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汉语语法研究

2017-11-15 50页 doc 150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古汉语语法研究古汉语语法研究 导 言 一、研究内容 “古汉语语法研究”针对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法现象或问题,提出一些专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目的 深入探讨各种语法现象,弄清其来龙去脉和本质特点,同时结合专题分析,让大家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的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兴趣和爱好,进而从事古汉语语法的研究和探索。 三、讲授方法 ,以专题形式进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辅以练习思考 四、讲授专题 ,“之”“其”活用研究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 ,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研究 ,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
古汉语语法研究
古汉语语法研究 导 言 一、研究内容 “古汉语语法研究”针对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法现象或问题,提出一些专题进行研究和。 二、研究目的 深入探讨各种语法现象,弄清其来龙去脉和本质特点,同时结合专题分析,让大家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的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兴趣和爱好,进而从事古汉语语法的研究和探索。 三、讲授方法 ,以专题形式进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辅以练习思考 四、讲授专题 ,“之”“其”活用研究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 ,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研究 ,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 ,古汉语“者”字的词性和功能 ,先秦汉语“之”字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 ,《诗经》虚词“止”研究 ,《诗经》虚词“式”研究 专题一:“之”“其”活用浅议 一、“之”“其”活用释义 什么叫活用,——《马氏文通》卷二:“指名代字用以指前文者……兼人物言,且兼人己言。”“惟„之?字无指与语者,„其?字所指,人己无分。”后来,有的学者认为“之”也有之与语者(第二人称),并把“之”“其”用于第一、第二人称叫做“活用”。 二、部分“之”“其”被误为活用 (一)错误例 (1)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 继之。”(《左传》宣公二年) 孔颖达《正义》:“士季谓赵盾曰:„子是正卿,今与子俱谏而不入,则莫之能继续为谏。?” (2)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史记?滑稽列传补》) 按,“来告语之”即“来告诉这件事”。 (3)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糜,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祅祥也。”(《战国策?楚策》) “见其“的“其”被认为是庄辛对称楚襄王。其实是指示代词,指代庄辛严肃指出的襄王宠尊辛臣、淫逸侈糜、不顾国政的行为,不是指襄王这个人。 句子意思是“我的确看到了那种(或这种)行为必定是这样的结果啊~” (二)误认“之”“其”为活用的原因 1、语言环境的特殊性。 2、材料不可靠,用翻译意解“之”“其”。 3、“之”“其”作用的复杂性。 三、 “之”“其”活用实为借代修辞 (一)作用 说话人借第三人称代词代替第一或第二人称,把自己或对方放在第三人称的位置上,使其不与对话中的另一方地位对等,婉曲达说话人的某种思想感情。 例:(4)《左传》成公三年:“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 戮于宗,亦死其不朽。” (5)《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 用其实。?” (二)情感类别 1、表示恭敬 (6)《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7)《史记?信陵君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8)《商君?更法》:“(秦孝公曰):„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公孙鞅曰:„……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9)《资治通鉴》卷六十五:“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 2、表示轻小 (10)《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1)《汉书?蒯通传》:“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 (12)《国语?越语上》:“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3、表示哀怜 (13)柳宗元《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14)《国语?晋语八》:“起也将亡,赖子存之。” ,注意: ,之”“其”的这种用法所表达出来的各种思想感情不能绝然分开,有时是两种或几种参和在一起。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综合起来看。 ,例如:知罃说“免之”,除表示不示弱、不屈服以外,毕竟是跟国君说话,表面的君臣之礼仍不肯失(如对话中自称“臣”),因而还有对楚王的“尊敬”,虽然是“外交辞令”。又如廉颇用“之”代自己,对蔺相如表示恭敬,反过来也是卑小自己。对人恭敬 大都有卑小自己的意味。 四、 “之”“其”借代表情达意的原因 (一)对话语境 ,古人在对话中常避免用第一、第二人称,以表示谦敬礼节。 ,《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古人认为用“尔”“汝”称人大不敬,反过来用“吾”“我”自称来同别人说话,也是不礼貌的。但用第三人称代词“之”“其” 代替,可以婉曲表达各种情感。 (二)借代修辞能产生特殊达意效果 1、三人称不参与对话,用来代己、代人,避免“尔”“汝”之称,表示恭敬的作用于是乎出 2、第三者不在对话的双方之内,可用来表示客观公正的态度。在说到“不利”之事时,代替第一或第二人称,可表达“避开弱势”、“抑郁不快”、“与我无关”等思想感情。 3、第三人称不在对话双方之内,距离似乎远些,亲密程度似乎差些,由此引出“不重要”“受轻视” 等达意作用。 ,例: ,《论语?宪问》:“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战~彼哉~?” ,“彼” 就是第三人称代词。孔子不加评论,轻视之情很明显(语气也起了一定作用) 4、在“不重要”、“受轻视” 这个作用上用来自称,则有自轻自小的意味。 5、轻小者可哀怜,因而又可表哀怜的思想感情,等等。 ,以上大约是“之”“其”在对话中借作第一或第二人称能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原因。 (三)活用说的不足 1、不能解释为什么古人有第一、第二人称代词而不用。 2、为什么这种所谓“活用”多出现在对话中。 五、小结 1、古汉语中有些第三人称代词“之”“其”活用客观存在,其实质 是第三人称代词借代第一、二人称,因对话语境和借代修辞作用,可以表达多种思想感情。 2、考虑“借代”的修辞作用,我们能进一层观察它们传情达意的作用。这样更合乎实际一些。 3、“之”“其” 翻译成“我”或“你”,实际上是一种变通,在没有更好的翻译时,这样也可以,但是必须看到与原文意思的差别。 ,思考题 ,最先注意到“之”“其”活用的是谁, ,“之”“其”借代修辞有哪些特殊达意效果, ,“之”“其”借代有各种达意效果的原因有哪些, ,在你的方言中有无人称代词的借代修辞用法,如果有,试分析其作用。 专题三: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研究 一、为“字”被动句及其问题 (一)为”字被动句的格式: 1、10种格式 “为V” “为NV”、 “为N之V” “为V于N”、 “为N见V” “为N所V”、 “为N之所V” “为所V”、 “为N所见V” “为N之所见V”。 2、格式示例(各举一例): (1)伯有将为戮矣。(《左传?襄二七》) (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十八》) (3)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国语?吴语》) (4)暴王桀纣幽厉……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墨子?法仪》) (5)烈士为天下见善矣。(《庄子?至乐》) (6)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路》) (7)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管子?枢言》)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9)金城郡昔为韩遂所见屠剥,死丧流亡……户不满五百。(《三国志》注引《魏名臣奏》) (10)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三国志》注引《魏武》) (二)为字被动句存在的问题 1、两种对立意见 A. 述宾结构说:(1)“为”,动词述语;(2)后边的动词、动词组或所字结构作宾语;(3)句意是“成为……的人或事物”。 B. 助动、介动说:(1)“为”表示被动,“为戮”之“为”是助词;“为我所戮”之“为”是介词,引出施动者“我”;(2)“所戮”是动词性结构作谓语;“所”是助动词或外动词词头;(3)“为N之所见V”中,“之所见”都是助动词,连用表示强调。 2、两种意见的优点与不足 A.述宾结构说 优点:这种说法能合理解释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 不足:不能解释下面的例子: (11)其秋,单于怒浑邪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史记?匈奴列传》) (12)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史记?大宛列传》) (13)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汉书?黄霸传》) (14)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三国志?蜀志?马超传》) B.助动、介动说 优点:能顺利译解所有“为”字被动句; 不足:将所字结构看作动词性结构,没有合理的解释;将“之”、“所”、“见”解作助动词,相当于“所”,不符古汉语中这几个虚 词的实际。古代汉语中,“之”作连词,“所”作代词,“见”表被动。 3、我们的观点: ,“为”字被动最初用述宾结构(或主动形式)表被动义,并围绕这一结构发展出各种格式,后来述宾结构发生调整变化,向被动句的助动或介动结构转化,因而形成结构上的差异。 ,上述两种意见分别从这类句式变化的两端作静态分析或平面描写,没有看到它的发展演变过程,因而都不免有得有失。 二、早期“为”字被动句的内部结构 (一)早期“为”字被动句是述宾结构 1、例子分析 (15)子鱼曰:“射为背师,不射为戮,射为礼平,”(《左传?襄十四》) 子鱼的三句话并列,句式相同,三个“为” 用法一致:“为背师”“为礼”的“为”不能解为“被”义助词,因此“为戮”的“为”也不能解为“被”义助词。 ,三个“为”都是动词述语,与其后面部分组成三个述宾结构。 (16)其为政乎天下也,兼而憎之,从而贼之……使身死而为刑戮,子孙离散,家室丧灭,绝无后嗣。(《墨子?尚贤中》) (17)此二君者,皆不能用其椎锻榜檠,故身死为戮,而为天下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8)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故绕朝之言当矣,其为圣人于晋,而为戮于秦也,此不可不察。(《韩非子?说难》) (19)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 (《韩非子?喻老》) (20)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21)楚人将以叔孙穆子为戮。(《国语?鲁语下》) (22)昔吴王夫差以强大为天下先,强袭郢而栖越,身从诸侯之君,而卒身死国亡,为 天下戮者,何也,(《战国策?齐策五》) 2、“被”“见”与一般动词对举 例:(23)厚者入刑罚,簿者被毁醜。(《墨子?贵义》) (24)乐羊以有功见疑,秦巴西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 据此可知,与“为”对举,如例(18)“厚者为戮,薄者见疑”时,“为”是动词。 三、“为”字被动句的功能特点 ,“为”后的宾语V动词性是表面的,实际上它是用为名词; ,这类“为”字句仍然表示被动义,但它是用述宾结构(主动形式)表示的,而且被动义不由”为”字表示,而是由宾语V表示(后来加“见”“所”表示); ,宾语V具有名词性和被动义两个特点。 (一)宾语“V”的名词性 例(25)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 天下》)——马建忠: “„天下裂?一读,即„天下所裂?也。” (26)“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马建忠: “犹云„不为酒所困?也。” (27)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左传?昭公十六》)——求:所求,作“获”的宾语。 (28)若不生得以戮于群众,犹未得请也。(《国语 齐语》)——请:所请。韦昭注:“犹未得所请也。”“所请”作“得”的宾语。 (29)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闻:所闻。 孔颖达疏:“前有所闻,未能及行。”“所闻”作“有”的宾语( (30)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无不知、无不爱:无所不知、无所不爱 ,“所不知”“所不爱”作“无”的宾语。 (二)“V”的被动义特点 为N V?为N见V 烈士为天下善?烈士为天下见善 例:(31)王若欲讲,必少割而有质。不然,必欺。(《战国策?魏 策三》)——欺:被欺,《史记?穰侯列传》作“必见欺”。 (32)夫破人之与破于人,臣人之与臣于人,岂可同日而言哉,(《战国策?赵策三》) ——“破于人”“臣于人”中,破、臣:被破、被臣,《史记?苏秦列传》作“见破于人”“见臣于人”。 ,王力先生《中国语法理论》: ,“我们把„为?认为是助动词,就是把它认为和现代汉语„被?字是同义的,然而这只是一种说法,不见得就是真理,因为古代这种„为?字未必有„被?字义,也许它是叙事词,„困?„败?之类只是动词首品,用为目的语。试比较《史记?贾生列传》„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和《左传》襄二十四年„收禽挟囚?,咱们实在也不妨认为„身为禽?的„禽?与„收禽挟囚?的„禽?一般地是动词首品,即„被擒的人?的意思。” 四、“为”字被动句的发展格式 为V 为V于N、为所V 为NV 为N见V、为N所V、为N之V 为N见V +为N所V 为N所见V 为N之V +为N所V 为N之所V 为N之V +为N所见V 为N之所见V (一)“为N之V„句分析 ,“为N之V”在“为NV”式上加“之”形成。之:连词,取消“NV”的主谓关系,使之成为以N为定语,以V为中心语的名词性偏正词组,作“为”的宾语。 ,这和一般的主谓词组加“之”形成的名词性偏正词组作宾语是一样的,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二)其他几个句式的分析 1、“为N之所V”是“为N之V”和“为N所V”的综合式,“所”是指示代词。 2、“为N所见V”是“为N见V”和“为N所V”的综合式,由于“所见”连用,被动义有“见”表示,“所”只起标示名词性宾语的作用了。 3、“为N之所见V”则是“为N之V”和“为N所见V”的综合式,“之”“所”“见”分别发挥自己的语法作用。 (三)“之”“所”“见”的性质和作用 ,之:连词,连接定语N和宾语V; ,所:指示代词,指代与V相关的人或事物,“所V”是名词性结构作宾语; ,见:助词,表示被动。 值得商榷的观点:之所见 = 之所 = 所见 = 所 五、“为”字被动句内部结构的发展 (一)结构关系的变化 ,结构关系调整变化或重新解释。 ,调整首先是语义结构的调整,即把宾语“V”或“所V”的被动义转移到“为”字头上。 ,与此同时,语法结构发生变化: ,“为”由原来动词述语变为“被”义助词或介词(“为N”组成介宾状语),原来的宾语V脱去名词性,变为动词性述语,“所V”变成动词性结构,“所”失去指代功能,成为助动词或外动词词头。 ,句子变为助动或介动结构,不能按述宾结构解释。 ,动词性所字结构可以带宾语、补语、状语等, (二)引起调整变化的原因: 1、顺应被动句发展趋势 ,早期汉语被动句以主动句式出现,“为”字句即这类被动句之一。 ,随着汉语的发展,被动句逐渐使用固定的语法词,如“于”“见”“被”等,明确表示被动,迫使“为”字句也要有一个语法词表示被动,把主动句式变为被动句式。 ,加“见”加“所” 就是变主动格式为被动格式,但不完善,“见”“所”不能引出施动者。 ,为了适应被动句的发展趋势,“为”字句开始调整其自身的结构,重新解释其语法关系。 2、句式类化 , 受“见”字或“被”字被动句类化。 , “见”字、“被”字被动句的格式和“为”字被动句的格式基本相同: 为V—见V—被V 为V于N—见V于N—被V于N 为NV—被NV ,“见”、“被”专表被动义,要求同句位的“为”也表被动义,从而实现类化。 ,为V——见V——被V ,例:(33)亲戚为戮。 (《左传?昭二十》) (34)齐趣下三国,不且见屠。 (《史记?齐世家》) (35)错卒以被戮。 (《史记?酷吏列传》) ,为V于N——见V于N——被V于N ,例:(36)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 (《墨子?法仪》) (37)文王所以见恶于纣者,以其不得人心邪, (《韩非子?难二》) (38)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战国策?齐策》) ,为NV——被NV ,例:(39)将为三军获。 (《左传?襄公十八》) (40)亮子被苏峻害。 (《世说新语?方正》) 3、“为”与“见”“被”对举或交替使用 例:(41)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42)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4、使用频率因素的影响 ,战国后期《孟子》等6种典籍,“为”字被动句67例,“见”“被”字被动句57例。 ,西汉《新语》等8种典籍,“为”字被动句279例,“见”“被”字被动句114例。 ,六朝《三国志》等11种典籍,“为”字被动句2019例,“见”“被”字被动句1289例。 六、结 语 (一)“为”字被动句最初是以述宾结构(或主动形式)表被动义,“为”是动词述语。 (二)受“见”“被”句格式类化,“为”字句由述宾结构变为助动或介动结构,“为”带上被动义变为助词或介词,所字结构变为动词性结构。 (三)述宾结构说与早期的语言事实相符,助动说和介动说与类化后的语言事实相符,缺点在于二者都没有看到“为”字句的发展变化过程,并且相互否定,因而结论有得有失。 ,思考题 ,1、前人分析“为”字被动句的两种对立意见是什么, ,2、从哪些方面可以证明早期“为”字被动句是动宾结构, ,3、早期为字被动句“为+V“中,动词V主要有哪两个重要的语法特点, ,4、“为”字被动句后来变成介动或助动结构,其演变过程和原因是什么, 专题四:上古汉语“所”字与所字结构 引言 (一)分歧与问题 1、分歧 ,《马氏文通》:“所”为“接读代字”; ,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所?字乃助字之含有指示作用者”. ,这两种观点形成了今天代词说和助词说的对立。 2、问题 ,上古汉语独用“所”和所字结构的“所”有无关系, ,“所+动” 、“所+介+动”、“所+动+者”、“所+动+名等怎样形成, ,如何分析内部结构,“者”的词性和作用是什么, ,所字结构为何能形成“为+名+所+动”被动式, (二)我们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从语法发展出发,考察上古“所”字的词性演变,各式所字结构的形成及其内部结构关系和语法特点,试图弄清楚所字结构和独用“所”的关系及上述其他相关问题,使“所”的词性和语法功能归于一个有序的发展系统,并对代词说和助词说提出不同的看法。 一、“所”字的词性演变 ,名词“所” ?指示代词“所” (一)实例分析 ,观察对比金文和先秦早期典籍中“所”的用例,“所”字的词性是由名词向指示代词发展的。 1、独用“所”字例分析 例:(1)孚人四百,啚于荣伯之所。 (《敔簋一》) (2)公归无所,于女信处。 (《诗?豳风?九罭》) (3)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易?系辞下》) 2、所字结构例分析 例:(5)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 (《周易?解卦》) (6)泰山严严,鲁邦所詹(瞻)。 (《诗?鲁颂?閟宫》) (7)惟此惠君,民人所瞻。 (《诗?大雅?桑柔》)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 (9)百尔所思,不如吾所之。 (《诗经?鄘风?载驰》) (二)名词“所”向代词“所”的演变 1、王克仲先生的研究 ,王克仲《关于先秦汉语“所”字词性的调查报告》: ,名词(所1)?代词(所2)?助词(所5) 例:(10)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庄子?庚桑楚》)——七日七夜至老子之居所。 (11)诚以其国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国为危殆灭亡之所,亦危殆灭亡。”(《荀子?王制》) ——为王者之所 :为王者之所为 ——为危殆灭亡之所:为危殆灭亡之所为 ,王先生的进一步分析: ,名词(所1)?代词(所2) 12,虽然所和所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但是二者仍然有其 1内在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引申和被引申之间的关系。所表 21示具体的空间,而所则由表空间的所引申为表事物发生时相关联的空间,或者表示在某一空间所发生的事物。 ,这种引申是很自然的,因为任何动作行为总是不能离开空间而单独存在。 2、黄盛璋先生代词来源的观点 ,黄盛璋《先秦古汉语指示词研究》: ,是:表示人正立时太阳正在其上相值,以此表时间的“今”。“今”即时间的“此”,于是作近指代词。 ,时:甲骨文上从之下从日(下文用“时”代),义为“今日”。孙海波《古文声系》:“时,是日也。从日之声。”是日就是今日。引申作近指代词。 ,其:义为“将要”,如:“癸酉卜,乙亥不风,乙亥其雨,”(甲2999)利用将来的观念,发展出远指代词。 ,兹:甲骨文以来,既表时间又作指示代词。卜辞:兹日、兹夕、兹月 = 今日、今夕、今月“兹”即“今”,也即“此”。 ,此:甲骨文和金文从止从人。黄盛璋先生:“人开始行走尚未离地,后足留止之处表这里。” ,按:黄说是。留止不动属空间观念;指留止之处转为指示代词。《说文》:“此,止也。”段玉裁注:“于物为止之处,于文为止之词。” ,彼:《说文》:“往有所加也。”字从彳,与走路前往他处有关。 前往属空间移动,由此及彼。由此引申为远指代词。 3、其他例证 (12)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诗经?召南?甘棠》) (13)溥彼韩城,燕师所完。 (《诗经?大雅?韩奕》) (14)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所”的两个词性 ,“所”经过发展演变以后,获得了名词和指示代词两个词性; ,两个词性都可以进入所字结构。因此,所字结构的“所”除指示代词外, 有时它是一个名词。 二、所字结构的形成 (一)两种成说及其问题 1、由“动+所”发展为“所+动” 王克仲: 1 25 (动+)所? 所(+动)? 所+动 125 (所,名词;所,代词;所 ,助词) 51 问题:“所+动”(东周初),“(动+)所”(春秋末),前者比后者出现早。 2、理解差错说 俞敏《经传释词札记》: 古人对“无所不知”一类句子分段理解有差错形成: 第一阶段:无所不知 = 没 地方 不懂 第二阶段:无所不知 = 没 不懂的地方 问题:上古汉语“无所 ”以及“有所”句,内部层次是“无(有)所不知”,而不是“无(有)所/不知”。 例:(13)鉴者之臭,于鉴无所不鉴……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墨子?经说下》) (14)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告子上》) (15)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获所归,难未歇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6)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庄子?大宗师》) (二)所字结构形成 ,所字结构在独用“所”后加动词形成。即: , 所?所+动 1、《左传》例证: (17)九年春,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使华臣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左传?襄公九年》) ,奔火所,杜预注:“使随火所起,往救之。” 2、其他例证 ,荣伯之所?荣伯之所居 ,勤而无所?勤而无所勤 ,各得其所?各得其所得 3、古注证据 (18)公归无所,于女信处。(《诗经?豳风?九罭》)郑玄注:“公西归无所居。” (19)赫赫炎炎,云我无所。(《诗经?大雅?云汉》)郑玄注:“言我无所庇阴处。” (20)今罪无所。(《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晋罪无所犯也。” (21)车马有所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杜预注:“有所处。” 4、同类例证 (22)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左传?襄公二十年》)——去所?去所坐(席)。 (23)郑先宋,不失所也。(《左传?二十六年》)——不失所?不失所先。 (24)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居其所?居其所居。 (25)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吕氏春秋?权勋》)——莫知其所?莫知其所往。 5、受早期逌字和攸字结构的影响 (26)余无逌具寇。(《舀鼎》) (27)隹苟(敬)德,无逌亡。(《班簋》) (28)君子有攸往。(《周易?坤卦》) (29)彭蠡既猪,阳鸟攸居。(《尚书?禹贡》) 6、另外两种所字结构的形成 A.春秋以后:所?动+所 例:(30)施父曰:“曹太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左传?桓公九年》) (31)敬如君所。(《左传?闵公二年》)孔颖达疏:“其敬如君之处所。” (32)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史记?晋世家》) B.汉代以后:动?所+动 (33)胡能有定,(《诗经?邶风?日月》)郑玄笺:“何能有所定乎,” (34)若不生得以戮于群众,犹未得请也。(《国语?齐语》)韦昭注:“犹未得所请也。” (35)子路有闻,未之能行。(《论语?公冶长》)邢昺疏:“前有所闻,未能及行。” 小结: ,所字结构最早是在独用“所”后面加动词形成,后来又有加动词于“所”字之前和加“所”于动词之前两种情况。 ,上古独用“所”和所字结构之“所”属同一类“所”,有同样的词性和作用,其间没有绝然的界限。 三、“所+动”的内部结构关系 ,(一)两种成说 1、代词说及其不足 ,代词说的观点: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所”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 ,代词说的不足: ,“对象”说意味着“所”是动词的前置宾语,“所+动”结构是动词性结构。 ,无法解释下面的用例: ,《孟子?腾文公上》:“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动词“事”有宾语“孔子”,“所”不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 ,《诗经?小雅?小宛》:“无忝尔所生。” ——“所”不指代“生”的对象“尔(你)”,而是指施动者“父母”。 2、助词说及其问题 ,助词说的观点: ,助词说大都笼统地说“所”改变后边动词的性质,使之变成名词性结构,并强调助词“所”“在句子中起代词的作用”,“助词„所?有一定的指代作用”。 ,助词说的问题: ,助词“所”何以又有指代作用, ,所字结构的名词性是“所”的指代作用表现出来的,还是动词变成名词性结构后表现出来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动词是怎样转变为名词的,转换机制是什么,理据是什么, ,这些问题难以回答,助词说都回避了。 (二)“所+动”的内部结构关系 1、“所+动”为中定结构关系 ,即:所(中心语)+ 动(定语) ,“所”作中心语前置,定语 “动”后置,即后置定语。 2、证据 A.独用“所”大都作宾语或名词谓语。在这种成分后边再加动词,一般是限定性成分。 B.不及物动词可以加在“所”之前,如“死所”、“叹所”的“死”、“叹”,但同样是限定性成分。 C.居处义动词加前加后皆可 ,如:居所——所居;处所——所处 动词在“所”前是定语,可以证明在“所”后也是定语。 D.实例证据 ,“所+动”产生在东周初年,那时期也存在着“中+定”语序: 《诗经?周南?葛覃》:“施于中谷。”毛亨传:“中谷,谷中也。” 《鄘风?柏舟》:“在彼中河。”毛亨传:“中河,河中。” ,《诗经》其他例子: ,“中+定”结构:中逵、中林、中露”等; ,“定+中”结构:泥中、桑中、丘中”等; ,两种结构语序不同,表义功能一样。 ,金文中有后置定语: (38)易女……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大盂鼎》)——赐给你从驭(相当于《周官》诸驭之职或其属官)到庶人(指自由民或农民)的人鬲(民献)六 百五十人。 (39——送给你十五只用良铜装饰并且里面画着生动的凤凰的大盾。 ,方言证据: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的有些偏正式双音词,形式上保存着上古汉语的“中+定”结构语序,其中定语有名词、有动词。如: ,闽南方言:鞋拖(拖鞋)、风颱(颱风)、物配(菜肴)、路用(用途、用处); ,客家方言:人客(客人)、菜干(干菜)。 ,同谱系少数民族语言的证据: ,与汉语同谱系的现代少数民族语言中,“中+定”语序很普遍。如: ,黎语、毛难语: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作定语,后置; ,阿昌语:数量词组作定语,后置; ,彝语:量词、形容词限定名词,后置; ,土家语:数量词组、形容词、部分动词作定语,后置。 ,其他如藏语、羌语、怒语、独龙语、水语、纳西语等等,也 都有类似的后置定语。 小 结 ,远古汉语或远古汉语的方言中存在着后置定语,发展到商周时期,绝大多数定语定位在中心语之前,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定语后置的“中+定”语序。 ,“所+动”结构产生于东周初期,即按“中+定”语序组织起来。 3、形成“中+定”语序的原因 A.“动+所”是单义结构,只指处所;“所+动”是多义泛指结构(详后)。语言需要泛指结构。 B.“所”字词义较虚,需要有修饰限定语。其中名词、代词作修饰语位于“所”之前,如“人之所欲”的“人”,“百尔所思”的“尔”等,动词作修饰语只能位于“所”之后。如果将动词移到“所”之前,将引起修饰关系的混乱。 C.所字结构中动词多为及物动词,用“动+所”语序,容易误解成“动+宾”。如: 天子所予。(《诗经?小雅?采菽》) 意思是天子赐予的东西(赤芾、邪幅);变作“天子予所”,容易误解为天子赐予地方。 ,“死所”、“叹所”等结构不会被误解,是因为定语“死”“叹”等是不及物动词。 D. 从形式、功能上与者字结构相区别 所+动——动+者 “者”加在动词后边,常指代施动者,如“见者”,指发出看见动作的人; “所”加在动词之前,常指代受动者,如“所见”,指被看见的人或事物。 四、“所+动”的语法特点 (一)名词性 “所+动”以“所”为中心语,定语动词不决定结构的性质。 助词说认为“所”将后边的动词变为名词性结构,实际上动词在结构中仍然是动词,“所”作中心语才是“所+动”为名词性结构 的理据所在。 (二)多义性 “所+动”可以表示7种意义: 1、表示动作行为的地方 (40)自东徂西,靡所定处。(《诗?大雅?桑柔》) 2、表示动作行为意念上的受事对象或宾语 (41)新庙奕奕,奚斯所作。 (《诗?鲁颂?閟宫》) 3、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 (42)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43)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荀子?劝学》) 5、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4)子之因遗苏代百金,听其所使。 (《战国策?燕策三》)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45)九月,非所用郊也。 (《公羊传?成公十七年》) 7、表示动作行为的施行者: (46)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诗经?小雅?小宛》) 代词说的问题: 代词说认为“所”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这只是就上面第2种意义立说,不能函盖全部。而且所谓对象,只是意念上的,不是真正的对象。真正的对象是动词的宾语,意念上的对象是受动词修饰限定的中心语。这是必须要加以区别的。 (三)动词定语长短灵活自由性: (47)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辟(避)风雨:动宾短语。 (48)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不知:壮动短语。 (49)先王所禀于天地以为其民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禀于天地:动补短语。 (50)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长、短:形容词。 (四)被动性 “所+动”是多义结构。 当“所”指代意念上的动词的宾语时,这个宾语要承受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所+动”具有被动性。例如“所爱”,“所”指代意念上的被爱的对象“人”,人接受爱,因而“所爱”具有被动性。 注意:只限于“所”指代动词的意念上的宾语这一类,“所”指代地方、凭借、方式、原因、时间、施事等,意念上不承受动作行为,都不具有被动性 。 五、“所+动”的发展式及内部结构关系 (一)“所+介+动” 1、用例(51)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52)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 (《墨子?非儒下》) (53)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 (《史记?项羽本纪》) (54)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 2、介词的作用和句子内部层次 ,介词的作用:进一步限定中心语“所”。 , 内部层次:所/+介+动 用“介+动”共同限定“所”。如例(51)“吾知所以距子”,“所”指代“办法”,“以距子”意为“用来对抗你的”,作限定语。 (二)“所+动+者” ,形成:所+动 ?所+动+者 (55)此寡人之所见者也。(《庄子?达生》 ,“者”的作用:作所字结构结束的标志;复指“所”所指的内容。 如例(55): ,所见:指看见的“鬼”; ,者:复指“鬼”,并取代“所”做中心语。 ,意义:“所+动+者”=“所+动” (三)“所+动+名” 形成:所+动?所+动+名 (56)予所採荼,予所蓄租。 (《诗经?豳风?鸱鸮》) (57)取武阳所持图。 (《战国策?燕三》) (58)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 (《史记?韩非列传》) “名”将“所”字所指具体化;“名”代替“所”作中心语。 意义: “所+动+名”=“所+动” (四)“所+动+之+名” ,形成:所+动+名?所+动+之+名 (59)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孟子?腾文公上》) “之”,连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六、结 语 ,处所义名称“所”与空间观念有,引申指存在于空间内的人和事物,遂转化为指示代词;独用“所”和所字结构之“所”都是如此。 ,“所+动”在独用“所”后边加动词形成,独用“所”和所字结构之“所”是同类“所”字,其间没有绝然的界限。 ,“所+动”结构按“中+定”语序组合起来,有名词性、多义性、定语长短灵活自由性、被动性等语法特点 。 ,“所+动”由此发展出“所+介+动”、“所+动+者”、“所+动+名”等新的形式。介词以定语身份进入所字结构,不改变“所”的中心语地位;“者”、“名”取代“所”的地位,使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思考题 1、 “所”是怎样由名词转化为代词的, 2、最早的所字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3、所字结构的内部结构关系是什么,有哪些证据可证明这一关 系, 4、所字结构有哪几个重要的语法特点, 5、为什么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和多义性结构, 专题五:古汉语“者”语法研究 一、“者”的词性 ,“者”是指示代词 (一)专文论证 ,笔者《释“者”“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源》 :“者”本意是“辩治”即“理正分别”,引申为“别事词”即指示代词。 (二)其他证据 1、“者”异文作指示代词“氏”、“韪”、“是”、“之”、“焉”等 。 (1)庶征:曰雨,曰炀,曰暖,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序,庶草蕃芜。 “五者来备”,《后汉书?李云传》引作“五氏来备”,同书《荀爽传》引作“五韪来备”,章怀太子注引《史记》作“五是来备”。 “氏”“韪”“是”均是代词。《说文》:“韪,是也。”《中山王鼎》“是以”作“氏以” (2)加好者焉,斯圣人矣。(《荀子?礼论》)《史记?礼书》引作:“加好之焉,圣矣。” (3)未尝有之也。(《战国策?魏策三》)《史记?穰侯列传》引作:“未尝有者也。” (4)(北郭骚)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吕氏春秋?士节》)《说苑?复恩》:“而尝所以养母者。” 2、“者”和指示代词“之”、“诸”构成互文 (5)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是故大国不耆攻者;无积委,城郭不修,上下不调和,是故大国耆攻之。(《墨子?节葬下》) (6)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后利之之利也;不爱而用之,不如爱而后用之之功也。利而后利之,不如利而不利者之利也;爱而后用之,不如爱而不用者之功也。(《荀子?富国》) (7)龟俯者灵,仰者谢,前弇诸果,后弇诸猎。(《尔雅?释鱼》) 3、“不者”或作“不然”,“然”是指示代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不然,籍何以至此,(同上)按:枫、三本“不然”作“不者”。 4 、“者”指代“人” (9)子之所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者也,(《战国策?燕策一》) (10)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二、“者”的句法结构形式 (一)“名+者”结构的多种形式 1、名+者 2、指示代词+名+者 3、名+也+者 4、所+动+者 5、所+介+动+者 例:(11)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诗经?秦风?车邻》) (12)师者,众也。 (《周易?序卦》) (13)君子行此四德者,故云乾亨利贞。 (《周易?文言》) (14)离也者,明也。 (《周易?说卦》) (15)得其所归者。 (《周易?序卦》) (16)其所由来者渐也。 (《周易?文言》) (二)“谓+者”结构的多种形式 1、动+者 2、形+者 3、数+者 4、动+也+者 5、指示代词+数+者 6、主+谓+者 7、主+之+谓+者 (17)知我者,谓我心忧。 (《诗经?王风?黍离》) (18)蜎蜎者蠋,蒸在桑野。 (《诗经?豳风?东山》) (19)壹者之来,云何其盱(xū), (《诗经?小雅?何人斯》) (20)负也者,小人之争也。 (《周易?系辞上》) (21)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序。 (《尚书?洪范》) (22)马不出者,助之鞭之。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23)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各格式产生的时间: , 较早的是“名+者”、“动+者”、“形+者”、“数+者”,《诗经》时代已经出现; ,其次是“名+也+者”、“所+动+者”、“所+介+动+者”,始见于《周易大传》; ,“主+谓+者”、“主+之+谓+者”晚见于《左传》及以后的典籍。 三、“者”字结构的生成方式 在名词和谓词后边加“者”生成,即: 名?名+者 谓?谓+者 例:(24)昔余既令女出纳朕令。 (《大克鼎》) 昔者先王慈爱百(迫)每(媚)。 (25)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 (《周易?大过》)彖曰:大过,大者,过也。” 。 (26)伐木掎(jǐ)矣,析薪柂(yí)矣。(《诗经?小雅?小弁》) 毛亨传:“伐木者掎其巅,析薪者随其理。” (27)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周礼?地官?乡大夫》)郑玄注:“言是乃所谓使民自举贤者,因出之而使之长民 。” (28)若命长致,则媵(yìng)爵者奠觶(zhì)于篚。(《仪礼?大射礼》) 郑玄注:“命长致者,使长者一人致也。” (29)臣为危而罪不敢。(《吕氏春秋?适威》) 高诱注:“不敢登其危者而罪之也。” 四、“者”的语法功能 ,“者”有两个功能: 1、指代,分复指和转指。在“名+者”中,复指“名”;在“谓+者”中,转指与“谓”相关的人或事。 2、隔语作用。将“者”字的前后成分隔开。 (一)“名+者”之“者”的功能 功能:隔语复指 1、“者”的隔语作用 没有“者”字,有时可能误解词义或结构。 例:昔余既令女出纳朕令。(《大克鼎》) “昔”是时间状语,或可能误“昔余”为人名。 下面例中如无“者”,句义理解错误: (30)元者善之长也。(《文言》) (31)亨者嘉之会也。(同上) (32)利者义之和也。(同上) (33)贞者事之干也。(同上) ,有时无隔语“者”,句意、结构乃至句子类型将完全不同: (34)仁者人也。(《礼记?中庸》) ——仁就是人。(判断句) *仁人也——仁慈的人。(偏正结构) (35)虎者戾虫,人者甘饵。(《战国策?秦策三》) ——老虎是残戾的动物,人是甘美的饵食(判断句) *虎戾虫,人甘饵。 ——老虎残戾虫子,人认为饵食甘甜。(陈述句) 2、“者”的复指作用 如“仁者”意为“仁这种德行”,“虎者”意为“虎这种动物”。 ,古今汉语多复指: (36)老而不死,是为贼。 (《论语?宪问》) (37)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 (《礼记?大学》) (3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 (《老子》二章) (39)张三这个人脾气糟得很。 (40)你不拿走,那你不要啦, (《现代汉语词典》) (41)只盼日头它落西山沟。 (歌词《纤夫的爱》) 3、“名+者”居于句尾时“者”的功能 ,这时“者”只有复指功能 ,例:(42)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意思是舍弃鱼而选取熊掌这样东西,“者”复指熊掌。 (二)“谓+者”之“者”的功能 , 功能:隔语转指 ,转指跟复指不同,转指是指代与谓词有关的人和事物。 1、指人和事物 (43)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捍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44)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庄子?秋水》) 2、 “者”转指动作行为的时间、原因或状貌。 例:(45)王使谓子反曰:“先大夫之覆师徒者,君不在。”(《左传?成公十六年》) (46)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 (《韩非子?说林》) (47)然则舜伪喜者与, (《孟子?万章上》) 3、没有“者”作隔语,句法和句意将会改变: (48)知我者谓我心忧。(《诗经?王风?黍离》 (主谓句) *知我谓我心忧。 (连谓句) (49)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强大的当王,弱小的当侯。 (陈述句) *大王,小侯。 ——大的侯王,小的侯王。 (偏正结构) (50)恭者不侮人。(《孟子?离娄上》) ——恭敬的人不侮慢别人。 (主谓结构) *恭不侮人。 ——恭敬而且不侮辱别人。 (并列结构) 4、“谓,者”结构处于句尾,“者” 偏于转指 例: (51)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左传?隐公五年》) (5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孟子?公孙丑下》) (5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5、“谓词隐含”说辨析 ,朱德熙: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者”自指“仁”这种德性;《论语?雍也》:“仁者乐山。”“者”转指有“仁”这种德性的人。 ,袁毓林: ,“名+者”如“仁者,人也”,前面隐含“曰/谓”言说类动词,朱先生的自指“者”也属于转指。但又指出:“先秦汉语中找不到不省去言说类动词的指称形式”,“在时间名词„今、古、夜、始、往、向?等后面的„者?,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解释”。 ,我们的看法: ,“自指”“转指”理论是正确的。 ,考虑到“名+者”结构中“者”的回复指代特点以及古汉语中“是”“斯”“此”等其他指示代词的复指作用,我们将“自指”改为“复指”。 ,深入一层考察,转指的“者”实际上也是自指。 ,论证: ,先秦汉语中,有些谓词性成分本身有转指功能并具有名词性,其中有少部分已完全用去转指一定的人或事物,不再表示动作行为 ,例:(54)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55)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 (《左传?襄公十年》) ,另有一部分是临时转指,指代谓词所转指的人或事物,后边可加上指示代词“者”,这里,“谓词”=“谓词+者”,具有名词性。 ,例: (56)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周礼?地官?遗人》)郑玄注:“羁旅,过行寄止者。” (57)若命长致,则媵爵者奠觶于篚。(《仪礼?大射礼》)郑玄注:“命长致者,使长者一人致也。” (58)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疏贱必赏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韩非 子?主道》) ,谓词用作名词,“者”自指: ,谓词有临时转指功能而具有名词性,再在其后加上指示代词“者”,这个“者”实际上是自指谓词表示的人或事物,“谓+者”和“名+者”之“者”功能相同。 ,因“名+者”结构的“名”本身是个名词,“者”指代“名”是名副其实的自指。“谓+者”结构之“者”指代的是谓词所转指的人或事物,因而这个“者”随之具有转指功能,跟“名+者”结构的“者”有了区别,语法上可称它为转指。 ,“谓词”隐含说不可信: ,“名+者”结构在上古汉语很多,不存在隐含“曰/谓”言说类动词,因而用“谓词隐含”理论解释其中“者”字的功能,失去了事实基础。 五、“者”的语法功能的发展 ,(一)“名+者”结构中“者”的功能发展 1、复指作用消退 在“指示代词+名+者”中,“者”的复指作用消退,只剩下隔语作用。仅有隔语作用的“者”带上一定的语气色彩。 ,例:(60)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周易?文言》 (61)此二人者实弑寡君。 (《左传?隐公四年》) (62)夫明堂者,王者之明堂也。 (《孟子?梁惠王下》) 2、复指作用消退的原因 ,“指示代词+名+者”是“指示代词+名”和“名+者” 的综合式,在综合过程中,“者”字失去复指作用,变为仅有隔语作用的语气词。 ,“指示代词+名” ,例:(65)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鹊巢》)御,迎。 (6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 氏》) 3、三种结构同现 ,指示代词+名、名+者、指示代词+名+者 ,古代汉语例: (68)三子者出。曾晰后。曾晰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论语?先进》)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论语?宪问》) ,同谱系少数民族语言例: ,珞巴语: (69)a 衣服这长。(汉译:这衣服长。) b 这衣服这长。(汉译:这衣服长。) c 这衣服长。 ,仫佬语 : (70)这个这是山凤凰,那个那是山白马。 (汉译:这是凤凰山,那是白马山。) (二)“谓+者”结构中“者”的功能发展 1、“者”演变为语气词 ,古人有时只用“者”的隔语功能。只有隔语功能的“者”成为语气词。 ,例:(72)为君计者,勿攻宋。 (《战国策?魏策四》) (73)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同。 (《商君书?算地》) (74)武安侯在者,族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语气词“者”的多种功能 ,语气词“者”处句末,帮助表达多种语气。 ,例:(75)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左传?成公二年》)——者:表劝勉 (76)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孟子?滕文公上》) ——者:表肯定 (77)臣闻之,亡弗能存,危弗能安,则无为贵智矣。君释此计者。(《韩非子?十过》)——者:表请求 (78)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者:表禁止 3、语气词“者”没有特定语气 ,这种由指示代词“者”演变来的语气词,本身并没有特定的语气。 ,在“指示代词+名+者”结构中,它最多表示一种停顿;在“谓+者”结构中或在句尾,它只是帮助表达句子的语气,所表达的语气随句子的不同而不同; ,语气词“者”跟语气固定的 “也”“矣”“乎”“哉”等语气词,不可相提并论。 六、几个固定结构中的“者” (一)“有……者”结构 1、有+名+者 两种结构关系: A. 有+/名+者 B. 有+名/+者 A. 有+/名+者 “者”复指“名”,是隔语复指代词。 例:(79)有颜回者,不幸短命死矣。 (《论语?先进》) (80)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战国策?齐策四》) (81)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庄子?逍遥游》) B.“有+名/+者” ,“者”转指与“有+名”相关的人或事物,是隔语转指代词。 ,例:(82)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论语?宪问》) (83)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 (《战 国策?赵策三》) (84)中山之相乐池以车百乘使赵,选其客之有智能者,以为将行。(《韩非子?内储说上》) 2、“有+谓+者” , “有+/谓+者” ,“谓+者”作宾语,“者”是隔语转指代词。 ,例:(85)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 (《孟子?公孙丑上》) (86)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战国策?齐策二》) (87)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3、“有+名+谓+者”、“有+谓+者+名” “名”和“谓+者”是同位修饰成分,语法位置可以调换,它们共同作“有”的宾语,“者”是隔语转指代词。 例:(88)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滕文公下》) (89)宋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 (《韩非子?内储说下》) (90)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 (《孟子?滕文公上》) (二)“谁……者”结构 中间常插入动词性成分,“者”是指人的转指代词。 例:(92)卢蒲姜告之,且止之。(卢蒲癸)弗听,曰:“谁敢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姜,卢蒲癸妻 (93)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汉书?王章传》) ,这个结构中“者”不是语气词。 ,比较: (94)杀不辜者,谁也,(《墨子?天志上》) 变换句:谁杀不辜者, , 再比较: (95)谁反天意而得罚者, (《墨子?天志上》) (96)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谁也, (《墨子?天志中》) (三)“所……者”结构 ,、 所+动+者 “者”复指“所”字所指,同时作为结束所字结构标志,是复指代词。 例:(97)此寡人之所见者也。(《庄子?达生》) (98)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乱也。(《韩非子?显学》) ,、所+介+动+者” 代词“所”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动作行为的凭借、方式、原因、目的、处所或发出动作行为的人等,“者”复指“所”字所指,同时作为所字结构结束的标志。 例:(102)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3)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 (《战国策?韩策二》) (104)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孟子?离娄 》) ,、所+介+动+之,名” ,“名”是“者”的具体化,作中心语; “所以+动”作定语,用连词“之”连接。 ,例:(105)反圣王之务,则非所以为君子之道也。 (《墨子?明鬼下》) (106)吾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生之所以畜臣之理,而有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 (《战国策?燕策三》) ,、“所谓+名+者”、“所谓+谓+者” ,所谓+名?所谓+名+者(者,隔语复指代词) ,所谓+名?所谓+谓+者(者,隔语转指代词) ,例:(107)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先进》) (108)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孟子?离娄下》) (四) “……也+者”结构 ,、“名+也+者” 常用作主语位于句首,“者”起隔语复指作用,把“名+也”作为一个整体语法单位来复指,“也”是无义虚词。 例:(109)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周易?系辞下》) (110)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111)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 (《礼记?仲尼燕居》) ,、“谓+也+者” 多数用在句首作主语,少数用在句末作宾语。用在句首时“者”起隔语转指作用,整体转指“谓也”;用在句末时,只有转指作用 。 例:(112)葬也者,藏也。 (《礼记?檀弓上》) (113)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 (《孟子?公孙丑上》) (114)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可害也者。 (《荀子?不苟》) ,“者”有整体指代特点: (115)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爱)之(新妇)也。(《礼记?哀公问》) (116)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虚以下人。” ( 《论语?颜渊》) 5、 “伪…者”、“似(若、如)…者”结构 “伪”义为“假装”,“似(若、如)”义为“好象”,“者”转指动作状貌,译为“样子”。 例:(117)阳虎伪不见冉猛者,曰:“猛在此,必败。” (《左传?定公八年》) (118)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论语?乡党》) (119)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史记?信陵君列传》) (120)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汉书?石奋传》) 七、结 语 1、由本义为“辩治”的“者”引申发展来的虚词“者”是指示代词,用在名词或谓词后边,构成“名+者”和“谓+者”结构并有多种形式。 2、“者”在“名+者”结构中是隔语复指,在“谓+者”中是隔语转指。 3、“者”的隔语功能多少带上语气色彩,但它没有特定的语气,主要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在句尾帮助表达句子语气。 4、“有……者”、“谁……者”等固定结构的“者”,大致也是复指代词或转指代词,有的同时兼有隔语功能。 ,思考题 1、“者”字词性有代词和助词两说,你赞成哪一种,有何理由, 2、者字结构是怎样生成的, 3、代词“者”有哪两个基本语法功能,举例分析。 4、“者”由代词变为语气词后有无固定的语气,为什么, 5、试就 “伪/似(若、如)……者”中“者”的词性和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专题六:先秦汉语“之”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 一、先秦各时期“之”字的词性和用法 (一)殷商甲骨文时期 1、动词“之” “之”意义为“往”或“前往”,用在句中作谓语。 例: (117311正) (2)……惟不之…… (合集5960反) (3)弜之,兹用。 (合集31705) (4)占曰……既之……大…… (合集5859) 5)丁未卜何贞……其之…… (合集27456正) ( 2、指示代词“之” 一般是远指,有作定语和宾语两种用法。 A.作定语: (6)贞今夕雨。之夕允雨。 (合集12944) (7)贞亦……师般在捍呼次在之奠(甸)。(合集7361) (8 (合集28034) B.作宾语 ,作动词的宾语。 ,例:(9)贞勿于之。(合集18867正)——于:往,动词。 (10)壬子卜何……其祝之。(合集27456正)——祝:祝告,动词。 (11)贞王以之。(合集7426反)——以:用,动词。 ,作介词的宾语。 ,例:(12)弜益涂人,方不出于之。(合集28012)——于:到,介词。 (13)贞囗唯其有出自之。(合集1821)——自:从,介词。 ,指示代词“之”少数用作近指: (14)之一日其雨。(《卜辞通纂》422) (15)贞之日……(合集24653) 3、三人称代词“之”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有的作兼语。 例:(1618860正)曰之:命令他。曰,动词。 (17)登鬯,延父己、父庚,王受祐。弜延于之,若。(屯210)——之:指父己、父庚。 (18)贞王曰之舌。勿眻之舌,若。(合集14951)——曰:命令。舌:舌祭。“之”作兼语。 (二)西周时期 1、西周金文中的“之” A. 指示代词“之” 作定语或宾语,指代时间、人或事物。 例:(19)之日,王以侯内(入)于寝。(麦方尊)——之日:那一天。之,作定语。 (20)王曰:“”(毛公鼎)——雩之庶:犹与兹庶臣。之,指执政的臣工,作定语。 (21 于彝,其于之朝夕监。(史簋)—— 事,作“于”的宾语。 B.三人称代词“之” 作宾语,指代人或事物。 例:(22 (牧簋) (23)鄂侯驭方内(纳)醴于王,乃饮之。(鄂侯驭方鼎) (24)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有伯君匜) C.连词“之” 西周新出现的用法,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例:(25)唯天子休于麦辟侯之年。(麦方尊) (26)王用弗忘圣人之后。(师望鼎) (27)孚人四百,啚于荣伯之所。(敔簋) ,(二)《周书》《诗经》中 的“之” , 这两不书有上述金文中的三种用法,略去不举。 ,下面列举金文中没有而见于《周书》和《诗经》中的用法,共四种。 1、指示代词,复指被前置宾语 (28)惟耽乐之从。 (《尚书?无逸》) (29)无不惟德之勤。 (《尚书?吕刑》) (30)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诗经?邶风?简兮》) 2、连词,连接主谓结构或状中结构 A . 连接主谓结构 所连主谓结构作主语、宾语或分句。 例:(34)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作主语。 (35)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诗经?小雅?天保》)——川之方至:作宾语。 (3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时间分句。 B 连接状中结构 状语为时间词或副词“孔”,只见于《诗经》。 例:(37)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小雅?正月》) (38)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豳风?破斧》) 3、人称代词 作双宾语中的近宾语。 例:(39)汝则锡(赐)之福。 (《尚书?洪范》) (40)是生后稷,降之百福。 (《诗?鲁颂?閟宫》) 4、动词 作谓语,义为“往”或“到”,只见于《诗经》。 例:(41)白伯之东,首飞如蓬。(《卫风?伯兮》)郑玄笺:“东行伐郑也。” (42)髧彼两髦,实为我特,之死矢靡慝。(《鄘风?柏舟》)之死:到死。 (三)春秋战国时期 1、指示代词“之” 作定语、宾语和复指前置宾语,各举一例 : (43)郑人醢之三人也。(《左传?襄公十五年》)——之,指人,作定语。 (44)请京,使居之。(《左传?隐公元年》)——之,指地方,作宾语。 (45)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滕文公上》)之,复指前置宾语“是”。 2、三人称代词“之” 作宾语、兼语或定语(相当于“其”)。 例:(46)文公子佗杀大子免而代之。(《左传?桓公五年》)之,代太子免,宾语。 (47)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之,代颍考叔,间接宾语。 (48)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庄子?徐无鬼》)——之,代鲍叔牙,兼语。 (49)子曰:“求也,千室之邑,万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论语?公冶长》)——为之宰犹言为其宰,“之”同 “其”,作定语。 3、连词“之” A.连接定中结构或主谓结构 各举一例 :(52)鲍子曰:“谁非君之子,” (《左传?哀公元年》) (53)子之欲归,不亦宜乎,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B. 连接并列名词或状中结构 “之” 连接并列名词 义为“和” ,连接状语的不译。 各举一例:(54)皇父之(和)二子死焉。 (《左传?文公十一年》) (55)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论语?阳货》) 4、动词“之” 除“往”“到”义外,有的是“变成”义。 例:(56)(苏秦)对曰:“臣请为君之楚。”(《战国策?齐策三》)——之楚:前往楚国 (57)之莫(暮)而卒。(《左传?成公十七年》)——之莫:到傍晚。 (58)遇困之大过。(《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困之大过:困卦变成大过卦。 5、衬音词“之” 无义。分两种。 A . 用在普通名词、时间名词或动词后边。 例:(59)童谣有之曰:“鸲之鹆之,公出辱之……”(《左传?昭公二十年》)——鸲鹆:八哥。 (60)过而不改,而又久之。 (《左传?宣公十七年》) (61)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 (《战国策?秦策三》) (6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梁惠王上》 B 用在人名或地名之中 例:(63)尹公之佗学射于夫子。 (《孟子?离娄下》) (64)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 (《庄子?齐物论》) (65)禹东封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 (《墨子?节葬下》) (66)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 (《庄子?人间世》 二、先秦“之”语法作用的发展 1、动词“之”向指示代词的发展 ,甲骨文“之”字上部从止(足)下部从一,象足离开此地他往之形,是本义为“往”的动词。 ,指示代词从动词“之”发展来的。动词“之”义为“往”,即由此及 彼,按先秦时空观念与指示代词形成规律,“之”转而指所及之彼,成为远指代词。其发展过程与先秦汉语中指示代词“彼”“此”基本一样。 ,“之”表示起步他往但足尚在此地,引申指其处,转为近指代词。 2、指示代词“之”向三人称代词的发展 A. “之”指代、称代两可 例:(67)囗辰卜,鬯贞:易乎(呼),从之。(《甲骨文录?清辉馆所藏甲骨文字》第11片) (68)囗囗卜,韦贞:王往,从之。 (合集14129正) 两例中的“之”代指贞卜所指示的内容,可理解为指示代词“那”,也可理解为三人称代词“它”。 ,先秦典籍中的例子: (69)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 (70)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墨子?公输》 B.两点相关证据: ,先秦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我”“吾”“汝”“乃”等,一般只称代人;“之”作人称代词时,既可以称代人又可以称代事物,和指示代词“之”的指代范围相同; ,与“之”同时的三人称代词还有“其”“彼”“夫”,这三个人称代词也是从指示代词发展来的。 3、指示代词“之”向连词“之”的发展 A.向定中间连词“之”发展 ,连词“之”始见于西周金文,最初“之”是指示代词,复指前边的定语表示强调,和指示代词“其”“若”作用差不多。 ,比较: ,(71)琱生奉扬朕宗君其休。(六年琱生簋)——我颂扬我的 宗君那个人(他)的美德。 余其敢对扬天子之休。(盠驹尊) ——我将大胆报答宣扬天子那个人(他)的美德。 (72)无折,告余先王若德。(毛公鼎)——不要闭嘴,告诉我先王那个人(他)的美德。 (完)成朕薛旟之政德。(叔夷钟)——完成我薛旟此人的政德。 ,复指强调是语用手段,也可以不强调。下面的例子,或用“氒”(其)、“之”,或不用。 ,例:(73)对扬天子氒(其)休。(同簋) 敢对扬天子( (74)唯天子休于麦辟侯之年。(麦方尊) 隹明保殷成周( ,先秦典籍中,有些定中结构中的“之”仍有最初的强调复指作用。 ,例:(75)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孟子?滕文公上》)——子之兄弟:你们这两兄弟。 (76)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公输》)——云梯之械:云梯这种器械。 ,指示代词“之”演变为连词的原因: “之”字所复指的定语成分就位于它的前面,句法结构上“之”并不是十分重要,长期使用,复指淡化,渐渐变成了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纽带”,即连词。 B.向主谓间“之”的发展 ,主谓间的连词“之”的来源与定中间的相似,不同只在于主谓间“之”最初作指示代词时复指强调主语,而不是定语。 ,也是因复指作用的淡化,这个“之”便成了联系主谓的连词。 证据: 先秦汉语中,这类“之”字有的还具有一定的复指强调作用。 例:(77)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皮这种东西不存在。 (78)我之不德,民将弃我,岂唯郑,《左传?襄公九年》)——我之不德:我这个人不讲德。 有时单独成句,“之”的复指强调更明显。 例:(79)子曰:“予(宰我)之不仁也~”(《论语?阳货》)——孔子说:“宰我这个人不仁义啊~” (80)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滕文公上》)——为什么许行这个人不怕麻烦呢, ,旧说辨析: ,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之犹若也。”并举出《尚书?盘庚》“邦之臧”“邦之不臧”等例子。 ,按,“之”本身没有“若”字义,这个意义源于句子用为意合假设,“之”仍是连词。 ,证据:假设词和“之”同现句中。 ,先秦汉语中主谓之间加“之”以后,有的在句前另有“虽”(即使)、“若”等假设连词。可证“之”并无“若”义,不能想象古人在一句话中使用两个假设词。如: (81)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左传?宣公十五年》) (82)若事之捷,孙叔为无谋也。 (《左传?宣公十二年》) 4、指示代词“之”向衬音词的发展 A. 向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动词后的衬音词发展 前举“鸲之鹆之,公出辱之”“久之”“顷之”“鼓之”等“之”字。这些“之”最初所指代,“鸲之鹆之”即鸲这鸟鹆这鸟,“公出辱之”的“之”指代前面的“公”。 但这些“之”实际上已无多少指代义,更多的作用在于构成四字音节的童谣歌词。 ,“久之”的“之”“过而不改”的事;“顷之”的 “之”指有人告诉曾母她儿子曾参杀了人的事;“鼓之”的 “之”指代军队。 ,这些“之”在句中不是要强调的焦点而逐渐淡化,成为一个附缀音节。 B.向人名、地名中的衬音词发展 ,“尹公之佗”、“丽之姬”、“会稽之山”、“商之丘” 在其他古书中又分别作: “尹公佗”(《左传?襄公十四年》)、“丽姬”(《左传?宣公二年》,同书又作骊姬,晋献公伐骊戎族所得姬姓女子)、“会稽山”(《山海经?海内东经》)、“商丘”(《左传?昭公元年》)。 ,这种“之”的来源,原来也是复指强调的指示代词,词义较虚,也可以不用,久而久之,变成了没有实义的衬音词。 ,小结: “之”先由动词发展为指示代词,然后由指示代词分别发展为三人称代词、连词和衬音词。各种词性的“之”用法不止一种,其语法作用就显得比较复杂了。 三、两个问题的讨论 (一)三人称代词“之”是否用同“其” 例:(81)司徒期聘于越,公攻而夺之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82)吾不忍为之民也。 (《战国策?赵策三》) (83)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 (《韩非子?难三》) 1、两种观点及本文的看法 ,《经传释词》《马氏文通》:“之”相当于“其”,作定语。 ,王力《古代汉语》:“之”,代词,作宾语。 ,我们的看法:古汉语“之”作宾语、“其”作定语大致有分工,但并非绝不相通, “之”有时可以用同“其”作定语 2、“之”“其”相通例证 A. 马建忠《马氏文通》: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为人后者为之子。”其下云:“为人后者为其子。” B. 其他例证: (84)洲吁果杀其君而夺之政。/皇喜遂杀宋君而夺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85)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故子罕为出彘以夺其君 国。(同上) (86)重田野之税以夺之食,苛关市之征以难其事。(《荀子?富国》) C. 异文“之”作“其”: (87)鄙语有之曰:“牵牛经人田,田主夺之牛。”(《史迹?陈杞世家》)同书《楚世家》作“田主取其牛”。 (88)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贾子?保傅》)《大戴礼?保傅》“之”作“其”。 D. “其”也可以用作“之”,作近宾语: 《韩非子?主道》:“君以其言授其事。” 《韩非子?二柄》:“君以其言授之事。” 2、“之”复指宾语和用作连词时的词性问题 A. 复指前置宾语的“之” 的词性 惟耽乐之从。(前例(28)) ,其词性目前有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两说。我们取指示代词说。 理由: a.名词、代词作宾语的位置特点: 宾语由名词或代词等充任,名词一般放在动词之后,前置则不合语法。但代词包括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是可以位于动词之前的,其中指示代词主要是“之”和“是”。 例:(89)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 (90)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寡人是征。 (《左传?僖公四年》) b.指示代词“之”“是”有复指功能 ,指示代词“之”“是”不仅可以作前置宾语,而且还有复指功能,包括复指前面的定语、主语以及宾语等。当宾语是一般名词不能直接前置时,借助“之”“是”的功能提前。 ,“之”“是”的复指功能使名词宾语居“之”“是”之前,其前置功能使自己和复指的名词宾语提到动词前而合法化。 c.疑问代词和人称代词无复指功能 ,疑问代词和人称代词虽然也可以作前置宾语,但它们不能提前名词宾语,因为这两类代词只有称代功能,没有复指功能。 ,提前宾语的“之”“是”的性质应是指示代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 B.间于定中间和主谓之间的“之” 目前这类“之” 有介词、结构助词和连词三种定名 。 ,我们认为,根据这两类“之”的来源,应定名为连词。连词“之”与连词“然”、“斯”的来源相同,均由指示代词演变来。 例:(91)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然臣不敏。”(《左传?昭公十八年》) —— “然臣不敏”:如此(指“君以为雄,谁敢不雄”),可是我不聪敏; (92)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斯知仁矣”:这样(指“观过”)就知道仁了。 ,这样使用的“然”“斯”在句中不是意义的焦点,在长期使用中逐渐被淡化,两个词就分别承载起分句间的转折和承接逻辑义,从而演变为连词。 ,连词“之”的形成与“然”“斯”差不多,不同只在于“之”作代词时复指的成分多是定语或主语,不是分句,从而使它变成连词以后连接的成分有所不同,而起连接作用的功能是相同的。这是这类“之”应定名为连词的主要原因。 ,思考题 ,1、先秦汉语中“之”字有哪些词性和用法, ,2、动词“之”是怎样向代词“之”演变的,其演变的理据是什么, ,3、提前宾语的“之”或认为是助词,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4、主谓之间的或定中之间的“之”是怎样来的,说明其词性应是助词还是连词。 专题九:《诗经》虚词“式”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一)《诗经》虚词“式”字句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小雅?鹿鸣》) ,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小雅?斯干》) ,“式”有时用作动词,这里不作重点讨论: ,庶曰式臧,覆出为恶。(《小雅?雨无正》) (二)前人对虚词“式”的解释 1、古人释“式”为“用”或“语词”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小雅?鹿鸣》)孔颖达疏:“嘉宾用之燕饮以敖游也。” ,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小雅?斯干》)王引之《经传释词》:“式,语词之用也。” 2、丁声树《诗经“式”字说》的解释 ,这类“式”应解释为“应、当”; ,“式相好矣”意思是应当互相友好; ,汉唐人释作“用”扞格难通,清代学者释为“语助”浮泛无当。 3、裘锡圭先生《卜辞“异”字和诗、书里的“式”字》(简称《“异”“式”字》)的解释 ,“式” “异”为一词异写,意义是“会、将要”。 4、我们的观点 ,丁先生和裘先生的论述对进一步探讨虚词“式”很有启发意义,但其基本观点仍值得商榷。 ,汉唐注释家释“式”为“用”与诗意基本相合,只是有些笼统,需进一步分析。 二、两种解释存在的问题 (一)丁声树的解释 1、“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小雅?斯干》) “式”“无”相对成文,跟禁戒之词“无”(与“毋”同)相对的“式”是劝令之词,应解为“应、当”; 2、朱熹注《小雅?车辖》“式燕且喜”为“亦当燕饮以相喜乐也”; 3、《尚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中,“当”“无”亦相对成文。 (二)丁先生观点的反证 1、《诗经》有 “式”“无”相对的诗句,但就全部的“式”字句来看,《诗经》虚词“式”39例中(另有11例是实词),不与“无”相对的25例。 ,丁先生自己于文末也指出有些“式”不类劝令者,并列出10条。 2、有的不是劝令之词 例:鸱鴞鸱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豳风?鸱鴞》 3、既不是劝令之词,词性也不一样 例: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大雅?民劳》) ,上句“无”是副词,下句“以”是省去宾语的介词。 ,“既”“以”“当”这些词处在状语位置上。古汉语中作状语的词语有各种类型,意义不止一种。因此,《诗经》中跟“无”相对的“式”是否就一定是“应、当”义,就很难说了。 4、无法解释“式+名+动” 的“式” ,《诗经》《尚书》《墨子》等书中的“式”有的出现在“式+名+动”句式中(名词含代词,下同),这种句式的“式” 没有“应、当”义。 例: ,式序在位(《周颂?时迈》) ,式商受命(《尚书?仲虺之诰》) ,帝式是恶(《墨子?非命中》) 5、 “式”字句子所言是过去的事 例: ,我式克至于今日休。(《尚书?君奭》) ,天惟式教我用休。(《尚书?多方》) ,这些“式”自然不能解为“应、当”。 ,裘锡圭先生在《“异”“式”字》中已指出丁先生的这一问题。 6、“式”解为“应、当”缺乏词义理据 ,《说文?工部》:“式,法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式,用也。”此外还引申为法度、仿效、样式等。 ,“应、当”义跟“式”的本义、引申义均无联系。语言中和本义、 引申义无联系的意义只能是假借义。 ,词义训释的基本原则:凡有本义和引申义理据的,不宜判为假借义。 ,《诗经》的“式”有些是用本义“法”,如《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亨传:“式,法也。”由此,其义为“用”的当是引申义不是假借义。 7、对朱熹的注释许需慎重对待 ,朱熹注《诗经》“式” 不都为“当”。 ,例: ,式燕且誉。(《小雅?车辖》)朱熹注:“是以式燕且誉。” ,式谷以女。”(《小雅?小明》)朱熹注:“以,犹与也。”“以谷禄与女矣。” ,式无从谓。(《小雅?宾之初筵》)朱熹注:“安得从而告之,”注“式”为“安得”(,) (三)裘锡圭先观点的问题 ,裘先生说:考虑到丁先生的“应、当”义不能解释所有的资料,《诗经》的“式”应释为“会、将要”。 ,这一观点也存在问题。 1、用“会、将要”义同样不能解释全部有关的资料 ,裘先生自己在文中先后就指出《小雅?角弓》“式居娄骄”,《大雅?荡》“式号式呼”等十几例非劝令之词的“式”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2、“会、将要” 和“应、当”义区别不大 ,裘先生释为“会、将要”,跟丁先生的“应、当”义虽然有点不同,但都含表示事情尚未发生的时间义,从这一点看,两种解释实际上差别不大。 3、其他跟丁先生相同的问题 ,跟丁先生“应、当”义一样,“会、将要”义也不能解释叙述过去事实的“式”字,尤其“将要”义; ,用这种意义去解释“式+名+动”句中的“式”同样无能为力; ,在词义理据上跟“式”的本义、引申义也没有联系。 三、《诗经》“式”用作介词 ,从句法上考察,“式”应是一个介词,相当于介词“用”。 ,《一切经音义》卷七引《苍颉篇》:“用,以也。”王引之《经传释词》:“用,词之以也。以、用一声之转。”因此,介词“式”又相当于介词“以”。 (一)用例分析 1、 “式”“以”变文同义 例: ,《大雅?烝民》:“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式”“以” 都是介词。 2、 “式”“以”句构成排比 例: ,《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凶,式(以)讹尔心,以畜万邦。” 3、同义句比较 例: ,《大雅?民劳》为召穆公刺周厉王诗:“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尚书?武成》写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予小子既获仁人,敢起祗承上帝,以遏乱略。” ,比较“以遏乱略”和“式遏寇虐”,无论语境、用词,还是句意、句式,都是基本一致的,“式”相当于“以”。 (二)句式比较 1、式、以句比较 A. 式X式X——以X以X , “式”“以”后面都是动词形容词。 例: ,式微式微(邶风?式微》)式夷式已(《小雅?节南山》)式号式 呼(《大雅?荡》) ,——以敖以遊(《邶风?柏舟》)以阴以雨(《邶风?谷风》)以享以祀(《小雅?楚茨》) B. 式X尔X——以X尔X ,“式”“以”后都是动词,“尔”后都是名词。 例: ,式讹尔心(《小雅?节南山》)式救尔后(《大雅?瞻卬》)式固尔犹(《鲁颂?泮水》)——以祈尔爵(《小雅?宾之初筵》)以作尔庸(《大雅?崧高》)以作尔宝(同前) C.式X其X——以X其X ,“式”“以”后都是动词,“其”后都是名词。 例: ,式遄其行(《大雅?崧高》)式遄其归(《大雅?烝民》)——以启其毛(《小雅?信南山》)以保其身(《大雅?烝民》)以慰其心(同前)以絷其马(《周颂?有客》) 2、式、用句比较 A.式+动+宾——用+动+宾。 例:式讹尔心(《小雅?节南山》)式遏寇虐(《大雅?民劳》)——用锡尔祉(《大雅?江汉》)用戒不虞(《大雅?抑》) B.动+式+宾——动+用+宾 例:作为式谷(《大雅?桑柔》)——职竟用力(《大雅?桑柔》)酌之用匏(《大雅?公刘》) C.宾+式+动——宾+用+动 例:寇攘式内(《大雅?荡》)——是用孝享(《小雅?天保》)我是用忧(《小雅?角弓》)。 3、 介词宾语省略与句式比较 ,介词的句法特点之一是它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也可不省,从而形成不同句式。 ,介词“用”、“以”、“式”有相同句式: , 用+动 用+宾+动 , 以+动 以+宾+动 , 式+动 式+宾+动 ,《诗经》“式序在位”句是“式+宾+动”句式。 四、 介词“式”的意义 (一)表示工具,义为“用”“拿” 例: ,《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孔颖达疏:“嘉宾用之燕饮以敖游也。” ,《大雅?瞻卬》:“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孔颖达疏:“用此美德以救汝后世之子孙。” (二)表示原因,义为“因”“因为” 例:《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郑玄笺:“言时人骨肉,用是相爱好,无相诟病也。” ,《大雅?荡》:“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孔颖达疏:“用是叫号用是欢呼。” ,孔疏“用是”即“因此”。 (三)表示方式,义为“按”“按照” 例:《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式月斯生”犹“按月而生”,即月月而生。 ,《周颂?时迈》:“明昭有周,式序在位。”郑玄笺:“用次第处位。” ,郑笺“用”义为“按”、“按照”。 (四)表示处置,义为“把” 例:《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以女。”朱熹注:“以,犹与也。”又注末两句:“则神之听之,而以谷禄与女矣。” ,朱注“以”义为“把”。 五、“式”由动词向介词的发展 (一)“式”“以”“用”作动词 ,这三个词在上古汉语中都存在动词用法,作“使用”解。例: ,庶曰式臧,覆出为恶。(《小雅?雨无正》)郑玄笺:“庶几其自改悔而用善人。” ,继自今立政,其无以憸人。(《尚书?立政》)孔颖达疏:“其勿用憸利之人。” ,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大雅?荡》) (二)动词向介词的发展 ,通过引申和虚化。 ,“式”由本义“法”引申为“用”,这个引申义的“式”可以作动词,也可以虚用作介词。 ,介词“式”进一步引申为因、因为,又引申为把、按照。 ,动词“以”“用”用作次要动词时便虚化为介词,再进一步引申出跟介词“式”相同的因、因为和把、按照等意义。 六、结论 ,《诗经》虚词“式”用作介词,相当于介词“以”或“用”。 ,介词的宾语可省可不省,故《诗经》介词“式”有“式+动”、“式+宾+动”两种格式。 ,古人释“式”为“用”基本正确,但需要再分析。 ,丁声树和裘锡圭分别释为“应、当”、“会、将要”,值得商榷。 ,思考题 ,1、丁声树和裘锡圭先生对《诗经》“式”的解释为什么不对, ,2、“式”是介词有哪些证据, ,3、介词“式”有哪些用法和意义,
/
本文档为【古汉语语法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