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基于语料库的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声母特征研究

2017-12-26 31页 doc 62KB 10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基于语料库的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声母特征研究基于语料库的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声母特征研究 摘要 方言区的人在学习普通话中必然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呈现出不同于方言,也 不同于普通话的“中介语”。在语音方面,学习者容易受到本方言音系的影响, 而造成发音与标准语音不一致的现象,出现带有地方特色,又不同于普通话的“中 介音”特征。这种中介状态的语音系统是受内在规律支配,不断变化向普通话标 准语音靠近的“中介音”语音系统,是整个‘地方普通话’从方言到普通话逐渐 过渡的集合。这种过渡的“中介音”状态广泛存在,且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顽 固性。对“中介音”展开研究,不仅能...
基于语料库的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声母特征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声母特征研究 摘要 方言区的人在学习普通话中必然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呈现出不同于方言,也 不同于普通话的“中介语”。在语音方面,学习者容易受到本方言音系的影响, 而造成发音与语音不一致的现象,出现带有地方特色,又不同于普通话的“中 介音”特征。这种中介状态的语音系统是受内在规律支配,不断变化向普通话标 准语音靠近的“中介音”语音系统,是整个‘地方普通话’从方言到普通话逐渐 过渡的集合。这种过渡的“中介音”状态广泛存在,且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顽 固性。对“中介音”展开研究,不仅能有效发现普通话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对普 通话推广工作带来直接有效的帮助,并且通过认识中介音的特点,对中介音语音 面貌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描述,对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语音识别等方面都具有 极为重大的意义。 本研究结合当前的研究需要,借鉴中介语研究的相关理论,建设上海话-普 通话中介音语料库,以上海市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者的录音档案作为语料 收集的对象,通过语料转写、语音标注等方式对大量的上海话-普通话语料的声 母、韵母、声调等错误类别进行分类和数据处理,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有强大搜 索功能的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基于语料库的建设,从上海话-普通话中 介音的声母发音特征入手,采取统计、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不同阶段的上海 话-普通话中介音的声母发音情况、变化趋势、内在规律,以及声母偏误的相关 性有了基本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打破了以往从声学角度和音系学研究地方普通话 语音的研究模式,而通过语料库的建设将零散的自然语料整合起来,通过统计的 方式,得出了确实可信的研究成果。 本文在具体分析了每一个普通话等级的声母特征之后,总结了上海话-普通 话中介音整体的语音面貌。通过研究,发现上海话-普通话中,舌尖前音和舌尖 后音是昀容易产生发音偏误的两类声母, 舌尖后音的偏误率与普通话水平等级成 反比,这是由于上海话音系中缺少相同发音的声母造成的。舌尖前音的偏误 率昀 高出现在三级甲等。由于上海话音系中并不缺少舌尖前音,这类偏误的发生 是普 通话学习者有意识的纠正舌尖后音发音的过程中矫枉过正造成的,是典型的 受内 在规律支配的中介音的现象。本研究还具体分析了每一个声母在各等级错误 率、 缺陷率和偏误率的变化趋势。还找出了三乙、三甲、二乙三个等级中偏误具 有相 关性的声母,并找出了三乙和二甲两个等级的典型样本。 关键词: 上海普通话 中介音 语料库 声母特征1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andarin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language, influenced by the dialect,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a coherent system governed by some set of internalized rules. Such nonnative rule systems can be described as “interlanguage”. The speech of learner from dialectal areas also will appear some characters of interlangu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peech of dialect or MandarinSince the speech of interlanguage is a changing system, whose phonetic characters are very complicated,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study on it systematically The main job of this paper has been done in two processes. Firstly, a Corpus of Shanghai Dialect-Mandarin Interlanguage focusing on speech has been builtSecondly, basing on the corpus, we analysis the phonetic characters of initial in the speech of Shanghai dialect-Mandarin interlanguage by statistical approach Key Words: Shanghai dialect-Mandarin, Phonetic characters of interlanguage, Corpus, Initials2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1.概述..8 1.1.引言..8 1.2.中介语和中介音.10 1.3. 国外研究现状11 1.4. 国内研究现状12 1.4.1.中介语研究现状..12 1.4.2. 方言语音学研究和地方普通话研究14 1.4.3. 地方普通话语料库的研究和建设.15 1.5.本文的工作和组织结构.16 2. 上海话与普通话的声母系统对比.19 2.1. 普通话声母系统19 2.2. 上海话声母系统20 2.2.1.上海话声母音系..20 2.2.2.上海话声母发音与普通话声母发音对应情况21 3. 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的建设24 3.1. 普通话水平测试与语料选取.24 3.2. 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的建设..25 4.基于语料库的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声母特征分析30 4.1. 研究方向和方法30 4.2. 三级乙等31 4.2.1.三级乙等错误率32 4.2.2. 三级乙等缺陷率..34 4.2.3 三级乙等偏误率..35 4.2.4 三级乙等显著偏误声母的偏误情况37 4.2.5. 三级乙等偏误声母相关性分析..38 4.2.6. 三级乙等典型样本.40 4.3. 三级甲等..45 4.3.1. 三级甲等错误率45 4.3.2. 三级甲等缺陷率47 4.3.3. 三级甲等偏误率49 4.3.4. 三级甲等显著偏误声母的偏误情况.51 4.3.5三级甲等声母偏误的总体特征51 4.3.6三级甲等偏误相关性分析.52 4.3.7. 三级甲等典型样本..54 4.4 二级乙等.58 4.4.1. 二级乙等错误率..59 4.4.2. 二级乙等缺陷率..60 4.4.3. 二级乙等偏误率..62 4.4.4.二级乙等显著偏误声母的偏误情况63 4.4.5.二级乙等声母偏误总体特征6434.4.6.二级乙等声母偏误相关性分 析..64 4.5. 二级甲等..69 4.5.1. 二级甲等错误率69 4.5.2. 二级甲等缺陷率70 4.5.3. 二级甲等偏误率72 4.5.4. 二级甲等明显偏误声母偏误情况..74 4.5.5. 二级甲等声母偏误总体特征.74 4.6. 一级乙等和一级甲等77 4.6.1. 一级乙等的错误率、缺陷率和偏误率..77 4.6.2.一级甲等的错误率、缺陷率和偏误率..77 4.7. 总体样本的声母偏误情况.79 4.7.1.总体样本平均错误率79 4.7.2. 总体样本平均缺陷率82 4.7.3. 总体样本平均偏误率83 4.7.4.总体样本主要偏误声母偏误情况分析..85 4.8 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偏误趋势分析..89 4.8.1. 声母ch偏误趋势89 4.8.2. 声母zh偏误趋势90 4.8.3. 声母sh偏误趋势91 4.8.4. 声母r偏误趋势..92 4.8.5声母s偏误趋势..92 4.8.6声母z偏误趋势..94 4.8.7声母c偏误趋势..95 4.8.8. 小结..96 5. 结束语97 5.1. 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声母特征..98 5.2.声母偏误率的相关性分析..102 5.3.各等级典型样本103 5.4.本文的局限与未来的工作104 参考文献105 附录 1..107 附录 2..110 致谢1114表名目录 表 2-1 普通话声母表20 表 2-2 上海话声母表.21 表 2-3 北京音、上海音r声母字对照表..23 表 3-1 各等级样本数.26 表 4-1 三级乙等声母错误率表41 表 4-2 三级乙等声母缺陷率表42 表 4-3 三级乙等声母偏误率表43 表 4-4 三乙声母s-z偏误率相关系数44 表 4-5 三乙声母zh-z偏误率相关系数.44 表 4-6 三乙典型样本声母偏误率..44 表 4-7 三甲声母声母错误率表55 表 4-8 三甲声母声母缺陷率表55 表 4-9 三甲声母声母偏误率表56 表 4-10 三甲声母r-s偏误率相关系数..57 表 4-11 三甲声母z-c偏误率相关系数.57 表 4-12 三甲典型样本声母偏误率58 表 4-13 二乙声母错误率表66 表 4-14 二乙声母缺陷率表67 表 4-15 二乙声母偏误率表67 表 4-16 二乙声母z-c偏误率相关系数.68 表 4-17 二乙声母z-r偏误率相关系数..68 表 4-18 二甲声母错误率表75 表 4-19 二甲声母缺陷率表75 表 4-20 二甲声母偏误率表76 表 4-21 一乙声母错误率、缺陷率、偏误率表.77 表 4-22 一甲声母错误率、缺陷率、偏误率表.78 表 4-23 总体声母平均错误率表.87 表 4-24 总体声母平均缺陷率表.87 表 4-25 总体声母平均偏误率表.88 5图名目录 图 3-1 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单字明细表. 29 图 3-2 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词语明细表. 29 图 4-1 三乙声母错误率柱状图. 32 图 4-2 三乙明显错误声母与总体样本声母平均错误率比较图33 图 4-3 三乙声母缺陷率柱状图. 35 图 4-4 三乙明显缺陷声母与总体样本声母平均缺陷率比较图35 图 4-5 三级乙等声母偏误率柱状图 36 图 4-6 三乙明显偏误声母与总体样本声母平均偏误率比较图37 图 4-7 三乙显著偏误声母偏误情况柱状图 37 图 4-8 三乙声母s-z偏误率点图 39 图 4-9 三乙声母zh-z偏误率点图40 图 4-10 三乙典型样本声母偏误率与平均偏误率比较 41 图 4-11 三甲声母错误率柱状图 46 图 4-12 三甲声母错误率与三乙、平均错误率比较图 47 图 4-13 三甲声母缺陷率柱状图 48 图 4-14 三甲显著缺陷声母与三乙、平均缺陷率比较图. 48 图 4-15 三甲声母偏误率柱状图 49 图 4-16 三甲显著偏误声母与三乙、平均偏误率比较图. 50 图 4-17 三甲显著偏误声母偏误情况柱状图51 图 4-18 三甲声母r-s偏误率点图53 图 4-19 三甲声母z-c偏误率点图53 图 4-20 三甲典型样本声母偏误率与平均偏误率比较 54 图 4-21 二乙声母错误率柱状图 59 图 4-22 二乙显著错误声母与三甲、平均错误率比较图. 60 图 4-23 二乙声母缺陷率柱状图 61 图 4-24 二乙声母与三甲、总体样本平均缺陷率比较图. 61 图 4-25 二乙声母偏误率柱状图 62 图 4-26 二乙声母与三甲、总体样本平均偏误率比较图. 63 图 4-27 二乙显著偏误声母偏误情况柱状图63 图 4-28 二乙声母z-c偏误率相关性点图65 图 4-29 二乙声母z-r偏误率相关性点图66 图 4-30 二甲声母错误率柱状图 69 图 4-31 二甲显著错误声母与二乙、平均错误率比较图. 70 图 4-32 二甲声母缺陷率柱状图 71 图 4-33 二甲主要缺陷声母与二乙、平均缺陷率比较图. 71 图 4-34 二甲声母偏误率柱状图 73 图 4-35 二甲主要偏误声母与二乙、平均声母偏误率比较图 73 图 4-36 二甲明显偏误声母偏误情况柱状图74 图 4-37 总体样本声母错误率柱状图79 图 4-38 总体声母错误率趋势图 81 图 4-39 总体声母缺陷率柱状图 82 图 4-40 总体声母缺陷率趋势图 836图 4-41 总体声母偏误率柱状图 84 图 4-42 声母偏误率趋势图. 84 图 4-43 总体样本主要偏误声母偏误情况柱状图. 85 图 4-44 声母ch偏误趋势图. 89 图 4-45 声母zh偏误趋势图. 90 图 4-45 声母sh偏误趋势图. 91 图 4-45 声母r偏误趋势图92 图 4-46 声母s偏误趋势图93 图 4-47 声母z偏误趋势图94 图 4-48 声母c偏误趋势图95 71.概述 1.1.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作为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分布复杂,语系众多, 且通常各方言间的语音、词汇都存在较大差异。社科院语言所编制的《中国 语言 地图集》 (1987,1990)的《中国汉语方言图》 ,按语音标准将汉语分为十个 方言 区:官话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 平 话区、客家话区。各地方方言虽然保留了大量的具有地域色彩的语言词汇和音系 资料,但给非本方言使用者带来交际和理解上的困难,也不利于不同地域方言区 的人进行沟通,为了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们能够克服方言不通所带来的交际困 难,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便需要有一种共同语。这种民族共同语古已有 之,旧称“雅言”、 “通语”、 “四方之通语”,以及“官话”,如今的现代汉语便以 规范化的标准普通话来解决交际上的语言障碍。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规范化, 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明确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通常“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叶蜚声、徐通锵, 1997,p194),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 1 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通常,方言区的人在学 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而这种语言现象“表现在具体的每个 学习普通话的人身上是一种动态,不断变化的语言系统” (陈亚川,1991) 。这种 复杂的语言过渡状态,通常顽固,且一般会持续较长时间。这种过渡语现象的存 在意味着大批普通话学习者不能达到标准程度,不同程度地处在普通话水平的各 个阶段,并带有不同程度的方言色彩。对于这种过渡现象,学者们有过不同的称 法,如“地方普通话”,“过渡语”、“中介语”、“有地方色彩的普通话”等等。 方言区的普通话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这种过渡状态, “大体语音为甚, 词语次之,语法再次” (陈亚川,1991)。通常,我们大体可从一个人的语音上简 单判断他的普通话是否标准,这不仅因为语音是判断一个人普通话水平昀直观的 标准,并且语音学习和纠正通常成为学习者,尤其是成年学习者在语言标准化过 程中昀为困难的部分。比起词语和语法,语音偏误往往更为根深蒂固。许多方言 区的普通话学习者在经由多年普通话训练之后仍然带有一定的方言口音,究其原 因,“一个人一旦已经习得了自己的方言,其主体的发音器官早已发育成熟, 而 且发音器官的活动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定势。” (祁文慧,2006)方言向普通话 1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58)指出:“普通话以北京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 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为语法规范。”据此,语言学界将普通话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 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8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中介语语音(下简称为“中介音”)存在特有的顽固性和复杂 性,需要对其语音变化和语音面貌展开深入研究,以了解方言-普通话中介语不 同阶段的语音面貌和发音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对于中介音开展研究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认识中介音的特点对 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和语言教学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智能化人机对话系统中有一个关键技术就是自然语言的识别,计算机不 仅要能够识别“标准”语言,更要有能力识别标准程度各异的中介语;因此语音 识别系统必然要面对大量与中介音有关的问。经典的言语工程研究总是以“标 准”语音为研究对象,但言语工程技术尤其是自然语言识别技术在应用时其 对象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带有不同程度口音的中介语音。中介语音研究将大大提高 自然语言识别技术的实用性,针对性和识别的准确率,从而从根本上突破语音识 别只适合识别“标准音”的局限性。 二、刑事侦察、司法鉴定、灾难救助等领域的语种识别和说话人身份识别技 术,也建立在对中介音深入认识的基础之上。在刑事侦察、司法鉴定和灾难救助 中经常需要根据说话人的口音判别说话人的身份,中介音语料库的建立将为这方 面工作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证据或依据,并为相关工作提供方便迅速的查 询服务。 三、语言教学(包括外语教学、母语教学以及相应的语言测试)中需要了解 特定语言认知的普遍规律,比如说哪些语言项目比较容易学会,哪些比较难,突 破难点的顺序是什么,突破难点的途径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过渡或中介的形式, 测试中中介音的标准如何确定等等。汉语普通话中介音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 应用于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建立更科学、更准确的评价标准和评分操作细则 提供 重要的参考。分级样本库对培训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测试员也有指导作用。 现代汉语方言众多,差异较大,如果要全面开展汉语普通话中介音的研究必 定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本文选择以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作为突破口,考察 母方言为上海话的普通话学习者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的中介音特征。选取上海话 -普通话中介音作为研究的切入口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上海话作为吴方言区的代表方言,使用人数众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同时其音系与北方方言有较大的差异,语音学习困难较大,中介音状况也较为复 杂,需要通过系统的研究将其厘清。 二、由于上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和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来自各种实际 应用领域(如语音识别、说话人识别、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教学)的对上海 话-普通话中介音研究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三、上海普通话测试中心自 1994 年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至今,积累了大量 9的实测,并保存了大量母方言为上海话的普通话学习者的实测的语音材料和 测试信息,这为进行中介音的语音采样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 评价系统为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提供了客观的划分标准。 基于以上三点的考虑,笔者选择以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为突破口,构筑一 个技术平台,探索一套研究模式。 本文将借鉴二语习得的中介语理论,建设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并 以语料库为基础,选取声母作为中介音研究对象,以分析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中 的声母特征。 1.2.中介语和中介音 中介语理论昀先是二十世纪 70 年代在外语教学领域出现的理论。它强调第 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着向目的语逐渐接近的过程,是一个发 展的系统。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使这种语言逐步 适合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由错误逐渐向正确方向转化。Selinker1972 将学 习者这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发展的系统称之为“中介语” (interlanguage)。中介语的特征可以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方面。 Selinker 认为中介语是一种处于学习者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中间系统, 但由于这种系统受到它本身独特而连续的内在原则系统的规约,且很少能够变得 完全与目的语的系统一致。Selinker 把这种存在于中介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不一 致现象称为“固化” (fossilization) 。Selinker指出该系统中某些没有充分与 目的语系统保持一致的部分、规则,都有可能变成学习者中介语中永久性的部分 之一。 中介语理论的广泛性,并不局限于外语教学领域,它同样可以用于研究方言 使用者在学习非本方言系统的标准语时所表现出来的动态语言系统的特征。如 “上海普通话”、 “广东普通话”等等,这些“带有地方色彩的普通话”都具备了 中介语的特征和性质。许多学者都曾指出我们俗称的“地方普通话”即是一种中 2 介语的状态 ,陈亚川(1991)便昀早提出将“地方普通话”作为一种“中介语” 3 进行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所说的汉语中介语, “地方普通话”指的是“母 语为汉语方言的学习者(主要是汉语方言区的人)学习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普 通话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语言系统”,并不包括外国人和少数民族学习汉语过 4 程中的语言系统 。2 可参见鲁健骥(1994),于根元(2003),李宇明(2002)等人的研究。 3 陈亚川(1991)指出:“‘地方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学习非母方言的共同语(即普通话)的过程中产生 的中介语现象。” 4 参见陈建强《汉语中介语研究的理论思考》,陈依照母语是否为汉语,将汉语中介语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别。10本文主要研究汉语中介语语音方面的特征,故将处于学习者母方言音系与标 准语的音系之间的发展中的语音系统称为“中介音”。 “中介音”是“中介语”状 态的部分表现。各方言区学习者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本方言音系的 影响,而造成与标准语音不一致的现象。就个体学习者而言,在从方言向标准音 发展的过程中,“中介音”系统会受其内在原则所支配,不断变化调整向标准音 接近。虽然各人的调整策略或有不同,但由于母方言音系,二语干涉等普遍性现 象,在中介音发展的不同阶段,学习者往往会集体呈现出某种相似的语音特征, 这种相近的语言特征便构成了某一中介音阶段的典型特征。对上海话-普通话中 介音的研究便是对方言区人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动的语音特征进行 描述,找出不同阶段的语音特征形态。 本文截取上海话-普通话中的声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学习者从带有方言色 彩的上海普通话向标准普通话过渡过程中的中介音状态,描写各等级中介音的典 型表现,找出同一语言水平的学习者的语音共性,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录音样本。 1.3. 国外研究现状 “中介语”的提法昀早是由美国学者L.Selinker在《中介语》 (1972)一文 中明确提出的。Selinker 称中介语为一种:“学习者的语言”,是一种发展的语 言系统。并且论述了中介语的三个特征“系统性” (systematical)、 “可渗透性” (pemeable)“动态性”dynamic。 西方学界对这种学习者语言的过渡性质多有认同,但学者对其内在规则系统 的阐述则各有不同。Corder(1967),便倾向于把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看作为一种 “过渡的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这意味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持 续变化的。Nemser1971认为发展的语言是一个“近似的系统” (approximative system),关注的是这一种连续体系统在向目的语变动时的不完全性,而这种连 续体存在于学习者本族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本族语之间。 Corder(1978)他的研究中继续指出了学习者语言的这种过渡的连续体可能 有多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设想语言学习者通过逐渐调整本族语系统以便它能够逐 渐近似于目的语系统。这种中介语观点可以被称之为“渐进的重构” (progressive restructuring),而这种学习者连续体系统可以被称为重构的连续体 (restructure continuum)。这种类型的概念看起来可以解释中介语,尤其是在 中介语昀早期的阶段,何以常常会显示出学习者母语的诸多特征。然而,并非全 部的学习者都会明确显示出从母语连续转变的过程,并且学习者也不会处于相同 的程度。但 Corder 确信因为中介语在类型上比较简单,因此可以得出第二种类 型的连续体的概念,称为一种再创造recreation,或称一种发展的连续体 11(developmental continuum)。就像儿童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后,这种系统会变 得更加复杂。然而,儿童在没有语言知识的情况下开始学习,然而成人的第二语 言学习者却是再认知结构已然成型,且与第一语言系统的可理解的知识保持联系 的情况下开始学习。Corder指出这两种连续体都可能在实际行为中结合在一起, 且并不一定是互不相容的。 Ellis1985 在他的中介语概念中着重强调了可变异性(variability)这 个概念,并且坚持认为在任意一个发展阶段,语言学习者具备一定数量的不能同 时接受的互为竞争的规则,一项规则在一种语境下较为普遍,而在另一种语境下, 另一项规则又取得优势。因此,在他看来,学习者的“能力”并非是同质的,而 是异质的。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中介语研究现状 20 世纪80 年代,中介语理论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我国学者对中介语的定 义、研究方法都进行了探讨,孙德坤先生(1993)比较系统地介绍和探讨了中介 语的定义和研究的方法;鲁健骥先生(1993)一文详细地阐述了中介语的性质和 特点;吕必松先生(1993)则系统地阐述了汉语中介语研究的意义和目标,以及 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王建勤先生在《中介语产生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一文 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介语研究的几种理论模式,澄清了汉语中介语研究中的某 些误解;其另一篇文章《历史回眸: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则集中探讨了中介 语研究中理论与方法的关系,强调了研究方法的理论定位的重要性,提出了中介 语研究的具体方法。这些理论的介绍和探讨极大地促进了汉语中介语研究的发 展。 昀初对中介语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领域。 鲁健骥昀早开 始提倡运用中介语理论对分析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他的三 篇《中介语理论语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 语偏误分析》,以及《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通过对中介语理论的阐 述,并结合对偏误具体分析,从语音、词语和语法三个方面分析外国学生在学习 汉语过程中受到的母语干扰而产生偏误的现象。 朱川主编的《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以说英语、日语等四个语种的来 华留学生的汉语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用现代语音学的方法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实验 分析,对“洋腔洋调”现象作出较科学的描写说明;并对实验分析成果进行了统 计归纳,找到“洋腔洋调”中一些有规律性的因素,并从这些有规律性的因素中 12寻找出各个语音层次的难点,提出教学对策,既有专供教师参考的教学建议,也 有专为学生自学用的各种练习,有较强的实用性。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地方普通话”,这种方言区人在 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语言阶段同样也是一种中介语。学者们开始将中介语理论引 入“地方普通话”的分析研究。 陈亚川(1991)指出: “‘地方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学习非母方言的共同语 (即普通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中介语现象。”并提出应把“地方普通话”视作一 种中介语进行研究。在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征、产生根 源之后,他指出了研究“地方普通话”的意义、目的,“地方普通话”的研究对 象和研究方法。 鲁健骥(1994)就曾经认为 Selinker 所说的“中介方言”的概念是中介语 概念的引申,可以用来指称汉语各主要地域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所产生的语言系 统。他指出应把中介语理论运用到标准语、方言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上,这是拓 宽中介语研究领域的另一个方向。他认为我国是一个多方言的国家,各地都有各 种各样的方言和次方言,不同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势必要 经历不同的学习阶段,并且呈现出不同的中介语特征,就如同不同母语的背景的 外国人学习汉语产生的中介语不同一样,普通话教学必须考虑方言区学生的实际 语言水平,即必须考虑地方普通语的特点,这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陈建民、陈章太在《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中提出的有关“地 方普通话”的定义的讨论。他们指出,不纯正的普通话就是带地方味儿的普通话, 也叫地方普通话即过渡语 ,是方言向普通话过渡的产物。全部过渡语统称为 “地方普通话”。 李如龙在《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中,也提出了“过渡语”的概念。 他指出,过渡语是方言和普通话这一对立统一物之间的中介,是方言和普通话之 间相互影响的中间环节。 张建强的《汉语中介语的理论思考》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区分了汉语中介 语。认为广义的汉语中介语既包括了方言使用者学习普通话,也包括了外国人和 外族人学习汉语。同时指出了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中介语现象的研究不同于外 国人学习汉语。 1994 年以来,我国开展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质上便是测试从地方方言到 标准普通话中的中介语(地方普通话)的过渡状况,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三级六等 的规范制定的理论依据就是中介语理论(李宇明2002)。通过调查各地地方普通 话中介状态的研究,可以较为全面的掌握普通话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弱点,从而 更为有效且理想的指导学习实践。因此,将中介语理论运用于研究地方普通话, 13非但是合适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 宋欣桥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中的几个问题》指出“学习普通话的过 程是从单一使用汉语方言逐步向全面掌握普通话的过渡。一般应试人员在接受测 试时,往往会或多或少地遗留方言的底层 语音习惯。为了正确反映这个语言 学习的过程,普通话水平测试把语音评定如实地分为“正确”、“错误”、“缺 陷” 三种情况量化评分。” 其他相关研究还包括张建强《中介语理论与 PSC 论略》,张文详细论述了中 介语理论与普通话水平测试渊源和理论启示。王磊和姜丽华的《论普通话中介语 及其正迁移》则区分了普通话中介语的几个阶段,并指出了普通话中介语的四种 特征即模糊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反复性。林清书的《“地方普通话 ”在汉语中 的位置》讨论了汉民族标准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地方普通话、过渡语、 官话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普通话测试与中介语理论的理论渊源,肯定了借鉴 中介语理论对普通话测试进行研究的意义,为地方普通话的研究找到了理论基 础。 1.4.2. 方言语音学研究和地方普通话研究 对于地方普通话中介音的研究离不开方言研究基础。赵元任先生堪称运用现 代语言学方法来研究方言的第一人。他在 1926 年发表《北京、苏州、常州语助 词的研究》(载清华学报,三卷二期,1926 年),是中国第一篇研究方言语法的 论文。而其《现代吴语的研究》一书,成为中国现代方言学史上第一部方言 调查 5 报告。 “材料可靠 审音精细,表格详明,方法新颖,慧眼独具。此书是用现代 语言学只是研究汉语方言的划时代的经典著作,它所创立的调查记录和分析汉语 方言的规范一直为后来的方言学工作者所遵循。”(游汝杰,2004,p236) 1980 年代以后,学界出现了一些在全面深入调查记录方言的基础上撰写的 调查报告。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苏州方言志》 (1988)和《上海市区方言志》 (1988)。 后者是描写上海方言内容昀全面翔实的专著, 不但收录了大量有带有方言色彩的 词汇,共计达 8000 余条,并且首次对一个地点方言口语的词法和句法进行全面 描述和分析。此书调查和整理方言语法的方法对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具有开拓意 义。 其后,集中于吴语区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钱乃 荣的《当代吴语研究》,重新实地调查赵元任曾经调查过的 33个吴语地方方言, 5 1927年冬季清华学校研究院派遣赵元任及其助教杨时逢实地调查浙江和江 苏 33处吴语。赵元任将将调查 结果整理成《现代吴语的研究》14在调查所得材料的基础上写成此书。全书涉及吴语的各个层面,包括声韵调特点、 各地音系、字音对照表、60 年来语音的历史演变、连续变调、词汇系统、语法 特点等。 颜逸明的《吴语概说》则分别探讨了吴语的边界和分区、吴语的语音系统、 词汇和语法特征。对吴方言语音学方面的论文主要是从音系学和声学分析的角度开展研究。如 曹剑芬(1992)便详细归纳、研究了吴语的发音类型,平悦铃(2003)则通过对 发生部位的研究,分析了上海方言中单音节中塞擦音和擦音。石峰(1983)对苏 州话中的浊塞音进行了声学特征的研究和描述等。实地调查记录一向是方言研究 借鉴的研究方法,相对而言,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较少。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学者开始利用一些比较、归纳的方法分析介于方言与标 准普通话之间的“地方普通话” 。其中陈亚川的《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 (1987), 便首开“地方普通话”研究先河,他比较了闽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 法方面以及与文化习俗有关的语言运用上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异,然后分别从声 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分析归纳了闽南口音普通话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种带方 言口音的普通话主要是受方音影响所形成的。姚佑椿的《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一定数量的录音语料中分析出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在 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若干语音特征。陈松岑的《绍兴市城区普通话的社会分 布及其发展趋势》则通过实地调查了绍兴市城区普通话的社会分布状况及其特 点,把绍兴市城区普通话划分为五个等级,分析归纳了每一个等级的语音特征, 并推测了绍兴市城区双语现象的发展趋势。 另外出于普通话的推广,学者们通过对方言本身进行研究,编写了大量的学 习普通话指南。这些研究成为研究地方普通话过渡语音的重要尝试:如李高云 (2004)通过对比分析广东三穗方言与普通话音系,通过两种音系语音对应关系 的考察,揭示出方言音系在普通话学习中的影响;刘宏(2004)从洛阳地区普通 话的“过渡语”特征入手,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人的录音当爱进行抽样 调查,归纳了洛阳普通话的基本特征,并以此来阐释方言区过渡语语音问题。又 如汤志祥的《上海人怎样学好普通话》等等。 1.4.3. 地方普通话语料库的研究和建设 随着地方普通话的研究今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 室承担了“四大方言区的地方普通话语料库”的研究项目。 “四大方言区的地方普通话语料库”是国家 863高技术项目,选择上海、厦 门、广州、重庆四个城市作为首批地方普通话语音语料库的建库对象,建立四个 15大方言区的地方普通话语音语料库,录制正常通道语音,其中包括地方普通话朗 读语音和地方普通话口语语音,并进行少量正则的音段标注和实际发音标注,标 注音段的声-韵-调,特别是增音、减音和音素音变的标注。标注由于方音引起的 音变现象。 阶段性的研究成果,集中见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室的《声 学研究报告》。王霞(2003)针对上海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的词的重音的比较研 究,以朗读的双音节韵律词的词重音为入手点,初步分析上海普通话和普通话在 词重音上的差异。研究基于词重音在四种调类中出现的频率和位置分布的统 计, 描述两者词重音的不同分布模式。 陈肖霞、郑方、李净、李爱军、殷治纲的研究(2003),通过对一个上海普 通话语音语料库进行标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和分析而完成。该研究考察的 问题包括:发音人语音变化的分布状况,不同语体的比较,声、韵母特点分析等 方面。李爱军、王霞、殷治纲(2003) ,利用 SPEECON 汉语语音数据库对普通话 和上海普通话在音段和超音段声学特征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主观判定和统 计分析方法将上海普通话口音分成重、中和轻三个级别。这些基于语料库的地方普通话研究,通过录音取样、数据分析,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地方普通话研究的新方法。对本文研究有所借鉴。但这些研 究主要还是从试验数据出发,针对于上海普通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做出分析,对于 地方普通话的不同等级的中介音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1.5.本文的工作和组织结构 以往的学者对“地方普通话”语音方面的研究肯定了方言区人在学习普通话 的过程中有中介音现象的存在,并肯定了对中介音进行分析研究重要性的。然而 在以往对“中介音”的研究中,主要采取音系学或声学分析的方法,或是为了普 通话教学进行服务,仅仅通过音系对比,找出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时的语音难点 并作出分析讲解。这些研究相对比较零散,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中介音研 究面对的是大量的处于自然状态的语料。每个学习者都是特异的个体,发音情况 可谓千差万别,这便给中介音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我们的任务是找出不同 个体的在语音标准化过程中的发音共性,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发音偏误,什么是昀 典型的发音偏误,这便要求我们以实证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研究。其次,中介 音是一个过渡变动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者在不同学习水平所呈现出的语音特征 是不一样的。这样一种复杂的变动过程,仅仅通过音系对比,或声学分析是无法 得出令人满意的且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的。我们需要首先对“中介音”水平等级 16进行定性,进一步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来分析不同阶段的中介音所呈现的语音特 征。要解决以上两点,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中介音语料库。 通过对语料进行分类、 分级、数据处理、定性定量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较为全面的中介音面貌。当代 语言研究中以实证和统计资料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建立 中介音语料库使我们得以能够凭借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和统计手段来处理大量的 语料,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开展各种有关中介音的研究,大大地提高 中介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但是,我国在中介音语料库基础上,以中介音过渡状 态为分析对象的,全面深入的研究还相当匮乏。 李明宇(2002)指出了普通话测试与中介语理论的渊源,三级六等实质上就 是方言-普通话之间不同阶段的中介语。而宋欣桥(1997)的研究则指出,普通 话测试中对语音按照正确、错误和缺陷进行判定,也体现了学习者语音“逐步向 全面掌握普通话的过渡”。因此本文将选取普通话测试为中介音等级分类的依据。 此外,以往的吴语研究,中介语理论,为本文提供了分析上海话-普通话中 介音语音面貌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以徐宝华、汤珍珠的《上海市区方言志作》中 对上海话的音系的分析描述作为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的工作是,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三级六等为中介音的不同阶 段,通过采集上海方言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者的录音材料,并对样本材料进 行录音转写、偏误标注,制作具有一定规模的,便于检索、统计的上海话-普通 话中介音语料库。继而基于中介音语料库,以声母为切入点,对各等级的声母发 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各等级中介音声母的典型特征。同时借助上海话语音 研究成果,对各等级中介音语音面貌,典型错误作出解释,对上海普通话中的所 存在典型偏误的声母作进一步研究。 具体工作分为两块: 第一部分是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的建设。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的工 作如下: 1从上海普通话测试中心保存的近期上海籍应试者中随机选取符合要求的语 料。各个普通话水平等级,即三级乙等,三级甲等,二级乙等,二级甲等,一级 乙等,一级甲等均保证一定的样本数。语料库素材选自应试者在普通话水平测试 中的前两部分,即读单字和读词语两部分的朗读录音。 2对所选取的语料按单音节进行切分转写。制作单字明细表,和词语明细表两 张数据表,并对每一个音节的偏误进行详细标注。对读单字部分出现的单字错误 需标注是错误、缺陷还是白字。对错误和缺陷需要注明是声母错、韵母错还是声 调错。对读词语部分出现的偏误,除需要注明以上事项,偏误的原因还有儿化错, 变调错和轻声错。17本文的第二部分工作是基于上海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的建设,对上海话普通 话中介音的声母偏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上海普通话的声母特征。在这一部分中 我们的主要工作如下: 1基于语料库,统计总体样本的各声母的错误率、缺陷率、以及偏误率(声母 任一出现错误或缺陷的情况)。统计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上各声母的错误率、 缺陷率以及偏误率。 2按等级分析各等级的声母特征,考察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在普通话不同水平 上的发音情况,观察其与标准音的偏离程度。 3根据统计数据,考察总体样本的声母特征,并着重分析出现显著偏误特征的 声母的偏误趋势。进一步考察上海方言区学习者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较为典型的 偏误在不同的中介音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趋势,典型偏误与普通话不同等级水平 之间的关系。 4按等级以及各等级声母偏误情况的统计,利用 spss统计软件,以统计学的研 究方法找出各等级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有偏误相关性的声母,进一步了解各等级 的中介音发音情况。 5. 基于各个等级的平均错误率和典型,找出该等级样本中昀符合该等级偏误特 征的典型样本。为以后进一步对典型样本进行声学分析打好研究基础。 基于以上的研究计划,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首先提出了进行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研究的必要,中介音的定义,以 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工作目标; 第二章系统地分析了上海话与普通话在声母系统上的差异,为基于语料库的 数据分析打下理论基础; 第三章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语料库的建设情况,样本的选取、转写、标注, 以及语料库的具体情况和说明; 第四章基于语料库的建设,笔者对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中的声母部分进行分 析。第五章,结语以及提出以后的工作。 186 2. 上海话与普通话的声母系统对比 2.1 普通话声母系统根据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可以分成七类: 双唇音:b、p、m 唇齿音:f 舌尖中音:d、t、n、l 舌根音:g、k、h 舌面音:j、q、x 舌尖后音:zh、ch、sh、r 舌尖前音:z、c、s 声母的发音方法主要是指辅音声母发音时气流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法, 也包括气流的强弱和声带颤动情况两个方面。 (1)根据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不同,可将辅音声母分为五类: ?6个塞音声母:b、p、d、t、g、k。 ?6个塞擦音声母:j、q、zh、ch、z、c。 ?6个擦音声母:f、h、x、sh、r、s。 ?两个鼻音声母:m、n。 ?一个边音声母:l 。 (2)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声母分成清音和浊音两类。 ?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m、n、l、r。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除了上述四个浊音,其他十七个声母都是清音。 (3)根据气流的强弱,可以把塞音和塞擦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送气音,爆破时通过喉部送出的气流较强。普通话中有 6个送气音声母:p、t、 k、q、ch、c ?不送气音,爆破时送出的气流较弱。普通话有 6个相对的不送气音声母:b、d、 g、j、zh、z 根据上面对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分类,各声母的具体发音描 写如下: 6 本文的研究的是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的声母发音特征,本章的任务是有针对性的通过音系对比找出上海 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声母时的发音难点,以及可能发生的母方言语音的迁移和干扰,而非对两种音系穷尽 式的描述。191 表 2-1 普通话声母表 发音部 双唇音 唇齿 舌尖前 舌尖中 舌尖后 舌面 舌根 位 音 音 音 音 音 音上 唇 上 舌
/
本文档为【基于语料库的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声母特征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