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鲁迅_野草_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鲁迅_野草_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2013-05-27 16页 pdf 503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8515

暂无简介

举报
鲁迅_野草_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普及与欣赏 鲁迅研究月刊 2005年第 6期 鲁迅5野草6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演讲人: 孙玉石 主持人: 王光明 地点: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 ) ) 人文学术论坛 时间: 2004- 12- 15 资料整理: 冯雷 王光明: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人文学术论坛0,请 到了北大著名的教授孙玉石先生,来给我们 做5鲁迅3野草4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6的报 告。孙先生是非常有名的学者,同时在鲁迅 5野草6的研究领域里,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 作。是他和另外一个学者一起,发...
鲁迅_野草_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普及与欣赏 鲁迅研究月刊 2005年第 6期 鲁迅5野草6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演讲人: 孙玉石 主持人: 王光明 地点: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 ) ) 人文学术论坛 时间: 2004- 12- 15 资料整理: 冯雷 王光明: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人文学术论坛0,请 到了北大著名的教授孙玉石先生,来给我们 做5鲁迅3野草4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6的报 告。孙先生是非常有名的学者,同时在鲁迅 5野草6的研究领域里,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 作。是他和另外一个学者一起,发现了鲁迅 1919年发表的散文诗5自言自语6, 这是对中 国对鲁迅研究的一个贡献, 也是对散文诗研 究的一个贡献。同时在文革结束以后, 他的 53野草4研究6这部专著,是中国鲁迅研究里 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我老是在想, 在鲁迅 的作品当中, 鲁迅用小说的方式去想象中国 的社会和中国人的性格, 但是他用文学去面 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面向自己的意识和潜意 识的世界,面向他的自我的时候,最有深藏意 义的代表,就是散文诗5野草6了。毫无疑问, 5野草6是一本非常深刻的面向自我面向内心 世界的书。在 20世纪的中国,因为现代性的 追求, 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内心世界充满了矛 盾和紧张感, 鲁迅用散文诗的形式探索了这 样一些非常矛盾紧张的自我世界。孙玉石先 生对这些有非常深刻的探索。过去的 20世 纪80年代,他就出版了53野草4研究6, 前两 年又出版了53野草4重释6的新著。可以看 出, 孙玉石先生对鲁迅的5野草6是情有独钟 的。当然他关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他的 贡献非常广泛,除了5野草6研究以外,他对中 国现代主义诗歌一些思潮也有非常深刻的论 述。这些在海报上我们同学都已经看到了。 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孙玉石先生给 我们做报告。 孙玉石: 首先我感谢中文系王光明教授和在座大 家的盛情邀请,能够在这里有幸做一次讲座。 因为参加一些系里的和诗歌研究中心的活 动,多次来过首都师大,这次能够在师大的中 文系的学生面前做这样一个讲座,我还是第 一次, 我自己感到很荣幸。因为我这一辈子 是做老师的, 所以对老师这个职业总抱着一 种虔诚和一种敬意, 特别是对在中小学从事 教育的老师。今天在座的可能多数人将来会 从事的是这样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我在这首 先向大家表示一种真诚的敬意, 预祝大家能 够在这样一个岗位上, 为我们这个民族精神 的塑造和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面我讲的目是5鲁迅3野草4的生命 46 哲学和象征艺术6。选一个很小的对象,就是 薄薄的一本5野草6,但是涉及到的是中国现 代文学里面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对文本 的探索阅读, 怎么能够超越故事层面进入更 深度的思考, 这个是我们讲课的时候都会碰 到的问题。像5野草6里边的一些篇章, 可能 是中学以上的课本里选的最多的,比鲁迅的 小说选的要多。第二个层面,就是从它独特 的艺术探索,从关于象征问题的探索角度,来 谈一谈鲁迅对中国新文学这一方面的开拓和 贡献。下面,这个题目分为三个问题来讲:第 一个是简单介绍一下5野草6的产生, 第二个 是讲5野草6的生命哲学, 第三部分讲5野草6 的象征艺术。 第一个问题, 谈5野草6的产生。 5野草6是很薄的一本散文诗集, 可能在 鲁迅著作里是最薄的。一共加序言是 24篇, 序言就是5野草#题辞6,与本文加在一起,是 24篇, 其中散文诗是 23 篇。可以说是鲁迅 作品中最薄的一本散文诗集, 但它可能是鲁 迅先生在一生文学活动中, 送给中国新文学 的一份分量最厚重的礼物。鲁迅有小说集 5呐喊6、5彷徨6、5故事新编6, 有散文集5朝花 夕拾6,还有杂文集那么多本。但是从艺术探 索的分量上, 给人们精神上提供许多东西, 5野草6是很突出的。5野草6长时期以来被认 为是鲁迅创作中最美的一部作品,最薄的书 最有分量, 主要的因为它很深刻而优美。它 比5呐喊6、5彷徨6这类的用叙述方式书写的 作品, 具有一种幽深性、神秘性,也有一种永 久性。整体上看, 有一种难于了解可又永远 引人沉思的审美的艺术魅力。你很难说你对 它全掌握了,但是你总想要把它读懂。从 20 世纪 20年代开始, 就是5野草6出版以后, 先 后出现过一些零零星星的那种浮泛的感想一 类的评论, 或一些较为完整系统的论述, 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更出现了一些众说纷纭 的理论诠释,可以这样说,人们可以去做无数 的言说又总觉得言犹未尽。这么一本薄薄的 书,现在研究成果仅专论和专门的论文摞起 来有很厚。一些难懂的晦涩的篇章,和一些 有争议的抒情意象、语言,到今天还很难说都 做出了无可辩驳的解释。像杂文的一句话或 小说的一个故事、一个形象, 大家可以阐释, 大体上是互相接近的。而5野草6现在很难做 出公认的解释。所以我说这样一句话:面对 这样一本小书,一代一代的批评家和学人好 像面对一个美丽的斯芬克斯式的谜语,一个 20世纪中国文学的谜。近实的阐释与过度 的诠释难以分清, 过度诠释也很多。最近出 版了一本书, 叫5鲁迅为爱情作证 ) ) ) 破解 3野草4世纪之谜6, 认为整个 24篇鲁迅都是 写爱情的,这样的意思,能够写出一本厚厚的 书来, 看起来很好笑, 但是它也说明, 5野草6 你可以这样解释它,我可以那样解释它。近 实的阐释与过度的诠释难以分清,有的甚至 不必要分清。但是有一点现在大家公认: 到 现在很难有人敢说, 我把一本5野草6都说清 楚了,所以可以借用一句话说,5野草6已经成 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 性的文学/猜想0。这可能是鲁迅作品里唯一 的一部。5呐喊6、5彷徨6、5朝花夕拾6、5故事 新编6, 且不要说杂文, 都不存在这个品格。 并不等于不存在这个品格,它就比较低,不是 高下的问题,而是5野草6它有这个特点。 5野草6的形成过程和写作过程是这样 的: 5野草6是两年多的时间里写成的,零零星 星的写成的一组很有诗性的抒情作品的结 集,全都发表在当时鲁迅、周作人和一些年轻 人一起办的5语丝6杂志上。本文一共有 23 篇散文诗, 其中有一篇不是散文诗, 叫5我的 失恋6,是一首打油诗。最早发的一篇是5秋 夜6, 1924年9月 15日写的, 发在 12月 1日。 1924年 12月开始发第一篇, 截稿到最后一篇 是 1926年 4月 10号, 叫5一觉6, 发表于 1926 年 4月 19号,前后经过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 间,差不多又隔了一年以后要结集出版的时 47 候,鲁迅写了一篇代序言叫5野草#题辞6,这 已经是1927年 4月 26日。前 23篇都写在北 洋军阀政府势力笼罩下的北京, 写5题辞6的 时候已经是在广州, 国民党/清党0的大屠杀 下白色恐怖的广州。写作的时间,写作的处 境,虽然有一些不同,但是作者的思想心境、 艺术手法的追求,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它 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5野草6出版时间是 1927年 7月,是由北京的北新书局出版的。 在讲5野草6的时候, 常常都引用下边这 样一段话,来说明写作5野草6时候的孤独、寂 寞而又不倦探索的心情。这段话是很容易找 到的。鲁迅自己说的: /后来5新青年6的团体 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 有的前进,我又 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 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 的头衔,依然在沙漠 中走来走去, 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 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 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 本,谓之5野草6。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 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 布不成阵了, 所 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 思路也似乎较无 拘束, 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 在哪里呢? 我想, 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 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 谓之5彷徨6,愿以后 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 0这段文字大家很熟悉,读过鲁迅的人 常常碰到的, 它出自5南腔北调集6的53自选 集4自序6里。在讲5野草6的时候要引这段 话,说明鲁迅在新青年团体散掉以后,一群启 蒙的知识分子集聚的团体解散了, / 有的高 升,有的退隐, 有的前进0, 鲁迅自己/又经验 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0, 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他曾经经历过一次,现 在又经历一次。在这种寂寞、荒凉的感觉里 边,他自己处在一种寻找新的战友新的道路 的时候,一种彷徨时期的心态, 就反映在5野 草6里边, 也反映在小说里边, 就是5彷徨6。 这段话告诉我们, 5野草6、5彷徨6和他那时 /荷戟独彷徨0的心境之间的关系和它们所产 生的思想情绪的根源, 也说明了散文诗5野 草6里那些/小感触0隐含着一个孤独的战士, 怎么样在沙漠里走来走去所具有的那种孤军 奋战的痛苦和沉思。我们读5野草6应该是离 不开这个背景的。当然也有的研究者把它放 到另一个背景,就是鲁迅跟许广平谈恋爱的 过程。他认为从第一篇5秋夜6开始到结束的 5一觉6和5题辞6, 内容都是与恋爱有关的。 但我觉得主要大家公认的还是, 处在那样一 种/荷戟独彷徨0的战斗的环境里边, 一个战 士所表现的孤独、探索和寂寞, 甚至是痛苦、 绝望的一些深思。因此它的书写,和叙事的 书写就不同,主要表现内在感情世界,甚至包 括一些潜意识世界哲理化了的一种结晶, 一 种深层情感意识的凝聚和升华。我们有理由 这样说, 5野草6把/五四0时期产生的哲理性 的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5野草6 在艺术上的贡献很多, 但是在整体上, 它把 /五四0时期的哲理性的美文, 通过这样一本 小册子, 20几篇散文诗这样一束东西, 把这 种美文提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美文0这个 概念是周作人最早在/五四0时候提出来的, 提倡写一种美文,有抒情性的描写自然的美 文,有一种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哲理性的美 文,鲁迅5野草6代表了这后一种,而且把这种 美文的创造, 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5野草6比5呐喊6比5彷徨6更深邃更神秘也更 美。5野草6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接受者必须具 有一种驰骋想象力的文学的心理空间。读一 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故事就可以了,但是读 5野草6可以给你提供很宽阔的想象空间。从 最浅的小学课本里就有的5风筝6, 到最幽深 的一些东西, 它都给你提供了更开阔的文学 的心理空间。这就是5野草6产生的大体的情 况。 第二个问题,谈5野草6的生命哲学。 这是我们要讲的两个核心问题之一。我 48 在北大读书的时候, 教过我现代文学的一位 老师, 笔名叫川岛,名字是章廷谦,他是鲁迅 在北大教书时的学生, 后来鲁迅与他成为好 朋友, 他们一起编5语丝6杂志。我留在学校 教书以后,跟川岛先生很熟,经常向他请教有 关鲁迅的和其他一些问题。他是鲁迅的学生 和朋友,是5语丝6杂志的创办者之一。当时 这个杂志在北大出版的时候, 第一个出去发 卖的, 就是川岛和孙伏园两个人。川岛先生 告诉我这样的过程: 他常去鲁迅的家里,取写 好的5野草6的稿子, 所以很幸运是5野草6各 篇的第一个读者。但是对于5野草6很多篇, 我读起来觉得很美, 可是大都看不懂,但又不 好意思一篇一篇去问鲁迅先生,只好不懂装 懂,当着鲁迅先生的面,我还得说很好很好。 这个回忆,是他在的时候我写的,后来他去世 之后发在东北一个鲁迅研究的小刊物上。我 相信他这话是真的。现在有些回忆录很难说 可靠。他的谈话的背景, 是当时他在编杂志, 另外这种感受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所以我觉 得这是真的。他告诉我们5野草6这个作品的 接受的状况,透露出一个艺术上的信息,就是 5野草6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最大的特征 是,它所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和传达上的象 征性。这是5野草6的两个最主要的最关键的 特点。你讲哪篇都会碰到这个问题, 它在表 面的文字后边有很深刻的哲理的思考。领悟 5野草6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就是一种传达上 的独特性, 一种象征性。鲁迅不满足于当时 一般闲话式的或者抒情式的美文的传情达 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 学赋予了一种美的形式, 创造了一种特殊的 /独语0式的抒情散文。中国散文有两条线, 一条是周作人代表的/闲话式0的散文, 如5乌 篷船6、5故乡的野菜6等等, 用一些日常生活 的现象,一些抄书上记载的东西等,随时写自 己的心境,一些小的感悟。另外一种就是5野 草6代表的/独语式0的散文。从鲁迅的5野 草6开始, 后来的何其芳的5画梦录6, 都是典 型的独语式的散文。到 40年代, 唐 先生的 5落帆集6, 也是非常漂亮的独语式的散文。 这是鲁迅先生写作5野草6时的一个非常自觉 的追求,双向结合构成的一种散文特征:一个 是内在的对哲理的开掘, 一个是象征的传达。 正是这两个特征,构成了这一类散文的独特 性, 构成了鲁迅创作5野草6的自觉的追求意 识。这里边我们先来讲一讲哲理性。 我先从一条材料开始。在 70多年前有 一条非常有趣的材料, 这是我在 80 年代初 53野草4研究6里第一次运用的。鲁迅5野草6 在5语丝6上还刚刚发表了 11篇, 那时经常出 入鲁迅家里, 并为5语丝6同人的也是鲁迅曾 经教过的学生,叫章衣萍,曾经在报上发了一 篇文章,在5京报副刊61925年 3月 31日,题 目叫5古庙杂谈(五)6,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鲁迅先生的后园养了三只鸡,这三 只鸡自然是朝夕相聚, 应该是相亲相爱 的了。然而也时常争斗, 我亲眼看过的。 /鸡们斗起来了。0我从窗上看去,对 鲁迅先生说。 /这种争斗我看得够了,由他去罢! 0 鲁迅先生说。 /由他去罢! 0是鲁迅先生对于一切 无聊行为的愤慨态度。我却不能这样, 我不能瞧着鸡们的争斗, 因为/ 我不愿 意! 0 其实, /我不愿意0也是鲁迅先生一 种对于无聊行为的反抗态度。5野草6上 明明的说着,然而人们都说/不懂得0。 我也不敢真说懂得, 对于鲁迅先生 的5野草6。鲁迅先生自己却明白地告诉 过我,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5野草6里 面。 这个文章里说的意思,应该是可靠的,鲁 迅日记里经常有/衣萍来0的文字, 有记录,而 且他们一起参与创办5语丝6杂志, 是编辑同 人,而且5野草6自5秋夜6开始,只发表了十一 篇文章。发文章后,鲁迅会读到,章衣萍还要 49 到鲁迅家去,他不能说谎。现在的回忆录,好 多我不太相信,写的那么具体, 像小说似的。 这个材料, 我作为非常可靠的证据之一引进 来,并且作为由这进入5野草6的一把钥匙,最 重要的是他透露了下边这一句话, /鲁迅先生 自己却明白地告诉过我, 他的哲学都包括在 他的5野草6里面。0后来我 1983年到日本东 京大学讲学, 发现六十年代一位日本学者叫 木山英雄, 发表过一个很长的5野草6研究的 文章, 那里一开头就引了这条材料。说明我 们的研究,两个国家隔离得太久了,我们不知 道人家已经引了这个材料, 在国内的研究里 我是第一次把它引出来的。章衣萍的这段非 常生活化的叙述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它无意 之中给我们透露了理解鲁迅5野草6的两个最 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应:很多人读不 懂5野草6;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 括在他的5野草6里面。由此看来,鲁迅自己 是毫不遮蔽他5野草6的传达意图、写作意图, 就是承载着自己对生命哲学的一些深刻的思 考。我们做学问,写文章,有的时候为了论证 一个论点, 需要引上无数的材料, 十条八条; 而有时候, 一条材料就够了。我觉得为了说 明鲁迅5野草6里边有这样的创作意图,即承 载他的生命哲学思考,这一条材料就足够了。 这就是我们做学问有时候对材料的运用和选 择的一些/度0的把握。因为5野草6里写的, 大多数都是针对不同缘由各自独立写成的小 感触, 而非系统的结构的一气呵成的完整的 抒情作品,从开篇到结束,写作时间又拉的比 较长,所以5野草6里传达的生命哲学,就很难 说有一个统一不变的内涵。我的意思就是 说,很难说5野草6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经过深 思熟虑的思考的哲学的追求、内涵,甚至可以 成为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我们念到一 些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写得很有才华, 史料 搜集很丰富, 论述也很有深度, 但有个毛病, 就是为了求深求新, 为了开拓新的疆域,常常 把问题讲到别人想不到的程度,以为这才有 创新。比如说讨论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述的是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一听 起来很像个博士论文的题目, 可是仔细读起 来,周作人有没有人道主义思想体系? 我就 发生疑问了。论文资料收集功夫是惊人的, 论述的思辩能力也很强, 但如何进行理论抽 象? 是重在描述,还是重在体系的提升? 纷 繁的现象中是不是有什么体系或系统? 就值 得讨论了。周作人零零碎碎表达的也可能是 人道主义的思想,但是你一定要把他上升到 一个思想体系,用研究哲学家的来研究 文学家,就需要慎重考虑了。现在有些研究 离开了文学本身的特点, 离开了文学家本身 的特点,而进行抽象性的运作和思索。我认 为5野草6不存在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 不存在一个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如果 提出其中几个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方面,描绘 一种整部5野草6丰富复杂内容的客观事实, 我觉得这是应该允许的。这些应该包括这样 几个方面或者更多一些, 比如说韧性战斗,这 属于他生命哲学的思考, 追求一种韧性的斗 争的哲学;比如说反抗绝望的哲学;比如说向 麻木复仇的哲学;比如说关于爱憎和宽恕的 这样一些生命哲学等等, 包含的很多,无非这 几个方面比较突出。这些生命哲学都属于独 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 不是西方的那 种形而上的纯粹哲学的思考, 是一种生命体 验的哲学而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玄学的思 考。它有很深的现实感和自己的一些生命感 悟。这些构成了5野草6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 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下面分几个方面来简单说一下。 第一是关于韧性战斗的生命哲学。主要 是指对旧社会旧制度和黑暗势力,对于人和 人性的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 姿态。这种思想的产生, 主要基于对改革中 国社会那种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0以 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那种 反省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特有的清醒, 50 提出了长期作战的韧性这种精神的思考, 成 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他在5娜拉走后怎样6里 讲到, 当时的女性要学娜拉, 离开家庭, 把门 一摔就走了,不再做太太、玩偶,他说,这走很 容易,但是走后怎么样呢? 无非或者回来,或 者堕落死掉,离开一定的条件, 你想独立, 是 不可能的。妇女为了自己要独立,要逃离这 个/玩偶0的命运,最根本的,只有一条 ) ) ) 要 经济权。经济独立了, 作为一个妇女才能独 立。他说你走了之后你还是要回来, 你不回 来怎么办? 第一要经济权,第二要经济权,第 三还是要经济权。他举了一个例子, 说义和 团变乱后, 天津火车站上有一种无赖叫/青 皮0, 很跋扈,你要请他搬一件行李,问他要多 少钱, 他说要两元,对他说这件行李小, 太贵 了,他说要两元,对他说道路近,他说要两元, 最后你对他说不要搬了, 他说也仍然要两元 钱。鲁迅说,青皮这种无赖的精神,固然是不 足为法的, 而那韧性, 那种咬住你不放的韧 性,却大可以佩服。要求经济权也一样,有人 说这事情太陈腐了, 就答道要经济权;说是太 卑鄙了,就答道要经济权;说是制度就要改变 了,用不着再操心,也仍然答道要经济权。他 说,对于和对手和敌人的斗争里边,就要坚持 这样一种韧性, 坚持一种/壕堑战0,就是在战 壕里保护自己的力量,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 所以他用一句警语告诉人们: /正无需乎震骇 一时的牺牲, 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0。在 5娜拉走后怎样6里边他讲了这样一个很精辟 的话。可以说5野草6里边好多篇都暗示地传 达了他这样一种思想情绪, 同时他给许广平 的一些信里边都在讲这个道理。甚至他从出 于公还是出于私还是出于哲学思考, 他不让 许广平去参加街上一些可能流血的斗争。 5秋夜6是5野草6里第一篇,在这里面,他 急于要告诉青年的, 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一 种思考,里面传达的就是这个思想。这篇散 文诗,用秋天的夜色和氛围,暗示了两种势力 的对峙与斗争。他描述了在一个充满寒霜与 严寒的秋夜,里边有一种/奇怪而高的天空0, 象征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黑 暗势力。它以无比的威严统治着大地,任意 摧残蹂躏着那些可怜的野花和小草。而我的 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 树,两棵枣树意象, 抒发了自己对这样黑暗的 天空抗争的一种情感。这个枣树,脱尽了满 身的叶子,落尽了满树果实,身上还带着打枣 的竹竿所带来的皮伤, 但是, 他以不屈的姿 态,向/天空0挑战了: 最直最长的几枝树枝 干,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 空,使鬼闪眼的天空,害怕的不安了,要逃离 人间了, /而这一无所有的枝干, 却仍然默默 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 他的死命0。它在胜利中发出笑声。他看到 小粉红花发抖地做着春天就要到来的好梦, 看到小青虫为追求光明扑向灯火而烧死。用 这些意象:扑灯的最后死掉的小青虫、做着好 梦的小粉红花形成一种对比, 枣树是那种即 使对手逃了自己还要坚韧战斗, /默默地铁似 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0;这里写的另外一 些小粉红花,小青虫,就是鲁迅自己在5呐喊# 自序6里面讲的/做着好梦的青年0。它们是 暗示,一种是做着未来的好梦,一种是做着无 谓的牺牲, 追求光明最后很快就死了。作者 自己最后坐在屋子里抽烟, 默默地祭奠那些 青翠的精致的英雄们。这样一个编制的幻想 想象世界里的故事, 好像是要告诉人们什么 呢? 它实际上是想告诉那些年轻人,或者做 着好梦的年轻人,或者轻易就献身的年轻人, 不要靠幻想过活,不要拿生命做无谓的牺牲。 鲁迅给许广平同时的信里, 讲的就有这样的 话: /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 亦自卫,倘荆棘非踏不可, 固然不得不践, 但 若无须必践,即不必随便去践,这就是我之所 主张-壕堑战. 的原因,其实也无非想多留下 几个战士,以得更多的战绩。0/对于社会的战 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什 么之类者就为此。05秋夜6所传达的思想, 正 51 是他同一时间写给许广平的信里所说的这个 意思:一方面要战斗,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力 量。5野草6中一些作品的内涵,如果从这个 角度进去理解,我觉得基本上是符合鲁迅自 己所要传达的他思考的核心性的生命哲学。 5过客6在5野草6里是压卷性的一篇东 西,一个用戏剧形式写的一篇散文诗。在5秋 夜6里面所传达的象征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 到5过客6里变成了一个倔强跋涉者的动人的 形象 ) ) ) 过客。鲁迅自己说过, 对于/ 过客0 的形象,在他的心里已经酝酿了十余年的时 间了。因此可以说, 这里面包含了鲁迅自辛 亥革命以来生命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 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他在这里是想告诉人 们,自己和一切清醒的启蒙者拥有一种永不 疲倦的探索精神。那个过客,走得已经很疲 倦了,三四十岁,黑须乱发,眼光阴沉,困顿倔 强地一直在荒原上走着。他遇到了一个小土 屋,那里住着一个七十岁的老人, 一个小女 孩。他问往前是怎么一个所在? 他们说是不 知道。老人说是坟墓, 小孩说是有许多野百 合,野玫瑰。过客问:走完了那坟地之后是什 么呢? 他们都回答不上来了。他们劝过客留 下来, 因为走的太累了,脚也流血了, 小孩给 他一块布,让他包包伤,他拒绝了这种象征布 施的关照,也拒绝了这种好意的挽留,继续向 前走去了。全篇就这么一个故事。这里包含 了鲁迅从辛亥革命以来, 多少人付出了生命 代价的那种最痛苦最冷峻的现实给他的人生 思考。他不愿回归那充满驱逐和牢笼, 充满 皮面的笑容,和眶外的眼泪的旧世界,也不畏 惧坟墓和死亡, 只是为了一个新的希望,永远 的向前跋涉。这里隐含的一切启蒙者应该拥 有的那种永不疲倦的探索精神,乃是人生道 路上最可宝贵的韧性战斗的精髓。鲁迅写 5过客6的目的, 我想就是突出这样的一种精 神传达,突出这样一种生命哲理的思考。所 以我们可以说在这个5过客6的主人公身上, 凝聚了许多包括鲁迅自己和许多启蒙者那种 最辉煌的精神特征, 他们从生命开始就和世 界决裂了,他再也不会/回转去0,因为那里到 处是/名目0,是/地主0, 到处是压榨和虚伪, 他憎恶他们, 绝不回转去! 他和旧世界彻底 的决裂,向新世界做永恒的追求, 为此,他走 了许多路, /脚早已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 多血0,但是他绝不停下来。散文诗中的那段 对话是很生动的,也可是说,这段对话是他自 己心灵深处的搏斗给我们的展现: 翁 ) ) ) ,,你莫怪我多嘴, 据我看 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 还不如回转去, 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 ) ) ) 料不定可能走完? ,,(沉 思,忽然惊起, )那不行! 我只得走。回 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 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 没有皮面的笑容, 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 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翁 ) ) ) 那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 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客 ) ) ) 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 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翁 ) ) ) 那么, 你, (摇头, )你只得走 了。 客 ) ) ) 是的, 我只得走了。况且还 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 叫唤我,使我息 不下。, , 大家熟悉这段故事: 他拒绝了女孩馈赠 他的布片,也拒绝了老翁劝他留下来的善意, 明明知道前面不是野百合花、野蔷薇的烂漫 的鲜花, 而是荆棘与坟墓, 是人生的终极点 ) ) ) 死亡,他还是/昂了头0,奋然地向前面走 去了。散文诗5过客6告诉你的, 在他自身的 价值,不在他最终的结果。5过客6的价值在 于告诉你, 寻求、探索人生道路的全部过程, 这就是人生的价值, 这种不倦的追求本身就 是生命的光彩。在这个剧里边,这个女孩,就 是鲁迅在5呐喊#自序6里说的一心/做着好 梦0的善良美好而天真烂漫的年轻人的一种 52 象征,鲁迅自己就是这种过客的一种化身,老 翁则是一种曾经觉醒和奋斗过,但颓唐下来 的一个意象, 这三者互相联系互相映衬的形 象,很巧妙地构成了觉醒的近代知识分子不 同生命走向的一个完整的链条,他们是不同 生命姿态侧面的象征, 也是一个生命整体形 态内在世界矛盾的表现。我们可以这样问, 过客如果在人生跋涉的道路上休息下来, 结 果怎样? 那就是老翁的生存状态,他拒绝再 往前走,也拒绝谛听前面声音的呼唤,他听见 了一声,慢慢不理它, 也就听不见了。那么, 过客如果没有踏上艰难人生跋涉之路的清醒 而沉醉于梦一样的烂漫又会怎样? 那就是女 孩形象告诉你的内涵。所以,鲁迅在构思这 三个人物上,他是颇费一番心计的,确实包含 了他的全部生命体验在里边。所以在写完了 5过客6两个月以后, 鲁迅在一篇文章5华盖 集#北京通信6里边有这样一段话: /我自己, 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 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 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 狭谷, 火坑, 都由 我自己负责。0这段内心独白是用杂文形式表 现出来的, 5过客6里边的那些丰富的内涵是 用散文诗传达的。通过这段浅显的理性语 言,鲁迅揭示了5过客6深层次的形象的蕴藏。 其它像5野草6里另外的5这样的战士6、 5淡淡的血痕中6等篇,都表现了那种永不休 止的抗争、斗争的精神,都包含了鲁迅这样一 种生命哲学的思考。这是第一个方面, 讲的 是通过5秋夜6代表的这一批散文诗所表现的 那种韧性战斗的生命哲学的蕴藏。 第二是关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这是 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时产生 的精神产物。但是有一些研究者把这个现实 性很强的精神现象过分抽象化了,就变成哲 学上的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 我不太赞同。 我觉得它还是坚持进行反叛抗议中感受到的 孤独寂寞的灵魂的自我抗争和思考。它的所 有这些思考都和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 系,而不单纯是一种在哲学的层面上抽象的 运作。1981 年新发现了当时一个青年读者 给鲁迅的一封信, 这位读者叫赵其文。1925 年 4月 11日,也就是5过客6刚刚发表一个月 以后,这位读者来信问鲁迅5过客6什么意思, 鲁迅回答了自己/反抗绝望0的思想命题,鲁 迅原话是这样的: 5过客6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 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走,就是 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 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 更悲壮。但 这种反抗, 每容易蹉跌在/爱0 ) ) ) 感激 也在内 ) ) ) 里, 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 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 这封信的发现非常重要,对于鲁迅的这 一段时期的思想,对于鲁迅5野草6的整个研 究。这里边鲁迅讲了一个思想, /明知前路是 坟而偏走0的/反抗绝望0的生存意志和生命 哲学,明知绝望而决不放弃,自觉悲壮而更加 追求,鲁迅的这些说明, 非常清楚地揭示了 5过客6中思考的生命哲学和精神内涵。而这 种属于鲁迅独特拥有的生命哲学给他的作品 带来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这种反抗绝望, 具体地说, 就包括了5野 草6中那些心灵自剖性的作品。5影的告别6 是5野草6中最晦涩也最阴暗的作品。如果要 在5野草6中举出一篇最不好懂的, 应该就是 5影的告别6。人的/影0要向/形0来告别,并 诉说自己告别的原因, 明显带着绥惠略夫式 的挑战一切的虚无观念。/有我所不乐意的 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 里,我不愿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 黄金世界里, 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 乐意的。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0 影既不愿意被黑暗吞没, 也不甘心为光明所 消失,甘愿彷徨于明暗之间的境地,以黑暗和 虚无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拥有。它最痛苦也 最痛快的选择, 是在黑暗里无声地沉没: /我 愿意这样, 朋友 ) ) ) 我独自远行, 不但没有 53 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 黑暗沉没, 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0影宁肯自 己全部被黑暗沉没, 也不希望别人再经过这 样黑暗的境地。影以自己的沉没向虚无和黑 暗做最后的悲壮的抗争, 显得更为勇猛更悲 壮。在5影的告别6里这种心情非常沉痛。 5求乞者6一篇比较好懂。/我0在北京的大街 上走,满城到处是灰土,大家都各自走路。有 小孩子向自己乞讨, 我拒绝施舍, /我不布施, 我无布施之心, 我但居布施者之上, 给予烦 腻, 疑心, 憎恶。0甚至向他们投以蔑视的眼 光,抒发了自己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于奴 隶式的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和憎恶。他不 是没有爱心,不是没有施舍,但是对于那种以 求乞为职业,甘愿屈服于自己奴隶地位的,他 是表示蔑视的。鲁迅很早就有一种对于眼前 奴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0的思想。他认为 不知道抗争的一味求乞, 这是奴隶和奴才的 界限。因贫穷而做奴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丧失了任何反抗精神的甘于做奴隶的那种奴 才。这里表达了他一种深刻的反抗绝望的思 想。大家经常会读到的另一篇5希望6, 表达 的是鲁迅内心深处双重的寂寞感:一个是寂 寞于青年的消沉,一个是寂寞于希望破灭之 后自我的虚无。身内的青春飘逝了, 身外的 青春怎么样呢? 难道它也飘逝了吗? 他寄希 望于身外的青春,但是/身外的青春0也多逝 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他用一种无可 奈何的缠绵的悱恻的调子倾诉了自己这种发 自心灵深处的痛苦: /我只得由我自己来肉薄 这空虚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 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 那里呢? 现在没有星, 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 茫和爱的翔舞; 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 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绝望之为虚妄, 正与希望相同!0这里鲁迅用裴多菲的诗句, 发出了抗争绝望的声音, 可能是5野草6中把 自己反抗绝望的心态表达的最极端的一篇散 文诗。这篇散文诗的题目是5希望6, 实际上 是/反抗绝望0的代名词。这种/反抗绝望0的 哲学,并非来自存在主义影响,来自形而上抽 象思辩, 主要来自现实体验和生命的感悟。 鲁迅自己说过: /见过辛亥革命, 见过二次革 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 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 因为我所见 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 了我提笔的力量。-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 相同。. 0在5南腔北调集#3自选集4自序6里, 他把这种心情用一种理性的形式表示出来; 而在5希望6这篇散文诗里, 则是用一种形象 方式, 传达出这种反抗绝望的思想。这是第 二个方面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这也是这 几年鲁迅研究中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 第三是复仇的人生哲学。鲁迅出于改造 国民性思想, 对群众的精神麻木抱有一种激 愤批判的情绪和思想。为此,他在5野草6里 连着写了5复仇6、5复仇(其二)6两篇散文诗, 把这样一种对于社会精神现象的人生思考, 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他自己先后曾直 接或间接地说明了散文诗的创作意图,前者 是/因为憎恶社会上的旁观者之多0, 后者则 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 阂。5复仇6完全是作者臆造的一个虚幻的故 事:一男一女, 裸露着全身, 手持着尖锐的利 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他们俩将要拥 抱,或将要杀戮,,无聊的路人从四面奔来, 随之而前往,相信会有事件发生,拼命地伸出 颈子, 要鉴赏这拥抱或杀戮, 不管是哪种, 都 如戏一样好看。但是,他们俩人,就在旷野上 对立着,裸着全身, 捏着利刃, 然而也不拥抱, 也不杀戮, 而且也不见拥抱或杀戮之意。他 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以至于干枯。路上的 看客们,觉得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由从毛孔 爬出, 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 慢慢走散,甚至 于觉得自己也干枯到失了兴趣。他们俩人, 仍然干枯地立着, /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 路人们的干枯, 无血的大戮0。后来,关于这 54 篇散文诗的构思过程和主旨, 鲁迅曾在 1934 年给郑振铎的信里说: /我在5野草6中,曾记 一男一女, 持刀对立旷野中, 无聊人竞随而 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 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 至于老死, 题 曰5复仇6, 亦是此意。0他把自己这一篇作品 的主题,说的非常清楚。5复仇(其二) 6是用 5新约全书6里耶稣受难的故事。散文诗很详 细很细致地描写了耶稣被送到山上, 被钉死 的那个过程。由第一篇5复仇6写群众如何做 /戏剧0看客的麻木, 到第二篇5复仇6,鲁迅不 仅写民众一般的麻木, 而是写民众的麻木到 怎样自私残忍的程度。他们甚至比那些抓住 耶稣的巡抚彼拉多、祭司长们更主张把耶稣 杀死、处死,而且欣赏耶稣受难的时候那种痛 苦。残暴的以为自己谋幸福的先觉者的牺牲 为/渴血的欲望0的快乐, 表达的是孤独的先 觉者对于社会上麻木庸众的复仇哲学与愤激 情绪。鲁迅在这里把5摩罗诗力说6、5文化偏 至论6中写的那种对于劳动人民/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0或/一苏格拉第也,而众希腊人鸩 之,一耶稣基督也, 而众犹太人桀之0的激愤 思想升华为一种超越具体层面的/复仇0的哲 学的深层思考。鲁迅的血统里或者他的思想 里这种复仇的思想是非常深的。这里边讲的 两篇主要是对麻木群众的复仇的哲学思考, 鲁迅自己说/较永久的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 仇恨他们的现在0。他甚至认为/暴君治下的 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0。其实在鲁迅的小说 里边同样写群众麻木的很多。5药6是一篇。 最直接写的是5示众6。对着这两篇散文诗去 看5示众6就看的更深刻。在中国/戏剧的看 客0里边,在麻木的民众的眼睛里边, 什么都 是新鲜的,像5示众6里一个孩子喊的/热的包 子刚出屉的包子0一样。鲁迅在小说里用5示 众6表示了对麻木群众的批判和复仇。这种 思想在鲁迅的生命哲学里是一个很大的课 题,他写5铸剑6也是这样的,关键在于他表现 了复仇。鲁迅一生杂文里写这个东西很多 的,显示了他对国民性的观察时的深刻而痛 苦。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文学家的生命哲学 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 阐发。最近几年里鲁迅研究里把这个问题弄 混了,好像一定要从文学家的叙述里归纳出 什么理论性的哲学的系统、体系。我觉得这 不现实也不符合学术研究的规律。鲁迅这些 论述里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应 该认识到:第一,散文诗5野草6仍然是艺术想 象的表述而不是用形象传达的哲学教义; 第 二,这些生命哲学并非哲学家的理论哲学而 是文学家的生命感悟, 是一种思想的形象的 升华,5野草6所具有的意义的开掘都是和鲁 迅的现实经历人生体验密切关联着的; 第三, 我们的分析是出于讲课需要所作的理论归 纳,而实际上它的各种思想都是交织、融会在 一起的,很难分清楚这一篇固定的讲什么,另 一篇讲什么, 更不必去刻意探究它们之间的 内在联系和逻辑系统, 而一定要去梳理出一 些意象、概念的确定内涵,有些研究宁肯模糊 一点而不要太清晰了, 过分的清晰可能是历 史的丧失。 第三个问题,谈5野草6的象征艺术。 从 80年代初起,我开始注意现代文学作 品中的象征这个问题, 思考的起点是从5野 草6开始的,后来进入初期象征派李金发诗的 研究,由李金发又开始进入到整个现代主义 思潮的关注与梳理。这样做的目的,从头到 尾都是想达到一点点的追求 ) ) ) 就是为/象 征0能够在文学史的领域里争得一席之地,从 被视为逆流, 怎样变成起码是一种支流、旁 流,虽然还不可能是主流,但总是一个客观存 在的文学现象吧。后来通过一些努力和理论 上大家共同的阐释,现在文学史上,对于象征 主义、象征派, 已经基本上改写了。在现代文 学史著作中,教材中,李金发已经常常有那么 一节,即使不是单独成节,也会有或长或短的 55 文字论及。而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现象 和作家,已经作为文学史发展的一种客观存 在,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同样受到关注, 纳 入研究的视野, 而不再是一种文学的逆流了。 5野草6就是这个潮流的代表著作, 它又是鲁 迅的名作,从对它的研究入手,我想可能是最 保险最有理论力量的阐释。 5野草6从产生初期一直到 20世纪 70年 代末, 人们几乎一致都认为是现代文学中一 部非常难懂的作品, 追究它的原因,像川岛说 的,像章衣萍说的是/不懂0。这种/不懂0,除 了它思想有些精深, 意思有些模糊以外,主要 是它很多篇里运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 和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同的象征主义的手法。 用李健吾的话讲,写实主义作品是敷衍出来 的,浪漫主义是呼喊出来的,象征主义作品则 是烘托出来的。/五四0时候的胡适的5尝试 集6,刘半农的5学徒苦6,这些诗都是比较明 白的, 比较平直的叙述,是接近现实的描写。 叙述的调子跟乐府诗没有什么距离, 所以很 容易接受。5女神6里的诗则多为浪漫的呼 喊。但另外一种表现方法却不同。文学史并 不是一下子出现如5野草6这样幽深象征的东 西的。开始有些很浅层的象征方法的作品, 如最早的一批新诗之一沈尹默的5月夜6: /霜 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棵顶 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0,就这么四行 诗, 当时好些人就说不懂, 朱自清甚至到 1935年还说这个诗表达不充分, 或没有表达 清楚,现在看起来,实际上它隐隐地传达了一 种人格独立的思想: 霜风是秋天的风,是写一 种气氛,一种环境,说在一个寒冷的秋夜的月 下, /我和一棵顶高的树并排立着0,我也一样 高大, /却没有靠着0,是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 思想。它的意思, 类似小说5伤逝6里女主人 公子君说的: /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 干涉我自己的权利! 0鲁迅在小说里用直接表 白的形式所传述的, 在这里他用诗的形象形 式表述出来了。但因为这样特殊的表述, 当 时人们就说不懂了。实际上不是表达不充 分,是表达方法不一样了。浪漫主义的郭沫 若的一些诗也比较好懂, 好懂的不一定价值 低,但它毕竟是好懂。但是到了李金发的诗, 到了5野草6的5秋夜6等篇一出来, 读者就说 不懂了。所以, 这里提出了一种如何理解用 象征主义方法来传达具有时代特性的个人的 情绪的问题, 隐藏较深的作品的接受距离问 题, 5野草6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象征主义艺 术方法与作品接受距离的美学问题。如果说 李金发写的大都是个人的东西, 那么鲁迅写 的个人内心世界则包含了深刻的时代的感悟 在内。由于鲁迅这种追求, 造成了艺术传达 的幽深和神秘,同时也造成了作品和接受者 之间的距离。5野草6这么多年接受上有距 离,原因就在这里 ) ) ) 一种阅读陌生化的距 离。 我讲我自己研究5野草6亲身感受的一个 例子。80 年代初, 因为神经衰弱睡不好觉, 我在小汤山疗养院,住了几个月,治疗中不准 带书,我偷偷带了本5野草6。我看其中一篇 5颓败线的颤动6:两段梦境,写了一个老妇人 的一生,从年轻到老的痛苦的感悟。第一段 梦,在年轻的时候, 一个低矮的屋檐下,一个 男人从自己的羞辱颤动的身上走开了,她欣 慰地紧捏着掌中的小银片, 低微的声音悲凉 地发抖,看着身边的小女孩说: / 我们今天有 吃的了。等一会有卖烧饼的来, 妈就买给 你。0噩梦在呻吟中突然醒来。接着是在续着 残梦, 但是已经是隔了许多年以后了。女孩 长大结婚了, 屋的内外一样的整齐。青年夫 妻也有了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 个垂老的妇人。男人气忿地说: /我们没有脸 见人,就是因为你。0/你还以为养大了她, 其 实正是害苦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 0 女的说/使我委屈一世的就是你! 0男的还说: /还带累了我!0女的说: /还带累他们呢! 0他 们如此数落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甚至 最小的不懂事的小孩子, 也拿着玩着的一片 56 干枯的芦苇叶, 向空中一挥,大声叫道: /杀! 0 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 登时一怔, 接着, 她冷 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 走出, /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0。 她在深夜中尽走,一直走到无边的 荒野;四面都是荒野, 头上只有高天, 并 无一个虫鸟飞过。她赤身露体地, 石像 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于刹那间照见过 往的一切: 饥饿,苦痛,惊异,羞辱, 欢欣, 于是发抖; 害苦, 委屈, 带累, 于是痉挛; 杀,于是平静。,,又于一刹那间将一 切并合:眷念与决绝, 爱抚与复仇, 养育 与歼除, 祝福与咒诅, ,。她于是举两 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 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 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 她那伟大 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的 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 每 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 刻一同振颤, 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 涛。 鲁迅作品里,很少用宏伟的词,但是在这篇散 文诗里,他一口气用这种宏伟的词来形容老 人走到荒野上那种备受侮辱后的强烈的复仇 情绪。读了这篇散文诗, 回头来我翻一些评 论,冯雪峰说的比较到位, 作品里/反应着作 者空虚和失望的情绪以及思想上深刻的矛 盾0,他认为, /作者所设想的这位老女人的 -颤动. ) ) ) 猛烈的反抗和-复仇. 的情绪, 不 能不是作者自己曾经经验过的情绪0。冯雪 峰的5论3野草46是五十年代里很有名的一篇 长文。因为讲了鲁迅负面的最痛苦情绪, 这 种意见长期里不被重视。另外,李何林先生 引述过他并不赞同的意见:一种是认为/这或 者也许是作者当时某些思想感情的一种曲折 地表现0, 是对于/饮过我的血的人0反过来嘲 笑攻击我的以怨报德行为的/报复0;或者有 的认为, /这篇作品是作者过去养活过周作人 一家,反被他们欺侮,因而产生的反抗思想的 极为曲折地反映0。但是,李何林先生传达了 他的一个观点一直被大家所接受, 他说:这是 一篇现实主义的散文诗, 这里受侮辱鄙弃的 老妇人,同5祝福6中的祥林嫂一样,它的主旨 都是在描写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 /从千百万被蹂躏的妇女选取题材,用崇高博 大的感情和诗的语言, 以极少有的笔法0, 描 写了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 /显示了崇高 的母爱0。当我当时重读这些观点的时候,发 现和我现在的感受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不是 写一个劳动妇女的悲哀, 而是写作者自己内 心世界的痛苦的。这个从妇女年轻到老年的 过程, 是自己内心复仇的一种象征符号。这 不是一篇现实主义的作品, 而是一篇纯然的 象征主义的作品。所以, 我从这里入手, 把 5野草6里所有的东西都重读了一遍, 发现起 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章, 是用象征主义的 手法表现的, 不是用如写祥林嫂形象的那种 写实主义。5野草6主要是写作者自己内心世 界的意识、潜意识的,起码这篇东西表现的是 一种比写劳动妇女悲剧命运更深一层的意 义,就是作者对于人类所有的那种忘恩负义 的丑恶道德行为的愤激和复仇。 为了证明这样的想法 ) ) ) 它是象征主义 的作品,我翻了前前后后的一些相关材料,特 别是许广平的5两地书6里鲁迅的一些信。在 这些信里,有同样的内容讲这样的一些话,比 如有一封信里鲁迅说: /我先前何尝不出于自 愿,在生活的路上, 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 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而 现在呢, 人们笑我瘦弱了, 连饮过我的血的 人,也来嘲笑我的瘦弱了。我听得甚至有人 说: -他一世过着这样无聊的生活,本可早已 死了的,但还要活着,可见他没出息。. 于是也 乘我困苦的时候,竭力给我一下闷棍, 然而, 这是他们在替社会除去无用的废物呵! 这实 在使我愤怒, 怨恨了。有时简直想报复。0这 是写5颓败线的颤动6之后的5两地书6里面说 的话, 几乎可以看作是对于5颓败线的颤动6 57 的一种自我阐释。就在写这篇散文诗的稍后 一点,在另外的地方鲁迅还讲: /在这几年中, 我遇见了些文学青年,由经验的结果,觉他们 之于我,大抵是可以使役时变竭力使役,可以 攻击时自然是竭力攻击。0/有些青年之于我, 见可利用则尽情利用,倘觉不能利用了,便想 一棒打杀,所以很有些悲愤之言。0他还说,我 过去相信进化论,认为青年人比老年人好,将 来胜于现在, 但是现在我不然了。过去我只 骂老年人, 现在我要开始骂青年了。跟上述 这些思想连起来读, 就会更能体味出散文诗 里象征的深层意蕴。这样由一个年轻女子到 老年的两个梦里的故事, 实际上构成了一个 完整的象征艺术世界, 在鲁迅的作品里实际 上出现了一个完整的用象征方法表现的艺术 群体 ) ) ) 就是5野草6。也可以说5野草6构成 了一个幽深神秘的象征主义的艺术世界。 由这里开始, 我对5野草6和象征主义的 研究, 并且企图从这个缺口想改变一下对鲁 迅的这种整体的判断和文学史主流逆流的判 断。1984 年在5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6 出版之前, 王瑶先生让我根据他给出版社写 的鉴定敷衍成一篇序言, 其中我增加了这么 一段话,得到了王瑶先生的认同:生物界有一 个生态平衡的问题, 有高大的乔木,有低矮的 灌木,它们互相依存在一块,才能形成完好的 状态。文艺同样也有一个生态平衡的问题, 要有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现实主义, 浪漫 主义, 象征主义, 只有和谐共生,才能带来文 艺真正的多样与繁荣。这实际上是我做5野 草6研究和象征派研究后形成的一个观点。 用象征的表现方法和用写实的表现方法, 这 中间没有高下的分别, 就看你自己完成的怎 么样。5野草6里的作品不都是象征主义的作 品,但大多数就整体的艺术追求来讲, 是和 5呐喊6、5彷徨6不同的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所 传达创造的一种杰作。 5野草6中象征作品大体上分成三类, 这 样的分法,是很勉强的:第一类是通过象征性 的自然景物和氛围构成一种象征世界,暗示 作者的思想和情绪,不管是真实的自然景物, 还是幻想的自然景物, 像5秋夜6、5雪6、5腊 叶6等等。第二类是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 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想象的世界,传达自 己的思想和哲学,如5求乞者6、5复仇6、5复仇 (其二)6等,里边有真实, 里边也有很多想象。 第三种是用完全非现实的, 非常荒诞的现实 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
/
本文档为【鲁迅_野草_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