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报告

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报告

2023-04-15 6页 doc 28KB 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天涯明月

暂无简介

举报
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报告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七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七果蝇的伴性遗传09级生物技术2班中午组李昭慧汪琼燕一、目的一、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置方式;二、正确熟悉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的不同。二、原理1910年,摩尔根在实验室中无数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蝇。让这只白眼雄蝇与野生红眼雌蝇交配,F1尽是红眼果蝇。让F1的雌雄个体彼此交配,则F2果蝇中有3/4为红眼,1/4为白眼,但所有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的。这表明,白眼这种性状与性别相连系,外祖父的性状通过母亲遗传给儿子。这种与性别相连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就是伴性遗传。摩尔根等对这种遗传方式...
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报告
果蝇伴性遗传实验篇一:实验七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七果蝇的伴性遗传09级生物技术2班中午组李昭慧汪琼燕一、目的一、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置方式;二、正确熟悉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的不同。二、原理1910年,摩尔根在实验室中无数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蝇。让这只白眼雄蝇与野生红眼雌蝇交配,F1尽是红眼果蝇。让F1的雌雄个体彼此交配,则F2果蝇中有3/4为红眼,1/4为白眼,但所有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的。这明,白眼这种性状与性别相连系,外祖父的性状通过母亲遗传给儿子。这种与性别相连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就是伴性遗传。摩尔根等对这种遗传方式的解释是: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动物,控制白眼的隐性基因(W)位在X性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却没有它的等位基因。若是这种解释是对的,那么白眼雄蝇就应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其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F1杂型合子(Ww)雌蝇则应产生两种卵子: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红眼基因(W);另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后者若与白眼雄蝇回交,应产生1/4红眼雌蝇,1/4红眼雄蝇,1/4白眼雌蝇,1/4白眼雄蝇。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一样,表明白眼基因(W)确在X染色体上。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类型•雌蝇细胞内有2条X染色体,为同配性别(XX),雄蝇为XY是异配性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其遗传进程中,其性状表达规律老是与性别有关.因此,把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性状的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代雌雄均为红眼果蝇,F1代彼此交配,F2代则雌性均为红眼,雄性红眼:白眼二1:1;相反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F1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都是白眼,F1彼此交配得F2代,雌蝇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蝇红眼与白眼比例亦为1:1。由此可见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雌雄性别有关系。伴性遗传可归纳为下列规律:1.当同配性别的性染色体(如哺乳类等为XX为雌性,鸟类ZZ为雄性)传递纯合显性基因时,F1雌、雄个体都为显性性状。F2性状的分离呈3显性:1隐性;性别的分离呈1雌:1雄。其中隐性个体的性别与祖代隐性体一样,即1/2的外孙与其外祖父具有相同的表型特征。2•当同配性别的性染色体传递纯合体隐性基因时,F1表现为交叉遗传,即母亲的性状传递给儿子,父亲的性状传递给女儿,F2中,性状与性别的比例均表现为1:1。3•存在于Y染色体不同区段上的基因在进行伴性遗传实验时,也会出现例外个体,即在B杂交组合,F1代中出现不该该出现的雌性白眼,这是由于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造成的,不过这种情况极为罕有,约几千个个体中才有一个。三、仪器、设备、试剂及材料一、器材恒温培育箱,双筒解剖镜,架盘天平,高压灭菌锅,培育瓶,麻醉瓶,白瓷板,毛笔,镊子,棉花塞。二、试剂乙醚,丙酸,酵母粉,玉米面,琼脂条,葡萄糖,蒸馏水。3、材料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品系,野生型红眼(+)和突变型白眼(whiteeye,w)•决定黑腹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一对等位基因.四、步骤一、配制培育基果蝇培育基配方:A:糖6.2克,加琼脂0.62克,再加水38mm煮沸溶解;B:玉米粉8.25克,加水38mm,加热搅拌均匀,再加0・7克酵母粉;A和B混合加热成糊状后加0.5mm丙酸,即可分装到培育瓶中。倒入培育基的厚度约2厘米,在培育基中插入一张消过毒的干燥硬纸片,以扩大果蝇的活动场所。将培育瓶置入高温高压灭菌锅内,以121°C,1.5大气压消毒30分钟。消毒完成后,待灭菌锅内压力降至常压后开启锅盖使其半开,再以灭菌锅干燥培育瓶之棉塞30分钟,完成后掏出使其冷却备用。待培育基冷却后,用酒精棉花擦去瓶壁上的水珠。因为瓶里有了积水,移入的果蝇容易淹死或粘住。二、搜集处女蝇雌果蝇自羽化开始10小时之内尚未成熟而无交配能力。选择处女蝇时,先把培育瓶中的老果蝇全数除去,搜集10小时之内羽化出来的新果蝇,麻醉后用放大镜在百瓷板上将果蝇雌雄分开,这时取得的雌果蝇应该全数都是处女蝇。若是要验证选取的处女蝇是不是准确,先不要放入雄蝇,3天后看雌蝇是不是产卵,若是产卵就不是处女蝇了。3、接种依照无菌操作技术,一手持培育瓶,一手持广口瓶,轻轻地旋转广口瓶棉塞,使果蝇掉离棉塞,迅速取下两瓶的棉塞,瓶口相对,培育瓶在上,果蝇触角根部的感觉神经能和人类的耳朵一样感知声音和重力,受惊吓后会向上逃走,轻轻敲击广口瓶,果蝇会陆续飞入培育瓶,塞好瓶口,进行伴性遗传杂交时,应该同时配置正交和反交实验组合.因为决定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正,反交的结果会出现性状和性别的不同.在果蝇培育前,要在杂交培育瓶上贴上标签,标明实验题目,杂交组合,杂交日期,实验者姓名.最后,把培育瓶放在20〜25°C恒温培育箱内饲养果蝇.标签如下:4、去亲本:果蝇饲养几天以后,肉眼可见培育瓶中出现了幼虫和蛹,这时可以将亲本移出,以防亲本与F1果蝇混杂,影响实验结果。五、F1代性状观察和统计:再通过几天饲养以后,培育瓶中会陆续羽化出F1代果蝇,仔细观察F1代果蝇性状,统计正,反交F1代表型性状的观察结果,并将结果填入表六、F1代自交:把正交实验取得的F1代果蝇转入一个新培育瓶中进行彼此交配,把反交实验取得的F1代果蝇也转入一个新培育瓶中进行互交(不需挑选处女蝇),以期取得F2代.7、去亲本:通过7〜8天的培育,当培育瓶里出现了F2代幼虫和蛹时,把培育瓶里的成蝇转移出去,避免与F2代果蝇混杂.八、F2代性状观察和统计:再通过几天饲养以后,F2代果蝇会陆续羽化来,仔细观察F2代果蝇的性状,统计正,反交F2代表型性状的观察结果,并将结果填入表格。篇二:果蝇杂交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实验日期:XX年9月28日-XX年10月20日小组编号:周五5组小组成员:白坦蹊陈朱媛呼波王启明【摘要】实验利用果蝇,这一常常利用的遗传学模式生物,进行杂交实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基因连锁互换等遗传学规律。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卡方查验,对三隐性状中的基因遗传距离进行了计算,证明实验数据大体符合假设的。【实验原理】一、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中维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理论上配子分离比是1:1,F2代基因型分离比是1:2:1,若显性完全,F2代表型分离比是3:1。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正常体色对黑体完全显性,用正常体色果蝇与黑体果蝇交配,取得F1代都是正常体色,F1代雌雄个体之间彼此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两种表现型。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进程中,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派到配子中去,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F2代是自由组合的,在杂种第二代表型分离比就呈9:3:3:1。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正常体色对黑体完全显性,控制眼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用黑体红眼果蝇(口与正常体色白眼果蝇(®交配,取得F1代都是正常体色,F1代雌雄个体之间彼此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四种表现型。3.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它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关,因此称为伴性遗传。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雌蝇为XX雄蝇为XY。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瞅W)对白眼(w)为完全显性。当红眼雌蝇与1.白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雄性果蝇都为红眼,F2代雌性果蝇都是红眼,雄性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为红眼,而雄性果蝇为白眼,此现象又称为绞花式遗传,F2代雌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也是1:1。4.连锁与互换定律连锁是指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路而遗传的现象;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互换,从而引发相应基因间的互换与重组。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基因之间可以发生必然频度的互换,因此在子代中将发现必然频度的重组型,但一般比亲组型少得多。5.基因定位基因定位就是肯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肯定基因的位置主如果肯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而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互换值来表示的。只要准确地估算出互换值,并肯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就可以够把它们标志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6.三点测交三点测交是基因定位最常常利用的方式,它是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测交,同时肯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二、果蝇的生活史与雌雄识别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持续的发育阶段(图1)。卵:卵白色,长椭圆形,长约0・5mm,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它能使卵附着在柔软的食物上,不至于深陷到食物中去。幼虫: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通过两次蜕皮到第三龄期,本长可达4〜5mm。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一端稍尖为头部,而且有一黑点即口器;稍后有一对半透明的唾腺,每条唾腺前有一条唾腺管向前延伸,然后会合成一条导管通向消化道。神经节位于消化道前端的上方。蛹:幼虫生活七天左右即化蛹,化蛹前从培育基中爬出附在瓶壁上,渐次形成一个棱形的蛹。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成深褐色,这就显示即将羽化了。成虫:刚羽化出的果蝇,身本狭长,翅尚未展开,身本较白嫩,此时野生型本色与黑檀本本色都是一样的,没有多大区别。不久,蝇本变成粗短椭圆形,双翅展开,本色加深,如野生型果蝇的本色成为灰褐色。图1果蝇的生活史果蝇雌雄的识别本型雌果蝇本型较大,雄果蝇较小;腹部结尾雌性腹部椭圆,结尾稍尖,雄性结尾钝圆;3)腹部背面雌性有明显5条黑色条纹,雄性有三条,前两条细,后一条宽,延至腹面,肉眼看其腹部结尾呈现一明显黑点。4)腹部腹面雌性有较明显的6个腹片,雄性有4个腹片。5)性梳雄性第一对足的跗节基部外侧有黑色鬃毛状性梳(图3-3),雌性则无。6)性梳的有无,是辨别雌雄性果蝇的明显标志之一【实验材料与方式】一、实验材料1.2.3.用具:显微镜,麻醉瓶,培育瓶,滤纸,毛笔,标签,恒温培育箱材料:檀黑体突变型果蝇原种(e)、三隐(白眼、小翅、卷刚毛)突变型果蝇原种(m)药品:乙醚,乙醇,培育基二、实验步骤杂交组合亲本:正交(m雌xe雄),反交(e雌xm雄)正交产生的F1代继续杂交,产生F2代。2.第二步:(9.28-9.30)搜集处女蝇搜集方式:)放飞成蝇(生长好、接近羽化蛹多者))清除成蝇后的10小时内搜集处女蝇3.杂交接种(第二天就要检查,如有死亡及时补救)。杂交瓶上注明:杂交组合、实验日期、实验者姓名。部份蛹变黑,F1即将孵出前,移出亲本蝇。亲本蝇冻存(为避免失败,可留存活蝇适那时间),配制新培育基,用于F1同胞交配。F1代果蝇的观察和交配。F1代果蝇孵出7-9d观察统计F1,并选10-20对再杂交于6.—个或多个新瓶。F1杂交一周后,移出F1代果蝇。亲本蝇冻存。第一只F2代果蝇出现后10天内,观察、统计F2代的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及分析】一、杂交结果杂交取得的果蝇形状数据见表一、表2。1.伴性遗传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查验1)图谱分析正交反交P:EEXwXw(正常体色、白眼、雌)xeeXWY(黑檀体、红眼、雄)eeXWXW(黑檀体、红眼、雌)xXWY(正常体色、白眼、雄)F1:EeXWXw(正常体色、红眼、雌)EeXwYEeXWXw(正常体色、红眼、雌)EeXWY(正常体色、红眼、雌)理论:1:11:1实际:23:2715:14F2:实际:2)适合度考试单从上面的分析中咱们很宝贵出结论,所以咱们再利用适合度考试来进一步分析。首先分析眼色的伴性遗传:通过适合度考试,可以发现,针对正反交F1代,正交F2代所做的3次适合度考试所得P值均大于0.05,且F1代的P值很高,说明咱们取得的实验的数据与理论比率之间不同不显著,假设成立,实验数据可以反映出眼色的伴性遗传规律。接着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与控制体色的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定律做适合度查验:通过适合度查验,可以发现P值大于0・05,说明实验值与理论值不同不显著,假设成立,即实验中控制眼色和体色的基因服从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与互换篇三:果蝇杂交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报告摘要经典遗传学的三大遗传定律别离是: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互换规律。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繁衍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互换等方面,对果蝇的研究更是普遍而充分。本次通过实施已有实验,观察后代中果蝇的各类性状,结合各类统计处置方式,从而证明这三大定律。1.原理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中维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理论上配子分离比是1:1,F2代基因型分离比是1:2:1,若显性完全,F2代表型分离比是3:1。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用灰体果蝇与黑体果蝇交配,取得F1代都是灰体,F1代雌雄个体之间彼此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两种表现型。(图1)图1图2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进程中,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派到配子中去,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F2代是自由组合的,在杂种第二代表型分离比就呈9:3:3:1。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控制眼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用黑体红眼果蝇(口与灰体白眼果蝇(E)交配,取得F1代都是灰体,F1代雌雄个体之间彼此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四种表现型。(图2)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它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关,因此称为伴性遗传。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雌蝇为XX雄蝇为XY。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空制该对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瞅W)对白眼(w)为完全显性。当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雄性果蝇都为红眼,F2代雌性果蝇都是红眼,雄性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为红眼,而雄性果蝇为白眼,此现象又称为绞花式遗传,F2代雌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也是1:1。(图3)图3图4连锁与互换定律连锁是指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路而遗传的现象;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互换,从而引发相应基因间的互换与重组。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基因之间可以发生必然频度的互换,因此在子代中将发现必然频度的重组型,但一般比亲组型少得多。野生型果蝇翅形为长翅,复眼为红眼。突变型果蝇翅形为残翅,翅顶端与身体结尾约等长,控制该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上,长翅对残翅完全显性;眼色为白眼,复眼呈白色,控制该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长翅红眼果蝇(口与残翅白眼果蝇交配时,取得F1代都是长翅红眼,F1代雌雄个体之间彼此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当残翅白眼果蝇(口与长翅红眼果蝇(①交配时,取得F1代雌性果蝇都是长翅红眼,雄性果蝇都是残翅白眼,F1代雌雄个体之间彼此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通事后代中各类表型比例的分析,就可计算出重组率。(图4)基因定位基因定位就是肯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肯定基因的位置主如果肯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而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互换值来表示的。只要准确地估算出互换值,并肯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就可以够把它们标志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2.1.1用具显微镜,麻醉瓶,培育瓶,滤纸,毛笔,标签,恒温培育箱2.1.2材料黑腹果蝇的几个品系:野生型18#(Wildtype,+)、残翅22#(Vestigial,Vg)白眼2#(White,w)黑檀体e(ebony,e)野生型果蝇的双翅是长翅(翅长过尾部),红眼(复眼红色),灰体(身体灰褐色)。所有野生性状对隐性性状显性2.1.3药品乙醚,乙醇,丙酸,培育基2.2实验方式乙醚麻醉f观察f果蝇交配f选用途女蝇f分出雌雄蝇-单独饲养-杂交-贴好标签-培育-7〜8天后倒掉亲本-F1成蝇羽化-开始计算-观察性状。靠得住的计数及观察是培育开始的20天之内(再晚F2也可能有了)若须继续实验,观察F2,可在F1内挑出雌雄数对,另外培育,因为这次是用F1作亲本,进行个体间互交,所以这时不是处女蝇也可以。但如要把F1雌蝇与另一品系雄蝇杂交时,还要严格地选取处女蝇,方式同上。在作新的留种培育时,应事前检查一下果蝇有无混杂,以防原种丢失。亲本的数量一般每瓶5〜10对,移入新瓶时,须将培育瓶横卧,然后用毛笔将麻醉的果蝇从白瓷板上轻轻扫入,待果蝇醒过来后再把培育瓶竖起,以防果蝇粘在饲料上。原种每2〜4周换一次培育基。每一原种培育至少保留两套,培育瓶的标签上要写明突变名称,培育日期等。作原种培育温度可控制在10〜15弋,培育时避免日光直射。果蝇在适宜条件下会产子代,在肉眼能看到幼虫时就可把亲本倒掉,几天以后,新的成蝇便产生。待成蝇有了足够保种的数量后,要调换培育瓶,作为下一代的亲本,继续培育。原种果蝇培育碰到的麻烦是饲料发霉。发霉的原因很多,如用具没有灭菌,空气污染,亲本不及时倒掉,都会引发饲料发霉。严重的霉菌污染会影响果蝇的生长。饲料中加丙酸可以抑制霉菌,但并非能完全制止。发现培育瓶中有少量霉点时可用烧过的解剖针挑出。若大量霉菌污染,可把果蝇全数倒在一个消毒过的空指管中,让它活动2〜3小时,换一支指管,再活动1〜2小时,而后倒入一支新的培育瓶中继续培育,这样可以避免霉菌污染。原种保留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混杂,几个不同品系的果蝇在一路培育,必然要避免混杂。培育瓶的塞子要做得紧些,不使果蝇逃出。调换培育瓶时,要避免果蝇飞散。外逃的果蝇要打死。发现了混杂的原种,要按照原种果蝇的全数特征,挑出数对雌雄蝇饲养,进行挑选直到完全没有分离为止。一般混杂时,只要方便,可以从头引种,将混杂种弃去。2.2.1实验设计第一周:咱们实验的目的是别离验证三种不同的遗传方式(自由组合,伴性遗传和基因的连锁互换),所以咱们要选取适合的果蝇组合进行杂交。具体组合方式如下表所示:表一:亲本果蝇组合类型间、实验者的姓名等内容。3•相同操作进行反交实验。将培育瓶置于25弋下培育一周。第二周:将培育瓶中所有亲本果蝇清除,继续培育一周,并配置新的培育基,以备第三周用。第三周:观察并记录正反交组合中F1的性状。从正反交组合中的F1中各挑选出两对果蝇,放入一个新的培育瓶,贴上标签,在25弋下继续培育。第周围:将培育瓶中所有亲本果蝇清除后,继续培育一周。第五周8•当F2代果蝇数量足够时,将成蝇全数麻醉至死,倾倒在滤纸上,用显微镜观察果蝇的不同性状,别离统计并记录数据。3.结果数据记录表二:果蝇A与果蝇B的杂交结果1表三:果蝇A与果蝇B的杂交结果2结果分析3.2.1自由组合定律3.2.1.1图谱分析A灰身长翅(AABB)B黑体残翅(aabb)P:AABB(灰身长翅)xaabb(黑体残翅)F1:AaBb(灰身长翅)自交F2:灰身长翅黑体长翅灰身残翅黑体残翅理论比值:9:3:3:1实际正交数量:4517145比值:9:3.75:3:0.75反交数量:29161714比值:9:5:5.3:4.73.2.1.2适合度考试由上面咱们的分析可以看出,最后咱们的出来的比例与理论的比例有必然的误差,那么实得比数与理论比数是不是适合呢?咱们需要进行适合度考试。表四:果蝇A与果蝇B杂交的单因子适合度考试表五:果蝇A与果蝇B杂交的双因子适合度考试3.2.1.3分析对于以上的结果,咱们首先进行了图谱分析。在咱们的分析中,体色和翅型是两对独立的基因,他们能够进行自由组合定律。对于每对基因来讲,自身遵守分离定律。可是针对比例来看,相差比较大,所以咱们进一步进行适合度考试。以上咱们进行了双侧适合度考试。单因子适合度考试主如果来验证分离定律,双因子适合度考试主如果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针对以上的两次适合度考试,咱们发现,正交的结果P值>0.05,说明实验取得的数据与理论的数据相差不大支持最初的假设。可是对于反交来讲取得的P值1)选取的实验方案本身存在问题,这两对基因并非是完全独立,由反交型的单因子适合度考试可以看出,体色和翅型的分离比都不符合3:1,可能两个基因存在于某些有关于性别方面的连锁。2)数量少。因为咱们整个实验果蝇总数都没有超过100只,所以对于这种适合度考试,数量越少误差越大,所以可能是反交进程中有混入其他果蝇或由于没有数清楚等人为地因素使实验出现了严重的误差。3.2.2伴性遗传3.2.2.1图谱分析A红眼(X)B白眼(X)正交反交WWwwwWP:XX(雌红眼)xXY(雄白眼)XX(雌白眼)xXY(雄红眼)F1:XX(雌红眼)XY(雄红眼)XX(雌红眼)XY(雄白眼)理论:1:11:1实际:38(20):32(17)56(15):44(10)F2:XXXXYXYXXXXYXY雌红眼雄红眼雄白眼雌红眼雌白眼雄白眼雄红眼理论2:1:11:1:1:1实际45:20:2126:17:21:193.2.2.2适合度考试单从上面的分析中咱们很宝贵出结论,所以咱们再利用适合度考试来进一步分析。WWWwWwWwwwwWWwWWwwWw
/
本文档为【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