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复习笔记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复习笔记

2013-10-23 18页 doc 155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3669

暂无简介

举报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 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但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广义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就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最具基础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 生物起源说;模仿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 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但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广义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就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最具基础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 生物起源说;模仿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交往起源说。我国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们的交往。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自此以后,教育有了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古代社会学校教育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近代要求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现在普及义务教育制的实现和近代学制的形成; 20世纪以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如下变化:1、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2、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3、学校进一步面向未来 4、学校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及其发展趋势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时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教育。 四、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古代教育 1、古代教育的不同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成。《孟子》:“设痒、序、学、校以教之”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私学的代表则是孔子。 汉武帝以后,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31年(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僧侣祭祀、刹帝利(这两种是统治者)、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希腊、罗马:希腊——1、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2、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罗马——宗教教育和骑士教育。 2、古代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刻板性。 (二)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的变化: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教育的世俗化;③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④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三)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有: (1)教育的终身化:60年代以后提出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本世纪最大教育思潮。一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二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三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五、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语》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他重视后天的教育。创办私学。学说以“仁”为核心。(“克己复礼为仁”),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维结合;强调学以致用。 先秦时期墨家(墨翟为代表)和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亲知、闻知、说知。说知是指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道家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的专著,它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学记》中的一些观点:“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最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外相结合,臧息相辅。《学记》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思想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3、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的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够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她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又称为“产婆术”或“精神助产术”。 柏拉图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认为人的肉体是人的灵魂的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理性是灵魂的基础。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欲望。根据这三种品质的一种在人的德行中占主导地位,他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运用智慧管理国家德哲学家;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著作《政治学》。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他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卢梭的《爱弥儿》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康德认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瑞典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绅士)教育。 4、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育价值理论的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他提出教育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2)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等观点,主张“做中学”。(3) 教育学研究的实证化倾向(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5、教育学的分化与多学科的出现 教育分支学科大量出现;教育学科群逐渐形成。 从教育学中第一个分化出来的是教学领域,包括课程理论、学科教学论及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第二个领域是教育管理,第三个领域是教育研究,包括研究方法的一般系统化研究和分别研究,如调查、实验、统计等。 农村教育实验的代表人物有: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有黄炎培;幼儿教育研究的代表有陈鹤琴。 6、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 (1)中国教育学科的形成的阶段:了解和引进西方学科;在国外教育学介绍、研究的基础上开启本国的教育学研究;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科书等著作;在探索理论同时,开展了教育改革型的实验研究 (2)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学习前苏联,批判西方和新中国建立前的教育学思想及实践;努力建设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学;对前17年的教育实行全盘否定;在觉醒中重建教育学科体系;走向教育学研究的新繁荣 7、如何评价凯洛夫的《教育学》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的当时被认为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该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的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4个部分。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遍知识,”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教学中心。但它也有不足 :凯洛夫教育学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在学校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过于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制约,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产生;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3、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地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舒尔茨,他通过教育资本储存量(即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是33%。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索等形式。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1)科学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的质量;(3)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3、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关键在于科学因素能否进入教育过程。(1)科学技术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内容。(2)科学技术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3)科学技术以方法、手段的形式进入教育,引起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时,教育也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2、教育推动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三)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提供了教育迈向一个新阶段的机遇,深刻改变着人们关于教育的旧有观念。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的承传、改造和创新 1、教育与文化的承传: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承传文化,教育的中心已转移到帮助人们掌握浩瀚文化海洋中最基本的要素,和选取、使用、储存和创造文化的基本手段、基本方法。由于这些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复杂和精细,文化的承传就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教育。 2、教育与文化的改造:表现为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通过对教师的选择、对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来实现;教育对文化的整理——教育本身具有整理文化的需要,教育者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 3、教育对文化的创新:新的教育思想、学说和方式方法是世界总体文化中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为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现代教育的许多活动已都与科技发明、文化更新融为一体。 (二)教育与文化的价值取向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有三个明显的方面需要改变:在认知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取向,在人事上具有重功名的取向,在道德上具有重“忠孝”的取向。 1、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的过程和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教学,而不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被学生提问;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的和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而不习惯于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管理。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的学生很多具有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性不足的弱点,而这些特点是现时代非常需要的品质。 2、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 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出名的”人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把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学生、考取高等院校人数的多少看作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这种观念在现代的消极影响是: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智育中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学习能力中的创造能力培养,忽视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强调少数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面向全体学生与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3、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学生观的影响。 从价值取向角度看,不论忠还是孝,都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服从关系。它影响对学生的态度,影响着学生观的形成。在多数教师和家长的眼中,服从、听话、老实一直被看作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志;而那些有自己独立见解敢于发表反对意见的学生,往往被视为不好的学生。 (三)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可以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形成良好与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办好一所学校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具有社会实践性。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个性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2、具有能动性。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这已经使人超越动物界;人还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重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孟子、格塞尔。 2、外铄论——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重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 华生的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3、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教育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里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时隐时现,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首先表现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其次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做好因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 五、个体身心发展水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格塞尔提出了个体发民展的成熟决定论)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a、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b、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环境:是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六、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明确的目的性,有指定的教育内容的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使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和促进作用,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七、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护。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和技能、怀疑知识和技能。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 2、教育对人潜能的发掘:潜能是人足以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充分认识学生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人的力量既有身体的力量更有精神的力量,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教师不仅需要分别培养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和尽可能充分的发展。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发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理想。我国教育重视共同性有余,而重视差别不足。 八、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1、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2-15岁属少年期,又称“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总的来说,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已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心状态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到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条件。为此,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这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的任务。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像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的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青少年也存在两种极端的表现,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报负的现实道路。 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人生最富有浪漫情调和锐气的时期,人生的定向时期;使个体内在力量充实时期,随着心理能力的成熟,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国家的)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学校教育 课程目标(各学习领域或科目) 的目的 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如单元、课时的)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的要求。 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或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的科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或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四、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制定教育目的受制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教育目的的变化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五、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特点:(1)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统一,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2)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3)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 六、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 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加其意志力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宽阔得多。美育工作的三个内容: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五育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在教育实践中,要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其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三、教师的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要教师有学科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2、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教育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能不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是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 3、要具备的与教育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富有个性。b、具备高超的电脑操作能力和制作能力。 四、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在这一段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猫,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地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五、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的权利问题。 1、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正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社会权和主体地位的。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a、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意义上看,教师之于学生有明显的优势,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种优势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b、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即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C、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有关“授受关系”的提法是有局限的,只是最初级的表述。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a、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b、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 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的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师生在道德上是互动的;教师不仅要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人师”。 第六章 课 程 一、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它包含以下具体含义:a.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c.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和课程理论。 三、近代有影响的课程理论 1、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2、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四、课程的基本类型 1、学科课程: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学科课程的特点、优点及局限比较 序 号 特 点 优 点 局 限 (1) 分科设置; 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 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向脱离; (2) 强调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 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 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3) 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便于老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能会压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局限: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代表人物是杜威,其活动课程理论建立在“经验来自行动”、“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过程”两个基本原则上。 ※ 我国课程计划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这样一种形态的课程与杜威主张的活动课程既有一定的渊源,也存在较大差别。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学科课程并不对立、也不矛盾,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 3、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益处:增强学科问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有利于学生综合地、整体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矛盾。通过综合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课时,使学校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安排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2)核心课程:是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 优点:能够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有种于照顾学生的兴趣、需要及认识特点。 4、潜在课程: 也称隐性课程,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习惯、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本质在于不可控制性。 5、从学生修习的角度看,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五、课程计划 1、意义: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及学习方式上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基本内容: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编制的基本原则:既要保证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又要适应不同地应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正确处理课程系统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正确处理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及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以及打好基础与发展特长之间的关系;教育为主,全面安排;统一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 3、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改革: 改革的背景:一是改变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给地方和学校开发和管理课程的权利,二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增设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三是改变只有必修课没有选修课的局面,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吸取不同学生的需要。 改革的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2)设置综合课程 ;(3)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为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留有空间。 六、课程标准 1、意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 七、教科书: 1、意义: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作用 3、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 ,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教科书编写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内容之间的关系和统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使得教学内容的编排在保证系统新和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加强内容之间的整合,保证学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八、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价值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课程设计的特点: 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 2、强调加强基础。 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4、重视个别差异。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九、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 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的和全面的评价。 第七章 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二、教学的特点: 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2、教学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三、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主要作用有: 1、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四、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任务是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的一班任务如下: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4、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一)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个体认识的特殊性: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的特点及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的条件:(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规律性的知识;(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3、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科学性一般表现为认知的、分析的、逻辑的、思辨的理性方面,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科学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而且培养科学态度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认识中的人文性则表现为情感的、艺术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非理性方面,群体间的社会交往,环境的潜性影响,使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探索、超越意识和行为方式。教学活动既是科学活动,同时也是人文艺术活动。教学过程既是遵循科学规律进行的活动,又是富于情感和技术创造的活动。正是科学与人文、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 4、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指导作用。(1)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2)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六、教学过程的结构 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学科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教学过程的展开、行进和发展的程序是不完全一样的。教学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 1、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学习 方式 意 义 特 点 接受式学习 是借助语言获得 知识的方式。 1、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 2、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与可控性; 4、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 探究式学习 是借助提供结构 化材料,直到学 生进行操作与思 考而获得知识的 方式。 1、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 2、以解决问题为主体; 3、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主导性; 4、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2、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七、教学模式的研究: 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2、我国几种基本教学模式类型:1、 教师教授模式2、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3、自学辅导模式4、探索学习模式5、潜移默化学习模式6、示范学习模式 八、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我国中小学的的教学基本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符合科学要求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要求正确处理教学中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在教学的科学性方面,要求教学内容反映客观规律和当代最新科学成就,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遵循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概念的表达正确,引用事实可靠,论证严谨。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教会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及验证理论的科学分析方法。 在教学的思想性方面,要求从学科知识内在的思想性出发,将其中内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价值观、情感、伦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因素挖掘出来,要有意识地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联系实际)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的生活实际有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规定德育事件相关的活动性作业,如实验、实习、参观等。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育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学生本身的实际。三是社会实际。 教师要积极开发实践环节,通过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让学生体验过程,习得某种经验、经历或体验。(联系实际) 3、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 促进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观点。这一原则是指教学既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及学科知识演进顺序进行,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科学估计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及其潜在的发展可能,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同时,教学要掌握学生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发展。(联系实际: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独立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这一原则要求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做到:①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平等关系,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③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④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联系实际) 5、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做到:①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多方面地、整体地、用发展的眼光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同年龄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从而为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提供基础。②采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面向学生大多数与区别对待相结合。③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联系实际) 九、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内容、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在现代教育意义下的教学策略,指在一定教学观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境,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2、现代教学策略的构建,追求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问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构建教学策略应遵循的理论思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 4、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施,强调现代学习观的确立,因此,科学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体现出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关注:(1)选择性学习(2)参与性学习 参与,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行为。这是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的主动参与,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科学实践观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学生主体参与是在教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要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要处理好几个关系:①教师讲授与学生接受的关系,文化知识的传递与文化知识的选择、应用、创新的关系;②整体推进与个别化关系,既要保证班级整体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又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分层分类指导和推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③学生参与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形成学习共同体以产生整体效应。 参与学习,要注意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性、过程性、差异性和整体性,还要注意学生参与的目的性、实效性,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参与时间和体验的机会。对社会生
/
本文档为【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复习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