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2017-09-20 29页 doc 56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胎儿的形成过程 一、胚种阶段 一旦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成功地结合了,合子将开始分裂再分裂。最初的细胞形成一个小球称做胚种,在以后的三天,这个小球中大约有六十个细胞。这个胚种充满液体,很快完成几次变化,随后分成三个不同的层:上层或外胚层,后来发展成为表皮、指甲、头发、牙齿、感官及神经系统;内胚层,将变成消化系统、肝、胰脏、唾液腺和呼吸系统;中胚层,最后成为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约受孕后一周,胚种附着在子宫壁上,称做移植物。胚种是逐步把自己像种子...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胎儿的形成过程 一、胚种阶段 一旦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成功地结合了,合子将开始分裂再分裂。最初的细胞形成一个小球称做胚种,在以后的三天,这个小球中大约有六十个细胞。这个胚种充满液体,很快完成几次变化,随后分成三个不同的层:上层或外胚层,后来发展成为表皮、指甲、头发、牙齿、感官及神经系统;内胚层,将变成消化系统、肝、胰脏、唾液腺和呼吸系统;中胚层,最后成为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约受孕后一周,胚种附着在子宫壁上,称做移植物。胚种是逐步把自己像种子一样埋在子宫壁上的,这个过程大约是一周。所有移植的胚种现在就称为胚胎。 二、胚胎阶段 胚胎阶段的发展展示了一个从头到脚、由近及远的发展模式。这样,头、血管和心脏等的发展早于胳膊、脚、手和腿的发展。在胚胎期,心脏已经形成,胚胎内也已形成一个小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当这些变化发生时,胎盘就在母体和胚胎间形成。通过胎盘,母亲给胚胎供氧和营养物质,胚胎也可以把它血管中的废物送还给母亲。在胎盘中,有来自于两个循环系统的上千个小血管,只要很短的时间,血液就可以分散到若干分支小血管。它们之间的这些运动好像被一台水泵推动着。其他物质则通过这个过程穿过血管壁自由漂浮,称做渗透。胚胎有幸的是,母体中的许多有毒化学物质和药物很难于泛渗透。 胚胎通过脐带与胎盘相连,脐带由三根大血管组成,一根提供营养,另两根运送废物进入母体。脐带在一个地方进入胚胎,形成它的腹部小凹。脐带中无神经,所以不传递信息,剪掉它也不感觉疼。 在第8周末,羊膜囊发展了。囊是一个不光滑的充满咸液体的袋子,它完全围绕着胚胎并给它以保护。胚胎安详地漂在其中直到降生。 三、胎儿阶段 8周以后,胚胎发展了它的第一个骨细胞,它象征着结构分化的结束。在这个基点上,胚胎获得一个新名字叫胎儿,从而开始了某些小特征,如手指、指甲、眼睑、眉毛等的发展过程。它们的细小,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例如,眼睛在这个阶段完成它们的主要发展。胎儿新发展的眼皮闭合大约在第10周,直到眼睛本身基本完成才睁开,这大约发生在第26周时。不仅眼睛,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生物特征也变得更像成人。 第3个月末,胎儿已能同时移动它的头、腿和脚了。如果触及他的手掌,他会握紧拳头形成抓握反射;如触及他的脚掌,他的脚趾就会张开,形成巴宾斯基反射;如触及他的唇,他将做吸吮反射。另外,胎儿的心搏能透过子宫壁听到。当肌肉更完全发展时,出现在第2个月中的最初的反射将更增强。 在第4或5个月,母亲可以感受到胎儿的振动,或在她子宫中的移动。许多母亲经常能感觉到胎儿踢腿、伸胳臂等。 虽然体重增长贯穿整个孕期,但大量获得是在将出生时。在第20周时,胎儿长度是它出生时的一半,但体重只有10,。 到第7个月时,胎儿说哭喊,呼吸、吞咽、消化、排泄、移动等,还能吸吮他自己的拇指。第8个月时,胎儿开始长脂肪,它有助于调节出生后的体温。 新生儿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学所要研究的是儿童从出生到成熟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发展的历史,新生儿时期是儿童心理的发生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历史的第一页。 如前所述,儿童的生命并不是从新生儿才开始的。儿童在出生以前,在母体内度过了大约十个月(约280天)的寄生生活,它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步变成一个完整的胎儿。这就是所谓胎儿时期。胎儿时期是儿童个体发生的时期,它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准备了自然的物质前提。 胎儿出生约一个月(28天)的时间,叫做新生儿时期,这是一个具有质的特点的时期。 第一,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胎儿生活是一种寄居生活,胎儿的营养、呼吸、排泄等新陈代谢机能都是通过母体来实现的。儿童出生以后,开始与外界直接发生关系,他必须独立地进行生理活动,这是一种新的矛盾。由于这种新的矛盾,就引起了儿童主体适应客观现实、独立调节自身行为的需要,就为儿童心理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第二,心理现象开始发生。心理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新生儿时期是心理现象的发生时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起点。 第三,本身的软弱性和发展的巨大可能性。新生儿是软弱无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处处需要成人的关怀和照顾。但是同时他又是富于无限发展前途的,他是社会生活的新血液,他将发展成为新的社会成员。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人的心理、意识的起源问题,是哲学和科学共同关心的课题。 儿童心理学从人的个体发展史上来探索这个问题。 儿童心理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人们争论已久的问题。唯心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先天带来的,是由遗传决定的。而一些不可知论者则干脆宣称: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照他们的说法,心理现象只有经过主观内省才能研究,而新生儿不能内省,他不能告诉人们他是否有心理活动,因而新生儿心理的起源问题永远是一个不可解的谜。 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正确观点的指导下,只有在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前提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正确地、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从个体心理发展史看来,儿童出生时并不具有心理现象。儿童心理的发生是跟儿童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下儿童的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结构的发展分不开的,是跟儿童的脑反映外界刺激物的机能的发展分不开的。因为心理不是别的,而是在客观现实的影响大脑的活动的产物。 还在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就在不断地发展着,首先发展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以后大脑两半球也跟着发展起来。六七个月的胎儿的脑,已经基本上具有跟成人的脑一样的沟和回以及皮质上的六层结构。但是,这只是大脑形态上的初步的发展,脑细胞的内部组织结构,如皮质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和分化,神经纤维的增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等等,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因而很多实验研究表明:胎儿还不能形成条件反射。或者说,迄今为止,还无法确切证明胎儿能形成条件反射。儿童刚刚降生以后,主要是依靠由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 新生儿的条件反射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照理,无条件反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总会同一定的条件刺激物形成一定的条件联系(例如,吃奶的时候,不是跟奶瓶相联系,便是跟母亲相联系)。但是,由于刚出世的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的特点,他并不能立刻形成这种条件联系。 条件反射是大脑皮质的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是暂时神经联系,它的形成,除有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以外,还要求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的一定成熟程度和分析器的一定发展水平,亦即要求大脑皮质的一定的兴奋和抑制机能的发展和优势兴奋中心及其联系的形成。 儿童出生后几天,虽然在大脑结构上已初具成人的脑的规模,但它的重量、容积特别是机能方面还远远发展得不够。例如,大脑上主要的沟已经有了,但是还不深,神经细胞的体积还小,神经纤维还很短很少,而且大部分没有髓鞘化,因此,就不容易在大脑皮质上形成比较稳定的优势兴奋中心。 观察证明:儿童出生后几天,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睡眠状态。这是由于新生儿大脑皮质还不能适应外界刺激物的强度。虽然对于一般人说来,是一些普通的刺激,而对新生儿来说,则是一些超强刺激,这种超强刺激就引起保护性抑制??睡眠。 由此可见,没有大脑皮质及分析器的相当成熟的程度,条件反射是不可能产生的。 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产生,根据研究材料,是在儿童出生后两周左右。这时儿童醒着和舒适的时候,自发的整体性的动作就活跃起来。同时,由于儿童的大脑皮质和分析器的一定成熟程度,因而开始有可能在外界刺激影响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儿童最初的条件反射常常是由母亲的喂奶姿势所引起的、由皮肤感受器迷路刺激而产生的食物性的条件反射。在这种条件反射形成以后,每当母亲把他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就积极去寻找母乳,于是母亲高兴地说:小东西“知道”要吃奶了。 另外也有人通过实验认为新生儿很早(出生后两三天到一周)就能形成条件反射,只是条件反射的质量有差异(如形成的速度、稳定性等)。 新生儿形成的条件反射具有种种特点。 第一,形成的速度慢,要求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根据研究材料,在某些情况下需要100次以上的结合。 第二,形成以后,不很稳定,如不继续练习,就容易消失。 第三,不易分化。例如,对母亲各种抱的姿势都产生条件反应。 因此,这种最初的条件反射是很低级的,适应性还是很差的。虽然如此,这却是一个新的事物,是由脑来实现的一种信号机能,它反映和揭示刺激物的意义,从而使人能根据事物的信号和意义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心理的科学的意义来说,心理不是别的,它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根据这种理解,可以说条件反射的产生是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标志着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意识的最原始的形态(人的意识是在言语产生以后出现的)。 没有脑这个反映器官,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产生;没有人脑对客观现实特别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也不可能有人的心理产生。如众所周知,无脑畸形儿是没有心理活动的,只有一些最低级的饥渴之类的五条件感觉。而“狼孩”虽然能产生动物的心理,但是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重要的无条件反射 重要的无条件反射有以下几种。 (1)食物反射。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 (2)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痛觉刺激产生泛 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定向反射。儿童出生后不久,约在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如 强光或大声)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或暂时停止吸吮动作)。 以上几种无条件反射具有有关生活适应的生物学意义,但是还有一些 无条件反射,并无明显的生物学意义,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它们有过 一定的生物适应的意义。 (1)巴宾斯基反射。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的时候,就引起脚趾向 上张开的动作。以后(约在八九个月时)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 (2)抓握反射。物体接触手掌的时候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 起来(又叫达尔文反射)。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3)惊跳反射。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生后四个月消失,又叫摩罗反射。 (4)游泳反射。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像游泳样的动作。这种反射约在生后四个月以后消失。 (5)行走反射。用两手扶在新生儿的腋下,使其脚心着地,就会做出行走样的动作。这个反射约在生后两个月消失。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无条件反射,如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打嗝、喷嚏等等。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下来的,是本能性的,是固定神经联系,因此,它的适应性是非常低的,但是它同时又是形成条件反射的自然前提。 关于新生儿心理产生的另一种观点 按照心理的科学的意义来说,心理不是别的,它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根据这种理解,可以说条件反射的产生是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标志着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意识的最原始的形态。 在这里,还必须谈到:近年来提出的关于新生儿心理产生的另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觉的产生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西方和苏联就有儿童心理学家持这种观点,特别是60年代以后由于范兹、吉布森等心理学家正式提出研究新生儿、乳婴儿心理实验技术,如感觉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偏视与偏爱等等以后,研究成果更多。这些研究都是以感觉定向和感觉分化为指标的。例如,在生后2,8小时的新生儿吃奶的时候,同时听口琴或敲击的声音,开始时,他们一听到声音,往往停止吃奶,但次数多了;就没有这种反应了,这是习惯化。以后,突然改变音调或另一种不熟悉的声音,他们又会发生停止吃奶的动作,这是去习惯化。这被认为,新生儿很早就有区别声音的感觉发生。又如,对出生后10小时的新生儿面对的上方,呈现正常的人脸图片或乱七八糟的脸形图片,似乎新生儿生来就喜欢看人脸,特别是正常的人脸,而不喜欢怪脸。他们还发现:新生儿对比较规则而复杂的图形比对简单而单调的图形(如圆、三角形等)注视时间长些(范兹,1963),这种对刺激物的偏爱,被认为新生儿有区分不同图形的感觉发生。在我国,有人重复过这种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冯晓梅等,1988)。有些人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以感觉为标志的“新”观点推翻了以条件反射为标志的“旧”的观点。 我们认为,这是一偏之见。其实,这两种观点只是视角不同,起点不同,不同,而不是互相否定的,恰恰相反,它们是互相补充的。的确,儿童一生下来,就有这种感觉。感觉的生理基础是分析器,儿童出生后各种分析器先后成熟,能对事物作初级的粗糙的分析,这基本上是为无条件反射服务的。把无条件的感觉视为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一种比较广义的看法。因为无条件感觉是以皮下中枢制约的无条件反射作为基础的,而条件反射则是以脑的成熟为主要条件的。儿童生理学告诉我们:神经系统成熟的标志是它的髓鞘化。儿童出生时,脊髓、脑干传导通路的髓鞘化过程已经完成,而大脑两半球的髓鞘化过程,主要是在儿童出生以后,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而且它的各个部分的髓鞘化过程也是不平衡的。在大脑两半球上,首先是感觉系统的髓鞘化,而后是运动系统的髓鞘化,而和高级智力活动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如额叶、顶叶区等髓鞘化最迟。从严格科学意义上(而不是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的生理基础是条件反射,而不是无条件的、本能的感觉。但无条件反射又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说,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不 是矛盾的或谁否定谁,而是二者可以互补的。 乳儿条件反射定向强化作用的增长 乳儿时期皮质机能发展的另一特点,是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形成条件反射时起强化作用的基础反射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新生儿时期,条件反射形成时起强化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到了乳儿期,除了这两种反射的强化作用以外,定向反射的强化作用开始不断增长,并且逐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第一批条件性的定向反射,在儿童出生后第三个月就已经形成,在第五个月,它们就非常巩固了,而到第七个月,只要经过几次的结合,定向反射就已经能形成起来。这样,儿童就开始能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如发声的、光亮的、活动的东西等等)产生定向探究反应。 在以定向反射为基础的条件反射中,儿童对于照顾他的成人相联系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探究反应,就迅速地发展起来。大约在儿童出生后第二个月末和第三个月初,可以明显地看到儿童对照顾他的成人发出的一种特有的所谓“天真快乐反应”。每当他见到熟悉的成人的时候,他总是注视着成人的脸,手脚乱动起来,甚至有些像微笑的样子,而对其他的人则无此反应。这种行为是人类幼儿所特有的,也可以说是儿童最初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形式或“社会关系”。为了发展儿童的心理,建立新的暂时联系,成人跟儿童多多接触,并且经常引起这种天真快乐的反应,是非常必要的。 至于言语强化,在乳儿时期,特别是乳儿后期,虽然也可以用到,但作用不大。这只有在儿童发展的以后的时期里,由于儿童掌握了语言,并且跟成人进行言语交际,成人对儿童用词来表示的要求和对儿童行为的赞许或斥责,才开始在儿童新的暂时联系的形成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正是由于儿童机体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机能一天一天地增强,儿童每天醒着的时间也逐步加长,睡眠时间相对减少。到儿童1周岁的时候,每天醒着的时间可达7,8小时。这样,儿童积极活动的时间就逐步增多起来,从而为形成更多更复杂的暂时联系、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乳儿的一般特征 在整个儿童时期内(从出生到成熟时期),乳儿期是一个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出生后大约一年的时间内,儿童身心各方面都有了极为显著的发展。 这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儿童不断产生的掌握随意动作、跟成人进行交往、获得对简单事物的初步认识的需要跟儿童机体和心理发展水平极低的状态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机体的发展来说,儿童从吃奶过渡到断奶,他逐步学会吃普通的食物,这无论在生理或心理发展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从躺卧状态、完全没有随意动作过渡到用手操作物体和直立行走等随意动作。 第三,从完全不能说话过渡到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词来跟成人进行最初步的言语交际。 这一年的变化确实是非常巨大的。作为人类特点的直立行走、双手动作,言语交际的能力,经过逐步的发展,终于都开始出现了。这使儿童的独立性比初生下来的时候有了极为显著的增长。 必须指出,这个矛盾的顺利解决,主要有赖于成人的正确的养护和教育;如果没有成人的正确的养护和教育,不但心理发展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儿童本身也很难生存下去。 乳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 (一)脑重量的不断增加 由于脑细胞的体积和神经纤维的增长,使脑的重量不断增加。 新生儿的脑重平均为390克,相当于成年人的1,3(成人脑重平均为1 400克)。9个月的时候增加到660克(约增加一倍)。2.5,3岁的时候,脑重量增加到900,1 011克,相当于成人的2,3。到7岁的时候,脑重达1 280克,已基本上接近成人的脑重。比较起来,乳儿期是脑重增加最快的时期。 (二)神经突触的数量和长度的增加 保证皮质细胞形成联系的神经突触,无论在数量上或者长度上,都在不断增加,并且以不同的方向向皮质各层深入,这就给儿童个体跟外界环境发生复杂的暂时联系提供了物质的前提。 (三)神经髓鞘的形成 保证神经兴奋迅速传导的神经髓鞘的形成,是脑内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神经髓鞘形成以后,就像电线加上了包皮一样,能使神经兴奋沿着一定的道路迅速传导,而不致蔓延泛滥。神经纤维髓鞘是逐步形成起来的,全部皮质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还要经过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乳儿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 皮质抑制,即中枢抑制或内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就使大脑有可能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刺激。对于儿童心理发展来说,皮质抑制机能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 从儿童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关系来说,儿童年龄越小,兴奋过程越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兴奋就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容易激动的生理上的原因。但同时应当看到,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乳儿的皮质抑制机能也开始发展着。 大约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月的后半月,分化抑制就已经明显地出现了。实验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二个月的儿童能够分辨糖水和白水的味道,分辨小铃和电铃的声音。如果在抱他的时候,左右摇晃,就给以强化(吃奶);上下摇晃,就不给强化,他也能很快学会对上下摇晃不再期待吃奶的动作。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儿童能分辨红色和黄色,两种不同音高的声音,咸的、甜的和酸的味道等等。不过,这种分化抑制的形成,最初还是非常缓慢的。例如,分化两种不同的嗅觉刺激物,出生后40天的儿童,要经过315次,并且在55天之后才能形成;而出生后108天的儿童只要经过33次,并且在8天以后就能形成。 除了分化抑制以外,在儿童出生后的前半年,其他各种内抑制,如消去抑制、条件抑制、延缓抑制,也都能形成起来。在出生后的第二个月,可以看到明显的消去抑制,条件抑制和延缓抑制则因形成较为困难,一般要在出生后第五个月才能明显出现。 乳儿动作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也跟成人心理一样,并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观的、机械的、像镜子般的反映,而是在自己积极的活动中,在跟周围事物积极交往中的能动的反映。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不是消极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在积极的活动中反映现实。例如,饿了就叫起来,饱了就安然睡去,对甜的东西就表示欢迎,对苦的东西就表示拒绝。当然,在这里,活动的意向性是很低的,但它正是在这样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反映了或者逐步认识了客观事物的性质。就这样,儿童通过积极的活动形成和发展着自己的心理,同 时,已形成的心理又反过来调节以后的活动。 儿童各种动作的发展是儿童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因为从心理方面来看,活动是由动作组成的。 在谈到儿童动作发展的时候,指出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动物动作发展的本质区别,是必要的。 人生第一年的乳儿时期,在动作的发展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特别是作为人类特有的动作??手的动作和直立行走的出现,标志着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很多观察证明:在儿童动作发展史上,从一开始就跟动物动作的发展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路线。动物出生后不久,动作能力就发展得很好,可以自由行动起来。而人类的幼儿,在出生后的前半年,首先发展的是一些感觉的能力(如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至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爬和行走等,都发展得较晚。 这个事实表明,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儿童的动作,特别是手和行走的动作,是在大脑皮质的直接参加和控制下发展起来的,而动物的动作机能则在出生不久经过一定的练习就逐步成熟了,大脑皮质的支配作用则远远不能与儿童相比。 乳儿手的动作的发展 作为人类特点的手的动作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无比的巨大意义。 儿童约从出生后第三个月起,一种不随意的手的抚摸动作就开始了。他无意地抚摸着襁褓或被褥,抚摸着亲人或玩具,抚摸着自己的小手。到第五个月左右,由于抚摸动作的不断反复,同一个动作总是引起同一个结果,这就形成了反映事物关系的稳固的感觉??运动表象,这就成为一种“学会了”的动作,从而使动作带上了一定的随意性,以后,当他看见亲人或玩具的时候,他不但会发出快乐的声音,而且要伸出手来抓抓摸摸。这样,儿童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 儿童动作的重复,是由定向反射来强化的,因为通过儿童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发现事物的新的方面或新的因素。而成人的言语的强化、组织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从儿童出生后下半年开始,手的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一,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的对立的抓握动作,这是人类操作物的典型方式。随着这种操作方式的发展,手才有可能从自然的工具(跟动物的肢端一样,五指不分)逐步变成使用或制造工具。第二,儿童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的属性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就发展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 手的动作继续发展下去,情况就越来越复杂了。从两只手在跟眼的合作下玩弄一个物体,到同时玩弄两种物体,到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玩弄各种物体。例如,把小盒子放在大盒子里,用小棒敲击铃铛等等,儿童就进一步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关系和联系。 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动作的随意性也日益增长。但是,在整个乳儿期内,有目的、有、有预见性的随意性动作还是看不见的,因为有目的、有计划、有预见性的随意性动作是跟儿童言语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 乳儿行走动作的发展 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 行走动作的发展同样要经过一个漫长9(道路。首先,大约三个月的时候,开始能够翻身。到第六个月的时候,能够坐起来。大约八九个月的时候,开始会爬。而到一周岁的时候,就会站起来,并有可能开始行走。当然,由于种种条件,例如营养状况、练习的机会等等,儿 童之间是有个别差异的。 下面六幅图显示了行走动作发展顺序中几个关键步骤:从站到走的过程。 图4-3 乳儿行走动作发展顺序 开始直立行走,不但使儿童有可能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而且有利于各种感官(听觉器官、视觉器官、言语器官)的发展,从而大大地扩大了儿童的认识范围。 在人类发展史上,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的契机。恩格斯认为:“这就是从猿转变到人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同时,直立行走也为人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设想:如果猿猴总是用四只脚行走,而不直起身子,那么它就不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肺和声带,因而也就示能说话,而语言是人类意识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猿猴总是用四只脚行走,总是向下方看并从下方摄取印象,也就没有可能向上方看,向四周看,因而也就没有可能使自己的头脑获得的印象较四脚动物为多,就从根本上阻滞着作为猿猴后代的人类意识的发展。 由此可见,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儿童心理的发展,首先是跟儿童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分不开的。 言语获得的理论 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言语获得的理论。 其一,是以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强化说。这种理论认为: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发音活动进行鼓励和反应,以刺激孩子发出更多的音;同时,父母又总是以正确的语音词进行强化,所以乳儿期的咿呀语(babbling)也越朝着正确的语音、语义方向发展。 其二,是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模仿说。这种理论认为:乳儿和父母从事相互模仿的游戏,他们中的一个发出一种声音或咿呀,另一个则以同样的声音愉快地回答。在这样的游戏中,乳儿不仅仅练习了语音,也练习了相互谈话这种方式,还获得了语义。随着乳儿开始学会一个词或说有意义的语音,他的父母也得意地重复这个声音,使其更容易理解。 其三,是乔姆斯基的“LAD”即“语言获得装置”。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言语的先天倾向,这是由于人类有一个天生的获得语言的体系,图示如下: 有三个事实支持这种理论:(1)所有健康的儿童获得本民族的语言无须专门训练;(2)没有任何动物可以获得与人类同等程度的语言;(3)大脑的某些区域显然有特殊的言语机能区。其四,是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特别是以两种信号系统学说为基础的理论,这种理论是研究词如何代替具体事物而获得“信号的信号”功能,并在词与词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的言语系统。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 第二阶段 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 第三阶段 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 第四阶段 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这四种理论各有可取之处,但就四种中的某一种理论来说,是不能说明言语获得过程的。 父母对乳儿言语获得的影响 父母能够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过程。他们如何去做呢?父母要把他们的小宝宝当成羽毛丰 满的谈伴,耐心地经常地同他们交谈。 例如一个母亲同她3个月的孩子谈话,内容如下。 母亲:儿子今天好吗?(停)你好吗?(停)好,你说。,你觉得好吗?,我很高兴那样。,是 的,我是。你现在想要什么?,你的奶瓶?这是你想要的?好,它在这儿。 在这个交谈中,通过问问题,母亲假设了她的孩子是有能力回答的。更进一步,母亲保 持了停顿,这是母亲给她的小宝宝回答的机会,然后又轮到她自己。母亲的这些行为,至少 向小宝宝表达了她的愿望,希望他们间彼此能够交谈。当小宝宝终于开始谈话时,父母仍可 继续这种方式。但要注意: 第一,尽量使他们自己的言语简化、句子变短、词义要简单,因为这种保持儿童自己言 语特色的交谈方式更能刺激他们的言语发展; 第二,谈话速度要慢,要使用比正常更高的音调和更多变的频率; 第三,要对关键词进行强调,并重复和解释某些词。 乳儿感觉的发展 新生儿就已具备各种感觉,但这些感觉基本上是为无条件反射服务的。随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机能的发展,在日益多样的、丰富的环境刺激影响下,各种感觉迅速发展起来。 (一)皮肤觉 儿童皮肤觉很早就开始出现,在触觉方面,儿童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能对于跟身体接触的襁褓或被褥的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的反应,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例如,在物体接触嘴唇的时候,就立刻把物体抓握等等。在温冷觉方面,感受性也是比较敏锐的。儿童刚出生的时候,由于外界环境较冷,因而大叫起来,如果放在温暖的地方,就不哭了。在洗澡的时候,如果水太冷或太热也会大哭起来。吃牛奶的儿童,如果牛奶太冷或太热,他甚至会因而加以拒绝。在痛觉方面,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但儿童遇到痛刺激以后,就能立刻引起全身的或局部的反应,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在许多不同文化中,有的父母常常用一个单子把乳儿裹起来,或者仅仅是抱着他,就可以减少哭叫。因此,有心理学家提出乳儿的“皮肤饥饿”理论,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皮肤具有“饥饿感”,只要成人轻轻抚摸或抱起来,他就会感到安全和解除“饥饿感”。这就是为什么通常当小孩子哭的时候,把他们抱起来,哭声即止。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和味觉也发生得较早。嗅觉在儿童寻找母乳时起一定作用,根据研究材料:约在儿童出生后第一个月末,经过23,24次的结合就可以形成用香味引起的食物性条件反射。4个月的儿童,就能比较稳定地区别好的气味和不好的气味。新生儿时期就能对不同的味觉物体发生不同反应。新生儿生来就喜欢甜的味道,对甜的味道有积极的反应,而对苦和酸的东西产生一种特有的消极的表情:皱脸、闭眼、张嘴等等。出生后第二个月就能比较明确而精细地区别酸、甜、苦等不同味道。例如,吃惯了母乳的儿童,在刚刚换吃牛奶的时候,往往会加以拒绝。 (三)视觉 视觉和听觉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出生后的两三周内,常常可以看到两眼的不协调运动,如一只眼睛偏左,一只眼睛偏右,或两眼对合在一起。同时,一遇光线,眼睛就眯缝着或闭合着。这就说明儿童集中的视觉活动还未形成。约在两三周之后,两眼不协调运动就消失了,并且可以开始看到儿童对光线或物体有视觉反应,但不能长久地把视线集中在一个物体上。例如,儿童能开始注视燃着的火柴,但不能随火柴的移动而长久地注视。约从第一个月末到第二个月初起,可以看见儿童的集中的视觉活动,并且逐渐能随着移动的物体而移动自己的目光。 第三个月视觉更加集中而灵活,特别是对亲近的成人的面孔的集中视觉能维持长久的时间。这时成人能用忽而隐藏忽而出现的方法来逗儿童发笑。约从第四个月起,儿童开始能对颜色有分化反应,特别是对红色的物体最能引起儿童的兴奋。约从第五六个月起,儿童开始能够注视远距离的物体,如飞机、月亮、街上行人等。此后,视觉的进一步发展,就已经不只是集中注视,而是对事物的积极观察了。 (四)听觉 新生儿出生后,因耳内羊水还未清除干净,因而听觉不甚灵敏。当羊水完全排除后,听觉就有了显著的改善,例如,对强烈的声音可以发生震颤、抽搐及眨眼等表情。 集中的听觉从何时开始还没有一致的研究结果。有人认为在出生后的两三周开始,有的认为在出生后的两三个丹开始。一般认为:出生后三个月能看到明显的集中听觉,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且向声源转头。出生后三四个月,能倾听音乐的声音,并且对音乐(如催眠曲)表现愉快的情绪,而对于强烈的声音则表示不快。从第四个月开始,能分辨出成人发出的声音,如听见母亲的说话声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似乎是对成人伪回答。 儿童辨别声音能力的不断发展,就为儿童言语的发生准备了条件。 乳儿知觉的发生和发展 感觉是通过一定的分析器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由于各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而产生的复合刺激物(即事物的整体)分析综合的反映。关于新生儿知觉的发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新生儿出生后约两周左右,就有距离知觉,如物体向新生儿面部徐徐移动,当靠近时就产生防御反应。如果说这是知觉的话,这只能说是知觉的一种低级形式。乳儿知觉的发展,常常在视觉和运动觉协同发展时出现的手眼协调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即他不仅看见物体,而且摆弄物体,从而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等。这一般发生在生后五个月左右;因此,关于乳儿知觉发生发展的问题,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关于乳儿期知觉发展的研究有许多新的成果和看法,以下作一扼要介绍。 (一)视知觉 1(图形知觉 有的研究表明,刚出生后2天的儿童就可以分辨人脸和其他模型。他们看人脸的时间比看圆盘或不规则盘的时间长。而对出生至6个月的乳儿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了这种视觉偏好:他们凝视人脸图片的时间几乎两倍于任何其他图片。乳儿似乎天生对人感兴趣。 关于图形知觉的更近期的研究,又修改了这种结论:认为乳儿并非对人脸感兴趣,而是 对它的轮廓线、复杂化和曲度感兴趣。新生儿特别容易被轮廓线或光和暗的交界线吸引;到了2,3个月时,他们的知觉兴趣转移到了复杂化和曲度,在这个年龄,乳儿更喜欢看许多小矩形组成的图案,而不愿意看仅仅几个大方块。他们更喜欢看曲线而非直线,人脸正好提供了这种性质,人脸上的发际线提供了明暗交界线。 2(深度和空间知觉 深度和空间知觉是对一个物体是在多远、多深的认识。乳儿大约在两三个月左右时,即有了这种能力。最有力支持了这个结论的是吉布森的视崖实验。实验大致是这样的:在一个桌子上盖上很厚的玻璃,玻璃下面是一张由颜色矩形组成的质料,质料的一部分直接贴着玻璃,另一部分隔开几英尺,这样,爬过桌子的乳儿就似乎在水面上的一只小帆板上,感觉有掉下去的危险。 在这个装备上,即使2个月的乳儿,也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当他们探索这个崖时,更有趣的是心率通常减慢。这个发现证明,他们主要是对视崖的好奇而不是害怕。 当乳儿长大到能爬过视崖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视崖恐怖。他们的心率明显加快;他们不往深的一边爬,尽管他们的父母在对面,尽管他们也能感觉到玻璃板的坚固支撑。这种从好奇到害怕的变化,也许是因为乳儿爬动作的发展,使他们能更实际地观察深度和距离,也因为他们从经验中得知摔倒很疼,所以他们对高度格外小心。 (二)听知觉 乳儿对声音的反应很早就有,但是他们能从听到的声音中领悟到什么,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几个事例: (1)每天大约17点钟时,佳佳(2个月)就开始莫名其妙地哭,她父亲发现吸尘器的声音能使她立刻平静下来; (2)明明(10个月)有时吵闹,他母亲发现开录音机能使他很快平静,流行歌曲能使他平静最久。 大多数人猜测明明从他听到的音乐中领悟到了某种意义,如歌曲的优美构成或甚至歌词,但是佳佳不可能从她所听到的吸尘器的声音中领悟到任何意义,似乎是这种噪音唤起了她的听觉,她的确感到了噪音的不良刺激,所以平静了。 还有的研究表明:一个来自左边的声音,到达左耳的时间比右耳快千分之几秒,六个月左右的乳儿就能分辨这个千分之几秒的差异。 (三)知觉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和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 知觉常性是由于儿童过去经验而使知觉完善化的结果,即一个物体尽管由于移动而距离不同,它传递到人眼中的感觉改变了,但它仍以同样的形状和大小保留在人脑中,知觉没有变。如:一个儿童喜欢的玩具鸟,它总是飞来飞去,在儿童的视网膜上从一秒钟到另一秒钟,从来不能精确投射同样的像,这个像依距离和角度的不同总在变化。乳儿必须知道这个千变万化的像实际只是一个永恒的鸟??它是不变的,尽管看起来不同。 有人分别对乳儿的大小常性和形状常性做过实验研究,结论是三个月左右的儿童即有了这两种知觉的能力。而有人则认为要到六个月以后才有这种能力(皮亚杰)。 客体永久性是知觉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这个概念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实际上,这已进入了表象的范畴。一般认为乳儿要到8,12个月时才有这种能力。 乳儿注意和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注意是与定向反射相联系的。无条件的定向反射在第一个月内就可以出现。因为形成条 件反射的时候,对于物体的集中定向是必备的先决条件。但这还说不上是一种注意,或者最多是一种无意注意的萌芽。约从第三个月开始,由于条件性的定向反射的出现,儿童开始能比较集中注意某一个新鲜的事物;第五六个月起,能够比较稳定地注视某一物体,但是时间还不能持续很长。 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记忆的能力也随着初步地发展起来,这时的记忆还纯粹是无意记忆。就记忆的表现来说:首先出现的是再认,一般说来,五六个月的乳儿就可以再认妈妈,但此时再认的保持时间很短,只能再认相隔几天的事物。再认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最初再认自己的妈妈、亲人,以后是周围的事物。至于重现,则还不发展 乳儿思维的萌芽表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以表象为中介,借助于词、语言和过去经验而实现的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 儿童刚生下来,是没有思维的,他们只有从先天带来的一些无条件反射。虽然在整个乳儿时期(包括新生儿期),从心理的产生到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确实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没有真正思维现象的出现。。因为人的思维是和第二信号系统,即言语相联系的。如果从整个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乳儿时期只能说是思维产生的准备时期,或者最多也只能说是逐步出现了思维的一些萌芽表现。 从儿童心理的产生到儿童思维的萌芽,是在儿童机体与生活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在分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语言开始出现,以及生活经验逐渐丰富的条件下实现的。 儿童生后的头半年,主要是感觉和知觉的发展时期。 在儿童五条件反射中,主要的认识成分是一些感觉。而在儿童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不但发展了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反映事物的整体知觉。知觉是高一级的认识能力,它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复合刺激物(即整个物体)的反映,是分析综合能力统一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包含着概括能力的最初萌芽。但只是对有关事物属性的直观的、泛化的概括,还不是内部化的、表象或词的概括。 由于儿童知觉的概括性的萌芽,因此,在儿童知觉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认识机能,这就是逐步认识到物体的常住性或稳定性,即知觉或认识到物体的经常存在。当然,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大约到一岁左右,儿童就逐步形成了认识物体的经常性和永久性的能力。这种知觉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觉常性和客体永久性。 如前所述,知觉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如距离、形状、明度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而个体的知觉映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例如,虽然某一事物的距离、远近或形状大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这事物的主要特征不变时,还是被知觉为同一事物。这是外界事物的变化性和稳定性的矛盾统一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儿童知觉常性出现的时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研究认为,形状常性和大小常性在儿童头一年的下半年出现(J. Piaget,1953)。也有的研究认为,3个月的乳儿也可以看到知觉常性的最初表现,而6个月的乳儿则可以追视一个滚走的物体,虽然距离远了些,看起来,应当小了些,但他还能看成是同一物体(H(Mcgurk,1972)。知觉常性的 出现,就使儿童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稳定的属性。 和知觉常性有密切联系的是客体永久性,即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不在面前时,还能“想起”(重现)这个客体。一般认为,大约在儿童8,12个月时,即将满1岁的时候,由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和行走的动作)的发展和言语的产生,客体永久性也开始出现。前面说过,例如,在这以前,你和孩子“藏猫儿”的时候,你一躲开,他看不见了,也就不找了,以为世界上不存在“你”这个人了。可是在一周岁左右时,你再和孩子做“藏猫儿”游戏时,你叫他一声,然后再躲起来,孩子就会用眼睛到处找。客体永久性,实质上,也就是表象的最初形态。 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是个体过去已经感知过但现时并不直接感知的那些事物的感性映象,它是个体过去对事物的反映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在以后的活动中的恢复、重现和不断完善。它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它不再受客体知觉的直接制约,而是在客体不在的时候,也能在脑内“想起”这个客体,它是真正离开客体的“内部化”的心理活动;(2)表象是由于对脑内保留的关于外界刺激痕迹的分析综合,而不是像感知觉那样只是对当时的直接刺激的分析综合;(3)由于儿童言语的产生,更加强了这种“内部化”的表象活动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即词的概括作用;(4)表象不但能使个体回忆起过去,而且也能使个体预见未来(例如寻找消失了的东西),加强了主体的能动性。 由于表象的这些新的特点,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参加,就为从感性认识向萌芽状态的抽象思维过渡提供了可能性。 总之,在儿童生后的第一年中,由于动作的发展,由于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发展,由于语言的产生和经验的积累,具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思维活动就开始产生了。虽然它实质上,只能说是思维的萌芽,但它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在儿童今后的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中,儿童的思维就从这种萌芽状态开始,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典型的、高级的人类的思维。 乳儿情绪的发生和发展 新生儿时期,由于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消极的情绪较多。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逐渐增加,当吃饱而又温暖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活泼而微笑的表情,特别对妈妈或亲近的人,有一种特有的表情。在五六个月后,对于颜色鲜艳而发声的玩具特别感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经常跟儿童交往,并且提供适当的玩具,是必要的。 如果儿童没有活动的自由,也没有适当的工具,不跟成人交往,即使满足他的生理需要,也不会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例如呆滞、爱哭等等,而这对儿童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乳儿的气质差异 乳儿时期是说不上有什么稳定的个性的,但儿童降生以后,就表现出行为的个别差异。只要到产房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生来好动些,有的活泼些,有的安静些,有的则似乎急躁些,这些个别差异,也就是先天带来的气质差异。有人研究了儿童出生后几个月的行为表现特征,结果归纳为三种主要的气质类型(A(Thomas,1970)。 (1)“容易护理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倾向于有规律性,容易适应。他们是愉快的儿童,一 般会对新的刺激以积极的反应,容易感到舒适,有安全感。他们也似乎少有行为问题。 (2)“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他们是不积极的,对新的经验适应比较缓慢,他们很少表现强烈的情绪??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他们总是缓慢地适应新情境,开始时有点“害羞”和冷淡,但这些儿童一旦活跃起来,他们就倾向于适应得很好。 (3)“困难的儿童”。他们在吃、睡和一般活动中都不规律。他们是情绪型的。他们对新经验往往有强烈的反应。他们的安全感的形成比较困难。 以上各种气质类型,只有在乳儿期表现得最充分。随着儿童的长大,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那时表现出的气质特征就比较复杂了。 虽然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以气质为原始基础的,但父母的特点、家庭的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均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新生儿乳儿的气质差异,可以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照看方式。如:被认为“可爱”的新生儿或乳儿明显接受更多的爱抚;反之,如果父母一开始就发现他们的孩子是属于“困难”特点的,他们也许会以对待“困难”儿童的方式对待他们。久而久之,这种方式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甚至会影响他们生理的、情绪的、社会的和智力的特征。虽然儿童出生时就带有自己的气质特征,但个性的差异很大部分决定于儿童的经验,尤其是同其他人相互作用的经验。这是父母以及那些保育人员所应当注意的。 乳儿的社会关系 乳儿的社会关系,总的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他们主要是同照看者发生关系,而一般的主要照看者自然是父母。如果是别的照看者,如保育人员、祖父母等,情况一样。 (一)母—婴同步性 母亲和乳儿之间,似乎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小乳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她的到来。这种紧密协调的相互作用模型被称为母—婴同步性。据观察,仅仅几个星期的乳儿在接触母亲时睁开和合上眼睛。用摄像的研究表明,母亲和她的小宝宝之间实际存在着“交谈”关系,在许多方面类似于成人间的对话,只是乳儿不会用词而已。 这样的交流如何进行的呢?一个母亲也许凝视着她的小宝宝,平静地等待着他谈话、动作或至少注意她。当这种行动实际发生时,即小宝宝天真地作出了反应时,母亲也许通过模仿乳儿的姿势,或者对着乳儿微笑,说某些事情来回答乳儿。母亲每这样做一次,中间都略有停顿,以给乳儿一个轮流“交谈”的机会,好像乳儿是在这种社会交流中的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当这种交流持续时,乳儿明显地表现了紧张:他的动作和声音不仅变得更频繁,而且更突然和不稳定。在某些时候,乳儿放松和打断这种紧张,不去注视他的母亲,而是用一小会儿时间注视或触摸其他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一个适当的间隙之后,母亲和乳儿都又回到对彼此的注意上去,同时使这个循环一直持续。 直到乳儿几个月时,这种母—婴之间的协调活动仍旧保持着。但这时的交流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小宝宝开始主动影响他的母亲,他们友善地同母亲微笑、注视并咿咿呀呀地谈话。这样,母—婴之间实际上彼此强化着他们的关系。 (二)同父亲的相互作用 在对乳儿的影响方面,父亲和母亲确实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父亲和母亲同乳儿玩同样的游戏,但他们的方式不同。同父亲的游戏往往倾向于出现高峰和低谷??较高的激动状态,例如,有些父亲喜欢忽而把孩子高高举起,忽而又放在床上。同母亲相比,父亲倾向于更多的竞争感,而更少的交谈式。父亲总是喜欢用更多的时间同孩子玩,而不是“交谈”。 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呢?研究者同时调查了作为主要照看者的父亲组和作为辅助照看者的父亲组,发现:第一组父亲的行为和母亲的无大差异,而第二组父亲的行为和前面所说的情景类似。因为乳儿大部分时间主要由母亲照看,所以第二组父亲占了绝大多数。 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能以适当的形式同他们的小宝宝发生相互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应当相信,父亲和母亲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幼小子女中有着同样的义务和能力。 乳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依恋(attachment)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这种关系被具体描述为乳儿和照看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它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依恋行为是有生物学根源的,它同吃饭一样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最有力支持这一观点的是著名的哈罗(Harlow)的猴实验。用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用金属做的,但能提供食物(乳汁),一个是用柔软的布做的,但不能提供食物。 实验中发现,如果强迫婴猴作出一种选择,它们宁愿同一个温暖的、柔软的、毛巾质料的“母亲”接触,尽管这个“母亲”不能提供食物;而不喜欢同一个冰冷的、硬的、金属质料的“母亲”接触,虽然这个“母亲”能提供食物,但它不可以拥抱。哈罗也发现,被剥夺了肉体接触的婴猴,虽然其他方面给予很好的照看,但它们极端胆小和畏缩,无能力和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生病和死亡率也较高。 (一)依恋形成的阶段 依恋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在乳儿期主要表现为前两个阶段。 前依恋期(0,2个月)。新生儿对所有的人都作出反应,但不能将他们进行区分,没有对特殊人的特殊反应。在出生时,他们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似乎他们懂得,成人绝不会对他们的哭置之不理,而必须同他们进行接触。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这时的乳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无选择,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区别的依恋阶段。 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7,12个月)。乳儿对他人的社会性反应强度增加,对熟悉的人有特殊友好的关系,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与之接近。这时的乳儿一般仍然能够接受比较陌生的人的注意和关照,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但是带有一点伤感的情绪。 (二)对依恋形成的影响 1(母亲的影响 依恋中个体差异的形成,关键阶段是乳儿期。在这个时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母亲。母亲与乳儿关系的性质,包括母亲是否能够敏锐地和适当地对乳儿的行为作出反应,母亲是否能积极地同她的小宝宝接触,母亲是否能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性,母亲是否能在拥抱她的小宝宝时更小心体贴,母亲能否在孩子哭的时候给子及时的安慰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依恋的形成。在一个母—婴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乳儿在1个月、3个月、9个月时接受的来自母亲的刺激的多少会造成今后依恋类型方面的差异。 2(父亲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认为,乳儿期儿童在依恋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乳儿对母亲和父亲几乎同等的依恋,尽管母亲通常和他们在一块的时间多。但如前所述,母亲和父亲同他们孩子的相互关系中有区别,父亲通常更充满活力和体力,母亲更安静和有更多的语言。 总之,在我们对依恋的讨论中,有两点应该指出: 第一,大多数乳儿表现出强烈的和持久的倾向去形成同他们主要照看者的亲密依恋关系,这些照看者一般是他们的母亲和父亲; 第二,乳儿依恋安全感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同照看者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及稳固的程度。 儿童在第一年的生活中,身心各方面获得了非常巨大的进展,在正常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影响下,机体方面,特别是神经系统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儿童从躺卧状态发展到能够直立行走,开始产生了最初的言语活动,出现了各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发生了同照看者最初的社会关系,他虽然还很软弱,但是比起刚出生的时候,心理发展的水平可以说已经有了大大的提高。这种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为儿童过渡到下一阶段提供了可能性。
/
本文档为【第四章 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