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完整版

2021-01-27 12页 pdf 293KB 40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用户5527213227

暂无简介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完整版1Content2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台湾还可否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江泽民同志郑重指出:“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完整版
1Content2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台湾还可否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江泽民同志郑重指出:“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个构想从中国实际出发,照顾到各方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按照这个构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中央政府始终坚持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事务的原则,切实实行3“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并从许多方面给予特别行政区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中央政府坚定支持下,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沉着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及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团结各界人士,妥善处理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使“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取得更大的成功,并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经济各具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祖国大陆也是有益的。我们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主张,坚持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依法保障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积极推进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开创两岸经济合作4的新局面。要坚持以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主线,扩大两岸文化交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一九五五年五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於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於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5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哲学依据是什么?问什么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哲学道理主要是: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道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立足国情,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5、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正是我们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在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全局、与时俱进作出的正确判断和科学6决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总要求和总抓手,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特别是今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措施。新年伊始,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专题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全局性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由之路……3、如何理解“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说的是从特殊到普遍,“到群众中去”说的是从普遍到特殊;“解剖麻雀”说的是从特殊到一般,“抓好典型”说的是从普遍到特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7〖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应用】⑴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遵循科学的认识秩序,要求我们遵循正确的工作方法,要求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②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⑵既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等;8另一方面,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3)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产物(4)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新时期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4、阐述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一)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逻辑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纯粹的逻辑经验范围内是不能从事实推论出价值的.。事实是能够被人的实践认识活动所把握的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状态,价值也是在人的实践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因此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不单是一个纯逻辑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唯物主义者认为:对一切对象、现实、感性不能只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时不能只停留于逻辑领域,停留于逻辑的推理之中,而应该纳入人的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只能在人的实践中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可见,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想解决事实与价值分离的困境只有纳入人的实践之中。9(二)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本体论的问题从一方面讲,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确实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其一,价值具有主观的性质,价值作为人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客体的属性对人的一种关系,作为主体对客体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判断,属于认识的范畴。价值总是与人的主观偏好、情感、欲望、需求相联系,同时也与人的观点、思想、理论相联系。因为人作出一个价值判定和选择不仅仅依据个人的偏好、情绪等感情经验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根据已经建立起来的思想理论作出理性的抉择。其二,事实的认知也是一个认识的范畴。一方面,人们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状态的把握,不是主观任意的捏造,而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结果。另一方面,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更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在价值体系中,主体人始终处在中心地位,人既是价值选择的主体,又是价值的最高体现。一切价值为人服务,一切价值中最高价值是人的价值。所以价值问题本质是人的问题,离开现实中存在的人,根本谈不上价值。同样事实也是如此,虽然事实是在人自身之外的外部世界客观存在状态,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它同样离不开人的认识实践活动。离开了人的认识实践活动,它就不能称为事实,那就是“无”。可见,事实与价值问题在更高层次上讲是一个本体论问题,事实与价值统一的本体基础就在于人的实践。10(三)价值来源于事实,但高于事实。价值与事实的关系是递进的关系,而不是平行关系。事实是价值形成的天然基础和前提,没有客体及其属性,价值便失去了物质承担者,它无从产生,也无处附着。客体作为人活动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它的本质力量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对象,人只有借助现实的物质条件才能创造出价值,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材料,人们就什么价值也不能创造,但价值之所以离不开客体,正是由于它身上具有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属性,这种属性是客观的存在着的。事物对人来说是否具有及具有怎样的价值,即能否被人选择出来作为改造的对象,不是由人主观随意决定的,而是首先取决于该物是否具有及具有怎样的特性,只要它具有这种特性,即使一时尚未被发现,但终究会被发现并通过实践的改造而得到利用的。因此,客体及其属性不仅是必备的物质要素,而且又是形成价值的外在尺度。然而形成价值的前提毕竟不是价值本身,价值不能自生。只有当它与人的活动相联系,并在实践活动中经过人的符合目的的改造,才能变成属人的价值。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进于物,而是物趋近于人,尽管价值体现在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身上,但物的属性本身并不直接的就是价值。事物有没有及有怎样的价值并非以物自身的属性为基础,而是以主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客观需要为基础,主体的现实的需要是权衡价值性质和程度的内在尺度。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客体属性是价值形成的基础,但并不等于价值。事实是价值的基础,价值高于事实。115、阐述价值评价的构成要素,并对价值评价的复杂性进行分析。构成要素:价值事实和人们的价值观、方法。复杂性:“价值”这个概念在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和定义,但按照目前国内学界占主流地位的看法,价值涉及的是一种主客体关系,它指的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主体)的需要的意义关系,或者说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然而,主体不仅是有着一系列需要的一种自在的客观性存在,而且也是必须通过认识和行动才能满足需要的一种自为的主观性存在。既然如此,在价值问题上又会包含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事物对作为主体的人或群体的客观作用或意义;二是人或群体对事物的意义或有用性的主观评价。这样,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实际上可以有四个角度,即客体的角度、主体的角度、客观的角度和主观的角度。每一个角度都有其自身的复杂性,从而使得价值问题显得错综诡异,充满冲突。同时,也正因为存在价值的冲突才使得价值的规范性问题显得既重要又复杂。从客体的角度来看价值,我们主要是要弄清一个具体的价值客体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属性,或者不同的价值客体有哪些不同的属性,以及这些属性对主体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这里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同一个价值客体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属性,这些不同属性对于同一主体常常会有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义,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就是这个意12思;另一方面,同样的客体属性对不同的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前一种情况就像我们在治病中常常看到的,某一药物的某种属性对治疗病人的某一病症很有疗效,但同时它的另外一种属性可能会给同一个病人带来另一些负面的效用,如伤害他的某个组织或器官,或加重他的另一种病症,等等。后一种情况在治病中也常常可以见到,一种药物对甲这个病人很管用,对乙这个病人可能没有作用,甚至会有负面的作用。所以,中医强调辩证施治,就是只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否则就可能会成为害人的庸医。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价值,我们主要是分析认识价值主体的具体需要,以及这些需要与客体属性的关系。这里的复杂性既体现在主体上,又体现在需要上。主体的复杂性表现在,价值主体既可以是单个的人,又可以是一个社会群体或共同体。其中,社会群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主体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充满歧义和争论的3。主体需要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是单个的人还是群体性主体,其需要都是非常复杂且常常是相互冲突的。比如,个人有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客观需要和主观需要等等的区别。而且,几乎所有的需要都要受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状况和主体的具体境遇的影响,因而会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即使是阿里森?埃西特(AlisonAssiter)所说的所有人都客观上具有的一些基本的物质需要,如食物、水、衣服和住所4,也会因13自然境遇的不同而对价值客体有不同的要求。如生活在寒带的人对衣服和住所的要求就与生活在热带的人有所不同;婴儿对食物的要求和成人对食物的要求也有不同。甚至同一个人的同一种需要也因需要已被满足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一个人饥饿时和酒足饭饱时对食物的需要就不同,这就是边际效用存在的原因5。至于个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需要,那就更因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个人需要尚且如此,作为主体的社会群体的需要更要复杂千百倍。社会群体的需要不仅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其所有成员的纷繁复杂的需要,包含着不同成员之间相互关联的需要6,而且,它还有因社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运转等社会因素所产生的复杂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同一主体的不同需要之间,以及不同主体的需要之间常常可能是冲突的,而这种冲突也是酿成许多人间悲剧的主要根源。比如,一个人追求享受的需要和他追求事业成功的需要之间就常常存在冲突;又如,在价值客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主体满足某种需要的要求也常常和另一个主体满足同样需要或另一种需要的要求之间发生冲突。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资源争夺,以及目前世界上有关粮食危机的争论等,都说明了这一点。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要认清价值客体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客观关系。这里的复杂性不仅在于确认二者之间的客观真实关系本身就是14一个困难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由于主体需要的复杂性,特别是主体需要中的社会性、精神性和主观性成分,使得如何认识这种客观关系就变得更加困难,更加不具有确定性。作为一个局外人,人们大体可以判定某个主体在一般意义上客观需要哪些种类的价值,但很难判定他在具体的情境中客观上需要哪些具体的价值,更无法判定如何处理两种客观价值之间的相互冲突。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个人本身,能否对自己的这种客观需要7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也是很难保证的。对于一个群体性主体来说,情况更加复杂。一个社会在当下的客观利益需要是什么,它的根本利益需要和长远利益需要是什么,眼前利益需要和长远利益需要、局部利益需要和整体利益需要、此种利益需要和彼种利益需要的客观冲突如何处理等等,都不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撇开社会成员在这些问题上必定会存在的高度分歧不说,任何一个人要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都需要丰富的阅历和很高的智慧。从主观的角度来看价值,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除了最本能的生物需要以外,大多数人的需要都带有主观的色彩。这样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指人的许多需要特别是精神性需要本身就带有主观的性质,它们的具体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人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认知结构、价值观念甚至经验和习惯等都会影响人的需要。就像施普兰格尔所说的:“价值并不是‘超主观领域’中的、万古不15变的实质,而总是个人精神结构的一部分。”8第二层意思是说,只有主观感受到和认识到的需要才能转换成为价值追求,对于那些已在不同程度上被满足的需要,或者被当下某种紧迫的需要所遮蔽的需要,或者因某种习惯而忽视的需要,由于人们感受不到或认识不到其重要性,因此也就难以转换成为人们的价值要求。第一层意思揭示了价值主体精神性需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二层意思则意味着人对自身需要的感知和认识是价值问题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这种主体需要的主观性质进一步加剧了价值问题和价值认识的复杂性。从上述四个视角来认识价值,我们可以看到,价值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客体属性的客观性和主体需要的客观性上;价值的主观性既表现在主体需要的主观性上,也表现在主体对价值关系认知的主观性上;价值的规范性既体现在不同主体特别是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中,也体现在同一主体由眼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等矛盾所形成的价值冲突中。正是这些冲突产生了一种道德义务或价值要求,这种要求虽然和特定主体自身的直接需要、眼前需要或主观上想像的需要不一致或相冲突,它也仍然要求该主体遵循这种道德义务或价值要求,以便有利于其他主体价值需要的满足,或为了实现更高、更大、更紧迫或更重要的价值。从上边的分析来看,价值的这三个特性都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内容166、马克思主义社会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答案一:马克思主义评价的标准1.社会进步的评价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2.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根据列宁关于唯物史观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高度的著名论断,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以及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广度和水平。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生活领域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的进步都可以从历史的和现实的生产力状况中找到最终的原因。”总之,生产力的特性贯穿着人类历史的始终,离开了生产力就不可能有人的发展以及一切的人化的发展。3.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173.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3.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导作用。综上所述,要评价某一特定的社会是否发生了实际性的进步,要根据这一特定社会系统的各种关系层面进行整体性把握,那种不加认真分析而仅仅根据社会系统中某一因素的变化来笼统的评价社会进步的做法是片面的、不足取的。答案二:第一,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社会评价不止是对社会现象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形态、体制和人们的组织方式的评价,因为正是社会的规则与制度,从宏观上决定了哪一类社会现象会大量产生。富有成效的社会评价,总要结合社会认知并以之为基础,深入到社会机体内部,考察它是否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优越性。第二,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18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自己最大的财富,也是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社会进步的最核心内容,也构成了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第三,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推动力量。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幸福,是我们进行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小结:社会现象作为人们有意识的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乃是具有主观性的“自觉意志和特殊目的”同具有客观性的因果关系的统一,也就是价值性和事实性的统一。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7、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方法的含义、特点与功能。含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构建的、以无产阶级为社会主体、以颠覆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以缔造共产主义社会和解放全人类为旨趣、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系统批判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体系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变换复述,而是通过社会批判的视角,把马克19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予以完整、系统的阐述和概括,并形成一个理论体系。特点: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更多地是关注现实;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辨证的否定,这种否定实质上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实践的产物。“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首先,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真正做到了以现实生活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这和历史上众多的理论总是从抽象的理性为基点截然不同;其次,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与众多理论的旨趣选择截然不同。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20再次,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和其他理论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这与只服务于统治阶级和少数最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与众多理论的方法论截然不同,以辩证法和实践论作为基础。功能: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决定具有以下功能:首先,批判的目的在于对世界的改造,而不是对世界的解释;其次,批判的目的在于建设,而不只是破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的需要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然需要;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需要的;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方法论意义21⑵它是发掘社会深层结构的有效工具⑵它是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⑶它更是改造社会不合理现状的有力武器补充: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一个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不是指社会的单方面发展,而是指社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发展、理论的完善,在互动中实现双赢。因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判精神。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对于进一步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揭示蕴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深刻内涵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认识处于科技困境之中的西方工业社会,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路搭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28、谈谈系统论思想的起源。: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现代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起源。作为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最初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初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朗塔菲提出的,只不过它一开始被作为“机体生物学”,这是生物学中的有机论概念,强调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的,而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20世纪20-30年代,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1947-1948年,他明确提出了一门作为新学科的系统论,即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科学系统的理论。系统论包括三个方面:科学和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工程);系统哲学。系统定义: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补充: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  23思想来源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3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公开发表,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System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249、系统论方法从广义来讲包括哪些方法?基本方法: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分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此外还有大系统、小系统的相对区别。原则:1、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它有别于系统方法先分析后综合,以部分求整体的做法,而是坚持整体性原则,见树先见林,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揭示系统运动的特征和规律。整体性25原则是系统论的核心。它认为,系统是由诸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个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并非其诸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诸要素组成为一个整体以后,这个系统就产生了其诸要素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2、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组织形式,即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说明是系统内部诸要素是怎样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它反映的是系统内部的有机关联性。而系统的整体功能,就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3、层次性原则:这是指系统与要素即子系统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系统与要素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要素,在更小的范围内则是系统;相反,在一定范围内是系统,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成为要素。4、开放性原则。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同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的。综上所述,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是一个立足整体,综观全局,在整体控制下,对局部逐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归纳得出规律性认识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分析——综合”式的思维方式,它采用的是“综合——分析——综合”式的思维方式,以达到最优化处理问题的目的。26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思想有着怎样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普遍联系思想、矛盾分析思想等都属于系统方法论,二者互相补充。系统方法论与唯物辩证法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论证实了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各门具体科学成果的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它的真理性需要各门具体科学发展的系统事实来证明。第二,系统论深化了唯物辩证法,系统论中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它和唯物辩证法息息相通。第三,系统论将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首先,唯物辩证法应概括系统论提供的新思想、新范畴。其次,唯物辩证法应借鉴系统论提供的新的科学原则。最后,唯物辩证法应吸收系统论提供的新方法。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的关联27首先,从方法论的关联角度来看,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关联点,二者均是方法论。系统论是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的理论方法来解决动态的系统,将其整体的描述和解决方法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与新的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系统论的发展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它主要的基础是唯物主义辩证观点。它强调了整体的描述和控制,利用数学和物理策略对其进行研究,采用系统的“黑箱”策略进行理论研究,从侧面认定了可知论,并且针对其中一些关于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进行了抽象和具体的辩证表达,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形成了依附于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的辩证思想的一个富有成效的方法。其次,从构成和指导作用的关联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人类社会、以及思维规律的理论性学科,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费马尔唯物主义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式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自然界的一些自然科学作为主要的依据,其中涵盖了转化定律以及能量守恒、生物进化论以及细胞学说等体现了哲学思想的自然科学理论。在这里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的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从20世纪20年代起,欧美的理论家通过改造科学理28论,建立了一门新的科学论体系—系统论,并将其应用于对科学理论系统的研究中。系统论主要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其涵盖的学科较为广泛,但是系统论并不在这些学科中,它所指导的思想在这些学科之上。它的构成体系主要是通过方法、原理、概念、程序等组成。与此同时,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而成的,所以说系统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作为一项有力的理论指导着人类改变世界和认识世界。通过这点我们能够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论都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同时又都结合社会科学形成自身理论。因此,从构成和指导作用的关系来看,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一定的联系。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论都包含着发展和联系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内容来看,物质是运动和发展的,运动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规律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在系统论当中,认为系统论中所存在的所有子系统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关联,它们相互统一,并且呈现着对立的关系,这些组成了系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规律。从以上内容能够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有着许多的关联,但是不能把两种理论混为一种,要分开对待。用对比的观点来看,系统论更接近于具体的研究方法。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系统论是其他科学29方法和哲学理论方法的中介环节,系统论的两端连接着其他科学方法和哲学。尽管系统论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对社会学说和科学技术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但系统论逐渐被人们重视,认为系统论在促进社会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联系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重要的联系作用。11、谈谈社会系统的组成?答: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由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相互联系方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构成了生产力生产系统。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运筹性要素、渗透性要素等子系统组成。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仅仅是构成的实体性要素,是生产力系统的硬件构成。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还有其非实体性的条件或软件构成,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渗透性要素和运筹性要素。在生产实践中,生产力系统的各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在任何社会条件下,要进30行生产劳动,必须具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项要素,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劳动。上层建筑系统:把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口系统: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人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首要要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承载者和调解者;人是上层建筑系统的构成主体。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自然环境系统对人口系统具有直接影响,并与生产力系统相互作用,对上层建筑系统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也具有一定影响。社会系统的发展史构成它的各个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12、社会系统优化的重要原则有哪些?社会系统优化的重要原则: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分析认识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重要原则: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整体性是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处理和解决系统问题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社会现象中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其各部分动能的简31单总和。社会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这种整体性是由部分相互作用而在整体层次上涌现的,为个别组成部分或它们的机械加和所不具有。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的整体性研究,重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研究,解释社会系统具有而各组成要素所不具有的整体属性。结构性原则: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社会结构的研究,重视社会结构变化如何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系统的结构变化了,系统的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合理的结构促进系统功能的优化,不合理的结构造成系统功能的内耗,只有通过结构的合理化,才能实现系统的功能优化。层次性原则:系统层次性原则在现代系统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系统的层次性,揭示的是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认识和研究系统,不仅要揭示系统的内在层次,发现不同层次上共同的运动规律,而且特别要研究和发现其不同层次上的特殊运动规律。社会科学研究既要重视认识社会系统各个层次的共同规律,又要重视研究和揭示各个层次的特殊规律。开放性原则:社会是最为复杂的大系统,各个层次上的系统都具有开放性。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把每一个系统同他的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使自己具有开阔的研究视野。3213、谈谈你对本课程的认识与体会。答:对本课程的认识,因为每个人的答案应不一致。所以我主要写要点:(1)本课程所讲的内容:通过7节课程的学习与聆听,让我明白了人类对社会科学认识的过程,认识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绎,掌握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这将为我们现在以及今后在科学道路上的探索提供了方法的保证和之路的明灯。(2)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3)谈谈本课堂的缺陷:什么枯燥啊、没有互动环节啊、太深奥,听不懂啊……(4)提出对本课堂的建设性意见:(越多越好)什么增加互动环节啊、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啊什么的……14、联系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答: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由于其本身所包含的真理性和实践性,是适用于认识整个阶级社会、并相关地适用于阶级和阶级斗争趋于消灭之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运用这种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及其基本观点来思考、认33识、分析、解决相关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第一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第二,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于一身的、具有博大精深内容和严谨科学体系的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强大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意义在于以先进的思维方式推动社会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一方面来自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另一方面来自于人类社会已有的文明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指导必须搞好"三个结合"第一,把运用理论与发展理论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理论要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自觉性,统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34第二,把理论创新与指导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第三,把掌握方法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无疑是多元的,但在根本的方法上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如果我们抛弃了科学的阶级观点,势必会出现:我们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现象层面,就可能是一个缺乏实事求是、大局意识和战略头脑的庸人,就可能是社会科学科研道路上的“瞎子”和“聋子”,就可能眼光短浅,是非不分,无所适从。
/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完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