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锄禾教案范例

锄禾教案范例

2017-11-10 14页 doc 32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锄禾教案范例锄禾教案范例 精品文档 锄禾教案范例 1、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看一幅图,请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在很多很多年前的唐代,有一位诗人李绅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并且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锄禾》指板书。跟老师读两遍。 3、《锄禾》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读一读,学一学。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诗,自由地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禾”、“午”、“粒”、“皆”、“盘中餐”、“辛苦”。 带拼音认读:请一...
锄禾教案范例
锄禾教案范例 精品文档 锄禾教案范例 1、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看一幅图,请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在很多很多年前的唐代,有一位诗人李绅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并且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锄禾》指板书。跟老师读两遍。 3、《锄禾》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读一读,学一学。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诗,自由地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禾”、“午”、“粒”、“皆”、“盘中餐”、“辛苦”。 带拼音认读: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读两遍。 去拼音认读:先自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3、生字都读准了,古诗能读好吗,请同学们数一数古诗有几行,在古诗里一行就是一句。下面请四位同学分别读四句。评价 三、细读古诗,朗读感悟 1、再细心读课文,边看图边读,想每个词的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地方用线划出来。 1 / 19 精品文档 2、问:哪些地方不明白,生说师划 3、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锄禾是什么意思呢,看图猜一猜吧。A“锄” 就是锄头,看图:你看,这位老农手里拿着的就是一把锄头,锄头是农村一种及其常见的农具,可以用来给庄稼锄草、松土。 B“禾”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禾”是一个象形字,就是指禾苗。这就是禾苗,绿油油的禾苗,多可爱呀~“锄禾”就是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的意思。 4、师:下面一起来复习一遍。 5、师:刚才把每句诗里每个词的意思弄明白了,只要连起来就知道了诗的意思。板书:连 6、师:哪位同学能说说第一句的意思,评:是连起来了,但是有点别扭,是什么时候,古人为了读起来上口,就颠倒过来说了,说意思时,换过来就可以了。板书:换。 7、谁能再说说第一句的意思,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评:当句子不完整的时候,我们可以加一加。板书:加。再试一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8、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用什么方法说懂了诗句, 9、师:下面请同学自己动脑筋说说第二句的意思。个别说。评:同学们自己学会了第二句,真了不起。 10、师: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再读读这两行诗,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 / 19 精品文档 把你看到的用朗读现出来,好吗, 11、读到这里,你心里想到了什么呢,引出辛苦。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汗滴禾下土”你能试着用“辛苦”说一句话吗, 12、是呀,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都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能不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农民伯伯的辛苦呢,个别读,男女生读。 13、过渡:诗人李绅看到了“农民锄禾”这样一幅画面以后,心里感触也很深,于是写下了古诗的下面两句。 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请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方法,同桌讨论讨论,再说给大家听。 个别说,提示:“谁”就是??,“粒粒”就是?? 14、是呀,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啊,请看“辛”这个字,出示“辛”:古人把“立”和“十”合起来表示辛苦的意思。“立”就是站立,不仅要站,还要站着干活。站立了多久呢,这里的“十”就告诉我们有十个小时,比我们一天在校的时间还要多。你们说,农民的劳动辛苦吗,这粮食来得容易吗,这米饭是多么来之不易呀~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男女生读。小组读。 15、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粒米等于一滴汗”,为了这白花花的大米,农民们不知流了多少汗啊~让我们一起 3 / 19 精品文档 有感情地读读这首诗吧。 四、诗意升华,行为指导 1、师: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在生活中,人们对待粮食有不同的做法,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以下一些行为是对还是错,应该怎么做。辨析: A、小明盛饭盛得满满的,吃不完就剩下。B、阳阳吃饭时,掉了许多饭粒。C、课间点心吃不完,趁老师不注意,扔进垃圾桶。 他们的做法对吗,可以用今天学的哪句古诗来提醒他们呢, 3、而丁丁就不同了:丁丁帮妈妈淘米时,把掉下来的米都一粒一粒捡起来。 因为他牢记了《锄禾》这首古诗。 4、让我们也把这首古诗牢记在心中。自己试着背一背。个别背。齐背古诗。 五、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1、小朋友,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读好书,还要把字写好。认读生字“禾”、“午”、“辛”、“苦”。 2、怎样记住它们呢,可以联系教过的字来记忆。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禾”“减一减”的方法记 “午”用部件法记“辛”、“苦” 3、在习字册上各描红一个生字,注意姿势。 4、指导“禾”、“午”:注意第一笔撇的不同之处: 4 / 19 精品文档 “禾”第一笔是平撇,而“午”的第一笔是斜撇。 师范写时,学生书空。然后把这两个字各临写一个。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指导“辛”、“苦”:当中最长的一横要写得足够长。师范写时,学生书空。然后把这两个字各临写一个。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C、日:太阳 D、日当午:中午,太阳当头照。 E、知:知道。 F、盘:古代称碗为盘。 G、中:碗里的。 H、餐:米饭、饭。 I、粒粒:每一粒。 J、皆:都。 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1、给禾苗锄草松土。2、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说说全诗的意思。提示:?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 如: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伯伯在地里给禾苗锄草。 可以让学生找找,诗中的哪一句与图的内容是对应的,板书:锄禾日当午。理解:“日当午”是什么意思,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5 / 19 精品文档 辛苦。” 朗读指导。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夏天,中午的太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句式训练: ______________的太阳太阳像______________ 想象说话:炎热的夏天,中午的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很热,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这种热吗,句子中不能出现“热”字。 老农夫却还在锄禾,他热成什么样了,请学生画“汗滴”理解第二行。 4、看图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并读好诗句。 1、自由读。你知道他想了些什么吗,2、交流。3、看录象: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4、这句古诗流传至今已经成了名言,人人皆知,你看,老师请我们学校的书法家老师把这句诗写成了一幅作品,你想把它帖在哪里, 4、出示句式,训练说话: _____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 看图,把话说完整。 _____,____ 6 / 19 精品文档 5、从哪里看出时间是夏天的中午,_____,__________,_____用锄头给禾苗除草。 6、 你还从图上看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用锄头给禾苗除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锄禾》教学设计 实用语文第五册第8课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农民种田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 朗读古诗。 共2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背古诗,老师现在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 生:背诵古诗。 二、新课教学 师:我们班的小诗人真棒~古诗就像一股优美的乐曲把我们带进了美妙的世界。现在老师也想背一首古诗,我想 7 / 19 精品文档 你们一定都能跟着我一起背。 师:对,有的同学说,我早就会背了。你能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吗, 师:这首诗的题目叫《锄禾》,它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师:那么有谁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诗人李绅走在路上,他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太阳、农民伯伯、禾苗、锄头„„ 师:同学们知道锄头是做什么的吗, 师:对,用锄头锄草松土,我们就叫它锄禾。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图上的这个画面是在什么时间啊, 师:为什么呢, 师:同学们想一想夏天中午的太阳怎么样呢, 师: 你还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小结:我们从这个画面中看到了: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满头大汗,汗水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上,用锄头给禾苗锄草、松土。 师:小朋友们,唐代诗人李绅也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8 / 19 精品文档 师:再读读这两行诗,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联系生活加强体验: 同学们,我们大都是农村的孩子,家里都要种田。 平常你看到爸爸妈妈从地里干完活回来,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是呀,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都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你看: ? 夏天,火辣辣的阳光当头照,农民伯伯们依旧——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渴了喝一口凉水,热了擦一擦汗珠,农民伯伯们每天都是这样辛苦——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为了使庄稼有个好收成,农民伯伯们每天都不嫌脏,不怕累地劳动着——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诗人李绅看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一幅画面以后,想到了什么呢, 出示图和第三四行: 师范读,指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对诗中的哪些词不太理解, 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试着理解这两句诗。 9 / 19 精品文档 指导朗读: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为了这白花花的大米,农民伯伯们不知流了多少汗啊~——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米饭是多么来之不易呀~让我们用诗句来告诉大家——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诗人李绅看到了——引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由此想到了——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让我们把这首古诗牢记在心中。齐背古诗。 5、这首古诗配上音乐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想听吗,可以跟着唱一唱。 师:学到这里,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农民伯伯们用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呢,对,我们应该爱惜每一粒粮食。那么你们平时这样做了吗,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对这两位同学说什么呢, [是呀,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惜粮食。我们还可以用这句古诗来对这两位同学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懂得了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光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爱惜工人叔叔等所有劳动者的劳动,现在老师想请你们说说应该怎样对待一支笔、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呢,今后你们会怎么样做呢, 10 / 19 精品文档 《锄禾》教学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福建师大附小 林大洋 文本解读: 1、《锄禾》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第二册的一首古诗。这首五言绝句描 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汗流满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 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苦所得的道理。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 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描写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 题和说明道理。 2、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粮食,也许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 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 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 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3、古诗《锄禾》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 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是“一 11 / 19 精品文档 粒粟”,乃是千千 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 典型意义的形象。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 勤劳动的生活。但是,现实又是怎样呢,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践,抓住诗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进行形象教学, 不是空洞的说教。如教学时:教师出示课件。《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 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 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按顺序仔细观 察插,然后启发学生想象:。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这位农民为什么站 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可根据情况,让学生变 换顺序口述,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描述: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都受不了啦,许多人都 12 / 19 精品文档 赶紧躲起来或去午休了。此时,一位正在田农民伯伯里一下一下地锄着草, 满头的汗水像下雨似的从他脸上滴下来。小朋友们,,农民从播种到收获 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看到这么辛农民伯伯苦,你们想说什么, 4、本首诗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新 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诗歌阅读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中,刚导入课 时,教师抓住时机,在学生还沉浸在对农民伯伯产生的不同情感中时,鼓 励学生自己自由朗读。然后集体朗读。根据学生的读情,教师与学生配合 朗读,从中让学生把握读诗的节奏,注意读诗的停顿,出示课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师范读后,请生个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 这是一首安排在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古诗,就需要我们 13 / 19 精品文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 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走进文本。 教学预设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大体了解古诗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朗读、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4、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 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当你每餐端起饭碗看到碗中的米饭, 你会想些什么,。 我们每天吃的粮食那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也许你还不知 道农民伯伯劳动是怎样的辛苦,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绅写 的古诗——《锄禾》。。 教师边板书边教学“锄”:注意读准翘舌音,想想为 14 / 19 精品文档 什么是金字旁, 请一位小朋友做个锄地的动作。说说“锄禾”是什么意思, 看图说话 蕴情入诗 教师出示课件。《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 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 的情景。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按顺序仔细观察插,然后启发学生 想象:。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 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可根据情况,让学生变换顺序口述,以培养学生 的求异思维。 教师总结描述: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都受不了啦,许多人都 赶紧躲起来或去午休了。此时,一位正在田农民伯伯里一下一下地锄着草, 满头的汗水像下雨似的从他脸上滴下来。小朋友们,,农民从播种到收获 15 / 19 精品文档 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看到这么辛农民伯伯苦,你们想说什么, 初读古诗,体会诗意 在学生还沉浸在对农民伯伯产生的不同情感中时,鼓励学生自己自由 朗读。然后集体朗读。 根据学生的读情,教师与学生配合朗读,从中让学生把握读诗的节奏,注意读诗的停顿,出示课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范读后,请生个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 结合课文,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 本课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 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择机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解读古诗 升华诗意 出示插图配古诗 引导学生有感情读 1、你能从诗中哪个词或诗句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 理解这些词的意思。“锄禾”、“日当午”、“汗 16 / 19 精品文档 滴”。 2、农民伯伯的汗滴为何会不停地滴到地里, 中午太阳大而热,当头照,农民伯伯还不停地劳动。从哪个词看出农 民在不停劳动,。 3、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 4、你能不能把这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 5、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你想到了诗中的什么诗句, 适当升华 拓展训练 1、适当升华:出示相关古代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诗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 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大体讲解这几句诗意,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体会到尊重劳动人民,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3、辨析训练 萌萌吃饭时,桌子上掉了许多饭粒 东东把吃不完的饭,倒进了垃圾桶 慧慧帮助奶奶把掉在地上的米一粒粒小心捡起 17 / 19 精品文档 4、句子训练 中午,农民伯伯在 给禾苗 ,脸上的 ,大颗大 颗地滴在,多么的。 练习背诵 书写生字 1、轻声地和老师一起配合着说说诗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指名说。 3、师生对接朗读《锄禾》。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让学生读出重音、停顿和节拍。 4、师生互相配合练习背诵,学生背诵表演古诗 5、学写生字“汗” 课件出示“汗”。课件演示“汗”的书写笔顺,师注意帮助学生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竖,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还有的生字回家完成。 布置作业 1、把《锄禾》背诵给家长,说说怎样才能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2、完成生字书写 18 / 19 精品文档 19 / 19
/
本文档为【锄禾教案范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