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2017-09-26 16页 doc 79KB 2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9276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GA 141-2001 ????? ICS 13.340.10 A 94 GA GA 141—2001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olice body armor 2001-08-21 2002-02-01 GA 141-2001 GA 141—2001 本标准的第5.3.2条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本标准仅限于对枪械武器的防护,不适用刀具或其他尖刃器具的防护。 本标准是对GA 141—1996的修订。在GA 141—1996实施、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GA 141-2001 ????? ICS 13.340.10 A 94 GA GA 141—2001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police body armor 2001-08-21 2002-02-01 GA 141-2001 GA 141—2001 本标准的第5.3.2条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本标准仅限于对枪械武器的防护,不适用刀具或其他尖刃器具的防护。 本标准是对GA 141—1996的修订。在GA 141—1996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美国司法协会的NIJ 0101.04《人体防弹衣》标准,对GA 141—1996的技术内容做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本标准与GA 141—1996相比在主要技术内容方面做了如下修改。 (1) 防护等级由原5个等级改为6个等级。 (2) 试验项目中原有淋水试验改为抗浸水性试验,删去抗辐射试验,增加防弹层的保护 套具有不透光的性能要求。 (3) 增加了标准的附录A,并对背衬校准方法做了新规定,测定凹陷深度的基准 也明确统一了。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A 141—199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装备财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警用械具、警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中天锋安全防护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上海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中 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508研究所、上海东威防弹衣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军 需装备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科学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相松、张慕韩、于长波、顾星若、施楣梧、王德文。 本标准于1996年首次发布。 GA 14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141—2001 General specifcation for police body armor 代替GA 141—1996 _____ _____ 1 本标准规定了警用防弹衣的产品分类和命名、防护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软质、硬质、半软质的警用防弹衣。 2 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 性。 GBJ 349.4—1987 常规兵器定型试验方法 轻武器弹头测速试验 3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防弹衣 body armor 能吸收和耗散弹头、破片的动能,阻止穿透,并减轻未完全穿透性钝伤,有效保护人 体受防护部位的一种装备。 3.2 防弹层 ballistic ply 阻止弹头、破片穿透,并减轻未完全穿透性钝伤的防护结构的总称,又称为防护层。 3.3 软质防弹衣 soft body armor 由软质材料构成防弹层的防弹衣。 3.4 硬质防弹衣 hard body armor 由硬质材料构成防弹层的防弹衣。 3.5 半软质防弹衣 soft hard body armor 由软质/硬质材料构成防弹层的防弹衣。 3.6 防弹插板 ballistic plate 是增强防弹层防护能力的一种插板。 3.7 冲击面 strike face 弹头最先接触的防弹层表面。 3. 8 贴身面 wear face 防弹衣穿着时防护层紧贴身体的表面。 3.9 背衬材料 backing material 用胶泥或其他类似材料,在防弹性能测试过程中与防弹层贴身面接触,模拟人体躯干。 3.10 躯干模式 body model 将背衬材料放置在木制框中制成模拟人体躯干的模型。 GA 141-2001 3.11 入射角 angle of incidence 弹头飞行方向与弹着点切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如图1所示。 发射飞行线 入射角 弹着点切面法线 弹着点切面 防弹衣 图1 入射角示意图 3.12 有效命中 fair hit 射击试验时,弹头入射角偏差为?5?,弹头初速符合要求,弹着点距防弹层边缘不 小于75mm,任意两个弹着点之间的中心距离不小于50mm。 3.13 穿透 penetration 防弹衣试件中弹后在躯干模上出现通孔或发现留有弹头(或破片),视为穿透。 3.14 凹陷深度 depth of deformation 试件在有效命中后,防弹层受弹头的冲击在背衬材料上引起的压缩形变。 3.15 防护范围 protection area 防弹层覆盖人体的部位。 4 4.1 分类 4.1.1 按防弹衣的防弹性能分为6个等级,见表1。 表1 防弹衣防护等级分类 子弹初速 防护等级 枪械类型 枪弹类型 m/s 1 1997年式7.62?手枪 1964年式7.62?手枪弹 300~320 2 1954年式7.62?手枪 1951年式7.62?手枪弹 420 ~450 3 1979年式7.62?轻型冲锋枪 1951年式7.62?手枪弹 480 ~515 4 1954年式7.62?手枪 1951年B式7.62?手枪弹 420~ 450 5 1979年式7.62?轻型冲锋枪 1951年B式7.62?手枪弹 480~ 515 6 1956年式7.62?半自动步枪 1956年式7.62?普通弹 710~ 735 注:防护等级6级以上的列为特殊等级. 4.1.2 按防弹衣防弹层的材质分为硬质、软质和半软质三类,分别用“Y”、“R”、“B”表 示。 4.1.3 按防弹衣的尺寸规格分为大号(L)、中号(M)、小号(S)。 GA 141-2001 42 防弹衣的名称代号用“防弹衣”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即FDY。 命名包括产品名称代号、防护等级、材质、规格等代号组成: 示例: () 规格代号 材质代号 防护等级 产品名称代号 示例:防护等级为1级的大号(L)软质材料(R)防弹衣,产品代号为FDY1-R(L)。 5 5.1 一般要求 5.1.1 防弹衣外套、防弹层、保护套、防弹插板和缓冲层等材料应无毒,对人体无自然 伤害。 5.1.2 防弹衣穿着灵活,易于穿脱。穿着后不能使两臂的自由运动及人体跪、跳、蹲、 俯仰、转体等动作受到限制。 5.1.3 防弹衣的外套与防弹层规格相适应,防弹衣外套、防弹层、防弹插板可以分离, 易于拆洗。 5.2 外观要求 5.2.1 防弹衣的外套应无破损、浮线、漏针等缺陷。 5.2.2 防弹层的保护套应无破洞、破损等缺陷,具有不透水、不透光性能。 5.2.3 硬质防弹层的材料表面无破洞、深坑、划伤、裂痕缺口、边角毛刺等缺陷,金属 材料要进行防锈处理;复合材料防弹插板应平整,无分层、气孔等缺陷。 5.2.4 软质防弹层应平整,无局部隆起、皱褶等缺陷。 5.3 防护面积 5.3.1 防护等级在3级以下的防弹衣,防弹层防护面积:硬质的应不小于0.23?、软质 的应不小于0.25?,防弹插板的防护面积应不小于0.075?。 5.3.2 防弹层典型外形及尺寸见图2和表2。 A H C B GA 141-2001 图2 防弹层前、后片统一外形 表2 防弹层尺寸及规格 ? 防 弹 层 尺 寸 防弹衣规格 A B C H 大号(L) 340 460 200 400 中号(M) 320 440 190 380 小号(S) 300 420 180 360 5.4 防弹性能 按照表1不同防护等级规定的试验用枪械和子弹,在有效命中情况下,防弹衣不穿透; 在背衬材料上形成的凹陷深度不大于25mm。 5.5 耐浸水性 防弹层(含保护套或外套)或防弹插板在室温水中浸泡后进行湿态射击试验,其防弹性 能应符合5.4要求。 5.6 温度适应性 防弹衣在环境温度?20 ~+55?条件下,应符合5.4要求。 6 6.1 外观检验 6.1.1试穿防弹衣观察其穿着适应性,其结果符合5.1.2的要求。 6.1.2 目测检验防弹衣外套、防弹层及防弹插板的外观,其结果符合5.2.1、 5.2.3 、5.2.4的要求。 6.1.3 防弹层保护套除目测检查外套加工质量、其结果应符合5.2.2的要求外,还要进行透光和透水性试验。用保护套同种材料制成尺寸为300mm×120mm 三边封口口袋,先用四 节1.5V干电池手电筒插入口袋中检查,不透光;然后,再在口袋中注入自来水,紧口悬吊 30min 后检查,三边封口处和袋面不应透水。 6.2 防护面积检查 用精度为1 mm的钢皮尺测量防弹层和防弹插板的尺寸,其应符合5.3的要求。 6. 3 防弹性能测试 6.3.1 射击实验的设备及布置、靶标、试验步骤及试验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规定进行。 6.3.2 不同防弹层结构、不同防护等级防弹衣的射击试验按表3进行。 表3 防弹衣防弹性能的射击试验方案 试件发射子弹数/发 射击距离 入射角 防护等级 射击顺序 m (?) 未经处理 预处理 1 5 0 1 3 1 2 5 +30 1 — 2 3 3 5 —30 1 — 4 4 7 0 1 — 5 5 10 0 1 — 6 1 15 0 1 1 注 1 预处理指按规定试验条件处理过的样品。 2 防弹衣采用防弹插板结构时,其防弹性能按防弹插板部位的防弹性能来判定。 6.4 耐浸水性试验 GA 141-2001 在常温(自然温度)条件下,将防弹衣浸入0.5m深的水中,静置30min,取出垂吊滴水5min。然后进行射击试验,必须在10min内开始第一发试验,30min内完成射击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4的要求。 6. 5 温度适应性试验 6.5.1 将防弹衣放入温度为—20?? 2? 恒温箱内保持4h,然后进行射击试验,必须在 15min 内完成射击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4的要求。 6.5.2 将防弹衣放入温度为+55? ? 2? 恒温箱保持4h,然后进行射击试验,必须在 15min 内完成射击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4的要求。 7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7.2.1 产品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7.2.2 出厂检验的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不合格判定规则见表4。 表4 各类检验的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判定规则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判定规则 1 外观 5.1.2、5.2 6.1 ? ? 2 防护面积 5.3 6.2 ? ? 3 防弹性能 5.4 6.3 ? 7.5 4 耐浸水性 5.5 6.4 ? 5 温度适应性 5.6 6.5 ? ? 7.3 型式检验 7.3.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设计定型或生产定型时; b)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c)材料、结构、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d)停产一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e)上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3.2 型式检验的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判定规则见表4。 7.4 组批和抽样 7.4.1 组批规则 以同一批原料,同一类结构和同一种生产工作制造的防弹衣为检验批。 7.4.2 采样规则 a)型式检验的送检样品不应小于4件(其中湿态试验1件,高、低温和常温试验各1件); b)出厂检验时,产品外观和防护面积应予全检,同一检验批的防弹层材料必须进行 防弹性能抽检: 1)数量100件以内时,抽检数量1件; 2)批量在100~ 999件时,抽检数2件; 3)批量1000件以上时,抽检数3件。 7.5 判定规则 a)按表4规定的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进行判定; b)全部样品的各项性能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c)防弹性能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GA 141-2001 d)其他单项性能指标不合格,则允许加倍抽样复查;如加倍复验合格,则判定为该批 产品合格,否则作为不合格批处理。 8 8.1 标志 8.1.1 产品标志 每件防弹衣和防弹插板均应有清晰永久性的产品标志,其内容包括: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符合何种标准的防护等级; c)型号、规格; d)编号; e)生产日期; f)有效期; g)简要的使用说明或注意事项。 8.1.2 包装标志 外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颜色、生产厂名、产品数量及“防潮”、“防 湿”标志。 8.2 包装 每件产品均用专用包装袋,袋内应有合作证、保险单、使用说明书。 包装箱采用双瓦楞纸板制成,应经防潮处理。 8.3 运输 在运输时应严密遮盖,避免淋雨受潮、曝晒,避免与腐蚀性物品混装运送。 8.4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库内,应离地面250mm 以上,不得与腐蚀性物品一起贮存。 GA 141-2001 A 标准的附录 A1 A1.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由测试用枪械、测速仪、躯干模及托架组成。设备布置见图A1。 图A1 弹道试验设备布置图 A1.2 枪械 按防弹衣的防护等级如表1所示选用相应的试验用枪械和子弹。 A1.3 测速仪 测试精度和准确度应符合GJB 349. 4有关要求。 A1.4 躯干模 A1.4.1 躯干模的厚度不小于150?,长宽不小于600?×600?。 A1.4.2 背衬材料为1模型胶泥。 A1.4.3 背衬材料的校准。 a)背衬材料的表面应修饰成一个与边框高度一致的光滑平面,用重球下落法精确 地测量压痕深度,见图A2: GA 141-2001 图A2 背衬材料冲击位置 b) 背衬材料应放置在20?? 5?条件下至少恒温3h; c) 背衬材料校准用钢球直径为63. 0? ?0. 5?,质量约为1000g ,下落高度为2000?? 10?: 每次测试最少击5球,单发的压痕测试为20?? 3?,深度测量的基准为胶泥的初始 平面,测量仪器用精度为1?的深度尺。 一般测试位置见图A3,下落点之间距离在200?以上,离边沿距离在75?以上; 3 214 5 图A3 背衬材料冲击位置 d)每次试验前均应进行背衬材料的校准。 A15 射击试验靶标如图A4所示。 #1#1 #5#4 #3#2#3#2 防弹衣靶标位置 防弹插板靶标位置 A4 A2 A2.1 复核试样标牌与委托试验申请单。 A2.2 所有电子设备预热至稳定。 A2.3 试样按不同试验条件进行预处理。 A2.4 进行空靶试验调整测试设备,按GJB 349. 4有关规定进行。 A2.5 将防弹衣试样紧贴背衬材料并用50?宽锦纶松紧带紧固在躯干模上,见图A5,固 GA 141-2001 定位置要留出射击区域。 图A5 防弹衣试样固定 A2.6 在试样上标注弹着点,按图A4。 A2.7 不同结构、不同防护等级防弹衣的射击试验按表3规定进行,并调整各点的射击距 离和入射角。 A2.8 检查是否有效命中、穿透并测量各点凹陷深度。凹陷深度测量以背衬材料初始平面 为基准。 A3.1 试件在有效命中情况下,没有穿透,在背衬材料上凹陷深度不大于25?,则为合格,若有一发出现完全穿透或未完全穿透而凹陷深度大于25?,、则视为不合格。 A3.2 如测得弹速高于上限速度时,出现未完全穿透且凹陷深度不大于25?,则视为合格。 A3.3 如测得弹速高于上限速度时,出现完全穿透或未完全穿透而凹陷深度大于25?,则不能视为不合格,可补射一发,应符合A3.1的合格要求。 A3.4 如测得弹速低于下限速度时,没有发生穿透或未完全穿透而凹陷深度不大于25?,则不能视为合格,可补射一发,应符合A3 1的合格要求。 A3.5 如弹着点之间距离小于50?,或弹着点距防弹层边缘小于75?(或弹着点距防弹插板边缘小于20?),或两者同时发生,若此时发生穿透或未完全穿透而凹陷深度大于25?,则不能视为不合格,可补射一发,应符合A3.1的合格要求。 A3. 6 按图A5将试件固定在躯干模上。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试件移动,改变弹着点和背衬 材料上凹坑的相对位置;不允许压缩背衬材料上凹坑深度;不允许防弹层做整平处理。若在 试件过程中发生固定带松绑,致使试件离开背衬材料平面时,允许重新固定捆绑带,但不允 许移动试件位置。 A3.7进行第一发射击后,检查测速数据,确认是否为有效命中,防弹衣是否穿透。如射击 过程中发生防弹层穿透,即中止试验;若没有发生穿透现象,继续进行试验,直至全部完成 后逐个检查是否穿透且测量凹陷深度。 A3.8 斜射时,按图1调整躯干模位置。 A3.9 射击试验的环境温度为15~30? ,相对湿度为30? ~70? 。 豆丁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文档发布与销 售平台,面向世界范围提供便捷、安全、专业、有效的文档营销服务。包括中国、日本、韩国、 北美、欧洲等在内的豆丁全球分站,将面向全球各地的文档拥有者和代理商提供服务,帮助他们 GA 141-2001 把文档发行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豆丁正在全球各地建立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与兑换渠道, 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优质的文档交易和账务服务。
/
本文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