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二句三年得"

2017-09-01 32页 doc 71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1、"二句三年得"1、"二句三年得" 1、"二句三年得" 【主题】:实践 量变 质变 【内容】: "二句三年得"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作过一首《送无可上人》的诗,诗中有"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对这两句,贾岛非常得意,曾作过一首小诗来表明这两句诗来之不易: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意思是说,这二句诗来得不易啊~每当吟到这里时,我都激动得流泪了。如果别人再不欣赏的话,那么,我就一辈子不再写诗了。 当时韩愈非常欣赏贾岛的作品,很佩服他这种严肃而艰苦的创作精神,并赠给他一首诗: 孟郊死葬北...
1、"二句三年得"
1、"二句三年得" 1、"二句三年得" 【主题】:实践 量变 质变 【】: "二句三年得"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作过一首《送无可上人》的诗,诗中有"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对这两句,贾岛非常得意,曾作过一首小诗来表明这两句诗来之不易: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意思是说,这二句诗来得不易啊~每当吟到这里时,我都激动得流泪了。如果别人再不欣赏的话,那么,我就一辈子不再写诗了。 当时韩愈非常欣赏贾岛的作品,很佩服他这种严肃而艰苦的创作精神,并赠给他一首诗: 孟郊死葬北邱山, 日月星辰顿觉闲。 天恐文章中断绝, 再生贾岛在人间。 2、燕人学步 【主题】:形而上学 绝对肯定 照抄照搬 【来源】:《庄子》 【内容】: 燕人学步 燕国寿陵地方的人,走路摇摆蹒跚,很难看。当地有个小伙子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相当优美,就立志前去学步。 小伙子到邯郸后,果然见这里的人走路姿式都很美,于是立即就跟着学起来。谁知道,学了几天,小伙子也没有学好。他想,很可能是没有掌握要领。因此,就仔细推敲,认真研究起邯郸人的步子,连一步的动作,一摆手,一扭腰都要认真计算尺寸。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还是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样子也忘掉了。后未,当他要回燕国的时候,手足无措,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这就是成语"邯郸学步"的由来。 这个故事对那种持照搬照抄学习态度的人,是很有教育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真理,但我们在学习时,应该着重学习它的精神实质,学习革命导师们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切不要向那个燕人学习。照搬照抄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3、"自然界喜欢矛盾" 【主题】:自然界 矛盾 【内容】: "自然界喜欢矛盾" "光是什么,"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不 久,惠更斯又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由于当时牛顿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威信,"微粒说"占了上风。19世纪初,"波动说"又重新提出,并用实验有力地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当时,人们确信光是波,除了波,别的什么都不是。19世纪末,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的实验向"波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由于光波说已牢固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致使许多学者在新的实验面前踌躇不前。而爱因斯坦却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尊重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这个学说一发表,立即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一天,爱因斯坦的朋友别索问他:"光究竟是什么呢,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两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爱因斯坦听完朋友的话,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 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话是正确的。正由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论以及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其他理论,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金。 4、老子论强弱 【主题】:老子 矛盾 转化 【来源】:《说苑》 【内容】: 老子论强弱 传说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到老子那里去请教。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垂手站立在一旁。老子那时已经很老了,正在闭目静养,大概听到响动,抬起眼皮来望了望。孔子赶忙再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半晌,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了,"孔子回答,"还好。"然后,老子又合上眼皮,重新开始静养起来。孔子便立即率领学生告退出来,吩咐学生套车回家。学生们都感到很奇怪,问孔子道:"老师不是来求教的吗,怎么没有问什么问题就忙着回家呢,"孔子说:"老子指出: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了吗~" 强和弱,这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转化。这个故事就形象他了这个哲学道理。 5、塞翁失马 【主题】:塞翁失马 转化 【来源】:《淮南子》 【内容】: 塞翁失马 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古代边塞地区有一位老翁,他的一匹马无故跑出国境丢失了。别人都认为不幸,特地来安慰他,他却说:"这说不定还是福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那匹马意外地带领着国外一匹骏马跑回家来。别人都来祝贺他,他又说:"这说不定还是祸呢~"他的儿子见到新骏马,高高兴兴地牵着到村外试骑,一不小心掉下马来,把大腿骨跌断了。别人又来安慰他,他还说:"这说不定还是福呢~"果然,过了一年,朝廷发动了战争,凡年轻人都被招去打仗,只因他儿子是跛子,没有被征去。 这个古老的故事,朴素他说明了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一些看起来是"祸"的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福"的,看问题不要绝对化了。 6、"吹落黄花满地金" 【主题】: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内容】: "吹落黄花满地金" 宋朝,有一个大文学家苏东坡,是翰林院的学士,人们都称他"苏学士"。 有一天,他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没有在家。他见王安石的书桌上有一首咏菊的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心里想道:这不是胡言乱语吗,"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敢与秋露鏖战,是能耐寒的。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大错特错,于是他诗兴大发,不能自持,便提笔做墨,续诗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对于苏东坡这种自以为是的作风,很不满意。他为了让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便把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重九天气,连日大风。一天,风息后,苏东坡邀请了他的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叶,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恍然悔悟到自己错了。 这个有趣的故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办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千万不能搞经验主义。苏东坡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不能不犯错误。 7、光的本性之争 【主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统一 【内容】: 光的本性之争 关于光的本性问题,在历史上争论了几百年。开始时,牛顿一派为了把"波动说"压下去,就极力宣传牛顿的"微粒说",由于采用了以势压人的办法,终于把主张"波动说"的人压了下去。结果使18世纪的光学很少有什么进展。但真理是压不下去的。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干涉实验,又重新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他声称:"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科学的进步。"杨氏的实验重新引起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论战。光的"微粒说"的拥护者法国人马吕斯用光的偏振实验来证明光不是纵波;光的"波动说"的拥护者用横波的理论代替了纵波的假说,在争论中占了上风。特别是斐索和付科的实验,为"波动说"战胜"微粒说"取得稳固的地位,提供了基本的证据。他们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光在各种不同媒质中的速度,表明光在水中比空气中走得慢,而且其比值等于水和空气的折射率之比,这个实验结果同"波动说"的预言一致,同"微粒说"的预言矛盾。后来,麦克斯韦又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更使"波动说"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至此。"波动说"冲垮了牛顿的权威,似乎获得了全胜。 但又是实践引出了理论的风波,推动了科学理论的发展。1887年,光电感应的实验使"波动说"遇到了困难,它不能对实验做出圆满的解释。于是新的"粒子说"又抬头了。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说",指出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X光射线实验等,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实践证明,光量子理论以及稍后建立的量子电动力学,把早先对光的两种学说在 更高一级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上统一起来,比较好地揭示了光的本质。从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可以看出,任何科学理论是不是真理,不能靠某个权威的论断,而只能靠实践的证明。 8、盲人摸象 【主题】:片面性 形而上学 感觉 【来源】:《涅槃经》 【内容】: 盲人摸象 有一位国王命令大臣说:"你牵一只大象来,让盲人们辨别一下。" 不一会儿,大象被牵上来了,这时,各位盲人便用手触摸大象。然后,国王便把摸象的盲人一个个叫过来,问:"大象跟什么东西类似," 摸到象牙的盲人说:"象的形状有点像萝卜根。" 摸到耳朵的盲人说:"象的形状像只大簸箕。" 摸到脑壳的盲人说:"象的形状像块大石头。" 摸到鼻子的盲人说:"大象有点像根圆形的木棍。" 摸到脚的盲人说:"我感觉像一只石臼。" 摸到象背的盲人说:"我看有点像一张大软床。" 摸到大象肚子的盲人说:"我感觉像一只大坛子。"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我说像一根粗绳子。" 国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你们说的都是大象的局部,合起来才是大象的全部。" 于是,国王让盲人们把大象的各个部位全摸了一遍。 9、黔驴之技 【主题】:现象 假象 黔驴技穷 【来源】:《柳河东集》 【内容】: 黔驴之技 贵州西部是没有驴子的,有那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运到贵州,但什么用处也没有,只好放在山下闲着。 山中有一只老虎,这天出来觅食,猛然间看见又高又大的驴,以为是尊天神下界呢,急忙躲到林子里偷看着这个庞然大物。 后来,见驴子没有什么大动作,就慢慢走出来,一点点靠近,但心里仍然害怕,不知这只驴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一天,老虎正想接近驴的时候,驴子突然大叫了起来,声音相当响亮,老虎一时不知是怎么回事,受惊逃跑了,它以为驴子要吃掉它,害怕得要命。 过了一会儿,驴子不叫了,老虎便停了下来,忍不住又回来看驴子,发现驴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后来,就熟悉了驴子的叫声,而且也敢在驴子的前后左右转了。但它还是不敢上前同驴子较量一番。老虎一点点走近驴子,而且开始跟驴子闹着玩,用虎掌拍打驴子的屁股,驴子忍不住大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这下高兴了,知道了驴子也就是有这点小本事,一点也不怕驴子了。于是,狂啸一声,腾空而起,它先咬断了驴子的喉咙,然后吃光了驴肉,大摇大摆回山里去了。 10、生命起源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主题】:生命 必然性 偶然性 【内容】: 生命起源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生命的起源必须是蛋白质和核酸两者均有,而且均须有活性。作为蛋白质主要是指酶的催化作用,作为核酸则须含有遗传信息,它既能作为样板复制自己,又能作为样板产生出蛋白质,特别是酶。有了蛋白质,遗传信息才能有作为。可以设想,最早产生出来的蛋白质,其中有些是酶,有活性。可是它不能复制自己,这种活性还不是生命过程。最早产生出来的核酸,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具有遗传信息,复制自己并指导产生出蛋白质,生命过程还是不能出现。也可能蛋白质和核酸在原始海洋里,在其它一些条件的作用下,偶然发生一些暂时性的新陈代谢的化学变化,可以暂时出现生命现象,即能长大、分裂、繁殖,形成一种不稳定的物质体系。但是,偶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必然,偶然又是必然的交叉点,核酸分子在环境的影响下可以发生突变。在生命起源悠长的时间里,在亿万次的突变中,总会有一些对生存有利的基因的联合得到保存和发展。于是蛋白和核酸就发生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逐渐产生出比较稳定的新的矛盾关系,从而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物质体系。当出现了这些基本条件,通过化学进化的途径,按照自然的规律,地球上的生命进化、生命世界就开始产生了。 11、小儿辩日 【主题】:本质 现象 假象 【来源】:《列子》 【内容】: 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去游历,路上看见两个小孩子正在辩论,于是,他便走上前去,问两个孩子在争吵什么,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们近,到中午的时候就远了。" 另一个小孩子说:"我以为太阳刚出来时远,而中午时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象车上的伞,到了中午,就象个盘子那么大了,这不说明越远越小,越近越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出来时是凉凉爽爽的,等到了中午就热得烫手,这不是说明近的热耐远的凉吗," 孔子听了孩子各自讲的道理,还真的判断不出他们谁说得对。 两个小孩子笑了起来,说:"都说你老先生知识渊博,看来,你的知识也有限呐~" 12、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 【主题】:形式 内容 【内容】: 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 一心一意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家,往往不在穿着打扮上花很多功夫,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 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爱因斯坦还是无名之辈的时候,有一次,在美国纽约街上碰到一个熟人,那人见他衣着 寒伧,便问他: "你怎么穿得这样破旧," 爱因斯但笑笑回答: "反正这里也没有人认识我。" 几年后,爱因斯坦成了科学界的"大明星",有一天,在纽约街上又碰到那个熟人。那人一见即惊讶地问: "你怎么如今还是穿得如此破旧," 爱因斯但仍然笑笑回答: "反正这里的人都已识识我了。" 13、唇亡齿寒 【主题】:唇亡齿寒 联系 【来源】:《韩非子》 【内容】: 唇亡齿寒 晋献公把一块垂棘出产的美玉送给了虞国的国君,目的是向虞国借一条路去攻打虢国。 虞国大夫宫之奇听到消息后,规劝虞国国君说:"这事千万不能答应,因为虞国和虢国就好象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怎么能保得住,虞、虢两国应该永远相互救援,这不是讲什么恩德,而是相互间的利益决定的,今天我们借给晋国道路把虢国打败了,明天,晋国就会吞掉我们虞国。" 尽管宫之奇把道理说得非常明白,但虞国的国君就是听不进去,最后,他还是接受了晋国的美玉,同意了借路给晋国。 晋国很快就攻取了虢国,之后,回师途中又把虞国吞掉了。 14、肉食者之"智" 【主题】:原因 结果 【来源】:《艾子杂说》 【内容】: 肉食者之"智" 齐国有两个闲汉碰在一起。某甲叹口气说:"我们同那些公卿大夫都一样是父母生养,为什么他们那样聪明,而我们这样愚蠢呢," 某乙说:"这个问题很简单,他们天天吃肉,所以聪明;我们天天往肚皮里填些粗粮,哪里会聪明呢," 某甲高兴地说:"这个好办,我刚巧有几吊钱,买些猪肉试试看。" 几天以后,两个闲汉又碰在一起,大有感触地说:"果然如此,吃了几天猪肉,我的脑袋聪明多啦,随便碰到什么事情,都能对付,不仅有智慧,还能悟出它的道理来。" "比如说",某甲自夸道:"人的脚掌为什么向前伸呢,以前我总想不通,现在可明白了,那是怕被后面的人踩住呀~" "这个道理还不深奥",某乙得意地说:"为什么人的鼻孔都朝下呢,我告诉你吧,那是怕下雨的时候,水灌进去。" 这件事后来被学者艾子听到了,他感慨地说:"我看啊,那些天天鱼肉、享受富贵的人,他们的智力也同这两个差不多。" 第四部分 1、"请鸭嘴兽原谅" 【主题】:恩格斯 实事求是 教条 【内容】: "请鸭嘴兽原谅" 恩格斯在1895年给康?施密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1843年我在曼彻斯特看见过鸭嘴兽的蛋,并且傲慢无知地嘲笑过哺乳动物会下蛋这种愚蠢之见,而现在这却被证实了~因此,但愿您对价值概念不要做我事后不得不请求鸭嘴兽原谅的那种事情吧~"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鸭嘴兽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卵生。通常每次产二卵,由雌兽伏在卵上孵化,这种动物有乳腺,无乳头,幼兽从雌兽腹面濡湿的毛上舐食乳汁。按过去教科书上的概念,哺乳动物应该是胎生,不会下蛋,恩格斯一度也拘泥于这种认识,盲目地相信了教科书。后来,当他弄清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之后,就写了上面一封信,告诉施密特,他也曾经迷信过书本,希望施密特不要再做那种蠢事。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象恩格斯这样的伟大人物,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得那样准确无误,重要的是当认识到错误后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并迅速地纠正错误。在这一点上,恩格斯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2、王安石写《伤仲永》 【主题】:实践 王安石 天才 【内容】: 王安石写《伤仲永》 宋时,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文章。他说,当时江西金溪县有个叫做方仲永的儿童,五岁时就会写诗,人们都称赞他,并且以宾客之礼款待他的父亲,还送他钱。方仲永的父亲觉得这倒不错,每天只是带着孩子去做客,受人招待,而不让他学习。后来,当方仲永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王安石曾见过他,并且看了他当时所做的诗,觉得远不如过去所听到的那样好。又过了七年,王安石因事路过金溪,又向人打听起方仲永来,这时,大家;说他已经"泯然众人矣~"由此,王安石写了《伤仲永》一文,发表了一通感想。他做出结论说:天资比普通人好,若不努力学习,结果还和普通人一样。若是天资不如别人而又不努力学习,就连普通人也不如了。王安石的这个结论,不是没有道理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不承认所谓"生而知之"或"天才"的。人的才智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实践。如果离开实践,离开主观努力,天资再聪明的人也是会落后的。 3、井底之蛙 【主题】:实践 经验 认识 【来源】:《庄子》 【内容】: 井底之蛙 一口枯井了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出来玩耍,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鳖。 青蛙就对海鳖跨口说:"您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越一阵;玩累了,就回到井里休息一会,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身子泡在水里;或者在柔软的泥地里玩一会儿,也很舒适。那些蟛蜞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唯一的主人,在这里十分自由自在。请您到井里来参观一下好吗," 那海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被井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才站住脚,然后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低见过大海吗,海的宽阔,哪止千万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没涨了多少;后来,八年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生活在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低见的世面矿小了。" 井蛙听了海鳖的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4、"海王星"的发现与理论指导 【主题】:理论的能动作用 【内容】: "海王星"的发现与理论指导 1781年发现天王星后,人们注意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不符。于是有人怀疑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的结果。当时虽有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工作。只有一位年方23岁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敢于承担这项任务。他利用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反过来推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843年10月21日把计算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可惜艾利的保守思想非常严重,他不相信"小人物"的工作,把它扔到一边,置之不理,两年以后,幸亏法国也有一位青年勒维烈从事这项工作,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告诉柏林天文台助理员加勒,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预言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天公斗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这一伟大胜利使那些最顽固的保守派也不得不相信日心说和万有引力定律。 海王星的发现,说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取得重大成就。 5、侍女妙对 【主题】:理论 实践 认识 【内容】: 侍女妙对 清朝初年有个宰相叫张英。一次,他穿上便服到乡间私访。这时农民们正在用稻草捆秧,闲谈之间,农民要张英对对子。农民出的上联是: 稻草捆秧父抱子, 张英站在田头想了许久,半天对不出下联。 张英回家后和夫人谈起此事。正巧,他们的谈话被一位侍女听见了,她不由得笑了起来。张英问她笑什么,她答道:"这有什么难对的,下联是: 竹篮装笋母怀儿。" 张英一听,觉得她对得工整巧妙,连连称赞。 一个侍女如何能对得这样巧妙呢,原来,这位侍女是贫苦人家的孩子,灾荒年被卖做女婢的。她小时候在家乡提竹篮挖笋,感受很深,所以,一听到上联立即说出下联。 这件事再次说明:实践出真知。 6、探索微观世界的"眼睛" ――高能加速器 ――高能加速器 【主题】:感觉 感性认识 【内容】: 探索微观世界的"眼睛" ――高能加速器 最初,人们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后来又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40年代后,由于陆续发明了高能加速器及新型观测仪器,人们能观测到更多的新奇现象,从而认识到有更多种基本粒子存在。这些基本粒子除从太空射来的宇宙线中观测到的外,大部分是在加速器上产生的。这些粒子可划分为轻子、介子、重子三大类,后两类又统称强子。 50年代以来,由于加速器能量及探测器效率都不断提高,人们又发现强子也有其内部结构。按照60年代基本粒子特征分类所作理论预言,强子也看作由三种更基本的粒子——夸克或层子所组成,即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1970年人们又发现这三种夸克还不足以全面解释轻子和强子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出有第四种所谓魅夸克(或叫粲夸克)存在。进入70年代后,加速器能量己从几十京电子伏特步入几百京电子伏特。前几年,人们在用质子轰击原子核的实验中,又发现了一种叫 1974年丁肇中等人发现的j粒子的三倍。j 肆恕? 7、皇帝吐"白兔"的故事 【主题】:认识 间接经验 【内容】: 皇帝吐"白兔"的故事 有个民间故事说,一天,某皇帝外出狩猎,他在车马劳累之中呛了一口风,咳嗽了一阵子,吐了一口痰。恰巧,这口痰就吐在一块麻布片上,随从侍卫一看慌了神。哎哟,不好了,皇帝老爷痰里带了一根毛~随猎的大官们回到府邸,郑重地对家人说,皇上今日欠安,吐了一团毛。紧跟着,家人们又向四邻传播这个不幸的消息,说皇上吐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没隔多久,消息就在京城传开了,不过这时,人们传说的又不是"毛茸茸的东西",而是说皇帝今日吐出一只会跑的白兔。 这个故事未免有些夸张。可是,对那种善于"附加外来成份"人的讽刺,却是淋漓尽致。本来,客观事物原来是什么样子,认识就应该是什么样子,一是一,二是二,钉是钉,铆是铆,不得外加事物本来所没有的东西。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任何事情的感性认识必须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来,而且容易闹出笑话。上面这个故事提示人们:切不要根据自己一星半点的感性认识就忙着下结论,更不能把感性认识无限制地夸大,否则还要闹出"皇帝吐白兔"这样的笑话~ 8、秀才忌食 【主题】:本本主义 教条主义 【内容】: 秀才忌食 古时候,有个姓凡的秀才,整天捧本书摇头晃脑,哼哼唧唧的,可是书里讲的是啥意思,常常还是一锅粥。 有一天,他读到一本闲书,上面描写某某将军"虎背熊腰"、"燕颔虎颈",将军夫人又是"桃腮杏眼"、"杨柳细腰"。他想来想去感到不对味:虎背怎么长在人身上,杏子似的眼睛又有什么好看,禁不住大骂一声:"胡编"。顺手就将那本书摔到桌子上,不料,那本书恰好把另一本书撞到地下,秀才拾起一看,却是本中药书,于是便躺在床上翻读起来。这一看可不要紧,许多新鲜事叫他茅塞顿开。书中在"猪肝"二字下说:"疗肝虚浮肿",在"猪肺"二字下说:"疗肺虚咳嗽";在"猪舌"二字下说:"令人能食"。呀,原来这吃食物跟身体的某个器官还真有关系哪,从此,他吃饭的忌讳便多了起来。有一次,仆人给他送来诸肉包子,他说:"你叫我长个诸嘴怎么的,"仆人给他换来涮羊肉,他把眼一翻:"你要叫我长只羊角怎么着,"仆人给他端来平日爱吃的烧狗肉,他又大骂:"你嫌我没长出狗爪子怎么着,"仆人没办法只好告诉秀才的母亲。老太太以为儿子病了,给秀才带来一盘水果,她刚将一只金黄色的香蕉送到儿子的嘴边,秀才却突然大叫道:"你还嫌我不够面黄饥瘦吗," 就这样,凡秀才一天天瘦下去。据说临死前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娘,粮食也是吃不得的,当心长成玉米脑袋豇豆腰~" 9、比萨斜塔试验 【主题】:真理的客观性 实践 解放思想 【内容】: 比萨斜塔试验 传说:1589年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城的斜塔下,人影浮动,议论纷纷。只见年轻的科学家伽利略带了两个铁球,健步登上了五十多米高的斜塔,这是做什么呢,这是在进行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较量~原来,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一千多年来,在书本里,在课堂上,一直把这个说法当成不可更改的真理来讲述,没有人敢去怀疑它。可是二十多岁的伽利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大胆地向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说法提出了怀疑。他想,同样是一磅重的东西,自然以同样的速度下落;如果把十个一磅重的东西捆在一起,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下落的速度就应该比原来快九倍。然而,这是可能的吗,于是,他决定亲自做实验来辨别亚里士多德这个理论的对错。大家望着伽利略的身影,有的沉思,有的嘲笑。嘲笑者大声他说:"他一定是疯了,让他去胡闹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还会错吗,"这时,伽利略到了塔顶。只见他两手各拿一个铁球,两个铁球大小一样,重量不等,一个是十磅重的实心球,一个是一磅重的空心球。伽利略高声喊道:"大家注意,铁球落下去了。"他把两手同时张开。大家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同时落到了地面上。实验的结果无情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有力地证明了伽利略所发现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真空中不同重量的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 这个科学史上的传说告诉我们,地位、权力、威望以及多数人的承认,都不是判定人的认识正确与否的尺度,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牛津大论战 【主题】:达尔文 真理 进化论 【内容】: 牛津大论战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发表后,科学与宗教的斗争异常的激烈。由赫胥黎为首的进化论的拥护者和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的宗教势力,在牛津大学进行了一场大沦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 这是1860年6月的一天,牛津大学的讲演厅里座无虚席,威尔伯福斯气势汹汹地首先质问赫胥黎:"你是从猿祖父还是从猿祖母那一方面出来的," 这句刻毒而俏皮的话音刚一落,坐在会场前面,呐喊助威的教徒们就嚷嚷起来。那些被主教老婆拖来看热闹的太太、小姐们也如疯似狂地挥动着白手帕呐喊助威。这时,赫胥黎并没有被这气势所吓倒,他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大声反击说: "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的祖先是猴子而感到羞耻,与真理背道而驰才是真正的羞耻。只有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而又一心要靠祖先牌头的人,才以祖先野蛮而感到羞耻。" 赫胥黎刚说完,会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时不少学者纷纷站起来讲话,宣传进化论。当年贝格尔号舰的船长也站起来说: "我们在航行中看到的无数事实可以证明'上帝造人说'的谬误,我们和达尔文在船上就批判过《创世记》。" 由于站在进化论一边的人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天主教徒布留斯特夫人当场就昏了过去,还有一个牧师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气急败坏地忙问牧师:"现在都说人是猴子变来的,是真的吗," 牧师不得不吞吞吐吐地答道:"是这样。" 这位妻子一听,十分沮丧他说:"我的上帝呀,但愿这不是在我们国家里,至少不是在我们这个城市里。" 由于牛津大辩论,进化论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阐述进化论的著作陆续出版。真理在斗争中愈辩愈明。 11、第谷、刻卜勒和行星三定律 【主题】:行星三定律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量变 质变 【内容】: 第谷、刻卜勒和行星三定律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三十年的时间精细地观察行星的位置,做了详尽的记录,还把古代流传下来的星表上的错误一一纠正,积累了大量既丰富又可靠的感性材料。可惜由于缺乏理论思维,他始终没有能从这些材料中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却错误地认为行星围绕太阳转,太阳又绕地球转。后来第谷的助手刻卜勒,对第谷积累的感性材料进行了艰苦地连贯起来的思索和认真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假设。起初,他假设太阳绕地球转,所得的结果误差很大,与观察资料不符。后来改用"日心说",假设火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计算的结果仍不理想。于是,他大胆地假设"火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结果与观察资料相符。就这样,前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经历了多次尝试和失败,运用了一系列的推理和计算,终于从第谷积累的感性材料中引出行星三大定律,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这一事实说明,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固然不能凭空产生科学的理论,但是单纯的感性材料的积累,也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科学理论。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提出,就是对于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 12、对牛弹琴 【主题】:客体 对象 【来源】:《牟子》 【内容】: 对牛弹琴 大演奏家公明仪为牛弹奏了一支很高雅的琴曲,牛照样趴在地上吃草。 公明仪一连彈奏了好几支高雅的曲子,牛仍然无动于衷。 公明仪猜想到了很可能是牛听不懂他弹的曲子。 于是,公明仪又改弹蚊虫和牛虻的嗡嗡声,弹奏小牛犊离开母牛的哀鸣之声,那只牛才从草地上站立起来,它摇着尾巴,竖着耳朵,踏着小碎步,认真听起来了。 13、狂泉 【主题】:真理 谬误 【来源】:《宋书》 【内容】: 狂泉 过去有一个国家,国中有一眼泉水,被称为"狂泉"。这个国家里的人饮了这个泉里的水,没有不发狂的,唯独国王他每天喝的水是从凿的井水里提出来的,所以,只有他一个人不发狂。但国内的人全发狂了,他们就反过来认为不狂的国王发狂。于是,大家在一起商量,一同努力捉住国王,治他的狂病,用艾火烧,用针灸,又灌药,各种手段全用上了,但国王仍没有"狂"起来。众人们不甘心,就用这几种办法反复折腾国王,最后,国王实在是遭不起这份罪了,不得已来到狂泉的边上,舀水喝了。喝完,国王便发狂了。国内上下,君臣大小,都狂成了一个模样,大家都高兴了。 14、黄公 【主题】:假象 错觉 【来源】:《尹文子》 【内容】: 黄公 齐国有个叫黄公的人,为人处事大谦虚了。黄公有两个女儿,都非常漂亮,正因为两个女儿长得美,黄公逢人便说他的两个女儿都是丑八怪。当时的女孩是足不出户的,大家不知底细,也就都跟着传说黄公有两个极丑极丑的女儿,这样,黄公的两个女儿过了结婚的年龄,但全国都没有来求婚的。 卫国有个光棍汉,不信别人的传言,主动上门求婚,很快就把黄公的大女儿娶回家去,这时才发现,黄公的女儿不但不丑陋,而且出奇的美丽,他逢人便说:"黄公这个人太好谦虚了,所以才总贬自己的女儿长得不美,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消息传出,一些未婚的小伙子都争抢着去黄公家求婚,并且送上贵重的聘金,后来有一位小伙子跟黄公的二女儿成了亲,大家这才知道二女儿也是倾城倾国的美人儿。 15、画牛 【主题】:感性认识 实践 【来源】:《东坡全集》 【内容】: 画牛 四川有一位杜处士,非常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少说也有百多件。在杜处士的藏画中,有一幅是画家戴嵩画的牛,他最喜欢这幅画,就用绵缝成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杜处士把他的书画拿出来晒太阳,这时,有一位牧童看见了,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掌大笑说:"这张画的是斗牛啊,太可笑了~两牛相斗时,力量都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之间,可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大错特错了~" 杜处士听了,觉得这牧童说得有道理。 还是古语说得对:"种田的事应该去问农夫,织布的事可以问女佣,这个道理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 第五部分 1、孟母迁居的故事 【主题】:地理环境 孟子 【内容】: 孟母迁居的故事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孟柯,小时候曾受到母亲的严格教育。传说,他小的时候,家离一块墓地不远。孟子时常到坟墓间,学挖坑埋死人做游戏。孟母看了,心想,住在这里对教育孩子很不利,便把家迁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住。这地方靠近集市,孟子成天在街上窜来窜去,学着生意人的样子大声叫卖。孟母看见了,感到住在这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没有好处,便再一次迂居。这回搬到一个学校边居住,孟子便向学校里的学生学习"揖让进退"的文明礼貌。孟母看了非常高兴,说:"这里才真是教子成材的好地方~"于是便定居下来。 这虽然是个故事,但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环境对人有好的影响,不好的环境对人则有不好的影响。 2、美的趣谈 【主题】:美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内容】: 美的趣谈 人们的审美观念是由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非洲有些部落以为拔掉上门牙或挫短上门牙是美的,因为前者使他们和反刍动物相象,后者使他们和食肉的野兽相象。还有些部落的妇女为了追求美丽,在自己的上嘴唇上钻一个孔,穿上一个金属的或竹制的大环子。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唐朝初年,由于崇尚武功,封建统治者把长得健壮丰满当作美女的标志;而到了五代十国的后唐,由于封建阶级日趋没落,整天沉缅于酒色歌舞,因而逐渐把缠裹小足、轻盈瘦削、弱不禁风当作美人。 3、逐日英雄夸父 【主题】:社会意识 神话 夸父逐日 【内容】: 逐日英雄夸父 "夸父逐日"是中国古老的神话。它体现出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 身材高大的夸父,立下宏愿,决心去追太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夸父耳朵上挂两条黄蛇,手里也握着两条黄蛇,随身还携带着一根手杖。一天,太阳升起了,他迈开大步追去,一直追到禺谷。传说禺谷是太阳休息的地方。太阳西落到这里洗浴后,就在巨大无比的若木上休息,到第二天再升起来。这时只见一团巨大红亮的火球就在眼前,夸父已进入太阳的光轮,完全处在光明的包围中了。当他正在庆幸自己的胜利时,他感到极度口渴。于是他伏下身子,大口大口地喝黄河、渭水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里的水喝干了,可还是口渴难忍。他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的水,大泽是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可是夸父还没有达到目的地,就死了,像一座大山一样倒了下来。手杖丢落的地方,出现了一片枝叶繁茂、鲜果累累的桃林。 传说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的灵宝县东南,有一座夸父山,是夸父留在人间的遗迹,山的北面,有一座好几百里宽的桃树林。还传说湖南也有一座夸父山,上面还有夸父架锅的三块巨石。 4、出身贫寒的齐白石 【主题】:齐白石 群众史观 【内容】: 出身贫寒的齐白石 本世纪2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画界名流组织了一个国画展览会,展览大厅显要处挂满名家画轴,琳琅满目。而在一个灰暗暗的角落里,挂着一幅立轴小图,上面签着齐白石的名字。那画上是一对小虾,虾体透明得像潜在水中,长须好像在晃动,十分生动逼真,富有趣味。但是,同四壁挂满的京派正宗名家作品相比,价钱十分悬殊,他人的作品数百元到几千元,而齐白石的作品标价仅仅八元。不少人已经习惯了以价钱论价值,见虾图只有八元,往往露出不屑的神情,挥手而去了。 这一天,北平国立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也来看展览,当他看到齐白石的虾图后,眼前为之一亮,欣喜异常。于是在画轴下面别了一张红纸条,纸条上写"徐悲鸿院长定"。众人见赫赫有名的美术大师徐悲鸿定了齐白石的画,大为惊奇。从此,齐白石一举成名。 这就是发生在后来成为中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家齐白石身上的一件事。这件事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齐白石一生作了不少画,尤其是他画的虾蜚声画坛,成为现代国画师的高手。然而,齐白石出身在湖南湘潭的一个贫农家庭里,他砍过柴,放过牛,种过地。从一个贫苦农民变为著名画家,齐白石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5、科学是生产力 【主题】:科学 生产力 【内容】: 科学是生产力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经济惊人发展的几个时期,都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有关。以18世纪工作母机的出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从1820年--18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9倍,年平均增长率曾达到4.7%。世界贸易总值增长9.5倍以上。19世纪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93年-191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144%,年平均增长率为4.6%。世界贸易增长了121%,年平均增长率为4.1%。20世纪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反应堆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8--1976年,资本主义世界业生产增长3倍以上,年平均增长率达6.6%。世界出口贸易量增加6.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6.6%。 6、是什么力量把陈胜、吴广推向领袖地位, 【主题】:陈胜 吴广 群众史观 【内容】: 是什么力量把陈胜、吴广推向领袖地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农民被秦朝征调往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屯守,陈胜、吴广是小队长。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西南)遇上大雨,耽误了报到期限。秦朝法律规定,误期就要杀头。于是陈胜、吴广杀死押送他们的官长,揭竿而起,发动了起义。没过多久,就形成了数十万人的声势浩大的人民革命,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秦王朝的最后灭亡,首功是陈胜起义。陈胜、吴广本来是种地的贫苦农民,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是阶级斗争把他们推上了领袖地位。当时秦王朝对人民的残酷统治,人民早已忍受不下去了,阶级斗争已到了一触即发之势。陈胜起义代表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他们一带头造反,人民纷纷响应。当时的革命形势要求有自己的领袖人物,如果没有陈胜、吴广,也必然会有别人被推上领袖地位。假如没有人民大革命的形势,陈胜起义便不能成功,陈胜、吴广也仍然是普通农民,而不会成为杰出的领袖人物。正如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7、黄羊举贤 【主题】:正直 实事求是 【来源】:《吕氏春秋》 【内容】: 黄羊举贤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谁可以当任这个职务呢," 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去当。" 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君问的是谁可以去当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称赞说:"好~"于是任命解狐为南阳县的县令,果然非常称职,老百姓都很称赞。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京城里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呢," 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 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军尉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说:"好~"于是又任命祁午为军尉,果然也很称职,大家都赞扬他。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祁黄羊讲的这些话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敌,推举家人 不回避儿子。像祁黄这样的人,可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8、猿是怎样变成人的, 【主题】:猿 人 劳动 【内容】: 猿是怎样变成人的, 人类是从直立猿人进化而来的。大约一千多万年以前,古猿从原先的树居生活逐渐改为地面生活,慢慢确定了直立行走的姿势。从此,古猿的前肢就不再单纯用来行走和进食,而且还能从事其他活动,可以握取石块、枝条或动物的骨骼来防御敌人、获取食物。以后逐渐地从偶然使用工具发展到经常使用工具;这时的"劳动"虽然还是动物式的本能的活动,但却已经包含着人类生产劳动的萌芽。后来,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又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学会制造工具,猿人从此开始了真正的人的劳动。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猿的前肢逐渐变成人的手;无音节的喊叫逐渐变成音节清晰的语言;较为简单的猿脑逐渐变成发达而又完善的人脑;模糊的感觉逐渐变成清楚的意识,从而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 9、爱钱亡命 【主题】:度 人生观 价值观 【来源】:《柳河东集》 【内容】: 爱钱亡命 永州的老百姓都善于游泳,有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位老百姓乘小船横渡湘水。小船驶到河中间,忽然小船坏了,他们只好下船游水过河。 其中有一个显然也尽力划水但就是游不快,他的同伴问道:"咱们几个你的游泳水平最高,你今天怎么还落后了呢," 他回答说:"我腰中带着一千铜钱,太重了,所以游不起来。" 同伴说:"那你为什么不把钱丢掉呢," 那人不回答,只是摇摇头。 又过了一会儿,那人已精疲力尽了。已经游到岸上的同伴站在岸上向他大声呼唤:"你太蠢了~你太财迷心窍了~人都快活不成了,要钱有什么用," 那人又摇头,不一会儿,就被洪水淹死了。 10、穷富二僧 【主题】:勤奋 价值 【来源】:《白鹤堂诗文集》 【内容】: 穷富二僧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 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一趟,你说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拿一只装水的瓶子,一个饭钵就行了。" 富和尚说:"我这些年来就想买一只船到南海去,可一直没有去成,你什么了没有,怎么去得成南海呢," 穷和尚说:"心诚则灵,你听我的好消息吧~" 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他把整个经历都对富和尚讲了,富和尚满面惭愧。 11、人类历史有多久, 【主题】:人类历史 唯物史观 【内容】: 人类历史有多久, 世界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是1891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发现的爪哇猿人,距今60--80万年。爪哇猿人同1927年在我国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一度被世界公认为"最早"的人类。当时人们认为,人类历史不超过数十万年,最早出现人类的是亚洲。1981年秋在山东沂源县发现的沂源猿人,与北京猿人属同一时代。据此,可以把沂源猿人列入最早人类之列。然而,这一人类最早起源之说,为我国两起考古发现所推翻。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陕西蓝田和云南元谋发现猿人化石。蓝田猿人至今100万年,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近二、三十年来,考古学家在非洲大陆发现了许多猿人化石,使我们关于人类历史有了新的认识。1959年在坦桑尼亚发现一个几乎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和劳动工具,测定年代距今175万年。1972年在肯尼亚发现的猿人头骨、腿骨化石和石器,测定年代为距今260万年。1973年有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猿人化石,距今约300万年或300万年以前。由此看来,人类历史不是80万年,也不是170万年,而是300多万年。 12、黑尔巴人的共产习惯 【主题】:原始共产主义 原始社会 【内容】: 黑尔巴人的共产习惯 在近代的澳大利亚黑尔巴人中,人们曾看到这种现象:自清早起,男女老幼都外出寻找食物,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都带着获得的野兽等食物,到附近的洞穴里去烧。长者将极其有限的食物分给大家吃。吃完后,大家又去寻找食物。人们还在澳大利亚黑巴尔人中看到,有一天,一个猎人打死了七只袋鼠。这个猎人只分得最后一只袋鼠的一小部分,剩下的那些袋鼠,则交集体平均分配。 13、庄子鼓盆 【主题】:庄子 生死观 【来源】:《庄子》 【内容】: 庄子鼓盆 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学生、朋友前来吊丧,惠子了赶来了。这时,来吊丧的人看见庄子蓬头赤足坐在棺材上拼命地敲着一只破瓦盆,一边敲打还一边唱着歌。 惠子见了,有点不理解,对庄子说:"你妻子一直跟你住在一起,又给你生儿育女,现在老死了,你不哭倒也罢了,为什么还敲着破瓦盆唱歌呢,你这样做不是太过份了吗," 庄子跳下棺材说:"你说错了,妻子刚死的时候,你们悲伤,我比你们还悲伤,后来我 认真地想了想,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本来就没有生命,非但没有生命,而且连形状也没有;再仔细追究,非但没形状,而且连气也没有。" 惠子接过话说:"我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庄子接着说:"道理很简单,人原来不过混杂在混沌迷茫之中,慢慢产生了气,气又聚成了人形,人形又变成了生命。现在人死了,只不过是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罢了,这就同春夏秋冬循环是一样的。现在我妻子不过是安寝于天地之间,我要是在旁边嚎啕大哭,那就是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了,所以,我才不哭呀~" 14、三十多斤的脚圈 【主题】:美 社会意识 反映 【内容】: 三十多斤的脚圈 人的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美洲许多种族的妇女曾经有在手脚上带铁圈的习惯,富裕人家的妇女所带的甚至重达30多斤。这是因为当时铁是贵金属,铁的多少标志了人们的富裕程度,而这又在意识形态上反映为美的观念。这和我国封建社会以妇女的"三寸金莲"为美一样。五四时代为小脚礼赞的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现今又能找到几个呢? 15、炼石补天的女娲 【主题】:女娲补天 社会意识 神话 【内容】: 炼石补天的女娲 中国上古神话中,有一位化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这就是女娲。 据说天地开辟以后,大地上虽然有了山川湖泊、花草鸟兽,可是还没有人类的踪迹。大母神女娲想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于是她抓起了地上的黄土,仿照自己映在水中的形貌,揉团捏成一个个小人的形状。这些泥人一放到地面上,就有了生命,活蹦乱跳,女娲给他们取名叫做"人"。就这样,她用黄泥捏造了许多男男女女的人。但是用手捏人毕竟速度太慢,于是女娲顺手拿起一截草绳,搅拌上浑黄的泥浆向地面挥洒,结果泥点溅落的地方,也都变成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人。于是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女娲还使男女相配,叫他们自己生育后代,一代一代绵延。在神话中女娲不单是创造人类的始祖母,而且是最早的婚姻之神。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宇宙间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地上也出现一道道巨大的裂口,山林燃起炎炎烈火,地底喷涌出滔滔洪水,各种猛兽、恶禽、怪蟒纷纷窜出来危害人类。女娲见人类遭受这样惨烈的灾祸,就全力补修天地。她先在江河中挑选许多五彩石,熔炼成胶糊,把天上的窟窿一个个补好。又杀了一只大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竖在大地四方,把天空支撑起来。接着杀了黑龙,赶走各种恶禽猛兽,用芦苇灰阻塞了横流的洪水。从此灾难得以平息,人类得到拯救,人世间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让人类更愉快地生活,女娲还造了一种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进行娱乐。 女娲是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的神话人物。这个神话,反映出当时人类对自身起源和自然现象的天真认识。至今在我国西南的苗族、侗族中还流传着女娲的神话传说,并把她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
本文档为【1、"二句三年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