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代汉语》梳理

2017-09-20 50页 doc 231KB 1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汉语》梳理《古代汉语》梳理 导 言 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1)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2)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在本科学习中,二者是相融汇贯通的。学习文选时要运用通论知论,学习通论时要结合文选语料。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1) 文言文;(2)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1)原始文献材...
《古代汉语》梳理
《古代汉语》梳理 导 言 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1)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2)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在本科学习中,二者是相融汇贯通的。学习文选时要运用通论知论,学习通论时要结合文选语料。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1) 文言文;(2)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1)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2)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是用汉字记录、保存下来的。要读懂古汉语,首先遇到的是一个个的词,而词是用汉字记录的,所以,首先要通过汉字认识词。词有音和义两部分。汉字有形、音、义三部分。形是书写形体;字音,也是单音词的音;字义,与词义关系密切。因此首先就有了学习与此相应的汉字、音韵、词汇三部分理论知识的必要。 汉字部分:古人总结的“六书”就是关于汉字造字的理论,要了解造字的几种基本类型。根据文字形体,按造字方法而推求它所记录的意义,就是“因形求义”。 汉字属意文字系统,古文字的形体能够反映造字时的词义——本义;词的其它意义,又都跟本义有关系,是本义的引申——引申义。字所记录的意义,如果找不到与本义的关系,那就是假借——假借义。一个字记录意义过多,造出新字来分担其职能,就是分字分化——分化字。 音韵部分:如果文字用的是假借义,就要考求这个假借字记录的是哪个词,那就要根据声音的线索。同源词的系联,理解古诗的押韵、韵律,也需要语音知识。古代的语音与现在的语音不同,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同一时期的各个方音也不同。所以,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就要有古音学知识。而作为对语音史的研究,本身也是语言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词汇方面:汉字一章涉及意义问题,词汇一章也涉及意义问题,因为在古汉语中,字与词既有区别而又关系密切。一个字(词)有多个意义,用词义引申的理论来掌握它,这与汉字一章的“本义”、“引申义”有关。古汉语的词不是独立存在和变化的,它的使用也常有并列、同义换用的情况,要理解掌握一个词,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关系、同源词关系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语法部分:解决了字词(实词)的问题,还有组词成句的规则问题。实词在特定的句子中改变词性,是词类活用。把字词一个个串起来的是句子,组词成句的法则就是句法。在实词间起辅助、加强表达作用的是虚词。句法和词法合起来就是语法的内容。这些都是必要掌握的。 古书注解部分:古汉语的语言,储存在一种特别的载体即经典文献中。历代对经典文献的注释、整理工作很多,可以帮助准确理解古汉语。反过不定期,读古汉语的最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利用古代文献。所以,文献阅读的有关知识也要掌握。 以上就构成了本材的通论的各个部分。这也反映了通论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全面把握知识体系。 三、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牢固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综合能力,以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3. 提高学生运用与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四、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将通论的学习和文选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 文选: 主要为 1.先秦:《左传》、《战国策》、《礼记》以及诸子,等 2.汉代:《史记》、《汉书》、《文选》等 3.唐宋:韩、柳、欧、苏散文 以及部分诗歌,如《诗经》、《楚辞》 以今人注为主,古人注为辅。本科生要实现从读今注向读古注的过渡,进行一定量的古注阅读训练。 (二)通论: 1.文字 (1)形体演变(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楷书) (2)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因形求义 (4)古书用字——通假、分化、异体 2.词汇 (1)多义词——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2)同义词——认识和辨析同义词 (3)同源词——因声求义 3.音韵 (1)等韵学——古代的语音学 (2)中古音——《切韵》的声、韵、调系统;反切 (3)上古音——声母研究及其结论;韵部研究及其结论 (4)上古字音的判定 目的——判定同源;确定通假;了解用韵和声律;了解复音词的构成 标准和方法——声符、古注、声训;工具书 4.词法与句法 (1)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一般、使动、意动) 一般动词:段不弟;晋灵公不君 使动:尔欲吴王我乎?(左?定十) 意动:(和氏之璧、随侯之珠)侯王宝之(淮南子?说山) 形容词用作动词(一般、使动、意动) 数词用作动词 (2)短语问题 名词作状语(名+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vi+名) 特殊动宾关系(施动、与动、因动……) 动宾语序:A疑问代词作宾语; B否定句中的宾语; C被强调的宾语(用是、之复指) 双宾语 主谓之间加“之”(或“其”) (3)句子 判断句(无判断词“是”) 被动句 无标记 有标记:“见(……于)”、“为(……所)”、“被(……所)” 5.虚词 主要是实践问题,要求在文献阅读中随见随解决;最后在通论课中归纳。 6.古书阅读 (1)古注 A.作用:古汉语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逐步培养起直接阅读带古注(不带古注) 的文献的能力。 B.发展: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清 C.类型:传注;章句;义疏;集解 D.内容、体例、术语 (2)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略) (3)阅读古书(包括研究)所需的工具书:《说文解字》、《尔雅》、《广韵》、《经籍纂诂》、《经传释词》等。初学实词方面可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源》、《汉语大词典》,虚词可用何乐士《古汉语虚词通释》、杨伯峻《古汉语虚词》、杨树达《词诠》等。 第一章 汉 字  教学目标: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认识汉字的性质和构造;掌握因形求义的基本方法;熟悉假借字、分化字、异体字、繁简字的特点。 教学重点:汉字构造类型的判断;因形求义方法的运用;几种用字方法的识别。 导 入 “汉字”这一章,有四部分内容,分为四节:(一)形体演变;(二)六书;(三)因形求义;(四)古书用字。其中,对于本科生来说,核心部分是因形求义(最重要的是实践)。因为,我们学习的古汉语,是用汉字记录下来的。上古汉字是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寓义于形是其本质特征。古汉语的词的本义,很多是可以通过对汉字的最初构形的分析理解来掌握的;掌握了本义,也可以进一步掌握从本义出发的引申义。从而把一个词的几个义项系连起来。 如:“自”字,古文字象鼻形,本义是鼻子。《说文》:“自,鼻也。”“辠,犯法也。从辛,从自。言辠人蹙鼻,苦心之忧。”“臭,味也。从自,从犬。” “鼻子”有开始、本源之义,如“鼻祖”,《方言》卷十三:“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所以“自”有开始、本源义,如《韩非子?心度》:“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后代有“渊源有自”一语。) 由本始义又引申出由来、由头、缘由义,如《礼记?中庸》:“知风之自。”注:“自,谓所从来也。” 后来又语法化,产生多种意思和词性: 1.本来之义,如《论衡?问孔》:“人之生死自有长短。”(副词) 2.自然、当然之义,如《史记?田单列传》:“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副词) 3.从之义,如《左传?成公二年》:“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介词) 因形求义,必须根据最早的字形。这是是因为,汉字的形体是不断演变的,后代的字形(今文字)不能反映最初文字的构形意图。如“自”字的隶书形体已经看不出鼻子的象形。所以,必须学习有关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 找到最早的形体,还得知道古文字构形的道理。上古文字形体的认识,即它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构形,代表语言中的哪个词,其中有很多道理。找到最早的形体,还得知道它的造字道理,才能认识。造字的道理,古人总结了“六书”,也叫造字的原则。比如,“自”是象形,“从”、“及”是会意,“本”、“末”是指事。如果没有学习古人造字的道理,就不能正确认识上古汉字。所以要学习“六书”。 写在古书中的字,与写在字典中的字,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即,认识了字典中的字,并不等于就一定知道古书中写的这个字是表示什么词,是什么意思,因为古书用字和古人造字是分别进行的,处于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的人。其中有用本字的,有用通假字的。比如,“庄公寤生”,照着“寤”的本义讲,就成了“寤寐而生”。这就要学习通假的知识。古代字少,后代字多,其中很大部分是文字的分化造成的,知道文字的分化,可以了解很大一部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所以,要学习古书用字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形体,指构形(形体结构所反映的造字意图)、笔道形态(笔画形态)、书写体势(运笔规则)三方面的综合。三者的变化是相关的。 一、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 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虚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锲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发现一些少量陶文,被认为比甲骨文早)主要出现在商代后期二百多年间。(周代有甲骨文,但很少。) 商代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但用毛笔写的保存下来的很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不易腐朽,所以保存下来的较多。 特点: 1.象形、象意字多。形声字占百分之二十。(但用字上有许多假借。) 2.字无定格,异构字多。 3.存在不少异字同形现象。 (二)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两周盛行在铜器上铸文,两周的古文字留传下来的,也以金文为最多。所以,论两周的古文字,当然以金文为代表;研究金文,也多研究两周的金文。 特点: 1.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 2.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 3.形声字增加。 4. 注重字形美化。 (三)战国文字(六国文字) 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金文、石刻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文、简帛文字 秦国文字继承春秋、西周的文字传统;东方六国文字变化大。 商代政治统一,文字使用地区集中;西周政治统一,所发现铜器大多数为周王朝贵族;所以这两个时期文字形体比较统一(甲骨文异构,属于事物出现早期的不稳定)。东周铜器属于各诸侯国,开始时沿袭西周,后来形成各自的特色。这是一个西周到战国的中间时期。战国时期有几个原因促使文字变化:诸侯各自为政,文字应用多,使用者由贵族扩散到民间。 特点: 1.形体歧异多。 2.俗体使用广泛。 (四)小篆 秦统一中国之后颁行的标准字体;是根据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最多地保留西周文字传统)稍作整改;主要保存在《说文》中。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与不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 特点: “书同文”。实现标准化、化 1.结构定型,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 2.符号化(表意抽象化,笔画线条化,书写规整化) 3.构形系统性加强(基本构件、组合模式、组合层次三要素) (五)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 隶书有秦隶、汉隶。一般指汉隶。汉隶由秦隶发展,秦隶是秦系文字的发展。汉隶又叫“八分”。 隶书是由秦系文字中的俗体文字发展起来的。 隶书就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进入今文字阶段,古文字的象形性被丢掉了,很多字形上无法直接看出其构造意图。 特点: 1.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 2.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 3.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 字形构造特点放在下面“隶变”讲。 (六)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演变慢慢悦化出来的,在它成为一种新字体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或多或少地带有隶书的意味,所以楷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隶书”和“今隶”。 特点: 1.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 2.点画形态丰富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三个问题 (一)隶变 所谓隶变,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隶变抛弃象形特征,用笔势代替笔意(用书写符号代替描绘符号),失去构形理据。 隶变实现文字的符号化;实现符号的简单化,便于书写;奠定了实用汉字的基本形体。 隶变改变古文字形体为今文字的几种手段(“手段”是后人总结的,不是事先定好的) 1.用一个新的构件取代篆书中的不同构件(粘合和混同)。 2.将篆书中的同一构件形态分异成不同的构件形态。(分化) 3.省变篆书繁复的结构和笔画(省略与改变) 4.偏旁变形 5.别构一体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 隶变使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意的桎梏,冲破了篆书线条结构的严密裹刺的纠缠,由“描绘”符号一变而为“书写”符号,面目焕然一新、简洁明快,能更好地适应毛笔的性能,便于书写,大大提高了汉字作为汉语工具的功效。直到今天,两千我年过去了,实用中的汉字形体(指文字构形),从总体上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可见,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确实是一次质的飞跃,所以人们把它看作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二)讹变 讹变是指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由于误解字形或为着书写的方便而破坏原本表义结构的变形。 讹变造成了字形与字义的乖戾,丧失了构形的理据。 讹变是个别字的现象,无规律可循,在汉字形体演变的每一阶段都发生。 原因: 1.因形体相近而致误。 2.因割裂象形性笔画而致误。 3.因增加装饰性的笔划而致误。 4.因增加声符而破坏了原来的象形、象意结构。 (三)字形的趋繁与趋简 字形的趋繁与趋简是指某个字在其形体演变过程中笔划的增多与减少。 汉字的总体趋势是简化。但简化是有限度的。因为:从书写的角度说,当然是笔划越少越简单为好;可是汉字特殊,它是表意文字,字数众多而字字独立(上古的合文除外),如果笔划过于简单,不仅会造成甲字与乙字的难于区别,更重要的还会影响构形的表意或标声的效果。所以从表意和标声的角度来说,又是繁比简优越。矛盾的双方交互作用的结果,就造成了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时而趋简,时而趋繁,趋简与趋繁交叉出现的复杂现象。 第二节 造字原则和方法——六书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六书是以小篆为对象分析总结出来的,由于小篆保存了古文字的象形象意性,所以,虽然不少古文字用六书涵盖不了,但大部分古文字还可以用六书的方法分析。 “六书”一词见于《周礼?保氏》,但没有具体的名称。汉代三家的说法有异: 刘歆: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后世讲六书,一般都用许慎的名称而依刘歆的次第。 (一)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构字方法: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 所表对象:有实体可以描绘的事物,主要是名词 文字特征:独体。 (《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二)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构字方法:象形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指出“事”之所在。(文、本、末、朱、刃、寸、上、下) 所表对象:事物的局部;抽象的概念。 文字特征:一个象形字加一个指事符号。 象形和指事的辨别:在结构上都归“独体”。象形多表示具体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但高、大为象形)。 (三)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武、信是会合语词意义。与后代的“尖”、“甦”、“尠”类似。 但古文字的会意,应是会合字形的意义。 构字方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符号,合成一个新义。可分为两类: 1.会形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形象会合成义。如:射、步、涉、陟、舂、立、及、休、孚、益) 2.会义合成(靠各参构部件的意义会合成义。如:臭、楞。歪、尖、班、疈) 所表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 文字特征:合体。 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四)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构字方法:一个义符(意符、形符)表意义范畴,一个声符表字音 所表对象:不受限制 文字特征:合体。 学习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 1.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2.形声字的声符除了标声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 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形声兼会意。如,“警,戒也。从言,从敬,敬亦声。” 再如,“胫、径、颈、经、陉”等字都从其声符“巠”获得了细长之义。 声符表义的原因:声符本身作为一个字,本来就带有意义。从造字上来说,有的字在造字时,就取了那个声符字的意义。分化字有很大部分是这么造的。如,因——茵;臽——陷;竟——境;或——域、國。从认字上来说,当这个声符的意义与这个字的意义相关时,看起来就是声符表义。 从文字学上说,只要是有表声作用的,都归形声字。 3.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在表现形式上有多种复杂的情况:(1)义符和声符的位置所在没有一定之规;(2) 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有时会被省略一部分。(3) 形符或声符在隶变过程中被严重改变了形态,很不容易辨识。 (五)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判断原则:同一物类、事类的事物,用同一部首;同一部首中的字,意义可以相互解释;同时又有声音上的关系。 所表对象:同一类事物。 对转注的多种解释: 1.训诂上的互训。戴震、段玉裁主此说。 2.语词派生,文字孳乳。章炳麟主此说。 (六)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 把为甲词造的字,用到与之同音的乙词上去。这个乙词没有自己的本字。从文字学上说。也是一种造字方法,不过是不造新形体的造字。 假借现象产生的原因: 1.为了限制造字的数量。 2.由于要记录的词意思抽象,不好通过字形来显示,于是借用同字来代替。 关于许慎所举的例字: 发号的令,用为县令的令;久远的的长,用为官长的长。在许慎看来,发号的令与县令的令没有意义关系,久远的长与官长的长没有意义关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后人认为,县令的令是发号义的引申,官长的长是久远的长的引申。所以认为许慎举这两个例字不合适。清代的朱骏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中,认为应该举“朋、来”为例。 六书的内部分类: 前四书是造新形体的方法,后二书是造字原则。 前四书是用以分析逐个字的,后二书是用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的。 附:分析汉字结构(造字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1.首先要繁体甚至古文字字形,注意小篆与现代汉字写法的变化大多是隶变和讹变引起的。 王、玉(王),聽呈庭所从的“王” 月与肉 热、燕、馬所从的灬 有的是隶定或楷书写法的变化。如 莫、莽从茻 秉从又持禾,及从又从人 嫡从帝声 布从巾父声 徒,小篆从辵(辶),土声。 表从衣、毛,责从朿声 步、降、陟 门本作門,向本象窗户形。 阜作阝(在左。如陟降陨防附障隐),邑作阝(在右。如都鄙部邻邦郊) 有的字作偏旁部首后小变。如 尚:裳、党、棠 衣:被 有的因所居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狗:獘 烧:烈:尞(从火,从昚) 拇:掌:承: 失(从手,乙声) 2. 注意声符和形符的位置 常见是左形右声,如:涕洛汝松鲋防。 但有不少其他情况: 右形左声:都鄙 上形下声:旻屈苖景 下形上声:吞召紊裳布 声符在角:麋 形符在角:颖栽裁 形符在中:哀、游 声符在中:裏、表 形符在外:甸闵(文声) 声符在外:闽、闻 声符折开:雜(襍) 3.注意形声字和声符古今声音的变化。 一般是韵母变化小,从韵母上辨别是否形声。 如堂、裳从尚声,感从咸声,患从串声 但韵母也有变化:怕:白、悼:卓;溺:弱;悠:條;竭、歇:曷;野:抒:予;襍:集。 声母变化大:德:直;春:屯;悲:非;禅:单;姚:桃、逃;惕:易。 声调变化大:闻、闷、忞、怙。 第三节 因形求义  一、因形求义的定义: 所谓因形求义,就是凭借对字形的分析来判定本字及其本义。这是传统训诂学的重要训释方法,后世的训诂学家把它与声训相对,称之为形训。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寓义于形是其本质特征。学习古代语言,意义是最主要内容。既然造字时意义寓于字形,所以因形求义是求古义的一个可行的、重要的方法。 二、几个重要概念: 1.本义:词在文献中用过的几义项中,与古文字字形所反映的原始造字意图相合的那一个义项,是这个字的本义。本义与引申义、假借义相对。 2.本字: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与字的古形所表示的意义相符合时,这个字就是为这个词造的字,称作这个词的本字。 3.引申义:以词的本义为出发点,按照一定的规律,产生出新的意义,进而派生出新词。这种词义运动叫做词义引申。引申义与本义相对,也区别于假借义。 4.笔意:保持原来的造字意图、能够表现字的本义的形体,叫作笔意。 5.笔势:汉字经过演变,逐渐整齐化、符号化,从而脱胎换骨离了原始的造字意图,无由看出它所依据的本义,这种形体叫笔势。 三、 因形求义的作用 1.有助于准确地把握住文句中某个字的含义,从而得以深入、具体、形象地理解文辞的意思。 2.有助于了解和把握有关字群的相关含义。(540部首之义)。 四、因形求义的步骤与方法 1.恢复古形。 找到尽可能早的若干字形,综合比较。 2.辨明构形方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独体是象形或指事;合体是会意;有声符的是形声。 3.参考和利用《说文》的正确解释。 4.验证文献,查找例证。 以上的步骤,实践中通常是,通过《甲骨文字诂林》、《金文诂林》等,参考各家训释,结合《说文》训释。 也可以是,先查《说文》(参考《说文解字注》、《说文通训定声》、《说文义证》等),再核之甲骨文、金文。因为古文字研究专家也都是要参考《说文》及对《说文》的注释。 五、因形求义要注意的问题: 1.所依据的字形要正确。 首先要考察清楚在字体演变过程中是否发生过 变和其他形式的形变(如省简、增繁、笔道形态的改变等)。其次是要考察清楚所据古字形是否出于后人的伪造或误摹。 2.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符号之间有矛盾 具体事物可以用象形表示:有实体形象、有轮廓特征的物,如动物、植物、自然界事物。 抽象的概念用象形或部分象形符号表示,符号往往是象征性的。因为抽象概念不是某一事物专有的,而是有普遍性的,但造字只是取其中的一种事物形象来寓托。如高、纠。 3.证据要充分。因形求义求的既是本义,那么本义就必须有可靠的形体依据和文献用例的证明,这是两个缺一不可的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所谓本义就不能成立。 4.并非所有的字都能因形求义 有的字找不到比小篆更古的字形。这个时候要谨慎。 有的字虽然古形可以找到,但构形意图仍然不清楚。原因:A造字选取物象、进行构图,有个人的任意性;B古代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生产生活资料,后人并不很清楚;C字形以象征性、符号性为原则,与物体形象之间有距离。 第四节 古书的用字 前面讨论的因形求义,是离开具体文献就字的形体的造字方法(前四书)而言。我们阅读古书,在具体的文献中,会遇到新的文字问题。主要有:通假字、分化字、异体字、繁简字。 通假字:本有其字,书写时临时用同音字代替。是临时、个别现象。(六书的假借是本无其字,所以它的代替是固定、社会普遍现象。) 异体字:地区不同、时代不同、造字的人不同,同一个词可以造不同的字。这就产生了异体字。如俛:俯;牢:(宀下羊、马);灾:災。 分化字:古代的用字,随着字与词的矛盾的调节,有的在后来还会有一个发展变化,即产生分化。多是增加或改换义符、声符,造出分化字。如北:背;辟:避。 繁简字:古文字中,同一个字就有笔画多少、部件多少的区别。后代也有删繁就简的,繁简并用的。这就是繁简字。如弃-棄(《左传》中两字都用)。 一、通假字 1.通假与六书假借的区别: 六书假借是“本无其字”,长期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临时、个别地方借用(有的沿用成习)。 2.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另外,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义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猝下笔之际不及熟计,也自然易写“别字”。 3.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的关系。 (1)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 (2)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 (3)从借代关系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所谓单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却不能借甲。 (4)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字仅被另一个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对几的关系。 4.通假字的辨别: 碰到按本义、引申义在句子中讲不通的字,又不是六书的假借,就是通假字。 确定某字为通假字之后,从与之古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中,寻找哪一个字的意义放在这里可以解释得通,这个字就可能是其本字。这种工作就叫求本字。这是因声求义工作的一部分。 前人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要做的有二:一是继承接受古人的考证成果,掌握一批常用通假字。 将来有可能,从中学习他们的考证方法,上升到理论层面。在掌所前人的考证方法之后,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包括解决新出土文献的通假和传世文献的通假;或验证前人的结论。 确定通假关系、寻求本字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古音相同(或相近)。 这要有上古音的知识,以上古音(先秦和西汉古音)的声韵为标准。 (2)找到的本字能把句子讲通。 (3)要有文献、文字的证明。 A.不同本子的证明。 B.经传异文。 C.同一意义的不同用字。 如,信-伸。《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周礼?考工记?鲍人》:“引而信之,欲其直也。” 《淮南子?氾论训》:“时屈时伸。” 《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二、分化字 1.什么是分化字。 一个字由于承担的职能太多,后来分成两个或数个字,分别承担不同的义项,这些职能分细的字叫分化字,原来职能未分的字叫母字或原字。分化字与母字相对。 2.分化的原因: 文字记录词分工精密化的要求。节省与辨别是一对矛盾。 3.分化的手段: (1)增加义符:弟:悌;取:娶;禽:擒;共:供;竟:竟;责:债 (2)改换义符:说:悦;唱:倡;错,措 (3)增加声符:晶:曐(星) (4)改换声符:潦:涝;食:饲; (5)在原来的字形上改变写法:陳:陣;在:太;不:丕 4.母字与分化字的关系(分化字的类型): 母字与分化字在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种情况下的排列组合 母字 分化字 1.本义……………………………………………引申义 (取:娶;昏:婚;竟:境;) 2.本义……………………………………………假借义 (辟:避) 3.引申义…………………………………………本义 (止:趾) 4.假借义…………………………………………本义 (莫:暮;其:箕) 三、异体字(异构字) 1. 什么是异体字。 所谓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构形有异的字。 2.异体字的形体差异。 (1)所用造字方法不同,一体为形声,一体为非形声。如:嶽-岳、膻-羴,等。 (2)同为形声,所取意符不同。如:逼-偪、徧-遍,等。 (3)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如:饋-餽、昵-暱,等。 (4)同为形声,所取意符和声符都不同。如:愬-诉、迹-跡,等。 (5)偏旁部首所处的位置不同。如:峰-峯、略-畧,等。 (6)笔道形态略有不同。如:冰- 、册- ,等。 3.辨析异体字应注意的问题: 1. 原为异体字,后有分工,成为不同的字(代表不同的词) 2.原不为异体字,后合并为一个字,成为异体。 这两点,都说明异体字有一定的时代性。 四、繁简字 1.什么是繁简字。 记录同一个词的几个字中,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繁体字简化后笔画少的叫简体字。 2.繁简字之间的关系: (1)简省改变繁体字的笔画或偏旁: 靁:雷;曐:星; 連:连;孿:孪; (2)替换较繁的声符或义符: 鄰:邻;黏:粘 (3)原来的分化字重新合并 复:復:複;舍:捨 (4)合并同音字 幾:几;鬥:斗 学习繁简字的知识,一是将一些繁简的偏旁进行类推,以认识更多的繁简字;一是要记住这些后代归并的字古代是不同的字。 第二章 词 汇  教学目标:了解古今词汇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注意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异,尤其是同中有异的情况;认识古代汉语多义词的特点,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同义词、同源词等词汇现象,并掌握辨析同义词和系联同源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词义引申、同义词和同源词。特别是同源词的系联,是本部分的难点。 第一节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  一、文言中的字与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到现代汉语成了双音词的一个词素),字形所反映的本义往往与词义有关系,所以,古人一般把一个字当成一个词,用“字”称呼词,用“字义”指词义(不过,古人认为实词才有意义,虚词没有意义,所以,“字义”表示的是实词的意义;没有字面意义的虚词叫作“词”)。字和词成为同一概念。 因为这符合最通常的一般情况,所以这样认识和指称,一般情况下不会错。 但是,字和词是有区别的,无论在造字上,还是在用字上,字和词都不是一对一地对应;加上词义引申变化,但记录它的字还是那一个,这些原因构成字与词的差别。在不少情况下,古代汉语的字,不等同于词。表现为:一、同一个字符记录不同的词(“异词同字”);二、同一个词用不同字符记录(“异字同词”)。因为一般地容易把古汉语的字当作一个词,所以,对“异词同字”、“异字同词”的特殊性要特别强调。 如果没有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字和词的的差别,就会异致不是“望文生义”(把假借义当本义,根据字形解说连绵词),就是没能深入辨别词的不同义项(词在具体语境中用的是其中的一个义项;古人注释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也是义项的对应)。如,百夫之特,“特”有“公牛”、“特殊、特异”、“匹对”不同义项,如果不辨别,简单地以“特殊、特异”解释,就会发生错误。 同一个字表示不同的词(异词同字),有不同的原因:一是同形字。造字时不约而同地取同一形体表示不同的词。如,“隻”,上面是一只鸟,底下是“又”即手。它可表示擒获,后来分别文作“獲”;也可表示鸟类单位,后来简化作“只”。又如“姥”,一是表示老妇,音“母”(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山”);一是表示外祖母,音“老”。二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女”表示女子;也借作第二人称“汝”(当然这个“汝”本身也是假借字)。又如“我”,甲骨文字形象戈,是武器形,假借为第一人称。三是词义引申后派生出新词而未造新字。如“字”,字形从宀(跟房屋建筑有关),从子,子亦声。字本义是在室内生子、抚育孩子之义。引申为滋多、繁育义;文字的“字”的命名就是取孳乳滋多,所以用“字”字表示。即,“字”字由生育孩子而引申出文字滋生之义,但文字的“字”独立为一个词之后,却没有新造自己的字形。许慎给“假借”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造字的假借;而举的例子“令”和“长”,是引伸而未造新字。 同一个词用不同的字符(异字同词)。其原因有三:一是重文(《说文》异体字),包括不同造字方法造的字(及不同方音造的字)和累增形符造的字(“累增字”)。如,(木献):枿:蘖,三个形体在《说文》是一个字。褎:袖一个字。桴:枹一字。复:復一字。网:罔(从网,亡声)一字。二是通假。如,“罹”这个词写作“罹”,又可借“離”这个形体。“彫”(画、刻)又可写作“雕”。三是累增形符,如,丘:邱;豆:梪。(累增形符的字,后来有了分工的,叫分别文,如莫:暮;复:復。在没有分工之前,造成一词异形。)连绵词的不同书写形式,也可以归入异体字。如猶豫、踌躇、踟蹰。 图示如下: 字与词不对应的原因:(从书写形式上分析) 1.同形字———————————— 一形多词 2.假借(六书假借、通假)———— 一形多词 3.派生未造新字————————— 一形多词 4.异体字(即重文。可包括连绵词) 一词多形 5.假借(通假)————————— 一词多形 6.累增字———————————— 一词多形 1至3是“异词同字”;4至6是“异字同词”。 二、古代汉语词的外部结构特点(合成的双音词和双音节单纯词) 古代汉语虽然以单音词为主,但并非没有复音词。如“社稷”表示国家,而不是具体表示土地神和谷神,是一个词。“不穀”谦称自己,不再是表示“不善”,当是一个词。“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出现在两个动词之间,当是一个连词了。上古汉语本身是一个很长的时期,其间也有变化发展。当一个词组结合使用较长时间后,后来因循使用,不再辨析它的内部结构,而只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使用,它就逐渐成为一个词。理论上是这样。具体地说,古代汉语中,这些双音节的、现代汉语当作一个词的,什么时候是词组,什么时候已成为词,这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问题。可以从意义结构(如教材所论)、结合关系的密切程度、词重音、语法上的搭配等手段检测判定。(这是选修课的内容)举几个例子。 “知道”,《学记》:“人不学,不知道。”“知道”是动宾关系,是两个词。后来“知道”结合为一个双音词,是一个动词,它后面又可以带宾语了。“妻子”,当它表示妻和子女时,是词组;当它表示夫的配偶时,是双音词。“洗澡”,“洗”本是洗脚,“澡”本是洗手,“洗澡”是联合式词组,现在变成一个词,动作的作象扩大了,而且可以说“洗澡了”,“洗一个澡”。“休息”,本是联合的,作一个双词,“息”字轻读了。 连绵词是古汉语词汇研究的一个问题。连绵词的特点要从字形、声音、意义三方面分析。字形上,往往一个词有多种书写形式,如彷徨、仿偟、仿徨;又如,逶迤、委蛇、委遟、委移、旖施。它们的声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字形上主要是改变义符。声音上的特点是,多数是两个音节之间为双声或叠韵关系。如“彷”“徨”二字古音都是阳部。“委”“迤”二字古音都是歌部(“遟”是脂部,这是歌脂旁转,是历史音变形成的)。同一个词的不同字形,声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认为它们是一个词。意义上的特点最须注意,连绵词表现的是一种意义特征。如“委迤”表示弯曲延续的样子,“彷徨”表示来回反复的样子。一个词,由于字形多变,两个音节结合紧了,声音也会转移,使用时不能依字形来认识意义,也不能根据不同的偏旁、不同的音符来分别其间的意义类别。所以,一般地说,连绵词的意义,不能从字形上去把握,而只能从不同字形体现出的共同的声音上去把握。否则就往往会“望文生义”(望形生训)。如《庄子》中的“望洋”。 许多连绵词最初是联合的,后来结合得紧了,字形上的多种写法和声音上的双声叠韵,使之更难分析,本来结合时的意义考求更加困难,所以人们一般认为连绵词不可拆开来解释,是一个词。随着因声求义研究的深入,不少连绵词最初结合的意义逐渐得到解释,所以,对连绵词能否会开来解释的问题,有了较客观的解释。 但义符不同,有时造成一些区别,同样这种意义特征,在不同的事物上体现为不同的概念。如,“彷徨”,部首从“彳”,这个部首的意义与行走有关,所以表示在一个地方徘徊。“仿偟”部首从“人”,表示心情不安,也是心情的反复。所以,不同写法的连绵词,是否都如通行的说法视之为一个词,也还是可以研究的。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中的古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先秦对汉代来说是古代,汉代可以称今;先秦、汉代对唐代说来是古,唐代又可以称今;汉唐对清说来是古,清代相对说来是今;清代对现代说来也是古,现代自然是今。词义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发展,因而也都需要辨异。不过,在一般的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所说的“古今词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这个概念比较笼统,指的是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古代文献的词义,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不再计较它内部的小段分期。它是一个古汉语教学体系中的概念,而不是专门的、严格的词汇史概念。 词义的发展,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同一个词的意义,古代和现代有相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如果古今基本不变的词,如“鱼”、“牛”、“春”,就不讨论了。)即同一个词的意义内涵中,古今有相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部分。认识古汉语的一个词,应该带着古今变化的意识,才能准确,教材举出了古今词义差异的四种类型(83页)。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种类型,即古今义项近似。 为了分析这四种类型,必须说明意义辨析的单位。进行意义异同的辨析,得有一个衡量单位、标准。否则无法判断、表述它们的异同程度。衡量尺度有两级:词、词的义项。 首先,古汉语的这个词现在还用不用,存在与否?这是进行词一级的衡量。 如果这个词(单音词)现在还存在(还在使用),那就进一步看它的义项异同。词是包括义项的,所以,衡量应该以义项为单位,即多了哪一个(些)义项,少了哪一个(些)义项;哪个义项与哪个义项是相近的?有什么样的区别?把这些情况累计起来,就可以说明这个词的古今异同。这是进行义项一级的衡量。 这就是说,在两个级别上辨析。当然,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即必须是在词的范围内进行,要排除假借的情况。 第一个层级的比较,即古语词存在与否,要注意通常的情况是,古语词消亡了,但作为词素还保留在双音词、成语、书面语、俗语、方言中。如“五岳”的“岳”,“哭泣”的“泣”,“目的”之“的”,“旁门左道”的“左”,“欲擒故纵”的“擒”、“纵”,“矢志不渝”的“渝”……。古今词义的异同,还有一种情况,即古今词性变了,既不是义项的问题,也不是语词消亡的问题。如“病”,古代表示伤、病严重,是形容词;现代表示疾病,是名词(“有病”、“没病”),也可以是动词(“病了”)。 第二个层级的辨别,包括对单音词和词素的辨析,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某一义项古今有无的情况(如“字”字古有生育的义项,今无。“仇”字古有匹配义,今无。“用”古有杀动物或人以祭义,今无。“爱”字古有吝惜义,今无);二是古今相近似义项的比较(这就是教材P85~86比较的内容)。可分为内涵的深浅程度、外延等。如“饿”,古代表示饿得很厉害,现在表示一般的饥饿,两个义项之间有程度之别。同一义项内涵和外延的比较,如“字”,古今都有“文字”这一义项,但古代的“字”与独体的“文”相对,表示孳乳出的形声字,外延较窄;今天的“字”包括古代的“文”和“字”。又如“子”字,古今都有表示后代这一义项,古代表示男孩和女孩,后来只表示男孩。有程度深浅之别,使用对象宽狭之别,所以,必要时要在义项上观察其涵量的多少。 归纳: 第一个层级:词 (一)古语词现代消亡(“消亡”指的是不但不单独用,而且不再作为构成新词的词素用。保留在成语、方言,以及古代保存下来的双音词中)。 (二)古语词现代保存(现代汉语的绝大部分词、能继续造新词的词素,是古语词延续发展来的)。 第二个层级:义项 (一)古有今无。 (二)义项近似(古代语词的义项发展延续到现在,有变化)。 最应该注意的是古今义项相近似的情况。古今相近义项的辨析,可以从四个方面着眼。(教材85~86页)即从意义(义项)涵义深浅、外延宽窄、色彩褒贬、特点差异等角度观察。 第一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消亡,而消亡的古义与现代汉语中还存在意义十分接近,仅有微殊。 第二种,某一词常用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偶或存在,但已不是常用义,因而在阅读中使人感到生疏。 第三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现代汉语在表达这个意义时另造了新词而将旧词淘汰。 第四种,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但现代汉语还用它的书写形式来表达另外的意义,现代汉语的这个意义在古汉语里却用另一种书写形式来记录。 所以,古今词义即使是不同的,也还有很多的联系。因为意义的异同,离不开本义,所以,如果要以简驭繁,必须了解由本义(本义中显示的词义特点)出发的词义引申,以及这种引申形成的各个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词义的系统性。 为了更好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必要知道引起词义变化的原因。外因是社会生活、人文历史的变化,内因是语言文字系统内部功能、语言结构、语义场等的调整变化。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这一节的内容有三部分:一、词义的引申(也就是以字的本义为出发点的词义引申),二、汉字字形分析与词的本义(即因形求义——根据汉字字形考求字的本义),三、同音借用和假借义(包括本无其字的假借和通假)。这三部分内容,前面学习汉字部分时都学过了。此处是从词义的角度来说,但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都是根据汉字字形,所以,这两部分有交叉重复。词义的引申,形成一个词的多个义项(多义词),其中的义项如果独立,成为新词,造了新字,就成了分化字(参见61页分化字);因形求义参见43页;假借参见39~42页,通假参见55页。因为通论讲过,并且学习文选遇到常用词时经常讲它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对这些根念应该已经掌握,也有能力自己动手进行分析(做过练习),此处不再重复。 词义引申和由于引申而形成的词义的系统性,是古汉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对于教材中所举的“节”和“间”两个词的意义系统,即各个义项之间、它们与本义之音的关系脉络,必须仔细、反复体会! 上一节古今词义辨析谈古今词义的沟通时提到,古今词义之所以有同有异,最主要的是它们是从同一个本义出发的不同的引申义,所以,抓住本义、分析其各个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就能从原理上、根本上掌握古今词义的异同。因此这里要特别讲词义的引申及词义的系统性。 古今相邻义项的异同,实际上就是同一个词不同义项的异同。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界限是人为分的,对词本身而言,它从古至今是一个词、一个主体,是一个东西的发展变化。这是纵向的发展变化。古代汉语中的各个意义之间的不同,是横向的发展变化。而古代汉语本身是一个很长的时期,其间现在看来是横向的变化,正是纵向发展变化的积淀。所以,古今汉语相邻意义的比较,可以放到不分古今的汉语词的引申活动中观察。 教材举“好”字为例,这里比较古汉语词“好”和现汉“好”的几个意义: 古(参考《词源》为主) 今(参考《现汉》为主) [1]貌美(有子而好……纣以为恶) [1]貌美(专指女子。长得好) [2]优、良(公侯好仇,室家之好) [2]优、良(好人,好书) [2ˊ]合意,使人愉悦(好吃,好看,好听) [3]善(《洪范》使有好于而家) [3]善(行行好,做好事) [4]和好(妻子好合;永以为好) [4]友好(好朋友) [5]完毕(韩偓:粧好方长叹) [5]完毕(写好了;吃好了没有) [6]宜、适于(青春作伴好还乡。副词) [6]宜、可以,适宜(考完试好回家) [6ˊ]容易(这个卷了很好做) [7]健康(病好了,伤好了) [8]表示同意(“好,这就这么办”) [9]表程度深,“至”“很”(好多,好久,好想) 如果分古和今两个阶段,今的一些义项(如1至6)与古是相同相近的,另一些义项是新的。相同相近实际上是一个意义的继承、沿用;新的义项是旧的意义发展来的。古汉语的几个意义又都是从本义引申的。这些义项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古今两段是为了比较而人为分的,对词本身来说,它是一个连续发展变化着的整体: [1]貌美(有子而好……纣以为恶) [2]优、良(公侯好仇,室家之好;好人,好书) [2ˊ]合意,使人愉悦(好吃,好看,好听) [3]善(《洪范》使有好于而家;行行好,做好事) [4]和好(妻子好合;永以为好;友好,好朋友) [5]完毕(韩偓:粧好方长叹;写好了,吃好了没有) [6]宜、适于(青春作伴好还乡。副词;考完试好回家) [6ˊ]容易(朱子语类:“《上系》好看,《下系》便没理会。”) [7]健康([元]“你那病人不好几日了?”) [8]表示同意(水许传:“好!正要拜识尊颜。”) [9]表程度深,“至”“很”([元]“好几十两银子。”) [2ˊ]、[6ˊ]、[7]、[8]、[9]都是由于引申而增长的。所以,比较古今音义的异同——通过今义而了解古义的一个角度——根本的办法是了解词义的引申及其系统。 一、 词义的引申 1.词义引申的出发点——本义 以上面“好”的义项为例,看引申是如何从本义出发的。 《说文?女部》:“好,美也。从女子。”段玉裁作“媄也”。注:“与上文‘媄’为转注。‘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凡物之好恶,引申为人情之好恶,本无二音而俗强别其音。”女子的“美”是本义[1];引申为事物的美、人的品质的美就是“优、良”[2];品质美好,于人而言是“善”[3],于人与人关系是“和好”[4],于物对人来说是“适宜、适于”[6],美好引申为“完美、完全”,具体表现为“完毕”[5],伤病完了是“健康”[7](这个意义 也可以说是从“良”引申出来的);“引申为人情之好恶”,从物一方说就是“使愉悦”[2ˊ];态度上肯定其“良”“善”就是“同意”[8];“完美、完全”表示程度作副词就是“至”[9]。 表同意[8] 健康[7] 优、良[2] 适宜[6] 善[3] 和好[4] 女子貌美、貌美[1] 使愉悦[2ˊ] 表程度深:“至”、“很”[9] 完美、全 完毕[5] 从上面也可以看到,词义引申不止一个方向,也不止一个层次。如“美”既向“优、良”方向引申,又向“完美”方向引申,这是引申的多向性。“美”引申为“优、良”,“优、良”又引申为“适宜”,一层又一层,这是引申的多重性。引申的多向性是由客观事物联系、意义关系(思维联想)的多面性决定的;引申的多重性是由事物发展变化、认识发展变化的递相深入决定的。 2.词义(引申系列)的系统性及词义引申的规律性 词义的系统性指,一个词的各个义项之间,以及整个词汇系统,都不是散漫无序的,而是有它内在的系统。这是因为,从一个词的内部说,词的各个意义引申都从同一个出发点,又按照一定的客观的认识规律进行的,各引申义项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经验联系;从词汇系统说,有同义词系统和同源词系统,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词义的系统性包括词的引申义的系统性和词汇的系统性。这里谈的是引申义的系统性。 上举“好”的引申义列,各个义项之间表现了一定的系统性。合乎一定的逻辑发展规律,或合乎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的某些联系。如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好”字下引宋代学者戴侗说:“妙、好、媺、嫵之属皆从女,人情所悦,莫甚于女也。”这是社会历史文化决定“好”之“美”义与“使愉悦”发生联系。(在一定时代又认为女子产生祸害,在造字和词义引申上发生影响。如“媿”——惭愧,“孃”——烦扰。)人之“貌美”与凡事物“优、良”,其间的引申是范围的扩大或类推、比喻。由“优、良”引申为“适宜”,合乎事物逻辑关系……意义之间发生引申关系,是因为人的认识、思想上对它们的联系;而认识和思想上对它们之所以会发生联系,是因为有客观的联系,即社会生活、人文历史、客观规律的联系。这样,意义发生引申,是有规律的,可寻其道理的,而不是随意的、无理由可说的。这就是词义引申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共同的东西,不是针对个别词而言的。所以,如果一个词发生了某种引申,那么一定还有其它词也发生类似的引申。这也是词义引申规律性的又一涵义。 现在看“好”的同义词“美”的引申,将它与“好”的引申相比较,观察其引申的规律性。 《说文?羊部》:“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段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申之凡好皆谓之美。”“美”的本义是味道“甘”[1],引申为视觉的“美观”[2],《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貌美叫作“好”,“美貌”[3]也叫作“美”,兼指男女,《论语?雍也》:“有宋朝之美。”《邶风?静女》:“美人之贻。”由形貌的美好引申为质量的“优、良”[4],《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也引申为品性的“善”[5],“《国语?晋语一》:“彼将恶始而美终。”又“美意”即“善意”。由美好而引申为“使愉悦”(感觉好)[6],如“美孜孜”,“美美地吃一顿”。 美观[2] 优、良[4] 善[5] 甘[1] 美貌[3] 使愉悦[6] 表同意[8] 健康[7] 优、良[2] 适宜[6] 善[3] 和好[4] 女子貌美、貌美[1] 使愉悦[2ˊ] 表程度深:“至”、“很”[9] 完美、全 完毕[5] 在“好”与“美”的引申系列中,可以看到,“貌美”(外形)与“优、良”(内质),“貌 美”与“使愉悦”,“优、良”与“善”(品性),有相同的引申途径。这是引申规律性的一种表现。 引申的规律性有三个层次的涵义:一、词义引申不是任意、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二、引申的规律是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在人的认识上的反映;三、意义有某种关系的词(如同义词),在同样规律支配下,有可能发生相类似的引申。 所以,一个词的两个意义之间是否为引申关系(若不是引申关系那就是假借义),可以通过另一个词的引申来比较互证。 比如说,检验“好”的“表程度深”这个意义,是否由“好”的本义引申的,可以比较“良”,“良”与“好”同义,“良久”、“良苦”、“良多”,“良”都是表示“很”。这证明“程度深”与“质量优、良、好”之间,认识上相通,有引申关系。 词义的引申、古今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了本义,就能提纲挈领;认识了引申的规律性和词义的系统性,就能对词典的义项和古人的注释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以简御繁,灵活运用和判断。 二、汉字字形分析与词的本义 引伸义是以本义为起点的。本义是文献大量产生阶段所能考证出来的最早词义。传统的作法是从文字字形中来确定本义。因为汉字是据义构形的,与字形相应的字义,一定在汉字产生前就有了,而且,人们采用这个义来据以造字,总是因为它比较具体,应用比较广泛,因而也就相对地比较原始。 从字形确定本义,要做两个工作:一是分析字形,研究造字意图,以推测它作为构形依据的意义;二是从文献语言中去考查,看这个意义是否确实使用过。在以形索义的时候,对象形字(包括指示、会意)可以直接看它的形体,对形声字,只能从它的形符中确定词的义类。 三、同音借用与假借义 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因为它们都是从同一本义引申来的,所以都与本义发生联系,而且彼此之间也有直接或间接发生联系。但是,我们也时常发现有一些意义,在词典中与别的意义同时列在一个词下,却与其他意义毫不相关。这种情况,是文字的同音借用造成的。 汉字的形与词义的统一关系,只有在本字上才能体现。但是,古代文献中,常常有不写本字而用一个同音的字来代替的现象,这个同音字称作借字。借字记录的是本字承的的词义,也就是说,本字的词义,临时转移到借字身上,称作借义。借字和借义本来是不相关的,形和义无法统一,要想达到形义统一,从而理解这个意义所出,必须找到本字。 找本字要同音字里去找。古汉语的同音字,不能用现代普遍话的读音去衡量,要用古音,而且是上古音去衡量。因为假借字多半都产生在先秦文献里,后代的文言文写借字,很多是从先秦文献里模仿来的,而语音是变化的,古代同音的字今天未必同音,今天同音的字古代可能声音距离很远,语音变化的轨迹也往往曲折绵长,如果妄加猜测而找错本字,便会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 找本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一) 借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和前人作出的训诂材料探求这个词的使用义。 (二) 追究这个意义与字形所显示的本义以及由这个本义引申出的诸多意义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之间有关系,证明这个使用义也属此引申义列。 (三) 由借字求本字。借字与本字的联系在声音,所以,本字应在借字的同音字或近音字中去找。 (四) 将借字置换成本字,检验形义关系是否统一。 (五) 必要时,还需从文献中多找一些有关同音借用字的佐证。 第三节 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  学习同义关系的目的,理论上主要在于认识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意义的系统性,词汇之间的有机联系。实践上,要通过发现古文上下文中的同义词以帮助理解生词,辨别古人注中用同义词训释加以辨异。发现其同,辨析其异。这样,在读文献时能较准确把握意义,对待古人的注释能知道注释词与被注释词在哪一个意义上相同,准确翻译,在理解意义系统时有一理论的指导。 一、同义词的定义 理解这一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所谓的“同义词”,是在某一个“义项”上相同;而不是整个词的所有意义都相同。所以,同义词的确证,是看它们有无相同的义项;同义词之间的辨析,是看它们不相同的义项。 因为同义词的某个 义项相同,所以,一个有多个义项的多义词,理论上就有多组的同义词关系。一组同义关系是以它的一个义项为联系中心的。这就是第105页上说的意思。如: “一”的义项:[1]数词、数量;[2]起始(次第);[3]专一;[4]总括;[5]完整。 “一”第一个义项即表示数量义的同义词是:独、特、单、孤 “一”第二个义项即表示起始义的同义词是:初、始、太、元…… …… 一[1] 单一[1] 单个[1] 一个[1] 单一[1] 起始[2] 特殊[2] 公牛[2] 单层[2] 孤立[2] “一” 专一[3] “独” 独自[3] “特” 独自[3] “单” 仅、只[3] “孤” 仅、只[3] 总括[4] 杰出[4] 简、单纯[4] 独特[4] 完整[5] 匹配[5] 奇数[5] 陋[5] 在数量“单一”的义项上,“一”、“独”、“特”、“单”、“孤”是同义词;在“特殊、杰出、独特”义项上,“独”、“特”、“孤”是同义词;在“仅、只”义项上,“单”、“孤”、“特”、“独”是同义词。同义词是有一个义项相同的词。但由于词义引申的规律性,不排除有的词在不只一个义项上相同。相同的义项多的,更是同义词。 同义词定义的三个要点(106~107页),第一要点即“同义是有条件的”,即指只能在一个义项上同义,而不是在所有义项上同义。比如“一”和“独”是同义词,但它们只在数量单一这个意义(义项)上同义;“一”的“起始”义,“独”这个词没有,在“起始”这个意义上“一”和“独”二者不是同义词。 第二要点是区别同义词和同源词。同源词之间也有相同的意义,那么算不算同义词呢?不算。只要是同源词,那么它们就不纳入同义词的研究范畴。比如,“孤”和“寡”都有单一的意义,以此而论可以算是同义词;但“孤”、“寡”古音都是见母,鱼部,是同源词。那么,就把它们归入同源词,不算是同义词。这是因为,同源词的相同的意义,与同义词的相同的意义,是性质不同的。(当然,单就上面笼统地说“单一义”,是看不出来其性质的区别的。这放到同源词部分讨论。) 第三要点是第一要点的深入。既然一个词的不同义项可以有不同的同义词,那么,反过来,这个词的某一个义项上的某一个同义词,由于各自义项的不同,另有它的同义词关系。讨论这一点的目的,是要从多角度了解同义词关系的复杂性、词义系统的多向性关系。 二、同义词的确证(同义词的发现) 教材把互用、对用、连用、义训四种材料作为证明同义词关系的材料。在我们看来,其涵义是,这四种材料体现了同义关系——意义上的关系,它们是引导我们认识词汇关系的线索。换句话说,我们关心的是,在哪些地方可以发现同义词关系。 发现同义词有什么用?我们面对的是两种材料:一、古代文献;二、对古代文献的注释(包括在注释基础上形成的训诂专书)。 古代文献中出现同义词的地方,提示我们利用这些同义词理解它们的词义。出现同义词的地方常有诗歌的章与章相应的地方,对偶句的相应的地方,和并列双音词。《黄鸟》的“特”、“防”、“禦”,它们出现在一、二、三章的同一个语言环境中,是“互用”(换用),为同义词。根据“特”在这里表示“匹敌”、“相当”之义,可以启发我们知道“防”、“禦”是“匹敌”、“相当”之义。“棘”、“桑”、“楚”也出现在同样的语境中,也可以发现它们的意义关系。再如《关雎》“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流”、“采”、“芼”是同义词。《尔雅?释言》:“芼,搴也。”(《说文》:“覒,择也。”)那么这个“流”也是“采择”之义。《尔雅?释诂上》:“流,择也。”《释言》:“流,求也。”本字当是“摎”(力周切)。又如汉语言常用的对偶句,对对子,在相应的地方用同义词。“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郭”、“城”是同义词,“情”、“意”是同义词。并列关系的连用,如“辗转”、“反侧”、“周旋”、“权衡”。 对古文献的注释,即“义训”材料,之所以可以拿来互相解释,就是因为它们有同义关系。它们的重要问题不是同义关系的确证,而是意义区别的辨析。 互用、对用和连用是语言实际运用中的材料,是语言使用中自然反映出的意义关系。这三种材料较易理解。 义训是进行语言解释中反映出的意义关系。这一种材料要注意:(一)训释词一般是常用词。它作训释词时外延比较宽。从某种意义上说,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不在一个层面上。(二)互训中,那些辗转互训的,如教材所举“论”、“议”、“语”,根据同义词是义项相同的原则,不一定是同一组同义词。要看它们在辗转中是否换了义项。(三)研究者作训释,根据的是语言实际,所以,义训的材料与上述三种材料是可以沟通的。实际语言运用是本,是基础;训释是以实际为基础,所以,这种材料作得准确与否,还要回过来靠实际语言的检验。 此外要注意,这四种材料反映的具有同义关系的词,往往构成后来并列关系的同义复合词。反过来,后代的同义复合词,是寻找古代同义词关系的线索。 同义词的系联可以认识词汇的系统性,意义的联系和区别。词汇的系统性把散乱的词汇、意义条理化,系统化,不只是读懂具体文献的字词所必需的,更是科学地学习和研究词汇必须注意的。 三、同义词的辨析 “二、同义词的确证”是论其义项的相同;“三、同义词的辨析”是论其义项的不同。 初学者不要求一下子能对很多词汇进行具体辨析,但应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主要是辨析:一、不同的义项(见上举“一”“特”“独”“孤”各个词的不同义项之别);二、相同义项之间的区别。 同义词的相同义项,意义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1.外延有宽窄之别。如“好”和“美”的“貌美”义,“好”专指女子,“美”可兼指男女。(“有宋朝之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程度有深浅之别。如“饥”与“饿”。“见灵辄饿……不食三日矣。”《尚贤中》:“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 3.使用对象之别。《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说文》:“凡草曰零,木曰落。” 4.词语搭配上不同。“单枪匹马”,“孤舟”、“孤帆”、“孤本”、“孤竹”、“孤掌”,都表示“单一”。 5.色彩不同。《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后来“宫”专指宫殿。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1.语言环境分析法:同语境中观察其异(替换);归纳各自出现的不同语境(比较); 2.对立意义分析法:反义词; 3.探求本源分析法。 由于词的不同义项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显现的,如果没有语境,没有专门研究的人不容易辨析,所以,辨析同义词可以用语境分析法,即让不同的语境显示不同的义项。对语言材料不熟的人,可以利用字典。参见上举“一”、“独”、“特”、“单”、“孤”的辨析。 对立意义分析法比语境分析法容易,靠平时积累的对词义的本义和它的最主要特征的认识。由于一个词有不同的义项,所以,它不但有多个同义词,也有多个反义词。如“单”的反义词有“复”,与“单层”相对;有“偶”,与“奇”相对;有“双”,与“单一”相对。利用反义词加深对各个义项的理解,以便于这个词的同义词辨析。 在语境分析法和对立意义(反义词)分析法中,辨析义项的不同与确证义项的相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同时的。探求本源分析法,是求各自的词源意义,根据词源意义的不同来辨析两个同义词的不同。(这种方法需要在学习同源词的知识之后掌握。) 在同源词这一部分,116页最后一段提到的“对文则异,散文则通”,以及“浑言”、“析言”—— 一求其同,一求其同中之异——是训诂学上关于同义词辨析的的重要概念,必须记往!同义词有相同的义项,也有相异的义项,所以,人们在语言运用特别是词义解释中,在承认其同的基础上往往要辨析其异,辨析其异往往也是拿不同的语境(即相对立的适用环境)来分析。如“语”和“言”,在承认其同义的基础上,往往要辨析其异,所以,《说文?言部》:“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这就是“对言则异”,也是“析言(则异)”。如果不放在对比的语境,而是平常笼统地用,这两个词可以相通,这就是“散文则通”(“散文”,两个词散开在不同的地方用,不是放在一处对比),也叫“浑言(则通)”(“浑言”即混为一体,笼统地说)。这一对概念要记住。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同源关系  同源关系问题,教材专设一节,是新的做法。将来的教材还会增大同源词的内容。因为同源词的意义关系,在整个意义系统中居有核心地位,它是词义的源头,词义引申、词的派生的出发点,许多重要意义问题得以解释的关键。 同源词问题,一是要掌握定义(重要的是什么是同源词意义的相同相近,换言之,词源意义是什么);一是要掌握同源词系联的方法,系联包括平面系联(系源)和推源。同源词系联也就是同源词关系的判断,所以,判断的标准也很重要。 一、 同源词的定义 由同一源头派生出来、具有历史渊源关系因而音近义通的一组词,称作同源词。 举一组同源词: 《广韵》音 上古音 《说文》说解 虚 晓纽鱼韵 晓纽鱼部 大丘也。 壑 晓纽铎韵 晓纽铎部 沟也。 隙 溪纽陌韵 溪纽铎部 壁际孔也。 溪纽铎部 溪纽铎部 际见之白也 罅 晓纽禡韵 晓纽鱼部 裂也。 瑕 匣纽麻韵 匣纽鱼部 间也。 土虖 晓纽鱼部 晓纽鱼部 坼也。 暇 匣纽鱼部 匣纽鱼部 间也。 “虚”是大山丘之间的空旷地(由空义而引申出废墟义);“壑”是从陆地平面上下陷的坑,在《庄子》中,海也叫作“壑”,是认为海也是大坑;“隙”是墙壁裂缝形成的空洞;“罅”是瓦器中间的裂缝;“瑕”是玉器中间的裂隙;“土虖”是土地的坼裂;“暇”是日子的空隙……这些词的词汇意义都互不相同,表示的是不同的概念,指称的是不同的事物,从义符上看,义类各不相同。它们相同的意义,是抽象的特征,表示“空隙”,是四面包围的空隙、空洞。同时,古音也是相同或相近:声母在溪纽和晓匣,韵部是鱼部和它的入声铎部。 同源词有三要点:同一源头;有历史渊源关系;音近义通。这三点,实际上对今人来说,只有“音近义通”一点。因为,时间已经过去,历史渊源关系无法直观看到;语言与文字并不吻合,从文字中不能准确反映语言的派生先后和渊源关系(如形声字,同形声不一定同源;声符字所代表的词也不一定比谐声字代表的词出现早)。所以,“音近义通”是现在同源系联和判断的最主要的具体操作标准。 二、 推源和系源 同源词既然是同一源头派生出来的,寻找它们最早的源头——根词就很重要。但,语言发生的时期距今实在太久远了,而且从语言产生到文字符号的发明之间,还隔着一个十分遥远的距离,在文字产生之前的语言是什么状态,已经完全无从考究了,所以,我们推究词的派生历史,只能推究到有文字的时候。也就是说,最早的根词都有哪些,我们已无从知道了;我们能知道的,只是在文字大量产生时,就有一些词是具有同源关系的;我们还能知道,在文字产生以后新派生出的词,它的源词是哪一个。所以,研究词的同源关系主要是作两个工作,一个是把同源词聚合在一起,这个工作叫系源;一个是把直接派生某词的源词找出来,这个工作叫作不完全推源,因为找不出最早的根词,推源没有推到最根儿,是不完全的。 推源有两个涵义:一是推求直接派生某个词的源词;一是推求一个词族的最早的、最先的根词(语根、词根)。 有些词的源词是可以推求的。如名词、副词“好”,应该是从形容词“好”派生的。捕鱼的“渔”,当是从名词的“鱼”派生的。田猎的“田”(畋),当是从田地的“田”派生的。这是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推断。下面的这些词是从“瑕”派生的: 《广韵》音 上古音 《说文》说解 霞 匣纽麻韵 匣纽鱼部 赤云气也。(新附) 蝦 晓纽麻韵(《集韵》 晓纽鱼部 小鱼也。(《文选》注) 騢 匣纽麻韵 匣纽鱼部 马赤白杂毛。谓色似鰕鱼也。 这些词都表示“赤红色”的特征。这个意思应是从“瑕”来的。“瑕”一方面是玉有“空隙”,玉有空隙则为赤红色,跟这个特征有关系的事物都取“瑕”这个音,分别造字就是“霞”、“蝦”、“騢”。因为在表示“赤红色”特征的四个词中,只是“瑕”一个有“空隙”义,可以跟“隙”等字系联,所以可以推断“瑕”是这三个字的根词。 词族的推源很复杂,因为词根、语根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了,而现在若推断哪一个词是根,一定是用汉字记录的,这就有矛盾。现在的词都有一定的义类范畴,而一个词族的根词一定是很概括的。这个问题现在不讨论。 三、“音近义通”的判定 同源词的意义,是概括、归纳出来的。同源词的“义通”,是内部特征(词义特征)相同。章太炎称“同状异所”。这是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但不是全部。“义通”,今人还没有描写出上古汉语的意义系统,所以,什么样叫作“义通”,很笼统。同时,同源词的“义”与同义词的“义”完全不同(所以同义词关系中排除同源词的关系)。什么是同源词的“义”,成为同源词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教材没有对“词源意义”进行定义,但可注意教材讨论同源词的意义时所说的“特点”“内部特点”,即“意义特点”,就是指同源词的“义”。 “音近”的判定,必须同时包括声母关系和韵部关系两方面。即声母必须相同相近,并且韵部必须相同相近。声母相同(双声)并韵部相同(叠韵)的,就是“音同”。除此之外,声、韵均相近,或双声而韵近、声近而叠韵,都是“音近”。 具体的声、韵关系的判断,根据排定的上古音的系统,即古音表和古声纽表(见所发的“音韵讲义”第四页),来确定“双声”、“叠韵”。 “双声”就是声母相同。如“虚”和“罅”,都是晓纽,就算“双声”。 “叠韵”就是韵部相同。如“虚”和“罅”,都是鱼部,就算“叠韵”。也叫“同部”。 以上是狭义的“双声”、“叠韵”。初学时我们采用狭义的称谓。既“双声”又“叠韵”就是“音同”。 声母同发音部位,算“旁纽”。如晓纽的“虚”和匣纽的“瑕”,都是喉音。晓、匣为旁纽。 声母发音部位相邻,如喉音与牙音为相邻,为“邻纽”。如溪纽的“隙”和晓纽的“虚”,算邻纽。 但如果声表上把晓、匣与见、溪、群、疑算为同一发音部位(总称“牙音”。“喉音”只有影纽),则“隙”与“虚”算“旁纽”。 “旁纽”和“邻纽”都是广义的“双声”。 韵部的主要元音相同,收尾辅音的发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法不同,为“对转”。包括阴声韵与阳声韵对转,阴声韵与入声韵对转,阳声韵与入声韵对转。如“虚”与“隙”为鱼铎对转(阴入对转)。“隙”与“坑”为铎阳对转(入阳对转)。“虚”与“坑”为鱼阳对转(阴阳对转)。如果把入声归阴声韵,“入阳对转”也就算“阴阳对转”。 韵部主要元音相近,收尾辅音相同,为“旁转”。如同是阳声的阳部的“旷”与东部的“空”,为“旁转”。同是入声的铎部的“壑”与屋部的“谷”,为“旁转”。同是阴声的鱼部的“虚”和侯部的“区”,为“旁转”。 主要元音相邻而发音部位相同但发音方法不同,为“旁对转”。如阴声鱼部的“虚”和阳声东部的“空”为“旁对转”。阴声鱼部的“虚”与入声屋部的“谷”也是“旁对转”…… “旁转”、“旁对转”是广义的“叠韵”。 “通转”的掌握要严,我们现在可以先不理会它。 除了狭义的双声兼狭义的叠韵是“音同”,其余都是“音近”。 教材第三章“音韵”156~160页,说的就是同源词“音近”的标准;160~166,就是判定“音近”的方法。以前发的音韵讲义,对这些方法作了补充,可以参看。 四、研究同源关系的意义 1.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某些双音词的结合规律。在双音词中,有相当一批是两个同源字构成的。 2. 系联同源词,能够显示词义的特点。 3. 研究同源词,还能帮助我们探讨词命名的由来,从而了解词义的民族特点。 4. 通过同源词的关系,可以透过汉字,看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并且从这些关系中探求对生僻词义的理解,使僻字不僻、难义不难。 第三章 音 韵 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音史与音韵学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上古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判定方法。 教学重点:常用音韵学术语,各时代的音系状况,上古音的研究方法和成就。 语音演变史的分期:一、上古音(先秦两汉);二、中古音(魏晋至唐宋);三、近古音(元明清);四、现代音。上古音以先秦两汉韵文、谐声字、重文、异文、假借、古书注音、声训等为研究材料;中古音主要以隋陆法言《切韵》(宋《广韵》的前身)为研究材料;近古音以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等韵书为研究材料。我们只学上古和中古两期。 第一节 中古音的声韵调   一、中古音的代表著作——《广韵》 中古音以隋陆法言《切韵》(601年)为主要研究材料。《切韵》虽已不存,但其声韵调系统保存在宋陈彭年等编撰的《广韵》(1008年)中。清人研究中古音,用的是《广韵》。 《广韵》是一种按韵编排的韵书。当时主要是为了科举作文用韵规范;《切韵》及《切韵》以前的韵书,最初目的应是为了辨音。辨音与作文用韵规范是《广韵》的两大功用。 《广韵》编排体例:第一,先分平、上、去、入四声五卷(平声字多,故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卷)。第二,每个声调下(即每一卷下)再分韵。同韵的字,韵腹(即主要元音)和韵尾(有的没有韵尾)相同;不论韵头(介音)是否相同。一个韵选一个代表字作为本韵的名称,叫韵目。如东韵即以“东”为韵目。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四声相承,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四声相配。平、上、去只是声调不同,韵母则相同。入声主要是收声不同,收—p(盍)、—t(曷)、—k(德);分别与阳声收—m(谈)、—n(寒)、—?(登)相配。所以,如果单统计韵母,只要计算平、入二声的韵母就可以了。第三,每一韵中以声纽的不同再分若干小韵。小韵是以声母的不同来分别,所以小韵也叫“纽”。小韵的头一个代表字后面注反切。一个小韵包含一个至数十个同音字。如东韵有东(德红切)、同(徒红切)、中(陟弓切)、虫(直弓切)……等23个小韵;“同”小韵中有同、仝、童、僮、铜……等45个同音字。 《广韵》是当时编的韵书,反映了中古的语音系统,所以,要研究中古音,就要分析其中的声、韵类别系统。古代分析《广韵》一系韵书中的声韵系统的学问,就是等韵学。 二、 中古的声 声即今天说的声母,还有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名称。 1.有关声母的几个概念 字母:指称声母的代表字就是字母。如表示舌头清音用“端”(包括切上字“都、丁、多、当……”从另一个角度看,把切上字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相同的归到一起,就得到声母)。相传释守温发明了三十六字母:唇音帮、滂、並、明、非、敷、奉、微,舌音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牙音见、溪、群、疑,齿音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喉音影、晓、匣、喻,齿舌音来、日。 五音、七音:把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牙、齿、喉”五类,即是“五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半舌”(来纽),和“半齿”(日纽),共是七类,就是“七音”。 清、浊:分析声母发音方法的术语。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是清音,声带颤动是浊音。等韵学又把清音分为两类:不送气是清(纯清。如端t),送气是次清(如透t‘)。把浊音分成浊(全浊。如定d),次浊(如泥n)。浊音在现代普通话中丧失,在一些方言中保存。 反切:用两个汉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前一个字(反切上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反切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 由于反切出于不同人之手,同一个声母可以有若干个比较常用的反切上字,如“都、丁、多、当”作反切上字切出来的是同一个音。反切下字也是同样情况。 2.中古三十六字母 中古的声母要掌握: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清浊、等列)。 下面是中古音即《切韵》36个声母在《韵镜》中出现的位置: 音舌齿 清 清 浊 浊 音 喉 清 浊 浊 清 清 音 齿 次 浊 清 浊 清 清 音 牙 清 次 浊 浊 清 清 音 舌 清 次 浊 浊 清 清 音 唇 清 次 浊 浊 清 清 来 匣 晓 影 心 从 清 精 疑 溪 见 泥 定 透 端 明 並 滂 帮 来 匣 晓 影 生 崇 初 庄 疑 溪 见 娘 澄 彻 知 明 並 滂 帮 日 来 于 晓 影 禅 审 神 穿 照 疑 群 溪 见 娘 澄 彻 知 明 微 並奉 滂敷 帮 非 来 喻 匣 晓 影 邪 心 从 清 精 疑 溪 见 泥 定 透 端 明 並 滂 帮 (以后唇音三等在韵母是合口时变为轻唇;庄初崇生合于照穿神(床三)审,于合于喻,形成传统36字母所代表的声母系统。) 中古的声母变为普通话的声母,有其规律,知道这些规律,有助于记忆和反推: (1)中古喉牙音和齿头音的细音,都变成t?,t?‘,? a,o,u,e前 k,k,h // ts,ts‘,s ——a,o,u,e,?前 (声母不变) 见溪群晓匣 (例:工古弓抠渴呼回) (例:作宗仓三诉自) 精清从心邪 i,y前 t?,t?‘,? ———————— i,y前 (声母已变) (例:江居窮区揭吁薰) (例:取须精清心邪) 现代普通话的Y,是中古在介音i后的u变来的。所以,归结起来,中古的i(包括作主要元音和介音),决定喉牙音和音头音变作 , ,?。普通话中,声母k,k,h和ts,ts‘,s之所以没有与i,Y相拼的,就是因为其本来与i,Y相拼的音已变成声母是 , ,?的了。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分配规律,反映中古音到普通话变化的规律性。 (2)中古唇音三等,在东三、钟、微、虞、废、文、元、阳、尤、凡十个韵的合口韵类中,宋以后变为轻唇非、敷、奉、微,普通话中变为唇齿音f、v,或零声母。 三、中古的韵 1.关于韵的几个基本概念 韵: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部类。如206韵。每一个部类有一个代表字,即韵目(见上)。这种部类代表的韵母和韵类,也叫韵。如206个韵包含290个韵类。 呼:等韵学将主要元音或介音是u的韵,称为合口呼;其它的韵为开口呼。如,寒韵是开口呼,桓韵是合口呼。这两韵的分别只是开、合口的不同。但有的韵同时包含开口和合口。有人称开合分韵的合口为“真合口”;开合合韵的合口为“假合口”。 等:根据韵腹的侈或敛(主要元音舌位的高低)以及声音的“硬”或“软”(有无i介音)等状况所分析的声音洪细类别。等韵图依韵和韵类的的洪细分四等。同一个韵中,如果有不同韵类,其区别在于介音的有无或不同,放在不同的等,如一东韵分为两类,一类无介音,在一等;另一类有介音i,在三等。不同的几个韵,同收尾而主要元音洪细不同,安排在不同等,如《韵镜》第二十三图开口“寒、删、仙、先”分别放在一、二、三、四等,第二十四图合口“桓、删、仙、先”分别放在一至四等。(参见《韵镜》复印张) 阴声韵,也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u][-i]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阳声韵,也简称阳声,指以鼻音[-n][-?][-?]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真轸震韵、东董送韵和侵寝沁韵。 入声韵,也简称入声,指以塞音[-p][-t][-k]收尾的韵,如上表缉韵、质韵和屋韵。 舒声韵,也简称舒声、舒调,与促声相对,指读音舒缓的音节,即没有韵尾或元音、鼻音韵尾的字,阴声韵和阳声韵都是舒声韵。舒声韵读音可以自延长。 促声韵,也简称促声、促调,与舒声韵相对,指读音短促的音节,即有塞音韵尾的字,以[-p][t][-k][-?]收尾的音节都是促声韵。促声韵的音节在主元音之后紧接塞音,读音必然短促,不能延长。 2. 中古的韵母 共206韵,290个韵类。 首先记住57个平声韵;其次是知道,因开、合口以及等的不同,一韵之中可以有不止一个韵类;再次是四声相配的原理,以及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的概念。 四、中古的声调 中古的声调是平、上、去、入四声。 主要掌握其变为今天普通话的规律。声调的变化受声母清浊的影响: 中古平声调的字,依其声母的清(全清和次清)还是浊(全浊和次浊),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平分阴阳) 中古上声调的字,全浊音变为去声(浊上变去);其余均为上声。 中古的去声字,全部为去声。 中古入声字,全浊变为阳平,次浊变为去声;清音变为阴阳上去四声。(入派四声) 四、反切 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 反切用的是古音,如果用现代音去拼读中古反切,很多无法顺利切出字音。要想准确拼读中古反切,势必要学习从中古音到现代音的语音演变历史,掌握变化的规律。 第二节 上古音的声韵调  一、上古音的声母 上古声母,指两汉以前的声母系统。其代表是《诗经》音。 掌握了中古声母,以中古36个声母往上推上古音的32个声母,就很容易。上推的方法与古声母研究的几个发明密切相关: 古无轻唇。钱大昕提出,轻唇音非、敷、奉、微,在上古分别读帮、滂、並、明。“旁”从“方”声,“匍”从“甫”声,“枹”又作“桴”,“父”古读如“爸”,……轻唇音是上古重唇三等合口音在后代分化出来的。即唇音一至四等古为一类。 古无舌上。钱大昕提出,舌上音即二、三等的知、彻、澄三母,在上古分别读作舌头音端、透、定。如,“直”古读如“特”,《说文》“沖”读如“动”,古音“竹”如“笃”……舌上音是上古端、透、定的二、三等在后代分化出来的。即舌音一至四等古为一类。 娘日归泥。章太炎提出“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舌上音即二三等的“娘”纽以及半齿音“日”纽,在上古读作“泥”纽。“不义不昵”,《说文》引作“不义不(黍日)”。 照二归精,照三归端。陈澧将三十六字母的照、穿、床、审四母分析为两类。黄侃提出,照系二等(庄、初、崇、生四母)上古音分别与精、清、从、心四母同类;照系三等(照穿床(神)审禅)五母上古与端系同类。这样,齿音栏中,古音只有一类,即精系。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陈澧将三十六字母的喻母分析为三等的“于”(或作“为”)和四等的“余”两类。曾运乾提出,中古喻母三等上古与匣母同类,喻母四定上古与定母同类。《切韵》中匣纽正好没有三等,说明喻三(于)是从匣纽分化出的。 根据以上五个发明,上列中古36个声母在上古就是剩下的21个声母: (这21个声母再除只居三等的群和只居四等的邪,就是黄侃所主张的古音的十九纽。) 学术界有的对照二归精、照三归端有保留,恢复9母;对日纽归泥、喻四归定有保留,恢复2母。所以上古声母是32母: 塞 音 鼻 音 边 音 塞 擦 音 擦 音 清 浊 清 浊 清 浊 不送气 送气 送气 不送气 喉 影 ? 牙 见k 溪k‘ 群g 疑? 晓x 匣? 舌 舌头 端t 透t‘ 定d 泥n 来l 舌面 照t? 穿t?‘ 神? 日 喻j 审? 禅? 齿 正齿 庄? 初?‘ 崇d? 生? 齿头 精ts 清ts‘ 从dz 心s 邪z 唇 帮p 滂p‘ 並b 明m 二、上古音的韵部: 研究上古的韵部,主要材料是上古的韵文(最重要是《诗经》)和文字谐声(声符) 上古韵表 收鼻 之? 支e 鱼a 侯o 宵? 幽u 阴声 职?k 锡en 铎ak 屋ok 沃?k 觉uk 入声 蒸?ng 耕eng 阳ang 东ong 冬?ng 阳声 收舌 微?i 脂ei 歌ai 阴声 物?t 质et 月at 入声 文?n 真en 元an 阳声 收唇 缉?p 盍ap 入声 侵?m 谈am 阳声 阴声韵:无韵尾或收—i的韵。阳声韵:收—n、—ng、—m的韵。入声韵:收—t 、—k、—p的韵。无韵尾及—k、—ng为收鼻;—i、—t、—n为收舌;—p、—m为收唇。 三、上古的声调 第三节 上古音相同相近的判定及其标准  一、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目的 1.探求字词同源。 2.确定用字通假。 3.从语音角度研究复音音词的构成。 二、上古音相联系相近的判定标准 字音有声韵调三部分,判定字与字之间是否相同相近,就要分别比较它们的声韵调三部分的关系。但对上古的声调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所以只能就声与韵两部分来比较(采用阴阳入三分法,上古入声表现为区别于阴声的不同韵部)。字与字之间,声母的比较就是看其声母之间的关系;韵的比较是看其所在韵部之间的关系(介音异同不论)。 声母的相同相近关系,以“双声”、“旁纽”来说明;韵的相同相近关系,以“叠韵”、“对转”、“旁转”、“次对转”、“通转”来说明。这些关系是分别根据声表和韵表所安排的声、韵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定的。 (1)根据声母表,理解上述关于声母关系的概念,即上古字音中声母相同相近标准: 双声:同声母。如,盍、何双声,开、启双声。 准双声:两类舌音、两类齿音、舌音与齿音这三种关系中发音方法相同者: 同类同直行(舌头与舌面。上下对直),如,端照准双声;透穿准双声…… ……………(正齿与齿头。上下对直),如,庄精准双声;山心准双声…… 舌齿同直行(把庄初崇与照穿神对直),如,庄照准双声;初透准双声…… 旁纽:同发音部位的声母之间(即同横行)。如见溪旁纽,见群旁纽,见匣旁纽…… 准旁纽:同类不同横行的声母之间(专指舌头与舌面两行、正齿与齿头两行之不对直的声母)。如,透神准旁纽,端穿准旁纽,透照准旁纽…… (2)根据韵表,理解上述关于韵部关系的概念,即上古字音中韵的相同相近标准: 叠韵:韵部相同。如,孔、洞叠韵,明、朗叠韵,井、型叠韵,答、合叠韵…… 对转:元音相同而韵尾的发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法不同(无韵尾者与收—k、收—ng的韵相对转)。有三种:阴阳对转(如之蒸)、阴入(如之职)对转、阳入(如蒸职)对转。 旁转: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无韵尾的韵与无韵尾的韵旁转)。即同一横行的韵为对转。如脂微旁转,真元旁转,幽宵旁转…… 旁对转:收尾音的发音部位相同(同收鼻,同或舌,同收唇)而发音方法不同,元音相近。即同一类的既不同横行又不同直行之间的韵为旁对转。旁对转是旁转再加上对转。 通转:主要元音相同,收尾音的发音部位不同。即收鼻、收舌、收唇三大栏的同一直行的韵为通转。 三、如何判定上古音的相同相近 首先,所谓上古音的相同相近,必须是声母和韵母同时都相同或相近。(即必须声母和韵母的关系都得到说明。一般是这样说明,甲字“古韵在某部,某纽”;乙字“古韵在某部,某纽”。如,“东”字古音在东部,端纽;动字古音在东部,定纽。二字叠韵,端、定旁纽。) 其次,这个问题可以从初学者与前人研究两个层次说明。 对于初学者,一是利用利用今人编的工具书(各种表、册)找字的古声和古韵(如唐作藩《上古音手册》)。 二是利用可以直观的谐声偏旁,根据“同声必同部”原则直接判定。段玉裁提出“同声必同部”,即谐声字声符相同,则其上古音在同一个韵部。如“奇”从“可”声,两字同在歌部。上古的字并不每个都押过韵,没用过韵的字,只要与用过韵的字声符相同,就可以系联。如“防”与“旁”同从方声,同在阳部。 声符相同,则多数情况下声母也会有发音部位相同或相邻的关系。段玉裁当时是从古韵部关系说的;但后人在研究声符的时候,发现声符相同,同样可以推知声母相同或相近。如“可”、“奇”上古声母都是溪母;“防”、“旁”上古都是重唇音。(查反切可知是並滂旁纽。) 前人研究是利用第一手材料。这也是今人继续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初学者如掌握一定材料也可以直接利用。 1.利用古代韵文材料。最主要的材料是《诗经》的用韵。此外如《易》、《楚辞》的用韵及散文中的民谣、童谣。对这些韵文的用韵进行系联归纳,就会得到古韵分部。 2.利用谐声偏旁,即根据同声必同部的原则。既能确定韵部相同,也能确定声母相同或相近。(详上) 3.利用隋唐朝以前的反切。同声符的字,声母并不一定完全相同,经常只是同部位或邻近部位,如果要较准确说明相同相近的关系程度,就得根据反切。 4.利用古书注音。古代注释家常用读若、读为、读曰、读如等术语来注音、破假借等,不管何种目的,其前提都是二字声韵相同或相近。如《说文》:“森,读若曾参之参。” 5.利用古代声训。《说文》:“半,物中分也。”“必,分极也。” 6.利用经典异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献中用不同的字书写,就叫异文。文字虽异,声音本来相同。如“伏羲”又作“庖犧”;《左传》陈完,《史记》作“田完”;“曹刿”又作“曹沫”。 7.利用古代异体字,特别是《说文》重文。如漉或作渌,簏或作箓。 8.利用古书假借。如宵借作小,贲借为奔。 这些材料是综合运用,相互参照证明的。(1—8皆研究上古音材料。1—3可研究古音体系;4—8主要说明个体关系。)如果是研究古音,而不只是证明相同相近,则古代对音材料、方言、民族语言材料都可用。 第四章 实词、短语与句子  教学目标:着重讲述古代汉语在实词、短语与句子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点,以便解决由于语法不通而误解句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1、词类活用;2、名词作状语,动词使动、动宾及动宾语序,双宾;3、判断句和被动句。 第一节 实词与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 (一)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昨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二)活用与兼类的不同 活用是临时性的,兼类是固定性的。 二、名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隐元左) (二)用作使动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襄二十二) (三)用作意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大同) 三、形容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礼记?学记) (二)用作使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三)用作意动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战国策?秦策一) 四、数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大国不过三国之一。(隐元左) (二)用作使动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卫风?氓) 第二节 短语  一、名词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壮语 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像……一样”、“跟……似的”: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像待……似的”: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在……”、“向……”: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龚遂传) 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 5、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 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1、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2、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变化 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3、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追溯往事。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成公十六年)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即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二)特殊的动宾关系 1、 施动 2、 与动 3、 因动 4、 为动 5、 向动 6、 所动 7、 位动 8、 时动 9、 量动 三、动词与宾语的语序 1、疑问代词作宾语位于动词前 敢问何谓也?(隐二左)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位于动词前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是”“之”复指宾语,置于动词前。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僖十四左) 四、双宾语 1.给予、赐予义动词 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成二左) 2.告知、教示义动词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许行) 3.古有今无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4.古汉语中的使动可以带双宾语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城濮之战) 五、主谓之间加“之”的短语 未知母之存否。(宣二左)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与?(论语?学而) 第三节 句子   一、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隐元左:制,巌邑也。 今京不度,非制也。(否定副词修饰谓语,不是修饰名词) 二、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无标记 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成二左) (二)有结构标记 1.介词“于”引进主动者 xi克伤于矢。(成二左) 2.助动词“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3.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为……所” 今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4.“被”字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第五章 虚 词  教学目标:着重讲述古代汉语在虚词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点,以便解决由于语法不通而误解句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虚词表述的三要素:词性、语法作用、翻译;2、掌握主要词类及常见虚词 第一节 代词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 3、第三人称代词:“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 一是“之”和“其”除称代以外,还可以称人或物。 二是“之”和“其”除了可以称代第三方以外,有时候也可以用来称代说话人自己或听话的一方。 二、指示代词 1、近指:“是”、“之”、“此”、“斯”、“兹” 2、远指:“夫”、“彼”、“其” 3、旁指:他(“佗”、“它”) 三、疑问代词 四、无定代词 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2、是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五、特殊代词 1、者 “者”字词组的构成,有下述几种情况: (1)“者”字位于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者”字词组。可译为“……的”、“……的人(事、物)”。 (2)“者”字位于动词性词组或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共同组成具有偏正关系的词组。 (3)“者”字位于名词之后,与这个名词组成“者”字词组,“者”字的作用是复指它前面的名词,同时也起到区别人或事物的作用。 (4)“者“字也可以位于数词后,与数词组成“者”字词组,数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 2、所 (1)“所+动(或动词性词组)” (2)“所+介+动(词组)” 第二节 副词 一、程度副词 二、范围副词 三、时间副词 四、情态副词 五、否定副词 六、谦敬副词 第三节 介词 一、于(於) 1、介绍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 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3、介绍出比较的对象。这种用法的“于”(於)用在形容词谓语之后。 4、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 二、以 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用”、“拿”、“凭”。 2、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用”、“把”。 3、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因”、“因为”、“由于”。 4、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三、为 1、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被”。 2、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什么事物)而发,“给”、“替”、“向”、“对”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原因或目的,“因为”、“由于”。 四、与 1、介绍职主动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方,说明动作是与谁(什么)共同完成的。“跟”、“和”、“同”。 2、介绍动作行为的受益对象。“为”、“给”。 五、用 由 自 从 (一)用 1、介绍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手段。 2、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 (二)由 1、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原因、凭借的条件、涉及的对象。 2、介绍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时间的起点,或空间上的起点。 (三)自 介绍出动作行为的起始点。可翻译为“从”。 (四)从 1、介绍处所 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3、介绍所随的对象,可以译为“跟”“跟着”。 第四节 连词 一、之 (一)加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偏正关系 1、领有关系,“的”。 2、同一关系,“这样”、“这些”或不译。 3、修饰关系,可译成“的”,但往往需要加上“比况性”的词语。 (二)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主谓关系。 1、充当单句中的主语、宾语。 2、充当复句中的分句。 (三)“主语+之+介宾词组” 1、充当分句 2、充当单句中的成分。 二、与 及 (一)连接词与词、词与词组、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和”、“以及”。 (二)介词“与”和连词“与”的分辨 1、“与”字的前后项互换位置后,影响原意的是介词,没有什么影响的是连词。 2、“与”字前面有修饰成分的,是介词。 3、介于不同词类的词之间的是介词 三、以 (一)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内部,所连接的两个部分,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实现后一动作行为的方式、方法或原因,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二)连接时间或方位。 (三)连接两个形容词,并可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词。 (四)用法分辨 1、“以”是介词时,它后面总要有个名词或词组,组成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以”字是连词,它总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部分中后一部分往往是前一部分的目的或结果。如果“以”字后面紧接着“上、下、往、来、内、外、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它一定是连词。 2、当介词“以”的宾语省略时,往往与连词“以”不易分辨。省略宾语的介词“以”后面往往紧接着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看“以”的前面是否是个动词。如果不是,“以”字就是介词;否则,“以”就是连词。 四、而 (一)用在单句中。所连接的两项,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或者是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的词组。 1、联合关系。一般充当谓语。“而且”、“并且”、“就”、“又”。 2、偏正关系。一般是状语和谓语的关系。 3、主谓关系。 (二)用在复句中,可以连接多种多样的复句。 1、并列复句 2、连贯复句 3、递进复句 4、因果复句 5、转折复句 五、则 1、关列关系。往往形成“……则……,……则……”的格式,不能译出。 2、顺承关系。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3、转折关系。“却”。 4、条件关系。“就”。 5、假设关系。“就”。 六、虽 然 虽然 然而 然则 (一)虽 表示让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即使”、“纵然”。 (二)然 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却” 1、连接段与段,表示上一层与下层之间的转折关系。 2、用在分句与分句之间,表示复句中的转折关系。 (三)虽然 这个结构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组合,意思是“虽然如此”,与现代汉的“虽然……但是……”中的“虽然”含义不同。 (四)然而 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组合,一般是“这样(如此),而……”的意思。 (五)然则 “然”是指示代词,用来肯定上文所说的情况;“则”是转折连词,用来转入下文。是“既然如此,那么”的意思。 七、如 若 苟 使 令 藉 即 为 微 这一组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往往用在假设复句中表假设条件的分句中。其中“微”的意思是“假如没有”,其他几个词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假如”。 第五节 语气词  一、也 1、判断句句尾的“也”,作用是帮助判断,加强判断的肯定语气,使听者或读者对判断深信不疑。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这种用法的“也”字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对应的词。一般可以不译出。 2、陈述句句尾的“也”,加强陈述语气,使读者或听者坚信所陈述的内容。可译成“啊”或“呢”,或不译出。 3、因果或假设复句的后一分句句尾的“也”,含有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语气的作用。 4、祈使句和感叹句尾的“也”,使祈使、感叹语气更加坚决、肯定和强烈。可译成“吧”或“啊”。 5、疑问句句尾的“也”,仍然表示确认的语气。由于“也”字的使用,就便得这种疑问是在确认的基础上表达出来的,往往是对已经确认的某种事实提出的疑问。 6、句中的“也”字表示顿宕,兼有强调和提示作用。这种“也”字往往用在句中的主语、状语后,表示语气上的停顿和隔断,对上文是强调,对下文是提示。 二、矣 (一)叙述句句尾的“矣”,把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告诉别人,含有运动过程和时间因素,是个表示动态的直陈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矣”字所表示的动态有两种情况: 1、原来或从前就有这种情况,说话人把它当作一种新情况提出来加以陈述,或告知别人。 2、现在还没有出现某种情况,但预料、推断这种情况将必然出现,说话人也可以用“矣”字把这必将出现的新情况提示出来。 (二)祈使句句尾的“矣”,是说话人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因为是希望实现或完成,所以都带有将然的性质。 (三)疑问句和感叹句句尾的“矣”,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是靠别的手段来表示的。 三、乎 (一)疑问句中的“乎”字,表示疑问语气 1、询问 2、反问 3、推测 (二)感叹句句尾的“乎”多表示呼唤或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作“啊”。 (三)用在形容词后,做形容词的词尾,给形容词增加形象化的色彩。 四、欤(与) (一)表疑问语气 1、在是非问句句尾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是说话人心目中已有了某种看法,但还不能深信不疑,提出来要求证实。可译为“吗”或“么”。 2、用在特指问句,帮助表达疑问语气,句中也另有疑问词,疑问的重点落在疑问词上。可译为“呢”。 3、用在选择问句句尾,是表示无法肯定或否定某项或某几项事情,要求对方选择而发出的疑问语气。可译成“呢”,分句中常有“抑”来配合。 4、用在反问句,表示不要求对方回答无疑而问的反诘语气,可译为“吗”,有时也跟“也”连用,或跟“岂”、“得非”等配合。 (二)表感叹语气。可译作“啊”。 五、哉 1、在句末表示比较强烈的感叹,相当于今天的“啊”。 2、“哉”跟它前面的谓语一起提到句首,所表示的感叹语气就更为强烈。 3、“哉”在祈使句句尾,表示祈使语气,并略带感叹意味,可译作“啊”或“吧”。 4、“哉”跟疑问词配合用于询问句和反问句,句子的询问语气和反问语气由疑问词来表达,“哉”字则给它们带上感叹色彩,可译为“吗”、“呢”。 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1、“也已”、“也夫”、“也哉”、“也乎”、“也乎哉”。连用的语气词,各自分别表达不同的语气,同时全句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2、“矣夫”、“矣哉”、“矣乎”,“矣”仍然表示叙述语气,语气的重点也是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3、“乎哉”连用,表示比较复杂的语气。 七、夫 唯 其 (一)“夫” 1、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引出议论的内容。 2、用于句尾。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表示疑问测度语气,可译“啊”、“吧”或“吗”。 (二)“唯”(惟、维) 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引出主语或强调时间,一般可以不译出。 “唯”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祈求、希望,可译为“希望”、“请”等。 句中的“唯”(惟、维)往往用来帮助加强判断,有的可译为“是”。 (三)“其” 用于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多种语气。 1、表示估计、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或许”、“恐怕”等。 2、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 3、用于祈使句中,使劝告、祈使、命令的语气变得委婉、含蓄些。一般可以不译。 第六章 古书阅读常识  教学目标:古代汉语课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读懂带有古注的文言文,为此设古书阅读常识一章,在这章中讲述了古注的内容、形式和如何阅读古注,同时讲述了古代的修辞手法及有关工具书的,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古书能力,是不可缺少的。 教学重点:古注的发展过程(古注类型在各个时代的发展变化、代表性的注释家和著作)和注释体例、教学手段:通论结合古注阅读。通论解决基础知识和方法问题,阅读达到培养实际阅读能力。 第一节 古书的注释  一、古注对于阅读古书的作用 1、古注是阅读古言语的阶梯和桥梁。 2、古人注释,接近实际,较为可靠。 3、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是今人注的重要依据。 4、读古注有时比查字典更能解决问题。 二、古书注释的发展概况 (一)汉代的古书注释 1、注释对象 以解经为目的,所注之书大部分为经部典籍。 2、注家注本 贾逵、服虔、马融、郑兴、郑众、许慎、郑玄 毛亭《毛诗诂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孔安国《尚书传》,何休《春秋公羊传注》、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名》,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 3、注释体式 章句、传注 (二)魏晋南北朝的古书注释 1、注释对象: 除儒家经典外,史、子、集部的古书均有注释;小学著作。 2、注家注本 王弼、韩康伯的《易注》,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何晏的《论语集解》,裴骃的《史记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王弼的《老子注》,郭象的《庄子注》,张湛的《列子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郦道元的《水经注》,郭璞的《尔雅注》、《方言注》。 3、注释体式 (1)受佛学讲佛经方式影响,古书注释产生“义疏”体式。 (2)兼采前人各家之说解,产生“集解”体式 4、注释特点 魏晋时期北方注经守东汉经师家法,重训诂章句;南方注好借机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大谈性命哲理。 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佛教大兴。儒生注书开始采用一种既解经文,又释注文的新体式,“义疏”由此形成。 (三)唐代的古书注释 1、注释对象:经史子集 2、注家注本 孔颖达《五经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注》,杨倞《荀子注》,成玄英《庄子疏》,李善《文选注》等。 3、注释体式 (1)唐的义疏因为是官修,“奉诏更裁,定名曰正”,所以也叫“正义”。 (2)音义类注释体式的产生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音义类注释的代表 4、唐代义疏的特点 (1)解释词句及考证名物较翔实,引证丰富,保存了汉魏一些经注旧说。(2)唐疏遵守“疏不破注”原则 (四)宋代的古书注释 1、注释对象:经史子集 2、注家注本 朱熹的《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 3、注释特点 (1)宋代的注释受宋代哲学影响大 (2)儒家学说中渗入佛教思想;程朱理学致力阐述义理;其治经多讲义理 (五)清代的古书注释 1、注释对象 (1)整理注释经史子等文献 (2)注释传统语言学著作 (3)读书札记中的字词句解释及名物制度考证 2、注家注本 陈奂《毛诗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梁玉绳《史记志疑》,沈钦韩《汉书疏证》,王先谦《庄子集解》,《荀子集解》、《汉书补注》,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孙诒让《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郝懿行《尔雅义疏》、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 3、注释体式 读书札记 4、注释特点 (1)清儒直承汉学,重字义训诂和名物考据 (2)清代因为古音研究的成就而传统语言学发达,由此全面整理注释古籍 三、古书注释的体式类型 (一)传注类 1、诂、训 这两个名称,笼统说来没有什么区别,凡侧重于字词、名物解释的,一般称作“诂”、“训”。在注书过程中,古人对训、诂往往不作严格区分,还常连作书名,如汉张衡有《周官训诂》(已佚),南宋钱文子有《诗训诂》等等。 2、传 是传述的意思。传原本指解释儒家六经的书。 3、注 是注释的通称。 4、笺 是表识的意思。名称始于郑玄。郑玄有《毛诗笺》 笺这种注释,一般是对原注隐而不显略而不详之处加以申发,或者记下自己的不同看法。 (二)章句类 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 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 (三)义疏类 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这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释。 义疏类注释常常旁征博引,罗列大量材料,证发经注,此其长;但有时不免烦琐冗长,使人目眩。 (四)集解类 集解类注释是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意见的一种注释。 (五)音义类 音义是一种注音释义的著作,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证、音隐、音释等名称。唐陆德明的《经典释义》是音义类注释的代表作。 这类著作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或指出经典不同版本的异文现象。音义书在给多音多义的词注音时,注音本身即暗含着释义。 四、古书注释的内容及注释用语 (一)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 1、解字词 (1)注音 注音的方法常用反切和直音,有时也以“读若”、“读如”、“如字”等用语指出读音。 (2)释义 “某,某也”、“某者,某也”、“某,某者也”、“某,某”。 “曰”、“为”、“谓之” “浑言(统言),析言”、“散言,对言”、“散文,对文” “犹” “谓” “之言”、“之为言” (3)破读 所谓破读,就是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常用语为“读如”、“读为”、“读曰”,有时也用“读若”。 (4)文字校勘 衍,脱(夺),当为(当作),倒文 本作、本或作、本亦作、一本作 2、释文句 (1)串讲句意 (2)指出言外之意 “言” (3)指出比喻意义 (4)归纳章指 (5)分析句读 “句”、“绝句”、“某字属(从)上读”、“某字向下读”、“断某为句”。 (6)讲解语法 (a)虚词的诠释 “辞”、“词”、“语助”、“语词”、“声”、“发声”。 (b)句式的分解 (c)词序变异、词类活用的说解 (二)非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 1、诠释成语典故 2、考证名物制度 五、如何读古注 1、读古注先要了解古注的体例。 2、弄清注疏文字与被注问题的对应关系。 3、弄清各家观点和本书编者的倾向。 4、有分析有批判地读古注。 5、自己动手,解决有关问题。 第二节 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一、互文 互文也称作“互辞”、“互言”、“互文见义”,指的是相对的两句话或并列的两个词组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参互言之,文意相备的情况。 二、连及 连及变称“连文”、“连言”、“连语”、“连类而及”,这是古人在行文时为凑个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 三、变文 变文是指行文中在几个意义相同的地方变化用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变文大致表现为用词的变文和句法的变文两种情况。 四、借代 借代是一种借关系密切的事物代替所要说的事物的表达方式。 1、借事物的形貌、衣饰等特征代替事物。 2、借事物的所在、所属代事物的本身。 3、借事物的原料、所凭借的工具代事物。 4、借小名代大名,借大名代小名。 五、曲指 所谓曲指,就是在表达时不直接指称对象,或不直接说出某事物,而换一种曲折的说法,让人明白其所指。 第三节 工具书的使用 一、《说文解字》 (一)成书时代与作者 (二)编排体例 (三)说解体例 (四)版本与注释 1、《说文解字注》 2、《说文通训定声》 二、《尔雅》 1、作者与时代 2、编排 3、注本 三、《广韵》 1、作者与时代 2、编排 3、版本 四、《经籍纂诂》 1、作者与时代 2、编排 五、《经传释词》 1、作者 2、内容与编排 一、《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宋徐铉校。 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一部杰出的语言文字学著作。 《说文》15卷,收正篆9353个,重文言1163个,共计收字10516,首创部首编字法,按所收字形分为540部,全书说字数133441个。《说文》最大特点是以形释义、探求本义、辨通假的重要依据,是学习文言文工具书。 部首体例:始一终亥;据形系联;据义系联;先独体后部首,再同体重叠部分;先正体、后反体、例体。 列字体例:(1)按字形反映事物的虚实远近排列,实→虚,近→远; (2)以事物本来固有的顺序排列; (3)以义联属; (4)与部首相对相反的字列在该部之末; (5)以某字为部首而实非某类事物之字列在末尾; (6)组成双音节的两字排在一起。 说解体例:释义、释形、释音。 4.《说文》意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它提出了语言文字学理论(六书),创立了我国文字学体系,集先秦两汉训诂之大成,为后世编撰字/词典树立了楷模。它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我们研究汉语文字的发展演变、解决古书各种疑难问题及了解古代社会都是很重要的材料。 5.《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小学家、经学家) 贡献:以声训发明许意,以经证字,善推本义,也讲引申、假借、后起义,并进行同义词辨析。 6.《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 该书分为三部分: “说文”:以许的说解为宗,再加补充并列举。 “通训”:讲的是“转注”和“假借”(本书最精彩部分) “定声”:用上古韵文来证明一个字的古韵。 该书突破《说文》只讲本义的框架,能对词义作全面研究。 二、《尔雅》 是最早一部训释词义的专著(2004年考了) 尔:同‘迩’,近之意;雅:正;“尔雅”就是取近正之义。 收词4300多个,分为2091条目,条目按类分19篇。前三篇为: 《释诂》释古代词,把若干同义词集在一块,用一个通告词去注释。 《释言》重在解释当时的语言文字。 《释训》专释叠音词和联绵词。 后16篇为专门事物名称作释。 意义:汇集了先秦古籍传记中的训诂成说。 《尔雅注》晋,郭璞;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广雅》张揖-三国魏。 编此书是因《尔雅》“未能悉备”,所以他选取“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者,详录品核,以著于篇。”汇集了汉代及以前词语的训诂材料。 《广雅疏证》清,王念孙。注重以声音通训诂,就古音求古义,触类引申,不限形体,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 三、《广韵》 ——即《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丘雍等主持 在《切韵》(唐韵)上修订,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韵书。 《广韵》详尽记录了中古(南北朝到宋末)的语音体系,据此可推演上古(汉前)的语音,下讫今音,是研究汉语语音发展重要材料。 全书206韵,收字26194个字,按韵编排,四声为纲,总5卷。 四、《经籍篆诂》 清,阮元,1798年臧镛堂出书。 集唐代以前经、史、子、集各种经籍材料的训诂成说,以及汉晋以来各种字书、韵书、音义书中的训释,故名《经籍篆诂》——古代训诂材料总汇,兼有字书、辞书功能。 全书收单字13349个,总106韵,分106卷。 五、《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1898出书。 这是一部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编此书的目的是因为自汉以来,说解经书者崇尚雅训,重实词义训释,对虚词研究不够或成就不显,故专于虚词研究。 总10卷,收虚词160个,按喉、牙、舌、齿、唇等发音部位和方法,以唐释守温36字母为序编次。 同类书有《助字辨略》刘淇著。 古书阅读练习一 1.阅读下面带古注的文章,并依注回答问题。 1.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子舆韩厥父故中御而从齐侯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帅御者皆在中将在左Ο帅所类反[疏]注居中至在左Ο正义曰韩厥为司马亦是军之诸将也以梦之故仍居中为御明其本不当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须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帅其余军之诸将皆御者在中将在左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齐侯不知戎礼Ο射食亦反下并注皆同[疏]注齐侯不知戎礼Ο正义曰僖二十二年传曰虽及胡耇获则取之明耻教战求杀敌也宣二年曰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是戎事以杀敌为礼齐侯谓射君子为非礼者乃是齐侯不知戎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越队也Ο队直类反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请寓乘綦毋张晋大夫寓寄也Ο綦毋音其下音无丧息浪反乘绳证反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以左右皆死不欲使立其处Ο处昌虑反[疏]皆肘之Ο正义曰说文云肘臂节也谓左右为凶处故以肘排退之韩厥俛定其右俛俯也右被射仆车中故俯安隐之Ο俛音勉仆音赴又蒲北反[疏]韩厥俛定其右Ο正义曰言此者为下丑父与公易位由厥之俯故不觉其易綦毋张盖助厥定右故并不见之逢丑父与公易位居公处 (1) 古代军车的座位应如何安排?韩厥本应在哪个位置?为什么换位置? (2) 为什么说“齐侯不知戎礼”? (3) 韩厥为什么不让綦毋张“从左右”,而让他“立于后”? (4) “肘”和本义是什么?在文中是什么词类?如何翻译? (5) “越,队也”是形训、义训、还是声训? (6) 根据注释,“毙”的意思是什么? (7) 逢丑父跟齐侯交换位置,韩厥与綦毋张为什么没有发现? 2.黭然而雷击之……韩诗外传六作聚是矣 (《强国》,见教材P527~528,此处略) (1)“厌读为压”是什么意思? (2)根据注释翻译“黭然而雷击之”。 (3)“而”和“如”在古代文献中常通用,请根据古注写出三个例证。 (4)“百姓劫则致畏”这句话宋本写作什么? (5)“嬴则敖上执拘则最”俗本是怎样断句的? (6)“执拘则最”郝懿行认为“最”应该写成什么?这句话在《韩诗外传》中是怎么写的? 3.参考古注翻译下面的文章,只译正文。 (1)故曰为高必因丘陵……自此所以责其君 (《离娄》,教材P526,此处略) (2)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媚人国佐也甗玉甑皆灭纪所得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同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其母故远言之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使垄亩东西行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人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合命何言违王命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大雅言孝心不乏者又能以孝道长赐其志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不以孝德赐同类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疆界也理正也是物土之宜播殖之物各从土宜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或南或东从其土宜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晋之伐齐循垄东行易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阙失四王之王也禹汤文武树德而济同欲焉树立也济成也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勤而抚之以役王命役事也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疆竟也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求诗颂殷汤布政优和故百禄来聚逑聚也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言不能为诸侯害 古书阅读练习二 1. 古注术语解释: A.某音某;某,某某切 B.言、谓 C.犹 D.读如、读若 E.读为 F、曰、为、谓之 G.讹、夺、主、倒 2. 讨论: A.古书注释共有哪几中类型?每一种类型发生在什么时代,主要特点是什么? B.古书注释在语言文字方面都注释哪些内容或对象? C.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3.思考: A.《说文》、《广韵》、《尔雅》的体例、内容及其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三书对古书阅读的作用。 4.标点并翻译下面的文章: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泉涌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惨而退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常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战国策?齐策》) 屈原疾王聽之不聰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窮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
本文档为【《古代汉语》梳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