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

2012-03-29 2页 pdf 787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5782

暂无简介

举报
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 第 28 卷 第 12 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l.28, No.12 2008 年 12 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December. 2008, 062~063 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 曹小雪 (江汉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内容提要] 本文从造成玛丽悲...
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
第 28 卷 第 12 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ol.28, No.12 2008 年 12 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December. 2008, 062~063 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 曹小雪 (江汉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提要] 本文从造成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入手,提出父爱的缺失是玛丽悲剧的内在源头,个体意识对群 体意识的屈从是其悲剧的开始,不幸的婚姻是其悲剧演绎的过程,而摩西的介入则像酵素一般加速了其悲剧的结 束。 [关键词] 父爱缺失;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婚姻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8)12-0062-02 一、引言 2007 年诺贝尔文学获奖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 草在唱歌》[1] 在中国被译介之后,一直都是国内学者关注 的焦点。国内众多的学者对这部作品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批判 种族歧视、殖民主义这些大环境给人性所带来的束缚以及扭 曲,比如向丽华的“裂变的人生,扭曲的人性——析《野草 在歌唱》中玛丽形象”[2],夏琼的“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 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3];或者从蒙昧 的主体意识来分析的,比如沈洁玉的“走向意识谬误的深渊 ——《野草在歌唱》心理层面分析”[4]等。而笔者认为造成 玛丽悲剧的原因除了种族歧视、殖民主义等这些大环境以及 蒙昧的主体意识外,其家庭背景中父爱的缺失才是其个人悲 剧的内在根源。笔者认为,父爱的缺失是玛丽悲剧的内在源 头,个体意识对群体意识的屈从是悲剧的开始,不幸的婚姻 是悲剧演绎的过程,而摩西的介入则像酵素一般加速了悲剧 的结束。 二、悲剧内在源头——父爱的缺失 玛丽的父母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吵吵闹闹。母亲没有工 作,靠父亲在铁路上做抽水员赚取的微薄工资养家糊口。而 父亲又喜欢喝酒。所以玛丽从小就是在母亲的抱怨和父亲的 醉醺醺的状态中度过了童年。母亲对父亲十分不满,可是除 了抱怨又别无他法,所以“有时候她母亲恼怒起来,就跑到 掌柜那儿埋怨说,她的家用入不敷出,而她的丈夫却把薪水 花在喝酒上”[1](p28)。埋怨成了母亲一种排解怨气的方式, 也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她和邻居家长里短的交流 方式。不仅如此,玛丽还成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倾述对象。“玛 丽从小就被看成她的心腹。她常常一面缝衣服一面就哭起 来,玛丽伤心地安慰她,心里又想走开,又感觉到自己的重 要性,同时非常憎恨自己的父亲”。玛丽悲剧的种子由此种 下。母亲对父亲十分冷淡。“父亲每天晚上都喝得高高兴兴, 适可而止,回到家稍微迟一些,独个儿吃一顿冷冰冰的晚饭。 他的老婆对他非常冷淡。至于她侮蔑性的嘲笑,则要保留到 她的朋友们到她家里喝茶时才发泄出来,好像她不愿让她丈 夫知道她对他有丝毫的关心、丝毫的体贴,免得叫他得意, 甚至连轻蔑他和讥嘲他的心情,也不愿意让他看出来。她那 种举止作风,仿佛全然没有他这个人似的……”[1](p29)。母 亲对父亲所采取的态度在玛丽那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 于复制到了她和迪克今后的婚姻中。家里累计在小杂货铺的 账单总是付不清,“她母亲老师恳求债主宽限一个月。为了 这些账单,她的父母一年要打十二次架。他们俩吵来吵去都 是为了几个钱……”[1](p29)。家庭的贫困,父母关系的不和 谐,仇父的心理都深刻的影响着童年的玛丽,因此她一直想 逃出这种压抑的家庭氛围。在进了寄宿学校后,“她觉得极 其高兴,高兴得连假期也不愿意回家去看看醉醺醺的父亲和 辛酸的母亲,以及那座风吹得倒的小屋子,那屋子就好像架 在台阶上的小木箱似的” [1](p30)。 由此可以看出,玛丽和其父的交流与沟通非常少。母亲 常年对父亲的埋怨以及二人经常的吵架的画面在玛丽的心 中埋下了阴影。童年的玛丽从来没在父亲面前撒过娇。从她 有记忆以来,父亲就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从来都不管家务, 从来都是让母亲生气,落泪和埋怨的对象,在她的情感世界 里,对父亲就是一种“憎恨”的情绪。而这种憎恨的情绪让 她不能像其他正常的小女孩那样享受到温暖的父爱,享受对 父亲崇拜、依恋的情感。而这种父爱的缺失就导致了她在一 生的情感生活中对男人印象的刻板化,导致她对男人的抵 制,对爱情的抵制,对性生活的冷漠,对夫妻生活的麻木。 适当的“恋父”其实是每个小女孩必经的一个对父亲喜爱, 依恋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会让一个女孩的情感世界更为丰 富,在享受到父爱的同时也体会到爱他人的幸福。而玛丽这 种被爱和爱他意识的缺失为她自己成人后的正常而适时的 恋爱设下了一个心理障碍,这种障碍就成为了她悲剧的内在 根源。 三、悲剧的开始——个人意识对群体意识的屈从 在玛丽十六岁时,她在城里的一个公司找到了工作。她 觉得很高兴。“她好像天生就是适应做打字、速记、簿记, 以及写字间里那一套例行公事的惬意的工作。”工作很舒服, 而且在办公室,人与人之间的氛围很友好。到了二十岁,她 有了一份好工作,结交了一些朋友,在城里找到了安身立命 的地方。“她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如果想结婚,也 可以随便嫁给什么人”。在她父亲死后,她觉得“她自由自 在了……她盼望着生活照目前的样子继续过下去” [1](p31)。 到了三十岁了,她的生活没有一点变化,她觉得自己还是十 六岁的她。她当上了老板的私人秘,薪金相当可观。她没 有把男人放在心上。有时候她感到她时间过得很快,仿佛浓 缩了起来。“她觉得离开学校独自到城里来谋生活,好像就 是不久前的事;她有些惊慌,似乎她身上那一股无形的生命 力就此消失了……她不禁要纳罕:‘人生只不过如此吗?等 我到老了,回首往事,就这有这些内容吗?’……可是一到 第二天早上,她又把这些忘了” [1](p35)。玛丽朦胧的意识到 自己需要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可是这种想法转瞬即逝。 她非常满足于自己目前的状况,直到有一天,她听到她的朋 友在背后议论她可笑而幼稚的打扮,对她模样变化的评论, [收稿日期]2008-10-17 作者系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第 12 期 曹小雪: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 63 以及对她虽已大龄却还不结婚的议论。这些小议论在她身上 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她开始按照一个 30 多岁的人应该有 的面貌来打扮自己,脱下穿起来很舒服的童装,换上所谓的 成熟的打扮。同时开始操心自己应该找什么样的男人起来。 玛丽的这些改变,是一种个人意识向群体意识到屈服。 玛丽完全没有意识到,她对传统的群体意识到顺从恰恰 是其悲剧的开始。如果玛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走自己的 路,让他人去说,或者像莱辛自己那样,在感受到被“囚禁” 的时候去寻求一种突破,接触更多的进步书籍,结交更能影 响她人生的进步人士,也许她的命运就会出现不一样的风 景。可是莱辛让玛丽的这种寻求突破和改变的想法如夜空中 的流星一般,一闪而过,没有在其心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加上玛丽对目前生活和工作状态的满足感也让她缺乏一种 对自我心理真实需求的深层次挖掘和拷问,这就导致了玛丽 被群体意识所左右的状态。所以,玛丽这种不能自拔的对群 体意识的屈从就成了她悲剧的开始。 四、悲剧的进程——不幸福的婚姻 玛丽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的。她的不幸福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日哀”。经济的拮据导致玛丽小小 的愿望不能满足;迪克跟风似的投资带来的只是一次有一次 的失败,他在农场管理方面的欠缺和经营不善导致生活雪上 加霜,和玛丽的情感越来越疏远。 婚后的玛丽丧失了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生活上的开销 完全靠迪克的农场收入来维持。玛丽以前的积蓄都用来买窗 帘装饰房子了,而当她想解决一直困扰她很久的天花板的问 题时候,却发现自己和迪克都没有钱来解决天花板缺失所带 来的让人难以忍受的酷热。经济拮据加上迪克的管理不善, 农场一直都是负债累累,而在玛丽一次次向丈夫提出装天花 板的请求被拒绝之后,非洲的酷热让玛丽几乎陷入了一种几 近疯狂而绝望的状态。 经济上的困窘让玛丽对以前的生活充满了怀恋和幻想。 于是她决定“逃”回城里,重新过她以前那种衣食无忧的城 市生活。然而,六年的婚姻生活让玛丽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 改变是巨大的。憔悴的容颜,干枯的头发,过时的旧衣服, 沾满尘土的鞋子……已婚的状态,这些都是她被从前的老板 拒绝的原因。也许玛丽从来都没有想到,这个社会对已婚妇 女再就业是充满排斥的,特别是在当时的南非,大多数的已 婚妇女就是在家相夫教子,靠丈夫而活,而不是自己出来工 作。再就业的梦想就这样被现实的残酷打破了。玛丽毫无他 法,心灰意冷,只好郁郁的回到农场,继续和迪克呆在一起。 另外,玛丽的性冷淡也是导致她和迪克感情疏远,婚姻 不幸的另一原因。当玛丽还在城里的时候,“她生平第一次 感到同男人在一起很别扭。她本来有些看不起男人,这一点 虽然不是有意的,可是这样一来,男人们都把她当作一个不 可亲近的人,反而保全了她的贞操”[1](p38)。“玛丽对于热爱 狂恋之类的儿女私事,实在存着根深蒂固的厌恶心理” [1](p39)。这种潜意识的“看不起男人”的想法以及“这种根 深蒂固的厌恶心理”根源于她对其父的瞧不起和仇恨心理, 一种父爱的缺失。这种父爱的丧失以及恋父过程的缺乏导致 玛丽无法拥有对男女之爱的一种正常的心理,也就导致了玛 丽的性冷淡。在他们新婚的第一个夜晚,玛丽就显示了对夫 妻生活的冷漠。玛丽的性冷淡加深了迪克的自卑,加深了夫 妻的不和谐。而迪克的这种在玛丽面前的自卑心理却给了玛 丽一种莫大的满足感,当她想装天花板的愿望不能被满足的 时候,“迪克渴求她的原谅,在她面前卑躬屈膝,这是她最 满意的事情,不过她同时又鄙视他的这种表现”[1](p65)。可 是玛丽是希望自己的男人成功的,她希望迪克成为一个有主 见的人,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当然,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玛丽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丈 夫成功的幻想上是不切实际的。如果玛丽有足够的勇气挑起 农场经营的重担,凭着她的管理手段,应该来说是可以成功 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社会传统的观念认为家庭才 是女人的归属和天地。因此,即使玛丽想施展才华,恐怕在 当时的南非乡村,也是难以实施;另外迪克虽然自卑,可是 男性的面子观始终存在,让女人经营农场就是在公众面前承 认自己的无能,这一点让他无法忍受。所以农场在他的经营 和管理下每况愈下。当然,如果玛丽和迪克能够做到相敬如 宾,举案齐眉,有爱情或者亲情的滋润,也许他们的命运就 是另外一番景象。可是,我们看到,玛丽和迪克的生活不但 没有变得更为和谐,反而更像是玛丽父母生活的翻版。 五、悲剧的落幕——摩西的介入 就在玛丽和迪克的婚姻进入七年之痒时,佣人摩西的介 入就像酵素一样加速了玛丽和迪克悲剧的进程。 摩西,当地土人,形象健壮,浑身充满力量,意志坚定, 能读书看报,有主见,富有反抗意识,不屈从于玛丽的皮鞭, 同时对玛丽呵护有加。摩西这一形象的介入刚好满足了玛丽 对坚强男人渴望的心理,填补了从小就缺失的父爱。摩西的 性格和迪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玛丽被摩西身上所体现的原 始的野性之美以及反抗的心态所征服,这是她矮小的父亲以 及懦弱自卑的迪克所不具备的,因此她开始滋生了对摩西的 暧昧心态,一种混杂着对性爱和对父爱渴求的复杂心态。这 一暧昧心态让玛丽在摩西面前展现了小女人的一面,一种对 坚强男人的依靠和爱慕的心态。这种心态在种族歧视非常严 重的南非被认为是不合伦理道德的,是受谴责的,而且白人 的群体意识认为,黑人应该是被仇恨和厌恶的对象。所以在 玛丽内心中,对爱的渴求和对坚实背膀的依赖与当时的伦理 道德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这种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让玛丽噩梦 连连,整日精神恍惚,最终她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痛苦 而不幸的一生,从而获得了彻底的解脱。 六、结语 笔者认为,父爱的缺失是玛丽悲剧人生的内在根源,对 群体意识的屈从是其悲剧的开始,夫妻关系长期的冷淡和麻 木是互相折磨的过程,而黑人摩西的介入则是酵素,加速了 痛苦的结束。 [参考文献] [1] 多丽丝·莱辛.一蕾译.野草在歌唱[M]. 译林出版社,1999. [2] 向丽华.裂变的人生,扭曲的人性——析《野草在歌唱》中玛 丽形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 [3] 夏琼.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 歌唱》[J].当代外国文学,2001. [4] 沈洁玉. 走向意识谬误的深渊——《野草在歌唱》心理层面分 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The Inner Root of Mary’s Tragedy CAO Xiao-xue [Abstract] The inner root of Mary’s tragedy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deficiency of paternal love is its inner resourc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succumbing to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is the start, unhappy marriage is the process and the interruption of Moses accelerates the speed of the tragedy. [Key words] Deficiency of Paternal lov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Marriage
/
本文档为【玛丽悲剧的内在原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