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59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和名称

159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和名称

2017-09-15 23页 doc 50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159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和名称159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和名称 附件 159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和名称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代替 1 Q/SY 60—2014 98号车用汽油,IV, Q/SY 60—2009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代替 2 Q/SY 63—2014 烯,ABS,树脂0215A Q/SY 63—2009 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代替 3 Q/SY 65.1—2014 规范 第1部分,通则 Q/SY 65.1—2010 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代替 4 Q/SY 65.2—2014 规范 第2部分,原油、Q/SY 6...
159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和名称
159项集团公司企业编号和名称 附件 159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和名称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代替 1 Q/SY 60—2014 98号车用汽油,IV, Q/SY 60—2009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代替 2 Q/SY 63—2014 烯,ABS,树脂0215A Q/SY 63—2009 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代替 3 Q/SY 65.1—2014 第1部分,通则 Q/SY 65.1—2010 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代替 4 Q/SY 65.2—2014 规范 第2部分,原油、Q/SY 65.2—2010 成品油管道 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代替 5 Q/SY 65.3—2014 规范 第3部分,天然气Q/SY 65.3—2010 管道 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代替 6 Q/SY 119—2014 酰胺技术规范 Q/SY 119—2007 油田水处理用缓蚀阻垢代替 7 Q/SY 126—2014 剂技术规范 Q/SY 126—2007 气相醛加氢催化剂代替 8 Q/SY 140—2014 ,VAH-1/VAH-2, Q/SY 140—2007 油田集输系统化学清垢代替 9 Q/SY 148—2014 剂技术规范 Q/SY 148—2007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代替 10 Q/SY 1002.2—2014 系 第2部分,实施指南 Q/SY 1002.2—2008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代替 11 Q/SY 1124.7—2014 规范 第7部分,管道施Q/SY 1124.7—2008 工作业 — 3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 12 Q/SY 1124.12—2014 规范 第12部分,采油 作业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 13 Q/SY 1124.13—2014 规范 第13部分,油品 销售 代替 14 Q/SY 1125—2014 供用水管网漏损评定 Q/SY 1125—2007 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工程代替 15 Q/SY 1126—2014 设计节水技术规范 Q/SY 1126—2007 代替 16 Q/SY 1134—2014 产品驻厂监造规范 Q/SY 1134—2008 成品油管道工艺运行规 17 Q/SY 1155.6—2014 程 第6部分, 呼包鄂 成品油管道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代替 18 Q/SY 1156.12—2014 第12部分,铁秦原油管QSY 1156.12—2008 道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代替 19 Q/SY 1156.14—2014 第14部分,铁抚原油管Q/SY 1156.14—2009 道 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 20 Q/SY 1156.22—2014 第22部分, 庆铁三线 原油管道 矿区幼儿园保教服务规代替 21 Q/SY 1169—2014 范 Q/SY 1169—2009 代替 22 Q/SY 1174—2014 社区卫生服务规范 Q/SY 1174—2009 成品油管道运行与控制代替 23 Q/SY 1178—2014 原则 Q/SY 1178—2009 — 4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代替 24 Q/SY 1180.2—2014 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Q/SY 1180.2—2009 别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代替 25 Q/SY 1180.3—2014 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 Q/SY 1180.3—2009 代替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第26 Q/SY 1180.6—2014 Q/SY 1180.6—2009 6部分,数据采集 Q/SY 1180.7—2009 油田地面工程项目初步代替 27 Q/SY 1185—2014 设计节能节水篇,章,编Q/SY 1185—2009 写规范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生产代替 28 Q/SY 1261—2014 运行管理规范 Q/SY 1261—2010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代替 29 Q/SY 1331.1—2014 第1部分,导则 Q/SY 1331.1—2010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代替 30 Q/SY 1331.2—2014 第2部分,帮助热线 Q/SY 1331.2—2010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代替 31 Q/SY 1331.3—2014 第3部分,监控管理 Q/SY 1331.3—2010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代替 32 Q/SY 1331.4—2014 第4部分,事件和服务请Q/SY 1331.4—2010 求管理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代替 33 Q/SY 1331.5—2014 第5部分,问管理 Q/SY 1331.5—2010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代替 34 Q/SY 1331.6—2014 第6部分,变更管理 Q/SY 1331.6—2010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代替 35 Q/SY 1331.7—2014 第7部分,配置管理 Q/SY 1331.7—2010 代替 36 Q/SY 1338—2014 电子邮件管理规范 Q/SY 1338—2010 — 5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代替 37 Q/SY 1349—2014 1810D Q/SY 1349—2010 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代替 38 Q/SY 1350—2014 2426F,2426H,2426K, Q/SY 1350—2010 2420F,2420H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代替 39 Q/SY 1351—2014 JHM9455F Q/SY 1351—2010 海外营地安全防范工程代替 40 Q/SY 1428—2014 建设规范 Q/SY 1428—2011 钻机基本配置技术条件 41 Q/SY 1571.2—2014 第2部分,ZJ50/3150 钻机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指标 42 Q/SY 1604.2—2014 第2部分,机构岗位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 第 43 Q/SY 1606.4—2014 4部分,档案业务管理 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规 44 Q/SY 1610.4—2014 范 第4部分,根源数据 采集 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规 45 Q/SY 1610.5—2014 范 第5部分,业务模型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低温 46 Q/SY 1668—2014 管道氮气冷试技术规范 油气管道发电机组操作 47 Q/SY 1669.1—2014 维护规程 第1部分, 柴 油发电机组 油气管道发电机组操作 48 Q/SY 1669.2—2014 维护规程 第2部分,燃 气发电机组 投产编制导则 第1 49 Q/SY 1670.1—2014 部分,原油、成品油管道 — 6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投产方案编制导则 第2 50 Q/SY 1670.2—2014 部分,天然气管道 长输油气管道维抢修设 51 Q/SY 1671—2014 备及机具配置规范 油气管道沉降监测与评 52 Q/SY 1672—2014 价规范 油气管道滑坡灾害监测 53 Q/SY 1673—2014 规范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 54 Q/SY 1674.1—2014 管理规程 第1部分, 运行质量评价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 55 Q/SY 1674.2—2014 管理规程 第2部分, 光缆线路运行维护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质量 56 Q/SY 1675—2014 盘库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 57 Q/SY 1676.1—2014 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钢质管道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 58 Q/SY 1676.2—2014 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聚乙烯管道 城镇燃气管网半定量风 59 Q/SY 1676.3—2014 险评价技术规范 第3部分,燃气站场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半定 60 Q/SY 1677—2014 量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装船 61 Q/SY 1678—2014 规程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62 Q/SY 1679—2014 JHMGC100S — 7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石油产品中碱性氮的测 63 Q/SY 1680—2014 定 电位滴定法 金属加工油,液,中有机 64 Q/SY 1681—2014 挥发物,VOC,含量的测定 热重法 高含硫化氢气田安全泄 65 Q/SY 1682—2014 放系统设计规范 气田天然气醇胺法脱碳 66 Q/SY 1683—2014 装置设计规范 稠油火驱地面工程设计 67 Q/SY 1684—2014 导则 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 68 Q/SY 1685—2014 设计文件体系编制导则 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 69 Q/SY 1686—2014 设计技术导则 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 70 Q/SY 1687—2014 设计管理规范 油气田地面工程视觉形 71 Q/SY 1688—2014 象设计规范 油气田用非金属管道应 72 Q/SY 1689—2014 用导则 二氧化碳驱油气田集输 73 Q/SY 1690—2014 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二氧化碳驱油气田站内 74 Q/SY 1691—2014 工艺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大型立式储罐双面埋弧 75 Q/SY 1692—2014 横焊焊接技术规范 定向钻穿越工程用钻杆 76 Q/SY 1693—2014 检测技术规范 — 8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埋地钢质管道液体聚氨 77 Q/SY 1694—2014 酯补口防腐层技术规范 三维设计导则 第1部 78 Q/SY 1695.1—2014 分,炼油化工建设项目 销售企业加油站设计管 79 Q/SY 1696—2014 理规范 销售企业成品油库设计 80 Q/SY 1697—2014 管理规范 丙烯酸及酯工厂设计规 81 Q/SY 1698—2014 范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 82 Q/SY 1699—2014 腐层补口工艺评定技术规范 热熔胶型热收缩带机械 83 Q/SY 1700—2014 化补口施工技术规范 固控及固井用散料输送 84 Q/SY 1701—2014 混配系统 85 Q/SY 1702—2014 钻井用液力推进器 地下储气库套管技术条 86 Q/SY 1703—2014 件 煤层气用油管和套管技 87 Q/SY 1704—2014 术条件 电极系井径连斜微电极 88 Q/SY 1705—2014 组合测井仪 89 Q/SY 1706—2014 声波变密度测井仪 催化裂化用三偏心硬密 90 Q/SY 1707—2014 封蝶阀技术条件 — 9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延迟焦化用塔底,顶,阀 91 Q/SY 1708—2014 通用技术条件 92 Q/SY 1709—2014 ZJ80/5850钻机 HSE“两书一表”管理规 93 Q/SY 1710—2014 范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 94 Q/SY 1711—2014 系运行质量评估导则 溢油应急用产品性能技 95 Q/SY 1712.1—2014 术要求 第1部分,围油栏 溢油应急用产品性能技 96 Q/SY 1712.2—2014 术要求 第2部分,吸油毡 溢油应急用产品性能技 97 Q/SY 1712.3—2014 术要求 第3部分,吸油拖栏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试运 98 Q/SY 1713—2014 投产安全技术规程 滩海陆岸石油设施建设 99 Q/SY 1714—2014 开发安全管理导则 滩,浅,海海底管道安全 100 Q/SY 1715—2014 规程 油田专用湿蒸汽发生器 101 Q/SY 1716—2014 汽水分离器操作安全规范 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102 Q/SY 1717—2014 技术条件 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 103 Q/SY 1718.1—2014 范 第1部分,导则 — 10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外浮顶油罐防雷技术规 104 Q/SY 1718.2—2014 范 第2部分,高中频雷电流分路器 液化烃储罐应急技术规 105 Q/SY 1719—2014 范 数据中心云计算通用硬 106 Q/SY 1720—2014 件配置规范 数据中心动力与环境监 107 Q/SY 1721—2014 控系统建设规范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 108 Q/SY 1722—2014 设规范 视频会议系统规范 第1 109 Q/SY 1723.1—2014 部分,系统建设 即时通信系统建设和应 110 Q/SY 1724—2014 用管理规范 111 Q/SY 1725—2014 公共数据编码管理规范 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规 112 Q/SY 1726.1—2014 范 第1部分,系统设计 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规 113 Q/SY 1726.2—2014 范 第2部分,数据填报 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规 114 Q/SY 1726.3—2014 范 第3部分,制图及符号 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规 115 Q/SY 1726.4—2014 范 第4部分,巡检系统接入 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规 116 Q/SY 1726.5—2014 范 第5部分,运行维护 — 11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油气长输管道公共数据 117 Q/SY 1727.1—2014 编码与属性规范 第1部分,管道及周边设施 油气长输管道公共数据 118 Q/SY 1727.2—2014 编码与属性规范 第2部分,站场台套设备 炼油化工辅助生产系统 119 Q/SY 1728.1—2014 劳动定员 第1部分,空分空压装置 炼油化工辅助生产系统 120 Q/SY 1728.2—2014 劳动定员 第2部分,锅炉装置 炼油化工辅助生产系统 121 Q/SY 1728.3—2014 劳动定员 第3部分,供水装置 炼油化工辅助生产系统 122 Q/SY 1728.4—2014 劳动定员 第4部分,污水处理装置 油气管道盾构穿越工程 123 Q/SY 1729—2014 劳动定额 124 Q/SY 1730—2014 物业服务劳动定额 油气输送钢管生产线劳 125 Q/SY 1731—2014 动定员 滩海海底管道保温技术 126 Q/SY 1732—2014 规范 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弃置 127 Q/SY 1733—2014 预备方案编制规范 进出口物资物流服务方 128 Q/SY 1734—2014 案设计指南 — 12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129 Q/SY 1735—2014 物资统计管理规范 评标方法选择和评标标 130 Q/SY 1736—2014 准编制规范 高压注水注汽阀门采购 131 Q/SY 1737—2014 技术规范 长输油气管道球阀采购 132 Q/SY 1738—2014 技术规范 海外应急逃生包配备规 133 Q/SY 1739—2014 范 海外项目现场医疗诊所 134 Q/SY 1740—2014 设施配备规范 海外移动营房安全设施 135 Q/SY 1741—2014 配置规范 保护薄隔层平衡压裂设136 Q/SY 1742—2014 计与施工规范 蒸汽驱分层注汽工艺技137 Q/SY 1743—2014 术规范 注蒸汽热采储层伤害评138 Q/SY 1744—2014 价实验方法 139 Q/SY 1745—2014 致密油核心区评价方法 煤层气开发动态分析技140 Q/SY 1746—2014 术规范 热力采油过热蒸汽发生141 Q/SY 1747—2014 器运行规程 套管滑套分层压裂工艺142 Q/SY 1748—2014 技术规范 — 13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石油天然气物探工程数143 Q/SY 1749—2014 据格式规范 压裂用非植物胶聚合物144 Q/SY 1750—2014 稠化剂技术规范 溢油应急用化学剂技术145 Q/SY 1751—2014 规范 采油用冻胶型堵水调剖146 Q/SY 1752—2014 剂性能评价方法 炼化循环水用缓蚀阻垢147 Q/SY 1753—2014 剂技术规范 炼化循环水用杀菌剂技148 Q/SY 1754—2014 术规范 勘探与生产业务计量器149 Q/SY 1755.1—2014 具配备规范 第1部分, 原油 勘探与生产业务计量器150 Q/SY 1755.2—2014 具配备规范 第2部分, 天然气 炼油与化工业务计量器151 Q/SY 1756—2014 具配备规范 成品油销售业务计量器152 Q/SY 1757—2014 具配备规范 石油专用螺纹计量器具153 Q/SY 1758—2014 配备规范 工程技术业务计量器具154 Q/SY 1759.1—2014 配备规范 第1部分,物 探 工程技术业务计量器具155 Q/SY 1759.2—2014 配备规范 第2部分,钻 井 — 14 — 序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号 工程技术业务计量器具156 Q/SY 1759.3—2014 配备规范 第3部分,固 井 工程技术业务计量器具157 Q/SY 1759.4—2014 配备规范 第4部分,测 井 工程技术业务计量器具158 Q/SY 1759.5—2014 配备规范 第5部分,录 井 工程技术业务计量器具159 Q/SY 1759.6—2014 配备规范 第6部分,井 下作业 — 15 — 永磁交流伺服电机位置反馈传感器检测相位与电机磁极相位的对齐方式 2008-11-07 来源:internet 浏览:504 主流的伺服电机位置反馈元件包括增量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正余弦编码器,旋转变压器等。为支持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的矢量控制,这些位置反馈元件就必须能够为伺服驱动器提供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永磁体磁极相位,或曰电机电角度信息,为此当位置反馈元件与电机完成定位安装时,就有必要调整好位置反馈元件的角度检测相位与电机电角度相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调整可以称作电角度相位初始化,也可以称作编码器零位调整或对齐。下面列出了采用增量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正余弦编码器,旋转变压器等位置反馈元件的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传感器检测相位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的对齐方式。 增量式编码器的相位对齐方式 在此讨论中,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为方波信号,又可以分为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和普通的增量式编码器,普通的增量式编码器具备两相正交方波脉冲输出信号A和B,以及零位信号Z;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除具备ABZ输出信号外,还具备互差120度的电子换相信号UVW,UVW各自的每转周期数与电机转子的磁极对数一致。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的UVW电子换相信号的相位与转子磁极相位,或曰电角度相位之间的对齐方法如下: 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2.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和Z信号; 3.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 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U相信号跳变沿,和Z信号,直到Z信号稳定在高电平上(在此默认Z信号的常态为低电平),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Z信号都能稳定在高电平上,则对齐有效。 — 16 — 撤掉直流电源后,验证如下: 1.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 2.转动电机轴,编码器的U相信号上升沿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编码器的Z信号也出现在这个过零点上。 上述验证方法,也可以用作对齐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即与电机UV线反电势的相位零点对齐,由于电机的U相反电势,与UV线反电势之间相差30度,因而这样对齐后,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U相反电势的-30度相位点对齐,而电机电角度相位与U相反电势波形的相位一致,所以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的-30度点对齐。 有些伺服企业习惯于将编码器的U相信号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的零点直接对齐,为达到此目的,可以: 1.用3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接成星型,然后将星型连接的3个电阻分别接入电机的UVW三相绕组引线; 2.以示波器观察电机U相输入与星型电阻的中点,就可以近似得到电机的U相反电势波形; 3.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 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上升沿和电机U相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最终使上升沿和过零点重合,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对齐。 由于普通增量式编码器不具备UVW相位信息,而Z信号也只能反映一圈内的一个点位,不具备直接的相位对齐潜力,因而不作为本讨论的话题。 绝对式编码器的相位对齐方式 绝对式编码器的相位对齐对于单圈和多圈而言,差别不大,其实都是在一圈内对齐编码器的检测相位与电机电角度的相位。早期的绝对式编码器会以单独的引脚给出单圈相位的最高位的电平,利用此电平的0和1的翻转,也可以实现编码器和电机的相位对齐,方法如下: — 17 — 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2.用示波器观察绝对编码器的最高计数位电平信号; 3.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 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最高计数位信号的跳变沿,直到跳变沿准确出现在电机轴的定向平衡位置处,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跳变沿都能准确复现,则对齐有效。 这类绝对式编码器目前已经被采用EnDAT,BiSS,Hyperface等串行协议,以及日系专用串行协议的新型绝对式编码器广泛取代,因而最高位信号就不符存在了,此时对齐编码器和电机相位的方法也有所变化,其中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是利用编码器内部的EEPROM,存储编码器随机安装在电机轴上后实测的相位,具体方法如下: 1.将编码器随机安装在电机上,即固结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以及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 2.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3.用伺服驱动器读取绝对编码器的单圈位置值,并存入编码器内部记录电机电角度初始相位的EEPROM中; 4.对齐过程结束。 由于此时电机轴已定向于电角度相位的-30度方向,因此存入的编码器内部EEPROM中的位置检测值就对应电机电角度的-30度相位。此后,驱动器将任意时刻的单圈位置检测数据与这个存储值做差,并根据电机极对数进行必要的换算,再加上-30度,就可以得到该时刻的电机电角度相位。 这种对齐方式需要编码器和伺服驱动器的支持和配合方能实现,日系伺服的编码器相位之所以不便于最终用户直接调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肯向用户提供这种对齐方式的功能界面和操作方法。这种对齐方法的一大好处是,只需向电机绕组提供确定相序和方向的转子定向电流,无需调整编码器和电机轴之间的角度 — 18 — 关系,因而编码器可以以任意初始角度直接安装在电机上,且无需精细,甚至简单的调整过程,操作简单,工艺性好。 如果绝对式编码器既没有可供使用的EEPROM,又没有可供检测的最高计数位引脚,则对齐方法会相对复杂。如果驱动器支持单圈绝对位置信息的读出和显示,则可以考虑: 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2.利用伺服驱动器读取并显示绝对编码器的单圈位置值; 3.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 4.经过上述调整,使显示的单圈绝对位置值充分接近根据电机的极对数折算出来的电机-30度电角度所应对应的单圈绝对位置点,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上述折算位置点都能准确复现,则对齐有效。 如果用户连绝对值信息都无法获得,那么就只能借助原厂的专用工装,一边检测绝对位置检测值,一边检测电机电角度相位,利用工装,调整编码器和电机的相对角位置关系,将编码器相位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相互对齐,然后再锁定。这样一来,用户就更加无从自行解决编码器的相位对齐问题了。 个人推荐采用在EEPROM中存储初始安装位置的方法,简单,实用,适应性好,便于向用户开放,以便用户自行安装编码器,并完成电机电角度的相位整定。 正余弦编码器的相位对齐方式 普通的正余弦编码器具备一对正交的sin,cos 1Vp-p信号,相当于方波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的AB正交信号,每圈会重复许许多多个信号周期,比如2048等;以及一个窄幅的对称三角波Index信号,相当于增量式编码器的Z信号,一圈一般出现一个;这种正余弦编码器实质上也是一种增量式编码器。另一种正余弦编码器除了具备上述正交的sin、cos信号外,还具备一对一圈只出现一个信号周期的相互正交的1Vp-p的正弦型C、D信号,如果以C信号为sin,则D信号为cos,通过sin、cos信号的高倍率细分技术,不仅可以使正余弦编码器获得比 — 19 — 原始信号周期更为细密的名义检测分辨率,比如2048线的正余弦编码器经2048细分后,就可以达到每转400多万线的名义检测分辨率,当前很多欧美伺服厂家都提供这类高分辨率的伺服系统,而国内厂家尚不多见;此外带C、D信号的正余弦编码器的C、D信号经过细分后,还可以提供较高的每转绝对位置信息,比如每转2048个绝对位置,因此带C、D信号的正余弦编码器可以视作一种模拟式的单圈绝对编码器。 采用这种编码器的伺服电机的初始电角度相位对齐方式如下: 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2.用示波器观察正余弦编码器的C信号波形; 3.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 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C信号波形,直到由低到高的过零点准确出现在电机轴的定向平衡位置处,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过零点都能准确复现,则对齐有效。 撤掉直流电源后,验证如下: 1.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C相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 2.转动电机轴,编码器的C相信号由低到高的过零点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 这种验证方法,也可以用作对齐方法。 此时C信号的过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的-30度点对齐。 如果想直接和电机电角度的0度点对齐,可以考虑: 1.用3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接成星型,然后将星型连接的3个电阻分别接入电机的UVW三相绕组引线; 2.以示波器观察电机U相输入与星型电阻的中点,就可以近似得到电机的U相反电势波形; 3.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 — 20 — 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的C相信号由低到高的过零点和电机U相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最终使2个过零点重合,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对齐。 由于普通正余弦编码器不具备一圈之内的相位信息,而Index信号也只能反映一圈内的一个点位,不具备直接的相位对齐潜力,因而在此也不作为讨论的话题。 如果可接入正余弦编码器的伺服驱动器能够为用户提供从C、D中获取的单圈绝对位置信息,则可以考虑: 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2.利用伺服驱动器读取并显示从C、D信号中获取的单圈绝对位置信息; 3.调整旋变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 4.经过上述调整,使显示的绝对位置值充分接近根据电机的极对数折算出来的电机-30度电角度所应对应的绝对位置点,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上述折算绝对位置点都能准确复现,则对齐有效。 此后可以在撤掉直流电源后,得到与前面基本相同的对齐验证效果: 1.用示波器观察正余弦编码器的C相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 2.转动电机轴,验证编码器的C相信号由低到高的过零点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 如果利用驱动器内部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存储正余弦编码器随机安装在电机轴上后实测的相位,具体方法如下: 1.将正余弦随机安装在电机上,即固结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以及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 2.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3.用伺服驱动器读取由C、D信号解析出来的单圈绝对位置值,并存入驱动器内部记录电机电角度初始安装相位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 21 — 4.对齐过程结束。 由于此时电机轴已定向于电角度相位的-30度方向,因此存入的驱动器内部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位置检测值就对应电机电角度的-30度相位。此后,驱动器将任意时刻由编码器解析出来的与电角度相关的单圈绝对位置值与这个存储值做差,并根据电机极对数进行必要的换算,再加上-30度,就可以得到该时刻的电机电角度相位。 这种对齐方式需要伺服驱动器的在国内和操作上予以支持和配合方能实现,而且由于记录电机电角度初始相位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位于伺服驱动器中,因此一旦对齐后,电机就和驱动器事实上绑定了,如果需要更换电机、正余弦编码器、或者驱动器,都需要重新进行初始安装相位的对齐操作,并重新绑定电机和驱动器的配套关系。 旋转变压器的相位对齐方式 旋转变压器简称旋变,是由经过特殊电磁设计的高性能硅钢叠片和漆包线构成的,相比于采用光电技术的编码器而言,具有耐热,耐振。耐冲击,耐油污,甚至耐腐蚀等恶劣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为武器系统等工况恶劣的应用广泛采用,一对极(单速)的旋变可以视作一种单圈绝对式反馈系统,应用也最为广泛,因而在此仅以单速旋变为讨论对象,多速旋变与伺服电机配套,个人认为其极对数最好采用电机极对数的约数,一便于电机度的对应和极对数分解。 旋变的信号引线一般为6根,分为3组,分别对应一个激励线圈,和2个正交的感应线圈,激励线圈接受输入的正弦型激励信号,感应线圈依据旋变转定子的相互角位置关系,感应出来具有SIN和COS包络的检测信号。旋变SIN和COS输出信号是根据转定子之间的角度对激励正弦信号的调制结果,如果激励信号是sinωt,转定子之间的角度为θ,则SIN信号为sinωt×sinθ,则COS信号为sinωt×cosθ,根据SIN,COS信号和原始的激励信号,通过必要的检测电路,就可以获得较高分辨率的位置检测结果,目前商用旋变系统的检测分辨率可以达到每圈2的12次方,即4096,而科学研究和航空航天系统甚至可以达到2的20次方以上,不过体积和成本也都非常可观。 商用旋变与伺服电机电角度相位的对齐方法如下: — 22 — 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 2.然后用示波器观察旋变的SIN线圈的信号引线输出; 3.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电机轴上的旋变转子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旋变定子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 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旋变SIN信号的包络,一直调整到信号包络的幅值完全归零,锁定旋变;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信号包络的幅值过零点都能准确复现,则对齐有效 。 撤掉直流电源,进行对齐验证: 1.用示波器观察旋变的SIN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 2.转动电机轴,验证旋变的SIN信号包络过零点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 这个验证方法,也可以用作对齐方法。 此时SIN信号包络的过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的-30度点对齐。 如果想直接和电机电角度的0度点对齐,可以考虑: 1.用3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接成星型,然后将星型连接的3个电阻分别接入电机的UVW三相绕组引线; 2.以示波器观察电机U相输入与星型电阻的中点,就可以近似得到电机的U相反电势波形; 3.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编码器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 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旋变的SIN信号包络的过零点和电机U相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最终使这2个过零点重合,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对齐。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操作中需有效区分旋变的SIN包络信号中的正半周和负半周。由于SIN信号是以转定子之间的角度为θ的sinθ值对激励信号的调制结果,因而与sinθ的正半周对应的SIN信号包络中,被调制的激励信号与原始激励信号同相,而与sinθ的负半周对应的SIN信号包络中,被调制的激励信 — 23 — 号与原始激励信号反相,据此可以区别和判断旋变输出的SIN包络信号波形中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对齐时,需要取sinθ由负半周向正半周过渡点对应的SIN包络信号的过零点,如果取反了,或者未加准确判断的话,对齐后的电角度有可能错位180度,从而造成速度外环进入正反馈。 如果可接入旋变的伺服驱动器能够为用户提供从旋变信号中获取的与电机电角度相关的绝对位置信息,则可以考虑: 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2.利用伺服驱动器读取并显示从旋变信号中获取的与电机电角度相关的绝对位置信息; 3.依据操作的方便程度,调整旋变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或者旋变外壳与电机外壳的相对位置; 4.经过上述调整,使显示的绝对位置值充分接近根据电机的极对数折算出来的电机-30度电角度所应对应的绝对位置点,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上述折算绝对位置点都能准确复现,则对齐有效。 此后可以在撤掉直流电源后,得到与前面基本相同的对齐验证效果: 1.用示波器观察旋变的SIN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 2.转动电机轴,验证旋变的SIN信号包络过零点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 如果利用驱动器内部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存储旋变随机安装在电机轴上后实测的相位,具体方法如下: 1.将旋变随机安装在电机上,即固结旋变转轴与电机轴,以及旋变外壳与电机外壳; 2.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 3.用伺服驱动器读取由旋变解析出来的与电角度相关的绝对位置值,并存入驱动器内部记录电机电角度初始安装相位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4.对齐过程结束。 — 24 — 由于此时电机轴已定向于电角度相位的-30度方向,因此存入的驱动器内部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位置检测值就对应电机电角度的-30度相位。此后,驱动器将任意时刻由旋变解析出来的与电角度相关的绝对位置值与这个存储值做差,并根据电机极对数进行必要的换算,再加上-30度,就可以得到该时刻的电机电角度相位。 这种对齐方式需要伺服驱动器的在国内和操作上予以支持和配合方能实现,而且由于记录电机电角度初始相位的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位于伺服驱动器中,因此一旦对齐后,电机就和驱动器事实上绑定了,如果需要更换电机、旋变、或者驱动器,都需要重新进行初始安装相位的对齐操作,并重新绑定电机和驱动器的配套关系。 注意 1.以上讨论中,所谓对齐到电机电角度的-30度相位的提法,是以UV反电势波形滞后于U相30度的前提为条件。 2.以上讨论中,都以UV相通电,并参考UV线反电势波形为例,有些伺服系统的对齐方式可能会采用UW相通电并参考UW线反电势波形。 3.如果想直接对齐到电机电角度0度相位点,也可以将U相接入低压直流源的正极,将V相和W相并联后接入直流源的负端,此时电机轴的定向角相对于UV相串联通电的方式会偏移30度,以文中给出的相应对齐方法对齐后,原则上将对齐于电机电角度的0度相位,而不再有-30度的偏移量。这样做看似有好处,但是考虑电机绕组的参数不一致性,V相和W相并联后,分别流经V相和W相绕组的电流很可能并不一致,从而会影响电机轴定向角度的准确性。而在UV相通电时,U相和V相绕组为单纯的串联关系,因此流经U相和V相绕组的电流必然是一致的,电机轴定向角度的准确性不会受到绕组定向电流的影响。 4.不排除伺服厂商有意将初始相位错位对齐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可以提供绝对位置数据的反馈系统中,初始相位的错位对齐将很容易被数据的偏置量补偿回来,以此种方式也许可以起到某种保护自己产品线的作用。只是这样一来,用户就更加无从知道伺服电机反馈元件的初始相位到底该对齐到哪儿了。用户自然也不愿意遇到这样的供应商。 — 25 —
/
本文档为【159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和名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