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五年级科学上册5、6、7、8

五年级科学上册5、6、7、8

2019-05-25 20页 doc 38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上册5、6、7、8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单元 4《做一块卵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卵石形成的原因; 2、掌握风化的科学概念,了解风化对岩石的作用; 3、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 (二)能力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2、能大胆想象,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三)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2、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准备: (一)教师演示材料:课件、卵石 (二)学生实验材...
五年级科学上册5、6、7、8
青岛版《科学》五下册《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单元 4《做一块卵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卵石形成的原因; 2、掌握风化的科学概念,了解风化对岩石的作用; 3、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 (二)能力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2、能大胆想象,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三)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2、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准备: (一)教师演示材料:、卵石 (二)学生实验材料:砖块、页岩、锤子、有盖的大口瓶、水、镊子、酒精灯、火柴 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感知卵石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以让大家一饱眼福的东西。(课件展示光滑漂亮的卵石图片) 师:这些朋友叫什么名字?(板书:卵石)它们和普通石头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卵石无棱角、圆滑)对卵石这位新朋友,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问题:卵石从哪里来的、卵石为什么这么圆、卵石是怎么形成的、是谁制作的卵石……) 师:看来,同学们真心想跟卵石成为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板书:的形成)。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卵石的多种多样,通过欣赏卵石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卵石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感受的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二、探究卵石成因 (一)认识卵石的形成和水的搬运作用 1、引导推理卵石的形成和水有关 师:卵石一般集中在什么地方?(河里、海边) 那么它的形成可能和什么有关?(水) 2、做一块卵石 (1)除了水以外,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运用这些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卵石吗? 教师出示做卵石需要用到的材料:砖块、锤子、有盖的大口瓶、水。 (2)各个小组根据实验材料讨论制定实验。 (3)组长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其他小组适当补充共同完善实验方案。 (4)教师出示实验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使用锤子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别伤到自己;二、做完实验后,将材料收拾好放入材料袋。) (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展示:小组长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做的卵石,介绍做卵石的步骤(先把砖块敲碎,再把小砖块放到盛水的瓶子里面摇晃,将小砖块磨圆,最后介绍在加工前后有什么变化)。(板书:破碎、磨圆、卵石) 3、类比推理卵石的形成和水的关系 (1)我们的卵石是这样做出来的,那大自然中的卵石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2)小组推理讨论。 (3)组长汇报讨论结果(自然界中卵石是石块在水流的搬运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形成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做一块卵石"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石头变圆要经过一些过程,为推理大自然中卵石的形成原因做铺垫。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认识风化作用 1、引导学生猜测:形成卵石的石块是从哪里来的呢?(山上或岩石上掉落的) 山上或海边巨大的岩石,是怎样变成小块石头的?(可能和温度、风、植物、水等的影响有关) 2、研究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1)想一想,温度可能对岩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生利用热胀冷缩的知识来推理一年四季不同季节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影响。)(板书:岩石) (2)学生设计模拟实验。 (3)教师出示实验提示(一、按照实验操作要求使用酒精灯;二、反复加热和冷却页岩)。 (4)学生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并指导。 (5)学生汇报发现:反复加热、冷却的过程中,页岩会裂缝或者破碎、掉落。 3、除了温度,植物、雨水、风等自然力量对岩石也有破坏作用。(课件展示温度、植物、雨水、风等对岩石的影响。) 4、归纳什么是风化。(板书:风化) 5、小结:正是因为有风化作用,高山上的很多岩石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使几十万年,就会破碎变成小石块滚落下来。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将做卵石的方法与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类比、推理,卵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归纳卵石形成的原因 1、提问:被风化的岩石变成了小石块,这些小石块与卵石有什么不同呢? 2、小石块又是怎样变成卵石的呢? 3、学生讨论、交流。 4、谁能完整地说一下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山上或海边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小石块脱落下来,在雨水的冲刷(板书:冲刷)和风的作用下,被搬运(板书:搬运)到河道或海里,河道或海里的小石块在水流的作用下互相碰撞、摩擦(板书:摩擦),经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磨圆,棱角没有了,表面越来越光滑,最后变成了卵石。 5、播放大自然中卵石形成过程的课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归纳整理卵石形成的原因,形成完整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三、课堂总结 四、拓展活动 展示海边的卵石图片,提出新问题:在河道、海边的卵石再过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以后又会变成怎样呢? 板书设计: 做一块卵石 岩石--(风化、破碎)--搬运(冲刷、摩擦、磨圆)--卵石 5、《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xkb1.com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2、学习新课 (1)出示图片,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矿产 (2)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2:能源矿产怎样开采? 3:能源矿产能不能采完? 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 (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 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 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④教师播放课件 四、科学与生活 (1)矿产与人类的关系 ①教师播放课件。 ②小组讨论 ③汇报交流 (2)矿产的利用 ①教师播放课件。 ②小组讨论 ③汇报交流 (4)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重要性,谈谈矿产的保护 ①小组交流后汇报 ②教师结合制作的课件时行总结。 ③讨论: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矿产的需求量大,我们该怎样办? 1:节约作用,不浪费。2:不让小煤矿乱采煤。3:开发新能源。 五、拓展活动 推想煤形成的过程,观看录像 六、布置作业 写一份关于当地矿产资源的调查报告 5《各种各样的矿物》一、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目标 2、浅谈对矿物的了解与认识 二、探究新知 1、交流搜集到的矿物资料 2、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 3、交流矿产和人类的关系课件出示矿物图片 课件出示矿产和人类关系图片集 三、科学与生活 1、谈谈矿产的利用 2、谈谈矿产的保护 flash课件出示矿产的利用 课件出示矿产的保护 四、拓展活动 推想煤的形成过程 flash课件出示煤形成的过程 五、布置作业 写一份关于当地矿产资源的调查报告 6、地表的变化 一、教材说明: 《地表的变化》是新编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单元的最后一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滴水穿石”实验和“水流的冲洗力模拟实验”了解地表的变化与水流的气力有关;培养学生发现题目、提出题目、解决题目的能力。本课以“火山喷发”为切进点,再现地表的变化,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自然风采形成现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其他信息源;能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公道解释。 2、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了解地表是不断在变化着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三、教学预备:面粉、滴管、烧杯、米尺、托盘、沙子、碎石、草皮等;课件预备:新疆沙漠图片、三峡工程、开山修路、三北防护林、人类填海造陆、乱砍森林、过度放牧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师:同学们近几年我市的建设很大,谁能列举几处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 1:有三里庄水库。 2:体育会展中心 ……师: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后你还能想起原来的地形吗? 生:不能了;时间长了就想不起来了。 师小结:这就是地表的变化 板书课题:地表的变化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块来研究地表的变化的。 师:刚才我县把地表改变了一下这种变化是自然的变化还是人为的改变? 人为的改变。你的理由是什么? 1:用了装载机、挖掘机等工具。 2:还用了汽车等。 师:同学们真棒,很善于发现题目,看来,我县的近期的地表改变确实是人为的改变。 板书:地表的变化----人为改变 师:我国的京杭运河就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连接我国的五大江河,改善了我国的南北交通状况。同学们,你知道连接了我国的哪五大江河吗?阅读课本上 的插图。 1:有长江、黄河。 2:还有淮河、海河、钱塘江 3:真了不起,有那么大的气力。 师:同学们,现在想一想除了人为的改变,地表还有其他的改变的方式吗? (教师提示:地球原来就有高山、高原吗?) 1:有的山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有的是地震后形成的。生2:四川汶川地震后,有的河流变成了湖泊。 3:我们这里的地下有很多沙子,说明很久以前是河流或者是大海。 师:同学们的想象太厉害了。想一想这种变化和人为的变化相同吗?对,这种地表的变化叫做自然的改变。 板书:地表的变化----自然的改变 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直接研究自然的改变地表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相似的实验来证实地表的变化。 (根据学生的猜测,自愿选择实验方法。) (二)探究自然方式改变地表: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材料开始实验吧!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活动,发给学生记录单) 同学们,哪个组愿意讲讲实验的结果。 1:我们组发现在一个个面堆被水冲的四溅。 2:我们小组的发现跟他们组一样。 3:我们小组发现水流把沙子冲走了一段间隔,水流大时,石子也挪动了。地表的变化呢? 小结:刚才我们研究的是水流的冲击对地表的改变,自然界中的河流大多数是这样形成的。 (三)深进生活解疑 在喜马拉雅山的岩层中找到了很多海螺的化石,猜想一下在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来是什么地势? 新疆沙漠中埋躲着一个古老的城池----楼兰古城,猜想一下为什么楼兰古城消失了?板书:地表的改变人为的要慎重。 (四)深进探究 实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利用了地表改变为生活服务的例子。出示课件:三峡工程、开山修路、三北防护林 小组讨论:各有什么好处? 人类乱砍森林、过度放牧等 小组讨论:各有什么害处? (五)课堂评价…… (六)拓展活动 板书设计: 6、地表的变化 农田楼房 汪洋大海青藏高原 沼泽农田 海岸建筑 7、《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课件、小鼓、大镲、水槽、烧杯、钢锯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一段交响曲) 师: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大家听的很认真。这么多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板书:声音) 由学生熟悉的声音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你想知道关于声音的什么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并简单板书) 学贵有疑,你们真是些爱动脑筋的孩子,对于这些疑问,只要大家积极地去探究,一定会有很多收获。那么,根据我们现在的知识和条件,课堂上探究哪个问题比较合适? 二、探究活动 1、了解学生对该问题的认知水平。 师: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学定教。 (学生动脑思考后发言。) 现在各小组看着桌子上自己搜集的材料,包括你的文具盒和眼前的桌子,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我们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学生制造声音。) 师:现在再让你桌上的材料发出声音,观察发声前后物体有什么不同。探究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使学生会进行细致的、深层次的观察,注意力不再停留在对物体施加外力这一因素,而对物体本身的变化进行关注。 师:在动手实验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一讲在探究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发放科学探究记录表,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参与到各小组的活动中,并且适时给予指导,使学生的玩法能为本课所研究的问题服务,防止发生偏离。 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记录表,阐述各自的结论。) (板书:振动) (板书:声音)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补充、质疑,让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对结论进行概括提升,上升到科学的层面。 知道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那你能想办法让声音停下来吗?大家亲自动手做做看。 (学生动手做。) 三、拓展活动 (学生模仿各种声音。)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敲、打 锯、弹 摩擦振动声音 碰撞 吹 8、谁能传播声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1、大鼓、4个背后吊着一个小泡沫球的纸屏。 2、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长木条、木板、两根金属棒。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现象发现传播声音的介质 教法与学法: 讲解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这里所指的"交响乐"是由哪些声音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的途径。 (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 (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3、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1)提问: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2)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程序,并提醒不可把闹钟不加防水措施放入水中)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板书设计: 8、谁能传播声音 气体 液体传播声音四面八方 固体
/
本文档为【五年级科学上册5、6、7、8】,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