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

2014-01-02 50页 ppt 2M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2539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null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一、奥斯曼国家的兴起一、奥斯曼国家的兴起1、塞尔柱突厥国家 唐灭突厥之后,许多突厥部落仍在中亚地区游牧。公元1000年左右,其中一支塞尔柱突厥人,在首领塞尔柱的领导下,迁至锡尔河下游,接受伊斯兰教。 塞尔柱的孙子突格里勒在呼罗珊不断扩张势力,1055年进入巴格达迫使哈里发封其为苏丹,以古代波斯为中心形成塞尔柱国家。null后来塞尔柱不断向安纳托利亚进攻,和拜占庭发生冲突。 苏丹马立克时代(1072-1092年),是塞尔柱国家的繁荣时期。马立克死后,塞尔柱国家分裂:小亚细亚成为罗姆...
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
null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一、奥斯曼国家的兴起一、奥斯曼国家的兴起1、塞尔柱突厥国家 唐灭突厥之后,许多突厥部落仍在中亚地区游牧。公元1000年左右,其中一支塞尔柱突厥人,在首领塞尔柱的领导下,迁至锡尔河下游,接受伊斯兰教。 塞尔柱的孙子突格里勒在呼罗珊不断扩张势力,1055年进入巴格达迫使哈里发封其为苏丹,以古代波斯为中心形成塞尔柱国家。null后来塞尔柱不断向安纳托利亚进攻,和拜占庭发生冲突。 苏丹马立克时代(1072-1092年),是塞尔柱国家的繁荣时期。马立克死后,塞尔柱国家分裂:小亚细亚成为罗姆素丹国家,东部则兴起花剌子模,两河流域小国纷立。 结果:小亚细亚的突厥化和伊斯兰化null2、奥斯曼国家的建立 奥斯曼人是西突厥人的一支,属于奥古兹部落联盟中的凯伊部落,原来在伊朗高原东部的呼罗珊地区从事游牧,信奉伊斯兰教。 苏莱曼的迁徙:就在塞尔柱国家衰落分裂的同时,13世纪初蒙古军西侵,迫使凯伊部落离开呼罗珊,向两河流域上游地区迁徙。 厄尔图格鲁尔的迁徙:当首领苏莱曼在阿勒颇附近被害以后,凯伊部落分裂为两支:一支返回呼罗珊的故乡,另一支约 400 户在苏莱曼之子厄尔图格鲁尔(埃尔托格鲁尔,卒于1290年)率领下进入塞尔柱突厥人控制的小亚细亚,依附于阿拉丁二世统治的罗姆苏丹国,成为罗姆苏丹国的藩属。 null厄尔图格鲁尔从阿拉丁二世那里得到了与拜占廷帝国接壤的小亚细亚西北部萨卡利亚河畔的索古德(塞古特)地区。 奥斯曼一世建立独立国家并开拓疆土: 1290 年厄尔图格鲁尔死后,其子奥斯曼(1290-1326年在位)继承了首领的职位及领地。他们以“圣战”的名义袭击拜占廷帝国边境,抢劫财物,扩展领土。 趁阿拉丁去世罗姆苏丹国分裂衰落之时,(1299年)奥斯曼宣布独立,自称 “艾米尔” (Amīr),建立了独立国家(即奥斯曼艾米尔国)。 奥斯曼继续在小亚细亚西北部开拓疆土,占领美朗诺尔城,并将该城改名为卡加希萨尔,作为新兴国家的首都。null3、奥斯曼国家的早期扩张: 1326年奥斯曼死后,其子乌尔汗(1326-1359年在位) 继承父位。 乌尔汗于1326 年攻占布鲁萨,并将首都迁到这里。 布鲁萨的陷落,标志着拜占廷帝国在小亚细亚的统治开始崩溃。 奥斯曼的遗体葬于布鲁萨,布鲁萨因此成为奥斯曼人的圣城。null1330 年,乌尔汗攻占菲洛克林; 1331 年攻占尼西亚; 1337年攻占尼科米底亚(即伊兹密德); 1345 年兼并了突厥穆斯林的卡拉希艾米尔国,控制了从埃德列米德湾到卡皮达希的地区。 null4、乌尔汗的统治: (1)进行军事改革: 为了适应频繁征战的需要,乌尔汗取消了原有的民军,组建常备军。 乌尔汗时期,奥斯曼人的骑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领有封邑的军事贵族提供的旧式骑兵;另一部分是领取薪金的新式雇佣骑兵。雇佣骑兵最初约有2400人,分为4个营,后来逐渐增至数万人。 乌尔汗开始增设步兵,主要从改宗伊斯兰教的原基督徒中招募,装备火器等精良武器,训练有素,用于进攻深沟高垒的设防阵地。 null(2)发行新币: 大约从1328年开始,奥斯曼国家发行新式银币“阿克舍”。新币模仿拜占廷帝国钱币铸造而成,重量为 6基拉特,相当于 1/4迪尔汗。 银币正面铸有示伊斯兰教信仰的内容,背面则是乌尔汗的称号。(在伊斯兰教世界,统治者的名字出现在钱币上和星期五聚礼的诵念中,都被视为君权的象征。) 新币的发行表明了奥斯曼国家的发展。 到14世纪中叶,乌尔汗将拜占廷帝国的势力完全逐出小亚细亚,并且吞并了原属罗姆苏丹国的大部分领地,爱琴海到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尽归奥斯曼国家所有。 二、奥斯曼国家的对外扩张二、奥斯曼国家的对外扩张1、14世纪时的对外扩张 (1)乌尔汗时期(1326-1359年)的扩张 1349年,乌尔汗及其长子苏莱曼占据达达尼尔海峡欧洲一侧的兹姆堡; 1354 年,苏莱曼利用地震造成的破坏,占领兹姆堡附近的军事重镇格利博卢。 兹姆堡和格利博卢于是成为奥斯曼人在东南欧扩张的最初据点。 null(2)穆拉德一世(1359-1389 年)时期,奥斯曼人开始大规模进军东南欧地区。 1361年,奥斯曼军队攻占亚得里亚堡,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巴尔干诸国的联系,打开了入侵东南欧的大门。1362年穆拉德一世将首都迁至亚得里亚堡,并改称爱德尔纳。 1371年,奥斯曼军队在马里扎河畔的塞尔诺文击败巴尔干半岛的主要军事力量塞尔维亚人,进而迫使巴尔干诸国向穆拉德一世称臣纳贡。 拜占廷皇帝约翰六世寻求罗马教皇的帮助没有成功,于 1372年承认穆拉德一世的宗主权。null1380年以后,奥斯曼军队继续进攻东南欧地区, 1383 年占领塞里兹, 1385 年占领索非亚, 1386 年占领尼什, 1387 年占领撒罗尼加。 1389年,科索沃战役:1389年巴尔干诸国反叛,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波斯尼亚人、匈牙利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组成联军,在塞尔维亚国王拉扎尔统率下进攻奥斯曼军队,双方交战于科索沃平原。穆拉德一世和拉扎尔皆死于战场,奥斯曼军队取得胜利。 科索沃战役决定了巴尔干诸国丧失独立的命运,为奥斯曼人统治东南欧地区奠定了基础。null(3)巴叶齐德一世(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3 年) 的扩张 1394年从开罗的哈里发穆塔瓦基勒获得了“罗马省苏丹”的称号,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第一个苏丹。 攻入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并占领君士坦丁堡以西的整个色雷斯地区。 尼科堡战役:1396年奥斯曼军队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大败欧洲基督教诸国组成的十字军,完成了对于巴尔干半岛的征服。 null2、帖木儿的入侵与奥斯曼的中衰 中亚兴起的帖木儿帝国于1399年侵入小亚细亚 1402年,帖木儿率领蒙古突厥军队进攻小亚细亚,与巴叶齐德率领的奥斯曼军队交战于安卡拉平原。两支穆斯林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奥斯曼军队战败,巴叶齐德被俘后忍辱而死,小亚细亚归降帖木儿帝国。 null帖木儿将奥斯曼人的土地分封给巴叶齐德的四个儿子:伊萨、苏莱曼、穆罕默德和穆萨。 帖木儿返回中亚后,巴叶齐德的四子之间相互厮杀,争夺苏丹的继承权。内战持续十年之久, 穆罕默德一世(1413-1421 年)先后击败伊萨、穆萨和苏莱曼,于1413 年结束了政治分裂,恢复了奥斯曼国家的统一。 null3、穆拉德二世(1421-1451年)开始进攻君士坦丁堡 1421年,穆拉德二世即位后,借口拜占廷皇帝支持其弟穆斯塔法争夺苏丹权位,进攻君士坦丁堡,迫使拜占廷皇帝割让君士坦丁堡城外除供水区外的所有土地,每年缴纳 3万杜卡特(金币名称)作为岁贡。 1430 年,奥斯曼军队再克帖撒罗尼加。 1444年,奥斯曼军队在黑海西岸的瓦尔纳大败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率领的欧洲诸国十字军,弗拉迪斯拉夫战死。1448年,穆拉德二世在科索沃平原再次取胜,洪迪雅统率的匈牙利军队战败求和。穆拉德二世的胜利,巩固了奥斯曼人在东南欧的统治地位,巴尔干诸国丧失了反击奥斯曼人的最后力量。 null4、穆罕穆德二世(1451-1481年在位)占领君士坦丁堡及其继续扩张 (1)占领君士坦丁堡 夺取君士坦丁堡是历代穆斯林统治者的夙愿。 穆罕默德二世为了确保征服君士坦丁堡,做了充分的准备。 奥斯曼人在君士坦丁堡对岸建立了鲁美利希萨城堡,作为进攻君士坦丁堡的基地,并在格利博卢集结了庞大的舰队。 null占领君士坦丁堡: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领20 万大军、300 艘战船,以及攻城重炮,于4 月6 日开始进攻君士坦丁堡。 拜占廷末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48-1453 年)不得人心,兵力不到一万人,且是外国雇佣军,防御力量薄弱。只是由于君士坦丁堡地形险要,黄金海角有铁链封锁才未被立即攻下。 土耳其以保留君士坦丁堡城内加拉太区的商业特权为条件,和区内的热那亚人合谋,利用涂油滑板,把七十多只船拉过加拉太后面的陆地,才得以绕过黄金海角,在港面用船只搭造浮桥,由侧背攻城,拜占廷守军两面受敌。 前后经过53 天的苦战,这座古城在5 月29 日终于被土耳其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了。null奥斯曼土耳其人进城,纵兵屠掠三天。 据当时土耳其史学家记载:很多地方因尸体堆积而看不到地面,寺院宫殿遍地瓦砾,优美艺术珍品成为灰烬,大多数居民或被杀死,或沦为奴隶。 此后,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伊斯兰教的城市),成为土耳其首都。原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伊斯兰教寺院——清真寺,并改称阿雅·索菲亚。 null(2)继续扩张 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后,继续扩张,穆罕默德二世先后征服全部塞尔维亚(1459 年),波斯尼亚(1463 年),黑塞哥维纳(1465 年),阿尔巴尼亚(1479 年)。 此外,土耳其还确立了对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占领热那亚在黑海地区的殖民地及其重要商业城市卡发,并使克里米亚汗国臣服于土耳其。 null5、奥斯曼帝国的继续扩张 16 世纪,土耳其又在东西两面进行扩张。 (1)塞里姆一世(1512~1520年)的继续扩张 于1514 年以圣战为名率军十余万人侵入伊朗,占领伊朗首都大不里士,掠回许多财物和工匠。 1516 年,打败埃及军队,占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1517年占领开罗,灭亡埃及(马木路克王朝),并占领了当时属于埃及的汉志以及麦加和麦地那城市。 null(2)苏莱曼一世(1520~1566 年)的继续扩张 在西面,多次率军侵略欧洲 1521~1522 年,攻占贝尔格莱德(当时属匈牙利)和罗得斯岛。 在1526~1543 年间,对匈牙利五次入侵。 1526 年在多瑙河畔的摩哈赤击溃匈牙利和捷克联军,并进入布达,在各地烧杀劫掠。 1529 年,又率军围攻维也纳,久攻不克,乃撤兵而回。 1532年,迫使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裴迪南遣使求和,奥地利每年向奥斯曼纳贡3万金币。null在东面,1534 年,苏莱曼一世进兵伊朗,攻下巴格达,占领两河流域,还吞并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部分地区。 1536 年,征服阿拉伯半岛和也门。 在北非,1529 年,控制阿尔及利亚; 1536 年,占领的黎波里; 1574 年,占领突尼斯。 16 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成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成功的原因奥斯曼帝国成功的原因三、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体制三、奥斯曼帝国的政治体制帝国的统治体制分为军事行政、宗教司法、财政税收三个系统。 大维齐(宰相)、伊斯兰教长、大代夫泰尔达尔(财政总监)是苏丹在上述系统的代表。他们各自负责自己领域的活动,只向苏丹负责,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苏丹牢牢地控制着这些职务的任免权,集世俗、宗教权力于一身,使帝国成为穆利斯国家中央集权和专制程度最高的国家。1、军事行政系统1、军事行政系统军事行政系统从最低层的蒂马尔哲(蒂马尔领主),经桑贾克贝伊(州长)、贝勒贝伊(总督)到宰相。 总督、州长是行政统治者,也是其辖区内封建民兵和耶尼切里地方卫戍部队的司令。 蒂马尔哲是骑兵战士(西帕希),平时又履行一定的警察、行政、经济职能。 宰相是苏丹在军事和行政方面的绝对代表,战时担任最高军事统帅,地位仅次于苏丹,他甚至有权监督财政总监的工作。但宰相的权力不是无限的,他不能违背国务会议作出的决定,苏丹可以任意撤换他。 军事行政不分,突出地反映了帝国的军事性质。2、宗教司法系统2、宗教司法系统宗教司法系统有基层的卡迪(法官),经卡扎斯凯尔(军队法官)到伊斯兰教教长组成。 伊斯兰教长是苏丹在宗教方面的代表,也是穆斯林学者阶层的首脑。 卡迪负责解决民事、刑事、商业、信贷纠纷,也监督地方上税收的征课和分配、物价、公共工程等。 卡迪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是穆斯林教法的原则,以及世俗君主颁布的法令和习惯法。 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立法活动十分活跃。穆罕穆德二世在位期间颁布了三部法典,苏莱曼一世也以立法者之名著称。3、财政税收系统3、财政税收系统财政税收系统由财政总监(大代夫泰尔达尔)领导。 他是苏丹在财政方面的代表。 穆罕穆德法典明文规定:“没有财政总监的命令,国库不能多收支一分钱。” 帝国每30-40年调查一次纳税人口。4、国务会议4、国务会议为了协调上述三个系统的工作,在中央设立迪万(国务会议),每天在皇宫开会,在苏丹的主持下商讨决定国家事务。 从穆罕穆德二世起,国务会议由宰相主持,苏丹在旁边的屋子里通过小窗口秘密监视会议的进行。5、奥斯曼的皇位继承制度5、奥斯曼的皇位继承制度最初无明确规定。 王子年满12周岁,就要派往安纳托利亚的某地担任总督,以取得从政的经验。 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年在位)开始了屠杀兄弟的先例。 穆罕穆德二世(1451-1481年在位)正式规定,为了皇室的安全,继位的苏丹有权杀死他的所有兄弟。 1595年穆罕穆德三世即位时下令杀死了19位兄弟和怀孕的宫女。这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兄弟残杀,从此以后王子被幽禁在宫内叫做“卡费斯”(“笼子”之意)的地方,不再出任外省总督,只有当上苏丹或者死去才能摆脱幽禁。 1617年后皇位改由皇室最年长的男性成员继承。6、奥斯曼帝国的行政区划6、奥斯曼帝国的行政区划奥斯曼帝国的行政区划从上往下分为省、州、县、村。 最初的省(贝勒贝伊辖区)规模很大,15世纪前帝国只有两个省,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省的建制不断增加,而规模逐渐变小。四、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组织四、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组织奥斯曼国家的军队最初沿袭游牧部落的习惯,全体成年男子都是战士。 后者逐渐建立各种部队,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帕希骑兵。 1、西帕希骑兵2、耶尼切里兵团(步兵部队)2、耶尼切里兵团(步兵部队)3、海军3、海军五、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制度(蒂马尔制度)五、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制度(蒂马尔制度)1、乌什里耶null2、哈拉吉耶null3、阿尔齐·米里六、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及其统治的后果六、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及其统治的后果1、奥斯曼帝国的衰落null2、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后果七、奥斯曼帝国的文化七、奥斯曼帝国的文化null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蓝色清真寺null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 奥斯曼是一支不大的突厥部落,约于11世纪的下半叶进入小亚细亚,13世纪30年代,得罗姆素丹之赐,始在半岛西北角定居。1281年奥斯曼贝伊担任部落首领,利用地理位置逐渐蚕食拜占庭土地。1299年,奥斯曼利用罗姆素丹衰落而宣布独立,这个国家就叫做奥斯曼国家。奥斯曼奥斯曼奥斯曼本人不仅是一位精通战法的军事统帅,而且也是一位极富创造意识的组织建设者和一位能够使其追随者崇拜之至的具有超凡魅力的行政管理者。面对属下那些具有天赋的武士和行政人员,奥斯曼并不感到有何不安全,相反,他利用这些人的才智、勇敢创建起新的奥斯曼国家。 null奥斯曼帝国的真正奠基人是奥尔汗(1324-1360) 军事改革 政治改革 进军欧洲null穆拉德一世(1360-1389)即位后,立即着手组织在巴尔干作战。 马查河战役(1364年) 科索沃战役(1389年)nullnull穆拉德一世是一位伟大的统帅、政治领袖和帝国创建者。1360年,穆拉德一世初期对东欧的入侵,致使约翰·佩利奥格洛(John Palaeologue)的实际上的归顺,成为奥斯曼素丹的附庸。此后,土耳其人向东欧的扩张愈来愈远,逐步吞并了保加利亚、马其顿和塞尔维亚,最终向匈牙利发起了进攻。 null巴耶济德一世(1389-1402) 尼科波里战役 安卡拉战役null尼科波里战役 1396年西欧组织的一支庞大的十字军。 匈牙利国王西吉蒙斯德null安卡拉战役 帖木儿null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 占领君士坦丁堡 新罗马--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这颗璀璨的宝石,这时依旧不在奥斯曼人的手中。为了夺取它,新任苏丹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Ⅱ),亲自督造"超级巨型大炮"(super-cannons)和弹射器械,这些武器所发射的弹丸的威力之强大足以轰塌拜占庭防御工事的厚厚城墙。此外,穆罕默德二世还正确地认识到,以往对君士坦丁堡进攻的失败,是因为攻城部队得不到军舰的支持,于是他就着手建造了一支在舰船数量上超过拜占庭人的强大海军。null1453年复活节后的第八天,奥斯曼人攻城战役开始了。双方的首次交锋杀成平局。横隔在金角湾港水面上的锁链阻挡了奥斯曼海军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后来,奥斯曼勾结一部分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将船只从木板滑道拉入金角湾。经过一番激烈的鏖战、英勇的抵抗之后,君士坦丁堡城陷落了。据传说,拜占庭皇帝君斯坦丁(Constantine)也脱下皇袍亲自上阵搏杀。结果在肉搏战中被一名不知名的奥斯曼士兵所杀。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入城之后,他们烧杀淫掠,把大批市民掠为奴隶。 null帝国极盛时期帝国极盛时期塞利姆一世(1512-1520) 查尔迪兰战役 吞并埃及马木路克马木路克马木路克(Mamluk、Mamluke、Mameluk、Mameluke,又名马木鲁克、马木留克、马穆鲁克),原意是“奴隶”,最初出现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期,大多来自于高加索地区和黑海北部非穆斯林游牧民,被奴隶贩子抓到并贩卖到中东地区,然后被哈里发和苏丹们编成雇佣军。马木路克的成份以突厥人为最多,阿尤布王朝主要依靠他们作战。后来,随着哈里发的式微和阿尤布王朝的解体,他们逐渐成为强大的军事统治集团,并建立了自己的马木路克王朝,统治埃及达三百年之久(1250年—1517年)。null苏莱曼一世(1520-1566年)nullnullnull奥斯曼帝国的特征奥斯曼帝国的特征政治体制 1)军事行政→大维齐 2)宗教司法→伊斯兰教教长 3)财政税收→大代夫泰尔达尔 地方设总督、州长 残酷的皇位继承制度军事组织军事组织 西帕希(骑兵) 蒂马尔制度 耶尼切里兵团耶尼切里兵团土耳其最具特色的就是耶尼切里兵团。耶尼切里(Janissary Corps)意为新兵,初建于1361-1363年。最初从基督徒战俘中挑选青少年组成,人数仅千人。以后兵团逐渐扩大,1566年时为1.2万人。十七世纪起增至7-10万人。其成员大部分来自基督徒臣民,每5年征召一次。征集来的儿童经体检合格后,每150-200人为一群,象赶牲口一样赶到集合地点,登记入新兵训练团,再分至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农户,从事数年劳动,学会土耳其语和熟悉伊斯兰教习俗,然后返回新兵训练团学习军事。毕业后才正式分配到耶尼切里兵团。null这一制度的目的不仅是为耶尼切里兵团和宫廷服务增添后备力量,而且也是为了增加巴尔干的穆斯林居民人数。它是极其残酷的压迫制度,同时也是被征服民族中的少数人进入奥斯曼统治阶级的一种特殊途径。因此,从起源和组成人员的地位看,耶尼切里兵团就是伊斯兰国家史上盛行的奴隶兵团的变形,带有明显的奴隶制痕迹。null兵团有严格的纪律。全体战士互为兄弟,在兵营内集体生活,一生不准结婚,不能离开军营。残废、年老可退休,但仍然在军营内生活。士兵只能以军训打仗度日,不准从事其它工作。他们只服从其所属军官,其它军官不能对他们进行训斥或惩罚。除战俘和亚美尼亚、保加利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的儿童外,其它人不能编入耶尼切里兵团。战争是推动欧洲变革转型的核心发动机战争是推动欧洲变革转型的核心发动机蒙古、奥斯曼两大帝国对小亚细亚、俄罗斯、东欧以及中东的入侵阻止了拉丁基督教世界向东方的扩张。奥斯曼帝国势力延伸至东欧地区,开启了一个西欧紧缩退却的时代。由于十字军战争失败所造成的对欧洲社会的遏制,还导致了一种衰退,即那些通过资助十字军战争并且与东方建立贸易往来而牟取巨额暴利的意大利大银行家族,一家接着一家地破产衰败了。 对天主教和罗马教廷越来越大的不满情绪对天主教和罗马教廷越来越大的不满情绪这种内聚性爆裂辐射到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一场普遍的社会危机动摇着封建主义社会的根基。它激化了农民与贵族之间的阶级冲突,激起了把城市与庄园都裹卷在内的厮杀搏斗,并对修道院资本主义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地主、王室以及处于上升状态的商人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欧洲的某些精英人士当中产生出对天主教和罗马教廷越来越大的不满情绪。欧洲面临着来自中东、拜占庭、土耳其以及蒙古等诸多文明的威胁,并且要在这些文明已改变、征服东欧大片地域之后,顽强地遏制住它们对西欧的进一步扩展。 null
/
本文档为【第二节 奥斯曼帝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