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1

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1

2017-11-27 10页 doc 42KB 10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3143

暂无简介

举报
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1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1 浅谈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 ——关于苏州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摘要:随着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落幕,新一轮关于苏州人口问题的讨论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到底苏州市人口构成存在哪些特点呢,苏州市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字: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苏州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在学习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这门课程以后,使我对区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我主要想谈谈我对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的看法,重点谈谈苏州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的问题。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苏州人,从小在苏州市里长大...
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1
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1 浅谈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 ——关于苏州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摘要:随着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落幕,新一轮关于苏州人口问题的讨论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到底苏州市人口构成存在哪些特点呢,苏州市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字: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苏州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在学习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这门课程以后,使我对区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我主要想谈谈我对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的看法,重点谈谈苏州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的问题。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苏州人,从小在苏州市里长大,对苏州这些年来的变化,也有较大的感触,我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周围的同学和伙伴还都是一个小区里共同长大的伙伴,都是满口的苏州方言。可是到了、高中,我周围就多了好多不是本地的学生,对于这种现象,我一开始还是比较差异的,但后来也渐渐习惯了,也越来越接受这些可爱的“新苏州人”了。我认为,这些年苏州人口构成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的不断攀升,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以下是我在苏州市统计局上找到的关于苏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苏州市统计局 2011年5月3日 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1046599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以下简称“五普”)的691677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549221人,增长51.31%,年平均增长率为4.23%。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 2924189户,家庭户人口为830528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4人,比“五普”减少0.31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338124人,占51.00%;女性人口为5127870人,占49.0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五普”的98.13上升为104.10。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63411人,占9.21%;15—64岁人口为8611713人,占82.2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90870人,占8.51%。同“五普”相比,苏州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20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6.2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下降1.07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6226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9698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2305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440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五普”相比,苏州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4745人上升为1397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900人上升为1908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789人上升为3843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373人下降为21636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49495人,同“五普”相比减少90196人,文盲率由4.91%下降为2.38%,下降2.53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苏州 常住人口(人) 2000-2010年年均比重 增长率(%) 全市合计 10465994 4.23 100.00 市辖区 4074000 4.93 38.93 沧浪区 394958 2.15 3.77 平江区 268686 3.52 2.57 金阊区 290811 1.05 2.78 虎丘区 572313 4.65 5.47 工业园区 695246 11.48 6.64 吴中区 1158410 4.92 11.07 相城区 693576 4.84 6.63 常熟市 1510103 1.81 14.43 张家港市 1248414 2.51 11.93 昆山市 1646318 7.98 15.73 吴江市 1275090 3.86 12.18 太仓市 712069 3.1 6.80 这是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比较分析图: 从以上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人口不断上升,数以万计的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几乎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智力和劳动力的支持。流动人口的居住、生活、工作、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子女的入学教育等问题也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来看待苏州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问题。 一(苏州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现象 2012年初,苏州已宣布实有人口超过1000万,成为“超大型”城市。而1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更是迅速增至1300万。截至目前,苏州实有人口已达1300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户籍人口。苏州已成为仅次于深圳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则占整个江苏省的1/3。 我们从数据中可以获知,苏州外来人口700万,占江苏省1/3。2011年,苏州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为1.18:1;到了2012年,苏州全市总人口已达1250多万,其中本地人口630多万,外来流动人口有624万,基本达到了1:1的比例,这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很少见。 而根据公安部门最新数据,作为全省第一人口大市的苏州,现有常住人口1300万,其中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人口,达到了700万,外来人口比重已经超过50%,占到了整个江苏省的1/3,成为继深圳后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 此外,作为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外向型城市之一,目前在苏境外人员达5.4万人,占江苏省内的一半以上。 镜头1 观前街上新市民太多 老苏州“不敢”去逛了 “现在周末我都不敢去逛观前街了,实在是人太多太挤了~这条全国十大名街,新苏州人最喜欢逛„„”老苏州秦阿姨笑着说。 画外音:如今,在苏州工作生活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人选择在苏州 买房,安家落户,成为新苏州人。据统计,当前在苏州就业的新市民中,有的在城市环卫、餐饮服务、加工制造业等岗位上辛勤奉献,有的在高科技应用、企业管理等领域开创出一片天地。在这其中,17岁-50岁之间的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在95%左右,且逐年增长。新市民的不断加入,极大地缓解了苏州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镜头2 在苏州生活这么多年了 就业教育都享受同等待遇 “在苏州这么些年了,这里早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城市发展、居住环境、发展机会都比老家要好很多,现在孩子也接来苏州了,进公办小学读书,还和本地人一样免除了学杂费,这让我更加安心地忙工作事业。” 新苏州人刘宏笑着说。 画外音:为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在苏州安居乐业,这和苏州在维护新苏州人权益、服务保障新市民方面的示范做法紧密相关。苏州通过调整户籍准入政策,全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户口准入条件,为在苏投资、经商、务工、购房的外来人员解决入户问题。目前,全市共吸纳新市民子女入学近30万人,并与苏州本地人一样免除学杂费。 二(关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分析 1.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分析 图1明:只有48个人认为本地居民对他们比较亲近,约占总群体的12%,有100个人没有与本地人交往过约占总调查群体的24%的人;有100个人虽然与当地的人交往过,也仍然无法描述本地人队它们的态度,也就是说保持一种比较保守中立的态度;而认为本地居民看不起、有反感的人各有20和32,各占总调查群体的8.8%和5.5%,虽然比重不大,但是也反映出本地居民仍然对外来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会融入。在与当地居民的访谈过程中,也了解到,它们反感的原因主要是有部分外来人口的素质比较低,甚至有些外来流动人口从事一些违法犯罪活动没直接影响了在它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他们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看法。 图1 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口态度情况 A.亲近F.有交往不好说12%A.亲近24% B.平等 C.看不起B.平等D.有反感27%E.与本地人们有交往E.与本地人们有C.看不起F.有交往不好说交往5% 24%D.有反感 8% 图2表明:在外来人口的受歧视的情况调查中,有20人经常受到本地居民的歧视,占到总调查群体的5%;有116人偶尔受到本地居民的歧视,占到调查群体的29%;只有264人没有受到过本地居民的歧视,占到总群体的66%。从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外来人口不同程度上受到当地居民的歧视,而当地居民的这种排斥也会使外来人口产生一种失落或者是抗拒,甚至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更加剧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图2 外来人口受歧视情况 300264 250 200 150116 100 5020 0 A.有,经常 B.有,偶尔 C.没有 2.外来人口与邻居之间的关系状况 在400人的调查中,认为邻里关系很和睦和比较好的各占116和268人,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做为新苏州人,其群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的同质性,尤其是在社区同乡之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语言、文化、风俗、饮食等方面的相同或者相近使得这些外来人口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非正式团体,这有利于消除外来人口新居地的陌生感,便于其融入到社区。 图3 外来人口邻里关系度 300268 250 200 150116 100 50 88 0A.很和睦B.还好 C.不太好D.很不好 3.外来人口人际关系结构分析 在外来人口的人际关系结构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有接近半数的人的 主要朋友来自身边的同事;而同学和同乡的也占据了比较大比例,总共约是40%;其中邻居的所占的比例最少,只有2%。中国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在极其讲究人情的中国,外来流动人口的邻里关系事实正在退步。而这种情况在极为重视邻里关系的农村基本上是很少见。 图4 外来人口的人际关系结构 E.邻居D.同乡2%15% A.同事 C.生意上的朋友 9%B.同学A.同事C.生意上的朋友49%D.同乡 E.邻居 B.同学 25% 4.外来人口居住环境满意度的分析 如图所示:在外来人口社区居住环境满意度的调查中,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占到调查总体的53%;满意和不满意的人各有100和68人,分别占到调查总体的25%和17%;很满意的人和很不满意的人各占3%和4%。总的来说,外来人口对目前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 图11 外来人口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 250212 200 150 10010068 501612 0 A.很满意B.满意 C.比较满意D.不满意E.很不满意 5.外来人口定居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如图所示:在所有的调查人群中,有256人认为苏州的房价过高,占到总体的64%;另外有80人认为这里的物价太高,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能力,占到总体的20%;有相同人数和比例的人选择了其他,这些因素主要是工资待遇,人际关系等;有36人认为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是是影响其定居苏州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当地人的排斥的只有4人占到总体的1%,也就是说当地人的排斥在影响外来人口定居因素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10 影响外来人口定居的主要因素调查300256 250 200 150 8080100 3650 40 A.房价太高B.当地人的排斥C.没有稳定的工作 D.物价太高 E.其他 三(苏州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原因 苏州的就业机会和新市民待遇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地人来到苏州扎根。在工资福利方面,苏州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位于前列;在子女受教育方面,苏州把解决新市民子女入学纳入本地教育发展规划,全市新市民子女均能接受义务教育。在社保方面,苏州已将新市民就业管理服务纳入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新市民凭身份证即可享受免费职业介绍以及免费就业,并与本地职工同样参保享受同等待遇。苏州已经连续8年被评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这些都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苏州的人文环境好、发展空间大、生活节奏慢适合居住等优点,也是众多苏州人与新苏州人喜欢到苏州落户的原因。 四(苏州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带来的影响 外来人口在为苏州本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本地社会管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比如,外来流动人口生育率低,出生性别比偏高,而现有的管理体制、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要求。从刑事罪犯的构成上看,外来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而且呈现出职业化和年轻化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1(苏州外来人口为苏州文化注入了较为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进取精神。 2(苏州外来人口丰富了苏州的多元文化。 3(苏州外来人口对苏州的传统道德和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4(部分外来人口对基层政权组织、基层干部和基层行业管理人员的腐蚀作用。 5(在解决外来人口问题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阵风现象和反弹现象,降低了政府的威信和法治的权威性,对市民的社会心理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五(苏州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应对方式 1.建立完善非户籍人口管理服务卡 2.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3.苏州全面取消户口城乡差异 4.多管齐下,强化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1)要科学预测人口规模 (2)要科学调控人口布局 3)要科学实施服务管理 (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苏州市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的看法,外来人涌入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现象,想靠政府用简单的行政手段把他们压回去,是不现实的。外来人口苏州化的现象,在苏州的历史上已经多次发生过。现在一部分外来人口本地化与外来人口亚文化影响苏州主流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我觉得我们更应该面对现实,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推动苏州的发展,共创一个美好的苏州。
/
本文档为【苏州市人口构成特点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