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2021-07-25 20页 doc 118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大鹏展翅

资深中学教师

举报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1.增加了术语一章;?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1总则地采取,防止或减少雷击建(构)筑物所发生的,以及,做到,制定本规范。?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并确定。?2术?语2.0.1?对地闪击?lightnin...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1.增加了术语一章;?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1总则地采取,防止或减少雷击建(构)筑物所发生的,以及,做到,制定本规范。?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并确定。?2术?语2.0.1?对地闪击?lightningflashtoearth雷云与大地(含地上的突出物)之间的一次或多次放电。?2.0.2?雷击???lightningstroke对地闪击中的一次放电。???pointofstrike闪击击在大地或其上突出物上的那一点。一次闪击可能有多个雷击点。?2.0.4?雷电流??lightningcurrent?流经雷击点的电流。???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2.0.6?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2.0.7?内部防雷装置in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air-terminationsystem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2.0.9?引下线???down-conductorsystem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接地体?????earthelectrode?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接地线????earthingconductor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directlightningflash?闪击直接击于建(构)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外部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lightningelectrostaticinduction?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雷云主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在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没有就近泄入地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lightningelectromagneticinduction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lightninginduction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雷电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lightningsurge闪电击于防雷装置或线路上以及由闪电静电感应或雷击电磁脉冲引发,表现为过电压、过电流的瞬态波。???lightningsurgeonincomingservices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即闪电电涌,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bondingbar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电信线路及其他线路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等电位连接导体bondingconductor将分开的诸导电性物体连接到防雷装置的导体。??bondingnetwork(BN)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接地系统earthingsystem将等电位连接网络和接地装置连在一起的整个系统。???????????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例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作为区界面。雷电流经电阻、电感、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包含闪电电涌和辐射电磁场。??电气系统????????electricalsystem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也称低压配电系统或低压配电线路。??????????electronicsystem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建(构)筑物内系统???internalsystem建(构)筑物内的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surgeprotectivedevice(SPD)?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modesofprotection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的保护部件可连接在相对相、相对地、相对中性线、中性线对地及其组合,以及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的保护部件连接在线与线、线与地及其组合。??最大持续运行电压maximumcontinuousoperatingvoltage(Uc)?可持续加于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保护模式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可持续加于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端子上,且不致引起电涌保护器传输特性减低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标称放电电流??nominaldischargecurrent(In)?流过电涌保护器8/20μs电流波的峰值。??冲击电流?impulsecurrent(Iimp)?由电流幅值Ipeak、电荷Q和单位能量W/R所限定。???SPDtestedwithIimp耐得起10/350μs典型波形的部分雷电流的电涌保护器需要用Iimp电流做相应的冲击试验。???Ⅰ级试验??classⅠtest电气系统中采用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μs冲击电压和最大冲击电流Iimp做试验。Ⅰ级试验也可用T1外加方框表示,即T1。???????SPDtestedwithIn耐得起8/20μs典型波形的感应电涌电流的电涌保护器需要用In电流做相应的冲击试验。??Ⅱ级试验????????classⅡtest电气系统中采用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μs冲击电压和8/20μs电流波最大放电电流Imax做试验。Ⅱ级试验也可用T2外加方框表示,即T2。???SPDtestedwithacombinationwave耐得起8/20μs典型波形的感应电涌电流的电涌保护器需要用Isc短路电流做相应的冲击试验。?Ⅲ级试验????classⅢtest电气系统中采用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组合波做试验。组合波定义为由2Ω组合波发生器产生1.2/50μs开路电压Uoc和8/20μs短路电流Isc。Ⅲ级试验也可用T3外加方框表示,即T3。??voltageswitchingtypeSPD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当出现电压电涌时突变为低阻抗。通常采用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硅可控整流器或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做这类电涌保护器的组件。也称“克罗巴型”电涌保护器。具有不连续的电压、电流特性。?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阻抗连续变小。通常采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做限压型电涌保护器的组件。也称“箝压型”电涌保护器。具有连续的电压、电流特性。??组合型电涌保护器???combinationtypeSPD?由电压开关型元件和限压型元件组合而成的电涌保护器,其特性随所加电压的特性可以表现为电压开关型、限压型或电压开关型和限压型皆有。?????measuredlimitingvoltage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波时,在电涌保护器接线端子间测得的最大电压值。??电压保护水平??voltageprotectionlevel(Up)?表征电涌保护器限制接线端子间电压的性能参数,其值可从优先值的列表中选择。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大于所测量的限制电压的最高值。??1.2/50μs冲击电压????1.2/50μsvoltageimpulse?规定的波头时间T1为1.2μs、半值时间T2为50μs的冲击电压。??8/20μs冲击电流????8/20μscurrentimpulse规定的波头时间T1为8μs、半值时间T2为20μs的冲击电流。??ratedimpulsewithstandvoltageofequipment(Uw)?设备制造商给予的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表征其绝缘防过电压的耐受能力。????insertionloss?在电气系统中:在给定频率下,连接到给定电源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的插入损耗为电源线上紧靠电涌保护器接入点之后,在被试电涌保护器接入前后的电压比,结果用dB表示。电子系统中,由于在传输系统中插入一个电涌保护器所引起的损耗,它是在电涌保护器插入前传递到后面的系统部分的功率与电涌保护器插入后传递到同一部分的功率之比。通常用dB表示。??回波损耗returnloss?反射系数倒数的模。一般以分贝(dB)表示。?串扰在被干扰的通道中传输,其方向与产生干扰的通道中电流传输的方向相反。在被干扰的通道中产生的近端串扰,其端口通常靠近产生干扰的通道的供能端,或与供能端重合。3建筑物的防雷分类3.0.1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注:飞机场不含停放飞机的露天场所和跑道。?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5)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6)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7)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3.0.4?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4)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1基本规定的措施。4.1.2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以下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1)?2)?3)?4)2、除本条1款的措施外,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之间,尚应满足的要求。?的措施。其他各类防雷建筑物,当其建筑物内系统所接设备的重要性高,以及所处雷击磁场环境和加于设备的闪电电涌无法满足要求时,也应采取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4.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2.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装设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或网。架空接闪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2、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1)?2)?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3)?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本款第1项或第2项所规定的空间之外。?装置内的压力与周围空气压力的压力差(kPa)排放物对比于空气管帽以上的垂直距离(m)距管口处的水平距离(m)<5重于空气125~25重于空气2.55≤25轻于空气2.55>25重或轻于空气55注: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的爆炸性气体规定为轻于空气的气体;相对密度大于0.75的爆炸性气体规定为重于空气的气体。3、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当其排放物达不到爆炸浓度、长期点火燃烧、一排放就点火燃烧,以及发生事故时排放物才达到爆炸浓度的通风管、安全阀,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仅保护到管帽,无管帽时可仅保护到管口。4、独立接闪杆的杆塔、架空接闪线的端部和架空接闪网的每根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金属杆塔或钢筋网作为引下线。1)地上部分:当hx<5Ri时:Sa1≥0.4(Ri+0.1hx)?????????????当hx≥5Ri时:Sa1≥0.1(Ri+hx)??????????????????2)地下部分:Se1≥0.4Ri???????????????????????式中:Sa1—空气中的间隔距离(m);Se1—地中的间隔距离(m);Ri—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支柱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Ω);hx—被保护建筑物或计算点的高度(m)。1)当(h+l/2)<5Ri时,Sa2≥0.2Ri+0.03(h+l/2)???????????2)当(h+l/2)≥5Ri时,?Sa2≥0.05Ri+0.06(h+l/2)???????????式中:Sa2—接闪线至被保护物在空气中的间隔距离(m);?h—接闪线的支柱高度(m);?l—接闪线的水平长度(m)。?7、架空接闪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间隔距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但不应小于3m。?1)当(h+l1)<5Ri时,?[0.4Ri+0.06(h+l1)]????????2)当(h+l1)≥5Ri时,?[0.1Ri+0.12(h+l1)]?????????式中:Sa2—接闪网至被保护物在空气中的间隔距离(m);?l1—从接闪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支柱的距离(m);?n—从接闪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不同支柱并有同一距离l1的个数。?8、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应设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但在3000Ωm以下的地区,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m~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灌的或用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网的交叉点应绑扎或焊接,并应每隔18m~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当屋内设有等电位连接的接地干线时,其与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1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应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处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等电位连接带或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2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架空线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所装设的电涌保护器应选用Ⅰ级试验产品,其电压保护水平应小于或等于2.5kV,其每一保护模式应选冲击电流等于或大于10kA;若无户外型电涌保护器,应选用户内型电涌保护器,其使用温度应满足安装处的环境温度,并应安装在防护等级IP54的箱内。3当架空线转换成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时,其埋地长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l—电缆铠装或穿电缆的钢管埋地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长度(m);ρ—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Ωm)。5、电子系统的室外金属导体线路宜全线采用有屏蔽层的电缆埋地或架空敷设,其两端的屏蔽层、加强钢线、钢管等应等电位连接到入户处的终端箱体上,在终端箱体内是否装设电涌保护器应按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确定。?Ω?7、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并应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等电位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或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5m或6m×4m的接闪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接闪网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垂直面外,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2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12m。?4建筑物应装设等电位连接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等电位连接环可利用电气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干线环路。?5外部防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并应和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接地装置及所有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相连,此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雷电感应接地之用。?6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大于10Ω时,外部防雷的环形接地体宜按以下方法敷设:?1)?当土壤电阻率小于或等于500Ωm时,对环形接地体所包围面积的等效圆半径小于5m的情况,每一引下线处应补加水平接地体或垂直接地体。2)?本款第1项补加水平接地体时,其最小长度应按下式计算:??????lr—补加水平接地体的最小长度(m);?A—?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m2)。补加垂直接地体时,其最小长度应按下式计算。3)?本款第1项补加垂直接地体时,其最小长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lv—补加垂直接地体的最小长度(m)。?4)?当土壤电阻率大于500Ωm、小于或等于3000Ωm,且对环形接地体所包围面积的等效圆半径符合下式的计算值时,每一引下线处应补加水平接地体或垂直接地体:?????5)本款第4项补加水平接地体时,其最小总长度应按下式计算:??????6)本款第4项补加垂直接地体时,其最小总长度应按下式计算:注:按本款方法敷设接地体以及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等于或大于所规定的值时,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可不作规定。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按50Hz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确定,应为不大于按人身安全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7)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尚应采取下列防侧击的措施:?1)应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带并与引下线相连。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连接。?8)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应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2.5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冲击电流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A。式中:I—雷电流,取200kA;n—地下和架空引入的外来金属管道和线路的总数;?m—每一线路内导体芯线的总根数;?Rs—屏蔽层每公里的电阻(Ω/km);?Rc—芯线每公里的电阻(Ω/km)。13)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埋地金属管道,当其从室外进入户内处设有绝缘段时,应在绝缘段处跨接符合下列要求的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或隔离放电间隙:?①选用Ⅰ级试验的密封型电涌保护器。②?③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应小于绝缘段的耐冲击电压水平,无法确定时,应取其等于或大于1.5kV和等于或小于2.5kV。?④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埋地金属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处的防雷等电位连接,应在绝缘段之后管道进入室内处进行,可将电涌保护器的上端头接到等电位连接带。?14)具有阴极保护的埋地金属管道,在其从室外进入户内处宜设绝缘段,应在绝缘段处跨接符合下列要求的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或隔离放电间隙:?①选用Ⅰ级试验的密封型电涌保护器。②?③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应小于绝缘段的耐冲击电压水平,并应大于阴极保护电源的最大端电压;?④具有阴极保护的埋地金属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处的防雷等电位连接,应在绝缘段之后管道进入室内处进行,可将电涌保护器的上端头接到等电位连接带。?4.3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3.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也可采用由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接闪网、接闪带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4.3.2?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物体,应按下列方式保护:1)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2)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当基础的外表面有其他类的防腐层且无桩基可利用时,宜在基础防腐层下面的混凝土垫层内敷设人工环形基础接地体。?3)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为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时,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10mm钢筋的截面积。?4)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应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按下式计算:式中:S—钢筋表面积总和(m2);?kc—分流系数,其值按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取值。?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m)扁钢(mm)圆钢,根数×直径(mm)≥604×252×φ1040~604×504×φ10或3×φ12<40钢材表面积总和≥4.24㎡注:1、当长度相同、截面相同时,宜选用扁钢;2、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3、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6)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钢筋与钢筋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螺丝、对焊或搭焊连接。单根钢筋、圆钢或外引预埋连接板、线与构件内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Ωm的时,外部防雷装置的接地体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以及环形接地体所包围面积的等效圆半径等于或大于所规定的值时,可不计及冲击接地电阻;但当每根专设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时,可不按本条1、2款敷设接地体。?1)当土壤电阻率ρ小于或等于800Ω??2)当土壤电阻率大于800Ωm、小于或等于3000Ωm时,且对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小于按下式的计算值时,每一引下线处应补加水平接地体或垂直接地体:3)本条第2款补加水平接地体时,其最小总长度应按下式计算:4)本条第2款补加垂直接地体时,其最小总长度应按下式计算:?1)?当土壤电阻率小于或等于800Ωm时,所包围的面积应大于或等于79m2;?2)?当土壤电阻率大于800Ωm且小于等于3000Ωm时,所包围的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按下式的计算值:1)利用全部或绝大多数柱子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2)柱子基础的钢筋网通过钢柱,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子、屋架、屋面板、吊车梁等构件的钢筋或防雷装置互相连成整体。3)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一柱子基础内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0.82m2。?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到防雷装置或共用接地装置上。?3、建筑物内防闪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1?、在金属框架的建筑物中,或在钢筋连接在一起、电气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建筑物中,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无要求;在其他情况下,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应按下式计算:Sa3≥0.06kclx??????????????????????????式中:Sa3—空气中的间隔距离(m);?lx—引下线计算点到连接点的长度(m),连接点即金属物或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与防雷装置之间直接或通过电涌保护器相连之点。2、当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有自然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无要求。?3、当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有混凝土墙、砖墙隔开时,其击穿强度应为空气击穿强度的1/2。当间隔距离不能满足本条第1款的规定时,金属物应与引下线直接相连,带电线路应通过电涌保护器与引下线相连。?4在电气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或相连的情况下,应在低压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处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2.5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A。?5、当Yyn0型或Dyn11型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附设于外墙处时,应在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在低压侧的配电屏上,当有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独自敷设接地装置的配电装置时,应在母线上装设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冲击电流应取等于或大于12.5kA;当无线路引出本建筑物时,应在母线上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每一保护模式的标称放电电流值应等于或大于5kA。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或等于2.5kV。?8、在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光缆时,其引入的终端箱处的电气线路侧,当无金属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自己接地装置的设备时,可安装B2类慢上升率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其短路电流宜选用75A。1、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45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2、高于60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应防侧击,防侧击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各表面上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显着突出的物体,应按屋顶的保护措施考虑。?2)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布置接闪器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接闪器应重点布置在墙角、边缘和显着突出的物体上。3、外墙内、外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m的、罐顶壁厚不小于4mm时,或其高度大于60m的条件下、罐顶壁厚和侧壁壁厚均不小于4mm时,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30m,每处接地点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当防雷的接地装置符合本规范第4.3.6条的规定时,可不计及其接地电阻值,但本规范第4.3.6条所规定的10Ω可改为30Ω?4.4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0m或24m×16m的网格;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4.4.2??4.4.3?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25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1)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深,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按下式计算:?闭合条形基础的周长(m)扁钢(mm)圆钢,根数×直径(mm)≥60—1×φ1040~604×202×φ8<40钢材表面积总和≥1.89㎡注:1、当长度相同、截面相同时,宜选用扁钢;?2、采用多根圆钢时,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3、利用闭合条形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体时可按本表校验,除主筋外,可计入箍筋的表面积。?Ωm时,外部防雷装置的接地体当符合下列规定之一以及环形接地体所包围面积的等效圆半径等于或大于所规定的值时可不计及冲击接地电阻;当每根专设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Ω时,可不按本条1款敷设接地体:?1)利用全部或绝大多数柱子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2)柱子基础的钢筋网通过钢柱,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子、屋架、屋面板、吊车梁等构件的钢筋或防雷装置互相连成整体;?3)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深,每一柱子基础内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0.37m2。?Sa3≥0.04kclx?????????????????4、在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光缆时,其引入的终端箱处的电气线路侧,当无金属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自己接地装置的设备时,可安装B2类慢上升率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其短路电流宜选用50A。4.4.8??1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60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2高于60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应防侧击,防侧击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各表面上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显着突出的物体,应按屋顶的保护措施考虑。?2)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布置接闪器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接闪器应重点布置在墙角、边缘和显着突出的物体上。3外墙内、外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4.4.9?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接闪杆或接闪环保护。多支接闪杆应连接在闭合环上。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接闪杆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接闪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0.5m的接闪杆。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高度不超过40m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时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螺栓或焊接连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4.5其他防雷措施1、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部分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闪电电涌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3、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闪电电涌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护措施;当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1、当防雷建筑物部分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2、当防雷建筑物部分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可仅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闪电感应和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4.5.3?当采用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外的2区爆炸危险场所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1、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2、从配电箱引出的配电线路应穿钢管。钢管的一端应与配电箱和PE线相连;另一端应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应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应设跨接线。?3、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2.5kV,标称放电电流值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在计算雷击次数时,建筑物的高度可按可能堆放的高度计算,其长度和宽度可按可能堆放面积的长度和宽度计算。??1、防接触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2)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3)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μs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4)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2防跨步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2)引下线3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3)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4)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3m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4.5.7对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不过以下数值时,可不要求附加的保护措施:1)?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0.3m。2)?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1.0m2。3)?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2.0m。?2、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0.5m以上时,可不要求附加增设接闪器的保护措施。?5防雷装置5.1防雷装置使用的5.1.1?材料使用于大气中使用于地中使用于混凝土中耐腐蚀情况在下列环境中能耐腐蚀在下列环境中增加腐蚀与下列材料接触形成直流电耦合可能受到严重腐蚀铜单根导体,绞线单根导体,有镀层的绞线,铜管单根导体,有镀层的绞线在许多环境中良好硫化物有机材料—热镀锌钢单根导体,绞线单根导体,钢管单根导体,绞线敷设于大气、混凝土和无腐蚀性的一般土壤中受到的腐蚀是可接受的高氯化物含量铜电镀铜钢单根导体单根导体单根导体在许多环境中良好硫化物—不锈钢单根导体,绞线单根导体,绞线单根导体,绞线在许多环境中良好高氯化物含量—铝单根导体,绞线不适合不适合在含有低浓度硫和氯化物的大气中良好碱性溶液铜铅有镀铅层的单根导体禁止不适合在含有高浓度硫酸化合物的大气中良好—铜不锈钢注:1、敷设于粘土或潮湿土壤中的镀锌钢可能受到腐蚀;?2、在沿海地区,敷设于混凝土中的镀锌钢不宜延伸进入土壤中;3、不得在地中采用铅。??Ⅰ级分类试验或D1类电涌保护器的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尚应按下式计算:?Smin≥Iimp/8??????????????????????式中:Smin—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mm2);?Iimp—流入该导体的雷电流(kA)。表5.1.2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等电位连接部件材料截面(mm2)等电位连接带(铜、外表面镀铜的刚或热镀锌钢)Cu(铜)、Fe(铁)50从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或各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Cu(铜)16Al(铝)25Fe(铁)50从屋内金属装置至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Cu(铜)6Al(铝)10Fe(铁)16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电气系统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Cu(铜)6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2.5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1.5电子系统D1类电涌保护器1.2其他类的电涌保护器(连接导体的截面可小于1.2mm2)根据具体情况确定5.2接闪器材料结构最小截面(mm2)备注⑩铜,镀锡铜①单根扁铜50厚度2mm单根圆铜⑦50直径8mm铜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mm单根圆铜③④176直径15mm铝单根扁铝70厚度3mm单根圆铝50直径8mm铝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mm铝合金单根扁形导体50厚度2.5mm单根圆形导体③50直径8mm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mm单根圆形导体176直径15mm外表面镀铜的单根圆形导体50直径8mm,径向镀铜厚度至少70μm,铜纯度99.9%热浸镀锌钢②单根扁钢50厚度2.5mm单根圆钢⑨50直径8mm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mm单根圆钢③④176直径15mm不锈钢⑤单根扁钢⑥50⑧厚度2mm单根圆钢⑥50⑧直径8mm绞线70每股线直径1.7mm单根圆钢③④176直径15mm外表面镀铜的钢?单根圆钢(直径8mm)50镀铜厚度至少70μm,铜纯度99.9%单根扁钢(厚2.5mm)注:①热浸或电镀锡的锡层最小厚度为1μm;②镀锌层宜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圆钢至少22.7g/m2、扁钢至少32.4g/m2;③仅应用于接闪杆。当应用于机械应力没达到临界值之处,可采用直径10mm、最长1m的接闪杆,并增加固定;④仅应用于入地之处;⑤不锈钢中,铬的含量等于或大于16%,镍的含量等于或大于8%,碳的含量等于或小于0.08%;⑥对埋于混凝土中以及与可燃材料直接接触的不锈钢,其最小尺寸宜增大至直径10mm的78mm2(单根圆钢)和最小厚度3mm的75mm2(单根扁钢);⑦在机械强度没有重要要求之处,50mm2(直径8mm)可减为28mm2(直径6mm)。并应减小固定支架间的间距;⑧当温升和机械受力是重点考虑之处,50mm2加大至75mm2;⑨避免在单位能量10MJ/Ω下熔化的最小截面是铜为16mm2、铝为25mm2、钢为50mm2、不锈钢为50mm2。⑩截面积允许误差为-3%。?1、杆长1m以下时,圆钢不应小于12mm,钢管不应小于为20mm。2、杆长1~2m时,圆钢不应小于16mm;钢管不应小于25mm。3、独立烟囱顶上的杆,圆钢不应小于20mm;钢管不应小于40mm。?5.2.3接闪杆的接闪端宜做成半球状,其最小弯曲半径为宜为4.8mm,最大宜为12.7mm。?5.2.4?当独立烟囱上采用热镀锌接闪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5.2.5架空接闪线和接闪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热镀锌钢绞线或铜绞线。?布置方式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mm)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mm)安装于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5001000安装于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5001000安装于从地面至高20m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10001000安装在高于20m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50010005.2.7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板间的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2、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65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7mm。3、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不锈钢、热镀锌钢和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mm,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7mm。????4、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1mm厚沥青层或0.5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覆层。?2、输送和储存物体的钢管和钢罐的壁厚不应小于2.5mm;当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内的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应小于4mm。1、独立接闪杆。?2、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3、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杆、接闪带或接闪网。??建筑物防雷类别滚球半径hr(m)接闪网网格尺寸(m)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0≤5×5或≤6×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5≤10×10或≤12×8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0≤20×20或≤24×165.3引下线5.3.3?引下线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当独立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5.3.6?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断接卡。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5.4接地装置材料结构最小尺寸备注垂直接地体直径(mm)水平接地体(mm2)接地板(mm)铜、镀锡铜铜绞线—50—每股直径1.7mm单根圆铜1550——单根扁铜—50—厚度2mm铜管20——壁厚2mm整块铜板——500×500厚度2mm网格铜板——600×600各网格边截面25mm×2mm,网格网边总长度不少于4.8m热镀锌钢圆钢1478——钢管20——壁厚2mm扁钢—90—厚度3mm钢板——500×500厚度3mm网格钢板——600×600各网格边截面30mm×3mm,网格网边总长度不少于4.8m型钢注3———裸钢钢绞线—70—每股直径1.7mm圆钢—78——扁钢—75—厚度3mm外表面镀铜的钢圆钢1450—镀铜厚度至少250μm,铜纯度99.9%扁钢—90(厚3mm)—不锈钢圆形导体1578——扁形导体—100—厚度2mm注:1、热镀锌层应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圆钢至少22.7g/m2、扁钢至少32.4g/m2;2、热镀锌之前螺纹应先加工好;3、不同截面的型钢,其截面不小于290mm2,最小厚度3mm,可采用50mm×50mm×3mm角钢。4、当完全埋在混凝土中时才可采用裸钢。5、外表面镀铜的钢,铜应与钢结合良好。?6、不锈钢中,铬的含量等于或大于16%,镍的含量等于或大于5%,钼的含量等于或大于2%,碳的含量等于或小于0.08%。7、截面积允许误差为-3%。?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1、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2、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3、换土。??4、采用降阻剂。??5.4.7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宜小于3m。??5.4.8接地装置埋在土壤中的部分,其连接宜采用放热焊接;当采用?通常的焊接方法时,应在焊接处做防腐处理。?6防雷击电磁脉冲6.1基本规定6.2防雷区和防雷击电磁脉冲6.2.1防雷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并导走全部雷电流,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0A区。?2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仍没有衰减时,应划分为LPZ0B区。?3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且由于在界面处的分流,流经各导体的电涌电流比LPZ0B区内的更小,以及本区内的雷击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于屏蔽措施时,应划分为LPZ1区。?4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电涌电流和雷击电磁场强度时,增设的后续防雷区应划分为LPZ2…n后续防雷区。?6.2.3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宜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而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于界面处做一次等电位连接。注:LPZ0A与LPZ0B区之间无实物界面。?6.3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1、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应与防雷装置相连。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器及其接地装置除外。?2、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或穿钢管敷设,外层屏蔽或钢管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3、分开的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线路,若无屏蔽层,线路应敷设在金属管、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内。金属管、金属格栅或钢筋格栅从一端到另一端应是导电贯通,并应在两端分别连到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若有屏蔽层,屏蔽层的两端应连到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4、对由金属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钢筋等自然构件构成建筑物或房间的格栅形大空间屏蔽,应将穿入大空间屏蔽的导电金属物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接。?1闪电击于建筑物以外附近时,磁场强度应按下列方法计算:1)当建筑物和房间无屏蔽时所产生的无衰减磁场强度,相当于处于LPZ0A和LPZ0B区内的磁场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H0—无屏蔽时产生的无衰减磁场强度(A/m);?i0—?sa—2)当建筑物或房间有屏蔽时,在格栅大空间屏蔽内,即在LPZ1区内的磁场强度,应按下式计算:?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的屏蔽系数材料SF(dB)25kHz①1MHz②或250kHz铜/铝20×log(8.5/ω)20×log(8.5/ω)钢③20×log(8.5/ω)注:①适用于首次雷击的磁场;②1MHz适用于后续雷击饿磁场,250kHz适用于首次负级性雷击的磁场;③相对磁导系数;1、ω为格栅形屏蔽的网格宽(m);r为格栅形屏蔽网格导体的半径(m);2、当计算式得出的值为负数时取SF=0;若建筑物具有网格形等电位连接网格,SF可增加6dB。当时:SF≥10时:当时:SF<10时:式中:ds/1—安全距离(m);???????w—格栅形屏蔽的网格宽(m);式中:R-滚球半径(m);???与最大雷电流对应的滚球半径防雷建筑物类别最大雷电流i0(kA)对应的滚球半径R(m)正极性首次雷击负极性首次雷击负极性后续雷击正极性首次雷击负极性首次雷击负极性后续雷击第一类20010050313200127第二类1507537.5260165105第三类1005025200127812)雷击点与屏蔽空间之间的最小平均距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当时:H<R当时:H≥R式中:H—建筑物高度(m);?L—建筑物长度(m)。式中:H1—安全空间内某点的磁场强度(A/m);?dr—所确定的点距LPZ1区屏蔽顶的最短距离(m);?dw—所确定的点距LPZ1区屏蔽壁的最短距离(m);?w—LPZ1区格栅形屏蔽的网格宽(m)。?当时:SF≥10;当时:SF<10时;式中:-安全距离(m)。6LP
/
本文档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