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_秦洪武

2013-12-27 7页 pdf 238K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17590

暂无简介

举报
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_秦洪武 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秦洪武 提要: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美学理论重新阐释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这一扩展了的读者反应理论将用于反思翻 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读者反应论并没有过时 ,相反,它应成为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的重要一维。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 接受美学,期待视野, 目标读者 Abstr 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Readersp Response Theory of Nida with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 expand...
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_秦洪武
论读者反应在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秦洪武 提要: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美学理论重新阐释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这一扩展了的读者反应理论将用于反思翻 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读者反应论并没有过时 ,相反,它应成为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的重要一维。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 接受美学,期待视野, 目标读者 Abstr 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Readersp Response Theory of Nida with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 expanded Readersp Response Theory will be used to rethink abou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translation criticism.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Readersp Response Theory is by no means outdated, which can be an important dimension to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Readersp Response Theory, Reception Aesthetics,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intended readership 1. 引言 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中心问在很大程度 上便是传播的有效性问题。循着翻译即是文 化传播这一思路,我们便走向了传播的对象 ) ) ) 目的语接受者。在漫长的中国翻译史 上,读者总是进入译者的视野,是关注和审视 的对象。从玄奘的/即须求真, 又须喻俗0到 现代的白话文翻译, 古往今来,严肃翻译家总 是把读者放在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位置上。但 所有这些并不表明我们已经真正全面地研究 了翻译文本读者这个特殊的接受群体, 这就 是为什么作为奈达(Nida)等值理论重要组成 部分的 / 读者反应论0 ( Readersp Response Theory)在 80年代初传入我国,很快便在我国 翻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得到了高度重 视。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受 到了质疑, 与这一理论密切相关的归化论更 是遇到了愈来愈强烈的批评。那么, 读者反 应论是否真的过时了? 有无必要重新评价它 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呢? 2. 读者反应论的扩展 奈达翻译观的核心是动态对等 ( D2E Theory, 1964 ) 和功 能对 等 ( F2E Theory, 1993)。奈达 ( 1993B118)认为, 翻译即是交 际,这个过程要看人们在听P读译文时所获得 的是什么。判断一个译本的效用不宜拘于相 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 重要的是要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 文本的程度。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 那么, /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对 交际的任何分析都是不完整的。0(Nida, 1981B 19)重视读者反应是为了让译语文本读者能 大致和源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个文本 (Nida, 1993)。应该说,古今中外的翻译理论 也注意到了读者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但应 是奈达首先将它作为重要的一维引入了翻译 理论和实践。 当然,这一理论并非是奈达的独创,它有 着深 厚 的 理 论 背 景。其 中迦 达 默 尔 (Gadamer)的阐释学 (Hermeneut ics)以及美国 的读者反应批评 ( American reader2response criticism)都对这一理论有重要的影响。但本 文认为,本世纪 6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接受美 学(Reception Aesthetics)更有助于阐发这一理 论,接受美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概念也有助于 扩大读者反应论的解释范围。 Newton( 1989B219)认为, /目前的文学理 #48#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 1 期(总第 119 期) 论和以前的批评方法如俄国的形式主义、新 批评主义以及早期法国结构主义之间的主要 区别是,新近的理论将重点移向了读者。代 表这种转移的重要标志就是 Jauss的接受美 学0。Jauss 的理论主要集中于文学史的研 究,他认为,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维关系 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相反,它是文学史能 动的创立者。Jauss认为, 文学的历史也就是 读者接受的历史。显然, Jauss已经把读者放 在了本体论的地位, 构成了他美学思想的核 心。虽然不能说 Jauss的理论是完美无缺的, 但他对读者接受的深刻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 理解翻译的本质。 接受美学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 一是期 待视野(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二是审美距离 (aesthetic distance)。Jauss认为, 有三种方式 来建立视野。 首先是通过熟悉的型式( norms)或题材 的普遍诗性 ( poetics)。其次, 通过与文学 ) ) ) 历史环境中已熟知作品的内在关系。再 次,通过虚构和现实的对立、诗性和语言实际 功能的对立, 这一点作为一种比较的可能性 始终可由善于思考的读者把握到。(转引自 Holub, 1984B60) 第一种方式强调不同的文学题材或类型 可能影响期待视野。第二种方式强调已被接 受的作品可能在阅读新作品时影响读者的期 待视野。第三种方法说明与被接受的文学作 品有关的历史事实可能影响读者的期待视 野。不难看出, Jauss 的期待视野与 Gadamer 的前理解( preunderstanding)非常相似,也与目 前认 知 学 中 的 百 科 知 识 ( encyclopedic knowledge)相似。为便于理解, Holub 认为,期 待视野 表现 为 参照 一种 主体 间 系统 ( intersubjective system)或期待结构, 每一个可 能的个体都可能将一种参照系统或心理倾向 (mind2set ) 带给任何文本 ( text )。 ( Holub, 1984B59) 审美距离是指期待视野作品间的距离, 以及熟悉程度或前审美经验在接受新的作品 时视野所需的变化。Jauss ( 1989B224)认为, 这一距离越短,不需要接受意识回溯到已知 的经验范围,这部作品便越接近于大众艺术。 如果距离很大且超过了它的首批读者的期 待,那么, 这可能是一部经典作品。本文将使 用这一观点来解释审美距离对翻译手段的使 用和重译的重要影响。 Jauss对于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的分析 给我们扩大 Nida 的读者反应论的解释范围 提供了可能性。Nida的读者反应论主要是探 讨读者反应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技巧的重要影 响。Nida读者反应理论是合理可信的,通过 与接受美学的结合,它可以有更大的解释力。 这一扩展了的理论包括: 1)翻译文本的 读者具有选择性,译者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读 者。2)翻译手段的使用与所选择读者的期待 视野相关。3)读者反应是现时的,又是历时 的;是可把握的,又是可变的。翻译史和翻译 手法的流变、翻译文本的更迭蕴含着读者期 待视野的演变。4)应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来历 史地评价翻译和翻译技巧的得失。 3. 从读者反应来看翻译文本的性质 从历史上看, 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一 个重要方面是试图将翻译文本和源语文本等 而视之,强调两种文本是平等的,由此而产生 了/忠实性、等值、等效0等概念。千百年来译 界却从不间断地围绕这些概念争执不下, 这 些看似无可辩驳的概念怎么会引起如此多的 争议呢? 笔者认为, 翻译文本不具有源语文 本所拥有的终极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译语文本的特点是依赖源语文本,因为 译语文本是对源语文本解释的结果。译者首 先是一个解释者,而解释必然与原文本有出 入,因而, 源语与译语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 的。译语文本是不稳定的。当读者对源语文 本不满意时, 他们不会要求作者去改变作品 的形式和结构。读者通常不会要求作者将一 #49# 部作品重写, 但可以要求一部译作重译。在 读者的眼里,译本可以是欣赏的起点,但它却 不能成为文学和翻译批评的起点,因为它缺 乏源语文本所具有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译语 文本的这些特性正能说明为什么译语文本、 尤其那些拥有广泛读者群的文本会被多次重 译。重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翻译对读者反 应的关怀。 4. 重新界定普通读者 对于译文读者, 译界的看法并不一致。 傅斯年( 1984B36)将译文的读者分为普遍读 者和学者。茅盾( 1984B365)则分为一般读者 和文艺学徒。而更为细致的分析则见于鲁迅 的著作。鲁迅( 1984B275)认为, / 我们译书, 首先要决定给大众中怎样的读者。将这些大 众,粗粗分起来:甲, 有很受了教育的;乙, 有 略能识字的;丙, 有识字无几的。0鲁迅认为, 供给甲类读者的译本, 应宁信而不顺。供给 乙类的, /还不能用翻译, 至少是改作,最好还 是创作,而这创作又必须并不只在配合读者 的胃口,讨好了,读得多就够。0丙类读者则在 读者范围之外。启发他们是图画、演讲、戏 剧、电影的任务。鲁迅这种划分可能符合二、 三十年代读者的状况。而在今天,从接受美 学的角度看, 他的划分和对症下药是不合适 的。首先,在甲类读者和乙类读者之间,还有 一个广泛的读者群, 他们受过一定的教育,也 有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 宏观看来,这一广泛 的读者群是译语文本的最大读者。如何面对 这一广泛的读者群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一个 重要的课题。其次, 略能识字的读者在鲁迅 的那个年代是一个较大的读者群,对译文进 行适当的增删也同样起到了有效传播异域文 化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讨好。 翻译文本的服务对象一直是翻译界关注 却又难以明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过于 偏激的观点会影响到译文的可接受性和译作 的成败。读者群中受教育程度有差异, 对外 国语言文化了解的程度参差不齐,对译本的 译法和要求也不一致, 这是客观存在的正常 现象。如何来确定读者呢? 在专业分工日益 细密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今天,我们可 以将读者群分为: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译 者也可以根据文本的性质及读者的接受能力 来确定读者, 依此而构拟的读者群为目标读 者。所谓普遍读者即目标读者中的大多数。 5. 再论奈达的读者反应论 奈达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反 应论。自 90年代以来, 这一理论受到了越来 越多的挑战。许多翻译批评家(许钧, 1996; 刘英凯, 1997;许崇信, 1991)认为, 这一理论 并不能促成文化交流, 而可能导致源语文本 风姿的丧失, 最终无助于实现翻译的目的。 下文的分析将说明对这一理论的怀疑乃至攻 击大多是缘自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滥用。 5. 1读者反应的现时性 奈达认为, 翻译意味着交际。交际要求 特定时间内信息传递的有效性。翻译最显著 的特点之一即是它比一般的创作更强烈地倾 向于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读者的接 受能力既然是不断变化的,某个译本、某种翻 译方法也就不可能永远适合读者。译者需要 认真考察现时读者的期待视野并通过修补或 重译来适当缩短审美距离。 在本世纪 30年代, 直译曾经风行一时, 提倡这种译法的人认为, 读者可以逐渐习惯 于一些不顺的语言结构和奇特表达方式, 但 结果是,读者没有承认这一努力,鲁迅的直译 主张是建立在/很受了教育的0读者之上的, 他的译文与一般读者的审美距离过大, 因而, /他开始从事的外国文学翻译介绍几乎无人 问津。0(马以鑫, 1995B195)茅盾于 1938年写 了5大众化与利用旧形式6的文章, 不无感慨 地说, / 20年来旧形式只被新文学者所否定, 还没有被新文学所否定, 更没有被大众所否 定。0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读者群体远没有 #50# 从到戏剧唱本形式中接受文化的习惯中走出 来。鸳鸯蝴蝶派尚有相当的读者群, 言情和 侦探小说的翻译虽不居文学翻译的主流, 但 它还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严肃的翻译家和 作家试图以新形式引导读者, 但读者尚没有 对这些新形式表现出所期望的兴趣, 这就不 难理解为什么傅东华在 1940年译5飘6时毅 然将人名地名中国化, 还要删除大段的描写 和心理分析了。 对读者反应现时性的关注往往被视为迎 合读者,这一偏见常常使直译的主张极端化, 同时也导致了对翻译基本性质、基本的 片面理解。基于这一偏见的翻译理论当然也 无法指导翻译实践。事实上,迎合读者常常 是指迎合某些读者的低级趣味,这跟对读者 反应的关怀是两回事。对读者反应的关怀应 是指译者关注读者的期待视野并据此来确定 适当的审美距离。 5. 2 读者反应的历时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读者受 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读者的审美观念和审 美鉴赏力也在不断变化。这就促使我们要用 历史的眼光去考察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 以 便于客观地了解和评价某一译法在特定时期 所起到的作用。在傅雷译的5邦期舅舅6中, 有一处引起争议的译文。 Ce vaste visage perc†comme une†cumoire. ( ) 阔大的麻子脸象个脚炉盖。(傅雷译) (‚) 阔大的脸麻麻点点, 象只漏勺。(许钧 译) 许钧( 1996)认为,傅雷这样翻译/失去了 自然,不如保留原形象为好0。傅雷替换了源 语中的形象, 将 une †cumoire(漏勺)换成了 /脚炉盖0。许译在今天看来无疑是正确的, 而在当时, 这种金属制的漏勺尚没有进入寻 常百姓家。当然用的多为条编的称为/笊篱0 的东西, /漏勺0尚不能使一般读者有与源语 读者相似的联想。而且, 这一比喻并不旨在 突出其文化特质,而是它的修辞效果,因而傅 雷的译法在当时是必要的。这说明,语际翻 译时,当两种语言有相应的表达式表达相应 的意念、且都没有伴随突出的文化内涵时,一 个表达式可以被另一个表达式所替代。这种 替代/既不是基于短语中的语言因素,也不是 基于短语中有同样的形象, 而是基于习语的 功能0。(Bassnett2McGuire, 1991B24) 5. 3文化特异性与归化 反对读者反应论的人认为过分强调读者 反应论可能失去源语文化中几乎所有的文化 特色。郭建中( 1998)认为, 他们的观点主要 集中于比喻和句法形式方面, 强调为了保存 文化特异性,这些成分应该移植到目的语中, 在目的语文化中移植进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 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式。但是, 如 果我们更深一层审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 系,便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因为,构 成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因素才是构成文化特 性的重要部分,也是读者真正想了解、译者要 努力传达的东西。所谓的奇特的表达式和句 法结构不是构成文化特异性的深层因素, 这 一点可见于周一良对文化的分析。 周一良( 1987B1)认为, 可以将文化分为 三个层次: 一、狭义的:哲学、艺术、宗教、科 技、教育。二、广义的:典章、生产交换、 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用具等。三、 深义的:较普遍地存在于许多领域中的共同 的东西,以及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 具特征的东西。 参照这三个层次的划分, 我们不难发现, 归化不可能适用于深义的文化, 但它最有可 能适用于广义文化中的某个方面。归化不是 用目的语所深义的文化去替换源语所承载的 深义的文化, 而是通过对广义的狭义文化中 某一方面、某一具体的替换使源语所承 载的深义文化能有效地在目的语文化中传播 和生存。归化既然不是替换、改变源语中的 深义的文化内容,就不能说它破坏了文化的 #51# 特异性。 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来看,目的语读者对 源语语言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这给他们阅 读和欣赏造成了困难, 能否保证他们在已然 的期待视野内欣赏译作显得尤为重要。适当 的归化能合理缩小这种审美距离,使得读者 能够较顺利地欣赏和把握原作的思想和意 义。当然,一味归化也会像一味异化那样违 背翻译的宗旨。一个表达式能否归化, 关键 要看这个表达式是否可以通过直译在目的语 中保存下来,起到补缺的作用;要看读者能否 理解并频繁使用它。在翻译理论的探讨中, 有的学者认为直译加翻译的方法最为可行, 这实际上是一种回避问题的做法。因为这样 做必然导致在译文中添加大量的注释, 而大 多数读者对需要借助于大量注释才能读懂的 译文是持否定态度的。我们知道,丘比特之 箭早已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生存下来, 而潘 朵拉的盒子却很难。翻译理论应注意这一现 象,总结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这一方面多 一些预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直译P意译 在特定文本、特定语境中运用的可行性。 6. 读者反应与重译 从符号学角度看, 翻译过程是一个阐释 过程,这种阐释是一种语际阐释,跨越了两个 语境的界限,故而,阐释所得到的是一个掐头 去尾的要旨( truncated argument)或命题。面 对不断变化的语言和它的使用者,译者只能 用变化了的语言对源语进行重新阐释以实现 翻译文本的时效性, 满足变化了的读者对文 本语言的要求。当今新译本、重译本层出不 穷,其原因在此。这种现象有时看似随意,但 从它所起的作用看, 又不能说这是一种浪费。 重译实则显示了语言的生命力,而频繁的重 译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语言及其使用者主体 意识的飞速变化。 从读者反应的角度看,重译至少在以下 两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读者群间有层次上的差异,他们受教 育的程度不同,阅读译文的目的也不一样,因 而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在此情形下,采用 不同译法(直译P意译, 归化P异化)的译本可 以满足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譬如,卞之琳 所译的莎剧采用直译的方法, 力求/ 一字不 减,一字不增0(林瀛, 1984)。卞译/一直拥有 众多的读者,被许多大学文科列为必读译本0 (陈玉刚, 1989B301)。而朱生豪所译的莎剧 采用意译,强调译笔流畅,因而颇受广大读者 的喜爱,在我国读者群中影响非凡。卞译的 目标读者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阅读的读 者,这些读者相当关注作品的形式美因素;朱 译的目标读者群则相对广泛, 这些读者的阅 读目的并不是研究,而是欣赏。译者采用意 译主要是为了缩短目标读者与译文在文化和 语言上的距离。不同译法的译文客观上起到 了适应不同类型读者阅读的作用。 二、社会在发展, 人类的知识在不断丰 富,读者的接受能力、接受倾向也呈现历时的 变化。在本世纪, 大凡国外的名著都被多次 翻译过。以狄更斯的David Copperfield 为例, 自本世纪 20年代林纾译的5块肉余生序6起, 在半个多世纪里,这部小说历经了四次翻译。 狄更斯在这部小说中所展示的善有善报、恶 有恶报的思想符合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 也 是这部小说几经翻译的主要原因。林纾的生 花译笔给这部小说增色不少, 但他的大段砍 削常为后人所诟病, 因为这不是翻译的/正 法0。但我们只要回头看一看 20年代的读者 状况(见本文 5. 1节) ,就会发现, 林纾的翻译 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批评林纾者中,不少 人就认为,林纾使用文言是为了迎合读者,这 样的评价有悖于林纾的良苦用心。林在本书 的序中说,他翻译这部书的目的是介绍/英伦 半开化时民间弊俗0, /使吾中国人观之,但实 力加以教育, 则社会亦足改良, 不必心醉西 风,为欧人尽胜于亚。0 我们在探讨林译的这部小说在当时所起 #52# 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在说这种时效性决定 了它的局限性。随着白话文渐趋成熟, 林译 小说也渐渐疏远了读者。等到 40年代, 一本 适合读者需求的白话文译作便应时而生了。 根据许世刚( 1989B7) , 许天虹的5大卫#高柏 菲尔6初版于 40年代, 许译的主要特点是没 有砍削,采用白话文,符合当时读者的要求和 翻译走向。当然, 许的译本中还有许多过于 欧化的句法结构。如, 他把 / in my love2lorn condition, my apetite languished0译为: /在我的 失恋的状态中,我的胃口萎缩了。0在白话文 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样搭配还是情有可原的。 但这种浓浓的翻译腔却制约了这个译本在当 时的传播, 因而短时间内便被新的译本 ) ) ) 董秋斯所译的5大卫#科波菲尔6 ) ) ) 所替代。 董译的特点是直译为主, 有时也用意译。如 把/ six pennporth of bad happence0译为/瘪三0, 将/ whatever was the matter0译为/不管三七二 十一0。他也很重视注释的使用。总的说来, 董译在语言上与读者的距离更近了, 这是他 的译本能够四次再版,印数达 30多万册的重 要原因。董秋斯倾向于直译, 因而,在他的译 文中不难发现如/说到这里,他向我招手, 使 他的嘴唇挨近我的耳朵0以及/向海滩上的贝 壳和石子中寻求镇压烦恼的咒符0这类不够 顺畅的搭配。为了适应变化了的语言和变化 了的读者,张谷若于 1980年推出了他的译作 5大卫#考坡菲6。张谷若主张/ 地道的原文, 地道的译文0,这实际上就是主张译文语言应 合乎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他的译文/在许 多地方更为准确、流畅、生动、传神、别具特 色,颇有独到之处,受到读者的赞赏0。(顾延 龄, 1983) 以上对重译现象所作的两个方面的分 析,试图说明:读者反应具有时代性, 译文也 应具有时代性。读者反应与翻译的互动导致 了重译现象的出现, 也推动了译文质量的提 高。 7. 读者反应与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的中心问题是译本能否成功地 再现源语文本。主要的批评方式是比较法, 基本内容是语言的运用。这些特点使得翻译 批评迥然有别于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注重对 作品思想和意义的审美的再现, 而翻译批评 则关注作品意义形成的过程和方式。正是这 个原因,读者反应容易纳入到文学批评中去, 却很难进入翻译批评中。翻译批评在细节和 深度上以源语文本为参照点, 而读者反应以 译语为参照点,尽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变了 形的文本;翻译批评注重语言的使用的恰当 与否, 读者则关注文本的思想和意义。二者 的目标相似,但立足点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 也不一定一致。这就可能导致翻译批评与读 者反应脱节甚至冲突。长期以来译界对林译 方法的评价是不高的,说他讨好读者、削足适 履等等。今天看来, 林译的方法的确已经过 时了。但也要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王克非 ( 1994)曾经指出, /从翻译文化史看, 起到重 大文化作用的译本不一定是翻译精品。翻译 常常是一种再创造, 掺杂有误解、删改、发挥 等种种所谓不准确译本, 导致作品在不同文 化中的不同受容,创生出不同的而依然是很 有意义的效果。0在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里, 林纾的译本在读者中反响强烈, 且一时洛阳 纸贵。这主要是由于他的小说客观上开启了 人们对新小说、对外国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兴 趣。从这个意义上说, 他所译的小说以其独 特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传播。这说明, 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应该重视读者反应并将 它纳入研究范围,这有助于翻译批评走出过 于狭隘的圈子,更客观地反映翻译的实际,更 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 8. 结语 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读者反应论具 有开放性和很强的伸缩性。在这一理论架构 #53# 尚未充分建立之前, 它的潜在的解释力有待 进一步挖掘,因而没有理由说它已经过时。 读者反应论认为, 读者是一个不断变化 着的接受群体,重译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读 者的需要、反映他们的期待视野、缩短现时读 者与已有译本的审美距离。读者反应的变化 往往会引起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变化。 读者反应论认为, 译者可以合理选择读 者(即目标读者) , 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应充 分关注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偏爱和审 美能力。否则, 这一理论就会失去它的指导 价值,这样的实践最终也是失败的实践。 读者反应论并不排除直译。相反, 只要 目的语提供了可能性, 它提倡这种方法的合 理应用,因为人类有着共同的经验世界可能 还有普遍的信息处理策略。翻开翻译的历 史,我们同样也发现直译对丰富译语语言、传 播文化信息起到了积极作用。直译和意译 (异化和归化)体现了对读者反应的不同态 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把握读者反应,并 使之与翻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关系到翻译的 得失。 读者反应论不是翻译的最终标准。但 是,如果忠实是最终标准的话,读者反应论必 是其中的重要一维。 主要参考文献 Gorlee, Dinda L. 1994. Semio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Amsterdam2Atlanta: GA. Holub, Robert C. 1984. Reception Theory, A Critical I ntroduction. NewYork: Methuen Inc. Jauss, Hans Robert. 1984. / 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0 , in K. M. Newton ( ed. ) Twentieth2century Literary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Bassnett2McGuire, Susan. 1991.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Newton, K. M. ( ed. ) . 1989. Twentieth2century Literary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Nida, Eugene. 1964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 J. Brill. Nida, Eugene. 1993b. Language ,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ida, Eugene and William D. Reyburn. 1981. Meaning Across Cultures. NewYork: Orbis Books. 陈玉刚, 1989,5中国翻译文学史稿6 , 北京:中国对外 翻译出版公司。 迭更斯, 1981,5块肉余生序6 ,林纾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 迭更斯, 1956, 5大卫#高柏菲尔6 , 许天虹译。北京: 文化生活出版社。 狄更斯, 1958, 5大卫#科波菲尔6 , 董秋斯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狄更斯, 1980, 5大卫#考坡菲6 , 张谷若译。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 傅思年, 1984, 译书感言,载罗新璋编5翻译论集6 , 北 京:商务印书馆。 郭建中, 1998,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5外 国语6第 2 期。 郭沫若, 1979,5文艺论集6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林 瀛, 1984,译精于勤,5翻译通讯6第 1期。 刘英凯, 1997, 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 用,5上海科技翻译6第 1 期。 鲁 迅, 1984, 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 载罗 新璋编5翻译论集6 ,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以鑫, 1995,5接受美学新论6 , 上海:学林出版社。 茅 盾, 1984, 5简爱6的两个译本,载罗新璋编5翻译 论集6。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克非, 1994,关于翻译批评的思考,5外语教学与研 究6第 2 期。 许崇信, 1991,文化交流与翻译,5外国语6第 1期。 许 钧, 1996, 译者、读者与阅读空间, 5外国语6第 1 期。 张谷若, 1980, 地道的原文, 地道的译文,5翻译通讯6 第 1期。 周一良主编, 1987,5中外文化交流史6。郑州:河南 人民出版社。 (联系地址: 273165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系) #54#
/
本文档为【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_秦洪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