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8个虚词文言文阅读

2017-09-19 25页 doc 186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482

暂无简介

举报
18个虚词文言文阅读(一)文言虚词总结1、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
18个虚词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虚词1、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何 ⑴什么。例:①何陋之有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⑷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⑸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⑴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⑤良乃入,具告沛公。 ⑵才,这才。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⑶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⑷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⑸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⑹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其   一、用作代词: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她的。)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难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6、且   一、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二、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尚且。) 7、若 ⑴如果,假如。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⑵像,好像。例: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⑶你(的),你们(的)。例:若入前为寿,……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 「若此」如此,这样。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 「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8、所   一、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柳毅传》所字结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二、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9、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例如: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谏太宗十思疏》,动词,成为。)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因为。)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11、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如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2、以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三)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连词,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四)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13、因   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副词,随着,依靠。   因人成事。(《毛遂自荐》介词,依靠)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介词,趁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依靠。)   二、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4、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对)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15、与   一、作虚词用。   (一)连词,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寡人之于国也》)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二、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依靠。) 16、则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二、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7、者   助词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的人; 者……也,判断句。陈胜者,阳贾人也。 18、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如: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文言文经典练习  (一) 学习目标: 重点积累虚词“则” ①吾生四岁时,有人携一童子售吾家为仆,发鬅鬅覆额,其状稚呆,吾家以千钱鬻之。问其名,曰:“乙。”,问其姓,曰:“张。”,问其年,曰:“不知也。”与之钱,令记其数,自五六以上,则能知,至七八以外,辄愕不知所措,虽百方教之,终不省。    ②家尝以豚蹄置一箪中,令乙持至数里外馈亲串家。道遇一舟,载巨石以行。挽舟者素识乙,且知其呆也,佯为好语乙曰:“若安往?”乙告之故。挽舟者曰:“若持箪良苦,曷不置吾舟而徒手行?”乙曰:“甚善。”遂举箪置其舟中。行不数步,挽舟者曰:“若安能无故以箪置吾舟?宜助吾挽舟。”乙曰:“诺。”即为负纤挽舟,过所遣亲串家不止。又行数里,舟已泊,挽舟者始遣乙去,辞谢良久,乃行。其愚无知,为人所狎弄,皆此类也。  ③余尝结夏课,患客剥啄,使乙司阍。夙诫曰:“客素我,必告以他出。”乙应曰:“诺。”客至,则笑而不言,客测知其故,佯谓之曰:“若主人令谢他客,独不令谢我,亟入白若主。”乙如客言,走入白。余叱曰:“吾向与汝言谓何?”乙曰:“果尔是诳客也,我终不能诳。”余不得已,出见客,客道所以,相与大笑。乙尝拾遗金若干,执而号于市,曰:“谁失金者?亟从我取去!”黠者诳之曰:“此固吾金也。”乙即随手与金,不复问。得金者以数十钱劳之。乙大喜夸与人曰:“使吾不还金,安得此钱也。”  ④乙死时,尚不冠,发亦有数茎白者,终不知其年。先是,邻人乏仆者,多使乙,乙皆为尽力。或使乙贳物,未酬市价,死之前一日,亟从邻人索价酬所贳主,越明日死矣。 ⑤江夏生曰:“吾读道家言,谓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爇。”窃疑其言不经,及观乙事,始释也。乙非果得道者,特以其气严而愚,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物莫能戕焉。与吾游者多识乙,乙死数年,犹思之,每责余为传。因记其略,以释夫思乙者之意焉。  (取材于黄淳耀《僮乙传》) [注]结夏课:举子在夏日邀集同辈读书习文,以备秋季应试。剥啄:敲门声。贳:(shì)赊欠、赊买。爇:(ruò)燃烧。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家以千钱鬻之           鬻:买 B. 使乙司阍                司:看守 C. 若主人令谢他客          谢:道歉 D. 窃疑其言不经            经:合乎常规 曷不置吾舟而徒手行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B. 自五六以上,则能知 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或五十步而后止 得金者以数十钱劳之 乙皆为尽力 C.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挽舟者始遣乙去,辞谢良久,乃行 拉船的人才打发张乙离开,张乙向他告别并且拜谢了他很长时间,才上路。 B.乙尝拾遗金若干,执而号于市 张乙曾经捡到了路人遗失的一些钱币,他拿着这些钱币在集市上大声喊叫。 C.亟从邻人索价酬所贳主,越明日死矣[来源:学。科。网] (张乙)急忙从邻居那儿借钱归还赊给他东西的主人,过了第二天就死去了。 D.特以其气严而愚,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物莫能戕焉 只因他天性执着呆愚,行事不合乎世俗的标准,所以外物伤害不了他。 9.下列的理解和,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刻画了一个资质愚钝、行事简单,但热心善良、诚实守信的人物形象。 B. 作者备考时不愿被人打扰,让张乙对客人假称自己外出,可张乙却禁不住客人的百般请求,进去通报了主人。 C.虽然张乙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但他的所作所为让作者相信了道家所谓“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爇”的道理。[来源:学&科&网Z&X&X&K] D.文章写与作者同游之人在张乙死后数年仍想念他,要作者为其立传,体现了当时一些文人对人性中本真美的呼唤。 (二)学习目标:1、重点积累虚词“以”2、画线句子的翻译 ①龚氏世耕谷升之里,至春所公,始读书为儒。公名大器,为诸生时,即拓落有大度,人稀见其喜愠之色。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公于于然,略无几微侘傺。性舒缓,善诙谐,虽至绝粮断炊,犹晏然笑语。其发奇中,令人绝倒。或横逆之来,人大不堪者,公受之怡然,旋即忘之,不复省忆也。 ②为诸生,屡试皆高第,而连踬场屋①。凡应试者,多先榜归。公独徐徐候榜出,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失意者或藏匿避人,公独与得意人无异。岁以为常。至四十余,始举于乡。赴公车,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曰:“公即当谒《广文选》,迁一老别驾②足矣,何得同我辈上春官③乎!”公笑而谢之。如此者数四,竞笑而谢之,无忤也。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嗣后佐广西、江西、浙江、南直隶藩臬,为河南布政使。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 ③公不为苛清矫激之行,又素俭,所得禄入,自营产业之外,分给族人。居家时闻政有不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长令素重其人,悉听之。 ④公以藩长致政归,年七十余矣。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人以此荣之。公能诗,与诸子诸孙唱和,推为南平社长。一日,公之子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舟已近,公于舟中大呼曰:“何为遂弃老子耶!”登洲,即于洲上舞拳数道以示勇。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各分韵记游,公归,诗已成,即于灯下作蝇头细字书之。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 (节选自袁中道《龚春所公传》,有删改) 注释:①连踬场屋:科考接连受挫。②别驾:官职名。③春官:礼部,上春官指上礼部考试。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发奇中,令人绝倒                    绝倒:极为佩服       B.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                    易:轻视       C.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                烂:光鲜亮丽       D.俱以游倦晏起                        晏:安逸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 A.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公不为苛清矫激之行 B.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逼视之,则公也     C.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         (春所公)家境极其贫寒,(他)教书可生活还是难以为继,家徒四壁。       B.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         (春所公)阅榜后,安然地看着新晋孝廉去赴宴,又买了几本好书,然后收拾行囊。       C.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         (春所公)总是平易近人,所到之处他都被称为“龚佛”。       D.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         闲居时听到不利于百姓的政令,春所公就去官府控告邑长令,言辞很是激烈直率。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所公性情从容,为人大度,别人待他横暴无礼,他也泰然受之。       B.春所公质朴节俭,乐善好施,把所得俸禄,全部都用来接济百姓。       C.春所公工于写诗,很有才情,游罢石洲,分韵记游之诗已完成。       D.春所公年过七旬仍童心未泯,和晚辈诗词唱和,同嬉同游,其乐融融。 (三)学习目标:1、重点积累虚词“因”2、根据语境,揣摩实词的意义3、阅读延伸   ①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②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 ③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之变。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④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自鲁阳至于京洛,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羁远,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⑤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然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为言。 ⑥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                                     (取材于《魏书·王肃传》)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韵雅畅,深会帝旨    会:符合 B.不觉坐之疲淹也        淹:时间长 C.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  引:推荐 D.蒸民未阙一餐 阙:      同“缺” ,缺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因言萧氏危灭之兆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卿何为而来                  徐公何能及君也 C.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然性微轻佻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   王肃言辞敏锐,语义确当,善辩而有礼,高祖很同情他。 B.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   昨天郊野已经下了大雨,只是京城内没有下一点儿雨。 C.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   沿途有关丧葬的事情,交付王肃酌情处理,他忧心劳苦,筹划料理,超过了皇室的亲戚故旧。 D.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不久王肃被任城王上书弹劾,说王肃阴谋反叛,但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肃少年时聪明善辩,博览经史,在父亲兄弟被萧赜杀害之后,从建业投奔了魏高祖。 B.王肃深受高祖器重,在他劝高祖大干一番事业之后,高祖图谋南方的心思变得急切了。 C.高祖因为久旱不雨而停了三天的膳食,王肃等惊惶不安,也决定陪皇帝停食三天。 D.王肃在边塞尽心竭力安抚外邦,以诚相待,深得民心。他一生为官清廉,洁身自好。 10.我国史传文学秉承“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强调对历史人物应客观如实地记录,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和你读过的史传作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苏武传》等),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100 (四)学习目标:1、重点积累虚词“其”2、认知省略句 ①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阁,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②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指《后传》)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京师所在地区)狱,尽取其家书。 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③自为郎后,遂见亲近。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④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绥御之方,其涂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能为风尘,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 ⑤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⑥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  除:铲除 B.绥御之方,其涂不一      涂:通“途” C.方复求为交通            交通: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D.固奴干其车骑            干:冲撞、冒犯 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告固私改作国史者  为天下笑者,何也 B.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C.绝之未知其利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兢因此捕系固      不如因善遇之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乃驰诣阙上书,(班超)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 B.(班固)自为郎后,遂见亲近 C.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北单于)诏问群僚 D.畏宪不敢发,(种兢)心衔之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班固性情谦和,年少有才,博学多知,善写文章,受人景仰。 B.班固子继父业,潜研“前史”,虽经坎坷,终成前所著书。 C.班固富有远见,遇事能够权衡利弊,善于进谏,以理服人。 D.班固因连坐被免官,后得昭雪平反,最终因家奴连累致死狱中。 (五)学习目标:1、重点积累虚词“焉”2、学会联想和思考 ①唐邕,字道和,太原晋阳人也。其先自晋昌徙焉。邕少明敏,有材干。初直神武外兵曹,以干济见知,擢为文襄大将军督护。文襄崩,事出仓卒,文宣部分将校,镇压四方,夜中召邕支配,造次便了。帝甚重之。文襄崩,邕必陪从,专掌兵机,承受敏速。自军吏已上劳效由绪,无不谙练,占对如响。或御前简阅,邕多不执文簿,唱官名未尝谬误。七年,于羊汾堤讲武,令邕总为诸军节度。事毕,仍监宴射之礼。亲执其手,引至太后前,坐于丞相斛律金上。启太后云:“邕一人当千。”仍别赐钱采。邕非唯强济明辩,亦善揣上意,是以委任弥重。帝尝白太后云:“邕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 一日中六度赐物。又尝解所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与卿共弊。” 后谓邕云:“高德正妄说卿短,而荐主书郭敬,朕已杀之。卿劬劳既久,欲除卿作州,频敕杨遵彦求堪代卿者,如卿实不可得,所以遂停。”文宣或切责侍臣云:“观卿等,不中与唐邕作奴!”其爱遇如此。 ②后拜所护军将军,从武成幸晋阳,帝至武军驿,因醉责虞候都督范洪,将杀之。邕谏,以为若非酒行戮,族诛人无所怨;假实有大罪,因酒杀人,恐招横议。洪因得免死。邕又以军人教习田猎,依令十二月,月别三围,以为疲弊,请每月两围。帝从之。邕政颇严酷,然抑挫豪强,公事甚理。寻除中书监,仍侍中,迁尚书右仆射。 ③武平初,坐断事阿曲,为御史所劾,除名。久之,以旧恩,复除将军、开府,累迁尚书令,封晋昌王。隋开皇初,卒。 (取材于《北史·列传第四十三》)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宣部分将校,镇压四方    部分:指挥,分派 B.夜中召邕支配,造次便了    了:完结,停当 C.邕又军人教习田猎    田:田地,农田 D.武平初,坐断事阿曲    阿:偏袒,庇护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先自晋徙焉        置杯则焉胶 B.令邕总为诸军节度    为御史所劾 C.朕已杀之        久之,以旧恩,…… D.不中与唐邕作奴        失其所与,不知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自军吏已上劳效由绪,无不谙练   从军吏以上,对他们的功绩缘由,(唐邕)无不熟悉 B.启太后云:“邕一人当千。”   (文宣帝)对太后说:“唐邕一人就应当赏赐千金。” C.后拜护军将军,从武成幸晋阳。     (唐邕)后来被封为护军将军。跟随武成帝到达晋阳 D.邕政颇严酷,然抑挫豪强,公事甚理   唐邕施政颇为严酷,但敢于(压制)打击豪强,处理公事非常合理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邕聪明能干,反应敏捷,记忆力强,因而颇得器重 B.太后多次赏赐唐邕,高德正底毁唐邕,被皇帝处死 C.武成帝要处死范洪,唐邕据理力谏,范洪得以幸免 D.唐邕被几代帝王恩宠,后被封王,一直活到随朝初年 10.阅读延伸题:第I卷文言文中,唐邕两次直言进谏都得到了皇帝采纳,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结合现实,请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100 (六)学习目标:重点积累虚词“于”     ①公权字诚恳。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菩,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侍书中禁。文宗思之,迁谏议大夫。俄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肌栗,公权辞气不可夺。帝谓之曰:“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采,却授卿谏议大夫。”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学士如故。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②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板,不得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文宗夏日与学士联句,帝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公权续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帝独讽公权两句,曰:  “辞清意足,不可多得。”乃令公权题于殿壁,字方圆五寸,帝视:之叹曰:“钟、王复生,无以加焉!”     ③公权志耽书学,不能治生,为勋戚家碑板,问遗①岁时钜万,多为主藏竖②海鸥、龙安所窃。别贮酒器杯盂一笥,缄縢如故,其器皆亡。讯海鸥,乃曰:“不测其亡。”公权哂曰:“银杯羽化耳。”不复更言。所宝唯笔砚图画,自扃鐍之。性晓音律,不好奏乐。常云:“闻乐令人骄怠故也。” 注:①问遗:慰劳馈赠    ②竖:家童,童仆 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穆宗政僻            僻:荒僻       B.公权忠言匡益            匡:纠正       C.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        属:接连       D.缄縢如故            縢:绳索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我于佛寺见卿笔迹        乃令公权题于殿壁       B.此浣濯者三矣            不得公权手笔者     C.以卿言事有诤臣风采    以谏议知制诰     D.为勋戚家碑板        多为主藏竖海鸥、龙安所窃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       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       B.皆别署货贝,日此购柳书       都专门封上货币,上面注明这是购买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专款C.帝独讽公权两句         文宗只讽谏柳公权的两句诗       D.所宝唯笔观图画,自扃鐍之       他珍视的只有笔砚和书画,都亲自锁起来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柳公权为人正直敢言,趁皇帝向他请教书法时加以讽谏,穆宗因此改过。       B.柳公权书法自成一家,声名远播,达官贵人甚至外夷都热衷于求得其作品。       C.文宗喜爱柳公权的人品、文采,更欣赏他的书法造诣,叹其可与书圣媲美。       D.柳公权醉心于书法,不看重财物珍宝得失,对家奴的盗窃行为也并不深究。 (七)学习目标:1、筛选、分析、整合、概括 ①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钦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北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③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④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肆①。   ⑤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②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央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率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千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取材于《史记·叔孙通列传》)  ①肄:学习、练习 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于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及项梁之薛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C.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D.度吾所能行为之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胸   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赁当面阿谀得到信任和富贵 C.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 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士兵的队列,并竖起旗帜 D.以尊卑次起上寿   按照地位高低次序起身上前,为皇帝祝寿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⑤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初即帝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 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 C.叔孙通帮助朝迁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八)学习目标:积累虚词“为” ①回君者,邑人,于予为表兄弟。深目大鼻,繁须髯,回聪慧,耽娱乐,嗜酒入骨。家有庐舍田亩,荡尽,赤贫。善博戏,时与人赌,得钱即以市酒,邑人皆恶之。 ②予少年好嬉游,绝喜与饮,邑人以之规予曰:“予辈亦可共饮,乃与无赖人饮,何也?”予曰:“君辈乌足与饮?盖予尝见君辈饮也,当其饮时,心若有所思,目若有所注,杯虽在手,而意别有营,强为一笑,身上常若有极大事相绊,偶然一醉,勉强矜持。夫人生无事不苦,独把杯一刻,差为可乐,犹不放怀,其鄙何如?回则不然,方其欲酒之时,而酒忽至,如病得药,如猿得果。耳目一,心志专;自酒以外,更无所知,于于①焉,嬉嬉焉,语言重复,形容颠倒;笑口不收,四肢百骸,皆有喜气。与之饮,大能助人欢畅,予是以日愿与之饮也。”人又曰:“此荡子不顾家,乌足取?”予曰:“回为一身,荡去田产;君有田千顷,终日焦劳,未及四十,须鬓已白。回不顾家,君不顾身,身与家孰亲?回宜笑子,子反笑回耶?”其人无以应。 ③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饮即向人家住,不归,每十日送柴米归,至门大呼曰:“柴米在此!”即去。其妻出取,已去百步外矣。腰系一丝囊,常虚无一文。时予问回曰:“虚矣,何以为计?”回笑曰:“即至矣。”既实,予又谓曰:“未可用尽。”回又笑曰:“若不用尽,必不来。”予曰:“何以知之?”曰:“我自二十后,无立锥地,又不为商贾,然此囊随尽随有,虽邑中遭水旱,人多饥焉,而予独如故。予自知天不绝我,故不营。”予曰:“善。” ④予尝偕回及豪少年二十余人,结为酒社。大会时各置一巨瓯,较其饮最多者,推以为长。予饮较多,已大酣,恍惚见二十余人皆拜堂下。时月色正明,相携步斗②湖堤上,见大江自天际来,晶莹耀朗,波涛激岸,汹涌滂湃,相与大叫,笑声如雷。是夜,城中居民皆不得眠。 今予复以失意就食京华,所遇皆贵人,不敢过为颠狂,以取罪戾。且予近益厌繁华,喜静定,枯坐一室,将来酒皆须戒之,岂能如曩日之豪饮乎?而小弟有书来,乃云余二十少年皆散去,独回家日贫,好饮日益甚。予乃叹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取材于明·袁中道《回君传》) 注:①于于: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步斗:步行转折,形容脚步踉跄。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聪慧,耽娱乐        耽:沉溺        B.绝喜与饮            绝:特别     C.此荡子不顾家        顾:照顾     D.人不堪其忧            堪:愿意 虽邑中遭水旱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君辈乌足与饮 你们怎么配和我一同饮酒呢     B.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         回君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但是他大都在外面住     C.予自知天不绝我,故不营         我自己知道上天不会让我活不下去,所以我不去谋生     D.不敢过为颠狂,以取罪戾       我不敢过分自由随意,却因此招致罪过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同乡人对回君嗜酒如命深恶痛绝,有人劝说作者不要再同回君饮酒。       B.作者认为回君为人坦率,是性情中人,与他饮酒,感觉十分轻松舒畅。       C.回君虽然生活贫困,但对钱财的有无毫不在意,从不刻意追求金钱。       D.作者对自己当年在酒社中与豪放少年共推回君为社长一事印象很深。 (九)学习目标:重点积累虚词“之”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王适,好读者,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得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诫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②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士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平生告者,即遣使钩致。君曰:“狂予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     ③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     ④其妻上谷候高处士之女。高固奇士,自方太师,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之。得一卷书粗若文书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遂得女。                                           (取材于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奇负气                        负气:赌气 B.不肯随人后选举                选举:参加科举 C.一旦载妻子入阕乡南山不顾      一旦:忽然有一天 D.幸而听我                        幸而:希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以干诸公贵人                        乃踏门告曰 B.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士可憾        一女怜之 C.有以君平生告者                        吾以龃龉穷  D.且闻其女贤                            吾明经及第,且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见,辄诫门以绝 见过他一次,就告诫守门人不让他再进门 B.此非吾时邪 这不是一个适合我的时代啊 C.张甚,奴视法度士 嚣张得很,鄙视那些遵守法度的士人 D.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之 不要苦恼,侯翁不会怀疑别人欺骗他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王适参加招募士人的考试,在考试的时候出语惊人,最终没有考上,此后更加困窘。 B.昭义军节度卢从史听说了王适的经历,立即派人设法招致他,遭到王适的断然拒绝。 C.王适为人狂傲,没有世人采用他的意见,两次做官都发怒离职,以致发狂投江而死。 D.侯高只肯把女儿嫁给有官职的人,王适在媒妪帮助下,骗过侯高,娶到了他的女儿。 (十)学习目标:简答题的分析概括 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刘恺字伯豫,以当袭父般爵,让与弟宪,遁逃避封。久之,章和中,有司奏请绝恺国,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恺犹不出。积十余岁,至永元十年,有司复奏之,侍中贾逵因上书曰:“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逊洁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之化。前世扶阳侯韦玄成,近有陵阳侯丁鸿,并以高行洁身辞爵,未闻贬削,而皆登三事①。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和帝纳之,下诏曰:“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盖王法崇善,成人之美。其听宪嗣爵。遭事之宜,后不得以为比。”乃征恺,拜为郎,稍迁侍中。 恺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②。恺性笃古,贵处士,每有征举,必先岩穴③。论议引正,辞气高雅。旧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丧,由是内外众职并废丧礼。元初中,邓太后诏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者,不得典城选举。时有上言牧守宜同此制,诏下公卿,议者以为不便。恺独议曰:“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今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俗,尤宜尊重典礼,以身先之。而议者不寻其端,至于牧守则云不宜,是犹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④直,不可得也。”太后从之。 时征西校尉任尚以奸利被征抵罪。尚曾副大将军邓骘,骘党护之,而太尉马英、司空李郃承望骘旨,不复先请,即独解尚臧锢,恺不肯与议。后尚书案其事,二府并受谴咎,朝廷以此称之。 安帝时,诏引恺拜太尉。视事三年,以疾乞骸骨,久乃许之。岁余,卒于家。 (取材于《后汉书·刘般传》) 【注】①三事:三公之位,这里指丞相;后文提及的“公卿”即三公九卿,是朝廷高官;“二千石”“刺史”指地位较高的州郡牧守级长官;“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员。②风行:风操品行。③岩穴:即岩穴之士,指隐士。④景:通“影”,影子。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恺景仰前修  修:修长 B.后不得以为比  比:比照 C.不得典城选举  选举:选拔举用(贤能) D.以身先之    以:用,拿 8.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有司奏请绝恺国,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     有关部门上书请求撤除刘恺的封国,肃宗赞美刘恺的义行,特别优待宽容他   B.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       有关部门不肯体谅刘恺乐于为善的心理,因而依照平常的法规惩治了刘恺   C.恺性笃古,贵处士,每有征举,必先岩穴     刘恺性情纯厚古朴,推崇隐士,每逢征召举荐人才时,他一定优先推荐隐士  D.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     诏书制定长吏以下须守丧三年的法令,是为了崇尚教化、移风易俗,弘扬孝道。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贾逵上书引用孔子“礼让为国”的名言,列举韦玄成等人以高行洁身辞爵的事例,有力地驳斥了撤除刘恺封国的提议。 B.和帝认为国法的本意就在于推崇善举,助人完成美事,所以采纳贾逵建议,准许刘恺承袭其父的爵位,并任命他为郎。 C.汉旧制高级官员实行短丧制、不服三年丧,邓太后下诏长吏以下官员须服三年丧,后来经刘恺建议扩大到牧守级官员。 D.文章褒扬高行洁身的“礼让”,弘扬服三年丧的“孝道”,反映了犯法抵罪的“法治”情况,展现了当时的与一些社会风尚。   10.刘恺的“风行”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分析。(4分)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
本文档为【18个虚词文言文阅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