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解析翻译有机体

2012-02-14 6页 pdf 795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解析翻译有机体 215Crazy English Teachers 收稿日期:2010-3-17;修改稿:2010-6- 周朝伟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摘 要:把整个翻译系统看作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是把握翻译本质的一种整体思维方 式。广义翻译有机体可以看作社会有机体,翻译主体就是社会主体人;狭义翻译有机体是 由五大翻译主体构成的复杂关系系统,各大主体都是“符号世界”里的“主体”,其相互 之间的“阴阳互化”化生出翻译有机体的各种形态,演化出翻译有机体的全部历史。 关键词:翻译;人类社会;有机...
解析翻译有机体
215Crazy English Teachers 收稿日期:2010-3-17;修改稿:2010-6- 周朝伟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摘 要:把整个翻译系统看作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是把握翻译本质的一种整体思维方 式。广义翻译有机体可以看作社会有机体,翻译主体就是社会主体人;狭义翻译有机体是 由五大翻译主体构成的复杂关系系统,各大主体都是“符号世界”里的“主体”,其相互 之间的“阴阳互化”化生出翻译有机体的各种形态,演化出翻译有机体的全部历史。 关键词:翻译;人类社会;有机体;主体;符号世界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0)09-0215-6 1. 引言 “有机体”顾名思义就是“生命体”。在 对宇宙、太阳系、地球、人类社会乃至某个单 位、某个人或某事物的发展等所做的历史研究 中,人们常用到“生”、“死”、“发展”、 “新陈代谢”等此类的字眼。中国儒家的“五经 之首”——《易经》就把整个宇宙人生看做一个 “生生不息”的体系,不仅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 “生命体”是“生生不息”的,非生物学意义或 称哲学意义上的“生命体”也都是“生生不息” 的。也就是说,“有机体”思想在生活中是普遍 存在的,把整个翻译系统的“生生不息”看成 “生命体”的特征显然也在情理之中。正如哲学 研究中常说的一句话“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 史就是哲学”(张志伟,2002:8),也就是说 “整体意义上的哲学”就是“哲学史”。依此类 推,“整体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就是“人类历 史”,“整体意义上的翻译”也就是“翻译历 史”。换言之,整体意义上的社会有机体就是社 会有机体的演化历史,整体意义上的翻译有机体 也就是翻译有机体的演化历史。因此可以说,只 有认识了翻译系统这个“有机体”的历史,才能 认识翻译的本质,或者进一步讲:翻译的本质就 是翻译史。 《“翻译”为什么可以称为“有机体”?》 (周朝伟,2010:170-176)一文在用《易经》 思想整体解读“翻译系统”时,分析了“翻译” 可以称为“有机体”的原因,并提到“翻译有机 体”的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翻译有机体”相 当于人类社会有机体,“狭义翻译有机体”凸显 的是“译者”这个“中介”。该文没有对“翻译 有机体”作出结构分析,而只有认识了该“有机 体”的结构,才能更好地透视其演化过程。 2. 广义的“翻译有机体”结 构解析 既然广义的“翻译有机体”相当于“人类社 会”,那么就可以借助“社会有机体”的研究成 果来剖析该有机体。 2.1“社会有机体”结构解析 2.1.1“社会有机体”的三个层次 对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杨耕 (1994:27-34)、孙承叔(1999:71-81)、 韩震(2001:75-76)、孟庆仁(2003:69- 72)、郭湛和王文兵(2006:24-26)等学者都 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孟庆仁认为“社会有机体” 就是“社会”,并认为“社会”有三层含义:① 包括人和自然界、人和人的所有关系在内的人类 社会历史;②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体的 社会形态;③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结构。为 直观起见,不妨把孟先生的讨论图解如下: 解析“翻译有机体” 教师版63期-论文.indd 215 2010-7-12 17:22:02 翻 译 研 究 216Crazy English Teachers 上图中,左图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时空坐标, 右图是对左图时空坐标中代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 的OP线的放大。O表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 因为难以确认年代而用虚点表示,OS是空间向 量,OT是时间向量,C(s)点指人类进入阶级 社会时的空间,C(t)点表示相应时间,分别 过两点做对应向量的平行线,交于一点C,表示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时空(即阶级社会的起始阶 段);P(s)点表示现在的空间,P(t)点表 示现在的时间,分别做对应向量的平行线,交于 一点P,表示人类社会现在的时空(即当下的历 史阶段);贯穿于OCP的h线代表人类的历史, 箭头表示延伸方向。因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 的,所以只有时空平面上某个具体的空间和相应 的时间相交点才是真实的,如OP上的所有点; 其他的时、空相交点都是虚拟的,如现在的空间 不可能和过去的时间相交。右边的圆锥体是对 左图中的h线代表的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放大解 析。圆锥沿着轴心线h(a)不断增长,表示人类 生活世界的不断伸展。同左图,C点表示人类历 史的起点,与整个人类历史h的轴心线h(a)线 垂直的C平面是左图C点的放大,虽是一个圆锥 横截面,实际表示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时的生活世 界;同理,横截面P表示人类生活世界的时空平 面;圆锥体中,与横截面C和P平行的任何一个 横切面都代表人类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世界。 这样一来,右图中圆锥体代表广义的社会有 机体,即人类的整体演化历史;中心锥体相当于 孟先生提到的第三种意义上的社会有机体即“经 济结构”的演化历史,其外围的第一圈环状锥体 相当于“上层建筑”的演化历史,两者结合起来 形成第二种意义上“社会有机体”的演化历史; 中心锥体外围的第二圈环状锥体相当于除“上层 建筑”之外的社会意识的演化历史,此第一环状 锥体和第二环状锥体共同构成整体意义上的“社 会意识”演化历史,这时的中心锥体“经济基 础”就成了与“社会意识”相对的“社会存在” 的演化历史。“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不断 相互作用,化生出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具体形 态;加上时间维度后,两者相互作用则化生出不 断发展的人类社会历史,此“历史”便是人类社 会的“本质”。 O、P之间的任何一个横切面都代表人类特 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世界。换言之,圆锥体h中任 何一个与轴心线h(a)垂直的切面都代表着人 类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有机体的具体形态;圆锥体 中的中心锥状体代表经济结构(即最狭义的社 会有机体)的演化历史,该锥状体上每一个与h (a)垂直的横切面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结 构(即最狭义的社会有机体)的具体形态;介于 切面C和P之间、包括中心锥状体部分在内的、 整个大圆锥体h内部的圆台体,表示由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演化历史,该 台体中和轴心线h(a)垂直的每一个切面代表人 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特定历史时期中具体的“社会 形态”。由于在O和C之间没有阶级社会,也就 是说没有上层建筑,所以圆锥h中表示社会形态 演化史的圆台体不可能存在于OC之间;随着阶 级社会的消亡,中心锥体外围第一圈环状锥体也 会随之结束其延伸,即丧失其区别性特征从而和 中心锥体外围第二环状锥体融合,而整体的大圆 锥h却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这样 一来,包括“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意识”和 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存在”恰如《易经》所言 的一对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一阴一阳 之谓道”,“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对 立统一关系”便是社会发展之“道”,两者相互 作用而化生出形形色色的具体人类社会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右图中各部分的形状不可能 是几何意义上规则的图形,因为不同部分的具体 情况都是十分复杂的,不可能用几何的尺度来 整齐划一,采用规则几何图形也只是为了直观而 已;同时,上述说明中所强调的“垂直”是在强 调真实的时空即真实的生活世界而不是虚拟的生 活世界。推动各个层次上的社会有机体演化的动 力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核心要素就是生产力 (包括物质产品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产品方面的 生产力)。 2.1.2“社会有机体”的四种基本类型 上图中的右图可以看作人类社会整体(即不 分种族、不分区域等的人类全部)意义上的社会 有机体,也可以看作个体(即区分种族、区分 区域等的人类局部)意义上的社会有机体;与中 心轴线垂直的任何一个横切面可以看作特定时空 中人类社会整体(即不分种族、不分区域等的人 类全部)意义上的社会有机体的具体形态,也可 以看作个体(即区分种族、区分区域等的人类局 部)意义上的社会有机体形态。之所以把经济结 构放在中心部分,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的 物质基础。但是,该图有“中心论”的嫌疑,改 教师版63期-论文.indd 216 2010-7-12 17:22:02 217Crazy English Teachers 用中国太极图上的阴阳鱼来表示以上对立统一关 系应该更为科学,把“经济基础”中的“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上层建筑”和“非上层建筑”、“社会 意识”和“社会存在”等分别看做一对阴阳鱼, 阴阳互动,化生出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这同样 也和《易经》中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思想 是一致的。 2.2“社会有机体”和“翻译有机体”的对 应关系 如果“社会有机体”就是“广义的翻译有机 体”,那么换用翻译研究的术语就是:“生产实 践”相当于“翻译实践”,“生产力”相当于 “翻译能力”或称理解和表达能力、交往能力, “生产关系”相当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 的交往或相互作用关系,“上层建筑”相当于 “主流翻译观念体系”,“社会意识”相当于包 括“主流翻译观念体系”在内的“普遍翻译观念 体系”,“经济基础”相当于由“翻译关系”和 “翻译能力”对立而又统一的“翻译基础”, “翻译基础”这个“躯体”和“主流翻译观念体 系”这个“灵魂”的不断相互作用化生出形形色 色的“主流翻译形态”,而“翻译基础”和“普 遍翻译观念体系”的不断相互作用则化生出所有 的翻译形态。 同样,“翻译有机体”也可分为四种基本类 型:①有史以来翻译的所有体系(包括翻译系统 中所有的观念形态、具体形态和翻译活动等要 素)的全部;②有史以来具体区域内翻译的所有 体系(包括翻译系统中所有的观念形态、具体形 态和翻译活动等要素)的全部;③特定历史时空 中、建立在一定历史基础之上的翻译所有体系 (包括翻译系统中所有的观念形态、具体形态和 翻译活动等要素)的全部;④特定历史时空中、 建立在一定历史基础之上的、局部的翻译所有体 系(包括翻译系统中所有的观念形态、具体形态 和翻译活动等要素)的全部。这四大类“整体系 统”都是由复杂的子系统体系构成,它们或者是 指整体的翻译史,或者是指局部的翻译史,或者 是指特定时空中翻译系统的形态。 然而,这种表述似乎过于笼统,而且没有涉 及不是以“社会有机体”中“社会主体人”的形 式存在的“信息功能主体”,故而需要从翻译有 机体中五大主体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方面来重新 审视翻译有机体。 3.“狭义翻译有机体”结构 解析 “狭义翻译有机体”凸显的是“译者”这个 “中介”,然而任何过度凸显某一个方面或层次 都会有“中心论”之嫌,所以讨论“狭义翻译 有机体”可以从翻译系统五大主体的对话关系入 手,逐步分析其主要特征。 3.1 关于“世界”的划分 张玉能(2005:95-99)提出了人的“三重 世界”:①“物质世界”;②“精神世界”和 ③“符号世界”,其中“符号世界”是“前两个 世界的符号化(文本化)”。通常所说的“人 类世界”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 一,显然“符号世界”就是这么一个统一的“世 界”,是“人”的“世界”,是“文”化的“世 界”。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中把所有的信息体都 称为“文本”(康澄,2005:42-45;郭鸿, 2006:4-5),“文本”之间是可以对话和交流 的。“符号世界”中的“符号化”或称“文本 化”指的就是:一切事物,只要有“人”的影 响,无论是通过物质手段的影响及/或精神方面 的影响(或可称为心灵之光的投射或汇聚),都 可以“符号化”为“信息体”。不仅生物学意义 上的“人”可以是“信息体”,非生物学意义上 的一切负载信息的事物都可以是“信息体”;不 仅人的感官直接或借助仪器等可以感受到的有形 事物诸如声音、图像、气味、运动方式等可以成 为“信息体”,人的感官无法感受到但可以在意 识中勾勒出其形态的无形事物诸如人类历史等也 可以成为“信息体”;不仅人造的事物诸如文学 作品、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可以成为“信 息体”,自然形成的诸如宇宙、自然山水等也可 以成为“信息体”(因为人们所提到的“宇宙” 不是指自在的“宇宙”,而是人认识到或称人的 心灵之光投射到的“宇宙”;“自然山水”也不 是自在的“自然山水”,而是进入人类意识中的 “自然山水”,否则它们只能是自在的世界而 不是“文”化的人类生活世界)。这样一来, 《“有机体”思想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周朝 伟,2010:192-193)一文中提出的翻译系统五 大主体(“译者主体”、“作者主体”、“读者 主体”、“权力主体”以及“信息功能主体”) 中的“信息功能主体”(即“原文文本”、“译 文文本”和经“读者”解读而“现实化后的文 教师版63期-论文.indd 217 2010-7-12 17:22:02 翻 译 研 究 218Crazy English Teachers 本”)自然是“信息体”,作为“符号世界”中 的“主体”也自然无可厚非。 杨自俭(2002:6)提到“译学”的研究 对象包括8个因素:客观世界(自然、社会、思 维三个领域)、原文作者、原文、原文读者、 译者、翻译过程、译文、译文读者,以及“5个 世界”:客观世界——世界1,原文作者创造的 世界——世界2,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创造的世 界——世界3,译者创造的世界——世界4,译文 读者阅读译文时创造的世界——世界5,并提出 后面的世界对于前面的世界的依次依赖性。杨先 生还指出:“在这5个世界中世界4是译学研究的 核心,更确切地说译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创造世界 4的过程即翻译过程”(ibid.)。 3.2 五大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翻译系统五大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图解 如下: 在上图中的双向箭头表示作用是相互的,带 箭头实线表示直接关系,带箭头虚线表示间接关 系。左侧小图表示五大主体之间较为笼统的相互 作用关系,右侧是比较详细的相互作用模式图, 上面的“生活世界(大文本)”指翻译各主体在 和生活世界进行信息交换时,生活世界本身可变 成“交互主体”中的一方,从而“人格化”,其 中进入翻译有机体系统的那部分“生活世界”就 是“翻译环境”。宏观图解如下: 该图中的圆圈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僵死 的,用圆圈只是为了直观图示。可见翻译有机体 存在于人类生活世界中,翻译主体和翻译环境是 构成翻译有机体的两大最基本要素,翻译主体之 间和翻译主体与翻译环境之间的关系总体构成翻 译有机体的基础结构,翻译主体的翻译思想和翻 译环境中普遍的翻译意识构成翻译有机体的上层 建筑。在这两层结构的基础上,翻译有机体生成 并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同时这个系统还 在不断地和生活世界之间进行着能量和信息交 换。 对照上文对于“世界的划分”方面的讨论可 以看出,翻译有机体生存的世界就是“物质世 界”和“精神世界”相统一的“符号世界”,也 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生活世界”。这就意味着: 翻译系统的五大主体指的就是“符号世界”中的 “主体”,而非“物质世界”里的“主体”,这 也是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中“文本”之间可以“对 话”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样可以看出,杨自俭先 生划分的“五个世界”只是“符号世界”的五个 组成部分,而非全部。那么,对照“翻译五大主 体相互作用图”可以看出:翻译有机体就生存于 “符号世界”也就是“生活世界”之中,其内部 至少包括七个次级世界:作者世界、原文本世 界、译者世界、译文文本世界、读者世界、经读 者现实化的译文文本世界以及权力主体世界。杨 自俭先生强调的“‘世界4’是‘译学研究的核 心’”便意味着:译学的研究核心是“译者世 界”(作为原文读者来和原文世界进行对话的世 界)和“原文文本世界”的对话过程以及在此过 程中生成“译文文本世界”的过程。那么,既然 在“符号世界”中以非人形态存在的“文本”均 可以成为“主体”,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文本” 都是类似“人”的“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 “生命体”即“有机体”,虽然有其生成的“母 体”,但却不是受其“母体”绝对支配从而丧失 “主体性”的“机器”。 如果换用《易经》的“阴阳”范畴来解读, 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整体的“翻译意识”和 “翻译存在”构成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 阴阳互动化生出翻译有机体的各种形态;“作者 世界”和“生活世界”构成一对阴阳关系,阴阳 互动化生原文文本;“译者世界”和“原文文本 世界”构成一对阴阳关系,阴阳互动化生“译文 文本世界”;同样,“读者世界”和“译文文本 世界”的阴阳互动化生“现实化后的译文文本世 界”。“权力主体世界”又可分别和“作者世 界”、“译者世界”和“读者世界”构成一对对 阴阳关系,其互动作用分别可以化生出作者的具 体写作观念、译者的具体翻译观念和读者的具体 教师版63期-论文.indd 218 2010-7-12 17:22:02 219Crazy English Teachers 解读观念,分别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过程、翻译过 程和解读过程,进而影响各自生成的新世界的具 体形态。以此类推,上文中五大主体相互作用模 式图中的箭头所连接的双方均可构成一对对的阴 阳关系。 五大主体各成一体显然是“理想状态”或称 “非常态”,五大主体中的部分重叠却是普遍的 或者称为“常态”。如作者自己翻译自己的作 品,这时的“作者”和“译者”是合二为一的, 如果此时作者又是出版者,那么显然“作者主 体”、“译者主体”和“权力主体”三者是合而 为一的;有时译者翻译一个文本只是为了自己欣 赏,这时的“译者主体”和“读者主体”又是合 而为一的,此时的“权力主体”似乎是隐身的, 但作为“译者”的翻译观念和作为“读者”的解 读观念等却不可避免地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这 种影响显然是“权力主体”所为。无论是翻译有 机体的“常态”还是“非常态”,都可以从中找 到五大主体的影子。 那么,图中没有箭头线所连接的各组之间, 诸如作者和译者之间、译者和读者之间等,是否 可以构成阴阳互动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如 果作者在影响着译者的翻译,那么作者实际上就 演化成了权力主体;译者影响读者解读时,译者 同样在扮演着权力主体的角色。有箭头线所连的 各对主体之间,就其中的生成关系而言,各对主 体处于同一时空;而就各主体的主体性而言,各 对主体中的双方又可以不在同一时空,因为“母 体”可以“死去”,但“后代”却可以继续“生 存”。而跨越“时空”的对话(如死去多年的原 作者和译者之间)却可以用“符号世界”的根本 特征来说明。因为“符号世界”是“物质世界” 和“精神世界”相统一的世界,那么这里的“时 空”就不是纯粹的“物理时空”而应该是“符号 时空”。在此“时空”中,原作者的精神主体是 存在的,是可以和译者对话的,就像“星空图” 一样:不同时空的“光”可以同时呈现在人们的 视网膜上。也就是说,不同时空的“光”可以汇 聚到同一个时空平面上。这里的“光”相当于何 自然(2005:54-64)所说的“模因”,即“文 化因子”,或可称为“信息因子”、“符号因 子”。 对于整个“翻译有机体”来说,五大主体是 其不可或缺的基本五大类“细胞”,其个体的 “细胞”或生或灭,但整体的各类细胞群以及整 个翻译有机体却是“生生不息”的。而广义社会 中的主体人或人群都是有待分化的“原生细胞” (就像人类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截 然分明的各类组织细胞一样),一旦进入由五大 主体构成的系统就变成了翻译主体。 4. 结论 如果“广义翻译有机体”可以等同“社会有 机体”的话,显然按照“社会有机体”理论, “社会有机体”的“主体”指参与人类历史活动 的社会主体人,那么“翻译主体”就是社会主体 人而不包括“符号世界”中以非生物学意义上的 “人”诸如“原文文本”、“译文文本”等形式 存在的“信息功能主体”。对于狭义翻译有机体 来说,其五大类主体之间尽管可能交叉,但对于 整体意义上的翻译有机体来说,却是不可或缺 的。在“狭义翻译有机体”中,虽然可以凸显杨 自俭先生所说的“世界4”或创造“世界4的过 程”即“翻译过程”这根主线,但其整体形态的 演化以及其形形色色次级具体类型的生成与演 化,显然都无法摆脱五大主体之间这种既相互制 约又相互合作的“阴阳互化”关系。同时,任何 处于绝对意义上的“同一时空”对于任何一对翻 译主体来说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分一秒的时间 推移都意味着时空在发生变化。 由五大主体构成的翻译有机体,在个体意义 上有生有灭,但整体意义上的翻译有机体一直在 “生生不息”。基于“翻译有机体”思想,可以 整体把握翻译系统的结构、特征、运作方式及化 生类型等,并可以在把握这个“森林”的前提下 进而透视各个“树木”、“树木”与“树木”之 间的关系,或个体“树木”(相对意义上的“整 体”)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等等。比如皮尔士的符号语义三角,处于任何一 角的“元”从整体意义上来说都可以看作“生生 不息”的“有机体”,各“元”之间也可理解为 “符号世界”里的对话或交往关系,诸如此类的 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下转第227页) 教师版63期-论文.indd 219 2010-7-12 17:22:03 227Crazy English Teachers 力,在拉尔夫的带领下,试图模仿成人,建立起 文明社会。但在道德逐渐缺失的情况下,孩子们 渐渐转向了宣扬暴力的杰克身边,最后褪变成野 蛮人,并开始了残忍的相互残杀,直至最后被一 艘过路军舰所救。 在《蝇王》中,唯一具有母性特征的是死于 杰克等人手下的母猪,她是大自然的产物,却被 男孩们当成了满足他们食肉欲的对象。波伏瓦 认为,男性对自然的超越以打猪和杀戮为特征。 这种谋杀欲不仅表现了自然生存中男性的独裁地 位,也体现了父系诗学中男性的艺术独裁意识。 解构主义代表雅克·德里达认为,在传统的二元 对立中“在场”与“缺席”是相对的(于海青, 1996: 33)。《蝇王》中男性的“在场”和女性 的“缺席”构成了比较明显的二元对立。二元对 立的关系中不允许两个“在场”并存,因此小说 中荒岛上的唯一的他者性符号“母猪”在劫难 逃,成为男性“嗜血”天性的牺牲品。但在杀死 这个他者和异性之后,他们却开始了同性之间的 杀戮和争斗,代表着先知的西蒙和象征着科学的 猪崽子惨死在猎手们“杀野兽哟!割喉咙哟!放 它血哟!”的狂欢之中,作为人性代表的拉尔夫 则被他们追杀得到处奔跑。在女性缺席的荒岛 上,盛行的是混乱、野蛮和杀戮,这从另一方面 恰好说明了女性在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段汉 武,2006: 36)。小说的结尾,熊熊的大火宣告 了拉尔夫构建文明社会的努力彻底崩溃,宣告了 杰克的非理性社会的彻底失败,也宣告了一个以 男性为主体的社会的不可能,更宣告了一个没有 女性的社会是残缺的。 《鲁滨逊漂流记》和《珊瑚岛》女性的缺 席,所缔造的男权帝国是作家所创造出的荒岛乐 园,社会的浪漫主义幻想。而戈尔丁的《蝇王》 让人类充分认识了自身,并看到单调失衡的男性 世界最终分崩瓦解,自行灭绝。正如批评家迪克 (Dick)所说:“女性象征着母爱,象征着母性 社会……”(转引自王卫新,2006: 104)女性 是构成家和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 家、没有女性,社会、文化、文明都不可能。因 此,和谐社会需要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创建。 参考文献 Ballantyne, R. M. The Coral Island[M]. London: The Penguin Group, Penguin Popular Classics, 1995. 笛福(高城译). 鲁宾逊漂流记[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丁锐、高东军. 探析荒岛文学中女性的缺失[J]. 安徽文学(文教 研究),2009(11):55. 段汉武. 论《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的女性缺席[J]. 宁波 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6. 戈尔丁(龚志成译). 蝇王[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幸、孙健. 简析女性主义文学批判[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5):122-123. 罗婷. 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M].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1-7. 王卫新.《蝇王》的女性主义解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3):104. 魏颖超. 论英国荒岛文学源流[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77. 于海青.“情所独钟”处——从《蝇工》的杀猪“幕间剧”说开去 [J]. 国外文学,1996(4):33.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42. 参考文献 郭鸿. 文化符号学评介——文化符号学的符号学分析[J]. 山东外 语教学,2006(3):3-9. 郭湛、王文兵.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4):24-26. 韩震. 怎样理解社会是一个有机体[J]. 教学与研究,2001(1): 75-76.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 2005(6):54-64. 康澄. 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J]. 当代外国文 学,2005(4):42-49. 孟庆仁. 论社会有机体及其本质特征[J]. 齐鲁学刊,2003(2): 69-72. 孙承叔. 关于历史单位的哲学思考——兼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学 说[J]. 东南学术,1999(5):71-81. 杨耕. 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J]. 学习与探索,1994(1): 27-34. 杨自俭. 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J]. 中国翻译,2002(1): 4-10. 张玉能. 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5(6):95-99. 张志伟. 西方哲学史[Z].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 周朝伟.“有机体”思想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 疯狂英语教师 版,2010(1):191-195. 周朝伟.“翻译”为什么可以称为“有机体”[J]. 疯狂英语教师 版,2010(2):170-176. (上接第219页) oooooooooooooooo 教师版63期-论文.indd 227 2010-7-12 17:22:03
/
本文档为【解析翻译有机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