原则。鉴于全省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必须结合当地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划分工程类型区,制定工程模式,促使工程类型区内部社会经济条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确保工程模式的统一以及工程措施的有效实施。(3)农业限制因素一致性原则。农业限制因素是指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甚至制约作用的因素,具体包括影响农业生产的土壤、自然条件、水利设施以及人为污染等因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目的旨在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减弱限制因素的不利影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因此,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必须遵循区内限制因素基本一致的原则,从而确保工程模式和工程措施具有针对性。(4)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一致性原则。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应该在充分研究区域特性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内容、工程实施条件以及工程目标,明确不同区域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内容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从而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设计的统一性和实施的有效性。(5)水资源的区域差异性原则。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应较好体现水资源量分布的区域性和差异性。3.3划分程序与方法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是以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特性为基础,按照全省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科学划分的具有一定相似性和统一性的空间区域。类型区划分采用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为了保证类型区内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工程模式的一致性,采用两级区划的模式进行工程类型区的划分。首先根据全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空间布局、农业区划和耕作制度特点以及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采用图层叠加的方法,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一级类型区。一级类型区基本保证了地形、地貌、气候以及农业耕作制度在类型区内的相似性,同时也考虑了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及措施特性因区域地貌、水系分布、土壤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一级类型区仅从宏观角度上进行了空间区域的划分,不能完全准确概括出全省范围内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特性及工程模式类型。因此,为了进一步反映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特性,根据全省土壤、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根据水土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重点,耕作制度和灌溉方式的不同,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特性,在全省范围内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二级类型区。二级类型区内土壤特性、地貌特征、工程模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4类型区命名规则省级一级类型区命名:代表性地域名称+地形地貌名称+类型区省级二级类型区直接对应模式,以“影响模式的主导因素(一、二个)+模式”命名。3.5工程类型区分区根据工程类型区划分依据和划分方法,在山东省境内划分了两级工程类型区,一级工程类型5个,二级工程类型区8个。3.5.1一级工程类型区主要采用以叠置法为主,辅以地理要素相关分析法、主导指标法的综合集成方法。首先,把地貌图、土壤类型图、农业区划图、土地利用分区图、水资源分区图叠加起来,从地貌单元的一致性、土壤--生物--气候的地带性着手,初步勾画区域边界。然后依据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和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条件、农作物种植制度、农田水利现有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差异性、相似性特点,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和归纳、集成,确定一级工程类型区的基本框架。根据工程类型区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在山东省境内共划分了一级工程类型五个,即:①鲁东低山丘陵山地类型区该区位于胶东半岛,北、东、南三面环海,西部至莱州的土山。包括威海全部、烟台大部分区域、青岛北部和东部地区。地形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在滨海一带还有宽窄不一的剥蚀平原和冲积平原,最高山峰为崂山,海拔高度1133m,其它低山、丘陵都在1000m以下,大部分在500m左右。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来自海上的东南暖湿气流受山体阻碍抬升,易产生降水,所以降水以东南部最多,年均降雨量达800~900mm,向西北递减为600mm,多数为700~850mm,年平均气温12℃,低于省内同纬度地区1~3℃,≥10℃的积温平均3800~4000℃,年均蒸发量1000~1100mm。区内河流众多、短小,河谷宽阔、浅槽,因濒临大海排水通畅,地下水位不高,基本无盐碱危害。水利资源地表水主要是水库、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均为淡水,河道中下游水量较丰富,易开采;山地丘陵区水资源匮乏,可开采条件一般。植被全部为次生植被,东南沿海植被生长相对较茂盛,且种类复杂,向西北面积减少,植被类型主要有温性针叶林,如油松林、赤松林、黑松林等,落叶阔叶林有栎林、刺槐林及落叶阔叶杂木林。土壤类型主要是棕壤、河潮土(亚类)、砂姜黑土、褐土、风沙土等,其中以棕壤、潮土为主。发育在山前平原的棕壤和发育在河谷平原的河潮土,土体深厚,土质较好,多为轻壤土、砂壤土,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灌溉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发育在山地丘陵上的棕壤土体较薄、土质较砂或砾石含量高,多为砂壤土、砾质土,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差,灌溉保证率低或无灌溉条件,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主要种植花生、甘薯,适宜发展果品生产。由于本区山地丘陵面积大,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旱灾和水土流失等问题。②鲁北滨海平原类型区位于山东北部至渤海,包括黄河三角洲、小清河、潍河、弥河、白浪河、大沽河下游地区和胶莱河下游部分平原地区。涉及东营、滨州、淄博、潍坊大部分,青岛、烟台小部分。地形地貌为滨海平原,地势平坦,海拔低,坡降小。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00~700mm,年平均气温12℃,≥10℃的积温平均4200~4400℃,年均蒸发量1000~1100mm。水资源地表水主要为黄河水及其它河流水,还有少量水库蓄水,由于地面坡降小,丰雨年份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导致地下水位浅,土壤盐渍化严重。地下水多为咸水,难以为农业利用,在莱州湾区域利用地下卤水晒盐。植被主要是人工栽种的杨柳、泡桐、刺槐、榆科植物及盐生、沼泽、沙生植被。区内主要土壤类型有滨海盐土、盐渍化潮土、潮土、河潮土及冲积土,由于受盐碱、干旱、涝渍等危害,土壤生产水平一般。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在黄河水比较充足的年份水稻面积较多,在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方发展畜牧业、栽植枣树,山东优质冬枣产于该区。③鲁中南丘陵山地类型区位于山东中南部,包括临沂、日照、莱芜市全部,济南、淄博、枣庄、泰安、潍坊市大部分,青岛西部,南四湖湖东等地区。全区为一扇形,地势在全省最高,1000m以上的中山有4座,从西南向东北有四条断块带。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地、丘陵、山前平原、剥蚀准平原、山间盆地、河流冲积平原等。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以临沂、枣庄一带最多900mm左右,西北部一带最少600~700mm,平均600~850mm,年平均气温12~14℃,≥10℃的积温4100~4500℃,年均蒸发量900~1200mm。水资源地表水主要是水库、河道拦蓄水,地下水均为淡水,河道中下游水量较丰富,易开采,山地丘陵资源匮乏,特别是石灰岩山区缺水严重,可开采条件一般。植被全为次生植被,东南沿海植被生长相对较茂盛,且种类复杂,植被类型主要有温性针叶林,如油松林、赤松林、黑松林和侧柏林等,落叶阔叶林有栎林、刺槐林及落叶阔叶杂木林。土壤类型主要是棕壤、褐土、河潮土(亚类)、砂姜黑土等,其中以棕壤、褐土为主。发育在山前平原、山间盆地、河流冲积平原的棕壤、褐土和发育在河谷平原的河潮土、砂姜黑土,因其地势平坦,土体深厚,有一定的水浇条件,土壤肥力较高,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是山东重要的粮仓。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及蔬菜。发育在低山丘陵的棕壤、褐土,一般土体较薄,土质较砂,砾石含量高,无灌溉条件或灌溉保证率低,农业生产水平低,主要种植甘薯、花生、杂粮等耐旱耐瘠薄的作物。由于本区山地丘陵面积大,特别是中高山多,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土壤土层薄、质地砂,而流失的土壤又造成水库淤积严重,影响了蓄水和灌溉,因此干旱及水土流失是本区比较突出的问题。④鲁西北冲积平原类型区位于山东西南部和北部,包括鲁北德州、聊城全部和济南、滨州、东营的黄河以北地区,鲁西南菏泽全部和济宁湖西地区。全部在黄河冲积平原区,在以黄河为主的冲积作用下形成广阔平原,区内绝大多数海拔在50m之下,总的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倾,坡度由1/3000~1/10000。本区地势平坦,河流的河道长,支流少,比降小,排泄不畅,淤积严重,多雨年份易发生涝灾和盐害。因黄河等河流多次决口、改道、泛滥,沉积物交错分布,微地貌复杂,主要有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缓平坡地、河间浅平洼地、背状槽状洼地、沙质槽状洼地、河槽地等。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550~600mm,其中以菏泽地区最多,德州地区最少,年均蒸发量1000~1300mm,年均起沙风日数70~141天,年平均气温12~14℃,≥10℃的积温4200~4700℃。水资源地表水为黄河水、徒骇河、马颊河等河道拦蓄水。地下水为淡水及微咸水,浅层淡水可以利用,微咸水地区在干旱的春季土壤易积盐,作物受盐碱危害较重。植被主要由杨柳、泡桐、刺槐、榆科植物等构成的人工林。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少数水稻土、风沙土、盐土,大部分土壤质地为砂壤、轻壤和中壤土,适于农作物生长,在黄灌地区及井灌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产量较高,是我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在风沙严重地区多发展林业,种植花生、甘薯等耐旱作物,在无水浇条件或盐碱较重的地区,农业生产以棉花为主,在济宁湖西地区,土壤质地较黏,水浇条件较好,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水旱轮作。⑤鲁中南山前平原类型区位于山东中部,呈东西带状分布,包括济南市东北部,淄博、潍坊、青岛北部、烟台西北部与滨州中南部、东营南部交汇区域。地形地貌为黄河冲积平原、洪积平原、山前倾斜平原。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00~850mm,年均蒸发量1000~1200mm。水资源地表水为水库、河道拦蓄水,地下水为淡水,水量丰富,可开采条件较好。植被主要由杨柳、泡桐、刺槐、榆科植物等构成的人工林。主要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其中包括的主要土壤亚类褐土、潮褐土、河潮土、覆盖砂姜黑土等,土体深厚、质地适中、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肥力较好,加之土壤灌排条件好,农业生产水平高,常年高产稳产。3.5.2二级工程类型区在一级工程类型区框架的基础上,再根据水土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重点,耕作制度和灌溉方式的不同,工程建设组合模式的差别等,划分二级工程类型区。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工程类型区,不仅要体现区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区域内部的相似性、一致性,而且要涵盖全省各市、县(市)行政单元内的全部土地整理项目,即任何一个土地整理项目,都能在工程类型区内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根据工程类型区划分依据、划分方法,在五个一级工程类型的基础上,山东省境内划分了八个两级工程类型区,即①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类型区;②山地丘陵引河机井灌溉工程类型区;③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④滨海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⑤冲积平原引黄补源井灌工程类型区;⑥冲积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⑦山前倾斜平原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⑧山前倾斜平原井灌工程类型区。3.5.3工程类型区特征表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一级、二级工程类型区名称、范围、工程模式及其特征,分别见表3-1、表3-2、表3-3及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一级工程类型区图。表3-1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表 序号 一级工程类型区 二级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 Ⅰ 鲁东低山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模式 山地丘陵引河机井灌溉工程模式 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模式 Ⅱ 鲁北滨海平原类型区 滨海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模式 Ⅲ 鲁中南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模式 山地丘陵引河机井灌溉工程模式 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模式 Ⅳ 鲁西北冲积平原类型区 冲积平原引黄补源井灌工程模式 冲积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模式 Ⅴ 鲁中南山前平原类型区 山前倾斜平原引库引河灌溉工程模式 山前倾斜平原井灌工程模式 表3-2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一级工程类型区特征表 序号 工程类型区 区域位置 地形地貌 气候水文 水利资源 土壤类型 一级 二级 编号 名称 名称 1 Ⅰ 鲁东低山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类型区 位于胶东半岛,包括威海全部、烟台大部和青岛北部、东部地区。 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山区周围滨海一带还有宽窄不一的剥蚀和冲积平原。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700~850mm,年均蒸发量1000~1100mm。 地表水为水库、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淡水,河道中下游水量较丰富,可开采条件一般。 以棕壤为主,褐土次之。土壤肥力较好。 山地丘陵引河机井灌溉工程类型区 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2 Ⅱ 鲁北滨海平原类型区 滨海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包括黄河三角州、小清河下游、潍河、弥河、白浪河、大沽河下游地区和胶莱河下游部分平原地区。涉及东营、滨州、淄博、潍坊较大部分,青岛、烟台较小部分等市。 滨海平原,倾斜、波状平原。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00~700mm,年均蒸发量1000~1100mm。 地表水为黄河水、水库、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咸水,难以利用。 分布有盐碱土、砂姜黑土及河潮土。土壤肥力一般。 3 Ⅲ 鲁中南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类型区 包括临沂、日照、莱芜市全部,济南、淄博、枣庄、泰安、潍坊市大部,青岛西部,济宁湖东等地区。 主要为山丘地貌,并有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00~850mm,年均蒸发量900~1200mm。 地表水为水库、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淡水,河道中下游水量较丰富,可开采条件一般。 以棕壤为主,褐土次之。土壤肥力一般。 山地丘陵引河机井灌溉工程类型区 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续表3-2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一级工程类型区特征表 序号 工程类型区 区域位置 地形地貌 气候水文 水利资源 土壤类型 一级 二级 编号 名称 名称 4 Ⅳ 鲁西北冲积平原类型区 冲积平原引黄补源井灌工程类型区 包括鲁北德州、聊城全部和济南、滨州、东营的黄河以北地区,鲁西南菏泽全部和济宁湖西地区。 黄泛平原。本区为黄河泛滥沉积而成,沉积物交错分布,岗、坡、洼、沙丘、风沙地相间,微地貌复杂。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550~600mm,年均蒸发量1000~1300mm。年均起沙风日数70~141天。 地表水为黄河水、水库、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淡水及微咸水,浅层淡水可以利用。 土壤多为潮土,洼地为粘土,土壤颗粒细、结构松散。土壤肥力一般。 冲积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5 Ⅴ 鲁西北山前平原类型区 山前倾斜平原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位于济南市东北部,淄博、潍坊、青岛北部、烟台西北部与滨州中南部、东营南部交汇区域。 为冲积、洪积平原的山前倾斜平原,地面坡度较陡,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00~850mm,年均蒸发量1000~1200mm。 地表水为水库、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淡水,水量丰富,可开采条件较好。 分布有棕壤土、褐土,以褐土类土壤为主。土壤肥力较好。 山前倾斜平原井灌工程类型区 表3-3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二级工程类型区特征表 一级工程类型区 二级工程类型区 区域位置 灌溉排水工程模式 鲁东低山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类型区 威海市:环翠区、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的全部。烟台市:莱山区、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栖霞市、海阳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不包括土山镇、沙河镇)、蓬莱市、招远市、长岛县全部。青岛市:平度市的旧城镇、大田镇、大泽山镇。 非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 ⑴基础条件:地处地势较高、土层相对较薄,远离水源,依靠提水灌溉,扬程超过70米。 ⑵种植作物:为地瓜、大豆、花生等旱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⑶灌溉:水库、塘坝、机井、大口井,泵站提水,管道输水、蓄水池储水,软管灌溉。 ⑷排水:田面农沟排入自然冲沟。 山地丘陵引河井灌工程类型区 烟台市:莱阳市西部平原区。青岛市:莱西市、即墨市的全部.胶州市的李哥庄镇;平度市的店子镇、麻兰镇、仁兆镇、古祝镇、祝沟镇。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可开采条件一般。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 ⑶灌溉:机井、大口井,泵站提水,管道输水、软管灌溉。 ⑷排水:灌排分设,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 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工程类型区 威海市:环翠区、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的全部。烟台市:莱山区、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栖霞市、海阳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不包括土山镇、沙河镇)、蓬莱市、招远市、长岛县全部。青岛市:莱西市、即墨市的全部.胶州市的李哥庄镇;平度市的店子镇、麻兰镇、仁兆镇、古祝镇、祝沟镇、旧城镇、大田镇、大泽山镇。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丘陵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 ⑶灌溉:水库、塘坝、河道拦蓄水量,水库自流或泵站提水,渠道或管道输水;田面漫灌或软管灌溉。 ⑷排水: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 续表3-3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二级工程类型区特征表 一级工程类型区 二级工程类型区 区域位置 灌溉排水工程特征 鲁北滨海平原类型区 滨海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东营市: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全部,广饶县大部(不包括:稻庄镇、李鹊镇)。潍坊市:昌邑市的龙池镇、柳瞳镇;寒亭区的固堤镇、央子街办事处镇、大家办事处;寿光市的田柳镇、台头镇、侯镇、营里镇、羊口镇;平度市:新河镇、灰阜镇德州市:庆云县的尚堂镇、中丁乡、常家镇、徐园子乡、严务乡、崔口镇;烟台市:土山镇、沙河镇.滨州市:滨城区的滨北镇、秦皇台乡、堡集镇、尚集乡、梁才镇、阳信县的河流镇、高店镇、芳店镇、水落坡乡、翟王镇;惠民县的何坊乡.博兴县的陈户镇、吕艺镇、纯化镇、乔庄镇;广饶县的石村镇、丁庄镇、稻庄镇、西刘桥镇、大码头镇、花官乡、陈宫乡;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或灌排分设. ⑴基础条件:地处滨海平原,地势较低、受海潮影响明显;分布有盐碱土、砂姜黑土及河潮土,土壤肥力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 ⑶灌溉:引黄河水并水库及沟渠调蓄、河道拦蓄水量,引黄自流或泵站提水,渠道或管道输水;田面漫灌或软管灌溉。 ⑷排水: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同时,满足改盐压碱要求。 续表3-3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二级工程类型区特征表 一级工程类型区 二级工程类型区 区域位置 灌溉排水工程特征 鲁中南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类型区 东平县:接山乡、大羊乡、梯门乡、老湖镇。汶上县:军屯乡、白石乡、蒋集镇、埕城镇、鹤山乡、伏山镇。曲阜市:南辛镇、防山镇、董家庄。邹城市:香城镇、张庄镇、城前镇、大东镇、田黄镇、城前镇、峰山镇、看庄镇。滕州市:界河镇、木石镇、羊庄镇、东郭镇。薜城区:兴仁街办、南石镇、陶庄镇、邹坞镇。峄城区:吴村办、峨山乡、榴园镇、阴平镇、左邵镇。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泯沟镇、邳庄镇。胶州市:全部(不包括李哥庄镇)。高密市:全部(不包括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昌邑市:饮马镇、北孟镇。潍城区:望留街办。昌乐市:全部(不包括尧沟镇)。青州市:全部(不包括高柳镇、何官镇、东夏镇、谭坊镇)。临淄区:全部(不包括梧台镇、朱台镇、敬仲镇、皇城镇、凤凰镇)。张店区:全部。邹平市:青阳镇、西董镇、好生镇、临池镇。章丘市:全部(不包括黄河乡、高官寨镇、水寨镇、辛寨镇)。历城区:全部(不包括华山镇、王舍人镇、董家镇、唐王镇、遥墙镇、郭店镇)。 非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 ⑴基础条件:地处地势较高、土层相对较薄,远离水源,依靠提水灌溉,扬程超过70米。 ⑵种植作物:为地瓜、大豆、花生等旱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⑶灌溉:水库、塘坝、机井、大口井,泵站提水,管道输水、蓄水池储水,软管灌溉。 ⑷排水:田面农沟排入自然冲沟。 山地丘陵引河井灌工程类型区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可开采条件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 ⑶灌溉:机井、大口井,泵站提水,管道输水、软管灌溉。 ⑷排水:灌排分设,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 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丘陵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 ⑶灌溉:水库、塘坝、河道拦蓄水量,水库自流或泵站提水,渠道或管道输水;田面漫灌或软管灌溉。 ⑷排水: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 续表3-3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二级工程类型区特征表 一级工程类型区 二级工程类型区 区域位置 灌溉排水工程特征 鲁西北冲积平原类型区 冲积平原引黄补源井灌工程类型区 菏泽市:全部(牡丹区、曹县、定陶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微山县:高楼镇、赵庙镇、西平镇、张楼镇。鱼台县:全部。任城区:喻屯镇、唐口、安居镇。梁山县:拳铺、徐华、马营、杨营、黑虎庙。小路口、赵堌堆、大路口、寿张集。惠民县:流坡坞镇商河县:全部。济阳县:全部。天桥区:桑梓店镇。德州市:全部(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陵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齐河县、临邑县、宁津县、庆云县)。聊城市:全部(东昌府区、临清市、阳谷县、莘县、茌平县、东阿县、冠县、高唐县)。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或灌排合一 ⑴基础条件:地处黄泛平原,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或微咸水,可开采条件相对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地瓜、大豆、花生等旱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⑶灌溉:沟渠引水蓄水,回补地下水,机井提水,管道输水,软管或喷滴灌溉。 ⑷排水: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 冲积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或灌排合一 ⑴基础条件:地处黄泛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或微咸水,可开采条件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 ⑶灌溉:沟渠引水蓄水,泵站提水,管道输水、软管灌溉。 ⑷排水:灌排分设或灌排合一,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 表3-3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二级工程类型区特征表 一级工程类型区 二级工程类型区 区域位置 灌溉排水工程特征 鲁西北山前平原类型区 山前倾斜平原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历城区:华山镇、王舍人镇、遥墙镇、董家镇、唐王镇。章丘市:黄河乡、高官寨镇、水寨镇、辛寨乡。广饶县:广饶镇、稻庄镇、大王镇、李鹊。高青县:全部。邹平县:焦平镇、长山镇、明华镇、韩店镇、孙镇、九户镇、码头乡、魏桥镇、台子镇。桓台县:果里镇、周家镇、新城镇、唐山镇、田庄镇、邢家镇、陈庄镇、马桥镇压、起风镇。博兴县:子营街办、旧城镇、庞家镇、湖滨镇、店子镇、曹王镇、兴福镇。昌邑市:都昌街办、奎聚街办。寿光市:化龙镇、孙家集街办、纪台镇、文家街办、圣城街办、洛城街办、稻田镇。潍城区:于河街办、交关街办、望留街办。坊子区:九龙街办。寒亭区:高里镇、开元街办、寒亭街办、朱里镇。奎文区:大虞街办、梨园街办、清地街办、南苑街办、二十里堡街办。昌乐县:尧沟镇。青州市:益都街办、高柳镇、车夏镇、谭坊镇。临淄区:齐都镇、皇城镇、风凰镇、梧台镇、朱台镇、敬仲镇。高窑市: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平度市:马戈庄镇、田庄镇、明村镇、以村镇、白桦镇、崔家集镇、蓼兰镇、万家镇、兰底镇、南村镇、李园街、同和街办、部庄镇。梁山县:小安山镇、馆驿镇、韩岗、韩垓镇。任城区:长沟镇、南张镇、许庄街办、二十里铺镇、李营镇、柳行镇、三贾街办、接庄镇、石桥镇。汶上县:全县(不包括军屯镇、白石镇)。宁阳县:车疏镇、泗店镇、分饮镇。东平县:沙河镇、彭集镇、新湖镇、州城镇。兖州市:全部。曲阜市:时庄镇、吴村镇、姚村镇、王庄乡、小雪镇、陵城镇。邹成市:中心店镇、平阳寺镇、北宿镇、唐村镇、郭里镇。微山县:马坡镇、鲁桥镇、留庄镇、欢城镇、前鲍楼、韩庄镇、微山岛。腾州市:龙阳镇、大坞镇、滨湖镇、姜屯镇、攸索镇、两岗镇、洪绪镇、鲍沟镇、张汪镇、官桥镇、车沙河镇、南沙河镇。薛城区:常庄、沙沟、周营、临城街办。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丘陵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 ⑶灌溉:水库、塘坝、河道拦蓄水量,水库自流或泵站提水,渠道或管道输水;田面漫灌或软管灌溉。 ⑷排水: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 山前倾斜平原井灌工程类型区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可开采条件一般。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 ⑶灌溉:机井、大口井,泵站提水,管道输水、软管灌溉。 ⑷排水:灌排分设,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4工程模式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是以灌排方式为基础,以工程组合方式为主要表现形式,针对不同类型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内容和工程类型。根据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的实施目的,结合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方向、土地利用结构、种植制度、灌溉方式、农田水利设施基础等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水土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使各类型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重点和工程组合模式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划分或构建工程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建立的全面性和制订标准的针对性、实用性,是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制订工程建设标准的基础,4.1工程模式构建方法根据划分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一级、二级类型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特点,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的建设目标,总结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以及农田防护工程的建设方式、建设特点以及对土地利用的改良方向;从分析田块结构布置形式、水资源蓄引利用方式、农田灌溉方式、渠道工程特征、农田排水方式、交通道路工程特性、防护林类型等方面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全省范围内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的类型及其不同模式的工程组合形式。4.2工程模式①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模式该工程区属低丘区,地势起伏较大,多为缓丘,平均海拔90~105m左右,远离水源,依靠提水灌溉,扬程超过70m。地下水为砂石、砂砾岩裂隙水,赋存于侵入构造风化裂隙以及大小岩脉侵入体旁侧和泥灰岩夹层中。山地丘陵区粗骨棕壤和普通棕壤呈复区分布,粗骨棕壤面积居多,土层较薄,保水保肥能力差。部分区域土壤主要为砂壤土,透气性较好,间有部分石碴土,大体厚度一般在30~60cm之间。土壤松散,浅棕色,土层较薄,保水保肥能力差。区域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冰雹、霜冻等。区域种植作物主要为地瓜、大豆、花生等旱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工程模式:非完全灌溉区,即灌排分设,提水灌溉。水源类型为地表水及地下水,水源工程为水库(塘坝)、拦河闸、大口井。泵站扬水,输水为明渠与有压管道,部分区域可蓄水池储水,田面喷溉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渠)林/梯田埂坎防护林。本工程类型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按照梯田、方田修筑、防护与坡面治理工程结合,沟道治理与水土保持工程结合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合的模式,配套实施田间道路整修、雨水积蓄灌溉、沟壑和坡面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完善灌、排水设施的配套,使得区域未利用土地得到全面开发利用,提高抗旱能力,中、低产田得到全面整治,防止和控制水土流失。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将项目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能力较高,生态环境良好,综合功能较强的农业区。②山地丘陵引河井灌溉程模式该工程区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属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地下岩溶发育程度及富水性一般,但水质良好,具农业灌溉开采价值。地下水流向与地表水流向大致相同,裂隙岩溶水的补给特征有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河流渗漏补给两种方式。区域种植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区域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冰雹、霜冻等。工程模式: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地表水为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淡水,泵站扬水,明渠与低压管道输水,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排或抽排,护路/护沟(渠)林/梯田埂坎防护林。本工程类型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按照梯田、方田修筑、防护与坡面治理工程结合,沟道治理与水土保持工程结合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合的模式,配套实施田间道路整修、雨水补源,机井提水灌溉。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完善灌、排水设施的配套,使得区域未利用土地得到全面开发利用,提高抗旱能力,中、低产田得到全面整治,防止和控制水土流失。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将项目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能力较高,生态环境良好,综合功能较强的农业区。③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模式该工程区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丘陵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区域种植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区域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冰雹、霜冻等。工程模式: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水源类型为地表水,水源工程为水库(塘坝)、拦河闸。输水采用明渠与有低压管道,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渠)林/梯田埂坎防护林。本工程类型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按照梯田、方田修筑、防护与坡面治理工程结合,沟道治理与水土保持工程结合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合的模式,配套实施田间道路整修、引库引河灌溉。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完善灌、排水设施的配套,使得区域未利用土地得到全面开发利用,提高抗旱能力,中、低产田得到全面整治,防止和控制水土流失。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将项目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能力较高,生态环境良好,综合功能较强的农业区。④滨海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模式该工程区地处滨海平原,地势较低、受海潮影响明显;分布有盐碱土、砂姜黑土及河潮土,土壤肥力一般。工程区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工程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冰雹、霜冻等。农田灌溉水源主要引用黄河水及当地河道建闸拦蓄的水量。通过黄河水、水库及沟渠调蓄水量、河道拦蓄水量,引黄自流或泵站提水灌溉,渠道或管道输水;田面漫灌或软管灌溉。农田排水主要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同时,满足改盐压碱要求。该灌排工程类型区模式完全灌溉区,即灌排分设或灌排合一。灌溉水源及工程类型为引黄河水并沟渠调蓄、河道拦蓄水量,引黄自流或泵站提水,渠道或管道输水,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或提排,护路护沟林,农田防护林。因此,该工程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要以土地平整工程与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结合;治碱盐碱地,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建设标准农田,合理布设排水沟渠,充分利用黄河及当地水资源,提高灌溉保证率及排涝标准,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按照“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合理布设排灌设施,控制地下水位,加速土壤脱盐,防止土壤返盐;加强农田防护林及沿海防护林网建设,改善土壤,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排水工程与防涝治碱工程结合的模式,提高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挖掘灌溉水源潜力,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抗御沥涝、盐碱灾害的能力。⑤冲积平原引黄补源井灌工程模式该工程区属华北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冬寒少雪、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晴日照长的自然特点。该工程区位于黄河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地表均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上部为全新统冲积相及冲积沼泽相沉积,岩性主要由轻亚粘土、粉砂、粘土等组成,地层内透镜体发育。下部为上更新统冲-洪积相堆积,岩性主要由亚粘土夹姜石、粉砂等组成,层厚均匀,层位稳定。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以粉细砂、细砂、中砂、粗砂为主,粉土、粉砂及少量含裂隙的粘性土,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降雨和灌溉入渗,辅以水河道侧渗。工程区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或微咸水,可开采条件相对较好。工程区种植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该灌排工程类型区模式为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或灌排合一。黄河从该工程区中心地带穿过,引用黄河水,创造了良好的引水条件。该工程区灌溉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引用黄河来水,通过沟渠引水、输水、蓄水,回补地下水,机井提水,输水采用明渠(沟)或低压管道,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管道输水,软管或喷滴灌溉。同时,该工程区河网发达,通过河道建闸拦蓄水量,管道输水,软管或喷滴灌溉。该工程区农田排水,由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然后采用自排与抽排方式入承泄区。因此,该工程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要以土地平整工程与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结合;治碱盐碱地,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建设标准农田,合理布设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通过引水、排水工程与防涝治碱工程结合的模式,提高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挖掘灌溉水源潜力,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抗御盐碱灾害的能力。⑥冲积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模式该工程区属华北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冬寒少雪、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晴日照长的自然特点。该工程区位于黄河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地表均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上部为全新统冲积相及冲积沼泽相沉积,岩性主要由轻亚粘土、粉砂、粘土等组成,地层内透镜体发育。下部为上更新统冲—洪积相堆积,岩性主要由亚粘土夹姜石、粉砂等组成,层厚均匀,层位稳定。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以粉细砂、细砂、中砂、粗砂为主,粉土、粉砂及少量含裂隙的粘性土,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降雨和灌溉入渗,辅以水河道侧渗。工程区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或微咸水,可开采条件一般。工程区种植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该灌排工程类型区模式为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或灌排合一。黄河从该工程区中心地带穿过,引用黄河水,创造了良好的引水条件。该工程区灌溉水源主要为引用黄河来水,当地拦河闸拦蓄的水量,通过沟渠引水、输水、蓄水,移动机具提水,管道或明渠输水,田面自流畦灌、软管或喷灌溉。该工程区农田排水,由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然后采用自排与抽排方式入承泄区。因此,该工程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要以土地平整工程与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结合;治碱盐碱地,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建设标准农田,合理布设灌溉渠道与排水沟,通过引水、排水工程与防涝治碱工程结合的模式,提高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挖掘灌溉水源潜力,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抗御盐碱灾害的能力。⑦山前倾斜平原引库引河灌溉工程模式该工程区地处为冲积、洪积平原的山前倾斜平原,地面坡度较陡。土壤肥力较好。区域种植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区域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冰雹、霜冻等。工程模式: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地表水为水库、塘坝、河道拦蓄水量,明渠与低压管道输水,泵站提水,明渠或低压管道输水,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林,农田防护林。本工程类型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按照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把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配套、田间道路整修、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有机结合的模式,“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进行农田整合和标准农田建设,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⑧山前倾斜平原井灌工程模式该工程区地处为冲积、洪积平原的山前倾斜平原,地面坡度较陡。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属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地下岩溶发育程度及富水性一般,水质良较好,具农业灌溉开采价值。地下水流向与地表水流向大致相同,裂隙岩溶水的补给特征有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河流渗漏补给两种方式。区域种植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区域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冰雹、霜冻等。工程模式: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灌溉水源为地下水,引河闸拦蓄的水量。明渠或低压管道输水,自流畦灌或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林,农田防护林。本工程类型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按照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把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配套、田间道路整修、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有机结合的模式,“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进行农田整合和标准农田建设,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及工程组合特征汇总表表1 序号 工程模式 工程组合特征 田块形式 水源类型 水源工程类型 取水方式 输水方式 灌溉方式 排水方式 渠系布局 路面材质 农田林网类型 1 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模式 梯田 地表水/地下水 水库(塘坝)/拦河闸/大口井 提水/自流 明渠/压力管道 喷灌/自流/管灌 排水沟自流 灌排分设 沥青//混凝土/泥结碎石/砂砾石/土质/ 护路/护沟(渠)林/梯田埂坎防护林 2 山地丘陵引河机井灌溉工程模式 梯田 地表水/地下水 拦河闸/机井 自流/提水 明渠/低压管道 喷灌/自流/管灌 排水沟自流 灌排分设 护路/护沟(渠)林/梯田埂坎防护林 3 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模式 梯田 地表水 水库(塘坝)/拦河闸 自流/提水 明渠/低压管道 喷灌/自流/管灌 排水沟自流 灌排分设 护路/护沟(渠)林/梯田埂坎防护林 4 滨海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模式 条田/方田 黄河水/地表水 引黄闸)/拦河闸 自流/提水 明渠/低压管道 喷灌/自流/管灌 沟(渠)自排沟(渠)抽排暗管提排 灌排分设/灌排合一 护路护沟林/农田防护林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及工程组合特征汇总表续表1 序号 工程模式 工程组合特征 田块形式 水源类型 水源工程类型 取水方式 输水方式 灌溉方式 排水方式 渠系布局 路面材质 农田林网类型 5 冲积平原引黄补源井灌工程模式 条田/方田 黄河水/地下水 引黄闸/机井 自流/提水 明渠/低压管道 喷灌/自流/管灌 自排/抽排 灌排分设/灌排合一 沥青//混凝土/泥结碎石/砂砾石/土质/其他(煤矸石、紫砂页岩等) 护路护沟林/农田防护林 6 冲积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模式 条田/方田 黄河水/地表水 引黄闸/拦河闸 自流/提水 明渠/低压管道 喷灌/自流/管灌 自排/抽排 灌排分设/灌排合一 护路护沟林/农田防护林 7 山前倾斜平原引库引河灌溉工程模式 梯田/条田 地表水 水库(塘坝)/拦河闸 自流/提水 明渠/低压管道 喷灌/自流/管灌 自排/抽排 灌排分设 护路护沟林/农田防护林 8 山前倾斜平原井灌工程模式 梯田/条田 地下水 机井 提水 低压管道 喷灌/管灌 自排/抽排 灌排分设 护路护沟林/农田防护林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东低山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类型区 位于胶东半岛,包括威海全部、烟台大部和青岛北部、东部地区。其中,威海市:环翠区、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的全部。烟台市:莱山区、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栖霞市、海阳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不包括土山镇、沙河镇)、蓬莱市、招远市、长岛县全部。青岛市:平度市的旧城镇、大田镇、大泽山镇。 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山区周围滨海一带还有宽窄不一小面积的剥蚀和冲积平原。丘陵地势平坦,高程在海拔200~300m之间变化。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年均降雨量700~850mm,年平均径流深250~260mm左右,年均蒸发量1000~1100mm。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山地丘陵区粗骨棕壤和普通棕壤呈复区分布,粗骨棕壤面积居多,土层较薄。保水保肥能力差。 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地不平整,水利设施不配套,土壤肥力较低,土壤肥力较低,水资源不稳定,灌溉保证率低,排水条件较好。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增辟灌溉水源,梯田或条田修筑、防护与坡面治理工程结合,合理布设渠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挖掘耕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与水土保持及发展旱作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按照“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非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水源类型为地表水及地下水,水源工程为水库(塘坝)、拦河闸、大口井。泵站扬水,输水为明渠与有压管道,田面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防护林。 灌溉保证率:非完全灌溉,相机灌溉。排涝标准:1d暴雨,1d排除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及建筑物:10a一遇;库岸式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⑴基础条件:地处地势较高、土层相对较薄,远离水源,依靠提水灌溉,扬程超过70m。 ⑵种植作物:为地瓜、大豆、花生等旱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附表2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续附表2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东低山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引河井灌工程类型区 位于胶东半岛,包括威海全部、烟台大部和青岛北部、东部地区。其中,烟台市:莱阳市西部平原区。青岛市:莱西市、即墨市的全部.胶州市的李哥庄镇;平度市的店子镇、麻兰镇、仁兆镇、古祝镇、祝沟镇。 山间河谷平原区高程为海拔50m左右,较大的平原有大沽河、胶莱河等河谷平原以及滨海平原;还有莱阳、桃村等局部盆地。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度特征,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年均降雨量700~850mm,年平均径流深250~260mm左右,年均蒸发量1000~1100mm。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山地丘陵区粗骨棕壤和普通棕壤呈复区分布,粗骨棕壤面积居多,土层较薄;河谷平原以褐土、潮土为主并有部分潮土,土壤肥力较好。 渠系布置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灌排设施不配套。现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退化严重,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较大;农地中道路、沟渠、田坎占地面积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合理布设渠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挖掘耕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与水土保持及发展旱作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按照“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全灌溉区:灌排分设。地表水为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淡水,泵站扬水,明渠与低压管道输水,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排或抽排,农田防风林与护路护沟林防护。 灌溉保证率:50%~75%排涝标准:1d暴雨,1d排除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建筑物:10a一遇岸堤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可开采条件一般。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续附表2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东低山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位于胶东半岛,包括威海全部、烟台大部和青岛北部、东部地区。其中,威海市:环翠区、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的全部。烟台市:莱山区、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栖霞市、海阳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不包括土山镇、沙河镇)、蓬莱市、招远市、长岛县全部。青岛市:莱西市、即墨市的全部.胶州市的李哥庄镇;平度市的店子镇、麻兰镇、仁兆镇、古祝镇、祝沟镇、旧城镇、大田镇、大泽山镇。 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山区周围滨海一带还有宽窄不一的剥蚀和冲积平原。山间河谷平原区高程为海拔50m左右,较大的平原有大沽河、胶莱河等河谷平原以及滨海平原;还有莱阳、桃村等局部盆地。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度特征,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年均降雨量700~850mm,年平均径流深250~260mm左右,年均蒸发量1000~1100mm。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山间河谷平原以褐土、潮土为主并有部分潮土,土壤肥力一般。 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地不平整,水利设施不配套,土壤肥力较低,水资源不稳定,灌溉保证率低,河谷及山间平原区渠系布置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灌排设施不配套。现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退化严重,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较大;农地中道路、沟渠、田坎占地面积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低山、丘陵区增辟灌溉水源,合理布设渠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土地整理与水土保持及发展旱作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山间河谷平原增强区域排洪能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挖掘耕地整理潜力。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按照“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水源类型为地表水,水源工程为水库(塘坝)、拦河闸。输水采用明渠与有低压管道,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防护林。 灌溉保证率:50%~75%排涝标准:1d暴雨,2d排除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建筑物:10a一遇岸堤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丘陵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续附表2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北滨海平原类型区 滨海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东营市: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全部,广饶县大部(不包括:稻庄镇、李鹊镇)。潍坊市:昌邑市的龙池镇、柳瞳镇;寒亭区的固堤镇、央子街办事处镇、大家办事处;寿光市的田柳镇、台头镇、侯镇、营里镇、羊口镇。平度市:新河镇、灰阜镇。德州市:庆云县的尚堂镇、中丁乡、常家镇、徐园子乡、严务乡、崔口镇。烟台市:土山镇、沙河镇.滨州市:滨城区的滨北镇、秦皇台乡、堡集镇、尚集乡、梁才镇、阳信县的河流镇、高店镇、芳店镇、水落坡乡、翟王镇;惠民县的何坊乡.博兴县的陈户镇、吕艺镇、纯化镇、乔庄镇;广饶县的石村镇、丁庄镇、稻庄镇、西刘桥镇、大码头镇、花官乡、陈宫乡。 滨海平原,倾斜、波状平原。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度特征,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年均降雨量600~700mm,年均蒸发量1000~1100mm。 分布有盐碱土、砂姜黑土及河潮土。土壤肥力较好。 地处滨海平原,地势较低、受海潮影响明显,排灌设施不健全,土壤含盐量高,存在一定渍害,土壤肥力一般。地表水为黄河水、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咸水,难以利用,引黄引河灌溉,灌溉保证率低。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充分利用黄河及当地水资源,提高灌溉保证率及排涝标准,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按照“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合理布设排灌设施,控制地下水位,加速土壤脱盐,防止土壤返盐;加强农田防护林及沿海防护林网建设,改善土壤,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或灌排合一。灌溉水源及工程类型为引黄河水并沟渠调蓄、河道拦蓄水量,引黄自流或泵站提水,渠道或管道输水,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或提排,护路护沟防护林。 灌溉保证率:50%~75%排涝标准:1d暴雨,2d排除排渍标准:棉花种植区,地下水位>1.5m;其他土地利用区,地下水位>1.0m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建筑物:10a一遇,岸堤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⑴基础条件:地处滨海平原,地势较低、受海潮影响明显,分布有盐碱土、砂姜黑土及河潮土,土壤肥力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续附表2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中南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水保旱作灌溉工程类型区 包括临沂、日照、莱芜市全部,济南、淄博、枣庄、泰安、潍坊市大部,青岛西部,济宁湖东等地区。其中,东平县:接山乡、大羊乡、梯门乡、老湖镇。汶上县:军屯乡、白石乡、蒋集镇、埕城镇、鹤山乡、伏山镇。曲阜市:南辛镇、防山镇、董家庄。邹城市:香城镇、张庄镇、城前镇、大东镇、田黄镇、城前镇、峰山镇、看庄镇。滕州市:界河镇、木石镇、羊庄镇、东郭镇。薜城区:兴仁街办、南石镇、陶庄镇、邹坞镇。峄城区:吴村办、峨山乡、榴园镇、阴平镇、左邵镇。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泯沟镇、邳庄镇。胶州市:全部(不包括李哥庄镇)。高密市:全部(不包括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昌邑市:饮马镇、北孟镇。潍城区:望留街办。昌乐市:全部(不包括尧沟镇)。青州市:全部(不包括高柳镇、何官镇、东夏镇、谭坊镇)。临淄区:全部(不包括梧台镇、朱台镇、敬仲镇、皇城镇、凤凰镇)。张店区:全部。邹平市:青阳镇、西董镇、好生镇、临池镇。章丘市:全部(不包括黄河乡、高官寨镇、水寨镇、辛寨镇)。历城区:全部(不包括华山镇、王舍人镇、董家镇、唐王镇、遥墙镇、郭店镇)。 主要为山地丘陵地貌,并有山间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年均降雨量600~850mm,年均蒸发量900~1200mm。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以棕壤为主,褐土次之。土壤肥力一般。 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地不平整,水利设施不配套,土壤肥力较低,土壤肥力较低,水资源不稳定,灌溉保证率低。农地中道路、沟渠、田坎占地面积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增辟灌溉水源,梯田或条田修筑、防护与坡面治理工程结合,合理布设渠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挖掘耕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与水土保持及发展旱作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按照“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水源类型为地表水及地下水,水源工程为水库(塘坝)、拦河闸、大口井。输水采用明渠与有压管道,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防护林。 灌溉保证率:非完全灌溉,相机灌溉。排涝标准:1d暴雨,1d排除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及建筑物:10a一遇;库岸式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⑴基础条件:地处地势较高、土层相对较薄,远离水源,依靠提水灌溉,扬程超过70m。 ⑵种植作物:为地瓜、大豆、花生等旱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续附表2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中南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引河井灌工程类型区 包括临沂、日照、莱芜市全部,济南、淄博、枣庄、泰安、潍坊市大部,青岛西部,济宁湖东等地区。其中,东平县:接山乡、大羊乡、梯门乡、老湖镇。汶上县:军屯乡、白石乡、蒋集镇、埕城镇、鹤山乡、伏山镇。曲阜市:南辛镇、防山镇、董家庄。邹城市:香城镇、张庄镇、城前镇、大东镇、田黄镇、城前镇、峰山镇、看庄镇。滕州市:界河镇、木石镇、羊庄镇、东郭镇。薜城区:兴仁街办、南石镇、陶庄镇、邹坞镇。峄城区:吴村办、峨山乡、榴园镇、阴平镇、左邵镇。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泯沟镇、邳庄镇。胶州市:全部(不包括李哥庄镇)。高密市:全部(不包括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昌邑市:饮马镇、北孟镇。潍城区:望留街办。昌乐市:全部(不包括尧沟镇)。青州市:全部(不包括高柳镇、何官镇、东夏镇、谭坊镇)。临淄区:全部(不包括梧台镇、朱台镇、敬仲镇、皇城镇、凤凰镇)。张店区:全部。邹平市:青阳镇、西董镇、好生镇、临池镇。章丘市:全部(不包括黄河乡、高官寨镇、水寨镇、辛寨镇)。历城区:全部(不包括华山镇、王舍人镇、董家镇、唐王镇、遥墙镇、郭店镇)。 主要为山间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年均降雨量600~850mm,年均蒸发量900~1200mm。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主要为普通棕壤、潮棕壤复区及潮褐土、淋溶褐土复区,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土层深厚,耕作性能良好,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高产基地。 渠系布置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灌排设施不配套。现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退化严重,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较大;农地中道路、沟渠、田坎占地面积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梯田或条田修筑、防护与坡面治理工程结合,合理布设渠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挖掘耕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与水土保持及发展旱作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按照“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地表水为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淡水,河道中下游水量较丰富,可开采条件一般,明渠与低压管道引河流或地下水,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排与抽排结合排水,农田防风林与护路护沟林防护。 灌溉保证率:50%~75%排涝标准:1d暴雨,1d排除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建筑物:10a一遇岸堤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可开采条件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续附表2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中南丘陵山地类型区 山地丘陵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包括临沂、日照、莱芜市全部,济南、淄博、枣庄、泰安、潍坊市大部,青岛西部,济宁湖东等地区。其中,东平县:接山乡、大羊乡、梯门乡、老湖镇。汶上县:军屯乡、白石乡、蒋集镇、埕城镇、鹤山乡、伏山镇。曲阜市:南辛镇、防山镇、董家庄。邹城市:香城镇、张庄镇、城前镇、大东镇、田黄镇、城前镇、峰山镇、看庄镇。滕州市:界河镇、木石镇、羊庄镇、东郭镇。薜城区:兴仁街办、南石镇、陶庄镇、邹坞镇。峄城区:吴村办、峨山乡、榴园镇、阴平镇、左邵镇。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泯沟镇、邳庄镇。胶州市:全部(不包括李哥庄镇)。高密市:全部(不包括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昌邑市:饮马镇、北孟镇。潍城区:望留街办。昌乐市:全部(不包括尧沟镇)。青州市:全部(不包括高柳镇、何官镇、东夏镇、谭坊镇)。临淄区:全部(不包括梧台镇、朱台镇、敬仲镇、皇城镇、凤凰镇)。张店区:全部。邹平市:青阳镇、西董镇、好生镇、临池镇。章丘市:全部(不包括黄河乡、高官寨镇、水寨镇、辛寨镇)。历城区:全部(不包括华山镇、王舍人镇、董家镇、唐王镇、遥墙镇、郭店镇)。 主要为山地丘陵地貌,并有山间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年均降雨量600~850mm,年均蒸发量900~1200mm。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山丘区土壤以粗屑质褐土和棕壤土复合镶嵌分布,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肥力差;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主要为普通棕壤、潮棕壤复区及潮褐土、淋溶褐土复区,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土层深厚,耕作性能良好,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高产基地。 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地不平整,水利设施不配套,土壤肥力较低,水资源不稳定,灌溉保证率低,河谷平原区渠系布置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灌排设施不配套。现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退化严重,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较大;农地中道路、沟渠、田坎占地面积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低山、丘陵区增辟灌溉水源,合理布设渠系,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土地整理与水土保持及发展旱作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山间河谷平原增强区域排洪能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挖掘耕地整理潜力。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按照“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水源类型为地表水,水源工程为水库(塘坝)、拦河闸。输水采用明渠与有低压管道,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防护林。 灌溉保证率:50%~75%排涝标准:1d暴雨,2d排除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建筑物:10a一遇岸堤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⑴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丘陵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续附表2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西北冲积平原类型区 冲积平原引黄补源井灌工程类型区 包括鲁北德州、聊城全部和济南、滨州、东营的黄河以北地区,鲁西南菏泽全部和济宁湖西地区。其中,菏泽市:全部(牡丹区、曹县、定陶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微山县:高楼镇、赵庙镇、西平镇、张楼镇。鱼台县:全部。任城区:喻屯镇、唐口、安居镇。梁山县:拳铺、徐华、马营、杨营、黑虎庙。小路口、赵堌堆、大路口、寿张集。惠民县:流坡坞镇商河县:全部。济阳县:全部。天桥区:桑梓店镇。德州市:全部(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陵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齐河县、临邑县、宁津县、庆云县)。聊城市:全部(东昌府区、临清市、阳谷县、莘县、茌平县、东阿县、冠县、高唐县)。 黄泛平原。本区为黄河泛滥沉积而成,沉积物交错分布,岗、坡、洼、沙丘、风沙地相间,微地貌复杂。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年降雨量550~600mm,年均蒸发量1000~1300mm。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土壤多为潮土,洼地为粘土,土壤颗粒细、结构松散。土壤肥力较好。 土壤多为潮土,并有盐渍化的威胁;地表水主要为黄河水,但距引黄渠首较远,河道拦蓄水量有限。浅层地下水为淡水或微咸水。灌溉保证率低,区域排水条件差,旱涝灾害威胁较大。现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退化严重,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较大;农地中道路、沟渠、田坎占地面积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土地平整、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充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及当地地表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强区域排涝泄洪能力;通过“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提高土壤肥力,实施生物土壤改良,挖掘耕地整理潜力,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或灌排合一。水源类型主要为地下水,黄河水通过沟渠,回补地下水,机井提水,输水采用明渠(沟)或低压管道,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防护林。 灌溉保证率:50%~75%排涝标准:1d暴雨,2d排除排渍标准:棉花种植区,地下水位>1.5m;其他土地利用区,地下水位>1.0m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建筑物:10a一遇,岸堤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⑴基础条件:地处黄泛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或微咸水,可开采条件较好。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续附表2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西北冲积平原类型区 冲积平原引黄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包括鲁北德州、聊城全部和济南、滨州、东营的黄河以北地区,鲁西南菏泽全部和济宁湖西地区。其中,菏泽市:全部(牡丹区、曹县、定陶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微山县:高楼镇、赵庙镇、西平镇、张楼镇。鱼台县:全部。任城区:喻屯镇、唐口、安居镇。梁山县:拳铺、徐华、马营、杨营、黑虎庙。小路口、赵堌堆、大路口、寿张集。惠民县:流坡坞镇商河县:全部。济阳县:全部。天桥区:桑梓店镇。德州市:全部(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陵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齐河县、临邑县、宁津县、庆云县)。聊城市:全部(东昌府区、临清市、阳谷县、莘县、茌平县、东阿县、冠县、高唐县)。 黄泛平原。本区为黄河泛滥沉积而成,沉积物交错分布,岗、坡、洼、沙丘、风沙地相间,微地貌复杂。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年降雨量550~600mm,年均蒸发量1000~1300mm。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土壤多为潮土,洼地为粘土,土壤颗粒细、结构松散。土壤肥力较好。 土壤多为潮土,并有盐渍化的威胁;水资源不稳定,地表水为黄河水、河道拦蓄水量。地下水为咸水,难以利用。灌溉保证率低,区域排水条件差,旱涝灾害威胁较大。现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退化严重,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较大;农地中道路、沟渠、田坎占地面积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土地平整、配套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充分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及当地地表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强区域排涝泄洪能力;通过“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提高土壤肥力,实施生物土壤改良,挖掘耕地整理潜力,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或灌排合一。灌溉水源及工程类型为引黄河水并沟渠调蓄、河道拦蓄水量,引黄自流或泵站提水,渠道或管道输水,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或提排,护路护沟防护林。 灌溉保证率:50%~75%排涝标准:1d暴雨,2d排除排渍标准:棉花种植区,地下水位>1.5m,其他土地利用区,地下水位>1.0m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建筑物:10a一遇,岸堤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⑴基础条件:地处黄泛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好,浅层地下水为微咸水或咸水,难以利用。 ⑵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续附表2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西北山前平原类型区 山前倾斜平原引库引河灌溉工程类型区 位于济南市东北部,淄博、潍坊、青岛北部、烟台西北部与滨州中南部、东营南部交汇区域。其中:历城区:华山镇、王舍人镇、遥墙镇、董家镇、唐王镇。章丘市:黄河乡、高官寨镇、水寨镇、辛寨乡。广饶县:广饶镇、稻庄镇、大王镇、李鹊。高青县:全部。邹平县:焦平镇、长山镇、明华镇、韩店镇、孙镇、九户镇、码头乡、魏桥镇、台子镇。桓台县:果里镇、周家镇、新城镇、唐山镇、田庄镇、邢家镇、陈庄镇、马桥镇压、起风镇。博兴县:子营街办、旧城镇、庞家镇、湖滨镇、店子镇、曹王镇、兴福镇。昌邑市:都昌街办、奎聚街办。寿光市:化龙镇、孙家集街办、纪台镇、文家街办、圣城街办、洛城街办、稻田镇。潍城区:于河街办、交关街办、望留街办。坊子区:九龙街办。寒亭区:高里镇、开元街办、寒亭街办、朱里镇。奎文区:大虞街办、梨园街办、清地街办、南苑街办、二十里堡街办。昌乐县:尧沟镇。青州市:益都街办、高柳镇、车夏镇、谭坊镇。临淄区:齐都镇、皇城镇、风凰镇、梧台镇、朱台镇、敬仲镇。高窑市: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平度市:马戈庄镇、田庄镇、明村镇、以村镇、白桦镇、崔家集镇、蓼兰镇、万家镇、兰底镇、南村镇、李园街、同和街办、部庄镇。梁山县:小安山镇、馆驿镇、韩岗、韩垓镇。任城区:长沟镇、南张镇、许庄街办、二十里铺镇、李营镇、柳行镇、三贾街办、接庄镇、石桥镇。汶上县:全县(不包括军屯镇、白石镇)。宁阳县:车疏镇、泗店镇、分饮镇。东平县:沙河镇、彭集镇、新湖镇、州城镇。兖州市:全部。曲阜市:时庄镇、吴村镇、姚村镇、王庄乡、小雪镇、陵城镇。邹成市:中心店镇、平阳寺镇、北宿镇、唐村镇、郭里镇。微山县:马坡镇、鲁桥镇、留庄镇、欢城镇、前鲍楼、韩庄镇、微山岛。腾州市:龙阳镇、大坞镇、滨湖镇、姜屯镇、攸索镇、两岗镇、洪绪镇、鲍沟镇、张汪镇、官桥镇、车沙河镇、南沙河镇。薛城区:常庄、沙沟、周营、临城街办。 为冲积、洪积平原的山前倾斜平原,地面坡度较陡。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年均降雨量600~850mm,年均蒸发量1000~1200mm。 分布有棕壤土、褐土,以褐土类土壤为主。土壤肥力较好。 现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退化严重,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较大;农地中道路、沟渠、田坎占地面积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按照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把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配套、田间道路整修、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有机结合的模式,“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进行农田整合和标准农田建设,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地表水为水库、塘坝、河道拦蓄水量,明渠与低压管道输水,泵站提水,明渠或低压管道输水,田面自流畦灌、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林防护。 灌溉保证率:50%~75%排涝标准:1d暴雨,1d排除;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建筑物:10a一遇,岸堤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1)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区、山间盆地,丘陵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 (2)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续附表2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特征汇总表 省级类型区 分布地理位置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条件 土地利用限制性条件 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和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模式 关键指标 一级区 二级区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土壤类型 鲁西北山前平原类型区 山前倾斜平原井灌工程类型区 位于济南市东北部,淄博、潍坊、青岛北部、烟台西北部与滨州中南部、东营南部交汇区域。其中:历城区:华山镇、王舍人镇、遥墙镇、董家镇、唐王镇。章丘市:黄河乡、高官寨镇、水寨镇、辛寨乡。广饶县:广饶镇、稻庄镇、大王镇、李鹊。高青县:全部。邹平县:焦平镇、长山镇、明华镇、韩店镇、孙镇、九户镇、码头乡、魏桥镇、台子镇。桓台县:果里镇、周家镇、新城镇、唐山镇、田庄镇、邢家镇、陈庄镇、马桥镇压、起风镇。博兴县:子营街办、旧城镇、庞家镇、湖滨镇、店子镇、曹王镇、兴福镇。昌邑市:都昌街办、奎聚街办。寿光市:化龙镇、孙家集街办、纪台镇、文家街办、圣城街办、洛城街办、稻田镇。潍城区:于河街办、交关街办、望留街办。坊子区:九龙街办。寒亭区:高里镇、开元街办、寒亭街办、朱里镇。奎文区:大虞街办、梨园街办、清地街办、南苑街办、二十里堡街办。昌乐县:尧沟镇。青州市:益都街办、高柳镇、车夏镇、谭坊镇。临淄区:齐都镇、皇城镇、风凰镇、梧台镇、朱台镇、敬仲镇。高窑市:夏庄镇、姜庄镇、大牟家镇。平度市:马戈庄镇、田庄镇、明村镇、以村镇、白桦镇、崔家集镇、蓼兰镇、万家镇、兰底镇、南村镇、李园街、同和街办、部庄镇。梁山县:小安山镇、馆驿镇、韩岗、韩垓镇。任城区:长沟镇、南张镇、许庄街办、二十里铺镇、李营镇、柳行镇、三贾街办、接庄镇、石桥镇。汶上县:全县(不包括军屯镇、白石镇)。宁阳县:车疏镇、泗店镇、分饮镇。东平县:沙河镇、彭集镇、新湖镇、州城镇。兖州市:全部。曲阜市:时庄镇、吴村镇、姚村镇、王庄乡、小雪镇、陵城镇。邹成市:中心店镇、平阳寺镇、北宿镇、唐村镇、郭里镇。微山县:马坡镇、鲁桥镇、留庄镇、欢城镇、前鲍楼、韩庄镇、微山岛。腾州市:龙阳镇、大坞镇、滨湖镇、姜屯镇、攸索镇、两岗镇、洪绪镇、鲍沟镇、张汪镇、官桥镇、车沙河镇、南沙河镇。薛城区:常庄、沙沟、周营、临城街办。 为冲积、洪积平原的山前倾斜平原,地面坡度较陡。 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界限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年均降雨量600~850mm,年均蒸发量1000~1200mm。 分布有棕壤土、褐土,以褐土类土壤为主。土壤肥力较好。 现有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退化严重,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较大;农地中道路、沟渠、田坎占地面积较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雹灾和风灾,特别是旱灾最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 按照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统一规划,把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配套、田间道路整修、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有机结合的模式,“田、沟、渠、路、林”结合的模式综合整治,进行农田整合和标准农田建设,从而提升农田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完全灌溉区:灌排分设。灌溉水源为地下水,灌溉工程为机井。机井提取地下水,明渠或低压管道输水,自流或喷灌或软管灌溉,田面农沟排入主干排水沟,自流排水,护路护沟林防护。 灌溉保证率:50%~75%排涝标准:1d暴雨,1d排除防洪标准:灌排渠沟建筑物:10a一遇,岸堤泵站工程:20a一遇渠系水利用系数:≥0.85水质标准: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差小于10℃ (1)基础条件:地处河道中下游平原、山间盆地,地势较低,土壤肥力较好,地下水为淡水,可开采条件较好。 (2)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对明显。PAGE
/
本文档为【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