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徐州的端午节

徐州的端午节

2018-06-12 10页 doc 23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徐州的端午节徐州的端午节 徐州的传统民俗 一班36号 宋昕 江苏徐州 徐州古称“彭城”,地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素有南国屏障、北国锁钥、 五省通衢之称。“自古彭城列九州”,这座城市经历六千年文明的陶铸,乡风民俗中自然会 有几分古朴与厚重。南来北往、东游西荡的文人墨客、商贾僧侣,或云集,或羁留,难免会 留下些许印迹。这样一层层积淀下来,融入乡风民俗之中,又构成了徐州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的风貌。 那么,徐州民俗中究竟包含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和典故,它在今天的徐州人心中又有着怎 样的地位, 在中国,每年的春节过后,人们就...
徐州的端午节
徐州的端午节 徐州的传统民俗 一班36号 宋昕 江苏徐州 徐州古称“彭城”,地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素有南国屏障、北国锁钥、 五省通衢之称。“自古彭城列九州”,这座城市经历六千年文明的陶铸,乡风民俗中自然会 有几分古朴与厚重。南来北往、东游西荡的文人墨客、商贾僧侣,或云集,或羁留,难免会 留下些许印迹。这样一层层积淀下来,融入乡风民俗之中,又构成了徐州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的风貌。 那么,徐州民俗中究竟包含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和典故,它在今天的徐州人心中又有着怎 样的地位, 在中国,每年的春节过后,人们就要忙着过正月十五,也叫元宵节,这可是咱们中国传 统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节”。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人们为了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而欢 1 聚在一起,也有的说是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 虫害,祈祷获得一年好收成。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了解到的一种说法就跟徐州有关。汉高祖刘邦是徐州沛县人,刘邦 和他的妻子吕后死后,人们从吕家人手中夺回了皇室的权利,那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于是 以后的每年正月十五之夜大家都要庆祝一番,并把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就是刘邦去世了,吕后也去世了,但吕家的人在朝廷掌权的比较多,他(们)要夺取刘家的 政权。这时候有一个徐州人叫周勃,还有一个叫陈平,于是,他们带兵就把吕家的人全部都 杀掉了,等于是保住了汉朝的江山不被吕家人所篡夺吧,他们又另立了一个皇帝,也是刘家 的子孙,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都到大街上去示庆祝,从那以后,(每到)元宵节都要进行 庆祝。” 再来说一说另外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徐州,每年的农历四月下旬,各家各户就开 始预备端午节所用的驱毒物品,还要为儿童缝制五毒鞋或虎头鞋,制作五毒衣。五月初一起, 2 女人们开始忙着绣香荷包,荷包内装有能散发香味以驱毒虫的中草药。也有人用杏黄布缝制 布老虎,挂在房门上方,以达到祛除毒虫的目的。 据说,在徐州,每年端午挂香包、驱毒虫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传说。说古时候有个徐州 人做生意,在路上碰到一位老人,背着一个大口袋,他问老人到哪里去,老人说去徐州,这 个人就热情地邀请老人上了自己的马车。这个徐州人看到老人随身的袋子里有东西在动,就 问他里面装了什么,老人说:“这是五毒,就是蛇、癞蛤蟆、蝎子等毒虫,徐州有场灾难, 我接上面的命令,要毒死徐州人”。这位徐州人听后非常惊讶,赶忙向老人求教解救办法。 这个人说:“那你不好啊,徐州人都是很善良的、很重情重义的,你不能毒他们。这 个老人讲:’那我没办法,我是奉命而为。他说:‘这样吧,我看你这个人很好,我不害 你,给你说个办法,你到夜里门口挂一个香包,我看到挂香包的,我的毒虫就不往你家里放 。到家以后,这个徐州人想不能我光好了,我要救我全城的徐州人,他就一家一户地讲,赶快做香包,都挂到门口。” 通知完全城的人之后,已到了半夜时分。看着大家都挂上 3 了香包,这位生意人终于放下心来,回到自己的家。由于非常劳累,他竟然忘了将香包挂在自家门口。结果奉命而来的老人便把毒虫都放进了他家,全家人全都丢了性命。 从那以后,每年的端午节徐州人都有挂香包的习俗,直到现在,在当地的五毒庙会上,各种各样的香包都有销售,只是大家在佩戴香包的时候还不知道有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 彭祖封侯于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至今悠悠4000多年。中国历史上,孔子、庄子、荀子等在著作中多次提到彭祖。《论语》、《史记》、《本草纲目》、《水经注》等诸多历史巨著,更是详尽地记载了彭祖饮食养生、长寿保健、医疗祛病的事例,并留传至今。殊不知徐州民俗有很多也来源于彭祖的故事,就连人们过生日吃长寿面都与他有关。 就是汉武帝的时候,他讲人要长寿,要活到一百岁的话,人中就要长一寸,人中是什么,就是鼻孔下面一个穴位,当时一个叫东方朔的人在旁边就笑了,汉武帝问他:’你笑什么,‘,他说:’如果说长寿的人,一百岁人中长一寸,说彭祖活到800岁,是不是要长到8寸了吗,脸有多长啊,‘这个事情后来传来传去,脸就是面,后来祝寿就吃长寿面。 除了过生日,宴请宾客也有着非常多的讲究和典故。徐州人酒桌上的习俗和礼仪就非常多,比如“先干为敬”就来自古代的一种习惯和豪爽之气。 “酒桌上有一个习俗,一个礼仪,叫做先喝为敬’,有人不 4 懂这个规矩,先叫人家喝,为什么先喝为敬‘呢,因为古代的时候要害一个人往往用毒酒,从酒壶里把酒倒出来后,到底这个酒有毒还是没毒,有的事先酒是倒好的,请你来喝,有毒没毒,这时候我先喝,就我酒里没有毒。” 徐州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一些还演变成了重要的民间节庆活动,并且广受当地人的欢迎,比如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当地都要举行观音菩萨诞辰庙会,俗称“云龙山庙会”。参与人数达百万人以上。庙会不再只是具有单纯的宗教色彩,而是集商贸、旅游、信仰、娱乐、民间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盛大民俗活动,已成为徐州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之一。还有目前正在进行的彭祖伏羊节,也非常热闹。每年夏季进入三伏天时,徐州人都有吃羊肉的习俗,也叫“入伏吃伏羊”。因此每到这时,当地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节庆活动。今年,徐州还邀请了国内八大菜系代表人物及国外厨师前来切磋技艺,并举办文艺演出、菜宴展销、观光旅游等活动,在丰富市民生活的同时,这些民俗活动也在传承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展示着城市的独特风采。 篇二:江苏各地端午风俗 篇三: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2014年的端午节在6月2日,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年轻人一般只知道端午节吃粽子,其实端午节的习俗有很 5 多,煮鸡蛋、赛龙舟、沐兰汤、带葫芦?? 今天盘点端午节的15个习俗,看看你知道哪一个~ 1、吃粽子 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 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2、煮鸡蛋 在胶东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样不可。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 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 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挂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这年 6 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动手害人了。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3、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4、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5、带葫芦 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不但 7 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 6、系五色线 五色线又称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 陕西地区的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 了,具有送灾的性质发展到现在,一般都用绣花用的丝线,颜色多且艳丽,用色比较灵活,多则十多种颜色,少则二三种。用什么色也很灵活,有些人手头有什么色就用什么色。等到五月五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缕,走到一起时都会比比看谁的更漂亮,颇有情趣。当然比较讲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线。 7、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 8 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8、游百病 游百病又名“走百病”,流传于陕北各地的农村,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游百病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据说游就百病不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讲究的,这天男不做农活,女不做针线,做了叫“扎百病”。就是说把百病的根子扎下了,所以在天水农村,男人赶早备足牛羊饲料,女人忙备吃的和穿的,游百病的主要去处是集镇、寺庙。不去那里心中如今年白过了一般空落一般酸楚,要去也不易,山村里人要翻山越岭,要走几十里山路。平时忙地里忙家里,看小孩敬老人。十六是“大赦”,地里不管,家里放下,小孩拖上,老人扶上,倾家外游,不图升官发财,图个吉利,大人小孩百病不生。 9、送扇子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过去在宁波民间,凡新出嫁的姑娘,端午那天要带着“端午担”回到娘家来避一下,离开时要带上父母送的扇子,俗称“送扇子”。如宁海等地丈母娘要给女婿 9 回送衣料、手巾、 10、驱五毒 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恶月”。因为这时候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人们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许多昆虫也都出来活动。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 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被人们认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间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端午节驱“五毒”,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防病。 11、戴香包 香囊一般佩戴在胸前,可以驱虫辟邪,然而佩戴也是颇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小孩子喜欢戴飞禽走兽类的,诸如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老人则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防病健身,也象征着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到白头等。 最有讲究的要数年轻人了,尤其是热恋中的情人,姑娘多半都会亲自制作一枚别致的香囊,在节前送给心上人。 12、洗龙舟水 “洗龙舟水”就是在端午节当天到江里、河里洗澡,因为这段时间的水大,正好又是划龙舟时期,老百姓认为这种水是 10 吉祥的水。 13、拴扫把 有赶走“扫把星”,驱除厄运的意思。 14、挂艾叶和菖蒲 端午插艾条,除了“驱邪”的说法,更重要的与古代人对端午时节的“保健”有关。 据介绍,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其实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 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端午时潮湿 ,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15、吃五黄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食用雄黄酒、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称“吃五黄”。现在,雄黄酒因带有毒性而用黄酒代替。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颜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11 除了以上15种端午节习俗外,还有吃打糕、打午时水、吃煎堆等习俗,在这就不一一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都寄托着百姓的愿望,有一定养生的意义~ 12
/
本文档为【徐州的端午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