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我和蓝鸿文教授的三面之缘

2018-03-31 5页 doc 17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我和蓝鸿文教授的三面之缘我和蓝鸿文教授的三面之缘 牵 我和蓝鸿文教授的三面之 2011年10月12日中午时 分.8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 授蓝鸿文老先生走了.当天,我在 新华社参加"新华社8O年历程回 顾与思考"学术研讨会.两天后, 才从人大新闻学院的网站上获悉 这一噩耗.又闻蓝教授的遗体告 别仪式定于16日上午在八宝山 公墓竹厅举行.悔不该早早地买 了15日晚上回武汉的火车票.不 然我会到八宝山送蓝先生最后一 程. 感谢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操办的 太行山新闻论坛.让笔者有幸结识这 位前辈.我俩第一次见面是在2005 年1O月.地点为山西长洽...
我和蓝鸿文教授的三面之缘
我和蓝鸿文教授的三面之缘 牵 我和蓝鸿文教授的三面之 2011年10月12日中午时 分.82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 授蓝鸿文老先生走了.当天,我在 新华社参加"新华社8O年历程回 顾与思考"学术研讨会.两天后, 才从人大新闻学院的网站上获悉 这一噩耗.又闻蓝教授的遗体告 别仪式定于16日上午在八宝山 公墓竹厅举行.悔不该早早地买 了15日晚上回武汉的火车票.不 然我会到八宝山送蓝先生最后一 程. 感谢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操办的 太行山新闻论坛.让笔者有幸结识这 位前辈.我俩第一次见面是在2005 年1O月.地点为山西长洽,第二届太 行山新闻论坛上.论年岁.蓝老乃俺 的爷爷辈,但我们共同语言甚多.大 有相见恨晚之感.也许是因为两人的 经历差不多.都是先做记者,尔后从 事新闻采访写作与中外名记者的教 学研究工作.据先生自述:他是四川 隆昌人,中学时代喜欢新文艺,考大 学外文系不中.1948年开始在报上 发新闻通讯作品.次年7月毕业于 重庆南泉新闻专科学校.并留校任助 教.1950年1月参加革命.人中国人 民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三分校学习. 同年4月分配到川东行署民政厅工 作.1951年8月至1955年8月.先后 在重庆《新华日报》《西康日报》任记 者.1955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系.一个月后.因工作需要.从事 口邓涛 作者与蓝鸿文生前合影. 新闻教学工作."文革"期间.人大一 度停办.调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近8 年,参与创办该校新闻专业.1978年 人大复校后调回人大.1991年经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次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津贴.2005年 教师节.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本校首 批"荣誉教授"称号. 在长治的清华宾馆.蓝老师关 切地问我:你们学校什么时候办的新 闻专业.在校生有多少?我告诉他.湖 北第二师范学院1999年开办新闻专 业.现有学生500多人.老先生连声 称好,说新闻事业大发展,新闻教育 大繁荣.你们地处大武汉,生源不错, 发展前景光明.很自然地我们聊到了 第二个话.教师如何治{ 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障 人外.还应不应该在学 求?我想.回答应该是肯定 术追求.对教师个人来说 向.奋斗目标.同时也是j{ 的工作放在一个更高的起 术来说.则是发展科学的 给我指了条道.作为青年 先找个小切口做做看.边 向感.不要指望一开始就! 来.言及此处.他忽然脸色 严肃地指出.最近有家出 一 本两人合写的《新闻采t 的全是抄袭剽窃他/J 果.这样很不好!马克思 零南审奢囊??旒毫 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 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 辉的顶点."做学问是件艰苦的事情, 最难时似背着块大石头登山.要立志 做一辈子学问,以苦为乐为荣.耐得 寂寞,勤学苦练.加强责任感,打破条 件论,下苦功,抓今天." 一 年后,2006年的金秋十月,第 三届太行山新闻论坛在河南安阳举 行.我们又见面了.这次蓝教授带上 了他的老伴儿周凤文.论坛的主办 者安排了不少景点供与会代表游 览,我们是走一路谈一路,越说越投 机.不知怎么地说到名记者范长江 的研究上.蓝先生说会上自己要详 细讲同学生尹韵公在范长江研究中 的争论.结果.在安钢宾馆的学术报 告厅,他讲到有关自己与尹韵公在 范长江去西北采访"两个目的"问题 上争论的由来时.一口气讲了三个 多小时.范长江同志的夫人沈谱评 价称,蓝鸿文老师被大家公认为研 究长江的专家和权威.在会上蓝教 授直言在研究范长江的过程中做了 五件事.一,给研究生讲范长江研究 专题课;二,指导张征,尹韵公,饶立 华三名研究生沿着当年范长江去西 北采访的路线去西北采访;三,去范 长江故乡内江调查:四,沿范长江采 访过的路线做实地考察:五,倡议召 开范长江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研讨 会."范长江是一个近现代中国最具 魅力的名记者."蓝先生坦言:我看 的历史资料越多.了解的细节越丰 富,我对范长江就越是敬佩.我敬佩 长江的胆识.敬佩他的品格,敬佩他 的才华.学习范长江,研究范长江, 范长江.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 使命,义不容辞. 2010年11月5日.我应邀赴京 祝贺人大新闻学院55周年院庆,提 前一天到了北京.给蓝老师家打了一 个电话,希望写写先生的学术生涯. 蓝教授在电话中表示.没有什么好写 的,只是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笔耕不 辍罢了.咱们明天在院庆的会场上 见.第二天,也就是11月6日,在人 大气派的世纪馆,早9点整.中国新 闻史学会会长,北大教授程曼丽将我 带至端坐在休息室的蓝老面前.他一 看到我.立马起身站立,全身笔直地 站立着,以示对我这个晚辈的尊重, 叫人好不感动!上午9时30分.蓝鸿 文教授与方汉奇教授等知名学者一 起手捧学生们敬献的花束.明星般地 依次步入会场.在主席台中央最显着 的位置落座.成为会场的焦点. 通过梳理蓝鸿文教授的学术 生涯发现.其着创造了诸多个"第 一 本".这里回放先生的话语,"无 论是自己着的书.还是自己编的 书,须给人以新鲜感.在出版时间 上,力争在同类书中走在前面,最 好是第一本.在内容上.不炒冷 饭,要尽量显示自己的特色."新 中国成立前.新闻采访学着作很 少,只有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 学》,王文彬的《采访讲话》等,品 种有限.印量也很少.蓝教授的第 一 本着作《新闻采访学》,动笔于 1980年,首版于1984年6月;作 为大学用的,公开发行的,全面系 统论述新闻采访基本问题的新闻 采访教材.它是新中国诞生后的 第一本.从内容上看,该书注意体 现中国特色.总结中国记者采访 工作的经验,把对历史经验的考 察和对现实经验的总结结合起 来,把对外国记者采访经验的批 判吸收,和发扬中国记者的优良 传统结合起来.并在探索阐述新 闻采访工作的基本规律上下功 夫.同当时出版社推出的几本翻 译美国新闻院系用的同类教材相 比,显示了自己的特色.方汉奇教 授认为,一部好的教材,不仅可以 满足教学的需要.培养出一大批 人才.而且还可以同时拥有一定 的学术含量,推动新闻传播学研 究的发展.为了配合新闻采访写 作教学.蓝先生和两位同志合作 选编了《中外记者经验谈》(1983 年出版),主编了《外国新闻通讯 选评》(下册,通讯特写,1985年出 版),《专业采访报道学》(1991年 出版)等书.这些书也都是国内同 类书中出得最早的,是"第一本", 选编工作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蓝老师给自己立了个写文章的 规矩,即要有新发现才写,要有新材 料才写,要有新意才写,否则不写.人 云亦云的东西.别人不爱看.自己写 起来也没劲.那么.新东西从哪里来 呢?"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也.毛泽 东同志有言: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 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 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 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不 做调查没有权.蓝教授之所以在 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产生广泛影响.成 为优秀的新闻教育工作者,独着,合 着,主编着作14部.正是一辈子坚持 面向新闻界调查研究的结果.中央马 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 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何梓华教授 说,在我们同时代的人中,在面向新 闻工作实际方面.老蓝同志是做得最 好,也是最有成绩的一位.每当新闻 界经历一次重大变动.他就迈开双 脚,走出校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 把新的调研成果无私地奉献给我们 的莘莘学子. 现在蓝先生在我心中.变成了 一 盏灯.每当想起这位治学严谨,勤 奋敬业,成果丰硕,德高望重的资深 学者时,我就会翻看他的大作,曾获 2002年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 优秀奖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 材一等奖的《新闻采访学》教材,这本 印行了50余万册,滋养了几代传媒 人的精品书.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新闻系) 责任编辑:吕俊平
/
本文档为【我和蓝鸿文教授的三面之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